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重庆三峡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系别专业:2010级汉语言文学(文秘与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刘勇

学生学号:201002104145

1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仁义思想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是一个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豪杰,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可以说魏蜀吴三国的三位统治者就是三位雄主。蜀主刘备一生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一生仁德及人,所与民秋毫无犯,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受到人们的普遍爱戴。罗贯到之处,

中先生把刘备塑造成一个仁治天下、义统三军的形象,这突出了当时人民对于仁政的向往。曹操也是一代雄主,只是与刘备的仁义相比,略逊一筹,但他也是雄略冠时,智谋出众。他能够招揽众多的文人武士,安定北方,可见他也有宽仁大德的心怀。至于孙吴方面,虽只是陪衬,但是孙权能够在乱世之中统治父兄基业,靠的也不完全是谋略,也有其仁义之心,以使属下忠心于他。总的来看,曹操、孙权的仁义远不及刘备的仁义宽怀,但是三位都有其仁义的一面,只是这种仁义思想在他们心中的分量不一样。

关键词:三国演义;人物;仁义。

正文:

一、刘备的仁义

(一)刘备,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汉朝皇族后裔,出身贫穷,少时以贩屦织席为业。刘备少时就“素有大志”,常与乡中小孩戏于家门前桑树下,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第一回)以此引起了他叔父的惊异。他二十八岁起兵,至六十三岁谢世,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进取心。黄巾起义时朝廷在各处招兵买马,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同行应征,一个稳定的政治集团自此诞生。

刘备是一位不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理想的领导人,仅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时才用言语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他初访诸葛亮而未遇,遂向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说:“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

2

(第三十七回)后在隆中面遇诸葛亮,诸葛亮提出“愿闻将军之志”的要求,刘备慨然对答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第三十八回)可见,刘备的理想就是要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中施展才能,以“仁义”治国安邦。

(二)刘备可谓是重仁义的典型,罗贯中先生不惜笔墨大力塑造他的这一形象特点。这一形象正好吻合当时社会人们对君主的理想要求,再加上有一个背负“奸臣”、“奸贼”骂名的曹操相对照,就更显示出了刘备的“仁义”。而刘备之所以能和曹操、孙权相抗衡,形成鼎足之势,就是凭借着“仁义”之心赢得的“人和”。

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兄弟之情义在三国中可谓是典型,也成了后世学习、效仿的范本。他们三人自“桃园结义”以来,始终以义为先,以“救国扶铖;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己任(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关张二人忠心耿耿地跟

随刘备打天下,刘备也始终待二人如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亲。所以他们三人名义上是兄弟,后来是君臣。但实际上,关羽、张飞也是和刘备平起平坐的王。

在《三国志演义》有这样一个情节:

刘备和关羽在别的地方(盱眙),张飞在徐州把守,谁知张飞喝醉了酒,打了曹豹。曹豹是吕布的丈人,他一怒,就献了城,吕布打了进去,得了徐州。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张飞一个人逃出来,找到了刘备和关羽,就报告了大体的情况。众人都大惊失色。刘备叹了一口气,说:“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关羽在旁边不依不饶,问嫂嫂哪儿去了,张飞只好承认,嫂嫂被俘虏了。

刘备听了,默默无言。关羽却大怒:你当初是怎么保证的,现在你却做出了这样的错事,把嫂嫂都丢了,你有何面目来见兄长,

张飞一听,也觉得对不起大哥,拔出宝剑,就要自杀。刘备一把拦腰抱住张飞,说了下面一番话:

古人有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而尚有更换,使手足若废,安能再续乎,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日生,誓愿同日死。今日虽无了城池老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吕布掳吾妻小,必不害之,容作方略救援。

不管刘备说这话是真心的还是为了收买此二人之心,但毕竟是从刘备嘴里说

3

出来的,确有此事。而且从刘备日后对二人的情义上也确实做到了极至。当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身首异处。在刘备未得知此噩耗时,曾做一梦,梦见二弟泣哭相告,愿兄起兵,以雪他被杀之恨。《三国演义》在八十一回中对此有较详尽的描述,等听到兄弟的死讯后,先是处死了不肯发兵的刘封和孟达,而后举兵,最后兵败白帝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兄弟的感情是如此之深。刘封虽不是刘备的亲生儿子,但他却有儿子的名份。刘备却因兄弟的死迁怒于养子,而且连他最信任,奉为军师的诸葛亮的话都不听了。一意孤行要为兄弟报仇,勉强举兵,最后导

致了对蜀国生死存亡的败局。自己也随兄弟而去,真应了他们结义时的话: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刘备是历史上少有的仁君,也是封建社会人们对君王的理想要求。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也”。

刘备还是安喜县尉的时候,痛打傲慢的上司,挂冠而去,可见他的刚正不阿,做平原相,在天灾害民贼盗蜂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绞除盗匪安抚民众,“同席而坐,同皿而食”。可见他的勤政爱民,正是如此,连刺杀他的刺客也被感动——“不忍刺,语之而去。”而他统帅的数千人马驰援徐州,解救被曹操屠戮的百姓,更是一种义举,所以才赢得了陶谦的信任、糜竺、陈登等官员的拥护和百姓的爱戴,所以才有:拔益精兵、表荐刺史和临终委任等一系列举动,这一过程并不是暗箱操作,而是众望所归。喧嚣的乱世中多了一股生机勃勃的势力,这个势力的主公,心中所想的全是尽己之能,从此匡扶风雨飘摇的汉室,安抚久困兵戈的苍生。

还有一种,在三国这么多轰轰烈烈的事中,实在不值一提,但它同样反映了我们这位刘皇叔“仁义”之名远播。徐州牧陶谦因病危,想让位于刘备,刘备顾今兄弟之情,三番几次推托。徐州百姓闻言,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无能安生矣~”简单的这么一句话,道出了当时老百姓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道出了那时的领导者的不仁,更道出了刘使君的仁义。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百姓都闻刘玄德之仁义,无论玄德成败,都举家跟随。这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该是一件很好的事,说明得人心。但对当时的刘备而言,无疑是一种负担。因为刘备既无多少兵马,又无稳固的地盘。前无立锥之地,后有孟德的追兵,他连自己都朝不保夕,更无能力去

4

保护众多百姓。简雍劝刘备说:“主公可速弃百姓而走。”玄德曰:“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这无疑是三国中最感人的一幕之一。刘备自始自终坚

持一点“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也正有了这一点,才为三足鼎立赚到了资本—人和。后人有诗赞曰:

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三)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环境下度过的,可谓鞍马劳顿,倥偬数十载,终于成就大业。作为经典史书的《三国志》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此评价可谓中肯。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他在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是以刘备的“仁义”思想是其成功的根本所在,但也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我必需辩证的看待“仁义”二字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和学习到刘备这位千古奇人的的思想精髓。刘备以“仁义”白手起家,“仁义”无疑是其最高的人生准则,刘备的仁治思想使刘备在领导工作上受益良多,正是因为这一人生准则刘备虽屡屡失败,飘零半生,但确在帐下聚集了极多能人,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不逊于北居的曹操。刘备文有当世奇才、怪才的孔明和庞统,还有徐庶司马徽等当世名士,再不济也还有糜竺之辈;武有关、张、赵、马、黄五虎将,哪个不是一身武艺,独挡一面,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之后又有魏延,姜维。这么些个能人,能在他帐下为他卖命,靠的是什么,这就是刘备的独到的用人策略。

(四)刘备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也有英雄之义。据《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袁绍对刘备有一个评价:“刘玄德弘雅有信

义。”这个评价,应该说是准确的。袁绍到底是袁绍,他也并非总是看不清问题。同样,有英雄之志,就必须团结同志,凝聚力量,也就必须“弘雅有信义”。其实,我

5

们只要指出一个事实就够了:关羽和张飞,可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而刘备呢,不但一无所有,而且半生坎坷,很长时间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然而这两个人却一直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忠贞不渝,至死不悔,关羽甚至还来了个“千里走单骑”。为什么,就因为刘备“弘雅有信义”。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备和关羽、张飞,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则名为事之如兄,实际事之如君。可见维系三人友谊的,就是英雄之义。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徐庶走马荐诸葛”中:曹操挟持了徐庶的母亲逼徐庶离开刘备投靠自己,当徐庶告知刘备此事表示不得不走后,“玄德闻言大哭曰:‘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无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徐庶便拜谢欲行。玄德曰:‘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孙乾密谓玄德

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叹。

而后刘备给徐庶送行: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而徐庶所提及的奇士便是刘备“三顾茅庐”助刘备创立蜀汉基业的军师诸葛亮。正

是因为刘备为仁义之君而不是“使人杀其母,而用其子”的奸雄才能得到徐庶的推荐,并以自己的仁义之心感动诸葛亮这样绝顶聪明的人才为自己效力,正是刘备这种宽仁礼让才使其能得尽人心,从白手起家成就了一番事业。

早年的刘备胸怀大志但却屡屡失败,流离失所,最渴望的当然是在当时群雄割据的时代有自己的一块地盘,而曹操攻打徐州陶谦的天时和刘备素有的仁义之名让刘备遇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刘备毅然以“仁义”为旗帜前往徐州帮助陶谦,陶谦自知难保徐州,且觉得刘备有古之大贤之才,故三让徐州给刘备,刘备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暂领了徐州牧,而后吕布被曹操所败来投奔刘备,刘备有感其起

6

兵偷袭曹操间接解救了徐州之围而接纳了吕布,但吕布却不讲信义恩将仇报反客为主的夺了刘备的徐州而后将其赶到小沛驻扎抵御曹操,夺走了刘备飘零半生好不容易拥有的安身之地。

刘备失徐州,充分证明了仁义道德没有智谋的支撑是多么的苍白。失误之一是容纳吕布,这里之所以说刘备的失误,并不是说不该容纳吕布,可惜当时刘备没有诸葛亮辅佐,自己又想不明白,收留吕布是对的,但政治经验没有跟上,像吕布这样的“三姓家奴”居然想用仁义教化,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容吕布和容马超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马超也是非池中物的人物,但刘备容马超时政治经验已经历练成熟,所以有效控制住了马超。而容吕布时的确失误连连。对吕布毫无防备和手段。致使自己再一次败在了人心不古上。

再来看看对刘备仁义之举争议最大的夺益州入西川,我们先看看刘备夺取益州是否有欠光明正大。刘备是如何进入益州的呢,首先是刘璋先伸出橄榄枝,邀请刘备帮忙打汉中,并抵御曹操。那么刘备是否有意趁机拿下益州呢,通过史料分析,刘备夺取益州之心是有的,但是否会趁机下手呢,答案却是一个不字。

首先,在刘备与刘璋在涪会面时,张松与庞统建议,趁机杀掉刘璋,这样便不费吹灰之力,夺取益州。但被刘备拒绝,说这是大事,不能仓卒,并向庞统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因此,可以看出刘备此次来益州一个目的是树立恩信,是否借机发动战争,夺取益州反到是届时视情形而定。而之后的行动也证实了这一点,“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当刘备攻取西蜀的时机已成熟时,他却一再推托说:“刘季玉与备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庞统建议他与刘璋会面时,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唾手可得西川,他却认为:“季玉与备同宗,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并指责庞统:“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他最终虽以军事手段夺取了西蜀,但迁延日月,折兵损将,尤其是副军师庞统阵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而刘备夺取汉中后,众将欲推他当皇帝,他认为这太不符合为臣之道,坚持不干,只接受了孔明关于暂时为汉中王的折中方案。及至曹丕篡位,蜀中大小官僚又上表让他即皇帝位,他看罢吃惊道:“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经众官再三劝说,他才表示:“吾非汉昭烈帝刘备像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从这些情况可以明显看到,仁义观念在许多关键时刻常常成为他实施政治目标的心理

7

障碍。

而刘备之死也恰恰是因为刘备的“兄弟之义”。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

吕子明白衣渡江中吕蒙背叛了孙刘联盟的盟约,在刘备的二弟三国名将关羽攻打曹仁的时候白衣渡江,偷袭蜀郡。徐晃乘机反攻,解救樊城。关羽腹背受敌,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终于败走麦城,被吕蒙所杀。这一次的失利,使刘备集团永远失去了关羽这名大将,也永远失去了荆州。刘备在得知荆州已失且其二弟被东吴所杀之后悲痛欲绝,当即不顾反对,毅然决然的决定要挥师伐吴,一直主张联吴抗曹的军师诸葛亮当即反对,蜀汉众臣以死相谏,就连和他以及关羽共患难十余载的赵云也

从国家利益出发,以大义劝谏刘备不可冒然伐吴,但刘备答道:“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而后倾全国之兵以为关羽报仇之名,兴师伐吴。

而事实证明刘备的这一决策是完全错误和失败的,当刘备被陆逊大败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时候,刘备只能悔叹,“我竟败于陆逊小儿,岂非天意,”有些事,本就不是凡人能控制的了的。经此大败,蜀国元气大伤,刘备也自觉没脸回去面对那些苦苦劝诫自己的大臣,终于在郁郁成疾,病逝于白帝城。一带枭雄就此消亡。也算是应了桃园三结义是说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二、曹操的仁义

