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环境温度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影响

治疗环境温度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影响

治疗环境温度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影响
治疗环境温度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影响

治疗环境温度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环境温度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液化与自我感受性的影响,探索最合适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恢复的最适合环境温度。方法将72例应用微粒皮漂浮修复创面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以治疗环境即室温的不同,随机分为室温24~26℃组(A组)、室温27℃~29℃组(B组)、室温30℃~32℃组(C组) ,观察创面液化启动时间与患者自我感受。结果实验数据经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证实,ABC三组创面液化启动时间均有差别(P<0.01),ABC三组患者自我感受性均有差别(P<0.01)。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治疗环境温度的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液化时间提前,患者自我感受良好,没有畏寒现象。30~32℃的治疗环境温度更有利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恢复。

标签:烧伤;温度;创面液化;护理烧伤患者处于一种特殊状态,对环境要求特殊且苛刻,维持适宜的外部”小气候”,尤其是加强对治疗环境温度的监控管理,对植皮成功、创面愈合、患者康复都有重要意义[1,2]。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尤其是在休克期,由于创面水分大量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机体代谢亢进,烧伤患者尤其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容易出现体温不升、畏寒等症状,从而使得机体能量代谢失衡。,采用微粒皮漂浮的方法是近年来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常规术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我院亦较常采用此术式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而治疗环境温度对此类患者的影响报道较少,故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析环境温度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液化与自我感受性的影响,探索最合适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恢复的最适合环境温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均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烧伤深度采用Ⅲ度四分法计算,烧伤面积采用中国9分法计算),烧伤深度符合Ⅱ-Ⅲ度标准,总面积≥50%,Ⅲ度≥20%。排除合并吸入性损伤,并发心脏,肺脏,肾脏,造血系统等严重病变死亡者或放弃治疗者。

1.2 采用天津辉科WS2080A温湿度仪检测环境温度,采用冷暖式空调和中国河南南阳国防科技工业电器研究所产华灯GSX高效辐射烧伤治疗机(GSX-H1型)调节环境温度。

1.3 将72例应用微粒皮漂浮修复创面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以治疗环境温度即室温的不同,随机分为室温24~26℃组(A组)、室温27℃~29℃组(B组)、室温30℃~32℃组(C组) ,观察创面液化启动时间、液化时间与患者自我感受。各个实验组除温度不同外,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尽量排除其他因素干扰。

1.4 数据处理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x±s)表示,应用SPSS18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康复医院基本标准

康复医院基本标准 (征求意见稿) 康复医院是指以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康复医疗服务为特色,兼具其他相关疾病一般临床处理能力的医疗机构。 三级康复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35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不低于75%。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 至少设骨科康复部、神经康复部、脊髓损伤康复部、儿童康复部、老年康复部、心肺康复部、疼痛康复部、听力/视力康复部、烧伤康复部等其中的6个部门以及普通内、外科、重症医学科等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和医院正常运行的基本专业设置。 (二)治疗部门: 至少设物理治疗部、作业治疗部、语言治疗部、康复工程部、传统康复部、心理咨询室、水疗室等。 (三)评定部门: 至少设运动/平衡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吞咽功能评定、作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心理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心肺功能检查、听力/视力筛查、职业能力评定等其中的7个部门。 (四)医技/辅助部门:

至少设超声诊断科、检验科、放射科、药学部、营养科、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 (五)职能部门: 至少设社区康复服务、医疗质量管理、科研教学、人力资源、护理部、信息科、设备科、病案(统计)室等部门。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9名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康复医师0.2名/床;康复治疗师0.4名/床;护士0.3名/床。 (二)康复医师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不低于医师系列的15%。康复病区主任应当具有本专业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每病区至少有3名以上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背景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医师。 (三)康复治疗师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低于治疗师系列的25%。各部门(专业)部长/治疗师长应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在本专业岗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 (四)康复护士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低于护士系列20%。医院护理部主任应具备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在本专业岗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病区护士长应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在本专业岗位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五)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结构比例原则为 1.0: 2.0:1.5,并能够满足三级医师责任制等医疗核心制度要求。 四、场地

烧伤外科学专业知识3 (1)

[模拟] 烧伤外科学专业知识3 X型题 第1题: 关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切痂植皮术,错误的是 A.全身情况稳定后,应及早实施切痂植皮术 B.伤后1个月以后实施切痂植皮术 C.一次性切痂植皮手术的范围小于10%. D.严密监测条件下可以考虑休克期切痂植皮术 E.肢体实施切痂术时,禁用止血带 参考答案:BCE 第2题: 典型的放射性损伤的病理变化分 A.初期 B.假愈期 C.反应期 D.加重期 E.恢复期 参考答案:ABCE 第3题: 烧伤病人有下列哪些情况时,应考虑有吸入性损伤的可能 A.口、鼻周围深度烧伤者 B.声嘶、吞咽困难者 C.刺激性咳嗽,痰中有炭末者 D.鼻毛烧焦,口唇肿胀者 E.于密闭室内发生的烧伤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正常肠黏膜屏障有 A.结构屏障

