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知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知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知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知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知

自人类存在以来,我们一直就面临着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困扰,并由此促使我们不断实践,不断加深对疾病和健康认知的深度和全面性。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21世纪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似乎还在不断探索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当前,我们对健康与疾病的描述更细致了,对疾病的分类定义更详尽了,对病因的阐述更深入了,但我们好像并没有真正解决多少疾病和健康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困扰。甚至可以说,现代医学科技似乎让我们的生命周期延长了,但我们的生命质量在每况愈下,我们面临的健康与疾病问题也在日益增多。诚然,这与我们当今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些诸如环境污染、食物和水源污染等因素有关,但难道我们医学界就不要承担一点责任吗?本文拟对健康与疾病的认知作简要探讨,希望能引起社会尤其是医学界的思考。

一、健康的概念

首先是健康的生命观。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在自然界的活动中充满了争斗,若失去健康便无法生存,因此那时候的健康即等同于生命。

随后为健康的疾病观。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富,人类才有可能去消除和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周期。因此,在很长的历史阶段,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是以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病的严重程度为尺度。也就是说把健康定义为没有疾病,把有疾病定义为不健康。这种健康的疾病观有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是神灵医学疾病观。认为生命是神灵所赐,疾病则是神灵的惩罚。人们认为疾病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它与人体是两种实体关系。人之所以患病,是因为鬼神缠身,或者因为人失去生命之本源。因此治疗疾病多占神问卜,或者是医巫混杂。这实质上是一种本体论的疾病观。其二是自然哲学疾病观。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医学逐渐脱离了巫术的羁绊,人们开始形成了自然哲学的疾病观。即引用了发生、发展和转归等哲学概念来解释疾病,例如疾病是因为身体诸多元素失衡所致,或是“气”发生紊乱而产生。像我国传统医学就有阴阳五行说,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等。其三是自然科学疾病观。强调的是疾病是机体对致病因子有害作用的反应,是机体功能紊乱的表现。

进入20世纪中叶后,由于现代科技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社会的人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应激(Stress)、快速的节奏,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使人不堪重负,这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社会等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而逐渐建立了心身统一的健康观,亦即全面的健康观。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这种认识是现代人对健康概念较为全面的总结和更新,健康不仅仅是躯体状况的反映,同时还必须是心理活动正常、社会适应完满的综合体现。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参与主办的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布的《渥太华宪章》[1]对健康进行如下定义:“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标;健康是一种积极的概念,强调社会和个人的资源以及个人躯体的能力。”“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健康定义的一种飞跃式认知,从另一个视角帮助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甚至从一定层面上推动了健康产业的发展。

近来又有人提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生态系统健康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关注的焦点已经从个体、公众、环境扩展到了整个生物圈,以更远、更大视角关注着整个系统的演化。健康的概念也因此从人、动物、植物、公众、环境走向了所有的生命存在形式,甚至是非生命的机械、桥梁。

二、疾病的概念

对于疾病本质这个问题,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同的回答[2]。古代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所谓疾病就是这四种体液的比例失常;而几乎同时代的中国医学经典医籍《黄帝内经》则提出:“偏阴偏阳谓之疾”,疾病的本质在于人体的阴阳失调。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及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的不断积累,人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8世纪,意大利的莫干尼(1682~1771年)提出疾病就是器官形态学的改变;其后不久的法国毕夏(1771~1802年)则把疾病归结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改变;19世纪,德国的魏尔肖(1821~1902年)进一步宣称“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细胞的损伤”,“一切疾病都是局部的”,甚至断言“谁再提出全身性疾病问题,那时他把时代搞错了”。以上所述大致是人类医学史长河中关于疾病本质的最有影响的几种观点,概况起来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变化方向:

疾病解剖学概念:疾病的本质是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疾病的生理学概念:疾病是恒定稳态的破坏,健康是体内环境的恒定或稳定;疾病的生化遗传学概念:疾病由于先天性(遗传性)代谢差错(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所致;疾病的病因学概念:是特殊病因引起的异常生命过程;疾病的生态学概念:是个体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灵活性(adaptive flexibility)不能面对改变了的环境;心理学方向:疾病的本质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的产物,即身心关系的失常;社会学方向:疾病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关,“文明病”(disease of civilization),“情景病”(situational disaese)等,同时还与文化背景有关,出现了“生物文化”的概念;系统论方向:疾病是调节代偿机制的破坏从而使机体定态丧失(loss of the steady state);系统论控制论疾病观:疾病是低熵(有序)稳态的破坏,从而是熵(entropy)的增加和机体自由能的减少(负值)。

近二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在又有人认为所谓疾病就是基因的病变,即疾病新概念——基因病和分子医学。分子医学的疾病观:疾病是某一层次或各层次形态和功能(包括其物质基础——代谢)的异常,归根结蒂是某些特定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变异,而这些蛋白质又是细胞核中相应基因借助细胞受体和胞中信号转导接收信号后作出应答(表达)的产物。基因及其调控正常与否实质上是决定身体健康或疾病的基础。基因病:基因在有序调控机制下的表达是人类健康的前提,人体细胞应答异常以及很多人类疾病的重要分子基础是该机制的失调。基因病还被分为单基因病(mono-gene disease或single gene disorder)、多基因病(polygenic disease或multigene disease)、获得性基因病等。目前细胞和基因学说尤其重要,它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础,代表了现在的主要思想倾向,似乎很少有人对其正确性产生疑问。

综上,我们可以从宏观上给疾病一个概念。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疾病可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症状是疾病所引起的患病动物主观感觉异常;体征是医生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者机体上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社会行为异常是患者有目的的(语言和)行为发生异常。

三、社会发展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从前面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演化中就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知渐趋深入与完善。从而为维护健康、祛除疾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卫生部部长陈竺2010年9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为73岁,与解

