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nit2-1导学案

unit2-1导学案

unit2-1导学案
unit2-1导学案

Unit2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Remember the words and phrases

2. Grasp the grammar and language points.

3.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oral and listening skills.

学习过程:

自学引导:

一.牢记Unit 2单词,从outgoing到mean(5-8分钟)

自学指导:(1)大声拼读单词,掌握发音。小组合作,A1-C1;A2-C2;B1-B2

互相交流。

(2)记忆单词。

(3)默写单词。

(一)合上课本,默写单词。(3-5分钟)

A:1.友好的_____________2.孪生的;双胞胎的___________3.镇静的;沉着的________________4.鲁莽的;轻率的_______________ 5.严肃的;庄重的______________ 6.聪明的;伶俐的;机敏的______________7.擅长运动的;活跃的;强健的______________ 8.注释;说明____________ 9.表示…的意思;作…解释_____________10.以……得方式;如同……那样____________ 11.某个方面______________12.两个(都);两者(都)__________13.她的(所有物);属于的(东西)______________14.物理;物理学________________15.然而____________16.超出……_______________17.公有(的)共有(的)______________18.擅长;在……方面做得好_________________19.学业;功课______________20.使;促进;迫使______________21.笑;感到好笑______________22.(表示对象,用途等)为;给;对________________

二.语法点(自学指导:自己先研究一遍,不懂得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背下语法点。)

Comparative degree(比较级)

[解释]在英语中通常用下列方式表示的词:在形容词或副词前

加more(如more interesting, more serious )或加后缀-er(newer,taller )。像“A比B更……”的表达方式称为比较级;而“A最……”的表达方式则称为最高级。比较级是两者之间相比较,最高级是三者或三者以上相比较。

一、形容词、1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规则○1.一般单音节词和少数以-er,-ow结尾的双音节词,比较级在后面加-er,最高级在后面加-est;

1.单音节词

如:small→smaller→smallest short→_____→_________

tall→________→_________smart-________-_________

○2.以不发音e结尾的单音节词,比较在原级后加-r,最高级在原级后加-st;如:large→_______→_______nice→________→_______

○3.在重读闭音节(即:辅音+元音+辅音)中,先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比较级加-er,最高级加-est;

如:big→________→________hot→_________→_________

fat→_________→_________

○4.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双音节词,把y改为i,比较级加-er,最高级加-est;如:easy→_______→_______heavy→_______→_______

busy→________→________ happy→________→________

○5.其他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级在前面加more,最高级在前面加most;如:beautiful→more beautiful→most beautiful

differe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asi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少数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是不规则的,必须熟记。

如:good→better→best well→better→best

bad→worse→worst ill→worse→worst

old→older/elder→oldest/eldest

many/much→more→most little→less→least

far →further/farther→ furthest/farthest

2、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

○1“A + be +形容词比较级+ than + B” 意思为“A比B更……”。

如:This tree is taller than that one. 这棵树比那棵树高。

注意:

○2.在含有or的选择疑问句中,如果有两者供选择,前面的形容词要用比较级形式。

如:Who is taller,Tim or Tom? 谁更高,Tim还是Tom?

○4.形容词、副词的最高级形式主要用来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人或事物的比较,表示“最……”的意思。句子中有表示范围的词或短语。如:of the three, in our class等等。

如:他在我们班里是最高的。He is the __________(tall) in our class.

注意:(1)形容词最高级前通常必须用定冠词the,副词最高级前可不用。例句:He is the tallest boy in the class.

(2)可修饰比较级的词a bit, a little, much, a lot, even等。

跟踪练习:

1.Ann is _____________(serious) than her brother.

2.He is much_________(busy)than me.

3.My sister is ______________(athletic)than me.

4.This bag is a little_________(new)than that one.

5.Who works ________(hard),Sam or Bill?

6.Sam has __________(many)storybooks than his brother.

My sister is ___________ (quiet)than me .

7.Tom is calm,but Jim is w________ than Tom.

8.他是三个当中最强健的。

He is ___________________ of the three.

自学检测:

( )1.Henry is ________ than Vince.

A.funnier

B.more funny

C.funnyer

D.much funny

( )2.Tina’s sister is ________ outgoing than her .

A.too many

B.too much

C.much more

D.many more .

