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评分方法及细则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评分方法及细则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评分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搜索资料

1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2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3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基本分值

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2"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3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2。

表2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资源要素价值(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0-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2-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5-1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5-1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15-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10-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7-5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4-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2-1

完整性(5分)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5-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1

资源影响力(15分)

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10-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2-1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5-4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3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2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1

附加值(-5-3分)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5

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4

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3

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3

计分与等级划分

1计分

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

2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

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2003-02-24 发布2003-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 旅游资源单体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 旅游资源调查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具有吸引力、能够满足人们旅游活动需求的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人文景观、经济景观等。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对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景区的开发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为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提供保障,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体验。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1.自然景观资源自然景观包括瀑布、湖泊、山峰、海滩等自然风光,以及江河、湖泊、海洋等水资源。 2.文化景观资源文化景观包括历史古迹、宗教文化遗址、文化村落等与人类文化相关的景观。 3.人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是指由人类创造、构筑的景观,如古建筑、园林、城市风貌等。 4.经济景观资源经济景观资源包括工业遗址、商业街、旅游度假村、商业区等与经济相关的景观。 二、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1.可达性景区的可达性是指游客到达该景区的交通便利程度。交通便利度越高,景区的吸引力就越大。

2.资源多样性景区的资源多样性是指包括自然、文化、人 文和经济各方面的资源是否丰富。景区的多样性可以提供不同的旅游选择,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 3.景区环境保护景区环境保护是指地方政府要对景区内的 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进行保护,确保景区资源能被长期维持和保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保持生态平衡、文化独特性和社会和谐性等因素。 4.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指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包括导游 服务、旅游服务中心服务、景区管理和维护服务等。保证游客的旅游安全、旅途愉快、安心和满意,提高旅游服务业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让游客倍感惊喜。 5.价格合理景区的价格合理是指景区的门票价格是否过高,以及食宿价格是否符合当地市场价格。合理的价格是重要的,它可以让更多群体可以参与旅游活动。 6.社会影响、经济效益景区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是评估 景区贡献的重要标准。景区的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吸引其他投资和企业,使区域更加繁荣。同时,景区的发展还必须要考虑到对当地社会、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的影响,加强交流互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三、结论 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是现代旅游业必须关注和重视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只有建立起科学的、有标准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令旅游者更好的享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方法与分级 一、定性评价 (1)“三三六”评价法: 即三大价值(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大条件(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地理位置条件、景观地域组合条件、环境容量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投资条件和施工条件)。 (2)“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主要是从旅游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两个方面考虑。对旅游资源本身采用六字评价:美、古、名、特、奇、用;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的评价标准是:季节性、污染状况、联系性、可进人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等。 二、旅游资源的分级系统 在体现旅游资源单体规模时,新的分类以等级来区别。一个单体根据其本身特征可归纳为某个景型之某级类。本着不使问题复杂化及定量评价简捷化,设定景型的规模分三个等级:景域(field)、景段(segment)、景元(site)(见表2)。景域、景段、景元分别是体现大、中、小规模或重要性的概念。规模分级的“景域—景段—景元”与属性分类的“景系—景类—景型”概念有着严格的区别。属性分类

系统中的“景系、景类、景型”三者之间是包含和从属关系,即“景系”包含“景类”,“景类”包含“景型”。而分级体系中的“景域、景段、景元”在特征方面是一个并列关系,互不包容和从属。只是体现其规模与空间尺度。

