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081156-基于北京道路拥堵指数的对北京交通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11081156-基于北京道路拥堵指数的对北京交通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11081156-基于北京道路拥堵指数的对北京交通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11081156-基于北京道路拥堵指数的对北京交通现状的分析与建议

学年第学期期

《系统分析与评价》课程考核报告

任课教师:

2013年月日

摘要:

针对北京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结合系统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运用交通拥堵指数并举例对交通拥堵指数、北京交通提出一些改善建议和意见。结合国际城市的交通管理的经验,参考国外对交通状态的评价方法,建议从控制机动车数量、出行率及鼓励市民采取公共交通等多方面加强对北京市交通的管理。北京要想实现持续的、快速的发展,必须妥善地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

关键词:

交通;交通拥堵指数;建议

引言: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交通的顺畅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关乎着城市的形象。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北京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状况日益严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交通投入、道路系统的原因,也有交通结构、交通管理的原因,更有城市功能结构与布局上的原因。如何控制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成为了北京市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而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为此,北京市首创了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或拥堵的概念性数值,简称交通指数,又称为交通拥堵指数或交通运行指数。交通指数取值范围为0至10,每2个数一等级,分别对应“畅通”、“基本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严重拥堵”五个级别,数值越高,表明交通拥堵状况越严重。

而本文将根据这个交通拥堵指数,对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并选择海淀黄庄地铁站作为例子。

一、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的道路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1997年底,北京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2306公里,公路密度0.79公里/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但与此同时,飞速发展的机动车的保有量以及伴随而来的交通拥堵现象也表现出来。1990年以来,北京市机动车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至15%。交通需求量的不断膨胀,与城市道路发展的滞后,共同促成了北京市区交通拥挤不堪。并且随着GDP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的普及率也得到了飞速的提高。这一切使得北京的交通状况日趋紧张。

进入21世纪后,北京开始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迈进。而在此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副产品,交通拥堵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北京市政府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但与人口、车辆增长的速度相比,交通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目前北京市已形成以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等城市环路和长安街、平安大街、门大街、两广路等多条主干道为依托,以八达岭、机场、京承、京通、京沈、京塘、京开、京石等多条高(快)速公路为放射,以若干次干道、支路为连接的网状基本道路格局,截至2005 年初,北京市道路总里程已达到19 009km。

北京的交通建设发展不可说不快,然而机动车的保有量却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1949年至1997年,在漫长的47年后,北京市的机动车总量才突破100万辆。而1997年至2003年8月,仅用6年多时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就突破200万辆大关。而在两年后的2005年,这个数字又被刷新成了258万辆,截至2009年6月,北京机动车已达到371万辆,机动车驾驶员537万人。在九十年代末,北京街头还只能看到“京A”到“京C”号段。而截至2009年6月,“京P”号段发放已接近尾声。在这飞速的发展中,私家车成为了数量膨胀最大的一个群体。根据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小型汽车就会进入高速发展期,基本普及进入普通家庭,而北京自2001年人均GDP就已经突破3000美元,2008年北京人均GDP就已经突破9000美元,私家车也已经开始普遍进入北京寻常百姓家,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据北京市交通委统计,1994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7万辆,其中私家车拥有量20万辆,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的29.85%;2005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58万辆,其中私家车拥有量达130万辆,占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比率上升至50.39% 。但这期间公路长度仅增长了22%,而民用机动车却猛增了208%,几乎是公路增长速度的十倍,由此可以看出供给与需求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可以说,这几年私家车的发展带动了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高,车辆需求的过剩与道路供给的不足成为了北京市交通拥堵的症结所在。

在早晚高峰时间段,二、三环路与各个进出城主要联络线统统成为了拥挤的“停车场”,拥堵大面积的出现。可以说,日复一日的堵车已经成为了北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每天面对堵车所表现出的麻木也已经成为首都居民心态上的真实写照。有研究表明,二环路高峰小时流量达到12000多辆,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达到16000辆,远高于当初设计流量9000辆;三环的最高流量已经达到14000多辆。北京早晚流量高峰期间,城区内道路90%以上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高峰小时干道平均车速为每小时20公里左右,在一些路段,车辆的通行时速有时降到10公里以下,个别路段甚至降到5公里以下,真是开车还不如走着快,堵车都成堵心了!

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于2006年4月公布了全市周期性拥堵较为突出的59处点段。在这些拥堵点中,分布最多的三个区就是CBD所在的朝阳区、高校等科研机构集中的海淀区以及商贸批发物流发达的丰台区。上述地段本身的交通压力就很大,一旦遇到突发的交通状况便会形成大面积的拥堵,在这些地方车辆平均排队长度达550米。如果以每辆车长5米,双方向有6条机动车道计算,则受到拥堵影响的车辆至少有660辆,这还没有包括环路上的状况。可见整个北京市受拥堵影响的车辆数目是十分惊人的,而由拥堵所造成的社会成本的数字也是十分庞大的。首先,汽车本身就拥有着不小的外部成本,首当其冲的就是汽车排放的尾气所造成的环境成本,据亚洲开发银行公布的报告显示,北京是亚洲国家当中空气污染问题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与北京并列的还有西安、加德满都等地。而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就是汽车尾气所造成的。虽然近些年大力治理汽车尾气,大幅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但汽车总量的提高还是让人对尾气的排放有些担心。毕竟北京有370万辆机动车,即使执行最新的欧洲汽车排放标准,这个数量的汽车对空气的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另外,汽车交通还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成本。北京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于纽约等世界城市的水平,1998-2002年,北京市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一直徘徊在1500左右。正是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出行量日趋增多,给本已不足的道路设施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势必将进一步加剧了道路堵塞的发生。与机动车自身的外部成本相比,一旦发生交通拥堵,所产生的外部成本更为惊人。根据研究表明,北京市高峰期的平均车速仅为20公里/小时,而全市汽车年延误车时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6×108小时,

仅延误时间的成本就达到了50多亿元。而在交通拥堵中所消耗的燃油的成本也十分可观,以北京市92号汽油7.8元/升计算,所产生的外部成本更是接近100亿元。再加上交通拥堵所产生的噪音污染,拥堵所产生的道路长时间占用,北京因交通拥堵每年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将达到近160亿元,占全北京GDP的1.5%。

随之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北京道路交通拥挤,出行效率下降;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停车问题突出;交通公害问题日益严重;交通安全,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突出,道路交通事故率高居不下,驾车、乘公交车、骑自行车、行人过街的交通安全感均有下降;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环境未得到明显改善;交通秩序混乱。

二、交通拥堵指数

交通拥堵指数又称交通运行指数,是北京市首创的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或拥堵的概念性数值,简称交通指数。交通指数取值范围为0至10,每2个数一等级,分别对应“畅通”“基本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严重拥堵”五个级别,数值越高,表明交通拥堵状况越严重。即交通指数在0-2之间为畅通,可以按道路限速标准行驶;2-4之间为基本畅通,比畅通时多耗时0.2至0.5倍;4-6之间为轻度拥堵,比畅通时多耗时0.5至0.8倍;6-8之间为中度拥堵,比畅通时多耗时0.8至1.1倍;8-10之间为严重拥堵,比畅通时多耗时1.1倍以上。

