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译技巧(1)

口译技巧(1)

口译技巧(1)
口译技巧(1)

第七单元

Unit Six

口译技巧(1)

Interpreting Skills (1)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要过语言、心理的技巧三道关。在具备了扎实的双语能力、建立起优良的心理素质后,关键还是技巧训练。

?口译技巧的依据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从理论层面来说,汉语和英语的构造的哲学差异体现在句式、语法、词汇、语用等方面;口译员必须使用一些手段来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译出语顺畅、自然、易懂;从实践层面来说,口译的工作形式决定其在场所、进间、媒介等方面有特殊性,因此有很多实际的问题,如:听和译的同步、译语结构凌乱、错译后的补救等,这要求译员熟练灵活地使用一些技巧来妥善处理。

断句(segmentation)

?断句是同声传译技巧中最重要的一种。口译的黄金原则是“顺句驱动”,因为只有顺译才能在一边听源语的时候一边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译员所处理的并非完整的句子,而是一截一截的信息,这种技巧也被称为“切分”。“断句”就是对亚单元进行处理(working with subunits of sense)

?比较下面三组句子

1.I wish to thank you for inviting us to your great country.

我感谢您邀请我们来到您伟大的国家。

2.My delegation finds our current trip very exciting.

我们代表团认为我们的此次访问非常精彩。

3. I hope that we’ll have more exchanges of this kind in the near future.

?可以看出,前两句的源语(英语)和目的语(汉语)语序是一致的,译员可以边听边译;

但第三句中,英汉语在“亚单元”安排的顺序上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同声传译的困难。

如果在交替传译或者笔译中,可以将句子的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但“同声”的特点决定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译员要最大限度地在同传过程中争取缩短译语与源语发言之间的时间差。

“断”的手法很重要。如:

?I hope that// we’ll have // more exchanges// of this kind // in the near future. ?我希望//我们会有//更多的交流//此类的交流//在不久的将来。

?切分如何掌握,要更多地思考。要断好一个句子,可以用下面结构作为“切分标志”:? (1)从句结构,包括主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听到关系副词如“when, where, why, how”等和关系代词“who ,which, whom, what , that 等就可以切断;

? (2)介词短语。由“at , in, before, on”等介词加名词形成的短语结构,可以在介词处从主结构切断;

?分词结构,包括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作定语状语。可以将分词结构切出,译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

? 1. Aristotle, // the greatest of the ancient Greek thinkers, // had written a work

// containing all the knowledge of his time.

亚里士多德//(他)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写了一本书//囊括了他同时代的所有知识。

(交替传译: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写了一本囊括了他同时代的所有知识的书。)

? 2. Our foreign secretary// on one occasion// spelt our objectives// in terms of three quite simple principles// which I think are still true.

我们的外交大臣//有一次//阐明了我们的目标//(它)主要包括三项简单的原则//我认为(这些原则)现在还适用。

(交替传译:我们的外交大臣有一次以三项我认为现在还适用的简单原则阐明了我们的目标。)

? 3. Japan surrendered// in 1945 //after Americans dropped two atom bombs.

?日本投降了,//(那是)在1945年,//(在这)之前,美国人投了两颗原子弹。

(交替传译:在美国人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日本于1945年投降。)

? 4.My visit to China comes// on an important anniversary, // as the Vice President mentioned.

?我(此次)访华//恰逢一个重要的周年纪念日//副主席刚才也谈到了。

?(交替传译:副主席刚才也谈到了,我这次是在一个重要的周年纪念日访华。)

? I should like to pay tribute this evening// to those// who turned the concept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to the Joint Declaration,// and to the dedication and commitment of those// who have worked so hard// over the last thirteen years//to negotiate the details// of the Joint Declaration’s implementation.

?我们想在今晚感谢//一些人//他们将“一国两制”的理念//发展成联合声明//还要感谢一些人的奉献与坚持//是他们努力工作//在过去的十三年中//协商细节//(协商)联合声明实施的细节。

?(交替传译:今晚我想感谢将“一国两制”的理念发展成联合声明的人,以及在过去的十三年中努力工作,协商联合声明实施的人们(所付出)的奉献与坚持。

?总之,断句的好处在于处理了英汉语的结构差异,缩小了听和译的时间差,使得翻译活动可以在发言人讲话结束后瞬间内结束。但断句也有缺点,会使译出的句子比较支离破碎,质量不如交替传译高。这是同声传译的“即时性”所导致的必然矛盾。

?在口译中,断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断”,而是为了“连”,因此,还要综合使用其它技巧,适当补充一些字、词、把话语的“亚单元”有机地联接起来。

等待(waiting)

?同声过程中要做到完全的“同声”是不可能的,译员必须在发言人的讲话进行中,掌握好翻译的切入点和时间的选择,敏锐地捕捉到所表达的信息,边听边译。英语的结构严谨繁琐,同样内容的东西,英语的表达时间比汉语要略长。因此,在汉英同传时,译员的速度要加快;

在英汉同传时,译员则适当放慢速度,等待的时间也更长。就切入时间来讲,可以根据自己

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以及自己的瞬时记忆力来具体对待和处理。如果自在这两方面都有比较扎实的功底,则可以等待大半句甚至一句话的长度;如果欠缺一点,必须在等待半句后及时跟上。

?在英汉同传中,等待也是断句的有效补充。译员不能够一味地切分,以致于使得译出的句子太零售碎、太异域化,造成听众理解的困难。在处理一些不太复杂的结构,如介词“of ,in, at”等引导的后置定语时,可以停顿一拍,等听到后面的信息时再加快速度将整个结构全部译出。

? 1. They are trying hard to realize to the objective of (等待)modern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他们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和民主化的目标。

? 2. It will be very difficult to (等待)make a decision without knowing all the facts. ?要做决定,又不知道全部的真实情况,是非常困难的。

? 3. Since my first visit in 1978 there have been many changes (等待)in the world, and there have been changes (等待)in China, too.

