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数下精讲精练答案

七数下精讲精练答案

七数下精讲精练答案
七数下精讲精练答案

导学丛书七年级数学(下)

参考答案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1 认识三角形(1)

【自学检测】 1. 5 2. B

【探究活动1】(1)第二只蚂蚁爬的路程短,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AB +AC >BC ; (3)有BA +BC >AC ,BC+AC >AB

【探究活动2】 (4,6,8),(4,8,10),(6,8,10)

【夯实基础】 1. 略 2. C 3. 13 4. B 5. c b a c b a c a-b c-a b b-c a c a-b a-b-c ++=+++++=++++- 6.(1)10

【智能提升】 ∵AB +AC =BE +AE +CD +AD 又∵在△ADE 中,AE +AD >ED ,∴BE +AE +CD +AD >BE +ED +DC ,即AB +AC >BE +ED +DC

1.1 认识三角形(2)

【自学检测】 1. 80° 2. ∠ADC △ADC △BCD 3. C

【探究活动1】 80°

【探究活动2】 72°

【夯实基础】 1. 90° 2. 100° 145°135° 80° 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或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 3. 52° 32° 4. 45°,60°,75° 锐角三角形

【智能提升】 (1)180°; (2)没有变化,理由略; (3)没有变化,理由略

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自学检测】 1. 略 2. 30 3. 1

【探究活动1】(1)∠BAD=∠CAD =

21∠BAC ; (2)BE =CE=2

1BC 【探究活动2】105°

【夯实基础】 1. (1)=; (2) =; (3)=; (4)> 2. 10.5cm 3. C 4. 72° 5.B 【智能提升】 1. 140°,∠BIC =90°+2

α 2. 15 1.3 三角形的高

【探究活动1】 110°

【变式训练1】(1)<;(2)=;(3)> ;(4)=

【探究活动2】 63

【变式训练2】4

1S

【夯实基础】 1. CE AD BE 2. A 3. 45° 15° 4. 略 5. ①,②,④ 6. 略 7. 1∶2

【智能提升】 1. 互补;∠BHC =180°-α 2. (1)13°;(2)

2

1(β-α)

1.4 全等三角形

【自学检测】 略

【探究活动1】 ∠B 和∠D ,∠BAC 和∠DAE ;AE 和AC ,DE 和BC

【探究活动2】 (1)通过平移得到:△ABC ≌△DEF ; (2)绕B 旋转180度再平移得到:△ABD ≌△CDB ;

(3)绕A 点翻转得到:△ABD ≌△ACE

【夯实基础】 1. (1)√; (2)√; (3)×;(4)√ 2. DO BO BD ∠DOB 3. 3 90 4. D

5. C

6. 略

【智能提升】 1. 95° 8 2. ∠B =65° BC =5cm

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

【自学检测】 1. 略 2. △ABC ≌△CDA △ABD ≌△CDB 3. 略 4. 略

【变式训练】 1. 由AE =CF 得AE-EF=CF-EF ,得AF =CE 2. 连接DE ,DF ,证△AED ≌△AFD

【夯实基础】 1. 由AE=CF 得AE+EF=CF+EF ,得AF =CE 2. C

【智能提升】 AB=AC ,AD=AD ;SSS

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自学检测】 1. 略 2. B 3. 略

【变式训练1】 C

【变式训练2】 15

【夯实基础】 1. C 2. 19cm 3. 略 4. 20°

【智能提升】 成立.说明△ABC 1≌△C 2DE ,得∠AC 1B =∠E ,∠E +∠EC 2D=90°,则∠AC 1B +∠EC 2D =

90°,AC 1⊥C 2E

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自学检测】 1. 略 2. 略 3. 略 4.略 5. B

【变式训练1】 ②

【变式训练2】 1. AC =AD 或∠C =∠D 等等 2. 略

【夯实基础】 1. 略 2.(1)BC =EF ;(2)∠A =∠D ; (3)∠ACB =∠DFE 3. 由∠BAC =∠DAE ,得∠BAC -∠DAC =∠DAE-∠DAC ,即∠BAD =∠CAE

【智能提升】(1)证△AHE ≌△BCE ; (2)同(1)小题

1.6 作三角形

【夯实基础】 1. D 2. C 3. D 4. ∠AOB 的角平分线与线段CD 的中垂线的交点

【智能提升】 略

第1章 单元测试

一、1~5. CDDB C 6~8. CDD

二、9. 钝角 10. 5 11. 54° 12. 4<c <10 13. DE EF ∠F ∠FDE 14. 4

三、15. 略 16. 已知 EAB EAB 已知 已知 SAS 17. 40° 18. 两次全等

第2章 图形和变换

2.1 轴对称图形

【自学检测】 1. 线段的对称轴是线段的中垂线,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2. 略 3. 5条

【探究活动1】 略

【变式训练2】 AC =BC =21AB=2

5cm ,直线l 与AB 成90°角 【夯实基础】 1. 略 2. 略 3. ②④⑥是 其余不是 4. A 5. C 6. B

【智能提升】 1. 略 2. 发现:对称轴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

2.2轴对称变换

【自学检测】 1. 810076 2. 3. A 4. 略

【变式训练1】 略

【变式训练2】 略

【夯实基础】 1. 12∶50 2. C 3. 6cm 90° 4. D 5. D 6. 115° 7. 60° 8. 略

【智能提升】 略

2.3 平移变换

【自学检测】1. 6 下 3 2. 左 50cm 3. 26° 74° 80° 80° 4. 1cm 5cm 1cm

【变式训练1】 略

【变式训练2】 等腰直角 30

【夯实基础】 1. A ′B ′ AB AA ′ AA ′ 2. A 3. C 4. A 5. 70 6. 略 7. 18

【智能提升】1. 3次 2. 7秒 3. 28cm

2.4 旋转变换

【自学检测】1.点O ∠DOB 或∠COA DO ∠A 2.△AOB 4 3.30°60° 90° 4.略

【变式训练1】 1.C 2.150 2

5π 【变式训练2】 1.41 2.4

1 【夯实基础】 1. C 2. B 3. C 4. D

【智能提升】 1. A 2. (1)△BCD 与△ACE ,△BCG 与△ACH ,△GCD 与△HCE ,如△BCD 与△ACE 的旋转中心是点C ,旋转角度是120°; (2)△CMN 是等边三角形

2.5 相似变换

【自学检测】 1. 略 2. 4倍 2倍 3. 略

【变式训练1】 略

【变式训练2】 (1)16cm ; (2)4cm

【夯实基础】 1. D 2. 略 3. 略 4.(1)1∶3; (2)8cm 9

32cm 2

【智能提升】 (1)135°; (2)13

144

2.6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自学检测】 1. 旋转变换,轴对称变换,相似变换,平移变换 2. 旋转变换 2πcm 2

3. 略 【变式训练1】 150cm 2

【探究活动2】 (1)b )1(-a b ; (2)b )1(-a b ; (3)b )1(-a b ;(4)18m 2 222m 2

【变式训练2】π

【夯实基础】 1. D 2. D 3. C 4. 20:15 5. 120米 6. 21π-21 7. 略 【智能提升】 1.(1)DC=AE ; (2)旋转变换; (3)平行四边形 2. 1

