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人文知识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的内在的品格。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简言之,就是传授人文知识、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青年的文化水平、理论修养、道德情操,就是教会青年学生如何做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优化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开设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类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专家学者队伍,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要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

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办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和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倡导使用文明、健康的手机短信用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同学们: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人文素质教育,推动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具专业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的业务支持,现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及部分电子书推荐给大家,希望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进行选择、阅读,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可反馈至(邮箱),我们将不断改进。 书目的选择秉承如下原则:(1)价值导向积极向上;(2)所选书籍应为该领域中公认的经典著作或社会影响较大的学术著作;(3)符合高等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4)书籍便于查找。 海南医学院人文社科部 2 014年5月1日 电子书: 1、《邓小平时代》 2、《叔本华美学随笔》 3、《技术、医学与伦理学》 4、《疾病改变历史》 5、《科学革命史》 6、《老子的智慧》 7、《我们怎样死-关于人生最后一章的思考》

8、《教育哲学》 9、《自然科学的哲学》 10、《哈耶克的政治思想》 11、《常识》 12、《道德情操论》 13、《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 14、《如何阅读一本书》 15、《温家宝2012年9月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16、《阿基米德的浴缸:突破性思考的艺术与逻辑》 17、《出入命门-中国医学文化学导论》 18、《创造性破坏》 19、《错误的正确:世界经典趣味博弈》 20、《大学精神档案》 21、《人与国家》 22、《人与世界》

23、《人与自我》 24、《与世界伟人谈心》 25、《中国哲学简史》 26、《佛教常识答问》 27、《改变世界的100大医学发现》 28、《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29、《勾勒姆医生》 30、《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 31、《活出意义来》 32、《急诊医生的临床思维方法》 33、《剑桥插图医学史》 34、《健康是什么?》 35、《大学之理念》 36、《敬畏生命》 37、《旧制度与大革命》

浅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勐统镇中心完小李建敏 2015年7月

浅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永德县小勐统镇中心完小李建敏 【摘要】: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乎学生文学素养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和启发性阶段,作为我国传统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文学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好小学语文和人文的关系,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的春天才会最终到来。本文从《课堂教学途径方法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途径方法人文光芒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是揭示人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价值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会作者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创作激情,与作者同欢乐、共忧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饱满的教学激情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如我在上《四个太阳》时:让学生合作互查生子,开火车查,哪个生字爱错找出来再查,教师报,学生举字卡查,就是教师报,报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有直接报生字的,有报偏旁的,有报字的结构的,有报字谜的……总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多种角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将检查寓于玩字卡的游戏当中,学生学得既主动,又愉快。我想,教师多动一下脑筋,学生就多一份收获,作为教师,学生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是干脑力劳动的,如果不尊重我们的服务对象___学生,如果不动脑为学生做好服务,我们真的将愧对“教师”这一称号了。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重要内容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重要内容 人文素养是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的基础。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重要内容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当今社会,一些国家因为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仅仅将科技视为第一生产力,造成各种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当中很多的专业课程“重理工,轻人文”,也就是过于重视专业技能,而忽视了综合素质。这些现象会导致理工科出身的企业管理者急需要将自身的人文素养加以提高。作为管理阶层,如果不能充分具备这方面的修养,只是在其他方面具有较强的素质和能力,就会造成适应社会活动与处理社会问题以及整体的素养等综合能力不健全或比较缺乏。人文素养对于企业管理者具有如下作用。 (一)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1、使适应组织发展所需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宽广的人文知识包含历史、政治、哲学、经济、法律、文学、艺术、体育、语言等诸多学科领域。人文知识实际上就是产生与形成思维理论的有效前提。领导者知识面越广泛,实际工作当中就会更有思路和魄力。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领导者知识素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具备渊博的知和合理化的知识