放前的35岁相比大幅提升;孕产妇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500/10万下降至2008年的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下降到2008年的1.49%,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和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在总体上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有效控制了麻风病、血吸虫病、疟疾等曾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成效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精神病、恶性肿瘤、口腔疾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倡导,部门配合,专家努力,社会参与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局面,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获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2008年底,我国拥有卫生机构27.8万个,另有村卫生室61.3万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全国医院床位总数403.6万张,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83张。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的发展是综合的发展,其带来了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和经验的发展与积累,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健康意识的提升,因此才使得我们可以从建国初期的人均期望寿命35岁提升的现在的73岁,同时还消灭了天花、丝虫病等传染病。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当然医学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那么,医学的发展是否和人们的健康水平成正比呢?医学的发展是否真的让民众大受其益呢?当今各学科最先进的知识和科技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医学中,被现代医学所用。比如在今天,我们很难想象没有电脑和网络的现代医学会是什么样,因为CT、核磁共振等很多现代化的检查设备和治疗手段、远程会诊等都是以电脑和网络为基础的,还有用于航天飞机的制造材料也被用于制造假肢等。但我们也看到一点,那就是无论医学有多先进,我们遇到的健康问题似乎有增无减,更有讽刺意义的是,医学对很多疾病根本无能为力,甚至连病因都“未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疾病等,在现代医学中都成了“不治之症”。而这些疾病正困扰着我们无数的民众,给社会生产力带来严重威胁,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损失。陈竺最近提出,在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已有约2亿人。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

四、重新认识疾病

前面我们探讨了关于疾病和健康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诚然,这些概念代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也让我们加深了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但这些认识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当今的医疗方向有没有问题?我们对待健康和疾病的方式有没有偏差?我认为,这些问题是涉及到我们能否获得持久健康,远离疾病的关键所在。

首先我们看疾病到底是什么?举发烧为例,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发烧就会十分紧张,担心会烧坏脑细胞,首先会想到送往医院,医生就会给其打针吃药挂盐水。于是烧很快褪去,家长马上送了口气,医生也很有成就感,孩子又活蹦乱跳了,实现了“三赢”。但没多久,孩子又发烧,于是又开始了以上的重复,只是发烧的间隔越来越短,每次发烧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而已。孩子又因此被定性为体质差、免疫力低下等。如果我说发烧是身体的保护机制,当身体发烧的时候,我们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发烧,你一定会大跌眼镜。其实就是这样。首先发烧是因为身体收到细菌、病毒侵袭的时候,身体免疫系统和外来侵袭物作战的信号,是人体自我改善的表现;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当体温升高时,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复制速率就会大幅度减缓乃至停止,这时是人体杀灭或清除这些细菌病毒的最好时机;发烧也会促进人体代谢速度加快,从而为清除毒素提供更多能量,甚至可能将毒素直接转化为能量等。所以我强调的是,发烧(疾病)首先是信号,然后是保护机制。但我们治病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降温!虽然我们也有抗病毒、抗菌治疗,但我们却同时在支持细菌病毒繁殖,破坏身体的免疫反应。这又进入到第二个问题,我们的医疗方向有没有问题?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我们只看信号,而且还没读懂信号,同时还要抑制信号、抑制身体的保护反应。到底利弊孰大?那再看看我们对待健康和疾病的方式有没有偏差?其实这个问题都不用回答,因为认知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对待方式的偏差。当然,我还想从患者和医疗两方面就这个问题作进一步阐述。很多健康人平时并不注意健康,往往有“病”了才去看,或者有小毛病先自己扛;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人40岁前拿命还钱,40岁后拿钱换命;我们也知道,有的人一有毛病就吃药,或者把药当饭吃;我们还知道,有的人把医生当圣人,还有人广告说什么好就买什么;更有甚者,有的患者去看医生,如果医生没给他开药,他就认为这个医生医术很差或者极不负责任。我们再看看医生,他们也慢慢觉得给病人开药是天经地义的了,在诊断方面只要靠仪器、看指标就好了,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用的频率越来越低,有的甚至不挂了。而且,开药、开化验单、开治疗单这些与他们的收入和奖金密切挂钩,很多医生就成了开单专业户。《剑桥医学史》[3]记载,在新英格兰的医生,“方法是一致的,放血、呕吐、发疱、用泻药、止痛等等;如果病情依旧,就重复用过的措施,直到病人死亡”。堪萨斯边界的一位医生这样回忆他的行当,“我几乎想不起在早年有哪怕是一种能被医生真正治愈的疾病”。我想在医学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很简单,只要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医生就说了要终身服药,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很多内分泌科医生自己就得糖尿病,也没办法治好。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五、资本世界对医学的影响

在传统的交换互惠的医患互动模式中,医生在看病后将得到回报(financial reward),这建立在医生对社会的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上[4]:医生承诺将发挥利他(altruism)的精神,以社会利益为己任,而民众愿意在接受诊疗后给予医生回报,也给予医生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样的交流更倾向与情感和道义方面。而在当今,披上了资本外衣的医学或者说是受到资本影响的医学就难以维持这样的互动模式了。在当前尤其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价值中,财富反映了社会地位也决定了权力分配结果。医生则出现了自我利益与利他行为的冲突,从目前看来,更多的医生倾向于前者。于是出现了医疗商业行为,医生也有了新的角色,在医学领域中,他们的服务热忱、道德观念逐渐淡化,而赚钱欲望日趋强烈,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断付诸行动;在商业领域,则是一群身着白袍、贩售各种医疗产品(药品、化验单、器材、治疗等)的商人,而这些商品是在最大限度不危及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将患者的身体作为交易标的。

我们都知道,当今易患双方永远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其中有供需不对等、资讯不对等,更有医患双方在商业原则下的不对等,这是根本的不同,此地位由利益分属所致,医疗行业是医疗垄断资本的附庸,患者即处在与之对立的位置上,因为患者从属于医生,为医疗提供财富(如果医疗商业化的话)。这种关系是阶级的。可笑的是,医生在医疗领域以外,或支配于消费,或从属于金融投资,也同时是对立于垄断资本的阶级,代理人的身份也未能逃脱被资本的控制和掠夺。只不过对某些工具的垄断、高收入、高消费使其在其他人面前似乎有了很多的优越感,从而丧失了位置而已。在医者把自己从属于商业,社会也以医学为商业的情况下,医学哪里还能有独立性以尽医者的天职呢?病人无法決定自己的需求,医生在诊断的同时,一边创造医疗的需求,一边提供服务,这有违公平交易的原则,损害消费者(患者)权益。

再看资本对医学资讯及研究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当今有一个概念,叫“学术资本主义”。依据美国学者希拉·斯劳特(Sheila Slaughter)和拉里·莱斯利(Larry L. Leslie)的界定,学术资本主义(academic capitalism)是指大学组织或教师个人为获取外部资金所表现出的市场行为或类似市场的行为[5]。学术资本主义渗透到医学科学领域的结果就会导致市场为导向或者利益为导向的科研,甚至会有违背伦理道德的学术造假行为的发生。市场逻辑主导学术活

