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开发的原型法

系统开发的原型法

第十章

信息系统建设

10.13 系统开发的原型法

10.13

系统开发的原型法

原型法(Prototyping)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基本思想: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在限定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方法构造一个系统原型

(Prototype),然后将原型交给用户使用,使用户尽早看到未来系统的概貌;

?通过用户的使用原型,启发用户进一步明确需求,在系统原型的实际运行中与用

户一起发现问题,据此对原型进行修改;

?这样不断完善修改,直至最后完成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

10.13

1. 原型法的开发步骤

?调查用户的基本需求(不是全部需求);

?按基本需求快速开发一个“系统原型”;

?将原型交用户使用,启发用户提出新的要求;

?按新的要求改进原型,然后再将原型交给用户使用。

反复迭代第(3)、(4)两个步骤,直到满足用户的所有要求。

10.13

2. 原型法的特点

相对于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的特点是:

?不要求用户提出完整的需求后再进行设计和编程,而是先按用户最基本的需求,

迅速廉价地开发出一个“原型”系统;

?用户需求是启发式动态定义的;

?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阶段无明确的界限,也没有明确的人员分工;

?系统开发过程就是一个反复修改完善的过程。

10.13

3. 原型法的优点和适用性

优点:

-省时省力,开发周期短;

-不需要用户一开始就提出明确的需求;

-用户参与开发过程、反馈快,可提高其满意度高。

适用性:

-适于需求不太确定和解决方案不明确的系统开发(DSS、ESS);

-适于开发最终用户界面(用户接口)。

10.13

4. 原型法的不足与局限性

不足:

-缺乏对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及严谨的整体分析;

-缺乏文档,系统维护困难;

-可维护性和标准化程度低;

-程序编码合理性得不到保证,运行效率可能低。

局限性:

-不适于开发大型系统

Thank You

本章结束

软件开发中的快速原型法

快速原型法(rapid prototyping) 快速原型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开发方法,它首先构造一个功能简单的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对原型系统逐步求精,不断扩充完善得到最终的软件系统。原型就是模型,而原型系统就是应用系统的模型。它是待构筑的实际系统的缩小比例模型,但是保留了实际系统的大部分性能。这个模型可在运行中被检查、测试、修改,直到它的性能达到用户需求为止。因而这个工作模型很快就能转换成原样的目标系统。 原型法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包括联机的屏幕活动,这一层的目的是确定屏幕及报表的版式和内容、屏幕活动的顺序及屏幕排版的方法; 第二层是第一层的扩展,引用了数据库的交互作用及数据操作,这一层的主要目的是论证系统关键区域的操作,用户可以输入成组的事务数据,执行这些数据的模拟过程,包括出错处理; 第三层是系统的工作模型,它是系统的一个子集,其中应用的逻辑事务及数据库的交互作用可以用实际数据来操作,这一层的目的是开发一个模型,使其发展成为最终的系统规模。 原型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是一种支持用户的方法,使得用户在系统生存周期的设计阶段起到积极的作用;它能减少系统开发的风险,特别是在大型项目的开发中,由于对项目需求的分析难以一次完成,应用原型法效果更为明显。原型法的概念既适用于系统的重新开发,也适用于对系统的修改;原型法不局限于仅对开发项目中的计算机方面进行设计,第三层原型法是用于制作系统的工作模型的。快速原型法要取得成功,要求有象第四代语言(4GL)这样的良好开发环境/工具的支持。原型法可以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方法相结合使用,这样会扩大用户参与需求分析、初步设计及详细设计等阶段的活动,加深对系统的理解。近年来,快速原型法的思想也被应用于产品的开发活动中。 快速原型方法与开发的风险管理 软件系统往往体现一定的功能,这些功能要符合一定的使用目的。现实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主题。这一现实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实现实际功能的软件系统,体现在需求、技术实现手段、应用环境等多个方面,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软件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快速变化这一事实,人们对于以后的预测能力也越来越有限,有时根本难以明确未来的需求,只能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因此直接导致了软件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一现实,特别是应用软件,直接与这种变化紧密相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习题与答案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一、选择题 1.以下各点中()不属于“业务流程”的基本要素。 A 、效率 B、输入资源 C、活动 D、价值 2.以下各点中,()不是UC矩阵的作用之一。 A、进行数据的完整性和匹配性检验 B、划分子系统 C、生成数据流程图 D、在网络中进行数据资源的分布 3.以下各点中,()不是诺兰阶段模型中提出的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之一。 A、初装 B、蔓延 C、成长 D、成熟 4.U/C矩阵是用来进行( )的方法。 A、系统开发 B、系统分析 C、子系统划分 D、系统规划 5.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开发策略上强调(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系统调查 D、系统设计 6.原型法开发系统的主要优点是()。 A.系统重用性好 B.项目易管理和控制 C.系统开发费用低 D.用户要求可较好满足 7.关于企业关键成功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谓关键要素是指关系到信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B.在一个企业中关键要素是固定不变的 C.关键要素是企业最先要解决、投资最先保证、质量要求最高的环节 D.同一行业的企业有类似的关键因素 8.MIS的战略规划主要是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A.设计与实施工作B.长期的、重大的发展方向目标 C.与其它系统的关系D.工作环境与条件。 9.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

