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灵芝多糖的研究综述

灵芝多糖的研究综述

灵芝多糖的研究综述
灵芝多糖的研究综述

学院:生工院姓名:学号: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成分,许多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能够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剂,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灵芝多糖结构非常复杂,其中包括分子量、单糖组成和糖苷键类型等,都对其活性影响极大,本文列举了灵芝多糖结构通用的检测方法。传统提取灵芝多糖的方法如热水浸提法、碱提取法,有提取时间长、提取效率不高的缺点,而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糖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与传统提取方法做了比较,显示了这种方法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灵芝多糖;生物活性;提取

灵芝古称瑞草,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药用真菌,古人都认为灵芝是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的珍贵药品,因而对其药性十分推崇。林[1]等通过采用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发现灵芝在免疫系统的调节,通过增强宿主免疫调节功能达到抗肿瘤作用、抗病毒作用;通过提高氧化酶的活性清除体内自由基,从而达到抗衰老的作用[2]。此外,灵芝多糖在降血脂等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医学作用。随着近年来对灵芝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也越来越纯熟,人们发现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综述了目前在灵芝多糖结构组成、生物活性、提取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灵芝多糖的发展利用前景做了展望。

1 灵芝多糖的结构组成

对于所有的生物大分子来说,其化学结构与其生物功能关系息息相关,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同样依赖于其化学结构。因此,要了解灵芝多糖的作用机理,必须对其化学结构进行研究。现代科学对于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其单糖的组成、多糖分子量、单糖连接方式等方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灵芝多糖结构主要由多糖的单糖组成、糖苷键构型、连接键及连接次序、聚合度、分支度等。虽然灵芝多糖化学结构由于灵芝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化学结构的某些方面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其单糖组成普遍为D-葡萄糖、D-果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L-岩藻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差异主要体现在组成的种类和比例的不同。罗立新等[3]通过研究确定,在灵芝的菌丝体和子实体中得到的多糖,其单糖的组成不同,而且单糖的组成比例也不同。菌丝体多糖单糖是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L-岩藻糖、L-鼠李糖,而子实体多糖却是由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组成。而 Ye 等[4]的研究发现,一种水溶性多糖的单

糖组成仅由D-葡萄糖、D-半乳糖和L-果糖组成。单糖之间的连接方式,大部分多糖以β-(1→3)糖苷键构成主链,以β-(1→6)及(1→4)糖苷键构成侧链。多糖分子量随着多糖种类的不同,也存在很大差异,但一般都以104D为数量级。

2 灵芝多糖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多糖的药理活性和单糖间糖苷键的结合形成有关。一般单糖间以β-(1→3)(1→6)连接或以β-(1→4)(1→6)连接的糖苷键是有活性的[5]。多糖的药理活性还与其立体结构有关,如果多糖的螺旋立体结构被破坏,则活性大大降低。如葡聚糖的抗氧化性和免疫性与三股螺旋结构具有密切关系,即链内或链外的氢键是决定活性的重要因素。

3 灵芝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通过大量临床医学和药理分析表明,灵芝多糖对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心悸头晕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尤其使人们感兴趣的是它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明显的抗癌活性和抗衰老活性。

3.1免疫调节功能

人体免疫系统,可以抵御外来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还能清除体内衰老、突变、恶化或死亡的细胞。至今为止,对于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其免疫功能可能是灵芝多糖直接或间接激活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Mφ)、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促进未经纯化的脾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增强DNA 多聚酶α的活性以及促进白细胞介素的分泌等来实现其免疫功能的。研究表明,灵芝多糖还对淋巴细胞中的 NK 细胞有增强作用。TNF-α、L-2、L-10 等在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TNF-α在机体免疫防护方面有重要作用,还参与集体的免疫病理损伤;L-2 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促进B 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增强 T 细胞杀伤及增强 NK 细胞活性等作用。据报道[6],许多适量的灵芝多糖可明显增加T细胞的增殖、T细胞的表面表型表达及T细胞诱生IL-2的能力,增强T细胞DNA多聚酶活性、增加T细胞亚类的数量和功能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和恢复作用。李明春[7]等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动态监测GLP(灵芝多糖)均一体组分GLB7对小鼠T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和胞内PH的影响。结果表明,GLB7通过外钙内流及IR3非敏感钙池释放Ca2+引起T细胞中[Ca2+]的升高,通过Na+/H+交换系统及其他调节途径引起T细胞[PH]升高,从而激活T细胞。

3.2抗肿瘤功能

灵芝多糖能防止肿瘤的发生和抑制肿瘤的生长,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灵芝多糖无直接细胞毒性,在管内均不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但灵芝多糖对肿瘤细胞的抗癌构效关系和抗癌机制仍不明了。目前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免疫功能论、端粒酶论、促分化论等三种机理[8]。所谓免疫功能论就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实现的,这是己被许多专家学者所证实

的。林志彬通过血清药理学实验、灵芝与巨噬细胞脾细胞共同培养上清液,结果表明,灵芝多糖确能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促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

γ(IFNγ)等细胞因子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或促使其凋亡[9]。林教授还和张群豪采用体内体外实验相结合方法,MTT法测肿瘤细胞增殖程度,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同时采用生物法测定TNFα,ELISA测定IFNγ,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得出结论:灵芝多糖无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是通过促进TNFα、IFNγmRNA

表达增加TN Fα、IFNγ的分泌而实现的[10]。端粒酶论是最近几年由上海药物研究所实验研究后提出的一种新的灵芝抗癌机理。该研究表明灵芝提取物能造成癌细胞端粒酶失去活性,促使癌细胞在分裂后自然凋亡[11]。促分化论是大连医科大学张耀铮教授研究的课题,研究揭示癌细胞在促分化剂作用下可以重新向正常细胞分化、逆转,开辟了一条非杀伤性治疗肿瘤的新思路、新途径[12]。

3.3抗衰老作用

近年来研究认为,衰老主要是由于体内自由基引起生物膜的脂类过氧化导致膜结构损伤和功能失活引起的。李明春[13]等经动态监测 GLP7 对小鼠腹腔Mφ 活性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证明,GLP 能降低小鼠腹腔Mφ 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并能拮抗 PMA 引起的小鼠腹腔Mφ 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从细胞水平证明了GLP 的抗衰老、抗氧化作用。灵芝多糖的抗衰老作用还表现其他方面,如:能提高DNA多聚酶的活性,从而促进免疫细胞DNA合成和细胞繁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邵华强、罗少红等人对灵芝进行了老龄小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试验、过氧化脂质试验和果蝇的生存试验。结果表明,灵芝能明显增强老龄小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老龄小鼠血清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延长果蝇的寿命[14][15]。

