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助镀剂助镀原理及检测方法

助镀剂助镀原理及检测方法

助镀剂助镀原理及检测方法
助镀剂助镀原理及检测方法

第四章:助镀液(热镀锌工艺)

简介

现今助镀液是镀锌过程必要的一部份,但也有例外。最早钢件以酸洗去除杂质和铁锈,之后直接浸入溶锌槽。虽然此过程简单,但因耗锌量高、成本昂贵。助镀液的导入,能使热浸镀锌业者降低钢件之锌层的厚度,改善成品品质,增加产能及降低成本。

4.2助镀剂(叁基盐和特殊的Tego60助镀剂)

以热浸镀锌而言,钢件在经过脱脂、酸洗和水洗之后,助镀剂溶液本身是以氯化锌铵组成而发展出来的。

助镀液以不同比率的氯化锌与氯化铵混合而成:

60% w/w ZnCl2:40% w/w NH4Cl -- 特殊的Tego

1份ZnCl2:3份NH4Cl -- 叁基盐

另外,添加润湿剂以改善助镀液的功能。

钢件

氧化锌

熔融

锌液

功用

助镀剂有几点功用:

1. 防止烘乾时钢件表面氧化。

2. 分解溶融锌液附着在金属表面的氧化锌层。氧化锌产生是因为空气中的氧和溶融锌液之反应(450~460℃),当钢件浸入溶融锌时,气化锌层附着其上。

假如:金属表面形成氧化锌,则内层的锌铁反应将受很大的影响,将造成镀件的浸镀时间较原来长,时间加长,最终将增加钢件上锌层厚度。

氯化锌是易受潮所以优先吸收钢件表面水分,因此可防止浸过助镀液的钢件,在烘乾时生锈。

NH4Cl →HCl + NH3

ZnCl2.2H2O + HCl →(HCl(OH)2)H2 + ZnCl2

Hydroxy Acids ____(ZnCl2(OH)2H2+ HCl

氯化铵在锌槽中会分解产生盐酸和氨水,盐酸会和氯化锌吸收的结晶水,结合产生两种Hydroxy酸(HCl(OH)2)H2和

(ZnCl2(OH)2)H2 + HCl )。此两种Hydroxy酸可以分解钢件表面所生之氧化锌层。

操作参数

浓度

助镀剂浓度决定在处理钢件的种类

钢件种类o Be 波美’S.G 比重oTW比重线材7 ~ 13 1.05 ~ 1.10 10 ~ 20薄板13 ~ 19 1.10 ~ 1.15 20 ~ 30管材/一般热镀件19 ~ 24 1.15 ~ 1.26 30 ~ 52超大型钢/锻造件30 ~ 40 1.26 ~ 1.38 52 ~ 76以Be波美浓度28被认为可适用于各种钢件并得到最佳效果’

温度

助镀液的最适温度是60℃-65℃,温度较低,助熔剂附着会较不均匀且较没效果;温度较高,则助熔剂附着太厚,增加消耗。当然若附着较厚助熔剂在工件上锌灰产生会降低。不过太厚时则成反效果。时间

一般需2 ~ 5 分钟即可得到好的助熔剂附层,这也让钢件充分加热以助烘乾。延长在助镀液浸泡时间,将增加在酸性助熔液中铁的含量。另外在助熔剂附层会产生FeCl3氯化铁,它将吸收乾躁时残留的水份,导致浸镀时,熔融锌液与铁离子和水反应,增加氧化锌和锌灰之生成。

PH

助镀液的PH控制在3 ~5.5 。当PH降低,更多的铁将被分解入助镀液,导致氯化铁FeCl3含量增加,锌灰产生将增加。

铁Fe

助镀液应该控制铁的最大含量10g/1,维持低含量铁是低锌灰产生的关键。助熔剂的铁含量超过10g/1。仍可继续操作,但锌灰和锌的耗费将增加。

润湿剂

添加0.2 ~ 0.5% v/v 的润湿剂,将有助于增加助镀剂附层的效果和均匀性。

过程分析

助镀槽应该依下列变数, 每3至4个月分析一次。

1. 氯化锌

2. 氯化铵

3. 上两项的比率

4. 铁离子

5. PH

6. 比重

热镀锌工艺中的助镀剂的作用是?

为什么要用氯化锌和氯化铵的混合液做助镀剂。

最佳答案

助镀剂使熔剂正常的助镀作用受到阻碍,导致局部漏镀等缺陷,所以不能将热镀锌的熔剂直接移作热镀Al-Zn合金工艺用。

热浸镀锌助镀剂的化学法除铁工艺及经济性分析

吴起

鞍山鞍海金属添加剂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辽宁省海城市大屯镇邮政编码:114225 摘要:近几年,许多热浸镀锌企业越来越重视助镀剂的除铁处理,本文叙述了国内热浸镀助镀剂除铁处理的现状、助镀剂的分类、化学法除铁处理工艺及经济性分析。

关键词:热浸镀锌;化学法除铁;经济性

1、现状

近几年,由于热浸镀行业迅猛发展,原来酸洗之后不浸助镀剂直接镀锌的传统工艺逐渐已被摒弃。这样已经使用助镀剂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开始重视助镀剂的除铁工艺。由于酸洗后铁盐被带到锌锅内,1公斤铁可产生25公斤锌渣,不但造成锌耗增加、镀锌成本增高,而且还会使锌液中氧化物和其他杂质增加,这样会造成锌液老化、锌液黏度增加,使热浸镀锌质量下降。

原来干法镀锌工艺规程要求,助镀剂中铁盐含量不大于30g/l,现在很多企业控制铁盐含量不大于5g/l,甚至有些企业在助镀工序采用连续除铁,连续过滤的方法控制铁盐含量。然而现在还有的企业不了解助镀剂除铁的有关原理,认为助镀剂直接用过滤泵或压滤机过滤就是除铁了。还有的企业随便加一些氨水和双氧水经过滤后就认为是

除铁了,实际根本达不到除铁的目的。

2、助镀剂的种类。

目前国内热浸镀锌企业采用多种助镀剂配比方式,但广泛使用的助镀剂是氯化锌和氯化铵混合而成的复盐。基本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配比,有的是纯氯化铵溶液,有的是氯化锌和氯化铵混合而成的复合盐。复合盐有高氯化锌低氯化铵的复合盐,也有低氯化锌高氯化铵的复合盐。还有些企业为了使用助镀添加剂而特殊制定氯化锌与氯化铵的复合盐的比例,它的比例是氯化锌80-100g/l,氯化铵120-150g/l,这是由于氯化锌吸水性决定的。如果在高氯化锌配比的溶剂中加入助镀添加剂,而且预镀件存放时间较长时,氯化锌吸水会使助镀添加剂起不到防爆作用。因此说,氯化铵氯化锌含量高低主要是取决于预镀件存放时间长短和有无烘干来决定的。氯化锌含量越高形成的助镀膜越厚,储存时间越长,但吸水性越强。氯化铵含量越高,崩锌虽然减小,但氯化铵分解后烟气增大。现在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助镀剂加热的方式,加入助镀添加剂后预镀件可短时间存放,在生产中浸助镀剂后马上进行镀锌作业,取消了干燥工序。

3、助镀剂除铁工艺

助镀剂除铁主要是除去助镀剂中的二价铁离子。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被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不溶于水,经沉淀在助镀剂中被分离。除铁的方法有很多。有用压缩空气氧化,有用臭氧氧化,有用化学氧化剂氧化等。在此只介绍化学法氧化除铁的原理和方法。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氧化提纯法除铁,其工艺为:调整PH值——氧化除铁——过滤(分离)。

3.1、调整PH值:

助镀剂中的铁离子一般以Fe2+即氯化亚铁状态存在,Fe2+在PH值很大(PH=8.5)时,或锌含量不大而Fe2+很大时才能水解析出沉淀。因此必须将Fe2+经氧化成为Fe3+,Fe3+在PH=1.7时即可发生水解,形成氢氧化锌沉淀后很容易被除去。锌水解时PH值为5.0—5.5,因此在除铁工艺中为便于控制PH值,一般将PH值调整在3—4。

●若PH值小于3:

KClO3+2HCl=KCl+O2↑+H2O+Cl2↑

4KMnO4+4HCl=4KCl+4MnO2+3O2↑+2H2O

2H2O2=2H2O+O2↑(酸性条件)

Ca(ClO)2+4HCl=2Cl2↑+ CaCl2+2H2O

这时会使氧化剂与酸反应会造成氧化剂的消耗,可以用氨水、锌、氧化锌调整PH值。

NH4OH+HCl=H2O+NH4Cl

Zn+2HCl=ZnCl2+H2↑

ZnO+2HCl=ZnCl2+H2O

●若PH值大于4:

ZnCl2+2H2O=Zn(OH)2↓+2HCl

这时会使氯化锌水解生成氢氧化锌沉淀,造成氯化锌浪费,此时

可用盐酸调整。

在测试PH值时可采用如下方法:取一份过滤好的助镀剂与同体积的水在试管中混合后摇匀,若产生白色的絮状混合物即为合格;若产生白色的胶状体则说明PH值超过4,需加酸调整;若加水后溶液仍然澄清说明酸度大,需加氨水或锌粉或氧化锌调整。

3.2、氧化除铁处理

在助镀剂中加入氧化剂,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使之水解沉淀分离。化学法除铁通常是用高锰酸钾、氯酸钾、氯酸钠、次氯酸钠、次氯酸钙、过氧化氢等作为氧化剂。

高锰酸钾除铁的反应原理:

5FeCl2+KMnO4+8HCl=MnCl2+5FeCl3+4H2O+KCl

FeCl3+3H2O=Fe(OH)3↓+3HCl

氯酸钾(钠)除铁的反应原理:

6FeCl2+KClO3+6HCl=6FeCl3+KCl+3H2O

FeCl3+3H2O=Fe(OH)3↓+3HCl

次氯酸钙除铁的反应原理:

4FeCl2+Ca(ClO)2+4HCl=4FeCl3+CaCl2+2H2O

FeCl3+3H2O=Fe(OH)3↓+3HCl

过氧化氢除铁的反应原理

2FeCl2+2H2O2+2HCl=2FeCl3+2H2O

FeCl3+3H2O=Fe(OH)3↓+3HCl

在除铁过程中,首先根据化验得出的铁盐含量计算出氧化剂的用

量,将氧化剂用水制成饱和溶液后放入助镀槽中,这时助镀槽温度应控制在60℃—80℃。若温度过低则造成反应速度变慢。在加入氧化剂时特别要注意:要加饱和溶液,不要加固体。因为加入的固体氧化剂颗粒在溶解时容易被水解后的Fe(OH)3包裹,使之不再继续溶解而沉入底渣中,造成氧化剂大量浪费。

3.3、过滤(分离)

目前除铁后分离方式主要有过滤泵过滤、板块压滤机过滤、自然沉降过滤三种方式。自然沉降过滤所需温度要控制在80℃以上,将已制成饱和溶液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放入助镀槽中均匀搅拌,使Fe(O H)3迅速沉降。沉降后,上部为清液,下部为底渣。最后可将混液和底渣排放,而清液可用酸泵抽出使用。

4、经济性分析

氧化剂的选择应根据其来源、价格、使用量等条件来确定。

1、高锰酸钾:

5FeCl2+KmnO4+8HCl=MnCl2+5FeCl3+4H2O+KCl

根据方程式计算得出:除掉1公斤氯化亚铁需使用高锰酸钾0.19公斤。

2、氯酸钾(钠):

6FeCl2+KClO3+6HCl=6FeCl3+KCl+3H2O

根据方程式计算得出:除掉1公斤氯化亚铁需使用氯酸钾0.16公斤或需氯酸钠0.14公斤。

3、次氯酸钙(钠):

助镀液作用

1.助镀液作用 工件浸渍助镀液的目的是保证工件在浸锌时,其表面的铁基体在短时间内与锌液起正常的反应,顺利生成一层Zn-Fe合金相层。 工件在经过脱脂、酸洗、清洗等生产工序处理后,在其表面上仍然会附有残余的铁盐、残酸等(焊接结构件的“存液”现象也不可避免);在工件浸入锌液前,工件洁净的铁基体表面,在这些残余污物的作用下,还可能与空气进行反应生成薄的氧化膜(锈),就必须再一次进行除锈。 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酸洗到浸锌工序之间采用助镀液处理,也就是浸(浸渍或者涂覆)助镀液,其作用是: (1)进一步清除工件表面上残留的铁盐及未除掉的氧化铁等杂质。 助镀液对工件的钢铁表面起到清洁的作用,去除酸洗工件经清洗后残留在工件表面的铁盐或氧化物,使工件在浸锌时具有最大的表面活性。这个作用主要是有氯化铵来完成的。 助镀液在工件表面形成的复盐盐膜中含有结晶水,这种结晶水会产生两种羟基酸,及氢氧化盐类,它们可以分解、破坏工件浸锌时在锌液表面所形成的氧化锌层,有利于生成Zn-Fe合金相层。这也是一些不设置烘干、而是利用加热助镀液提高其自干特性进行热镀锌工艺的重要原因。 过量的铁盐带入助镀液的影响和盐酸相似,将增加锌灰的产生,另外一个影响需要根据铁的氧化状态而定。生产中往往在采用双氧水除铁后,紧接着加入苛性钠或氨水来调整PH,并将pH控制在5左右,这种作法是为了保持助镀液工艺性的稳定。如果提高pH,将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原氯化亚铁转换成氢氧化铁,但氢氧化铁在干燥阶段又无法完全被烘干。生产中,烘干工序一般将工件的干燥温度控制在80℃~100℃,即使是温度达到150℃,包含在氢氧化铁中的水,也无法完全被去除,所以这些残留的水,仍将被带入锌锅与锌液反应产生锌灰,这也是热镀锌生产中,无法避免产生锌灰的原因。 如果提高工件的烘干温度,残留的水和助镀液复盐盐膜中的结晶水,都会被去除,但这样又会导致助镀液失效,因为助镀液复盐盐膜中的结晶水可以形成羟基酸,分解、破坏工件浸锌时在锌液表面所形成的氧化锌层,利于生成Zn-Fe合金相层。导致助镀液失效,因为助镀液复盐盐膜中的结晶水可以形成羟基酸,分解、破坏工件浸锌时在锌液表面所形成的氧化锌层,利于生成Zn-Fe合金相层 (2)进一步溶解并清除工件表面上的氧化铁。 助镀液复盐盐膜可降低工件表面在镀前处理过程中发生进一步氧化的机会,利予减少工件浸锌时产生的氧化锌,即锌灰。 (3)洁净表面的工件浸入锌液,有利于降低锌液的表面张力,促使工件铁基体与液锌快速浸润并反应,保证Zn-Fe合金反应的顺利进行,快速形成Zn-Fe合金相层,从而缩短合金反应的时间,使镀锌层更为美观。 (4)热镀锌工件质量缺陷除了因酸洗质量不好造成的缺陷之外,助镀液中的杂质过高的含量也同样对热镀锌质量造成缺陷。 助镀液中不可避免地会随着酸洗好的工件带入一些诸如酸、铁、灰尘等杂质,久而久之,助镀液中杂质含量便越来越高,这些杂质又被工件带进锌液,使锌液中的杂质也越来越多,在工件浸锌过程中产生“漏镀”、表面光洁度不好、产生锌灰锌渣较多、锌耗较大等诸多缺陷,进而使热镀锌的生产成本增加。