交通指数是对分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动态车辆位置信息(简称浮动车数据)进行深入加工处理获得的,在北京是通过全市3万多辆出租车上的车载GPS回传动态数据给数据处理中心。首先对车辆位置数据处理,得到不同功能等级道路的运行速度,然后根据道路功能不同以及流量数据计算该道路在全网中所占权重,最后通过人对拥堵的感知判断,给出换算到0-10的指数指标值。交通指数并不意味着车速,因道路情况不同,速度带给人的感受并不相同。比如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快速路上感觉就是严重拥堵,而在胡同等狭窄道路中就感觉比较顺畅。为了测算区分出这些等级,千余名工作人员携带GPS等仪器,几乎跑遍大街小巷,之后通过比对现场感受和数据测算,最终确定各种不同道路的交通指数。

美国德克萨斯州交通研究所1994年提出了道路交通拥挤度指数RCI(Roadway Congestion Index)的概念,并用来评价道路拥挤的严重性。该指标是根据道路交通量和车辆日行驶里程得到的,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大中城市。日本在道路交通状况调查中采用拥挤度指标。拥挤度被定义为路段实际交通流量与白天12小时的评价基准交通流量之比。评价基准交通流量可由道路等级及其通行能力、峰值率等计算得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采用拥堵指数来比较不同等级道路及区域的交通拥堵状况。拥堵指数是在考虑路段长度及路段速度限制的情况下实际旅行时间和自由状况旅行时间的差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I表示拥堵指数,T表示路段平均旅行时间;L表示路段的长度,S表示路段的自由流速度。所谓的自由流速度,是指交通流的理论速度,是交通密度趋于零时的速度,即几乎没有车辆时的速度;或者是在交通量很小的条件下,车辆通过没有信号交叉口的城市干道的路段平均速度;或者是在交通量很小的条件下,高速公路基本路段或多车道公路路段上小客车的平均速度。拥堵指数的范围大于等于0。拥堵指数取0值表示道路交通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此时实际旅行时间等于自由流状态旅行时间。原则上,拥堵指数可以取很大的值,但在实际通行路网中,交通拥堵的持续时间不会无限大,一般4以上即被认为是

最严重的拥堵等级。

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的交通拥堵指数,考虑的更多的是不同路段的行驶速度和驾驶感受而得出的交通拥堵指数。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这个指数已经有很高的描述意义,但是我仍旧对其有一些看法。首先,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给出的实时道路信息,我们大致可以区分出两个高峰期,早上7点-9点,下午5点到7点。我们明显可以知道,早上是上班高峰期,晚上是下班高峰期,这个情况下,就算是同一路段以同一速度行驶,驾驶者的感受也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建议,北京市的交通拥堵指数,应该分时段、分路段赋予权重,在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期等特殊时间,使用一套放大驾驶者感受的交通拥堵指数评价系统。在这套评价系统里,应该加入出行者可接受的出行时间T1和延误时间T2,然后将T1、T2加入北京市交通拥堵指数的评价范围。

另外,现有的交通拥堵指数,基本上是根据车辆拥挤程度、车速、行程时间来衡定交通的拥堵程度。但是我觉得,交通是否拥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的主观感受的一种客观体现。例如,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间、同一路段、同一速度行驶,驾驶者今天心情好,那么有可能不会觉得怎么拥堵。所以,我觉得还可以在交通指数中引入几个参考指标。一是天气情况,二是道路噪声。通过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数据。对天气情况,分为典型的几类,如晴、雨、雪、阴等;利用噪声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测量噪声(dB),并根据对噪声进行分级,跟踪调查20名左右的司机的个人体验(严重拥堵、中度拥堵、轻度拥堵、基本畅通、畅通),以天气情况、道路噪声、行驶速度、驾驶时间段、道路延误等影响交通拥堵指数的因素为因素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为天气情况和噪声情况赋予权重,形成新的道路拥堵指数。

三、其他交通状态量化方法

1.道路交通服务水平是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提出的概念,是目前应用最广

泛的“交通状态”。HCM是由美国运输研究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从1950年第一版发行至今,先后形成了五个正式版本:HCM 1950、1965、1985、2000和2010。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运行状况及出行者主观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度,分为A-F六个等级,用来描述不同的交通流运行状况。服务水平的量化指标因交通设施的类型不同而不同,量化标准也随之不同。

2.日本参考HCM提出了三级服务水平的量化标准。从中可以看出,日本三个等级的服务

水平仅相当于HCM的C、D、E级,这是因为服务水平A、B两级的车流量较低,对于道路资源紧张的日本而言存在浪费。

3.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参考HCM和日本的相关标准,定义了四个等级的服务水平

量化标准。V/C是在理想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

四、分析与建议

1.北京的单中心城市结构导致交通量在中心区过度聚集

北京城市中心区人口、经济、建筑高度密集并逐次向外递减,是典型的单中心向心式土地利用形态。这种单中心城市结构必然导致中心区的城市功能高度集中。中心区包含了行政、办公、文化、商业、商务、教育、居住等几乎所有的职能,在世界所有的首都城市中,北京城市中心区所集聚的功能几乎是最全的,但同时北京中心城区的空间资源非常有限,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中心区高密度、高强度开发。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建议政府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有充分的、足够的重视,并主动地进行改变。

对此,我的建议如下。

1)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采取交通建设适度超前的策略,发挥交通建设特别是轨

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促进郊区新城的健康发展。加快

郊区的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空间。

2)在核心地区(旧城区、CBD、中关村核心地区、大型商业地区)、中心地区(核心

地区以外的市区、新城的中心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为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创造安全和良好的环境,同时,大力倡导市民使用公共

交通和自行车交通。针对公共交通,可以大力发展地铁,这对解决北京的交通拥

堵问题有很大帮助。我们可以运用运筹学的方法举例说明。我们将北京地铁线路

图模拟成为一张网络,然后将我们调查到的数据进行标注,根据数据信息进行最

大流运算。

通过查询知,在高峰时段,每条线路的发车间隔时间如下:1号线间隔发车时间为2.25分钟,2号线间隔发车时间为2.25分钟,4号线间隔发车时间为2.25分钟,5号线间隔发车时间为3分钟,8号线间隔发车时间为5分钟,10号线间隔发车时间为2.75分钟,13号线间隔发车时间为4分钟。

每趟地铁的最大运营量经查询是1400人/趟,在高峰时间段,我们假设,每条线路的发车间隔时间是合理的,即每趟地铁都是满运载量的。因此可得出每分钟的北京地铁不同线路的最大流量。1号线最大每分钟运载量为622人/分钟,2号线最大每分钟运载量为622人/分钟,4号线最大每分钟运载量为622人/分钟,5号线最大每分钟运载量为466人/分钟,8号线最大每分钟运载量为280人/分钟,10号线最大每分钟运载量为509人/分钟,13号线最大每分钟运载量为350人/分钟。将所得的北京地铁不同线路的最大流标注于图中,即完成了地铁线路图的数据化,可以进行网络最大流问题的求解。

1)标号过程

①.首先给Vs标上(0,+∞)

②.检查Vs,在弧(Vs,V3)上,fs3=500,cs3=622,fs3

l(V3)=min[l(Vs),( cs3 –fs3)]=min[+∞,622-500]=122,

得V3的标号为(Vs,122)

③.检查V3,给V4,V7,V10标号为V4(V3,122),V7(V3,122),V10(V3,122)

④检查V7,给V11标号为V11(V7,122)

⑤.检查V2,给V15标号为V15(V11,122)

⑥.检查V2,给Vt标号为Vt(V15,97)