结构,也就表明具有了在现代社会中有效生存下来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底蕴,可以快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履行管理职能。 2、使适应组织文化理念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企业管理人员都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寓工作于快乐、幸福和 健康。将人文知识作为前提的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体验社会生活和组织活动、追求精神世界的过程,它在个人的生活层面与幸福的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更加影响着个人的气象与人格。人自身就是文化场,其中涵盖有不同的文化景深与文化魅力,人文的意义不但是要多学一些人文历史知识,还要从中品味人生,陶冶情趣。例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教授一直以来都将杜甫的“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当成是其做事做人的必要准则,他将人文知识作为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再以人文素养为基础,树立正确的态度和目标,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素养,更是摘得了科学的桂冠,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为饱满。 (二)利于开展组织工作 1、使组织管理工作有所加强

谈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谈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已经普遍落实 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在确保学生不断了解中华文化精髓的同时, 也会为学生社会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创建良好条件,进而使得学生具 有良好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不断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 质教育之间存在的作用与关系进行分析与探索,真正发挥汉语言文 学教育的优势,使得学生人文素质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一、汉语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1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在结合社会发展需求针对学生进行 汉语言文学教育期间,不仅是确保学生了解与掌握汉语言文学体系,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想要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与发展期间 拥有较强的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在人们生活质量提升作用下,学 生数量逐渐增加,这也使得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其 在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学校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期间,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自主能 动性,进而真正抒发自身的想法及情感,这可为其强化语言表述能 力创建良好条件。另外,学生也可在汉语言文学学习期间了解更多 文学名著,并根据实际需求与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充分探讨,在分 享自己体验的同时,也可撰写评范文章,这也可实现学生文字编辑 水平的提升。而当学生参与各种汉语文学竞赛活动时,还可促进其 自主思考能力得到强化,进而为社会生存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2 强化人文情怀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情怀,是优质生活品质形成的重 要基础。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期间,学生可利用阅读各种文学 著作,真正体会到历史的发展与改变,进而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同时还掌握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Z等发展现状。从根本上发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医术乃仁术”,医生是“仁爱之士”,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称“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品质,无私、谦虚、高尚、判断力强、知识丰富和不迷信。世界卫生组织90年代曾提出,现代的医生应该是五星级医生,所谓五星级医生是指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健康的教育者、心理上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以及组织的管理者。显然现代医生,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和医学技术外,人文修养及哲学理念也是现代医生必备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人文修养甚至比专业素质和医学技术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好医生,绝不仅仅是技术的高超,还必须重视患病的人,这就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只有做到了专业知识丰富、思维清晰、人格高尚,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医生的人文素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医生掌握精湛技艺的基础,尤其是在技术创新的年代,更需要医生自觉地用哲学思维把握医学进步的正确航向;其二,较高人文素质是医生理解病人的基础。如果医生理解、关注患者的感受,就能给病人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患者也会更好地配合治疗,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其三,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医生赢得患者信赖的重要前提。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医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同时,医学也开始脱离人文,医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水平令人担忧。表现为:(1)医学与病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医生越来越忽视病人的心理因素,不耐烦倾听病人的讲诉,只相信仪器设备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过度依赖药物与手术。(2)只顾局部不顾整体。随着临床专业的细分,造成“一科医生面对一个器官”的局面,忽视整体自然力与复杂性。(3)医学与市场紧密结合。医院趋利行为膨胀,药商、医院经营者与医生形成商业联盟,医学“沿着用昂贵的治疗方法治疗更少数人疾病的方向发展”。(4)医患关系紧张、物化,不少时候、不少人视医患关系为消费关系、合约关系。如果这样的关系成立,必然造成不负责任的医生与不信任医生的患者。 “做医生要有一种发自骨子里对生命的尊重感”,道出了医学的职业特点和医生人文素养的应有境界。如何提高医师的人文素质,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医学教育应当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医学本身承载着关爱人类治病救人的崇高职能,具有“普世”价值,应当是人文精神最浓厚的学科。自70年代以来,医学模式逐渐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其人文社会色彩更加突出。这决定了在医学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乃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们现行的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近年来,“以人为本”、“医术乃仁术”的呼声渐高,但也需注意,提

