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众传媒论文资料)

大众传媒论文资料)

大众传媒论文资料)
大众传媒论文资料)

武汉音乐学院大众音乐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

宋祥瑞

缘起和现状

1994年9月,笔者第一次在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开设了“大众音乐传播学”(Mass Communication of Music)专业课程(开办此课程受到了时任音乐学系主任田可文教授的大力支持)。当时只有我一位专业课教师和一位91级的专业课学生(王薇,1996年毕业,现在深圳有线电视台工作)。笔者主要从事西方艺术哲学史、和音乐美学的历史和理论、以及中国书法美学的研究和教学。

自70年代末兴起的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带有鲜明的中国历史-社会的特点,这就是它不仅仅是一个纯然的音乐现象,更多地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显示了中国当代改革开放之“后文革”时代中国社会,包括心理、伦理、审美趣味、艺术观念、政治意识、经济和科技发展以及生活态度的变迁,并且,典型地浓缩了这个变革的过程:因为它经历了“为政治服务”的音乐(“文革”中,以样板戏和“语录歌”为代表的那类音乐),到情感真实表现的音乐(打倒“四人帮”后所产生的那类音乐,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抒情歌曲或轻音乐),再到市场化的娱乐的音乐(我们现在所经历着的流行音乐)的演变。我们可以概括为:为政治-斗争的音乐、为艺术-表现的音乐、为娱乐-消费的音乐(这三种不同的音乐文化,我们可以用红、白、黑来象征)。这个演变非常集中地体现了中国社会由“阶级斗争”为主的封闭型社会逐渐向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开放型社会转变的历史。但是,由于我们固有的社会政治体制、原始的音乐类型和审美习惯不同于欧美流行音乐产生、发展的那些条件,因此,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现象特别令人关注(详后)。由于现代流行音乐与大众传媒技术之间具有一种非常内在的关系,那么,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演变就成为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且为任何其他学科所不可取代的途径或方法论。这就是我当时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

根据上述考虑,那时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历史的梳理上。一则,是当时没有现成的大众音乐传播学的教科书;二则,要建立源自中国现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实情的大众音乐传播学必须而且也只有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缘起和演变的过程中梳理出一些典型的现象,以便为今后的理论建设提供必须的材料,因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和传入一起成长起来的,例如,70年代末,邓丽君的歌曲最初就是随着单声道盒式录音机俗称“砖头式录音机”以及紧接其后的“三洋”立体声录音机一同流入中国大陆的,这是影响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决定性事件: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流行音乐首唱者的李谷一及其开始曲《乡恋》便是受其影响而产生出来的,旋即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李谷一因此被誉为大陆的邓丽君,成为焦点人物。同时,基于立体声录音技术的流行音乐磁带迅速遍及全国,不仅对大陆作曲家的作曲观念形成了挑战和冲击,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大陆普通百姓的音乐感受心理,以及对音乐音响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这广阔的市场和前景诱人的经济利益,在客观上,催生了中国现代音像制品业的兴起:1979年1月广东的“太平洋影音公司”应运而生、率先涉足此领域,开始了中国生产立体声盒式录音带的历史,遂成为中国流行音乐音响制作的开路先锋。在其影响下,82年11月15日,中国唱片社(及其五家分社,即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和北京)、中国唱片厂、中国唱片发行总公司三家合并,成立了“中国唱片公司”(1985年2月2日改名为“中国唱片总公司”)。实际上,到83年的时候,中国大陆就已经涌现出了100家左右生产销售录音制品的公司。82年全国的盒式录音带发行量为600万盒,到了83年猛增至1800万盒。有了音像公司就要有作品,然而,在当时,中国还没有人会写基于立体声录音技术的流行音乐,于是,一种新的现象就产生了,这就是“扒带子”;所谓“扒带子”本质上就是盗版,即通过耳朵将港台歌曲的配器音响记录还原成总谱,然后根据这个总谱组织歌手和乐队模仿原版演奏、演唱,最后录制成磁带。几乎所有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作曲者都是通过“扒带子”而成长起来的。另外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八十年代初电视机开始普及和香港电视剧《霍元甲》在大陆的播放,借助电视机这一大众电子媒介,大陆的平民百姓首次,不仅从音响上,而且从视觉上,眼睁睁地看到,或者说领略了什么是通俗的

文化。从此,港台的流行文化就在大陆老百姓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它直接导致以后的“粤语文化崇拜”。可以说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日本和港台的情况有许多重大的差异(当然,差异不仅止于上述情况)。因此,从历史切入,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的流行音乐文化及其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基础工作。三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也必须首先熟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以及和大众传媒的关系,走进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去认识,这一点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也有许多的好处。四则,在教学实施上,当时我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选择一本外国学者有关大众传播学原理的书作为基础教材,我当时选用的是由梅尔文.L.德弗勒和埃弗雷特.E.丹尼斯两人合著的《大众传播通论》,再辅以其他传播学的书籍让学生阅读,如《传播学概论》(包括施拉姆的在内)、《传播学的起源、研究和应用》、切特罗姆的《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等等,以及中国学者当时编撰的传播学的著述;二是给学生订出一个具体的任务,这个任务亦是作为其学位论文,如某年度,或从某年到某年的流行音乐的资料搜集和整理,然后写出一个报告;三是给学生一个搜集、整理和写作的理论框架给他们作规范,这个框架包括:

1、大众传媒与流行音乐的流行(期刊杂志、音像业和电影、电视、电台)

2、歌曲分析(题材与旋律、歌星与演唱、乐队与配器)

3、演出方式(剧场-茶座酒吧-舞厅-体育场)

4、港台及海外流行音乐的影响

5、流行音乐批评(关于流行音乐的概念、音乐的形式和商品化、演唱风格、港台音乐以及流行音乐与社会)。

由于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有限,所以仅止于报告,对其中重要的地方,我重点讲解和引导,然后稍加分析。目前,这一类论文已完成九篇,经我辅导的该专业的学生已毕业了七名。

在开办这门课的同年,即1994年9月份,我结合我们音乐学系的实际教学情况,就草拟了一个课程计划,它由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两部分组成:

专业课程

传播学(包括传播理论、音乐制作和音乐编辑)

民族音乐学

音乐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

音乐美学

美国流行音乐

中国流行音乐

基础课程

和声学(包括古典和声与爵士乐和声)

曲式学

音乐分析

西方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西方艺术哲学史

器乐演奏(钢琴和吉他)

这个课程表中,除了音乐制作、爵士乐和声以及文化人类学,其他的课程都落实到了教学过程中。

由于我本人的教学和研究重点在艺术哲学和音乐美学方面,无法投入全部的精力于大众音乐传播学的专门研究,因此,我一直计划能够招收研究生,以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充作师资。

这门课迄今已开设了9年,1998年之前一直作为专业个别课,每一届选此课的学生人数几乎占到该届总数的一半。1998至2000年间先后有两位年轻教师参入本学科的建设,他/她们在全系学生范围内分别增设了《音乐传播学》(汪森讲师)和《音乐编辑学》(孙凡讲师)的公共课。从1994年-2002年共培养了六届十二位该专业的本科生,目前还有三名在读本科生和一名以音乐传播学为主攻方向的研究生(张弛,2002级)。

由于各种原因,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它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发展,虽然,有些变化,但这些微小的变化与所历经的时间跨度显得不太相称。目前,我们音乐学系有三位该领域的教师。这次,由北京广播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和我们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对这门学科新的发展无疑是一次良好的契机,我们感到由衷高兴。

下面是我前后写于1994和1997年的一篇关于“大众音乐传播学”课程的构想,曾于1999年作为研究课题的申报材料提交

给我院,它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我本人对“大众音乐传播学”的观念和设计,也许它还不十分成熟,但我愿借此机会与在座各位作一些交流,以便共同促进这门学科走向成熟。

大众音乐传播学的概念

从方法论说,大众音乐传播学是将大众传播学、音乐学(包括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分析)、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研究当代流行音乐的一门新学科。即从大众媒介、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切入,着重研究大众媒介如何传播大众音乐,并对社会大众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演变过程。

