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专题三: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生”与“死”,是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必需思考的问题,也许有的人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生与死,每天都是这样快快乐乐的生活,生与死与我无涉。其实,这是一种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的人生态度。人们对于生与死的认知和态度,是左右其精神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人若从求发展的观点去看生命的历程,显然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而且很容易变得急功近利,它既不完整而又偏颇。相反,如果从死亡的角度来看人生,则又显得虚无空寂。事实上,人在求生的历程当中,同时逐渐归结于死亡,死亡应该成为庄严人生的一个部分。因此,人必须认清生与死的完整意义,要在两者之间树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且随着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类的精神安顿和终极关怀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了突显。21世纪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意义问题的探讨也会变得越来越迫切。我们这一专题就是通过对古今中西哲人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希望通过他们的生死观来给我们一点启示,帮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应该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应该如何来看待人生,尊重生命。

一、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生死观

(一)儒家生死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有显赫的地位,而儒家对生死问题的探索也是思想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将生死矛盾落实到有限的人生之中加以阐释,体现了儒家重视现实的俗世生活、强调德性人生的思想特征。

1、孔子

“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里仁》)

季路问事鬼,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道出了孔子的生死态度,即“生”是当下首要要解决的事情,生的问题弄不清楚,就不要忙着考虑死的问题。在孔子那里,在“生”和“死”的关系中,显然“生”被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进一步,相比较“普通之生”而言,儒家更看重的是“崇高之生”,即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

以孔子的“杀身成仁”通过“生”和“死”的冲突集中凸现了人生的崇高性。而这个“崇高之生”怎么体现呢?体现在对于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之中。总而言之,比较注重个人同他人、同社会的关系来规定死亡的意义和价值,比较注重死亡的社会性。但是孔子的生死观也有他的片面性。“未知生、焉知死”虽然是一种重生轻死的现实的人生态度,提示我们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生的问题上,专注于有限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孔子在重视生的问题的同时,忽略了对死的关注。人生的意义问题要求我们对整个人生整体的透视与思考,而人生的终结是死亡,它以死为生命的界限,正是因为生命有限,我们才会觉得生命的可贵。

2、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意思是说,天下政治清明,则道得以实行;天下政治黑暗,不惜为道而死;还没有听说过为了个人而牺牲正义事业的。

孟子与孔子的相同:“舍生取义”:更加看重生的价值和意义。不同之处:孟子强调“舍生取义”比较注重生存主体的自由选择,比较注重死亡的个体性,并且更加突出了生命的理想特征。在孟子看来,活命虽然很好,但是活命不应该成为人生的第一目的,苟且偷生是豪无价值和遭人唾弃的,人应当有远大的理想。

综上所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个字充分表达了儒家安身立命的根本精神。所以,个人的死后不朽与否,根本不在儒家考虑的范围内。儒家的人不怕死,是因为他们认为有比自己的生死更为重要的是,就是你的一生是不是履行了对家庭和对社会的责任。所以,在儒家那里基本上不谈来生和宗教里面的彼岸世界。当一个人每天都在忙着履行自己对社会对他们的责任时,哪还有时间去考虑来世的事情。不像基督教,寄希望于来世来实现生命的永恒,儒家考虑的不是如何使自己的肉体生命永恒(这一点是通过婚育来实现的,所以儒家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为追求自己的精神生命的永恒,即是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所谓“社会三不朽”而已,亦即“立言、立功、立德”。

(二)道家的生死观

道家对待生死的态度,是许多文人墨客、或者说是很多知识分子很欣赏的态度。经常会有人说道家是中国隐逸文化的根源。为什么说知识分子会比较喜欢道家呢?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总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既然我们的有形身体总是在各种约束中,我们摆脱不了周围环境对我们的束缚,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精神上寻求一种超脱吧。道家的思想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在思想上来寻求超脱。所以,我们看,儒家给我们的是一块坚实的土地,在这块大地上,我们可以以身践行,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道家给我们的是一片“天空”,人在其中,是以心灵无疆。

1、老子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亡者寿”,王弼注说:“身没而道犹存。”照老子看,“道”是超越的永恒存在,而人身体的存在是暂时的,如果人能顺应自然而同于道,那么得道的人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所以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这里涉及到人有精神寿命的问题,这一点倒是和儒家有一些相似的。)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中国有“落叶归根”这句很深的俗谚,来源可能是老子的“各归其根”。落叶比喻生命的结束,亦死亡。)

“人之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之生柔弱,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孔子、孟子都隔开生与死,重视生命,避谈死亡。老子的这段话也表明老子也是隔开生与死,以生为贵)

老子以“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表达他对生死问题看法,也以回归自然无为的天道本根为生命的终极目标。从老子的观点看,我们个体的死亡原是万事万物自然无为的生灭循环之中的小小现象,最自然不过,犹如秋天落叶一般。如果刻意抵制不可避免的死亡,只会增加对死的恐惧与自我的痛苦而已。

2、庄子

《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

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夫大块以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qi)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如果死和生是相连属的,我对之有什么忧患呢?