催化剂再生步骤

轻烃重整装置催化剂再生方案 一、再生的目的及时机 1、再生的目的 催化剂在运转一段时间后,因为积碳或微量元素中毒,造成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与新鲜催化剂相比出现明显地下降,从而影响到产品的分布,甚至产品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此时就要安排恢复催化剂活性的再生过程。本装置的催化剂再生是采用空气高温烧焦的方法进行,以除去催化剂所积聚的焦炭和其它杂质,最大限度地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2、再生的时机 当气相中碳四含量有较大幅度的升高(超过10%)或烯烃含量快速上升,已经不能达到用户的需求,同时液相中硫含量及烯烃含量超标,且反应温度已经达到570℃,这时就应考虑再生。 二、再生前应具备的条件 1、待再生系统温度已降至50℃以下; 2、所有再生的盲板已加装完毕,并已编号,再生系统与正常的反应系统进行了完全的隔离; 3、所有仪表包括在线氧含量测定表已经调校完毕,具备投用条件;要特别注意空气注入调节阀要完好、灵活、好用。 4、反应系统的低点已无油排出,即整个再生系统液相已倒空完毕; 5、循环气压缩机及辅助系统具备投用条件; 6、公用工程系统正常运行; 7、其它各设备均匀正常待用; 8、消防设施准备齐全,完好备用。 三、再生前的准备 1、吹扫空气管线至合格; 2、将反应喷射器系统卸压(目前为3kg/cm3); 3、用气抽将喷射器系统抽成负压0.09MPa; 4、用氮气置换喷射器系统,分析系统中的可燃气含量要小于0.1%,氧含量要

小于0.2%,系统采样要多点进行,重点是反应器的上下部位。 5、系统可燃气置换分析合格后,系统充压至0.3MPa,然后将压力调节阀投入自动。按正常步骤启动循环气压缩机,进行系统氮气循环。一段时间后,对以上部位再次分析,确认系统可燃气含量分析合格且低点无油排出后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此项工作必须按步骤进行,要结合液相的低点吹扫过程,要特别确认系统低点无液相排出。 四、反应系统再生 (一)、系统升温 调整循环气压缩机流量至80%负荷,稳定后按正常步骤点炉升温,控制升温速度在30~50℃。反应器温度达到250℃后,要注意观察反应器的温升情况,如果没有出现飞温的情况,继续将温度升至350℃,停止升温,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二)、催化剂再生 1、350℃烧焦 (1)、拆除仪表风空气的盲板,确认室内及室外调节阀已关闭; (2)、缓慢打开前后阀,按≤10℃/小时升温,观察反应器各床层温度; (3)、如果出现温升,说明烧焦已经开始。注意控制氧含量为0.2%,将反应器中的油气烧净后,D-409下没有油,开始排水时,将氧含量升至0.5%. (4)、维持350℃恒温,当CO 含量及系统反应温度不再变化,系统无水切 2 出时,提高氧含量至1.0%. (5)、当氧含量逐步升至1.0%,注意温升情况,当CO 含量下降,入、出 2 口温升≤20℃及系统无水切出时,本阶段烧焦结束。 2、400℃烧焦 (1)关闭补充空气调节阀按≤10℃/小时升温,观察反应器各床层温度; (2)将反应器温度升至400℃,控制氧含量提为0.5%~1%,注意反应器温升及系统切水; (3)维持400℃恒温,反应器入、出口温升≤20℃,本阶段烧焦结束。 (4)保持系统氧含量为1.0%,再进行下一步升温450℃。 3、 450℃烧焦 (1)按≤10℃/小时升温,观察反应器各床层温度;

何谓电浆

何謂電漿?電漿電視又是什麼? 一般說物質有三態固態液態與氣態 由於原子間的交互作用當原子相互間有固定結構時處於所謂固態 每個原子基本上在固定帄衡位置上微小振幅的振動(此振動的巨觀表現就是溫度) 當溫度增加時使得每個原子獲得更多動能振動的更厲害於是原子間無法保持固定結構但是仍然具有相互吸引力而聚在一起因此通常液體的形狀隨容器而改變但是維持固定的體積(從固體轉變成液體狀態的過程所吸收的熱量破壞原子間固定的鍵結且距離更遠了) 當溫度繼續提昇原子獲得更多動能則彼此間距離愈拉愈長終於破壞彼此間相聚的狀態而成為氣體(想一想18克的水變成氣體時所佔體積從原來18cc 變成24.5升左右增加了1000倍以上難怪攝氏100度每克水需要吸收539卡的熱量才能轉變成同溫度的氣體) 此時原子間幾乎不再有交互作用(很微弱) 每個原子的運動相互獨立而成為氣態 所謂電漿態Plasma 則是將原子外層的電子和原子分離彼此獨立如同氣體狀態的運動 由於來源是中性的原子內部有等量的正離子與電子數目(大陸上plasma翻成為等離子體便是取其涵義) 這些正負電荷的離子再同一個區域內猶如氣體分子般運動可以利用磁場等將其限制在區域內 地球上處於電漿態的情形相對較少例如日光燈管內有微弱的比例處於電漿態 但是地球大氣層以外的世界幾乎98%以上的區域都處於電漿態如太陽的內部 電漿態的離子會再度結合也會因碰撞而將原子有分離這些過程都會產生電磁波詳見本網站日光燈的原理 所謂電漿電視便是利用類似日光燈的原理 在螢幕區域分成千萬個封閉低壓的空氣腔可以說每個就像一個小日光燈 內部有微量氖氣neon和氙氣xneon 然後每一個腔內背面都分別有塗紅綠藍的螢光劑

浅谈脱硝催化剂再生方案及应用

浅谈脱硝催化剂再生方案及应用 摘要:随着《关于加强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等一系列文件的正式发布,明确将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范了废催化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下称“危废许可证”)的办理和审批流程,统一了对废催化剂的认识、理解和做法。脱硝催化剂再生虽然在国内是全新的业务,但中国的SCR脱硝装置大量使用再生催化剂是大势所趋。关键词: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废催化剂再生,解决方案,蜂窝式催化剂 环保部2014年8月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监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和《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下称《指南》),将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纳入危险废物进行管理。此《通知》和《指南》明确将废烟气脱硝催化剂(下称“废催化剂”)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范了废催化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下称“危废许可证”)的办理和审批流程,统一了对废催化剂的认识、理解和做法,为提升废催化剂再生、利用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脱硝催化剂再生行业在中国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龙净环保600388)从2012年11月开始正式涉足脱硝催化剂再生业务,与美国CoaLogix公司合资在2013年1月注册成立龙净科杰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下称“龙净科杰”),在2013年10月注册成立江苏龙净科杰催化剂再生有限公司(位于盐城环保产业园区,下称“盐城工厂”)。至2014年12月,盐城工厂一期15000立方米/年脱硝催化剂再生生产线将正式投产。盐城工厂正式投产前将完成危废许可证的取证,上海实验中心届时也将全面投入使用。 目前国内催化剂再生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很多的问题。龙净环保作为国内环保产业的领军企业,有责任对此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经过两年多不断的探索实践,结合国外脱硝催化剂再生的经验,并对最新出台的《通知》、《指南》以及危险废物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认真学习,反复推敲,向各位领导及专家汇报如下: ?催化剂再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废催化剂纳入危险废物管理,其收集、贮存、运输、再生、利用和处置均须严格按危 险废物的规定执行,禁止现场再生。 ?龙净科杰的技术优势。 ?推荐脱硝催化剂采用“更换”方案而非“加层”方案。