(2)调整过程

按点的第一个标号找到一条增广链,可见u+={(Vs,V3),(V3,V7),(V7,V11),(V11,Vt)}

按θ=97在u上调整f

u+上:

fs3+θ=500+97=597

f37+θ=200+97=297

f7,11+θ=350+97=447

f11,15+θ=475+97=572

f15,t+θ=525+97=622

其余的fij不变

(1)标号过程:

①首先给Vs标上(0,+∞)

②检查Vs在弧(Vs,V3)上,Cs3>fs3,则给V2标号为(VS,l(Vs)),其中

l(V3)=min[l(Vs),(cs3-fs3)]=min[+∞,25]=25

③检查V3在弧(V3,V2)上,f23>0,则给V2标号为(-V3,l(Vs)),其中

l(V3)=min[l(Vs),(cs3-fs3)]=min[+∞,25]=25

④同理检查V2给标号V1(V2,25),V6(V2,25)

⑤检查V6给V9标号为(V6,25)

⑥检查V9给V13标号为(V9,25)

⑦检查V13给Vt标号为(V13,25)

(2)调整过程:

Θ=min{min(cij-fij),minfij}

易见

μ+={(Vs,V3),(V2,V6),(V6,V9),(V9,V13),(V13,Vt)}

μ-={(V3,V2)}

按Θ=25在μ上进行调整f

μ+上:

fs3+Θ=597+25=622

f26+Θ=150+25=175

f69+Θ=200+25=225

f9,13+Θ=325+25=350

f13,t+Θ=375+25=400

μ-上:

f32+Θ=150-25=125

其余fij不变

(1)标号过程

①.首先给Vs标上(0,+∞)

②.检查Vs,在弧(Vs,V2)上,fs2=400,cs2=509,fs2

l(V2)=min[l(Vs),( cs2 -fs2)]=min[+∞,509-400]=109,

得V2的标号为(Vs,109)

同理,V3的标号为(Vs,122)

③.检查V2,由上述标号法,给V1标号为V1(V2,109)

④.检查V1,给V5标号为V5(V1,109)

⑤.检查V5,给V13标号为V13(V5,109)

⑥.检查V13,给Vt标号为Vt(V13,109)

(2)调整过程

按点的第一个标号找到一条增广链,可见u+={(Vs,V2),(V2,V1),(V1,V5),(V5,V13),(V13,Vt)}

按θ=109在u上调整f

u+上:

fs2+θ=400+109=509

f21+θ=100+109=209

f15+θ=50+109=159

f5,13+θ=25+109=134

f13t+θ=375+109=484

其余的fij不变v(f)=fs3+fs2=622+509=1131

地铁的情况并不能完全用最大流问题来概括,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地铁的运载量是很大的,能够承受短时间的大流量。因此,发展地铁对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情况有很大帮助。但是,现在北京的地铁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建议在发展地铁的同时,对地铁的一些基本设施进行增设和改建,以保证能高负荷运转。

因此,建议加快公共客运行业的改革, 对现在的公共交通经营体制作重大调整;科学调整公共交通线路和网络;将轨道交通网络迅速提高到较高水平;提高车内舒适程度,改善换乘环境,提高换乘效率,使公共交通总体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建议继续着力解决新建居住区出行困难、不同交通工具间的换乘不够方便、公交车辆候车时间过长等影响客流量增长的问题。目前北京地面公交线路普遍较长,线路重叠率较高,应要利用高新技术,改变传统交通管理方式,以信息化为基础,促进乘客、车辆、场站设施以及交通环境等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和城市管理水平。

国际经验表明,国外许多大城市在治理交通拥堵过程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教训,即“大量发展汽车造成交通拥堵→修建路桥等交通工程→汽车继续发展,交通仍然拥堵→再新建交通工程→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拥堵难以解决→制定政策限制小汽车使用→交通拥堵最终得到有效治理”。因此,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才是解决北京拥堵的最终办法。一旦公共交通系统发达,出门乘坐公交车就能顺畅达到目的地,自驾车出行的人必然会大幅减少。

2.高峰期现象太明显,区域差异化明显。

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的实时路况数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幅典型的数据图看出北京市的交通高峰期和地区性差异。

北京的高峰期现象特别严重,根据调查,可以得出北京市的两个典型的交通高峰期。早上7点左右到9点左右,下午5点左右到7点左右。而地区的差异也非常明显。北京二环内一般比其他地方拥堵,在高峰期就更加明显。东城区、西城区的拥堵情况比其他地区严重,而石景山区的交通情况却比其他区要好很多。

针对以上提到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通拥堵。除了上述提到的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之外,还有如下几个建议。

1)控制车牌数量。可以参考国际上其他大城市的经验,保持车辆的增长率。每年发放

的车牌数量的可以按照以下计算方法计算得出,截至前一年12月31日的全市车辆

总数再加上每年固定的3%的增加额,减去本年度估计报废的车辆数目以及前一年

实际报废车辆数目,所得的差额就是本年度的新配额。

2)针对城市的不同区域的特征和要求,采取不同的交通政策,高峰期对重点路段采取

限行或者收费措施。2004年伦敦实行道路拥堵收费措施,该措施的覆盖范围在伦

敦的中心市区,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7:00到18:30,每一辆进入市区交通网络的机

动车需要付费。在该收费措施实行的第一周,每天有87000—95000辆机动车因为

使用中心市区的交通网络而付费。该政策实行的前几周,即有效缓解了道路拥堵状

况,使用道路的机动车数量下降了大约25%。伦敦与北京同属国际化大都市,伦敦

的措施属于通过增加机动车出行成本控制机动车出行率,并且取得了很不错的成

效。从长远来看,这将是北京市未来治理交通拥堵的主要方法,但以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北京还无法达到伦敦的效果。首先,市民的经济水平还无法承受如此大的经济

压力。其次,市民的守法意识还有待加强,很多人不会愿意接受这种收费方式。最

后,如何实现不乱收费、多收费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所以北京可以采取

高峰期限行的措施,即在规定的两个小时的高峰期内,某些号段的车辆限制在某些

重点路段的行驶,这样也可以缓解高峰期重点地区的拥堵状况。例如,我们从上图

可以看出,机场高速的交通情况一直不理想,除了修建或者扩建线路之外,还可以

实行一些交通管制政策,即限号限时进高速,开辟机场公交线,鼓励市民乘坐公共

交通等。

3)控制机动车号牌发放量,控制私家车数量。

从控制机动车总量上来看,北京目前的车辆附加购置税为车款的10%,相对比较低,对汽车总量也没有限制,而车价的趋势也是越来越低,这样在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造成交通需求量远远大于道路供给量,造成拥堵。因此建议北京市交通部门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与增加税收,提高汽车购置税,并真正把这一部分税收用于道路建设上去;借鉴新加坡和上海已实施的交通政策,对购车发放牌照数量进行限制,从而从源头限制北京汽车保有量。降低汽车报废年限,提高尾气排放准入门槛,加大公务车改革力度进而减少党政机关公车数量,将北京的汽车总量控制在一定水平上。

3.加强土地使用控制和引导。

1)按照交通容量确定土地使用强度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加入交通影响评价内容,改善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制度,将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交通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之内。

2)推广对公共交通有利的土地使用规划政策和方法

在城市土地使用规划领域全面导入荷兰的土地使用“ABC 政策”。所谓ABC 政策,是荷兰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其目的是为了极大限度地促使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减少使用私人机动车,从而提高交通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城市的环境负荷。