《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shu),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从宇宙的一切变化无常去看个体的生死,从中发现精神的解脱之道。万事万物的生存灭亡,都逃不过自然必然的变化无常的规律,如果要摆脱个体本位的狭隘观念,从道(变化无常之理)的观点如实观察个体生死的真相本质。

二、西方哲学家的生死观

西方哲学家对于生死的态度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表现出对于死亡的诧异;中世纪死亡哲学表现出对于死亡的渴望,第三个阶段是近代西方死亡哲学表现出对于死亡的漠视;第四个阶段是现代西方死亡哲学表现出直面的勇气。

(一)对死亡的诧异

在古希腊罗马阶段,西方人用自然的眼光审视死亡和死亡本性,侧重于讨论死亡的终极性和非终极性;灵魂的可灭性和不可毁灭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等等。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

1、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坚决摒弃了用非自然或者是超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人的死亡,而是坚持从人的本身来解释丧亡,认为死亡并不神秘和玄乎。赫拉克利特是西方哲学

史上第一个用“自然的眼光”看待死亡的哲学家。(教学建议:可让学生比较赫拉克利特与道家学派在生死观上的共同点:“以自然的眼光”看待生死。)

2、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个人同社会的关联中来评估人生的意义或价值,第一个从人的有死性与不死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把死亡同真、善、美联系起来考察,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提出了英勇对待死亡的问题。

“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够不怕死,就是他非常看重“是非、邪正、善恶、荣辱”高于肉体和生命,“追求好的生活”的价值高于生活本身的价值。

“对于死亡的本性,我不自命知之”。苏格拉底认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安排,那就只有神才可以认识自然界,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自然界以及神所创造的东西。在他看来,死亡是否是灵魂轮回或迁居彼岸,这是一个我们人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学建议:在这里可以设定一个提问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苏格拉底和儒家在生死观上的共同点:注重死亡的伦理道德意义)(二)对死亡的渴望

在中世纪这个阶段里,西方人不再用自然的眼光而是用宗教的眼光来看待死亡,把死亡看作是人实现“永生”,回归到神中的必要途径,把对死后天国的渴望转嫁到对死亡的渴望上。这一阶段西方哲学生死观的基本特征是“厌恶生存、热恋死亡”,它的基本逻辑是“若不能死,便不能生(永生)”。其基本信念是“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因原罪而死),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基督以自己的死为众人赎了罪)。”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

1、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认为,“天主负担了我们的死亡,用他充沛的生命销毁了死亡,用雷霆般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到他的身边,到他神秘的圣殿里……使吾人不再永处于死亡之中”。奥古斯丁认为要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最重要的是对于天主和基督的信仰,对死后复活的信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当他的母亲去世时,他终于明白:对于像他母亲这样的“安逝”,不应该哀伤和痛苦;这是因为一般认为丧事中必须哀哭,无非是为悼念死者的不幸,似乎死者已“全部毁灭”。“但我母

亲的死亡并非不幸,且自有不死者在。”——这倒是和庄子有一点相似,庄子在他的妻子死后敲盆而歌,其出发点倒是和奥古斯丁是十分接近的,所不同的只是前者披上了宗教外衣。

2、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堪称天主教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更是倡导死后彼岸世界的幸福生活。他曾经提出“人在尘世生活之后还另有命运”,而且人生目的不是在此生实现其价值,而是去“享受来世的天堂幸福”。

(三)对死亡的漠视

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强调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

1、康德

康德是反对自杀的,并且从哲学上论证了自杀的不可行性。“你只有一个无上的道德,这就是:只能照你的愿意它成为普遍律令的那个准则去做。”康德所称的无上的绝对命令,本身必须具有普遍的准则,也就是要众人共同能肯定的准则,但是自杀明显与此相反,所以不能成为普遍的自然律,因此也不应该被允许,这也是康德所说的:假如“一个自然系统,专门以促进生活感情为目标,却又以毁灭生命为方法”是个定律,那么这个系统本身就自相矛盾,从而就不能作为一个自然系统而存在。因此,上述准则便不可能成为普遍的自然律。就康德而言,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所以有其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无论人生有多痛苦,无论感情有多挫折,仍然应该坚持活下去,不应该透过自杀而毁掉生命自身。所以,他坚持反对自杀。他的格言是:

“想得越多,做的越多,你就活得越长”;

“劳动是享受生命的最好方式,无聊则是人生最可怕的负担。”

康德在处理生死时其理论重心始终放在“生”这个层面上,放在使人生更为充实这个层面上,从而提出了“想得越多,做的越多,你就活得越长”。在康德看来生命无非痛苦和快乐这两种感情的不断交织,而“痛苦又是活力的刺激物”,没有痛苦我们就会进入“无生命状态”、劳动虽然也是一件辛苦的事,它本身是不快的,然而它的成果却能引起我们的欣赏和快乐,而且哪怕是长时间劳累的消除也是我们可感觉到的愉快的重要源泉。因此,离开了劳动就没有生命享受可言。相反对于一切注意他的生命和时间的人来说,无聊无疑是“一种压抑人

的甚至可怕的重负”。因为无聊在这种人心里所知觉的是“感觉的空虚”会激起一种恐怖,一种空虚的恐怖,使人仿佛感到一种“缓慢的死亡”,他被认为比由命运女神迅速剪断生命之线还要痛苦。康德由此得出结论,最令人愉快的的生活就是处于紧张劳动中人所过的生活。

2、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从人的观点、从人本学的观点看待死亡,把死亡看作是“属人”的规定或“人的本性”。他的格言是:

“必须从人本学来理解不死的信仰”;

“尽管有死,也定要充分地度过一生。”

(四)直面死亡

这个阶段的西方人不再对死亡采取漠视和回避死亡的态度,而是要直面“死亡”,面对死亡去积极的思考人生和筹划人生。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

