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镀锌助镀剂氯酸钠除铁原理及计算

热镀锌助镀剂氯酸钠除铁原理及计算

热镀锌助镀剂氯酸钠除铁原理及计算

热镀锌助镀剂除铁原理

一、在助镀剂中加入氧化剂(在氧化剂中氯酸钠最为经济,相对来说也安全,所以多用之),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使之水解成Fe(OH)3沉淀分离。Fe3+在PH=1.7时即可发生水解,形成氢氧化铁沉淀,但PH值<3时,氯酸钠与HCL反应,增加氯酸钠的消耗。氯化锌水解时PH值为4.5—5.5,所以PH值>4.5时,氯化锌就会水解成Zn(OH)2沉淀,增加ZnCL2消耗。因此在除铁工艺中一般将PH值调整在3—4。

○16FeCl2+NaClO3+6HCl=6FeCl3+NaCl+3H2O

60℃

○2FeCl3+3H2O Fe(OH)3↓+3HCl

式○2为可逆反应,需要在反应的过程中将溶剂池内产生的Fe(OH)3分离出去,这样才能使反应平衡向右移动,促使除铁反应能够正常进行。

二、根据上述方程式计算得出:除去1公斤氯化亚铁需使用氯酸钠0.14公斤。

在除铁过程中,首先根据化验得出的铁盐含量计算出氧化剂的用量,要加饱和溶液,不得加固体。因为加入的固体氧化剂颗粒在溶解时容易被水解后的Fe(OH)3包裹,使之不再继续溶解而沉入底渣中,造成氧化剂大量浪费。

助镀液作用

1.助镀液作用 工件浸渍助镀液的目的是保证工件在浸锌时,其表面的铁基体在短时间内与锌液起正常的反应,顺利生成一层Zn-Fe合金相层。 工件在经过脱脂、酸洗、清洗等生产工序处理后,在其表面上仍然会附有残余的铁盐、残酸等(焊接结构件的“存液”现象也不可避免);在工件浸入锌液前,工件洁净的铁基体表面,在这些残余污物的作用下,还可能与空气进行反应生成薄的氧化膜(锈),就必须再一次进行除锈。 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酸洗到浸锌工序之间采用助镀液处理,也就是浸(浸渍或者涂覆)助镀液,其作用是: (1)进一步清除工件表面上残留的铁盐及未除掉的氧化铁等杂质。 助镀液对工件的钢铁表面起到清洁的作用,去除酸洗工件经清洗后残留在工件表面的铁盐或氧化物,使工件在浸锌时具有最大的表面活性。这个作用主要是有氯化铵来完成的。 助镀液在工件表面形成的复盐盐膜中含有结晶水,这种结晶水会产生两种羟基酸,及氢氧化盐类,它们可以分解、破坏工件浸锌时在锌液表面所形成的氧化锌层,有利于生成Zn-Fe合金相层。这也是一些不设置烘干、而是利用加热助镀液提高其自干特性进行热镀锌工艺的重要原因。 过量的铁盐带入助镀液的影响和盐酸相似,将增加锌灰的产生,另外一个影响需要根据铁的氧化状态而定。生产中往往在采用双氧水除铁后,紧接着加入苛性钠或氨水来调整PH,并将pH控制在5左右,这种作法是为了保持助镀液工艺性的稳定。如果提高pH,将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原氯化亚铁转换成氢氧化铁,但氢氧化铁在干燥阶段又无法完全被烘干。生产中,烘干工序一般将工件的干燥温度控制在80℃~100℃,即使是温度达到150℃,包含在氢氧化铁中的水,也无法完全被去除,所以这些残留的水,仍将被带入锌锅与锌液反应产生锌灰,这也是热镀锌生产中,无法避免产生锌灰的原因。 如果提高工件的烘干温度,残留的水和助镀液复盐盐膜中的结晶水,都会被去除,但这样又会导致助镀液失效,因为助镀液复盐盐膜中的结晶水可以形成羟基酸,分解、破坏工件浸锌时在锌液表面所形成的氧化锌层,利于生成Zn-Fe合金相层。导致助镀液失效,因为助镀液复盐盐膜中的结晶水可以形成羟基酸,分解、破坏工件浸锌时在锌液表面所形成的氧化锌层,利于生成Zn-Fe合金相层 (2)进一步溶解并清除工件表面上的氧化铁。 助镀液复盐盐膜可降低工件表面在镀前处理过程中发生进一步氧化的机会,利予减少工件浸锌时产生的氧化锌,即锌灰。 (3)洁净表面的工件浸入锌液,有利于降低锌液的表面张力,促使工件铁基体与液锌快速浸润并反应,保证Zn-Fe合金反应的顺利进行,快速形成Zn-Fe合金相层,从而缩短合金反应的时间,使镀锌层更为美观。 (4)热镀锌工件质量缺陷除了因酸洗质量不好造成的缺陷之外,助镀液中的杂质过高的含量也同样对热镀锌质量造成缺陷。 助镀液中不可避免地会随着酸洗好的工件带入一些诸如酸、铁、灰尘等杂质,久而久之,助镀液中杂质含量便越来越高,这些杂质又被工件带进锌液,使锌液中的杂质也越来越多,在工件浸锌过程中产生“漏镀”、表面光洁度不好、产生锌灰锌渣较多、锌耗较大等诸多缺陷,进而使热镀锌的生产成本增加。