表2中小写字母a,b,c代表资源属性分类中的景系,小写字母加阿拉伯数字表示属性分类中的景类,小黑点后面的数字表示景型在景类内的编号。在属性分类前冠以大写字母A,B,C,代表规模等级分类。如Aa1.01表示自然景系(a)地文景类(a1)第一景型(.01)中的景域(A)。 “景域”、“景段”、“景元”作为基类“景型”的三个规模,但并非所有的基类“景型”都有这三个规模,不同的“景型”据其特点可能只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规模等级,只有少数景型具有三个规模等级。如瀑布,既有大型瀑布群(景域),又有大中型瀑布(景段)和小型瀑布/人工瀑布(景元)。有些景型的资源则仅有景段(如风景草原)或只有景元(如塔等单体古建筑)。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原则精选文档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原 则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旅游资源评价 总体要求 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评价分两级,包括县级初评和省级复评。其中,县级初评由普查队组织评审,县旅普办参与完成。初评过程的相关资料需保存并提交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用于复评参考。省级复评由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对提交上来的单体进行复评。 评价体系 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和“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2项评价因子。 计分方法 基本分值 (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表7-1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2)“附加值”分正分和负分,其中:“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为正分;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3)除“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评价因子分为3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3档外,其余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也相应分为4档。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7-1。 (4)对于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含新发现的旅游资源),在应用“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等因子进行评价评分时,其关键词是“预期”,即评价这一资源如果开发成产品的预期价值,并以这种预期价值作为评分的依据。 (5)评价因子“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这里“旅游综合体”是指附录D中的旅游综合体。 旅游资源单体评价计分程序 (1)县级旅游资源评价,由普查队牵头,组建旅游资源评价组,评价组人数不得少于5人;省级旅游资源复评,由省专家委员会组建以旅游资源主类专家组为主的复评专家组,复评专家组人数不得少于5人。 (2)针对每个旅游资源单体,评价组(县、省两级)经过充分的交流,每个专家以表7-1为依据进行自主评分,评价的分值精确到;每个专家最终的单体资源评价总分精确到。 (3)将每个专家针对某一单体资源的评价总分相加,求出算术平均值,精确到,得到这一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总分。 等级划分 (1)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程序,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总分值。 (2)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可以赋予旅游者生动、自然和历史情感的地理、自然、文化和人文资源,在旅游产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及评价标准的建立是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所必需的一项工作,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是根据具有一定公共性和广泛传播性的旅游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于旅游产品的策划、组织、推销和评价。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包括按照旅游产品的类型、旅游资源的性质和特点等分类。 按照旅游产品的类型分类,旅游资源可以分为景区资源、旅游线路资源、旅游度假区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等。景区资源是以旅游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景点和景区,包括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主题公园等;旅游线路资源是为旅游者量身定制的旅游攻略,如文化遗产巡礼、探秘自然美景、品味地方特色等;旅游度假区资源是以度假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区域,包括海滨度假区、温泉乡村、山水画卷等;文化旅游资源是以文化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旅游地区,包括文化古迹、民俗文化等;生态旅游资源则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区域,包括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按照旅游资源的性质和特点分类,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自然资源包括地形、气候、动植物、水域、天文等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则包括文化、语言、艺术、传统手工艺、人文建筑等;历史资源则包括古迹、文物、历史遗址等;经济资源包括农业、渔业、工业、商业、旅游等经济活动的产物;社会资源则包括社会制度、社会名人、社区文化、群众组织等。 二、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产品设计的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质量评价和等级评定,以便推动旅游资源的升级,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旅游资源评价标准的制定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个方面。 旅游资源客观评价主要从资源自身的质量、数量、规模、保护情况等方面来衡量资源的好坏和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评价包括景区美观程度、特色的程度、环境的整洁程度、设备的完善程度和服务的质量等;旅游资源的数量评价包括景区的规模、景点的个数、门票的价格等;旅游资源的规模评价包括景区的设施、景点的密度、人流量的大小、游览时间的长短等;旅游资源的保护情况评价包括景区内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情况,以及景区开发和管理对环境的影响等。 旅游资源主观评价则是从游客的角度来评价旅游资源的好坏和价值。旅游资源的主观评价可以从景区的反应系统、游客的旅游评价、游客心理体验等方面来进行评价。景区的反应系统主要是针对景区的管理设施,如公厕、吃喝住宿、旅游交通等设施,来评价景区对游客的服务质量;游客的旅游评价包括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 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 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 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3.5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 community 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4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指对旅游目的地的各项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和比较, 以确定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 助旅游业者和决策者了解目的地的优劣势,从而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策略。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1.SWOT分析法 SWOT是一种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将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和评估。其中,优势和劣势分析主要关注目的地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资源,机会和威胁分析则主要关注市场环境和竞争对 手的情况。SWOT分析法能够全面地评估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并为目的 地的发展提供战略建议。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评价指标按照重要性和权重进行排序的方法。旅游资源评价中,可以将目的地的各项资源按照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交 通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等分类,然后对每个分类下的具体资源进行评估。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权重排序,可以得出各个资源的重要性和优劣势,为目 的地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通过向游客、居民和专家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 们对目的地的认知、体验和满意度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游客对 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的认知和评价,以及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同时,还可以 了解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和意见,从而更好地协调旅游业发展与当 地社区的关系。