1、叔本华

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追去生命意志。可是生命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挣扎和冲动,因此,生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痛苦。不管大自然做了什么,不管命运做了什么,不管人们是谁,不管人们拥有什么,构成人生本质的痛苦总是摆脱不了的。他的格言是:

“个体有生有灭”;

“死亡并不触犯生命意志”。

2、尼采

尼采认为,我们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不断地排除我们身上趋向于死亡的东西,也就是赋予我们个体生命一种永恒性(尼采把生命比作一个女子,一个妩媚的女子,她无恒、不驯、即允诺又抗拒,即亲近又保持距离,因而特别具有魅力。她使你受苦,又甘愿为她受苦,也许她惹你恨,但她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你最爱她)。他的格言是:

“生存就是不断地从我们身上排除趋向于死亡的东西”;

“永恒重现”与“成就之死”。

尼采的永恒重现就是一种负重精神,一种自由精神和一种创造精神,它要求人们要有生存的勇气,敢于把自己的生命承担起来,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永恒无

限的自由创造中去。所谓成就之死,就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赋予自己、人类和大地以新的意义之后死去。尼采认为许多的人都是“失败的死“,因为他们毫无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结果,少年斑白,精神先老。还有一种失败之死,是中世纪的基督之死,他们之所以是失败的死,是因为他们只知道渴求死,不知道生,只知道向往天国生活,而从不知道爱大地。

小结:

通过本专题简要的介绍,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家的生死观以及西方主要哲学家的生死观。通过这些介绍和比较,让我们了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人们对待生死的态度。从哲学家们的生死智慧中,大学生可以逐步学会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诸多问题,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致能主动地追求生命价值并不断创造生命的意义,让自己创造的价值滋润生命历程中的每一段时间。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生死观有其深厚的社会依据和哲学基础。对生命的关切、对死亡的独到理解、对生死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注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本文通过对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进行挖掘,认为传统生死观中所蕴涵的尊重生命、善待死亡、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对现代人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领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健康和谐的生命观、生活观、人生观都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当代人们的生活世界,由于社会变化迅速,往往还没有明白此时的生活状态,生活就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常常使人无所适从,那些缺失自信的人常觉得自己无能、渺小,犹如蜉蝣寄生、沧海一粟。 每个人皆有自己的个性、好恶、企盼和求索。但是世间人流如潮,或被磨平棱角、挫伤锐消解雄心,或被单调重复的工作与生活所淹没,被自我的创造物所淹没,被消费浪潮所淹没。被迫服从潮流、服从环境、服从他人,个人渺小之感自然产生,生活变得没有意义。人们生活匆忙、工作紧张,无暇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活,也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涌现出强烈的人生虚无感、幻灭感和无助感。并且物质的极大丰

富刺激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去求这求那,这就有了两种可能:或者没有求到,于是顿时感觉活得没有意思;要么自己求的东西得到了,可是,迅即发现得到的这些东西不过尔尔,也填充不了人生的空白。当然,还有人则根本不知自己要什么,到手的东西又有何意义?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自己干什么是为了什么?一切生活到手及没到手的状态都消失意义,并进一步潜入到生命的层次,使人之生命的价值感也随之消失,这就形成了人类生存的危机。 我们知道,人生是由量大部分构成:一为“生”,二为“死”。现实中的人往往只关注当下现实的生活过程,而忽略了人生的终点——死亡;或者人们内心深处就有一种恐惧死亡的心理,从某正抗拒死亡的心理状态中派生出极力忘却死亡的人生观念。 现代社会人生价值缺失问题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可以找到十分丰富的对治措施。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努力达到“天人合一”的过程,具体讲就是传统生死观念各个流派,特备是儒、释、道三家都在人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挺立起更高层次的精神生命,以此引领人生的价值方向,起到防止人的生活物化与意义世界缺失的巨大作用。 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众人生价值的最终关注从来没有停留在物质生活的满足这一事实世界,而是极力阐释了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无论是道德人格的挺立,还是精神自由的实现,亦或者是佛性的展露都是在超越人的物质生活之上为人生安置了终极价

东西方思维模式比较之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比较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内容丰富,本文将对其中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即中西生死观进行比较分析。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目的还是手段,是权利还是义务,是快乐还是痛苦等,其次是如何对待死亡,是直面死亡还是惧怕死亡,是把死亡当作人生的必然,还是对人的惩罚。研究中西生死观的比较对于我们拓宽在生死问题上的视野有极大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对传统生死观的扬弃,也有利于我们引进西方的优秀思想,为我所用。 一、中西生死观的共同点:重生敬死 中西方虽然有着很大的文化历史差异,但在生死观上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重视生的价值,人们都期望能够好好活着,延年益寿。二者也都很敬畏死亡,把人生彼岸看作是一个神秘而充满希望的地方,对死寄予最后的希望。 1.重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生,爱惜人的生命。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他重视的是人而不是鬼神。重的是生,而不是死。道家学派把重生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早期道家学者厌恶世人为名为利为权势而进行的复仇,提倡一种重生至上主义。中国古代还有着很多渴望长生不死的迷信做法,如修炼、求长生不老药等。这些寻求长生的做法,都体现了人们对生的重视,对生的渴望。 西方思想家也重生,他们注重人生的幸福,注重合理的,高效率的,充分的享受人生。 在《荷马史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喀琉斯是死后说:“我宁愿在人间当一个帮工,也不愿在阴间当冥王。”因为在他看来人世问是幸福的,有战争,有荣誉,有美色,什么样的欲望都可以去追求,在阴间,什么都没有。在伟大的死和平凡的生中他选择了平凡的生。自由主义幸福论者特别强调肉体的无痛苦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 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 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 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 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 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