3.4降血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临床上主要以高血糖为标志,如何降低血糖血脂、预防糖尿病成为关键。近年来人们对灵芝的保健作用越来越重视,其中多糖作为主要的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降血糖血脂功效。

黄智璇等[16]研究发现,灵芝多糖对降血糖有很好的效果。由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在高剂量(400mg/kg)灵芝多糖条件下,小鼠血糖浓度为13.53mmol/L,而对照组小鼠血糖浓度为14.68mmol/L,血糖降低7.83%;由去甲肾上腺素致高血糖小鼠,高剂量(400mg/kg)灵芝多糖条件下,小鼠血糖浓度为 6.9mmol/L,而对照组小鼠血糖浓度为8.71mmol/L,血糖降低20.8%。赵晶等[17]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灵芝多糖随时间对降血糖的作用,发现在200mg/kg以下,血糖随时间的变化很小,但高于200mg/kg 后,降血糖效果随时间变化十分明显。吴锋等[18]在研究灵芝多糖对血脂的作用时,发现使用灵芝多糖的小鼠的血脂中的胆固醇(TG)和甘油三酯(TC)都有明显降低,而对于脂蛋白,其中高密度脂蛋白(HDL)

没有明显的效果,而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脂蛋白(LPa)有非常明显的降低。陈伟强等[19]发现,在大鼠血清中TG 和TC 的含量,随灵芝多糖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灵芝多糖剂量在400mg/kg条件下,TC降低47%、TG降低46.87%。

3.5抗氧化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人衰老的原因提出了很多学说,如免疫学说、遗传学说、自由基学说等,其中,自由基学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Harman[20]提出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是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具有强氧化性,在细胞内可以与多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DNA、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等发生反应,从而导致多聚核蛋白解聚、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这些正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研究发现,灵芝多糖对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十分明显。游育红等[21]研究了灵芝多糖对ECV304 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灵芝多糖可以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器的损伤,对细胞凋亡、细胞坏死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存活率提高,证明了灵芝多糖保护细胞、抗氧化的作用。王宏勋等[22]研究了混合使用多糖对去除羟自由基的效果,发现复合使用多糖比仅使用一种多糖去除羟自由基效果要好,并且探索了不同比例的灵芝多糖和枸杞多糖对去除羟自由基的效果。胡太平等[23]首次证明了,在血管壁中产生O2-·的NHDPH 氧化酶酶系的活性受到灵芝多糖的抑制,而O2-·含量过高会导致多种高血压病症的发生。3.6改善循环系统功能

灵芝多糖有良好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可促进骨髓和血液合成DNA、RNA 及蛋白质,促进人体产生抗体、干扰素等,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家兔的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效果优于9.0 g/L NaCl 注射液。另据报道,GLP 能加速小鼠耳廓、脑膜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并能增加呼吸次数及延长存活时间。

4 灵芝多糖的制备与提取

4.1灵芝多糖的制备

根据研究,我国灵芝多糖主要还是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人工栽培灵芝子实体生产周期长,而采用深层培养的方法来获得灵芝菌丝体和灵芝多糖,生产周期大大地缩短。张李阳等也对灵芝子实体及其液体深层发酵产物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发酵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也高于子实体[24]。可见,深层发酵产灵芝多糖要明显优于人工栽培灵芝子实体。所以目前主要用深层发酵法产灵芝菌丝多糖。但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也存在缺点,投资大,干燥费用高,产品得率低,极易污染。刘玉田等人以食用粮食类培养基代替传统的灵芝培养基,在工艺上使液态发酵与固态发酵相结合,采取先液后固的培养新工艺,结果发现,在短期内获得灵芝菌丝培养物,与所用固体粮食培养基质一起加工,极易干燥,制成的功能食品风味宜人[25]。

4.2灵芝多糖的提取

传统的提取灵芝多糖的方法多为热水浸提法,利用多糖溶于热水而不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的特点,从灵芝中提取。也有用酸(碱)提取的,但由于易对灵芝多糖聚合体造成破坏,对某些活性基团也易造成变性失活,所以很少采用。所以,这两种方法至今始终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近年来,少数学者开始致力于酶法提取生物多糖的研究。又产生了冷冻预处理法与协同酶法、超声波催化纤维素酶法这两种提取方法。于淑娟等人在率先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及其产生的“空化效应”破坏紧密的灵芝子实体结构并除去部分影响酶接触纤维的妨碍物,从而达到提高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水解效率,尽快释放细胞壁多糖。与其他方法相比,发现超声波催化纤维素酶法提取得到的固形物含量和灵芝多糖含量均是最高的[26]。

5 灵芝多糖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灵芝多糖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安全无毒,被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妆品行业,已开发的灵芝多糖产品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及保健品、防治肿瘤的药物及保健品、防治糖尿病的药物及保健品。但因技术水平低,提取工艺不完善,造成灵芝资源浪费严重,且目前开发的产品大多属粗提取物。所以必须通过现代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尤其是利用基因工程、体外扩增等技术,深入研究灵芝多糖结构与活性关系,完善提取工艺,浓缩灵芝多糖精华,开发出风味独特的茶、咖啡等保健饮料以及延缓衰老的化妆品等。

参考文献

[1]林志彬.灵芝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

版,2002,34(5):493-498.

[2]You Yuhong, LIN Zhi bin.Protective effects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peptide on

injury of macrohages induced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J].Acta Pharmacol Sinica, 2002,23(9):787-791.

[3]罗立新, 周少奇. 灵芝多糖的结构分析[J]. 分析试验室, 1998(4):17-21.

[4]YE Libin,ZHANG Jingsong.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 moiety of a glycopep-

tide (GLPCW-II)from Ganoderma lucidum fruiting bodies[J].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8,343(4):746-752.

[5]生东明, 马莺.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甜菜糖业, 2004, 28(2):36-39.

[6]高大庆, 刘恭植. 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的研究进展[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8(3):417-419.

[7]李明春, 雷林生, 王庆彪,等. 灵芝多糖对小鼠T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和胞内pH的影响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1, 17(2):167-170.

[8]蔺丽, 方能虎, 吴旦. 灵芝的主要生物活性研究概况[J]. 中国食用菌, 2002, 21(3):38-40.

[9]林志彬. 灵芝的抗肿瘤作用机制[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0, 20(5):7-9.

[10]张群豪, 林志彬. 灵芝多糖GL—B的抑瘤作用和机制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19(9):544-547.