镀锌层检验规范

钜国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镀锌层检验规范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过程,对镀锌表面制定检验要求,望遵照执行。 一.依据国家检验标准:用醋酸盐雾试验方法JB2109-77标准执行。 二.检验内容: 1.外观检验: 1.1镀层表面结晶细致,光滑,均匀,不应出现粗糙和脱锌粉; 1.2钝化膜应完整,颜色自然美观,三价白锌,蓝锌均不应有彩膜斑迹,彩膜不可以出现花斑水印,彩色不可以偏红; 1.3表面不可以出现大块暗斑痕迹和锌液的流痕; 1.4支架焊接处清砂干净,不允许有黑斑存在; 1.5电镀层表面不允许有脱皮,气泡,针眼,麻点,烧边,毛刺和未镀上层此等不良锌层存在,锌层表面不允许用镀铬喷漆修补; 1.6滚镀和前处理产品不已装放太多,过少,防止磕碰划伤和产品变形,电镀完产品必须轻拿轻放,用干净器具存放,运输过程中不可以将其他产品跌压在产品上面,以免压坏变形; 1.7所有电镀完的产品必须严格干燥,封闭和除氢处理,尤其是热处理产品,如刹车片,底板,支架等防止氢脆断裂。 2.机械法检验: 2.1 将产品夹持到钳口上,用锉刀搓成一个45度角,不允许锌层有分层和脱落的现象存在; 2.2将产品来回转动不允许锌层有剥落的现象; 2.3用小刀在锌层表面交错划痕,不可以有锌层分离现象;

2.4加热试验:将产品加热到180°至200°,冷却后镀层不得有凸起和脱落。 3.镀层表面状况的评定要求: 3.1允许的缺陷:a.轻微的水迹印和夹具的印痕;b.驱氢或者封闭后钝化膜稍有变暗;c.在复杂件,大型件或者过长工件的锐边,棱边端部有轻微的粗糙,但是不影响装配;d.焊缝搭接交界处,低电位区局部稍暗。 3.2不允许的缺陷:a.镀层粗糙,烧焦,麻点,黑斑,结瘤,气泡,脱落;b.树枝状,海绵状和严重的条纹;c.钝化膜疏松,严重的钝化液痕迹;d.局部无镀层;e.钝化膜颜色不符合要求。 4.醋酸盐雾试验: 4.1 实验条件:实验室温度在35°±2°,室内水一般一个月更换一次,压力桶温度47°喷雾5分钟停2分钟,集雾量以根据8小时喷雾的集雾平均值确定,其沉降率为1-2ml/2h,收集的雾含Nacl50±0.1g/L,80cm2面积内其PH值为6.5-7.2;如果盐雾试验机停用一星期,需要更换盐水。 4.2检验方法:表面被腐蚀的部位,应被穿透直达基体金属,明显可见基体金属的点作为计算评定。若为镀层变色或其他表面外观损伤,但不穿透至基体,在做保护性评级时,则不作腐蚀点计算,腐蚀点的大小,是指镀层被穿透的面积的大小,而不随同出现的透迹。 4.3评价:用一透明的划有方格5*5mm的有机玻璃或者塑料薄膜,将其覆盖在待检验层的主要表面上(此时镀层表面被蒙划为若干方格),计算方格总数N,在这些方格中含有一个或者多个腐蚀点的方格n. 那么:腐蚀率(%)=n/N*100% 腐蚀率与评定级别关系列于下表,按照相应的评定级别确定腐蚀率评价结果,(表中的数字表明腐蚀率百分值越大,评定级别则越小, 如腐蚀率的数值为32-64%时,评定数字为1;反之,腐蚀率的评定数值越小,则评级数值越大;如果腐蚀的数值为1-2%时,评定数字为6,其保护性越好)。所取镀层主要表

杠杆的基础计算题复习课程

1.用一撬棍撬石头,石头对棍的阻力为1000N ,动力臂为150cm,阻力臂为15cm,求人所用的力。 N N F F cm cm l l F F :10010001.01.01.015015211221=?=====可得解 2.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0倍,阻力为20000牛,只需几牛的动力就可以克服阻力? N N F F l l F F :10002000020 1201201211221=?====可得解 3.一重为1000N 的重物挂在杠杆支点左侧20厘米处,小明最多只有500N 的力气,在支点右侧30厘米处能否使利用杠杆举起重物,如不能,还要将杠杆加长多少厘米? cm cm cm l cm N cm N F GL l Gl l F , cm N cm N 10304040500201000,20100030500121211=-==?===?

5.有一杠杆,动力臂为20厘米,阻力臂为5厘米,用40的力,能克服多大的对杠杆的阻力? 6.OB 为轻质杠杆,OA=60cm ,AB=20cm 。在杠杆的B 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 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 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N cm cm cm N OA OB G F OB G OA :F 8060)2060(60=+?=?=?=?得解 7.如图是一台手动小水泵的示意图。当竖直向下作用在手柄OB 的力F 1为40牛顿时,水泵提起一定量的水,手柄长OB=50厘米,这时它与水平面夹角为300,阻力臂长OC=14厘米。求:(1)动力臂L 1;(2)这时提起水的重量G 。 8.如图是建筑工地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车身和泥土的总重力G =1200牛。要在A 点用最小的力抬起独轮N N F F cm cm l l F F 16040444 1205121221=?=====得由N cm cm N L FL G GL FL cm cm OB L :7.123143.4340)2(3.43502323)1(21211=?====?=?=得解

