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学

民俗学

民俗学
民俗学

第一讲绪论:什么是民俗学

——以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一书为例

什么是民俗学:

首先,研究民俗或者说民俗学并不是只调查原始的落后的社会生活和搜集一些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对于民俗学研究者来说,民俗永远是“现在”的民间生活现象,它是一种生气勃勃不可遏制的力量。

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第一次使用“遗留物”这个词,用来指那些“被习惯势力带进不同于他们早先的社会环境”的见解、观念和习俗,因而这种“遗留物”是“从古老文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需要的证明和例子”。兰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遗留物”这个词的。

弗雷泽在他的巨著《金枝》里集纳了全世界无数类似仪式和信仰的例证,从而显示出原始植物草木崇拜残余在现代农民中的存在。

其次,民俗学之所以秉赋如此现实的社会功能,在于其研究的价值取向向民俗主体的延伸。民俗学自然以民众的风俗现象、生活形态为观照的对象,但又不止于此,反过来,从民俗的“俗”转而审视民俗的“民”,亦即创造和传播风俗文化的主体。

第三,本尼迪克特对风俗的研究洵非停留于描述的层面。民俗学需要细致、客观的民俗描写。民俗学要求认定的是民间风俗背后的民众观念、民众思维和民众性格,而不是民间风俗的现象本身。

第四,在《菊花与刀》的第一章,作者论述了民间文化研究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很值得注意的意见。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比较民间文化的方法。民俗学需要作比较研究,以图发现民俗现象背后的意义。

第二讲民俗的本体特征

(一)关于民俗的种种定义:

西方的《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就什么是民俗写出了二十一条简明的定义,即反映了纷陈的局面。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为七类,将民俗这些概念词义综合对照,我们发现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就是认为民俗代表文化传统,尤其是限定在某些范围内的文化传统。这是民俗学开创者、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Thoms)率先提出,后人相应延袭的观念(民俗学一词源于汤姆斯发表在1846年8月《文学俱乐部》上署名为安布罗斯·默特尔的一封信)。第二,认为民俗应当限于俗民文学的范围内。美国的一部分人类学家,苏联和中国的一些民间文学工作者都持有这样的观点。第三,民俗被视为与较高阶层的文化对照下的俗民的全部文化。这实际上是汤姆斯民俗内涵功能扩大的新表述,在欧洲学界颇有市场。概括之,第三类是第一类的扩充。第二类侧重文艺。但是,这儿的俗民文学(艺),或称民间文学(艺),不是单个作家、艺术家主观情感宣泄的产物,它们是俗民——民众集体智慧,想象的结晶。它们的价值,也决不仅仅是文艺的,它们在人类社会展示的最大功能,则是一种程式化的文化传统,在广义的范围内,也是第三类的。

这三类一而统之,实际是一种民众中传承的文化传统。其核心就是传统。

(二)特定群体的惯习

1.特定群体的范围

民俗在民众中流行,并不是和一切民众有缘。民俗大多只与一定的民众群体相适应,一定的民众群体总是流行自己特色的民俗惯习,或行为模式。这种民众群体,大一点,便是民族,小一些,即是区域民众。民俗在流行中带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区域性的特色。

同一件事情,或同一层意思,不同民族群体的民俗反应和表现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

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区域人群的民俗形式也会有差异的。社会中的人们按充任角色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群体。民族的居住环境的区域划分,是比较大的群体分类。宗族、帮会、行会、部队等集团,也是常见的人群组合。“家有家法,帮有帮规”,任何群体都有自己的习

俗惯习。所谓民俗是民众中通行的惯习,也仅是相对而言。通常,民俗只是民众一定群体内流行的惯习。大至超越民族界限,生活在共同文化圈中的人群,如春节习俗,中华民族周围的一些国度和民族也在奉行。小至少数人的群体、家族、帮会,内部尊奉的家风、家教、清规戒律等等。

2.群体的界定

在初创期的民俗学家眼中,民众专指没有文明教养的乡民、陋民。民俗学国际通用术语Folklore,它本是Folk与lore合成的。Lore为知识,研究之义,Folk意为没有文化,土里土气的乡下民众。这一限定把民俗局限于民众群体的某一个阶层,也就意味着其他层次的民众群体与民俗是无缘的,民俗成了仅仅是无学问阶层民众中的惯习。阿伦·邓迪斯进一步认为:“可以超出开创者所理解的民俗的含义。‘民众’,这个用语可以指任何民众的某一集体。”第三讲中国民俗类型

(一)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这是中国民俗范畴中一个庞杂而又重要的新领域。

国外传统的民俗学分类中,曾取消它们“入俗”的资格,或根本视而不见。如英国早期的哥麦(l.Comme)和班尼(C.S.Burne)等民俗学家,在所著的民俗学专著中都没有物质民俗的地位。一再强调“所注意的不是犁的形状,而是用犁耕田的仪式,不是渔具的制造,而是渔夫捞鱼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屋宇的建筑术,而是建筑时所行的祭献等事。”(出自《民俗学概论》)

物质生活民俗是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它为一地所固有,一般就地取材经众人共同长期使用而逐渐定型,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为人们所习惯应用而很少发生改变。

(二)中西饮食习俗比较

1.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谁也不会否认,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单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说得不好听,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

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

2.中西饮食对象及方式的差异

凡饮食都离不开菜。在中国“菜”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国语?楚语》:“庶人食菜,祀以鱼”,是说平民一般以菜食为主,鱼肉只有在祭祀时才能吃到。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干缕万丝的联系。

西方人好像没有这么好的习惯,他们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

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动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样做,吃是一个目的,但主要还是为了社交的需要,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3.中西饮食归属及性质的差异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在饮食不发达的时代,这两倾向都只有一个目的一—度命充饥。而到了饮食文化充分发展之后,这种不同的倾向就表现在目的上了:前者发展为在营养学上的考虑,后者则表现为对味道的讲究。

在中国,饮食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肉体的存在,而且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对于快感的需求。它是人们积极地充实人生的表现,和美术、音乐、文学等等有着同等的提高人生境界的意义。

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性,这种倾向使其日趋机械、规范,西方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更助长了他们在饮食方面固有的理性分析倾向。

再说原料。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

再如技巧,一个优秀的厨师,固然要能做复杂的大菜,但就是面对简单的原料和佐料也往往能信手制出可口的美味,这是技巧的随意性。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就显得机械了,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中国饮食的艺术属性还表现在对饮食文化综合美的追求上。