低温等离子工作原理

低温等离子 1、高科技创新产品:“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电子、化学、催化等综合作用下 的电化学过程,是一全新的技术创新领域。是依靠等离子体在瞬间产生的强大电场能量电离、裂解有害气体的化学键能,从而破坏废气分子结构,达到净化目的。 2、 3、2、高效废气净化:本设备能高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VOC)、无机物、硫 化氢、氨气、硫醇类等主要污染物,以及各种恶臭味,除臭效率可达98%以上,对于长期弥漫、积累的恶臭、异味,24小时内即可祛除,并且具有强力杀灭空气中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能力,而且具有明显的防霉作用。 除臭效果超过国家颁布的恶臭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 4、?? 5、3、无需添加任何物质: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是一种干法净化过程,是一 种全新的净化过程,不需任何添加剂,不产生废水、废渣,不会导致二次污染。 6、?? 7、4、低温等离子适应性强:持久的净化功能,无须专人看管。可适应高浓度、 大气量、不同气态物质的净化处理,可在高温250℃,低温-50℃的环境内,净化区均可运转,特别是在潮湿,甚至空气。湿度饱和的环境下仍可正常运行,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长期运行稳定可靠。 8、? 9、5、低耗节能:运行费用低廉、省电是“低温等离子体”专利核心技术之一, 处理1000M3/h臭气,耗电量仅0.25度。本设备无任何机械动作,自动化程度高,工艺简洁,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专人管理和日常维护,遇故障自动停机报警,只需作定期检查。 10、?? 11、6、低温等离子设备组合产品重量轻,体积小,可按场地要求立放、卧放, 可根据废气浓度、流量、成份进行串、并组合设计达到完全的废气净化。 12、?? 13、7、设备使用寿命长:本设备由不锈钢材,铜材、钼材、环氧树脂等材料 组成,抗氧化性强,对酸、碱气体、潮湿环境等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使用寿命长达15年以上。 14、?? 15、8、安全:“低温等离子体”设备内使用电压在36伏以下,安全可靠。 河南兴邦环保局指定合作单位,提供环评和检测等一站式服务 河南兴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热镀锌工艺助镀剂中铁含量分析及除铁工艺对比

热镀锌工艺助镀剂中铁含量分析及 除铁工艺对比 近几年,由于热浸镀行业迅猛发展,原来酸洗之后不浸助镀剂直接镀锌的传统工艺逐渐已被摒弃。这样已经使用助镀剂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开始重视助镀剂的除铁工艺。由于酸洗后铁盐被带到锌锅,1公斤铁可产生25公斤锌渣,不但造成锌耗增加、镀锌成本增高,而且还会使锌液中氧化物和其他杂质增加,这样会造成锌液老化、锌液黏度增加,使热浸镀锌质量下降。 原来干法镀锌工艺规程要求,助镀剂中铁盐含量不大于30g/l,现在很多企业控制铁盐含量不大于5g/l,甚至有些企业在助镀工序采用连续除铁,连续过滤的方法控制铁盐含量。然而现在还有的企业不了解助镀剂除铁的有关原理,认为助镀剂直接用过滤泵或压滤机过滤就是除铁了。还有的企业随便加一些氨水和双氧水经过滤后就认为是除铁了,实际根本达不到除铁的目的。 2、助镀剂的种类。 目前国热浸镀锌企业采用多种助镀剂配比方式,但广泛使用的助镀剂是氯化锌和氯化铵混合而成的复盐。基本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配比,有的是纯氯化铵溶液,有的是氯化锌和氯化铵混合而成的复合盐。复合盐有高氯化锌低氯化铵的复合盐,也有低氯化锌高氯化铵的复合盐。还有些企业为了使用助镀添加剂而特殊制定氯化锌与氯化铵的复合盐的比例,它的比例是氯化锌80-100g/l,氯化铵120-150g/l,这是由于氯化锌吸水性决定的。如果在高氯化锌配比的

溶剂中加入助镀添加剂,而且预镀件存放时间较长时,氯化锌吸水会使助镀添加剂起不到防爆作用。因此说,氯化铵氯化锌含量高低主要是取决于预镀件存放时间长短和有无烘干来决定的。氯化锌含量越高形成的助镀膜越厚,储存时间越长,但吸水性越强。氯化铵含量越高,崩锌虽然减小,但氯化铵分解后烟气增大。现在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助镀剂加热的方式,加入助镀添加剂后预镀件可短时间存放,在生产中浸助镀剂后马上进行镀锌作业,取消了干燥工序。 3、助镀剂除铁工艺 助镀剂除铁主要是除去助镀剂中的二价铁离子。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被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不溶于水,经沉淀在助镀剂中被分离。除铁的方法有很多。有用压缩空气氧化,有用臭氧氧化,有用化学氧化剂氧化等。在此只介绍化学法氧化除铁的原理和方法。 目前国大多采用氧化提纯法除铁,其工艺为:调整PH值——氧化除铁——过滤(分离)。 3.1、调整PH值: 助镀剂中的铁离子一般以Fe2+即氯化亚铁状态存在,Fe2+在PH值很大(PH=8.5)时,或锌含量不大而Fe2+很大时才能水解析出沉淀。因此必须将Fe2+经氧化成为Fe3+,Fe3+在PH=1.7时即可发生水解,形成氢氧化锌沉淀后很容易被除去。锌水解时PH值为5.0—5.5,因此在除铁工艺中为便于控制PH值,一般将PH值调整在3—4。

辽宁热镀锌管市场调研

辽宁省镀锌管市场调研情况说明 随着镀锌产品的优异性能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镀锌管(热镀锌焊管,下同)在各个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镀锌管主要用于输送煤气、暖气及消防等领域。作为焊管直接下游衍生产品,镀锌管与普通焊管相比具有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社会日益进步,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镀锌管在焊管产品的使用上占比逐年上升。近几年,热镀锌焊管上锌300g/m2的新国标开始推行,国内各主流管厂纷纷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并积极响应实行新国标。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国内钢铁产业也在经历市场竞争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冲刷,落后产能的退出,兼并重组的加速,“百家争鸣”到“寡头争霸”似乎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东北三省主要钢铁企业 A、辽宁 1、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2、本钢集团 3、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鞍山宝得钢铁有限公司 6、海城市东四型钢有限公司 7、北台钢铁集团 B、吉林省 1、通化钢铁集团 2、四平现代(红嘴)钢铁有限公司 3、辽源鑫达钢铁有限公司 C、黑龙江省 1、西林钢铁集团 2、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3、西林钢铁集团阿城钢铁有限公司 4、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二、沈阳主要钢材市场 1、沈阳钢材中心批发市场 2、沈阳兵工125库钢材市场 3、沈阳北塔钢材市场 4、沈阳市明廉钢材市场 5、沈阳新塔湾钢材市场 6、沈阳金山钢材市场 7、沈阳西窑建材交易中心 8、沈阳中储物流中心 9、新立堡钢材市场 通过对沈阳钢材市场的初步调研,发现在东北市场大部分还是以黑管为主,镀锌钢管销量较为薄弱,据不完全统计镀锌管材在东北销售量大概在100万吨左右。 三、国内镀锌企业情况 国内镀锌企业已超过800家(见表1)。结构钢镀锌年产量估计为500 -550万吨,镀锌钢管企业150多家。从表1可知: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广东、上海、辽宁、天津等省、直辖市分别列居1-8位,前8位的省、直辖市企业总和占全国镀锌企业总和的75.4%。华东地区占总数的55.3%,其中江、浙、沪三地又占总数的41.4%。而西北和