热镀锌标准GBT 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 GB/T 13912-2002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461:1999((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根据ISO 1461:1999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 61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对ISO 1461;1999作了下列修改,在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按国内现有的系列标准,标准名称改为“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取消了ISO 1461的前言;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引用了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 —将ISO 1461:1999中的4.2 和附录A的内容合并为本标准的4.1 ; —将I SO 1461:1999中第6章的内容分解为本标准的第6章和第7章; —对采用爆锌代替离心处理或同时采用爆锌和离心处理的热浸镀锌制件的镀层厚度提出了要求; —对未经完全烘干的制件热浸镀锌提出了安全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3912-199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 1391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镀层的厚度大于规定值的条件下,允许被镀制件表面存在发暗或浅灰色的色彩不均匀; —对热浸镀锌生产过程提出了安全要求; —要求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 m,; —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p m以上。 本标准的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铁塔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勇、李春燕。 GB/T 13912-200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其他合金元素总含量不超过20o)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杠杆的基础计算题

1.用一撬棍撬石头,石头对棍的阻力为1000N,动力臂为150cm,阻力臂为15cm,求人所用的力。 2.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0倍,阻力为20000牛,只需几牛的动力就可以克服阻力? 3.一重为1000N的重物挂在杠杆支点左侧20厘米处,小明最多只有500N的力气,在支点右侧30厘米处能否使利用杠杆举起重物,如不能,还要将杠杆加长多少厘米? 4.有一横截面是长方形的重物,横截面长宽比为4:3,重物重为1000N,要使其沿支点转动,至少要几牛的动力?

5.有一杠杆,动力臂为20厘米,阻力臂为5厘米,用40的力,能克服多大的对杠杆的阻力? 6.OB 为轻质杠杆,OA=60cm ,AB=20cm 。在杠杆的B 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 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上平衡,在A 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N cm cm cm N OA OB G F OB G OA :F 8060)2060(60=+?=?= ?=?得解 7.如图是一台手动小水泵的示意图。当竖直向下作用在手柄OB 的力F 1为40牛顿时,水泵提起一定量的 水,手柄长OB=50厘米,这时它与水平面夹角为300,阻力臂长OC=14厘米。求:(1)动力臂L 1;(2)这时提起水的重量G 。 8.如图是建筑工地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车身和泥土的总重力G =1200牛。要在A 点用最小的力抬起独轮 车,此力的方向应是 N N F F cm cm l l F F 160404441205121221=?=== ==得由N cm cm N L FL G GL FL cm cm OB L :7.123143.4340)2(3.435023 23)1(21211=?====?=?=得解

热镀锌工艺助镀剂中铁含量分析及除铁工艺对比

热镀锌工艺助镀剂中铁含量分析及 除铁工艺对比 近几年,由于热浸镀行业迅猛发展,原来酸洗之后不浸助镀剂直接镀锌的传统工艺逐渐已被摒弃。这样已经使用助镀剂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开始重视助镀剂的除铁工艺。由于酸洗后铁盐被带到锌锅,1公斤铁可产生25公斤锌渣,不但造成锌耗增加、镀锌成本增高,而且还会使锌液中氧化物和其他杂质增加,这样会造成锌液老化、锌液黏度增加,使热浸镀锌质量下降。 原来干法镀锌工艺规程要求,助镀剂中铁盐含量不大于30g/l,现在很多企业控制铁盐含量不大于5g/l,甚至有些企业在助镀工序采用连续除铁,连续过滤的方法控制铁盐含量。然而现在还有的企业不了解助镀剂除铁的有关原理,认为助镀剂直接用过滤泵或压滤机过滤就是除铁了。还有的企业随便加一些氨水和双氧水经过滤后就认为是除铁了,实际根本达不到除铁的目的。 2、助镀剂的种类。 目前国热浸镀锌企业采用多种助镀剂配比方式,但广泛使用的助镀剂是氯化锌和氯化铵混合而成的复盐。基本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配比,有的是纯氯化铵溶液,有的是氯化锌和氯化铵混合而成的复合盐。复合盐有高氯化锌低氯化铵的复合盐,也有低氯化锌高氯化铵的复合盐。还有些企业为了使用助镀添加剂而特殊制定氯化锌与氯化铵的复合盐的比例,它的比例是氯化锌80-100g/l,氯化铵120-150g/l,这是由于氯化锌吸水性决定的。如果在高氯化锌配比的

溶剂中加入助镀添加剂,而且预镀件存放时间较长时,氯化锌吸水会使助镀添加剂起不到防爆作用。因此说,氯化铵氯化锌含量高低主要是取决于预镀件存放时间长短和有无烘干来决定的。氯化锌含量越高形成的助镀膜越厚,储存时间越长,但吸水性越强。氯化铵含量越高,崩锌虽然减小,但氯化铵分解后烟气增大。现在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助镀剂加热的方式,加入助镀添加剂后预镀件可短时间存放,在生产中浸助镀剂后马上进行镀锌作业,取消了干燥工序。 3、助镀剂除铁工艺 助镀剂除铁主要是除去助镀剂中的二价铁离子。将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被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不溶于水,经沉淀在助镀剂中被分离。除铁的方法有很多。有用压缩空气氧化,有用臭氧氧化,有用化学氧化剂氧化等。在此只介绍化学法氧化除铁的原理和方法。 目前国大多采用氧化提纯法除铁,其工艺为:调整PH值——氧化除铁——过滤(分离)。 3.1、调整PH值: 助镀剂中的铁离子一般以Fe2+即氯化亚铁状态存在,Fe2+在PH值很大(PH=8.5)时,或锌含量不大而Fe2+很大时才能水解析出沉淀。因此必须将Fe2+经氧化成为Fe3+,Fe3+在PH=1.7时即可发生水解,形成氢氧化锌沉淀后很容易被除去。锌水解时PH值为5.0—5.5,因此在除铁工艺中为便于控制PH值,一般将PH值调整在3—4。