中国饮食的艺术属性及西方饮食的科学属性表现在烹饪加工方面,便有技艺型和技术型之差。

中西方饮食性质的差异,与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节奏是吻合的。

(三)中国区域菜系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各地人民对饮自滋味的要求就不一样。如黄河流域的人民就普遍喜爱腌制食品,口味较重,它以齐鲁饮食文化为代表。古籍中记载齐鲁地区人民的经常性菜肴有:醢、菹菜、酱等,这都是用盐腌制的食物。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中国饮食调制的地方风味差异,其形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而长江流域人民的饮食口味就与黄河流域大相径庭,它以荆楚饮食文化为代表,楚人饮食大体是遵循“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楚辞·招魂》)来调和五味的。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中国饮食调制的地方风味差异,其形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礼记?内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周时代天子食用八样美味菜肴(号称“八珍”)的烹饪方法,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北方菜的最早食谱。其用料多为陆产,属黄河流域地方风味;而《吕览?本味》、《楚辞?招魂》所列举的菜肴,其用料多为水产禽类,属长江流域地方风味。到了宋代,“川食”、“虏食”、“南烹”之名正式见于典籍。川、鲁、苏、粤四大风味

菜实际已基本形成。《清稗类钞》“各省特色之肴馔”一节说:“肴馔之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在四大菜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闽菜、京菜、湘菜、徽菜,成为八大菜系。

鲁菜由济南和胶东地方菜构成,胶东菜又源于福山菜,以烹调海鲜菜著称。十分注重原来鲜味。“乌鱼蛋”、“炸蛎黄”、“烧海螺”等均是名菜,久负盛名的糖醋鱼也源于胶东菜。济南菜则取料更为广泛,品种纷繁。菜品风味以清鲜脆嫩著称,鲁菜精于制汤,而济南菜尤为擅长,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制汤技术精妙。主要的名菜有糖酷黄河鲤、德州脱骨扒鸡、油爆双脆、葱烧海参、奶汤蒲菜等。

北京菜发源于北京,是由宫廷风味、民族风味和山东风味融合形成的。北京菜的烹饪技艺擅长烤、爆、熘、烧,以脆、酥、香、鲜为口味特点,一般要求浓厚烂熟,这是带有传统性的。

(四)中国服装的发展概况

1、服饰的起源

什么是人类服饰的原始动机?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在诸多不同观点之中,最重要是遮羞说,保护说和装饰说三种。

遮羞说认为服饰起源于人类对身体(特别是性器官感到羞耻而需要加以遮掩。保护说则认为服饰的动机是防御自然界对人体的伤害(如严寒、烈日暴晒和风沙等)。装饰说是唯一触及服饰原始动机本质的观点,服饰起源于人类对美的追求,服饰的原始动机是装饰,包括夸大、标识、巫术和吸引其他人等多种因素。

2、章服制度的发展

章服制度基本形成于周代,周代关于当时服饰的直接记载见于《礼记》、《周礼》、《仪礼》,此外,青铜器铭文中也有零星资料,根据上述资料,周代男子服式已有冕服,弁服,元端、深衣、袍、裘等。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又可分为礼服、(祭祀之服),朝服、田猎服、凶服、和兵服。周代的章服制度,被一直沿用到清末,中间虽经历代统治者增删改易,但基本形式和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满族服饰是清代三百年间的主流,男子礼服以袍褂为主。长袍多开衩,官吏土庶左右开两衩,皇族宗室前后左右开四小衩,后期品位较高的官员也用四衩袍。不开衩的袍称“一裹圆”,用做便服或平民服装,满族妇女以修长为美,袍衫因之流行瘦窄,并上梳高耸的旗髻,下着花盆底的高底鞋,使得穿者显得亭亭玉立。

(五)个体人生礼仪:

婚礼习俗

婚,即人生命的繁衍和发展,是人生自身深切感受到的重大仪礼习俗。

我国的婚俗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民族传统等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形成了多种惯制和仪礼程式。从婚俗惯制看,大抵有如下几种:1、群婚2、抢掠婚3、收续与续嫁婚4、赘婿与养媳婚5、招夫与典妻婚(招夫,俗称“拉帮套”、“接脚夫”,为一妻多夫婚姻的变态。典妻为一夫多妻婚姻的异化形态。)6、表亲婚7、换婚8、阿注婚(以阿注建立的婚姻关系双方无所谓嫁娶,按习惯,女子十五、六岁,男子十七八岁,开始和异性过偶居生活。)9、试验婚10、指腹婚11、买卖婚12、共妻婚13、冥婚(俗称“鬼攀亲”。男女两家为死亡子女联姻的一种婚俗惯制。《周礼·地官》“禁迁葬者与嫁殇者”)。

婚姻关系的确立,民间有一套完整的仪式。旧时所述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则是仪式礼仪化的归纳。实际上民间的婚仪,与六礼不完全一样,各地都有一套合乎地方规范的习俗程式。什么“过草帖”、“放定”、“下财礼”等。以上海市浦东农村婚俗仪礼为例,有拿八字、调帖、话过门、话好日、填箱、铺床(房)、拿嫁妆、送花轿、行婚礼、三朝回门。

填箱,拿嫁妆前一天,女家要行填箱礼,父母将嫁女的陪嫁品一件件递给哥嫂,由他俩一一装入箱内,以示东西都是哥嫂同意带到婆家去的。

(六)岁时节令民俗

1.简称节俗。这是天地运转、季节气候变化节律在一个大区域人群中产生的文化行为模式。

中国节俗有的是观农事生产的。如正月看风水:“农人岁朝起看风云,以卜田事。”谚云:“岁朝东北,五禾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有的是属祭祀神灵、先祖,祈禳凶邪的。如二月十二百花生日祭花神,十九为观音生日,拜观音。四月十四为吕仙诞,俗称“神仙生日”,食“神仙糕”,戴“神仙帽”,医生郎中系牲以酬,或酌水献花,以庆仙诞。

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俗,之所以能世代相传,长久不歇,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们的双重性,无形的心愿意识和有形的生活样式综合一体。

中国人过春节就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得到国际的公认。民族的这种共同性,历史性使民俗的传承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只要民族不消亡,进入民族共同文化基础标志的一些民俗传承也不会消失。

叶落归根的观念,人文精神,也使中华民族的春节礼俗富有凝聚力。

2.节俗的演变大致有三种情况:

(1)季节型向节日型转化。

中国远古的节俗,是季候性的习俗活动,也就是说它在某一个季候间,而无明确的日子。节俗开始阶段都有一个日期不稳定的过程。

节俗之所以趋向固定的节日型,是人们对季候感悟和农事的经验感受逐步理性化,不必再单纯求诸外界表象的征候。

(2)单纯性向复合型、综合型发展。

(3)祈求性向娱乐性发展。

大多数节俗在流传中娱乐性成份不断增强,这似乎是节俗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现象。而过去时代积淀其间的民俗祈愿却被逐渐淘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征服大自然和农事生产的能力越来越强。祈求神灵的恩赐、神秘力量宽恕的内容逐渐淡薄或消褪,人们在习俗活动中更多倾注在民众性的娱乐上。

