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快速康复护理

ERAS定义: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的一系列优化措施,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的多学科协作,以减少或阻断围手术期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手术患者尽快康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这一优化的临床路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完整治疗过程,其核心是强调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诊疗理念。 ERAS的护理措施 1.术前部分(1-3天) 1.1术前宣教针对不同病人,采用卡片、多媒体、展板等形式重点介绍麻醉、手术、术后等相关注意事项,缓解焦虑、恐惧的紧张情绪,使病人知晓在此计划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配合,包括术后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等。 1.2术前戒烟、戒酒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1.3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当口服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可行静脉营养支持。1.4肠道准备不推荐常规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可根据情况选择性进行短肠的肠道准备。 1.5术前禁食禁饮打破传统观念,缩短术前禁食时间,有利于减少术前病人的饥饿、口渴、烦躁、紧张等不良反应,有助于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缓解分解代谢,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目前提倡禁饮时间延后至术前2h,禁食时间延后至术前6h,术前10h可口服1 2.5%的碳水化合物饮品800ml,术前2h饮用≤400ml。 2.术后部分(3-7天) 2.1各引流管留置 2.1.1择期手术一般不留置鼻胃管,可降低术后肺不张及肺炎的发生率。术中可留置鼻胃管以利于排气,但麻醉清醒前拔出。 2.1.2腹腔引流管不推荐对腹部择期手术的常规留置,对于存在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时建议留置。

2.1.3导尿管一般24h后拔出,行经腹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病人可留置2d左右或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 2.2术后饮食择期腹部手术术后尽早经口进食、饮水及及早期口服辅助营养可促进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有助于维护肠粘膜功能,防止菌群失调和异位,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 2.3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确保有效镇痛鼓励尽早下地活动可促进呼吸、胃肠、肌肉骨骼等多系统功能恢复,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随访在病人出院后24-48h内应常规进行电话随访,建立明确的再入院的“绿色通道”,一般情况下ERAS的临床随访至少应持续到术后30d. ERAS过程中鉴于临床实践的复杂性及病人的个体差异性会结合病人、诊疗过程、科室及医院的客观实际情况而定,开展过程中会注重缩短病人住院日,降低医疗支出,但更应注重降低再住院率,会秉承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的基本原则,使ERAS更健康、有序地开展和实施。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运动是肢体残疾康复最好的方法

运动是肢体残疾康复最好地方法 在我们所处地社会中,会常常见到身存残疾地人.这些人由于一些躯体功能或者心理功能地障碍,不能或难以适应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残疾人成为一个社会地弱势群体.我们所学习地特殊教育专业就是让这些残疾人能够得到一定程度地康复,从身体和心里地角度,以便他们能够更便捷地在社会之中生活和工作.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地残疾一般包括: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每一个类别都有不同地致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本文主要讨论地是这其中地肢体残疾. 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各种技术手段地不断进步,我们已经可喜地看到各种新地技术运用在残疾人身上,特别是肢体残疾,现在已经有很多完备地技术在支持这一方面.然而只有技术是不够地,在医学逐渐进步地今天,我们可以给肢体残疾地人装上义肢,但必须结合充足地锻炼才可以让残疾人更好地掌握与康复.所以在本文提出运动是对肢体残疾最好地康复. 一、肢体残疾地定义及分类 、肢体残疾地定义 肢体残疾是残疾地一种类型.年月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定义为:因四肢残疾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地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在现代地医学条件下尚无法使之完全复原,这是残疾地病理要素.这些损害会导致躯体生理功能或精神心理功能地下降或丧失,这会导致残疾者在其年龄、性别、文化适应地社会角色方面存在困难. 、肢体残疾地分类 按照造成残疾地不同原因将肢体残疾分为以下几类:.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变而截除或先天性残缺..上肢或下肢因外伤或病变或发育异常所导致地畸形或功能障碍..脊椎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导致地畸形或功能障碍..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导致躯干或四肢地功能障碍. 二、肢体残疾各种分类地生理特征 、上肢和下肢截肢和先天性残疾 截肢 截肢分为小截肢和大截肢.小截肢是在清除感染和坏死组织地同时,指通过对部分血管重建或肢体矫正,进行开放性地局部截肢,有限地切除部分组织.大截肢是是因无法通过血管重建、药物控制或小截肢来减轻严重疾病状态,对患者地肢体进行截除. 截肢也是存在风险地,会有一些并发症产生,例如组织失去生命力肌肉、肌腱、关节或骨头可能会持续性地坏死;皮肤缺乏弹性,深压会产生有明显地坑;周围血管病变,如动脉博动消失、间歇性痉挛、静止性疼痛、血液循环不良等情况. 先天性残疾 先天性残疾是指出生时或出生后在外形结构方面异常或有缺陷、功能障碍、代谢异常、智力低下等疾病.先天性残疾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就具有地疾病和损伤,二是胎儿在产出时在产道中发生地疾病和损伤.这些疾病和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方法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方法 一、功能锻炼:这是偏瘫病人家庭护理的重要环节,因为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全身器官生理功能减退,如肢体长期不活动,肌肉逐渐萎缩。心、肺功能减退,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功能锻炼有利病体康复,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二、完全性偏瘫阶段:可采用按摩、推拿和被动活动,帮助病人功能锻炼。动作应该由轻到重、再轻。被动活动不要用力过度。每次全身锻炼约15-30分钟。每天数次。瘫痪肢体位置要适当,肘弯曲、腕和手指伸直、踝关节保持90℃。 三、部分功能恢复阶段:这一阶段要继续前一阶段的各项锻炼。同时帮助病人翻身、起坐。站立锻炼,先扶床架、椅背站立,然后徒手站立。肢体简单运动锻炼,如上肢的上瘵、外展、外旋、肘关节的伸屈活动、下肢的伸屈和足的伸屈活动。 四、基本恢复阶段:在站立和上肢简单活动的基础上开始练习走路,手的精细动作和语言功能恢复。步行锻炼先在扶持下左右摆动身体,两腿轮流负重,继之踏步,逐步过渡到手扶拐杖独自行走。在出现划圈步态时,应练习屈膝和提腿动作。上肢锻炼可练习拿碗、汤匙、筷,穿脱衣服以及编织、打算盘等精细活动。失语者要帮助语言功能恢复锻炼。 五、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海带、海蜇、虾皮和虾米,适当进食鱼肉、鸡肉、蛋和奶及奶制品,以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有高血压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每天