现代流行音乐是一种基于现代工业的世俗文化现象,它为市场需要所左右,这个“需要”就是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所以,它有鲜明的商业属性,其商品形式,就是“媒介”,如CD,VCD,DVD 以及各种录音录像磁带。而这些“媒介”为各音像公司制作、生产,经电视台、电台、以及电影发行公司和电影院这些“媒体”传播开来。因此,大众音乐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歌曲的产生、录音制作、歌手的包装、运作广告、编辑发行直到受众的消费影响----音乐传播学研究构成这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个复杂过程中,传播媒体一头与流行音乐的创作者、演唱者发生订货和供货关系,一头与流行音乐的接受者发生销售和消费关系。控制传播媒介的中间商,则根据市场的动态来决定生产计划和谋划包装、发行,因此,一首音乐的流行程度,即市场占有率,就由流行音乐销售的排行榜来决定。在这里,更多的是市场规律支配着流行音乐的生产制作。另外,由于流行音乐主要以媒介的方式存在和传播,并且媒介技术又对流行音乐的作曲以及接收者的接收方式和心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而媒介的产生有赖于科技发明,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流行音乐的历史,即是高科技的发展史,因此它是一种“文化工业”(关于这种文化和娱乐、商业以及音响-传媒技术的结合所形成起来的生产领域,又被称作Music industry, Music business或Entertainment industry)。但这种工业不同于别的工业,在于它是把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即“消遣性”或“享乐”这种信息转换成物质的东西,人们购买这个“物”,并非要消费掉这个“物”,而是其中蕴含的享乐价值,这是其特殊性所

在。

因此,以媒介为中心,大众音乐传播学有四个主题:1)关于流行音乐本身即传播信息的“生发研究”,它包括音乐和歌词的创作与演唱;2)关于媒介即信息制作方式的“制作研究”,它是流行音乐作为媒介而成型并面市的技术基础;3)中间环节的“操作研究”,它一方面是指各大媒体的编辑和传播操作,另一方面指经纪人作为中间环节与音像的制作发行公司之间的操作,歌手通过他们的“包装”而走向市场;4)传播媒介的“影响研究”,即流行音乐所产生的社会心理效应:包括审美趣味、伦理意识、生活态度以及文化行为等等。第一个主题是核心;第二个主题是基础;第三个主题是条件;第四个主题是结果。大众音乐传播学的概念由这四个方面构成,缺一不可。这里面包含:音乐、文学(歌词)、信息技术(音响设备、电子乐器以及各种相关软件等)、商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和伦理等各方面。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视一个社会的文化行为、人群的内在精神,所谓,乐以观“风”。它是“显学”,准确地说,它总是一门前沿性的学科,因为它总是参与当下文化形成,并考察它、研究它,揭示它的意义。

理论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①

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极高度的工业发展过程,在这个进程中,世俗化是其内在应有的现象,尤其体现于城市中的流行音乐,这种伴生的通俗文化的生长与发展又必然依赖现代电子传播媒体以及高技术,因此,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具有这样两个特征,即“世俗化”与“技术化”。它既指示出一个社会的民俗风情-心理意识,又蕴含当今技术的进步程度。由于流行音乐与现代电子传播媒介存在这样一种内在的相互为用的关系,那么,必然要有一门学术来研究它,并应用相应理论和操作方法到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去,一方面以提高大众媒体的运作水平,训练(to train)高水平的从业者(这一方面体现了该学科的实践性、实用性);另一方面又从理论上,批判性地研究“大众媒体时代”的世俗文化生活诸现象,以及与心理、政治、伦理等诸方面的关系,以培养(to educate)高水平的研究者(这一方面体现了该学科的知识性、学术性)。这就是“大众音乐传播学”。

目前,我们拟订的这种教学-研究对象和方法在西方大学中

分布在四个系,第一个是社会学系,如英国伯明翰大学社会科学院(School of Social Science),其中设有“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Department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Sociology),并开设了“媒介与文化研究”的学位课程,主要考察大众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另外,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关于流行文化、文化消费、大众媒介以及音乐的研究亦列在“文化与社会学系”。第二个是“文化学系”(Department of Culture Studies),或“流行文化学系”(Department of Popular Culture),如美国的鲍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该系成立于1973年,据他们介绍,其流行文化学系是世界上第一个这样的系,其它大学受其影响皆仿效而步其后尘,甚至许多大学采用他们所编撰的教材;而美国的布朗大学则称之为“现代文化与媒介系”(Department of Modern Culture and Media),其教学主旨更凸显现代的大众媒介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关系,如电影、电视、摄影与现代诸种文化(其“现代”定义为“十九世纪摄影发明以来的历史”)的关系,它包括现代文学、艺术、哲学,特别是西方传统人文学科(Liberal arts curriculum)几乎从不涉猎的诸文化形式,如Video等等。第三个是“传播学系”,其命名有多种形式,有的直接命名为Department/School/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如康乃尔大学、加利弗利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夏威夷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等;有的命名为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 Culture,如印第安那大学等;或Department/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如华盛顿-李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等;或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如加利弗里亚州立大学长滩分校;或Department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如英国伦敦大学的戈德思密斯学院;或者College of Art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如加利弗利亚州立大学。而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大学则分别设有传播学系和媒介学系(Department of Media Studies)。第四个是音乐商业或音乐与娱乐产业系,如美国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利弗利亚州立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丹弗分校、迈阿密大学、马萨诸塞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纽黑文大学、德莱克塞尔大学,以及贝克利音乐学院、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学院,英国的伦敦大学、格林威治大学等等院校,皆设立了该类院系。这四个院系或相关学位课程的产生皆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电子

媒介”的出现与普及,如广播、电影、电视等,它们引起一种新的文化行为,因而构成二十世纪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催生大学教育的新课程体系。

从学术角度说,首先对这种新的文化行为做出反应,并对以后类似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该学派中的阿多尔诺与霍克海默于1944年在其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先使用了Culture industry,即“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来描述那种利用现代技术、管理和经济模式专门为大众消费而制作和生产娱乐商品的文化生产和消费现象。阿多尔诺认为,这种专门生产“文化商品”的工业毁灭了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中的严肃性:“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分隔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起,结果,双方都深受其害。高雅艺术的严肃性在它的效用被人投机利用时遭到了毁灭;低俗艺术的严肃性在文明的重压下消失殆尽......。②”因为,这种文化工业的操纵者并不把大众当作主体,而是视他们为“客体”,所谓客体,是指大众或消费者并非“上帝”,而是被算计的对象:“尽管文化工业无可否认地一直在投机利用它所诉诸的千百万人的意识和无意识,但是,大众绝不是首要的,而是次要的:他们是算计的对象,是机器的附属物。顾客不是上帝,不是文化产品的主体,而是客体。文化工业使我们相信事情就是如此。大众媒介是特别为文化工业打磨出来的......,”。这种研究形成了一个学术传统或学派,这就是“批判性研究”,即,批判地考察现代文化工业以及通俗文化。这种“批判性研究”的思维方式渗透到社会学系、(通俗)文化学系、传播学系,皆强调培养学生Competence of Critical thinking,即“批判的思考能力”。因此,阿多尔诺利用马克思的交换价值支配使用价值的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对文化工业和流行音乐的研究为其后的该类研究奠定了一个基础。

如果说,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尔诺主要着眼于哲学的批判立场研究大众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则其后美国传播学的兴起主要关注信息传递过程的有效性(和影响)与传播模式而走向大众媒介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前者被归为“批判学派”,后者被称为“经验学派”)。由于传播学所探讨的问题是信息如何有效的传播、交流和共享这样一个普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体现在人类社会交往的一切领域,尤其是现代的各种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那种政

