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1)

最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1)

最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1)
最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1)

最新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1)

一、选择题

1.39.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同旁内角互补

B .对顶角相等

C .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

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答案】A

【解析】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同旁内角互补的条件是两直线平行,故选A.

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为假命题,故C 选项符合题意;

D .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为真命题,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考点:命题与定理.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B .一组对角相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C .正八边形每个内角都是145o

D .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多边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A.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故原命题错误;

B.已知如图:A C ∠=∠,//AB CD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AB CD ,

∴180A D +=?∠∠,

∵A C ∠=∠,

∴180C D ∠+∠=?,

∴//AD BC ,

又∵//AB CD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角相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原命题正确;

C.正八边形每个内角都是:()180821358

??-=?,故原命题错误; D.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故原命题错误.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命题的判断,明确矩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三角形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4.下列命题: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④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⑤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命题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错误,为假命题;

命题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为真命题;

命题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为假命题;

命题④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正确,为真命题;

命题⑤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正确,为真命题,

故答案选B .

考点:命题与定理.

5.下列语句中真命题有( )①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②内错角相等;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⑤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5个B.4个C.3个D.2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线段公理等知识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解:①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故错误,是假命题;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是真命题;

④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错误,是假命题;

⑤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正确,是真命题.真命题有2个,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线段公理等知识.

6.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多有一个锐角”,应先假设()

A.三角形的三个外角都是锐角

B.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C.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没有锐角

D.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一个锐角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证法的步骤中,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反面成立.

【详解】

解: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多有一个锐角”,应先假设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故选B.

【点睛】

.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考查了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

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必须一一否定.

7.已知命题: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命题为假命题 B.该命题为真命题

C.该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D.该命题没有逆命题

【答案】B

【解析】分析:首先判断该命题的正误,然后判断其逆命题的正误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正确,为真命题;

其逆命题为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错误,为假命题,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难度不大.

8.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若x>y,则x2>y2B.若|a|=|b|,则a=b C.若a>|b|,则a2>b2D.若a<1,则a>1

a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实数的乘方,绝对值的性质和倒数的意义等,对各选项举反例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A. x>y,如x=0,y=-1,02<(-1)2,此时x2

B. |a|=|b|,如a=2,b=-2,此时a≠b,故B选项错误;

C. 若a>|b|,则a2>b2,正确;

D. a<1,如a=-1,此时a=1

a

,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本题主要利用了实数的性质.

9.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B.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余角的定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平行线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A、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正确,是真命题;

B、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正确,是真命题;

C、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正确,是真命题;

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错误,是假命题,

故选D.

【点睛】

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余角的定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平行线的性质,难度不大.

10.下列命题属于真命题的是()

A.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同位角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要找出正确命题,可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分析找出正确选项,也可以通过举反例排除不正确选项,从而得出正确选项.

【详解】

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假命题;

B、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是假命题;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假命题;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2、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1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B.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

C.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D.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3

x m

x

-≤

?

?

+>

?

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1

m£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形外心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规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A.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正确,是真命题;

B.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错误,是假命题;

C. 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正确,是真命题;

D. 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3

x m

x

-≤

?

?

+>

?

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1

m£,正确,是真

命题;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三角形外心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C.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A.正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正确.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C.错误,SSA无法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D.正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3.已知下列命题:

①若a>b,则ac>bc;

②若a=1;

③内错角相等;

④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对原命题进行判断,再判断出逆命题的真假即可.

【详解】

解:①若a >b ,则ac >bc 是假命题,逆命题是假命题;

②若a=1是真命题,逆命题是假命题;

③内错角相等是假命题,逆命题是假命题;

④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是真命题,逆命题是真命题;

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个数是1个;

故选A .