第2章 单元测试

一、1~5. CACDB 6~8. CAD

二、9. 5058 10. 2 11. 半圆 12. 72° 13. 8cm 2

14. M P Q N

三、15. 略 16. 略 17. 略 18. (1)AAS ;(2)由△ADC ≌△CEB 可得AD=CE ,DC=BE ,所以AD+BE=CE+DC=DE ;

(3)AD=DE+BE 或DE=AD-BE

第3章 事件的可能性

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

【探究活动1】略

【探究活动2】略

【夯实基础】 1.C 2.D 3.(1)不确定事件;(2)不可能事件;(3)不确定事件;(4)必然事件;(5)不可能事件 4. 6种;a 1b 1,a 1b 2,a 2b 1,a 2b 2,a 3b 1,a 3b 2

3.2 可能性的大小

【自学检测】 1. D 2. dcb a 3. D

【探究活动1】 小强

【探究活动2】 P (小于7)=94,P (不小于7)=95 【夯实基础】 1.(1)B ; (2)3 2. 5,4,3,2,1 3. 讲故事或唱歌或跳舞; 讲故事; 跳舞

4. 12路 间隔时间最短

【智能提升】A. 红色 B. 蓝色

C. 黄色

D. 绿色

3.3 可能性和概率

【自学检测】 1. 100% 2. C 3.(1)1;(2)错,因为P (摸到红球)= 41,P (摸到白球)=21, P (摸到黄球)=4

1 【探究活动1】(1)61;(2)3

1

【探究活动2】21,41,81,121,24

1 【概括提炼】 1. (1)概率的定义:在数学上,我们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也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

(2)P (A )=所有可有的结果总数

发生的可通报结果总果事件A ;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相同 (3) 100%,即P (必然事件)=1;0,即P (不可能事件)=0;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于0与1,即0<P (不确定事件)<1

【夯实基础】 1. 41 21 2. 25% 3. 61 21 32 4. B 5. 3

1 【智能提升】 1. (1)略; (2)31; (3)3

1 2. 略 第3章 单元测试

一、1~5. CCDDB

二、6. 公平 7. 31 8. 158 9. 101 10. 50

1

三、11.(1)略; (2)31 12. (1)41; (2)8

7 13. (1)如右图,甲获胜的概率为2

1;

(2)公平,因为甲乙获胜的概率相同

第4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4.1 二元一次方程

【自学指导】 1. 略 2. 2312x y -=,当x =2时,y =3;当x=3时,y =2

3;当x=4时,y =0;当x =5时,y =-2

3 【自学检测】 1. x +0.8y =12.

4 2. 不是 3. x =18-4y 4. 2 2

【探究活动1】把x =1,y =2代入得:因为左边=5×1+2×2=9,右边=3×2+7=13.所以左边≠右边.故x =1,y =2不是该方程的解

【探究活动2】(1)x =2

37y -; (2)略; (3)略 【夯实基础】 1. C 2. D 3. x +y =34 4. x =2,y =1(答案不唯一) 5. y =

55)(x +- 6. 49 7. 3 【智能提升】 1.y =15-4x 2. m +n =9 3. 3种

4.2 二元一次方程组

【自学指导】 1. 略 2. 不是方程的解

【自学检测】 1.(1)14-x 4 x +2(14- x )=36;(2)??

?=+=+36

2 14y x y x 2.(1)②、④;(2)①、②、

③;(3)②

【探究活动】(1)???=+=+26

2 410y x y x

【夯实基础】 1. D 2. C 3. 1 1 4. x+y =30,15x +20y =500 5. 答案不唯一,略

【智能提升】 1.由题意得???=-=+ 1.2 1 3.82y x ,所以???==2.2

6.3y x 2. x + y =24,x =3 y ;x =18,y=6

S 矩形=864

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自学指导】 1. 消元 2. 略 3. 代入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进行验证

【自学检测】1.(1)2161-=x y ;(2)36+=y x 2. B 3. C 4. 317,319

【探究活动1】 (1)不需要; (2)略; (3)???==3

1

y x

【探究活动2】 (1)不能; (2)略 (3)?

??==-2 1

y x

【夯实基础】 1.(1)x =-1,y =-3;(2)x =4,y =1 2. 17 3. C 4. D 5. 2

【智能提升】 1. 提示:将①变形为2x -3y =2,代入②,解得?

??==4 7

y x 2. m =2,x =2,y =1

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自学指导】1. 加减消元法 2. 应把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化成相同

【自学检测】 1. C 2. D 3. B 4. x =2,y =1

【探究活动1】(1)相同, 减法; (2)①×2,是互为相反数,加法 (3)???????==10

9

25

y x

【探究活动2】(1)不相等,不能; (2)①×2,②×3; (3)???==1

2

y x

【夯实基础】 1. (1)???==2 3

y x ; (2)???==7

4

y x 2. ② y =2x -4 ①-② -3y+y =5-4 3. 1 0

4. m =-1

【智能提升】 1. 4 2. (1)a =2,b =5; (2)x =3,y =2

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

【自学指导】1. 2个 略 2. 略 3. 略

【自学检测】】 1. ???+==+20

120y x y x 2. 2 2 2 3. 9,6 4. C

【探究活动1】 195米, 150米

【探究活动2】 (1)2个; (2)36; (3)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和是36

【概括提炼】1.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 2.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和等于总路程

【夯实基础】 1. D 2. C 3. 10%的盐水需540克, 5%的盐水需360克 4. 马6两,牛4两

【智能提升】 先确定两个因素:10080÷90=112(人) 设甲团有x 人,乙团有y 人,(y x ≤),则分以下三种情况讨论:①;10051,501≤≤≤≤y x ②;100,501≥≤≤y x ③10051,10051≤≤≤≤y x 只有

第 ①种情况符合,则?

??=+=+31401 110130112y x y x ,得???==7141y x 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

【自学指导】 1. 消元 代入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 2. 略 3. 2个 4. 2 p,q

【自学检测】 1.(1)7;(2)15 2.(1)2个; (2)挖土人数+运土人数=120; 挖土人数的5倍=运土人数的3倍; (3)x+y =120,5x =3y .x =45, y =75

【探究活动】 (1)k =1.6, b =10.8; (2)不配套

【夯实基础】 1. (1)a =0.4 k =100; (2)250℃

2. 150人 17间

3.(1)设七年级人数为x 人,计划租用客车y 辆,则???-=+=)1(601545y x y x ,得???==5

240y x (2)有三种方案:方案一:租用45座客车共6辆,费用:6?200=1200元; 方案二:租用60座客车共4辆,费用:4?300=1200元; 方案三:租用45座客车4辆,60座客车1辆,费用4?200+1?300=1100元 所以方案三费用最低