杠杆定理

(05&07)绘出Fe-Fe 3C 相图。标出共晶点、共析点、碳在α相和γ相中最大固溶度点的温度和成分。画出含碳1.2%钢的结晶过程和冷却曲线示意;计算缓慢冷却到室温后,该合金组织中的二次渗碳体的相对含量。 = ?--=%10077 .069.62.169.6)(P w = ?--= %1000218 .069.62.169.6)(F w = ?--= %1000218 .069.60218 .02.1)(3C Fe w (此处C Fe 3由ⅡC Fe 3和珠光体P 中的C Fe 3两部分组成) = ?--? --= ?=%1000218 .069.677.069.677 .069.62.169.6(((33中的含量)在))珠光体中P C Fe w P w C Fe w 珠光体P 由铁素体F 和渗碳体C Fe 3组成,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珠光体P 和渗碳体C Fe 3;相组成物有铁素体F (α-Fe )和渗碳体C Fe 3(两部分);其中渗碳体C Fe 3为化合物,可将其看作组织也可看作相,注意题目中的要求。

(06) 画出Fe-Fe 3C 二元相图,并标出亚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铁、过共晶白 口铁所处的相区范围。画出15钢从液态熔体到室温的冷却曲线示意图,写出各温度段的转变式,计算室温时先共析铁素体的相对含量。 = ?--= %1000218 .077.00218 .015.0)(P w = --= 0218 .069.60218.015.0)(3C Fe w = --= 0218.069.615 .069.6)(铁素体w ※当题目中要求先共析铁素体先F 和珠光体P 时应想到合金由先F 和P 组成,应在左右 分别找到0.0218和0.77两个点(组织组成物); ※当题目中要求铁素体和渗碳体时应想到合金由铁素体F 和渗碳体C Fe 3组成,应在左右分别找到0.0218和6.69两个点,再利用杠杆定理求解。

最新热镀锌层检验方法

2012年最新热镀锌层检验方法 (一)热镀锌试件抽样方法 GB/T13912-2002中规定:“用于镀锌层厚度试验的样本应从每一检查批中随机抽取,应按要求(见表)从每一检查批中抽取不少于最小数量的钢铁工件组成样本。” (二)热镀锌层厚度測量方法 1、热镀锌各种工件的最小平均镀锌层重量 2、镀锌层基本测量面 GB/T13912-2002中表明:基本测量面是指“按规定次数进行检测试验的区域”,其数量与样本中各钢铁工件的几何尺寸有关,由钢铁工件上主要表面的面积大小决定,具体规定见表2.1。 该热镀锌表面的镀锌层对钢铁工件的外观和使用性能是极重要的。 3、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重量关系表 4、镀锌层厚度测量方法 在热镀锌工件尺寸允许的情况下,镀锌层厚度的测量不应在离边缘小于10mm的区域、火焰切割面或边角进行,因为这些部位的镀锌层往

往会偏离正常情况。例如,火焰切割会改变切割表面钢材的组织和成份,使该处难以得到规定的镀锌层厚度;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磨去火焰切割表面层再热镀锌。 检测镀锌试样上镀锌层的重量和厚度有几种试验方法可供选择,其中有的试验方法是非破坏性的,如磁性测厚法;有的试验方法则需除去锌镀锌层或者切割热镀锌工件,是破坏性的,如称量法、金相法。 GB/T13912—2002中指出,“破坏性试验方法会对热镀锌工件造成破坏,一般情况下应采用非破坏性试验方法,但是,若产生争议,则应釆用称量法仲裁”。"除非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或供方许可切割其钢铁工件作称量法试验,否则都应釆用非破坏性试验方法”。总之,检测试验方法的选择要视镀锌工件的尺寸、形状和数量而定。 5、镀锌层磁性测厚法 用镀锌层测厚仪来测量镀锌层厚度,试验方法按GB/T4956《磁性钢铁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要求进行。这种测厚试验是一种非破坏性试验,最适用于热镀锌生产的在线质量控制。镀锌层测厚仪便于携带,在远离试验室的室外使用也极其方便。 测量时,在每个不小于10cm2的基本测量面内至少取5个测量点测厚,取该基本测量面内全部测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该基本测量面的镀锌层局部厚度。

辽宁热镀锌管市场调研

辽宁省镀锌管市场调研情况说明 随着镀锌产品的优异性能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镀锌管(热镀锌焊管,下同)在各个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镀锌管主要用于输送煤气、暖气及消防等领域。作为焊管直接下游衍生产品,镀锌管与普通焊管相比具有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社会日益进步,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镀锌管在焊管产品的使用上占比逐年上升。近几年,热镀锌焊管上锌300g/m2的新国标开始推行,国内各主流管厂纷纷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并积极响应实行新国标。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国内钢铁产业也在经历市场竞争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冲刷,落后产能的退出,兼并重组的加速,“百家争鸣”到“寡头争霸”似乎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东北三省主要钢铁企业 A、辽宁 1、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2、本钢集团 3、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鞍山宝得钢铁有限公司 6、海城市东四型钢有限公司 7、北台钢铁集团 B、吉林省 1、通化钢铁集团 2、四平现代(红嘴)钢铁有限公司 3、辽源鑫达钢铁有限公司 C、黑龙江省 1、西林钢铁集团 2、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3、西林钢铁集团阿城钢铁有限公司 4、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二、沈阳主要钢材市场 1、沈阳钢材中心批发市场 2、沈阳兵工125库钢材市场 3、沈阳北塔钢材市场 4、沈阳市明廉钢材市场 5、沈阳新塔湾钢材市场 6、沈阳金山钢材市场 7、沈阳西窑建材交易中心 8、沈阳中储物流中心 9、新立堡钢材市场 通过对沈阳钢材市场的初步调研,发现在东北市场大部分还是以黑管为主,镀锌钢管销量较为薄弱,据不完全统计镀锌管材在东北销售量大概在100万吨左右。 三、国内镀锌企业情况 国内镀锌企业已超过800家(见表1)。结构钢镀锌年产量估计为500 -550万吨,镀锌钢管企业150多家。从表1可知: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广东、上海、辽宁、天津等省、直辖市分别列居1-8位,前8位的省、直辖市企业总和占全国镀锌企业总和的75.4%。华东地区占总数的55.3%,其中江、浙、沪三地又占总数的41.4%。而西北和