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取得了哪些成就

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取得了哪些成就 在明清时期虽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时期,对外来文化予以排斥和不接受,但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历史的趋势下,中西方文化得到交融,对中西方文化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下面是我对明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所得到的成就的总结和概述。 一,西学中传 明清时期,最早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的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他们在中国宣传他们的信仰,同时也把西方的文化送到东方大地。 (一)语文学 利玛窦着有西字奇迹一书,系用拉丁拼音注读汉字。其后又有金尼合(Trigault Nicolas)着西儒耳目资一书,也是讲拉丁文拼音与注音的,其条理比西字奇迹更为完密,此为西人介绍拉丁文的最早著作。当时中国学人多受其影响,方以智之作通雅,即曾引述该书。荷兰人占据台湾,曾设学校,教授当地人学习拉丁文。当时士人的应用文件,都采用拉丁文,朋人称为「红毛字」。所以在明末清初,已有许多人懂得拉丁文。 (二)天文历法 明清之际的西方传教士,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天文学和历法。先是在万历三十八年,因为日蚀不验,发现旧历的错误,就有李之藻与五官正周子愚等上疏。请采用西洋历法,以改良旧历,并推举庞迪我、龙华民、熊三拔等西洋教士。朝廷未及采纳,而发生了南京反教风潮,而有禁止耶教、驱逐教土之令。后来延至天启、崇祯年间,再

发生日蚀的错误,旧大统历与回回历都不验。明思宗便接受徐光启的建议,成立历局,以光启为监督,主持修订新历法。即以崇祯原年戊辰为新历元年,名之曰崇祯历。并起用李之藻,征聘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布、汤若望等。开局之后,徐光启便偕同李之藻、龙华民等,先从事译书研究与观察的工作。第二年李之藻病故,崇祯六年徐光启也去世。当光启病笃时,举荐当时通晓西学的前陜西按察使李天经继续主持历局之事。后至崇祯七年,成历书一百卷,共分十一部,名曰崇祯历书,又名西洋新法历书。崇祯六年又议订历法条议二十六则,历法虽成而明亡,竟未及施行。后来清兵入关,即采用西洋教士所研订的新历法,并用汤若望为钦天监。继汤后又用南怀仁为钦天监。 南怀仁死,又用闵明我、徐日升、戴进宝、巴多明、高慎思、汤士选、毕学源等人,或为钦天监,或任顾问。 介绍西方天文历法的译述,重要的著作有利玛窦与李之藻合着的乾坤体义、浑盖通宪图说,有徐光启与诸教士共同译述的日躔历指、测天约说、测量全义、恒星历指、月离历指、交食历指,与李天经所著的历元等书。有清初西洋教士共同编译的新法表异(汤若望作)、历法西传、康熙永年历法、历象考全书、仪象考成等书。 与文字著作同时介绍到中国的是天文仪器的制造。在崇祯时,历局成立,在邓玉函、罗雅各布等西洋传教士指导下,制成新式天文仪器多种。包括「七政仪」、「列宿仪」、「平浑仪」、「交食仪」、「天球仪」、「地球仪」、「日晷」、「时钟」。后来这些仪器多被闯贼李自成所毁。

看中国生死观

浅论生死观 ————我的《最后一堂生死课》读书笔记 11级七年儿科班胡嘉健 1103019 【内容摘要】:生者,命之存也,死者,生之覆也。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生死二字的讨论自古以来就占据了人们思考的大量篇幅。那么人,究竟是先有生,还是先有死?还是我们自己以为自己是活着的,但其实是已经死去的?还是我们那些所谓逝去的亲人朋友们只是更换去了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时空开启自己的新生?本文即从作者所阅读的一本读物《最后一堂生死课》出发,浅谈在这本书中所描写到的生死观。 【关键词】生死观儒释道 一,从何谓生死开始讲起 翻开这本《最后一堂生死课》的第一章,看到的自然就是在讲何谓生死学,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唯有愿意触及死亡的终究界限,才可以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①是啊,我们若是只关注自己生前和眼前的一切,而忽视了自己在生的另一面“死”有着怎样的意义的话,这样的世界观未免是不完全的,也是不能完全反映我们生命现世的。我们人类是由千奇百怪的有机物所组合成的,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有机物在成为我们的身体一部分之前在哪里呢?不正是在除了人之外的大自然中么?他们的存在自然不需要人类去定义它们的生死,被归化为人体之前他们是存在,归化为人体之后它们依旧存在,当我们人类死去后,这些物质并不会消失,而是被分解者分解,成为其他奇形怪状的物质,所以这些物质啊,是绝不会凭空消失的,而是天底下全世界的物质都处于一个又一个小循环中,而这些个小小的循环会最终构成宇宙的大循环,即为物质守恒定律,而人在这其中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子的角色呢?人的生死又在其中有着如何的节点作用呢? 若从历史与宇宙的大角度来看,生,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罢了,它与死并无太大的差别,谁能说一个石头就是死的呢?可能只是它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罢了。“子非石,安知石之生死?”而同时我们又必须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当我们抛开历史,抛开宇宙万物,单单把一个生命摆在你面前,就在这一瞬间的事,我们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又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可以思考,有智力,有行为,有求生的本能。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只草履虫,也知道要向着有养分的地方蠕动,这不正是生的证明吗?所以,对于生,我们的看法是有着两面性的,而对于死的辨析自然也就和生是一样的。那么在辨析过了生死,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很简单的四个字:“好好活着”。 二,从中国传统生死观来看 《最后一堂生死课》,这是一本中国人写的书,中国人写的书,自然离不开中国人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乐生文化,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现在,而对未知的世界持回避态度,并表现出与基督教寻求来世的关怀不同的特点。”②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人的千百年来的生死观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儒释道的生死观了。其中儒家的思想十分明确,“孔子强调的是活在人世间的价值与意义,他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便是立足于在世间建立生命与道德的价值。”可见,孔子他老人家所关注的只是人在今生今世如何才能活的更好更出色,而有关死后的事与他无关,他不去考虑。而与孔子的恭恭敬敬的今世论相较,道家的生死观则显得较为宏观和潇洒,“一切皆自然”就是道家的生死观,“依道家的观点,天地就是天地,没有所谓制约、宰治的天,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死亡