?自从我1978年第一次访华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也发生了变化。

? 4. It is normal for (等待)companies to suffer significant losses (等待)at the start of operation.

公司在刚开业时出现较大亏损是正常的。

? 5. I am pleased that Hong Kong , China is today at the centre of (等待)this admirable enterprise.

?我很高兴,中国香港今天处在这一伟大事业的中心。

? 6. As a free trader, our support (等待)for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is unconditional, and it goes back a long way.

?作为自由贸易区,我们对多边贸易制度的支持是毫无保留的,而且是历史悠久的。

重复(repetition)

?重复的技巧的使用主要是出于三种情况:

(1)弥合英汉语的表达差异

英语是形合的语言,注重使用大量的连接词或关系词来表现主句和从属结构的关系;汉语是意合的语言,不常使用连接词或关系词,而是将各部分结构铺排陈述。因此,在英汉同传中,大量的连接词很难得到妥贴的处理,故需进行重复,来使译出来的句子清晰易懂。如:

? I am here today to analyze the single monetary policy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European Union conference.

?我今天想分析一下单一货币政策,该政策将在下一届欧盟会议上讨论。

?(2)加强译语的衔接和连贯。

英语的衔接存在于段落之间,句子之间,也存在于句子内部各部分之间。英语忌讳重点

复,运用照应,替代等方法形成有形的网络;而汉语则不以重复为负担,反而运用重复来形成衔接。英语中常见的such, so , the former, the latter等等如果直接译成汉语,会令以汉语为母语的听众感到晦涩难懂,应把这类词所指代的部分还原重复。如:

? We advocate more majority voting in the Council and encourage governments to use their veto in exceptional cases and then to produc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why they had done so.

?我们主张在理事会内更多采用多数表决方法,鼓励各国政府只在异常情况下行使否决权,而且,更作出详细解释,说明为什么行使否决权。

?(3)配合断句技巧,使译出语流畅自然。

使用断句技巧的缺点是导致译语零碎、生硬、异化,因此不易理解,需要听众动用逻辑能力进行梳理。为了保证译出语的自然流畅,译员适当地重复源语中的某些部分,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将断开的句子成分更加理想地粘合起来。而且,口译话语的口头性特点也允许译员采用一定数量的“串接词”。如:

? We have established a dialogue (等待)on human rights// at the highest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 with regional and national organization worldwide.

?我们己经建立了人权问题的对话,在政府最训级别进行对话,和世界范围内的区域及国家组织开展对话。(如果没有划线部分的重复,则译语会显得非常生硬。)

?例句:

? 1. 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had intended to pay to China in May. I was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effort of your company,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 quickly.

?我感到很失望,不得不推迟访问,我本打算五月份访问中国。我感到很高兴,由于贵公司的努力,可以重新安排访问,很快地重新安排。

? 2. The current slump has to date been a severe one in England as a whole, but things are worse in the north and worst around Newcastle.

?目前的衰退对整个英格兰来说,是一次很严重的衰退,英格兰的北部的衰退更为严重,而在纽卡尔一带,情况最为糟糕。

? 3. As the formulation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of the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policy coordination among them have critical and extensive impact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interests of the latter must be taken into full

consideration.

?因为主要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发达国家之间政策协调,有着重大和广泛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有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预测(anticipation)

解释(paraphrasing)

语气(stressing)

TRANSMAX口译技巧讲义1

TRANSMAX口译技巧讲义1 资料目录: ·口译中最常见的单词或词组的缩写 ·口译影子训练法 ·口译记忆训练技巧 口译中最常见的单词或词组的缩写 一、缩略词 英语当中缩略词使用的频率很高,如IMP: important,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很显然,如果能熟练掌握缩略词,会对考试大有裨益。 缩略词的写法一般为四种方式: 1. 拿掉所有元音 MKT: market MGR: manager MSG: message STD: standard RCV: receive 2. 保留前几个字母 INFO information INS insurance EXCH exchange IOU I owe you

I/O In stead of 3. 保留开头和结尾的发音字母 WK week RM room PL people 4. 根据发音 R are THO though THRU through 高级口译听力常用英语缩略词表 缩略词原词 APT Apartment ACC Accountant ACDG According ACPT Accept AD Advertisement ADS Address ADV Advice AMAP As much/many as possible

APV Approve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 BAL Balance BLDG Building CERT Certificate CFM Conform CNCL Cancel CNF Conference CMI Commission CMP Complete CMPE Compete/competitive CMU Communication CONC Concern/concerning/concerned COND Condition CO. Company DEPT Department DISC Discount DPT Departure EXCH Exchange EXPLN Explain EXT Extent