企业的种类不同,其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量的密度也不同。根据企业的交通性质,将企业的用地位置划分为A、B、C三种区域(见下表)。A地区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发达的中心车站附近,适宜安排的企业为就业者密度高,上下班交通量大,业务出行中对机动车依赖性小的企业;C地区主要集中在高速道路的立交和进出口附近,适宜安排的企业为就业者密度相对较低,业务中对机动车的依存度较高的企业;B地区介于A地区和C地区之间,为公共交通和机动车交通都较方便,离公交车站和高速道路的立交较近的地区。由于上下班交通量大的企业被安排在中心车站的附近,可以极大地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相反,对机动车依赖性大的企业,因为被安排在高速道路立交附近,既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机动车行驶距离,又能减少货车进入市中心区。

五、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官方网站

2.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发展纲要》

3.管满泉,《从道路因素分析交通拥堵的成因和对策》

4.王格,《北京交通拥堵现象分析》

5.孙明星,《北京交通现状解析》

6.曹海东,《越俎代庖的交通指数》

7.解斌,《我国城市交通指数编制的理论与方法》

关于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探究

城市交通拥阻的分析与治理 摘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困扰世界各大城市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快速、准确地发现路网中发生的交通拥堵,并估计出拥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扩散范围和持续时间,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拥挤疏导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调查洛阳市中州中路与定鼎路交叉口车流量与红绿灯的设置等情况,发现此路口南北方向的车辆主要是由关林与洛阳站方向的往返车辆,东西方向的车辆主要是由中央百货大楼与老城方向的往返车辆,且南北方向的车流量大于东西方向的车流量。 模型一,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造成此路口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是黄灯时间较短,黄灯时间只有3秒,这样会造成有些车辆因来不及停车而越过十字路口的停车线, 又由于红灯亮了而过不了路口, 故而造成交通混乱。针对此问题,我们在力学与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调整黄灯时间的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列出黄灯时间的求解公式,并计算出黄灯闪亮的最佳时间为7秒。 模型二,道路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车辆增长速度,这就导致了车辆静止平均密度逐年增大,结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路架桥,但换来的不是交通顺畅,而是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挤。针对此现象,我们以交通工具为研究对象,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并结合LINGO软件,得出人们出行选用自行车和大型机动车有利于缓解当前交通拥堵现象。 模型三,为了使交通部门有充分的时间来预防交通拥堵,应该在交通流高峰到来之前做出预测, 进而采取及时的措施并通过交通控制系统削减交通流高峰、避免拥堵的发生,我们采用径向基函数预测功能的神经网络[5],对十字路口的车流量进行实时预测,应用MATLAB软件编程[4]预测出交通高峰期可能通过每个路口的车流量,从而可以给交通部门提供数据,让他们有更充分的时间预防交通拥堵的发生。 关键词:微分方程;线性规划;神经网络; LINGO; MATLAB

【尚择优选】关于改善校门口交通拥堵现象的调查报告

XX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校外活动 关于改善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现状的调查报告 研究时间:20YY.4.1-5.5 学校:XX市暨阳初中 班级:X(十二) 指导老师:赵XX(1373XXX267) 作者:寿XX 关于改善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 暨阳初中学校门口在学生上学放学时常常发生交通拥堵,家长把汽车随意停放在一环线上接送子女,学生安全状况令人担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确定本次校外活动的主题——校门口交通堵拥现状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目的 1、学校门口存在哪些交通隐患。 2、造成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原因。 3、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行动起来改善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现状。 三、调查方法及过程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等方法。在学校范围内对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在校外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到交警队虚心听取交警叔叔的意见,并实地考察了学校周围适宜停车的场所。最后,我们对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四、研究结论与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造成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学校门口场地狭窄,无停车位,大门正对着一环线,车流量密集。而学校附近又没有停车场,家长为贪图方便往往将车停在一环线主道或辅道上。 2、校门口有公交站台,过往乘客不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在放学回家路上追逐玩耍,没有注意环顾前后左右,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大型车辆、机动车太多,行驶速度较快,人行横道前没有按规定让行。 3、分时段放学流于形式。很多班级没有按时放学,大部分家长提前来接子女放学,使家长的车长时间滞留在一环线上,又碰到上下班高峰,使一环线上的拥堵状况更为严重。 五、思考和建议: 结合校门口交通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多开设交通安全课。通过课堂、讲座和绍兴安全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通过学生对家长的影响,提高家长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2、划出家长禁止线,高峰时段增加交警警力,加强管理疏通。在学校门口50M内,高峰期禁止车辆进出,学校的保安、值班老师协同交警管理,维持好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疏导人员和车辆。 3、严格落实分时段放学制度,要求家长按时接送。错开时间段,避免家长的车辆长时间滞留在校门口,以缓解拥堵状况。 4、因地制宜,在学校附近争取更多的停车位,让家长尽量不要把车停在一环线上。如学校附近的朱公路可规划一些停车位,也可利用陶朱路上的三个停车场。 5、鼓励师生骑车、步行、坐公共汽车到校,减少私家车接送子女放学。 六、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的实践与体验,培养了同学们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人受益匪浅。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作者孙宇 学籍批次 0703 学习中心奥鹏北京联大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谢志平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 针对北京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及引起的大气污染和安全问题,结合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提出应重视汽车交通的外部性,认为北京的交通拥堵症结在于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效。根据汽车交通的群体性特点,采用政府方法来解决城市汽车交通的外部性。结合国际城市的交通管理措施,建议采取管制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从控制机动车数量、出行率及鼓励市民采取公共交通等方面加强对北京市交通的管理。 关键词:交通;外部性;政府方法

目录 (2) 引言 (3) 一、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与原因 (3) 1、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 (3) 2、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 (5) 2.1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严重失衡 (5) 2.2城市布局不合理 (5) 2.3交通结构发展失衡 (6) 2.4交通管理水平与市民守法意识落后 (6) 二、北京道路交通拥堵外部性的理论分析 (7) 1、外部性理论 (7) 2、北京交通拥堵的外部成本 (7) 3、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 (8) 4、北京道路交通拥堵外部性的解决途径 (9) 三、解决交通拥堵可借鉴的经验及政策建议 (10) 1、解决交通拥堵可借鉴的经验 (10) 1.1新加坡拥车证制度 (10) 1.2伦敦道路拥堵收费措 (10) 1. 3日本“名古屋交通战略” (11) 2、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政策 (11)

引言: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化的大都市,交通的顺畅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北京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状况日益严重, 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交通投入、道路系统的原因,也有交通结构、交通管理的原因,更有城市功能结构与布局上的原因。如何控制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成为了北京市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利用外部性理论针对北京交通拥堵的成因以及如何解决交通拥堵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一、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与原因 1、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的道路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1997年底,北京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2306公里,公路密度0.79公里/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①。但与此同时,飞速发展的机动车的保有量以及伴随而来的交通拥堵现象也表现出来。1990年以来,全市机动车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至15%。交通需求量的不断膨胀,与城市道路发展的滞后,共同促成了北京市区交通拥挤不堪。并且随着GDP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的普及率也得到了飞速的提高。这一切使得北京的交通状况日趋紧张。 进入21世纪后,北京开始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迈进。而在此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副产品,交通拥堵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北京市政府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但与人口、车辆增长的速度相比,交通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十五”期间北京市基础建设投资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累计完成投资1052亿元(其中地方投资880亿元),为同期GDP总额的5.6%,竣工建成许多新高速路、立交桥。五年来城市道路增长迅速,城八区城市道路通车里程达到4073公里,新增道路长度449公里,比“九五”末期增长12.4%,其中城市快速路通车里程达到239公里,实现规划里程80%以上。市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4696公里,新增1096公里,比“九五”末期增长8.0%;其中高速公路总 ①王蔚, 李志勇. 选择公交是解决交通拥堵的关键[J ] . 北京观察, 2004 (2)。