B.免疫学屏障 C.血液屏障 D.化学屏障 E.微生物屏障 参考答案:ABDE 第5题: 烧伤后机体代谢反应的特点是 A.蛋白质作为能量消耗,但代谢率升高并不明显 B.内源性高代谢反应 C.可分为缓升期和高代谢期 D.营养摄入不足引起的高代谢 E.主要是烧伤创面引起的高代谢反应 参考答案:ABCDE 烧伤后机体高代谢反应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烧伤创面;另一个来自内脏,而且主要是内源性高代谢反应。 第6题: 植皮失败的原因有 A.感染 B.肉芽创面 C.包扎压力过高 D.皮片厚 E.血肿 参考答案:ACE 第7题: 烧伤后,胃肠道缺血缺氧的3个特点是 A.发生早 B.恢复慢 C.恢复快 D.纠正困难 E.容易纠正 参考答案:ABD

第8题: 关于电烧伤创面处理原则正确的是 A.保守治疗,清创后采用暴露疗法并积极抗感染 B.早期清创,多次清创直至坏死组织完全清除,延期植皮术,以确保皮片一次成活 C.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并立即游离植皮一期修复,封闭创面 D.切除所有坏死组织,立即皮瓣一期修复 E.尽可能保存肢体,恢复重建功能 参考答案:DE 保守治疗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病率高,不宜使用;延期植皮修复缺点清创次数过多,继发性感染造成血管、神经等坏死,截肢率高;创面多较深,损伤严重,深部组织处于缺血状态,单纯游离植皮不易成活。 第9题: 烧伤后肺不张的主要原因有 A.肺部感染 B.肺水肿 C.低蛋白血症 D.休克 E.支气管内腔阻塞 参考答案:BE 第10题: 烧伤合并ARDS的治疗原则为 A.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严重烧伤、休克、全身感染 B.纠正缺氧 C.限制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D.营养支持 E.防止并发症 参考答案:ABCDE 第11题: 烧伤后ARDS常用治疗措施有 A.氧疗

烧伤外科题库

烧伤外科题库

烧伤外科题库(版权:仁济临床医学院)一.单选题(共81题,每题1分) 1.用九分法计算成人烧伤面积,哪项是错误的( ) A.双臀部5%B.颈部3% C.双上肢18%D.双足7%E.双小腿17% 2.下列哪项是重度吸入性损伤的特点( ) A.气道梗阻、喘鸣B.听诊干罗音 C.严重低氧血症D.刺激性咳嗽E.以上都是3.吸入性损伤,伤后即期的首要措施( ) A.纠正缺氧,防止窒息B.防止肺水肿C.防止肺部感染D.防止呼吸衰竭E.以上都不是 4.女性患者体重50kg,双侧臀部、双大腿、双小腿均为Ⅱ度、Ⅲ度烧伤,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 ) A.4925mlB.5000ml C.5075mlD.5150mlE.5225ml 5.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哪一项是错的( ) A.剔除创周毛发剪短指(趾)甲B.肥皂水清洁健康皮肤 C.剪除所有水泡D.清除坏死表皮E.无菌盐

水反复冲洗 6.成年伤员,工作中不慎其头颈部、左上肢、躯干后面、左小腿及左足被火焰烧伤,按新九分法计算,其烧伤总面积应为( ) A.27%B.33% C.38%D.41%E.45% 7.严重烧伤病人营养评价不包括( ) A.计算氮平衡B.测量上臂周径 C.免疫球蛋白测定D.测定尿甲基组氨酸E.基础代谢率 8.按照临床分度,不符合轻度吸入性损伤的是( ) A.病变仅限于口鼻腔和咽部B.咽部发干、咽痛 C.鼻毛烧焦D.喘鸣E.鼻部咽部发红 9.关于Ⅱ度烧伤,哪项是错误的( ) A.可有可无水泡B.创面有皮肤附件残留C.感觉神经部分被破坏,痛觉迟钝D.出现树枝状栓塞血管E.愈合后遗留瘢痕 10.吸入性损伤严重声门水肿易发生的时间大致为( ) A.伤后即刻至伤后6小时B.伤后8小时至伤