A、由分解到抽象 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10.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 A、系统的业务流程的细节 B、系统的数据流程 C、系统是什么 D、系统的开发工具等 1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 B、总体规划位于系统分析之后 C、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相对容易的阶段 D、总体规划阶段应当包含数据流程分析 二.填空题 1.开发信息系统的策略有__自下而上__和__自上而下___两种. 2.“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的主要缺点是___不能从整体上考虑问题__. 3.“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的主要优点是___整体性和逻辑性强__. 4.“自上而下”的策略适用于_大_型系统的设计,而“自下而上”的策略适用于_小_型系统的设计. 5.BSP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__组织结构__. 6.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可分为系统分析,__系统设计__和__系统实施__三个阶段. 7.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8.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被称为诺兰阶段模型。 9.MIS的战略规划可以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10.BSP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信息系统结构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11.业务流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12.原型法贯彻的是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0306-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管理程序

日照在天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管理程序 ISMS-0306-2011 受控状态受控 分发号 版本A/0 持有人 编制:编写组审核:批准:李翠萍2011-6-30发布 2011-6-30实施

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对公司信息系统建设的策划、开发、实施、检查等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信息系统建设的策划、开发、实施、检查等控制要求,适用于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 负责批准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项目和建设方案。 3.2 研发部 负责全公司范围内产品软件的开发、测试和综合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 3.3 各职能部门 负责在业务范围内提出信息系统开发建设需求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项目实施、测试验收和项目质量的监控等工作。 4 程序 4.1 应用软件设计开发的控制 4.1.1 设计开发任务提出 各职能部门根据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经过本部门经理批准后,交付研发部进行设计开发。

4.1.2 设计开发的策划 研发部在接到任务通知后,首先要判断可行性,明确规定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的评审与测试要求及设计开发人员的职责与权限,设计开发计划方案由要求部门和研发部负责人共同批准后予以实施;必要时,如果对计划进行更改也需要获得双方经理共同批准。软件设计开发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软件功能要求; b) 详尽的业务流程; c) 信息安全要求; d) 时间进度要求; e) 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评审与测试要求; f) 设计开发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g) 其它要求。 4.1.3 设计开发人员的要求 软件设计开发人员须经研发部负责人授权,并应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1.4 设计开发方案的技术评审 4.1.4.1 设计开发负责人根据软件设计开发计划的要求,编制软件设计开发方案,由研发部负责人对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及系统的安全性进行确认。 4.1.4.2 对于大型软件开发方案需由设计开发人员、应用部门人员、内部IT方面的专家共同进行评审。 4.1.4.3软件设计开发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确定软件开发工具; b) 应用系统功能; c) 业务实现流程; d) 输入数据确认要求; e) 必要时,系统内部数据确认检查的要求; f) 输出数据的确认要求;