口译记录材料速记符号归总及其记录材料技巧窍门

主要内容 1 Note-taking symbols and abbreviations 2缩略词 3字母、图像 4箭头 5数学符号 6标点 技巧 一. Note-taking symbols and abbreviations for your reference: Abbreviations in Note taking Use only the abbreviations that fit your needs and that you will remember easily. A good idea is to introduce only a few abbreviations into your note taking at a time. Symbols helpful in math ——these are commonly used in texts and references. S = sum f = frequency Leave out periods in standard abbreviations. cf = compare e.g. = example dept = department

Use only the first syllable of a word. pol = politics dem = democracy lib = liberal cap = capitalism Use entire first syllable and only 1st letter of 2nd syllable. pres = presentation subj = subject ind = individual cons = conservative Eliminate final letters. Use just enough of the word to form a recognizable abbreviation. assoc = associate biol = biology info = information ach = achievement chem = chemistry max = maximum intro = introduction conc = concentration min = minimum rep = repetition

英语口译技巧

尽管每个人的对记录符号的使用可能是多样的,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使用不同的符号,同一符号在不同的人意识中肯能代表不同的意思,但是通行的原则还是存在的,活用这些原则,那会让你在口译的过程中如虎添翼…… 在听力活动中,笔记是一个辅助我们记忆的非常有效的工具。 对于专业的口译译员来说,口译笔记的作用是帮助他们还原刚刚听到的内容。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其最大的作用则是在我们做题的时候帮助我们记录并最终理清语言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原具体信息细节。 在听力练习当中,题目经常是在一大段语言材料播放完毕之后才出现,由于人记忆能力的局限这个时候很多本来已经听懂的内容已经无法被我们回忆起来,造成了信息模糊、信息丢失,以至于无法完成题目。而笔记可以有效地弥补人短时记忆的缺陷,掌握一点英语口译者们常用的笔记法,你会发现这些“专业人士”所谓的“高端技能”,对于普通的学习者来说同样有很大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在一般的听力考试中游刃有余。 英语笔记法的适用前提——听力过关(五大支柱),听懂是做笔记的前提条件,如果听都没有听懂,又怎么可能去记?再好地记录能力都不可能创造信息本身。 下面举例说明听力笔记的一些技巧: 1、不要大量记录文字(汉字、单词) ——而要使用符号来表示意思(缩写、图形) Eg:“powerful country”记作“强口”, “我同意”记作“I√ ”; “观点,看法一致”记作“⊙ same”, “economic development”记作“经↑” ↑表示“上升、快速上升、快速发展、快速上涨等” ↓表示“下降、减少、急剧下降、急速下跌等”; ↗表示“缓慢上升,缓慢发展、缓慢上涨等”; ←表示“返回,倒退等”; →表示“达到,至,导致,前进等”; +表示“加,增加,此外,另外,又加之”; —表示“减少,减”; >表示“多于,大于,强于”; <表示“少于,小于,不如”; ∵表示“因为,由于”; ∴表示“所以,因此”; =表示“等于,相同,与……相同”。 t表示thousand; m表示million; b表示 billion; 1st表示first。 2、不要横着写:

口译笔记技巧

笔记技巧 人脑的记忆由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部分组成。顾名思义,短时记忆是一种操作性的暂时记忆,长时记忆属于一种储存性的永久记忆。影响一个人短时记忆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记忆内容的意义性。即便是当感知的信息有意义时,人的短时记忆只可容纳由二十多个单词组成的句子,或者一组十位数的数字。 口译的过程中,译者会遭遇许多讯息负荷上的困难,例如:讯息过多、讯息密集(好几项并列的讯息)、讯息杂乱、或是讯息陌生(如数字或专有名词)。既使能够完全理解讯息的內容,也有可能无法完整地将讯息传达出来。因此,对于口译工作者来说,完全依赖人脑的记忆能力是危险的,记笔记便显得十分重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辅助工具的协助,这就是口译笔记。口译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在口译表达前对感知的信息进行记录的能力。记录分为“脑记”和“笔记”两种。 口译笔记的功能是:第一、具有辅助短时记忆的作用,避免遗忘漏失。第二、透过图像、版面与符号的交错运用,笔记具有语段逻辑分析与保存的功能,能将语篇的段落整理清楚并保存一段时间。 笔记是口译讯息整理与保存的工具,运用这项工具时必须先了解到底笔记的內容是什么。建立新架构的必要讯息是5W1H「六何」(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物、如何)。再加上,数字与专有名词就是了。 在讯息內容之外,还要进一步掌握的就是讯息內容之间的关系,例如: A. 笔记的的结构(指将讯息置于笔记纸上的组织方法) 1. 纵向分页—要将版面分割以充分利用纸面,可以纵向画一条中线区隔。 2. 橫向分段--在每一语意完整的段落之后画一稍长之横线,每一口译段落之后则画 一条贯穿版面之横线。 3. 阶梯式排列—适用于表示讯息的先后顺序。 4. 条列式记法—适用于表达并列的的讯息或是联手、对立等语意內涵。 B. 笔记的语言(运用图像、符号、简称、字母、文字或加以組合,以表达口语讯息的内容与结构。) “怎样记”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理论上以目标语加符号为宜,如“powerful country”记作“强□”,“我同意”记作“I√”,“观点,看法一致”记作“⊙same”,“economic development”记作“经↑”等等。用目标语记录能够帮助译者脱离原语的语言外壳,使笔记成为表达的雏形,为表达提供便利。不过理论归理论,遇到具体情况还应具体处理,译者完全可以采用自己认为最迅速,最简短的方法记录。比如汉译英时,汉语是母语,用汉语记,自然反应更快,记得更准,所以何乐而不为。相反,只要英文记录相对容易,就不必拘泥于上述的理论,锁住自己的手脚。还有英汉双语混用,也都是口译笔记个性化的体现。值得注