( )3.She’s _______ mote outgoing than me .

A.like

B.for

C.to

D.as

( )4.Which one is ________,the white one or the black one ?

A.good

B.better

C.best

D.well

( )5.My hair is longer than ____________.

A.she

B.her

C.hers

D.she’s

( )6.She is good _________ English.She speaks English _______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her class.

A.at ;more better

B.in;well

C.for ;best

D.at;better

( )7.Joan is _____ of the three .

A.young

B.younger

C.youngest

D.the youngest

( )8.Pedro is ______ than Paaul .

A.funnier

B.more funnier

C.funniest

D.most funnier

( )9.This picture is ________ than that one .

A.beautiful

B.more beautiful

C.most beautiful

D.the most beautiful ( )10.Which do you like _______,tea or milk ?

A.better

B.well

C.good

D.best

( )11.Henry’s friends are ________ than him.

A.much athletic

B.more athletic

C.as athletic as

D. most athletic ( )12.She is ______ than any other girl in her class.

A.thinner

B.more thinner

C.thin

D.the thinnest

13.Tim has over 300 Chinese stamps.(邮票)(同义句改写)

Tim has _______ _______ 300 Chinese stamps.

14.Tina 比Holly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爸爸比老师要严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弟弟比我更安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她的头发比我的更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比他外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王涛比李雷体格健壮。

Wang Tao is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Li Lei .

20.刘莉不止有一个妹妹。

Liu Li had _______ ________ one sister.

21.他比我晚一点儿。

He is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than I .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篇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篇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篇1 古诗在这个学期被选为我们学校的打磨课内容,如何教古诗便成为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一首古诗被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重复着,为的是找到教古诗的最佳方法。这次我选择《秋思》这首诗,它排在三首表达思乡情诗歌的中间。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传递给没有雷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让学生感受着诗人的感受,想着诗人的所想?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这之前,我听过三年级两位老师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她们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亮点是能借助多媒体把学生带进一个诗意的课堂。我个人也认为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 一、在读中彰显诗性。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一经这样折腾就会把诗拆得支离破碎,它就失去了诗本身的整体完整性。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

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的意思。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在众多的借写家书的诗中,张籍的这一首《秋思》获得的评价最高。王安石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它语言精炼,蕴含丰富的内容。题目有“思”,而整首诗中却没有一个“思”字,那这个“思”究竟藏在哪呢?在深入备课后,我觉得诗中的“见秋风”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个人觉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对“见秋风”的表象,加深对“意万重”的理解。这样对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整体的印象后,我马上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希望想象到的画面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 三、在遗憾中憧憬未来 课后的集体评课中,许多老师也认同我这样处理所带来

区域地理复习之东亚和日本学案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 东亚 一、填图绘图 (一)东亚填图 在图中标出主要经纬线的度数,仔细观察经过的地区 在上图中填充中国、蒙古、日本、韩国、朝鲜、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在上图中写出ABCDE五处的气候类型(二)日本填图 在上图中标出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二、夯实基础 (一)东亚 1、自然条件 (1)位置范围 类型国家首都民族 临海国中国北京汉族 内陆国蒙古乌兰巴托蒙古族

①纬度位置:地跨_热带__ __亚热带__ _ 温__,绝大部分在__温__带。 ②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地形 ①海拔高,地面起伏大,西部内陆多_高原_ __ 、山地__,东部沿海多_平原和丘陵___,地势_东高_西低。 ②海岸线曲折,东部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多发。多半岛和岛屿,如最大的半岛——朝鲜半岛,最大的群岛日 本群岛。 (3)气候 在东亚区域图中A处气候为,B处气候为,C处气候为,D处气候为, E处气候为。 ①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 ②主要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一月均温在00C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 特点: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均温在00C以下;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中国西北部、蒙古; 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③东西部气候差异:西部气候大陆性明显,向东逐渐减弱,海洋性增强。 (4)河流 特点: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地,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太平洋水系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 2、社会经济条件 (1)居民 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种为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经济 东部较发达,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西部较落后,以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丰富。(二)日本 1、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范围: 经纬度位置:130°E—145°E, 30°N—45°N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隔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 范围:由②_北海道_岛,③__本州_____岛,④_四国______岛,⑤___九州____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 (2)、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的四分之三,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是最大平原,富士山是全国最高峰,是一座火山,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著名的海港有横滨和神户。 (3)、气候:季风显著,包括北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年降水量偏多且较均匀,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4)、河流 河流特点:_ ___。 成因:_。 (5)、资源

