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族民俗优秀教案

中国民族民俗优秀教案

中国民族民俗优秀教案
中国民族民俗优秀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课时:8个课时

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与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第二节民俗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一、民俗的特征

(一)集体性

集体性,又叫社会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集体性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二)民族性

民俗总是在特定的民族中产生、发展,并以一定的民族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民族的区别是民俗的重要属性之一。所谓民族性,是指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表现形式,又指不同民族生活中有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世代传承。

(三)阶层性

民俗的阶层性,指民俗事象中所显示的阶层差异。民俗的阶层性差异,表现在不同的阶层在实行同一民俗行为时,因为经济支付能力和地位权势所造成的物质支配能力,而不是指同一民俗在一个民族内部的不同阶层中在信仰上有实质不同。

(四)民俗的普同性

普同性,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所形成的相似、相近、相同的文化创造在民俗中的反映,是民俗中具备的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属性。

(五)历史性

民俗在发展的时间上或特定时代里所显示出的特征叫历史性。社会是发展的,所以作为生活文化的民俗也是发展变化的,因而导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民俗,使民俗表现出历史性的特征。

(六)地方性

民俗在空间上所表现出的特征叫地域性特征。民俗的地方性的形成,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发展及社会风尚传统的独特性有关。

(七)传承性和扩布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同时也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

民俗的扩布性,就是民俗在空间前后左右流动传播。

(八)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指民俗在流传中相对不变的特征。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固定下来,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民俗的变异性是在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与稳定性密切联系、相对应的特征,是指在民俗的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

(九)民俗的类型性

民俗的类型性,或称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

(十)规范性与服务性

民俗的规范性,指民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作用。

民众的服务性,指民俗在人们日常生活有满足人们需求的特征。

二、民俗的功能

1、教化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2、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具有无形性、范围广泛、深层控制的特点。

3、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保持着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4、调节功能

民俗的调节功能,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5、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作用。民俗的审美功能与调节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中的许多事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而且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民间审美的意义。

第三节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在中国民俗学学派中,只有乌丙安先生的书中最先讲到了民俗的构成和养成,而据钟敬文的理论所演化的各种书都是很守旧而传统的东西,或者说创新度不大。

一、民俗的构成

民俗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构成因素,而这些要素本身可能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只有被赋予民俗意义后,才能成为传递着特有的知识、经验和概念等多种信息的民俗象征符号。

1、民俗质

民俗质,是构成民俗事象最基本的质材,也就是构成民俗的原材料。只有那些为人们所熟悉的、与民众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事物或者想象中的幻想物才具备民俗质的条件。

2、民俗素

民俗素,是由若干民俗质构成的一个个民俗单位,它们是构成民俗的基本要素。任何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民俗素,都有一组表现或鲜明或隐晦含义的事物,这些事物的展示形成一个民俗表现形式,传达着或象征着一个民俗意义。

3、民俗链

所谓民俗链,是指若干民俗素联结并排列起来,构成一连串的密切相关的民俗组合关系。民俗链的构成有鲜明的秩序,首先是确立某种民俗的类别及其意义和目的,然后是选取内容与形式都有一致性的民俗素进行排列组合。其次,民俗链构成的民俗秩序是有一定规则和序列的,其中的民俗素总是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轴线上活动。历时性就是民俗素按时间顺序在民俗活动中出现,而共时性则是在每个时间段中把那些形成“共鸣”的同类民俗素组合成一组组关系。

4、民俗系列

所谓民俗系列,是指将同类民俗的所有民俗链,依照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归纳在一起,就形成了同一民俗的系列,并与其他民俗的系列相区别。

5、民俗系统

所谓民俗系统,是把民俗系列根据同类题材和内容的密切相关性再加以概括和归纳,形成更大的系统。民俗系统的划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纳。如根据民俗符号代码的构成,可分为言语系统和非言语系统;根据人们对民俗信息的感知和接受,可分为听觉系统、视觉系统、嗅觉系统、触觉系统、味觉系统等。

二、民俗的养成

1、关于俗民与群体的概念

民俗学研究中把生活在民俗社会中的成员称为“俗民”,以取代人民、民众、劳动人民、民族等非民俗学意义的名词。所谓俗民,是指一个文化的代表性来界定的文化群体,它既可以是群体社会,也可以是俗民中的个体,确定其俗民属性主要是看他的文化代表特色。

民俗学意义上的群体,是指两个人以上、不论以什么样的关系和方式组成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分享的民俗文化传统的民众团体,或叫做俗民群体。从约定俗成法则的角度看,群体结构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可以是自发的、松散的、无组织的甚至是短暂的、互不相识的人群聚合体,只要他们尊重民俗,对民俗文化的养成、负载、传承有所作为。

2、关于习俗惯制与习俗规则

民俗的形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约定,就是大家取得共识,这是民俗形成与养成民俗的关键。

习俗惯制是人类群体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习俗制度惯例。习俗制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很多场合在民间有制度和法律的作用。