(七)精神生活民俗

心意信仰民俗,是指民众间流行的偏重于崇拜心理观念的俗信。因民族、国度或区域群体的不同而呈不同的色彩。中国的心意信仰民俗,无论是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同民众群体长期形成的心意信仰一时是难以相互理解的。它不像有形的物质民俗,有一个可供观察的实体,可给人多方位观察思考。而心意信仰民俗是无形的,难以用言语作完整的表达,只能凭心意捉摸,靠心灵的交流而神会。

1.崇祀

对祖灵的祭祀:祖先崇祀,是鬼神崇祀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中国特别突出。祖先崇拜是对民族,宗族、家族及行业集团先祖的顶礼膜拜。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业祖。”如酒的业祖是杜康,梨园的业祖是唐明皇,木工的业祖是鲁班,刻字匠、印字匠、锦匣匠、裱画匠及纸店的鼻祖为文昌神。

2.禁忌

含义:这是心意信仰民俗中心理的防范性制裁手段或观念。国际通用术语称Taboo或Tabu,音译“塔布”,源自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涵义是指禁止同“神圣”事物或“不洁”不祥物接近,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3.兆

兆是不寻常的动植物表现,反常的气候气象、人体异常的生理现象和怪梦为未来人与事物之

间某种神秘联系的预测诠释活动。根源于人类初期,人们受自然力威慑,对未来的遭遇和行动后果无从预见和左右,试图乞求神秘力量和意旨指点,先期把握,以避灾祈福的心理认识活动。久之,成为一种预测或预兆式的俗信。兆或称预兆,因地因民众的差异而有较大的差别,它的存在是卜发生发展的基础。

第四讲民俗的文化地位

(一)处于社会底层的文化

从人类文化意识结构看,民俗是它基础层中未经分化的原生态文化意识团。人类的文化意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原生态的民俗;第二层次是由民俗提炼分化出来的各分类学科;第三层次,即是由人文及自然学科高度理论抽象的结晶哲学。民俗处在文化意识阶梯的最低层。

民俗是整个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石和支柱,它为各类学科提供了原始的雏型。

(二)对民俗生活属性的认识

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分析道:“存在蛮野社会里的神话,以原始的活的形式而出现的神话,不只是说一说的故事,乃是要活下去的实体。”

(三)民俗的双重性

与一般生活事象相比,民俗事象具有明显的文化意识和生活特征交融的双重性。将民俗事象归属于生活方式,如同将它上升为纯文化意识,同样是不符合民俗本身特质的。民俗事象以内涵的文化意识和外表的生活方式形成它的双重复合,这是一种文化型的生活,生活化的文化。

民俗的双重复合的本质还表现在民俗的嬗递变异之中。民俗不仅作为一种文化意识承袭流传,而且也以程式化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陈陈相因。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俗,之所以能世代相传,长久不歇,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们的双重性,无形的心愿意识和有形的生活样式综合一体。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分析道:“存在蛮野社会里的神话,以原始的活的形式而出现的神话,不只是说一说的故事,乃是要活下去的实体。”

民俗的双重性,是复合体的两个侧面。外表的生活方式是民俗文化意识内涵物化的表现。总之,民俗具有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王国其它臣民所不可比拟和取代的特点,既是此,又是彼,集文化意识和生活样式于一身的独特的社会存在。

(四)民俗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的原因:

1、意识形态不能直接从经济基础上产生

2、意识形态产生的过程

3、在人类社会存在的构建中,民俗是率先沟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化意识的桥梁。

第五讲民俗的功能

(一)民俗的规范作用:

1、民俗的轨范特性

民俗的轨范性是一种与法律并存但不一定一致的惯制形式,甚至无法用法律的概念和语言理解它。它不是靠明确的条文,而是靠人们的习惯心理和群体力量来维系的,具有一种威力很强的惯性动力。民俗的轨范能力并不是时时处处都存在着的,通常,它只存在于同一个民俗圈内的人群中。离开了风俗圈或风俗的承受者,民俗的轨范力也就自动地消失了。一般而言,也只有当民俗在实施、流行过程中,它的法约能力才有可能展示出来。

2、民俗的轨范力量

民俗轨范的能力不以法律式的条文体现,而是以乡规民约,俗规俗信等规矩传世的。它一般没有法律那么严谨,顶真,有一定的宽容度,但是当为众人共识和一致施行肘,威力或破坏力是很大的。诚如列宁所述,千百万人的传统力量,是一种可怕的势力。看不见,摸不

着,却像一股无形的巨浪,迫使你不得不接受它或被它所掀倒、吞噬。民俗的轨范性不像政令,法律那样,具有明确的阶段性,共时性,它有着鲜明的历时性的倾向。它的约束力,可以超越时代、政治,阶级的藩篱,较之于政令、法律有更深更广的渗透度。其束缚力之强和影响面之广,都是法律,政令所没有或企及不到的。因此,民俗的制约力量,表面上具有与法律相类似的约束力,但细审之,这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独特性能的约束力量。它风行于一定的社会,具有极大的惯性力量。

传统民俗的轨范力对社会较多的人来说,更多是无清晰意识效应的惯性,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力量。

(二)软件性能:

民俗具有法一样的约束能力,但是轨范能力的展示与法律、政令是有很大差异的。借用电子计算机和社会学的术语,法律、政令是社会统治管理的硬件,相对而言,民俗则是社会统治管理的软件。后者对社会民众的影响,一般不具有命令式的硬性指派,它也要求一统,但这一统,是潜移默化,循循诱导式的。

(三)民俗的社会稳定功能:

民俗在国家的统治管理中,相对于政令法律,是一种软件。但它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它的规范和调整,能使人们的思想、行为趋于一致,能确立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能使许多社会问题易于解决。如“歃血同盟”。

当年红军长征路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刘伯承同志就采取“歃血同盟”的民俗形式,与少数民族首领结拜为兄弟,使红军避免了民族纠纷带来的生存威胁,并及时摆脱了蒋军追兵的侵袭。

民俗是一种社会的稳定力,它以特有的整合功能,使社会某些系统平和地消除振荡和干扰,并以一种公认的稳定形式和基本一致的适应方式,给人一种社会安定感和相互亲近感。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眼光,习尚、风俗等民俗事象,是社会结构中最稳定的成份,它本身给人一种平定感和安全感。民俗在社会管理中的软件效应,实际上也正是民俗整合功能滋生的平定感和安全感的波动反应。这便是它的软控性。

第六讲民俗的传承

(一)民俗传承的原因

民俗的传承,是凭自己的自控自动系统在流传,单凭行政命令是难以消除的,在一定的经济、政治等综合坏境条件尚未成熟时,也难以被打破中止,也就是说,它依然会自动流传承袭。以过年习俗来分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为什么一定的民众群体,甚至法律都无法改变民俗的传承?主要原因是形成这些民俗的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季节气候、民众心理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的国家近几十年来,工业经济有了发展,但经济结构变化不大。全国大多数的人还是在从事农业生产。我们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脱离靠天吃饭的阶段,靠季节气候,影响庄稼种植收获的因素很大。传统的岁时习俗,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实际上就是农业生产受制于季节交替的一种标志。传承的民俗,是民族共同文化和心理素质的一部分,它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某种象征。中国人过春节就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得到国际的公认。民族的这种共同性,历史性使民俗的传承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只要民族不消亡,进入民族共同文化基础标志的一些民俗传承也不会消失。

