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精神疾病是危害人们健康,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最大的疾病,必须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才有可能防病于未然。我国目前对精神疾病采取三级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旨在消除和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以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

一级预防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对病因已明的精神障碍,可针对病因采取果断预防措施,消除疾病发生。

个体心理反应随诱发因素强度、持续时间和个体功能状态不同而不同。同时,也与病人病前个性特征密切相关,故应大力提倡优生、优育、优教。在注重个体身体健康的同时,重视家庭教育,开设幼儿心理卫生课程,注意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尤其重视对独生子女进行良好、健康的个性培养。培养他们爱劳动、爱集体的品德与作风,养成诚实、坚强、克制和心情开朗的性格。

积极开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咨询及行为指导工作。及时纠正儿童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和青少年违纪行为、老年人心理不适应及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

积极开展精神障碍病因学研究,尽早阐明精神疾病的病因,从根本上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的目标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争取完全缓解与良好的愈后,防止复发。

早期发现病人并早期诊治,对各种精神疾病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起到良好作用,是精神病防治工作中极重要的一环节,尤其是逐渐起病而症状隐匿,不易被人发现的病,如能早诊断、早治疗而不延误病情,对预防复发有很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就是要有计划地向群众宣传精神病防治知识,纠正社会及家庭对精神病患者的不正确看法,及早把疾病控制在萌芽期。对病情已好转的病人,应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自己,锻炼自己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便正确处理和对待重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认真做好出院病人的定期随访工作,建立长期随访制度。做好病人出院后的各种合理安排,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尊重病人人格,适当满足病人合理要求。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安排,最大限度促进病人社会功能恢复,尽可能减少精神残疾发生,把精神残疾的预防和康复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中去。

住院治疗是康复工作的开始,积极开展院内各种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工作能力的康复训练,促使患者在行为技能上争取较顺利地从医院环境过渡到社区环境。让患者保持与家庭接触,保持与社会交往,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尽早转入社区康复。省、市等各级政府成立包括卫生、残联、民政、公安等多部门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协调组,并纳入当地行政领导的工作内容,逐步形成社会化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建立一个能够适合不同病人、不同需求的精神病防治和康复机构,提供因人制宜的有效服务,如工疗站、看护小组、家庭病床等多种形式的康复方式与设施。通过社区管理,使病人参加适当劳动,开展一定的文娱活动,接受一定的医疗措施和再教育。重视和动员家庭成员支持精神障碍病人康复活动。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家庭心理知识教育,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对待病人,减少对病人的精神压力。康复措施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工作得到重新安置,使患者尽可能在工作岗位上或家务劳动中发挥作用。妥善解决精神病患者和精神残疾者的恢复职业或重新就业,对支持该类患者心理处境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医治疗精神病最有效的方法(精)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精神病患者的症状 1、性格改变: 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 2、神经症症状: 精神病患者经常出现一些神经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有时对声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3、情感改变: 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发脾气;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食欲明显下降,体重降低,易疲劳,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神经紧张、忧虑不安、坐卧不宁、唉声叹气、无法放松,而且常常伴有头重脚轻、出汗、心慌或呼吸急促、胃部不适、头晕、口干等症状。 4、行为改变: 有的精神病患者的表现奇怪动作和行为,动作增多,呆板重复,无目的性;有的举止迟缓,生活懒散,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务;有的人收集一些无意义的物品,甚至随身携带一些果皮、废纸等不必要的东西;有的人反复洗涤或表现刻板仪式样动作等。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好遗忘,丢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 6、敏感多疑: 如有人怀疑别人讲自己的坏话,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含沙射影的针对他,甚至认为电视上、广播里、报纸上的内容也是与他有关;有人感觉自己 的同事、邻居、甚至父母兄弟害他,恐惧不安;有人觉得周围一切事变得对他不利,有某种特殊的含义等。这种人对自己的观念常坚信不疑,别人的劝说、解释都不能改变他的观点。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疾病。 精神病的表现 (1思维障碍: 包括思维奔逸、迟缓、贫乏、松驰、病理性赘述,思维不连贯,精神病症状还有中断,云集,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诡辩性思维,持续重复模仿,刻板性等言语,以及思维妄想,释意妄想,形象性妄想。这是常见的精神病的症状。 (2感觉障碍: 包括为感觉过敏、减退、倒错、内感性不足等。 (3记忆障碍: 这种精神病的症状包括记忆增强、减退、遗忘、错构、虚构,潜隐记忆和似曾相识症。 (4知觉障碍:

精神病防治知识

精神病防治知识 1、什么叫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犯病时有害因素侵犯的部位是大脑,使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异常,如思维混乱、情感失常、意志和行为的异常,即为精神病。 2、与精神病发病有关的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精神障碍中的几个常见病症,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及某些类型的精神发育迟滞等均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素质因素: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素质与躯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社会心理素质:社会心理包括个体心理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每个人所处的社会习俗与文化背景等之间的联系;年龄与性别因素:如精神分裂症好发于青壮年时期,45-50岁的更年期所特有的精神障碍、甚至精神病,癔病一般多见于女性。 3、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其患病率为5.69‰,占精神病院人数的60-80%。本病开始发病于青少年阶段,以16-30岁为最多。病因未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患。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实现脱节。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4、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起病常潜隐,开始表现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思维贫乏,联想松散,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令人费解。常有各种妄想,无端猜疑别人用各种方式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实,周围的人和事都与他(她)有关连,对他(她)不利。或怀疑自己想的事情别人都知道,被人控制。常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以为周围的人在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妄想幻觉支配做出攻击性行为。 5、精神病复发有什么征兆? (1)突然无故睡眠不好。 (2)在无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头晕、头疼。

-中医治疗精神病最有效的方法(精)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精神病患者的症状 1、性格改变: 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 对人无礼貌。 2、神经症症状: 精神病患者经常出现一些神经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有时对声 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3、情感改变: 精神病患者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发脾气;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食欲明显下降,体重降低,易疲劳,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神经紧张、忧虑不安、坐卧不宁、唉声叹气、无法放松而且常常伴有头重脚轻、出汗、心慌或呼吸急促、胃部不适、头晕、口干等症状。 4、行为改变: 有的精神病患者的表现奇怪动作和行为,动作增多,呆板重复,无目的性;有的举 止迟缓,生活懒散,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务;有的人收集一些无意义的物品,甚至随身携 带一些果皮、废纸等不必要的东西;有的人反复洗涤或表现刻板仪式样动作等。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 或不持久、记忆差、好遗忘,丢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

精神疾病的预防与康复题库1-0-4

精神疾病的预防与康复题库1-0-4

问题: [单选]关于精神障碍的一级预防,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是预防精神障碍最主动、最积极的措施 B.主要针对病因已经明确的精神疾病 C.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等所致的精神障碍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控制 D.开展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理论研究是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之一 E.对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病人应力争达到完全缓解

问题: [单选]下述不符合急性肾炎病理改变特征的是() A.A.肾小球上皮侧驼峰样沉积物 B.B.弥漫内皮系膜细胞增生性病变 C.C.IgG沉积 D.D.多形成新月体 E.E.可见白细胞渗出

问题: [填空题]严重酸中毒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微血管()。 https://www.doczj.com/doc/ba5149155.html,/ 性感女明星

问题: [单选]浅Ⅱ度烧伤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 A.局部红肿,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稍增高 B.水疱较饱满,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 C.水疱较小,感觉稍迟钝,皮温也稍低 D.水疱扁平,感觉稍迟钝,皮温也稍低 E.创面无水疱,感觉消失,皮温低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患儿,男,8个月,出生后6个月内发育正常,近2个月出现面黄、呆滞、坐立不稳。体格检查:四肢及唇、舌抖动、膝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Hb85g/L,RBC2.5×10/L,淋巴细胞0.80,单核细胞0.05,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A.呆小病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C.婴儿痉挛症 D.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苯丙酮酸尿症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 排查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必须掌握摸底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疾病的识别与确定、统计报告方法等。 1、发现线索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镇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 2、确定病例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确诊登记建档,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精防康复机构的联系,建立转诊制度。 3、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底数,进行危险性评估,开展分级随访管理,并将病患者信息及时向社区管理部门通报。对摸排出的重性精神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

精神病人随访工作制度 1、对于纳入项目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 2、每次随访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 3、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药物不良反应或有危险行为倾向的患者,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4、定期走访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提供给社区康复医院治疗指导; 5、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精神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 在街道健康促进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 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 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 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 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精神病防治知识大全

精神病防治知识大全 1、什么叫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发病时有害因素侵犯的部位是人的大脑,使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异常,如思维混乱、情感失常、意志和行为的异常。 2、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本病开始发病于青少年阶段,以16~30岁为最多。病因不明,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现实脱节。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4、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起病常潜隐,开始表现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思维贫乏,联想松散,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令人费解。常有各种妄想,无端猜疑别人用各种方式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实,周围的人和事都与他(她)有关联,对他(她)不利。或怀疑自己想的事情别人都知道,被人控制。常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以为周围的人在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妄想幻觉支配做出攻击性行为。 5、精神病复发有什么征兆? (1)突然无故睡眠不好。 (2)在无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头晕、头疼。 (3)无故出现情绪低落或特别高兴,或脑子想问题困难,或突然脑子里涌现出许多事情。