习俗规则就是习惯的重复出现,是习惯的规范。

3、民俗的养成

民俗的养成,就是一个自然的人接受民俗文化产不断民俗化的过程。

三、民俗的传承

所谓民俗的传承,就是人在民俗的养成过程中,对民俗的接受和传授过程。

第四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范畴

民俗文化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而“民俗文化资源”,则是指其中可以被旅游业加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内容。这一概念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民俗是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旅游资源。第二,虽说普通民众的传统民俗生活一般地具有文化旅游资源的品质,但只有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民俗,才可能成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才具有现实的文化旅游价值。第三,并非所有民俗都是文化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包括以下一些:

1.民俗信仰

民俗信仰,是指在民间生活中人们表现出的信仰现象,与狭隘的直接功利性、神秘性、保守性、多样性等相联系。

民俗信仰包括迷信信仰与俗信信仰两个方面。迷信信仰是由原始的万物有灵论形成的一种现在看来是消极而落后的信仰,包括诅咒他人、乞求祈福、念咒诵符、算命打卦、测字相面、看袓坟风水、通灵术等等。

俗信信仰,是约定俗成的一些观念和行为模式,没有迷信那样执着和欺骗性,更没有专门的司事者。其外延包括民间气象谚语如祸殃征兆、年节书写对联、放鞭炮、盖房子讲究风水、日常生活中所谓不吉利征兆、讲究幸运号码与吉祥数字等等。

迷信与俗信都源于原始信仰,但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迷信内容逐渐消失,只留下信仰的外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民俗信仰的形式。

2、民俗技巧

民俗技巧,是指民间形成的各种与生活有关的生产技术或技巧。由于人们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各异,因此在具体条件下所采取的生存手段即生产和生活技术,也会因其独特性和历史传统内涵而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3、民俗艺术

民俗艺术,是指民间形成的非实用的、可供人们当做文化欣赏的各种技艺。主要包括像说唱一类的口头文艺、舞蹈、民间音乐和戏剧,以及像绘画、雕塑和雕刻等多种造型艺术形式。

4、民俗竞技

民俗竞技主要是民俗体育,是指民间性的各类竞技性活动,既包括有竞技性的民间运动项目,也包括民间的游戏活动。

5、民俗生活

民俗生活,是指民间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传统化的生活形式,涉及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生活礼俗等,范围相当宽泛,旅游的资源价值最高。

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民族分类

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差异或不同,首先是在民族间出现的。民族性在成为划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首要原则,是与民俗文化的形成、功能有关。某一种类型或某一种形式的民俗事象,总是在一个相对稳定和具有延续性的人类群体条件下形成的,而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具有文化约束作用的传统力量,使这个群体具有较为强烈地保持这种民俗文化特色而与其他群体的民俗文化相区别的愿望,有着一种文化保守性。因为群体自身的存在、发展与延续,需要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民族及其内部支系在相当的范围内满足了民俗群体存在的这些社会条件,所以,民族往往才是民俗文化传统的最后边界。

?按地域分类

形成民俗文化的地方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基本一致的自然条件和生存方式,在每一种相同的地理环境中,人们的生存方式往往会有某种相近性,因此人们的民俗行为也有某种相似性。其次,有较高民俗文化热能的人类群体,具有地域内的民俗示范作用。也就是说,较强的文化影响能力,会产生波及效应。

?按行业(职业)分类

行业(职业)民俗是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这是人们在从事不同生产、担当不同职业工作时所形成的习俗。

?按语言分类

?按信仰分类

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1、历史性

历史性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民俗事象的形成和发展乃至消失,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或历史过程中完成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性,就是指它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历史产物。

2、现实性

现实性,指民俗传统的现在性和可实现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民俗的现在性。其次是民俗的可实现性。

3、可理喻性

所谓可理喻性,指作为文化旅游的民俗事象,从内容到形式,可以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一般不会产生理解障碍或者是引起反感,否则就失去了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

4、相对稳定性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对稳定性,指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特点,而这种历史继承性特点经常表现为稳定形态。

5、变异性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民俗的变异有两层意义,一是由于历史的发展变化所导致的民俗的变异,二是由于作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变异。

6、西部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一,自然与社会的结合

第二,文化与生活的结合

第三,观赏和体验的结合

第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俗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有两个前提:一是与旅游的深度发展有关,二是与旅游者的素质提高以及旅游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有关。极而言之,与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有密切关系。当旅游者素质还比较低,没有对更广泛知识的需求,只图表层的观光游览,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就不会表现出来。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保持民俗文化原貌的原则

2、尊重民俗文化习惯的原则

3、获得效益的原则

思考题:

1、什么是民俗?有哪些特征与功能?

2、民俗的构成有哪些要素?

3、理解民俗的养成与传承。

4、民俗文化旅游价值

第二章物质生产民俗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生产民俗的定义、特征,物质民俗生产民俗所包括的类别,以及这些类别的特点

教学重点:物质生产民俗的定义、特征

教学难点:物质民俗生产民俗所包括的类别,以及这些类别的特点。

课时:6个课时

知识点:物质生产民俗的定义、特征,物质民俗生产民俗所包括的类别,以及这些类别的特点。

第一节定义与特征

一、定义

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里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

二、特征

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有四个:一是地域性,二是季节性,三是功能性,四是科学性。

第二节自然生态民俗

一、生态民俗的定义

与人类的食物链有关的民俗文化,叫做生态民俗。生态民俗又分为动物生态民俗和植物生态民俗两个子系统。生态民俗反映的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措施。