(课)视译单位(口译快速提高技巧)

视译单位-类意群 一、技巧讲解 1.断句是译出语语序关键,断句基本方法是以类意群为单位。以类意群为视译单位是断句基础和译员基本功。 2类意群特征 1)相对独立意义概念; 2)在一目可及范围之内; 3)能通过连接语灵活与前后视译单位结合。 3相对独立概念:可以被独立翻译出来,不会产生意义的上的误会或不完整 May I ask you to attend the meeting? 两个相对独立概念:[1]May I ask you; [2]to attend the meeting. [1]我可以请你; [2]出席会议吗. 4在一目可及的范围内:有时一个独立概念很长,难以迅速看完,只能再度划断。 The moment when all the people in the organization became angry and began to agree with one another as to who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was exactly the time when an

even more serious event took place. The moment //when all the people in the organization// became angry// and began to agree with one another// as to who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was exactly the time// when

an even more serious event took place 5.能够通过连接语较灵活与前后的视译单位结合:增加一个连接词之后,可以比较顺畅完整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Indeed, we hope to intensify work with China that not only adjusts to the international rules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century, but also joins us and other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century.

口译lesson1(最新整理)

第一单元口译理解 第一课听取信息 I. Theory and Technique: Receiving Information II. Technique Training 1.1 三种错误的饭后习惯 1.2 Why do we have eyebrows? III. Interpreting Exercise 1.3 US Vice President’s speech at Fudan University 1.4 王光亚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的开场白 1.5 Speech at inauguration of new facility IV. Interpretation-related culture: etiquette V. Everyday Accumulation: Cliché Part one. Receiving Information A. Difference between normal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practice and 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interpretation The most basic difference is that in the normal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practice, a listener is only asked to understand what he hears and make judgment, while in the interpreting environment, an interpreter is asked not only to understand but also to make logical analysis of what he hears and reorganize the information with his own words and express it through interpretation. 口译时译员要兼做编辑。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译员在听清并理解了讲话人话后,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他真正要讲的话,哪些是没用、重复罗嗦的废话,从而对其进行编辑处理。那么,这样做是否有悖于翻译忠实原则呢?否。因为,口语自有口语特点。讲话人在即席发言时,脑子里往往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但是具体表达和选词造句却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就是说,口语不可能像书面语那样严谨,其中必然有一些重复、罗嗦废话。甚至有的讲话人本来就不善言辞,经常会说出一些不完整、不知所云的话。这种情况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这时,译员就要善于综合,要在不遗漏讲话基本内容前提下,敢于删掉那些废话,使译出的话语条理清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忠于讲话人精神实质。否则一味追求逐字逐句照译,反而会给人零乱、不忠感觉。

北外口译翻译技巧资料(英译汉)

英译汉 Chapter One 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 一.词义的选择 (一)根据词性 He likes physics. They are shining like gold. Like knows like. (二) 根据上下文联系 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 He should be the last to blame.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二.词义的引申 (一)将词义做抽象化的引申 1.将表示具体形象的词译成该形象代表的属性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每个人的生活有甜有苦。 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them. 他们的性格既残暴,又狡猾。 2.将带有特征性形象的词译成该形象所代表的词 see-sawing between partly good and faintly bad 时好时坏这两种情况不断地交替出现 Their troops goosestepped into power. 他们的军队耀武扬威地夺取了政权。 (二)将词义做具体化的引申 The car in front of me stopped and I missed the green. 我前面的车停下来了,我错过了绿灯。 三.词义的褒贬 (一)英语中有些词本身具有褒贬意义 He was a man of high renown. 他是位有名望的人。 His notoriety didn’t come until his death. 他的恶名是他死后才传开的。 (二)中立意义的词在上下文中译出褒贬 The politician talked about his hopes and ambitions. 我们要求他谈了他的希望和抱负 He had lied to me and made me the tool of his wicked deeds. 他欺骗了我,使我成了他进行罪恶勾当的工具。 练习: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be at the heart of global economic competi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3篇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3篇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一:熟悉讲话场所,增强演讲效果 为了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译员在到达工作地点后,一定要先熟悉工作环境。观察发言人所处的房间设施情况,屋顶的高低、窗帘的厚度、房间的面积等都会对音效造成影响。此外,发言人需要对多少观众讲话,是在讲台上发言还是流动讲话,这些问题译员都需要考虑。对于译员本人来说,是站在讲话人身边还是退到舞台一侧,有没有辅助工具(如麦克风),是有支架的麦克风、手持无线麦克风还是便携式无线麦克风,在工作开始前的短暂时间里,应该尽可能充分地掌握情况。特别要注意调试麦克风,以免出现音质有问题或电池电量不够的尴尬场面。 口译工作者的演讲技巧二:综合运用演讲的几大要素 讲话人声音的产生伴随着一系列生理过程--首先是从肺部呼出气流,气流经过喉,振动声带而形成声音;再经过咽、嘴和鼻腔,声音被放大和修饰,最后通过舌、唇、齿和颚等部位形成特定的音。译员在翻译中应注意演讲几个要素的运用,即:音量(volume)、音调(pitch)、节奏 (rate)、停顿(pauses)、发音(pronunciation)和吐词(enunciation)。 1.音量 讲话人声音的大小和强弱程度。译员切勿大声喊叫,即使是发言人声音过大,也不可受到影响而提高音量。适中的音量即使