(一)曹操也是一代雄主,只是与刘备的仁义相比,略逊一筹,但他也是雄略冠时,智谋出众。他能够招揽众多的文人武士,安定北方,可见他也有宽仁大德的心怀。《三国演义》毛批说“此亦孟德之过人处也”。意思是曹操虽然奸诈,他至少敢把奸诈的话公开地说出来,他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而有的人即使干了这种事情,未必会象曹操那样坦诚地说出来。奸诈当中有真诚,甚至有可爱的一面,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在当时情况下,曹操已成为惊弓之鸟,为保命是可以理解的。假如曹操不那么机警敏锐,象张飞一样睡着之后被人割了头颅,恐怕历史要重新改写了。

(二)蔡文姬是东汉辞赋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汉末著名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父亲蔡邕是曹操的师友。蔡文姬16岁时嫁给出色的大学子卫仲道,不久卫病死。后父亲因受董卓牵连被王允关押而死于狱中,文

8

姬被匈奴掠去,纳为左贤王妃,居南匈奴12年,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曹操向老师蔡邕求教时遇见过蔡文姬,对这位大文人的后代(蔡邕无子) 的博学与才艺非常器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派人多方找寻,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感念师友蔡邕之交情,立即派使者携带黄金

千两,白壁一双,从千里迢迢的南匈奴把她赎回,使之重嫁年轻有为的屯田都尉董祀。曹操允其再嫁,这在东汉末年无疑是对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封建思想的一次重大冲击。

文姬嫁董祀后,正值鼎盛年华的董祀,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但又不敢违抗曹命,终日在外欢会别的女子。文姬感伤乱离,作《悲愤诗》,乃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夜夜孤守青灯的文姬咽泪装欢,以默写父亲的藏书为乐。蔡文姬整理缮写亡父的作品四百多篇,使《述行赋》这样伟大的作品得以流传。

当文姬向曹操献上自己默写的藏书时,欣喜若狂的曹操未等文姬进门就光脚迎出大帐,亲手接过文姬手中的书卷,又是赞叹又是怜惜。两人一同进帐,曹操对文武百官说:“卿等今日有幸一见才女蔡文姬。”曹操有心要让这个命途多舛的女子当众一展才华。落落大方的文姬应诺而起,一边手击胡笳,一边唱起了《胡笳十八拍》。歌声如同边风羯鼓声声撼人魂魄,催人泪下,在座的文武百官无不动容欷歔不止,曹操也情不自禁地击掌相和。文姬唱到伤心处已是泪流满面,她想起了远在胡地的一双小娇儿,又唱到了如今夜不归的丈夫董祀。曹操明白了文姬的愁怨,询问侍从得知,董祀不但日日饮酒,还与歌姬日夜寻欢。

不久,董祀终因玩忽职守犯罪当死。董祀押到,连忙跪地叩拜三遍“罪臣董祀拜见魏王”。曹操不顾众文武官员求情,即令推出斩首。蔡文姬闻讯,不顾大雪严寒披头散发光脚跑来,跪地声泪俱下:“求魏王念在贱妾流落胡地十余载,孤苦无依的份上,饶了董祀。”。曹操看到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足见曹操温情之处),无奈地说:“奈何董祀已赴死地,恐难追回。” 文姬凄切道:“只求魏王快马一匹,便可免其死矣~”曹操搀扶起文姬,最终还是派快马一匹追回了断魂刀下的董祀。

刀口余生的董祀深感羞愧,感念文姬的大度宽容,于是请求和文姬一同隐居山林。对于这个请求,曹操竟慨然允诺。多年以后,曹操路过文姬夫妇隐居之地

9

的时候,还亲自去看望他们。感觉这里应该是曹操故意煞费苦心地送给文姬的一个人情,让董祀死心踏地陪伴文姬后半生。试想要杀一个人,那还不是手起刀落片刻功夫,哪有时间等文姬老远跑来再哭诉半时,

终于有一天,曹操沉疴不起。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铜雀台上走来了一个女人,她独自端坐月光下,手击胡笳,对着一轮皓月唱起了那支《胡笳十八拍》。女人将曲子唱得催肝裂胆,声声啼血。这一天是曹操的祭日。

(三)曹操礼贤下士,对关羽敬重有加。但是关羽身负桃园之义,一心想扶佐刘备,尽管刘备只有弹丸之地。关羽过五关斩六將,曹操最终放行。华容道关羽曹操相见,忠义难两全,最后关羽放走曹操。曹操虽为枭雄,但是还是顾及刘备和关羽的义。所以曹操也算的上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君主。

三、孙权的仁义

(一)头脑冷静、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孙权是拒操的决策人物。周瑜称他为“神武之才”,曹操也有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但为什么当曹操“旌麾南指”时,是“迎”是“拒”,孙权却“犹豫”而“不断”呢, 这是因为:曹操带兵几十万,破荆州,下江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这一严重形势,作为东吴首领孙权,是必须慎重思虑,不能掉以轻心的。每遇大事,先慎重考虑,再作出决策,这才是主帅的严谨风度。孙权正是这样。张昭等投降派提出了“三虑”,孙权不能不深思熟虑,仔细掂量。孙权察觉到张昭等人的言论是错误的,但又没有立即吐露出半点声色。这就表明孙权是一个头脑非常冷静,遇事从容、镇定,深思熟虑的“雄才”。拒曹,本是孙权原有的想法。他派鲁肃去联合刘备,就是为了“共治

曹操”,但由于张昭引出“三虑”,因而思谋未决。他仔细听了诸葛亮、鲁肃、周瑜关于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具体分析,权衡“拒”、“迎”的得失之后,毅然决断“当击”;而且“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他的语言,他的态度,他的感情,何等坚决~孙权,其实早有战备。在周瑜当夜请战时,孙权说:“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就是明证。至于“前发”、“后援”的军事安排,以及作战万一失利时的

10

对策等,都作了周密的布署。孙权这种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的性格,是在曲折起伏、发展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因而显得非常细致、完备,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二)他和刘备同盟,并且是郎舅之亲,忽然夺取荆州,把关羽杀了,心之黑,仿佛曹操,无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请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逊一点;他与曹操比肩称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驾下称臣,脸皮之厚,仿佛刘备,无奈厚不到底,跟著与魏绝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刘备稍逊一点。他虽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备,却是二者兼备,也不能不算是一个英雄。生在乱世为了谋得生存也不得不这样。所以我们也能够从中看出孙权也有仁义的一面。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文史出版社

[2] 陈寿.《三国志》,北京出版社

[3] 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

[4] 张作耀.《刘备传》,人民出版社

[5]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6] 毛宗岗.《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岳麓书社出版

