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中西生死观

传统中西生死观

传统中西生死观
传统中西生死观

传统中西生死观

生死问题作为人类持续关注的终极问题,不管哪种文化都对其有所考量。然而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着眼点。重生轻死的中国传统生死观,就与直面死亡本质,注重探索死亡本性,从终极问题思考人类生存的西方生死观不一样。

儒、释、道三家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儒家的“入世”、道家的“避世”和佛家的“出世”作为三个维度相互抵斥又相互制约,最后形成了以儒学为主流, 以佛、道教为两分支而构成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主干和正统,倡导从“入世”的角度以生观死。他们重视怎样“生”,如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意思是,还没想好怎么生存,想死亡做什么,说明在儒家思想里,生与死是割裂的,生排在死的前面。但他们同样也重视怎样“死”,从“仁”的道义出发,儒家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指称。总的来说,儒家从其中心思想仁道义出发,把着眼点放在了生的意义和死的意义上,并且更加看重生前的道德价值而非死亡,其中最本质的是“爱人”和“克己复礼”,,是不可违的天命,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的价值发挥至最大限度以实现“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然而,这种观念占主导的儒家生死观,很明显地重生轻死,偏离了对死亡本体的思索,在他们看来,“死亡似乎是一个确定的显然的众所周知的因而无须追问也不能追问的生活事件或经验事实”,这样的出发点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偏见。

以老庄哲学为支柱的道家主张以“道法自然”的观点看待人类的生死问题,也就是说不施加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既是“无为”又是“无所不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产生万物的“道”、按照规律自然发展和变化,不强求,与自然与宇宙和谐相处。老庄认为生与死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所以对待死的态度要和对待生一样,是故“生而不悦,死而不祸”,人从自然而来,最后化归自然而去这是如同昼夜变化春秋替换一样合理的,这就是道家达观的生死观。

佛教的观点类似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要承受苦难,苦难才是人生的本质。佛教归纳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五阴炽盛。佛教强调灵魂不死,但人有贪欲所以要受苦,要受六道轮回之苦来灭欲,最后的

圆满状态是“寂灭(涅槃)”。佛教在传入中国几百年多后,受儒家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逐渐消磨“出世”的主张,强调在世俗中“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总的来说,传统中国文化是将生命看作是一种“终极真理”运生万物的自然过程,重在把握生时的作为而回避了对死亡的思考,也就是中国传统生死观将着眼点放在了把握生命本真或者以德、义来构建人生价值的问题上。

而西方最早的生死观来源于当时人们对自然极低的认识力产生的原始宗教信仰与神话。人们否认从出生开始便将走向死亡的必然性,自然而然地否认了死亡的存在,更确切地说,人们认为死亡并非一切的终结而是新生活的开始。

尔后的早期古希腊哲学才开始正式对生死本性进行思考追问。人们认为,人是属于自己的,因此需自觉、独立地去反省、探索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不断完善,至死方休。并且那时候还衍生出了生命的道德尺度。苏格拉底说:“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好的生活,就是所谓“是非、正邪、善恶、荣辱”,以此为准绳不断鞭策自己,才能活得有价值。其后,柏拉图提出来“灵肉分离”与“灵魂不朽”说,认为死亡便是净化灵魂与肉体的过程,“哲学是死亡的练习”而死亡是哲学真诚与否的试金石,是纯洁灵魂“离开肉体监狱而获得释放重新进入理念世界”的途径,所以人们应该坦然接受死亡甚至追求死亡。

中世纪,基督教意识形态全面支配西方世界,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基督教对人类生死的看法是:人有原罪,来到世上是为了赎罪的。人们要信仰基督,为了耶稣基督奉献自己的一切,那样人的灵魂才会因信仰而重生,并可得上帝的拯救而获永生,在上帝国里承永远福祉。

中西方传统生死观发展到后来都对死亡的必然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不同的是中国生死观着重考量现世行为体验而西方生死观着重观照灵魂不死的死后生活以及来生。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生死观有其深厚的社会依据和哲学基础。对生命的关切、对死亡的独到理解、对生死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注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本文通过对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进行挖掘,认为传统生死观中所蕴涵的尊重生命、善待死亡、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对现代人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领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健康和谐的生命观、生活观、人生观都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当代人们的生活世界,由于社会变化迅速,往往还没有明白此时的生活状态,生活就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常常使人无所适从,那些缺失自信的人常觉得自己无能、渺小,犹如蜉蝣寄生、沧海一粟。 每个人皆有自己的个性、好恶、企盼和求索。但是世间人流如潮,或被磨平棱角、挫伤锐消解雄心,或被单调重复的工作与生活所淹没,被自我的创造物所淹没,被消费浪潮所淹没。被迫服从潮流、服从环境、服从他人,个人渺小之感自然产生,生活变得没有意义。人们生活匆忙、工作紧张,无暇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活,也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涌现出强烈的人生虚无感、幻灭感和无助感。并且物质的极大丰