外界因素对民俗传承很难有所羁绊,从中也可看出它在流传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尚有生存的基础,它便可以纵横同时流传,超时空地传承。

(二)民俗内容变异的规律

1、春游习俗的演变

据研究,我们古代先民一年的生活节奏在文明初期仅分出二个节拍——春季和秋季。

春游,这是春季习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过,那时它不是一种观赏春色的娱乐活动,它更多的是男女性爱交欢的盛大节日活动,有学者称之为中国古代的“恋爱节”,或似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风吹拂,冰雪消融,万物复生,被严寒冬天困在土垒房中的农夫也感受到了春的气息,纷纷出门,到河边洗涤冬季积下的污垢。在他们看来,水能洗去一切赃物,拔除一切不祥。此即后世所谓的“祓禊”习俗。“祓”本字“拔”,言拔除,拂除病气之意,“禊”字就是“洁”字,言修洁、净身之意。两字都从“示”,表示这种行为都属于心意的祈愿。

自汉以降,与春俗相连的洗涤恋爱求子的“祓楔”之尚,也雅化为文人赋诗品酒的高雅游戏——“修禊”。晋代王羲之在公元353年与当时名士孙统、孙绰、谢安等四十余人,于浙江会稽境内兰亭“修禊事”,与会者临流赋诗,“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游目骋怀,怡然自足。

2、民俗传承兼变异的五种情况

1.累积沉淀。

在原有基础上的增多扩充。《战国策》:“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

它们又被广泛用在婚礼上。《仪礼?士昏礼》:“新妇执笄枣栗自门入,升自面阶,进拜奠于席。”(拜见公婆)新妇为什么用枣栗呢?《公羊传》云:“枣栗取其早自谨敬。”《礼记?曲礼》云:“枣,早也,栗,肃也。以枣栗为贽取其早起战栗,自正也。”

2.形存实亡。

习俗的形式虽有变化但还存在,唯其内容已发生根本变化。这类习俗经传承变异,几乎只存下了一些躯壳,内容已有了质的变化。

3.合流变形。

这是纵横传承变异中常有的现象。两种以上的习俗经过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交融,出现了合流的习俗变形。佛教观音菩萨与中国送子娘娘信仰的交汇合流所成的送子观音信仰及形象是最典型的一例。

我国远古有专司结婚与生子的高媒女神。这种神,在最早时期,都是各部落的先妣,亦即该部族在母系氏族社会期间所追忆想象的“第一位”女祖。如殷人的先妣为“简逖”,后人以她为高媒。郭沫若先生《释祖妣》及闻一多先生《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都认为后世一些地方崇奉的娘娘庙,专职管理人间生子,就是高媒神信仰崇拜发展来的。

4.化旧立新。

因时代、社会的巨大变化,一些民俗的陈规陋习逐渐由积极意义的新风取代。原生态民俗逐渐衍化为次生态,再生态的民俗形态。这也是民俗传播中,内容更新的常见形态。

5.形实具亡。

一些民俗在传承变异中,犹如沙漠里的季节河,流到最后,河床没有了,河水也没有了,全都消失在茫茫的大沙漠中。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民俗因诸种因素的合力作用而丧失了流传的生命。

(三)民俗的载体

1、口承载体

民俗传播的口承载体,是指人们在民俗传播时凭籍的载体是口头语言系统。

如民俗中大量的口传历史——史诗,叙事诗。《诗经》中的《生民》《公刘》,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史诗《江格尔》,苗族史诗《古歌》等等,收录定本前,全都是凭民间传人口头传唱,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2、心意载体

民俗传播的心意载体比口承形式的载体更进了一步,它是不能言传只能意会,凭心意悟性的载波样式。

3、行为载体

民俗传播的行为载体,指的是以人的一定的动作、形态表达民俗内涵的一种载波方式。

4、载波民俗的具体情形

民俗的传播主要是上述三种载体。任何民俗的传播都离不开这些载体。民俗在传播中依靠的载体可以是单一的某种载体,如神话、传说、故事的传播主要凭口承载体,或者是以某一载体为主,其它载体为辅,如信仰类习俗,以心意载体为主,口承或行为,或二者兼有之为次。甚至是三种载体综合交叉,共同在为同一民俗的传播作载波运动。现实中,民俗的传播往往靠载体的结合,用二种、三种甚至加上“超导”系统——一定的文字记录脚本。(四)民俗传播的途径

1.口传身教。

大量的民俗,是由民俗传授者通过口传身教向民俗承受者传播的。一个人从小到大,经常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长辈、亲朋好友各种人物,口传面授、身体力行传递的各种习俗的熏陶。口传身教在民俗传播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民俗作为非文献文化,它的传播主要靠人的言行组成的无形的传导流的移动。

2.生活范型。

有些民俗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入世”,完全生活化了,也就是说成了生活的一个构成成份,一种范型形式。从传播的形态看,它是一种共时的横向波动,以感染和模仿为主要形式。有跨马鞍的习俗、传袋(代)习俗,如近代浙杭地区新人入洞房时,地上铺几条麻袋,新郎在前,新娘随后,履之而行。麻袋辗转传递,直至洞房前。袋与代同音,也即传代之意,俗谓“传代归阁”等。

3.功能模拟。

这是民俗传播中的又一种方法,它也是一种仿效,主要是从民俗本身具有的功能和效用的模拟上形成了民俗的不断流动发展。传统民居、服饰、菜肴、食品、酒类、糕点、工艺美术、用具等等的专门制作能够一代代传下来,依赖的是这些民俗物的实效功能和传人的技巧,手艺的传承。

第七讲民俗的起源

民俗的起源——自身生产的要求

1.人类早期婚俗:至黄帝时代普遍实行族外婚姻,这从远古传说的帝王的姓氏中可见一斑。远古帝王,大抵从母得姓。如神农、黄帝、皆为少典之后裔。而神农姓姜,黄帝姓姬,都因母姓不同之故。为了得到外族女子为妻,光靠和平地交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先祖,也不得不以武力的强暴,到他族掠取足够的女子为妻,抢婚习俗出现了。

2.婚俗的起因是人自身生产的需要:

3.古代民俗的源起与人类发展自己有关

民俗学

民俗学 民俗学(folklore)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尽管人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对整个社会具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现的一切,对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起了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有关人类活动的一切细节,都可以作为民俗学者的研究对象。而且其中还包含和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概要 民俗学一词最早见于英国,它源自英语的Folklore。它的原本含意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The Lore of F olk〕,作为科学名称可直译成“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民俗是常民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举凡生活中食、衣、住、行、育、乐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节、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提升与满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对于民俗学的认知与阐述,是当今国际学术研究极为重视的课题,也是日后研究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与方向。 民俗学纵览