自己的翻译容易被听众接受,也不会显得信心不足或喧宾夺主。在翻译过程中调节音量是必要的。译员从开始讲话就应注意观察听众表情,特别是最前排和最后排听众的表情。前排听众露出不快的表情或者后排听众露出不解的表情,都是音量不合适的信号。 2.音调 声音的高低程度。一般来说,译员在翻译中最好采用中音,因为中音显得沉稳可信,并应注意通过音调的变化让听众感受到友好、温和、诚恳和热情。作为译员,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是不合适的,不温不火的音调可以显得自己更加客观。然而,这绝不意味着译员应自始至终使用一种音调,单调不变的音调会使听众感到沉闷,极大地破坏演讲效果。 3.节奏 讲话人声音传递的速度快慢。通常,中文表达速度是每分钟150~180字,英文则是120~150词。虽然译员应该考虑所翻译的内容特点和讲话人所采用的速度而确定自己翻译传达的节奏,但在平均值上下浮动幅度过大,会造成听众接受信息的额外负担。因此,译员应采用中等速度,而且在重要信息点,如数字、专门用语、人名、头衔等和讲话人特别强调的关键词上应将速度适当放慢。在翻译过程中经常调整节奏也十分重要。 4.停顿 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短暂休息。对于译员来说,适当停顿既能够自然大方地创造时间进行思考或修补翻译中的缺陷,又能够为信息表达带来更为出色的效果。马克·吐温在谈到演讲技巧时曾说过,“合适的词语也许有效,但没有任何词语比恰到好处的停顿

《英语口译教程》技巧总结

A Coursebook of Interpreting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语口译教程 主编仲伟合 一、即席演讲(Impromptu Speech) 口译是口头地将信息从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交际活动。译员服务的对象是发言人和听众,自己既是听众又是讲话者,所以从发声、英汉语言篇章、灵活应变的角度熟悉并应用公共演讲的技能应该在口译培训的初始阶段就得以强化。首先让学生观摩典型的汉、英语演讲,了解口译工作的现场,然后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颜色”和“我省/市的自然资源”为题分别做英、汉语即席讲话,让其他同学练习接续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练习时应注意:1、发言时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悦耳,音量适中,可参照腹部呼吸法发声训练。2、无需慷慨陈词,但是听起来一定要态度亲切、自然真诚,保持与听众的目光交流。3、口译时一般用第一人称,但是在同时兼任会谈双方的译员时需每次指明发言者身份。4、确保听众能听懂自己的讲话,速度在每分钟90~160词之间,听众鼓掌或哄笑时适当停顿,说到专有名词和头衔时应稍稍放慢速度,力求准确;察言观色,根据听众反应判断译语是否准确。5、作口译时少用或不用手势,即兴发言时难免有口误甚至被人纠正错误,这时应表现出良好素养,不做鬼脸,不皱眉头,虚心接受批评,立即改正。 二、传递意义(Interpreting the Meaning of the Utterance) 口译与笔译除了形式上的差别外,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口译的即时性(real-time),发言人话音一落,译员就必须把刚听到的长达3~5分钟的讲话(100~120个词/分钟)完整地在相应时间内(通常为3/4时间)转述出来。很多人能完整地复述一、两个小时的电影内容,但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记住300~600个词。口译不是逐字口头翻译,而是把“意义”(sense)从一种语言形式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这时应鼓励学生主要用大脑记忆意义而不是用笔来记忆,否则就会陷入只注意记字眼而不是意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影响后面记笔记的学习和训练。 三、记忆练习:提高积极听力(Memory Exercise: Improving Active Listening) 听取信息、理解并记忆是口译的关键环节。在训练开始时有些学生抱怨自己似乎理解了原语,但是等到翻译时却记不起刚才听过的内容。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注意力不够集中。译员不是普通的凭兴趣听取信息的听众,而是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听取并记忆愿与所有意思的特殊听众;2、对话题不熟悉或因英汉语序差异大,外语水平不够听不懂原语,所以无法记忆。所以应强化外语听力训练,同时扩充背景知识,带着问题听,听信息的中心思想或要点。口译培训的前期任务是让学生边听边分析理解信息,并在不记笔记的情况下表达所理解和所记忆的内容。所谓积极地听,就是要主动地解析和记忆所听内容的信息点以及各种信息点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较长、难度相对较大的讲话,听后说出时间、地点、主要事件、前后逻辑关系等内容,然后逐段分析,增补细节信息,领会语境支持下的理解程序。 四、记忆训练:借助记忆辅助工具(Memory Exercise: Making Use of Memory Aids) 记忆指的是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读取,遗忘是指对储存的信息无法读取或再认。记住原语信息对成功表达至关重要,首先译员必须对所听的内容感兴趣(译员工作的内容千差万别,从政治、经济、军事、医药、文娱、体育到信息技术,若没有一种对任何新事物新领域知识的好奇心是无法保证其自始至终集中注意力、理解并记忆原语的);其次根据对主题背景知识的了解,译员可以适当应用一些记忆力辅助工具来增强自己再认原信息的能力,如把描述性、方位感强的内容形象化,就可节省记笔记的时间和精力;把罗列出来的内容加以分类,进行综合归纳,可以删繁就简,快速记忆。 五、记数字(Remembering Numbers) 人的短时记忆只能记住6~7个孤立、无内在联系的数字符号。但是发言人经常会用数据来做实证性说明。大量天文数字夹杂在纷繁芜杂的信息当中一古脑儿地冒出来时给译员极大的压