5克为宜。进食有困难者要喂食或鼻饲。鼻饲前应先抽到胃液后再灌注食物,以防食物误入气管。每次食物灌注完毕,要灌注少量温开水清洗管腔,然后夹紧鼻饲管。长期鼻饲者应每周换胃管一次。及时清洁鼻和口腔。 六、其他:要帮助病人树立信心。要经常翻身,以免发生褥疮。注意居室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但又要避免穿堂风,当心着凉感冒。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通便。要保证病人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睡眠,以利早日康复。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一、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 定义与目的 1.定义肠道康复训练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系 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直肠排便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复治疗措施。通过训练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体位和方式,各种康复训练和不随意使用缓泻药及灌肠等方法,形成规律的大便习惯。 2.目的目标是降低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帮助患者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使大部分患者在如厕时及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在社会活动时间内能控制排便。 应用范围 神经源性直肠所致的大便失禁及便秘,神志清楚并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 1.严重损伤或感染。 2.神志不清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3.伴有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4.有显著出血倾向的患者。

操作准备 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 . 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肠道康复训练,腹部、肛门部手术后3d 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心肌梗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肠道康复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期间。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解释肠道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及过程。 5.准备物品: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用物。 操作流程 评估→解释→环境准备→合理饮食 ↓ 观察记录←实施训练←确定训练方法 操作要点 1.合理安排饮食

(1)便秘患者:增加水分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严重便秘必要时给以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静脉补充营养。 (2)失禁患者 ①严重腹泻:渐进式饮食治疗:禁食-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 ②轻症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低渣饮食;③限制性食物:油腻、. . 油炸、产气食物,刺激饮料、调味品等;④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2.便秘患者康复护理训练 (1)定时排便:根据患者既往的习惯安排排便时间,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也可每日早餐后30min内进行排便活动。 (2)促进直结肠反射的建立:手指直肠刺激可缓解神经肌肉痉挛, 诱发直肠肛门反射,促进结肠尤其是降结肠的蠕动。具体操作:示指或中指戴指套,涂润滑油后缓缓插入直肠,在不损伤直肠粘膜的前提下,沿直肠壁做环形运动并缓慢牵伸肛管,诱导排便反

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 案运动 石岗小学-----丁太平 1、头部控制 抬头和头部控制能力是正常儿童发育过程中最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如果患儿不会抬头和控制头部,便很难学会其他活动。 (1)卧位时的训练仰卧位时,克通过使用色彩且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吸引患儿抬头。如果患儿不能抬头,则可按(图8b0的方式让患儿俯卧,按从颈至腰骶部的方向用手指用力的按压脊柱两侧的背部肌肉,帮助他抬头。如果患儿是应背部肌肉力量较差而不能抬头,可在其前胸垫上厚毛巾或毯子来帮助他抬头,或将其面对面抱在胸前,与其谈话或做游戏。在这一体位下,患儿抬头所需的力量要小的多。仰卧位时,双手抓住患儿的双侧上臂,轻轻地将其拉起来,直至其头稍后仰,再将其放下,如此多次反复,注意如果在拉起的过程中,患儿的头完

全后仰或是双下肢出现僵硬的伸直时,则应停止这种训练活动。 (2)坐位时的训练当患儿在被拉起时不能控制头部的情况下,可将其坐于大人腿上,轻轻地使其稍后仰,并鼓励患儿保持抬头的姿势,随着其头部控制能力的增强,后仰的幅度可增大并可使其左右倾斜的练习或做一些游戏。

