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粉检测通用工艺作业指导书

磁粉检测通用工艺作业指导书

磁粉检测通用工艺作业指导书
磁粉检测通用工艺作业指导书

Technics Regulation for Magnetic particle Examination

作业指导书

Operation Guidebook

编制Prepared By : 审核Checked By : 批准Approved By :

科恩马特殊过程装备(常熟)有限公司

KNM SPECIAL PROCESS EQUIPMENT (CHANGSHU) CO.,LTD.

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Technics Regulation for Magnetic particle Test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1 Scope

1.1 本规程规定了磁粉检测人员资格、所用设备、器材、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等。

1.1 This regulation define the qualification of Magnetic particle test person, facility , equipment, examining method and quality grade.

本规程按JB/T 4730.4-2005的要求编写。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机加工件、焊缝、板材坡口面等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不适用于非磁性材料及磁性材料与非磁性材料结合部位的检测。满足GB 150、《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1.2 This regulation is compile based on JB/T 4730.4-2005. It is suitable for ferro-magnetic material, such as machining workpiece, weld seam, groove face of plate and near surface flaw. The regulation is not suitable for non-magnetic substance and bonded block made with ferro-magnetic material and non-magnetic substance. The regulation satisfied with GB-150, 《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fety Technology for Pressure vessel》and correlative standard.

1.3 本规程适用于非荧光湿磁粉的连续磁化技术。

1.3 This regulation is suitable for continuous Magnetizing technique of non-fluorescent wet magnetic particle.

1.4 检测工艺卡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或以上人员按合同及本规程和JB/T 4730.4-2005编制,其参数规定得更具体。

1.4 Examine process chart is a supplement of this regulation. The chart is prepared be grade II person or more than grade II person, and the chart is prepared following contract, this regulation and JB/T 4730.4-2005. The parameter in process chart is more detailed.

2检测人员

2 Testers

2.1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2.1 All personnel engaged in Magnetic Particle examination must be trained technically and examined and appraised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al Equipmen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Supervising Standard》.These person should hav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responsibility. And tak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responsibilities.

2.2 检测人员每年应检查一次身体,其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不得有色盲。

2.2 The personnel engaged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ust have excellent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do physical check-up once a year, corrected eyesight must not be lower than 1.0. The personnel engaged in magnetic powder testing and penetration testing must not be color blind and weak.

3设备、工具和材料

3. Facility, Equipment and Material

Ⅰ、Ⅱ级人员按下列条件和工艺卡要求选用设备、工具和材料。

Person with grade I and II should choose facility, equipment and material as following condition and chart.

3.1 磁化设备及校验

3.1 Magnetizing Equipment and Calibration

3.1.1 磁化设备见表1。

3.1.1 Magnetizing Equipment is shown as Table 1.

表1 磁粉检测设备(按公司现有设备修改下表)

Table 1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Equipment

3.1.2 磁化设备的校验

3.12 Calibration of Magnetizing Equipment

(1)电流表精度校验

(1) Calibration of amperemeter precision

磁粉检测设备的电流表,至少半年校验一次。当设备进行重要电气修理或大修后,应进行校验。

Magnetizing equipment with an ammeter shall be calibrated at least once half a year, or when-ever the equipment has been subjected to major electric repair, periodic overhaul, or damage.

(2)电磁轭提升力校验

(2) Lifting power of Yokes

电磁轭的提升力至少半年校验一次。在磁轭损伤修复后应重新校验。

The magnetizing power of electromagnetic yokes shall be checked twice a year. The magnetizing power of all yokes shall be checked whenever the yoke has been damaged or repaired.

3.2 灵敏度试件

3.2 Shim of sensitivity

3.2.1 标准试片主要用于检验磁粉检测设备、磁粉和磁悬液的综合性能,了解被检工件表面有效磁场强度和方向、有效检测区以及磁化方法是否正确。标准试片有A1型、C型、D型和M1型。其规格、尺寸和图形见表2。

3.2.1 The normal shim mainly used for checking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machine, magnetic particle and

magnetic suspension. To check whether the effective magnetic density, effective checkout zone and Magnetizing method are correct or not. The type of normal shim are A1, C, D and M1. The size and graph are shown as Table 2.

表2 标准试片的类型、规格和图形

Table 2 Type, Size and Graph of normal shim

磁粉检测时一般应选用A1-30/100型标准试片。当检测焊缝坡口等狭小部位,由于尺寸关系,A1型标准试片使用不便时,一般可选用C-15/50型标准试片。为了更准确地推断出被检工件表面的磁化状态,当用户需要或技术文件有规定时,可选用D型或M1型标准试片。

As a rule, model test piece can be chose A1-30/100. If it is not convenient to use A1 model test piece for sensitivity to test the narrow parts, such as weld groove, because of small size, C-15/50 model test piece for sensitivity can be employed. For checking the magnetizing situation of the surface well and truly, and there is mention in technique document, can choose type D or type M1.

3.2.2 磁场指示器

3.2.2 Magnetic Particle Field Indicator

磁场指示器的作用与标准试片相同,但它仅是一种粗略的校验。

The function of magnetic particle field indicator is same as normal shim, but the indicator is a cursory calibration.

3.2.3 灵敏度试件的使用

3.2.3 Model test piece for sensitivity

(1)标准试片:将试片无人工缺陷的表面朝上,使试片与被检面接触良好,必要时可用透明胶带将其整体体贴在被检面上,但人工缺陷处不得贴覆。试验时边磁化边浇洒磁悬液,以人工缺陷清晰显示来确定磁化规范、磁化方向和有效磁化范围。

(1) Model test piece: The shim shall be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to be examined, such that the artificial flaw

side of the shim is toward the inspected surface. Make sure the shim and surface meet well, if need, use cellulose tape fix on the inspected surface. But the artificial flaw should not be cover.

(2)磁场指示器:将其平放于被检面上,边磁化施加磁悬液,使缺陷清晰显示来估判。

(2) Magnetic Particle Field Indicator: Put the indicator on the inspected surface, when the magnetic suspension are appli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magnetizing force, let the flaw appear on it.

3.3 磁粉及磁悬液

3.3 Magnetic Particle and Magnetic Suspension

3.3.1 磁粉:采用BW-1型磁膏或喷灌。

3.3.1 Magnetic Particle: use type BW-1 magnetic cream or irrigation.

3.3.2 磁悬液:一般载体媒介为水,每升加10~25g磁粉。磁悬液浓度的测定采用磁悬液浓度测定管进行。磁悬液浓度应按受检部位表面粗糙及使用方式确定,一般其沉淀浓度应控制在1.2~2.4Ml/100mL的范围内或按制造厂的推荐配比。

3.3.2 Magnetic Suspension: Take 10-25g magnetic particle per litre water. The concentration of magnetic suspension is measured by concentration centrifuge tube. The concentration of magnetic suspension solution used circularly must be determined regularly. As a rule, in 100ML of magnetic suspension solution, precipitation volume of magnetic powder is 1.2~2.4ML.