民俗学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现象的一门社会科学。18 46年创于英国。英国在产业革命之后,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它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与过去以农牧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的形态,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引起不少学者产生一种从科学上给予解释的要求。最初提出“民俗学”一词并倡议研究这门学问的是英国稽古学者W.J.汤姆斯。这个概念的早期含义是指民众的知识或学问。它的内容包括传统的风俗习惯、信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由于民俗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由于近代许多民族、国家要求民族自我认识、争取民族独立和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殖民地的需要,促使这门学科得到广泛深入的发展,遂成为社会科学中一门引人注目的学问。 民俗学研究范围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今天在有些国家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从社会基础(经济活动)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风俗行为和有关的心理活动,尽管它们之间有程度上和份量上的不同。如过去各种劳动的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技术特点和所附着的信仰,以及过去社会中的宗教庙会,村落和宗族的各种习惯、规例等,都是民俗现象。至于各地的年节风俗,如中国传统的新年、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2010-07-20 1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 A ) A.尊亲敬祖 B.原始信仰 C.祛邪止恶 D.伦理观念 2.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 C ) A.避瘟 B.吃粽子 C.纪念屈原 D.划龙舟 3.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 B ) A.行商 B.集市 C.坐商 D.马帮 4.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 A ) A.幌子牌匾 B.固定摊位 C.营业时间 D.专营商品 5.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 A ) A.聚族而居 B.设有堂屋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6.进入人群仪式称为() ( A ) A.满月 B.洗三 C.抓周 D.百碎 7.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 C ) A.民俗学 B.人类学

C.民间文学 D.社会学 8.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 C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9.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 ( D ) A.神话传说 B.民间戏剧 C.民间歌谣 D.民间文学 10.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 A ) A.占验习俗 B.岁时习俗 C.生产时序 D.渔业禁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 分,共7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 ABC )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B.技术传授的封闭性 C.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D.师徒关系的亲缘化 E.工匠来源的地域性 2.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 BCDE ) A.类型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功能性 E.科学性 3.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 ( CE ) A.半穴居 B.干栏式 C.利用天然空间 D.四合院 E.人造居住空间 4.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41032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Folklor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主要的民俗学知识和系统的理论方法,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面貌,从而在精神上充实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 (三)实施说明 1.中国民俗学课程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共32学时。 2.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讲授、分析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进行。每一章都结合案例分析,给学生展示生动具体的民俗事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3.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的学生。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以每堂课老师留的作业为主,实践环节可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含有中国民俗情景的影视作品,或进行田野调查采访,还可以设置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中国主要的民俗类别和民俗事项。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长春出版社,2014年1月版。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二、中文摘要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18秋四川网院《中国民俗学》第一二次作业标准答案.doc

1. 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 尊亲敬祖 B. 原始信仰 C. 祛邪止恶 D .伦理观念 2. 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A. 避瘟 B. 吃粽子 C. 纪念屈原 D. 划龙舟 3. 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A. 行商 B. 集市 C. 坐商 D. 马帮 4. 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A. 幌子牌匾 B. 固定摊位 C. 营业时间 D. 专营商品 5. 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A. 聚族而居

B. 设有堂屋 C. 设有神龛 D. 设有照壁 6. 进入人群仪式称为() A. 满月 B. 洗三 C. 抓周 D. 百碎 7. 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A. 民俗学 B. 人类学 C. 民间文学 D. 社会学 8. 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9. 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 A. 神话传说 B. 民间戏剧 C. 民间歌谣 D. 民间文学 10. 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A. 占验习俗

B. 岁时习俗 C. 生产时序 D. 渔业禁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分,共7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 A. 师承关系的系漕性 B. 技术传授的封闭性 C. 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D. 师徒关系的亲缘化 E. 工匠来源的地域性 2.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A. 类型性 B. 地域性 / C. 季节性 D. 功能性 E. 科学性 3. 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 A. 半穴居 B. 干栏式

民俗学 重点

绪论 我国学界民俗自觉意识的发生是建立在什么理念基础上的?对Folklore的理解又是怎样的? 1、我国学界民俗自觉意识的发生是建立在“富国强民”思想基础上的。严复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以救亡图存的思想。20世纪初民俗学研究主要是为了挖掘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民众有价值的生活文化的经验,改造和建设国民性。顾颉刚从历史与民俗,江绍原从宗教与民俗的交叉研究,均致力于挖掘几千年来被埋没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为建设新文化,塑造新的国民性服务。 2、Folklore在英语中主要是指民众的知识和智慧。20世纪初我国民俗学界关于Folklore 的理解基本上是正确的。如江绍原曾将其翻译为谣俗学、民学、民俗学,将其理解为民众的一切传承性生活文化知识;周作人虽然没有对日本沿用的民俗学(Folklore)做系统的理论阐述,但从其对柳田国男民俗学思想的认同来看,关注的也主要是国民生活知识和民族基层文化内容。 第一章 1、如何理解民俗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说民俗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从民俗的生活层面而言的。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1)民俗是一种生活的样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生活条件不同,会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活样态。如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放牧牛羊、住蒙古包、以狼为图腾等是其基本生活样态。(2)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具体体现为生活的技艺和生活的习惯,它体现在男婚女嫁、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3)民俗是活的生活样态。民俗不是古老的、落后的生活习俗,而是活生生存在于当下的生活当中。 2、为什么说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 (1)所谓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是说民俗赋予了日常生活相应的规范或范式。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还体现为相应的文化观念。 (2)民俗作为文化模式体现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具有自身不同的文化特质。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孝文化;日本民族具有浓重的耻辱观念等等。 (3)不同民族文化模式不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导致民俗文化模式的冲突或融合。如满清政府强制汉人剃发,遭到汉人的强烈反抗。满清政府为维护自身通知,又注重弘扬汉族孝文化。 第二章 1、中国十二生肖是如何在生产生活中应运而生的? (1)十二生肖作为是一种历法形式,是适应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表示法。十二地支是古代太阴历用来表示一年十二月,一天十二时辰的方式,后来与十天干结合使用,又产生了十二生肖的说法。 (2)十二地支用十二种动物表示,这十二种动物如猪狗牛马羊等一般是与古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在古代社会这些动物往往也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图腾;同时,不同动物代表不同时辰,也与人们对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的认识有关,因此是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从上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古代社会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它是在现实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中国民俗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 《中国民俗学》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游艺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熟悉中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旅游活动都极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国各民族的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它与旅