治性和商业娱乐性,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种族关系中,因此,理解和批判地研究大众媒介与人的文化行为、传播的普遍问题和媒介与社会的一般文化现象的关系成为美国各大学传播学系的重点,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课程的安排上,例如,传播技术的文化影响;媒介,社会和政治认同;流行文化政治学;传播与流行文化;媒介工业和文化生产;大众传播与美国民主;传播和社会变化;媒介和暴力;媒介消费;传播伦理学;大众传播和文化;种族、性别和传播;跨文化传播;传播与全球化;作为传播的艺术;电台广播与流行音乐;世界音乐政治学;流行电影和电视中的妇女;等等。因此,其研究方法和对象以及问题意识的新维度导致西方大多数大学原来的新闻院系向传播学院系转向,新闻学仅成为传播研究的一个分支;有的大学敏于电子媒介对当代知识体系的革命性意义,则完全组建新的院系来调整大学教学模式。前者的典型例子可以举出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阿拉巴马大学以及加利弗里亚州立大学诺斯瑞奇分校。例如伊利诺伊大学,其最初的新闻学课程是“商业写作”,开始于1902年,依附在“英文系”的修辞与演说专业里,到1927年则正式建立起“新闻学校”(School of Journalism);1947年,被誉为“传播学之父”的美国学者施拉姆来到伊利诺伊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1950年,该大学将新闻学校(School of Journalism)更名为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下设三个分部:新闻、广告和广播;1957年更名为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由三个部门扩展为五个部门:传播研究所、电视、新闻、广告和广播;1968年更名为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1969年,大众媒介(Mass Media)成为主要的研究教学领域,1984年正式成立“媒介研究系”。在该系的主页上有一段说明可看作是这一转变的注脚:“传播学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渗透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媒介研究就是一个这样充满活力的专业,它超过传统的新闻学和广告学所涵盖的东西③①”。阿拉巴马大学的“传播与信息科学系”建于1973年,它是在1926年成立的“新闻学院”和1932成立的“语言交流学院”(College of Speech Communication)基础上联合-扩展而形成起来的。加利弗利亚州立大学诺斯瑞奇分校的“艺术、媒介和传播学院”显示了同样的经历,它现在包括:艺术系、传播学系、新闻学系、音乐系、电影和电视艺术系以及戏剧系。后

者(即完全组建新的院系)的典型例子,如,丹佛的科罗拉多大学,该大学于1998年组建了“艺术与媒介学院”,下设三个系:音乐与娱乐工业系;戏剧、电影与影像生产系;和视觉艺术系。该学院院长认为,他们在三个方面做出了创新:一是学术与艺术的交叉结合优势;二是艺术、技术与商业的综合学位课程;三是通过合作所带来的创新性和实验性的知识研究。1982年,传播学巨擘施拉姆(原来就是从事新闻学研究的学者,1943年任依阿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在来华所作的演讲中甚至认为,传播研究将成为一个综合了其他学科后一门基础学科,他说:“在未来一百年中,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都会成为综合之后的一门科学。在这门科学里面,传播的研究会成为所有这些科学里面的基础。讲话、编写、广播等技术都同传播的过程密不可分。因为要牵涉到这些基本的技术问题,所以综合之后的社会科学会非常看重对传播的研究,它将成为综合之后的新的科学的一个基本学科”④。

根据以上对美国“传播学”以及“传播学院(系)”的考察,可以看出传播学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研究体系,以及教育与课程体系,改变了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因为,电子媒介的出现本身就已经改变了人类世界结构和文化行为,使我们的时代成为“大众传媒时代”,即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信息)。但是,关于音乐的传播研究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并未获得相应的独立地位,因为,在这个学术体系中迄今仍没有产生出独立的、有其命名的“音乐传播学”,以及“音乐传播学系”,关于音乐的传播研究,或者附属在Communication and Popular culture”专业课程里,或者安插在Mass media and Culture,或者Mass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专业课程里。也就是说,它是按照大众传播学的一般方法论或一般文化批判研究的思维而被研究的。然而,音乐的复杂性及其与现代传播技术的天然联系本身就内涵一种必然性,要求有一门完整而独立的传播学科给与整体的研究。

不过,(流行)音乐与传播的研究在一般传播学中不甚突出的地位却在另外一个领域获得了补偿,这就是根据它的巨大的商业与娱乐性质所形成起来的“音乐商业”或“音乐工业”的研究-教学体系方面,以及以培养管理者和领导人为主要目标的“艺术管理系”。音乐与商业、与音响录音业以及管理的结合所带来的巨大市场价值催生出了一个又一个“音乐商业系”,或“音乐

与娱乐工业系”,以及“艺术管理系”。纽约大学的“音乐与演艺职业系”解释说:“必须认识到音乐同时是两种东西,即艺术产品和商业产品”。因此,包括纽约大学在内的一些大学音乐商业与娱乐管理系的介绍中都会涉及对其诱人的市场经济利益的描述,这是与传播学系明显不同的地方⑤,以至使用“财源滚滚”(Multibillion dollar)来形容这个领域,称其为:财源滚滚的音乐商业与娱乐产业(Multi-billion⑥dollar music business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ies)。

不过,目前,与传播学系的情况不同,在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并非每一个大学都设立了音乐商业系,即使在美国,也只有少部分大学组建了此类院系(美国有3000所大学,其中,700所大学设立了传播学院系)。根据美国设在西依利诺伊大学的“音乐与娱乐工业协会”(Association of Music and Entertaintment)的介绍,有39所大学建立了这类院系;另外,根据世界“艺术管理协会”(Association of Arts Administration)介绍,全球有49所大学设立“艺术管理系”(这两个数字互有关联,例如,纽约大学的“音乐与演艺职业系”在两个协会都有登记,阿拉巴马大学的情况也如此)。然而,那些美国和英国的著名大学似乎不热衷于此,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密芝根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等。在那些设立此类院系的大学中,其名称也各异,例如,纽约大学叫Department of Music and Performing Arts Professions;迈阿密大学叫Department of Music Business and Industry;丹弗的科罗拉多大学称为Department of Music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Study;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 Chicago)称为Department of Arts, Entertainment & Media Managemant;贝克利音乐学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则命名为:Music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等等。

此类音乐商业与管理系,在美国综合性大学里,有的设立在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里,如纽黑文大学;有的在“商业管理学院”,如贝尔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Belmont);有的在教育学院,如纽约大学;有的在原来的音乐系,如迈阿密大学、马萨诸塞州大学。有的则设立在新构建的与媒介和传播相关的学院,如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的“艺术与媒介学院”、西依利诺伊大学的“艺术与传播学院”、德莱克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Drexel)的“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加利弗里亚州立大学诺斯瑞奇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Northridge)的“艺术、媒介和传播学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格林威治大学(University of Greenwich),它将“媒介研究”设在人文学院(Humanities),与英文、哲学、历史、神学和政治学等传统的人文学术并列在一起,他们自己亦自豪地认为,他们的这种做法扩大了传统的人文学科专业设臵⑦。确实,这一做法显示了人类知识体系发展的新动向。

在美国,音乐商业和艺术管理院系兴起于二十世纪70年初期,如印第安那大学的(1970年左右)、纽约大学的(1971年)、贝尔蒙特大学的(1972年)、弗罗里达大学的(1973年)、西依利诺伊大学的(1975年)、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学院的(1976年)。比较晚近成立的是科罗拉多丹佛分校的“音乐与娱乐工业学系”,即1998年。因此,西依利诺伊大学介绍说:“音乐商业在西方是最新的和成长最快的音乐专业。”⑧

音乐商业和娱乐管理的课程包含三大类:一类是音乐和表演、一类是商业-工业(包括产品开发、市场营销、零售、出版、宣传、法律、知识产权、音乐会的策划、各类型管理等等课程)、一类是录音制作(其中,音乐和艺术管理,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两种)。因此,被认为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领域,涉及:艺术审美、人文科学、音响学、电子计算机科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诸领域。其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各相关机构输送专门的、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因此,着重于技能和职业,这是它明显不同于传播学的地方。

下面,简要地说说国内的情况。

在国内,还没有人做这方面的专门的教学和研究。目前仅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曾遂今写有一本《社会音乐导论》,其中包含有“音乐传播论”一节。此种研究属于一种普泛的研究,或在社会学框架中的研究,而不是独立的大众传播学学科规范下的研究。此外,还有薛良、宋莉莉等六人关于音乐传播学的论文(发表于《中国音乐》93年第一、二期上)。该种研究主要着重音乐的一般传承与交流,不属于现代大众传媒技术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学(Mass Communication Studies),根据传播学的分类,他们的论文属于“人际传播”研究。(直至本次全国音乐传播学会议,我们才知道,中央音乐学院和北京广播学院分别于2001

年和2002年开始招收音乐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同时,也才看到修海林发表于《中国音乐》题为《音乐学领域中的传播学研究》的论文,1993。)