生死观

如果说人生哲学是对人生切要问题的智慧反思,那么关于人之生死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核心。对生死问题的反思,从中可能获得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领悟。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关于生死的讨论,不乏智者与睿者,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两大派别--儒道两家,都是围绕人生价值这一核心著书立说的人生哲学。并且儒、道两家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都有着深沉的思考,且都有独到的见解,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对中国人之生死观有着强有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儒道两家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观,是不主张追求、而是珍惜、热爱生命的。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先哲们对生的看法。 对宇宙的思考最多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对宇宙的思考比较简单,儒家的宇宙观主要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主义。 老子哲学并非单纯探讨有关宇宙客体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注生命存在自身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它问题,如生命的存在。笔者认为,老子对于个体生命之生,主要探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至关重要问题。老子对人世间诸多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始终贯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终极指向。老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在这条天地人的大法则的指引下。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视生死为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于世,恰好是因为他们从不强求让自己永久的存在。他们从不要求世间万物给予回报,无私博大,无欲无求,这就是他们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爱,而是偏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好恶。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对待百姓也是一视同仁,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仁”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儒家认为“天行有常”而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会为了道而献身乃至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可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孔子还把“见危授命”视为“成人”必备的一种品德和素质,在孔子看来,见到利益便能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仍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品德完备的人了。在生死关头,当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侯,决不能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应当义无反顾,舍生取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 说完了生,我们再来看看死。 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对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态算是死亡呢?

中西方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交流冲击对比相互发展和影响。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唯有的几个文明古国,而且中国文化一直未曾遭受过什么大的冲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然而,由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也在不同时期发生过交流或者碰撞。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二者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两种文化的发展与交融必定会带来世界性质的革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 提起汉族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何谓传统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对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汉族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汉族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举例来说,我们人的身体,从母亲生下来之后,整个身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时,各个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够彼此协调运动。人在世间如能随顺自然的规则就是行道,这是多么科学、多么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于心,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它是局部运作的原理原则。譬如我们眼睛是一个局部,眼能见,见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见、耳之德能听、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尝,每个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与规则,若规则错乱,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如果我们了解人道的内容,在人与人相处时,就自然能和谐有序,从而减轻现今人们所承受的来自人际关系紧张、人事冲突频繁的精神压力。如果我们掌握了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之道,怎么会遭受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即便是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这种种人类生存之道就在传统文化里。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是“三教九流”,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

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表达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 1、文化特征与用词差异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才能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老李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区别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 摘要:中西方文化中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的社会所影响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死亡观解读中西方的文化现象,分别从精神生活,向死而生的态度以及自杀现象来浅述。 关键字:死亡观精神文化自杀向死而生 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也不乏大量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展开对其的研究,死亡是神秘的,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再也不能回来。作为现象研究,死亡涉及的范围广泛。中西方对死亡的态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西方重视“精神”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对死其实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惶惑和恐惧的,因为对死亡的意义从未深究,不知道死亡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因此,面对亲人或朋友的死,他们的悲痛是一种彻底的绝望;相比之下,我们很少看见西方人在葬礼上毫无节制的痛哭,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重感情,而是他们早已了解了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对亲人或朋友的离世表现得更加理性,他们的悲痛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对分别的惋惜和伤感。 中国人似乎不如西方人重视精神生活,反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生前如此,死后亦然。亲人去世,常会以焚纸的方式祭奠亡灵,寄托思念。不过烧的不是书信,而是纸钱、纸衣、纸车马等,不外乎是一些生前所需的吃喝穿用,仿佛人死之后已经无形无象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也照样过着人间的世俗生活,照样需要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过去有钱人家死了人,还要把真东西拿去陪葬的,这一点,看看中国历代皇帝的豪华陵寝和无数随葬的珍宝就知道了。 可是,很少听说欧洲哪个国家的帝王陵墓修得如此富丽宏伟,或者是墓地里挖出了多少珍奇宝物。西方国家的墓园内草木茐茏,偶有一束鲜花散放在某个墓前,温馨而淡雅。每一座墓前都是一尊体现死者独特个性的雕塑,个个构思精湛,形神兼备,别具匠心,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徜徉其中,使人在艺术的感染下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 二、西方“向死而生”的文化传统 “向死而生”是死亡本体论的建构,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说是“向死而生”。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死亡所意指的结束,不是此在的在终极的存在,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