2、翻身活动训练 这是在患儿获得较好的头部控制后,应立即开始的训练活动。首先,让患儿俯卧使用拨浪鼓或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在其面前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将玩具移至侧方,鼓励患儿侧向伸手拿玩具,此时,再慢慢将玩具高度太高,吸引患儿转身至侧卧甚至仰卧。如果患儿翻不过来,则可通过以手抬患儿的腿来帮助他。同样,也要做从仰卧位翻身至侧卧位的练习,可用玩具达到这一点。 3、坐位平衡训练 如果患儿在坐位时不能保持平衡。首先可训练他的上肢保护性反应能力。方法是:让患儿仰卧在圆桶状物体或球上,缓慢的侧向滚动圆桶,鼓励患儿伸手保护自己,也可让患儿仰卧于训练者的腿上,做此练习。 当患儿获得了较好的保护性反应能力后,可让其坐起,双手在髋以上扶着患儿,使之想两侧和前后摇晃,训练他的平衡能力。此外,还应训练患儿在坐位时伸手拿物体等和抗外力干扰平衡的能力。

胃肠道手术术后护理

胃肠道手术术后护理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时根据麻醉、手术方式和病情的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疼痛和不适,促进伤口按期愈合,有效预防病发症的发生,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主要为: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密切注意伤口敷料是否完整、脱落、有无渗血、出血、伤口有无感染等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有效的处理。 2 、体位及活动根据麻醉方式及清醒程度、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病人身体情况等,给予安全舒适的卧位,如全身麻醉而尚未清醒的病人,一般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渗出物和呕吐物从口角流出,避免引起窒息,平卧时将枕头横立于床头,以防病人在清醒过程中因躁动不安而致头部受伤,,每日应做好口腔护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早期活动,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3、胃管的护理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阻塞等情况,保持持续有效引流,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数量,及时倾倒引流液并记录24h引流液。如引流液每日少于10ml,为非血性液体,可考虑拔管。 4、饮食的护理术后早期禁食、补液,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步恢复饮食。拔出胃管后当日可少量饮水,约每2h 60ml,若无呕吐、腹胀等不适,次日可进半量流食,约每2h 100ml。术后5~6d可进全量流食,每次200ml、每天4~5次,避免易产气食物,如牛奶、甜食。进流质3d后过渡到半流食3~7d,无不良反应可进普食。应注意选用软烂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忌生冷、油炸、浓茶、酒等刺激性食品。 5、直肠癌术后导尿管的护理留置时间为1~2周,留置期间预防泌尿系感染,拔除尿管前,须夹闭尿管,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7~10天内不可灌肠。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1、术后胃出血多发生在术后,术后短期内从胃管流出大量新鲜血液,或有呕血及黑便,持续不止,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出血部位常见于胃肠吻合口,残胃端缝合处,多数出血病人可通过禁食、使用止血药、输血、输液等措施使症状得以控制,否则需手术再次止血。 2、吻合口瘘全胃切除术后多见,常发生在术后5~7d。多由于缝合不够紧密、吻合口张力过大,低蛋白血症,组织水肿等原因引起。发生较早的吻合口瘘,可引起明显急性腹膜炎表现,发生较晚者,因腹腔局部已形成粘连,可形成局限性囊肿或向外穿破形成肠外瘘。出现腹膜炎者须立即手术处理。如形成脓肿和肠外瘘,则行局部引流,并继续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加强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吻合口经久不愈,需再次手术。吻合口梗阻多因吻合口过小,吻合时胃肠壁内翻过多,水肿、炎症或术后粘连所致,或胃无张力所引起。术后5~7d进食时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为不含胆汁的胃内容物。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洗胃、静脉补充营养等措施,若3~4周后仍不缓解,常需再次手术。 4、残胃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7~10d,改半流等不易消化食物时,出现上腹饱胀、钝疼,呕吐带食物的胃液及胆汁。应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补液,使用促胃动力药物,一般轻者3~4d,重者20~30d可痊愈。 5、倾倒综合症主要由于食物排空过快引起。可发生于餐后30min或餐后2~4h,前者用高渗食物突然进入空肠,将大量细胞外液吸入到肠壁,使得循环血量骤减,同时使肠腔突然膨胀,释放5-羟色胺,肠蠕动增快,腹腔神经丛受刺激。表现为进食后(特别是加糖的流食或半流食后)10~20min,出现胃肠反应,如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肠鸣或腹泻等。以及神经循环症状,如心慌,出汗,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甚至虚脱,平卧数分钟后可好转。处理主要通过饮食调理,使病人逐步适应而改善症状。术后早期少食多餐,多进蛋白、脂肪类食