2016-2017年城市交通拥堵分析报告

此文为WOR的版本,下载后可修改

观点速递 交通拥堵现状 一线城市中上海交通最堵,而深圳地区车主通勤速度最快,平均月车速达到28km/h。面对交通拥堵,驾驶经验丰富的“大叔们”相对通勤速度较快,平均车速达到28.7km/h 。交通拥堵主要原因及治理建议对交通拥堵现状从政策、社会等四个角度出发分析得出交通拥堵原因主要有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不协调、车路矛盾、静态交通容量不足。 面对交通拥堵,现行外国政府的解决方案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美国纽约等城市通过交通信息系统解决拥堵问题,另一方面,法国巴黎和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等城市通过加大公共交通措施投入,鼓励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未来趋势 通过现代化的智能信息技术,构建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路智能网络,不断采集实时交通路况、传输和处理这些数据,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交通参与者,实现车辆有效分布到合适道路网络上,进而提高道路与车辆运营效率。

城市拥堵严重影响各城市通勤车速 一线城市中,上海地区交通拥堵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北京和广州。相对而言,深圳地区在一线城市中拥堵情况较为缓和。 从日均驾驶时间上看,广州驾车时间为86分钟,在一线城市中驾车时间最长。此外上海地区车主平均月车速只23km/h,而深圳地区车主速度最快,平均月车速达到28km/h。 一线城市曰均驾腔时同 78 一线城市交通拥堵指数 不同施区车主月均速度分布 ■ <20kmi'h ■20-6s0krn/h ■ >60fcmiTi

不同年龄车圭平均通勤速屢 25.2 2B.7 面对交通拥堵,驾驶经验丰富的“大叔们”应对自如,相对通勤 速度较快 男性车主的通勤速度要远远快于女性车主,男性在面对交通拥堵上处理得更灵活,驾驶更娴熟。从年龄上看,随着年龄增加,驾驶也越发熟练、通勤速度越快。此外面对交通拥堵,驾驶经验丰富的“大叔们”应对自如,相对通勤速度较快,平均车速达到28.7km/h。 不同性别车主平均通勘速廈 立男

(整理)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对策(最终).

编者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城市发展问题之一,并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面对严峻的交通拥堵情况,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应对。制定相关的治堵对策不仅需要自主创新,同时应该不断地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本刊特翻译本文,对日本在治理道路拥堵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治理道路拥堵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针对城市道路拥堵,日本相关部门从拥堵现象出现的原因入手,确定治理拥堵的两个大的方向。一方面要扩大道路交通容量,另一方面则需要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据此再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为扩大交通容量,则必须先要找出某路段拥堵问题症结所在,对路段的十字路口、平交道进行改造,才能消除道路“瓶颈”,同时还要不断对现有的道路网络进行完善,加强环线和辅道的修建。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方面,通过采取TDM模式对交通需求进行调节和控制,以达到交通供需平衡。此外,要加快建成复合型交通运输网络的步伐。 本文截取了日本国土交通省在2003年发布的关于治理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对策评价报告书部分内容进行翻译。内容主要以国道116号有明大桥路段东侧十字路的改造、小田急小原线上成城学园前站至登户站路段平交道的立体化改造、休山改造工程以及为转移国道7号上新新辅道上的车流量进行的实验等治理拥堵的具体措施为例,从其实施的必要性、有效性、产生的经济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各具体措施在大大缩短时间的同时大量减少因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且能够对群众要求治理城市道路拥堵问题的呼声做出有效回应。事实证明,这些措施的施行有效改善城市相关路段的拥堵状况,确保各路段车辆顺畅通行。 道路拥堵是各国各地区城市化进程中避不开的问题,一些由发达国家证实行之有效的治理拥堵的政策是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借鉴”不等于“硬搬”,要在分析他国治理交通拥堵对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各地区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措施,如此,才能保证措施的有效性。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及解决方法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及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多,北京的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其形成原因复杂且多样。本文将从几方面探讨拥堵的成因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北京交通;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的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加。当机动车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原有的道路交通道路、标志、设施等,不能满足现代交通的需要,就会出现堵车现象。堵车只是现象和结果,原因是由于机动车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原有的道路交通设计已经不适合新的发展要求。本文尝试对北京市交通拥堵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确立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在这些原则指导下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决策参考。一、北京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北京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不断加剧,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动车数量过多,新车增长过快 据北京市交管部门预计,到2015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700万辆。 在现有路面及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如此多的车辆势必将让车路矛盾进一步加剧。 同时,北京新车的增长同样令人担心,大量新车涌向街头,势必造成车流量的 迅猛增加,从而降低了车辆正常行进的速度,遇有突发情况就会形成拥堵或是 变成“停车场”。在机动车急速增长的同时,北京的道路面积拓展缓慢,目前北 京市90%的道路都处于饱和状态【1】 2、道路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仍显不足,公共交通供需矛盾明显 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低、地面公交运行速度慢、换乘不便,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不断恶化,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设备的运力供应不足,以及公 共停车位的供应不足的问题,致使许多家庭购买小汽车,增大了车辆的总量。 3、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交通出行效率低。 北京市热衷于修主干道,不注重次干道、支路的建设,道路密度低,交通流量过于集中,主/次干道、支路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在主/次干道过渡或衔接 路口、路段通行能力低。北京交通对主干道的依赖过度严重,每到高峰期,环 路及连接环路的干道总是堵得“天昏地暗”,而一些支线道路却相对畅通。另外, 一些立交桥,如西直门桥、航天桥、四惠桥、天宁寺桥等,在设计上不尽完善,

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作者:民建桂林市委秦胜忠来源:2011-12-15 一、城市市区交通拥堵的基本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市区面积开始逐渐扩大,道路建设不断增多,出行车辆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很多城市市区交通却开始出现我国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很多城市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总体已经比较严重,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1、地点固定性。这些固定的交通拥堵地段包括:交通要道、商业集中区路段、红绿灯设置多的路段及行人较多穿行机动车道路段。2、时间规律性。很多城市市区发生交通拥堵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时间段: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上下班车流、政务商务车流、旅游休闲车流同时集聚在相同的路段上;周末、黄金周期间出行车辆比平常增加。 二、造成城市市区交通拥堵主要原因 1、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市区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越来越大的增长趋势。 2、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交通需要。(1)、缺少快速、便捷的环城高速线路,使得很多往来各城区的机动车被迫需要经过城市中心区。(2)、一些交通道路功能不清,路网结构欠合理。不少道路都被用来搞商业街、步行街。导致不少道路成为断头路,无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进行车辆分流。一些交通道路设计过窄,道路之间没有分叉路口,无法进行车辆分流。(3)、一些人流量很大的道路没有人行道、地下通道或者人行天桥。大量行人来往于这些机动车道之间,就会造成部分车辆通行极其缓慢。(4)、停车场建设滞后,大量车辆无成本、无序停在交通道路上,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北京交通拥堵咨询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作者孙宇 学籍批次0703 学习中心奥鹏北京联大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行政治理 指导老师谢志平 北京交通拥堵咨询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 针对北京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及引起的大气污染和安全咨询题,结合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提出应重视汽车交通的外部性,认为北京的交通拥堵症结在于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效。按照汽车交通的