2020届二轮复习 主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学案(浙江专用)

主题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中西方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主干链接]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形成发展演变的地位、特点及特征。 (3)近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及当代儒学的现代价值。 (4)明清之际科技东传与儒学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5)近代中国中西思想文化的交流(新思潮萌发、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传播等)。 (6)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拓展延伸] 1.儒学思想古今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1)儒家在古代社会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 ②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 (2)儒家近代以来逐渐边缘化的原因 ①儒家属于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古典精神,是农民意识。因此,在以工业文明为追求的现代化时期,儒家只能退居边缘。 ②现代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及广泛的认同。 (3)儒家逐渐现代化的原因 ①儒家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换言之,儒家是可以和现代社会相融的。 ②从历史上看,儒家曾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自我更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③可以用儒家价值理想的合理成分去化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2.对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整体认识 (1)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演进的四大特点 ①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救亡与启蒙相结合。 ②以向西方学习为主,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 ③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的逐渐深入,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制度经历由抗拒、排斥到逐渐接受,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过程。 ④每一次的探索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并且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寻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西文化交流史作业

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体育文化交流概述 ——以蹴鞠为例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沈杭枫 2012210238 引言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繁衍生息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极其灿烂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运动的蹴鞠就是其中的一种文化体现,蹴鞠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齐国(今山东临淄),“蹴术”与“鞠术”作为一种古老的技法早在黄帝时代就已存在,中国古代的蹴鞠没有发展成为现代足球,实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际学术界主要有3种足球起源学说,即英格兰说、波斯“哈巴斯托姆”说和中国临淄说。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沿用了民间和公学两条发展路线,得以迅速发展;英国足球运动随着英国的全球扩展迅速向全世界推广,实现足球运动全球化发展。 据说足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我一直怀疑,古代蹴鞠的直接后裔应该是小孩踢的毽子和沙包。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蹴鞠的历史还真有一点意思。 关于蹴鞠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战国时期在齐国的临淄和刘邦的老家沛县都很兴盛。汉代踢球不仅在宫廷和民间盛行,而且成了军事训练的科目。到了唐代,出现了充气的皮球,蹴鞠的玩法就增多了。 汉代军队有专门的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

为两队,各十二名,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这大概是现代足球运动的雏形,“鞠室”是最早的球门。 唐代蹴鞠由双球门对抗赛演变成单球门的比赛,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一直流行到两宋以后。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设在两根三丈二尺高的竹竿或木柱上,称为“络网为门以度球”。球门中间有直径两尺多的“风流眼”,三十二名球员分为“左右军”,各在球门一侧,双方互不接触,进行比赛。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以穿过风流眼多者为胜。 充气球可以踢得很高,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中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没有了汉代的直接身体对抗,于是踢球就出现了各种花样和技巧,也出现了女子蹴鞠。唐代出现了没有球门的“白打”,到两宋盛极一时。白打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解数”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据说象高俅那样的高手能用头、肩、背、臂、胸、腹、膝,“一身都是蹴鞠”,使“球终日不坠”。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宋人总结有“十踢法”,肩、背、拍、拽、捺、控、膝、拐、搭、膁,一些动作还取了好听的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鸳鸯拐、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白打在玩法上,有一人独踢,二人对踢,三四人对踢,五到九人穿花踢等等,可见宋代的蹴鞠,不仅由射门比准转向身体技巧方向发展,而且玩法上已经和后世的毽子的玩法没有多少区别了。 宋代还有专门靠踢球维生职业蹴鞠艺人。在皇宫宴会上有表演踢球的名手,在市井瓦子里有踢球的明星。宋代的踢球艺人还有自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但不能离开中国既有的文化土壤和条件,而且也离不开世界文明发展的环境和营养.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推进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形式是多样的,但核心系统是思想,即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思想文化,而形成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 第一,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这就是说,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站在世界的高度,视野宽阔了,就不会囿于传统而固步自封,也不会因世界变化无穷而不知所措,而是冷静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历史局限,做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选择.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有一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中国典型的封建制相适应的,其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守旧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尖锐的对照,这就决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辩证分析,这是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对待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只能是对优秀传统实现弘扬超越.所谓弘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继承性,弘扬就是不割断历史,而是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它充分体现出民族的历史继承关系.二是选择性,弘扬不是全面复兴,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能让封建腐朽的东西在社会上流行,也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丢掉.三是时代性,弘扬不是原封不动地复古,而是将传统中的优秀成果为新的时代所用,解决好古为今用的问题.所谓超越,是指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超越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性,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二是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优秀的成果,又包括传统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不仅作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在现代社会中产生影响,只有对传统的负面效应进行系统清理,才能超出古代的圈子,实现时代的跨越;三是前瞻性,文化的进步性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前瞻性,前瞻性就是前瞻未来,把传统、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在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与未来.对于关系到人类未来的世界性课题,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进行解释和阐发,是前瞻性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可以焕发这种前瞻性的意识.总之,弘扬超越作为一种整体性思维,是讲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弘扬,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 第二,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一个文化礼仪之邦:有着近四千历史的优美的汉字,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灿若星辰的文学之秀,浩如烟海的古籍图书,众彩纷呈的哲学思想,悠久富宏的教育传统,绚丽辉煌的艺术成就,丰富的农林牧渔水利经验,卓越领先的科技理论及发明创造,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丰富精湛的医药卫生知识及技能,珍爱生命的养生之道及体育传统,出奇制胜的军事权谋,五光十色的宗教文化,以及建立在这些文化科技哲学基础上的强国兴邦爱国爱民的治世经验、仁爱礼义的人伦道德规范、崇德齐贤高风亮节的情操修养……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博大,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承传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继承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我读《论语》,一读就是六年.”1938年10月,他在延安特别叮嘱全党:“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宣言: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 张西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如何展开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目前中国学术界在这个研究领域的难点和任务是何?在方法论上应注意那些?本文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这些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建立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文献学 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通义,非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1清末民初,中国学术界一个进步除其他原因外,敦煌文献和安阳考古的发现是促使其学术一大飞跃的关键之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与国外汉学家的研究相比,中国学者一直不占上风,究其原因也在材料。傅斯年说的很清楚,“本中国学在中国在西洋原有不同的凭籍。自当有不同的趋势。中国学人经籍之训练本精,故治纯粹中国之问题易于制胜,而谈及所谓四裔,每以无比较材料而隔膜。外国学人能使用西方的比较材料,故善谈中国之四裔,而纯粹汉学题目,或不易捉住。”2以后,汉学家的研究也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内核文化研究,如沙畹对《史记》 1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36页。