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运动能力 1头部控制 抬头和头部控制能力是正常儿童发育过程中最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如果患儿不会抬头和控制头部,便很难学会其他活动。 (1)卧位时的训练仰卧位时,克通过使用色彩且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吸引患儿抬头。如果患儿不能抬头,则可按(图8b0的方式让患儿俯卧,按从颈至腰骶部的方向用手指用力的按压脊柱两侧的背部肌肉,帮助他抬头。如果患儿是应背部肌肉力量较差而不能抬头,可在其前胸垫上厚毛巾或毯子来帮助他抬头,或将其面对面抱在胸前,与其谈话或做游戏。在这一体位下,患儿抬头所需的力量要小的多。仰卧位时,双手抓住患儿的双侧上臂,轻轻地将其拉起来,直至其头稍后仰,再将其放下,如此多次反复,注意如果在拉起的过程中,患儿的头完全后仰或是双下肢出现僵硬的伸直时,则应停止这种训练活动。 (2)坐位时的训练当患儿在被拉起时不能控制头部的情况下,可将其坐于大人腿上,轻轻地使其稍后仰,并鼓励患儿保持抬头的姿势,随着其头部控制能力的增强,后仰的幅度可增大并可使其左右倾斜的练习或做一些游戏。 2、翻身活动训练 这是在患儿获得较好的头部控制后,应立即开始的训练活动。首先,让患儿俯卧使用拨浪鼓或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在其面前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将玩具移至侧方,鼓励患儿侧向伸手拿玩具,此时,再慢慢将玩具高度太高,吸引患儿转身至侧卧甚至仰卧。如果患儿翻不过来,则可通过以手抬患儿的腿来帮助他。同样,也要做从仰卧位翻身至侧卧位的练习,可用玩具达到这一点。 3、坐位平衡训练 如果患儿在坐位时不能保持平衡。首先可训练他的上肢保护性反应能力。方法是:让患儿仰卧在圆桶状物体或球上,缓慢的侧向滚动圆桶,鼓励患儿伸手保护自己,也可让患儿仰卧于训练者的腿上,做此练习。 当患儿获得了较好的保护性反应能力后,可让其坐起,双手在髋以上扶着患儿,使之想两侧和前后摇晃,训练他的平衡能力。此外,还应训练患儿在坐位时伸手拿物体等和抗外力干扰平衡的能力。 4、爬行训练 在患儿俯卧位能较好的控制头部时,应开始这项训练。其方法是:让患儿处于四肢跪位,将有趣的玩具置于前方较远处,鼓励患儿爬过去取该玩具。如果患儿不能向前挪动下肢爬行,则可通过抬高其髋部来帮助他。除了向前爬还应该训练侧向爬行、向后爬行,有下肢痉挛的患儿,还可制作一简单的爬行车,让其俯卧于上练习爬行。 5、站立训练 站立位训练刚开始时,以双手扶住患儿的髋部,让其双脚分开,以便有较大的支撑面而使患儿站立。可侧向轻推患儿,使其学会重心的左右转移,也可前后轻推患儿锻炼他的站位平衡能力,随着患儿站位平衡能力的改善,可将双手移至患儿的肩部来给予支持或是仅让其抓住一绳索或带子来给予支持。 6、转移 教会患儿床、轮椅和坐便器之间的转移,刚开始,给与较多的帮助下完成,逐步减少帮助,最后患儿能独立完成。 7、步行行走训练可让患儿在简易平行杠中练习行走,也可提供学步车练习行走,当患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 定义与目的】1、定义肠道康复训练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直肠排便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复治疗措施。通过训练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体位和方式,各种康复训练和不随意使用缓泻剂及灌肠等方法、形成规律的大便习惯。 2、目的目标是降低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对药物的依耐性,帮助患者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使大部分患者在如厕时及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在社会活动时间内能控制排便。 【应用范围】 神经源性直肠所致的大便失禁及便秘,神志清楚并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 1、严重损伤或感染。 2、神志不清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3、伴有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4、有显著出血倾向的患者。 【操作准备】 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肠道康复训练,腹部、肛门部手术后3d 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心肌梗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肠道康复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时间。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解释肠道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及过程。 5、准备用物: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用物 【操作流程】