4.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目的地与其他类似目的地进行对比,评估其在旅游市 场中的竞争力和差异性。比较分析可以通过对其他目的地的文化、景观、 旅游设施等进行对比,找出目的地的亮点和差距,并提出发展策略。比较 分析法可以为目的地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参考。 5.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是将各种评价方法和指标进行综合,制定综合的旅游资源 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法可以根据目的地的特点和需求,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综合的评价结果。综 合评价法能够综合考虑不同资源的优劣势,为目的地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全 面的参考。 总之,旅游资源评价是一个多维度、多指标的综合评估过程,需要综 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不同的评价方法有不同的优劣势,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为目的地的发展和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3.02.24 •【文号】 •【施行日期】2003.05.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 正文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年2月24日发布2003年5月1日实施) 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2021修订版)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标准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开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开展的根底,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标准〔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根底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工程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工程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标准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根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根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欣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根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3.5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 community 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根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4旅游资源分类 4.1分类原那么 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4.2分类对象 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4.3 分类结构

旅游资源分析及评分

旅游资源分析及评分 旅游是伴随着人们生活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和经济现象。旅游资源是旅游客体验的核心环节,其特点是资源永久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分是旅游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旅游资源是广泛的,包括山水、景区、文化景点、农业生态旅游等。从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析,其核心包括美、奇、险、新、秀五个方面。 一、美(scenery) 美,是旅游资源的第一个基本属性。这个属性与自然、人文景观相关。美景是人们旅游时最希望看到的景观,包括秀丽的山水、草原之美、田园风光、动态的海岸线、壮观的火山地貌等。所以,美的旅游资源是人们旅游时首先会关注的方面。 二、奇(wonder) 奇,是旅游资源的第二个基本属性。这个属性与天然资源相关。奇景意味着气势磅礴、天造地设的地貌景观,如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神奇地貌、云南的神奇石林、黄山的奇峰异石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旅游者追逐奇观的理由。 三、险(danger)

险,是旅游资源的第三个基本属性。这个属性与冒险、探险等相关,且是旅游者所追求的刺激与挑战。旅游险的旅游资源通常是山上悬崖、峡谷、河流等环境地形,它促使旅游者动用自己的身体和智力去克服困难。如世界闻名的怀亚特卡德教堂(波浪教堂)位于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德·利昂市中心,是一座不规则建筑,高58米,体形似巨角蜗牛,人们需要冒着高空的风险去登上它,来感受一种视觉和心灵的刺激。 四、新(new) 新,是旅游资源的第四个基本属性。这个属性与旅游资源的时代性相关。新的旅游资源可以给游客带来新鲜感及感觉上的刺激。当然,旅游资源也可以通过创新更新自身,以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比如,还未建成的世界时钟大厅(Hangzhou Global Qiandao Lake Tourism Planning and Creative Design Competition),这个旅游资源旨在打造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将其建于千岛湖之上,通过统一的标准和效果,给游客留下刻骨铭心的体验。 五、秀(show) 秀,是旅游资源的第五个基本属性。这个属性与文化、历史遗迹、民族风情等相关,包括名胜古迹、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例如,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中国长城、武夷山、黄山等,这些旅游资源与历史人文沿革紧密相关,为游客提供了了解、感知文化价值的机会。 综合以上分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属性及其核心价值,这也是吸引旅游者关注及投资的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一、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相关文献,我了解到旅游资源的一些分类方法 1.按旅游资源成因分类 分类依据是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不同原因,即由在旅游资源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所决定的具体分类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1自然赋存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山岳、滨海、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1.2人类历史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古人类以及、帝王陵寝、古代宫殿建筑等 1.3天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如野生动物园等。 1.4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如迪斯尼乐园。 2.按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 等级指资源的规模、级别和价值决定的在整个旅游资源体系中某种旅游资源所占的位置;管理范围指某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属于何种组织结构。 2。1世界级旅游资源,包括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纳入《世界自然保护网》的旅游资源,进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的旅游资源。 2。2国家级旅游资源,包括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地质公园。 2。3省、市级中型旅游资源,如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 2.4县级以下小型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等级较低,在县级以下的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客源几乎均为本地居民,通常被作为本地居民和周边地区居民平时以及周末的休闲旅游场所。 3.按资源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 根据资源自身特征及游客体验的不同课分为三类 3.1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市场推动型),即市场对旅游资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市场上利用者的使用导向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与保障资源价值的实现。 3。2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资源依托型),这类资源以市场为基础,对游客吸引力大,高品位的资源是其核心吸引力所在。 3。3中间型游憩资源(资源——市场兼顾型),这类资源既具备客源优势,又拥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开发利用价值高,能够全面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让他们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 4.按属性分类 旅游学者按照属性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开始将旅游资源分为低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建筑类、消费健身类、购物类7大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忽视了这些资源中蕴含的各种人文概念和旅游价值,不利于旅游的发展。 考虑有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更为细致的了解资源内涵,挖掘深层次的意义。有些学者开始讲旅游资源分为软资源和硬资源两部分。 硬资源是已经成型的,能被游客直接消费的旅游产品,如景区、景点等. 软资源是指潜在的,还不一定被游客直接消费,但又具有很大开发价值,富含文化品位或具有特殊时机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文积淀、绝妙策划、政策环境等。 5。按资源的功能分类 按功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主要包括: 5.1观光游览型,如自然风光、园林建筑等, 5。2文化知识型,如总监文化建筑艺术知识社会风情等。 5.3参与体验型,如,漂流、攀岩、节庆活动等 5。4购物型,以纪念品、土特产为主。 5。5情感型,如名人故居、各类纪念地等 5。6休闲度假型,如温泉度假地、海滩等。 6。按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3.5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 community 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4旅游资源分类 4.1分类原则 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4.2分类对象 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4.3 分类结构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乡村旅游示范村是指通过一定的评定标准,对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潜力、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村庄。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的划分与评价是对示范村的综合评估和比较,为了明 确评分细则,采取下面的评分指标: 一、基础条件评分指标 1.村庄位置:评估村庄的地理位置是否优越,便利游客的交通出行, 评分范围为0-10分。 2.基础设施:评估村庄的水、电、路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评分范围为0-10分。 3.资源禀赋:评估村庄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禀赋情况,评分范 围为0-10分。 二、发展潜力评分指标 1.产业发展:评估村庄的产业结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评分范围 为0-10分。 3.政策支持:评估政府对村庄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政策配套性,评分范 围为0-10分。 三、服务质量评分指标 1.接待设施:评估村庄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设施的现状和规模,评分范围为0-10分。