点评:主要考查命题与定理,用到的知识点是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14.对于命题“若a 2>b 2,则a >b ”,下面四组关于a ,b 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a =3,b =2

B .a =﹣3,b =2

C .a =3,b =﹣1

D .a =﹣1,b =3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在A 中,a 2=9,b 2=4,且3>2,满足“若a 2>b 2,则a >b”,故A 选项中a 、b 的值不能说明命题为假命题;

在B 中,a 2=9,b 2=4,且﹣3<2,此时虽然满足a 2>b 2,但a >b 不成立,故B 选项中a 、b 的值可以说明命题为假命题;

在C 中,a 2=9,b 2=1,且3>﹣1,满足“若a 2>b 2,则a >b”,故C 选项中a 、b 的值不能说明命题为假命题;

在D 中,a 2=1,b 2=9,且﹣1<3,此时满足a 2<b 2,得出a <b ,即意味着命题“若a 2>b 2,则a >b”成立,故D 选项中a 、b 的值不能说明命题为假命题;

故选B .

考点:命题与定理.

15.能说明命题“关于x 的方程240x x m -+=一定有实数根”是假命题的反例为( ) A .1m =-

B .0m =

C .4m =

D .5m =

【答案】D

【分析】

利用m=5使方程x2-4x+m=0没有实数解,从而可把m=5作为说明命题“关于x的方程x2-4x+m=0一定有实数根”是假命题的反例.

【详解】

当m=5时,方程变形为x2-4x+m=5=0,

因为△=(-4)2-4×5<0,

所以方程没有实数解,

所以m=5可作为说明命题“关于x的方程x2-4x+m=0一定有实数根”是假命题的反例.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1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且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以及矩形、正方形的判定即可逐一判断.

【详解】

解:如下图,若四边形ABCD,AD∥BC,∠A=∠C,

∵AD∥BC,

∴∠A+∠B=180°,

∵∠A=∠C,

∴∠C+∠B=180°,

∴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A正确;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也可能为等腰梯形,故B错误;

C、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也可能为等腰梯形,故C错误;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17.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有( )

①勾股数是三个正整数 ②全等三角形的三条对应边分别相等

③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 ④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写出每个命题的逆命题,再分别根据勾股数的定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平方根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

①逆命题:如果三个数是正整数,那么它们是勾股数

反例:正整数1,2,3,但222123+?,即它们不是勾股数,则此逆命题不成立 ②逆命题:三条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由SSS 定理可知,此逆命题成立

③逆命题:如果两个实数的平方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相等

反例:222(2)4=-=,但22≠-,则此逆命题不成立

④逆命题: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知,此逆命题成立

综上,逆命题成立的有2个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相关概念、勾股数的定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平方根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正确写出各命题的逆命题是解题关键.

18.下面命题的逆命题正确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邻补角互补

C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D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分别写出四个命题的逆命题,然后利用对顶角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矩形的判断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各命题的真假进行判断.

【详解】

解:A.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为相等的角为对顶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

B.邻补角互补的逆命题为互补的角为邻补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

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逆命题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矩形,此逆命题为假命题;

D.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逆命题为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此逆命题为真命题. 故答案为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掌握举出反例法是判断命题的真假的重要方法.

19.下列命题中哪一个是假命题( )

A .8的立方根是2

B .在函数y =3x 的图象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

C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

D .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立方根的定义、一次函数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A 、8的立方根是2,正确,是真命题;

B 、在函数3y x 的图象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正确,是真命题;

C 、菱形的对角线垂直且平分,故错误,是假命题;

D 、在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正确,是真命题,

故选C .

【点睛】

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能够了解立方根的定义、一次函数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等知识是解题关键.

2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个

①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②经过半径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③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④平面内三点确定一个圆;⑤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对②进行判断;根据圆周角定理对③进行判断;根据确定圆的条件对④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对⑤进行判断.