【智能提升】 设第1排有x 个座位,每一排比前一排多y 个座位. 则方程组为x +4y =36,x +14y =56,解得:x =28,y =2

第4章 单元测试

一、1~5. ACDDB 6~10. CADCD

二、11. 3x -4 12. 6 -11 13. 2008 14. 6

15.(答案不唯一) 16. ② 17. 3a -b =4 6a +5b =1 x =1,y =-1

三、18.(1)x =2,y =4; (2)x =-3

1,y =1 19. 98 20. m =10, n =13 21. 七(1)班14棵,七(2)班21棵 22. A 种产品生产了30件, B 种产品生产了20件

四、23. C

第5章 整式的乘除

5.1 同底数幂的乘法(1)

【夯实基础】 1. 193)(- 1113 9

5)(- )(y x +4 2.(1) 错 应:a 8; (2)错 应:m 6; (3)错 应:23b ;(4)对 3.(1)12

7; (2)-a 8 ;

(3)7)(x y -;(4)62; (5)0 4. 8.568×1010

【智能提升】 1. (1)x 11; (2)m a 3; (3)729; (4)5 1 2. 50502

5.1 同底数幂的乘法(2)

【夯实基础】 1. A 2. C 3.(1)× x 6;(2)× x 21;(3)×a 6;(4)√ 4. 12 5.(1)24+a y ;

(2)0;(3)11)(b a -;

(4)-211a ;(5)412x 【智能提升】1. 8 2.(1)< < > > > >; (2)>; (3)>

5.1 同底数幂的乘法(3)

【夯实基础】 1. D 2. m =3 n =4 3.(1)a 8b 8;(2)8m 3;(3)-x 5y 5;(4)125a 6b 9;(5)-8x 6y 9;(6)-27

8x 6y 3 4.(1)810;(2)1;(3)4 ;(4)x 9y 27 【智能提升】 1. n =1 2. 6 3.(1)8;(2)9;(3)5184

5.2 单项式的乘法

【自学检测】 1. 8×108 2. 12a 3 3. -16x 3y 6 4. -48

7y x 5. ab ab b a 69632-+- 【探究活动1】 (1)35a 5b 4c 2;(2)-a b 2xy 2z 2

;(3)m =3,n =3

【探究活动2】 4x 2-100x +600

【概括提炼】1.(1)系数之积作为积的系数;(2)按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3)照搬;(4)积 2. 略 【夯实基础】 1. (1)

25x 7; (2)18a 3b 4; (3)-12x 5; (4)-35x 3y +12x 2y 2+xy 3; (5)-7x 3y 2+2x 2; (6)x 2-5x -2 2. 3x +3a x %

【智能提升】 1. 2 2. -8x 7y 3-16 x 11 y 3

5.3 多项式的乘法

【自学检测】 (1)m a +n a ; (2)2x 2

+5x -12;(3)3x 2-5xy -2y 2

【探究活动1】 D

【探究活动2】 1.(1)a x +2bx +a y +2by ; (2)3x 2+8x -3 2. 17a -3 -1

【概括提炼】 略 【夯实基础】 1. D 2. B 3. B 4. (1)3x 2+7x +2; (2)4y 2-21y +5; (3)54x 2-4

5y 2; (4)9x 2+12xy +4y 2 5. 13x -2 -4 6. 4

1=x 【智能提升】 1. -24 2. 1

5.4 乘法公式(1)

【自学检测】(1)9a 2-4b 2; (2)x 2-41; (3)94y 2--4

1x 2; (4)a 2-b 2 【探究活动1】略

【探究活动2】1.(1)a 2b 2

-4; (2)A 2. (1)39999 (2)994

3 【概括提炼】 略

【夯实基础】 1. (1)错 m 2+m -2; (2)错 a 2-4

1b 2; (3)错 y 2-x 2; (4)错 4a 2-b 2 2.(1)9x 2-25a 2b 2; (2)x 2-y 4; (3)161x 2-y 2; (4)-24 3. (1)39999.96; (2)1 【智能提升】1. 4

1516- 2. ±8 5.4 乘法公式(2)

【自学检测】 (1)a 2+2a +1; (2)x 2-4xy +4y 2; (3)41m 2-51mn +25

1n 2 【探究活动1】(1)(a +b )2 a b b 2 a 2 a b (a +b )2=a 2+2a b +b 2; (2)2a 2)(b a - ab 2-2b 2)(b a -=2a -ab 2+2b

【探究活动2】 1. (1)9a 2+6a b +b 2; (2)4a 2-20a +25; (3)4s 2-4st +t 2; (4)9x 2+24xy +16y 2

2. 略

【概括提炼】 略

【夯实基础】 1. (1)x 2+8x +16; (2)y 2-6y +9; (3)9a 2+6a b +b 2; (4)4x 2+12xy +9y 2;

(5)m 2-4mn +4n 2; (6)91a 2-154a b +254b 2 2. (1)10404; (2)39601; (3)40000; (4)9980.01 3. 4 4. x =-4

【智能提升】 1. (1)4a 2+4a b +b 2-1; (2)x 2-y 2-2yz -z 2

2. 7和5

3. 12±

4. 4 a b

5.5 整式的化简

【自学检测】 1. (1)错 10201; (2)错 -x 2-2x -1 2. C 3.(1)a 2-a -12; (2)-3x 2+3x -6

【探究活动1】 (1)-2; (2)13x 2-7y 2-12xy ; (3)略

【探究活动2】 B

【探究活动3】 -2 【夯实基础】 1. (1)4x 2-9; (2)25x 2-2x +251 2. -y 9 3. -3 4.(1)36; (2)4

3x

5. 6a -4,4

6. 2x -2

1a +4 7. 2009 【智能提升】 1. 27 29 2. 等腰三角形

5.6 同底数幂的除法(1)

【自学检测】 (1)a 8; (2)a 5; (3)-t 9; (4)a 4b 4

【探究活动1】 略

【探究活动2】 1.(1)a 8;(2)-y 5;(3)a 2;(4)x -y 2.(1)4;(2)a 2

;(3)16 3. x =9

4 【夯实基础】 1. (1)错 x 6; (2)错 a 4; (3)对; (4)对 2. 1012 3.(1)-x 5y 5

; (2)x 5; (3)a 2b 2; (4)0 4. A 5. 3

5 6. -5a xy 3 【智能提升】 1. 90 2. x =2

5.6 同底数幂的除法(2)

【自学检测】1.(1)9

1; (2)-8 ;(3)1 ; (4)4 2. B 3. B 4. A

【夯实基础】 1.(1)1 1 -1; (2)91 91 -9

1; (3)0; (4)-4; (5)4×10-5 -6.7×104

; (6)-0.0038 0.0002; (7)(-3)0<(-2)2<(51)-1; (8)a ≠2; (9)169 2. (1)y

1; (2)1; (3)21a ; (4)76 3. 4-y 16

1 【智能提升】a 1=4 a 2=

2 a 3=-2

5.7 整式的除法

【自学检测】 (1)2a b ; (2)-1; (3)-3b 3; (4)-3a c ; (5)3x -2y ;(6)35x 2-32x +2 【探究活动1】1. 略 2. (1)-4c ;(2)9x 5y 5

【探究活动2】1. 略 2. (1)-2x +3x 3y ;(2)4

【夯实基础】 1. B 2. A 3. D 4. D 5. (1)-5xy 2; (2)-

34a 4b 3; (3)-6x +4;(4)4x 2-4xy +y 2 【智能提升】 1. -2 2. 4

第5章 单元测试

一、1~5. DABBB 6~8. CBB

二、9. -a 7 10. 9x 2-12xy +4y 2 11. x 6 12. ±8 13. 23 14. 4a +2 15. x =3 16. 0 17. 6 18.