群体性特点,采纳政府方法来解决都市汽车交通的外部性。结合国际都市的交通治理措施,建议采取管制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从操纵机动车数量、出行率及鼓舞市民采取公共交通等方面加大对北京市交通的治理。 关键词:交通;外部性;政府方法 名目 (2) 引言 (3) 一、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与缘故 (3) 1、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 (3) 2、北京交通拥堵的缘故 (5) 2.1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严峻失衡 (5) 2.2都市布局不合理 (5) 2.3交通结构进展失衡 (6) 2.4交通治理水平与市民守法意识落后 (6) 二、北京道路交通拥堵外部性的理论分析 (7)

1、外部性理论 (7) 2、北京交通拥堵的外部成本 (7) 3、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 (8) 4、北京道路交通拥堵外部性的解决途径 (9) 三、解决交通拥堵可借鉴的体会及政策建议 (10) 1、解决交通拥堵可借鉴的体会 (10) 1.1新加坡拥车证制度 (10) 1.2伦敦道路拥堵收费措 (10) 1.3日本“名古屋交通战略” (1) 1 2、解决北京交通拥堵的政策 (11) 引言: 都市交通系统是都市赖以生存和进展的保证。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化的大都市,交通的顺畅程度直截了当阻碍着都市的进展。近年来,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北京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状况日益严峻, 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造成交通拥堵的缘故有专门多,既有交通投入、道路系统的缘故,也有交通结构、交通治理的缘故,更有都市功能结构与布局上的缘故。如何操纵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成为了北京市政府亟待解决的咨询题之一,本文将利用外部性理论针对北京交通拥堵的成因以及如何解决交通拥堵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一、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与缘故 1、北京道路交通拥堵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的道路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截止1 997年底,北京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2306公里,公路密度0.79公里/平

西安市区交通拥堵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西安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长,机动化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交通状况日益恶化。虽然城市道路面积以较大速度增长,但仍远远落后于车辆的增长速度。随着同时外来游客的增加,特别是在黄金周期间由于旅游景点的道路设施不完善,存在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也给西安市的城市交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西安市区交通拥堵状况总体已经比较严重,呈现出以下特点: 1、地点固定性。这些固定的交通拥堵地段包括:交通要道、道路改造周边路段、商业集中区路段、红绿灯设置多的路段及行人较多穿行机动车道路段。 2、时间规律性。很多城市市区发生交通拥堵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时间段: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上下班车流、政务商务车流、旅游休闲车流同时集聚在相同的路段上;周末、黄金周期间出行车辆比平常增加。 二、造成城市市区交通拥堵主要原因 1、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西安市近些年来,很多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越来越大的增长趋势。今年,西安市民购车的热情持续高涨,目前西安私家车已占到全市汽车保有量的80%。目前西安机动车保有量132万辆。 2、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交通需要。(1)一些交通道路功能不清,路网结构欠合理。不少道路都被用来搞商业街、步行街。

导致不少道路成为断头路,无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进行车辆分流。一些交通道路设计过窄,道路之间没有分叉路口,无法进行车辆分流。(2)一些人流量很大的道路没有人行道、地下通道或者人行天桥。大量行人来往于这些机动车道之间,就会造成部分车辆通行极其缓慢。(3)停车场建设滞后,大量车辆无成本、无序停在交通道路上,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3、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1)很多机动车违章现象突出。随意抢道、占道、掉头和停车,在没有交警管理、红绿灯的路口,各种车辆互相抢行;部分司机驾驶违反交通规则,占用停车道,阻挡了整个公交车车道,影响了整个道路交通;还有一些司机驾车时候随意左转、掉头;更有司机为了节省通行时间,本来是直行的却在红绿灯处占用左传或者右转车辆路线试图并线。(2)部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行人肆意穿行。很多行人常常行走在自行车道上,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则大都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挤压了公交车和机动车行使空间。 4、市区道路交通管理还有很多地方不到位。(1)、一些城市市区交通秩序疏导基本上还是依赖民警和红绿灯岗亭疏导,管理力量不足,交通管理科技手段还比较低。在交通管理上还是基本采用警力、交通灯等形式,没有大规模使用电子眼,形成严密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2)、部分路段红绿灯过多,导致车辆通行缓慢。不少红绿灯的设计时间不合理,车辆较多的方向反而通行时间较短。(3)、交通安全措施和责任不落实,出现交通事故,没有得到快速、有效的处

交通拥堵问题及措施

当首都北京被冠以“首堵”这个尴尬名称时,“交通拥堵”这个现代“城市病”的最典型症候已经在中国各大城市显现,并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日前表示,国务院已经原则同意该市交通治理方案。中国“首善之区”将开出怎样的“药方”疗除“沉疴”,公众拭目以待。而在中国各地,为治理“拥堵”出的种种招数,早已在坊间不断激起争论浪潮。 堵车成北京市民“不能承受之重” 今年国庆前后,北京城多次遭遇严重大塞车,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北京城市交通问题的高度关注。9月17日,一场小雨袭京城,当日晚高峰,北京140条路段拥堵,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同样的情况,在10月18日的晚高峰再次上演。晚5时以后,二环全线没有一条畅通路段。 据交管部门统计,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目前超过450万辆,并且每天还在以1900辆的速度增长。10月20日,面对各方对北京交通世界“首堵”的评论,北京官员首次公开表态,将采取措施控制机动车数量。此前,北京对机动车一直是“不限制购买但引导合理使用”,这一表态意味着今后北京对汽车消费的态度很可能发生转变,由“引导合理使用”转向“限车”。 12月6日,《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外全文发布。建议中提到,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制订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并研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和解决重点拥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此外,为减少市民出行需求,还将鼓励就近就业。 十二五期间,城市交通问题被列为北京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北京首次将鼓励就近就业作为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提出。建议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减少市民出行需求。倡导文明交通理念,强化现代交通意识,鼓励骑自行车出行,提高绿色出行比例。 建议还提出,将制订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研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和解决重点拥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强化交通管理,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引导使用,加强交通执法管理、停车秩序管理和安全隐患治理,不断完善交通应急预案,建设和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就在建议被公布后,有专家在回应北京鼓励市民就近就业缓解拥堵时就指出,这一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现在北京城市规模日渐扩大,市民就业和住所所在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房价的高涨,居民买房越来越往郊区的方向发展,郊区扩展面积如此之大,很难直接跟就业联系起来,除非有一个非常明细的配套政策。 各地治“堵”措施争议中求索

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缓解交通拥堵是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草案)》中提到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重点区域停车收费价格等我认为都是必要的。同时,为缓解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和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为转变北京市交通发展模式赢得时间,《草案》提出了继续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我认为也是很有必要的。但从中长期的时间跨度来看,这些措施仍难以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题,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缓解交通拥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交通拥堵是大城市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程度往往与城市规模及空间形态有关,世界各地规模相似的城市其交通拥堵状况也基本相同。北京现有城市人口已达2000万左右,机动车数量接近420万辆,每年还以50万辆车的速度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多年来北京市区以原紫禁城为中心“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格局从未改变,这两方面问题在时间上的累积和空间上的叠加,使北京市现阶段所面临的交通问题和解决交通拥堵的难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一是大城市交通与其他城市间交通的特点不同,向心交通需求巨大。北京市主要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吸引了大量的车流和人流,城市中心区有限的空间与日益增长的向心交通特别是小汽车交通形成了难以调和的供需矛盾。国外曾作过伦敦中心区的模拟测算,即使把伦敦中心区所有的建筑架空,下层全变成道路,也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由此