【详解】

①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错误;

②经过半径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正确;

③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错误;

④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错误;

⑤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各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正确;

故正确的命题有2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判断命题真假的问题,掌握垂径定理的推论、切线的判定定理、圆周角定理、确定圆的条件、三角形外心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数 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三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参考公式:二次函数y =ax 2 +bx +c (a ≠0)图象的顶点坐标为)44,2(2 a b a c a b --.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2的相反数是 【 】 A . 2 B. 2-- C. 21 D. 2 1 - 2.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3. 方程(x-2)(x+3)=0的解是 【 】 A. x=2 B. x=3- C. x 1=2-,x 2=3 D. x 1=2,x 2=3- 4. 在一次体育测试中,小芳所在小组8人的成绩分别是:46,47,48,48,49,49,49,50.则这8人体育成绩的中位数是 【 】 A. 47 B. 48 C. 48.5 D. 49 5. 中,与数字“2”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 【 】 A. 1 B. 4 C. 5 D. 6 A B C D

6. 不等式组???>+≤1 22 x x 的最小整数解为 【 】 A. 1- B. 0 C. 1 D. 2 7. 如图,CD 是⊙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G ,直线EF 与 ⊙O 相切于点D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AG=BG B. AB//EF C. AD//BC D. ∠ABC=∠ADC 8. 在二次函数y=-x 2+2x+1的图象中,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x<1 B. x>1 C. x<-1 D. x>-1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工21分) 9. 计算:._______43=-- 10. 将一副直角三角板ABC 和EDF 如图放置(其中 ∠A =60°,∠F =45°),使点E 落在AC 边上,且 ED //BC ,则∠CEF 的度数为_________. 11. 化简: ._________)1(1 1=-+x x x 12. 已知扇形的半径为4 cm ,圆心角为120°,则此扇形的弧长是_________cm. 13. 现有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 把卡片背面朝上洗匀,然后从中随机抽取两张,则这两张卡片上的数 字之积为负数的概率是_________. 14. 如图,抛物线的顶点为P (-2,2),与y 轴交于点A (0,3). 若平移该抛物线使 第7题 E F C D B A 第10题

初中数学证明题

初中数学证明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1.如图 1,△ABC 中,AB =AC ,∠BA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ADC =130°,求∠BAC 的度数. 2.如图,△ABC 中,AD 平分∠CAB ,BD ⊥AD ,DE ∥AC 。求证:AE=BE 。 .3.如图,△ABC 中, AD 平分∠BAC ,BP ⊥AD 于P ,AB=5,BP=2,AC=9。求证:∠ABP=2∠ACB 。 4.如图1,△ABC 中,AB =AC ,∠BA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ADC =130°,求∠BAC 的度数. 5.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 =AC ,AD =AE 求证:BD =CE 6.△ABC 中,AB=AC,PB=PC .求证:AD⊥BC 7. 已知:如图,BE 和CF 是△ABC的高线,BE=CF,H 是CF 、BE 的交点.求证:HB=HC 8 如图,在△ABC 中,AB=AC,E 为CA 延长线上一点,ED⊥BC 于D 交AB 于F.求证:△AEF 为等腰三角形. 9.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 、MC 交于点E ,直线BM 、CN 交于点F 。 (1)求证:AN=BM; (2)求证:△CEF 是等边三角形 10 如图,△ABC 中,D 在BC 延长线上,且AC=CD,CE 是△ACD 的中线,CF 平分∠ACB,交AB 于F,求证:(1)CE⊥CF;(2)CF∥AD. 11.如图:Rt△ABC中,∠C=90°,∠A=22.5°,DC=BC, DE⊥AB.求证:AE=BE . 12.已知:如图,△BDE 是等边三角形,A 在BE 延长线上,C 在BD 的延长线上,且AD=AC 。求证:DE+DC=AE 。 13.已知ΔACF ≌ΔDBE ,∠E =∠F ,AD = 9cm ,BC = 5cm ;求AB 的长. 图1 B E C D A A P D C B 图1 A B C D E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

初中数学规律题拓展研究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初中数学经典几何题及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14 页 4e d c 经典难题(一) 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 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M B