催化剂的再生方案二

催化剂的再生方案二 1、再生目的 GZ-10催化剂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催化剂上的积碳量会逐渐增加。催化剂上的积碳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催化剂再生以除去积碳恢复催化剂的活性。 2、再生方法 GZ-10催化剂再生方法有两种,一为器内再生,即催化剂在反应器中不卸出,直接采用含氧气体介质再生;另一种为器外再生方法,它是将待再生的失活催化剂从反应器中卸出,运送到专门的催化剂再生工厂进行再生。结合本装置以下论述器内蒸汽再生方法。 水蒸气再生 (1)反应系统准备工作 (a)液化气改进另一反应器,再生反应器切除,从安全阀付线或再生气线缓慢泄压,反应器底排污油,按再生流程拆加盲板。 (b)再生炉点火,蒸汽脱水进再生炉,蒸汽量在 4 000kg/h~7000kg/h. .(c)再生水蒸气至换热器管线配管完成并安装好孔板流量计、校好蒸汽、净化风流量表以及加热炉、反应器各温度点。 (d)在反应器出口装上两个气体采样口。 (e)联系调度、供热、供气保证瓦斯、蒸汽、风的供应,且蒸汽压力≮0.8MPa,净化风压力≮0.5MPa。 (2)水蒸气再生流程

反应器 空气 (3)再生操作条件 压力:常压 介质:水蒸汽+空气 最高床层温度:<450℃ 注意:反应系统引入水蒸气前提条件是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温度必须大于200℃,禁止有液态水进入反应器内水击催化剂。 (4)操作步骤 (a)再生炉按规程点火升温,当炉膛温度升到300℃时,蒸汽先脱水,然后改入再生炉、经反应器在出口通过再生气除焦罐在高点放空,蒸汽量逐步提高到要求值。 (b)当反应器入口温度升到360℃时,开始升温,并缓慢通入空气,逐步提高氧含量到0.4~0.6v%,此时要严密注视温升变化。 (c)当床层温升≯10℃时,可以逐渐增加氧含量,每次增加0.2v%,最高≯1v%。 (d)当床层温升基本消失后,恒温1小时,确保温升基本消失,氧含量逐渐降至0.2v%,反应器入口以25~30℃/h的速度升至420℃恒温。 (e)床层温度基本稳定后,氧含量逐步增加到0.6~0.8v%,此时

热镀锌化验操作规程

临沂市皓正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化验室操作规程 一、助镀液中氯化铵的测定。 1、反应原理 氯化铵在中性溶液中与甲醛化合能释放氯化氢。 4NH4CL+6HCHO=(CH2)6N4+4HCL+H2O 用氢氧化钠中和释放出来的氯化氢 HCL+NaOH=NaCL+H2O 根据消耗的碱溶液体积,可得出氯化铵的含量。 因助镀液中含有的二价铁也会和NaOH发生反应而影响正确数据,所以先把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并过滤掉。 2、实验步骤 2.1 取250ml锥形瓶加水50ml,用5ml或1ml移液管准确吸取1ml助镀液加入锥形瓶中。 2.2 用移液管分别吸取1ml盐酸(5%浓度)、双氧水,加入至锥形瓶中。 2.3 将锥形瓶放在加热器上加热至冒大泡。 2.4 待冷却后加甲基红3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变色沉淀为终点。 2.5 取一只新的250ml锥形瓶,并放上漏斗,滤纸打湿准备过滤。 2.6 把出现沉淀的溶液倒入漏斗里过滤。 2.7 将过滤完的溶液加入酚酞4滴,用NaOH滴定至微红出现白色沉淀。 2.8 准确吸取10ml甲醛加入锥形瓶中。 2.9 取下滴定管,准确读取并记录数值。 2.10 用0.5mol/L NaOH(N)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再加入5ml甲醛,继续滴定至溶液微红30秒不消失为终点。 2.11 准确读取滴定管数值,记录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V)。根据体积算出氯化铵的含量。 3、计算方法 NH4CL(g/L)=VN53.5 其中: V————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 N————NaOH标准溶液浓度,mol/L 53.5———氯化铵的摩尔质量。 二、助镀液中氯化锌的测定。 1、反应原理 在弱碱性溶液中锌与EDTA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滴定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根据滴定时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可求出氯化锌的含量。 因EDTA与助镀液中的铝、钢、铁等金属离子也能够生成络合物,对锌的测定有干扰,因此先把助镀液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并过滤掉。 2、实验步骤 2.1 取250ml锥形瓶加水50ml,用5ml或1ml移液管准确吸取1ml助镀液加入锥形瓶中。 2.2 用移液管分别吸取1ml盐酸(5%浓度)、双氧水,加入至锥形瓶中。

低温等离子工作原理

低温等离子工作原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低温等离子 1、高科技创新产品:“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电子、化学、催化等综合作用下 的电化学过程,是一全新的技术创新领域。是依靠等离子体在瞬间产生的强大电场能量电离、裂解有害气体的化学键能,从而破坏废气分子结构,达到净化目的。 2、 3、2、高效废气净化:本设备能高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VOC)、无机物、硫 化氢、氨气、硫醇类等主要污染物,以及各种恶臭味,除臭效率可达98%以上,对于长期弥漫、积累的恶臭、异味,24小时内即可祛除,并且具有强力杀灭空气中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能力,而且具有明显的防霉作用。除臭效果超过国家颁布的恶臭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 4、? 5、3、无需添加任何物质: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是一种干法净化过程,是 一种全新的净化过程,不需任何添加剂,不产生废水、废渣,不会导致二次污染。 6、 7、4、低温等离子适应性强:持久的净化功能,无须专人看管。可适应高浓 度、大气量、不同气态物质的净化处理,可在高温250℃,低温-50℃的环境内,净化区均可运转,特别是在潮湿,甚至空气。湿度饱和的环境下仍可正常运行,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长期运行稳定可靠。 8、 9、5、低耗节能:运行费用低廉、省电是“低温等离子体”专利核心技术之一, 处理1000M3/h臭气,耗电量仅度。本设备无任何机械动作,自动化程度高,工艺简洁,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专人管理和日常维护,遇故障自动停机报警,只需作定期检查。 10、 11、6、低温等离子设备组合产品重量轻,体积小,可按场地要求立 放、卧放,可根据废气浓度、流量、成份进行串、并组合设计达到完全的废气净化。 12、 13、7、设备使用寿命长:本设备由不锈钢材,铜材、钼材、环氧树脂 等材料组成,抗氧化性强,对酸、碱气体、潮湿环境等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使用寿命长达15年以上。 14、 15、8、安全:“低温等离子体”设备内使用电压在36伏以下,安全可 靠。