热镀锌化验操作规程

临沂市皓正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化验室操作规程 一、助镀液中氯化铵的测定。 1、反应原理 氯化铵在中性溶液中与甲醛化合能释放氯化氢。 4NH4CL+6HCHO=(CH2)6N4+4HCL+H2O 用氢氧化钠中和释放出来的氯化氢 HCL+NaOH=NaCL+H2O 根据消耗的碱溶液体积,可得出氯化铵的含量。 因助镀液中含有的二价铁也会和NaOH发生反应而影响正确数据,所以先把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并过滤掉。 2、实验步骤 2.1 取250ml锥形瓶加水50ml,用5ml或1ml移液管准确吸取1ml助镀液加入锥形瓶中。 2.2 用移液管分别吸取1ml盐酸(5%浓度)、双氧水,加入至锥形瓶中。 2.3 将锥形瓶放在加热器上加热至冒大泡。 2.4 待冷却后加甲基红3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变色沉淀为终点。 2.5 取一只新的250ml锥形瓶,并放上漏斗,滤纸打湿准备过滤。 2.6 把出现沉淀的溶液倒入漏斗里过滤。 2.7 将过滤完的溶液加入酚酞4滴,用NaOH滴定至微红出现白色沉淀。 2.8 准确吸取10ml甲醛加入锥形瓶中。 2.9 取下滴定管,准确读取并记录数值。 2.10 用0.5mol/L NaOH(N)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再加入5ml甲醛,继续滴定至溶液微红30秒不消失为终点。 2.11 准确读取滴定管数值,记录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V)。根据体积算出氯化铵的含量。 3、计算方法 NH4CL(g/L)=VN53.5 其中: V————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 N————NaOH标准溶液浓度,mol/L 53.5———氯化铵的摩尔质量。 二、助镀液中氯化锌的测定。 1、反应原理 在弱碱性溶液中锌与EDTA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滴定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根据滴定时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可求出氯化锌的含量。 因EDTA与助镀液中的铝、钢、铁等金属离子也能够生成络合物,对锌的测定有干扰,因此先把助镀液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并过滤掉。 2、实验步骤 2.1 取250ml锥形瓶加水50ml,用5ml或1ml移液管准确吸取1ml助镀液加入锥形瓶中。 2.2 用移液管分别吸取1ml盐酸(5%浓度)、双氧水,加入至锥形瓶中。

热镀锌工艺学习资料

镀锌工艺学习资料 1、 工艺流程 2、钢铁对热镀锌的影响因素 钢材成分、表面状态、表面粗糙度、金属的内应力、镀件几何尺寸 3、钢材中影响热镀锌的主要元素:碳(C)、硅(Si)、锰(Mn)、磷(P) 4、钢材中含碳量越高,铁锌反应越剧烈,锌层也越厚。镀锌层表面容易形成锌瘤,并产生大量漏镀。 硅可使铁在锌液中的溶解速度加快,镀锌层变灰,粘附性 变差,增加锌灰、锌渣等。镀锌层变灰,会随着钢中硅含量的增高存在着一个波浪式的变化,该现象称为“圣德林效 应”。 5、酸洗原理:酸与工件表面氧化铁皮、铁锈及杂物进行反 应,将工件表面洗净。 欠酸洗即为钢管酸洗时间过短表面氧化铁皮、铁锈及杂物未洗尽。当工件欠酸洗时,钢管表面仍然有铁锈或其它杂物存在。 过酸洗即为酸洗时间过长,使钢管基体受到过分的腐蚀。过酸洗时,钢管表面将会出现粗糙麻面或表面发黑或表面有粗糙的黑色麻面。 6、配制盐酸酸液浓度及温度要求是什么? 酸洗液配制浓度为18%—20% 酸洗液温度为室温 酸洗操作:采用预酸洗工艺,梯度酸洗,上下反复提动3次。 如何配酸? 1、槽液高度不允许超过酸槽高度的2/3; 2、根据槽液高度添加2/5的清水; 3、加入含量≥30%左右的盐酸,补足槽中余下容积; 4、按原酸1%比例,添加抑雾剂及除锈剂,防止盐酸挥发及过酸洗现象的产生 7、酸洗回收标准为,酸含量小于15克/升同时亚铁含量大于350克/升 8、助镀剂的作用 (1)、清除工件表面,去除酸洗后残留在工件表面的铁盐或氧化物,使钢铁件在进入锌液时具有最大的表面活性; (2)、在工件表面沉积一层盐膜,防止工件从助镀池到锌锅的一段时间内在空气中锈蚀; (3)、净化工件浸入锌液处的液相锌,使工件与锌液快速浸润并反应。 助镀剂:PH 值助镀剂适宜的PH 值范围为4-5,这个PH 值范围的助镀剂可以给酸洗后的镀件表面进一步清洁,弥补酸洗时可能存在的不足。 溶剂中亚铁的控制 工件应充分水洗,确保清洗干净,以免过多亚铁带入溶剂中;工件浸泡溶剂以形成足够的盐膜,严禁长时间浸泡;吊镀的溶剂亚铁含量超过3g/L 时,需及时处理;喷镀、自动线达到8g/L 时回收。 类别 氯化锌 氯化铵 溶剂总质(g/L ) 铵锌比 喷镀线 150-200 250-300 400-500 1.2-1.8 吊镀线 70-125 120-200 200-350 1.2-1.6 自动线 150-250 200-300 350-550 0.9-1.2 护栏线 100-150 150-200 250-350 1.2-1.5 立柱线 150-200 200-250 350-450 1.2-1.6 材质 硅含量 Q235 ≤0.35 Q345 ≤0.5 Q420 ≤0.5