动标志着传统的学术观念同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之间的根本对立[6]。斯科特(Peter Scott)进一步指出,“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不仅大学优先关注的研究领域发生了改变,学术研究的操作方式、主导价值观,乃至其核心理念都发生了变化”[7]。

因此研究领域更关注于有市场空间的范畴,而不真正考虑患者的需求,虽然有时候患者需求和市场空间是挂钩的,但发生矛盾的时候,患者只能成为牺牲者。我们都知道,资讯在健康领域中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的研究成果如何被医患获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治疗的水平和结果,有时甚至是觉有决定意义的。然而当今我们的医生在读时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则来自于高校或其他科研机构,工作后则多来源于医药公司。医生开什么药基本上是被医药公司组织的研讨会上的所谓专家和医药代表所教育的,而最后用什么药,如果有选择的话,医生则更多会考虑哪家公司给的回扣多等因素。病人就更惨了,尽管在现今社会,对于医疗资讯的获取有了更多更便利的途径,但其真实性却难以辨识,尤其是对于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一般人群,所以他们也只好寻求医生的帮助,即使在很多人的内心中已经不再相信医生。所以我认为,患者就像那待宰的羔羊,根本没有选择权。

六、回到本位,走出迷途

前面我们提到了关于疾病和健康的概念,其实这些概念的发展都源于对疾病和健康的认知模式的差异而引起的。什么是认知模式?怎样改变疾病治疗和维护健康的认知模式呢?认知模式意味着本质的信息、假定和认识。借助于某种认知模式的引导,我们可以产生更多的知识和见解。例如,地球是一个球体,以这种共识为基础设计出的地图和模型,就会反映出地球的球体特征,这种共识就是基本的认知模式。从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地球并不是当初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平面,我们对宇宙结构就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就是认知模式的飞跃。假如认知模式以错误的前提为基础(如认为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就难以得到客观而公证的结论。我们凭借错误的认知模式获得的一切联想、想象和观察,只会让我们远离事实和真相。

当今对于疾病和健康的认知模式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将健康交给了医生,但医生并不能为我们的健康负责。前面举过发烧的例子,医生会做治疗发烧的工作,而不是支持身体康复的工作。我们人体经历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长达数十亿年的进化,有谁能找到我们人体这样饱经风霜的系统吗?可以说,我们的机体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完善、最科学的系统,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但我们很少相信这个医生,在这个医生给我们发信号的时候,我们烦恼,我们要熄灭信号,而并不认真去读这个信号。结果一次次地加剧伤害我们的医生。你想结果会怎么样呢?逐渐虚弱,加速走向死亡。很多医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因为利益诉求,还有个别医生的声音很容易被湮没。科学家呢?其声音永远没有资本家响亮,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我们在前面已经探讨过。所以,要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回到本位,以正确的认知模式指导我们捍卫健康,远离疾病。无论是人民、医生还是科学家,当然医生和科学家还要面临着资本的考验和挑战。我觉得这还学要社会的统一认知,那就是健康是资源,我们真个社会要共同维护我们有限的健康资源,这样才能促使社会创造更大的生产力,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效益一定更为广阔,更可持续!

七、结语

对健康与疾病的认知,我们要回到正确的认知模式,这样才能达成我们要维护健康、远离疾病的目的。而维护健康,我们自己、医生、医学科学家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尤其是对于我们个体的健康,我们更要勇于负起责任来。对于社会来说,从经济学角度考虑,所有健康的个体一定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并能促使社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The Canadi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Health and Welfare Canada,and the Word HealthOrganization(https://www.doczj.com/doc/bb8108045.html,/English/AD/SDE/HS/OttawaCharterEng.pdf)

[2]祝世讷,系统中医学导论,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8,28

[3] (美)罗伊·波特编著张大庆等译,剑桥医学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216

[4] Sylvia R. Cruess, Sharon Johnston, Richard Cruess: Professionalism for Medicine: Opportunities and Obligations, MJA 2002;177:208-211

[5] Sheila Slaughter,Larry L. Leslie. 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7-8

[6] John Ziman.“Post-academic science”: Constructing knowledge with networks and norms [J]. Science Studies,Vol. 9,No. 1,1996: 67-80.

[7] Peter Scott.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university in the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 [J]. 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Vol. 3,No. 1,1997: 5-14

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临床0906班李贤梅学号:5204生命、健康、疾病、衰老和死亡时最基本的生物医学现象,具有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形式。医学不仅要在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上,还应从家庭、社区、社会、生物界、地球、宇宙等宏观系统中,去揭示和把握上述基本现象的本质和互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健康与疾病等问题的真谛。 通过医学导论课程的学习,对生命健康与疾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更医学化。不像以前简单的认为有生命的东西就是平时肉眼可见的能吃会死的各种动物,忽略了微观世界里的各种生命和我们身边的植物。也不再肤浅的以为只要没有身体上的疾病,这个人就是一个健康者。知道原来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患与病痛。而疾病是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命质量降低。 人的生命是自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命的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性价值是统一的:生命的物质价值认为人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体,维系一个人的生命具有很高的价值。生命的精神价值既生命的心理学价值,强调生命的保持是某些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精神寄托。生命的人生价值即生命的道德价值,强调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已不能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的生命也应予善待。由此,我觉得人类全部医疗活动,包括人工流产、试管婴儿、克隆生命、安乐死等,都应从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性价值的原则出发,才能完整体现人的生命价值。 虽然健康与疾病是相对而存在的,但没有疾病并不等于健康。从健康到疾病有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良好的健康在一端,疾病乃至死亡在另一端。两端之间存在既不健康也无疾病的中间状态,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而我们每个人都在疾病—健康连续体的两端之间占有一个位置,并且随时间推移和机体状态、环境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其实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在任何时候,一个人的健康总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完全的健