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文献综述

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文献综述 1引言 城市交通安全是衡量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生活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需求迅速的增长,出现了“道路越建越多,交通越来越挤”的现象,交通问题成为困扰着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它直接吞噬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耽搁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增加了交通管理成本,破坏了居住环境。诺贝尔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研究发现全球每年因拥堵造成的损失占GDP的2.5%[1]。因此,如何避免和减少交通拥堵造成的影响,保持道路通行的高速、安全和舒适的特性,已成为我国交通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详细综述了目前交通拥堵的研究状况,对该领域进行分析总结,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2 国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交通安全问题研究现状 对于交通安全问题的研究,国外许多专家学者主要从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2006年,美国运输部(USDOT)出台了《针对减少美国的交通网络拥塞的国家战略》,它指出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种有效的机制来管理对现有交通容量的利用[2]。根据美国公路使用者联盟(AHUA)的调查显示:在造成交通拥堵的几个重要因素中,交通瓶颈(交通需求超过道路容量)占总数的50%;交通事故占25%;道路施工占15%;交通信号灯故障占5%[3]。安东尼·唐斯认为交通拥堵的产生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人流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上下班时间段。第二,居民收入不断的增加让更多的家庭有能力购买房产和车辆,继而促使人们由步行、乘公交车、骑自行车转变为开私家车。第三,人口的飞速增长导致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最后,意外事故、天气、道路等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由此,安东尼·唐斯认为造成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不是政策,而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4]。 美国公共交通协会(APTA)在其《发展公共交通的好处》中指出交通拥堵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出行线路有限,过多的车辆挤占了道路可用空间。其他原因

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 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新乡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脱颖而出。时至今日它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阐述我国在交通治理中的不足,提出治理交通拥堵的对策和建议,达到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拥堵;治理措施 面对交通拥堵现象各国的解决办法 疏导交通拥堵现象,提高道路顺畅率是一个全世界都要解决的问题,我收集过这样的一些资料,比如说在韩国的首都首尔,从2009年开始,市政府推行了一项优惠措施,规定如果车主在政府相关部门办理手续,选择每周固定的一天作为自己车辆的“禁行日”,并在车辆上贴上“星期X”的标志,车主便可享受减免5%的车辆税、减免10%至20%的公共停车场停车费等优惠。另外,这样的车辆在加油站加油时还可以享受优惠油价、出入市内隧道时支付的通行费也要低。 欧洲的罗马则选择了通过“入城费”来调节城市交通,在罗马,当人们驱车穿过市中心的各主要路段时,都会看到一个画有红色圆圈和汽车图案的指示牌,标识着前面是罗马市中心的“限制普通车辆通行区”,如果您的汽车没有特殊通行证,则需要绕道行驶。限行区平时只允许公务车、出租车和公交车等有“特殊牌照”的车辆通行,要想进入市中心,车主需到市政府交管局办理“市中心特殊通行证”。 日本的东京都现在推行“超级畅通作战计划”,核心内容就是利用尖端信息通讯科技ITS(高度道路交通系统),将人、路和车辆作为一体进行调配,科学计算车辆流量并依此对信号做出调整。此外,在各大路段设立即时更新的电子提示牌,向司机提供准确的道路信息,由司机自行选择最快捷的线路。据称,这个计划的目标是要将东京市内拥堵较严重的7条路线的高峰期行车时间缩减30%。 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2论文的模板

关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的研究 公共政策学 :邹坤洋 学院: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号:0308130216 专业:矿物加工工程 班级:试验1302

关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 【容摘要】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必要过程,城市化的发展不仅拉近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趋凸显,严重影响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就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和原因出发,探讨城市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和将获得的利益,为解决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供给和需求;原因分析;目标方案 一、目前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现状分析 许多资料和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中心商业区和娱乐中心区等。从报刊上的调查发现,许多国学者认为交通拥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交通拥堵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上的不便,从经济,能源,环境角度分析,我们也会发现很多的不利之处.交通拥堵成本不仅包括燃料等有形成本,还包括时间等无形成本和环境污染等社会成本。这就是交通拥堵带给我们的不利影响。 (一)道路交通“拥堵”的定义 道路交通拥堵是指道路交通需求(一定时间想要通过某道路的车辆数) 超过某道路的交通容量(一定时间该道路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时,超过部分交通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1道路交通拥堵的具体定义世界各国尚无统一标准。日本1994 年在制定新交通拥堵对策计划时,确定一般道路拥堵长 1 km 以上或拥堵时间 10 min 以上定义为道路交通拥堵,高速公路拥堵量(拥堵时间×持续时间)在15 hkm/d 以上定义为道路交通拥堵。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在对城市干线街道的服务水平的等级划分中,将车速为 22 km/h 以下的不稳定车流称为拥堵车流。我国公安部则对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分别给出了定义: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外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 m,或车辆在信号灯控制的 1李林波,万燕花,张勇平. 城市交通拥挤发生的一般规律[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 01).

关于上海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上海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篇一:关内外交通拥堵的创新性规划上海为例 关内外交通拥堵的创新性规划 ------上海为例 摘要 本次题目的要求是针对上海特区检查站关内外周边的 交通拥堵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然后给出了如何改善拥堵情况,改善交通状况的合理化建议。 在数据方面,由于数据的来源广且反复,本文仅选取较为权威的网站,如上海市政府网站等进行摄取。由于题目中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而量化指数需要这些缺失的数据,为尽量贴合现实,我们根据百度实时路况的软件对缺失的数据进行了填充。 模型一层次分析法。将影响各区因素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及量化,较为理想的体现出了各区的功能划分不合理之处。 模型二体现车辆需求的车辆行驶总时间数学模型,本文

对现实中道路状况进行简化,只从车辆行驶的角度考虑车流量以及检查站附近的车速等变量,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道路的路面情况或是道路两旁的商店等,调整已有的国内外对于交通拥堵状态的评价指标研究等知识建立了车辆行驶总时 间数学模型。模型三路段拥堵指数模型,对现实中道路状况进行简化,只从车辆行驶的角度考虑车流量以及检查站附近的车速等变量,以及从道路两端功能分区的情况角度考虑影响道路车流量的因素,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道路的路面情况或是道路两旁的商店等。同时此模型在模型一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着重考虑道路状况中的拥堵程度,弱化道路的车辆需求的体现,更加适合于表征一条路段的拥堵指数,进一步调整已有的国内外对于交通拥堵状态的评价指标建立了路 段拥堵指数模型。 模型四道路拥堵指数模型,对现实中道路状况进行简化,只考虑道路上各个路段在各自不同权重下的拥堵指数对整 条道路拥堵指数的影响,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整条道路的路面情况,道路两旁的商店以及道路与路段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等。利用加权法进行集成的方法建立了道路拥堵指数模型。模型五路网拥堵指数模型,对现实中上海市路网状况进行简化,只考虑路网中各个道路在各自不同权重下的拥堵指数对整体路网拥堵指数的影响,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上海市的气候、道路车辆通行政策,以及路网路况等。利用加权法进行