4被检测表面的制备

4 Surface preparations

4.1 若被检表面凹凸不平,以致可能遮盖缺陷显示时,应通过磨削工机加工来制备。

4.1 When the inspected surface is rugged, and can effect the indication of defects, must machine the inspect surface.

4.2 若被检面为焊接接头,其两侧各100mm范围内不得有松散的锈蚀、氧化皮、飞溅、油污或其他粘附磁粉、妨碍检测的污物。

4.2 No grease, rust, oxide skin, spatter or other magnetic powder adherence matters on both side(100mm) of

welding seam.

4.3 被检工件的表面粗糙度R a不大于25μm。

4.3 Surface roughness (R a) of tested work pieces must not be more than 12.5 m.

4.4 如果被检工件表面残留有涂层,当涂层厚度均匀且不超过0.05mm,不影响检测结果时,经合同各方同意,可以带涂层进行磁粉检测。

4.4 If magnetic powder is difficult to remove from inspected surface, and the thickness of coat is less than

0.05mm, which can not effect the examine result, can do magnetic particle examination with the coat.

5检测时机

5 Testing Time

5.1 筒体焊接接头校圆且内部缺陷返修合格后进行。

5.1. For weld joint on shell, testing must be carried out after re-rolling and repairing.

5.2 封头在成型且内部缺陷返修合格后进行。

5.2 For the head with repairing, testing must be carry out after molding and repairing.

5.3 机加工件加工成成品,以最终热处理后检测的结果为准。

5.3 Magnetic powder testing for fastners and forged pieces must be conducted after the final heat-treatment

unless additionally requested.

5.4 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后24小时之后进行。

5.4 For materials of delayed cracking, testing must be completed within 24h after welded.

6磁化操作

6 Magnetization Procedure

采用交流电磁轭和交叉磁轭湿法连续磁化技术。Ⅰ、Ⅱ级人员每天检测前,应对系统综合性能、磁悬液浓度和磁悬液润湿性能等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

For this technique,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omagnetic yokes and cross magnetic yokes can be used. Before testing, the tester must check combination property of system, concentration of magnetic suspension and wetting ability of magnetic suspension.

6.1 磁轭磁化规范的确定

(1)磁轭的提升力应符合表1注的规定。

(1) The lifting power of yokes must follow Table 1.

(2)磁轭的磁极间距应控制在75mm~200mm之间,检测的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各50mm的范围内,其磁化范围应根据标准试片实测结果来选择。有效磁化区域每次应有不少于15mm的重叠。

(2) Space between magnetic poles of magnetic yoke must be within the range of 75~200mm. The effective area tested reaches 50mm outside on both sides on the line of both poles of magnetic yoke, and there must be 15mm overlapped magnetized area each time.

(3)使用交叉磁轭装置时,四个磁极端面与检测面之间应尽量贴合,最大间隙不应大于 1.5mm。应连续拖动检测,检测速度应均匀,一般不应大于4m/min。用标准试片试验时,其圆形及十字线各方向均应明显显示,否则不得使用,以防漏检。

(3) When magnetism yokes are used, the yokes surface should abut inspected surface maximum. The maximum distance can not more than 1.5mm. The testing speed should be equality, and no more than 4m/min. When use model test piece, the circle and reticle should indicate clearly, otherwise, can not use.

6.2 采用连续磁化方法,在通电磁化的同时,施加水磁悬液,持续磁化时间为1~3s,为保证磁化效果应至少反复磁化2次,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才可停止磁化。

6.2 For the continuous method,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powder and magnetic suspension solution must be completed during the course of magnetization. Magnetization time is 1-3s. It is very important magnetization 2 times to ensure magnetic effect, and 1s must be taken after magnetization.

6.3 被检工件的每一被检区除交叉磁轭磁化外,至少进行2次独立的检测,2次检测的的磁力线方向应大致相互垂直。

6.3 At least two separate examinations shall be performed on each area. The lines of magnetic flux shall be

approximately perpendicular of those used during the first examination.

6.4 被检件修复后的检测

6.4 Retest after repairing

被检件经修补的区域按本规程第6.1条至第6.3条的程序重新检测。

Retesting must b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related regulations of 6.1~6.3 after repairing.

6.5 退磁及后处理

6.5 Demagnetization

磁粉材料或剩磁干扰后序加工或使用时,检测后可采用适当的方法清理或退磁。

Work pieces must be demagnetized after testing, if it is required.

7磁痕显示的分类和记录

7 Appraisal And Records of Magnetic Trace

7.1 磁痕的分类和处理

7.1 Appraisal of Magnetic Trace

7.1.1 磁痕显示分为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

7.1.1 There are three indications: correlative indication, non-correlative indication and pseudo-indication.

7.1.2 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的缺陷磁痕,按条状磁痕处理;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大于3的磁痕,按圆形磁痕处理。

7.1.2 Magnetic traces of defects, with a length-width ratio larger than 3, must be treated as linear defects, and those with a length-width ratio less than or equal to 3 will be treated as round defects.

7.1.3 长度小于0.5mm的磁痕不计。

7.1.3 Magnetic traces of defects with the length less than 0.5mm can be neglected.

7.1.4 两条或两条以上缺陷磁痕在同一直线上且间距不大于2mm时,按一条磁痕处理,其长度为两条磁痕之各加间距。

7.1.4 Provided that two or more magnetic traces of defects are on the same line and the space between them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2mm, they will be regarded as one, and the length is the sum of the two defects plus space.

7.1.5 缺陷磁痕长轴方向与工件(轴类或管类)轴线或母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时,按横向缺陷处理,其他按纵向缺陷处理。

7.1.5 When the included angle between the long axis direction of magnetic trace of defects and the axis of work

pieces or bus bar is larger than or equal to 300, they will be dealt with as broadwise defects and the rest as lengthwise ones.

7.2 缺陷磁痕的观察

7.2 Observation of magnetic trace defects

7.2.1 缺陷磁痕的观察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

7.2.1 Observ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after magnetic trace forming as soon as possible.

7.2.2 非荧光磁粉检测时,缺陷磁痕的评定应在可见光下进行,通常工件被检表面可见光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000lx;当现场采用便携式设备检测,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

7.2.2 When non-fluorescent magnetic powder testing method is employed, appraisal of magnetic traces must be

performed under visible light, and the illuminance of visible light must not be higher than 1000lx on the tested surface of work pieces. When handy testing machine is employed, illuminance of visible light must not be higher than 500lx

7.2.3 除能确认磁痕是由于工件材料局部磁性不均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之外,其他磁痕显示均应作为缺陷处理。当辨认细小磁痕时,应采用2~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7.2.3 The 2~10 fold magnifier can be used to observe the small and thin magnetic traces of defects.