冠心病与心情情绪的关系

跨越冠心病心中的“坎”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你还在怨声载道,怨天尤人吗?那么请注意了,医学专家提示,消极情绪会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虽然我们都觉得偶尔生个气、郁闷一下无关紧要,殊不知这种消极的心理有可能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近日,卫生部门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对200名46-55岁的中年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表明,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抑郁、焦虑和愤恨等,均会对心脏造成损害,这些因素每上升1分,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就增加5个百分点。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消极情绪会带来一种可致病的化学物质——炎症蛋白。炎症蛋白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诱导黏附分子和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加重血管炎症反应,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血管内皮损伤既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始动环节,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恶化的基础。医学专家分析,在那些带有消极情绪的人身上,可发现较高的炎症蛋白含量,这种连续的、涉及整个心脏系统的炎症状况对诱发冠心病心绞痛有重要影响。 由此看来,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易损斑块是防止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的关键。由山东大学张运院士开展的通心络胶囊剂量依赖性增强易损斑块稳定性:与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比较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生理杂志》。该研究证实中药通心络胶囊稳定易损斑块的确切作用,为患有易损斑块将来有可能发生血管事件的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同时,通心络胶囊能够清除血液中增高的脂质,保护血管内皮,修复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原因引起的内皮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冠脉痉挛,有效稳定易损斑块、防止血栓形成。因此,在临床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消极情绪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甚至成为了导致内皮损伤、诱发心绞痛的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要不断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小浪漫,让自己的身心保持愉悦,遇到事情的时候尽快从悲伤、低落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跨过消极的“坎”,从容看待世事积极地看待人生,时常为自己减负,并且要科学服药,幸福就会很快来临。

我对健康的认识教学文案

我对健康的认识

精品资料 我对健康的认识 健康是一个名词,每个人对这个名词都有着不同的解释。百科说,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就算是这个定义,我想也有些不满意的地方,例如什么样的程度称之为良好,我想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我认为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个生存环境一般的情况下,别人都病了,而你没病,或者说是病情相对轻了许多,那就是健康。下面我就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健康的外在表现以及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观点。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就是遗传、衣食住行和人际关系,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种东西是不是含有有毒或者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从这一方面来说是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二是,人们在这些方面的攀比,引起心理上面的不平衡,进而产生相关的心理疾病。 有相当一部分疾病是通过基因遗传的,通常这类疾病治愈较难。现在社会不单单是遗传基因,同时性格品质、经济财产和社会关系的遗传也是相当重要的,比方说李刚的儿子。父母有权有势,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仗势欺人;父母无权无势,惨遭不公时,就容易怨天尤人,这两种情况,从心理上来说都是不健康的。 衣物很少被人曝光说是材质有什么问题,或者诸如此类的。作为女性而言,一般喜欢讲求美丽,所以穿的少,穿得漂亮,追求品牌。这类追求不单单是影响自身的健康,例如乳腺癌的高发率,还会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太漂亮容易吸引第三者,不漂亮容易被第三者插足,所以女人们都疯了似地,狠命攀比,累着自己也累了别人。 从“三鹿奶粉”到“地沟油”,我想我们不太敢去质疑自己吃的什么,如果什么都较真的话,就什么都不敢吃了。除了无意间我们被残害了,还有就是有些人喜欢自残,为了追求好的身材,刻意减肥,饮食不够,造成一些疾病,例如厌食症之类的。还有就是现在的生活节奏过于快捷,很多人工作太过于疲累,饮食不规律,都会出现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 住房,这一直是个热点话题。新盖楼房的装修,装修的物质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会发散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有些物质发散的速率较慢,我们因此就生活在毒气当中。还有就是现在的高房价,会让大部分青年有极大地压力,这些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负面情绪对人体的十大危害

负面情绪对健康的危害你一定要看看! 根据现代心理分析学的统计,人类有80%以上的疾病均来自于心理因素。生活中由于工作压力,情感困扰,各种琐碎的事情……容易引发负面情绪,虽然说偶尔负面情绪无伤大雅,但长期负面情绪压抑,会将心理的“坏情绪”投射到肌体上。来看看负面情绪有多可怕! 一.负面情绪引发偏头疼 长期的情绪恶劣,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会妨碍个体正常的心理功能,引发偏头疼。注意平时多沟通交流,尝试户外运动进行减压。 二.负面情绪引发胃肠疾病 消化系统是对情绪反应的敏感器官。情绪与胃肠的功能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恐惧或悲痛时,胃粘膜会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而在焦虑、愤怒、怨恨时,胃粘膜会充血,胃酸分泌增多,长期如此,可导致胃溃疡。注意即使心情抑郁情绪低落也要保证正常的生活节奏。 三.负面情绪引发心脏病 心脏和血管对情绪反应最为敏感。反复而持续出现的不良情绪,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焦虑、恐惧、愤怒、悲哀情绪者,其冠心病发病率或复发率较高。可以进行心理自我暗示,积极阳光的生活,尝试对人微笑。 四.负面情绪引发高血压病

血压对于情绪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情绪状态的改变可以引起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愤怒、仇恨、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可使血压升高,尤其以愤怒、焦虑、仇恨与血压的关系最为密切。控制情绪的波动很重要。 五.负面情绪引发咽喉炎 多愁善感、情致不畅人容易引发“气郁咽喉型”。气郁咽喉指的是人由于情致不畅等原因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如表现在胃部即为胸腹胀满;表现在咽喉部则为脉络痹阻、咽喉不利,这主要表现为咽干多咳。注意谨防慢性咽炎找上门,慢性咽炎可以常喝慢严舒柠清喉咽喉颗粒茶,治嗓也护嗓,中药成分没副作用!另外咽炎平时要多进行心理调整、多与人交流,也可用歌唱或朗诵来宣泄压力。 六.不良情绪与癌症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压抑和不满的情绪,诸如抑郁、悲哀、恐惧、愤怒等,都容易诱发癌症。心爱的人突然死亡或突然失去安全保障,也是癌症发生的诱因。 日常生活中注意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常参加朋友聚会或户外活动,开解内心。 七.负面情绪影响生殖系统 情绪对男性精子的生成、成熟和活动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常见的情况例因夫妻不和,家庭琐事,互相指责,使双方长久地处于烦恼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内容清晰)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 1. 存在记忆障碍(自诉,他人提供); 2. 记忆检测成绩低于年龄和文化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1.5SD; 3. 总体衰退量表(GDS)2~3级,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0.5分; 4. 一般认知功能正常; 5. 日常生活能力正常; 6. 除外其他导致痴呆和脑功能障碍的躯体和精神疾患; aMCI(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1)主诉主要为记忆障碍 (2)有记忆减退的客观证据(记忆下降程度低于年龄和文化匹配对照的1.5个标准差以上)(3)一般认知功能正常 (4)日常生活能力保留 (5)没有足够的认知障碍诊断为痴呆 3.1.1 MCI的诊断标准 MCI: (1)认知功能下降: 主诉或知情者报告的认知损害,而且客观检查有认知损害的证据;或/和客观检查证实认知功能较以往减退。 (2)日常基本能力正常,复杂的工具性能力可以有轻微损害。 (3)无痴呆。 VCI的分型诊断标准 一、VCI的诊断 (一)VCI的诊断需具备以下3个核心要素 1、认知损害:主诉或知情者报告的认知损害,而且客观检查有认知损害的证据,或/和客观检查证实认知功能较以往减退。 2、血管因素:包括血管危险因素、卒中病史、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影像学显示的脑血管证据,以上血管因素不一定同时具备。 3、认知障碍与血管因素有因果关系: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导致认知障碍的原因。 VCI的程度诊断 1、VCI-ND(非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日常能力基本正常,复杂的工具性日常能力可以有轻微损害,不符合痴呆诊断标准 2、VaD:认知功能损害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达到痴呆程度。 VCI诊断成立后需进行以下分型诊断: 1、危险因素相关性VCI 1)有长期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2)无明确卒中病史