11

12

浅析 《三国演义》思想论文

浅析《三国演义》思想论文浅析《三国演义》思想论文浅析《三国演义》思想论文 浅析《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摘要】《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当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关键词】浅析《三国演义》思想 一分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必须注意的几点 第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第二,作为一个历史演义小说,它虽然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但又必须受到历史的束缚,即故事的基本历史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任务、重大活动都必须符合历史事实,这就造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不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之一“拥刘反曹” 仔细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是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拥护刘蜀唾弃曹魏。 第一,从作品篇幅来看,全书共120回,1~50回主要写赤壁之前,各路诸侯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过程,实际上是交代了“三国鼎立”的来龙去脉和斗争背景。51~11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的曲折过程。第16~120回写三国先后被消灭,统一于晋,可以看出,刘备集团兴起的最晚而又衰败的最早,且在三国之洪力

量最弱,这是历史事实,是小说作家所无法改变的。虽然如此,作者在构思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全书的主要篇幅留给了刘备集团。 第二,从三国关系的处置上看:刘备集团是三国当中最弱小的,然而作者却把它作为中心,将最强大的曹魏作为蜀汉的对立面,将孙吴置于从属地位,刘备集团在对付主要敌人曹魏的过程中,对东吴是又联合,又斗争。全书的这种整体构思和布局就是由小说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决定的。 第三,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三国演义》中塑造了的两个最具血肉感,给人影响最深的人物形象,即: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作者用心创造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任何小说中都很少有像刘备和曹操这样对比如此鲜明的形象,书中鲜明的将刘备写成了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仁君形象,写成了忠厚仁义的化身;而将曹操写成了人民群众憎恶的暴君形象,写成了奸诈残忍的化身。 第四,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谈到《三国演义》中的封建正统思想,现在所有的学者都有统一的思想,即“正统”就是与忠君思想有密切联系的“以复帝为中心的历史观。”在曹操与刘备当中,刘备是汉室嫡系,要继承大统就非刘备莫属,其他任何人一统天下,都被视为篡权夺位。曹操他抚各汉相,实则是汉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吞并诸侯,一统天下,因此,《三国演义》不仅将曹操作为一个“乱世奸雄”来刻画,更作为一个“乱臣贼子”来训话。

《三国演义》的人才观

《三国演义》人才观研究 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龙腾虎跃的时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维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功不可没。《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君主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而千方百计地网罗人才,并通过对人才的使用,即“取才”与“用才”两方面,在军事政治斗争中赢得了优势,从而为霸业奠定基础。 一、取才之道 人才的选取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人才选取的方式和途径;二是人才选取的标准。《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对于人才的选取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着相似的地方,与此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至于对人才的定义,对人才选取的标准,三国君主在吸取前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开拓和创新。 (一)人才的获得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君主对于人才都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招揽人才,因此人才的选取方式和途径就显得极为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公开招募 公开的人才招募,是获得人才最为快捷的途径和方式。《三国演义》第五回写到:“操大喜。于是先发矫文,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1]通过此次招募,李典、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纷纷来投,通过此举,曹操获得了一批优秀的文臣武将。《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写到:“孙权自孙策死后,据住江东,承父兄基业,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绒延接四方宾客。”[][2]通过开设“招贤馆”,孙权以这种公开招募的方式,数年的时间,严峻、薛综、程秉、朱桓、陆绩、凌统等人皆至江东,又得良将数人,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等人。文臣武将,纷纷来投,江东可谓人才鼎盛。这就是公开招募带来的效果。 2.相互举荐 人才间的相互举荐,是人才获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碧眼儿坐领江东”,孙权在询问周瑜以何策守江东之时,周瑜回答道:“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3]遂向其举荐鲁肃,而在鲁肃与孙权同榻而卧之后,鲁肃又向孙权举荐了诸葛瑾。除此之外,张纮举荐顾雍,吕蒙举荐陆逊等等,东吴形成了良好的举荐之风。《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元直回马荐诸葛”[][4],徐庶因其母为曹操所囚,曹操假借徐母之名,驰书来招,因而徐庶只好前往许都救其母,而为了报答刘备,回马举荐了“得之可安天下”的卧龙先生。 3.前往聘请 采取这种方式来获取人才,最成功的非刘备莫属了。《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讲到刘玄德三顾草庐,用自己的诚心打动了诸葛孔明,得到了拥有“经纶济世之才”。“三顾茅庐”这一故事也为后人所传诵。《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周瑜将张昭、张纮举荐给孙策之后这样写到:“策喜,即便令人赍礼往聘,俱辞不至。策乃亲到其家,与语大悦,力聘之,二人许允。”[][5]孙策亲自前往聘请,得以获得二人的许诺,答应出山辅佐。亲自前往聘请,使得人才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君主通过此法往往比较容易获得人才,并使之竭力为自身霸业服务。 4.招降纳叛 战争双方在进行军事斗争的时候,总是会存在俘获对方将领的情况,到最后为自己所用。两军对战,双方将士必将竭尽所能,展现自己的政治军事才能,曹操就善于抓住这种机会来寻觅人才。每次敌将被俘,曹操总是亲释其缚,待之甚厚。曹操通过这种手段,使得像