第 2 页 共 14 页 P C G F B Q A D E 经典难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直线,交圆于B 、C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 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 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 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初二) 经典难题(三) 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 · A D H E M C B O · G A O D B E C Q P N M · O Q P B D E C N M · A A F D E C B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为了解三月份疫情期间某超市每天的客流量,随机抽查了其中五天的客流量,所抽查的这五天中每天的客流量是这个问题的() A.总体B.个体C.样本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进行解答. 【详解】 解:∵抽查的是三月份疫情期间某超市每天的客流量, ∴所抽查的这五天中每天的客流量是个体.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察样本的定义,熟知样本是总体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是解题的关键. 2.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同学,某校开展捐书活动,九(1)班40名同学积极参与.现将捐书数量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捐书数量在5.5~6.5组别的频率是() A.0.1 B.0.2 C.0.3 D.0.4 【答案】B 【解析】 ∵在5.5~6.5组别的频数是8,总数是40, ∴=0.2. 故选B. 3.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 A.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用电数量 B.调查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

C.调查神舟飞船各零件的质量 D.调查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 解: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用电数量可采用全面调查;调查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可采用全面调查;调查神舟飞船各零件的质量要采用全面调查;而调查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要采用抽样调查.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全面调查收集的到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4.某校文学社成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平均数B.众数C.方差D.中位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5,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 【详解】 解:∵14岁和15岁的频数之和为15﹣a+a=15, ∴频数之和为6+9+15=30,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即13+14 2 =13.5,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a,中位数不会发生改变,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频数(率)分布表,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看懂图中数据是解题关键 5.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初三数学几何证明题(经典)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 交AB于点D,过点D作⊙O 的切线DE交BC于点E. 求证:BE=CE 证明:连接CD ∵AC是直径 ∴∠ADC=90° ∵∠ACB=90°,ED是切线 ∴CE=DE ∴∠ECD=∠EDC ∵∠ECD+∠B=90°,∠EDC+∠BDE=90° ∴∠B=∠BDE ∴BE=DE ∴BE=CE 如图,半圆O的直径DE=10cm,△ABC中,∠ABC=90°,∠BCA=30°,BC=10cm,半圆O 以2cm/s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D、E始终在直线BC上,设运动时间为t(s),当t=0(s)时,半圆O在△ABC的左侧且OB=9cm。(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2)当△ABC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时,如果半圆O与直径DE围成的区域与△ABC的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相切分两种情况,如图, ①左图:当t=0时,原图中OB=9,此时圆移动了OB-OE=9-5=4cm 则:t=4/2=2s; --------------- ②右图:设圆O与边AC的切点为F,此问不用三角函数是无法求出的==>∵∠C=30==>∴OC=OF/sinC=5/sin30=10=BC ==>O与B重合,此时圆移动的长即为OB的长,即9cm ==>t=9/2; =========

(2)如右图:由②得:∠AOE=90 ==>S阴=(90*π*5^2)/360=6.25π 不明之处请指出~~

初中数学各题型的解题技巧汇总

初中数学各题型的解题技巧汇总 在数学考试中,90%以上的孩子都觉得时间紧迫,不够用!试分析,如果你有 这种情况,很可能花了太多时间在客观题!对于分值比较大的客观题(也就是填空题与选择题)是否有巧妙的解题方法,快速的选择答案?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各种题型应试技巧: 选择题: 在做选择题可运用各种解题的方法:如直接法、特殊值法、排除法、验证法、图 解法、假设法、动手操作法(比如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对于选择题中有“或” 的选项一定要警惕,看看要不要取舍。 填空题: 注意一题多解等特殊情况。 考虑各种简便方法解题。选择题、填空题更是如此(直接法最后考虑)尤其是选择题,有些可用排除法、特殊值法、画图像解答,不必每题都运算。 解答题: 1.注意规范答题,过程和结论都要书写规范。认真审题,不慌不忙,先易后难, 不能忽略题目中的任何一个条件。 2.计算题一定要细心,最后答案要最简,要保证绝对正确。 3.先化简后求值问题,要先化到最简,代入求值时要注意:分母不为零;适当考 虑技巧,如整体代入。 4.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注意交代辅助线的作法,解题步骤。关注直角、特殊角。取近似值时一定要按照题目要求。 5.实际应用问题,题目长,多读题,根据题意,找准关系,列方程、不等式(组)或函数关系式。最后一定要检验方程的解。 6.证明题:切线证明要写出辅助线的作法,辅助线要用虚线;遇到线段比例式及 乘积式,就要证线段所在的三角形相似,同时注意线段的等量代换(注意线段倍数关系)。