2.服务态度:评估村庄的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评分范围为0-10分。 3.游客满意度:通过游客调查评估游客对村庄服务的满意度,评分范围为0-10分。 四、发展规划评分指标 1.规划编制:评估村庄的发展规划编制情况和可行性,评分范围为 0-10分。 2.实施进度:评估村庄发展规划的实施进度和效果,评分范围为0-10分。 3.资金保障:评估村庄发展规划的资金保障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五、村庄形象评分指标 1.氛围营造:评估村庄通过文化活动、节庆、景观打造等手段,营造出的独特氛围,评分范围为0-10分。 2.文化传承:评估村庄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评分范围为 0-10分。 3.环境整治:评估村庄的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以上评分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重调整和细化,最终给出综合评分。根据综合评分的结果,对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等级划分,例如:-优秀示范村: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科学地评价旅游资源在国外已有 30 多年历史,在我国也有 10 多年的历史了,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评价的方法。下面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来做具体介绍: 1 .定性评价方法 这是一种描述性评价方法,又称经验法,是评价者在收集大量的旅游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凭经验通过人们的感性认识,主观判定旅游资源的价值。一般采用民意测验法和专家评议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法 即三“大价值” 、三“大效益”和六“大开发条件” 。三大价值指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六大条件指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2)黄辉实先生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黄辉实提出评价资源应从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从资源本身来评价采用六字标准:美、特、奇、名、古、用;从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则有七项标准:季节性、污染状况、资源联系、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 (3)体验性的定性评价法

该方法是评价者(旅游者或专家)对于旅游资源的质量进行个人综合体验。根据评价的深入程度及评价结果的形式,又可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通过统计旅游者或旅游专家有关旅游资源 (地)优劣排序的问卷回答,或统计旅游资源(地)在旅游报刊、书籍上出现的频率,从而确定一国家或地区最佳旅游资源(地) ,其结果能够表明旅游资源 (地)的整体质量和大众知名度。 美感质量评价是一种对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专业性评估,这类评价是在旅游者或旅游专家一般体验性评价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其评价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视觉质量评价较为成熟,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四个学派,即: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 (心理学派)、经验学派(现象学派)。 2 .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是指评价者在掌握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数学评价模型,通过分析、计算,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示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等级的方法。数量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1)技术性单因子定量评价法 即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时,针对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集中考虑某些起决定作用的典型因素,并对这些关键因子进行适宜性评价或优劣评判。这种评价的基本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技术性指标。这种评价一般只限于自然资源评价,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如登山、 滑雪、游泳等较为适用。目前较为成熟的有旅游湖泊评价、海滩及海水浴场评价、康乐气候评价、溶洞评价、滑雪旅游资源评价、地形适宜性评价等。