二、动物生态民俗

(一)、有关动物生态利用的民俗

(二)、有关动物生态传承的民俗

三、植物生态民俗

(一)、有关植物生态利用的民俗

(二)、有关植物生态利用的民俗

四、自然生态民俗举例

第三节农业生产民俗

一、农业生产民俗的产生

农业生产民俗是伴随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

二、农业生产民俗的特征

(一)地域性和季节性

(二)功利性

(三)技艺性

(四)保守性与稳定性

(五)经验性

(六)田园性

三、农业生产民俗的类型

(一)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二)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三)卜农事丰欠、祈福习俗

(四)农业禁忌、祭祀的习俗

(五)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

(六)农业生产过程的习俗

(七)农业娱乐风俗习惯

四、中外农业生产民俗举例

第四节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

一、狩猎、牧业和渔业生产的特点

二、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的特点

三、中外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举例

第五节工匠民俗

一、工匠的产生

二、工匠的技艺传承

三、工匠的行业民俗

四、工匠民俗的特点

(一)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二)技术传授的封锁性

(三)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第六节商业与交通民俗

一、商业的民俗特点

(一)集市的民俗

原始的集市民俗经历了四种形态:原始的无言交易、按需进行的自然交易、按数量、质量进行的等价交易、用商品媒介和支付手段进行交易。

(二)商的民俗

中国传统的商的民俗包括居间商、行商、坐商三种。

(三)市、商的民俗标志

在古代,市的民俗标志以市声为代表,传统的商的民俗标志主要表现在招幌、字号牌匾、店堂标牌、商标、广告等方面。

二、交通运输民俗的民俗特点

(一)传统的交通设施及运输工具(展示其图片)

(二)交通运输的民俗传承

1、掌握物质生产民俗的定义、特征,物质民俗生产民俗所包括的类别,以及各类别的特点。

第三章服饰民俗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构成服饰的要素,服饰发展变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中华各民族服饰特征。

教学难点:,服饰体现的文化观念。

课时:4个课时

第一节服饰民俗的构成

服饰民俗是物质生活民俗相当复杂的一种民俗,既指服饰的所有构成要件,包括衣服、鞋帽,也包括各种发饰、金属与珠宝首饰以及一些附属用具如头巾、围巾、手帕、扇子、拂尘、伞、荷包等物品,又指人们在有关穿着、佩戴和装饰等方面所形成的行为和文化习惯。

服饰的构成:服饰由这样几大类构成:一类是衣着,第二类是各种附加的装饰品,第三类是对人体自身的装饰。

第二节服饰民俗的发展

一、服饰民俗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防寒御暑实用阶段,第二阶段增加生产生活实用功能,第三阶段: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第四阶段,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标志。

二、服饰民俗的演化轨迹

第三节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有如下一些:

服饰的民俗习惯,包括实用的习俗惯制、观赏的习俗惯制、礼仪的习俗惯制、信仰的习俗惯制。

服饰民俗体现的社会文化观念

服饰民俗所体现的社会文化观念包括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求吉心理,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第四节中外服饰民俗举例

思考题:

1、构成服饰由哪些要素构成?

2、服饰发展变化有何特点?

3、简述服饰体现的文化观念。

第四章饮食民俗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饮食民俗的概念以及特点

教学重点:饮食民俗的形成和范围。

教学难点:饮食的功能。

课时:3个课时

第一节饮食民俗的定义

一、定义:饮食民俗也是物质民俗中一个很大的类别。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加工、制做、食用有关食物和饮料过程中形成的习俗风尚。

二、形成和发展

饮食习俗的形成原因:

饮食习俗的形成原因,首先是经济的原因,其次是自然条件的原因,三是民族的原因,四是宗教信仰的原因。

饮食民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自然饮食状态阶段,熟食阶段,烹调阶段。

第二节饮食民俗的功能、范围与类别

一.功能: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用和养生融为一体,社交作用,饮食活动成为一种工作和职业,饮食成为旅游资源

二.饮食民俗的范围:一是食物原料、结构的传承及其类型,二是分工精细的烹饪技法即饮食调制法的传承及其类型,三是饮具、食器的传承及其类型,四是饮食方式、餐制的传承及其类型,五是饮食职业者的传承及其类型。

三、饮食民俗的类别:

饮食民俗包括日常饮食,节日食俗,祭祀食俗,待客食俗,特殊食俗五类。

第三节、中外饮食民俗举例

思考题:

1掌握饮食民俗的概念。2、理解饮食民俗的形成和范围,饮食的功能。3、中国的几大菜系及其特点。

第五章、居住民俗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居住民俗的概念、居住民俗的形成和居住民俗的类型。

教学重点:了解居住民俗信仰。

教学难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课时:3个课时

知识点:掌握居住民俗的概念、居住民俗的形成和居住民俗的类型,了解居住民俗信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第一节居住民俗概论

一、居住民俗的概念

居住,既指住所,又指人类关于何时居住于何地,又如何居住休息的行为活动。

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习俗惯制,包括兴建房屋时的种种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陈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间形成的特定关系等等习俗。

居住民俗的表现:

居住房屋的设施和格局,住屋的造型和工艺,居住房屋的分布与坐落,有关住房的信仰。

二、居住民俗的形成

(一)居住民俗的初创阶段

(二)居住民俗的过渡阶段

(三)居住民俗的发展阶段

三、居住的类型

中国传统的居住类型包括洞穴居、干栏居、帐蓬、上栋下宇式建筑。

四、居住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居住民俗的表现

一、居住房屋的设施和格局

二、住屋的造型和工艺

三、居住房屋的分布与坐落

四、有关住房的信仰

五、居住的特点:实用性、艺术性、伦理性、宗教性。

第三节中外居住民俗举例

思考题:1、掌握居住民俗的概念,2、了解居住民俗的形成和居住民俗的类型、居住民俗信仰。

第六章、人生仪礼民俗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生礼仪概念。

教学重点:了解人生礼仪民俗的类型。

教学难点:了解人生礼仪民俗的类型。

课时:6个课时

第一节人生仪礼概论

一、人生仪礼的概念

人生仪礼,又称个人生活仪礼,文化人类学上叫做通过仪礼。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中国传统人生仪礼习俗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一种民俗。

二、人生仪礼的类型

(一)诞生仪礼

(二)成年仪礼

(三)婚姻仪礼

(四)丧葬仪礼

第二节诞生仪礼

一、求子习俗:包括向神灵祈子、由旁人送子、性器官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

二、孕期习俗:包括怀孕、胎教、饮食、服饰、起居、行为举止等几项。

三、诞生习俗:包括准备产房、坐草和临盆、报喜、开奶、洗三、坐月子、满月、百晬、周岁等。

第三节成年仪礼

一、成年礼的意义

二、成年礼的规范与特征

(一)年龄规定

(二)成年礼的性别区分

(三)成年礼中的考验

(四)成熟标志

第四节婚姻仪礼

一、婚姻的概念

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

二、婚姻的发展

按马克思的研究和观点,人类婚姻经历了如下各阶段:

(一)群婚阶段

(二)血缘婚阶段

(三)伙婚阶段

(四)对偶婚阶段

(五)专偶婚阶段

三、婚姻形态:中国传统的婚姻形态包括掠夺婚、服役婚、买卖婚、表亲婚、交换婚、转房婚、招养婚、招养夫婚、典妻婚、童养婚、指腹婚、冥婚、共妻婚、职注婚、试验婚、自愿婚等形态。

四、婚姻的仪礼习俗:中国传统的婚姻仪礼习俗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除此之外还有媒人和离婚等习俗。

五、中外婚姻习俗举例

第五节寿辰仪礼

第六节丧葬仪礼

一、丧葬仪礼的类型:传统的丧葬仪礼包括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曝葬、腹葬、拣骨葬、崖葬、塔葬等几种类型。

二、中国丧葬习俗

中国的丧葬习俗主要包括停尸仪式、报丧仪式、招魂、送魂仪式、做七仪式、吊唁仪式、入殓仪式、丧服仪式、出丧择日仪式、哭丧仪式、下葬仪式等。

思考题:

1、掌握人生礼仪概念,

2、了解人生礼仪民俗的类型。

第七章、社会有关系民俗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掌握社会关系及其民俗的概念。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和家族民俗的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亲属称谓。

课时:5个课时

第一节社会关系民俗概论

一、社会关系及其民俗的概念

社会有关系的起点是亲属关系,由此形成家庭、家族关系,以后再与家族以外的人发生社会组织的、地域观念的、经济的、政治的等关系。

二、民间社会组织及其民俗的概念

民间社会组织通常是指有意识地建立、以便达到特定目标的社会单元。

第二节家庭、家族的民俗

一、家庭、家族的含义及职能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用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家族,是由父系血缘亲属关系结合而成的社会群体,是以家庭为基础的,通常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和一定的共同文化,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较为完备的功能。

家族及家庭的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

二、家庭的类别及其与婚姻民俗的关系

三、家族关系的基本构造:血缘关系、姻缘关系、特殊的家族关系。

第三节亲属与亲属称谓

一、亲属称谓

二、亲属:直系血亲、旁系血亲、直系姻亲、旁系姻亲。

三、关于亲族的概念

亲族集团是由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血亲及其配偶加姻缘关系发展成的姻亲及其配偶的总和。

四、亲属分类的原则

第四节村落组织的民俗

一、村落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二、村落组织的内部构成

三、村落组织的习俗

第五节中外家族、家庭习俗举例

思考题:

1、掌握社会关系及其民俗的概念,

2、了解家庭和家族民俗的内容。.

3、掌握亲属称谓特点。

第八章、社会交往礼仪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礼及其三礼概念。

教学重点:了解礼仪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难点:基本的礼节形式,日交往中的礼仪礼节。

课时:2个课时

第一节、关于礼的学问

一、礼与“三礼”的概念

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现在通常认为礼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社会交际中的行为准则,是人们社会活动的社会规则。

所谓三礼,就是礼貌、礼节、礼仪。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准则与精神风貌。礼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仪通常是指在较大或较隆重的正式场合,为表示敬意、尊重、重视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

二、礼的起源与发展

礼属于上层建筑,是与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最早产生于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三、礼仪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社交礼仪礼节

一、基本礼节形式

包括握手、鞠躬、拥抱、招手、亲吻、举手、合十、招呼、介绍、问候等多种,各民族和各地区往往有所差别。

第三节、中外礼仪举例

1、什么是礼?三礼具体指的是什么?