烧伤病人的健康教育

烧伤病人的康复与心理护理 一烧伤病人的心理变化:由于烧伤后强烈的刺激和创面疼痛,引起剧烈的系列心理变化。 1.1 烧伤早期怕痛 会出现系列应激反应,发抖、面色苍白、出血、忧虑、担忧、害怕及恐惧心理,言语表现有烦躁不安、多言多语,还有沉默寡言,哭泣甚至狂叫,有的病人实在忍受不了疼痛就产生轻生的念头,会出现情绪危机,焦虑忧郁。 1.2 烧伤治疗期即治疗中期怕死 面积烧伤病人的病程较长,这样的病人大都怕死,也有的病人不怕死而想死,怕给家人及社会带来负担,还有的年轻患者怕毁容而产生自杀念头。 1.3 烧伤恢复期即烧伤后期怕残 烧伤后期病人多担心留有残疾,怕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很重的精神上的痛苦和负担,情绪低落。 2 护理措施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 主动热情,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作好解释,争取家属及密友的配合,共同参与治疗和护理。针对不同的病情做好治疗和护理。对小儿烧伤针对小儿全身各器官发育不完全,且代偿机能差的特点,在临床观察中要特别注意休克期的护理:重点观察尿量,加强小儿精神和神志变化的护理。与小儿频频接触,建立感情,不能让其产生害怕,要用怀抱、抚摸等方式与小儿交往接触,从而进一步了解病情,加强护理。配食时要注意小儿口味,满足烧伤创面营养的需要。对整形病人的临床护理:从病人入院就开始接受做好精神的临床护理宣教,并通过我们的言谈举止及稳准的工作态度及工作作风,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使病人对术后的效果充满信心。对疼痛的患者态度要和蔼,以同情安慰的语言鼓励病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阈值,转移注意力,应用暗示疗法等。鼓励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疤痕粘连与挛缩,鼓励病人增强自信心和自强心,克服自卑感。在护理中,各不同的烧伤原因、病人年龄等情况的特殊性,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帮助病人增强信心,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对于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对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补液要限量,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入量,并根据临床表现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预防褥疮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与病人多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取得病人积极配合,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2.2 加强对烧伤预后的心理护理 激发病人自尊心,消除自卑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2.3 加强烧伤知识的宣传教育 使病人掌握一些基本的烧伤知识,尤其是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以便使其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2.4 做好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 总之,心理护理在治疗烧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以使病人消除紧张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使病人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三烧伤病人康复后的皮肤护理 烧伤病人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及护理,创面愈合,但病人出院后,应加强护理,并注意以下问题: 1.新愈合的表皮薄嫩,应避免外伤,瘙痒时不可过度摩擦和搔抓,勤剪指甲,小水泡形成后不能挤压,让其自行吸收或用干净针头刺破充分排出泡液,如破溃,可喷消毒保护剂,暴

康复医院设置标准71409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三级康复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75%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骨与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烧伤康复科中的6个科室,以及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室。 (二)治疗科室:至少设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心理康复室和水疗室。 (三)评定科室:至少设运动平均功能评定室、认知功能评定室、言语吞咽功能评定室、作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室、心理评定室、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心肺功能检查室、听力视力检查室、职业能力评定室中的7个。 (四)医技科室:至少设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营养科、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五)职能科室(部门):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社区康复服务部门等科室(部门)。 三、人员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一)每床至少配备1.4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医师0.2名/床,康复治疗师0.4名/床,护士0.3名/床。 (二)医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医师总数的15%。临床科室科主任应当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临床各科室至少有3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三)康复治疗师中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康复治疗师总数的10%。治疗科室科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康复治疗工作5年以上。 (四)各临床科室医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三级医师责任制等医疗核心制度要求。 四、场地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95平方米。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康复治疗区域总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 (三)医院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参照同级综合医院基本设备并结合本专业实际需要配置。 (二)专科设备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1.康复评定:至少配备运动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三维运动分析、平均功能评定、认知言语吞咽评定、作业评定等设备。 2.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均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情景互动训练设备以及康复机器人。

烧伤病人

烧伤病人 一、烧伤后的营养代谢特点 (一)能量代谢 1.分解代谢率与合成代谢率均增高,但分解代谢率增高大于合成代谢率,称之高代谢状态。 2.能量消耗在烧伤早期最多,且随烧伤面积和深度而增加(表6-9-1)。严重病人代谢率可增加50%~100%。代谢率变化也与烧伤病程有关,一般伤后6~10天达到高峰,氧消耗量增加到100%以上;之后随创面逐渐修复,感染被控制,患者康复而逐渐下降。 3.通过体表丢失的水份比正常皮肤增加3—4倍。烧伤病人每小时蒸发丢失水份(m1):(25+体表烧伤面积百分比)×体表面积m。) (二)碳水化和物代谢改变 1.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糖原分解加速,肝脏生成葡萄糖增加,同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相对下降,促使病人血糖迅速升高,有时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2.血糖升高的程度与烧伤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烧伤面积大于30%的患者伤后几小时内即可出现明显血糖升高。 3.烧伤后高血糖改变主要与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分泌有关。 4.糖异生的增强,原料来源于通过蛋白质分解而形成的氨基酸。 (三)脂肪代谢 1.脂肪分解加速,严重时每日丢失脂肪可达600g以上。 2.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大多升高。 3.肉毒碱缺乏,长链脂肪酸氧化障碍,易造成甘油三酯在肝脏和其他组织的沉积,引起肝脂肪变性,增加心肌纤维、肾小管细胞内的脂含量,严重者可导致心肌纤维坏死而造成损害。 (四)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 1.烧伤后蛋白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速度均加快,但分解代谢速度超过了合成速度,造成负氮平衡。 2.尿氮排出量增多,可持续数El甚至数周。尿氮量与烧伤面积和深度有关,轻