浅谈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浅谈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摘要】目的:培养新世纪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高级医学人才。方法:加强和改善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结果:医学与人文科学融合。结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许多学者提出了高等教育应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观点,本文就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意义等谈几点看法。 1当代医学生亟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1.1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素质包括3个层次(生理、心理和精神),6个方面(身体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素质本身是整体的,多方面的,内在的故有综合素质一说,而人文素质是指人身体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近代西方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解放了生产力,使得人类看到了科学技术的无穷力量,也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和崇尚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教育的“科学至上”思想甚为流行。传统的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但在发展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身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全球性的“人文危机”,医学生应具有以人为本,病人为中心的高尚医德,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较深入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赢得服务者的信任。 1.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尽然趋势医学即是人学\人文\人道是医学世界的基本特征。医学模式目前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加强从心理\社会等方面综合研究解决人类的健康与疾病问题,这势必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全面地改革,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卫生的新旧观念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等观念已经深入到广大患者之中。我国的医院技术装备和医疗水平与外国相差并不大,其主要差距就在于人文关怀与人性沟通上,医学院校培养的是“医生”而不是“医匠”,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应该成为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1.3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待加强是由于教育制度的缺陷我国的医学生在高中阶段就主攻数\理\化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造成了生源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入学后更加局限在重视繁重的医学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医学主普遍人文素质薄弱,很多学生缺乏起码的人文学常识。 2人文素质教育和内涵及意义 2.1人文素质教育可促进医学全面的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人类文化的熏陶下,正确地认识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正确地把握自我超越自我调动

小学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当前许多小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出口成脏的现象屡见不鲜,分析其原因,和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是否有效地开展也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据我了解,很多小学都占用思想品德课的来上语文、数学等“重要学科”,这样,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势必在被占课中悄然降低。即便不占用思想品德课的,学生在课堂上也只是草率的完成教学任务了事,根本没有像对待语文数学课那样的重视。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通过德育课程、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等多渠道有效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有效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意义多渠道 一、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究竟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那么,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把学校作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主课堂,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就能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1世纪,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发展时期,可塑性很大,这决定了他们既易接受正确的引导,也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小学生应重视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利用他们年龄特征中的积极因素,帮他们树

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必不可少的条件。 3、义务教育课程教育标准(2011版)进一步加强了德育,强调德育为先。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4、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我国教育方针德育居首,在教育这个统一体中,思想品德教育“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是照亮一切的光源。”当孩子们形成了良好品德,他们的整体能力将得到提升,我们的校园会变得更加和谐,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做贡献。 二、怎样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1、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权威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小学生的举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例如,教师不应该把烦恼还给学生,不应骂人,不应说脏话,也不应该攀比吃穿,更不应该偏爱优生,对后进生冷淡应付。作为教师,应该关爱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的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矛盾,或者师生之间的矛盾。 2、学校必须加强对思想品德课的检查,切实上好每一堂思想品德课。例如,抽听一个班级的思想品德课,悄悄地进入相应班级,做好课堂听课记录,并及时对教学质量做好评价。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对明显应付了事的思想品德课堂作出通报批评。班主任应与任课老师协调好关系,不得任意占课。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个思想品德小组,准们给教师研究、交流怎样上好思想品德课。真正做到对这门学科的重视。 3、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学生的课余活动这一环节不能忽视。

对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对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王园园(云南省文山市 663000) 摘要: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但许多学校只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目标,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就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高校 教育是关于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基于此,如何在大学阶段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指导思想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如何进一步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自然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重要命题。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 所谓的“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古籍《易经》,其中说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我们所说的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转化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利用环境的熏陶、知识的传授、加之自身实践的作用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成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包括气质、人格、修养等,这个过程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怎样做人做好引导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具体包括怎样处理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怎样处理人自身意志、情感、以及理性等问题;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使人能够对人生进行思考,能够明确人生的价值、意义、目的等问题,促进人能够不断追求完美,形成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等,从本质而言,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对人性进行全面培养的一种教育”。1 1凌烨丽,浅议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常州轻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4期.