(完整版)认知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认知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认知是大脑皮层复杂高级功能的反映,任何直接或间接导致大脑皮层结构和功能慢性损伤的因素均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认知障碍,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慢性脑损伤 1.脑组织调节分子异常 (1)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异常:大多数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及其相应的受体完成的。这些神经递质或受体异常改变均可导致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认知异常。 1)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以酪氨酸为底物,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和多巴脱羧酶(dopamine decarboxylase)的作用下合成的。研究发现:脑中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时可导致动物智能减退、行为情感异常、言语错乱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例如,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性及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含量明显卞降。此外,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多巴胺过多也可导致动物认知功能的异常改变。多巴胺受体有D1和D2受体两大家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大脑额叶皮层的D1受体功能低下和皮层下结构D2受体功能亢进双重因素有关,因此有人提出用D1激动和D2阻断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概念。 2)去甲肾上腺素(non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是最早被发现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是多巴胺经β羟化酶作用生成的产物。在脑内,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α1、α2和β受体发挥调节作用。在突触前,α2受体通过Gi蛋白介导,减少cAMP的生成和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活性,减少蛋白激酶对N-型Ca2+通道的磷酸化,以至Ca2+通道关闭,Ca2+内流减少,从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起抑制作甩(负反馈调节);α2受体激动还可抑制在警醒状态下的蓝斑神经元的放电增加;在突触后,α1受体激动可引起K+通道开放,K+外流增加,神经元倾向超极化而产生抑制效应。而α1受体激活则使K+通道功能降低,K+外流减少,神经元去极化产生兴奋效应。一般认为,脑中α2受体激动与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有关,而α1受体持续、过度激活可致认知异常。在正常警醒状态时,脑细胞含适量去甲肾上腺素,α2受体功能占优势,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在应激状态下产生大量去甲肾肾上腺素,α1受体功能占优势;这可能是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更易出现认知障碍的机制之一。 3)乙酰胆碱(aeetylcholine):乙酰胆碱由乙酰辅酶A和胆碱在胆碱乙酰转移酶的作用下生成。

我对健康的认识

我对健康的认识 健康是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是我最大的愿望和努力的方向,在我看来健康的身体是基础,从小我的身体就不好,我在初中的时候每天就需要拿要给她吃,有时候还见奶奶因风湿疼痛不停的骂自己,在哪个时候我就认识到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重要。因此我在平时加强了自己的身体锻炼。然而仅仅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不够的,人是群居动物,并不是拥有强壮的身体就可以活得更好,就可以有朋友,心理上的健康却是比身体上的健康更为重要。 社会上因心理不健康而导致犯罪的比比皆是,厦门大学的宿舍投毒案,川师的杀人事件,这些都是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引起的,这些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却因心理上的不正常而走上了不归路。 如何保持我们身心健康,在我看来,我们需要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都说:智者要事业不忘健康,愚者只顾着赶路而不顾一切。就算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就只能是空谈。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健康。 其次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56岁就死于胰腺癌;数学名家张广厚,50岁死于肝硬化,他们都算智者,却是早早死于疾病,正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健康的生活规律,他们要了事业却忘记了健康。 最后就是需要我们保持心理上的健康,保持初心,多看健康书籍,学习我们老祖宗为我们留下来的美好传统。心若似海,则可以装天下,

心若似溪,则只可盛自己。保持健康生活,传承美好传统,让自己拥有健康,永远健康。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情绪与心脏病解读

情绪与心脏病 【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不同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由于在与生活方式因素有关的死亡率中,心脏病位于首位,所以本文主要谈论负性情绪对心脏病的影响及相关研究。例举了一些检查心脏病征兆的简单方法和保护心脏的一些小方法,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如喜悦、开朗、笑口常开可延年益寿。【关键词】:心脏病;心脏病征兆;保护心脏方法;保持积极健康情绪;笑;减压方法 【正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情绪对身体及心理的影响。同时,人们也注意到,许多疾病,如癌症的发生,甲亢等都与人们的心情密切相关。在精神科临床中,经常见到由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发病的心理性疾病。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态度的体验。保持良好的情绪是维持健康之重要因素。 情绪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 人们的情绪不仅是变化的,而且是可以计算的。按心理学家的用语,就叫做情绪指数,其计算公式知下:实现值/期待值=情绪指数。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人们情绪的高低,当实现值超过期待值的时候,情绪指数>1,由于内心欲望得到满足,人们的情绪就呈现兴奋状态。而且,情绪指数越大,人们的情绪越兴奋。相反,当情绪指数<1,实现值比期待值小的时候,由于内心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人们的情绪就会出现压抑状态,不高兴。而且情绪指数越小,情绪越低落。 人们的情绪不仅受“实现值”的影响,而且受“期待值”的制约。 1 情绪引发疾病的生理机制 病从口入,人人皆知,但病由心生,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心理社会因素之所以能影响身体内脏器官功能,一般认为是通过情绪活动而实现的,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活动常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如愤怒、怨恨、焦虑、忧郁、恐惧、痛苦等,如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可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而引起某些内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形态方面的变化。 1.1 情绪与肠胃 有人研究了植物神经所控制的器官功能与不良情绪的关系,认为肠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当情绪不畅时,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胃部肌肉的剧烈收缩而致胃部疼痛,在易感素质倾向上,发生消化性清疡。 1.2 情绪与皮肤 情绪的不稳定可以引起荨麻疹,长期的情绪不稳定,干扰了大脑对皮肤的调节功能。引起皮肤阵发性剧痒,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而发生神经性皮炎。