2、了解礼仪的性质和作用,

3、掌握基本的礼节形式和日交往中的礼仪礼节。

4、例举中外礼仪行为各三种

《民俗学概论》教案——第九章岁时节日民俗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岁时节日的含义。

教学重点:了解岁时节日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难点:岁时节日的类型与特点。

课时:2个课时

第一节岁时节日的形成与发展

一、岁时节日的概念

岁时节日,主要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二、岁时节日的由来

三、岁时节日的发展

第二节节日的类型与特点

从节日的主要内容考察,可把节日分为农事节日、祭礼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五类。

第三节中外节日习俗举例

1、岁时节日的含义是什么,

2、试述岁时节日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岁时节日的类型与特点。

4、完整地叙述一种岁时节日。

《民俗学概论》教案——第十章象征民俗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象征民俗结构、寓意纹样的定义。

教学重点:了解寓意纹样的类别。

教学难点:了解花语民俗的概念。

课时:3个课时

第一节象征民俗概论

一、概念

借用特有的象征符号来表达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民俗叫象征民俗。

二、确立民俗象征符号的原则

三、民俗象征的结构

(一)言语系统的民俗象征

(二)非言语系统的民俗象征

(三)实物的象征

(四)色彩的象征

(五)其他感觉体验的象征

第二节花语民俗

花语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意识形态,反映于花语之中。

一、花语民俗概论

花语民俗是指人们用花来表达人的语言,表示人的某种感情与愿望,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约定俗成的、为一定范围的人群所公认的信息交流形式。

二、中外花语民俗举例

第三节寓意纹样

一、寓意纹样的定义

含有某种特殊意义的装饰花纹,称为寓意纹样。

二、寓意纹样的内容分类

(一)吉祥图案

(二)辟邪纹样

(三)人事纹样

(四)自然纹样

中国民族民俗期考试题

xx职业教育中心 2010年秋季学期《xx民族民俗》试题 命题教师: xx 专业: ------------班别: --------------姓名--------总分---------- 一、判断题 (判断对的请选A,判断错的请选B,并将你选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南疏,西北密的格局。() 2、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以上。() 3.蒙古族最早见于历史记载是在唐代。() 4、16世纪初,皇太极将“女真”更名为“满洲”。() 5、伊斯兰教不仅影响了穆斯林的生活,也影响着我国许多民族的生活,汉族流行的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就直接起源于伊斯兰教。() 6、旅游虽然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但也会对旅游接待地的民族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当地传统道德观念的堕落。() 7、中国的绝大多数民族源于中华大地,并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和发展,共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8、汉族人口众多,分布面广,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再加上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使其自然地成为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

9、满族妇女怀孕后不准坐锅台、窗台、磨台,不许侍奉祖先神,不许参加别人的葬礼等。() 10、自订婚至最后的结合,通常先由男家托媒人往女家说合,获准后即进入认姻亲、相亲、订婚、迎娶等阶段。() 11、握手的顺序是: 先贵宾、老人,后同事、晚辈,先男后女。握手时应注视对方的眼睛,目光闪烁不定是不礼貌的。() 12、满族人将60厘米长、50厘米宽的“祖宗板”置于正屋东墙上,表示对祖先虔诚的信仰。() 13、船家忌说“住”、“翻”,故称“箸”为“筷”,称“帆布”为“抹布”,“停”、“破”也在禁言之列。() 14、福建、浙江沿海一带渔民视妈祖为他们的保护神,中原地区的渔民也信妈祖。()1 15、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以湖笔、端墨、宣纸、徽砚最为有名。制笔、制墨、造纸、制砚等行业的祖师爷分别为: 蒙恬、xx、xx、子路。 () 16、福建永宁县客家人古堡式的圆形土楼住宅,是汉族民居奇观,俗称“围楼”。它具有通风,采光好、防震、防兽、防盗的优点。() 17、寒食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都是纪念民族英雄以及各地受崇拜的历史人物的纪念性节日。() 18、夏、商时期是汉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汉族在稳定、统一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民族民俗――藏族说课稿

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第五节中的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第五节。《导游基础知识》是导游专业学习的基础课也是必修课,是完成导游文化内涵培养的关键性课程。 美丽的西藏、神秘的藏族已成为旅游者最为向往的目的地之一,故了解藏族的民俗文化已成为每位导游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导游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 (1)了解藏族的基本概况 (2)了解藏族的服饰、饮食、礼节、禁忌等风俗文化 2能力目标 (1)掌握藏族的民俗风情,风俗习惯,在今后的带团过程中能正确地向游客介绍藏族的文化特点,把藏族的民族风情传递给游客。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藏族民俗文化的探究,学会欣赏和接纳其他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了解并识记藏族的概况及风俗 难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汇报交流,使学生对藏族基本概况及习俗礼仪有更多了解,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带团工作中 二、教法设计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旅游专业学生活跃好动、求知欲强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设计“作为导游负责为西藏七天团游客服务”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分组进行资料搜集、再通过小组讨论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学习。 (二)情境教学法 通过音乐(藏族歌曲)渲染情境、图画(西藏景色、藏族服饰图片及影片)再现情境及语言(教师用语)描述情境等手段,通过教学细节的设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三学法设计 学生刚接触旅游专业,对该课程有较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但综合能力较弱,知识面较窄,且对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存在着厌学或学习方法欠佳等问题。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讨论分析法