6、患精神病后应怎么办?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急性期,应该到相关机构进行就诊,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后,遵医嘱,可回家进行后期康复,但必须终身服药。 什么是重度精神病 重度精神病指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严重异常的病。 重度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一、家属怎样照顾精神病人? 1、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 一方面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其发病的特点,复发的苗头,药物副反应。其次督促病人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减药停药,药物由家属妥善保管。同时,定期陪同病人到专科门诊复查,并作有关辅助检查。 2、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 督促病人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更衣、整理房间、购物、听音乐、做户外活动等,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病人的衣、食、住、行,饮食应当易于消化、营养合理,忌酒、咖啡、浓茶和盲目吃补品。 3、营造适合康复的家庭环境。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慢性精神病人康复的重要外部条件。·家属应以和

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

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 一、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组严重的精神障碍,常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而病人自己却不能认识精神症状本身是不正常的,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精神症状,与此同时,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也严重下降。就如民间说的一些哭笑无常、无端发怒、胡言乱语、行为怪异等精神不正常的“发神经”、“神经病”,它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等。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常呈慢性病程,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精神病同“感冒”、“肺炎”、“胃溃疡”一样,是一种疾病,而且,并非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我国约有1600多万精神病人。 二、如何早期发现精神病人? 有些精神病人早期常不易被周围人发现。如出现以下症状,请尽早咨询: 1、性格改变:如活泼、开朗、热情好客变得沉默少语,孤僻独处不与人交往;由注意整洁变得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洗澡,不理发、不更换衣服等等。 2、情感变化:如变得冷淡,与朋友疏远,无故自笑等。 3、敏感多疑:如认为周围人们互相谈笑是在议论他,讥笑他,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等。

4、脱离实际、沉湎于幻想之中:如“白日梦”。 5、行为怪异:如独自发呆,对空自语,侧耳倾听等。 6、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过度强调自己头痛、失眠、易用疲劳等。 三、家中有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 1、承认现实:由于世俗偏见,家属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病人的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其实这样既耽误病人诊疗良机,廷误病情,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 2、正确对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一方面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主动求医行动。 3、尽早医治:应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积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系统、彻底的治疗,争取理想的疗效。 四、精神病人不肯就医怎么办? 1、劝慰法:请平时在病人心目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劝其到医院就诊。 2、激将法:当病人不听劝告,甚至发生对抗时,旁人不妨激他句:“既然你说没病,为什不敢去医院检查?”,病人可能为证实自己没病或赌气而来医院。 3、会诊法:请精神科医生上门进行会诊。 4、强制法:必须经由其法定监护人(如配偶、父母等)的同意和委托,或者由公安机关执行,以免产生法律纠纷。总之,对不肯就医的病人千万不能迁就,只有采取断然措施, 才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

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 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精神病的患病率一直在逐年上升,这和大家生活中所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无关系,但是压力只会导致大家患上精神病的其中一种原因,导致大家受到精神病困扰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不论是哪一种因素所导致的精神病都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家属也不要忽视做好护理才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对待精神病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对待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根据患者自身的临床表现和应对事物的能力,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从言语和行为上引导精神病人,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减少病症的复发率。 二、家庭辅助治疗:家庭治疗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由家属来观察患者行为。另外,精神治疗技术性很强,都是根据精神病人的病情变化来决定,家属绝不能因为精神病人有好转就不再治疗了。 三、集体治疗: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集体治疗是以群体为中心,在精神病人间形成一种互助关系,包括集体咨询、集体心理教育,从而来提高精神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 四、学会接触病人的技巧:不要一上来就问病人脑子里都想什么,这样,病人肯定不会和你交谈,相反,还可能激惹病人发火、冲动、大闹,或叫嚷:你要干什么?你要我谈什么?你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要先从无关紧要的生活琐事开始,装作若无其事地与病人聊天才好。 据悉,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利用立体定向的三维坐标原理及计算机对神经影像的图像处理技术,可实时显现患者颅内任意结构的神经位置,准确指示术前预设的靶点区进行手术,能对颅内针尖大小病灶进行准确定位,采用最佳路径及最小创伤,在最大程度上修复患者颅内病变神经,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神经功能,避免功能区损伤,保证了手术治疗的安全可靠,不需开颅,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不仅风险小,还没有发现后遗症和并发症。 治疗精神病权威专家杨俊国主任告诉我们:传统的精神病治疗方法虽多,却只能因人而异,有一定的局限性。精神病复杂多样、容易反复,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只能是控制,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却可以针对病症从根本治疗,一次性治愈疾病,达到传统精神病治疗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精神病会造成患者精神压力大,长久受到精神病的困扰还会导致患者精神崩溃,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严重的精神病还会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家属在清楚了解“怎样对待精神病人好”这个问题之后,一定在生活中要注意做好精神病的护理才行,祝愿精神病患者可以及早康复。