富刺激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去求这求那,这就有了两种可能:或者没有求到,于是顿时感觉活得没有意思;要么自己求的东西得到了,可是,迅即发现得到的这些东西不过尔尔,也填充不了人生的空白。当然,还有人则根本不知自己要什么,到手的东西又有何意义?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自己干什么是为了什么?一切生活到手及没到手的状态都消失意义,并进一步潜入到生命的层次,使人之生命的价值感也随之消失,这就形成了人类生存的危机。 我们知道,人生是由量大部分构成:一为“生”,二为“死”。现实中的人往往只关注当下现实的生活过程,而忽略了人生的终点——死亡;或者人们内心深处就有一种恐惧死亡的心理,从某正抗拒死亡的心理状态中派生出极力忘却死亡的人生观念。 现代社会人生价值缺失问题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可以找到十分丰富的对治措施。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努力达到“天人合一”的过程,具体讲就是传统生死观念各个流派,特备是儒、释、道三家都在人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挺立起更高层次的精神生命,以此引领人生的价值方向,起到防止人的生活物化与意义世界缺失的巨大作用。 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众人生价值的最终关注从来没有停留在物质生活的满足这一事实世界,而是极力阐释了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无论是道德人格的挺立,还是精神自由的实现,亦或者是佛性的展露都是在超越人的物质生活之上为人生安置了终极价

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1.题目: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摘要:自然辨证法中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通过对东西方自然观的分析以及东西方自然观形成的基础,最后从本专业方面分析了自然观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观主客二分古代自然观机械 1. 什么是自然观 所谓“自然观”,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者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世纪,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形态。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2. 西方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由于发生了物理学的革命,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现代科学自然发展阶段。这场革命起源于19世纪末的经典物理学危机。所谓主客二分学说,是指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的二分对立的学说,在西方思想界,主客二分学说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古希腊哲学中,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笛卡尔开创了“主客二分”式的哲学主导原则,缔造了一个新的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在笛卡尔看来, 有两种实体: 一种是灵魂或

心灵、精神、自我(这些概念在他那里是同义词) , 其本质是能思维而无广延;另一种是物质实体,包括人的躯体,其本质是有广延而不能思维。这两种实体不仅本质不同,而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这样,笛卡尔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西方哲学的二元论思想从此发端。 当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被一分为二时,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必然产生一个问题, 即主体怎么能够走进客体, 认识客体?精神怎么能够把握或认识那本质上是非精神的自然? 弗兰西斯·培根极力鼓吹发展自然科学。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而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 而且几乎是一样的”,鼓动人们发展科学技术, 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建立人对自然的统治。在康德的哲学中, 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被视为一种立法关系:“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心中, 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 我们不必借助经验从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 而是相反, 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存在于我们感性和理智中的经验可能条件里去寻找自然”。他认为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自主的、能动的,尽管唯物主义论者认为意识是无法决定物质的。黑格尔则以无比乐观的笔调写道:“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 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费尔巴哈将神学溶化在人学之中,在他看来,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东西,能够得到人

东西方思维模式比较之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比较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内容丰富,本文将对其中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即中西生死观进行比较分析。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目的还是手段,是权利还是义务,是快乐还是痛苦等,其次是如何对待死亡,是直面死亡还是惧怕死亡,是把死亡当作人生的必然,还是对人的惩罚。研究中西生死观的比较对于我们拓宽在生死问题上的视野有极大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对传统生死观的扬弃,也有利于我们引进西方的优秀思想,为我所用。 一、中西生死观的共同点:重生敬死 中西方虽然有着很大的文化历史差异,但在生死观上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重视生的价值,人们都期望能够好好活着,延年益寿。二者也都很敬畏死亡,把人生彼岸看作是一个神秘而充满希望的地方,对死寄予最后的希望。 1.重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生,爱惜人的生命。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他重视的是人而不是鬼神。重的是生,而不是死。道家学派把重生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早期道家学者厌恶世人为名为利为权势而进行的复仇,提倡一种重生至上主义。中国古代还有着很多渴望长生不死的迷信做法,如修炼、求长生不老药等。这些寻求长生的做法,都体现了人们对生的重视,对生的渴望。 西方思想家也重生,他们注重人生的幸福,注重合理的,高效率的,充分的享受人生。 在《荷马史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喀琉斯是死后说:“我宁愿在人间当一个帮工,也不愿在阴间当冥王。”因为在他看来人世问是幸福的,有战争,有荣誉,有美色,什么样的欲望都可以去追求,在阴间,什么都没有。在伟大的死和平凡的生中他选择了平凡的生。自由主义幸福论者特别强调肉体的无痛苦