中国民俗概论考试版

岁时节日的由来 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中国八大菜系 鲁川苏粤、浙徽湘闽菜称为“八大菜系”,加上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 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 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 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 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 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 环形土楼 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 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客家土楼的特点是以一圈高可达五层的楼房围成方形或圆形巨宅,内为中心院,祖堂一般设在楼屋底层与宅院正门正对的中轴线上;或在院内建平房围成第二圈,甚至第三、四、五圈。祖堂设在核心内圈中央,是祭祖和举行家族大礼的地方。外围土墙特厚,常可达2米以上。一、二层是厨房和谷仓,对外不开窗或只开极小的射孔,三层以上才住人开窗,也可凭以射击,防卫性特强。客家土楼主要有三种典型,就是五凤楼、方楼、圆寨。它的建筑特点有三点: 1)中轴线鲜明。一般来说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其它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 2)以厅堂为核心。突出主厅的位置,以厅堂为中心,规划院落,再以院落为中心进行土楼整体的组合。

《中国民俗》试题2及答案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中国民俗》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集体性、传承性、_________和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我国四大传说是指孟姜女的传说、白蛇传的传说、 ______和____________。 3.暗八仙是指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 二、说出下面几幅图画所暗含的意思(每空2分,共10分) 123

45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概括说明历史上民间歌谣的主要社会作用。 2.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它们在民间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 4.服饰元素包含哪几个方面?以居住地民间服饰为例,分析这些服饰元素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和民俗信仰观念。(至少3例,须明确居住地)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众多营造热闹场面、渲染喜庆吉祥气氛,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是中国式婚礼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说出居住地或你熟悉的地方当代婚俗中的仪式的象征意义及缘由(须言之成理,不超过4个,每个5分)。 2.以身边的人、事、物为例,浅析民俗信仰在当代社会的表现方式。(20分,至少4例,须分析其价值)

答案: 一、填空题 1.变异性、服务性 2.《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3.汉钟离持扇,吕洞宾持剑,张果老持鱼鼓,曹国舅持玉版,铁拐李持葫芦,何仙姑持荷花 二、看图 1.龙凤呈祥 2.福寿双全 3.平(瓶)安如意 5.五福捧寿 三、简答 1.首先,人们可以从这些歌谣中,窥见诸暨的历史演变、风俗人情,不同时期的生产斗争、生活方式及人们对诸种事物的态度和情绪。其次,对现实生活有借鉴和教育意义。民间歌谣有的是人民群众心中情绪的抒发,有的则是某些事物、事件的看法与评价,有的又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希冀。直到今天,还有许多歌谣在流传着、演化着。一方面说明歌谣本身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说明它们还在现实生活中起着教育作用。再次,为今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养份。民间文艺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基础,世界上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无不从民间文艺中直接或间接汲取养份,为自己所用,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中国民族民俗知识要点21题及答案

中国民族民俗知识要点21题 1.什么是民族? A.狭义概念:指人们在一事实上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如汉族。 B、广义概念: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 2、中华民族; 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 3、什么是民俗?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传达室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4、民俗的四大特性; A、社会性和集体性 B、类型性和模式性 C、稳定性和变异性 D、传承性和播布性 这四者之间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5、民俗的范围; 包括: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

6、导游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应持的正确态度: 应持尊重其“保护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态度,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7、识记中国民族的名称: 汉族 其他55个民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8、中国民族的人口结构及少数民族的含义: 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汇总资料,截至1990年7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人口为1***68万余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因为他们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小,所以称为少数民族。人数最多,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珞巴族。 9、中国大陆人口超过千万和不足一万的民族: 人中超过千万的民族:汉族、壮族; 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等7个民族。 10、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特点: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41032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Folklor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主要的民俗学知识和系统的理论方法,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面貌,从而在精神上充实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 (三)实施说明 1.中国民俗学课程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共32学时。 2.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讲授、分析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进行。每一章都结合案例分析,给学生展示生动具体的民俗事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3.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的学生。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以每堂课老师留的作业为主,实践环节可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含有中国民俗情景的影视作品,或进行田野调查采访,还可以设置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中国主要的民俗类别和民俗事项。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长春出版社,2014年1月版。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二、中文摘要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知识点: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民族泛指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或行为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狭义的民族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壮族等。广义的民族概念认为,民族一词的含义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现代发展的民族概念主要指文化的概念,而淡化了语盲、历史、宗教的问题。比如同一个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可以有不同历史渊源;相反,不同的民族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以在后期融合成新的民族。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确定的民族有56个,即: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枯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汉族人口比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其他55个民族的总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8.49%,故称为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一)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 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聚居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人居住。人口分布呈现出了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的中下游和东北平原。其他少数民族虽然所占的人口比例很小,但分布的地区却很广,呈“C”字形分布在从东北、内蒙古到华北、西北、西南的广大边疆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 (二)中国民族的语言与文字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除汉、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共有l0个语族、16个语支、60多种语言。 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外,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使用的文字。我们可以将这些文字分为非拼音文字和拼音文字两大类。前者包括汉字、音节文字(如彝文);后者可按字母形式和来源分为印度字母变体体系(如藏文、傣文)、阿拉伯字母体系(老维文、老哈萨克文)、回鹘字母体系(蒙古文、满文、锡伯文)、朝鲜文字母体系、拉丁文字母体系和斯拉夫字母体系(俄文)。 二、中国的民俗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比如我国56个民族在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统称为中国各民族的民