东亚日本(学案).docx

东亚日本 编写人:王娟审核人:地理组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亚的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湖泊 2.能够正确理解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界 3.识记F1本领土的组成,理解掌握其地形和气候特点 4.能够分析L1本工业的发展条件,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认识其经济发展特点。 5.能分析说明日本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教学重点】1.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口本的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1 ?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2:东亚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差界。 3: LI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夯实 ?.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经纬度位置:经度80E-140E纬度20N-50N,绝大部分在温带 1海陆位置:亚洲__________ 部,____________ 西岸 厂临海国:中国(首都___________ ,主要民族汉族) 内陆国:(首都乌兰巴托,主要民族蒙古族)——笫二大内陆国 范用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主要民族朝鲜族), 韩国(首都首尔,主要民族朝鲜族) J岛国: _______ (首都_________ ,主要民族大和民族) 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海岸线__________ ,多_________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 ________ (日本四岛、台湾岛等);地势_____ 高_____ 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_______________ , 东部多_______________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2.气候: 东亚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以季风气候为主,东部为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为_________________ ,由东向西,由季风性气候向人陆一性气候过渡 合作探究一:

《忆江南》课堂教学实录

《xx》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认识你们很高兴。 生:老师好。 师:老师想听你们用无锡话向我问好。(生用无锡话问好,全场笑) 师:面朝台下听课的老师们,也用无锡话向他们问好:“欢迎大家来到无锡”。生:(无锡话)老师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无锡。(全场一片欢笑和掌声) 师:昨天汪老师观看了你们在开幕式上的演出,你们的朗读让我很感动,我想这是清清的长江水滋养了你们,让你们这么小小的年纪就懂得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所以老师今天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诵读古诗词,好吗? 生:好。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诗词的课堂。 师:汪老师这是第一次来无锡,但当我一踏上无锡这块土地的时候,心情就很激动,因为我曾在诵读古典诗文的时候,无数次地神游此地,这儿是老师——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追寻的故乡——(板书:江南) 生:(齐读)xx。 师:读了这两个字,你们一定很自豪,你能用一句话或一句诗来说说你心中最美的江南吗?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师:你已经读过这首词了,真好!还有想说的吗? 生:xx最美是xx。 生:欲把xxxx,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我们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这江南的美啊。(配乐播放江南最具有特色的风景图片。描述:这里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江南丝竹,别有韵味)

师:这就是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的—— 生:(齐)xx。 师:这就是你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 生:(齐)xx。 师: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旖旎的风光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后,又创作了一组千古绝唱《忆江南》。(板书:忆)(师配乐范读)(生自由读)(请一个学生朗读) 师:读得不错,不愧是江南诗词故乡的孩子。(生齐读)师: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老师想请教大家对“忆江南”三个字的理解? 生:忆,是回忆,怀念。忆江南,诗人怀念江南的往事。 生:“xx”是词牌名。 师:你对词有多少了解呢? 生:我知道宋朝的词很有名。师:向来以唐诗、宋词并举。 生: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式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生:词牌是曲调的名字。 师:对,可以这样说。词,原是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词。后来逐渐脱离与音乐的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生:词有各种词牌。每一种词牌的句式是固定的,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式。 师:你还知道其他的词牌名吗? 生:我知道xx、渔歌子、水调歌头。 师:你们怎么知道这么多?

东亚和日本_导学案

罗田一中导学案———区域地理 东亚和日本 编者:周兰 审核:涂炎勋 一、学习目标 1. 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2. 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3. 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二、课前预习 (1)东亚 位置: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海陆位置:_______________ 范围:临海国: 内陆国: 半岛国: 岛国: 地势: ,西部多 ,东部多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 、 )和岛屿( 、 等) 主要气候类型有: 西部: 河流水文特征: 东部: 半岛、岛屿: 二.日本 1.位置和范围 ①在图中填出经纬线的度数②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 B : C : D : 2.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特点 预习检测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1~3题。 渔场