领悟《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聪明人

领悟《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聪明人 《三国演义》是人们最喜欢的古典名著之一,不单是中国人,连我们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好多人都能够说出里面的一些精彩章节,特别是里面各种人物之间斗智斗勇的描写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如果要问大家《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都有哪些,可能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今天,我斗胆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聪明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的智呈妖邪。诸葛亮可以说是作者在小说中极力宣扬的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的智慧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凡人的境界,到了今天,在华人的心目中,他已经成为了智慧的化身,但是他所干的事却不是我们一般的人所能干成的,说大点根本就不是凡人所能干成的,他的智慧中总透着那么一丝邪性,像空城计、借东风、草船借箭等哪一样不是在提着脑袋干的,我们一般的人不用说干成一两件了,甚至连敢想一两件都不敢想。因此,鲁迅先生说他的智已经近妖了,对于我们常人来说,他的智慧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上聪明得有些邪性的人大有人在,平时做事还是收敛一些好,那些聪明人只能作为大都数人奋斗的目标而已,没事的时候,激励一下自己的上进心也就罢了,千万不要照着去学,如果按照他们的风格去行事,总想着自己的奇才可以舌战群儒,到头来只能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落得个自讨苦吃的下场,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最终成了众人的笑料。 曹操的智呈豺狼;在三国的名人中,曹操的奸诈狠毒那可是出了名的,狼性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因泄愤屠城、因疑心杀朋友一家、因一句话杀谋士杨修等等一系列的做法想想都让人后怕,然而他却从一个太监的养孙——一个小混混起家建立了三国中最强大的魏国。这就不能不让人深思了,如果细想一下曹操所杀的人,他们要么是他的敌人,要么是他潜在的敌人,对付这两类人曹操从来都是不会手软的,他那样做无非是为了扫清自己前进路上的障碍罢了,像他梦中杀人不就是为了获得睡觉的安全嘛!但是对于为自己打天下或投奔自己的人,他的做法绝对不会是这样,例如对关羽的容忍就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我们从他的身上应该学习的就是对待敌人和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毫不留情。把对自己的现实威胁和潜在威胁要尽可能地予以清除,从而使自己前进的道路尽量畅通。这也是东郭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教训,时刻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司马懿的智呈田鼠;司马懿的胆怯在三国名人中可以称得上一个之最了,人们至今还在传颂着“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故事。司马懿窝窝囊囊一辈子,他对曹家示弱,对满朝文武示弱,特别是对诸葛亮示弱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家送来的女人衣服都穿!但是谁能想到三国最终会统一在司马家的门下。到头来才发现司马懿才是三国中最高明的人。他像一只田鼠一样当别人耀武扬威的时候,他却悄悄地积蓄着力量。到了适当的时候再一举发威,置对手于死地······司马懿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对付强大的敌人,示弱有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在对手众多的纷乱环境中,不要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先让众多的对手去争,去消耗各自的实力。等到最后,当他们弄得几派俱伤时自己好轻装上阵,毫不费力地一起收拾。这一点可是连最聪明的诸葛亮也没有弄明白呀。他一生和周瑜斗,和曹操斗,和孟获斗,和司马懿斗······到头来落得个心力憔悴,死不瞑目,其实想想都是自找的。出头的椽子先烂嘛! 刘备的智呈傻子。表面上看起来,刘备可以说是三国名人中最傻的一位了,他降低自己皇叔的身份三番五次去拜见还是村夫的诸葛亮,为了一个大将赵云想摔死自己的儿子等等一系列的举动真让人瞧不起他,特别是在白帝城托孤时竟然告诉诸葛亮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自己当皇帝的儿子取而代之,世上还有这样的人,这不是傻到家了吗?然而正是这位表面上看起来最傻的人物却得到了当时那么多各阶层精英的拥护,从社会最底层一个贩席的小商贩当上了一国之君。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仔细分析他的做法会发现内藏玄机,因为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一诸曷亮: 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二刘备: 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三、孙权: 1、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四周瑜:

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五、曹操: 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六、司马懿: 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 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七、曹丕: 1、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 2、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

八、鲁肃: 1、目光长元、有雄才大略的统帅。 2、他的性格中又有忠厚诚恳近乎愚钝、优柔寡断的一面,也常常被人加以利用。 3、此外鲁肃还是一个胸襟广阔、举贤任能、爱情人才、处处以国家为重的社稷之臣。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故事脉络】群雄蜂起,汉亡的前因后果一一刘曹孙的起家一一中原争霸的两家对决一一曹孟德气吞天下,孙刘联手抗敌的赤壁之战――刘备取蜀确立天下三分一一蜀吴矛盾激烈化,关羽败亡导致夷陵之战,强蜀开始衰落——诸葛亮内外攻略,定蜀联吴——吴蜀北伐――孔明病逝一一蒋费执政,三国各自出现内部危机一一姜维北伐,司马专政,吴内乱不止一一二士争功,蜀国灭亡一一晋八路灭吴,天下一统。 (一)第一至第十四回 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 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在这一部分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

浅析《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浅析《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摘要】《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当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关键词】浅析《三国演义》思想 一分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必须注意的几点 第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第二,作为一个历史演义小说,它虽然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但又必须受到历史的束缚,即故事的基本历史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任务、重大活动都必须符合历史事实,这就造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不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之一“拥刘反曹” 仔细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是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拥护刘蜀唾弃曹魏。 第一,从作品篇幅来看,全书共120回,1~50回主要写赤壁之前,各路诸侯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过程,实际上是交代了“三国鼎立”的来龙去脉和斗争背景。51~11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的曲折过程。第16~120回写三国先后被消灭,统一于晋,