综而观之,欧美的传播学系侧重“认识”、“理解”与“批判”的学理性研究,而音乐商业与娱乐管理则着重实用性教学,即对职业技能(Skills)的训练。因此,音乐活动的完整性被分割开来。建立一个“音乐传播学系”将两者结合起来,即还原到与人类音乐活动的内在本质相吻合的必然性上组织教学和研究就会克服这种分离所带来的遗憾,这应该是当今发展这门学科的方向(笔者将另撰文,作专门讨论)。

从世界和中国的现代社会演变历程来看,大众音乐传播学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涉及当代社会发展、人的文化存在方式与高技术关系的前沿性的学科。在方法论上,我们不仅仅从一般的流行音乐概念上作研究,而是主要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与中国70年代末开始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来认识中国当代社会所独具的那些问题,也就是说,它的问题意识首先是属于中国的,即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来研究当代流行音乐与大众传播的关系,其次才是“普遍主义”的,即在传播的全球化背景下来观照我们的研究。

研究内容与培养目标

本学科具有双重性质:一是问题研究,使之成为一门课程-知识体系。二是,应用研究,使之成为一门培养应用人才的训练体系。为此,它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当代大众传媒的兴起与流行音乐的起源、发展的关系,以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历史;第二,大众音乐传播学理论体系;第三,基于现代技术的音乐制作、编辑和传播训练;第四,培养高级的大众媒体管理者和音乐经纪人。我们希望将这四者铸成一个整体,使彼此之间获得一种相互为用的支持,以克服传播学与音乐商业、管理以及录音制作相分离在客观上所带来的不完整性,因为,这四者在本质上具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性。

第一个任务主要是研究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其中的重点体现在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规定了其独特演变过程,即由为政治的音乐到为艺术的音乐,再到现在的“音乐文化工业”;由城市到农村;由专业到业

余。----这种历史带有鲜明的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特点,它与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开放的过程同步,最能体现当下中国人及其社会的精神状况。特别是经由大众媒体的传播,即农村打工族的流动,即人际传播,城市流行音乐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农村青年的生活方式;并且,一些农村固有的音乐文化及其生存行为受到了根本性的冲击,有些乡村的原始的音乐正在消失,而这些音乐文化原本是他们作为一群人,或一个种族的标识。所以,大众传媒不仅传播的是流行音乐,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传播音乐逐渐瓦解原来意义上的那种人群-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就象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世界的经济生产方式一体化一样,大众传播带来的是普通大众音乐生活,以及生活观念、社会意识的平均化和平庸化,这可以说是中国正面临着的“现代性”之征候之一。美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恰与我们的情况相反:它是由农村到城市、由自然表现(生活化的)到娱乐表演(商业化的)再到音乐文化工业、由人际传播到大众传媒等等。该种研究的目标是完成一本书: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史。到现在,基本完成了78、79、83、84、85、86、90、91年度中国流行音乐史的研究(主要以报告的形式,兼及分析研究),以及中美流行音乐的比较研究的论文(郑敏,94级)。其中,有一篇论文,即《文化传播中的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王薇,91级)获1996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论文三等奖。

第二个任务的预期目标是完成音乐传播学原理,也是一本书。它的完成将是第一本这方面的专著,对于一般大众音乐传播学而言,它具有开创的意义。其中,拟解决的重点问题有,现代音响技术对音乐活动以及作曲思维的影响;大众文化心理与媒体操纵;媒体的价值取向与社会风尚;社会群体与大众媒介的关系;大众传媒与现代性;音乐经纪人的作用等等。目前笔者完成这方面的一篇论文:即我提交给大会的论文:《中央电视台-流行音乐-知识分子》。

第三个任务,即音乐制作、编辑和传播训练,其功能属于应用型,学生除了理论学习之外,必须学会音乐制作和编辑以及传播的基本技术,同时,还可为社会的各种大众媒体培养上手的工作者。特别是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又形成了一种新的电子传播媒体,因此,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培养音乐网页制作和管理就成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教学课程。学生的就业途径因而显得宽阔起来,对职业的把握就有了更多的自由与独立性,这种职业模式可设想

为:独立音乐网页制作人、音乐网络公司经理人……。这对教学管理者来说,提出了在人类技术-社会出现了转型之际如何培养具有开拓性、并面向新世界人才的任务(美国诸大学的传播学院系就开设了“新媒介”课程)。另外为社会接承音乐制作。

第四个任务是培养专业的音乐经纪人,以及高层次的大众传播管理者。这对提高中国流行音乐甚至其他种类的音乐生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上前两个方面,属于基础理论研究方向,以培养高层次,即硕士以上的研究者为主;后两个方向,则主要培养实用型人才,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并且,使本科生一毕业就能上手。在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上,由于该学科的特点,不仅仅旨在培养本院的学生,而且可以代培本省乃至全国各级大众媒体中的从业人员,提高其水平和学历。

研究方法

关于第一个任务,我们主要采取比较方法,即比较研究中国与美国流行音乐的源起、发展、形态来把握中国流行音乐及其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内在关系所展现出来的特殊性。

关于第二个任务,我们将结合如下学科融冶而成:一是音乐美学的方法论,二是大众传播学的方法;三是音乐社会学的方法;四是民族音乐学或人类音乐学方法。音乐主要指流行音乐,它的复杂程度在学科上体现为综合性。因此,音乐传播学是一门具有包容性的交缘-综合性学科。目前,按中国的学科分类法,它被放在音乐社会学里面,恐有待商榷。

而第三个任务,则首先需要资金投入,购买设备,建立音乐工作室。并且,与社会上的大众媒体建立密切的关系,使学生能获得大量的实践的机会。

至于第四个任务,则需要使学生获得上述全面的培养和训练,使之在理论、运用和管理能力三个方面成为一个高手。

-------------------------------------

①此节关于国外的研究,新近充实了一些材料,限于篇幅,只能做一些粗浅的介绍;主要资料来源于因特网。凡涉及到国外大学的情况,可利用https://www.doczj.com/doc/bb18413633.html,,用相应关键词查找,非常容易,故不再做注。

②阿多尔诺,《文化工业再思考》,New German Critique, 6, Fall 1975, pp.12-19.高丙中译,转引自“中国学术城”https://www.doczj.com/doc/bb18413633.html,/;另外,参见多米尼克.斯特里纳《通俗文化理论导论》,文化和传播丛书,商务印书馆,周宪、许钧主编,阎嘉翻译;pp.71

③《什么是媒介学?》https://www.doczj.com/doc/bb18413633.html,/icr/mediastudies/intro.htm

④转引自刘力群《西方传播学的著名学者》,《传播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第124页。

⑤例如,加利弗里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众传播学系则在其介绍中强调说:“这门学科,我们强调分析的和历史的方面;我们更多地关注培养学生评价大众媒介对美国人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而不是专门的媒介生产的技能。”(https://www.doczj.com/doc/bb18413633.html,/ugis/masscomm/。阿拉巴马大学传播学系亦认为:“传播学并不是为着专门的职业而训练学生,而是培养学生超越其职业的选择去批判地思考、有效地表达和倡导一些观念,以及理解和评价人类传播实践的多样性”。https://www.doczj.com/doc/bb18413633.html,/departments/departmentsindex.htm

l#cs

⑥参见迈阿密大学音乐商业与娱乐工业系:https://www.doczj.com/doc/bb18413633.html,/programs/mbei/mbei.html

⑦参见该学院主页:https://www.doczj.com/doc/bb18413633.html,/schools/humanities/humanities.html ⑧https://www.doczj.com/doc/bb18413633.html,/users/mimusba/wiu/mbaprog.html

浅谈析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论文关键词:大众传媒;负面影响;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积极构建了文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有消解文化艺术的个性与深度倾向,有销蚀大众精神活力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 这是一个被大众传媒包围的时代,无所不在的媒体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拒绝的强大力量,正在由表及里地变革着我们的社会面容,制衡着文化。现代传媒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它借助于科技优势大大拓展了文化空间;它改变了文化的机制,造就了文化产业;它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创造了知识民主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获得知识的同等权利;它使得社会大众成为精神文化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参与者,使大众文化得以迅速崛起;其设置议题的功能、其在娱乐消遣方面的优势,使之具有了对社会的协调作用等等。可以说,大众媒介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建构着大众文化。 但同时,大众传媒给文化生产并通过文化生产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自身的复杂性使之不可避免地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地消解着文化。对其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文化批判的根据就在于“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对之进行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传媒建构文化,协调社会。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为存在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阻隔了平等的传播。从这个角度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论文