信息管理系统常用开发方法分类

信息管理系统常用开发方法分类 在系统开发的早期,由于缺乏系统开发思想,没能形成工程的概念,以至于60年代出现了所谓“软件危机”,也促使了一门新科学——“软件工程”的诞生。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者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了许多开发方法,其中常用的有结构化法(Structured Development),原型法(Prototyping Development),面向对象法(Object_Oriented Development)三种。1.结构化法 结构化法体现了自顶向下、结构化、生命周期思想的系统开发方法,主要包括: 1) 结构化分析设计技术(structured analysis design technique); 2) 约当(E. Yourdon)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3)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4) 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 提出的战略数据规划法;IEM 5) 我国专家提出的映射模型设计法(RMDM)和信息系统设计工程综合分析法(IDEA); 6) 杰克逊提出的JSP(Jackson structured program)和JSD(Jackson system development); 7) 哈兰.米尔斯(Harlan D. Mills)提出的系统开发的黑箱(black box)理论及其相应的分析设计方法等。 结构化法是基于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以用户至上为原则,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等手段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对应于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见图1),主要应用的结构化设计方法有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结构化编程(Structured Program)。 结构化分析(SA),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采用结构化分析解决问题主要通过“分解”和“抽象”两种方式。在这一阶段采用了诸如数据流程图(DFD)、数据字典(DD)、处理逻辑表达(PL)、数据存储规范化(NF)及数据立即存取图(DIAD)等工具或理论。通过SA过程就能得到一个系统的抽象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设计(SD)是对SA阶段提出的逻辑模型进行计划性的设计。通过SD工作过程,尽可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可变性、可控性和工作质量。SD的工作主要包括代码设计、文件/数据库设计、I/O设计、模块功能设计和处理过程设计。SD提供了一整套设计工具、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采用影射思想由DFD图得到SC图。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可实施的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程序设计(SP)是采用一些基本的控制结构(IF…ELSE…ENDIF、DO WHILE…ENDDO、DO CASE…CASE…ENDDO等)工具,采用自顶向下地扩展、模块化、逐步求精原则从事程序代码设计,以得到一个现实的物理模型。 2.原型法 原型法基于新一代的系统开发工具和快速开发方法, 主要包括: 1)原型方法及其分支(如瀑布型和快速型方法); 2)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方法); 3)为建立专用的信息系统开发生成工具的环境,用于定义和生成实际系统的方法。 原型法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法LC相比摈弃了一步步周密细致地调查、分析、整理文档、再进行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繁琐过程而快速构造系统的物理原型。但是,并不能说开发人员用原型法就没有一个分析、设计、实施的过程。实际上开发人员在运用原型法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系统进行了一个分析、设计、比较的过程,才能快速构造一个原型系统,这个原型系统蕴含着开发人员分析、设计、比较的思路,只不过开发人员直接用物理模型表达了对系统的理解,而省却了结构化法中的大量的文档资料。 3.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法(OO)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它与原型方法的设计与实现有一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复习资料及答案解析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 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 A.人、信息、信息技术 B.人、计算机、系统 C.计算机、信息、网络 D.系统、计算机、信息 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般分为()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C.程序、数据和文档D.程序和数据 3. 一门课可以由多名学生选修,一个学生也可以选修课程,课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 A.1:1 B.1:n C.n:1 D.m:n 4. 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由顶向下 B.由底向上 C.集中 D.分散平等 5.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 A.数据关系较复杂、数据量大的系统 B.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 C.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 D.运算关系复杂、运算工作量大的 6. CRM和ERP分别指的是() A. 供应链管理和企业资源规划 B. 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C. 客户关系管理和企业资源规划 D.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资源规划 7. 数据库设计属于()阶段。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运行 8. 某大学的学生学号(共7位)按如下规定生成:前两位表示年级,中间两位表示系,后三位表示顺序号。例如:9704026表示1997年入学,在计算机系,第26名注册,这种代码属于() A.顺序码 B.层次码 C.系列顺序码 D.矩形码 9. 实际上,系统分析的结果就是要给出系统的() A.物理设计 B.总体设计 C.逻辑设计 D.系统设计

10.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A.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11.关于计算机辅助管理不正确的叙述是() A.事务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 B.事务处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C.决策支持系统一般比管理信息系统规模大 D.决策支持系统一般嵌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 12.数据流程图具有() A.概括性和具体性 B.具体性和抽象性 C.抽象性和概括性 D.直观性和具体性 13.数据处理的两大类方式是() A.成批处理和顺序处理方式 B.成批处理和联机实时处理方式 C.顺序处理和直接处理方式 D.顺序处理和联机实时处理方式 14.子系统划分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是()。 A.功能划分 B.顺序划分 C.数据划分 D.过程划分 15.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时,原型是() A.系统的概念模型 B.系统的逻辑模型 C.系统的物理模型 D.可运行的模型 16.原理上可行得通的系统是() A.概念系统 B.逻辑系统 C.物理系统 D.实在系统 17.下列不属于配送系统的主要子系统的是() A.顾客定单子系统 B.库存补充子系统 C.资金管理子系统 D.账目维护子系统 18.系统分析阶段工作的依据是()。 A.总体规范方案报告 B.系统设计报告 C.系统可行性报告 D.系统实施报告 19.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所处的阶段是()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维护 20、企业中物流与信息流的不同特征是()。

快速原型方法与软件开发中的风险管理

快速原型方法与软件开发中的风险管理 软件系统往往体现一定的功能,这些功能要符合一定的使用目的。现实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主题。这一现实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实现实际功能的软件系统,体现在需求、技术实现手段、应用环境等多个方面,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软件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快速变化这一事实,人们对于以后的预测能力也越来越有限,有时根本难以明确未来的需求,只能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因此直接导致了软件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一现实,特别是应用软件,直接与这种变化紧密相连。 但是,软件开发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个软件系统从需求、设计、开发到投入使用,这一周期都不会很短,即从需求产生到实际能够投入使用这段时间,其本身就已经成为应用软件自身的风险,很可能当一个软件开发完成的时候,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发出来的软件已经不适用了。软件生命周期已经缩短,特别是应用软件,随着新业务的市场窗口变窄的趋势,其自身的寿命周期也在缩短。快速投放市场已经成为软件系统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给软件产品带来的风险,成本控制也成为软件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需求变化的风险的评估来重新认识软件寿命周期,以合理的成本完成软件开发,也已经成为对软件产品管理者的一个挑战。 在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中,主要使用瀑布式顺序开发方法,包括需求分析和定义、系统设计、实现和单元测试、系统集成测试、运行维护等多个阶段,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全面、严谨,但最大的缺陷,就是过程一旦启动就难以适