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C.土壤 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C.土壤 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随堂训练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据此回答4—6题。 4.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5.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6.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课后练习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7~8题。 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9.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 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 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高二区域地理-亚洲导学案

高二世界地理第三章亚洲概述 使用时间:2014年10 月13 日编写人:李刚使用:高二()班 一、学习目标 1. 识记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 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分布。 3. 知道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 二、重难点 1.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2. 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课前预习案 (一)亚洲的位置和分区 1.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 东西半球的。 2. 海陆位置:东临、北 临、南临,西侧通过黑海、 与大西洋相通。 3. 纬度位置:地处10°S~80°N之间,南北跨纬 度90°,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自北往南 被、、三条 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带、 带。 ! 4. 经度位置:地处30°E~180°之间,是世界上东 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5. 相对位置:东北以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与为界,西南以、红海、与为界。 6. 亚洲的分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按地理方位,分为、东南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地区国家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 东南亚-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等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 北亚` 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二)亚洲的自然环境 " X ( W 亚洲图 ( 1. 地形 (1)特征:地形复杂,地势中部、四周。中部地形以、为主,平原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大陆的边缘多和。 (2)主要的地形区:G 山脉,H 山脉,I 山脉,J 山脉,K 山脉,D 高原,E 高原,F 高原, B 高原,A 高原。 2. 气候 (1)特征:复杂多样、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 (2)主要的气候类型:A处气候,B处气候,E处气候,X处气候,Q处气候,W处气候。 3. 河流 — (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的河流:L ,M ,N ,O ,P ,Q ,R ,S ,T 。 (三)亚洲的人文环境 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009年亚洲人口约40亿,占世界人口的61%。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亚洲有、、、、、6个国家。 2.经济发展差异: 亚洲除、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等,经济发展较快。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因大量出口,而成为比较富裕的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忆江南》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忆江南》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忆江南》孙伟湘教学设计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古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领悟和欣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词作品中情感与美的熏陶。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采用逐字逐词逐句的呆板方法进行教学,把一篇篇名篇佳作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没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品的无穷魅力。《忆江南》堂课的教学,我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采用“自主阅读-----相互交流------领悟赏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来感悟作品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查看注释等方式理解词的意思。2、通过领会作品中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课堂答问,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通过对词中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通过感悟作品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词中所创设的情景。教学重点:感悟作品的美。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实录: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它和学过的诗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的“预习提示”。生回答问题:师归纳:词与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两朵奇葩。词兴起于晚唐,繁荣于宋朝,它的句式有长有短,能比较灵活地反映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思维情感。词有不同的“词牌”,如“忆江南”、“西江月”、“渔歌子”、“浣溪纱”等。词牌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师: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学过他的什么诗?你能向大家对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吗?生一:这首词的作者是白居易,我们学过他的诗有《赋得古草原离别》。生二: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三大诗人。师介绍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风平易,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他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白居易在50岁时曾先后出任过杭州、苏州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忆江南》这首词是他晚年闲居洛阳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师:请同学们参看课文下面的注释,认真读课文,了解词的意思。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词,那么作品主要讲的是什么呢?生:这首词讲了白居易对江南美景的回忆,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师: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首词总共有几句,有多少个字?生:这首词共有五句,二十七个字。师: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确实写得很好,它虽然短小,却抓住了江南美景的主要特征,抒发了他对江南久久难以忘怀的情结。通过刚才的读,大部分同学已经读懂了词的意思。既然这首词写得好,下面再请同学们认真地品读课文,你认为这首词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读完后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将你自己的感受及交流后的体会在纸上记录下来。师:请同学们停下来。刚才同学们再一次品读了课文,并相互间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我相信大家对这首词的无穷魅力应该有了自己独到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站起来谈一谈你心中的感受,与大家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精妙所在。生1:我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师:这两句好在哪里?生1:这两句是这首词中写景的句子,作者描写了“江花”和“江水”这两种主要景物,概括地反映了江南春天景物的特征。师:很好。确实,这两句是这首词中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谁接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生2:我也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师:那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生2:这两句话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生3:我觉得这两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红通通的江花比作火焰,把江水的绿比成蓝草,比喻非常恰当,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师:

东亚和日本导学案

世界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理解东亚地形对当地气候与河流的影响。 3.理解日本自然环境对该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4.理解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 一、范围和位置: 1、海陆位置:亚洲的_ ____部,东临_________. 2、经纬位置:东亚的范围大致从东经_ ___ 到___ __北纬到__。 (在下图中标出北回归线、北纬40°、北纬50°、120°E、140°E的位置。) 3、板块位置:东亚位于____ 和两大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范围:包括、、、、五国。 5、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中标出以下地理事物名称: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E.日本海F.朝鲜半岛、G.朝鲜海峡;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多、;西部多、。

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半岛、半岛、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海南岛等)。 注:半岛和岛屿地形特征都可概述为: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仅分布在沿海地带。 (二)、气候类型 1.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显著 思考: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2.东部季风气候的差异 东亚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地形多样,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东部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又由于南北热量差异大,大致以秦淮为界,以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以北形成冬季、夏季的季风气候。在东西方向上,由沿海向内陆减弱,大陆性增强。 秦岭淮河以南,日本群岛的南部,朝鲜半岛的南部为_______ 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亚气候的南北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北海道为_______________气候,

精选《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精选《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古诗词三首》中其中有两首《独坐敬亭山》和《忆江南》已经在平时的古诗词积累中学过,如何把学过的诗上出点新意来,备课前我深入的思考了一下,本着以诵读为主,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精选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一 虽然教了这个班快一年了,但是我很遗憾地说,由于病假,我没有给他们讲过古诗词。因此,我要把我应该教给学生的东西在这篇课文中全部教给他们。课前,我慎重地做了思考,精心备课,上课了,反倒有些紧张了。好在我的认真和付出感染了这些天真、懂事的孩子,他们学得很认真,也很轻松。 第一,课时的安排,朗读单独占用一节课。我用了四节课讲了三首古诗词,但是并不低效。这是从我班的学情出发的。我班学生对古诗文的朗读可以说很差劲,声调、节奏都不行。因为朗读不出感情和韵律来,所以学生不爱古诗。我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培养孩子们热爱诗歌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了。要让孩子们喜欢诗,就要让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因此,我将朗读作为落实所有目标的重点

目标和前提。我采用教师泛读、听读录音来实现这个目标,而且逐字逐句,有条不紊。为了激发孩子们读诗的热情和认真,我采取了小组赛读个人风采读及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孩子们学得很认真,字正腔圆,咬文嚼字,感情基调和节奏把握的很好。看着孩子们那收获时的那一张张笑得灿烂的脸,我觉得我的苦心得到了安慰。 第二,对诗词的理解上,我采取了每首诗一节课的策略。这样的考虑是出于孩子们以前背古诗意思绝大多数是死记硬背 的考虑。这样的学违背了诗词教学,而且既不深刻,有没有乐趣。《乡村四月》我采取了详讲的教学方法,但是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课下注释,说说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请你发挥想象并结合诗意给这些景物加上形容词,然后再将这些词语串联起来,通顺地表达诗句的意思。第二首《四时田园杂兴》采取了半引导半自学的方式教学,第三首《渔歌子》更是要求学生模仿前两首古诗的教学方式自学,可以先找出前两句都写了哪些景物等。可以说,这样做大大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独立性。放手让学生们去做,你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孩子们也会收获意外的自信。 总之,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从学情出发,就要尊重学生的乐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二

东亚和日本教案

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日本的岛屿、邻海、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2.理解日本发达的经济、工业分布与城市。 3.了解日本的渔业和农业。 【技能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继续对学生进行人地关系教育。 【重点与难点】 1、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3、日本的工业分布及特点 【学法指导】 1、区域地理的学习,首先必须抓住区域突出特征,一般从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方面分析。 2、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日本 (导入新课)播放“日本樱花”视频,提问导入。 (提问)为什么日本樱花长势这么好?进入新课。让学生看图,找出日本,结合导学案填写日本位置及范围。 一、自然地理环境(板书) (一)位置范围:(板书) 位于30°N~45°N,东亚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洲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 学生完成后结合多媒体讲解。 1.海陆位置: 太平洋____部,亚洲____部。 2.经纬度位置: E~ E ,位于东半球。 N~ N,位于北温带。 3.相对位置: 西部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_____海相望,东部直接临__ __洋, 4.范围 领土:由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7万平方千米。 然后让学生继续结合导学案分析地形。 (二)地形(板书) 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关东平原、富士山,并分析日本的地形特征。 1.日本地形以_____和______为主(3/4),平原面积______,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 2.地壳不稳定多_______。 3.海岸线_____,多优良港湾。