杠杆的基础计算题

1?用一撬棍撬石头,石头对棍的阻力为 1000N,动力臂为150cm,阻力臂为15cm,求人所用的力。 F i 12 15cm 解:匚 - 0.1 可得 F 1 0.1F 2 0.1 1000N 100N F 2 11 150cm 2?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0倍,阻力为20000牛,只需几牛的动力就可以克服阻力? 解:巳 匕 —可得 F 1 —F 2 — 20000N 1000N F 2 11 20 20 20 3.—重为1000N 的重物挂在杠杆支点左侧20厘米处,小明最多只有 500N 的力气,在支点右侧30厘米 处能否 使利用杠杆举起重物,如不能,还要将杠杆加长多少厘米? 根据F 1I 1 G12可得11坐 F 1 I 加 40cm 30cm 10cm 4.有一横截面是长方形的重物,横截面长宽比为 牛的动力? 解:设长方形长为4,则宽为3,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对角线长为5 1 由图可知,重力的力臂|2 4 - 2 2 500N 30cm 1000N 20cm,所以小明不能举起重物 1000N 20cm “ 40cm 500N 由Fl 1 GI 2可得F Gl 2 1000N 2 |1 5 400N

5?有一杠杆,动力臂为20厘米,阻力臂为5厘米,用40的力,能克服多大的对杠杆的阻力? 由F i 12 5 cm 1 F 2 11 20 cm 4 得F 2 4F i 4 40 N 160 N 6.OB为轻质杠杆,OA=60cm AB=20cmo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0 4 B

钢结构热浸锌中常见表面缺陷及防止措施

钢结构热浸锌中常见表面缺陷及防止措施 摘要:为了提高钢结构的耐腐蚀性能,热浸锌是最为常用的处理方法。为了提高产品表面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在热镀锌过程中常见的镀锌层缺陷,并对出现的质量缺陷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热浸锌表面质量镀层缺陷 1、引言 热浸锌钢材以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洁净外观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和空冷器等行业。热浸锌钢材的表面缺陷主要由于镀锌原材表面夹杂、裂纹、划伤和氧化铁皮等缺陷以及在镀锌过程中由于锌液成分、温度等工艺因素造成的。随着对热浸锌钢结构的需求量的增大,研究和改进热浸锌方法对提高镀锌产品质量,降低锌耗,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热浸锌层常见缺陷与防止 从炼钢、热轧、酸洗、冷轧开始,一直到镀锌工序本身,每个生产工序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镀锌板的表面质量。因此,要分析明确镀层中产生的缺陷的原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避免可能出现的工件表面质量问题,对于提高产品成品率,降低消耗,减少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原料表面裂纹、皱皮、结疤 由于国内各钢厂生产的钢材表面都还存在表面裂纹、皱皮、结疤、麻面等现象,严重的影响到钢材的受力,表面微裂纹、皱皮、结疤、麻面可经过打磨、补焊等方式修复后再使用。为防止存在表面质量问题的材料流入到生产中,应从原材料采购、检验过程把好质量关。在生产的各工序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材料,未经处理好的不能使用,经过层层把关,减少热浸锌后再返工造成的经济损失。 2.2 镀层表面出现漏镀和小黑点 漏镀是热镀锌上较为严重的质量缺陷,在实际生产中应予避免。根据GB/T139l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要求:漏镀面的总面积不应超过制件总面积的0.5%,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l0cm2,否则应予重镀。裸露斑点单个面积小于l0cm2,则可以采用热喷涂锌、涂敷富锌涂料或融敷锌合金等方法对漏镀面进行修复,富锌修复涂层能在钢的使用过程中给予钢材以牺牲阳极保护。 产生小黑点及漏镀现象要从原材料、酸洗、镀锌等工序进行分析。1)原材料表面有油污、漆斑未处理干净。针对原材料表面有油污、漆斑应在镀锌进料前对其进行预处理干净,面积不大的油污、漆斑可采取专用除油剂或涂抹碱液、火烧的方法进行处理。欠酸洗就是工件在酸洗时不完全,表面还残留锈斑,未被除掉,这样工件进入融熔的锌液时锈斑阻碍钢基体表面与锌反应生成锌铁合金层,从而产生漏镀点。2)工件在酸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处现欠酸洗和过酸洗的显现对欠酸洗应采取延长酸洗时间,酸洗时经常翻动工件,对锈蚀层厚的工件用机械铲除方法进行预处理等,以保证工件酸洗干净后镀锌。过酸洗就是工件长时间浸泡在高浓度酸液中造成酸腐蚀钢基体,从而在钢基体内贮存的氢气在锌液中受热释放破坏了镀锌层的结晶而产生灰斑,过酸洗时产生了粘附性很强的泥渣,在钢表面很难冲洗掉,这样就无法镀上溶剂。措施是控制好酸洗时间或在酸液中添加缓蚀剂,避免过酸洗现象发生。3)在热浸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锌液温度范围。如果锌液温度太低,在工艺时间内锌液不能与钢基体形成铁-锌合金层;锌温太高时,溶剂与之接触