浅谈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人文就是对人的教化,它既涵盖了政治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届丁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人文素质”就是将人类 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自身习得、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集中反映。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陶冶教化,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修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在诸多学科中,唯有语文是真正让学生感觉自己、感觉生命、感觉到人的喜怒哀乐、感觉人的灵动心性的学科,唯有语文是可以让学生尽兴参悟人性、人生、表达个体情意智慧的学科。因而,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担负起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那么究竟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呢? 第一、观念的内化 “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法国人米业拉富说: “在母语教学中,社会学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也是法国 人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以爱国主义主题为米业拉雷的话作了最好的注释。事实上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特别看重母语的学习。因为母语和民族文化紧密相联,子子孙孙在母语习得中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中华民族,向重 语文,尤重其丁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语文教学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母语学习除了是升学和就业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外,更有继承文化传统,陶冶健 全人格的深层意义。”“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国民的基本义务”一一香港大学施仲谋教授如是说。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国家民族观念,努力丁潜移默化中促进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盛常青1,李红艳2 (1.湖南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长沙410205;2.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强调人文素质教育无疑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校全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接着从实际出发,揭示了目前在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0)11-0285-02 1在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是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和谐校园是现代高校教育追求的目标,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形成和谐校园的一种重要途径。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对世界、民族、社会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和理性判断,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成为建设我们和谐社会的一股强大力量。 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都需要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把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大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达到使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相得益彰的教育效果,培养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 (2)是教育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学生,以人为本的指在教育过程中以教育学生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地展开各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在高校开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巩固学生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境界,升华人格,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点,调动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全面发展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代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3)是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当今世界上就普遍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各种专业技能教育受到各高校相当的重视。因此,开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欣赏力,丰富大学生的人文底蕴,形成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内在情感的提升。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和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的倾向,使得21世纪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富有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质。 同时,通开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在提高学习效率。如开设不同的人文素质类课程,以课外实践活动,营造校园文化等多种形式开展,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改变专业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4)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 一个专业下所设置的课程所讲授的知识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通过不同的课程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现在一般的高校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必修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人文素质课等类别组成。每一个类别下又设置多门课程。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一定学分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大学美育》、《音乐鉴赏》、《影视鉴赏》、《大学语文》、《唐宋诗词鉴赏》等。这样的课程体系才算是完善的。 2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方便。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技都受到极高的青睐,各高校教育都把目光投向科研成果,在课程的设置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开设大量的科学技术类的课程,加大专业技术教育力度,强调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唯专业技能是瞻,而忽视人文教育,缺乏或漠视一定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最终培养出来的“高素质”知识人才,只会做事,不会做人。 (2)开设了一定的科学人文素质课程,但目标不明确,精品课程少 目前,各高校都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都增设了人文素质类课程。然而,通过研究各高校的培养方案就可以发现,课程设置过分注重专业教育,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上,人文素质教育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基本上是全校任选课,一般是6个学分左右,而总学分一般都是165分左右。学校每年真正能开出来的人文类课程的开设较少,学生很少选到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课程。而且,课程开设随意性较大,课“因人而设”和“人走课停”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目标不明确,精品课程少之又少。课堂管理松散,考核要求不严,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3)学生人文知识面窄,缺乏人文底蕴 在对大学生的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除教材上老师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外,现代大学生对中外历史、哲学、社会学、艺术学、科学技术史等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当代大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语言、文字不规范,错字连篇,文理不通,相关的语文理论知识缺乏;艺术修养较差,文学功底浅,欣赏品位偏低,不会欣赏艺术作品,更听不懂交响乐等高雅音乐;有的学生甚至不会写请假条、申请书以及各类总结、调查报告、实习报告等常用材料,写出来也是语句不通,错字连篇,字体不整。这些现象充 文学界·理论新探 285 ·· 文学界