2x 2+xy

三、19. (1)2a 12; (2)-a 3b 5+2

3b 3. 20.(1)28; (2)40; (3)6 21. 3 22. 63 23. (1)1,1,1,1,1; (2)都为1; (3)(x 2+x )÷x-x =1 24. (1)-4.5; (2)???-=+--=--;75.0,7835.1y x y x ???==.

2,8y x 第6章 因式分解

6.1 因式分解

【自学检测】 1. 略 2. (1)、(2)是; (3)、(4)不是 3.略

【夯实基础】 1. D 2. C 3. 9 4. 6

【智能提升】 1. 能 2.a =-6,(x+5)

6.2 提取公因式法

【自学检测】 1.(1)a ; (2)3mx ; (3)2a ; (4)xy ; (5)3xy 2.(1)- - +;

(2)4b 2-4b +1 a -b ;(3)4m -3,x 2-3x -1 3.(1)x (2x +3x 2+1);(2)-2p (3p 2

+5p -1); (3)(x-y )(a -b +c ) 【探究活动1】 1. 略 2. 1975

【探究活动2】 略

【夯实基础】 1. D 2. C 3.5 4.(a -3)(2a -5)

【智能提升】 1. 0 2.(1+x )4

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1)

【自学检测】 1. (1)、(3)、(4)能; (2)不能(理由略) 2. (1)(1+4a )(1-4a ); (2)(2a b +c )(2a b -c ); (3)4mn ; (4)(9a -b )(9b -a ) 3. 略

【夯实基础】 1. C 2. (1)(2x +3y )(2x-3y ); (2);(3a 3+2b 2)(3a 3-2b 2) (3)(9

1x +0.4y )(91x -0.4y ); (4)(5x +y )(x +5y ) 3.(1)7.3×105;(2)67

17 【智能提升】 1. 987654221 2.63

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2)

【自学检测】 1. 略 2.a 2+b 2-2a b a -b a 2-10a +25 a -5 3. 49a 2 a -7b 6x 3 4.a -b

【探究活动】 略

【夯实基础】 1. A 2.D 3. B 4.C 5. (1)2)233(+-x y ; (2)22)3()3(-+x x

【智能提升】 1. 略 2.4

1m 2 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

【自学检测】 1.(1)3a b (2a +3b ); (2)(x +9)(x-9); (3)(2x -1)2 2.(1)3a b ;

(2)-x -9; (3)1-2x 3.(1)x 1=0,x 2=-2; (2)y 1=

75,y 2=-75 【探究活动1】 1. 略 2. a =1,b =3,最小值为2

【探究活动2】 略

【夯实基础】1.(1)a +8;(2)2(3x -y );(3)x 1=0,x 2=1;(4)x 1=0,x 2=3,x 3=-3 2.a =b 或a =b +2

4

1 3. 15

【智能提升】 1.(1)(a b -1)2+(a -b )2;(2)a =1,b =1或a =-1,b =-1 2.))(3(b a b a ++ 第6章 单元测试

一、1~5. CBBAC 6~8. BDC

二、9. m +2n 10. x (x +y )(x -y ) xy (xy -1)2 11. -42 12. 1 ±6x ±3 13. 答案不唯一

(如p =7) 14. 答案不唯一(如103010)

三、 15.(1)a -2;(2)

21x +41 16.(1)x 1=0,x 2=-4;(2)x 1=x 2=3 17. 略 18.(1)28=4×7=82-62;2012=4×503=5042-5022,所以是神秘数; (2)(2k +2)2-(2k )2=4(2k +1),因此由2k +2和2k 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 (3)由(2)知神秘数可表示为4的倍数但一定不是8的倍数.设连续的奇数为2k +1和2k -1.则(2k +1)2-(2k -1)2

=8k ,即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不是神秘数 第7章 分式

7.1 分式(1)

【自学检测】 1. 除式 字母 2. 分母 分母的值为零 分母的值不为零 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3. (1)a ≠0; (2)x =2; (3)x ≠2; (4)x =3

【探究活动1】 略

【探究活动3】 1. x 100,x 100-7100+x 2. b

a n m ++ 【夯实基础】 1. 3 2. 2 3. x ≠±3 4. x =2

【智能提升】 略

7.1 分式(2)

【自学检测】 1. 不等于零 公因式 2. 2y (x+1) xy +1 3. (1)y x 2; (2)-x y 2; (3)a

b 32 4. (1)y x 2-; (2)b a +1; (3)4

4-+x x 【探究活动】(1)-b a 34; (2)4-x x ;3

50201--x x 【夯实基础】 1. A 2. 2b (a +b ) (3x -2)(3x +2) 3.

x x x 82132-+ 4.(1)b a 2-; (2)52-x x 5. C

【智能提升】 略

7.2 分式的乘除

【自学检测】 1. bd ac b a ·c d bc ad 2. 253x

y b ad 522 1 3. b a ac + 【探究活动1】 1. -b a 322 2. -34a

b 【探究活动2】 略

【夯实基础】 1. x

y 4- q pr 53 71+x 2. (1)322c b - ;(2)61++x x 3. y -x 4. B 5. b a m --a m 【智能提升】 略

7.3 分式的加减(1)

【自学检测】 1. 加减 不变 c b a ± 2. (1)a 3; (2)1; (3)11-x ; (4)x

x --412 【探究活动1】 1. (1)1; (2)

2)(2n m a - 【探究活动2】 1. -n

2 2. M =-1,N =-1 【夯实基础】 1. 错 错 2. (1)b 2;(2)ab

2; (3)x +y ; (4)2)(1b a - 3. 22+1

【智能提升】 略.