《中国民族民俗》试题卷

《中国民族民俗》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 1、成年礼仪又叫做“______”,或“冠礼”,是为成人青少年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______而举行 的仪式,瑶族男孩子的成人礼叫______。 2、___________多见于见面致意和问候、祝贺、感谢以及辞别时的礼俗;交际礼俗有________、 教育、_______和调节作用。 3、满族人将祖宗板置于________,表示对祖先虔诚的敬仰;鄂温克族以_____为图腾。 4、农业生产民俗的核心是_________民俗。_________和________是人类最早开辟的基本交通设 施。 5、鄂伦春族的仙人柱属于_____式民居,傣族的竹楼属于________式民居,中秋节属于_____类节 日,纳西族的骡马会则属于_____类节日。 6、服饰是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是最______、最_______的民俗现象之一。 7、饮料的主要种类有水、______、酒、______,______蒙古族的主要饮料。 8、“漓江夜捕”属于现代_______生产民俗旅游,“栈道游”、“胡同游”属于______生产民俗旅 游。 9、海外华人尽管身居海外多年,每到春节仍然会聚到一起,用最热闹、最开心的方式来庆贺,这 反映了民俗_______性。 10、“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正是民俗_____性特征的最好写照,“移风易俗” 最有用的特征是民俗的____性特征。 11、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族的___________。 13、古典民间音乐________是维吾尔族的大型音乐套曲,带有_____音乐的韵味,被誉为 __________,世所罕见。 14、_________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______社会风俗的遗留。 15、________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_______是彝族居住的主要特点。 16、高山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被誉为__________。 17、中国四大名锦是________、南京的云锦、_________和苏州的宋锦。 18、______族被称为“登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的民族。 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 1、()侗族人民铸造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铜鼓之乡”的称誉。 2、()藏族大部分人信仰的藏传佛教属大乘佛教,而傣族所崇奉的佛教则为小乘佛教。 3、()血肠是藏族聚居区最常见的典型饮食之一。 4、()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是指:红指红枣,黄指甘草,蓝指贺兰石,白指滩羊皮, 黑指煤炭。 5、()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习惯性行为模式,被称之为“风”,由于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 惯性行为模式,被称为“俗”。 6、()诞生礼俗是人生的开端礼,包括婴儿出生前的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婴儿出生后的庆贺生 日,其中以求子仪式为中心。 7、()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以湖笔、端砚、徽墨、宣纸最为有名。 8、()京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9、()民俗的“新、奇、乐、美”是构成民俗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基础。 10、()中国的民族都源于中华大地,并在此形成发展,共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靺鞨族中的一支黑水靺鞨后发展成为满族和______ A.畲族 B.维吾尔族 C.女真族 D.回族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一、传统节日 ◇1.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 偶。(傣族) 2.三月街 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 或竞赛。(白族) ◇3.火把节 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和比赛。

(彝族)(纳西)

(基诺族) (拉祜族) 4.踩花山 苗族盛大的传统佳节,一般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涌入固定坝坡上,由村寨有威望的人将五彩花杆插好,进行跳舞、跳狮子、斗牛等活动,活动的优胜者将爬到花杆顶上取下奖品(一个猪头和两瓶好酒),此时场中锣鼓喧天,人

中国民族民俗优秀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课时:8个课时 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民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渗透与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因而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分类。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便于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又必须进行分类,使之成为相对有独立性的子系统。根据我们课本,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四个类别。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社会民俗:也叫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涉及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

中国民俗文化试题

15级选修课——《中国民俗文化》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次测试采取开卷形式,答题时可以翻阅课堂笔记,但不可以查阅手机。 2.考试时切勿交头接耳,不允许小组讨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 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3.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元宵节 B.清明节 C.七夕节 D.复活节 4.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自然崇拜 B.原始信仰 C.灵魂崇拜 D.迷信 5.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洗三 B.满月 C.周岁 D.抓周 6. 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 A.笔、墨、纸、砚 B.棋、琴、画、书 C.琴、棋、茶、书 D.棋、茶、书、墨 7.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A.设有堂屋 B.聚族而居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8.我国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 A.碉楼石室 B.井干式建筑 C.四合院 D.干栏式建筑 9.下列几位人物中不属于“诸子百家”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子婴 10.下列几项中不属于春节民俗活动的是:() A.扫尘 B.请灶神 C.年夜饭 D.赛龙舟 11.我国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起源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2.“图腾”一词源于()方言。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印第安 D.古巴比伦 13.中国人最为崇尚的颜色是:()A.白色、红色 B.红色、黄色 C.黄色、黑色 D.红色、黑色 14.最先创造并使用“囍”这个字的人是:() A.朱熹 B.欧阳修 C.王安石 D.王羲之 15.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食料为主。 A.植物性 B.动物性 C.杂物性 D.自然性 16.“五谷”之说逐渐形成的习俗,是指()这五种粮食作物。 A.米、麦、黍、稷、菽 B.稻、麦、谷、稷、菽 C.稻、麦、黍、豆、菽 D.稻、麦、黍、稷、菽 17.牛奶与下列哪一种食物不宜同时食用:( ) A.苹果 B.巧克力 C.蜂蜜 D.红茶 18.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称为() A.窑洞 B.四合院 C.天井式瓦房 D.大围楼 19.“风水学”中民居的择地大忌是() A.门前有河 B.门后靠山 C.坐北朝南 D.门前有路 20.“草原之舟”——勒勒车是()特有的交通工具。 A.朝鲜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傣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唐代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家三李”的是哪三位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人所说的“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俗是产生与流传于一个民族的大众生活的世代相袭的文化现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特征。