人文素养重要性的认识

人文素养重要性的认识 人文素养是指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涵养。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个人对自我、他人与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中,渗透在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各方面。 人文素养的本质,是个人一种内在的修为和品格,是个人一种成熟和稳定的价值体系。这种品格和价值体系通常被称为人文精神——个人对自我以及外部世界在生存意义和价值取向上所体现出的一种普遍而持久的关怀。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基础的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较差;有些大学生的语言行为不文明,抵御各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较差等。人文素质的缺乏导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由于自然科学主要是依靠逻辑思维,其思维方式往往是收敛的、确定的、必然的,而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其思维方式常常带有发散性、多元性和或然性。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大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事实证明,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聚着一流的人才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如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地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建树卓越的学者,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那些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们,如居里夫人、爱迪生、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钱学森等,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可贵品格。因此,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将关系到所学专业上的成就,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展创造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情感智慧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它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它主要是把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某些方面更加具体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智慧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蔡运桂《艺术情感学》)因此,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促使情感智慧的提升意义重大。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人文知识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的内在的品格。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简言之,就是传授人文知识、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青年的文化水平、理论修养、道德情操,就是教会青年学生如何做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优化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开设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类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专家学者队伍,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要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摘要 由于我国国情以及应试教育制度,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受到削弱,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很多都对人文素质失去耐心。所以,就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创造富有人文情怀的大学环境,本文将结合实际与课程所学的内容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 人文素质是什么 人文素质是一种对于人来说非常重要的素质,它可以让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人生,理想,人际关系等方面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可靠的把握。“是指人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综合而内化为一个人的品质, 它通过一个入的气质、修养、行为和人格表现出来”。 人文素质的结构主要包括:哲学、政治观点;社会经济知识;语言、文学素养;历史、文化知识和观点;道德、心理和审美水平等。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既是对个人基本素质的养成,也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每一个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经过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培养,在这十几年中,每一个同学都是按照老师所指示的去做。而正是这种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是抑制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当同学们完成了12年的基本教育,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学之后,大学中突如其来的自由生活和放松的环境却让很多同学开始不知所措,开始对自己的目标产生迷茫,甚至对于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而这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所造成的后果。 在进入大学之前,几乎每个同学都有一个统一的目标,那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但是,这个目标往往不是来自每个同学自己真实的想法,而是主流社会、老师、家长为每一个同学设定的,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大部分同学都难以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只好接受别人强加的目标。进入大学之后,这个目标也就自动消失了。但是大部分同学都难以迅速找到一个新的目标,这也就导致了同学们对于当前大学生话和未来生活的迷茫。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发掘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为自己设定一个希望达成的目标。而想要完成这件事,就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浅谈人文素养与艺术教育

浅谈人文素养与艺术教育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育人,而青少年是在做人的过程中逐步成人的,因此,优化学校环境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优化学校环境就是建设充满人文气息的学校文化。 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国际意识、具有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具有与人合作和参与竞争的意识与能力、具有终身学习与开拓进取的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一、人文的力量 在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的同时,不应该忽略科教背后是人文的力量。老一辈的科学家人文修养都很高,并且他们对于文化都有过很精辟的论述。爱因斯坦钢琴和小提琴都弹得很出色,他创立相对论的时候就是在弹琴的状态中,这不是说他弹出了相对论,而是音乐激发了他的想象力。 音乐可以使人有更加丰富的无限的想象的世界,任何发明创造都不可能光局限在实验室中完成。然而现在对孩子的美育培养很缺乏。音乐对人的智力开发,不光是一个情感的陶冶,比如弹琴左右手都要用,脚下要踩踏板,眼睛要看谱子,脑子要想节奏处理,心理要感动,这种让全身动起来的做法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开发有很大好处。 不接触社会,不听音乐,这显然是无法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的。在提倡科教兴国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这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陈钢长大成为音乐家,父亲给了他充分的自由--梦想的自由、实践的自由。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非常重要,很多东西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让孩子保持着好奇心,打开他们的视野其实非常重要。 人生需要艺术,艺术的力量可以激励人们战胜一切困难,一个有艺术陪伴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丰富的。一个人当他意识到正在慢慢靠近音乐的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创作欲。 美国的学生拉琴大多出于兴趣,他们培养的方法是把种子撒在园子里,让你自己去成长、发芽,所以,种出来的是大树。而中国学生往往在父母的压力下拼命地苦练,使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和创造愿望正日益消磨殆尽,所以种的往往是盆景。没什么比自己想学更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了,当一个人音乐学到一定程度,他对文学、美术等其他文化的理解,往往会冲破极限,再上新台阶。 二、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确立“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教育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代教