[11]陆林.来自中华灵芝宝抗肿瘤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报告,参考消息,1999,4:23~24.

[12]陈汉桥.促分化药抗肿瘤研究获突破,中医国药报,1997,11:38~9.

[13]李明春, 梁东升, 许自明,等. 灵芝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cAMP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

志, 2000, 25(1):41-43.

[14]邵华强, 卢连华. 灵芝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26(5):385-

386.

[15]罗少洪, 杨红. 灵芝多糖调节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0, 16(2):119-

120.

[16]黄智璇,欧阳蒲月.灵芝多糖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08,4(8):24-25.

[17]赵晶, 李萍, 胡荫. 灵芝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

版), 2006, 8(3):287-288.

[18]吴锋,孟国梁,杨丽云,等.灵芝多糖预防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

学版,2008,28(4):251-252.

[19]陈伟强,黄际薇,罗利琼,等.灵芝多糖调节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

学杂志,2005,25(8):957-958.

[20] Harman D. Free radical theory of aging:Alzheimer’s disease pathogenesis[J]. Age, 1995,

18(3): 97-119.

[21]游育红,林志彬.灵芝多糖肽对ECV304 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23(11):1510-1513.

[22]王宏勋,张雯,颜克亮,等.复合枸杞灵芝菌丝体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初步研究[J].中国食用

菌,2007,26(3):38-40.

[23]胡太平,蔡尤彪.灵芝多糖对DOCA高血压大鼠主动脉NADPH 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社

区医学杂志,2007,13(5):1-2.

[24]张李阳, 熊晓辉. 灵芝子实体及其深层培养产物特性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 1998(1):15-17.

[25]刘玉田, 孙祖莉. 生物转化灵芝功能食品新工艺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1999(4):298-303.

[26]于淑娟, 高大维, 李国基. 超声波酶法提取灵芝多糖的机理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 1998(2).

综述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工艺重点探索

综述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工艺重点探索 发表时间:2018-09-13T11:32:05.1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作者:严祝良 [导读] 在材料的相关准备中,首先要使得模板的清洁度得以确保,进而使得模拼接中的相关牢固度能够得以保证。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混凝土工程施工是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模板、钢筋和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重点探索,才能圆满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下面就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重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建筑工程项目模板施工工艺重点 (1)施工准备工作 在材料的相关准备中,首先要使得模板的清洁度得以确保,进而使得模拼接中的相关牢固度能够得以保证。第二,在选取支架的时候,要使得其相配于同模板,严格做好对支架的相关检查措施,使得其质量得以保证,最大可能的预防不良事故,在模板的选择中,要结合实际需求来做好相关措施,要严格依据施工图纸对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环境探查,然后结合具体施工工艺进行合理的工艺工序设计,使得施工资源能够得以合理的优化,要严格落实好各个环节的检查措施,使得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可以确保,进而使得施工结构能够符合于相关的质量标准。 (2)模板安装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安装技术实际直接影响着整个过程,就技术操作者而言,要充分把控好模板安装的具体方向,一般而言,首先将水平模板做好相关安装,然后才能进行垂直方向的相关安装,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准备好撬棍以及塔机等设备,就后者而言,就是为模板的吊装工作做好负责,进而使得其和设定位置息息相关,而就前者而言,主要是用来调整模板部位的精确度,并且还可能用到靠尺、塑料套管等工具。就前者来讲,就是调整和测量墙体的所有垂直情况,使得其能够符合于设计图纸中的具体标准。就后者而言,就是在模板之间的穿墙螺栓中进行应用,进而更好的控制墙体厚度。如果在一些部位伴随较高的漏浆率,就要考虑对钢模板进行应用,若相邻墙面的连接位置伴随漏浆,要考虑钢模板的合理应用。模板工序安装完后,不要在第一时间做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要确保每个部位都有着较好的严密及牢固性后,验收报告显示合格之后,才能继续工程的后续施工工作。 二、建筑工程项目钢筋施工工艺重点 (1)钢筋安装施工技术 施工前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柱插筋或外伸纵筋检查和校正,确保所有的钢筋都绑扎了箍筋,同时,箍筋具有充足的数量,具备可靠的绑扎。也可以采取科学的电焊来做相应处理,使得箍筋的牢靠度得以提升。如此,就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而言,其在施工时,可以就纵筋的位移进行有效控制。模板上口处,采用增加焊撑筋或者将混凝土柱纵筋与模板牢固固定的方式,防止主筋伴随位移情况。基于施工需要及时满足,尽可能的避免沉梁法,如此可以有效的对纵筋位移做出预防。如果混凝土柱伴随位移,若偏移并不是很大,可以调整一下斜度,也可以凿开建筑工程混凝土,调整斜度。若偏移相对较大,可以挑选合理部位进行锚固灌浆,一般采用钻孔模式,同时对纵筋进行再一次的锚进,使得施工质量能够得以保证。 (2)清理节点内的杂物 杂物清理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封模建筑工程混凝土节点前,要将检查活动认真进行开展,全面清除节点中伴随的杂物。并且,在进行节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施工之前,可以就建筑工程混凝土进行合理的洒水,推进施工的后续工作顺利进展。 三、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工艺重点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通过振动棒搅拌混凝土时,应当做到上、下均匀操作,也就是迅速插入、匀速拔出,经过合理设计,明确插入区间,一般有两种插点方式,即并列式或交错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确保所有插点间距处于0.3m~0.4m间,下层混凝土呈初凝状态时,插入区间大约是0.05m~0.1m,按照相应顺序进行振捣,防止产生遗漏问题。所有振点振捣时间是30s(不间歇),待混凝土表面水分下沉变慢,且未产生气泡等迹象后,作业结束。 进入大体积混凝土表层施工阶段,必须及时进行二次抹压作业。采用机械式作业或木抹子作业,从而实现表面抹平;表明尚未初凝时需要进行1次操作,一般选择塑料薄膜临时覆盖。对于特殊工程而言,当混凝土终凝尚未结束时,应当提前1h~2h进行高频率抹平作业,接着采用塑料薄膜来处理。 结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必须完成物料运输合理调度。按照浇筑、振捣整体需求量,合理配比使用泵设备,借此实现均衡施工,同一时间完成三项作业。为提高混凝土振捣密实度,所有混凝土出料口需要设置四个振捣棒(一个属于备用)。第一阶段需要把它放于出料位置,从而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状态;第二阶段处理成坡脚状态,由混凝土下部进行相关作业;第三阶段放于斜面中间部位,可以使所有点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2)沁水现象的处理 当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水泥厚层非常高时,沁水现象将非常严重,以此为参考,必须制定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情况恶化。对于混凝土表层,必须完成3压3平作业,具体作业流程如下:(1),参考面标高用,通过长刮尺方法开展刮平作业,依靠木模压平拍实;(2),混凝土初凝前,应当利用铁滚筒反复碾压和滚平,直至达到相应要求;(3),通过木蟹开展打磨、压平整实作业,可以消除混凝土收水形裂缝,避免带来质量风险。 因为混凝土表层会出现沁水现象,所以应当由基础性混凝土层开展浇筑作业,通过分工方式把上部积水引导至低洼边缘带,以此为前提,可利用小水泵开展抽水作业。混凝土浇筑结束4h~8h内,既能快速消除表面相关问题,又能利用长刮尺方式完成初步运作,接着采用木抹子开展相应作业。在混凝土初凝过程中,表层将出现龟裂问题,因此,未终凝时必须完成抹平作业,防止出现上述问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工艺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好了包括上文所述的模板、钢筋和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重点探