真空溅射技术

《真空溅射技术》 第一章溅射技术 所谓“溅射”就是用荷能粒子(通常用气体正离子)轰击物体,从而引起物体表面原子从母体中逸出的现象。 1842年Grove(格洛夫)在实验室中发现了这种现象。 187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及西屋电气公司首先开始应用溅射原理制备薄膜。 1966年美国国际商用电子计算机公司应用高频溅射技术制成了绝缘膜。 1970年磁控溅射技术及其装置出现,它以“高速”、“低温”两大特点使薄膜工艺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但满足薄膜工艺越来越复杂的要求,而且促进了新工艺的发展。 我国在1980年前后,许多单位竞先发展磁控溅射技术。目前在磁控溅射装置和相应的薄膜工艺研究上也已出现了工业性生产的局面。 第一节溅射理论及其溅射薄膜的形成过程 溅射理论 被荷能粒子轰击的靶材处于负电位,所以一般称这种溅射为阴极溅射。关于阴极溅射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如下三种。 蒸发论 认为溅射是由气体正离子轰击阴极靶,使靶表面受轰击的部位局部产生高温区,靶材达到蒸发温度而产生蒸发。 碰撞论 认为溅射现象是弹性碰撞的直接结果。轰击离子能量不足,不能发生溅射;轰击离子能量过高,会发生离子注入现象。 混合论 认为溅射是热蒸发论和碰撞论的综合过程。当前倾向于混合论。 u辉光放电

u直流辉光放电 在压力为102-10-1Pa的容器内,在两个电极间加上直流电压后所发生的放电过程如图: 电压小时,由宇宙射线或空间残留的少量离子和电子的存在只有很小的电流。增加电压,带电粒子能量增加,碰撞中性气体原子,产生更多带电粒子,电流随之平稳增加,进入“汤森放电区”。电流增加到一定程度,发生“雪崩”现象,离子轰击阴极,释放二次电子,二次电子与中性气体原子碰撞,产生更多离子,这些离子再轰击阴极,又产生更多的二次电子,如此循环,当产生的电子数正好产生足够多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再生出同样数量的电子时,进入自持状态,气体开始起辉,电压降低,电流突然升高,此为“正常辉光放电区”。放电自动调整阴极轰击面积,最初轰击是不均匀的,随着电源功率增大,轰击面积增大,直到阴极面上电流密度几乎均匀为止。当轰击区域覆盖整个阴极面后,再进一步增加功率,会使放电区内的电压和电流密度同时升高,进入溅射工艺工作区域,即“异常辉光放电区”。在该区域内,如果阴极没有水冷或继续增加功率,当电流密度达到约0.1A/cm2以上,将有热发射电子混入二次电子之中,随后发生又一个“雪崩”。由于输入阻抗限制着电压,将形成低压大电流的“弧光放电”。 形成“异常辉光放电”的关键是击穿电压V B,主要取决于二次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和阴阳极之间的距离。为了引起最初的雪崩,每个二次电子必须产生出约10-20个离子。若气压太低或极间距离太小,二次电子撞到阳极之前,无法到达所需要的电离碰撞次数;若气压太高或极间距离太大,气体中形成的离子将因非弹性碰撞而减速,以致于当轰击阴极时,已无足够的能量产生二次电子。 直流辉光放电的形貌和参量分布图: i.阿斯顿暗区,不发生电离和激发; ii.阴极辉光区,气体分子激发发光;

热镀锌工艺学习资料

镀锌工艺学习资料 1、 工艺流程 2、钢铁对热镀锌的影响因素 钢材成分、表面状态、表面粗糙度、金属的内应力、镀件几何尺寸 3、钢材中影响热镀锌的主要元素:碳(C)、硅(Si)、锰(Mn)、磷(P) 4、钢材中含碳量越高,铁锌反应越剧烈,锌层也越厚。镀锌层表面容易形成锌瘤,并产生大量漏镀。 硅可使铁在锌液中的溶解速度加快,镀锌层变灰,粘附性 变差,增加锌灰、锌渣等。镀锌层变灰,会随着钢中硅含量的增高存在着一个波浪式的变化,该现象称为“圣德林效 应”。 5、酸洗原理:酸与工件表面氧化铁皮、铁锈及杂物进行反 应,将工件表面洗净。 欠酸洗即为钢管酸洗时间过短表面氧化铁皮、铁锈及杂物未洗尽。当工件欠酸洗时,钢管表面仍然有铁锈或其它杂物存在。 过酸洗即为酸洗时间过长,使钢管基体受到过分的腐蚀。过酸洗时,钢管表面将会出现粗糙麻面或表面发黑或表面有粗糙的黑色麻面。 6、配制盐酸酸液浓度及温度要求是什么? 酸洗液配制浓度为18%—20% 酸洗液温度为室温 酸洗操作:采用预酸洗工艺,梯度酸洗,上下反复提动3次。 如何配酸? 1、槽液高度不允许超过酸槽高度的2/3; 2、根据槽液高度添加2/5的清水; 3、加入含量≥30%左右的盐酸,补足槽中余下容积; 4、按原酸1%比例,添加抑雾剂及除锈剂,防止盐酸挥发及过酸洗现象的产生 7、酸洗回收标准为,酸含量小于15克/升同时亚铁含量大于350克/升 8、助镀剂的作用 (1)、清除工件表面,去除酸洗后残留在工件表面的铁盐或氧化物,使钢铁件在进入锌液时具有最大的表面活性; (2)、在工件表面沉积一层盐膜,防止工件从助镀池到锌锅的一段时间内在空气中锈蚀; (3)、净化工件浸入锌液处的液相锌,使工件与锌液快速浸润并反应。 助镀剂:PH 值助镀剂适宜的PH 值范围为4-5,这个PH 值范围的助镀剂可以给酸洗后的镀件表面进一步清洁,弥补酸洗时可能存在的不足。 溶剂中亚铁的控制 工件应充分水洗,确保清洗干净,以免过多亚铁带入溶剂中;工件浸泡溶剂以形成足够的盐膜,严禁长时间浸泡;吊镀的溶剂亚铁含量超过3g/L 时,需及时处理;喷镀、自动线达到8g/L 时回收。 类别 氯化锌 氯化铵 溶剂总质(g/L ) 铵锌比 喷镀线 150-200 250-300 400-500 1.2-1.8 吊镀线 70-125 120-200 200-350 1.2-1.6 自动线 150-250 200-300 350-550 0.9-1.2 护栏线 100-150 150-200 250-350 1.2-1.5 立柱线 150-200 200-250 350-450 1.2-1.6 材质 硅含量 Q235 ≤0.35 Q345 ≤0.5 Q420 ≤0.5

浅谈连续重整催化剂反应再生控制(茂名石化)

浅谈连续重整催化剂再生的控制与实现 倪海梅 (茂名石化炼油分部仪表车间,广东茂名525011) 摘要介绍了催化剂再生控制在茂名石化连续重整装置中的应用,着重论述几种特殊控制方案的 使用,并以装置中闭锁料斗的一些复杂控制方案为例论述控制方案的先进性。 关键词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再生控制CRCS控制方案 目前炼油重整工艺普遍采用的美国环球油公司(UOP)的连续再生式流程工艺,该工艺通过催化剂的连续再生,使反应器中的催化剂经常保持高活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收率。若没有催化剂再生段,反应段就不得不为催化剂再生而停车,烧去焦炭,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有了催化剂再生段,重整装置在操作铂重整反应段时就不必为催化剂再生而停车,通过催化剂再生段中催化剂的连续再生以及铂重整反应段的连续操作实现连续重整工艺流程。该工艺对过程自动化控制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目前催化剂的连续再生控制应用国外的催化剂再生控制系统CRCS。 2006年茂名石化新建一套1.00Mt/a连续重整装置,其中催化剂再生部分由一套与反应部分密切相连又相对独立的设备组成。其作用之一是实现催化剂连续循环,之二是在催化剂循环的同时完成催化剂氧化再生。来自第四重整反应器积炭的待生催化剂被提升至再生部分,依次进行催化剂的烧焦、氯化(补氯和金属的再分散)、干燥、冷却。再生后的催化剂经闭锁料斗循环、提升至重整反应器顶部的还原段进行催化剂还原(氧化态变为还原态),然后再进入重整第一反应器。催化剂的循环和再生控制采用了自适应控制、斜坡控制、逻辑顺序控制、智能仪表等先进控制仪表和手段。 1连续重整催化剂再生控制系统的组成 1.1催化剂再生控制系统方框图(见图1) 图1催化剂再生控制系统方框图 1.2催化剂再生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连续重整催化剂控制系统CRCS是由两个程序电子系统(PES)组成,一个控制PES,一个保护PES。