生命结束后的状态-- 西方心理学家谈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

https://www.doczj.com/doc/a811876272.html,/ 生命结束之后的状态 文 | Barbara Hannah 有两个特别的原因促使我不自量力选作讲演主题的这个题目。第一个原因可以在《回忆、梦、思考》这本书里找到答案。荣格在这本书里说:“为了形成有关死后的存在的观念,或制造有关它的某种形象,人应该能够说他已尽其所能了——甚至即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一生失败了时仍然一样。不去这样做是一种致命的重大损失。因为摆在人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世代相传的人性承继的问题:它是一种充满神秘生命的原型,它总是竭力加入我们的个体生命以使其完整。” 第二个我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是出于我自己所做的梦。大约两年前,我梦见自已穿过了号码是3或是9的一道门。它给我一种神秘之感,我慢慢开始怀疑这是否就是死亡,这时我又听见有人叫我经过这同一道门返回去,因为我已获准返回人世以便写出我所知道的有关死后的存在的一切,仿佛我已在那个世界真的呆过短时间的一阵似的。 做过这个梦的那天晚上,我们与肯尼迪先生和布鲁克斯先生共进晚餐,前者出了个题目让我写成一本书。这个梦和外界事情的共时性使我认真考虑了肯尼迪先生的建议。但是由于,或更准确地说,那梦叫我写一本我所知晓的有关彼岸世界的书——再加上我刚才引用的荣格的话——这种情形一直使我无法平静下来,因此,当玛丽-路易斯·冯·弗兰茨博上建议我为庆祝哈定博士的大寿而就这个题目写篇东西时,我便立刻意识到我必须斗胆一试,即使我不能不承认我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时仍须如此。 但是当我就这个题目进行积极想象时,我听见有声音对我说我的确不妨一试,但问题在于我能否为我所要说的话找到作为基础的材料。这种做法在我遇到棘手的任务时往往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对许多材料想了很久,但没有一种一开始就使我感到满意的,只有理查德·威廉的文章《论中国人的死亡与再生观》例外。 上述的这篇文章,并不是中文的古文原文,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威廉本人根据中国人从多方面对死亡和再生的观察所形成的观点进行的综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看来是他们的三大宗教——道教、儒教和佛教——全都看法一致;不过我却不得不出乎意料地承认,在这三大宗教中,儒教看来最接近我们西方人的观点。这的确是因为且也众所周知,佛教所关心的,是一长系列的再生轮回,其最高目的是涅磐,达到这种境界的个人终于经历完其一切劫难(羯磨)并永远融汇进一种永恒的、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极乐世界之中。道教同样似乎绝少关心个人的终极命运或个人能活多大的寿数,只有儒教才更高地重视意识和人的生命。因而便间接地显出重视个人在彼岸世界的续存问题。