影视音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影视音乐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消费文化,现代影视艺术传播大众化走向趋势越来越显著,体现出"快餐式"、商品化、技术化、组织化、机械复制、标准化、偶像崇拜、娱乐化的特点,它消除了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特征,偏离了精英文化崇尚的人文理想,值得我们警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影视从一本正经到影视音乐观众,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全国上下一片风风火火的“影视音乐节目”掀起了影视浪潮。随着娱乐风的越刮越强,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引起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和利用。影视音乐节目进行了认识,从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娱乐节目,使其真正成为一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又让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然而,有些人却为此投机取巧,把影视音乐变成纯媚俗取悦大众的工具,其发展方向仅仅考虑的是生钱效应。 当前的影视音乐正逐渐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音乐与影视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但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对传统的背离与叛逆。用虚假的需要和解决方法替代真实的需要和解决办法。虚假的需要是物质的需求,无限刺激我们的消费欲望,表面上是让我们投其所好,实际上是在束缚着我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使我们并没有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相反,他们并不想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替代主流文化,而只是试图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主流文化的不满,进而改造之。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影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影视音乐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影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 如今,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和音乐创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著名作曲家凭借《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他的《英雄》,《夜宴》等一系列电影音乐也都在社会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影视音乐是在中国音乐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继承了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形成了丰厚的社会底蕴,具有“天人合一”的哲理基础,“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和“立像尽意”的崇高境界,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近现代的音乐电视发展是以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为起点的,经过多年的磨合,电视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融会贯通,实现了一种完美的统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演进是一个继承传统,再攀新高的创造过程,创造一种属于未来的新的影视音乐文化,是中国影视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些许可以这么说,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欣赏者和爱好者的钟爱。 与此同时,商业制度是这个时代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最大制度,影视音乐的矛头所指的就是它。正是由于商业制度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故所以才有影视音乐的兴起与发展均受制于它。市场借助由音乐家(生产)、影片(流通)、公众(消费)构成的商业体制施加它对影视音乐的影响,即“影视音乐这种现象的广泛传播,完全凭借经济手段”。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对于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影视音乐家的创作及导演和摄影师的制作,在牵动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正因为这样,影视音乐不可能对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

(工作规范)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工作手册

(工作规范)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工作手册

中国传媒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 工作手册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编印 2006年3月 目录 壹、指导思想 (2) 二、组织管理 (2) 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3) 四、对评阅教师的要求 (4) 五、对学生的要求 (4) 六、过程要求 (4) 七、答辩要求 (7) 八、评分要求 (7) 九、中期检查 (9) 十、总结 (9) 十壹、基本规范及格式要求 (10) 十二、附件 (14)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工作手册 为使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管理工作进壹步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便于教师执行和查阅,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管理办法》和《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特制定本手册,作为对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工作的基本规范要求,各学院也可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拟定更为具体的实施细则。 壹、指导思想 (壹)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实践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增强对所学专业的热爱,提升团队精神和个人责任感。 (二)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应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专业性、时代性、规范性的特点,具有壹定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三)根据我校学科特点,兼顾不同专业具体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管理按照统壹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二、组织管理 (壹)教务处 1.制定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有关制度和规定。 2.负责组织对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 3.负责组织对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工作的总结,组织经验交流。 (二)学院 1.根据学校的统壹部署,制定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管理实施细则和工作的计划,且报教务处备案。 2.成立本单位毕业环节各关联组织且有效开展工作。 3.组织落实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具体工作,且对各环节进行检查、考核。 4.根据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的管理办法,结合专业特色,制定本学院各专业的具体评分标准(如毕业环节包括论文、设计、创作、演出等多项内容,应明确各部分于成绩评定中所占比重)。 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壹)指导教师的条件

大众传媒论文

从《非诚勿扰》看大众传媒 在这个学期的《大众媒体与大众文化》课程的学习中,所以说是收获丰富,在老师精彩的讲解下,作为学生的我可谓受益匪浅,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我懂得了很多的有关当今媒体的一些现状,同时也了解了我们现在身边接触的各种各样的新闻传播途径的特点。这次的论文,我就以现在的三大媒体——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以及网络媒体对当下内地火红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报道态度,节目定位等方面,分析三大媒体的不同之处。 首先,《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精良的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得到观众和网友广泛关注。新节目的互动形式将完全突破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完全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 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 而这样的一档相亲节目,因为马诺、马伊咪、赵贤伟等嘉宾大胆、出位的言谈,成为了内地最火红的娱乐节目,也在中国各媒体的宣传下,激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节目带出了很多当今社会的敏感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一些现状。 一、平面媒体 我们先由传统的平面媒体说起,平面媒体,是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通过单一的视觉、单一的维度传递信息,相对于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维度的传递信息,而称作平面媒体,电视、网络等称作立体媒体。平面媒体和立体媒体没有严格的定义,只是从信息传递、传播的维度和方式上区分的。而平面媒体(尤其是报纸)的主要受众为一些思想比较保守,年龄介乎于35岁以上的年龄层,以及一些对国家时政比较关心的人士。 而对于《非诚勿扰》,平面媒体更多是有一种以两种观点双管齐下的方式进行评述,以一方认可《非诚勿扰》对现今社会价值,另一方批评《非诚勿扰》对现今社会价值观的歪曲的两种不同说法结合,相对折衷地阐述《非诚勿扰》对社会的影响,其报导的手法相对其余两种媒体来得更为客观,而且言辞相对比较保守,尽量务求以中肯的方式面对读者。这正好反映了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平面媒体,在处理潮流话题的严谨性和作为一个以文字为主的媒体的保守。 综上所述平面媒体的特点: 优点 1. 可随时阅读,不受时间限制,不会如电视或电台节目般错过指定时间报导的讯息; 2. 互相传阅,读者人数可以是印刷数的几倍; 3. 即使阅读或理解能力较低的人,亦可相应多耗时间,吸收报章的讯息; 4. 因特网崛起,网上版报纸的传阅力较传统印刷品报章强。 缺点 1. 受截稿及出版因素影响,不能提供最新资讯以及即时更正讯息; 2. 纸张过多带来携带及传阅的不便; 3. 图片和文字在电视和电台的影音片段的比较下震撼力和感染力比较低。 二、电视媒体 电视媒体,作为《非诚勿扰》这类相亲型节目的始作俑者,对于相亲节目强大的炒作能

大众传媒论文

论教育与网络合一的趋势与意义 摘要:信息化时代与大众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是每个时代必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围绕教育与大众媒体结合的新模式进行分析,将详细讲诉教网合一这一趋势的例子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网合一大众媒体创新传统教育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及其信息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渗入在人们的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在教育的教学领域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以其灵活、开放、便捷等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成为新一代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份,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传统教育模式与教网合一的新模式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以大多以班级为单位,老师系统地教授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生系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系统地按照老师传授的方式思考。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对方法注重不够,致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而现在所提倡的教育与网络结合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教育方式。 二.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 之所以提倡教育与网络结合,是因为传统教学有它的局限性。传统的教育模式一般都是板书教学与投影教学相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存在不少的弊端,首先,板书信息量有限,课堂上写板书虽然直观上能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但因为书写的地方有限,往往不能全面直观的表达出老师想要传达的信息,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有限的。第二,上课书写板书花费时间多,40分钟的课堂时间不能够充分的得到利用,同时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会分散了注意力,影响了教学质量。第三,板书没有保存