浅谈口译及其技巧

浅谈口译及其技巧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口译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对英语口译人员的基本功底提出了要求,也对口译人员在英语口译技巧上提出了相关要求。本文首先对口译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从口译的听辨理解、笔记、数字三个方面,对口译的技巧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语口译;口译特点及原则;口译技巧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成为了世界各国沟通的桥梁。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国际事务中,与世界的交流也变得愈发频繁。口译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国与国之间活动与交流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这个大车轮滚动的润滑剂。近几年,口译译员的需求日益增长,逐渐成为了众人瞩目的一个行业,特别是同声传译,被称为金饭碗、二十一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等等。媒体的大量报道、丰厚的报酬、新闻中的露面,都使口译这个职业戴上了令人羡慕的光环。很多人都希望能加入到口译译员甚至同声传译的行列。 2. 口译及其特点与原则 首先,我们先谈论一下口译。什么是口译呢?口译的英语说法是interpretation,interpreting 或者 oral translation(其中"Interpret"来自拉丁语,是“表示、解释”的意思)。 口译从广义上来说,是泛指对晦涩难解之语的理解诠释或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传译。狭义而言,它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有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完整并即时传递与交流信息目的的交际行为,是现代社会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沟通方式。 其实,简单来说,口译就是口头翻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是指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即时准确地用口头表达出来,能够帮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顺利地交流和沟通的一种行为。 口译按照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交替传译,同声传译。按照场合可以分为会议口译、商务口译、外交口译、导游口译、谈判口译等等。 口译的必备要素包括“一种场合、两种语言、三种身份”。“一种场合”是指口译是在一个特定场合为了某个交际目的而进行的交际行为;“两种语言”是指口译通常包含交际双方的两种语言;“三种身份”是指口译中包含speaker,

口译训练方法及材料

各位大家好 我就是jacky ,那个帖子那个帖子《《我如何用一年考上欧盟口译司我如何用一年考上欧盟口译司》》一文的作者作者。。 我一直都想把这种系统的方法能够通过一个很好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让更多的人找到梦想让更多的人找到梦想,,发现真谛发现真谛。。 所以所以,,我和朋友们一起集中智慧我和朋友们一起集中智慧,, 起草了下面的这个操作的原则和程序,算作是一次大型的免费口译培训算作是一次大型的免费口译培训,,希望你能够看懂希望你能够看懂,,如果有什么问 题,可以回帖可以回帖,,如果没有如果没有,,就可以直接开始了就可以直接开始了,,一共六个月的进程一共六个月的进程,,如果你能严格执行下来如果你能严格执行下来,,考上二级口译应该没问题 1 分为6个不同的阶段个不同的阶段,,也就是6个月个月,,到什么阶段到什么阶段,,达到什么程度 2 在论坛上法帖在论坛上法帖,,监督自监督自己学习己学习己学习,,也接受别人的监督也接受别人的监督,,

3 完成了一个阶段完成了一个阶段,,给负责人发邮件给负责人发邮件,,才可以收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指示指示,,所以大家必须要学习后在论坛上发帖所以大家必须要学习后在论坛上发帖,,证明你每天都在学习证明你每天都在学习,,我们的 方法方法,,只能提供给真正热爱的朋友只能提供给真正热爱的朋友。。 4 办一个经验口译员解答专栏办一个经验口译员解答专栏。。 稍候我们会开通这个服务 7 有关学习的具体进程有关学习的具体进程:: 第一个月: 模仿新闻1h + 新闻精听 2h 基本上听新闻同类话题可以大致理解 第二个月第二个月:: (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 新闻听力一次准确理解大约50-60%,语言能力得到增长语言能力得到增长,,语音有所转变 第三个月第三个月:: (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该月学习计划将在前一个计划结束后给你)) 新闻听力一次准确理解大约70-80%,基本上达到语言的运用有了一定积 累, 新闻听力一次准确理解大约80-90%,语言运用比较正规语言运用比较正规,,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一:增译法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一:增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英语口译笔记速成(1)