可以看出,刘备集团兴起的最晚而又衰败的最早,且在三国之洪力量最弱,这是历史事实,是小说作家所无法改变的。虽然如此,作者在构思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全书的主要篇幅留给了刘备集团。 第二,从三国关系的处置上看:刘备集团是三国当中最弱小的,然而作者却把它作为中心,将最强大的曹魏作为蜀汉的对立面,将孙吴置于从属地位,刘备集团在对付主要敌人曹魏的过程中,对东吴是又联合,又斗争。全书的这种整体构思和布局就是由小说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决定的。 第三,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三国演义》中塑造了的两个最具血肉感,给人影响最深的人物形象,即: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作者用心创造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任何小说中都很少有像刘备和曹操这样对比如此鲜明的形象,书中鲜明的将刘备写成了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仁君形象,写成了忠厚仁义的化身;而将曹操写成了人民群众憎恶的暴君形象,写成了奸诈残忍的化身。 第四,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谈到《三国演义》中的封建正统思想,现在所有的学者都有统一的思想,即“正统”就是与忠君思想有密切联系的“以复帝为中心的历史观。”在曹操与刘备当中,刘备是汉室嫡系,要继承大统就非刘备莫属,其他任何人一统天下,都被视为篡权夺位。曹操他抚各汉相,实则是汉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吞并诸侯,一统天下,因此,《三国演义》不仅将曹操作为一个“乱世奸雄”来刻画,更作为一个“乱臣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作者:安丽晓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演义类小说之一,其中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不仅深入人心,还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与智慧,本文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与人力资源思想进行分析,发散性思考了《三国演义》中曹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性与艺术性,深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不断探索。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人力资源管理当代社会启示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历史故事,其中包含了200多个历史人物形象,以丰富的社会形态为读者展现了忠于历史的艺术作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小说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曹操、刘备、孙权的用人之道,通过对人才管理的智慧,以充分发挥人才在“争霸”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取得竞争中的制高点,历史的发展确如小说中所揭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完胜成就了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曹操,生于公元115年,卒于公元220年,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凭借卓越的政治军事管理方面的才能奠定了曹魏政权,统一了北方地区,并与蜀、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在曹操的统治之下,黄河流域一度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复苏、社会风气好转的局面,由此可见,曹操对人力资源管理深谙人性。 一、《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与人力资源思想分析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属于冷情、胆大和狡诈的综合型,曹操之所以被称为枭雄,就是因为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参半,他对求贤的强度,与残害贤士相等同,他曾说过“宁我负天下人,休天下人负我”,书中写到他知道误杀了吕伯奢的家人后,也将错就错地将吕伯奢也杀掉了;还有对他忠心耿耿的荀彧,在反对曹操进爵后被逼自杀。曹操的残忍、狂暴的性格在这些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为后来他的失利埋下了导火线。尽管在“争霸”的征途中充满了血腥和危机,但曹操的人力资源思想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典范。《三国演义》中曹操对人才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进行总结,就是“唯才是举”,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大背景与大环境的因素。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进行了打击,并削弱了当时政府的控制,从而导致“自由竞争”局面的出现。“争霸”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领导人成为一名伯乐唯才是举,还需要有真正能力的千里马。曹操为了得到贤才,组建了青州军,先后进行招贤纳士,在赤壁之战后,总结战败经验,求贤若渴的认识越加深沉,甚至先后定下《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和《举贤勿拘品行令》。面对贤才,曹操竟然能不顾自身形象,未着鞋袜就起身相迎。求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一诸葛亮: 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二刘备: 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三、孙权: 1、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四周瑜: 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五、曹操: 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六、司马懿: 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 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七、曹丕: 1、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 2、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 八、鲁肃: 1、目光长元、有雄才大略的统帅。 2、他的性格中又有忠厚诚恳近乎愚钝、优柔寡断的一面,也常常被人加以利用。 3、此外鲁肃还是一个胸襟广阔、举贤任能、爱情人才、处处以国家为重的社稷之臣。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故事脉络】群雄蜂起,汉亡的前因后果——刘曹孙的起家——中原争霸的两家对决——曹孟德气吞天下,孙刘联手抗敌的赤壁之战——刘备取蜀确立天下三分——蜀吴矛盾激烈化,关羽败亡导致夷陵之战,强蜀开始衰落——诸葛亮内外攻略,定蜀联吴——吴蜀北伐——孔明病逝——蒋费执政,三国各自出现内部危机——姜维北伐,司马专政,吴内乱不止——二士争功,蜀国灭亡——晋八路灭吴,天下一统。 (一)第一至第十四回 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在这一部分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这就好比一台戏,大幕一拉开,主要角色纷纷登台亮相。 (二)第十五至第三十三回 这一部分主要写曹操与袁绍的斗争,故事的高潮是官渡之战,这也是全书极为重要的部分,很多著名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段落中,如许田打围等,曹操的奸雄形象进一步得到了表现。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等更是全书最精彩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的形象。 (三)第三十四至五十回 这一部分的中心赤壁之战,也是全书的关键。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曹操挥师南下到了长江,孙权、刘备结盟,与曹操展开了赤壁大战。在这一一部分中,最精彩的是写出了孙吴政权内部主战和主和的矛盾,以及孙权、周喻与刘备、诸葛亮之间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在这场斗争中,诸葛亮一直是最重要的人物,是他舌战东吴群儒,批判了主和派的观点,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是他以高超的智慧,破除了周喻忌贤妒能而制造的障碍;是他帮助周喻制定了用火攻曹军的决策;是他妥善安排了对曹军的追击,并乘机扩大了刘备的势力。在这一战争中,许多人物都充分表现出了其特有的忠勇和才智,构成了一幅人才济济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画面,成为全书的情节高潮。 (四)第五十一至第七十四回 这一部分以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扩展地盘为主要故事。首先是与孙权争荆州。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占领了荆州,为了孙权、周瑜设下,刘备到江东娶亲,诸葛亮三气周瑜,结果周瑜美人计赔了夫人又折兵。接着刘备又与刘璋争夺与曹操争,都取得了胜利。在人才方面,刘备得到黄忠、马超名将。最后,刘备“进位汉中士”。 (五)第七十五至第八十五回 这一部分主要是吴蜀之间的斗争。吕蒙白衣渡江,夺回了荆州,杀了关羽,吴蜀绝交;曹操病死,曹丕称帝;刘备称帝,张飞遇害;刘备为关羽、张飞二人报仇,陆逊,刘备惨败病死。这部分的情节线索是刘备称王后,曹操用司马熬之计,挑起吴蜀战争。关羽被害后,刘备放弃了方针。 (六)第八十六至第一百零四回 这一部分主要写诸葛亮南征北战。诸葛亮渡沪水,取得了“攻心”的胜利,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北伐曹魏,鞠躬尽瘁,病死于五丈原。这一段主要有一些以诸葛亮为主要角色的烩炙人口的故事,使诸葛亮的形象得到了更加完美、更加充分的表现。 (七)第一百零五至第一百二十回 这一部分是三国故事的大结局。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愿,九伐中原,与邓艾斗智斗勇,但由于蜀帝刘禅昏庸,徒劳无功。最后,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随后,蜀吴均告灭亡,三国归晋。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总结范文5篇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总结范文5篇 《三国演义》这本书,大家应该都知道的,说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腐败无能。就在这时,出了几位好汉英雄,故事也开始展开......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三国演义读书心得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总结:篇一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于是写下这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

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浅析《三国演义》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浅析《三国演义》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兼论三国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内容摘要]: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一部流传久远的古典名著。它是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它以强烈的思想感情,鲜明的政治倾向,精湛的艺术技巧,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居于中国古典文学文坛上,其中的人物刻画、战事描写、心理分析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作品不仅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还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哲学等各个领域的精华。它是一部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战争史诗,是一幅充满着智慧和經验的历史画卷,給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以美的享受,作品中透视出来的儒道两家思想给人以精神上的洗礼,其中蕴含着的英雄谋略、经济观念、组织意识,培养了人们的是非判断能力。 [关键词]: 三国文化精神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影响 《三国演义》是一部有着宏大叙事结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的历史文学名著。其中的历史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可以说是历朝历代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在后人的心目中有的可以说成了“偶像”“神灵”;有的则成了“汉奸”“卖国贼”,甚至好多人的为人处世观念,经营理念都蒙上了一层“三国色彩”。《三国演义》为什么具有如此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呢?我想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精神吸引了人们。 首先,我觉得一部作品总是要表现出一种思想意识,要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反映出一个时代的人的需求和愿望。在当日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人们所需求的是要尽快和平、稳定,因此,文章开头就体现出了儒家那种“济世图强”的思想,并且始终贯穿整部作品。范仲俺的经典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来形容和概括《三国演义》中某些人物的思想境界再恰当不过了。有句话是“时势造英雄”,三国时期是一个连年战乱,长期纷争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那些有识之士,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就开始在平息战乱,统一祖国,安定人民这些方面动脑筋,且付诸实际行动,如“桃园三结义”中刘备、关羽、张飞许下的盟誓,就决定了他们毕生共同奋斗的道路和目的,他们“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作品一开头就把刘、关、张三人的伟大抱负和鸿鹄之志展现得有士气和激励之情,因此他们后来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就受到了人民百姓的关注,饱受战乱之苦的劳苦大众们把国家安定、人民安康的希望就寄托在他们几人的身上了。在人民心目中,他们三人就是百姓的“救世主”,是人间的“神”。后来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经这样说过“深巷中小儿`````````````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希望和平统一的心情是多么的迫切,他们三人能否建功立业也是一个关系到人心向背的问题。 为后世所尊崇的“神灵的化身”诸葛亮也是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之一。有勇有谋、神机妙算的他是战争胜负的主宰者。在人民脑海中,只要有他参加的战争,就会稳操胜劵。这位盖世英杰,年轻时则隐居隆中,没有过多的去辅