中度烧伤每日丢失10~20g,严重烧伤可达28~45g。 3.烧伤病人创面渗出液是丢失氮的肾外因素,深度烧伤面积达全身体表1/3的病人,创面渗出液丢失的氮量占总丢失量的10%~20%,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创面丢失氮可达总量的20%~30%。 4.分解代谢增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激素的变化,如皮质醇,儿茶酚胺增加,可加速蛋白质分解,氨基酸释放,抑制再合成蛋白质,并促进氨基酸在肝内形成葡萄糖;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加速肝内葡萄糖合成;伤后胰岛素相对不足,造成其抑制葡萄糖合成、抑制细胞内蛋白质分解及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减弱。 5.肌肉组织蛋白质加速分解释放氨基酸,可用于氧化供能、合成葡萄糖、满足脑组织等生命必须的生理活动,供肝脏合成急性期蛋白反应物。 6.血浆浓度降低的有甘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谷氨酰胺等,表现为浓度升高的主要有苯丙氨酸、谷氨酸、亮氨酸。 (五)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代谢 1.钠烧伤后出现肾钠潴留,病情好转时出现钠利尿,即“钠潴留”和“钠利尿”现象。 2.水烧伤后排出水负荷量的能力明显不足。有时患者表现低血钠,往往是给以过多的低渗溶液引起的。 3.钾钾离子从细胞内释出,从尿和创面丢失较多,常出现早期血浆中高钾、后期低钾血症和负钾平衡。随着创面的修复,蛋白质合成的增加,钾的需要量也相应地增加,治疗中必须注意。 4.锌烧伤后血清锌下降,主要原因是从创面渗出液丢失,渗出液的锌含量是血浆的2~4 倍,血浆中许多锌与白蛋白结合在一起,蛋白丢失也带走了锌离子;其次烧伤病人的尿中锌的排出量显著增加,达正常人的5~10倍,可持续两个月之久,低锌血症将影响创面愈合。 5.铜血清铜,铜蓝蛋白下降,下降程度与烧伤严重程度成正比。原因与输液造成的体液稀释、创面渗出及补充减少有关。 6.铁烧伤后血清铁降低,主要原因是与摄人不足及手术切痂造成的出血有关,在严重病例缺铁存在于整个病程中。 7.其他离子磷代谢常与氮代谢相平衡而出现负平衡,低磷对组织氧化、白细胞吞

手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方法及愈合

手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方法及愈合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于冶,贾立平,肖贵喜,胡亮 【摘要】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采取不同手术方法修复创面,针对手部深Ⅱ度至Ⅳ度创面,筛选出相应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5例不同原因手部深度烧伤患者,采用皮片移植、带蒂皮瓣移植及复合皮移植等方法修复创面,术后随访6个月到5年,观察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从两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几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刃厚皮片移植优良率45.6%,刃厚皮片移植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爪形手”、瘢痕挛缩、关节畸形等。皮瓣移植优良率100%,术后功能较好,外观优良。中厚皮片移植、全厚皮片移植及复合皮移植效果接近,优良率为90%~94%。结论皮瓣移植是修复手部深度烧伤较好方法之一,中厚皮片移植、全厚皮片移植和复合皮移植,术后经过良好的康复锻炼,手部功能得到较好恢复,尽量避免使用刃厚皮片移植修复手部创面。 【关键词】手深度烧伤移植复合皮移植康复 Different Wound Repairs of Deep Burn of Hands and the Healings

Yu Ye, Jia Liping, Xiao Guixi, Hu Lia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Abstract Objective Objective To discuss different would repairs of deep burn of hands from IIo to IVo so as to select the best operation methods.Methods Skin graft, pedicle flap graft and composite skin graft were performed to repair the wounds on 85 cases with deep burn of hands caused by different reasons; follow-up after operation lasted from 6 months to 5 years to observe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s and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were made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thods.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razor skin graft was 45.6% but the graft led to claw hands of different degrees, scar contracture and joint malformation; the excellent rate of flap graft was 100% with good function recovery and nice appearance; medium-thickness skin graft,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 and composite skin graft showed out close 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s were from 90% to 94%.Conclusions Skin flap graft is a better wound repair for deep burn of hands; medium-thickness skin graft,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 and composite skin graft can make good function recovery of the hands with good post-operation rehabilitating exercises; razor skin graft should be avoided in wound repair of hands.

《水疗康复技术专家共识》(2019)要点

《水疗康复技术专家共识》(2019)要点 水疗法(hydrotherapy)是利用各种不同成分、温度、压力的水,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机械及化学刺激作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水中运动治疗是利用水的特性让患者在水中进行运动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或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水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与地面上所采用的运动治疗相比,既有相似,又有不同,这是由于两种媒介物理性质差异所决定的。水中运动治疗具有多种治疗作用,对神经、肌肉、骨骼损伤及烧伤康复期等患者,均可极大地缓解各种症状或改善运动功能。水中体能训练是通过水中运动治疗来改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能力的方法,包括水中太极、Halliwick 疗法、Watsu训练、Bad Ragaz训练、水中步行训练、水中跑步、水中瑜伽、治疗性游泳和其他类型的水中有氧运动等。治疗性游泳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漂浮,借助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1 水疗技术 1.1 水疗作用原理 温度对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有很大影响。温度刺激的突然程度、水温和体温之间的差异、被作用的面积、刺激强度、作用的持续时间都会引起机体

发生不同的反应。根据不同的水温,分为热水、温水、不感温水、凉水和冷水。水疗通过水的喷雾、冲洗、摩擦、涡流等方式碰撞身体表面产生机械效应,主要包括静水压、浮力和水流冲击作用。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可溶解多种化学物质,通过水中溶解的化学药物进行治疗,既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又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均具有明显的功能促进作用,从而达到相应的康复治疗效果。水疗是一种增强心身健康的理想的活动模式,通过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和水的温度能达到缓解人体疲劳,放松身体和保健身体的作用。 1.2 水疗专科评定 专家认为,出于确认水疗疗效需要的考量,水疗前后的评定至关重要。以上介绍的水疗评价方法中,WOTA1及WOTA2已经汉化并进行了信度效度分析,适合为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水疗前后功能进展的评价。 1.3 水疗技术分类 水疗技术存在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治疗形式大体可分为冲浴法、浸浴法和水中运动治疗三大类。 1.3.1 冲浴法:分为全身冲浴和局部冲浴,利用可调节水温的花洒或