7.3缺陷磁痕显示记录

7.3 Record of magnetic trace defects

缺陷磁痕的显示记录可采用照相、录像各可剥性塑料薄膜等方式记录,同时应用草图标示。

Picture, kinescope and any other method can be used to record, at the same time, make draft of the defects.

7.4 复验

7.4 Retest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要复验,复验按本规程第6.1条至6.3条的程序重新检测。

Retesting must b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related regulations of 6.1~6.3. Retesting is necessary under any condition as follows:

(1)检测结束时,用标准试片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

(1) When the testing is over, sensitivity is tested unacceptable with the test piece for sensitivity.

(2)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

(2) Operation methods are found inappropriate during the course of testing.

(3)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

(2) Supplier and purchaser are in dispute with each other, or for other reasons.

7.5 磁粉检测质量分级

7.5 Level appraisal of defects

7.5.1 不允许存在的缺陷

7.5.1 Defects below are not allowed to exist.

(1)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和白点;

(1) Cracks and white spots;

(2)坚固件和轴类零件不允许任何横向缺陷显示。

(2) Transverse defects on fastener and shaft part.

7.5.2 焊接接头的磁粉检测质量分级

7.5.2 Level appraisal of defects in weld joint

焊接接头的磁粉检测质量分级见表3。

Level appraisal of defects in weld joint is shown as Table 3.

表3 焊接接头的磁粉检测质量分级

Table 3 Level appraisal of defects in weld joint

7.5.3 受压加工部件和材料磁粉检测质量分级

7.5.3 Level appraisal of defects for pressure part and material

受压加工部件和材料磁粉检测质量分级见表4。

Level appraisal of defects for pressure part and material is shown as Table 4.

表4 受压加工部件和材料磁粉检测质量分级

Table 4 Level appraisal of defects for pressure part and material

7.5.4 综合评级

7.5.4 Level appraisal of integration

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多种缺陷时,应进行综合评级。对各类缺陷分别评定级别,取质量级别最低的级别作为综合评级的级别;当各类缺陷的级别相同时,则降低一级作为综合评级的级别。

When the included many sorts of defects between the round magnetic trace of defects, should be give level appraisal of integration. Give level appraisal to each kind of defects, and the level appraisal of integration is the lowest one. If the level are same between each kind of defects, the level appraisal of integration is lower one level than these defects.

8报告和资料的存档

8 Report and keep in archive

8.1 报告

8.1 Reports

报告按磁粉检测报告格式由Ⅱ级以上人员签发,经检测责任人员审查后出具。

MT report can be issued by personnel with grade II and approved by responsibility personnel.

8.2 存档

8.2 Keep in the archives

检测报告转检查科(资料室)存档。保存时间不少于7年。

Testing report must keep in the archives, and saving time can not less than 7 years.

荧光磁粉探伤作业指导书

荧光磁粉探伤作业指导书

————————————————————————————————作者:————————————————————————————————日期:

**车辆段 轮对荧光磁粉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号: **车轮车间 作业地点任职条件(MT)Ⅱ级探伤工 环境要求1.轮对荧光磁粉探伤工作场地应整洁明亮,照度适中,通风良好,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0℃~30℃范围内。 2.轮对荧光磁粉探伤工作场地远离翻砂、锻打、电焊、潮湿、粉尘场所;探伤设备所用的电源与大型 机械、动力电源线分开并单独接线。 3.轮对荧光磁粉探伤时须在暗室内作业,观察磁痕显示处紫外灯的辐照度不得低于800μW/cm2且无死 角,并配备有手持荧光灯。 岗位人数2人 上道工序轮对冲洗除锈作业 工步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工装设备及 检测器具 作业图示材料及其它 1工前准备工作者必须佩戴好劳保用品,准备好防护眼镜。目测润滑油、防护 眼镜 2 上道工序控制轮对除锈质量须达到湿法磁粉探伤要求。表面须达到配件除锈质量标准,无锈、无尘、无油 垢,露出基本金属面。 目测放大镜、砂 布、手电筒 3设备、检测量具检查3.1 全面检查探伤机各部技术状态及动作,并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检点、润滑,确认性 能良好无故障。 3.2 全面检查所用工具、量具、齐全良好,计量器具检定不过期。熟练掌握紫外辐射照度 计、白光照度计鉴定日期和检测修正系数。 3.3 开工前3000型荧光磁粉探伤机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查: 3.3.1 探伤机的全轴复合磁化、退磁功能和磁悬液搅拌装置须符合要求; 3.3.2 周向磁化电流0~3000A应连续可调,纵向磁化电流0~2400A应连续可调; 3.3.3 通电磁化时间应为1s~3s,停止喷淋磁悬液由应再磁化2次~3次,每次0.5s ~1. 0s。 3000型荧光 磁粉探伤机、 角向磨光机、 磁粉筛(320 目)、紫外线 辐射照度计、 白光照度计、 磁强计、梨形 沉淀管、天平 秤、磁悬浮测 定玻璃管 目测放大镜、手电 简、尖铲、手 锤、角向磨光 机、砂布、棉 布、印台、紫 外线护眼镜、 Al-15/50试 片;胶带纸、 笔、钢卷尺、 深度尺等工 具装备齐全。

焊缝磁粉检测工艺

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焊缝磁粉检测工艺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4年2月 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

目录 1. 总则 (1) 2.适用范围 (2) 3. 一般要求 (2) 4. 磁粉、载体及磁悬液 (3) 5. 标准试件 (3) 6. 磁化电流类型及其选用 (4) 7. 磁化方向和检测区域 (4) 8. 磁化规范 (4) 9. 质量控制 (7) 10. 安全防护 (8) 11. 被检工件表面的准备 (8) 12. 检测时机 (8) 13. 检测方法 (8) 14. 磁痕 (9) 15. 磁粉检测报告 (10) 16. 焊缝磁粉检测工艺卡 (10)

1.总则 1.1 本工艺适用于中建钢构武汉工厂钢结构焊缝磁粉检测。 1.2编制本工艺的依据如下: 1.2.1委托书,相关设计图纸,工艺,设计总说明; 1.2.2《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JB/T6061-92; 1.2.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1.3 本工艺需要更改或对其内容有疑问,以及发生记载外的重要事项时,要同设 计单位协商,经同意后进行检查,如有发生上述事项,做成书面文件发布给 相关人员。 2 .适用范围 本方案规定了磁粉检测方法检测铁磁性材料焊缝(包括热影响区)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技术及验收水平。 关于具体显示验收水平应图纸设计要求或委托书要求执行。 3.一般要求 3.1磁粉检测人员 a)从事该工程的磁粉检测人员,必须取得由国家专业认定机构颁发的磁粉检测资格证;由Ⅱ级及Ⅱ级以上人员担任,并对检查对象焊接接头特性有足够的认识。各技 术资格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超声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Ⅰ级 人员必须在Ⅱ级或Ⅱ级以上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测; b)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的近(距)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 5.0(小数记录值为 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并1年检查1次,不得有色盲。 3.2磁粉检测程序 磁粉检测程序如下: a)预处理; b)施加磁粉或磁悬液; c)磁化; d)磁痕的观察与记录; e)缺陷评级; f)退磁; g)后处理。 3.3磁粉检测设备 3.3.1 设备