一轮复习 --- 东亚.学案

一轮复习案东亚 主备人:刘玉娥审批人: 【填图训练】 1.读图1-2—1回答: (1) 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和高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B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2) 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G_______,H_______,I___________,J___________,K_________。 (3)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水域(湖泊、海、海湾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L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Q____________,R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T____________。 (5)在图中标注出东亚(90°E、120°E、110°E、130°E、140°E、150°'N、40°N) 2.读图1-2-2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在图中标注出东亚(90°E、120°E、110°E、130°E、140°E、23.5°'N、40°N) 【规律回顾】 ★某地地理特征的表述: ①自然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自然资源、自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这首词我已教过三遍,很熟悉了,没想到今天的授课,学生给了我一份不曾意想的惊喜。教学时,在读通,读正确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这首词的意思。在解释这首词时,有的学生认为“江花”是指“江中的浪花”,有的学生认为“江花”是指“江边的浪花”,在理解“绿如蓝”时也出现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是“蓝天”,有的学生认为是“蓝草”。针对这种情况,我想这正是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过程的一个好机会,于是我把这些问题留在课后去讨论,查资料完成。下去后,学生通过上网、查课外资料、问家长等方法,理解了“江花”是指“江边的浪花”“蓝”指“蓝草”。这堂课的学习,让我更多的听到了学生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让学生切身感到了学习过程的快乐。 《忆江南》教学反思 从来没有尝试过词的教学,孩子们也没有学习词的经历,对于公开课的选课这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起初很犹豫。拿着《忆江南》,读了几遍,这样的佳作,让人冲动,于是,开始了几天的辛勤劳作。 《忆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古诗词教学有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这是我执教这堂课的努力方向,也是引导我整堂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先从“忆”、“好”入手,了解诗词创作背景及情感基调。再感受具体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通过图片感受,音乐渲染,资料供给,体验交流,将这两句读“胖”,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读出这两个句子“滴水藏海”似的对江南风光的涵盖力。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江南时的作为以及之后回洛阳后的生活的简单了解,将“忆江南景”过渡到“忆江南人”,提升诗歌情感,厚重“忆”的意义!最后,“唱歌兼唱情”,和曲一首《忆江南》,在声韵悠扬中融化在山温水暖的江南风景中! 我认为,自己的设计理念正确,设计思路比较清晰完整,能基本上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处理特殊的古诗词教学时,自己也比较大胆,能不拘一格

四年级音乐下册忆江南1教案苏教版

忆江南 一、教学内容 1、唱:《忆江南》(苏少版新教材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2、听:《忆江南》改编版 3、看:江南舞蹈的片段《小城雨巷》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四、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2、学习用多种形式方法来表现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⑵感觉怎样?(什么风格) 2、结合图片内容引出赞美江南的诗词(学生吟诵) (1)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观看的一组图片是我们江南古镇的风景图,她们淡雅清新,纯净秀丽,有着女性般的柔美和委婉。我们江南,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自古就有许多文人墨客都被江南美景所陶醉,借景抒情,留下了无数的美文和诗篇,你们知道哪些跟江南有关的诗词呢? (2)幻灯片举例:江南的诗歌 师: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年也在江南生活,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忆江南》, (3)揭题《忆江南》