灵芝多糖检测方法

灵芝多糖检测方法 1、蒽酮-硫酸法 该法为《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方法,其原理是糖类遇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其衍生物,可与蒽酮试剂缩合而显色,其显色的深浅与灵芝多糖含量呈线性关系。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对照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布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2ml、0.4ml、0.6ml、0.8ml、1.0ml、和1.2ml,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加水至2.0ml,精密加入硫酸蒽酮溶液(精密称取蒽酮0.1g,加80%的硫酸溶液100ml使溶解、摇匀)6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取出,放入冰浴中冷却15分钟,以相应的试剂为白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62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定灵芝粉末1g,置蒸馏瓶中,加水40ml,沸水回流提取1小时,重复1次,两次提取液均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取40ml加200ml无水乙醇沉淀,过夜。4000rpm离心20分钟。沉淀定容至50ml,摇匀。 【样品测定】精确量取供试品溶液2ml,置10ml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精密加入硫酸蒽酮溶液6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 【换算因子的测定】精密称取GL-pp10.3mg与10.4mg,分别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作为多糖供试液。精密吸取2ml,按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计算出多糖溶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平均值,并计算出换算因子:f=W/CD,式中W为多糖量(ug),C为多糖溶液中葡萄糖含量,D 为多糖的稀释因素。 测定结果为f=2.0428(n=6) 【计算】S=f×n/N×100% S—灵芝子实体中多糖百分含量; n—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多糖浓度(以标准葡萄糖计); N—供试品溶液浓度; f—换算因子; 2、苯酚-硫酸法

文献综述 常见错误

文献综述常见错误 1.正文的参考文献标注不对 ------------------ 例如,下面的错误标法: 经钝化后的刀具能有效提高刃口强度、提高刀具寿命和切削过程的稳定性。[1-2]大家知道刀具是机床的“牙齿”。 正确标法: …程的稳定性[1-2]。大家知道刀具是机床的“牙齿”….. --------------------------- 例如,下面的错误标法: 使其锋值减少或消除,达到圆滑平整,既锋利坚固又耐用的目的。[3] 正确标法: 使其锋值减少或消除,达到圆滑平整,既锋利坚固又耐用的目的[3]。 ------------------------- 例如:下面的错误标法: 1.1 金刚石膜的切削性能[20] (文献不要标注在各类标题上。) 金刚石膜涂层刀具为在硬质合金(Y G6)基体上通过非平衡磁控溅射镀制的一层约 12μm厚的金刚石薄膜,金刚石尺寸晶粒≥3μm。 正确标法: 1.1 金刚石膜的切削性能 金刚石膜涂层刀具为在硬质合金(Y G6)基体上通过非平衡磁控溅射镀制的一层约 12μm厚的金刚石薄膜,金刚石尺寸晶粒≥3μm[20]。 2.多数同学的参考文献书写不正确。 主要问题是参考文献的格式不对,不够规范。请严格按照我给出的模板修改。因为学校的检查主要针对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论文格式是否规范,也是各位同学的毕设论文得分的关键! --------------------------- 例如,下面的错误标法: [3]祁瑞广. 发动机用刀具钝化机的研发与应用[A]. 工具技术,2008,2:15~16,3:25~26 (文献来源写错了)

正确写法: [3] 祁瑞广. 发动机用刀具钝化机的研发与应用[D]. 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8 -------------- 例如,下面的错误标法: [3] 杨振祥. 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刃口钝化方法及刃口圆弧半径的测量[J].工具技术,1990年第24卷第10期(按标准格式写文献,补全页码,英文标点后面加空格)正确写法: [3] 杨振祥. 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刃口钝化方法及刃口圆弧半径的测量[J]. 工具技术,1990,24(10):2-7 -------------------------------- 例如,下面的错误标法: [6] 桂育鹏,于启勋. 刀具刃口钝化技术的探讨[J]. 北京市技术交流中心,1970-01-01(刊名不对,作者单位不是刊名。刊名是这篇文章的期刊名称,补全页码) 正确写法: [6] 桂育鹏,于启勋. 刀具刃口钝化技术的探讨[J]. 机械工人:冷加工,2004(6):43-44 ---------------------------------- 例如,下面的错误标法: [3] 杨振祥. 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刃口钝化方法及刃口圆弧半径的测量[J]. 工具技术,1990,24(10):2 正确写法: [3] 杨振祥. 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刃口钝化方法及刃口圆弧半径的测量[J]. 工具技术,1990,24(10):2-7 ------------------------------------------ Fang N, Wu Q. The effects of chamfered and honed tool edge geometry in machining of three aluminum alloys [J]. College of Engineering, Utah State University(刊名不对,作者单位不是刊名), 2005, 45:1178-1187 正确写法: Fang N, Wu Q. The effects of chamfered and honed tool edge geometry in machining of three aluminum alloy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2005, 45:1178-1187 3.存在错别字和不通顺的语句。 特别是某些段落是copy现有文章的,copy时存在很多错字和没有识别的文字。要求各位