应变化。这一方法是基于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能够提出明确的需求。当面对快速变化、甚至是根本不明确的需求时,这种假设根本上就不成立,因此这种传统的开发方法的缺点就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应用软件的开发,由于它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使用这种传统的开发方法,已经难以为继。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快速、成本合理的软件开发方法。 快速原型方法就是这样一种开发更加迅速、更加成本合理的开发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确切定义出需求,明确软件要实现的功能是什么,而这恰恰也是最困难的过程,因为现在许多用户在初期只有一个隐约的、大致的考虑,根本不可能提出具体明确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使用快速原型进行反复交流、细化需求,就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一个软件的原型,主要是模拟重要的功能和界面,但是一般不考虑运行效率,也不考虑系统的健壮性,出错处理也考虑不多,它的目的只是为了实际描述概念中的结构,使用户能够检测与其概念的一致性和概念的可用性。 目前主要有两种快速原型方法: ·丢弃原型(Throw-away prototyping)。其目标只是为了明确需求,使用最简单的开发方法,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一个可工作的系统,该系统只关注功能,不考虑开发工具、性能、容错、未来实际运行环境等。通过反复与客户交流和修改原型,使原型的功能能够充分体现客户需求。在明确了需求之后,原型就会被丢弃。以后软件的开发将根据明确了的需求按照传统的工程化方法来开发。 ·进化原型(Evolutionary prototyping)。其目标就是与客户一起工作,从一个原始的需求的轮廓开始,逐步改进,最终发展成为符合实际需要的系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解决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怎么解决 1.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有偏差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评价侧重计算机硬件配置.而不是信息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和深度.这种误读给国内外许多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带来惨重损失。 2.目标不明确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调研不够充分,分析不够清楚明了,就比如开发的工作人员中,对整个系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基本的,明确的、全面的的概念,就照着自己的想法做下去,进行设计和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后才发现设计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而使得系统开发失败,重新开发设计,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 3.开发时忽视了高层领导者的态度 有时候开发人员本着自己的意愿设计并开发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尽管系统很好,但领导不满意属下擅自动手,不听指挥,从而浪费了时间,资源和心血,还加剧了与领导之间的隔阂。并且在没有领导的授权和支持下,能开发出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很是艰难。 4.开发时缺乏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并且人员之间的合作能力较差 “只要熟练掌握几门计算机语言,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信息系统开发人员”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实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或手段,编码只不过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是一项多人群体性的任务,需要很好的合作与协调,没有这些很难开发出所需要的系统,并且会使系统开发周期变长,无针对性。 5.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落后 在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又脱离实践,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编程技巧能力培养,而忽视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团队合作能力差,系统开发本身还缺乏一套严格的理论基础以及缺少一套简单有力的开发工具。 6.开发后缺乏软件测试,并且安全性有待提高 软件测试是开发过程的必要过程,不进行的话,很难知道是否达到预先的要求,实现想要达到的目的,安全性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山寨,盗版比较猖獗,这增加了开发的成本并严重影响了更新的速度。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程序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程序 1、目的 为确保信息系统的获取、开发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并保证公司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ISMS范围内所有参与信息系统的获取、开发过程的相关人员。 3、术语和定义 4、职责和权限 DKC负责信息系统的获取、开发和维护; 相关部门配合DXC及时响应相关要求。 5、相关浯动 5.1 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 信息系统在建设或升级之前,根据业务活动要求, 要通过调研、风险评估等手段识别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 并依据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提出信息安全需求, 作为信息系统整体功能需求的一部分。安全需求包括: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的准确性; 系统容量设计的合理性; 技术设计和施工组织两方面的安全性: 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处理办法;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公司信息安全有关规定的符合性。

5.2信息系统的获取与开发 521信息系统开发管理 对承建单位在几个方面提出要求: 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的责任和义务要求; 保护知识产权的责任和义务要求; 使用公司信息处理设施的信息安全责任和义务要求。 对使用的产品,应有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软件产品必须为正版的商业软件,信息安全产品必须通过国家相应机构的检测认证,特别是涉密产品,必须使用国家保密单位批的信息安全产品。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将开发、测试与运行系统分离,避免开发和测试活动对运行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造成影向。 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出DXC负责安全控制与管理,重点监控以下内容: 测试数据的输入验证,以减少输入错误造成的风险: 系统对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检查,防止因数据完整性的 错误造成的风险; 要对输出进行验证,确保输出的完整、正确; 对程序源代码的访问要做出明确的规定; 公司的敏感数据不允许作为测试数据使用。 5.2.2重要信息的保护 信息系统的运行系统文件、重要要测试数据、程序源代码是采取措施加以保护。这些数据必须进行备份,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备份数据要保