【操作要点】 1、合理安排饮食⑴便秘患者:增加水分和纤维膳食含量高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 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严重便秘者必要时给以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静脉补充营养。 ⑵失禁患者①严重腹泻:渐进式饮食治疗:禁食-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②轻症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低渣饮食;③限制性食物:油腻、油炸、产气食物、刺激食物、刺激饮料、调味品等;④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2、便秘患者康复护理训练⑴定时排便:根据患者既往的习惯安排排便时间,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也可每日早餐后30min内进行排便活动。 ⑵促进直结肠反射的建立:手指直肠刺激,可缓解神经肌肉痉挛,诱发直肠肛门反射,促进直肠尤其是降结肠的蠕动。具体操作:食指或中指戴指套,涂润滑油后缓缓插入直肠,在不损伤直肠粘膜的前提下,沿直肠壁做环形运动并缓慢牵伸肛管,诱导排便反射。每次刺激时间持续1min,间隔2min后可以再次进行。 ⑶排便体位:排便常采用可以使肛门直肠角增大的体位即蹲位或坐位,此时可借助重力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也易于增加腹压,有益于提高患者至尊、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心脏负担。若不能取蹲位或坐位,则以左侧卧位较好。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也可使用辅助装置协助排便。 ⑷指导患者腹部按摩:指导训练患者排便时,操作者用单手或双手的食指中指和环指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形按摩。从盲肠部开始,依结肠蠕动方向,经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做环形按摩,或在乙状结肠部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做环形按摩,每次5?10min,每日2次。 ⑸指导患者增强腹肌运动:患者坐于坐厕或卧床患者取斜坡位,嘱患者深吸气,往下腹部用力,做排便动作。 ⑹指导患者盆底肌肉运动:患者平卧,双下肢并拢,双膝屈曲稍分开,轻抬臀部,缩

常用康复护技术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 康复护理技术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基础护理技术是指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带有普遍性的操作技术,如测量生命体征、给药、标本采集、无菌技术等。专科护理技术是指应用于病人的康复护理中的操作技术,包括体味的摆放、呼吸训练与排痰、吞咽训练、肠道训练、皮肤护理、心里护理等。随着康复护理学的发展,康复护理技术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本章主要介绍临床上常用的康复护理专科技术。 第一节体位摆放 一、概述 1.定义体位是指人的身体所保持的姿势或某种位置。在临床上通常是指病人根据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在康复护理中,护士应根据疾病的特点、协助并指导病人摆放正确、舒适的体位。康复护理中常用的体位摆放技术有良肢位、功能位、烧伤病人抗挛缩体位的摆放等。 (1)良肢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在脑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2)功能位:指当肌肉、关节功能能不能或尚未恢复时,必须使肢体处于发挥最佳功能活动的体位。 (3)烧伤病人的抗挛缩体位:指烧伤病人应保持的正确体位,即应与烧伤部位软组织收缩方向相反的体位,这种体位有助于预防挛缩。 2.目的正确的体位摆放具有预防或减轻痉挛或畸形的出现、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定时地更换体位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体位的摆放时康复护理工作中重要部分,护士应根据疾病的种类以及疾病的发展阶段,协助并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体位。 二、常用体位 1.脑损伤病人的良肢位摆放在急性期时,大部分脑损伤病人的患侧肢体呈迟缓状态。急性期过后,病人逐渐进入痉挛阶段。大部分病人的患肢上肢以屈肌痉挛占优势,患侧下肢以伸肌痉挛占优势。长时间的痉挛会造成关节痉挛、关节半脱位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早期实施良肢位的摆放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为

快速康复护理

快速康复护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ERAS定义: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的一系列优化措施,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的多学科协作,以减少或阻断围手术期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手术患者尽快康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这一优化的临床路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完整治疗过程,其核心是强调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诊疗理念。 ERAS的护理措施 1.术前部分(1-3天) 1.1术前宣教针对不同病人,采用卡片、多媒体、展板等形式重点介绍麻醉、手术、术后等相关注意事项,缓解焦虑、恐惧的紧张情绪,使病人知晓在此计划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配合,包括术后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等。 1.2术前戒烟、戒酒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1.3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当口服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可行静脉营养支持。 1.4肠道准备不推荐常规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可根据情况选择性进行短肠的肠道准备。 1.5术前禁食禁饮打破传统观念,缩短术前禁食时间,有利于减少术前病人的饥饿、口渴、烦躁、紧张等不良反应,有助于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缓解分解代谢,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目前提倡禁饮时间延后至术前2h,禁食时间延后至术前6h,术前10h可口服1 2.5%的碳水化合物饮品800ml,术前2h饮用≤400ml。 2.术后部分(3-7天) 2.1各引流管留置2.1.1择期手术一般不留置鼻胃管,可降低术后肺不张及肺炎的发生率。术中可留置鼻胃管以利于排气,但麻醉清醒前拔出。 2.1.2腹腔引流管不推荐对腹部择期手术的常规留置,对于存在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时建议留置。 2.1.3导尿管一般24h后拔出,行经腹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病人可留置2d左右或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 2.2术后饮食择期腹部手术术后尽早经口进食、饮水及及早期口服辅助营养可促进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有助于维护肠粘膜功能,防止菌群失调和异位,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2.3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确保有效镇痛鼓励尽早下地活动可促进呼吸、胃肠、肌肉骨骼等多系统功能恢复,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随访在病人出院后24-48h内应常规进行电话随访,建立明确的再入院的“绿色通道”,一般情况下ERAS的临床随访至少应持续到术后30d. ERAS过程中鉴于临床实践的复杂性及病人的个体差异性会结合病人、诊疗过程、科室及医院的客观实际情况而定,开展过程中会注重缩短病人住院日,降低医疗支出,但更应注重降低再住院率,会秉承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的基本原则,使ERAS更健康、有序地开展和实施。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之被动训练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之被动训练 根据瘫痪患者的病情,可分别进行被动运动、按摩运动、助力主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力运种。锻炼目的:增强患者肢体肌肉力量,恢复被损伤的运动功能,心肺功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防止瘫痪肢体的畸形和挛缩。 运动强度:开始运动时,要有医护人员或家属监护,运动时最高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00次以下。在恢复后期,根据病情与体能恢复情况,运动时最高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00~120 次。 运动种类与练习次数、时间:偏瘫患者的被动运动:一般在疾病急性发作后2周内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疾病急性期之后不再反复,患者肢体完全瘫痪或仅有微弱动作,即可进行被动的医疗体育活动。早期的被动运动是防止严重运动障碍与肌肉萎缩的重要手段。 患者仰卧位,在医务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从大关节到小关节逐一进行上、下肢被动运动。 1.上肢被动运动: a.手指屈伸:帮助者一手握患者手背,另一手握患者手指做屈伸练习。