北京市政府公布缓解交通拥堵措施

北京市政府公布缓解交通拥堵措施(实录) 王惠: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北京出台缓解交通拥堵的综合措施”。我想大家都知道,前些日子,为了缓解首都的交通拥堵状况,优化北京的发展环境,方便市民出行,北京市交通委公布北京市关于缓解交通拥堵的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以后受到媒体和市民的极大关注,今天为了回应大家的关注,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北京市政府、北京市交通委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到这里,为媒体朋友介绍北京市出台缓解交通拥堵的综合措施。之后我们还要回应各位关切的问题,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大约一个小时。 王惠:首先介绍一下出席发布会的有关领导,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正宇,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北京市法制办副主任王荣梅,北京市交管局副局长李少明,现在把时间交给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正宇先生,介绍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的综合措施。 周正宇: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的相关内容。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一直将交通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点,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机动车由2005年底258万辆增加到2010年12月的 478万辆过程中,较好维持一定水平的交通保障和服务能力。交通基本适应经济发展和出行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交通保障任务。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进程加快,北京市交通形势日益严峻,一些时段交通拥堵严重,人口高度集聚,机动车增长迅速,公共交通吸引力不够,交通综合管理水平与机动车保有量过快增长势头不适应的问题,急需果断采取措施应对和解决,缓解交通拥堵,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方便市民出行。 周正宇:经过三个多月的反复研究,在征求方方面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市政府提出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的工作意见和北京市非居住区停车价格调整方案,并于12月13到19日面对社会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在征求意见期间,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网上共收到意见建议2929件,信函和传真425件,其中94.2%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扶持征求意见的北京市非居住区停车价格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1022件,表示赞同和提出具体意见占63%。此次我们采取专家提出的相关意见,主要增加了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配置,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解决市民出行需求的,将第17条修改为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电视等媒体及户外公益广告,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和环保知识等方面的宣传,这里面吸收了关于增加户外公益广告的建议。在第19条增加了严格公务车使用管理的内容。第20条修改为:当遭遇恶劣天气,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可能引发严重交通拥堵的情况,适时采取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的措施,之前是“必要时”,这次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把这个进行了细化。第22条增加了优化环路出路口的内容。第23条增加了研究开发机动车电子牌照信息系统,加强智能化的内容。

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难点与对策

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难点与对策 2010年11月28日 缓解交通拥堵是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草案)》中提到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重点区域停车收费价格等我认为都是必要的。同时,为缓解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和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为转变北京市交通发展模式赢得时间,《草案》提出了继续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我认为也是很有必要的。但从中长期的时间跨度来看,这些措施仍难以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题,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缓解交通拥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交通拥堵是大城市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程度往往与城市规模及空间形态有关,世界各地规模相似的城市其交通拥堵状况也基本相同。北京现有城市人口已达2000万左右,机动车数量接近420万辆,每年还以50万辆车的速度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多年来北京市区以原紫禁城为中心“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格局从未改变,这两方面问题在时间上的累积和空间上的叠加,使北京市现阶段所面临的交通问题和解决交通拥堵的难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一是大城市交通与其他城市间交通的特点不同,向心交通需求巨大。北京市主要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吸引了大量的车流和人流,城市中心区有限的空间与日益增长的向心交通特别是小汽车交通形成了难以调和的供

需矛盾。国外曾作过伦敦中心区的模拟测算,即使把伦敦中心区所有的建筑架空,下层全变成道路,也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由此可见,北京同心圆式的摊大饼扩张模式,只会使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流量越来越高,而且交通资源如道路和停车场等却极其有限,单凭疏导的办法无法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二是北京市小汽车发展超前于公共交通发展,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习惯已经形成。城市居民的出行习惯需要一个培育和适应的过程,欧洲、新加坡、日本公共交通发展先于小汽车的普及,市民习惯于公共交通出行,即使目前机动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仍然达到60%以上。北京自1997年以来,机动车净增300多万辆,在已经出现严重交通拥堵的情况下,2004年以后才确立大力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的政策,再加上建设周期,要再过几年才能发挥其效用,培育公共交通出行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倡导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难度已明显增大。 三是小汽车发展和机动车道拓宽挤压了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的空间,交通出行结构持续向小汽车转化。自行车交通对道路资源的占用远低于小汽车,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国外在缓解交通拥堵中,倡导自行车交通出行成为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当前,北京自行车道被小汽车停车大量占用,交通环境恶化,自行车出行比例由2000年的38.4%下降到2009年的18.1%。自行车交通衰退进一步诱发小汽车的增长,小汽车出行比例由2000年的23.2%上升到2009年的34.0%,交通拥堵缓解难度加大。更为危险的是,由于投入使用私人轿车的数量骤升,街道空气污染也随之加剧,这将会促使更多的市民放弃自行车而转乘私家车,从而形成交通拥堵的恶性循环。 四是北京存在大量的大街坊和大院,破坏了道路网的系统性,道路间距大,路网密度

北京交通现状与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北京交通现状与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导言: 北京交近年来通拥堵严重, 成了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就北京交通状况进行了实例分析, 找出了造成拥堵局面的原因, 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我国多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北京作为首都, 是政治、文化中心, 各方面都飞速发展, 申奥成功后, 对北京来说又是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 但是北京同时也在经历着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如同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国际性大都市在高速发展中所遇到的一样, 其中城市交通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如何解决好这些城市发展的阵痛, 对于城市进一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作用。 正文: 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乱停乱放车辆尤为突出,不管是否有无禁止停车的标志想把车停在哪里就停放在哪里,并不考虑是否影响别人的行路与安全,占用非机动车也已成为普遍之事,把非机动车挤到机动车道行驶造成机非混行,引发时常发生交通事故交通设施的无奈,在复兴医院路口的人行道边一排禁停桩整齐的排列在那里,而人行道上停满了机动车, 非机动车行路难,在动物园至白石桥路段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当非机动车行驶至此处竟然不见非机动车道路标记的踪影,都成了机动车道,使得骑车人观路发晕不知走哪儿才对红绿灯的无奈,说道红绿灯世人都应该知道其作用,红灯停,绿灯行这些都是在童年之时就知道的事情,可是就有些人面对着马路口及道路之间的禁止通行的红灯却视而不见或者根本就不看它依然我行我素, 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当机动车道因为车多行驶速度较慢时就会有很多机动车开进非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抢行. 由于北京的交通现状不理想,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通过分析提出了我们自己的一些见解。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得到一下资料: 目前, 北京常住人口1493 万, 流动人口360 万, 机动车 保有量已达到245 万辆, 其中私人小汽车160 万辆。下面对 比北京与东京的状况, 来看一下北京交通存在着的问题。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建议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建议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1、加强交通管理理论研究,提高城市交通规划管理水平。随着国内外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许多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模式和理论。如,加强道路建设的供给模式、政府主导调节需求管理模式,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交通拥堵疏导决策理论等。这些模式和理论都是国内外探索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虽然在我国现在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中都有应用,但研究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学习和研究力度,全面提高城市交通规划管理水平。 2、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使之与城市交通发展需求相协调。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规划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通堵塞与否和交通事故的多少。考虑不周的城市规划一旦实施,交通管理水平再高,也很难解决由此引起的交通拥堵,很难减少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因此,在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无论土地使用的密度、类别及其分布,还是城市结构、空间、总体布局和城市功能分区,旧区改造,新小区的规划设计等,都要有交通规划、营运、管理部门的参与,都要与城市交通综合规划相协调。 3、加大交通设施投入,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河北省提出要努力打造畅通城市,加快构筑以快速、大运量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抓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未来三年,每个设区市都要按照“零换乘、无缝隙、立体化”的标准,建成1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7平方米,路网密度达到6公里/平方公里,双向六车道以上城市道路全部设置公交专用道。要增加公交建设投入,在中心城区与组团区之间规划建设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制定并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包括公交设施用地优先、投资安排优先、财税扶持优先、路权分配优先等,优化和调整公交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