游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课程相互衔接配合。 四、使用教材:苑利、顾军编著的《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 五、课时安排:本课程计划安排40个学时,实际讲授39学时,作业交流1学时。 六、学习方法指导 1、正确处理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的配套读物较多。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难易程度,按照认识规律所作的全面规范。参考书籍是补充、完善知识结构的辅助资料,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深化理解、加深印象。在阅读教材时,应先翻阅教材中有关这一章的思考题,这是各章的基本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要注意从内在逻辑关系上理顺与掌握知识体系。 本课程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总体上由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础知识三个有机部分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全书甚至每一章节的编制一般都是先总说,再分说;都采取先阐述基本理论,然后教授基本分析方法,再介绍基础知识的顺序,以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各种民俗事象。学习时,必须首先抓住知识体系,纵横联系,全面系统地消化和吸收,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某些概念和结论。

民俗学专业分析

民俗学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民俗学专业是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均有较密切的关系。 民俗学(folklore)是一门社会科学,主要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的意义。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 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它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述、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探讨。 2、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本学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高素

质的人材,以高素质和高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专业学习要求:全面掌握民俗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具有田野调查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本学科基本知识的能力进行独立研究。 就业目标:第一,文化宣传部门、行政部门的国家公务员;第二,大专院校教学人员;第三,为旅游产业和旅游部门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3、研究方向 01区域民俗研究 02民俗文物研究 03文艺民俗学 4、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02文学理论 ④806民俗学(含民间文学) (注:各院校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不同,以上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二、就业方向

中国民族民俗优秀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课时:8个课时 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与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民俗学教案

民俗学教案 【篇一: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 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 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 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 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 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 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 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 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 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 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 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 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 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

民俗学概论(讲义)

《民俗学概论》教案绪论 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与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第二节民俗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民俗学理论

一、民俗学是什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1、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学是一门以 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从根本上来说民俗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基本关系的学问。 2、民俗作为专业学科术语,是由1846年英国学者汤姆斯床创用的。民俗一词在中国很早 就出现,但作为学科专业名词是在1922年12月7号北京大学《歌谣》《发刊词》中。 二、日本民俗学之父及他的两种研究方法?中国民俗学之父? 1、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 2、方言周圈论:这个研究方法应用到一般民俗事象上,用以研究文化传播的规律,就发展 成为“文化周圈论”(语言的变化一般从文化中心开始,像圆形波纹一样向四周传播,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小,因此边远地区保存着较多的古语。) 重出立证法:即比较研究法。 3、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 三、民俗的基本特征、功能 1、基本特征:集体性、继承性和扩布性、相对稳定性和变异性、类型性(基本全世界都有 洪水的传说,具有某些共同点)、规范性和服务性。 2、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维系人类的生存繁衍)、调节功能。 四、神话是什么?传说是什么?(民间)故事是什么? 1、神话:神话是人类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的普遍产物。一般来说,神话发生在从原 始氏族社会到文明社会的早期。在古希腊,神话体系的发展充分而完美。但是从柏拉图开始,神话就因其幻想和非理性因素受到攻击和排斥。(神话是谜语,神话本身就具有“谜”的性质,同“谜”有着不解之缘;神话是解释神人关系) 2、民间故事:广义的指民众口头创作的所有散文体的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 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狭义的指除了神话、传说以外的散文体的口头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这也是我们今日民间故事中的研究对象。 3、传说: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传播,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自然风 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此说法尚不能科学的区分传说与故事。 对民间传说定义的思考:我们认为民间传说应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五、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四大民间史诗? 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史诗:中国四大英雄史诗(藏族《格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汉族《华抱山》 六、传说核是什么? 在民间传说的创作中,客观实在物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人们又将它成为“传说核”。“传说核”可以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地方古迹或风俗习惯等。 七、什么是万物有灵?图腾崇拜? 万物有灵:英国学者泰勒认为原始人相信灵魂可存在于物体之中,故称万物有灵,即一切事物皆有灵。 图腾崇拜:图腾是原始信仰之一,他原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是“他的亲族”的意思。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之间有一种特殊血缘关系。每个氏族都起源于一个图腾并以该图腾为保护神、徽号和象征。在同一图腾内禁止通婚,有一定的祭祀与禁忌。 八、人生礼仪是什么?通过仪式是什么?

民俗学必读书目

1,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顾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大学问家,他的几乎每一篇民俗学方面的文章都是经典,即使有些文章的立论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他的思想方式仍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2,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先生著作等身,他的学术思想,几乎总是能够站在民俗学的前沿位置上,不断引领学术走向。但我认为,钟先生最有价值的学术贡献是《文集》中的民间文艺学卷,无论从学术史的角度还是从论文的当下价值上来说。 3,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先生著述不多,惜墨如金,自然,惟一的著作的份量也就重了。刘先生以思辨见长,是他这一辈人中极少数的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我认为他的《民间故事的生命树》是解放后难得一见的严格的学术论文,可惜没有来得及收入此书。 4,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这本书还有许多别的版本。看看孔氏的写作方式,如果我们拿到这个选题,我们会怎么做?肯定是这样的:1,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涉案地理范围。2,事件的性质、作为“巫术”的历史流变,以及事件的文化意义。3,事件的起因。4,事态的发展。5,产生的结果。6,事件的社会意义和给予我们今天的启示。中间一定会夹杂许多面目可憎的,可能大家都看不懂的所谓“理论分析(套用)”。(哈哈,我说的是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结构,并不表示正在读贴的你就是这样。) 5,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季先生这本小书,许多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但大家手笔,了了数语,论证虽不必尽详,却能给人许多启示。4,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创世纪”。 6,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 ……体现了中国民俗学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本人就是看了此书才立志投身民俗学的。 7,特纳编:《庆典》,方永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此书教人如何理解民俗文化事象的意义。 8,基思·托马斯:《巫术的兴衰》,芮传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此书教人如何分析民俗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 9,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此书教人从社会制度入手理解民俗和宗教现象。 10,史宗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了解当代宗教人类学很好的入门书。 11,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 ……巴赫金使民俗学具有了思想的力量和历史的穿透力 12,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建议自己买一本) 不用解释了吧? 13,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建议借别人的来看) 弗洛伊德著,常宏、徐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经典之一,对口头传播的研究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对民俗学来说,其作用更胜于《图腾与禁忌》之类。 14,《话说民间文化》,钟敬文,人民日报出版社,很薄的一小本,内容精要,值得研究者、爱好者一读。 15,《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钟敬文,中华书局。钟老的民俗学思想体系在这里有充分的展示与表述。