性,一般上完一节课之后就要把板书擦掉了,这样,老师的资料便得不到保存,而且同学们上课记笔记也可能不够时间、记不全。不仅如此,有些老师板书潦草,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看得懂,而且坐的方位不同,或者视力稍差的同学会看不清楚。以上列举的板书教学问题都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至于投影教学,虽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板书教学的不足,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投影的工作原理是一台主机连接投影仪,通过投影的方式将主机的内容播放出来,由于很多学校的主机没有连接到互联网,所以老师必须在讲课之前就先把资料拷贝好在主机上,而且受主机系统和操作软件的制约,可能只能播放一定的资料内容。网络资料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的,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能在校园主机上读出,更有些处于知识产权的考虑,有些资料或视频只能够在线观看。这些弊端也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育与网络相结合的新模式 而现在,一个基于网络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成为新世纪的主流教学模式。网络为教育提供了集合声、像、动画等功能的多媒体工具,具有多媒体化、信息化和互动性的优势,带来了传统教育从行为到观念的改变。 网络与教育结合能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首先,网络上存在的信息是海量的,可以找到各种各样你需要的有用的信息,课堂上不应该只局限于老师讲什么,学生吸收什么,因为老师的智慧也是有限的。这时候我们便需要借助互联网,寻找发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便捷与趣味。试想一下,当你在上地理课的时候,老师在讲芬兰极光,无论老师讲得有多逼真或者书上图片有多漂亮,都不如网上一段视频讲解来得更直观和更震撼。以上是体验信息量的巨大,而存储量大则体现在与老师能将所有资料放在邮箱上共享,画质感比板书好看,而且资料齐全,保存时间也相对比较久。其次,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更会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无论是对于一些数据的统计还是一些匿名投票,运用网络都会比较方便快捷。由此可见,网络给教育方式带来了多样化,不再是传统的课堂班级式、集体化的教育方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无法满足人的个性需要。网络下的教育方式是集体化和个人化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参与各个类型的讨论,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发言,相互争论,形成思想上的碰撞。网络技术应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规则-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规则(暂行)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格式,根据国家标准《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1—2006),制定本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1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或新成果,并对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一定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从事学术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材料、角度、观点、方法、理论等方面或某方面有创新性成果,并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较重要的意义,表明作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应当用规范汉字进行撰写,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十万字,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三万字。论文须用计算机打印,字迹应清晰,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 学位论文须有封面、独创性声明、论文使用授权说明、目录(含论文的章、节、目)、简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文献综述、正文、参考文献、注释(包括引文注释)、致谢词、封底等部分组成。 2学位论文基本结构 学位论文基本结构包括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 2.1前置部分包括: (1)封面 (2)独创性声明 (3)致谢 (4)摘要页 (5)目录页 (6)插图和附表清单((可根据需要)) 2.2主体部分: (1)引言(绪论) (2)正文

大众传媒论文

大众传媒通论4次媒体接触感想 ——浅谈4种媒介的适用人群说实话,我是因为在以前的学习经历中有过与记者这个行当的接触,并在一段时间里把记者当作自己以后的职业来看待(我曾在小学时还去考了浙江电视台的小记者证),所以才会在选课的时候,选这门“大众传媒通论”。 我是一个喜欢看文字的人,我个人也有看报纸、听广播的习惯,所以我想大众传媒通论布置的4次作业对我就是日常生活的顺带。一开始我原本还想,这门课对于我来说是一点作业也没有。 可是在上了几次课,做了几次作业以后,我就不这么认为了。接下来我就以各次媒体接触的顺序来谈一下我的个人感受: 一、报纸——最古老的媒介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报纸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但报纸绝对是对我影响最深的的大众媒体。 《邸报》,被传是最早的报纸(我肯定是没见过的);《华尔街日报》,说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报纸(这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参考消息》,那一定是中国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虽然我也不看) 所以在做第一次报纸的媒体接触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困难。 我大多看的报纸是:《都市快报》和《钱江晚报》。所以我的新闻多是摘录于这两份报纸,接下来是我摘录的的新闻的标题: 1.《都市快报》世界新闻“中国团组游客拿假票参观卢浮宫,惊动法国警方已证实:中国游客做了回冤大头” 2.《都市快报》世界新闻“久坐不动等于慢性自杀美国开始流行跑步机办公桌” 3.《都市快报》中国新闻“16年前资助我读完小学的高叔叔,你现在在哪?” 4.《都市快报》、《钱江晚报》“开学三天 19位学生流鼻血,乐清一小学被迫停课” 5.《都市快报》 B15“四天内全国发生3起输液事故,一年至少10万人打点滴后丧命。我国人均每年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 对于第一次的媒体接触,我的自我评价是很好(是4次中最好)。我有以下几点感受:1.报纸因为是报道的都是前一天的新闻所以各家报纸的新闻都会有重复,但也正因为如此,各家报纸的不同评论给了读者多种角度的引导。 2.报纸的便捷性要求它的新闻简洁性,报纸大多是消磨时间用的,所以报纸的短篇新闻很多,只有一些要讲清来龙去脉的新闻才会出现几版都是一个报道的情况。 3.老师上课讲过,报纸是受政府严格监管的,这点我也有感觉到,不同的报纸中国新闻的第一版都是政治新闻(没有特大事件发生的时候),而且大多新闻内容都是一样的。 二、杂志——最详细的媒介 杂志我很少看,所以在第二次的媒介接触是我有很大的困难,对于杂志我了解的也不多,就一些有名的像《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三联生活周刊》翻过一点,所以我就不说太多了。 接下来是我摘录的的新闻的标题: 1.转自日本《东阳经济周刊》“日本应提升消费税税率”

大众传媒业发展论文传媒业发展论文

大众传媒业发展论文传媒业发展论文 浅析传媒盛行下的专家言论 摘要:信息爆炸时代,专家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常借助大众传播平台发表言论,在大部分传播事件中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但传媒在对专家的言论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也凸现出了一些问题。专家与传媒只有在形成正确的传者意识和受众意识的前提下相互合作,才能保证专家在传播过程中发挥良性的作用。 关键词:专家型知识分子;意见领袖;泛滥;快思手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传媒业的蓬勃发展,专家(全称为专家型知识分子)借助传媒的平台,以各种形式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一、专家在传媒盛行的原因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出现了各种前所未有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在这种转型的大背景下,专家在传媒兴盛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传媒业需要智力资源。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类矛盾激化,各种前所未有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发挥着舆论导向和议程设置的功能。但是大多数传媒从业者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并不能对各种复杂的突发社会现象进行合理和科学的理性分析。于是,他们向各方面专家寻求智力支持,以满足受众对理性信息的需求。这样,传媒业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和议程设置的功能,从而履行社会职责。 第二,信息爆炸时代受众亟需意见领袖。当前,社会正处于信息

爆炸时代。大量分散且难辨真伪的信息充斥着受众的视野。在面对这些巨量的信息时,受众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也难以判断何种信息对自身有益,这反而导致了在信息爆炸时代受众的信息匮乏。此时,受众亟需意见领袖的出现,帮助他们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甄选。对受众来说,专家的言论在很多时候可以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给他们提供一些理性参考。 第三,知识分子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消费工业的发展促成和实现了技术与社会分工的细化,知识分子在学术领域的研究趋于专业化成为必然。用拉塞尔·雅各比的说法:“公众的审美趣味无可救药的丧失也在腐蚀着公共知识分子,这些公共知识分子必然要屈从于与这个专业化时代更相事宜的专业化思想者。同时,学者康雅雄认为,现代学科制度与教育制度是知识分子专家化的直接诱因。现在,专家型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主体力量。大量专业化的知识分子的出现,为传媒解读各领域内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矛盾提供了广泛而强大的智力资源。 二、专家在传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专家借助传媒这个传播平台,以专业、理性、深入的专业知识为背景,在为受众解读各种社会现象和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鱼目混杂,假新闻、新闻炒作事件层出不穷。受众在对信息的接收过程中,

大众传媒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大众传媒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姓名:刘冬兰学号:131041185 班级:13级经济4班 【论文摘要】在信息时代,人们接触最多的是大众传媒,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来了解外面的世界,获取信息,不断进行自我的社会化。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媒体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目前网络传媒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更加普遍的人群。本文首先对大众传媒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以及总结了大众传媒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大众传媒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后针对大众传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众传媒;日常生活;影响;解决对策 正文: 大众传媒是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物质载体,传统上指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种传媒(前三种又称印刷传媒,后三种又称电子传媒),今天的电子传媒则应加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等新兴传媒。狭义上,大众传媒特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种传媒(今天应包括互联网),这些传媒与新闻传播关系,即以新闻传播为重要使命,因此有被称为新闻传媒。 一、大众传媒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当代世界大众传媒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亦然。1998 年至2001 年间, 中国国内传媒业连续3 年保持了25 %的增长速度; 从1998 年起, 传媒业的利润,总额就超过了烟草业, 跃居国家第四大支柱产业。 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据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比上年增长15.2%。从传媒产业各行业的市场结构看,2011年,报纸电视占据了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31%,互联网业务规模达到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42%,几乎占据了传媒产业的半壁江山。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传媒业发