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 灵芝属真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从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多糖类化合物是灵芝属真菌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灵芝多糖结构如分子量、单糖组成和糖苷键类型等,对其活性影响很大,本文列举了灵芝多糖结构通用的检测方法。已有实验证实,灵芝多糖的生物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方面。 灵芝是担子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药用真菌,古代就认为其有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的功效,对其药性十分推崇。灵芝类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且因所用菌种培养方法、提取方法等不同而异.研究灵芝类的化学成分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比较灵芝属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如子实体、菌丝体、孢子体)所含的化学成分,通过药理及临床研究确定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分.目前研究较多的灵芝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类化合物、多糖类、核苷类、甾醇类、生物碱类、呋喃衍生物、氨基酸多肽类、无机元素、脂肪酸等现代科学检测表明,灵芝在免疫系统的调节、通过增强宿主免疫调节功能达到抗肿瘤作用、抗病毒作用、通过提高氧化酶活性而清除体内自由基达到抗衰老的作用、降血脂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医学作用。随着近年来对灵芝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灵芝多糖的主要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的结构 如同其他的生物活性大分子,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依赖于化学结构,因此,要研究灵芝多糖生物活性的机理,不可避免的要研究其化学结构。对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单糖的组成、多糖分子量范围、单糖连接方式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灵芝多糖化学结构由于灵芝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化学结构的某些方面是固定不变的。 灵芝多糖的组成

金属材料渗碳淬火工艺综述

金属材料渗碳淬火工艺综述 摘要:渗碳与淬火在金属材料热处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渗碳是目前机械制造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能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淬火是热处理工艺中最重要,也用途最广泛的工序,能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关键词:渗碳,淬火,耐磨性,强度,硬度 1、渗碳工艺 1.1、渗碳原理 将低碳钢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在850~950℃加热保温,使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面并获得高渗碳层的工艺方法叫做渗碳。齿轮、凸轮、轴类等许多重要机械零件还有模具经过渗碳及随后的淬火并低温回火后,可以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以及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而心部仍保持低碳,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处理后的材料既能承受磨损和较高的表面接触应力及冲击负荷的作用。 渗碳属于化学热处理,过程由分解、吸附和扩散三个基本过程组成,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2CO→[C]+CO2 Fe+[C]→FeC CH4→[C]+2H2 1.2、渗碳分类 根据渗碳剂的不同,渗碳方法有固体渗碳、气体渗碳和离子渗碳。常用的是前两种,尤其是气体渗碳应用最为广泛。 固体渗碳是将低碳件放入装满固体渗碳剂的渗碳箱中,密封后送入炉中加热至渗碳温度保温,以便活性碳原子渗入工件表层。固体渗碳剂由一定颗粒度的木炭加碳酸盐混合而成。渗碳温度一般为900~930℃,渗碳保温时间视层深要求确定,一般需要十几个小时。固体渗碳加热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劳动条件差,渗碳深度及质量不易控制。 气体渗碳是把零件放入含有气体渗碳介质的密封高温炉中进行碳的渗入过程的渗碳方法。这种渗碳方法通常是将煤油或丙酮等液态碳氢化合物直接滴入高温渗碳炉中,使其热裂分解为活性碳原子并渗入零件表面。气体渗碳温度一般为920~950℃。气体渗碳工艺过程通常可划分为升温排气、渗碳(包括强渗和扩散)、降温冷却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文献综述

[1] 罗舟. 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 中国建设教育, 2006 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指导思想,介绍了一些土木工程制图教学的方式方法,从实践角度说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重要性。 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工程技术部门交流技术经验的重要资料。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是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基本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制图原理和绘制工程图方法,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基本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依据学生的实际,运用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看成是人生打基础的一个主要时期,土木工程制图在大学开设,大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尊性强,胆大又自信,因此在教学中选择演示教学,电化教学习观法等直观教学,将使其教学效果显著。 [2] 杨建林.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施工图学法初探[J]. 中国建设教育, 2008 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职业类院校土木工程系列专业学生识图的重点与难点,课改实践中,笔者通过心理减压、"规则"牵引和识图过程中的"求真务实"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房屋建筑施工图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电暖设备施工图。 这三大类施工图中,结构施工图常常被许多学习者列为首要难题。事实上,结构施工图关系到房屋的结构安全,地位重要,从业者不敢掉以轻心,某种程度上使学习者产生畏惧心理;同时结构施工图的绘图规则多、详图多、抗震构造要求多,这又使得不少学习者觉得结构施工图内容太多,节点太乱,有些无所适从。开始接触一幢房屋的施工图,应优先通过建筑施工图建立该房屋的轮廓;房屋纵向柱距(开间);横向柱距(跨度、深度);层数;各层层高;楼梯数量及位置;屋顶形式;主次出入口的位置等方面着手。 [3] 赵军霞.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其剖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7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是目前基本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土建施工图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列举,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并对土建施工图设计应遵循、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阐述,供结构人员设计人员及管理借鉴、参考。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如:危及人的生命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的安全等级直接影响到承载力表达式中结构重要性系数γ的取值,所以必须在设计书中加以说明。概念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对建筑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规则性连续性要求;构筑多道结构抗震防线的要求,即要求结构具有良好的吸能、耗能能力,避免竖向承载力与刚度突变的要求,即避免地震时因塑性变形

金刚石的成因研究(报告)

金刚石的成因研究 一、金刚石的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 除碳外,还经常含硅、铝、钙、镁、锰、铬、铁、氮和硼等杂质元素。除氮和硼外,其它杂质元素多以包裹体的形式存在,如磁铁矿、镁铝榴石、铬透辉石、绿泥石、黑云母、橄榄石以及石墨等。宝石级金刚石含杂质很少,研究证明主要杂质元素是氮和硼,并因此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含氮者称Ⅰ型,其中若氮聚集成片晶,为Ⅰa型,若氮少且成分散状,则为Ⅰb型;不含氮者为Ⅱ型,其中含硼者为Ⅱb型,不含硼者为Ⅱa型。 2.物理性质[1] 金刚石纯净的为无色透明,常见的有含石墨包体的呈黑色,含铬的呈天蓝色,含铝或氮的呈黄色,此外还有较常见的褐色、烟灰色及少到罕见的乳白色、浅绿色、玫瑰色、红色、紫色、蓝色等金刚石。 金刚石的硬度是物质中最坚硬的,它的硬度是矿物硬度中最高的,为10(莫斯硬度)。严格的测量矿物硬度的大小是用绝对硬度—显微硬度计,金刚石的显微硬度为8000-10000kg/mm2,是刚玉的3-4倍,是石英的8倍。 金刚石的比重为3.47~3.56,抗磨性好,熔点高,约为4000℃,化学性质稳定,绝缘性好,耐酸、耐碱。具发光性,日光曝晒后或强光照射后,夜间在暗室中发出淡青蓝色磷光,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绿色、天蓝色或紫色萤光或不发光,不同地区的金刚石所发光色不同。并且钻石的热导率是所有矿物中最高的。 3.晶体特征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具立方面心晶胞。碳原子除位于立方体晶胞的角顶及面中心外,把此立方体晶胞划分成八个小立方体,则在相间排列的小立方体中心还存在着碳原子。 图表 1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 每一碳原子周围有四个碳原子围绕,形成四面体配位,整个构造可视为以角顶连接的四面体组合图一。碳原子间以共价键连结,致使金刚石具有高硬度、高熔点、不导电、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很强的抗酸性和抗碱性等特征。 金刚石晶体为立方晶系其结晶习性最常见是八面体,此外,还有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以及变立方体等。也有呈磨圆的或呈扁平的,双晶常见。