浅谈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浅谈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趋向老龄化,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及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使慢性病的管理逐渐成为当今健康管理的主题。健康管理阻断了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的自然进程,合理的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促成了能量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管理老龄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简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是指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1]。慢病是在多个遗传基因轻度异常的基础上,加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长期紧张疲劳、忽视自我保健和心理应变平衡逐渐积累并而发生的疾病,其中生活习惯是其主要原因,即使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的遗传背景,发病与否大部分决定于生活习惯的负荷。在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死亡的首要原因[2]。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与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吸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

力大等几种危险因素有关。所以,对这些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即对慢性病采取综合防治、管理措施,是实现以预防慢性病发生与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健康工作方式[3]。 1.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健康管理的对象是人,首先让人们认识慢性病及慢性病的特点,愿意接受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只有接受才能进行后续的管理。由于检查出疾病,有些人会出现紧张、恐惧、情绪低落等状况。因此对他们给予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节以取得心理平衡,让他认识到慢性病并不可怕,要以良好的心态来接受它,虽然慢性病是终身疾病,治疗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鼓励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即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途径开展一级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消除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保证慢性病防治工作的良好进行。最后建立患者个人档案,这是健康管理者长期需要做的工作。 2.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控制 根据人们不同年龄段、性别,选择针对性强、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临床意义大、费用低的检查项目,并根据健康危险因素,生活环境,易患疾病的差异等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检查项目和复查的周期。目的就是通过健康查体,进行疾病筛查,发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早期干预。针对疾病的种类和个数,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少,进行疾病危险性评估,制定相应的饮食,运动或药物治疗方案和生活

疾病与健康

第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基因与人体性状——生物的变异 一、教学目标: 1.在了解遗传现象的基础上,了解生物变异的现象及其普遍性。 2.通过对具体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变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的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系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 3.了解变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变异在农业中的应用是本小节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引言: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这节课我们首先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始我们新的问题的研究。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即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另一个孩子的上眼睑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若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若不是,叫做什么? 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 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的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但是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与祖先一样。后代在继承亲代特征的主要特点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称为变异。所以,我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小猫与大猫的样子有所不同,但是小猫仍旧是猫,并没有变为其他生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 (二)变异的原因 1.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我们观察到的变异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在我们刚才提出的变异现象中,哪些是属于这一类? 提问,讨论: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证明这些差异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将大穗和小穗上的种子收获后分别种到田里,它们的后代会如何? 小结:田中小麦的大穗和小穗的变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提问:什么因素引起的变异可以传递给后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情况。2.遗传物质的变化: 提问,讨论:一个孩子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双眼皮,这种变异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变异是否可以传递给后代呢? 我们从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若这个孩子是单眼皮,他的双眼皮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Aa。孩子与父母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父母传给了他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也就是说,他的遗传物质组成与父母有了差异,因此产生了与父母不同的性状。他的这种性状可以是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他的后代。 小结: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根据以上变异的原因,我们将变异分为两类: 遗传的变异: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 不遗传的变异: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意义总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环境污染逐渐增加,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呈日益增高的趋势。由该疾病的导致的死亡率也有明显增加,医学工作者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研究面临严峻挑战,此时对于全社会普及卫生健康常识,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迫在眉睫。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高,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球每死亡3个人,就有一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全球每年因心脏疾病和中风死亡人数高达1750万。因此,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降低老年心血管的病死率,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随之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高脂肪高热量的摄入,使得肥胖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这也使得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大增加。据统计,我国目前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不同程度地患有心血管疾病。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我国将进人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病即将成为人群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医学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那么,心血管疾病发病前有哪些症状呢?应如何来预防呢?预防它有何意义呢?下面来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心血管疾病的概念: 心血管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冠心病;心脏肌肉供血血管的疾病;脑血管疾病;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手臂和腿供血血管的疾病;风湿性心脏病;由链球菌造成的风湿热对心脏肌肉和心脏瓣膜的损害;先天性心脏病;出生时存在的心脏结构的畸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腿部静脉出现血块,它可移动至心脏和肺部。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通常是急性事件,主要是由于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心脏或脑部。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在心脏或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堆积有脂肪层。中风也可能是因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 二、心血管病发病前的症状: 1经常出现眩晕、健忘现象:经常出现眩晕、健忘现象是人体的危险信号,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多有眩晕的现象,此时,需要注意意外的发生。 2、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梗塞及脑血管破裂等。实践证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是心脑血管疾病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3 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烦躁不安、胸骨后部出现剧烈的疼痛现象,症状较轻的冠心病患者可以没有心前区疼痛的症状,但是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就会出现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塞,更严重的就是导致猝死的发生。

慢性病与健康管理

浅谈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2010年03月05日来源:新浪博客【大中小】 慢性病的管理是当今健康管理的主题。健康管理阻断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的自然进程,实施“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全球战略”,预防控制代谢紊乱,促进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并促成能量平衡的生活方式是关键。 标签:健康管理慢性病慢性病管理慢性病健康管理寻医问药 摘要:通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慢性病的健康管理现状及重要性分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疾病的总称。慢性病已成为21 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1」。《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患者1.6亿,慢性病患者2.8亿,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2005年全国慢性病死亡人数750万「2」。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困扰人们,特别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致残率、致死率都非常高。所以,对这些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即对慢性病采取综合防治、管理措施,是实现以预防慢性病发生与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健康工作方式。 慢性病的管理是当今健康管理的主题。健康管理阻断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的自然进程,实施“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全球战略”,预防控制代谢紊乱,促进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并促成能量平衡的生活方式是关键。作为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对慢性病的管理要注意: 一、早发现,早控制: 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根据不同年龄段、性别,选择针对性强、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临床意义大、费用低的检查项目,并根据健康危险因素,生活环境,易患疾病的差异等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检查项目和复查的周期。目的就是通过健康查体,进行疾病筛查,发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早期干预。针对疾病的种类和个数,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少,进行疾病危险性评估,制定相应的饮食,运动或药物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指导,并通过上门或电话随访了解干预效果,进行动态健康指导。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文化能力: 健康管理的对象是人,首先应该让他从心理上接受慢性病,只有接受才能进行后续的管理。由于检查出疾病,有些人会出现紧张、恐惧、情绪低落等。因此对他们给予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节以取得心理平衡,让他认识到慢性病并不可怕,要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它,在战略上藐视他,在战术上重视他,以良好的心态对待他,慢性病并不是绝症,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是可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的。慢性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要持之以恒。 对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除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外,还包含了对所患慢性病的解释教育。对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认识,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降低疾病危险因素水平,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要达到掌握一定的健康文化能力。所谓健康文化能力,指的是个