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论文报告基本规范及格式要求

电视系本科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创作报告 基本规范及格式要求 (一)基本规范要求 1.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内容包含论文(调查报告)题目、中英文摘要(含关键词)、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注释等。 2.学生毕业论文(调查报告)的撰写须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有明确主题和完整的论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可靠、语句通顺、逻辑性强、格式规范。 (二)打印要求 毕业论文(调查报告)用A4纸打印。页面设置的页边距为上:2.3cm,下:2.6 cm,左:3.0cm,右:2.3 cm。装订线位置一律左侧。页码居中。 (三)结构及具体要求 毕业论文(调查报告)的结构依次为: (1)封面;(2)中英文摘要(含关键词);(3)目录;(4)正文;(5)注释;(6)参考文献;(7)附录;(8)后记;(9)封底 (四)封面 封面颜色一般为白色,要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格式排版,论文题目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可分为两行。 (五)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调查报告)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结论及意义等。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 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关键词一般为3—5个。 (六)目录 目录一般按二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或前言)、正文主体、参考文献、后记等。 “目录”两字三号黑体、居中,“目录”两字与正文空一行。 (七)正文 论文(调查报告)正文部分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毕业环节只写毕业论文的专业,毕业论文正文原则上要求10000字以上;毕业调查报告正文原则上要求8000字以上,正文的层次序号为:

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传播的影响

7  第2卷第19期十九大专栏 一、引言当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新,大众传播的技术发展也出现了显著的优化,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流行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部分群体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它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大众传播的推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二、大众传媒及流行文化概述(一)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以社会各个阶层与群体为受众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主要包括电视和广播、报纸、电影、综艺节目等等媒介内容,而这些媒介通过对于某一事情进行报道,会让整个社会各阶层的群体加深对于该事件的认知,并开始模仿。也正是由于大众传媒具有不被地域性与时间性限制的优势,同时,可以采集并加工处理任何地点的实时消息,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流行文化的传播效率与质量。 (二)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是指在具体时间期限内已经对社会中部分群体或阶层形成了精神上的导向作用的文化形态。在传播学的视角之下,流行文化的诞生意味着社会中某些群体对于某一种文化形态持认可态度,并以此作为在目前一段时间期限内的生活态度与追求。在当前的传媒环境下,形态各异的文化都是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一系列行为中诞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流行文化也不例外。但是,流行文化的传播形式并非固定的,其以受众的喜好为主要媒介,借助于技术与用户体验的优化与改进进行传播。但是,由于地域与时间的差异性,流行文化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即便如此,流行文化的传播载体通常都是以大众传媒为媒介的。 三、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传播的具体影响分析思拉琳先生作为欧洲知名学者,对于信息传播方式曾经做出如下表述:信息传播需要两个必要元素,其一是大众传媒,其二就是受众。而大众传媒的作用在于将信息从信息源传播至世界各地,而受众则主要作为接收信息的载体。总之,大众传媒是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因此,具体来看,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传播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传播的正面影响分析1.大众传媒在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建构着流行文化 大众传媒借助于科技优势大大拓展了流行文化的发展空间,其不仅改变了流行文化的机制,使得社会大众成为流行文化建构的积极参与者,而且,其在设置议题和娱乐消遣方面的优势,使流行文化具有了对社会的协调作用等。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大了人们之间的日常文化交流。而要想完整的记录这些文化信息, 就需要研究人员创造某种代表特殊意义的符号,比如,手势和声音、语言、文字、音乐等。而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就是流行文化诞生的前提。 2.大众传媒是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为其传播提供重要途径 目前,现代化的生活步调比较快,更需要得到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支持。而从流行文化结构的角度来看,流行文化如果缺乏大众传媒的支撑,就缺失了文化发展的基石。 同时,在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各种高效的传播设备,人们日常生活中大规模的使用这些类似的设备,使得流行文化逐渐流行开来。而据相关资料可知,在目前各个行业领域内部出现的各种多元化的产品,在销售或者推广中,大众传媒也都发挥着自身的重要作用。 此外,很多企业为了加强对于产品的宣传力度,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信息的作用,大力投入物力与人力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由此可以反映出大众传媒是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为其传播提供重要途径,促进了流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3.大众传媒在满足群体需求同时,使流行文化得到了二次传播 文化是一种抽象的事物,要想将其具体化,必须要链接整个社会内的不同群体,创造流行文化。而在利用大众传媒对于流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满足社会上各个群体的具体需求,只有这些群体成员实现相互的交流,才能有利于流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当然,社会上存在不同群体的各自特殊性也是需要考虑到的,他们频繁接触各类信息与资讯,为了更好满足实际需求。人们在怀着某种目的时,会更多付出行动,所以,在面对多元化的信息的情况下,需要仔细思考筛选信息,并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甚至会对进行加工和处理。在此过程中,信息得到了二次传播,无形中促进了流行文化的发展。 4.大众传媒通过自身舆论优势,推进了流行文化的传播近年来,大众传媒的各种媒介在社会群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电视和互联网广播方面,可以看出,随着媒介渲染气氛的需要,都会无形中促进流行文化的传播。同时,还有部分媒介在各种赛事举办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是不断的传播了流行文化内容,加深了人们对流行文化的印象。此外,在很多具体的事件推进过程中,媒介本身也会加大资源的投入,加强对于流行文化内容的宣传,也很好地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力,促进了流行文化的传播。(下转第9页) 摘 要:流行文化的产生、扩散和发展离不开大众传媒,没有大众传媒高度介入的文化往往难以成为流行文化。2012年以来,大众传媒为社会各个群体的沟通与交流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并且,影响了流行文化的传播。为此,本文重点通过分析流行文化的含义与起源,同时结合社会实情,阐述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的影响,希望以此为大众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大众传媒;流行文化;传播影响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19-0007-02 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传播的影响 计文婷 (云南教育出版社,云南 昆明 650000) 作者简介:计文婷,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出版专业中级。研究方向:新媒体教育。

大众传媒论文

( 青岛农业大学 《女性与大众传媒》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探究广告中女性形象 学生专业班级电自化10级3班 学生姓名(学号)杨箫箫20102646 授课教师刘建凤 完成时间2012年5月

探究广告中女性形象 杨箫箫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子化10.3) 摘要:广告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一种反映社会文化的商业推销手段。广告学者伯曼就曾经斩钉截铁地断言:在大众文化中,最具支配性的社会机制是广告。广告形象是考察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最佳指标。女性形象作为一个普遍性的筹码,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各类商业广告中,尤其是在当今这一男权社会里,美女在广告中的出现频率如此之高,甚至带来了视觉上的审美疲劳。但在谈到广告中的性别差异时,以往的研究都认为女性在广告中存在着被歧视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却有不同的见解。 关键词:广告,女性形象,不同见解 一、传统广告中女性形象 传统研究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划分可以总结为三大类型:光鲜花瓶型、贤妻良母型和从属附庸型。女性形象多是一种满足男性眼光的扭曲呈现,如贤妻良母或性对象、观赏物等背景或是陪衬,造成俗称的“刻板印象”。下面对这三种类型的女性形象加以探讨。 1、光鲜花瓶型 传统研究认为,广告在利用女性进行宣传的过程中,着重突出她们傲人的身材、无瑕的肌肤和令人惊艳的脸蛋,此时的女性被物化为性对象和观赏对象,其形象受到了贬损。而笔者认为不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很多广告之所以将广告主体定位于美女,原因就在于美女形象可以提高广告受众的注意力。18世纪著名美学家贺拉斯也曾指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广告中突出展现女性的曲线美,也正符合了人们的审美观。 从另一方面说,广告中的美女形象也可以给日常生活中的女性提供一种美的参照,有助于女性自身外在形象的提升。如此看来,既然广告中的美女不是单为男性受众展示的,女性形象就不能简单地被称为性对象,美好的事物本来就是用来观赏的,所以,把美女作为观赏的对象,不能说是对女性形象的贬损,因为有很多的产品也利用帅哥俊男来进行宣传,而此时他们也成了被观赏的对象,可这并不能说明男性形象在广告中得到了贬损。 2、贤妻良母型 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形象多是与家庭紧密相联的,通常出现在食品、医药、家庭用品的广告中,而且女性多是以妻子或母亲的身份出现。这些女性依据广告产品的需要,或是能做一手的好菜,或是能将衣物洗得洁白如新,或是能将老人、孩子照顾得体贴周到等,这样的女性形象由于其活动的范围局限在家庭中,所以被看作是“男主女从”的性别歧视在广告中的反映。笔者认为,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主内”并不是无能的象征,“主外”与“主内”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不能说“主外”就重要,就尊贵,“主内”就不重要,就卑下。“主外”与“主内”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同样重要,也需要很大的能力、很多的付出,通过展示对家务驾轻就熟的女性形象来宣传产品并不能说是对女性形象的贬损。 另一方面,在这些类型的广告中也出现了男性的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国传媒产业经济分析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中国传媒产业经济分析 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2012 年9 月7 日