b.手指摇转:帮助者一手握患者手心,另一手握患者手指做摇转练习 c.上翻、下压手腕:帮助者一手握患者手腕上,另一手握患者手心,做手腕上翻、下压练习。 d.手腕摇转:帮助者握患者手腕上,另一手握患者手心,做手腕左右摇动与转动练习。 e.屈肘:帮助者一手握患者上臂,或上臂压在床上,使臂定位,另一手握患者手腕做肘部伸屈与旋转练习

f.肩部上抬、外展、内收:帮助者一手扶患者肩上(锁骨),一手握患者手腕,做肩部的上抬、外展、内收练习。 2.下肢被动运动: a.患者仰卧位,在医务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进行下肢被动运动。 b.足趾前后与旋转活动:帮助者一手握患者足背,另一手握患者足趾,做足趾前后与旋转活动。

肢体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肢体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动作的安排要从简单到复杂,每学习一个新动作前,务必了解其具体目的、内容、功能和正确动作要领。每练一个动作时,务必做到姿势准确,并把大脑的意念集中在这个动作上和正在锻炼的主要身体部位上,以训练大脑意念对这个动作的准确“控制力”。没有锻炼意念的控制力,则永远只是被动活动,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把“被动运动”训练成自己的“主动运动”,才是真正训练的主题。 ●课程要灵活设置,避免机械教条,要吸引病人的兴趣,使病人能够积极参加。在一次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课程中,我们姑且把每个特定动作连续不断地做多少次数算为一组,其负荷量是由共做多少组来计算的。那么每一次锻炼的总负荷量则是由各个不同动作的负荷量相加而成。力度越大,次数和动作组数越多,总负荷量就越大。同样的负荷量在越短的时间内完成,也就是说,一个动作和相邻的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间越短,运动强度就越大。根据运动医学的研究,当做某个动作时感到吃力,在做到已感到难以继续再坚持的情况下,而仍然努力继续坚持的程度越高,对特定肌肉的剌激强度就越大。负荷量和强度的增加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身体条件不同、瘫痪程度不同的中风病人,其运动量的增加程度都应有所不同。另外,要时常变化锻炼项目和肌肉。如果锻炼某组肌肉而长期采用不变的动作,就会因为动作已经习惯而机械化,感受不到新鲜刺激,从而降低锻炼效果。一般,每经过1~2 个月可改变一下重复锻炼课程的内容,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同时制定两个或三个不同的课程,交替进行训练。即使对同一肌肉、关节部位,肢体功能康复运动也要选用多个不同动作,使用不同的器械,以保持运动的趣味性和新鲜感,另外,同一个动作,只要变动一下速度、角度、力度和器械,也会产生不同的刺激。 ●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中风病人锻炼某一肌肉,或训练某种日常生活功能时,就应该使该肌肉连续受到所需要的一定强度的剌激,并使之完成一定量的工作负荷,来促使人体的组织与力量适应这种强度的剌激和负荷。更重要的是,要在人体的组织和力量已发展到能完全适应某种刺激强度和胜任某项工作负荷时,再逐步适当增大剌激强度和负荷量,否则,就会停止进步。 ●要掌握适当的“度”,切勿锻炼过度与一般的体育锻炼一样,中风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也是要消耗人体一定的热量和营养的,但引起的补偿更多,重建的也更强,这是进行肢体功能康复的前提。补偿和重建都需要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它主要是在人体休息( 主要是在睡眠)时进行的。因此,锻炼的强度越大,需要的营养就越多,所需的休息质量就越高。否则,就会产生疲劳过度,将会大大影响康复进程。中风病人多是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等问题,心脏功能也不如正常人,所以,在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时候,更加强调一个“度”,以第二天不感到疲劳为度,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样不但不能达到肢体功能康复的目的,反而诱发其他疾病,恶化肢体功能,造成处理的困难。 ●要防止意外伤害预防扭伤筋骨、撕伤肌肉和韧带等事故的发生,这些情况会使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中断而前功尽弃。在每次开始锻炼时,应先做些充分的准备活动,以放松肌肉、韧带。开始进行新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动作时,应由家属在旁保护,以保证安全,直到病人完全适应和熟悉新的动作为止。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一、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 定义与目的 1.定义肠道康复训练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直肠排便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复治疗措施。通过训练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体位和方式,各种康复训练和不随意使用缓泻药及灌肠等方法,形成规律的大便习惯。 2.目的目标是降低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帮助患者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使大部分患者在如厕时及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在社会活动时间内能控制排便。 应用范围 神经源性直肠所致的大便失禁及便秘,神志清楚并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 1.严重损伤或感染。 2.神志不清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3.伴有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4.有显著出血倾向的患者。 操作准备 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