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不仅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维。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坚持“人文为魂”的教育理念。 标签:高校;教育;人文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亡,人才为基。国际上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龙头,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 大学不仅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维。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其突破口之一。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有其特殊作用。 一、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 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是身来所固有的特征。后来素质的概念被泛化了,讲“素质”是指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或者说是潜能。素质是长期起作用的,要特别重视人文素质。汉语“人文”与“天文”相对,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务,其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即人文精神。[1]“人文”一词,在词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自古以来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只有那些优秀的,能够升华人的精神,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才能列入人文教育的内涵。人心必须经过陶冶,才能不流于粗鄙。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2]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人文的信仰基本上包括价值观、生命意义等,像人们对真、善、美、正义、自由、平等、无私等价值的追求,使人觉得人生有价值、有意义。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3]知识的获得并不等同于心灵的升华。失去生命的价值,失去人文的思考,这就是一种危机。

人文修养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修养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人文修养教育的必要性 在护理教育过程中,由于护理专业知识以及护理技能等的学习已经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人文修养课程有所欠缺,使得学生的人文修养相对薄弱,在护理实践中就容易出现问题[1]。受以往以“疾病”和“治疗”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影响,一方面,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难免会忽略患者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使患者感觉护理人员对自己关心不够,出现心理落差,因而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的依从度以及配合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护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加之患者对疾病以及护理相关知识的不了解,护理人员人文修养的欠缺,使得护理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中应该重视并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教育。 二、人文修养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缓解医患矛盾 人际沟通是人文修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护理实践中护理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时,可以对患者病情以及治疗方案等做出详细的解释,保证交流沟通的有效性;还可以增强患者的依从度以及配合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与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另外,人文修养教育中的护理社会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根据病患及其家属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以及情绪状态等,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在交流中避免冲突的发生,更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2]。 (二)提升学生道德伦理素养 道德伦理素养是医务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人们常说医者仁心,在护理人员身上,道德伦理依旧是核心素养。在护理的过程中,论文援助Q2315126918护理人员应真诚热情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给予其人文主义关怀,坚持“一切为了患者,为了一切患者,为了患者一切”的护理理念。人文修养教育中的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严格地审视自身。一方面,学生更加注重自身行为是否符合患者的利益,是否符合自身的职业身份,工作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会对自己的护理行为可能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影响更加在意,在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过程中,能够进行换位思考,给予对方更多的尊重与理解,时刻注意用道德准则来要求自己并约束自身行为。 (三)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为日后护理实践奠基

【关于加强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

【关于加强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人文素质包括四个 方面 在班级管理中,往往会遇到少数且有不良的道德品质与偏离行为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有以下征兆,讨厌上学,有时逃学,学习成绩差;不诚实,说谎话;偷偷摸摸地写信或打电话,回家很晚,夜间也常出去;与异性交往过多,与坏孩子有交往;吸烟、喝酒、出入营业性舞厅;与家长、老师发生口角增多;服饰上追求时髦、怪异,不符合学生身份;零花钱多。 问题学生还经常出现过失行为,往往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造成破坏性后果。其过失行为主要表现为: 1敌视权威 对于那些应该顺从,尊重的权威人物或规章制度,法律法令,由于不理解而难以接受,认为不公平,总感到个人自由受到限制,因而表现出敌意,甚至公开反抗。有时也针对校规、校纪。矛头常指向老师,家长或其他成年人 2破坏公物

敌视权威是公开的,破坏公物是暗地里进行的。他们认为,公物是权威者的权力象征,但又不敢公开表现对权威者的态度或反抗行为,只有通过破坏公物来发泄其对抗的情绪。他们破坏桌椅、树木、花草及公共设施等。 3拉帮结派 青少年拉帮结派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对成人世界的冷漠与敌意,而自愿结成哥儿们团伙。而出于讲义气,就会促使过失行为发生。一是拉帮结派使一些青少年产生反常的领袖或指挥狂;二是过分依赖伙伴团体以获得别人的注意。由于内部消极倾向的互动作用,变得胆大妄为,身不由己、危害社会。 4偷盗 企图无偿地占有他人利益的心理冲动造成的扰乱他人的行为。与超前消费有关,为了满足个人生活经济条件不足而采取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在物质生活上贪婪的追求和盲目的攀比心理,也是造成偷盗行为的起因。有的青少年偷盗并无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心理上一种难以抵制的冲动,或是为了给别人造成困难,而获得快感。故偷不值钱的,偷了后扔掉或送人。这是一种病态的偷盗癖。