磁粉探伤作业指导书

磁粉探伤作业指导书

HTFA/QC—03 磁粉探伤作业指导书 磁粉探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编制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使探伤人员在进行磁粉探伤过程中有明确的步骤、程序,以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检查铁磁性材料工件及焊缝的表面或近表面裂纹和其它缺陷,对于铁磁性材料的毛坯件、半成品(钢坯、铸件和锻件)及成品也可参照执行。(本指导书主要侧重磁轭法) 3 引用标准 3.1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3.2 GB/T1260 4.5《无损检测名词术语》 3.3 GB3721-83《磁粉探伤机》 3.4 ZBK54004-87《汽轮机铸钢件的磁粉探伤及质量分级方法》 3.5 GB/T9444-88《铸钢件磁粉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 3.6 ZBK54002-87《汽轮机叶片磁粉探伤方法》 3.7 JB3965-8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 4 检测人员 4.1 凡从事磁粉探伤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的资格证书。4.2 磁粉探伤人员按技术等级为高、中、初级。取得不同磁粉探伤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该等级相应的探伤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4.3 凡从事磁粉探伤的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4.3.1 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一年检查一次。 4.3. 2 从事磁粉探伤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5 设备 5.1 磁粉探伤设备必须符合GB3721-83的规定。 5.2 所使用磁粉探伤设备(电磁轭),当电磁轭极间距为200mm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44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177N的提升力。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1总则 1.1适用于本公司承接工程的铁磁性材料产品中表面或近表面的裂纹和其他缺陷的检查.. 1.2相关文件和标准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NB∕T47013.4-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3712《磁粉探伤机》 2基本要求 2.1 人员资格 检验人员必须具有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Ⅱ级或Ⅱ级以上磁粉检验资格证书,无色盲、色弱、近距离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方可从事检验。 2.2 一般要求 2.2.1 检验前应了解被检工件的结构,加工工艺及有关检验文件,受检区域表面应符合磁粉检验要求,根据已知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规范.。 2.2.2 受检区域及附近30mm范围内表面应进行清洁和干燥处理,要求没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棉纤维、涂层、焊剂和焊接飞溅物,并打磨平整露出金属光泽。 2.2.3 检验时,为防止强电危害,必须配备有关防护用品并按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对油剂载液要注意防火安全。 3 器材 3.1 设备 磁粉检测仪器必须经法定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符合专业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 3.2 磁粉 磁粉应具有高磁导率和低磁性质的黑色或红色非荧光磁粉,且磁粉之间不应相互吸引,湿法用磁粉的平均粒度为2~10um,最大粒度不大于45um。 3.3 载液 载液通常使用煤油或含添加剂的水等,其性能要求如下: 3.3.1 良好的湿润性,即可湿润全部被检区域; 3.3.2 低粘度:在25℃时,粘度应控制在5000~20000Pa.s;

3.3.3 良好的可分散性,即彻底分散磁粉颗粒而没有明显的磁粉凝结; 3.3.4 无泡沫,即不应产生多余的泡沫,泡沫会干扰磁痕的形成,造成磁粉沾在泡沫上; 3.3.5 不起化学反应,不应造成磁粉悬液变质; 3.3.6 呈碱性,但PH值不应过10.5; 3.3.7 无臭味. 3.4 湿磁粉悬浮液的浓度 磁悬液中非荧光磁粉的浓度:10~20g/L 3.5 系统性能和灵敏度评价 3.5.1 系统的全面性能和灵敏度(如:磁粉材料的组成,磁粉检测设备,操作技术和磁场强度等)应定期检验,并在每一次检验开始和结束分别进行一次灵敏度校验。 3.5.2 应根据检测灵敏度的要求,选用相应的灵敏度试片。如:A2型标准试片能清查晰显示。 4 磁化方法 采用湿磁粉连续磁化法,对焊缝及板材、管材表面宜选用触头法或磁轭法进行磁化。对机械零件及钢结构件宜采用直接通电法、中心导体法、电缆缠绕法等方法。 5 检验操作 5.1 磁化 5.1.1 磁轭法:保证磁轭或触头与工件表面接触良好。 5.1.2 磁化方向:对被探工件至少使用两个近似相互垂直的方向磁化。 5.1.3 磁化强度 磁轭法: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电磁轭的提升力至少直流177N(18.1kg),交流44N(4.5kg)。 触头法或中心导体法磁化电流强度按以采用检测标准提供的图表或计算公式确定。不论采用何种方法磁化,磁化条件均应以指定灵敏度试片进行灵敏度校验,以满足规定的灵敏度试片清晰显示为准。 5.1.4 极间距离 磁轭法极间距离控制在50~200mm范围。触头法极间距75~200mm。 5.2 磁悬液施加 在通电磁化时,应同时施加磁悬液,磁悬液施加应在断电前停止。 5.3 磁化时间 磁化电流每次持续时间为1~3秒,停施磁悬液至少1秒才可停止磁化。 5.4 磁痕观察 磁痕的观察必须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必须在能清楚识别磁痕的自然光或灯光下进行观察,其工件表面光照度不小于500Lx。

2015最新渗透检测工艺规程..

3本工艺依据下列标准、法规及技术文件 GB/T12604.3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 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GB/T 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T 12604.3 无损检测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JB/T7523 渗透检测用材料 NB/T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渗透检测 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T 16507-2013 锅壳锅炉 GB/T 16508-2013 水管锅炉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5-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 150-2011 压力容器 4 名词术语 4.1 公称厚度:检测对象名义厚度,不考虑材料制造偏差或加工减薄。 4.2 相关显示:缺陷中渗出的渗透剂所形成的迹痕显示,一般也称为缺陷显示。 4.3 非相关显示:与缺陷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形成的显示。 4.4 伪显示:由于渗透剂污染及检测环境等所引起的渗透剂显示。

5 检测人员 5.1渗透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5.2渗透检测人员必须按TSG Z8001-20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要求进行培训考核,取得渗透检测资格证书。并且由公司向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进行执业注册后,只能从事渗透检测方法与等级的无损检测工作。 5.3渗透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和Ⅲ级(高级)。 5.4质量等级评定及检测报告签发应有取得Ⅱ级或Ⅲ级资格证的人员担任,且资格证应在有效期内。 6 设备和器材 6.1 渗透检测剂 渗透检测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6.1.1CKM使用的渗透检测剂为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型号为:HP-ST(渗透剂)、HD-ST(显像剂)、HR-ST(清洗剂)。供应商为吴江宏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附有详细说明书、各项参数与合格证明书)。 6.1.2渗透检测剂的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a)渗透检测剂用喷罐式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氯、氟、硫元素含量证明书。 b)应存放在温度为10℃~50℃的暗处保存,并应避免阳光照射。 c)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出现泄漏。 d)渗透检测剂必须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对工件无腐蚀,对人体基本无毒害作用。 e)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6.2光照度计