烧伤感染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的原则和策略

烧伤感染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的原则和策略 课前问答 烧伤病人常见的致死原因是: A.疼痛 B.失水 C.并发感染 感染是烧伤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为此,感染问题倍受烧伤外科学术界的重视。感染防治策略自然成为烧伤临床重点关切的原则问题,也是烧伤科研深入探讨的热点课题。有关烧伤感染的防治如何正确理解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问题自然受到重视。由于存在临床经验不同和实验结果的差异,难免产生观点分歧。从而产生不同的导向,并导致不同的后果。为谋求抗生素在烧伤临床感染防治中的合理应用,有必要展开深入讨论,甚至开展争论,从分歧中求得共识。近来,学术刊物已发表一些有观点导向的评论文章,说明争论已经开始。本着探索科学和追求真理的态度和看法,谨以有关认识和观点参加讨论。 一、烧伤外科感染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 抗生素问世是现代医学重大发展之一。半个世纪以来,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上功绩卓著,对现代医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抗生素在提供积极疗效的同时,也产生消极影响。除毒副作用之外,耐药的问题值得关注。后者不仅是抗生素专业学术界面临的难题,而且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由于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已使很多有效抗生素被淘汰下去。值得重视的是,很多新开发的抗生素初上临床就因迅速耐药而被淘汰。耐药致病菌广泛传播不仅早就引发成为医院感染问题,而且还招致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流行。令人担心的是,寻求新的天然抗生素的来源几乎枯竭,依靠人工合成新抗生素的速度已经滞后于抗生素耐药和被淘汰的速度。为此,学术界警示抗生素后时期已经来临,呼吁制止滥用抗生素,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希望谋求对抗生素耐药及其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这就是抗生素感染防治的现状。严峻的形势在告戒学术界和警示临床医师如何面对现实,怎样对待未来。

烧伤试题及答案#(精选.)

2014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烧伤专业试卷)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50 分) 1、烧伤患者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是:( ) A 尽快终止或脱离致伤源 B 迅速判断伤情 C 立即冷疗 D 就近急救和分类转运专科医院 E 以上都正确 2、对于烧伤面积的判断,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目前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采用手掌法和中国新九分法 B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 C 手掌法一般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或特大面积烧伤 D 成人和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E 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方法中头部和腿部与成人不同 3、对于烧伤深度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目前我国采用三度四分法 B 目前我国采用三度五分法 C目前我国采用四度四分法 D目前我国采用四度五分法 E目前我国采用五度五分法 4、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以下正确的是:( ) A 烧伤总面积在20%以下的Ⅱ度烧伤为轻度烧伤 B 烧伤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Ⅲ度面积在10%以下的烧伤为中度烧伤 C 烧伤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Ⅲ度面积在21%~30%之间,或烧伤面积虽不足31%,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伴有严重复合伤;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为重度烧伤 D 烧伤总面积大于50%,或Ⅲ度面积大于20%,为特重度烧伤 E 烧伤总面积大于80%,或Ⅲ度面积大于50%,为特重度烧伤 5、严重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指征为:( ) A 面颈部深度烧伤、颈部环形焦痂有上呼吸道梗阻可能者 B 进行性声音嘶哑、喘鸣、三凹明显者 C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持续大于35次/分 D 持续低氧血症,PaO2小于60mmHg或吸氧后PaO2仍小70mmHg

烧伤的三度四分法

烧伤的分类及分度 烧伤是指由热力导致的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烧伤按烧伤深度及烧伤面积可以如下分类:一按烧伤深度分为: Ⅰ度(红斑)达表皮角质层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1周后脱屑痊愈,无瘢痕。 浅Ⅱ度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剧痛,感觉过敏,有水疱,基底部呈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胀1~2周愈合,无瘢痕,有色素沉着。 深Ⅱ度达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痛觉消失,有水疱,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潮湿3~4周愈合,可有瘢痕。 Ⅲ度(焦痂)达皮肤全层,甚至伤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痛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干后皮下静脉阻塞如树枝状2~4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除小面积外,一般均需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 按烧伤面积分为: 1.轻度烧伤:Ⅱ°以下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 2.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3.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4.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2)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和成人不同,如下所示: ①轻度烧伤:总面积在5%以下的Ⅱ度烧伤。 ②中度烧伤:总面积在5%~15%的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面积在5%以下的烧伤。 ③重度烧伤:总面积在15%~25%或Ⅲ度烧伤面积在5%~10%之间的烧伤。 ④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在25%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上者 烧伤的处理只要是做出了以上分类,治疗是明确的,由于烧伤容易发生感染和休克,因此,初期就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休克和感染的发生。