7.方案设计题:要看清楚题目的设计要求,设计时考虑满足要求的最简方案,不 要考虑复杂、追求美观的方案。 8.若压轴题最后一问确实无从下手,可以放弃,不如把时间放在检验别的题目上, 对于存在性问题,要注意可能有几种情况不要遗漏。对于动点问题,注意要通过多画草图的方法把运动过程搞清楚,也要考虑可能有几种情况。 解各类大题目时脑子里必须反映出该题与平时做的哪道题类似,应反映出似曾相识,又非曾相识的感觉。 一解题方法归纳: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R,a≠0)根的判别式△=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 等式,研究函数乃至解析几何、三角函数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3,2 B.3,4 C.5,2 D.5,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平均数为(a?2 + b?2 + c?2 )=(3×5-6)=3;原来的方差: ;新的方差: ,故选 B. 考点:平均数;方差. 2.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7,6 B.7,4 C.5,4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可知a+b+c=5×3,据此可得出1 3 (-2+b-2+c-2)的值;再由 方差为4可得出数据a-2,b-2,c-2的方差. 【详解】 解:∵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a+b+c=5×3=15, ∴1 3 (a-2+b-2+c-2)=3, ∴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3;∵数据a,b,c的方差为4, ∴1 3 [(a-5)2+(b-5)2+(c-5)2]=4, ∴a-2,b-2,c-2的方差=1 3 [(a-2-3)2+(b-2-3)2+(c--2-3)2] = 1 3 [(a-5)2+(b-5)2+(c-5)2]=4, 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熟练掌握平均数以及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对于一组统计数据:1,1,4,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位数是1 B.众数是1 C.平均数是1.5 D.方差是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依次计算可得答案.【详解】 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1、1、1、3、4,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A选项正确; 众数是1,B选项正确; 平均数为11134 5 ++++ =2,C选项错误; 方差为1 5 ×[(1﹣2)2×3+(3﹣2)2+(4﹣2)2]=1.6,D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4.2022年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季奥运会,很多学校为此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下表记录了某校4名同学短道速滑成绩的平均数x和方差S2,根据表中数据,要选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 A.队员1 B.队员2 C.队员3 D.队员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先比较出4名同学短道速滑成绩的稳定性,再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根据众数的概念找出跳高成绩中人数最多的数据即可. 【详解】 解:15名运动员,按照成绩从低到高排列,第8名运动员的成绩是1.70, 所以中位数是1.70, 同一成绩运动员最多的是1.75,共有4人, 所以,众数是1.75. 因此,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1.75,1.7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直接根据概念进行解答.此外,也考查了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一组数据3、2、1、2、2的众数,中位数,方差分别是:() A.2,1,2 B.3,2,0.2 C.2,1,0.4 D.2,2,0.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 将这组数据重新由小到大排列为:12223 、、、、 平均数为:12223 2 5 ++++ = 2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为:2中位数为:2 方差为: ()()()()() 22222 2 1222222232 0.4 5 s -+-+-+- = +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确定数据众数,中位数,方差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它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甲、乙、丙三个不同品种的苹果树在同一地区进行对比试验,从每个品种的苹果树中随机各抽取10棵,对它们的产量进行统计,绘制统计表如下:

方差10.224.88.5 若从这三个品种中选择一个在该地区推广,则应选择的品种是() A.甲B.乙C.丙D.甲、乙中任选一个【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方差等数据的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平均数、方差等数据的比较可以得出甲品种更适在该地区推广.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掌握平均数、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差是47 B.众数是42 C.中位数是58 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统计图可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求得极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众数;将这8个数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2、3、4、5、7、8,共六个月. 【详解】 A、极差为:83-28=55,故本选项错误; B、∵58出现的次数最多,是2次, ∴众数为:58,故本选项错误; C、中位数为:(58+58)÷2=58,故本选项正确; 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2月、3月、4月、5月、7月、8月,共六个月,故本选

初二数学下册证明题

(1)求证:BG FG =; (2)若2 ==,求AB的长. AD DC 二:如图,已知矩形ABCD,延长CB到E,使CE=CA,连结AE并取中点F,连结AE并取中点F,连结BF、DF,求证BF⊥DF。 三: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AB上的点,且EF=ED,EF⊥ED.

求证:AE平分∠BAD. 四、(本题7分)如图,△ABC中,M是BC的中点,AD是∠A的平分线,BD⊥AD于D,AB=12, AC=18,求DM的长。

五、(本题8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AD ∥BC ,AB=C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 且AC ⊥BD ,DH ⊥BC 。 ⑴求证:DH=2 1(AD+BC ) ⑵若AC=6,求梯形ABCD 的面积。 六、(6分) 、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BD 上一点,PE ⊥DC ,PF ⊥BC ,E 、F 分别为垂足,若CF=3,CE=4,求AP 的长.

七、(8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E 、F 分别是BM 、CM 的中点. (1)在不添加线段的前提下,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结论; (2)判断并证明四边形MENF 是何种特殊的四边形? (3)当等腰梯形ABCD 的高h 与底边BC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四边形MENF 是正方形(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 选择题: 15、如图,每一个图形都是由不同个数的全等的小等腰梯形拼成的,梯形上、下底及腰长如 图,依此规律第10个图形的周长为 。 …… 第一个图 第二个图 第三个图 16、如图,矩形ABCD 对角线AC 经过原点O ,B 点坐标为 (―1,―3),若一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过点D ,则其 解析式为 。 M F E N D C A B

初中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易错题及答案 (A )2 (B (C )2± (D ) 2,2 的平方根为2.若|x|=x ,则x 一定是(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负数 D 、非正数 答案:B (不要漏掉0) 3.当x_________时,|3-x|=x-3。答案:x-3≥0,则x3 4. 2 2___分数(填“是”或“不是”) 答案:2 2是无理数,不是分数。 5.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答案:16=4,4的算术平方根=2 6.当m=______时,2m -有意义 答案:2 m -≥0,并且2m ≥0,所以m=0 7分式 4 622--+x x x 的值为零,则x=__________。 答案: 226040 x x x ?+-=? ?-≠?? ∴122,32x x x ==-??≠±?∴3x =- 8.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10k x k x k ---++=总有实数根.则K_______ 答案:[]2 20 2(1)4(2)(1)0 k k k k -≠???----+≥??∴3k ≤且2k ≠ 9.不等式组2, .x x a >-??>? 的解集是x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B )2a =-,(C )2a >-,(D )2a ≥-. 答案:D 10.关于x 的不234 a ≤<等式40x a -≤的正整数解是1和2;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234a ≤< 11.若对于任何实数 x ,分式 2 1 4x x c ++总有意义,则c 的值应满足______. 答案:分式总有意义,即分母不为0,所以分母240x x c ++=无解,∴C 〉4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真题汇编及答案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分析真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校团委组织开展“医助武汉捐款”活动,小慧所在的九年级(1)班共40名同学进行了捐款,已知该班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10元,二小慧捐款11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元是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平均水平B.班上比小慧捐款金额多的人数可能超过20人 C.班上捐款金额的中位数一定是10元D.班上捐款金额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10元【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的定义依次判断. 【详解】 ∵该班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10元, ∴10元是该班同学捐款金额的平均水平,故A正确; ∵九年级(1)班共40名同学进行了捐款,捐款的平均金额为10元, ∴班上比小慧捐款金额多的人数可能超过20人,故B正确; 班上捐款金额的中位数不一定是10元,故C错误; 班上捐款金额数据的众数不一定是10元,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数据统计中的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的定义,正确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一组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4,那么数据a+2、b+2、c+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7,6 B.7,4 C.5,4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可知a+b+c=5×3,据此可得出1 3 (-2+b-2+c-2)的值;再由 方差为4可得出数据a-2,b-2,c-2的方差. 【详解】 解:∵数据a,b,c的平均数为5,∴a+b+c=5×3=15, ∴1 3 (a-2+b-2+c-2)=3, ∴数据a-2,b-2,c-2的平均数是3;∵数据a,b,c的方差为4, ∴1 3 [(a-5)2+(b-5)2+(c-5)2]=4,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 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经典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B