磁粉检测(6~10)

6 磁粉检测工艺 所谓磁粉工艺,是指从预处理、磁化工件、施加磁粉或磁悬液,磁痕的观察与记录、缺陷评级、退磁和后处理等的全过程。 只有正确执行磁粉探伤工艺要求,才能保证磁粉探伤的灵敏度,检出应检的缺陷。 影响磁粉探伤灵敏度的因素主要有:磁场大小和方向的选择;磁化方法的选择;磁粉的性能;磁悬液的浓度;设备的性能;工件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缺陷的性质、形状和埋藏深度;工艺操作;人员水平;观察条件。

磁粉探伤方法的一般选择原则: a连续法和剩磁法都可进行探伤时,优先选择连续法。 b对于湿法和干法,优先选择湿法。 c对于按磁化方法分类的六种探伤方法,选用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探伤操作的困难程度进行。 磁粉检测的检测方法,一般根据磁粉检测所用的载液或载体 不同,分为湿法和干法检测;根据磁化工件和施加磁粉或磁悬液的 时机不同,分为连续法和剩磁法检测。根据不同分类条件,磁粉检 测方法的分类为表6-1所示。 表6-1磁粉检测方法分类

6.1 预处理 预处理: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它粘附磁粉的物质。 表面的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否则应做适当的修理,即预处理。如打磨,则打磨后被检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Ra≤25μm。 如果被检工件表面残留有涂层,当涂层厚度均匀且不超过0.05mm,不影响检测结果时,经合同各方同意,可以带涂层进行磁粉检测。 此外,预处理还包括:涂敷(反差增强剂)、封堵、装配件的撤解等。

6. 2 磁化、施加磁粉或磁悬液 磁化:选择磁化方法,确定磁化规范。磁化时间为1S ~3S,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方可停止磁化; 1,为保证磁化效果,至少反复磁化2次(连续法)。2,分段磁化时,必须注意相邻部位的探伤需有重叠。 3,对于单磁轭磁化和触头法磁化,均只能实现单方向磁化,在同一部位,必须作2次互相垂直的磁化探伤。4,对于通电法包括触头法,注意烧伤问题。 5,对于交叉磁轭法,四个磁极端面与检测面之间应尽量贴合,最大间隙不应超过1.5MM。连续拖动检测时,检测速度应尽量均匀,一般不应大于4M/MIN。

焊缝磁粉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专用车底盘项目焊缝磁粉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前言: 本指导书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熔焊焊缝及其附近母材表面和近表面质量的磁粉检验。由于焊件和焊缝接头的形状、材质、状态、所能产生的缺陷、质量要求等有所不同,因此,一个或成批产品焊缝在实施磁粉检测时,应选用经试验证明确有成效的方法,对所用的磁化技术与规范、设备器材、施加磁粉或磁悬液时间、验收质量等级等加以具体的规定。 本指导书参照了JB/T6061 JB/T4730-2005 GB3721 GB9445 JB/T6063 JB/T6065 标准制定。 1 检验方法及要求 1.1 检验前,焊缝及其两侧各不小于25mm范围的母材表面应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油污、 焊接飞溅物、铁锈和氧化皮、漆层等。 1.2 被检部位按下列步骤顺序进行: 1.2.1 用磁粉探伤设备进行必要的磁化。 1.2.2 在被磁化的区域内用干法施加干燥过的磁粉,或者用湿法施加磁悬液。 1.2.3 对施加过磁粉或磁悬液的部位进行磁痕观察、分析、评定。 1.3 采用连续法进行检验。由于工件较大请使用适合局部磁化的磁轭法。每次磁化的长度 范围最小为50mm,最大为200mm。 1.4 焊缝上的每个检验部位应至少在相互垂直或近于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得到磁化。可 选用:纵向磁化加横向磁化、交叉磁化、旋转磁场或摆动磁场等方法进行磁化。1.5 建议采用湿法施加磁粉。 1.6 用湿法施加磁粉时,施加到被检表面的磁悬液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并利用载液的流动 性带动磁粉流动。在有漏磁场的地方形成磁痕,没有漏磁场的地方全部离走。 1.7 当遇到下列的任意一种情况或几种情况时,应采用干法: 1.7.1 要求检验埋藏深度较大的缺陷时; 1.7.2 焊缝表面的平整度极差,如果使用湿法,磁悬液很难顺利流动时; 1.7.3 焊缝表面明显低于母材表面,如果使用湿法,容易使磁悬液发生淤积时; 1.7.4 焊缝温度明显高于室温,如果使用湿法,容易使磁悬液干涸时。 1.7.5 上述情况使用干法检验时必须加温,使其温度超过室温。 1.8 容易产生冷裂纹的焊缝检验时,其有效的检验结果必须在焊缝的焊接温度冷却至室 温之后再放置24h以上的检验中取得。其他场合下的结果可作参考。 1.9 焊后需要进行热处理的焊缝,应在热处理工作结束后进行。 2 检验人员 2.1检验人员应按GB9445的规定取证,经相关部门考试合格后,持证操作。签发检验报 告者必须持有磁粉检验II级以上资格证书。 2.2检验人员应了解产品焊接中常出现的缺陷类型、部位、方向,并掌握可使重要缺陷不 漏检的试验方法。 2.3检验人员的矫正视力应不低于1.0,并且没有色盲。 3检验设备 3.1检验设备应符合GB3721的规定。必须使用在有效的鉴定期内的仪器设备。 3.2交流电磁轭在其最大磁轭间距上的提升力应大于44N,直流电磁轭在其最大磁轭间距 上的提升力应大于177N。 3.3用于施加干磁粉的喷粉器应能均匀地喷洒出雾状的干磁粉,并产生足够的压缩气流, 以吹掉被检表面上没有形成磁痕的磁粉。 4 检验用磁粉

无损检测通常工艺标准规范标准规章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编制: 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目录 第1章编制说明............................................... (3) 第2章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5) 第3章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21第1节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4第2节承压设备钢板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29第3节承压设备用钢锻件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 .32第4章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5第5章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39) 第6章工艺卡附表............................................... .44第1节射线检测工艺卡.......................................... .44第2节超声检测工艺卡.. (45) 第3节磁粉检测工艺卡 (46)

第4节渗透检测工艺卡 (47)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对金属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进行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的基本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的无损检测工作。 1.2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在规程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JB/T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实施细则》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Q/JS.YLRQ--2008《质量保证手册》 1.3人员资格及职责 1.3.1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质量监察机构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等级证书。1.3.2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1.3.3检测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保证工作质量。 1.3.4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要求距离400mn能读出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1.3.5检测操作人员必须按委托单要求并同时根据检测工艺规程进行操作,做好检测记录及签发检测报告。 1.3.3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的职责见《岗位职责》。 1.4无损检测方法使用原则