热镀锌助镀剂化验

助镀溶剂有效成份的测定 1、氯化锌的测定参考方法 (1)试剂组成 EDTA:0.05M。 缓冲溶液:PH=10、60g氯化铵溶于200ml水,加氨水350ml稀释至1升。 铬黑T:0.2酒精溶液。 过氧化氢:1:1。 氨水:1:10 (2)分析方法 取试液1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1:1盐酸10ml,过氧化氢4?5滴,于电炉上加热至无气泡产生,趁热以氨水中和,产生红褐色氢氧化物浑浊,加1:1氨水调PH=5—6,过滤,用水冲洗三角瓶及滤纸2—3次,加缓冲溶液10ml,铬黑2?3滴,以0.05MEDTA滴定至酒红色变蓝色。 (3)计箅 ①方法一

ZnCl、2g/l=(M*V*0.136)*1000/l(——上海强领锌业有限公司技术部) 式中:M——EDTA标准溶液克分子浓度;V——滴定用EDTA标准溶液ml数;0.136—ZnCl2毫克分子量。 当溶液中FeCl2>2g/l时,用移液管取溶液10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从中取10ml溶液移入250ml三角瓶中,加水30ml,加1:1双氧水2?3滴,用氨水调PH=5?6之间,出现红褐色沉淀物,以滤纸过滤沉淀物,并用蒸馏水清洗滤纸及三角瓶2?3次,使全部溶液滤入三角中。加缓冲溶液10ml,铬黑2?3滴,以 0.05MEDTA滴定至酒红色变蓝色。 ②方法二 现在业内一般采用波美度方法进行浓度的测定。 2、氯化铵的测定参考方法 (1)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1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水30?40ml,加几滴酚酞指示剂,用0.2N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淡红色,加入1:3中性甲醛5ml,溶液变成无色,继续用0.2N标准化钠溶液滴定,如出现淡红色再加入1:3甲醛5ml,再继续用0.2N氢氧化钠滴定,这样

热镀锌标准GBT

GB/T 13912-2002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461:1999((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根据ISO 1461:1999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对ISO 1461;1999作了下列修改,在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 6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按国内现有的系列标准,标准名称改为“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取消了ISO 1461的前言;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引用了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 —将 ISO 1461:1999中的和附录A的内容合并为本标准的 ; —将 I SO 1461:1999中第6章的内容分解为本标准的第6章和第7章; —对采用爆锌代替离心处理或同时采用爆锌和离心处理的热浸镀锌制件的镀层厚度提出了要求; —对未经完全烘干的制件热浸镀锌提出了安全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3912-199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 1391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镀层的厚度大于规定值的条件下,允许被镀制件表面存在发暗或浅灰色的色彩不均匀; —对热浸镀锌生产过程提出了安全要求; —要求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 m,; —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p m以上。 本标准的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铁塔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勇、李春燕。 GB/T 13912-200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热镀锌酸雾的处理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热镀锌酸雾的处理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热镀锌车间内弥散的酸雾,对建筑、设备、各种器材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恶化整条热镀锌线的作业环境,同时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酸雾的捕集、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配置方式。 1、酸雾放散区整体封闭罩结构方式。 酸雾的处理,无论批量热镀锌工艺,还是吹镀工艺,在欧美热镀锌业界,大部分采用镀前处理工序全封闭结构方式进行捕集,然手通过酸雾吸收塔进行中和吸收。 封闭罩结构尤其适合大批量、单一产品的镀前处理工序,如线材、管材、型材的吹镀生产线。这种结构对酸雾的防扩散、吸收非常彻底,车间环境好。由于其结构的封闭特性,对酸雾捕集用引风机的配置功率相对较小。 但是,封闭罩结构的酸雾处理系统,一次性建设投入较高。不适合批量热镀锌工艺的多品种工件生产,尤其对于大型超规格工件的镀前处理,由于受到封闭罩结构的限制,无法灵活打调。 2、酸洗槽体侧吸结构方式。 这种方式既适合于批量热镀锌工艺,也适合于吹镀工艺的生产线配置。在结构设计中,针对酸雾的弥散特性,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来处理,首先往酸洗溶液中添加酸雾抑制剂,用以抑制酸雾的挥发,然后再通过槽体上沿两侧的侧吸孔,对酸洗槽内挥发、弥散的酸雾进行捕集、吸收,进入酸雾吸收塔,进行中和吸收。这样既控制了车间的酸雾浓度,又减少了酸雾吸收塔的功率。 在气压较高时,通过向酸洗溶液中添加酸雾抑制剂,可大约抑制90%的酸雾挥发,因此,不需要开启酸雾处理系统,车间的酸雾浓度也比较低,抑雾效果也很好;但是在气压较低时,酸雾抑制剂对酸雾的抑制效果就大打折扣,只能抑制60%左右的酸雾弥散,此时,就需要开启酸雾处理系统。 当酸洗溶液中添加了酸雾抑制剂时,酸雾处理系统,只需要采用小功率的风机配置,即可满足对酸雾的浓度捕集、控制,且效果很好。酸雾处理系统在国内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属于开放式捕集,如果不采用添加酸雾抑制剂加以辅助,如果保证对酸雾弥散的充分捕集,则系统配置的风机功率仍然很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酸雾处理系统结构配置中,必须在吸风罩及主风管上安装调节阀门,配合变频器,然后根据酸雾发生量来调整风量、风压、阻尼系数,提高吸收效率,可将排放