(二)新授教学 1、诵 (1)朗诵诗词《忆江南》 师:这么美的江南,如果请你用音乐伴奏,你会选择怎样的音乐呢? (2)播放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请学生为图片与诗词选择合适的音乐 《红星歌》《忆江南》《新疆舞曲》 (雄壮)(委婉)(欢快) (3)说说选择的原因 (4)学生配乐朗诵《忆》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欣赏江南美景和配乐朗诵让学生借助生动的画面初步感受歌词之美,江南风光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唱 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用这首委婉的旋律来唱唱江南 (1)一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感受或体会(委婉、优美) [设计意图] 教师借助声情并茂的演唱,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 (2)二听教师范唱歌谱,学生说说旋律的组成 师:歌曲为何如此优美委婉?请大家再次聆听,然后说说歌曲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 生:听、答(由1、2、3、5、6、五个音组成) 师小结:旋律由1、2、3、5、6、五个音组成,这是我国的特有民族调式,因旋律结束在5音上,所以这是一首徵调式的歌曲。 (3)学唱歌谱 让学生跟琴哼唱(视唱)旋律。 采用分层教学法:一部分学生直接视唱旋律,一部分学生用WU哼唱 (两遍:第一遍熟悉旋律,第二遍纠正错误之处或跟着教师模唱) (4)填词演唱第一段 第一遍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唱(指谱,注意一字多音的演唱) 第二遍教师弹琴,学生齐唱(结合情况及时找出错误并加以练习) 第三遍教师指导学生个别或小组唱一唱。 教师讲解并示范演唱高低八度的两句“忆江南”的唱法,学生模唱。 第四遍(机动)全班进行齐唱 (5)学唱第二段歌词 ①学生听琴直接唱第二段歌词。 ②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

东亚日本(学案)

东亚日本 编写人:田玲娟审核人:池春刚时间: 【学习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亚的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湖泊 2.能够正确理解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3.识记日本领土的组成,理解掌握其地形和气候特点 4.能够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认识其经济发展特点。 5.能分析说明日本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学习过程】 参照地图册P130,《东亚地形和矿产》和《日本》,完成以下填图要求: ①、在东亚图中,填写以下国家:中国、日本、蒙古、朝鲜、韩国。 ②、填出日本的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北九州),日本海、朝鲜海峡、濑户内海 ③、标出日本的富士山及首都东京。 ④、读出日本的京滨、名古屋、阪神、北九州四大工业区 东亚 一.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带 海陆位置:亚洲部,西岸 临海国:(首都,主要民族汉族) 内陆国:(首都,主要民族蒙古族)——第二大内陆国 半岛国:(首都,主要民族朝鲜族), (首都,主要民族朝鲜族) 岛国:(首都,主要民族大和民族) 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河流 读地图册P130,《东亚地形和矿产》,总结东亚的地形特点: 海岸线,多(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日本四岛、 台湾岛等);地势高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 东部多;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河流短促。 2. 气候: 由东向西,由性气候向性气候过渡 读地图册P130页,《东亚气候类型》图,东亚包括哪些气候类型? ⑴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显著 分析总结: ①东亚季风气候典型的原因 ②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 ③东亚季风气候特点 ⑵西北内陆地区这气候 分析总结: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的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 三.东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经济 朝鲜半岛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朝鲜森林、矿产丰富,经济不发达。韩国以汽车、电子、120°E 40° 40°N 范围

高二区域地理亚洲导学案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 高2016级高二地理导学案使用时间:2014年月日编号:005 编写人:程君审题人:何爱琼学生姓名:评分: 区域地理——亚洲 一、学习目标 1. 识记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 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气候因子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分布。 3. 知道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二、重难点 1.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2. 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课前预习案(基础地理P145、地图册P117) (一)亚洲的位置和分区 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东西半球 的。 2.海陆位置:东临、北临、南临,西侧通过黑 海、与大西洋相通。 3.纬度位置:地处10°S~80°N之间,南北跨纬 度90°,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自北往南 被、、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 带、带。 4. 经度位置:地处30°E~180°之间,是世界上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5.相对位置:东北以与北美洲为界,西北 以、、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与为界,西 南以、红海、与为界。 6. 亚洲的分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M。按地理方位,分为、东南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二)亚洲的自然环境

1.地形 (1)特征:地形复杂,地势中部、四周。中部地形以、为主,平原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大陆的边缘多和。 (2)主要的地形区:G 山脉,H 山脉,I 山脉,J 山脉,K 山脉,D 高原,E 高原,F 高原, B 高原,A 高原。 2. 气候 (1)特征:复杂多样、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 (2)主要的气候类型:A 处气候,B 处气候,E 处气候,X 处气候,Q 处气候, W 处气候。 3. 河流 (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的河流:L ,M ,N ,O ,P ,Q ,R ,S ,T 。 (三)亚洲的人文环境 1.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009年亚洲人口约40亿,占世界人口的61%。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亚洲有、、、、、6个国家。 2.经济发展差异: 亚洲除、外,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等,经济发展较快。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因大量出口,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2011·扬州质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图 X W