磁粉检测的工艺规程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承压设备原材料、焊接接头及压力管道焊接接头的表面、近表面缺陷的磁粉检测和评定。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也可参照本部分进行磁粉检测。 2.编制依据 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 钢制换热器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 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检测规程-工业管道 GB50235-19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8-1993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 3.0一般规定 3.1检测人员 3.1.1从事磁粉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证书,操作人员应具有I级或I级以上 检测资格,磁粉检测报告应由具有II级II级以上 检测资格者签发。

3.1.2色盲、色弱及矫正视力低于1.0者不得从事磁分检测工作。 3.2检测设备和材料 3.2.1检测设备 3.2.1.1磁粉检测设备应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3.2.1.2磁粉检测作业前,检测设备应经调试合格。当磁轭 式检测设备磁轭间距为最大时,交流电磁轭至 少应有45N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 177N的提升力;交叉磁轭至少应有118N的 提升力(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0.5mm) 3.2.1.3采用剩磁法检测时,交流探伤机应配备断电相位控制器。 3.2.1.4黑光辐照度及波长 当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时,使用黑光灯在工件表面 的黑光辐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000μW/cm2,黑光的 波长约为320nm~400nm,中心波长约 365nm 。黑光源应符合GB/T16673的规定。 3.2.1.5退磁装置应能保证工件退磁后表面剩磁小于或 等于0.3mT(240A/m) 。

PT渗透工艺规程(2015版)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本规程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 GB/T 12604.3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 JB/T7523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材料 JB/T 6064 无损检测渗透试块通用规范 NB/T 47013.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5097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GB/T 5616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GB/T 16673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JB/T 9213 无损检测渗透检查 A型对比试块 JB/T 9216 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的方法 3 检测的基本要求 渗透检测的基本要求应符合本规程下列规定。 3.1 渗透检测人员 3.1.1从事渗透检测人员必须持有PTⅡ级资格证书,PTⅠ级人员只能从事渗透检测的辅助工作。3.1.2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3.2 渗透检测剂 3.2.1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3.2.1.1 渗透剂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⑴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温度为10℃~50℃的暗处保存,并应避免阳光照射。各种渗透剂的相对密度,制造厂应在说明书中明确规定,并标明有效期限。 ⑵自配散装渗透剂,应根据提供的配方说明书规定进行配制和校验。校验方法是用对比试块将自配渗透剂与购置的渗透剂进行灵敏度比对试验,以不低于购置的渗透剂灵敏度为合格标准。 ⑶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进行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则应予以报废。 ⑷各种渗透剂用标准试块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标准规定的灵敏度时,应予以报废。 ⑸荧光渗透剂的荧光效率不得低于75%。试验方法应按JB/T 752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2.1.2 显像剂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MT-09) 编制: 审核: 批准: 执行日期:2015年3月10日

1 目的 1.1为使钢结构的部件和焊缝采用磁粉检测时其全过程的操作规范化,能正确反 映产品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1.2磁粉检测可以发现裂纹、夹杂、气孔、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但难以发现表 面浅而宽的凹坑、埋藏较深的缺陷以及与工件表面夹角极小的分层。 2 适用范围 2.1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因此对于奥氏体不锈钢,铁和钦合金、铝和铝合金、铜等非磁性材料不能用磁粉检测。由于马氏体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磁性,因此可以进行磁粉检测。 3 引用标准 3.1GB/T 5616-2006 无损检测应用导则 3.2GB/T 9445-200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3.3JB/T 6065-2004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3.4JB/T 6061-2007 无损检测焊缝无损检测 3.5NB/T 47013.4-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3.6GB/T 3721-1983 磁粉探伤机 4.人员资格要求 4.1.2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评定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无损检测资格后,持证操作。 4.2签发检验报告者必须持有磁粉检测II级以上资格证书。 4.3检验人员应了解产品中常出现的缺陷类型,部位,方向,并掌握可使重要缺陷不漏检的检测方法。 4.4不得有色盲和色弱,其近距离视力或近距离矫正视力应不低于 5.0(小数记录值为1.0), 的近距离视力敏锐度。检测员每年进行视力检查.

5 检测准备 5.1 工艺准备 5.1.1 检测方案 大型检测项目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应单独编制磁粉检测方案(或包含在无损检测方案中)。磁粉检测方案由MT-II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5.1.2 检测工艺卡 检测前应编制磁粉检测工艺卡检测工艺卡由MT-Ⅱ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现场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批准。 5.2 检测设备与器材 5.2.1 磁粉探伤机 1;磁粉探伤机应能对试件完成连续磁化,施加磁粉,提供观察条件以及退磁等四道工序。如无必要可不带退磁装置。 2;磁粉探伤机应能适应试件的形状,尺寸,材质,表面状态以满足对缺陷检测的要求,能有效而安全的进行探伤。 3;对接焊接接头磁粉检测一般使用磁轭式或交叉磁轭式磁粉探伤机,角接焊接接头磁粉检测时可使用磁轭式或触头式磁粉探伤机。 4;磁粉检测设备的电流表至少半年校验一次。 5;当使用磁偶轭间距200mm时,每个交流电磁轭至少有44N提升力,直流点磁轭、交叉磁轭至少应有177N提升力(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0.5mm)。5.2.2 黑光福照度及波长 当使用荧光磁粉检测时,使用的黑光灯在工件表面的黑光福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000μW/cm2,黑光的波长应在320nm—400nm,中心波长应为365nm。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DOC)

目录1.摘要 2.磁粉探伤的原理和特点 3、主要磁化方法 3.1 磁轭法和交叉磁轭法 3.2 触头法 3.3 轴向通电法或中心导体法和线圈法 3.4 复合磁化法 3.5 平行电缆法 3.6 直流磁化法和交流磁化法 4.磁粉探伤的工艺 5.带齿轴磁粉检测工艺卡 6.磁粉探伤工艺编制说明 7.磁粉检测报告

1.摘要 磁粉探伤是通过对铁磁材料进行磁化所产生的漏磁场,来发现其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磁粉探伤的原理,磁粉探伤的方法,磁粉探伤的工艺,磁粉探伤在焊接件中的应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压力容器的数量将日益增多。由此可见,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工作,因此,加强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工业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高温、高压、高速度和高负荷,无疑已成为现由于压力容器的使用条件恶劣,原材料中存在的缺陷、制造过程中遗留的缺陷或使用中产生的新生缺陷,均会导致其安全可靠性大幅下降,甚至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已有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原材料中存在的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有70 %以上是表面缺陷,而在使用中产生的缺陷有90 %以上是表面缺陷或由表面缺陷导致的缺陷[1 ] 。断裂力学分析表明,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当量尺寸比埋藏缺陷大一倍,故其对压力容器安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磁粉检测对表面缺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最常用、最直观、最经济方便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这使得压力容器的磁粉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无损检测磁粉探伤缺陷检验