7.3 分式的加减(2)

【自学检测】 1. 通分 最小公倍数 最高次幂 2. (1)22935b a a b -; (2)2

3322+++a a a ; (3)9

332-+a a 3. 154 【探究活动1】 1.

xyz y z 30182025+- 2. 21+a 3. x y 【探究活动2】 5+25

【夯实基础】 1.

ab b a + 222a ab b - )1(1+x x 2. C 3. D 4. 5 【智力提升】 略

7.4 分式方程(1)

【自学检测】 1. 验根 原方程 公分母 0 2.(2)(3)是,(1)(4)不是 3. D

【探究活动】 (1)略; (2)无解

【夯实基础】 1. B 2.(1)x =3; (2)无解; (3)x =-3

【智能提升】 m =-4

7.4 分式方程(2)

【自学检测】 1.(1)设元;(2)审题;(3)列方程; (4)解方程;(5)验根 2. s =vt 3.

ab b a + 【探究活动1】 (1)甲:18天,乙36天; (2)甲单独花钱最少

【探究活动2】 1. 80% 2. A

【夯实基础】 1.

x 100-2100+x =3 2. a

s 2 3. C 4. 60个 【智能提升】 略

第7章 单元测试

一、1~5. CCBCC 6~10. BCDDD 二、11. x

240 x x 239- a a 2

2 12. x ≠1 x =-

3 13. x <1 14. 0 15. y x 2- y x +-1 16. b a 2 -x 2y 17. -2 18. 212211t t t v t v ++ 19. m >1 20. 3

4 三、21. (1) -

11-x ; (2))1(1+a a 22.(1)无解; (2)x =1 23. )3(21+-m ,42-

24. m<6且m≠3 25. 以上解答不正确,错在得出关于a的不等式不正确.(1)的不等式组应改为

25

+ a

>0与

25

+

a

≠2,解得a>-5且a≠-1;(2)的不等式组应改为

25

+

a

<0与

25

+

a

≠-1,解得a<-5且a≠-7 26. 甲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

1992-2016年浙江大学820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汇编

2017版浙江大学《820普通物理》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浙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浙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浙大。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浙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201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全套资料包含: 一、浙江大学《普通物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1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0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9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8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文言文精讲精练(含答案)

粤中庄有恭①,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 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③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④,便可对矣。”应声云:“( )棋半局,车无轮,( )无鞍,炮无烟火( )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庄有恭:清朝人,乾隆四年被钦点为状元,官至刑部尚书。②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③厅事:指大堂。④棋:象棋,由“卒”、“车”、“马”、“炮”、“象”、“士”、“将”组成。 7.下面“命”字的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3分) A.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B.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 C.唐雎不辱使命. 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 (2)对,小事耳,何难之有! 9.依据所提供的信息,在下联句子的括号内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3分) 上联: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下联:( )棋半局,车无轮,( )无鞍,炮无烟火( )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其从父兄①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②,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③,岂可妄求叨越④,但当速反葱肆⑤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⑥,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 注释:①从父兄:堂兄。②既止:回故乡做官。③常分:固定的职业。④叨越:非分占有。⑤肆:店铺。⑥督邮廨(xiè):督邮办公的屋子。 1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斯:这) B.可以调.素琴(调:调整) C.平心率下,不私.亲戚(私:对……偏心) D.但当速反.葱肆耳(反:通“返”,返回) 13.下面对【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用自然环境的清新来烘托陋室不陋,用往来人物的不俗、主人生活情趣高雅来衬托陋室不陋。 B.【乙】文中,乡亲们劝吕僧珍把官衙搬走来扩大自己的住宅,他没有接受,表现了吕僧珍清正廉洁的品质。 C.【甲】文结尾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并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漏。 D.【乙】文讲述吕僧珍做官不为亲属开后门,不以权谋私的故事,他的品质在封建社会中是难能可贵的。 14、把“文言文阅读”文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全册)

《大学物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 题1 1-1.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 )ωt sin ωt (cos j i +=R r 其中ω为常量.求:(1)质点的轨道;(2)速度和速率。 解:1) 由)ωt sin ωt (cos j i +=R r 知 t cos R x ω= t sin R y ω= 消去t 可得轨道方程 222R y x =+ 2) j r v t Rcos sin ωωt ωR ωdt d +-== i R ωt ωR ωt ωR ωv =+-=2 122 ])cos ()sin [( 1-2.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j i r )t 23(t 42++=,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 (1)质点的轨道;(2)从0=t 到1=t 秒的位移;(3)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 解:1)由j i r )t 23(t 42++=可知 2t 4x = t 23y += 消去t 得轨道方程为:2)3y (x -= 2)j i r v 2t 8dt d +== j i j i v r 24)dt 2t 8(dt 1 1 +=+==??Δ 3) j v 2(0)= j i v 28(1)+= 1-3.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j i r t t 22+=,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

位为s .求:(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解:1)j i r v 2t 2dt d +== i v a 2dt d == 2)21 22 12)1t (2] 4)t 2[(v +=+= 1 t t 2dt dv a 2 t +== n a == 1-4. 一升降机以加速度a 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一螺钉从天花板上松落,升降机的天花板与底板相距为d ,求螺钉从天花板落到底板上所需的时间。 解:以地面为参照系,坐标如图,升降机与螺丝的运动方程分别为 2012 1 at t v y += (1) 图 1-4 2022 1 gt t v h y -+= (2) 21y y = (3) 解之 t = 1-5. 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t d d r ,t d d v ,t v d d . 解:(1) t v x 0= 式(1) 2gt 2 1 h y -= 式(2) j i r )gt 2 1 -h (t v (t)20+= (2)联立式(1)、式(2)得 2 02 v 2gx h y -= (3) j i r gt -v t d d 0= 而 落地所用时间 g h 2t =

大学物理课后练习习题答案详解.docx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 习题: 一质点在 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 x = 2t, y = 4 t 2 8 。( 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 ( 2)求 t = 1 s 和 t = 2 s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 1)由 x=2t 得, y=4t 2 -8 ( 2)质点的位置 : r r 由 v d r / dt 则速度: r r 由 a d v / d t 则加速度: 则当 t=1s 时,有 r r 可得: y=x 2-8 r 即轨道曲线 r r (4t 2 r 2ti 8) j r r r v 2i 8tj r r a 8 j r r r r r r r 2i 4 j , v 2i 8 j , a 8 j 当 t=2s 时,有 r r r r r r r r r 4i 8 j , v 2i 16j , a 8 j 2、(习题): 质点沿 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 a kv ,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度为 v 0 ,求运动方程 x x(t) . 解: dv kv v 1 t kdt v v 0 e kt dt dv v 0 v dx v 0e k t x dx t kt dt x v 0 (1 e kt ) dt v 0 e k 3、一质点沿 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 t (SI) ,已知 t 0 时,质点位于 x 10 m 处,初速度 v 0 .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 t d v 4 t d t v t 4t d t v 2 t 2 dv d x 2 x t 2 3 2 x t d t x 2 t v /d t t /3+10 (SI) x 0 4、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在高度 h 处以初速度 v 0 水平抛出,求: ( 1)小球的运动方程; (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v v (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r , dv , dv . dt dt dt 解:( 1) x v 0 t 式( 1) y 1 gt 2 式( 2) v v 1 2 v h r (t ) v 0t i (h - gt ) j 2 2 ( 2)联立式( 1)、式( 2)得 y h 2 gx 2 2v 0 v v v v v v ( 3) dr 2h dr v 0i - gt j 而落地所用时间t 所以 v 0i - 2gh j dt g dt v v dv g 2 t g 2gh dv v 2 2 2 ( gt ) 2 dt g j v x v y v 0 dt 2 2 1 2 ( gt ) ] 2 2gh) [v 0 ( v 0 1 2