浅谈《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的《孙子兵法》思想

浅谈《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的《孙子兵法》思想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它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三国演义》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役、斗争,每一次都写的十分精彩,绝不雷同,即使是同一战术的运用,也力求犯中见避,同中见异。从谋篇布局、选兵择将、攻防退守、权术机变到因地制宜、因时而动,都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战术全面而又深刻的总结。 本文将以《三国演义》中一些著名的战役为窗口、典型的大事件为对象,以期窥探《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 在《三国演义》描述下的三国纷争,带上了作者强烈的道德情感取向,将实质是封建统治集团之间争夺统治权的斗争表现为“拥刘反曹”的正邪之战。从《孙子兵法》来看,罗贯中的贬曹扬刘正符合《孙子兵法●始计篇》中五事七计的“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刘备曾说“今与我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曹以急,吾以宽;曹以暴,吾以仁;曹以谲,我以忠。每与曹相反,事乃可成。”以此观之,刘备理应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最终代表正义的蜀国灭亡了,作者也只能无奈地归于“天数”——“苍天助曹不助刘”了。 “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彊,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出自《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合: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蔼拔矢啖睛)郭嘉为曹操分析袁曹短长的十胜十败之说,是《三国演义》中对“五事七计”加以活用的又一典型范例。郭嘉从道(体制)、义(道义)、治(管理方式)、度(用人尺度)、谋(决策能力)、德(性格个性)、仁(上下级关系)、明(判断力)、文(军纪)、武(军略)十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曹胜袁败的必然性。我们可以看出,郭嘉认为曹操集团的主要优势在于道(道义)、将(决策能力、性格个性、上下级关系、判断力、军略)、法(体制、管理方式、用人尺度、军纪)三个方面。袁绍“以逆动”、不思匡扶汉室而拥兵自重,曹操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导读 《三国演义》——乱世悲歌英雄泪,金戈铁马忠义魂(一部乱世悲歌,英雄史诗) 一、《三国演义》的版本、成书及其作者 二、《三国演义》梗概和经典章回 三、《三国演义》主题以及突出思想(反曹拥刘、忠义) 四、《三国演义》中的三场战争 五、《三国演义》的人物(个性化) 六、《三国演义》经典名句和熟语 七、《三国演义》战略战术 八、《三国演义》经典评价(人物或者故事) 一、《三国演义》的版本、成书及其作者 1、《三国演义》(原题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或者《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又是我们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军事文学的开山之作) 后有,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 章回小说是长篇小说的一种,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说的是历史兴亡和战争故事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演义”一词,小说体裁之一。据《辞海》解释:“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可见“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作者根据史实,叙事中融入了自身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和道德评价。(特点:史实一句,艺术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又有想象和虚构) 《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时曾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2、版本 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自从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以来,流传之广,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二十多种,清代刻本还有七十多种。可以说,《三国》版本之多,在古代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 从形态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大致分为三种 a.《三国通俗演义》 b.《三国志传》在现存的明代版本中,存世最多的要算万历至天启年间的各种《三国志传》本,世称“俗本”。 c. 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三国志演义》

学习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智慧

学习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智慧
学习 三国演义 中的领导智慧 作为一名领导者,就要有领导的风范,领导者的修养。宽大为怀才配得起上级, 与下属一样,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牙还牙,就不是领导的风度,就是缺少领导者 的胸怀。一个领导者要有博大的胸怀、雍容的气度,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包括逆 耳之言,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搞“五湖四海”。b5E2RGbCAP 任何一位成功的领导者都必定是一位成功的用人者。一位领导可以在所有的地方 都不如其部下,除了一种本领:用人。任何一位领导者都惟有善于用人,才能服人之 心,得人之力,尽人之才。作为领导者,你要经常思考,他们为什么愿意跟随你?这 也是史玉柱经常思考的问题,经常成功的原因。p1EanqFDPw 笔者认为:领导者要加强个人的修炼,学会宽容,学会超脱。宽容是一种仁爱的 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但似乎只有卓 越领导者才具备这样的智慧。DXDiTa9E3d 不宽容,不影响同物打交道。一个科学家,性格怪癖,但他的工作只是一个人在 实验室里同仪器打交道,那么,不宽容无伤大雅。一个车间里的员工,只是同机器打 交道,那么,即使他同所有人都合不来,也不妨碍他施展技艺制造出精美的产品。
RTCrpUDGiT
但是,任何管理者,都必须同人打交道。有人把管理定义为“通过别人做好工作 的技能”。一旦同人打交道,宽容的重要性立即就会显示出来。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
1/6