2.磁粉探伤的原理和特点 磁粉探伤是通过磁粉在缺陷附近漏磁场中的堆积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磁粉探伤的基本原理:将待测物体置于强磁场中或通以大电流使之磁化,若物体表面或表面附近有缺陷(裂纹、折叠、夹杂物等)存在,由于它们是非铁磁性的,对磁力线通过的阻力很大,磁力线在这些缺陷附近会产生漏磁。当将导磁性良好的磁粉(通常为磁性氧化铁粉)施加在物体上时,缺陷附近的漏磁场就会吸住磁粉,堆集形成可见的磁粉迹痕,从而把缺陷显示出来,如图1所示。 (a)(b) 图1 磁粉探伤原理示意图(a) 表面缺陷(b) 近表面缺陷 磁粉探伤的用途:在工业中,磁粉探伤可用来作最后的成品检验,以保证工件在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如焊接、金属热处理、磨削)后,在表面上不产生有害的缺陷。它也能用于半成品和原材料如棒材、钢坯、锻件、铸件等的检验,以发现原来就存在的表面缺陷。铁道、航空等运输部门、冶炼、化工、动力和各种机械制造厂等,在设备定期检修时对重要的钢制零部件也常采用磁粉探伤,以发现使用中所产生的疲劳裂纹等缺陷,防止设备在继续使用中发生灾害性事故。 磁粉探伤的特点:磁粉探伤对钢铁材料或工件表面裂纹等缺陷的检验非常有效;设备和操作均较简单;检验速度快,便于在现场对大型设备和工件进行探伤;检验费用也较低。但它仅适用于铁磁性材料;仅能显出缺陷的长度和形状,而难以确定其深度;对剩磁有影响的一些工件,经磁粉探伤后还需要退磁和清洗。

NB47013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目录 第一篇总则 第二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第三篇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第四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第五篇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探伤(PT)四种无损检测的工艺方法。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的无损检测。 1.2 引用标准 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3)《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4)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3一般要求 1.3.1 选择原则 1.3.1.1 特种设备RT、UT、MT、PT的选择及抽检率应按《容规》、《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GB150、GB151及图样的要求执行。 1.3.1.2 有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后24小时后,才能进行焊缝无损检测。 1.3.1.3 对要求无损检测的角接接头、T型接头,不能进行RT或UT检测时,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1.3.1.4 凡铁磁性材料制成的特种设备及零部件,优先使用MT检测表面缺陷 确因结构形状等原因不能使用MT检测时,方可采用PT检测。 1.3.2 检测人员 1.3. 2.1 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必须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无损检测资格。 1.3. 2.2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1.3. 2.3 各种检测方法的报告,均由II级以上资格人员签发,并加盖公章。 1.3. 2.4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1.3. 2.5 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 1.3. 2.6 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从事射线评片人员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无损探伤作业指导书

无损探伤作业指导书?DOC 便携式磁粉探伤机所用磁探仪提升力M44N,且符合 《GB372130/100型标准试片的缺陷磁粉堆积清晰显示才能进行探伤,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进行校验。 3、3、3、3使用钳式探伤仪探伤必须作两次大体垂直的磁化;磁化时必须有重迭区,以免漏检。 3、3、3、4磁悬液,采用水剂磁悬液,磁膏加水,按产品说明书配制。 3、3、3、5施加磁悬液,采用湿磁粉连续磁化法,在通磁化电流时,应同时施加磁悬液,磁化电流每次持续时间为2s左右,停施磁悬液至少Is后才能停止磁化。 3、3、3、6磁悬液应采用喷洒等方法,使用时,磁悬液应不断摇晃,以免浓度不够。 3、3、3、7观察:在充足的光线下,仔细观察,有怀疑时擦去磁粉后重擦,如能显示出与前次相同磁痕,方能确认为缺陷。 3、3、3、8记录:磁粉显示的缺陷作好详细记录,记录下缺陷的部位、长度、条数等,以及探伤者和探伤日期。 3、3、4质量评定:按标准进行评定 3、3、5安全与搬运 3、3、5、1安全:选用相匹配的电源,安全用电,要脚穿绝缘

鞋,仪器外壳应加可靠地线。 3、3、5、2搬运:移动过程中,轻拿轻放,不碰撞,外出装箱时应用填料(海绵、泡沫等)填充好,防止电源箱倒置,防止激烈振动。 3、4渗透探伤 3、4、1检测依据:根据相应的标准质量部无损探伤作业指导 书日期xx年10月30日页数第4页共5页 3、4、2渗透探伤前的准备 3、4、2、1渗透探伤使用剂系易燃、微毒液体,操作时要严禁火种和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如在容器内操作,尚需采取防毒措施,以防操作人员中毒。 3、4、2、2渗透探伤前,应对受检表面及附近30伽范围内进行清理,不得有污垢、蚀锈、焊渣飞溅、氧化物。当受检表面妨碍显示时应打磨或抛光处理,在受检面用钢印打编号并用于受检面有较大反差的油漆标明检验结果的标识。 3、4、2、3渗透剂的选用与保存a)着色法渗透剂中配有颜 料,其对比色应能在日光或正常的室内照明下达到可见的程度。b)购回的渗透使用剂(DPT—5)需存放在阴暗通风处,存放温度应低于40°C。 3、4、3渗透探伤的基本操作程序 3、4、3、1灵敏度检验:每次探伤前,用人工缺陷试块(铝合金试块,镀辂试块)来鉴别渗透探伤灵敏度,检查探伤使用剂、探

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通用工艺规定了承压设备表面渗透探伤的人员资格、一般要求、器材要求、探伤操作、后处理、质量评定、安全及资料存档等要求。 本通用工艺适用于承压设备表面的缺陷检查,也适用于其它工业用途的非多孔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查。 2 引用标准 JB/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JB/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JB/T 9213—1999 无损检测渗透检查A型对比试块 JB/T 6064—1992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条件 3 渗透检测人员 渗透检测人员必须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关资格后,方可从事检测工作,签发报告者必须持有渗透检测Ⅱ级及以上资格证书。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小数记录值为,不得有色盲。 4 一般要求 探伤前应预先考虑到被检物表面可能产生缺陷的种类及大小、被检物的用途、材质、数量、规格、表面状况、热处理状态及焊接方法等。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承压设备和在用承压设备焊接接头及其它部件检验前应对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渗透探伤检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至少24小时后才能进行渗透探伤。 对奥氏体不锈钢和钛及钛合金材料,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氯、氟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对于镍基合金材料,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硫元素含量的重量比不得超过1%。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5 使用器材的要求 渗透探伤液 5.1.1 必须符合检测要求。 5.1.2 渗透检测剂应根据承压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同一检测工件,不能混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 5.1.3 当确认使用某种渗透探伤液后,至少应确定以下内容: 5.1.3.1 渗透探伤液(包括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的牌号、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 5.1.3.2 生产厂家。 5.1.4 在某些特殊要求的场合,例如对氯、氟、硫等含量需要加以限制时,按标准规定要求控制。如有更高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对比试块