(完整版)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 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 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 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 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 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 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 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 B ) 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 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 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 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高考“小说阅读”精讲精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精讲精练 (附答案解析) 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要领 (一)读懂,才能做题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尤其对于小说阅读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轻视文本阅读,最核心的任务是读懂,然后才是做题、会答。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所谓整体阅读,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1.初步把握小说情节 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2.初步认识人物形象 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小说好读不好懂,这“不好懂”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上。小说的主题具有多义性、复杂性、模糊性。在小说中,作者不能直接告诉读者写作意图,至多可以借侧面告诉,其主题只能靠读者自己借助情节、人物等感悟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概括小说主题的具体方法有: (1)从题材内容看主题 小说的作者选取怎样的题材来反映怎样的生活,来传达怎样的感情,来表现怎样的思想,是在小说创作之前就拟定好的。所以从小说的题材着眼,可以把握其主题方向。具体需“两抓”: ①抓标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②抓主要事件。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住故事的主要事件,也就确定了小说的主题方向。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大学物理学 第 版 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上册 习题 答案

习 题 1 1.1选择题 (1)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A)dt dr (B)dt r d (C)dt r d | | (D) 22)()(dt dy dt dx [答案:D] (2)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s m v /2 ,瞬时加速度2/2s m 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等于零 (B)等于-2m/s (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答案:D] (3)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t R t R 2, 2 (B) t R 2,0 (C) 0,0 (D) 0,2t R [答案:B] 1.2填空题 (1) 一质点,以1 s m 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 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 内,位移的大小是 ;经过的路程是 。 [答案: 10m ; 5πm] (2) 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如果初始时刻质点的速度v 0为5m ·s -1,则当t 为3s 时,质点的速度v= 。 [答案: 23m ·s -1 ] (3) 轮船在水上以相对于水的速度1V 航行,水流速度为2V ,一人相对于甲板以速度3V 行走。 如人相对于岸静止,则1V 、2V 和3V 的关系是 。 [答案: 0321 V V V ] 1.3 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你认为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中哪个因素决定: (1)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2) 物体的内部结构; (3) 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解:只有当物体的尺寸远小于其运动范围时才可忽略其大小的影响,因此主要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 1.4 下面几个质点运动学方程,哪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大学物理习题册-陈晓-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七.八章答案

1、 磁场的高斯定理??=?0S d B 说明了下面的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必然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b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不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c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终止在闭合曲面内; d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完全处于闭合曲面内。 A 、ad ; B 、ac ; C 、cd ; D 、ab 。 [ ] 1. A 解释:磁感线闭合的特性。 2 洛仑兹力可以 A 、改变带电粒子的速率; B 、改变带电粒子的动量; C 、对带电粒子作功; D 、增加带电粒子的动能。 [ ] B 解释:洛仑兹力的特点,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3 如图所示,两个载有相等电流I 的半径为R 的圆线圈一个处于水平位置,一个处于竖直 位置,两个线圈的圆心重合,则在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多少? A 、0; B 、R I 2/0μ; C 、R I 2/20μ; D 、R I /0μ。 [ ] C 解释:两个圆电流中心磁感强度的合成,注意方向。 4 一载有电流I 的细导线分别均匀密绕在半径为R 和r 的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 (R=2r ),两螺线管的匝数密度相等。两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R B 和r B 应满足: A 、r R B B 2=; B 、r R B B =; C 、r R B B =2; D 、r R B B 4=。 [ ] B 解释:参考长直螺线管内部磁感强度公式nI B 0μ=,场强与半径无关。

5 B 6 D

7 B 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以速度υ垂直射入均匀磁场B 中,则粒子运动轨道所包围范围的磁通量与磁场磁感应强度B 大小的关系曲线是 [ ] (A ) (B ) (C ) (D ) 解释:由半径公式qB m R υ = 求出磁通量表达式,反比关系。 8 如图所示,有一无限长通电流的扁平铜片,宽度为a ,厚度不计,电流I 在铜片上均匀分布, 在铜片外与铜片共面,离铜片右边缘为b 处的P 点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 小为: A 、 () b a I +πμ20 ; B 、; ) 2 1 (20b a I +πμ C 、b b a a I +ln 20πμ; D 、a b a b I +ln 20πμ。 [ ] C 解释:铜片上取线电流,由无限长线电流磁感强度公式) (20x b a a Idx dB -+= πμ积分求出p 点

《神经调节》同步练习与精讲精练(附答案)