康复医院设置标准

三级康复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75%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骨与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科、烧伤康复科中的6个科室,以及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室。 (二)治疗科室:至少设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心理康复室和水疗室。 (三)评定科室:至少设运动平衡功能评定室、认知功能评定室、言语吞咽功能评定室、作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室、心理评定室、神经电生理检查室、心肺功能检查室、听力视力检查室、职业能力评定室中的7个。 (四)医技科室:至少设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营养科、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五)职能科室(部门):至少设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器械科、病案(统计)室、信息科、社区康复服务部门等科室(部门)。 三、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1.4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医师0.2名/床,康复治疗师0.4名/床,护士0.3名/床。 (二)医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医师总数的15%。临床科室科主任应当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临床各科室至少有3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三)康复治疗师中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康复治疗师总数的10%。治疗科室科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康复治疗工作5年以上。 (四)各临床科室医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三级医师责任制等医疗核心制度要求。 四、场地 (一)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95平方米。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康复治疗区域总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 (三)医院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参照同级综合医院基本设备并结合本专业实际需要配置。 (二)专科设备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及措施

烧伤现场急救原则及措施 一、迅速脱离致伤源或消防致伤原因 1.火焰烧伤时,伤员应迅速灭火,立即平卧于地,慢慢滚动躯体以灭火,或者跳入附近之水池、小河中灭火,切勿站立、呼喊或奔跑,以免火焰因奔跑而燃烧更旺,因喊叫吸入炽热气体而造成吸入性损伤,赤手扑打火焰可致手部烧伤,深部烧伤多可造成手功能障碍,亦应避免。他人或消防人员除指导伤员自救以外,应使用大量清水或其他灭火材料将火扑灭,或用棉被、毯子、大衣覆压在伤员身上灭火,并尽快协助伤员离开现场。 2.热流体或蒸气烫伤时,应使病人迅速离开现场并立即脱去浸湿的衣服,以免衣服上的余热继续产生作用,使创面深化。要尽可能避免将泡皮剥脱,可先用冷水冲洗带走热量后剪开热液浸湿的衣服。如贴身衣服与伤口粘在一起时,切勿强行撕脱,以免使伤口加重,可用剪刀先剪开,然后慢慢将衣服脱去。 3.化学物质烧伤时,最简单、最有效的处理办法是,脱离现场后即刻脱去化学物质沾染或浸透的衣服、手套、鞋袜等,用大量清洁冷水冲洗烧伤人员,时间不得少于20—30min,一方面可冲洗去化学物品,另一方面可使伤者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对化学物品的吸收。除现场备有拮抗剂或中和剂以外并有使用经验的人在场,切勿因寻找拮抗剂、中和剂而耽搁冲洗时间。应特别注意病人眼部感觉并仔细检查,在有损伤情况下应予冲洗。对个别具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如氰化物),应在大量冲洗的同时,尽早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生石灰烧伤时,应在除去生石灰料后方行冲洗,防止生石灰遇水生热,加重损伤。磷烧伤时则应将创面浸于水中,或以多层湿纱布覆盖,以防止磷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加重损伤,并尽量剔除磷粒。 4.电烧伤时,立即切断电源,再接触患者,并扑灭着火衣服。在未切断电源以前,急救者切记不要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灭火后,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现场立即行体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待心跳和呼吸恢复后,及时转送就近医院进一步处理;或在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将伤员迅

2015 面部烧伤畸形诊疗指南

DOI: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I11B03)通信作者:李青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整复外科,E-mail: dr.liqingfeng@https://www.doczj.com/doc/bd2481887.html, 网络出版时间: 网络出版地址:·专家论坛· 面部烧伤畸形诊疗指南 全国整形外科多中心研究平台?执笔:昝涛,李青峰 全国整形外科多中心研究平台成员(按拼音排序):东莞康华医院整形外科,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江西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解放军总医院整形外科,浏阳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整形外科,山东省立医院整形外科,上海长征医院整形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烧伤整形科,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执笔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上海,20001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 100万烧伤患者,其中90%烧伤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严重烧伤即使能够存活下来,患者也可能因残疾和容貌损毁而带来许多社会问题。面部是人体的外露部位之一,体现个人的主要特征,在社交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面部集中了眼、耳、鼻、口等器官,是维持人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器官。由于面颈部常暴露在外,易受到各种烧伤侵害,研究显示约50%的烧伤累及该部位[2]。严重面部烧伤畸形不仅使患者失去正常面容,而且使患者的眼、口闭合与通气功能障碍,颈部活动受限,并可造成眼、口、鼻等器官的渐进性损伤,甚至失明等。另一方面,严重烧伤使青壮年丧失了工作能力,并有严重的心理、社交障碍,受到社会人群歧视,也使患者无法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严重负担。 目前,对于面部烧伤的整形诊疗尚缺乏统一的分型及评价标准,无法对面部烧伤畸形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差异,医生对修复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存在治疗不当、甚至造成二次损伤的情况。本文依据面部软组织修复原则,结合最新文献资料,通过全国整形外科多中心研究平台、21家医院专科医生、历时5年、经多次讨论会,提出了面部烧伤畸形的皮肤软组织整形治疗指南。旨在通过该指南使面部烧伤治疗有章可循,并统一术后评价方法,以提高面部烧伤畸形的整复效果。 1 诊断 1.1病史采集 1.1.1烧伤相关情况包括:①烧伤原因、时间、深度、部位及面积等;②烧伤瘢痕瘙痒、疼痛等症状及片状、蹼状等形态;③瘢痕挛缩情况,是否造成邻近组织、器官的功能损害;④患者既往治疗史、供区损伤情况;⑤术后功能康复情况。 1.1.2 一般情况包括:①患者目前的身体恢复情况、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②患者慢性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个人史、生育史及家族史等;③患者整形修复的愿望和期望值,患者本人和亲属的配合程度、时间和经济实力等。 1.2专科检查 包括:①面部烧伤瘢痕的部位、大小、厚度、颜色、质地、挛缩情况的测量和评估,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瘢痕评价量表为温哥华瘢痕评分(Vancouver scar scale)[3];②面部器官畸形程度,如眼睑外翻、角膜损伤情况、泪道损伤情况、口周瘢痕挛缩(张口大小)、鼻缺损或鼻孔闭锁、耳缺损或变形、眉缺损、颏颈胸粘连程度(颏颈角),有无气管烧伤、插管困难情况;③对于儿童烧伤患者,应注意瘢痕挛缩是否造成骨骼及软组织发育障碍。 1.3辅助检查 除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外,还应作如下检查:①严重面部烧伤畸形患者应行MRI和CT三维重建检查,估计软组织和骨骼缺损量。②口周瘢痕挛缩和颏颈粘连患者,可行X线片检查骨性张口程度和骨性颏颈角;严重的颏颈粘连患者,应行颈部气管X线呼吸相或气管CT三维重建等,评价有无插管困难,必要时麻醉科会诊。③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受区和供区血供进行评估,为皮瓣选择和手术设计提供客观依据[4-5]。④具备相应设备的单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面部软组织三维影像数据,并通过计算机重建,打印 2015-04-24 17:02 https://www.doczj.com/doc/bd2481887.html,/kcms/detail/51.1372.R.20150424.1702.001.html