浅谈加强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思考

浅谈加强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思考 发表时间:2018-01-19T17:11:50.23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9期作者:陈兴利[导读] 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人文素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内容。 陈兴利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362300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人文素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内容。 一、营造文化环境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学校人文教育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上下取得共识:营造书香校园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要,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举措。我们这所7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着力建设“师生读书工程”。浓郁的“书香气”,使我校师生保持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交流,师生时时保有“读书人”心态,从校长到职员,从教师到学生,儒雅、谦逊成为品质追求。人文精神的注入,促进学校的办学品位不断提升。现今,我校成为泉州市20所“书香校园”之一就是例证。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需要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坚持开设音乐、美术欣赏课,举办一年一届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组织学生参加书画、征文、歌咏、辩论、经典诵读、晚会主持人、校园十佳歌手等比赛,举办猜灯谜、文艺晚会、英语圣诞晚会等活动,举办校运会,开展篮球、排球、拔河比赛等。格调高雅、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影响学生,使这些来自农村的初中生享受到老校文化的教育,校风进步明显,也取得显著成果,去年5月,学生排练的节目《家访》参加泉州市第四届少儿电视艺术节校园剧比赛荣获初中组二等奖。以生为本,创设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是每一位教师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素养的培养已不局限于文科学科教学,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同样也要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单就考试而言,中考、高考的命题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题目选材贴近生活、贴紧现实,如果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或者教师没能关注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状况并传授于学生,势必产生严重的后果。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才。其核心竞争力首先是培养合格人才产品的能力,其是专业的前瞻性建设能力,其关键是人文教育的竞争。当前,全国高校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一方面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有用人才十分缺乏,如何使学校与社会无缝对接是有效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既要求具有业务所必需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更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吃苦奉献精神和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个人气质、修养等。这其中大部分都与人文素质有关。因此,只有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实训等环节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加强人性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其实,人文精神中也包涵着科学精神;在科学精神中也应包涵人文精神。人的素质包涵许多方面(生理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就人文素质来讲,我认为一个人要做到“四个正确对待”。一是正确对待自然。认识到人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类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也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二是正确对待社会。人是社会的一员,人对社会的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三是正确对待他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他人一起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会中,因此每一个人需要学会与人相处,要善于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即我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四是正确对待自己。这是最不容易做到但却是最重要的。许多学生有心理障碍,就因为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有的人遇到了挫折就气馁,就自暴自弃,甚至走上绝路;有的人不能正确对待荣誉,获得了荣誉、有了地位就忘乎所以,结果因此而犯错误。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个正确对待”,就是一个高素质的人,高尚的人,学校中的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这“四个正确对待”。人文教育的根本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其实质就是人性教育,其根本目的应为促进受教育者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目前,对学生品行的鉴定都是侧重于德和智的评价,很少有个性特征的评价。可人是立体的,教育也应是多面的。近几年,马加爵之类的极端案例之所以出现,都源于冲动与偏激,说白了,就是个性与人格的缺失。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所以,以人文精神的注入和文化元素的渗透是培养良好个性的最佳渠道。诸如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等,都可以让中学生在优雅、文明的氛围中自然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习惯。 及时为中学生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心理向健康方面发展,已是各校施行的举措。如果把心理教育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舒缓心绪,释放情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引导学生保持平常心,克服浮躁、攀比、虚荣心理,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脚踏实地去争取成功。文化营造是人文教育外化环境,人性教育是人文教育内化因素。当人文教育内化为学生的素养时,便赋予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性格,这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将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一句话,实现人文精神的有效教育,内外因素的投入缺一不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