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教材分析单元分析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教材分析单元分析

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评教助单元备课设计

11. 通过观看图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12. 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以及涌现的英雄人物故事,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保家卫国所做出的努力。

13. 通过了解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14. 课前合作准备资料,课上对所取得资料进行分析,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素材-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梳理部编版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梳理 一、本单元教材编写整体思路 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思路,首先聚焦教材内容的整体框架,在1-6年级教材整体结构中找到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位置,我们发现小学阶段革命传统教育几乎都集中在五下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之中,我们还发现几乎每一册的内容都是由四个单元组成,而唯有五年级下册是由三个单元组成的,是不是五年级下册相对于其他年级内容减少了呢? 教材第三单元设计了《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共六课内容,这相当于两个单元的分量。由此可见,这部分涉及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爱党教育的内容,是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重要的学习内容。那么,这一单元依据什么逻辑组织教材呢?本单元教材以时间为序、精神为核。 从编写思路上看:呈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从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探索,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艰难历程。尤其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革命传统,最后落位于为实现中国梦做新时代好少年的责任担当。 从内容上看,教材遴选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事件,并用不同时期所展现的革命精神组织内容,涉及到了第7课的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不屈的抗争精神;第8课的孙中山精神;第9课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第10课的抗战精神、南泥湾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11课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雷锋精神;12课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里有两点需要大家注意:一是,这些精神都是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因此,本单元总体目标最终是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二是,各种精神在教材中所呈现的方式不同:其中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和沂蒙精神分别在教材正文和相关连接中展现了具体的内容;红船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分别在阅读角和正文中显示了相关精神的名称;其余精神虽然教材没有提及但都渗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测试卷带答案(基础+提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测试卷带 答案 一、选择题(共7题,共计28分) 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喊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个口号的是()。 A.邓稼先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雷锋 2、邓世昌是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他曾说过:“()”这句话。 A.“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D.“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 3、一首纪念某重大事件的诗歌写道:“美帝侵朝霸亚洲,敌锋已到绿江头。口口口口倡正义,雄师百万复开州。”下列选项适合填在方框中的是 ()。 A.辛亥革命 B.抗美援朝 C.国共合作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A.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B.促进了思想解放 C.推翻了封建帝制 D.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 5、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 A.解放牌 B.红旗牌 C.东风牌 6、签订于1842年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7、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留下了“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的豪言壮语。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陈化成 二、填空题(共5题,共计20分) 8、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9、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掀起了()抗战的高潮。 10、()年10月25日,这是一个值得中国和世界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联合国大会承认()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续百年征程谋复兴之路——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教学探析

续百年征程谋复兴之路——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单元教学探析 《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正式列入 的社会主义学习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学校内容最丰富 的课程之一。《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中的《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思想,旨在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 德理念,增强团结合作精神,继续百年征程谋复兴之路的社会教育单元,着重强调道德法治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对今后的健康生活的充分 发展。 出发点——宏观视角。以百年梦想的复兴中华为出发点,让学生 了解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深入学习中国历史,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的发展思想,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德育活动。在此单元中,应结合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不同程度的道德活动,如分析收看素质教育电视节目,组织学习

祖国历史,实际参与节日活动,研讨美德模范,等等,这些都能增进学生道德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学习。在《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中,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示范材料,结合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对社会和历史上的重大转折,重大探索,重要事件加以了解,从而使他们能够从历史上的反馈中学习经验教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精神,培养出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活动。在此单元中,学生应该参与法律宣传活动、推进社会安全建设等活动,从而加强对法治思想和精神的认知,培养以法为据的理念和行为,以及理性遵守事物的规律。教师则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研究宪法和法律的历史渊源,加强对国家法律制度的理解,提高学生法治精神和观念。 总之,《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教学,旨在结合文化遗产和法治思想,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团结合作和复兴中华的重要性,为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各一套)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适用:公共生活靠大家) 【复习目标】 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3.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4.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5.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6.明确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做到文明有礼,提升公共意识。 7.了解社区成员的角色责任,树立服务公共生活的意识。 8.明确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积极参与利索能力的社会公益活动。 【核心素养】 平等友善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小善汇聚成大爱。 【教学重难点】 如何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评价任务】 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复习内容 (一)知识结构 4.我们的公共生活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6.我参与我奉献 (二)知识点复习 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中,想一想,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是否与我们个人无关。 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中,想一想,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是不是就会自觉维护或遵守公共秩序了。