看中国生死观

浅论生死观 ————我的《最后一堂生死课》读书笔记 11级七年儿科班胡嘉健 1103019 【内容摘要】:生者,命之存也,死者,生之覆也。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生死二字的讨论自古以来就占据了人们思考的大量篇幅。那么人,究竟是先有生,还是先有死?还是我们自己以为自己是活着的,但其实是已经死去的?还是我们那些所谓逝去的亲人朋友们只是更换去了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时空开启自己的新生?本文即从作者所阅读的一本读物《最后一堂生死课》出发,浅谈在这本书中所描写到的生死观。 【关键词】生死观儒释道 一,从何谓生死开始讲起 翻开这本《最后一堂生死课》的第一章,看到的自然就是在讲何谓生死学,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唯有愿意触及死亡的终究界限,才可以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①是啊,我们若是只关注自己生前和眼前的一切,而忽视了自己在生的另一面“死”有着怎样的意义的话,这样的世界观未免是不完全的,也是不能完全反映我们生命现世的。我们人类是由千奇百怪的有机物所组合成的,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有机物在成为我们的身体一部分之前在哪里呢?不正是在除了人之外的大自然中么?他们的存在自然不需要人类去定义它们的生死,被归化为人体之前他们是存在,归化为人体之后它们依旧存在,当我们人类死去后,这些物质并不会消失,而是被分解者分解,成为其他奇形怪状的物质,所以这些物质啊,是绝不会凭空消失的,而是天底下全世界的物质都处于一个又一个小循环中,而这些个小小的循环会最终构成宇宙的大循环,即为物质守恒定律,而人在这其中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子的角色呢?人的生死又在其中有着如何的节点作用呢? 若从历史与宇宙的大角度来看,生,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罢了,它与死并无太大的差别,谁能说一个石头就是死的呢?可能只是它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罢了。“子非石,安知石之生死?”而同时我们又必须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当我们抛开历史,抛开宇宙万物,单单把一个生命摆在你面前,就在这一瞬间的事,我们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又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可以思考,有智力,有行为,有求生的本能。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只草履虫,也知道要向着有养分的地方蠕动,这不正是生的证明吗?所以,对于生,我们的看法是有着两面性的,而对于死的辨析自然也就和生是一样的。那么在辨析过了生死,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很简单的四个字:“好好活着”。 二,从中国传统生死观来看 《最后一堂生死课》,这是一本中国人写的书,中国人写的书,自然离不开中国人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乐生文化,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现在,而对未知的世界持回避态度,并表现出与基督教寻求来世的关怀不同的特点。”②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人的千百年来的生死观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儒释道的生死观了。其中儒家的思想十分明确,“孔子强调的是活在人世间的价值与意义,他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便是立足于在世间建立生命与道德的价值。”可见,孔子他老人家所关注的只是人在今生今世如何才能活的更好更出色,而有关死后的事与他无关,他不去考虑。而与孔子的恭恭敬敬的今世论相较,道家的生死观则显得较为宏观和潇洒,“一切皆自然”就是道家的生死观,“依道家的观点,天地就是天地,没有所谓制约、宰治的天,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死亡

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不随人的意识而改变的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在唯心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人的精神或上帝的世界中的产物;在辩证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时时刻刻不停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在机械唯物主义者心中他们认为自然界是静止的,是形而上学的。总的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以自然界的发展为基础,正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改造才会引起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中国人的自然观与西方的自然观是不同的,首先西方的自然观是主客体分明的,西方常把世界万物分为两种:物质和精神。在他们心中自然界中可以被人们认识的被叫做物质的,而那些人类所不能解释的自然之谜被他们戏谑为精神的。在这些原因的指导下,他们懂得利用自然,努力去改造自然,认为自然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存在而存在的物质。在他们的自然观指导下,他们创造了神话,上帝等等。例如在西方产生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他们认为人与自然万物虽然是神所造,但是人的地位高于物质,人类研究自然万物为的是寻找失落的神性。在他们的世界当中他们认为神是第一,人是第二。他们极力的推崇神的力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他们就是被神学的氛围笼罩着。例如,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其后半生也是极力的探寻神的存在,再者在神学界极力推崇的地心说的时期当中,他们不相信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真理,无情的用火烧死了日心说的忠实拥护者布鲁诺。西方一直鼓吹人类至上论和自然科学万能论。认为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 一定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为人们的利益而服务,自然只不过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虽然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整个人类的力量却是无限的。人类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当中,现在不能克服的困难将来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在西方一些早期的哲学家、科学家眼中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又是什么呢?弗兰西斯·培根极力宣扬自然科学的发展。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二为一,通往人的力量的道路和去向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极力怂恿人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以实现人对自然的完全控制。康德的哲学体系中,他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看做一种立法关系:“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心中,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我们不必借助经验从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而是相反,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存在于我们感性和理智中的经验可能条件里去寻找自然”。他认为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自主的、能动的。黑格尔则很兴奋的写道:“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费尔巴哈则认为神学是人学的一部分,人类可以战胜一切,能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任何财富。按照历史的视角,过去所渴望的,现在可以得到;现在不能得到的,将来一定会得到。以上就是西方的自然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刀耕火种维持了早期中国人民的繁衍生息。在早期中国一直想要的是风调雨顺那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收成,即所谓的“靠天吃饭”。土地、农业、自然与民生密切相关,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了。它视人与自然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自然的统一。“天”是指外在于人类的客观世界, 即大自然。“人”则是指人类或人类社会。对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中国哲学强调的是天与人统一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观念中,自然孕育出万类霜天和万物的灵长——人类,人与世界万物一样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他们之间存在着和谐共鸣。中国哲学的最高状态就是“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达到一种物我两相忘的关系。这样的自然观深刻地影响到后世的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于是山,水,石,树,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被赋予生气,在自然母亲的观念当中,人与物是平等的,正如宋代哲学家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鉴于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由自然观衍生出来的科学技术也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的。从文学方面来说,西方的文学没有中国的那种细腻的情感,例如《希腊神话》、《故事圣经》