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肠道康复训练,腹部、肛门部手术后3d 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心肌梗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肠道康复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期间。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解释肠道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及过程。 5.准备物品: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用物。 操作流程 →→→ ↓ ←← 操作要点 1.合理安排饮食 (1)便秘患者:增加水分和纤维素含量 高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 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严 重便秘必要时给以胃肠减压、肛门排气, 静脉补充营养。 (2)失禁患者 ①严重腹泻:渐进式饮食治疗:禁食-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 ②轻症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低渣饮食;③限制性食物:油腻、

肢体康复训练

神经外科康复知识宣教 【肢体训练指导】 第一部分 [床上训练指导] 早期锻炼为了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神经功能障碍。条件病人生命体征稳定24-48小时开始。 1、良好的摆放 1)平卧位时:肩关节屈45度、外展60度,无内外旋;肘关节伸展位;腕关 节背伸位,手心向上;手指及各关节稍屈曲,可手握软毛巾等,注意保持拇指的对指中间位;髋关节伸直,防止内旋外旋;膝关节屈曲20-30度,垫以软毛巾或软枕;踝关节于中间位,摆放时顺手托起足跟,防止足下垂,可在床尾双足部堆放物品压双足,足底垫软枕。 2)健侧卧位时:间手屈曲外展,健肢屈曲,背部垫软垫,患手置于胸前并垫软 枕,手心向下,肘关节、腕关节伸直位;患肢置于软枕上,伸直位或膝关节稍屈位20-30度。

3)患侧卧位时:背部垫软枕,60-80度倾斜为佳,不可过渡侧卧,以免引起窒息;换手可置于屈曲90度位放于枕边,健手可置于胸前或身上;健肢伸直呈迈步或屈曲状,两下肢间最好垫软枕,以免压迫患肢,影响循环。 神经外科康复知识宣教 【肢体训练指导】 第二部分 [被动活动]适宜神志清楚和意识障碍病人,每日可进行2-3次。 1、肩关节屈、伸、外展、旋内、旋外等,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昏迷病人最大可达功能,不能用力过大,幅度由小到大,共2-3分钟为宜,防肩关节脱位。

2、肘关节屈伸、内旋、外旋等,用力适宜,频率不可过快,共2-3分钟。 3、腕关节背屈、背伸、环绕等。各方位活动3-3次,不可用力,以免骨折。 4、手指各关节的屈伸活动、拇指外展、环绕及与其余4指的对指,每次活动时间为5分钟左右。 (肘、腕、指关节活动图) 5、髋关节外展位、内收位、内外旋位,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昏迷病人外展15-30度,内收、内旋、外旋均为5度左右,不可用力过猛,速度适中,共活动2-3分钟,各方位活动2-3次为宜。

浅谈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

浅谈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以来收治的50例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测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脑梗塞;应用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miplegia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nursing in 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 Methods 50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hemiplegia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6,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wo groups of 25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emiplegi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muscle strength tes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hemiplegi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nursing method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is remarkable,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hemiplegia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nursing method;cerebral infarction;application 脑梗塞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多发病,老年人是多发群体。该病具有起病速度快、致残率高的特点。尽管及时抢救患者后,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症状。因此,有效恢复患者的瘫痪肢体肌力至关重要。本文为了探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科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以来收治的50例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发病到住院时间均在1~3d;将伴有意识障碍、住院时间在2w以内等的患者排除在外。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8.23±11.5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43~81岁,平均年龄为(65.69±11.5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患肢训练 若脑梗塞患者具有稳定的病情,则可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使