实验2 图书管理原型系统开发

[实验2] 图书管理原型系统开发 实验目的: 1.通过开发一个小型图书管理原型系统,懂得如何使用ACCESS; 2.理解开发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开发过程。 实验步骤: 1、创建数据库 (1)启动Access,单击“创建”按钮,建立“图书管理”数据库; (2)通过导入方式,把Excel中的图书、读者、借阅3张工作表的内容导入数据库中,并保存成图书、读者、借阅3张表。 点击菜单“外部数据”——“EXCEL”。 2、设计查询 要求:查询读者所借阅图书的情况。 (1)点击菜单“创建”——“查询设计” (2)注意: 排序:按借阅日期降序 条件:借书证号键入〔请输入读者借书证号:〕(方括号表示其为参数查询)

3、设计窗体 点击菜单“创建”——“窗体向导” 图1 主窗体和子窗体 4、设计报表 点击菜单“创建”——“报表向导” 图2 报表设计界面 5、设计宏 (1)创建3个打开表的宏 点击菜单“创建”——“宏”,选择Opentable ,分别选3张表,宏名为宏1、宏2、宏3; (2)创建“退出系统”的宏 点击菜单“创建”——“宏”,选择Closewindow ,操作参数的“对象类型”选“窗体”,并在“对象名称”中填入相应窗体的名称“主窗体”(此窗体在接下来的步骤中设计)。6、建立主窗体 (1)点击菜单“创建”——“窗体设计”,从工具栏中拖动自己想要的控件。 这里仅指定一个标签和一个图像对象,下面建8个命令按钮,分别对应我们已经制作的

3张表,2个窗体,1个报表,1个查询和一个退出系统的宏。 图3 封面设计 (2)用命令按钮向导完成设计。选择“杂项”中的“运行宏”,如图4所示。 图4 命令向导按钮 单击“下一步”后,选择希望运行的宏“宏1”,表示按此按钮即可打开前门设置宏时的数据表,如图5所示。

原型法和结构化系统开发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包括哪些步骤?与原型法相比,有什么缺点 随着金融领域计算机应用的快速普及,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项目风险也越来越高,尤其在管理信息系统项目面临需求不明确、性能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仅仅依赖传统的基于瀑布模型的开发模式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快速原型法通过构建一个含有目标系统主要特征的“软件样机”,实现产品设计的快速评价、优化改进、功能试验、性能试验,用户通过测试原型,可以亲身体会目标系统的大致功能、性能等,同时也可启发用户的思路,反馈给开发人员,使需求更台理、明确.使设计更符合应用需要。 一、选择 1.以下各点中(A )不属于“业务流程”的基本要素: A 效率 B 输入资源 C 活动 D 价值 2.在以下各点中,(D )不属于“业务流程”的特点: A 目标性 B 动态性 C 整体性 D 环境适应性 3.以下各点中,(C )不是UC矩阵的作用之一: A 进行数据的完整性和匹配性检验 B 划分子系统

C 生成数据流程图 D 在网络中进行数据资源的分布 4.在以下系统规划方法中,(D )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 A 价值链分析法 B 企业系统规划法 C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D 关键成功因素法 5.以下各点中,(C )不是诺兰阶段模型中提出的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之一: A 初装 B 蔓延 C 成长 6.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该方法具有哪些特点?[答] D 成熟 二、判断 1.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需要一定的软件环境的支持。(正确) 2.原型法特别适合对大型系统的开发。(错误) 3.UC矩阵的每一列(数据列)中应当至少有一个以上的“U”。(正确) 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缺点之一是工作繁琐、工作量大。(正确) 5.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可以不进行需求分析。(错误) 6.通常,“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适用于对开发工作缺乏经验的情况。(正确) 7.建立信息系统是企业进行流程再造的有力工具之一。(正确) 8.BSP方法规划信息系统的缺点之一是,其规划的信息系统不能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任务和特点;懂得系统开发的原则、系统开发的方式、开发的策略、开发的组织工作与项目管理的内容;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和各自的优缺点;理解面向对象法和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基本内容 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1.系统开发的任务:系统开发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其中核心是设计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2.系统开发的特点:复杂性、基于原系统、高于原系统、一把手工程、产品是无形的。 3.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面向用户原则、系统性原则、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逐步规范发展的原则。 4.系统开发的主要风险:投入超计划、系统性能比预期差、没获得预期收益,有的甚至导致完全失败。 二、系统开发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遵照用户至上的原则,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提出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到系统完全建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这5个阶段是: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与评价。按照规定的步骤和任务要求,使用图表工具完成规定的文档,采用自顶向下整体分析和设计,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优点: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区间、设计方法结构化、文件标准化和文献化。 缺点:开发周期长、繁琐,使用工具落后、不能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变化、不直观,用户最后才能看到真实模型。 2.原型法 原型法: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并将其演示给用户,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意见和评价对这个原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完全满意为止。 原型法的类型:丢弃式原型法、演化式原型法、递增式原型法。 优点:减少开发时间,提高系统开发效率、改进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的信息交流方式、用户满意程度高、应变能力强。 缺点:开发工具要求高、对大型系统或复杂性高的系统不适用、管理水平要求高。 3.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法:面向对象方法的技术把对象的属性(数据)和处理(方法)封装在一起,通过子类对父类的继承,使得软件便于维护和扩充,提高了软件的可复用性。 面向对象法的术语:对象、类、消息、继承、封装。 优点:以对象为基础,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对象客体的描述与软件结构之间的转换,解决了传统结构化开发方法中客观世界描述工具与软件结构不一致的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解决了从分析和设计到软件模块多次转换的繁杂过程。 缺点:需要有一定的软件基础支持才可以应用,对大型的系统可能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