( )1.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A.体液调节机构 B.内分泌的调节 C.脑和脊髓 D.神经系统 ( )2.在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整个过程是 A.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 B.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产生反应 C.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产生反应 D.产生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 ( )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人体特有的生理功能 C.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机构是神经系统 4.下列说法是非判断。 ( ) (1)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由神经系统来调节。 ( ) (2)神经元由树突和轴突组成。 ( ) (3)在神经系统中,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 )5.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元细胞体 B.神经细胞核 C.神经纤维 D.神经元 ( )6.神经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接受兴奋 B.产生兴奋 C. 传导兴奋 D. 包括以上三项 ( )7.下列关于植物性神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植物性神经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组成 B.植物性神经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 C. 植物性神经能支配心脏等内脏器官的活动 D.植物性神经受到大脑的控制 ( )8.下列器官活动不受植物性神经支配的是 A.心脏跳动 B.瞳孔张大 C. 胃肌蠕动 D.张开嘴巴 ( )9.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对信息的传导 B.决定对刺激的反应 C.接受刺激,产生信息 D.控制器官的活动( )10.胃肌的蠕动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的原因是 A.这种蠕动受到大脑的支配 B.这种蠕动受到脑神经的支配 C. 这种蠕动受到脊神经的支配 D.这种蠕动受到植物性神经的支配 ( )11.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A.大脑 B.脊髓 C. 神经 D.神经系统 ( )12.大脑皮层是 A.神经系统集中的地方 B.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 C.是神经集中的地方 D.是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 ( )13.下列神经中枢不在大脑中的是 A.语言中枢 B.视觉中枢 C. 听觉中枢 D.呼吸中枢 ( )14.某人患了一种病,走路摇晃不稳,动作不协调,其病变部位可能是 A.大脑 B.脑干 C. 小脑 D.脊髓 ( )15.若人的脑干病变,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呼吸困难 B.站立不稳 C.不能思考问题 D.不能说话 ( )16.某人看到前面一条小沟,却走了两大步,这可能是因为 A.大脑皮层控制运动的神经中枢出了问题 B.脑干出了问题 C. 小脑协调运动的中枢发生病变 D.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出问题 ( )17.在神经系统中,可传导的是 A.刺激 B.反应 C. 感觉 D.信息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 r ?12r r -=,1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 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 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 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 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 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 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 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 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 222 2 22 2 2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2d d d d t r a t r v ==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习题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x =2t,y =4t 8-。(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 y=4t 2-8 可得: y=x 2 -8 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 : 2 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则速度: 28v i tj =+ 由d /d a v t =则加速度: 8a j = 则当t=1s 时,有 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 48,216,8r i j v i j a j =+=+=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 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 解: kv dt dv -= ??-=t v v kdt dv v 001 t k e v v -=0 t k e v dt dx -=0 dt e v dx t k t x -?? =0 00 )1(0 t k e k v x --=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d v 4=t d t ? ?=v v 0 d 4d t t t v 2=t 2 v d =x /d t 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 t 3 /3+10 (SI) 4、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 d r t ,d d v t ,t v d d . 解:(1) t v x 0= 式(1) 2gt 21h y -= 式(2) 201 ()(h -)2 r t v t i gt j =+ (2)联立式(1)、式(2)得 2 2 v 2gx h y -= (3) 0d -gt d r v i j t = 而落地所用时间 g h 2t = 所以 0d -2g h d r v i j t = d d v g j t =- 2 202y 2x )gt (v v v v -+=+= 21 20 212202)2(2])([gh v gh g gt v t g dt dv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精讲精练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精讲精练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 1、在社会中成长(第一课时) (1)无法脱离社会而生存。因为宇航员通过地面联络站与地球上的人保持密切联系,而其吃、穿、住、用等都来自地球。(2)别离开生活水的海洋。(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水滴离开了杯中水,很快就会干涸。其实水滴和杯中水的关系就象个人和社会一样,人离开了社会,就不能像人一样生活,人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对人的性格、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说明人生活在社会中,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5)因为狼孩脱离了社会,所以无法向人一样生活。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学会吃饭、穿衣、说话以及生活的技能。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所以,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6)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7)社会镜子。(8)B C 2、在社会中成长(第二课时) A 3、在社会中成长(第三课时) (1)学生是他们共同的身份,学校是他们共同的场所。(2):网络的利弊的存在,要求我们提高上网时的自我控制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学习和生活服务,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3)A C (4)①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网吧惟利是图,纵容色情、赌博、不良游戏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为“电子毒品”的集散地,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②由于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控力不强,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之中,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5)①我们要自觉抵制网络中的各种不良诱惑,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②由于我们的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我们要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健康的上网。 4、社会舞台中的角色(第一课时) (1)满族、中国公民父亲工程师、厂长乘客观众顾客父亲、满族、中国公民厂长、工程师、顾客丈夫、女婿、儿子、家长儿子、满族、中国公民学生、乘客、游客工程师、教师、科学家(2)C 5、社会舞台中的角色(第二课时) (1)对待同一事物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争执或隔膜尊重、包容、悦纳平等待人以平等、包容、悦纳的心态对待这种差异;两代人之间应加强沟通、协调,加深理解(2)成人仪式标志着同学们从此走进了人生道路上的新阶段,离未来可 能扮演的各种角色的距离更进例如,面临的选择更多了,责任更重了。我们必须从小学习怎样更好地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3)A D C (4)对于在社会大舞台上应扮演的角色要学会分清它们各自的特点,与自己的愿望结合恰里分析,是自己能够把握未来。要善于与父母沟通,寻求理解,同时提出的要求应切合实际。 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一课时) (1)用圆规、方形比较规范;没有用圆规、尺子的同学画得即不方又不圆。圆规是画圆的专用工具,尺子是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工具;规矩是指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自觉地拿出圆规和尺子来画图的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说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D D 7、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二课时) (1)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自身和他人生活离不开规则,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和制度,我们才会拥有安全、有序、公正和高效的生活。 8、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二课时) (1)维护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特权制,即使父女也要以君臣之礼相见。(2)解决人马车混行、交通经常拥堵的状况,出现马路和人行道。规定人走人行道和跳石。(3)解决跳石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习题 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x =2t,y =4t 8-。(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 y=4t 2-8 可得: y=x 2 -8 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 : 2 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则速度: 28v i tj =+ 由d /d a v t =则加速度: 8a j = 则当t=1s 时,有 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 48,216,8r i j v i j a j =+=+=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 速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 解: kv dt dv -= ??-=t v v kdt dv v 001 t k e v v -=0 t k e v dt dx -=0 dt e v dx t k t x -??=000 )1(0t k e k v x --=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 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d v 4=t d t ? ?=v v 0 d 4d t t t v 2=t 2 v d =x /d t 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 t 3 /3+10 (SI) 4、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 d r t ,d d v t ,t v d d . 解:(1) t v x 0= 式(1) 2gt 21h y -= 式(2) 201 ()(h -)2 r t v t i gt j =+ (2)联立式(1)、式(2)得 2 2 v 2gx h y -= (3) 0d -gt d r v i j t = 而落地所用时间 g h 2t = 所以 0d -2gh d r v i j t = d d v g j t =- 2 202y 2x )gt (v v v v -+=+= 21 20 212202)2(2])([gh v gh g gt v t g dt dv +=+=

大学物理精讲精练答案解析

第十四章 稳恒磁场 例题答案: 例14-1 04πI l 例14-2 (C). 例14-3 i ; 沿轴线方向朝右 例14-4 (D) 例14-5 (D) 例14-6 B=1.8×10-4 T ; =225°,为 B 与x 轴正向的夹角 【解】 取d l 段,其中电流为 π= π=π21= θ θd 2d 2d d I R IR R l I I 在P 点 θμθμμd d 222d d 2000 R I I R R I B π=π?π=π= 选坐标如图 R I B x 20d sin d π-=θθμ, R I B y 2 0d cos d π-=θθμ ?ππ-=2/0 20d sin θθμR I B x R I 2 0π-=μ ?ππ-=2 /020 d cos θθμR I B y R I 20π-=μ = +=2 /122 ) (y x B B B =πR I 202 μ 1.8×10-4 T 方向 1/tg ==x y B B α, 225=α,为 B 与x 轴正向的夹角。 例14-7 (1) a._ 0 __ b. 2 πB R c. 2 πcos α-B R ; (2) Φm =2 πcos θB R ; (3) d =? S B S 0 。 例 14-8 -μ0I 1 ; μ0(I 1+I 2) ; 0. 例14-9 (D) 例14-10 (C) 例14-11 (B ) 例题14-6答案图

例14-12 02 2 2() μ= πbI B R -a 【解】 导体内的电流密度 ) a π( b I J 2 2-= 由于电流和磁场分布的对称性,磁感线是以轴为中心的一些同心圆,去半径为r 的一条磁感线为环路,有安培环路定理: d I μ?=∑?B l 有 )(22 2 202 2 a b a r I )a πr J(πμr B 2 0--=-=?μπ r a b π2a r I μB 2 2220)() (--=∴ 例14-13 03 12()ln 22π μ= I F I -I ; 若 12I I >,则F 的方向向下;若12I I <,则F 的方向向上 【解】 载流导线MN 上任一点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 ) (21 0x r I B +π= μ) 2(22 0x r I -π- μ MN 上电流元I 3d x 所受磁力: x B I F d d 3=) (2[ 1 03x r I I +π=μx x r I d ]) 2(21 0-π- μ 01023 0d 2π()2π(2)?????? ?r μI μI F =I -x r +x r -x 0310[d 2πr μ=-+?I I x r x 2 0d ]2r -?I x r x ]2ln 2ln [2213 0r r I r r I I +π= μ ]2ln 2ln [22130I I I -π=μ 2ln )(22130I I I -π =μ 若 12I I >,则F 的方向向下, 12I I <,则F 的方向向上。 例14-14 (A) 例14-15 012 (2ln 2ln 3)2π = -μaI I A 【解】如图示位置,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 ]) (22[ 1 01 02a x I x I aI F +π- π=μμ 方向向右,从x = a 到x = 2a 磁场所作的功为 ? +-π=a a x a x x I aI A 2210d )1 1 (2μ )3ln 2ln 2(2210-π=I aI μ 例14-16 (1) )(21210B B B += ,)(2 1 12B B B -= ; (2) 012/)(μB B i -= ; I I 2 例题14-15答案图