民俗学重点

民俗学重点(看图说话、简答、答述、论述) 一、民俗:(广义)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之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间:民众之间。风俗: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 狭义: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化说、传统文化说。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1.集体性:指民俗在生产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就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A民俗是民众共同创造和传承的。 B集体性不排除个人的因素。 C 在流传中体现集体性,变得复杂和丰满。 2 传承性和扩布性:(时空文化的延续体,主体是人。) 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延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是民俗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在民俗发展中承上启下。 A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B有时是主动积极的C内容和形式上的延续。Eg:母体保留。 扩布性:也称传播性,他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平面上的伸展。体现在:A受功能的制约,有条件的像周边地域和民族的渗透。B对异地。异民族文化的吸收、消化和加工。 3 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稳定性:指民俗一旦长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只要经济基础不变,民俗文化仍然具有稳定性。 变异性: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中随时包含着可变因素,就是变异性。 造成变化的原因: A在传承和扩步中自发和渐进的变化。 B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 C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革使民俗产生变异。 4 类型性。 5 规范性和服务性。 三、工匠民俗的三个重要特点: ①师承关系的系谱性。②技术传授的封锁性。③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四、中国饮食文化的弊端? 五、服饰的五要素:质、形、饰、色、画。 民族服饰所体现的中国的人文观念: ①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②求吉心理。③表现民族的自我意思。④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六、我国居民的主要类型: ①利用自然条件加工修造的固定空间。 ②生产生活的需要造成的移动生活空间帐幕、居家船。 ③有天棚、地基和四壁的固定生活空间。Eg:四合院。 四合院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 ①封闭观念的符号。②家长制的符号。③中国人的伦理符号。④成为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倾向的符号。少数民族的精神也在住房中体现,如各民族重视中柱、火塘等。 七、居民建筑的民俗特点: ①聚族而居。②房屋样式大体相同。③城镇附近有长亭而无旅社。 ④民房低于官府。⑤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 八、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①节俗形成的后发性、主动性。 ②原始信仰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A自然崇拜B灵魂崇拜 ③各种节日习俗还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

《民俗学》

(0070)《民俗学》复习思考题 1、举例论述宗教与民俗的关系。 2、举例论述语言与民俗的关系。 3、举例论述民俗的扩布性。 4、学员所在地居住民俗概述。(仅选其中一小类即可,如堂屋、厨房、厕所……) 5、学员所在地服饰民俗概述。(在头衣、上衣、下裳、足衣中任选一项即可。) 附注: 本课程主要讲授民俗学的基本理论和各类民俗的基本理论。重点是民俗学的基本理论,难点是对传统民俗的解读及理论分析。讲授课程时,我们有意识把重点和难点贯穿在民俗学理论分析中,而且尽可能多举相关例子,初衷的一个方面便是方便学员在复习时易于突破重点和难点。限于授课时间,讲授时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基本理论上,而将各类民俗事象糅于其中,即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常用方法。对各类民俗事象的具体分析留给学员自己课后完成(梳理教材的相关部分)。本课程非常注重田野作业。此次考试,本课程属于开卷。又,一个全国规模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业已展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隶属于“无形文化遗产”,乃“抢遗”工程的重点之一。有鉴于此,考题采用概述某一显著民俗事象或论述民俗学基本理论的类型——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掌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和民俗事象分析的基本常识;必须拥有一定的田野作业量。完成这类题目,同时也是为“抢遗”工程作准备。因此,此类考题兼顾民俗学的基本理论、民俗事象分析、田野作业、“抢遗”工程的时代课题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正是此次复习应该注意的重点所在。 (0070)《民俗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1、举例论述宗教与民俗的关系。 宗教是民俗的宝库,很多民俗与宗教有关。 (1)、原始宗教 1)、自然崇拜:关于山、川、草、木、石……的崇拜及其在当今民俗系统中的遗留。 2)、图腾崇拜:动物图腾如熊、虎、羊、鸟、蛇……及其在当今民俗系统中的遗留。 植物图腾如花、竹……及其在当今民俗系统中的遗留。 综合图腾如龙……及其在当今民俗系统中的遗留。 3)、祖宗崇拜:女性祖宗崇拜及其在当今民俗系统中的遗留。 男性祖宗崇拜及其在当今民俗系统中的遗留。 (2)、现代宗教对民俗的影响 1)、基督教 2)、伊斯兰教 3)、佛教 2、举例说明语言与民俗的关系。 (1)、语言是民俗载体,古代的民俗事象借助于语言(口语、书面语)传承至今。如上古的太阳崇拜、禾魂崇拜…… (2)、语言本身是一种民俗事象1)、当代课桌文学2)、当代校园流行语 3、举例说明民俗的扩布性。 (1)、扩布规律1)、模式(民俗总以相对稳定的模式扩布)2)、扩布是一种文化传播 3)、扩布规律:一种新的民俗在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形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完善之后,它的功能和价值被充分显现出来,它不仅为该民族、该地区的民众所接受,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开始向其他民族和地区渗透。 (2)、扩布条件 1)、发生时间早、社会功能广泛的民俗,扩布的地域和民族相对广大。2)、靠口头和行为方式代代传承。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民俗学的田野作业 ?一、准备工作 ?二、调查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准备工作 ?1、案头准备 ?2、选点 ?3、物质准备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2)田野作业选题 ?(3)形成假设 ?(4)撰写论证计划 ?(5)编制日程表 1、案头准备 ?(1)阅读文献 –民族志档案资料 ?历代民族志、民俗志,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等 –地方文献书目 ?地方志、历代笔记等 ?《新疆图志》 –考虑调查方向 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197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会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关文艺家协会陆续发起“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 ?首批启动的是《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时称“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规划共300卷(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各10卷)、450册,约5亿字。 1、案头准备 ?(2)田野作业选题 –尽可能完整地对他者文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集中注意力,对他者文化中的某些行为进行探讨 –将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1、案头准备 ?(3)形成假设 –可进一步更改 1、案头准备 ?(4)撰写论证计划 –选题题目 –内容 –价值

–研究基础 1、案头准备 ?(5)编制日程表 –出发时间、集结地点、旅行方式、进入方式 –食宿安排 –调查分工 –地方联系人与工作步骤 –搜集资料的方法、访谈对象与地点 –阶段性离开的时间和标志 2、选点 ?在原调查地开辟新点 ?回访选点 ?通过阅读文献选点 ?通过实地考察选点 ?根据对象要求选点 ?根据课题随意选点 3、物质准备 ?经费、票证、 ?资料(地图、计划、日程表、相关文献资料等) ?书写工具(红蓝笔等) ?技术设备(拍摄、录音、录像) ?食宿用品 ?礼品 ?通讯设备 ?办公设备 3、物质准备 ?红头文件 ?盖章介绍信 ?联系人 ?见面礼 ?办一件对方认为重要的事 ?跟领导打招呼 ?秘密认同 ?恢复旧关系 ?勿犯旧错误 二、调查方法 ?1、与地方信息提供者合作 ?2、参与观察 ?3、现场访谈 ?4、绘图与照相 ?5、转写技术(括号) ?6、答谢原则 –不当审讯者、支配者、监视者和旁观者三、整理资料