热镀锌助镀剂化验

助镀溶剂有效成份的测定 1、氯化锌的测定参考方法 (1)试剂组成 EDTA:0.05M。 缓冲溶液:PH=10、60g氯化铵溶于200ml水,加氨水350ml稀释至1升。 铬黑T:0.2酒精溶液。 过氧化氢:1:1。 氨水:1:10 (2)分析方法 取试液1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1:1盐酸10ml,过氧化氢4?5滴,于电炉上加热至无气泡产生,趁热以氨水中和,产生红褐色氢氧化物浑浊,加1:1氨水调PH=5—6,过滤,用水冲洗三角瓶及滤纸2—3次,加缓冲溶液10ml,铬黑2?3滴,以0.05MEDTA滴定至酒红色变蓝色。 (3)计箅 ①方法一

ZnCl、2g/l=(M*V*0.136)*1000/l(——上海强领锌业有限公司技术部) 式中:M——EDTA标准溶液克分子浓度;V——滴定用EDTA标准溶液ml数;0.136—ZnCl2毫克分子量。 当溶液中FeCl2>2g/l时,用移液管取溶液10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从中取10ml溶液移入250ml三角瓶中,加水30ml,加1:1双氧水2?3滴,用氨水调PH=5?6之间,出现红褐色沉淀物,以滤纸过滤沉淀物,并用蒸馏水清洗滤纸及三角瓶2?3次,使全部溶液滤入三角中。加缓冲溶液10ml,铬黑2?3滴,以 0.05MEDTA滴定至酒红色变蓝色。 ②方法二 现在业内一般采用波美度方法进行浓度的测定。 2、氯化铵的测定参考方法 (1)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1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水30?40ml,加几滴酚酞指示剂,用0.2N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淡红色,加入1:3中性甲醛5ml,溶液变成无色,继续用0.2N标准化钠溶液滴定,如出现淡红色再加入1:3甲醛5ml,再继续用0.2N氢氧化钠滴定,这样

溅射技术及其发展的历程

溅射技术及其发展的历程 1842年格洛夫(Grove)在实验室中发现了阴极溅射现象。他在研究电子管阴极腐蚀问题时,发现阴极材料迁移到真空管壁上来了。但是,真正应用于研究的溅射设备到1877年才初露端倪。迄后70年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对溅射机理的认同长期处于模糊不请状态,所以,在1950年之前有关溅射薄膜特性的技术资料,多数是不可*的。19世纪中期,只是在化学活性极强的材料、贵金属材料、介质材料和难熔金属材料的薄膜制备工艺中,采用溅射技术。1970年后出现了磁控溅射技术,1975年前后商品化的磁控溅射设备供应于世,大大地扩展了溅射技术应用的领域。到了80年代,溅射技术才从实验室应用技术真正地进入工业化大量生产的应用领域。最近15年来,进一步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溅射技术,几乎到了目不暇接的程度。在21世纪来临的时刻,回顾一下溅射技术发展的历程,寻找其中某些规律性的思路,看来是有一定意义的。 1.最初溅射技术改革的原动力主要是围绕着提高辉光等离子体的离化率,增强离化的措施包括: [1]热电子发射增强—由原始的二极溅射演变出三极溅射。三极溅射应用的实际效果对离化率增强的幅度并不大,但是对溅射过程中,特别是在反应溅射过程中,工艺的可控性有明显地改善。 [2]电子束或电子弧柱增强—演变出四极溅射。Balzers一直抓住这条线,形成有其特色的产品系列,最近几年推出在中心设置一个强流热电子弧柱,配合上下两个调制线圈,再加上8对孪生靶,组合成新型纳米涂层工具镀膜机。是一个典型实例。 [3]磁控管模式的增强溅射—磁控溅射。利用磁控管的原理,将等离子体中原来分散的电子约束在特定的轨道内运转,局部强化电离,导致靶材表面局部强化的溅射效果。号称为“高速、低温”溅射技术。磁控溅射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除了效果明显之外,结构不复杂是一个重要的因数,大面积的溅射镀膜工艺得到推广。应该看到,靶面溅射不均匀导致靶材利用率低是其固有的缺点。 [4]最近有人推出离子束增强溅射模式。采用宽束强流离子源,配合磁场调制,与普通的二极溅射结合组成一种新的溅射模式。他不同于使用窄束高能离子束进行的离子束溅射(这种离子束溅射的溅射速率低),采用宽束强流离子源,配合磁场调制后,既有离子束溅射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具有直接向等离子体区域供应离子的增强溅射效果。同时还可以具有离子束辅助镀膜的效果。 2.1985年之后,溅射模式的变革增加了新的目标,除了继续追求高速率之外,追求反应溅射稳定运行的目标、追求离子辅助镀膜—获得高质量膜层的目标、等等综合优越性的追求目标日益增强。例如: [1]捷克人J.Musil在研究低压强溅射的工作中,在磁控溅射的基础上,重复使用各种原来在二极溅射增强溅射中使用过的手段。从“低压强溅射”一直发展到“自溅射”效应。其中大部分工作仍然处于实验室阶段。 [2]针对立体工件获得均匀涂层和色泽,Leybold推出对靶溅射运行模式。在随后不断改进的努力下,对靶溅射工艺仍然具有涂层质量优异的美名。 [3]针对膜层组分可随意调节的目标,推出非对称溅射的运行模式。我国清华大学范毓殿教授采用调节溅射靶磁场强度的方法,进行了类似的工作。 [4]推出非平衡溅射的运行模式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膜层质量,呈现离子辅助溅射的效果。后来,一些研究工作扩展磁场增强的布局,磁场在真空室内无处不在,看来效果并不理想,“非平衡”的热潮才逐渐降温。 [5]1996年Leybold 推出多年研发的成果:中频交流磁控溅射(孪生靶溅射)技术,消除了阳极”消失”效应和阴极“中毒”问题,大大提高了磁控溅射运行的稳定性,为化合物薄膜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最近在中频电源上又提出短脉冲组合的中频双向供电模式,运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6]最近英国Plasma Quest Limited(PQL)公司推出S400型专利产品,名为“高密度等离子体发送系统”(High Plasma Launch System),属于上面提到的离子束增强二极溅射模式。其特点是:高成膜速率、