生死观

如果说人生哲学是对人生切要问题的智慧反思,那么关于人之生死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核心。对生死问题的反思,从中可能获得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领悟。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关于生死的讨论,不乏智者与睿者,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两大派别--儒道两家,都是围绕人生价值这一核心著书立说的人生哲学。并且儒、道两家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都有着深沉的思考,且都有独到的见解,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对中国人之生死观有着强有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儒道两家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观,是不主张追求、而是珍惜、热爱生命的。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先哲们对生的看法。 对宇宙的思考最多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对宇宙的思考比较简单,儒家的宇宙观主要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主义。 老子哲学并非单纯探讨有关宇宙客体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注生命存在自身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它问题,如生命的存在。笔者认为,老子对于个体生命之生,主要探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至关重要问题。老子对人世间诸多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始终贯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终极指向。老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在这条天地人的大法则的指引下。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视生死为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于世,恰好是因为他们从不强求让自己永久的存在。他们从不要求世间万物给予回报,无私博大,无欲无求,这就是他们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爱,而是偏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好恶。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对待百姓也是一视同仁,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仁”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儒家认为“天行有常”而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会为了道而献身乃至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可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孔子还把“见危授命”视为“成人”必备的一种品德和素质,在孔子看来,见到利益便能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仍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品德完备的人了。在生死关头,当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侯,决不能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应当义无反顾,舍生取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 说完了生,我们再来看看死。 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对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态算是死亡呢?

从_重生轻死_到_生死齐一_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

?中国哲学? 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 3———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 海 波 死亡是人类自身最大的困惑,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文化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华文化和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一样,在其发展中形成死亡禁忌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悦生恶死”的观念已经积淀到国人的死亡心理中;先秦儒家则承接传统以生观死,形成“重生轻死”的伦理色彩浓厚的实用主义死亡观。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受到同期道家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和冲击。道家扩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视域,提升了中国人思考死亡的哲学维度,其死亡观富有超越性。道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探究生死问题,突破只重视死亡社会属性的误区,把看视死亡的视角还原到死亡的自然属性,由死亡揭示生之价值,提出“生死齐一”,直指生命的超越性,从而在消解死亡的终结意义方面作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 道家死亡观的产生与形成既源于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同时也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同处西周末年,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孔子和老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迥然不同,人生向度定位在不同的生死视域,由此得出大相径庭的死亡观。 孔子认为,挽救社会的惟一途径是唤醒人的道德自觉,回复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上下有序的礼制时代。这一出发点注定儒家继承传统,以社会人生为生死视域,以生观死,重生轻死,对死亡的关注和探讨都围绕伦理教化这一核心目的。老子则立足于诸侯纷争的表象之外,从“道”的角度思考人生和政治的原则,看重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不把现有的伦理秩序当作价值目标。