心理因素与心脏病

心理因素与心脏病 一、过分宣泄情感有害心脏健康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发脾气的人容易发生房颤(一种心率不齐),靠发脾气来宣泄个人压抑情感的方式对心脏健康有害。 据最新一期《循环》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在48岁左右的1759名男性和1913名女性进行了为期1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急脾气、头脑容易发热,在受批评或在失败时爱与别人争论的人,其发生房颤的几率比普通人要高出30%,而那些在发脾气后常出现头痛或肌肉酸痛的人出现房颤的几率更高。 房颤还容易导致猝死。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不仅是心脏病,那些爱生气的人死于任何疾病的几率都比心态平和的人高出20%。 研究人员说,人们一直认为发脾气可以帮助人驱散低落情绪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但就这项研究看来,过分宣泄自己的情感并不是一件有利于健康的事。 二、抑郁增加了患心脏病的危险 10月10日(IN新闻专线)研究人员发现了某些表明抑郁与心脏病相关的有力证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于本周的《循环》(Circulation,美国心脏学会会誌)杂志上。 六年来,研究人员观察了近4500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依据“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抑郁症标准”(the Depression Scale of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每年对他们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参加者要被问及很多问题:他们的健康状况、用药情况,他们的沮丧、易怒、焦虑、恐惧、孤独的感觉,以及他们所遇到的烦恼是否主要来自日常生活。 研究人员发现,报告有抑郁症症状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比那些极少不有抑郁情绪的人高出40%。抑郁症评分越高,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就越高。他们还发现女性的抑郁症状多于男

健康与疾病

第一节健康 健康是与人有关的事,其定义与人对健康的认知密切相关。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主要从微观及宏观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健康的概念 1.健康的微观概念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1)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是一种传统的生物个体健康观。此概念是对健康的消极定义,因为它没有真正回答健康的实质,也没有说明健康的特征,而是将健康与疾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显然,这对于人们认识健康、研究健康、谋求健康,都没有实际意义。 (2)健康是人们感到身体舒适:此定义从功利主义角度来认识健康。但必须注意,虽然健康的身体会给人带来舒适,拥有健康身体的生活较之不健康身体的生活更为舒适和愉快。但是,健康并不等于舒适,例如使用某些药物(如吗啡)后,能给身体带来暂时的舒适,但成瘾后则会从根本上破坏人的健康。 (3)健康是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此定义虽然古老,但它抓住了健康的重要特征,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前进了一步。人通过其各种功能的发挥,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和谐或平衡而生存。人体各部位功能如何,当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体的健康程度,但这一定义却忽视了人体精神心理的作用与影响。 (4)健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与上述健康定义相比,此定义增加了人的精神、心理层面,认为人的健康不仅只是躯体的健康,也应包括心理健康。这个健康定义比前者又进了一步,但它仍欠全面,只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健康,而没有把健康置人人类生活的广阔背景中,忽视了人的社会适应性。 2.健康的宏观概念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考虑了人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功能,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可以追求的状态。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对健康作出的定义为:“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978年,WHO又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赢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并再次提出了“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1989年,WHO又提出了有关健康的新概念: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WHO的健康概念有许多优点:①对健康的解释从过去局限于生物学范围,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将人作为整体看待,克服了那种将身体、心理、社会诸方面机械分割开的传统观念,给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护理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依据;②把健康看作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并说明健康可以有不同的水平;③从关注个体健康扩大到重视群体健康;④把健康放在人类社会生存的广阔背景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也是国家和社会的目标。 3.不同学科的健康概念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丰富了健康的概念,表达了人类对健康更高水平的追求,体现了现代健康观的崭新特征。 (二)亚健康状态 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WHO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亦称“亚健康状态”。指的是当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时,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2014年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山西省医院协会召开2014年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 员会第一次会议 日期:2014/3/12 16:21:34 来源:本站原创【字体:大中小】点击: 32 分享到:0 山西医院网讯 3月11日下午,山西省医院协会2014年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部会议室举行。侯彦秘书长主持会议。肖传实主委、王富珍副主委、刘变英副主委等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参加会议的还有:山西各医院委员,山西医院协会部分领导,山西医院网的记者等。 会议通过了完善专委会组织架构及分工的决定,按照总会架构,专委会分设了5个部门,疾病管理部由王富珍副主委分管负责;健康管理部由刘变英副主委分管负责;学术科技部由任泽萍常委分管负责;中医中药公共关系部由赵承焕副主委分管负责;临床检验部由申秀敏常委分管负责;综合服务部由侯彦副主委分管负责。 会议明确了2014年专委会的重点工作,包括全省三年“一十百千万”的健康管理工程实施工作。

1、“一”:(两个一工程) (1)“一个中心”:推动综合医院体检中心转型健康管理中心并创建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医院(落实相应项目建设)。 (2)“一个分会”帮助各市成立专委会分会组织并有效开展工作。 2、“十”:发展10名常委。 3、“百”:率先在创建示范医院的城市推动“百名专家讲健康”活动,每家示范医院评选出5名特聘健康讲师。 4、“千”:示范医院开展疾病管理师、健康管理医师培训。 5、“万”:发展健康志愿者队伍,完善管理制度,丰富活动内容。 会议通过了社区H型高血压万人干预方案实施并带动社区科研工作。2014年预计每市干预1000人,全省约干预一万人。 肖传实主委、王富珍副主委、刘变英副主委等作了发言讨论,肯定了此次会议制定的2014年的工作规划,特别是对其中体现的公益性精神表示了赞赏,并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提出了建议和修订意见。 (责编:冷凝月)

我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

我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基本已摆脱了贫苦,步入了小康社会。人们关心的重点也由以前的如何解决温饱到现在的对健康的重视和对疾病的防治。通过疾病与健康这门课,我知道了健康在当代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重要性。因此,我想谈谈个人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 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传统的健康即是“身体无疾病”。而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而疾病是人一生中总会遇到的。有句成语叫“生老病死”,民间还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叫“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生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穷要饭的,都是一样的。把“病”和“生死”放在一起,生病也就成了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不可避免。