热镀锌酸雾的处理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热镀锌酸雾的处理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热镀锌车间内弥散的酸雾,对建筑、设备、各种器材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恶化整条热镀锌线的作业环境,同时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酸雾的捕集、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配置方式。 1、酸雾放散区整体封闭罩结构方式。 酸雾的处理,无论批量热镀锌工艺,还是吹镀工艺,在欧美热镀锌业界,大部分采用镀前处理工序全封闭结构方式进行捕集,然手通过酸雾吸收塔进行中和吸收。 封闭罩结构尤其适合大批量、单一产品的镀前处理工序,如线材、管材、型材的吹镀生产线。这种结构对酸雾的防扩散、吸收非常彻底,车间环境好。由于其结构的封闭特性,对酸雾捕集用引风机的配置功率相对较小。 但是,封闭罩结构的酸雾处理系统,一次性建设投入较高。不适合批量热镀锌工艺的多品种工件生产,尤其对于大型超规格工件的镀前处理,由于受到封闭罩结构的限制,无法灵活打调。 2、酸洗槽体侧吸结构方式。 这种方式既适合于批量热镀锌工艺,也适合于吹镀工艺的生产线配置。在结构设计中,针对酸雾的弥散特性,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来处理,首先往酸洗溶液中添加酸雾抑制剂,用以抑制酸雾的挥发,然后再通过槽体上沿两侧的侧吸孔,对酸洗槽内挥发、弥散的酸雾进行捕集、吸收,进入酸雾吸收塔,进行中和吸收。这样既控制了车间的酸雾浓度,又减少了酸雾吸收塔的功率。 在气压较高时,通过向酸洗溶液中添加酸雾抑制剂,可大约抑制90%的酸雾挥发,因此,不需要开启酸雾处理系统,车间的酸雾浓度也比较低,抑雾效果也很好;但是在气压较低时,酸雾抑制剂对酸雾的抑制效果就大打折扣,只能抑制60%左右的酸雾弥散,此时,就需要开启酸雾处理系统。 当酸洗溶液中添加了酸雾抑制剂时,酸雾处理系统,只需要采用小功率的风机配置,即可满足对酸雾的浓度捕集、控制,且效果很好。酸雾处理系统在国内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属于开放式捕集,如果不采用添加酸雾抑制剂加以辅助,如果保证对酸雾弥散的充分捕集,则系统配置的风机功率仍然很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酸雾处理系统结构配置中,必须在吸风罩及主风管上安装调节阀门,配合变频器,然后根据酸雾发生量来调整风量、风压、阻尼系数,提高吸收效率,可将排放

加氢催化剂再生

催化剂再生 12.1 就地催化剂再生 注意,以下规程旨在概括催化剂再生的步骤和条件。催化剂供应商提供的具体 规程可取代此概述性规程。须遵守催化剂供应商规定的临界参数,例如温度限 制。 在COLO加氢处理单元中,使用NiMo和CoMo两种催化剂,有些焦碳沉积 是不可避免的。这会引起载体的孔状结构逐渐堵塞,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则 必须提高苛刻度(通常通过提高反应器温度),以使产品达到技术要求,而提 高温度会加速焦碳的产生。 当达到反应系统的最高设计温度(机械或反应限)时,需要停车进行催化剂再 生或更换催化剂。在正常操作时,这种事情至少在12个月内不应发生。 o催化剂再生燃烧在正常操作期间沉积的使催化剂失活的焦碳。 o再生的主要产物是CO2、CO和SO2。 12.2 再生准备 按照与正常停车相同的步骤,但反应器无需进行冷却。反应器再生可不分先后。 仅取R-101为例。 单元状态:按照正常停车规程的要求或根据再生放空气体系统规范,反应器在 吹扫净其中的H2和烃类后被氮气填充。将R-102的压力降低至略低于随后将 使用的蒸汽的压力。T-101已关停,且E-101排放至塔。T-102可根据再生过 程的下一步骤进行全回流或启动,以便实现石脑油安全循环。 12.3 蒸汽-空气再生程序 1. 在压缩机-反应器回路中建立热氮气循环。利用B-101加热带有循环氮气 的催化剂床,使其温度以25 oC/小时的速度上升至315oC。绝不可让催化 剂床内的温度降至260oC以下,否则,随后置换氮气的蒸汽会出现冷凝, 从而要求在进行下一操作前采取干燥措施。 2. 再次检查吹扫气中的可燃物并继续进行吹扫,直至反应器出口气体中的氢 气浓度低于0.5% vol。在E-107的壳程入口和压缩机的排放侧将压缩机 和D-103系统与反应器B-101系统隔离,并关停压缩机。反应器系统此 时处于氮气条件下。进一步关闭压缩机系统。两个分隔的工段均应处于氮 气正压下,这点至关重要。 3. 将蒸汽从E-104入口引至R-102,将反应器流出物导至再生排气系统。 逐渐加快速度,同时利用B-101控制温度,将反应器入口温度升至并保 持在330-370oC。蒸汽宜为7000 kg/hr左右的速度,这高于CRI(催化 剂供应商)推荐的反应器横截面每平方米1950 kg/hr的最低速度,此最 低速度使R-101和R-102的最低流量分别达到2000 kg/hr和3700 kg/hr。 此时R-102已做好下一步的蒸汽和空气燃烧准备。 4. 启动含0.3-0.5 mole%氧气的空气流,将其导入R-102。 5. 焰锋的建立表现为催化剂床的温度上升,此后,氧气含量最大可增加至1 mole%,但焰锋温度须保持在400oC以下。根据经验,氧气含量每高于

磁控溅射镀膜简介

磁控溅射镀膜简介 溅射薄膜靶材按其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可大致分为机械功能膜相物理功能膜两大类。前者包括耐摩、减摩、耐热、抗蚀等表面强化薄膜材料、固体润滑薄膜材料, 后者包括电、磁、声、光等功能薄膜材料靶材等, 具体应用在玻璃涂层(各种建筑玻璃、ITO透明导电玻璃、家电玻璃、高反射后视镜及亚克力镀膜), 工艺品装饰镀膜, 高速钢刀具镀膜, 切削刀具镀膜, 太阳能反光材料镀膜, 光电、半导体、光磁储存媒体、被动组件、平面显示器、微机电、光学组件、及各类机械耐磨、润滑、生物医学, 各种新型功能镀膜(如硬质膜、金属膜、半导体膜、介质膜、碳膜、铁磁膜和磁性薄膜等) 采用Cr,Cr-CrN等合金靶材或镶嵌靶材,在N2,CH4等气氛中进行反应溅射镀膜,可以在各种工件上镀Cr,CrC,CrN等镀层。纯Cr的显微硬度为425~840HV,CrN为1000~350OHV,不仅硬度高且摩擦系数小,可代替水溶液电镀铬。电镀会使钢发生氢脆、速率慢,而且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用TiN,TiC等超硬镀层涂覆刀具、模具等表面,摩擦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好,具有优良的耐热、耐磨、抗氧化、耐冲击等性能,既可以提高刀具、模具等的工作特性,又可以提高使用寿命,一般可使刀具寿命提高3~10倍。 TiN,TiC,Al2O3等膜层化学性能稳定,在许多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可以作为基体材料保护膜。溅射镀膜法和液体急冷法都能制取非晶态合金,其成分几乎相同,腐蚀特性和电化学特性也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溅射法得到的非晶态膜阳极电流和氧化速率略大。

在高温、低温、超高真空、射线辐照等特殊条件下工作的机械部件不能用润滑油,只有用软金属或层状物质等固体润滑剂。常用的固体润滑剂有软金属(Au,Ag,Pb,Sn等),层状物质(MoS2,WS2,石墨,CaF2,云母等),高分子材料(尼龙、聚四氟乙烯等)等。其中溅射法制取MoS2膜及聚四氟乙烯膜十分有效。虽然MoS2膜可用化学反应镀膜法制作,但是溅射镀膜法得到的MoS2膜致密性好,附着性优良。MoS2溅射膜的摩擦系数很低,在0.02~0.05范围内。MoS2在实际应用时有两个问题:一是对有些基体材料如Ag,Cu,Be等目前还不能涂覆;二是随湿度增加,MoS2膜的附着性变差。在大气中使用要添加Sb2O3等防氧化剂,以便在MoS2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 溅射法可以制取聚四氟乙烯膜。试验表明,这种高分子材料薄膜的润滑特性不受环境湿度的影响,可长期在大气环境中使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固体润滑剂。其使用温度上限为5OoC,低于-260oC时才失去润滑性。 MoS2、聚四氟乙烯等溅射膜,在长时间放置后性能变化不大,这对长时间备用、突然使用又要求可靠的设备如防震、报警、防火、保险装置等是较为理想的固体润滑剂。 内容来源:宝钢代理商https://www.doczj.com/doc/bb16630188.html, 欢迎多多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