道家杨朱学派即以 此为理论基点高扬生命至上的大旗,把“贵生”作为生死存亡的根本。①庄子是对生死问题论述最多 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战火纷飞、命若蝼蚁的外在景象促使庄子在人生向度思考得更加深入。他继承老子的自然主义道论,由探求生死奥秘入手追寻一种合乎社会终极本质的自由,从浩渺宇宙、万物一体的广大视角俯瞰人生。庄子提出生死本质与人生归宿问题,②在不断探索中完成了道家死亡观体系的建构。 道家死亡观开中国文化中抬高死亡地位之先河。老庄时代,国人“悦生恶死”的意识基本定型,人死为鬼的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祭祖习俗积淀成华夏民族的死亡心理,生死的截然区分根深蒂固。儒 3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06JK013)。 ① 道家杨朱学派以 “贵生”、“重生”为原则,认为“贵生”是评价行动得失其情的标准,也是生死存亡的根本: “由贵生动则得其情,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生死存亡之本也。”(参见《吕氏春秋?仲春纪》)② 《庄子?天下》曰:“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通常认为《庄子》一书的“杂篇”是后人所作,但因其表达的仍是道家思想,故此引用。 ? 07?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 英语 2012年9月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差异》 班级:英语 姓名:自古,东西方文明就存在着巨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种差异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从每一个可能的角度影响着世界的文明进程,也使东西方文明拥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那么,东西方文明背后的自然观都是什么?它们有哪些不同?这些自然观怎样形成的呢? 一、什么是“自然观”? 首先需要搞清楚自然观的定义,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系统的体系,包含了很多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存在、演化的根本观点,比如,“自然是什么?”“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自然可以怎样影响人类?”“人类应该如何面对自然?”等问题。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1 二、东西方自然观都有什么? (一)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1、神话和巫术——原始自然观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幻想的形式,按照自己的心理和愿望,对自然和社会潜在力量所进行的描摹、解释和传述的故事。其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神话的涵盖范围非常广,然而就今天所需要提及的为创世神话。是神话的主体部分。大体上在新石器时代;就社会形态上而言,大约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后期。 1)汉文古籍与口头流传的创世神话 如《三五历记》记载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与《述 异记》中盘古化生万物的故事,还有女娲补天,夸 父追日等故事。 1摘选自百度百科“自然观”词条https://www.doczj.com/doc/a811876272.html,/view/50583.htm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区别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 摘要:中西方文化中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的社会所影响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死亡观解读中西方的文化现象,分别从精神生活,向死而生的态度以及自杀现象来浅述。 关键字:死亡观精神文化自杀向死而生 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也不乏大量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展开对其的研究,死亡是神秘的,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再也不能回来。作为现象研究,死亡涉及的范围广泛。中西方对死亡的态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西方重视“精神”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对死其实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惶惑和恐惧的,因为对死亡的意义从未深究,不知道死亡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因此,面对亲人或朋友的死,他们的悲痛是一种彻底的绝望;相比之下,我们很少看见西方人在葬礼上毫无节制的痛哭,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重感情,而是他们早已了解了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对亲人或朋友的离世表现得更加理性,他们的悲痛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对分别的惋惜和伤感。 中国人似乎不如西方人重视精神生活,反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生前如此,死后亦然。亲人去世,常会以焚纸的方式祭奠亡灵,寄托思念。不过烧的不是书信,而是纸钱、纸衣、纸车马等,不外乎是一些生前所需的吃喝穿用,仿佛人死之后已经无形无象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也照样过着人间的世俗生活,照样需要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过去有钱人家死了人,还要把真东西拿去陪葬的,这一点,看看中国历代皇帝的豪华陵寝和无数随葬的珍宝就知道了。 可是,很少听说欧洲哪个国家的帝王陵墓修得如此富丽宏伟,或者是墓地里挖出了多少珍奇宝物。西方国家的墓园内草木茐茏,偶有一束鲜花散放在某个墓前,温馨而淡雅。每一座墓前都是一尊体现死者独特个性的雕塑,个个构思精湛,形神兼备,别具匠心,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徜徉其中,使人在艺术的感染下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 二、西方“向死而生”的文化传统 “向死而生”是死亡本体论的建构,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说是“向死而生”。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死亡所意指的结束,不是此在的在终极的存在,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