的研究,中国学者也开始进入四裔之研究,如张星烺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但总的来说,中国学者对于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不如外国学者,这里的核心问题仍是材料的掌握。 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就两次,一次是佛教的传入,一次是明清基督教的传入。我本人主要研究明清基督教传入的前半段,即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从这段研究来看,目前向前推进的关键仍在于材料的发现和整理。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文献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以中文文献为主体的东方历史文献,3一类就是西文的历史文献,其中包括: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荷兰文等欧洲多种语言的文献。 关于中文文献《四库全书》是官方首次收入天主教的文献,在四库的采进书目中有西学书共24种,四库所著录的西学书有22种。雍乾教难以后,天主教发展处于低潮,从而使得许多天主教方面的书只有存目,不见其书,到清末时一些书已经很难找到,如陈垣先生所说:“童时阅四库提要,即知有此类书,四库概屏不录,仅存其目,且深诋之,久欲一赌原书,奥中苦无传本也。”4至今中国学术界尚无法全面统计出明清之际关于西学的汉籍文献究竟有多少种,近年来钟鸣旦等外国汉学家陆续出版了藏在台湾、罗马耶稣会档案馆、巴黎国家图书馆的有关文献,5但仍为完成。陈垣先生当年提出的要编一本象《开 3这里所讲的东方历史文献包括日文在内的一些亚洲语言的文献。参阅戚印平《远东耶稣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4方豪《李之藻辑刻天学初函考》,载《天学初函》重印本,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版。 5钟鸣旦黄一农杜鼎克祝平一编《徐家汇藏书楼藏明清天主教文献》,台湾辅仁大学1996年;钟鸣旦杜