幼儿园大班社会民俗教案:美丽的中国节

大班社会民俗教案:美丽的中国节 大班社会活动美丽的中国节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内容与要求,主题网络图,主题系列活动等内容,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喜爱中国结。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及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民族自豪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社会民俗美丽的中国节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社会民俗教案:美丽的中国节 一、设计意图: 新年快到了,老师在教室里挂上了中国结。古朴而又漂亮的中国结给教室增添了节日喜气的色彩。小朋友们不认识中国结,他们好奇而又热烈地讨论着老师,这是什么呀?真漂亮啊。老师,我家里的墙壁上也有这个东西的。老师,为什么要挂这个东西呢?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别小看这小小的中国结,它身上所反映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我想,既然孩子们对中国结有这么浓的兴趣,何不组织一次这样的主题活动,以让幼儿从小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国民间工艺的多姿多彩,从而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内容与要求: 1、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愿意尝试制作简单的中国结。 2、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及我国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主题网络图:(略) 四、主题系列活动: 1、关于中国结的传说 2、实践活动:观察商场里的各种中国结

3、收集各种各样的中国结挂件、图片、书等 4、欣赏各种精品中国结 5、学习活动:我们喜欢中国结 6、学习活动:我们也会制作中国结 7、收集其他的民间工艺品 四、活动方案(一):我们喜欢中国结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喜爱中国结。 2、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及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准备年年有余等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结 (三)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 1、这几天,小朋友们都拿来了中国结,那请你把自己带来的中国结是什么样的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中国结 3、说说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4、小朋友拿来的中国结有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样的呢? 为什么中国结是红色的呢? ―――引导幼儿讨论 二、欣赏感受 1、老师也带来了中国结,看看和你们带来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着重欣赏中国结中的鱼(年年有余)、如意结(吉祥如意)等作品,

《中国民俗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 《中国民俗学》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游艺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熟悉中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旅游活动都极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国各民族的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它与旅

游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课程相互衔接配合。 四、使用教材:苑利、顾军编著的《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 五、课时安排:本课程计划安排40个学时,实际讲授39学时,作业交流1学时。 六、学习方法指导 1、正确处理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的配套读物较多。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难易程度,按照认识规律所作的全面规范。参考书籍是补充、完善知识结构的辅助资料,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深化理解、加深印象。在阅读教材时,应先翻阅教材中有关这一章的思考题,这是各章的基本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要注意从内在逻辑关系上理顺与掌握知识体系。 本课程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总体上由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础知识三个有机部分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全书甚至每一章节的编制一般都是先总说,再分说;都采取先阐述基本理论,然后教授基本分析方法,再介绍基础知识的顺序,以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各种民俗事象。学习时,必须首先抓住知识体系,纵横联系,全面系统地消化和吸收,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某些概念和结论。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第四章考点: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第四章考点: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第4章中国的民族与风俗 民族泛指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或行为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狭义的民族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壮族等。广义的民族概念认为,民族一词的含义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现代发展的民族概念主要指文化的概念,而淡化了语盲、历史、宗教的问题。比如同一个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可以有不同历史渊源;相反,不同的民族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以在后期融合成新的民族。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确定的民族有56个,即: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枯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汉族人口比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其他55个民族的总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8.49%,故称为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一)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 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聚居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人居住。人口分布呈现出了东南

民俗学教案

民俗学教案 【篇一: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 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 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 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 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 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 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 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 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 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 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 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 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 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2010-07-20 1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 A ) A.尊亲敬祖 B.原始信仰 C.祛邪止恶 D.伦理观念 2.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 C ) A.避瘟 B.吃粽子 C.纪念屈原 D.划龙舟 3.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 B ) A.行商 B.集市 C.坐商 D.马帮 4.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 A ) A.幌子牌匾 B.固定摊位 C.营业时间 D.专营商品 5.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 A ) A.聚族而居 B.设有堂屋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6.进入人群仪式称为() ( A ) A.满月 B.洗三 C.抓周 D.百碎 7.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 C ) A.民俗学 B.人类学

C.民间文学 D.社会学 8.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 C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9.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 ( D ) A.神话传说 B.民间戏剧 C.民间歌谣 D.民间文学 10.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 A ) A.占验习俗 B.岁时习俗 C.生产时序 D.渔业禁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 分,共7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 ABC )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B.技术传授的封闭性 C.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D.师徒关系的亲缘化 E.工匠来源的地域性 2.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 BCDE ) A.类型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功能性 E.科学性 3.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 ( CE ) A.半穴居 B.干栏式 C.利用天然空间 D.四合院 E.人造居住空间 4.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