【名仕生活】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马晓蕾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一、儒家之生死观:道义超越生死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也最大。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不轻生。《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其中“五福”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而“六极”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儒家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儒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他们看来,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尽一天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但是,对生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人对死是恐惧的;而对生采取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对死则是顺其自然的,并且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对于将来之死,儒家认为应坦然处之,不必担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这样一种死亡观念,也成为中国死亡观的主流。汉代杨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从传统殡葬文化解析中西生死观

?120?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死亡是人生必经的阶段之一,它的必然性和神秘 性引起了古今中外无数人士对人生的思考。葬礼是人们对死者举行的一种安葬仪式,用以怀念、圣化或者安抚亡灵以及安置尸体,各民族传统的殡葬文化则体现了人们对个体的人生价值、意义以及死亡的不同诠释。东西方传统的主流殡葬文化也折射出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地域风俗、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的中西生死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东西方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对待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以及对于死者的缅怀形式。 首先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东西方殡葬文化体现了各自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中国人传统的殡葬仪式不仅体现了对待死者的哀思,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待生死的达观和幽默。中国俗语称结婚和丧事为“红白喜事”,其中丧事称为白喜事,把死亡看做是顺应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对待死亡是坦然、从容的。正如李白的诗句“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庄子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农村许多老年人甚至是中年人都早早准备好了自己的棺材,老人们怀着宗教般的热忱或谈论或亲手制作自己的棺材。这种对待生死的达观、幽默也体现在丧葬音乐中。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上通常要雇请专门的丧葬礼乐人员通宵演奏、说唱,传统的哭丧音乐曲调悲戚能够烘托出悲伤哀悼的气氛,但另一方面,这些丧葬音乐也包含了调侃风格的乡村趣事,生活琐事的演绎,这些轻快、幽默的曲目和着喧闹的锣鼓、鞭炮声可以冲淡人们悲伤的心情,让人调整心态,坦然接受逝者的离去,也为死者摆脱世界的烦恼而欣慰。[收稿日期]2012-02-16 [作者简介]彭燕(1972-),女,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语系讲师 。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2—0120—02 西方主流丧葬文化则表现的是浓重的宗教氛围和哀思肃穆之情。基督教徒的丧葬仪式通常包括对于死者进行唱圣歌的守灵、罪之赦免、奉献祈祷等宗教仪式。在显要人物的葬礼中通常伴随着大笔的钱或者物品的慈善捐赠,这些捐赠是希望对于逝者的灵魂有益。传统的天主教徒葬礼还包括死前受洗、守灵、教堂弥撒仪式、墓地安魂仪式等。这些充满着宗教色彩的仪式主要是用来免除死者的罪孽,防止他们的灵魂受到上帝的惩罚。同时,西方的葬礼也表现了人们的哀悼之情。通常在西方社会政要的丧葬仪式上,灵车前有士兵牵着一匹鞍具披挂齐全的马,没有骑手,但有一双鞋尖向后的马靴挂在马的身上,这个仪式象征着这个逝去的大人物最后一次回望他的属下。没有骑手的马则表达了人们失去领袖的遗憾、哀伤之意。出席殡葬仪式的来宾大多都是仪表整齐、身着深色的礼服以示对于死者的尊重和哀悼。但是基督教要求教徒们不必对于逝者过于悲伤,人们在死者的葬礼或纪念仪式上欢呼“阿利路亚”,以欢呼死者将要得到的复活。 其次,中西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不同。中国人受佛教和道教以及儒家学说的综合影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死观。佛教认为死后是有来世的,今世的修为表现决定了来世是受苦还是享福,是投胎转世到高等的物种还是低等的物种;道教认为死亡是自然的过程;而儒家则持中立态度“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提出“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1] 。这种视死如生的观点演变成了中国人传统丧葬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厚葬和守孝。受佛教的影响中国古人认为神灵鬼魂的世界与人的世界是彼此相通、相互依存的。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死的定义是:“死,澌也,人所离也。段玉裁注释:“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 从传统殡葬文化解析中西生死观 彭 燕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传统殡葬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广大民众的宗教信仰、价值观以及人们的生死观,东西方传统殡葬文化的差 异也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本文从东西方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对待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以及对于死者的缅怀形式等方面解析这种生死观的不同。 关键词:传统殡葬文化;生死观;文化差异