烧伤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烧伤康复治疗与功能锻炼 对烧伤患者治疗的概念包括早期救治和康复治疗两大部分 ,康复治疗应在伤后尽早开始,其目的是使烧伤致残的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和容貌。其方法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这里重点讨论非手术方法。 一、烧伤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在烧伤治疗领域,大面积烧伤救治的成功率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致残率也相应增多。据估计,我国每年约 120万烧伤病人需住院治疗,其中至少有 15~30万人需要整形治疗。而这些病人大多伤情重,遗留有功能和容貌的缺陷 ,需接受康复治疗。目前 ,我国的烧伤康复治疗明显滞后,发达国家已把烧伤的早期治疗、理疗、体疗、职业疗法融为一体,成为常规,有专业人员、特殊设备、健全的制度,视早期救治和后期康复治疗同等重要 ,使烧伤患者的身心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康复,大面积烧伤患者治愈后不仅生活能自理,还可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从我国烧伤治疗发展情况看,制约开展康复治疗的因素主要有: ①思想认识不足多数医疗单位和患者家属仍把“治病救命”作为烧伤治疗的唯一目的,认为只要创面愈合就算治愈。 ②缺乏专业人才和设备。 ③虽然认识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但不懂康复技术,丧失了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 ④很多普外科仍在兼收治烧烫伤病人,使得瘢痕增生较多。 促进烧伤康复的综合方法,烧伤的康复治疗因伤情程度、烧伤部位不同,造成的功能影响及外观毁损情况也各种各样,在康复治疗中常需选择几种方法综合运用,方可获得较好效果。 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烧伤早期治疗中就应根据烧伤深度、部位考虑功能和外观的后果,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和预防措施。 加强护理保护创面清洁、干燥,防止受压。创面护理的目的是预防或控制感染 ,力争一期愈合或植皮尽早封闭创面。 体位摆放在伤后早期救治阶段,适当的体位摆放可预防挛缩,是后序治疗的基础。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因挛缩在发展很快,患者会寻求肢体和躯干以一个放松的位置来解除挛缩组织的牵拉,多数患者以屈曲和内收肢体较为舒适, 这样就给组织挛缩创造了条件,故此时必须采取抗畸形体位,一般摆放体位呈“大”字形,双腿分开 20度、上肢伸直外展 90度 ,有条件可应用肢体展开支架,床上肩板附肋。 夹板应用如果随意摆放体位不方便,患者又不能配合 ,使用夹板帮助护理很重要。急性期夹板主要应用如下:① 手休息位夹板;②踝背屈夹板用于拉紧跟腱;③膝伸、背屈夹板 ,预防“蛙腿”体位,尤其是儿童;④肘伸夹板用于肘伸展受限并防止患肘全屈。系列石膏夹板是夹板的替代物,尤其对儿童和不配合的成人适用。透明面罩常用于覆盖面部植皮和新愈合的创面,可预防面部严重外观畸形。 弹力压迫一般创面愈合即开始使用,压迫以患者能承受为宜,开始压力小一些,待患者适应后再加大压力。理论上压力为 210~410 kPa(15~30 mmHg) ,常用弹力绷带。未愈合的创面可于涂药及覆盖敷料后行加压包扎,包扎后表面平整, 否则压力不均。四肢从远端正常皮肤开始,作“8”字形包扎 ,圈间相互重叠1/2~2/3,肢体包扎 2~3层 ,躯干则需 3~4层。腋部烧伤可于腋下置半圆形海