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中,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 (三)深入拓展 谈谈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三、反馈测试 (一)填空题。 1.公共生活需要有()来维护。 2.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也是和谐美好的()。 3.应急车道就是()。 4.对()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或表扬,对()公共秩序的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形成()公共秩序光荣,()公共秩序可耻的社会风尚。 5.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的(),也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 (三)简答题。 1.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想一想,你为社区环境贡献过哪些力量呢?参与社会服务后有什么感受? 2.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我们要做爱心的传递者。举一例说说,你是怎样把自己的爱心变成行动,向他人传递你的爱的。 3.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有什么作用? 4.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参与哪些公益活动?(至少写出4类活动) 5.你见过哪些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请你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6.如何让社区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础? (参考答案:(一)1.良好的秩序 2.践行者;受益者 3.生命通道 4.积极维护;破坏;尊重;破坏 5.义务(二)1.示例:我经常帮忙打扫社区卫生,看到整洁的社区,我觉得自己的辛苦很值得,很高兴。周末,我经常陪老人聊天,他们开心,我也开心,能为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很骄傲。2.烧热水给爸爸妈妈洗脚,把好吃的弟兄分给身边的小朋友等等。3.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的提高。4.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既可以①为灾区捐款,②资助贫困学生,③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④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知识点梳理

第3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 ★虎门销烟 1.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到了近代,清政府腐败无能,抱残守缺,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境地。但英勇的中华儿女不甘屈辱、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 2.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些有见识的清朝官员主张禁烟,要求严惩贩卖和吸食鸦片的人,抵制鸦片的输入,其中态度最坚决的是(林则徐)。 3.走私鸦片受到中国抵制,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面对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民英勇无畏,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0多年后,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英国国旗和香港旗缓缓降落,7月1日零时整,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升起,香港回归到祖国怀抱,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香港回归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多年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圆明园的述说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

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风云 5.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到19世纪末更是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海战)"。 6.甲午海战失利后,旅顺、威海等地也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北洋水师)遭受重创,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7.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一(《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60.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的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8 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革命先驱孙中山 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富起来到强起来》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富起来到 强起来》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富起来到强起来》说课稿 《富起来到强起来》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十二课。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深刻感受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国家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身边寻找发展与变化,感悟国家不仅已经富起来,更是已经开始步入到现代化强国的领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面将我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富起来到强起来》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最后一个主题内容。从我们生活、科技、农业等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下新风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民族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作用,反映出我们的祖国已然强大起来,迈入全新的时代,作为新时代少年,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教学目标:

1.对科技创新、科教兴国的研究,使学生感受创新,从而熟悉自己的新生活,感受到我们祖国的日趋富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充分认识到创新带来的变化,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做法。 3.通过调查,访问等体式格局获得资料,并对所取得资料进行分析。 4.感受改革创新带来的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 (三)讲授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全面熟悉创新,知道创新的紧张性。 二、说学情分析 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匡助、指导他们树立起精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紧张的历史意义。本节课旨在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紧张性,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同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井冈山道路开辟的意义,知道在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2.学习、感悟、继承井冈山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井冈山道路开辟的意义,学习井冈山精神。 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本课为第二课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通过看图和谈话引出南昌起义的故事和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2.提问 (1)你知道这是什么旗帜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2)为什么旗面上有八一两个字? (3)你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由来吗? 3.南昌起义和革命军队创建 (1) 观看视频,边看边思考,说一说你对南昌起义有了哪些了解?体会到了什么? 说一说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和感受。 (2) 观看油画 根据画面描述当时的场景,说一说画中有哪些人物,他们的神情有什么不同?