GIS原型系统开发报告材料

GIS原型系统开发报告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14131 团队:Big big six 组长:蒋文佳 组员:张金生、张志鹏、赵泽军、罗文森、熊慧敏

目录 1 引言 (4) 1.1 项目背景 (4) 1.2 系统需求分析 (4) 1.3 可行性分析 (4) 1.4 项目组成员简介 (5) 1.5 项目管理 (5) 1.5.1 评分标准 (5) 2 软件安装与卸载 (5) 2.1 GIS原型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5) 2.1.1 三级标题 (5) 2.1.2 三级标题 (5) 2.1.3 三级标题 (5) 2.2 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装与卸载 (5) 2.2.1 三级标题 (5) 2.2.2 三级标题 (5) 2.2.3 三级标题 (5) 3 软件功能与特点 (6) 3.1 软件特色 (6) 3.1.1 软件界面介绍 (6) 3.2 要素的存储与查询 (6) 3.2.1 点要素 (6) 3.2.2 线要素 (6) 3.2.3 区要素 (6) 3.3 要素的可视化 (6) 3.3.1 点要素 (6) 3.3.2 线要素 (7) 3.3.3 区要素 (7) 3.4 要素的编辑 (7) 3.4.1 点要素 (7) 3.4.2 线要素 (7) 3.4.3 区要素 (7)

4 软件扩展模块 (7) 4.1 测距 (7) 4.1.1 三级标题 (7) 4.1.2 三级标题 (7) 4.1.3 三级标题 (7) 4.2 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8) 4.2.1 三级标题 (8) 4.2.2 三级标题 (8) 4.2.3 三级标题 (8) 4.3.3 三级标题 (8) 5 小结 (8) 附录: (10) 参考文献: (10) 一、引言 1.1项目背景 该项目的主题是GIS基础软件系统的开发,主要目的是做一个能实现基本GIS软件功能的系统,例如点、线、面元素的存储、查询、可视化、编辑等,面向对象主要为需要对图形做基本矢量化操作或者对数据进行数字高程模型三维可视化的用户。 1.2系统需求分析 见附录里面软件规格说明书 1.3可行性分析 1.4项目组成员简介 开发团队:Big big six 项目经理:蒋文佳 项目成员:张金生、张志鹏、赵泽军、罗文森、熊慧敏 1.5项目管理 1.5.1 评分标准 实习迟到10min以上周例会无故缺 席 任务未做积极发言实习态度 蒋文佳张金生张志鹏

管理信息系统补充习题3及答案

2012管理信息系统补充习题三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包括封装性、__继承性___、和多态性。 2.通常开发MIS时采用自上而下和__自下而上______两种策略的结合,前者用于定义整个系统,后者用乎逐步开发。 3.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有生命周期法、_面向对象法___、___原型法_和CASE方法等多种。 4. 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管理与评价几个阶段 二、选择题 1.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 C ) A.模块化 B.集成化 C.自底向上,逐步求精 D.规范化 2.用原型法开发系统时,使用、评价系统原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B ) A.修改与完善系统原型 B.征求用户对系统原型的评价和改进意见 C.扩展系统功能 D.研制者分析、评价已建原型 3. 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 ( A ) 。 A. 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 B. 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 C. 数据关系较复杂、数据量大的系统 D. 运算关系复杂、运算工作量大的系统 4.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先要提供一个原型,再不断完善,原型是( D ) A、系统的概念模型 B、系统的逻辑模型 C、系统的物理模型 D、可运行的模型 5.系统开发的原型法的主要优点是( A )。 A.能更确切地获取用户需求 B.能提高系统开发文档的规范性 C.能合理设计软件的模块结构 D.能提高编程的效率 三、判断题 1.原型法适合于开发大型管理信息系统。(错误) 2.把一组对象的共同特征加以抽象并存储在一个类中的能力,是面向对象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正确) 3.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需要一定的软件环境的支持。(正确) 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缺点之一是工作繁琐、工作量大。(正确) 5.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可以不进行需求分析。(错误) 6.通常,“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适用于对开发工作缺乏经验的情况。(正确)