灵芝多糖的功能研究

灵芝多糖的功能研究 摘要: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与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几年来对灵芝多糖在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灵芝多糖;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活性Functions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Abstract:Ganoderma polysaccharide is uppermost effective component in Ganoderma lucidum,having many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s.This paper summarized survey about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anti-oxidant、immunoregulation、reducing blood glucose and lipid、anti-tumor。 Key words:Ganoderma polysaccharide;anti-oxidant; immunoregulation;reducing blood glucose and lipid;anti-tumor 灵芝多糖是从多孔菌科植物灵芝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近年来灵芝多糖主要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抗氧化:张志军等[1]对灵芝多糖的还原能力及其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中通过采用铁氰化钾还原测定灵芝多糖的还原能力,对灵芝多糖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能力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另外,谢韶琼等[2]研究发现,灵芝多糖可减少H2O2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丙二醛的沉积,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张璐璐等[3]研究发现,灵芝多糖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并能较强抑制过氧化脂质反应的能力. 免疫调节:耿卫朴等[4]探讨中药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对人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实验发现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均明显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FN-γ,同时还能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并抑制T淋巴细胞凋亡.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机制主要有[5-7]:直接或间接激活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促进未分化的脾细胞在体外增殖,显著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DHA聚合酶A的活性及促进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的分泌、表达,从而实现其免疫调节功能. 降血糖:曹佳等[8]以四氧嘧啶诱发小鼠发生糖尿病,研究了人参、灵芝、何首乌和枸杞四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人参、灵芝、何首乌和枸 杞四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均能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浓度,血糖降低率分别为29.61%、35.26%、33.66%和28.49%.其中以何首乌和灵芝的降糖效果最为明显,而人参和枸杞次之.方敏[9]在

综述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茅春城

综述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茅春城 发表时间:2020-02-26T15:49:00.790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7期作者:茅春城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加大对交通行业的投入,尤其是市政道路,其建设数量越来越多。 浙江三江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也是市政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其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不过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车子数量在高速增加,对道路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道路路基施工工艺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施工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科学的施工工艺,不仅可以很好的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而且还能有效提高道路施工效率,其经济效益高,因此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同与推广。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该市政道路施工中采用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进行详细介绍,并同时提出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本次工程实践经验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高借鉴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加大对交通行业的投入,尤其是市政道路,其建设数量越来越多。目前,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普遍会使用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该技术主要是把一定剂量的水泥跟一定级配的碎石或者砂砾进行充分搅拌而形成的混合料,并将其进行摊铺碾压后所形成的路面基层。这种施工工艺不仅操作简单、灵活,而且材料来源方便,其所形成的基层具备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板体行好等优势,因此被迅速推广到市政道路建设中,并取得很好的施工效果。为了更好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质量控制。 1、工程概括 本工程为某一城市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该道路地处城市交通要塞处,每天过往车流量大且超负载现象严重,因此对该道路的施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加上距离该道路不远处就有碎石砂砾原料,因此该市政道路将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序 2.1施工之前的准备 在正式进行铺筑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该道路的施工路段进行实地勘探,勘探其下承层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并且其表面够坚实、平整、无推移、松散等现象,一切符合要求后方能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施工中所使用级配碎石在作为底基层时,其压实度必须达到95%以上。 2.2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的选择 市政道路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在选择水泥时需要确保水泥初凝时间大于3小时及终凝时间超过6小时,一般情况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即可,相关采购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选购。 (2)粒料颗粒范围 本次工程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其选用的碎石最大粒径不能大于37.5毫米及其压碎值不得超过30%。 (3)水源的选取 日常饮用的自然水比较适合用来拌制和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如果要使用到别的水源,需要先进行试验,确定不会对水泥强度造成影响后方能用于施工。 2.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对于整个道路的施工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先进行试验,得到最佳配合比后方能投入正式施工中。 2.4施工步骤 (1)测量放样 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做好以下一系列工作,包括道路中桩定位、原地面标高测量以及宽度放样。得到精确的测量数据后需送与监理部门审查,审查合格之后才能应用到施工中。另外施工人员同样需要对控制桩以及控制基线进行维护,并时时进行复核。 本次工程的控制桩选用的事直径为16毫米的光圆钢筋来加工成钢钎,同时在其顶部焊接上螺纹丝扣,这样方便于进行控制线高度的调整,这种施工工艺不仅刚度大且还能进行材料的回收,经济效益高。另外选用直径为2或3毫米的钢丝作为控制用的基线,并以道路控制桩为基点进行张俭。在作业中,若相邻控制桩间的道路坡度一致时,这时钢丝的张拉长度就不得超过100米且要运用紧线器把起两端拉直。在拉直时,注意不要过长,以免出现挠度。 (2)松铺系数的确定 松铺系数时道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直接影响到道路的施工质量。由于松铺系数在施工中容易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不易进行确定。若其数值过大,则容易造成铺筑层太厚,不仅浪费而且还会对最终的压实效果造成影响;若其数值太小的话,则会导致铺筑层压实后的厚度达不到设计所要求,这样最终会影响到基层的抗折及抗压强度,降低道路的路面性能及使用寿命。因此道路施工中的松铺系数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保证准确。本次工程的松铺系数经过测量,最终得到其松铺系数为1.22以及虚铺厚度为24.4厘米。 (3)混合料的摊铺 混合料按照规定要求拌制完成后,接着就可以进行摊铺作业。在正式摊铺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清理干净道路底基层面上松散结构、浮沉杂物等,接着喷水进行湿润,同时工程负责人还需制定好第二天施工工程量的计划并和施工队友进行落实,确保施工中摊铺机械的正常运转,不会出现因拌合战出料不足而造成停工等不良现象。 在正式摊铺之前,需要保证机械全部就位,并调整好传感器臂与控制线间的关联,接着严格按照控制基线,得出本次工程虚铺的厚度