初中数学易错点及解题方法汇总

10年阅卷老师圈出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 数与式 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以及绝对值与数的分类。每年选择必考。 易错点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4:求分式值为零时学生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易错点5:分式运算时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必考。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精确度,有效数字。这个上海还没有考过,知道就好!

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 注意计算顺序。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0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降次)主要陷阱是消除了一个带X公因式要回头检验! 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改变符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易错点7:不等式(组)的解得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易错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函数 易错点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的意义。

初中数学最值问题典型例题(含答案分析)

中考数学最值问题总结 考查知识点: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 (2、代数计算最值问题3、二次函数中最值问题) 问题原型: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完全平方公式配方求多项式取值二次函数顶点)出题背景变式: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 几何基本模型: 条件:如下左图,A、B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 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A PB +的值最小. 方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 B'交l于 点P,则PA PB A B' +=的值最小 例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 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 (1)求证:△AMB≌△ENB; (2)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3)当AM+BM+CM的最小值为 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A B A' ′ P l

例2、如图13,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为(1,4),交x轴于A、B,交y轴于D,其中B点的坐标为(3,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4,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交y轴于点F,其中E点的横坐标为2,若直线P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为PQ上一动点,则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D、G、F、H四点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G、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15,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T,过点T作x的垂线,垂足为M,过点M作直线M N∥BD,交线段AD于点N,连接MD,使△DNM∽△BMD,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证明题汇总(含参考答案)

证明(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A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度( B)对顶角相等 (C)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如果a∥b,b∥c,那么a∥c(B)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大于或等于60°(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 △ABC中,∠A∠B 120,∠C ∠A,则△ABC 是(). (A )钝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5. 在△ABC中,∠A,∠B的外角分别是 120°、 150°,则∠C(). (A ) 120°( B) 150°( C) 60°(D ) 90°6.如图 1, l 1∥ l2,∠ 1=50° , 则∠ 2 的度数是() (A ) 135°( B )130°( C)50°( D) 40° 7.如图 2 所示,不能推出AD∥BC的是()图 1 (A )∠DAB∠ABC 180(B)∠2∠4 (C)∠1∠3( D)∠CBE∠ DAE 图 2 8. 如图 3,a∥b,c a ,∠1 130 ,则∠ 2 等于() (A ) 30°(B)40°(C)50°(D)60° 图 3 9.如图4,AB∥CD,AC BC ,图中与∠ CAB 互余的角 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0.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 11.将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 ,, ,那么,,”的形式:如果,那么. 12.如图 5 所示,如果BD 平分∠ ABC ,补上 一个条件作为已知,就能推出AB ∥ CD . 图 5 13.如图 6,AB∥CD,AF交AB、CD于A,C,CE平分∠DCF,∠1120 ,则2. 图6 图 7 14.如图 7,一个顶角为 4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 ∠1∠ 2. 15.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4∶3∶ 2,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外角为. 三、解答题 16.如图 8,直线 AB、CD 相交与点 O,∠ AOD =70o, OE 平分∠ BOC,求∠ DOE 的度数。 A C O 70o E D图8B 17.已知:如图9,BE∥DF,∠B=∠D. 求证: AD∥BC.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大全和技巧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湖北竹溪城关中学明道银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5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