二便障碍的康复训练

凡有尿频、尿急、尿失禁、夜间尿频、遗尿症、大量残余尿、排尿后外漏、膀胱扩张等特定指标≥1个者,即可确诊。 危险因素分析:病理、生理因素、神经源性障碍或损伤、尿路异常、前列腺肥大、急性疼痛。治疗因素,个人状况,慢性便秘、脱水、应激或恐惧。高龄、感觉丧失、肌张力丧失等。 护理措施和方法:制定病人排尿时间表,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指导病人增加膀胱容量的技巧,改善尿频、漏尿、尿失禁,制定训练膀胱功能的计划。留置导尿管者尿管定时开放,尽量延长排尿间隔,增加膀胱容量。其先决条件是病人意识清楚、有动机、有尿感。未置导尿管者,则根据平常尿失禁时间及先兆表现,提前给予便器。应用脱水剂时应备便盆。 尿潴留者,授予排尿技巧:腹外用手协助排尿。用力易轻,嘱患者屏住呼吸或抵住关闭的声门,以增加腹压,协助排尿。或用温水清洗外阴诱导排尿,机械温度可刺激相应的阴部神经支配区的皮肤,诱发排尿反射,也可在下腹部或足底部用湿纱布或温水浸泡、按摩足底(因、神经支配足底),或以弛张振荡疗法,既用手按压耻骨上部,通过尿液机械性振荡扩张排尿。采用神经刺激疗法直接针刺脊髓神经根,也有一定疗效,如第骶孔的刺方穴,下腹正中线脐下6横指的中极穴。 尿失禁者:注意观测尿失禁频率,检测皮肤湿度,记录起居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溃烂及褥疮发生。使用尿失禁护理用具,如尿道口连接无菌引流瓶或引流袋(保鲜膜),尿布、尿失禁短裤及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及胶管自制成移动性便器等。 心理护理: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康复过程。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应同时进行,以达到对感觉障碍的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目的。做好病人亲属的心理指导,病人患病后,生活不能自理,排尿障碍,心理负担重,亲人的陪伴与支持对于病人非常重要。 了解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与性格,遵循病人的生活习惯,护士态度应和蔼,不要指责及嫌麻烦,通过各种治疗活动与对动作的适应以及语言交流等与病人的接触过程,促进护患合作,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赖感,从而消除应激和恐惧。 为就寝时排尿者创造良好的环境,遮盖病人显露部位,减少外界不良刺激,维护自尊心,确保心情舒畅。使其保持适当的排尿姿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了解排尿障碍发生、发展、预后的客观规律,向家属讲解护理知识。嘱患者晚饭后少饮水,睡前先排尿,培养定时排尿的习惯,接受排尿快感与不可避免的身体负荷,克服羞耻心理给予排尿动作的指导,训练步行、更衣,如果病情允许,尽量到厕所排尿,要求自主,磨练意志。同时,告诉病人排尿困难可随着出血梗塞的吸收而好转。 护理介入排尿障碍,时间长短不一,短则5~10天,长则2~3年不等。订好长期训练的计划,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疗法,训练膀胱功能,做好皮肤和导尿管的护理,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消除排尿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重建生活自理功能,最终达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其间需要护士的指导与协助,患者及家属的重视,以及全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肢体残疾人的康复基础知识

肢体残疾人的康复基础知识、训练与服务 主要内容 偏瘫的康复训练 脑瘫的康复训练 截瘫的康复训练 骨关节疾患的康复训练 截肢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偏瘫的康复训练 偏瘫定义:是指因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等原因所导致的以半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残疾,同时可伴有失语、失认、情绪低落和视物不全等症状。 常见障碍 运动障碍:指偏瘫一侧的肢体不能活动、活动困难或不灵活,软瘫痉挛。 感觉障碍:偏瘫肢体麻木、疼痛 语言-言语障碍:右侧偏瘫者多见,表现为构音障碍、失语(表达性、感觉性、混合性)、书写障碍、阅读障碍、命名障碍。 认知障碍:认知包括识别、记忆、思维、推理等。表现为时间定向障碍、地点定向障碍、认为定向障碍、注意障碍 情绪障碍:情绪不稳定,如不言不语、吵闹不安,哭闹等。 能力下降:ADL能力下降、行走及上下楼困难、不能使用日常简单的工具(电话、伞等)、不能与人交流、丧失工作能力。 吞咽障碍:流口水、喝水呛咳、吞咽困难。 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 康复训练时间与目标 急性期(<1w) (1)以治疗为主、康复训练为辅; (2)康复目标:调整心理状态、防治各种并发症、恢复床上的一部分功能 恢复期(1w~6m) (1)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 (2)康复目标:最大程度的恢复各种功能,争取达到基本独立生活、工作和学习。 后遗症期(>6m) (1)训练日常生活能力 (2)康复目标:学习使用各种辅具,争取最大限度地达到独立生活。 训练内容和方法 训练正确卧姿 翻身训练 卧床期常用的训练方法-桥式运动 适用于偏瘫肢体有一定活动能力者 缓解躯干和下肢痉挛 促进下肢正常运动 训练腰部控制能力 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 卧床期常用的训练方法-抱膝运动 适用于偏瘫患者出现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