第四单元口译笔记技巧(I) 第一部分技能篇 1.1 口译笔记的重要性 正式谈判和会议等场合的连续传译,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录的好坏。连续传译是在讲话人完成全文或一个完整的意思之后,再把原文译给听众。一个要把一篇讲话(可能持续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完整地记住,是非常困难的,很少有能做到这一点。有时一段话可能延续几分钟,并且常常会出现数字、人名和地名等,要准确、完整和快捷地转达发言人的意思,只靠口译员大脑的记忆是不够的。因此与其他口译技巧相比,作口译笔记是连续传译中最基本的技巧。如果记录方法掌握得好,能运用自如,又能临场发挥,所作的记录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技巧方面的不足。 1.2 口译笔记的特点 1.2.1 与课堂笔记的区别 a.目的不同 学生对课堂笔记或讲座的笔记方法都是非常熟悉的。学生听课时,往往把老师所讲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特别是教科书当中没有的内容,甚至是一些例句,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课后复习、巩固,便于举一反三。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恐怕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口译中所作的记录是为了记录讲话的概况,保证口译的顺利进行,但并非一定要照读记录,有时可以略看上一眼;有些内容较熟悉,也可不看,甚至还有可能完全不看。 b.时效性不同 由于两种笔记目的的不同,因此口译记录与课堂笔记从所需时间看也大不一样,课堂笔记保留的时间通常较长,为了日后加以巩固,课堂笔记应详细、清楚,口译笔记仅仅是为了当场使用,无需一年以后,一个月以后,一天以后,甚至一小时以后再去查阅翻译记录,由于刚刚听过讲话,对其内容还有较深刻的印象,所以可不必要全文记下来,只要作简单记号,达到提示的目的即可。口译工作一经结束,这些记录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c.方法不同 由于目的和时效性不同,口译记录与一般课堂笔记或会议记录的方法也完全不同,口译笔记往往只记几个重点词,且用上一些只有本人能明白的符号、箭头等,其他笔记往往比较详细,如课堂上,当老师讲某个单词的用法时,常会举例,而且老师往往会重复例句,让学生有时间写上完整的句子,以便课后温故。 另外,学生记课堂笔记即使记得不全,还能在课外与同学核对,或甚至抄别人的,而口译笔记应该字字句句有一定的含义,非常清楚、明白,能一目几行,便于即

口译技巧(1)

第七单元 Unit Six 口译技巧(1) Interpreting Skills (1)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要过语言、心理的技巧三道关。在具备了扎实的双语能力、建立起优良的心理素质后,关键还是技巧训练。 ?口译技巧的依据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从理论层面来说,汉语和英语的构造的哲学差异体现在句式、语法、词汇、语用等方面;口译员必须使用一些手段来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译出语顺畅、自然、易懂;从实践层面来说,口译的工作形式决定其在场所、进间、媒介等方面有特殊性,因此有很多实际的问题,如:听和译的同步、译语结构凌乱、错译后的补救等,这要求译员熟练灵活地使用一些技巧来妥善处理。 断句(segmentation) ?断句是同声传译技巧中最重要的一种。口译的黄金原则是“顺句驱动”,因为只有顺译才能在一边听源语的时候一边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译员所处理的并非完整的句子,而是一截一截的信息,这种技巧也被称为“切分”。“断句”就是对亚单元进行处理(working with subunits of sense) ?比较下面三组句子 1.I wish to thank you for inviting us to your great country. 我感谢您邀请我们来到您伟大的国家。 2.My delegation finds our current trip very exciting. 我们代表团认为我们的此次访问非常精彩。 3. I hope that we’ll have more exchanges of this kind in the near future. ?可以看出,前两句的源语(英语)和目的语(汉语)语序是一致的,译员可以边听边译; 但第三句中,英汉语在“亚单元”安排的顺序上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同声传译的困难。 如果在交替传译或者笔译中,可以将句子的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但“同声”的特点决定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译员要最大限度地在同传过程中争取缩短译语与源语发言之间的时间差。 “断”的手法很重要。如: ?I hope that// we’ll have // more exchanges// of this kind // in the near future. ?我希望//我们会有//更多的交流//此类的交流//在不久的将来。 ?切分如何掌握,要更多地思考。要断好一个句子,可以用下面结构作为“切分标志”:? (1)从句结构,包括主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听到关系副词如“when, where, why, how”等和关系代词“who ,which, whom, what , that 等就可以切断; ? (2)介词短语。由“at , in, before, on”等介词加名词形成的短语结构,可以在介词处从主结构切断; ?分词结构,包括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作定语状语。可以将分词结构切出,译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 ? 1. Aristotle, // the greatest of the ancient Greek thinkers, // had written a work

口译技巧第二次作业

问题 1 需要评分 I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1. 今天我讲的话题是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我重点讲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二文化学习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答案 所选答案: My topic today is the inherent link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 will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second culture learning, as well a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问题 2 需要评分 参考答案:1. My topic today is the inherent link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 will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second culture learning, as well a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答案 所选答案:今天我讲的话题是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我重点讲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二文化学习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问题 3 需要评分 3. 由于人类语言是文化的直接表现,所以可以说,第二语言学习涉及对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 所选答案: Since human language is the direct manifestation of cultur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volv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the language of the language. 问题 4 需要评分