存在的,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 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宽容。5PCzVD7HxA 《三国演义》 中曹操击败袁绍以后,原谅营中和袁绍暗通款曲之人:“当绍之强, 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这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展现的豁达与胸襟。曹操是一代奸 雄,他很清楚的指导,如果要清算和袁绍有来往的人,恐怕自己的手下有一半都保不 住。何况当时敌强我弱,有些人不一定是勾结袁绍,可能只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罢了。
jLBHrnAILg
相反的例子,周瑜虽然很能干,但心胸狭窄,诸葛亮三次用计,便把他气死了。 当然周瑜可能是小说家编出来的,但是也从反面说明了胸襟的重要性。企业领导人也 必须具备豁达的胸襟,宽容的心态,一定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努力具 有更加广阔的世界眼光、强烈的国际意识和为大局服务的全局意识。xHAQX74J0X 从 《三国演义》 故事中一些领导者的言谈行为中,我们感知领导的精髓,体悟领导 的灵魂,结合现代管理,领导提出愿景,坦诚沟通,承担责任,寻找共识,相互信 任,怀抱核心价值观解决纷争与问题,展现人文关怀,创造故事,提出理念,传递信 息,鼓舞士气和信心,迈向未来与希望。不断突破,推动革新,培养决策力与执行 力,追求领导品质,建立领导人格典范。LDAYtRyKfE 领导就是希望的化身,领导是一种英雄之旅,领导者就是攀上阳台,极目四眺, 看到远方的愿景,鼓舞追随者落实愿景。学习《三国演义》故事中历史人物的领导管 理、处世之道,从中寻找与总结领导与管理的规律和教训,体悟进退应对之道,在困 境中运用智慧、勇气、决心找出生存之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做到领导力与历史观的完美结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容 人——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之前的讲座中,我谈到过大局意识的问题,一
2/6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 一、人物简介 他身长七尺五寸,字玄德,手拿双股剑,是皇室后代,还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的手下文武双全,个个都各显神威,他的言行举止与宽宏大量成就了他的伟业,让他成为了三国时期一国的霸王,就是因为人和与民心才成就了他,是个仁义的英雄豪杰。 二、 1.性格特点一:仁义善良 1).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刘表快死的时候,他再三要把荆州托付给他,刘表认为他的两个儿子没有宏大的前途,可刘备却再三推辞,不肯收下荆州,当他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时,诸葛亮也再三说服刘备接纳荆州,可他却再三不要荆州,还说:“我宁愿死,也决不做出违背仁义的事情,违背仁义的事情我是永远不会做的。”从此可见,刘备他非常的仁义。 2).之所以说他仁义善良,是因为在他当上徐州牧的时候,他出城了,留张飞看守徐州,因刘备走了,所以张飞喝的大醉,不料被吕布领兵来偷袭,很快吕布占领了徐州,当刘备回来时,他并没有再夺回徐州,而是对吕布说:“这徐州就给你吧,我暂时驻扎小沛。”这等善良的人在世界上还有几个呢?别人夺走了自己的城池,自己不断不发怒,还愿另外寻找地方来住,这主以表示他的善良。 2.性格特点二:爱民如子 1).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在他再次当徐州牧其间,曹操要带刘备回许昌,不料当地的人民的代表带着几个人民前来拜访,曹操以为他刚来徐州没几天,那么多人民就想挽留他,可他们说道:“请丞相留下刘备吧,在他当徐州牧的这几天,我们是丰衣足食,他还为我们修了十几座桥,让我们行动也方便了许多,求求您了,留下刘备吧。”这件事足以证明刘备爱民如子。 2).之所以说他爱民如子,是因为当他驻扎在新野的时候,曹操五六十万大军来犯,诸葛亮从容不迫,说要等他们进城后再放火烧他们,再趁机逃往江夏,可那样民房就没了,刘备强忍着答应了,在去江夏的途中,刘备带着全部新野人民一起走,可这样会导致速度减慢,很快会让曹操追上,诸葛亮再三劝阻他抛弃人民,可他说道:“我宁愿人民抛弃我,我也决不抛弃人民。”这句话说得好,更加体现了刘备爱民如子的精神,关羽这时候说道:“世界上我最敬佩三物,天、地与我大哥! 总结:从上面两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善良仁义的三国人物,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喜欢他的精神,喜欢他的品质,我认为三国因为有他而精彩!

浅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义”

浅析《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义” 谢美20080340705 (云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 “义”,在我国古代向来被视为英雄人物的美德之一,它常和“忠”、“仁”等传统美德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臧否人物、评价是非的道德标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小说尽管题材各异,但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却有着相同与相近之处,如章回体的结构,大致相同的成书过程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两部小说都歌颂了“义”,使“义”成了它们共有的思想内容之一,在社会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所歌颂的“义”的作用、“义”和“忠”的关系、“义”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正确、深入地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文化精髓。 1 “义”的作用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小说皆以描写战争为主体,以集体行为为特征,“义”在集团、政团之间所发挥的作用有许多共同点。 《三国演义》中的刘蜀集团,最初由刘、关、张桃园结义起家,此后虽未曾在本集团中再施行具体的结义行为,但“义”笼罩着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整个刘蜀集团。 征讨黄巾军时,刘备28岁,为“贩展织席为业”的无名人氏,后结义关张,因灭黄巾有功而任安喜县尉,从此开始其政治生涯。此后几十年里,他辗转南北,四处奔走,赤壁大战后,占荆州,取益州,夺汉中,三分天下,建安24年进位汉中王,建安26年拥戴为蜀王。刘备从赤手空拳到成就三分天下的事业,其靠的是什么?简单的说,主要是因为“义”。 以义揽才,以义待才,是刘备集团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刘备与关张素不相识,但因三人皆“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义气相投,结成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之后刘备辗转南北,虽无立足之地,但却“北海救孔融”、“三让徐州”、“携民渡江”、“不夺刘表”等,仁德有加,义名远播,致使天下人才渐渐向他汇聚,赵云、徐庶、诸葛亮、庞士元、张松、法正、魏延、黄忠、严颜、马超等许多为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要人物,他们最终走向刘备集团,无不因为一“义”字。 刘备的政治理想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如果说“上报国家”体现其忠义,那么“下安黎庶”则体现其“民本”思想。刘备深深懂得这一道理,“天下非一人之天,乃天下人之天下”,“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故其处处以此为行动的指南,大获民心,为刘备集团成就三分天下的事业奠定了人民基础。 作为政治家的刘备深谙“义”这一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其事业前期一直打着“伸大义于天下”的旗号,处处宣扬“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理想,广揽人才,大获民心,并以此为武器攻城略地,从人才、政治、军事等多方面为本集团发展壮大准备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义的“大义”性质充分发挥,居于主导地位。 《水浒传》中的宋江原是郓城小吏,之所以受到天下英雄的敬仰,其主要原因不在疏财,而是他以义揽才,以义待才,尊重不同的人才,从而打动了天下英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战略篇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战略篇 郭济兴安李世俊著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 ——高度重视战略经营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乱纷争的年代。当时东汉政权没落,农民起义蜂起,政权迭相更替,群雄逐鹿天下,专门是逐步强大的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政治较量,进行了此起彼伏的军事斗争。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之间,时或朋比勾结,时或互相攻讦;时或刀戎相见,时或杯酒言欢;彼此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在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和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任何不求进取、因循守旧、优柔寡断、模棱两可,都会坐失良机;任何心中许多、粗枝大叶、考虑欠周、仓促决断,都会招致惨重缺失。能够讲,举手投足之间,决定荣辱成败,关系着身家性命。因此,重视决策,善于决策,是“三国”中许多人的共同特点。《三国演义》中,明确地提出了“决策”的概念。这要比“决策”概念在西方正式提出,早了数百年之久。专门是“三国”中的一些杰出人物,胸怀全局,目光远大,能够从全局上、长远上摸索咨询题,善于处理大的方面的关系,能够在变动中把握局势进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因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做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一部《三国演义》,描写了许多战略决策成功的壮举。 刘备在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落魄不遇,屡遭挫折,不得已投奔荆州刘表,后经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与刘备首次会面时。第一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简明扼要地讲明了荆州和益州的重要战略地位,最后告诉刘备,欲成霸业,应该“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