中国传媒产业经济分析 中文摘要: 综合经济学家的分析,按照目前中国经济成长趋缓,政改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势发展下去,未来5年将走向崩溃。中国传媒经济的发展是受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但是,尽管近期经济增长放缓,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过仍然比评论家们想象中坚挺。中国经济发展如昔,然而根据最近几个月传媒经济的发展来看,虽然火爆,其中却透着衰退的气息,媒介产业纷纷走入一个瓶颈时期。从量来说,传媒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例的一角,然而从质来说,如果不创新不改革,中国的传媒经济势必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各界人士意识到了这一点,无论是产品的运作模式,还是广告经营、营销策略方面,都开始有所改进。总的来说,中国传媒经济目前看似发展良好,实际上坐吃山空,但是坐吃山空的忧虑后面又有一丝崛起的希望。 关键词:传媒经济走势分析营销策略运作模式资本运作 English abstrac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hinese economist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growth slowing, political reform is full of uncertainty situation continues, the next 5 years will collaps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economics in China is affect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effect. However, despite the recent slowdown in economic growth, China as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still than critics imagine firm.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ever, but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several months of media economy, although unpopular, but through a recession breath, media industry has entered a bottleneck period. From the quantity, the media economy has become the national economy accounted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corner, however from the matter, if innovation is not reform, Chinese media economy is bound to suffer a

论大众传媒的影响

论大众传媒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而很多的是信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们带有地域性;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它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过程中。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 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及其它群体同时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作用,它为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提供了一个文化环境,它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社会成员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类(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积极作用 1、大众传媒对个人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导向作用,它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另外,其它的宣传模式,专题教育,大型主题晚会,名师讲解,专家授课,甚至一些有着正面引导意义的新闻报道等形式都能进行社会教育,对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促进受众关注、认识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具有明显的效果。 2、大众传媒对于社会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借助角色示范,供人学习模仿,可以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以及行为规范等。它所塑造出来的雷峰、王进喜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则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积极进取,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促进社会发展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同时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有着深入的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形式倡导亲情、友谊、关爱、理解、信赖、忠诚、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塑造作用 (二)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消极作用 1、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当,导致主流价值观念反而被边缘化。相当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宣传过于简单化、教条化,表现艺术不当、形式单一、语言枯燥,难以进入受众的视野。 2、部分大众传媒自身的价值观念存在紊乱现象,干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常建构。许多节目宣传的中心思想互相矛盾,无法形成统一的哲学观念。所以无法为受众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 3、大量影视传媒堕落到引导和塑造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反面。一些武打剧、历史剧、偶像剧已经走入怪圈,不仅不能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助长了一些错误价值观念的蔓延。 4、商业炒作使一些媒介变得庸俗和低级趣味,偏离其应有的价值取向。为吸引受众眼球媒介经常采取低俗的手段。这样做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二、大众媒体对政治观念的作用 大众传媒担当着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是架设在大众和政府间的桥梁。大众传媒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报道党和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进而使大众理解并坚决拥护党、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中,构建了大众与政府畅通的信息平台,传媒尽最大努力满足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需要和对政府采取措施的信息需求。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进程和新信息,强化已确定信息的真实性,消除可变信息的不确定性,并与公众 形成良性互动,保证事件中传媒信息的权威性,维持政府形象,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了中

电视媒体论文

对比报纸、电视与网站的媒介作用的不同 我们以今年五月一日的上海世博会开幕为例,简介这三种媒介的各自特点及不足。 简述报纸类:2010年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5月1日拉开帷幕,参照在传统纸质媒介的报道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扬子晚报等等。他们运用一些文字及图片对开幕式进行的报道(参看附件一),在要分析他们在报道形式,时效性,对受众的要求,携带便利的程度的差异和共性的前提下。首先我们要了解报纸的历史及特点。 报纸传媒的出现是人类传播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产物。几千年前印刷术在我国产生,印刷术的出现催生了近代报纸传媒的诞生,报纸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克服了手抄文字传播阶段的不足,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印刷术没有出现以前,人类处于手抄文字传播阶段,虽然手抄文字比之前的口头传播有所进步,但仍然无法克服其局限性和弊端:如手抄文字需要人工抄写,所以传递信息速度缓慢,无法批量传播,因此导致其传播范围狭窄,传播信息量有限。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举足轻重的报纸传媒,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其他大众传媒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1.以印刷术为科技基础,以纸张为载体;

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字以印刷的形式进行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在伴随它传入欧洲后,许多年之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报纸。欧洲也被认为是大众传播开始的地方。正是由于印刷术的发展,信息以印刷文字的形式展现在纸张之中,推动报刊业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从第一张报纸诞生到现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的历史比其他两者是最久远的。 2.易保存,有利于流传后世;手抄文字时期,人们为传递信息,采用很多传播载体,如龟甲、兽骨、石头、木头、竹简、丝绸等等。这些载体有的轻便有的庞大,而且很多材料无法长久保存下去,流传不久。报纸则有易保存的优点,纸张不仅轻薄,而且作为印刷文字,一般来说不容易褪去,容易保存,甚至能流传于子孙后代。 3.携带方便,随时随地可以接收信息;报纸不受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的限制,读报时间和读报地点可以有读者自由掌握和控制。读者可以在地铁、办公室、家里、公园里读报,可以在一天之中的任何空闲时候读报,在这一点上读者的主动性很强。 4.信息容量大,选择方便;报纸之中包含着大众所需的大量重要的和新鲜的信息,虽然报纸会受到版面的限制,但现在很多报纸为达到信息扩容的目的,都在进行扩版和改版,以保证读者能在一份报纸之中获得尽可能完全的信息。此外,信息的选择非常方便,报纸每个

大众传媒论文资料)

武汉音乐学院大众音乐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 宋祥瑞 缘起和现状 1994年9月,笔者第一次在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开设了“大众音乐传播学”(Mass Communication of Music)专业课程(开办此课程受到了时任音乐学系主任田可文教授的大力支持)。当时只有我一位专业课教师和一位91级的专业课学生(王薇,1996年毕业,现在深圳有线电视台工作)。笔者主要从事西方艺术哲学史、和音乐美学的历史和理论、以及中国书法美学的研究和教学。 自70年代末兴起的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带有鲜明的中国历史-社会的特点,这就是它不仅仅是一个纯然的音乐现象,更多地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显示了中国当代改革开放之“后文革”时代中国社会,包括心理、伦理、审美趣味、艺术观念、政治意识、经济和科技发展以及生活态度的变迁,并且,典型地浓缩了这个变革的过程:因为它经历了“为政治服务”的音乐(“文革”中,以样板戏和“语录歌”为代表的那类音乐),到情感真实表现的音乐(打倒“四人帮”后所产生的那类音乐,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抒情歌曲或轻音乐),再到市场化的娱乐的音乐(我们现在所经历着的流行音乐)的演变。我们可以概括为:为政治-斗争的音乐、为艺术-表现的音乐、为娱乐-消费的音乐(这三种不同的音乐文化,我们可以用红、白、黑来象征)。这个演变非常集中地体现了中国社会由“阶级斗争”为主的封闭型社会逐渐向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开放型社会转变的历史。但是,由于我们固有的社会政治体制、原始的音乐类型和审美习惯不同于欧美流行音乐产生、发展的那些条件,因此,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现象特别令人关注(详后)。由于现代流行音乐与大众传媒技术之间具有一种非常内在的关系,那么,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演变就成为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且为任何其他学科所不可取代的途径或方法论。这就是我当时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