磁粉探伤检测工艺

磁粉探伤检测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1.1 本规程规定了铁磁性材料及其产品的磁粉探伤方法和检测工艺。 1.2 本规程适用于造船、修船、海洋工程及军工产品的铁磁性材料磁粉探伤。 1.3 本规程不适用于陆用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的铁磁性材料探伤。 2 引用标准 GB3721-8 3 磁粉探伤机 ZBJ04006-87 钢铁材料的磁粉探伤方法 JB/T606 3-92 粉探伤磁粉技术条件 JB/T6065-92 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 JISG0565-74 钢铁材料的磁粉探伤试验方法及缺陷磁粉花纹的等级分类 AWS D1.1-2001 美国焊接协会无损检验标准 3 探伤人员 3.1 从事磁粉探伤人员的视力,校正后应不低于1.0,并不得有色盲和色弱。 3.2 从事磁粉探伤人员应具有国内外各船级社互相认可的Ⅱ级以上资格证书。 4磁粉探伤设备 4.1 磁粉探伤设备应符合GB3721—83《磁粉探伤机》的规定 4.2 我厂使用的磁粉探伤设备采用便携式电磁轭和永久磁铁探伤仪。 4.3 电磁轭磁极间距50—200 n皿,交流电磁轭应具备44N以上提升力(磁吸力)。直流电磁轭应具有177N提升力(磁吸力)。4.4 旋转磁场的磁极间距为100—120 mm。 交流磁轭在被探工件表面上行进扫查时,四个磁轭端面与探测面之间间隙不超过2.0 mm。激磁安匝数不得低于1300ATx 2。4.5 使用电磁轭和旋转磁场探伤仪,被探工件不必做退磁处理。 5磁粉和磁悬液 5.1磁粉应具有高导磁率和低剩磁材料制成。 磁粉颗粒之间不应互相吸引,用磁称量法检验时,其称量值应大于7—10g。测试磁悬液浓度时,非萤光磁粉每100mL悬浮液的体积中为1.2—2.4mL的浓度。萤光磁粉应符合JB/T6063-92《磁粉探伤用磁粉技术条件》的规定,每100mL体积为0.1—0.5mL。5.2 磁粉材料应采用经有关技术监督部门验收合格的产品。颗粒度应均匀。湿法用的磁粉平均颗粒度为2—10μm,最大颗粒度不大于45μm(即大于320目)。 5.3 磁粉的材料成份不同,颜色不同,符号也不同。红色(棕色)磁粉为Fe2O3。黑色磁粉为Fe 3O4。磁粉颜色应与被探工件表面有鲜明的对比度。 5.4 湿法磁悬液的配制:磁粉浓度为10—20g/L, 其载液可以是水和煤油加变压器油。当用水为载液时,磁悬液中应加入少量的分散剂、防腐剂和消泡剂。 6 标准试片 6.1 使用A型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应符合JB/T6065-92《磁粉探伤用标准试片》的规定。 6.2 标准试片用来校验探伤装置,磁粉、磁悬液和操作工艺等综合性能。 6.3 A型标准试片灵敏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是15/100μm;30/100μm;60/100μm。分子为人工槽深,分母为试片厚度。 6.4 A型灵敏度试片的形状、尺寸发生变化时,不得继续应用,应更新相对应的新的试片。 7 磁化方式、方向和时间 7.1 电磁轭和旋转磁场的磁粉探伤仪应有足够的磁通量。电磁轭磁探仪对工件局部磁化时,两磁轭极之间产生纵向磁场,探测横向裂纹。旋转磁场磁探仪是由两个轭状电磁铁以90夹角组合,以不同相位的两相交流电激励,在交叉磁轭中间的空间形成一个旋转磁场.来探测各个方向的表面和近表面裂纹。 7.2 电磁轭式探伤仪进行纵向磁化探测时,要将磁轭交叉移动,使其磁力线方向大致相互垂直。且磁轭每次移动覆盖区域要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文

磁粉检测作业指导 书

作业指导书 (MT-09) 编制: 审核: 批准: 执行日期: 3月10日

1 目的 1.1为使钢结构的部件和焊缝采用磁粉检测时其全过程的操作规范 化,能正确反映产品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1.2磁粉检测能够发现裂纹、夹杂、气孔、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 但难以发现表面浅而宽的凹坑、埋藏较深的缺陷以及与工件表面夹角极小的分层。 2 适用范围 2.1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因此对于奥氏体不锈钢,铁和钦合金、铝和铝合金、铜等非磁性材料不能用磁粉检测。由于马氏体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磁性,因此能够进行磁粉检测。 3 引用标准 3.1GB/T 5616- 无损检测应用导则 3.2GB/T 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3.3JB/T 606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3.4JB/T 6061- 无损检测焊缝无损检测 3.5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3.6GB/T 3721-1983 磁粉探伤机

4.人员资格要求 4.1.2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评定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无损检测资格后,持证操作。 4.2签发检验报告者必须持有磁粉检测II级以上资格证书。 4.3检验人员应了解产品中常出现的缺陷类型,部位,方向,并掌握可使重要缺陷不漏检的检测方法。 4.4不得有色盲和色弱,其近距离视力或近距离矫正视力应不低于 5.0(小数记录值为1.0), 的近距离视力敏锐度。检测员每年进行视力检查. 5 检测准备 5.1 工艺准备 5.1.1 检测方案 大型检测项目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应单独编制磁粉检测方案(或包含在无损检测方案中)。磁粉检测方案由MT-II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5.1.2 检测工艺卡

火力发电厂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火力发电厂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火力发电厂磁粉检测作业指导书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 道及其零部件以及焊接焊头的表面、近表面缺陷的磁粉检 测工作。 2.编制依据: 2.1 JB/T4730.1-6-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2.2 DL/T 1105.1-4-2010《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 座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导则》 3.检测人员: 3.1从事磁粉检测的工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 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3.2检测人员应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每年检查一次,且不得有色盲、色弱。 4.检测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接受委托单进行登记留存,明确委托检测的具体要求,落实检测人员。(满足3的要求) 4.1.2查阅有关技术资料,明确检测依据和执行标准。 4.1.3查明受检工件的材质、规格、结构、检测部位及表面状况,联系落实受检部位表面的处理(见4. 5.2和4.5.3)。 4.1.4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定相应的检测灵敏度和工艺要求等。 4.2设备准备: 4.2.1 磁粉探伤设备必须符合GB3721的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