金属学和热处理铁碳合金复习题

第四章 铁碳合金及Fe-Fe 3C 相图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铁素体、渗碳体、奥氏体、珠光体、莱氏体与变态莱氏体、 2.Fe -α、Fe -γ、Fe -δ(提示:铁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即具有同素异构转变) 3.同素异构转变(提示:一些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或压力的改变,还会发 生晶体结构变化,即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变化,称为同素异构转 变。) 二、填空题: 1.根据含碳量和室温组织的不同,钢可分为三种,分别为 、 、 和 钢。 2.分别填出下列铁碳合金基本组织的符号,铁素体: ,奥氏体: ,珠光体: ,渗碳体: ,高温莱氏体: ,低温莱氏体: 。 3.在铁碳合金基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有 ,属于金属化合物的 ,属于机械混合物的有 和 。 4.一块工业纯铁在912℃发生α-Fe→γ-Fe 转变时,体积将发生 。 5.F 的晶体结构为 ;A 的晶体结构为 。 6.共析成分的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是 ,其组成相是 和 。 7.用显微镜观察某亚共析钢,若估算其中的珠光体含量为80%,则此钢的碳含量为 。 三、判断题: 1.所有金属都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现象。( ) 2.碳溶于α-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 3.纯铁在780°C 时为体心立方晶格的Fe -δ。( ) 4.金属化合物的特性是硬而脆,莱氏体的性能也是硬而脆故莱氏体属于金属化合物。( )

5.铁素体的本质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相。() 6.20钢比T12钢的碳含量要高。() 7.在退火状态(接近平衡组织),45钢比20钢的硬度和强度都高。()8.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Wc=0.77%的共析钢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四、选择题: 1.C Fe 相图上的共析线是(),共晶线是()。 Fe 3 a.ABCD;b.ECF;c.HJB;d.PSK。 2.碳的质量分数为()%的铁碳合金称为共析钢。 a.0.0218%;b.0.77%;c.2.11%;d.4.3%。 3.亚共析钢冷却到PSK线时,要发生共析转变,由奥氏体转变成()。 a.珠光体;b.铁素体;c.莱氏体。 4.珠光体是由()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a.铁素体和奥氏体;b.奥氏体和渗碳体;c.铁素体和渗碳体。5.奥氏体是:() a.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b.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c.碳在α-Fe中的有限固溶体。 6.珠光体是一种:() a.单相固溶体;b.两相混合物;c.Fe与C的混合物。 7.T10钢的含碳量为:() a.0.10%;b.1.0%;c.10%。 8.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 a.强度高、塑性好、硬度低;b.强度低、塑性差、硬度低; c.强度低、塑性好、硬度低。 9.不适宜进行锻造的铁碳合金有:() a.亚共析钢;b.共析钢;c.亚共晶白口铁。

热镀锌一般技术和质量要求

热镀锌一般技术和质量要求 术语和定义 GB/T 12334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热浸镀锌 hotd ipg alvanizing 将经过前处理的钢或铸铁制件浸人熔融的锌浴中,在其表面形成锌和(或)锌一铁合金镀层的工艺过程和方法。 热漫镀锌层hot dip galvanized coating 采用热浸镀锌方法在钢铁件表面上获得的锌和(或)锌一铁合金镀层。 注:在本标准中简称为镀层 Gs/T 13912-2002 3.3 镀层的镀班f coatingm ass 钢铁表面上单位面积锌和(或)锌一铁合金镀层的总质量,以g/mz 表示。 3.4 镀层厚度 coatingt hickness 钢铁表面上锌和(或)锌一铁合金镀层的总厚度,以km表示。 3.5 主要表面significants urface 制件上被热浸镀锌或将被热浸镀锌的部分表面,该部分表面上的镀层对于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极为重要的。 3.6 样本 controls ample 从检查批中随机抽取用于试验的热浸镀锌制件或制件组。 3.7 墓本测 f面referencea rea 按规定次数进行检测试验的区域。 3.8 镀层局部厚度localc oatingt hickness 在某一基本测量面按规定次数用磁性法所测得的镀层厚度的算术平均值或用称量法进行一次测量所测得的镀层镀覆量的厚度换算值。 3.9 镀层平均厚度meanc oatingt hickness 对某一大件或某一批镀锌件抽样后测得镀层局部厚度的算术平均值。

注 :本标准中大件是指主要表面的表面积大于2m '的制件(见 6.2, 7.2). 3.10 镀层的局部镀彼f localc oatingm ass 采用称量法进行一次测量所测得的某一区域镀层的镀覆量。 3.11 镀层的平均镀班f meanc oatingm ass 按第 5 章规定抽样,用称量法测得的镀层局部镀覆量的算术平均值,或镀层平均厚度的换算值。 3.12 最小值 minimum value 在基本测量面上用称量法测得的镀层镀覆量厚度换算值中的最小值,或按规定次数用磁性法所测得的镀层厚度的算术平均值中的最小值。 3.13 检查批 inspectionl ot 简称批。指一次订货或一次交货的热浸镀锌制件。 3.14 验收检查 acceptancei nspection 在没有其他规定的情况下,应在热浸镀锌生产厂家内对某检查批的热浸镀锌制件进行的检查。 3.15 漏镀面 uncoated areas 钢铁制件表面未与熔融锌发生反应的区域。 GB/T 13912-2002 一般要求 4.1 褥方应向供方提供的资料 4.1.1 必要资料 本标准的标准号。 4.1.2 附加资料 需方若有特殊要求,则应提供下列资料: a) 对热浸镀锌会产生影响的基体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性能(参见附录C); b) 主要表面的标定,可利用图纸标明或提供标有适当标记的样品; c) 表面平整与否将影响镀锌制件使用性能的区域用图纸或其他方法标明,这些不平整往往由镀 锌过程中形成的锌瘤、镀锌时制件相互接触形成的痕迹等因素造成;供需双方应协商解决这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