1. 口译基本常识

口译基本常识Fundamentals of Interpreting 1. 口译的定义Definition of Interpreting 基本解释:口头翻译(区别于‘笔译’)。 译(譯)yì 把一种语言文字依照原义改变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例词:译本。译文。译注。译著。译制。译音。口译。笔译。意译。直译。翻译。 【动】 形声。从言,睪(yì)声。 1. 本义: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translate〗 译,传译四夷之言者。——《说文》 译,传也。——《方言十三》 北方曰译。——《礼记·王制》 重舌之人九译。——张衡《东京赋》 译者称西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译欧西人之言。——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汉语被译成日语;译品(翻译的作品);译义(意译);译写(翻译

写作);译经(翻译经典) 2. 解释;阐述〖explain〗 夫圣人为天口,贤者为圣译。——《潜夫论》 3. 通“择”。选择〖choose;select〗 周道衰微,失爵亡邦,后嗣乖散,各相土译居。——《隶释·汉孟郁修尧庙碑》 又如:译居(择居) 【名】 1. 翻译人员〖interpreter〗 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刘向《说苑》 又如:译费(支付给翻译人员的钱);译界(翻译界);译员(翻译工作者) 2. 异域〖foreignlands〗 沧波伏忠信,译语辨讴谣。——唐·顾况《送从兄使新罗》 又如:译语(异域的语言) in·ter·pret [in?t?:prit] v. in·ter·pret·ed, in·ter·pret·ing, in·ter·prets

Catti二级口译经验方法必过

我本科的专业并非英语,但本专业的课程不多,空闲时间不少,没事就学英语,纯粹是兴趣使然,后来慢慢接触到了翻译。在校期间,我只是偶尔旁听过一些翻译课程,并没有系统地学过,主要还是靠自学,多做练习,遇有问题就向有经验的老师请益,因此本科时还算打了点基础。需要说明的是,我自学翻译的主要方法就是“对照法”,将原文和较好的译文对照着看,这是个笨办法,但在我看来却最为有效。谈到翻译教材或辅导书,虽然见到一本买一本,慢慢也攒了几十本,但却没有通读过一本,因为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实践高于理论,而书中的有些内容在实践中总是派不上用场,还不如多做些练习提高得快些。毕业后我从事的工作与翻译无关,但英语学习也没间断。2005年春天,我决定参加年末的二级笔译考试。先买了本大纲,看了看样题,拟定了备考方案。综合能力考试不成问题,关键是实务考试。备考过程中我坚持勤动手的原则,每天英译汉和汉译英各做一段,真正动笔写,丝毫不马虎。备考过程中切忌光看不练,即只看各种教材而不练习,这样的考生几乎没有通过的希望。翻译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在实际练习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各种问题。教材的例子往往比较典型,但弄懂这些例子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就不会遇到新问题,没有哪本教材是万能的。必须要勤于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和总结。教材中的例子是别人咀嚼后的现成品,考生一定要学会自己去咀嚼,这个步骤断不能省。此外,练习中要动笔写,不能做视译。在平时训练中就要以考试的真实状况训练自己。口说和笔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过程,往往觉得看懂了,能翻译,但落到纸上的译文却不一定能令人满意。汉语是否通顺,英语是否准确,书法是否整齐,卷面是否干净,这都在考察平时是否动笔。关于资料,我自己根据大纲和样题准备了一些,简要介绍如下: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及其英译本 2.《中国翻译》编辑部编的《名作精译》(青岛出版社) 3.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政府工作报告2000-2009(中英文对照)及报告热词WORD下载 5.网上搜索的我国领导人讲话及其英译本 6.《时代》和《经济学家》等外刊若干新闻电子杂志:时代、经济学人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下载汇总(更新中)【翻译考试真题来源】[The Economist]2009年经济学人电子杂志下载最新汇总7.《英语世界》和《英语学西》若干 需要指出的是,资料不贵多而贵精,时间有限,因此必须要找到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资料并好好利用。由于我在备考开始之时已经掌握了翻译的基本技巧,所以备考过程中主要以练习为手段,侧重扩大阅读面和提高双语水平。我看的这些书不一定适合所有备考者。如果是刚刚接触翻译的网友,我还是建议找几本翻译教材读一读。二笔考试无固定范围,指定教材也就是个参考,千万不可以此为据,猜题目、背译文等方法就更不足取了。2005年11月的考试我顺利通过,但分数很低,由此我也猜测到评判标准之严格,同时也认识到唯有严格的评判标准方能保证证书的含金量。2006年1月份我开始准备二级口译考试,由于过了二笔,底气很足,轻敌之念遂生,以为二口不过如此。5月一考,大败而归,综合能力虽然勉强通过,但实务仅得50分。失败原因小结如下:第一,听力不过关。考口译,八成是考听力。虽然我有一定的听力水平,但那是做选择题的水平,听懂个大概也能勾对ABCD。口译考试却丝毫不能马虎,漏听或错听一点,全句的分就没了。第二,笔记不过关。交替传译的测试内容之一就是笔记,而我在备考中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结果在实战中记得一塌糊涂。知道成绩后,痛定思痛,端正态度,认真备考11月的考试。主要方法如下:第一,加大听力训练强度,不求数量,但求质量。即不在乎每天听多少,而是每天听懂多少。我经常一个晚上只练习一段10分钟的听力,一个词一个词地抠。虽然进度慢,但收效很好。第二,学着记笔记。推荐林超伦先生《实战口译》一书,书中对如何做笔记有相当详细的讲解。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