(完整版)大学物理习题册-陈晓-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二章答案

P8. 1.B A 重力在速度方向上的分力,大小在变,a τ 不为恒量 B 正确 2 2 sin sin N n N N v F mg ma m R v F m mg R v F θθθ-===+↑↑↑ C 合外力为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错 D 错 2.C 说的是“经摩擦力”,应和重力构成平衡力。 3A 212 s at t = === 4C 杆Mg f Ma += 猴,0mg f ma -== 得M m a Mg += 5A 合外力为0 6C

() (sin )*(sin )(sin )0ma Fcos mg Fsin F cos mg cos a da F cos d tg θμθθμθμθμθμθθθ μθ =--=+-+=-==取最大值,则取最大值 7B 8B 2 sin cos v N m R N mg v Rgtg θθθ ?=???=?= 9

10 一质量为5kg 的物体(视为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63()r i t j SI =-r r r ,则物体所受合外力f r 的大小为_____;其方向为______. 解 因为()22 5630d r f m j j dt ==?-=-r r r ,所以物体所受合力f r 的大小为30N ,其方向沿y 轴负向。 11 0000000000022002cos cos sin sin cos (1cos )v t x t x dv F a t dt m F dv t dt m dx F v t dt m F dx t dt m F F x x t m m F x t x m ωωωωωωωωωωω= ==?===?-=-+=-+????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解析)第1章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习 题 一 选择题 1-1 对质点的运动,有以下几种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直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B)在某一过程中平均加速度不为零,则平均速度也不可能为零 (C)若某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不断变化 (D)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不断减小,则速度也不断减小 解析: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速度变化的物理量,两者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故答案选C 。 1-2 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12323m t t x +-=,则该质点作[ ] (A)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正向 (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负向 (C)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正向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ox 轴负向 解析:229dx v t dt = =-,18dv a t dt ==-,故答案选D 。 1-3 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v ,平均速度为v ,他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 ] (A)v =v ,v =v (B)v ≠v ,v =v (C)v ≠v ,v ≠v (D)v =v ,v ≠v

解析:瞬时速度的大小即瞬时速率,故v =v ;平均速率s v t ?=?,而平均速度t ??r v = ,故v ≠v 。答案选D 。 1-4 质点作圆周运动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切向,所以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B)法向分速度为零,所以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必有加速度,但法向加速度可以为零 (D)法向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解析:质点作圆周运动时,2 n t v dv a a dt ρ =+=+ n t n t a e e e e ,所以法向加速度一定不为零,答案选D 。 1-5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 2dv kv t dt =-,式中,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为0v ,则速率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 ] (A)2012v kt v =+ (B)2011 2kt v v =+ (C)2012v kt v =-+ (D)2011 2kt v v =-+ 解析:由于2dv kv t dt =-,所以 02 0()v t v dv kv t dt =-? ? ,得到20 11 2kt v v =+,故答案选B 。 二 填空题 1-6 已知质点位置矢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2=4t +( 2t+3)r i j ,则从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必修①精讲精练答案

第1练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1练】 1~5 BCCCD 6. a B ∈ 7. 0,1,3x ≠- 8. (1){|2}y y ≥;(2){|2}x x ≠± 9. {1,2,4,5,7} 提示:分31,2,4x -=±±±等情况. 10. ④ 提示:集合①与②是等价的,它们均表示除去了四条直线外的所有的点;集合③表示整个坐标平面;集合④不能表示点(1,1)、(2,-3),集合④能表示所指定的集合. 第2练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第2练】 1~5 DDAAD 6. 7个 7. -1,0 8. 2a =. 提示:联合2352a a -+=及26102a a -+=求解. 9. 3m ≤(注意区间端点及B =φ) 10.解:依题意可知,“孤立元素x ”是没有与x 相邻的,非“孤立元素x ”是指在集合中有与x 相邻的元素.因此所求问题的集合可分成如下两类: (1)4个元素连续的,有3个:{0,1,2,3},{1,2,3,4},{2,3,4,5}; (2)4个元素分两组,每组两个连续的,也有3个:{0,1,3,4},{1,2,4,5},{0,1,4,5}. 第3练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第3练】 1~5 CDACB 6. {6} 7. {(3,1)}- 8. A ={1,3,5,7},B ={2,3,4,6,8}. 提示:由Venn 图可知. 9. {|4}x x ≥, {|4}x x ≥. 10.解:(1){1,4}B =. 当4a =时,{4}A =,则{1,4}A B =,{4}A B =; 当1a =时,{1,4}A =,则{1,4}A B =,{1,4}A B =; 当1a ≠且4a ≠时,{4,}A a =,则{1,4,}A B a =,{4}A B =. (2)若A B ?,由上易知4a =或1a =. (3)当5a =时,{1,5}A =,{1,4,5}A B =,其真子集有7个. {4}A B =,则满足{4}{1,4,5}P 刎的集合P 有:{1,4},{4,5}. 第4练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二) 【第4练】 1~5 BDBBA 6. 1a ≥ 7. 80 提示:结合文氏图,易知()()()()n A B n A n B n A B =+-,则65352080+-= 8. {2,1,4}A B =-- 9. 2a = 提示:由集合元素的特征列方程组而解. 10. (1)A ※B ={3,4,5,2,1},3+4+5+2+1=15.答案选A . (2)先将A *B 化简即得 A *B ={x |x ∈A ∪B ,且x ?A ∩B }=()A B A B e∪∩. ∴(A *B )*A ={x |x ∈(A *B )∪A ,且x ?(A *B )∩A }={x |x ∈A ∪B ,且x ?()A A B e∩}=B . (3)S =(1+2+3+…+100)-(6+12+18+…+96)=5050-816=4234 第5练 §1.2.1 函数的概念 【第5练】 1~5 CDBBC 6. 3+2, 57 7. -1 8. (1)(,1) (1,2]-∞;(2)定义域1{|}3x x ≠,值域2{|}3y y ≠-. 9. 211()22 f x x x =+ 10. 解:令x y =得22()()(0)f x g y g +=. 再令0x =,即得(0)0,1g =. 若(0)0g =,令1x y ==时,得(1)0f =不合题意,故(0)1g = ;(0)(11)(1)(1)(1)(1)g g g g f f =-=+,即21(1)1g =+,所以(1)0g =;那么(1)(01)(0)(1)(0g g g g f f -=-=+=,(2)[1(1)](1)(1)(1)(1)1g g g g f f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