《忆江南》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词的大意。 二、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句的意思。 三、准备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自然的情感。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欣赏能力、鉴赏美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第九课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其后又有《谢秋娘》、《梦江南》、《望江梅》等许多异名。白居易则即事名篇,题为《忆江南》。这首词诗人选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的有力的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四、教学方法 《忆江南》这首词,在平时的古诗词中诵读中已经积累过,孩子们都不陌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由质疑开始,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理解古词的意思,感悟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感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首先引导学生比赛朗读,指导相互评价,把词读流畅,读出抑扬顿挫来。然后请同学运用已经掌握的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一边轻声朗读一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看谁读懂的多。同学们一边专注地读起来,一边在圈圈画画。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互相点拨,共同理解感悟。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解题入情 1.师动情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处处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

东亚和日本学案

区域地理复习东亚与日本【学习目标】 1.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区域地理特征。在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又要阐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所取得的成就。 2.找出区域地理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 3.解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教学重难点】 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范围和位置: 解释说明:某地地理位置的表述:包括三个方面: ①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 ②海陆位置(临海、岛国及内陆国);③相对位 置(邻国及邻省)。有时还要说上板块位置,但 要灵活,因为一般情况下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 山地震要写,其他情况不用写) (阅读地图册102和103页东亚图)回答问题 位置:相对位置:东面向洋,西邻__亚和__亚,北部与(国名)接壤,南部为____亚和亚。 绝对位置:东亚的范围大致从东经____到_____北纬到__。(注意北回归线、北纬40°、120°E、的位置。) 板块位置:东亚位于____和两大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范围:包括、、、、五国。

【例1】标出图中7条经、纬线的度数。 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名称及其首都是: A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 F______、_。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势特点:(解释说明:一个地区地形特征的表述:一般先说地势特点,然后再说以某种地形为主,这些地形分布情况) 【例2】阅读地图册东亚地形图121页填写下列内容 地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多、;西部多、。 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半岛、半岛、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2.气候。东亚位于亚欧大陆的岸和内陆,所以受环流控制,因此沿海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气候和气候;内陆距海较远,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在广大内陆地区终年受气团控制,形成气候。 【例3】读地理图册世界气候图p20和东亚气候类型图p122回答问题: (1)东亚的气候类型有、、、和___。 (2)写出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及 成因 ①_______特点 成因 ②特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古诗词教学有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这是我执教这堂课的努力方向。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了解词的知识,从“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指导学生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江南好”。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江南时的作为以及之后回洛阳后的生活的简单了解,将“忆江南景”过渡到“忆江南人”,提升诗歌情感,厚重“忆”的意义! 在具体施教过程中,出现了一大败笔,现课堂实录如下: 师: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一句 生:江南好 师:江南好在哪?诗人写出来了吗? 生:诗人写出来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你能说说吗? 生:太阳出来了,照在江边的红花上,花儿显得比火还要红;春天来了,江水碧绿碧绿的,好像是用蓝草染过似的。 师:多美的一幅画呀!让我们一块去江南看看。 放课件演示江南美景

(在看课件过程中,生不停地发出“啊、啊”的声音,以示自己发现了美) 师: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句 生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皆作陶醉状) 师:真美呀!难怪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生接读:江南好 这一片段的教学,我试图用“学生说美景、课件演示美景”,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努力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由衷地赞叹——“江南好”,为理解诗人“忆江南”做铺垫。可惜教学被简单化、程式化了。学生理解的江南美景只是从字面上将古诗句译为白话文,对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象、意境,根本没有深入体会、领悟,教师就马上用课件演示,将所谓的江南美景强加给学生,这样的“美景”怎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呢? 如果能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描绘春天美景的优美诗文,通过朗读表达他们的感受,并且将学生自己眼中所见到的春景与之整合、融会贯通,再同白居易词中的“江南美景”作比较,突出白居易对江南的情有独钟,对江南的依依不舍,他记“忆”中的江南就变成了鲜活的画面,也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中。此时,再播放课件演示江南美景,配上音乐让学生朗读,定然能让学生陶醉其中,引发学生学习古诗词之情趣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