烧伤外科题库完整

烧伤外科题库(:仁济临床医学院) 一.单选题(共81题,每题1分) 1.用九分法计算成人烧伤面积,哪项是错误的( ) A.双臀部5%B.颈部3% C.双上肢18%D.双足7%E.双小腿17% 2.下列哪项是重度吸入性损伤的特点( ) A.气道梗阻、喘鸣B.听诊干罗音 C.严重低氧血症D.刺激性咳嗽E.以上都是 3.吸入性损伤,伤后即期的首要措施( ) A.纠正缺氧,防止窒息B.防止肺水肿 C.防止肺部感染D.防止呼吸衰竭E.以上都不是 4.女性患者体重50kg,双侧臀部、双大腿、双小腿均为Ⅱ度、Ⅲ度烧伤,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 ) A.4925mlB.5000ml C.5075mlD.5150mlE.5225ml 5.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哪一项是错的( ) A.剔除创周毛发剪短指(趾)甲B.肥皂水清洁健康皮肤 C.剪除所有水泡D.清除坏死表皮E.无菌盐水反复冲洗 6.成年伤员,工作中不慎其头颈部、左上肢、躯干后面、左小腿及左足被火焰烧伤,按新九分法计算,其烧伤总面积应为( ) A.27%B.33% C.38%D.41%E.45% 7.严重烧伤病人营养评价不包括( ) A.计算氮平衡B.测量上臂周径 C.免疫球蛋白测定D.测定尿甲基组氨酸E.基础代率 8.按照临床分度,不符合轻度吸入性损伤的是( ) A.病变仅限于口鼻腔和咽部B.咽部发干、咽痛 C.鼻毛烧焦D.喘鸣E.鼻部咽部发红 9.关于Ⅱ度烧伤,哪项是错误的( ) A.可有可无水泡B.创面有皮肤附件残留 C.感觉神经部分被破坏,痛觉迟钝D.出现树枝状栓塞血管E.愈合后遗留瘢痕 10.吸入性损伤严重声门水肿易发生的时间大致为( ) A.伤后即刻至伤后6小时B.伤后8小时至伤后24小时 C.伤后即刻至伤后48小时D.伤后即刻至伤后24小时E.伤后6小时至伤后48小时11.按照烧伤的严重性分度,属于重度烧伤的是( ) A.烧伤总面积10%以B.烧伤总面积11%~20% C.Ⅱ度烧伤总面积20%以D.Ⅲ度烧伤面积5%以E.病人出现休克 12.按国通用补液公式补液,根据哪项指标调整液量和速度较可靠( ) A.心率B.血压 C.每小时尿量D.神志E.皮肤颜色 13.吸入性损伤下列哪项措施是错的( ) A.通畅气管解除梗阻B.维持气体交换功能纠正侧氧血症 C.正确掌握补液疗法D.呼吸道管理应严格无菌捌作E.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4.热力烧伤热源接触部位的皮肤改变表现为( )

烧烫伤深度分法及与预后的的关系

烧烫伤深度分法及与预后的的关系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损伤,受伤之后,人们经常关注自己的烫伤程度有多重,能不能留有瘢痕,怎样治疗才能减轻瘢痕的程度,下面就这几方面做一下简要介绍。 人的皮肤分为表皮及真皮,真皮下还有脂肪及肌肉等组织,其中表皮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表皮中没有血管及淋巴管,但有一些神经末梢。真皮层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乳头层具有突向表皮的真皮乳头,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和司轻触觉的麦氏小体及痛觉神经末梢。网状层位于乳头层深面,其下方与皮下组织相连接。 皮肤受到热力作用后,其损伤程度主要取决于热源温度和热力作用时间。热能越高,作用时间越长,组织损伤亦越重。国际惯用的三度四分法,即I 度、浅II 度、深II 度、III 度,I 度、浅II 度又叫浅度烧伤,深II 度、III 度称为深度烧伤。有的也把深至肌肉、肌腱骨骼的烧伤称为Ⅳ度烧伤。 I°伤及表皮,生发层完整。局部干燥,疼痛明显,微肿而红,无水疱。 浅II°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存。又称水疱性烧伤,局部红肿明显,有大而饱满的水疱形成。创基潮红,质地软,温度高,疼痛剧烈,感觉过敏。 深II°伤及真皮深层,生发层全部损伤,残存皮肤附件局部肿胀,水疱小、扁薄,创基微湿,红白相间,质地较韧,感觉迟钝,温度较低,拔毛微痛。3 – 4周勉强愈合,愈后留有瘢痕。III度烧伤 III°表皮和真皮全部损伤。又称焦痂性烧伤。局部皮肤失去弹性,触之硬如皮革,创面干燥,无渗液,发凉,感觉消失,拔毛不痛,可见栓塞的血管网。 I°烧伤:3-7天后局部表皮皱缩、脱落、露出红嫩光滑的上皮面而愈合。不留瘢痕。 浅II°烧伤:一般7-14天痊愈。愈后不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深II°烧伤:3 – 4周勉强愈合,愈后留有瘢痕。关节部位的深II°烧伤愈合后通常留有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应需手术治疗。 III°烧伤:通过换药治疗无法治愈,需手术植皮。愈后通常留有较重的瘢痕。 附图:皮肤的组织结构。 绿色:I°烧伤黄色:浅II°烧伤蓝色:深II°烧伤红色:III°烧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