初中数学应用题(含答案解析)

武汉中考数学22题专题-二次函数应用 1.(2014?武汉四月调考)某工厂生产一种矩形材料板,其长宽之比为3:2.每张材料板的成本c(单位:元)与它的面积(单位:cm2)成正比例,每张材料板的销售价格y(单位:元)与其宽x之间满足我们学习 过的三种函数(即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关系中的一种.下表记录了该工厂生产、销售该材料 板一些数据. 材料板的宽x(单位:cm )24 30 42 54 成本c(单位:元)96 150 294 486 销售价格y(单位:元)780 900 1140 1380 (1)求一张材料板的销售价格y与其宽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若一张材料板的利润w为销售价格y与成本c的差. ①请直接写出一张材料板的利润w与其宽x之间的函数关系,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②当材料板的宽为多少时,一张材料板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2.(2001?安徽)某工厂生产的A种产品,它的成本是2元,售价是3元,年销量为100万件,为了获得更好的 效益,厂家准备拿出一定的资金做广告;根据统计,每年投入的广告费是x(十万元),产品的年销量将是 原销售量的y倍,且y是x的二次函数,它们的关系如表: x(十万元 )0 1 2 y 1 1.5 1.8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把利润看成销售总额减去成本费和广告费,试写出年利润S(十万元)与广告费x(十万元的函数 关系式); (3)如果投入的年广告费为10万元~30万元,问广告费在什么范围内,工厂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 多少? 3.(2014?合肥模拟)某工厂共有10台机器,生产一种仪器元件,由于受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 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次品.每台机器产生的次品数p(千件)与每台机器的日产量x(千件)(生产条件要求4≤ x≤12)之间变化关系如表: 日产量x(千件/台)… 5 6 7 8 9 … 次品数p(千件/台)…0.7 0.6 0.7 1 1.5 … 已知每生产1千件合格的元件可以盈利 1.6千元,但没生产1千件次品将亏损0.4千元.(利润=盈利﹣亏损)(1)观察并分析表中p与x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或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求出p (千件)与x(千件)的函数解析式; (2)设该工厂每天生产这种元件所获得的利润为y(千元),试将y表示x的函数;并求当每台机器的日产量 x(千件)为多少时所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 4.(2013?乌鲁木齐)某公司销售一种进价为20元/个的计算机,其销售量y(万个)与销售价格x(元/个) 的变化如下表: 价格x(元/个)…30 40 50 60 … 销售量y(万个)… 5 4 3 2 … 同时,销售过程中的其他开支(不含造价)总计40万元. (1)观察并分析表中的y与x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或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写 出y(万个)与x(元/个)的函数解析式. (2)求出该公司销售这种计算器的净得利润z(万个)与销售价格x(元/个)的函数解析式,销售价格定为 多少元时净得利润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该公司要求净得利润不能低于40万元,请写出销售价格x(元/个)的取值范围,若还需考虑销售量尽 可能大,销售价格应定为多少元? 5.(2013?沙市区三模)某公司准备购进一批产品进行销售,该产品的进货单价为6元/个.根据市场调查,得到了四组关于日销售量y(个)与销售单价x(元/个)的数据,如表x 10 12 14 16 y 300 240 180 120 (1)如果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这三个函数模型中,选择一个来描述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之间的关系,你觉得哪个合适?并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按照(1)中的销售规律,请你推断,当销售单价定为17.5元/个时,日销售量为多少?此时,获得日销 售利润是多少? (3)为了防范风险,该公司将日进货成本控制在900元(含900元)以内,按照(1)中的销售规律,要想获得的日销售利润最大,那么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并求出此时的最大利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