金刚石研究文献综述

合成金刚石文献综述 1 前言 金刚石,俗称钻石,在工业和宝石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业领域主要是作为超硬材料在采掘机械的钻头、切割机的刀具、磨具等,宝石用途主要是作为主镶宝石和陪镶宝石。随着天然金刚石的日渐稀少,人工合成金刚石成为世界各国晶体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目前的资料中,金刚石具有最大的原子密度(176atoms/nm3),最大可能的单位原子共价键数目,极强的原子键能(7.6eV),这些为金刚石的特殊性质提供了基础。金刚石是等轴晶系,立方晶胞,它的晶胞特点使得金刚石成为一种极限功能材料:最高硬度(10400kg/mm2),最高热导率(常温下20W/cm.K),最高传声速度(18.2km/s),最宽透光波段,抗强酸强碱腐蚀,抗辐射,击穿电压高,介电常数小,载流子迁移率大,绝大部分金刚石既是电的绝缘体,又是热的良导体,而掺杂后又可成为卓越的P型或N 型半导体。金刚石在常温下抗所有酸、碱的腐蚀,即便是在高温下也抗所有酸的腐蚀。在现代社会中,金刚石被广泛的应用到工业、科技、国防、医疗卫生等很多领域当中[1]。 2 正文 2.1金刚石的合成理论 金刚石的化学组分为碳,它和石墨同为碳的同质异象体,因此,合成金刚石的原理就是借助于金刚石组分为纯碳的特点,设法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目前人工合成金刚石的主要理论有三种,分别为:溶剂论、催溶论和固相转化论[3]。其中,溶剂论认为,在金刚石热力学稳定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在有触媒(比如金属)存在时,非金刚石型碳(比如石墨)溶解于熔融的金属中而形成一般意义上的化学溶液。当相对于金刚石的溶解度达到过饱和时,金刚石就会从溶液中成核晶出。无触媒存在时,则认为是在更高的压力和温度下,石墨熔化解体,温度降低时熔体冷凝而得到金刚石。总之,无论什么条件下。金刚石形成的前提是石墨的解体。有触媒存在时金刚石形成的

新奥法施工技术文献综述

新奥法施工技术文献综述 随着隧道工程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岩体力学的兴起, 在20世纪50 年代产生了新奥法, 它对隧道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提出了新概念。奥地利学者腊布塞维奇于1934 年提出了在隧道中应用喷浆技术, 并于1942 年~ 1945 年在奥地利的劳普隧道开始使用喷射混凝土技术。二战后, 混凝土喷射机及速混凝剂的出现,使喷射混凝土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以后又出现了锚杆。腊氏以锚喷支护的实践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新奥法,并于1954年~ 1955 年首次应用于奥地利的普鲁茨 依姆斯特电站的压力输水隧洞工程中, 于60 年代取得专利权并正式命名,被介绍到我国, 并得到迅速发展。事实证明,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中采用新奥法,可节省大量木材, 改善施工条件, 也为大型施工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条件。 新奥法是在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毫秒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并以形成复合式内外两层衬砌来修建隧道的洞身,即以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等为外层支护形式,称为初次柔性支护,系在洞身开挖之后必须立即进行的支护工作。因为蕴藏在山体中的地应力由于开挖成洞而产生再分配,隧道空间靠空洞效应而得以保持稳定,也就是说,承载地应力的主要是围岩体本身,而采用初次喷锚柔性支护的作用,是使围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次衬砌主要是起安全储备和和装饰美化作用。 1934年,新奥法主要创始人 L.V. 拉布采维茨在就试图将喷浆方法用于地下工程。他在1942~1945年建造的洛伊布尔隧道中采用了双层薄衬砌,即先喷一层

混凝土,待变形收敛后再喷一层。 1944年,他发表了有关喷混凝土的论文,并指出了围岩动态随时间变化的重要性。 1948年,又指出了量测工作的重要性。又无公害的新喷敷方法新奥法。 1948~1953年喷混凝土在奥地利首次用于卡普伦水力发电站的默尔隧洞。 最早在欧洲推广使用锚杆的是1951~1953年建造的伊泽尔-阿尔克电站的有压输水隧洞。 1953~1955年修建普鲁茨-伊姆斯特电站的有压输水隧洞时,按照拉布采维茨的建议,充分采用锚杆而获得成功。 1957~1965年是着手发展新奥法的时期。拉布采维茨于1963年将这一方法正式命名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 1964~1969年又提出了在岩石压力下隧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强调采用薄层支护,并及时修筑仰拱以闭合衬砌的重要性。根据实验证实,衬砌应按剪切破坏进行设计计算。 奥地利的马森贝格道路隧道由于地质不良,用比国法失败后,改用新奥法使闭合隧道衬砌环的经验取得成功,并在1971年及1974年分别用于地压很大的陶恩隧道和阿尔贝格隧道。 新奥法支护机理 其基本观点是根据岩体力学理论,着眼于洞室开挖后形成塑性区的二次应力重分布,而不拘泥于传统的荷载观念。所以它主要不是建立在对于坍落拱的“支撑概念”上,而是建立在对围岩的“加固概念”基础上。在合理的临界限度内,它所需要的表面支护抗力Pi是与围岩塑性区半径R、洞室周边位移ur、以及围