中国民俗学试卷解析

中国民俗学试卷解析 一、名词解释: 1、《歌谣》周刊:中国第一个民间文学刊物。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办。1922年12月17日创刊,到1925年6月28日并入《国学门周刊》,共出版97期及周年增刊一册。最早作为北京大学《日刊》附张印发,自25期起脱离北京大学《日刊》,独立发行。《歌谣周刊》先后由常惠、顾颉刚魏建功、董作宾等负责编辑。1922年12月17日,歌谣周刊在《发刊词》中,第一次出现了“民俗学”这个专业名词。 2、家谱:是我国家族民俗发展的一种记录家族世系及重要成员事迹的谱表或文书。俗称谱书、宗族谱、族谱;古代典籍上又称“家牒”、“家乘”。它本来是古代封建大家族记录血亲延续系统的文字,多流行于仕宦之家。 3、安德鲁朗:安德鲁·朗格(Andrew Lang,1844~1912),苏格兰著名作家和人类学家,曾就读于圣安德鲁大学和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后当选为默顿学院特别研究员。他的作品涉猎广泛,从诗歌、历史、传记、小说,到童话和神话故事。还翻译过《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出版过最重要的历史著作《苏格兰史》和《英国文学史》。其中流传最为久远、影响最广的是他的《世界经典童话全集》以及其他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相比,安德鲁·朗选编的童话更全,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他汇集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传统神话和经典童话故事。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民俗一种生活方式? 要点:(具体参见陈勤建《中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章第一节民俗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相)必要举例说明。 民俗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什么是“相”,这是佛家的用语.佛家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比如:火是一种焰相,水是一种流相;什么是民俗,民俗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的生活的样子。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地进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大家最熟悉的民俗要数春节了,春节怎么过?有人问过我:“为什么我们现在过年的年味很少,而外国人的圣诞节、情人节却很热闹?”其实我们的年味原来是很浓的。从传统的习俗讲,前后有近60项事情要做:大扫除、祭灶、祭祖等。没有任何文字规定我们一定要怎么做,而这就是一种程式化的风行的规范。 民俗不光集中在过节上,风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样式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就拿住来说,江南有厢房式的——一进去,方位都朝南,左右各一个厢房,为什么要这样?其中的道理就是我们说的风水:“左青龙,右白虎”,中间就是最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或者要避免房门朝北开?这就是一种生活相。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冬天寒风从西北过来,就被“白虎”给挡住了;春天东南风一刮,雨水多了,那么“青龙”也可以挡住。中间这个地方利用了天然的防寒防雨的空间,是最早的风水的理念,没有那么多的迷信,这并非人们胡思乱想得出的。古代没有空调,如何防寒,如何来保持适宜的温度呢?当然是要靠具体环境的选

中国历史上的民俗学

中国历史上的民俗学 中国历代学者积累了不少民俗资料,提出了某些见解。大约成书于先秦至西汉的《山海经》,记载了丰富的神话、宗教、民族、民间医药等古民俗珍贵资料。东汉时期产生了专门讨论风俗的著作,如应劭的《风俗通义》。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专门记述地方风俗的著作,如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等。隋唐以来,全部或部分记录风俗习惯及民间文艺的书籍更多。但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俗学著作,却产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办《歌谣》周刊,首次揭示研究歌谣的目的是文艺的与民俗学的。1928年初,中山大学正式成立“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学期刊和丛书,并举办民俗学传习班,影响颇大。30年代初,杭州又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继承并发展了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这方面的学术工作。从20年代到40年代末,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学者和著作,如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江绍原的《发须爪》,黄现璠的《吸烟风俗传播考》、《我国坐俗古今之变》以及黄石、闻一多等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论文。在抗日战争期间,西北的民主政权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由于毛泽东提倡文艺创作的大众化,并指出民间固有文化的优点和对它学习的重要,因而在西北并扩及到各抗日根据地形成了搜集和运用民间文学艺术的热潮,给“五四”以来这方面的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新的科学起点。新中国的民俗学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成立了“民间文艺研究会”(1950),进行采集、研究和组织队伍等工作,出版了《民间文艺集刊》、《民间文学》等刊物和许多歌谣集、故事集。50年代后期,配合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俗学活动得到了新的、比较全面的发展。民间文艺的收集、研究工作进一步展开。中国民俗学会于1983年5月在北京成立,一些地方也相继建立起民俗学团体。有些地区的博物馆建立了民俗学部或开办了民俗学资料展览会。中国民俗学事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中国民俗学的历史回顾 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被引入中国,肇始于1918年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歌谣征集活动。1018年2月1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从此揭开了中国民俗学的序幕。此后,1922年由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本办的《歌谣周刊》,在其创刊词中更明确提出了民俗学的学术目的:“本会搜集歌谣的目的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虽然还没有学者注意及此,只靠几个有志未逮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来的,但是也不以不各尽一分的力;至少去供给多少材料或引起一点兴味。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歌谣》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11月。)历来为精英们所不屑一顾的民间俚俗歌谣,如今竟然刊登在堂堂国家最高学府的报纸上,并进入了学生的课堂,这在当时被看作是石破天惊的事情。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0年代末,除北方的北京大学外,广州的中山大学又成为民俗学发展的另一个中心,1928年成立了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并创办《民俗周刊》,出版了一批民俗学调查与研究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山大

民俗学试题文档

民间文艺学(含民俗学) 一、填空 1.北京大学于------年创办《歌谣》周刊,1928年广州中山大学创办-------周刊。 2.民间传说可分为------传说,史事传说和--------传说。 3.民间寓言是具有明显-------寓意的故事,民间笑话是具有---------性和幽默意味的故事。 4.《西游记》的蓝本是宋末元初间写成的话本--------,《水浒传》的蓝本是宋元年间的讲史话本--------------。 5.《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是-----族英雄史诗,《玛那斯》是-------族的英雄史诗。 二、判断对错 1.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的《叶限》属于灰姑娘型故事。 2. 中国汉族民间叙事诗历史上曾经想讲唱的道路上发展。 3. 端阳节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与关于屈原的传说相联系。 4. 在民间传说中一般将李耳视为木匠行业的祖师爷。 5. 我国广大的农村节日中演出的戏剧,主要是民间小戏,一般很少有大戏。 三、名词解释 1. 口头性 2. 谚语 3. 儿歌 4. 创世史诗 5. 人生礼仪 四、简答题 1.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2. 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五、问答题 1. 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2. 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发生过怎么样的影响? 1999年试卷 ? ?? ?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 模式性创世史诗民间历法 二、判断对错 1. 家族村落的结构要素之一是辈谱。 2. 坐商招徕顾客的主要标志是商幌。 3. 刘德培是湖北五家沟一带的著名民间艺人。 4.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5. 《一千零一夜》在汉、回、哈萨克等民族的民间文学中都有一定影响。 6. 傩戏表演的主要功能是民间娱乐。 7. 《妙峰山》是我国现代民俗学史上第一部田野考察著作。 8. 歌墟是甘肃、青海一带民间的传统歌节。 9. 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创世史诗最为丰富。 10. 神话的神都是由历史人物演变而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