(3) 阅读《南昌起义和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小资料,体会其意义 【设计意图】本课以谈话引入,通过看图和谈话引入话题,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由浅入深开始学习探索;通过观看视频和油画欣赏创设情景,了解南昌起义的故事和八一建军节由来,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环节二: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图片等资料了解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提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什么情况下创建的? 2.观看视频《转战井冈山》,说一说:工农革命军进军途中发生了什么事? 3.阅读《毛泽东竭力说服大家转战井冈山》小资料,说一说:毛泽东为什么要带领队伍转移? 4.观察井冈山图片、阅读有关毛泽东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小资料,说一说:在井冈山建根据地有什么优势? 5.观看视频井冈山会师的视频和小资料,说一说:井冈山会师的经过是怎样的? 6.阅读国内革命发展形势的小资料,说一说:如何理解“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7.小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和阅读资料了解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的经过,正确理解“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三)环节三:通过同学讲故事、阅读资料、结合新时代了解和感受井冈山精神。 1.提问:什么是井冈山精神? 2.分享井冈山时期红军官兵艰苦奋斗的革命故事,感悟革命精神。 (1)听《八角楼上》毛主席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两篇光辉著作。 (2)听《朱德的扁担》的故事,感受艰苦奋斗的精神。 (3)学生讲解《周介甫跳崖不死》的故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富起来到强起来》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前人们所讲的“核心素养”也要求学生学会自主性的合作学习。 1.依据道德与法治课学科特点,多数主题活动需要学生课前搜集相关信息或资料,为课堂上汇报交流做好准备。让学生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时,教师通过提出若干问题,提示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的要点,避免学生不假思考地摘取资料。 2.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设置了三次调查活动,调查成年人终身学习的情况、调查了解老师工作情况、调查了解家庭成员工作情况。调查之前,教师提供调查表,列示若干调查内容,让学生填写; 学生有了一定的调查经验之后,提示学生自己制订调查计划,写明调查的目的、对象、地点、要点和注意事项后再去调查。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示方法和步骤,避免放任学生进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动。 3.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学生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本学期设计了多次体验活动,如:学习《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时,学生出谋献策,和各科任课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中去,树立主人公意识,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班级团结向上;学习《中国有了共产党》时,展开多种形式实践活动,如调查中国共产党的萌芽阶段成长壮大阶段、采访各年龄段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员、拍照、走进党史,走进党员生活,发现共产党的美,引导学生分享发现。在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小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探究学习所必需的交流平台。教师指导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平等讨论,并让每个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五年级下册《众志成城》学历案设计

第 10 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众志成城》教学设计 一、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主题二(1课时)。 二、活动目标 (一)课标要求 本课依据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10条“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课时活动目标 (1)能够从纪念馆、纪念碑、抗战歌曲、纪念日中发现历史信息,追判历史,感悟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记忆。 (2)感悟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认识抗战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动力。 (3)引导学生关注抗战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3. 学习方法建议:阅读、讨论、案例分享等 三、评价任务 1.完成学习任务一。(检测目标1) 2.完成学习任务二。(检测目标2) 3.完成学习任务三和五。(检测目标3)

1.在本单元前一个话题“勿忘国耻”的学习中,我们已了解抗日

战争中侵略者的暴行,意在使学生感悟国土沦丧,人民生灵涂炭的悲痛,这些认知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本课时的内容。 2.学习中涉及的抗日英雄的事迹等知识比较广,我们可以通过提前动手查阅、播放视频等方式来达成目标。 3.本课重点在于通过阅读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心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五、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学习活动 收集和整理抗日战争时的英雄人物及事迹。 课中学习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红色之旅,我们知道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空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怎么办? 2.今天我们继续红色之旅,一起走进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二主题众志成城,一起去寻找答案。走,出发! 主题探究: 活动一:走进纪念馆,感受全民族团结抗战(目标任务一) 课件图片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在位于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2、解读“铜墙铁壁”: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有一座名为“铜墙铁壁”的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五年级班共有学生6人,基础较差,思维不活跃,孩子们上课不积极发言。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我希望通过努力,他们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通过教学,逐步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1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三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三个单元的主题教育依次分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第一单元主要从家庭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理解父母的艰辛,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弘扬优秀家风。第二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第三单元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 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1) 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 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

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二、单元目标分析 1. 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 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 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 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_复兴中华》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内………………○………………装………………○………………订………………○………………线………………○………………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_复兴中华》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五四运动发生于( )年。 A.1917 B.1919 C.1921 D.1927 2.关于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叙述( )是不正确的。 A.《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 B.192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C.李大钊是颂扬十月革命胜利和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D.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A.一 B.二 C.三 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下列对其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②中国领土遭到破坏 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5.“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这是广东水师提督( )在虎门炮台与英军战斗时说的一句话。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6.以下哪个不平等条约里,把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7.九一八事变后,有一首歌曲( )广为传唱。 A.《松花江上》 B.《义勇军进行曲》C.《红岩》 8.(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9.近代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也是焚烧、毁坏、掠夺圆明园的国家是( )。 ①英国 ②美国 ③法国 ④日本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0.抗日战争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 A.8年 B.12年 C.14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 )、( )、( )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 )年10月25日,这是一个值得中国和世界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联合国大会承认( )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3.“五四运动”提出了( )、( )等口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