红色旅游资源分类及其评价

红色旅游资源分类及其评价 2013年06月13日16:05 来源:《旅游研究》2013年第01期作者:方世敏邓丽娟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55 摘要:红色旅游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发展起来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现行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并未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标准也不适宜。红色旅游资源分为伟人故里、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墓碑(群)/烈士陵园、综合性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及革命历史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五类,其价值由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情感价值、经济价值和资源的保护情况、资源丰度与几率及组合状况等五个要素构成。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确定红色旅游资源的评价赋分标准并对其进行等级评定。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等级评定 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及国家对旅游业的日益重视,红色旅游迅猛发展。国家分别于2005年、2011年颁布了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引导红色旅游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是开发旅游资源的前提。红色旅游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对其做出正确、科学的分类及客观、合理的等级评定是红色旅游开发工作的前提,有利于确定红色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判定其吸引力及开发潜力的大小,准确把握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潜能,为合理制定开发方案、产品策划及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依据。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出台,这一标准对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及旅游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对主题性或专项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发现并不十分适宜[1-5]。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中,旅游资源被分为8大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在具体分类中没有涉及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只是在E、F、H主类中有涉及,并且被包含在基本类型中,而构成红色旅游资源的要素被忽略了,不能反映红色旅游的基本构成及其价值。另外,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国家标准中,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进行赋分,目的在于对不同的旅游资源设定相同的项目进行赋值,进而做出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实际当中旅游资源具有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引起旅游动机的产生。因此,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应进行不同的项目评价,侧重点不同,评价赋值也应不同。该标准具有普适性和实用性,试图建立较为规范或标准的五级旅游资源等级评价体系,但依据该标准对不同类别的旅游资源的评价不能反映特定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价值。因此,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值的方法并不科学。 由于国标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并不十分适用于红色旅游资源,本文拟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再次分类,并在分类的前提下构建红色旅游资源的等级评价体系。

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1调查对象 (1)物质性旅游资源 按照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内容进行登记,除其中规定的7大类之外,更应关注资源组合。 资源概况:已发现的各类旅游资源(含资源组合)数量、类型、级别、特点。 资源地域结构:分布,类型组合,密集度,互补特点,整体结构优势,邻区借景与互补性。 (2)非物质性旅游资源 主要对区域经济吸引要素,文化(非物质性文化),科技信息,旅游服务,综合形象,动态活动的类型、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调查,并通过咨询和抽样问卷等途径了解因素影响力。 2调查要点与即时评价 清楚记述资源(或产品)及资源组合的位置、类型、规模、级别、特点、美学与科学文化价值、可游赏性、交通条件、综合环境、用地条件、设施配套、资源结构、游客量与综合经济效益等等。 3旅游开发与资源利用现状 (1)开发条件分析:①景点特色和文化品位,发掘和转化的条件。②景点的基础设施配套状况。③与主要客源地的交通条件和区位,④近期内可能改善的开发条件。⑤资源是否符合旅游的主流和趋势。 (2)旅游开发现状:已开发并开放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开发投

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开发、景点建设、经营管理、旅游组织等发展状态;开发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4资源公众评价 游客抽样调查,了解游客分布、目的、组织形式、路途时间与游览时间、重游次数、最喜欢的旅游点、对旅游环境与旅游活动评价以及对旅游产品的个人偏好等。 5综合性评价 (1 )评价模型(菲什拜因一罗森伯格模型) E== XQi - Pi (Qi因子权重;Pi因子质量综合值)一各旅游要素的重要性与要素质量评估值乘积之和。 (2)评价内容与方法 确定评价内容或因子:资源本底,开发条件,现状基础 确定因子重要性:各因子重要性评价,确定权重值 因子评价:对每项因子的价值确定一经验评价 综合评价:将每项因子评分乘以各自权重,求和,得综合分值。 (3)评价因子 资源本底素质:(5.1227) (1)容量规模:以用地面积和可游时间衡量景区发展潜力和效益潜力。 (0.4517) (2)美学价值:综合美感度评价。(1.0638) (3)科学文化价值:科研、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价值等评价。 (0.4213) (4可游赏性:对资源游憩观赏价值的评价大众可识性雅俗共赏)、宜居性度假休闲适宜性)评价。(0.7616) (5)独特性特色评价):以规划主要市场区内有无替代资源和在同类资源中的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评分方法及细则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评分方法及 细则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评分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搜索资料 1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2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3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基本分值 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2"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3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2。

表2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资源要素价值(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30-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2-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5-1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5-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10-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