健康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有身形、体态、肤色还有精神面貌。一个过于肥胖和消瘦的人大多是不健康的,不能够很好的吸收养分,或者是过于沉重的身体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另外有些人或许体重比较标准,但是身体的某一部位超标,例如长久蹲坐的人,腹部堆积相当多的脂肪,还有就是应酬多,喝酒多的人也大多是大腹便便。肤色不正常通常是某些疾病的外在症状,大多数疾病的早期症状都不会有太多的明显疼痛感。另外就是日常生活的劳累、久坐造成的酸痛感通常都容易与疾病的早期症状相同,所以人们容易忽视这些内容。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就是遗传、衣食住行和人际关系,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种东西是不是含有有毒或者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从这一方面来说是对身体素质的影响;二是,人们在这些方面的攀比,引起心理上面的不平衡,进而产生相关的心理疾病。 有相当一部分疾病是通过基因遗传的,通常这类疾病治愈较难。现在社会不单单是遗传基因,同时性格品质、经济财产和社会关系的遗传也是相当重要的,比方说李刚的儿子。父母有权有势,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仗势欺人;父母无权无势,惨遭不公时,就容易怨天尤人,这两种情况,从心理上来说都是不健康的。 另外,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对健康缺乏正确的认识,总是把健康建立在医生、药品和保健品上,特别是一些长期患有各种慢性病人,总希望吃一种药品或保健品,使自己不得病或使自己的慢性病好起来。他们对一些药品和保健品的广告很感兴趣,常常花大量金钱去买一些

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健康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呈明显增加,治疗所产生的高额费用,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必须转变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和健康管理的理念结合起来,引入到医疗卫生工作中显得越发迫切与重要。 中医“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此后经历代医家不断地实践验证,使其得以传承、发展、完善,其包含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层含意。与西医的预防理论相比, 中医“治未病”更加注重整体观念,重视情志因素,强调天人合一,提倡防治一体。 在我国目前人民群众对健康管理认知度不高,相关理念还不能被广泛接受。人们仍习惯于传统的医疗模式,即“生病就医”,对健康的认识还停留在陈旧的自我保健和疾病治疗上,社会缺少一个未雨绸缪的现代健康管理体系。而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在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更容易为社会接受,也更便于为民众服务。因此可以说,中医“治未病”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 现代医学健康管理主要通过控制人们生活方式中的健康危险因素和行为,来达到维护人们健康的目的。事实证明其在降低疾病发生率,维护个人健康以及减轻医疗费用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医治未病以“防”为核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理念。强调应重视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其医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健康管理理念,为健康管理提供了应用支撑。因此,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健康管理是统一的。 现代医学健康管理主要强调的是病因,更多的是依赖于现代的检测仪器、设备。当然这同样为中医的疾病防治提供了依据;但对于一

谈谈你对健康的认识

浅谈对健康的认识 在学校,我们每个人应该保持适当的学习节奏、合理的运动消耗、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科学的食品结构。还有,不容忽视的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乐观、豁达、平和地对待生活,维护一种心理健康。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有机组成。 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人自觉身体有种种不适,到医院检查却又未能发现有某种器质性病变,医生没有更有效的办法治疗。这种状态我们称它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是介于健康人和病人之间的人。工作环境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的人更容易呈现亚健康状态,最突出的表现是容易产生疲劳感。亚健康状态具有浮动的双向性:调整好它可能向健康转化,调整不当可能向疾病方面转化。一般性的亚健康状态会影响生活质量,但采用外出旅游、适当运动、参与娱乐等变换生活方式可以解除症状;处于中度或者重度的亚健康状态,会出现较明显或严重的身体不适,如上面所说的“疲劳感”,会大大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且会逐渐造成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损害。 简而言之,健康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哪些呢? 首先,能清楚地意识到、看得清自己的优劣状况。(反之,不健康情况:表现为几乎时刻忘不了自己,总担心自己的弱点会流露,经常出现紧张、脸红、口吃等;长期对自我压抑,错误地将理想的“我”当作真实的我,苛刻求全,存在完美主义式的心理冲突。) 二、对自己有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能站在别人或社会的角度审视自己。反之,不健康情况:过分孤僻,很难恰当评价自己;自卑,追求优越感;严重时对自己过分挑剔,或者固持己见;一遇挫折或失败便归咎于人,表现偏执;虚荣心重,缺乏精神上支柱,靠别人的赞赏才能支撑;把别人与自己无关的言谈、举止和表情误认为褒贬自己。 三、具有自我的情感。能够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每个人真实的自己和理想中的形象总是有差距,真正健康的人不为自己的某种心理缺陷抱怨,健康人看待自己的缺点就想看待眼前并非美满的客观世界一样,不论生活带来什麽,能够加以接受。 四、身份意识的统一性。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或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但不论角色如何改变,身份意识始终保持它的统一性。身份意识即一个人真实的、客观的在社会中的认同。它决定于一个人的生活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职业环境、交友方式、性格特征等等,简单说,你自己是个什么人自己始终要清楚。反之,

中国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指南

原文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第45卷第2期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简介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2005年10月26日 前言 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不仅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及视空间障碍等,还可伴随焦虑、抑郁、激越、冲动等情感行为障碍,这些情感和行为障碍同样也是患者致残的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医生提高对早期认知能力障碍的认识,并及时进行早期诊断是至关重要的。早期干预可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和行为问题的发展,使患者在更长的时期内维持基本的认知功能,有助于维持和改善患者及其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在疾病后期才进行干预,虽可能延缓认知能力衰退的进程,但是已经发生的损害则不可逆转。 本共识主要关注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诊断和防治原则。 第一章认知功能障碍与痴呆的基本概念 1.1 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是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从简单的对自己与环境的确定、感知、注意、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执行功能指的是有效地启动并完成自己决定的、有目的的活动的能力。执行功能是种复杂的过程,含有计划、启动、有效地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以及自我调整等内容,涉及到计划、启动、顺序、运行、反馈、决策和判断等。 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问讯了解个体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有时还需要通过对其照料者的问讯补充和核实有关情况。通过各种神经心理学检查和测查可以量化地评估个体的总体认知功能和特异的认知域状况,还可以发现某些日常生活中难以觉察的认知功能损害。 ------------------------------------------------------------- 通讯作者:李焰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200127,上海 认知功能障碍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s),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又称为认知功能衰退、认知功能缺损或认知残疾。 1.2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及其分型 指有记忆障碍和(或)轻度的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个体的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亦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疾病解释,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