金刚石材料的功能特性研究与应用

陶瓷专题 金刚石材料的功能特性研究与应用 高 凯,李志宏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Study and Application on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Diamond Materials GAO Kai,LI Zhi hong (S chool of M ater ial S cience and Engineer ing,T ianj in Univer sity,T ianj in300072,China) Abstract: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diamo nd mater ials and its study and application recent years on w ide bandg ap semiconducto rs,ultraviolet detectors,sing le pho to n source for quantum computer,so nic surface diffusion and electronic encapsulatio n w 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and other po tential application on func tional proper ties of the diamond materials w ere expected. Key words:Diamo nd,Functional proper ty,Study,Application 摘要:本文综述了金刚石的功能特性及其近年来在宽禁带半导体、紫外探测器、量子计算机用单光子源、声波材料和电子封装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金刚石材料在其它功能特性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金刚石;功能特性;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TB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35(2010)04-0009-05 金刚石是目前工业化生产的最硬材料,其前通常利用其硬度特性广泛地作为加工、研磨材料。但它除了具有高硬度之外,其许多优异特性被逐渐发现和挖掘,如室温下高热导率、极低的热膨胀系数、低的摩擦系数、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大的禁带宽度(5 5eV)、高的声传播速度、掺杂诱导的半导体特性以及高的光学透过率,使其在机械加工、微电子器件、光学窗口及表面涂层等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金刚石材料的功能特性研究与应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破和进展。 1 在宽禁带半导体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在光电子学中的应用前景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但是由于n型金刚石半导体掺杂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使制备同质结的困难加大,目前领先的依然是麻省理工学院有关于金刚石薄膜p n结的研究[1],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的Koizumi等第一次制备了金刚石薄膜p n结,在金刚石单晶的(111)面上以同质外延生长的方法制备了两层金刚石薄膜,p型半导体使用B元素掺杂金刚石薄膜而成,n型半导体则以P元素掺杂制备,然后他们对这个装置进行了改进,在施加20V 偏压电路的情况下,装置被激发出了紫外光,并且指出,该装置可以在高温下运作。Alexo v A等[2]则在掺杂B元素后的金刚石薄膜上用同质外延法制备了一层掺杂N元素的金刚石薄膜,但是并没有详细报道此p n结的电致发光等特性。之后有关同质结的报道很不常见,估计主要是还是因为金刚石n型半导体掺杂的可重复性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所致,目前报道都集中于金刚石半导体异质结上,比如,已在Si晶片上生长含B金刚石薄膜[3],或者是制备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diodes)和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 rs,FET)。 1987年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含B金刚石薄膜的方法并不完善,所以Geis等[4]用合成含B 金刚石单晶的方法制备了由W元素接触的首个金刚石肖特基二极管,并在700下考察了样品的性能,确定了样品具有很高的击穿场强。同一课题组的相关人员进一步考察了不同金属元素接触对金刚石肖特基二极管性能的影响[5],大量的工作表明,使用Al,Au,H g元素作为含B金刚石的表面接触元

灵芝多糖的功能特性

灵芝多糖的功能特性 摘要:对灵芝多糖的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及其应用和展望。 关键字:灵芝多糖功能应用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about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aride's function appliance and development and so on . Keyword: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aride function appliance 一、灵芝多糖的功能: 1、免疫调节功能 迄今为止,关于灵芝多糖免疫调节功能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其免疫功能可能是灵芝多糖能直接或间接激活 T 细胞、B 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NK)等免疫细胞、促进未经纯化脾细胞在体外增殖,增强 DNA多聚酶a的活性及促进白细胞介素分泌等实现其免疫功能。据报道,许多适量灵芝多糖可明显增加T细胞增殖、T 细胞表面表型表达及 T细胞诱生 IL-2 能力,增强 T 细胞DNA多聚酶活性、增加 T 细胞亚类数量和功能具有明显免疫增强和恢复作用。 2、抗辐射 辐射对机体造成损害的机制之一是产生大量自由基,引发一系列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细胞中核酸、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破坏,最终对各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辐射引发免疫功能降低,基因突变等也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3、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灵芝多糖能防止肿瘤的发生和抑制肿瘤的生长,并已用于临床治疗肿瘤。实验证明,大多数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是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 通过增强宿主免疫调节功能即宿主介导抗肿瘤活性来实现的灵芝多糖并无细胞毒作用,即不能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而是通过增强Ma的吞噬功能,促进T 淋巴细胞增殖, 增强T 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诱导某些免疫因子产生等途径来抑制肿瘤生长。 4、灵芝多糖的抗衰老作用 近代的科学研究证明,灵芝菌丝体和子实体中含有的高分子多糖类生理活性物质除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外,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山西农业大学的陈书明等研究了灵芝菌丝体中含氮多糖对动物机体红细胞内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含氮多糖对实验小鼠红细胞内SOD 的活性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邢国庆等的研究发现,灵芝多糖口服液可提高 SOD 含量,增强机体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终止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 延缓衰老。雷林生等的研究证明, 每日喂小鼠灵芝多糖 25mg/ kg 和50mg / kg ,连续4d,可明显增强老年小鼠脾细胞内 DNA 多聚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44. 0%和 58. 4%。 5、灵芝多糖的抗血栓、抗血凝作用 灵芝的水溶性部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灵芝子实体经水提、乙醇沉淀制得的灵芝多糖( GLPS)精品,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 P< 0. 01)。GLPS 能明显抑制大鼠的血栓形成( P< 0. 01) ,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P< 0. 01) , 同时能明显延长部分凝血时间( P<0. 01) 。说明GLPS 具有抗血栓和抗凝血的作用,以每日 200、100、50mg/ kg 灵芝多糖给小鼠喂药7d,可明显地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每日以140、70 和35mg/ kg 灵芝多糖喂大鼠7d,能明显延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时间, 抑制血瘀大鼠体外血栓的形成并降低血瘀大鼠的血浆比粘度。 6、抗氧自由基作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应用综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应用综述 【摘要】目前,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时间长、工艺复杂,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对结构内力存在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文章首次提出根据施工不同阶段定义结构形态,并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施工过程存在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的必然性,指出了施工工序的不同时其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差异,明确了施工力学研究内容及方法,进一步提出对特殊结构进行施工控制的必要性,并根据大量土木工程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力学应力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 工程控制理论最早应用于军事工程和航天工程。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智能化控制的出现,这一理论不仅仅局限于高尖端的技术领域的应用,其已逐步应用到社会、经济、规划、管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本是较早将工程控制理论应用到土木工程的国家,特别是应用在地下工程中隧道、盾构以及大跨度桥梁的施工上。利用工程控制理论,主要是对工程中关键位结构的应力、挠度等参数进行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最后返回现场指导施工。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大量工程项目的出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施工过程的控制对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对地下工程进行信息化施工、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力学分析、对大跨空间结构寻形分析、对桥梁工程进行施工控制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在桥梁施工的应用方面,较为系统的利用现代控制理论进行施工控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在地下工程中,尽管没有引人施工控制概念,但仍是按照工程控制理论的思想指导施工,总结出“理论导向、经验判断、严密监控、适度反算”的信息化施工理论。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已经开始考虑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徐变对施工的影响。 国外土木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研究还不能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由于施工控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特别是非线性分析、反馈分析、最优控制、系统识别、材性分析等。目前既有一般性基础理论的研究,又有应用性理论的研究,但缺乏系统的集成和有价值的应用。 (2)缺少验收标准与规范。一些领域对施工控制缺乏概念和思维方式,更无标准可言。也有一些领域有一般性的标准,但对大多的创造第一的工程仍缺少足够的科研准备。对于施工控制的标准如何提出,不仅涉及到长期发展问题,也涉及到一个可操作性的问题。但有一点就是要对没有经验借鉴的工程必须全面贯彻施工控制,避免出现重大决策的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