从传统殡葬文化解析中西生死观

?120?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死亡是人生必经的阶段之一,它的必然性和神秘 性引起了古今中外无数人士对人生的思考。葬礼是人们对死者举行的一种安葬仪式,用以怀念、圣化或者安抚亡灵以及安置尸体,各民族传统的殡葬文化则体现了人们对个体的人生价值、意义以及死亡的不同诠释。东西方传统的主流殡葬文化也折射出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地域风俗、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的中西生死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东西方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对待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以及对于死者的缅怀形式。 首先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东西方殡葬文化体现了各自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中国人传统的殡葬仪式不仅体现了对待死者的哀思,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待生死的达观和幽默。中国俗语称结婚和丧事为“红白喜事”,其中丧事称为白喜事,把死亡看做是顺应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对待死亡是坦然、从容的。正如李白的诗句“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庄子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农村许多老年人甚至是中年人都早早准备好了自己的棺材,老人们怀着宗教般的热忱或谈论或亲手制作自己的棺材。这种对待生死的达观、幽默也体现在丧葬音乐中。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上通常要雇请专门的丧葬礼乐人员通宵演奏、说唱,传统的哭丧音乐曲调悲戚能够烘托出悲伤哀悼的气氛,但另一方面,这些丧葬音乐也包含了调侃风格的乡村趣事,生活琐事的演绎,这些轻快、幽默的曲目和着喧闹的锣鼓、鞭炮声可以冲淡人们悲伤的心情,让人调整心态,坦然接受逝者的离去,也为死者摆脱世界的烦恼而欣慰。[收稿日期]2012-02-16 [作者简介]彭燕(1972-),女,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语系讲师 。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2—0120—02 西方主流丧葬文化则表现的是浓重的宗教氛围和哀思肃穆之情。基督教徒的丧葬仪式通常包括对于死者进行唱圣歌的守灵、罪之赦免、奉献祈祷等宗教仪式。在显要人物的葬礼中通常伴随着大笔的钱或者物品的慈善捐赠,这些捐赠是希望对于逝者的灵魂有益。传统的天主教徒葬礼还包括死前受洗、守灵、教堂弥撒仪式、墓地安魂仪式等。这些充满着宗教色彩的仪式主要是用来免除死者的罪孽,防止他们的灵魂受到上帝的惩罚。同时,西方的葬礼也表现了人们的哀悼之情。通常在西方社会政要的丧葬仪式上,灵车前有士兵牵着一匹鞍具披挂齐全的马,没有骑手,但有一双鞋尖向后的马靴挂在马的身上,这个仪式象征着这个逝去的大人物最后一次回望他的属下。没有骑手的马则表达了人们失去领袖的遗憾、哀伤之意。出席殡葬仪式的来宾大多都是仪表整齐、身着深色的礼服以示对于死者的尊重和哀悼。但是基督教要求教徒们不必对于逝者过于悲伤,人们在死者的葬礼或纪念仪式上欢呼“阿利路亚”,以欢呼死者将要得到的复活。 其次,中西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不同。中国人受佛教和道教以及儒家学说的综合影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死观。佛教认为死后是有来世的,今世的修为表现决定了来世是受苦还是享福,是投胎转世到高等的物种还是低等的物种;道教认为死亡是自然的过程;而儒家则持中立态度“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提出“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1] 。这种视死如生的观点演变成了中国人传统丧葬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厚葬和守孝。受佛教的影响中国古人认为神灵鬼魂的世界与人的世界是彼此相通、相互依存的。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死的定义是:“死,澌也,人所离也。段玉裁注释:“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 从传统殡葬文化解析中西生死观 彭 燕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传统殡葬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广大民众的宗教信仰、价值观以及人们的生死观,东西方传统殡葬文化的差 异也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本文从东西方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对待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以及对于死者的缅怀形式等方面解析这种生死观的不同。 关键词:传统殡葬文化;生死观;文化差异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鲁迅研究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吴小美 内容提要:作家、艺术家,特别是优秀的艺术家,与平凡的芸芸众生不 同之处首先在于心灵,或谓之“眼睛”。许多为芸芸众生津津乐道的人 与事,在作家那里可能只是过眼云烟;反之,在前者的心灵眼睛中稍纵 即逝的事物,作家却会去紧紧把握,经过咀嚼提炼并给予艺术表现,给 世人留下精神财富。在古今中外浩瀚的文学篇章中,最具文化哲学意蕴 并能经久不衰的莫过于生与死的价值观,也就是对人我生存和生命的理 解及表现所达到的高度与纯度,对生存生命的困惑与追问。鲁迅与老 舍,都在这里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值得继承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鲁讯 老舍 生死观 老舍比鲁迅晚生了十八年,正式走上新文学战场也晚了约二十年。但老舍忠实地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在文化批判和改造国民性等大“工程”中,两位大师是完全默契的。鲁迅寄情于“民族的脊梁”,老舍播种下“精神的庄稼”。他们捕捉忧患,感受疾苦,诉诸诗文;他们的生存观与死亡观的价值标准,既有中国传统仕人的忧患意识和心态,但并不是传统仕人简单的继承,而是现代社会使命感凝聚成的现代意识的变体。他们分别承载了现代中国“社会良心”的天职,他们奉献着“生”,磊落地“死”,即使是老舍最终的自戕,也是以死相拼;两人都是社会取向远远大于自我取向的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将他们的生死观相比较,深挖掘,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将是很有意义和教益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上 鲁迅和老舍的生死观,都深深植根于时代、社会、历史的土壤中,生成于对现实的洞察中。他们的生死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节我们将侧重探视其同。 鲁迅的一生,老舍的大半生,都生活在悲凉的、穷困的、隔绝的人世间,经济是低水平的循环,百姓是在集体无意识中艰辛生存。鲁迅笔下诠释的“精神胜利法”、“十景病”、“瞒和骗”、“大团圆”的思想,以及形形色色的古方、古法、禁忌、迷信、偶像崇拜,以及老舍精细入微地针砭的国民的敷衍妥协苟且,都可归结为“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的生命哲学。鲁迅和老舍终其一生的创作,都是将整个民族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病态的众生相,作为一个整体展开自己的思索剖析和表现。鲁迅将“生存、温饱、发展” 1视为一个“人”的合情合理的“生”的需求,但他眼中看到的中国“人”的一生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最好的也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 2。他自己的“生”则是不停顿地与黑暗和绝望抗争,为了“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他“将血一滴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他甘当人梯,以死相争,“拿我开刀,我也敢于咬着牙关忍受”, 3为了民众的“生存、温饱、发展”,耗尽一生心血。但最令我们悲愤的是,“暴露幽暗不但为欺人者所深恶,亦且为被欺者所深恶” 4,要救群众反被群众所迫害,“终至于变成单人” 5,需要“横着站”生活和斗争,躭心“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 6。 如果说鲁迅自己的生存就是“戴着枷锁的跳舞”,使我们永远为他顽强地挣扎于生与死之间的灵魂震颤的话,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老舍提倡并躬行实践的“两个十字架”的沉重。老舍的生存以及他的生存价值观的核心是“两个十字架”(“破坏”与“牺牲”)的实践和理念。他在南开中学就读的1922年双十节纪念会上,就激越地宣称:“我们每个人须负起两个十字架——为破坏、铲除旧的恶习、积弊,与像大烟瘾那样有毒的文化,我们必须牺牲,负起一架十字架。同时,因为创造新的社会与文化,我们必须准备牺牲,再负起一架十字架 7。”从发表演说到见诸媒体经二十多年,其间,只有随时愿作牺牲才能破坏与创造,或言之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老舍的生和生存观坚实的内核。我们之所以将鲁迅与老舍的生存观联系在一起思考,不仅在于其中浓重的时代悲剧色彩,还在于他们对生存的思考,均以其丰厚的文化内涵,联结着他们对中国历史和国民生活状况的理性反思,联结着他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神圣的启蒙使命感;不仅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还带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意义。笔者曾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