快速原型法--资料

“快速原型法”在项目开发中的成功案例 项目型软件的开发流程,通常会包括七个步骤:第一步:需求调研分析;第二步:概要设计;第三步:详细设计;第四步:编码;第五步:测试;第六步:软件交付准备;第七步:验收与收尾工作。 在项目型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依据软件工程思想的标准,遵循软件开发流程(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一步步的操作是最正统和最标准而且有效的做法,项目组人员的理解并落实这一点,整个项目就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狭义的项目组成员是指软件公司的人员,广义的项目组成员还应该包括客户方,对于客户来说,更关心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由于项目组成员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会有差异(比如项目开发方的长处在计算机方面,而合作方在专业知识),再加上沟通不畅等因素,会给项目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甲乙双方对于研发成果存在争议、项目无法按期完成等等。 简单谈一下Byteh经历的一个项目情况。由于项目的专业性,摆在项目组人员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理解需求其次才是后续步骤。如果严格按照软件开发的流程,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风险。 我方项目组果断决定采用快速原型法和敏捷开发的思想作为此次项目开发的主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1、在获取用户原始需求后迅速理解开发出一个雏形,把一个能看到的软件界面反馈给用户去探讨更进一步的需求,去更准确的把握用户需求,反复迭代。这点对甲乙双方都是有利的,当你拿着一堆文档让客户确认需求签字,从文档上看双方理解一致就签字了,然而等中期汇报做出来成果会发现简直就是南辕北辙,下次再签字肯定就会犹豫了…… 下图来自网上,说明了各方理解的“需求”和成果的差异:

重大项目管理系统需求及原型设计说明书

重大项目管理系统需求及原型设计说明书 XX市东城区重大项目管理系统三期需求及原型设计说明书 一、背景 经过XX市东城区重大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两期项目的建设,目前东城区重大项目协调办公室已经拥有一套较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完成了数据的采、管、用全流程,但是随着信息化应用程度的不断发展深入,新型的业务手段不断拓展如;移动端APP、微信等方式。项目前两期建设主要是以数据信息的采集、汇集、为主,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和发展,便于使用者摆脱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追身办公,亟需将数据的应用分析内容、成果以移动端服务的形式推送给各级数据使用者。 二、主要需求 项目以web+app形式开发,项目分为前端用户app和后端管理系统(web)两部分,前端app主要负责项目巡查人员通过手机照相等手段随时、随地、方便地进行项目进度申报、主要领导随时、按期进行项目进展情况查看,项目申报提醒等功能。后端采用web方式,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系统管理、项目初始化(项目名称、位置、负责人、基础信息录入)等工作。项目部属于XX市东城区电子

政务外网DMZ区,以便工作人员在互联网可以使用本app进行项目进展申报。具体功能如下: 1、项目展示和管理: App首页为项目展示和管理,项目基础信息由后台进行初始化录入工作,并进行权限分配,以确保人与项目的对应关系。领导和主管人员可在首页看到所有项目,点击任何一个项目,即可进入该项目的项目页面,包括项目基础信息,项目位置地图截图,卫星图截图,以及项目历史进展情况及当前项目进展情况。现场项目负责人则只能看到本人所负责的项目,点击项目进入项目具体情况后,可看到项目基础信息,便于查阅,同时可看到自立项起该项目的历史进展记录,还可通过点击项目信息维护(+号)按钮,新增最新项目信息。 此页面显示项目的数量,取决于登陆用户的权限,领导及主管部门可以全部可见,项目巡查人员则只能看到与自己相关的项目。每个项目均链接到项目详情页。 上述两个页面的内容,由管理后端进行数据的初始化工作,并在app前端进行展示。 项目详情页的第三页,是项目进展页,项目进展页则由具体使用app的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上传现场照片和说明文字。项目进展页如下图所示:

演化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演化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概略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在先进的IS开发工具的支持下,快速地实现一个能反映用户当前最迫切需求的原型,然后与用户一起运行并逐步改进,基本满足这个需求后,再逐步扩充其功能。因此,首先要把系统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而又容易把握的若干个小系统,并选定其中一个作为第一期工程,然后在首轮开发中快速地得到其初始原型。本节以数据库(DB)设计为中心,使用Visual FoxPro(VFP)6.0,对某商业企业以其仓库的进、销、存信息系统为第一期工程,讨论用原型法开发首轮原型的具体过程。这里把系统分析与设计做得比较规范,叙述也是直线推进,是为使学生把握全貌。原型法的各轮开发都是只要做概略分析与设计就动手实现,并且是不断反复而非直线推进的。讨论中假定读者已经学过并熟悉VFP6.0。因此,有关VFP6.0的知识和程序设计这里不再重复,不熟悉的读者可参见有关的书籍。 11.4.1 系统首轮概要分析 仓库进、销、存(进货、销售、存储)管理是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也是一个企业能否取得效益的关键。建立仓库进、销、存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使企业能做到合理进货、及时销售、库存量最小、周转灵活、没有积压,使企业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一. 需求初步分析 1.组织结构概况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该商业企业的组织机构图如图11.3所示,图中只简单地给出与仓库进、销、存业务相关部分的结构层次图。供应部负责进货业务;销售部负责销售业务;仓储部下有三个仓库,负责存储各类商品。 图11.3某商业企业仓库的进、销、存组织机构图 2.业务流程概况 业务流程分析简述如下: J.进货管理 接受供应部门交来的进货单,审查,有错退回,无错则与已到货物核对,单物不符则退回,相符则把货物入库,在库存台帐各相关帐页中登入进货栏并修改库存栏。 P.盘存管理 接受仓储部门交来的盘存通知,审查,有错退回,无错则依库存台帐盘点货物,填写盘存明细表,按处理意见,登记库存台帐相应货物页,对使现存量少于最小存量者,登记进货要求单,交供应部门。 T.提货管理 接受销售部门交来的订货单,审查,有错退回,无错则与库存台帐核对,缺货项填缺货单交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答案 第3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D 5.D 6.C 7.C 8.A9.A10.D11.A12.C13.D14.D 15.C16.D 17.C18.A19.B20.D21.B 22.D23.D 24.B 25.D 二、多选题 1.ABD 2.ABD 3.AC 4.AC 5.ABC 三、填空题 1.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2.不能从整体上考虑问题 3.整体性和逻辑性强 4.小,大中 5.结构化设计 6.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7.自下而下 8.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程 9.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和评价 四、判断改错题 1.F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虽然开发周期较长,但目前还是一种比较普遍使用的方法。 2.T 3.F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中,系统规划和分析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4.F原型法和生命周期法虽然思想不一样,但可以结合使用,先用原型化的过程获取需求,然后按照生命周期法的步骤进行设计实施。 5.T 6.F系统分析阶段建立的是系统的逻辑模型。 7.T 五、名词解释 1.生命周期:任何系统都会经历一个由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系统的生命周期。 2.原型法:原型法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初始模型),从而使用户及早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原型不断提炼用户需求,不断改进原型设计,直至使原型变成最终系统。 3.对象:对象就是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在计算机程序世界里的抽象表示,或者说,是现实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

开发阶段 项目立项主要任务 提出开发请求 用户需求分析 企业的运行情况 企业管理方法 信息需求分析 基础数据管理状态 现有信息系统运行状态 确定系统目标常用工具初步调查各种调查方法系统规划划分子系统 功能结构图的总体设计 数据库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总体方案设计代码方案的总体设计 系统物理配置总体方案的设计 工程费用概算与效益分析 制定实施计划 给出系统的总体方案 经济上的可行性研究 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操作上的可行性研究

法律上的可行性研究 管理上的可行性研究 书写可行性分析报告 审核批准 组织机构与功 详能分析审核项目开发计划 申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组织机构与功能调查 绘制组织机构图 绘制业务功能一览表 收集相关资料 绘制业务流程图 绘制表格分配图 收集相关资料 绘制数据流程图 分析系统目标 分析原系统存在的问题 优化子系统的划分结果,分析各子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绘制新系统的DFD图 新系统的边界分析 确定数据处理方式

系统分析报告组织结构图业务功能一览表业务流程图表格分配图 数据流图U/C矩阵PERT图细 系调业务流程分析xx 数据流分析分析系统分析与逻辑模 型设计 系系统物理配置方案 设计完成系统分析报告,交有关部门审批,选择计算机机型 确定网络 确定DBMS统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 系统流程图设计 处理流程图设计 详细设计编码 数据存储设计 输入与输出设计 指定设计规范 编写程序说明书 编写系统设计报告 物理系统的实施绘制功能结构图 划分模块

把DFD图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图具体规定处理过程中各个步骤 为新系统中的数据编码 统一并改进编码 DB的逻辑结构设计 DB的物理结构设计 输入设计、输出设计 制定文件名和程序名的统一格式 定义处理过程 完成系统设计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审批采购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系统 准备机房 安装调试设备 管理程序设计 业务程序设计 程序调控 分调 总调 以新系统代替旧系统 将系统交付使用,验收是否合格 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