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临床0906班李贤梅学号:5204生命、健康、疾病、衰老和死亡时最基本的生物医学现象,具有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形式。医学不仅要在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上,还应从家庭、社区、社会、生物界、地球、宇宙等宏观系统中,去揭示和把握上述基本现象的本质和互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健康与疾病等问题的真谛。

通过医学导论课程的学习,对生命健康与疾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更医学化。不像以前简单的认为有生命的东西就是平时肉眼可见的能吃会死的各种动物,忽略了微观世界里的各种生命和我们身边的植物。也不再肤浅的以为只要没有身体上的疾病,这个人就是一个健康者。知道原来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患与病痛。而疾病是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命质量降低。

人的生命是自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命的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性价值是统一的:生命的物质价值认为人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体,维系一个人的生命具有很高的价值。生命的精神价值既生命的心理学价值,强调生命的保持是某些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精神寄托。生命的人生价值即生命的道德价值,强调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已不能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的生命也应予善待。由此,我觉得人类全部医疗活动,包括人工流产、试管婴儿、克隆生命、安乐死等,都应从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性价值的原则出发,才能完整体现人的生命价值。

虽然健康与疾病是相对而存在的,但没有疾病并不等于健康。从健康到疾病有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良好的健康在一端,疾病乃至死亡在另一端。两端之间存在既不健康也无疾病的中间状态,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而我们每个人都在疾病—健康连续体的两端之间占有一个位置,并且随时间推移和机体状态、环境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其实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在任何时候,一个人的健康总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完全的健

康,即使是极佳的健康状态下仍然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健康与疾病也是一个不定的、动态的概念,根据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情况,可综合成一个能代表健康状态的圆点,而它在健康-疾病轴上的位置,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因为它受到发生在个人生活中的事件和个人生理过程的影响。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现在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都市白领,他们主要是是由于精神上的压力造成的,其实只要有个好的心态,每天都能小小的运动下(运动可以使人一个具有良好的心态),这样健康就离你不远了。还有在生病的情况下有亲朋好友的关怀,这样可以加快病情的好转,总的来说,还是心态最重要。

没错,就健康而言,人人都想!但是曾今一些对身体无意的伤害,如打架,这是身体上的,还有最大的伤害,心理上的!产生焦虑,忧郁,无奈,害怕,彷徨的心里阴影!以前不知道,到现在认识这么一些关于健康知识的观点!在思想上,就是想恢复原来的状态,让自己身体健康起来,但是呢,一直找不到好的导向与方法!现在社会上处于亚健康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这是由于我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自我意志的规范与统一!什么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身体?是你的心里因素,还有物质上的,周围的环境,等等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中国人从当初的要吃饱饭,到现在要吃好饭,现代人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到美味佳肴,可是今天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得病的人越来越多,人的寿命虽然延长,但品质反而不如从前,有些人进入四五十岁,百分之八十的人身体都有获多获少的问题,很多人都是伴随着药物,医院走完自己的一生。在我看来,人们现在的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精神生活也在逐步改善,只有健康生活在一点一点地退步。现代人们患的很多的疾病都是食源性疾病。就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病,如糖尿病、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等等等等。。。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3个新指标和身心健康的8条标准。

3个指标:

新概念,即从满足物质需要向满足精神需要方面发展;

新原则,即从经验养生向科学养生发展;

新目标,即从追求生活质量目标向追求生存质量目标转化。

8条标准:

快食:三餐吃得津津有味,吃得痛快;

快眠:倒头就睡,一觉到天亮,睡眠质量高;

快便:大小便排泄顺畅,便后有快感;

快语:思路清晰,敏捷,底气十足;

快行:精力充沛,生命充满活力;

良好的个性:适应不同环境,乐观豁达;

良好的处事技巧: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善待自己又乐于助人。

我们先不谈有多少人能达到这3个新指标和8条标准,就连读“3大指标、8条标准”都觉得陌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养生似乎是老人家的事,年轻人总是说“我还很健康,还有比健康养生更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去做。”但是各位亲爱的朋友,你知道今天在中国死亡率最高的人群是多少岁么?是30岁到50岁的人。其实这些人多数都认为自己是很健康的,因此他们也最容易忽视健康。这3个新指标和8条标准,如果有50% 人能做到的话,中国就真的可以实现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了。

人都是在生病的时候,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体会到身体健康是多么地幸福。而健康呢,跟我们平时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关。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现为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衣服要勤换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经常打扫环境卫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我想,这些理论上的知识在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家长们曾经教育过我们的。关键是我们得时刻提醒自己。养成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关,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职业病也属于生活方式病的范围,现代白领阶层普遍患有颈椎病,肩周炎,痔疮等疾病,这与长时间伏案工作,缺乏必要的身体活动有关。原来以老年患者为主

的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现在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活方式病”,这个病很可怕,因为它已经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开私家车上下班、坐电脑前完成一天的工作、餐桌上推杯换盏、灯红酒绿的夜生活里度过夜晚时光……这曾是许多人追求的幸福生活,而今我们享受到了,“生活方式病”却已经开始缠身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疾病,成为“头号杀手”。现代人类所患疾病中有45%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有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侯培森说:“其实,对于生活方式病,真正的危害不是来自疾病本身,而是来自日常生活中对危害健康的因素认识不足,不懂得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脑子里还没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这才是今后生活方式病对人类真正的威胁所在。”

中国有句成语叫“生老病死”,民间还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叫“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生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穷要饭的,都是一样的。把“病”和“生死”放在一起,生病也成了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不可避免,生病生的心安理得,生病生的理直气壮,生病生的麻木不仁,这是人们在认识疾病对待疾病上存在的最大的误区,是人们健康水平下降,是各种慢性病恶性病大量增加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很少有人去想,为什么我生病,别人为什么不生病?为什么我生这种病,别人为什么不生这种病?也有人去总结生病的经验教训:今天受凉感冒了,以后要注意保暖;这次吃坏了肚子,以后吃饭要注意卫生。只有极少极少的人会想,今天受凉感冒了,以后要加强锻炼,增强自己的抗寒能力;这次我吃坏了肚子,以后要想办法增强体质,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有一些人到了阴间会质问上帝:为什么有的人活八九十岁甚至一百多岁,而有的人只活三四十岁甚至二十多岁?因而觉得很不公平。

也由于许多人对健康缺乏正确的认识,总是把健康建立在医生、药品和保健品上,特别是一些长期患有各种慢性病人,总希望吃一种药品或保健品,使自己不得病或使自己的慢性病好起来。他们对一些药品和保健品的广告很感兴趣,常常花大量金钱去买一些高价的药品和保健品,而一些广告常常是夸大宣传药品或保健品的作用,使他们常常上当受骗,一些保健品起不了多少保健作用,一些药品没有应有的疗效,有的还有很强的副作用,不仅治不了

原有的病,还损害健康,引发新的疾病。

我们都很清楚:健康无价,生命无价,在健康和生命面前,金钱如粪土!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样一个道理: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失去的健康,更买不回逝去的生命!我们还应当记住: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珍惜健康,珍惜生命,就是对金钱的最大的珍惜,就是对金钱的最大的节约!

愿健康的生命与大量的金钱同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