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1 中西自然观历史渊源的差异 1.1东方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学说 毫无疑问,东西方的自然观无疑是奠基在以上的两个观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天”是指外在于人类的客观世界, 即大自然界。“人”则是指人类或人类社会。所谓“天人之际”则以此为本意。对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中西方有不同的取向。如果说, 西方强调对立的一面, 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 那么, 中国哲学则强调天与人统一的一面, 强调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协调。这里具有典型意义的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是崇尚自然,反对对自然的干预,追求对自然本性的顺从。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地、天都统一于“道”,而“道”又是自然的, 人应当顺应自然, 不可有意作为。老子反对人为, 所以菲薄智识技巧。老子自然观的中心是“抱朴”, 返朴归真是他的理想境界。庄子则将天人对举, 并赞叹自然之伟大, 悲悯人类之渺小。《庄子·外篇》云:“有天道, 有人道。无为而尊者, 天道也; 有为而累者, 人道也。”天道为尊, 人道有累, 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 不以人助天”, 即不以人力改变自然, 这与欧洲近代自然观是迥然而异的。庄子认为,真正有修养的圣人是不参与大自然的造化过程的, 而是安然地随顺自然, 任变而终, 这就是人与天为一, 如果硬要有所作为, 终究会有不良的结果。道家的天人合一学说是消极无为的, 在天人关系上, 只见于天而无见于人, 尊天抑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庄子明确提出天与人应统一起来,主张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 这表明其消极无为的思想又不乏合理的因素。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比道家积极得多。道家的天人合一说完全取消了人的能动性, 顺自然无所为。儒家的天人合一说虽然也以天为本, 却不否定人的独立存在, 而是主张积极有为,“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 以积极的入世态度来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 以求天人之间的协调、和谐与一致。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认为人与天相通, 人的善性是天赋的, 认识了自己的善性便能认识天, 人与天地万物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要求通过主体内心和本性的探索, 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天人合一境界。北宋张载提出气一元论的主张,宋程明道认为人与世界本是一体,“天人本无二, 不必言合”,宋明理学中理学一派的代表朱熹说:“理也者, 形而上之道也, 生物之本也”,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王阳明认为:“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 其发窍之最精处, 是人心一点灵明。”都是从人伦道德意义上阐发天人合一思想, 把它作为一种人生哲学, 追求一种道德的内在超越, 实现天道、天理与人性的和谐统一。但是, 从这种人伦道德意义的天人学说中, 我们仍可以窥见其倡导人与自然相待相成、统一和谐的合理观点。当然, 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尚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而达致的。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自然始终抱有一种神秘感, 很少提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而大多是建立在对人的自我内心主体的探索上。通过弘扬主体内心的一种至刚至上的阳刚之气,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鲁迅研究 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 吴小美 内容提要:作家、艺术家,特别是优秀的艺术家,与平凡的芸芸众生不 同之处首先在于心灵,或谓之“眼睛”。许多为芸芸众生津津乐道的人 与事,在作家那里可能只是过眼云烟;反之,在前者的心灵眼睛中稍纵 即逝的事物,作家却会去紧紧把握,经过咀嚼提炼并给予艺术表现,给 世人留下精神财富。在古今中外浩瀚的文学篇章中,最具文化哲学意蕴 并能经久不衰的莫过于生与死的价值观,也就是对人我生存和生命的理 解及表现所达到的高度与纯度,对生存生命的困惑与追问。鲁迅与老 舍,都在这里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值得继承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鲁讯 老舍 生死观 老舍比鲁迅晚生了十八年,正式走上新文学战场也晚了约二十年。但老舍忠实地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在文化批判和改造国民性等大“工程”中,两位大师是完全默契的。鲁迅寄情于“民族的脊梁”,老舍播种下“精神的庄稼”。他们捕捉忧患,感受疾苦,诉诸诗文;他们的生存观与死亡观的价值标准,既有中国传统仕人的忧患意识和心态,但并不是传统仕人简单的继承,而是现代社会使命感凝聚成的现代意识的变体。他们分别承载了现代中国“社会良心”的天职,他们奉献着“生”,磊落地“死”,即使是老舍最终的自戕,也是以死相拼;两人都是社会取向远远大于自我取向的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将他们的生死观相比较,深挖掘,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将是很有意义和教益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上 鲁迅和老舍的生死观,都深深植根于时代、社会、历史的土壤中,生成于对现实的洞察中。他们的生死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节我们将侧重探视其同。 鲁迅的一生,老舍的大半生,都生活在悲凉的、穷困的、隔绝的人世间,经济是低水平的循环,百姓是在集体无意识中艰辛生存。鲁迅笔下诠释的“精神胜利法”、“十景病”、“瞒和骗”、“大团圆”的思想,以及形形色色的古方、古法、禁忌、迷信、偶像崇拜,以及老舍精细入微地针砭的国民的敷衍妥协苟且,都可归结为“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的生命哲学。鲁迅和老舍终其一生的创作,都是将整个民族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病态的众生相,作为一个整体展开自己的思索剖析和表现。鲁迅将“生存、温饱、发展” 1视为一个“人”的合情合理的“生”的需求,但他眼中看到的中国“人”的一生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最好的也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 2。他自己的“生”则是不停顿地与黑暗和绝望抗争,为了“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他“将血一滴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他甘当人梯,以死相争,“拿我开刀,我也敢于咬着牙关忍受”, 3为了民众的“生存、温饱、发展”,耗尽一生心血。但最令我们悲愤的是,“暴露幽暗不但为欺人者所深恶,亦且为被欺者所深恶” 4,要救群众反被群众所迫害,“终至于变成单人” 5,需要“横着站”生活和斗争,躭心“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 6。 如果说鲁迅自己的生存就是“戴着枷锁的跳舞”,使我们永远为他顽强地挣扎于生与死之间的灵魂震颤的话,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老舍提倡并躬行实践的“两个十字架”的沉重。老舍的生存以及他的生存价值观的核心是“两个十字架”(“破坏”与“牺牲”)的实践和理念。他在南开中学就读的1922年双十节纪念会上,就激越地宣称:“我们每个人须负起两个十字架——为破坏、铲除旧的恶习、积弊,与像大烟瘾那样有毒的文化,我们必须牺牲,负起一架十字架。同时,因为创造新的社会与文化,我们必须准备牺牲,再负起一架十字架 7。”从发表演说到见诸媒体经二十多年,其间,只有随时愿作牺牲才能破坏与创造,或言之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老舍的生和生存观坚实的内核。我们之所以将鲁迅与老舍的生存观联系在一起思考,不仅在于其中浓重的时代悲剧色彩,还在于他们对生存的思考,均以其丰厚的文化内涵,联结着他们对中国历史和国民生活状况的理性反思,联结着他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神圣的启蒙使命感;不仅具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还带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意义。笔者曾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