精神病的治疗方法

精神病的治疗方法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什么是精神病】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佛洛依德研究发现大多数精神病人的神经系统是完好无损的,那些通过药物来纠正病人的神经系统来改善精神病人的精神状况受到了挑战,这启迪人们,应该从心理方面去寻找精神病的根源。精神病人的精神病根源是环境因素。目前学术界较普遍的看法是,心理治疗是精神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药物治疗为辅助治疗。 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 【症状】精神病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常见的精神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疾病,正常地生活、学习与工作。 《精神卫生法》立法工作的学者卓小勤先生说:所谓“精神病人杀人不犯法”,其实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法律并没有这样规定。根据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只有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的行为,才不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精神病人在非发病的状态下,打人杀人同样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缺乏自制力,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常见类型】 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配合治疗。 还有不少人爱把神经病与心理疾病特别是精神病等同起来,总爱用嘲笑的口吻说:你有神经病。其实是个误区,神经病和精神病是区分开来的,精神病属于心理疾病范围,神经病属于器质性病理范围。 了解精神病的各大症状,可以有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精神病的治愈率。

重性精神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指导

重性精神病预防、治疗和康复指导 重度精神病指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严重异常的病。 重度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早期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如不理采亲人、不讲卫生、对镜子独笑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即表现为思维紊乱,病人的思考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言语零乱、词不达意。此外,比较典型的症状,还有妄想与幻觉。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与个性特征等各方面互不协调、相互分裂的疾病,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 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以15-35岁发病最为常见。此病为功能性精神病,即按当前的医学科学水平,还未能发现患者的脑部有明显形态学改变或肯定的生理生化改变。虽然患者一般不存

在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但发作时不仅影响本人的劳动能力,且对家庭和社会也有不良影响。

精神分裂症可按其临床表现分为两大组:一组称作阳性症状,表现为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妄想、幻觉等;一组称作阴性症状,主要是在动力、精力、兴致、情感、礼仪、社交等方面,出现了正常精神功能衰退或缺失,表现为思维贫乏、行为退缩、意志缺乏、不顾礼仪等。 本病的病程在患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多数患者病程迁延,趋向慢性或精神衰退,但如早期发现并尽早给予合理治疗,则可增加预后乐观的机会。 精神分裂症的危害:精神分裂症不仅仅影响到患者本人,而且常常为他们的家庭带来数不清的困难和痛苦。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常常不能在社会上、在工作中和在学校里发挥正常功能。他们的家庭成员可能经常需要从经济上、日常起居上、和情感上对他们进行帮助,并督促他们及时就医和服药。研究发现:在常规临床治疗情况下,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愈后的第一年内复发,8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这个复发比率简直是灾难性的。但是,控制良好的临床研究表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预防复发,一年后可将复发率降低到平均16%。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实际复发率与研究复发率的巨大差异呢?

神经病的治疗方法都有什么

神经病的治疗方法都有什么 神经病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类疾病比较复杂,在患有这样疾病后,患者要及时的接受治疗,否则病情严重后,治疗上也是会很复杂的,神经病的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这样的疾病治疗上,方法也是比较多,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神经病的时候患者能够选择正确方法。 神经病的治疗方法: 精神病是一种很复杂的病,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使用中药治疗的医疗机构所占比例较小。由于中西医基本理论和着眼点不同,中西药物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对同样一种病,西医称为神经病,中医称为精神病。 正是由于分类的不同,西医学着眼于中枢神经的控制,所用的西药如安定、氯丙嗪、氯氮平、三氟拉嗪、五氟利多等都可以对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神经抑制,优点是见效快,服药后很快就能使患者平静下来。缺点是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停服时间过长就可能犯病。原因是西药对精神病的治疗着眼于神经的暂时控制,而患者在对神经、大脑进行CT等检查时并不能发现任何问题。这说明这种治疗尽管见效快,但只是一种保守维持型的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人总是有七情六欲,当人们在生活和事业上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各种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可以归纳为中医理论中的"喜、怒、哀、乐、惊、恐、愁"等几种情绪。当某一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由量变到质变,影响到人体内部脏腑的平衡。比如一个人过度生气或焦虑,初期会出现口

干舌燥、眼睛发红等症状,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肝火大动,火灼伤阴,炼液为痰,严重时痰迷心窍,进而出现心烦失眠、坐卧不安、胡言乱语、打人毁物等症状。 在对神经病的治疗方法认识后,治疗神经病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神经病患者治疗疾病过程中,对患者不能有刺激的行为,否则对患者疾病治疗没有任何帮助,而且长期的刺激患者,也是会让病情加重的。

精神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精神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随着当下社会人们所面临着的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导致精神病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了,一旦患得此病那么对患者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方面都将是巨大的打击。那么就请广州协佳的专家张可斌来为您介绍,临床上精神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随着现在的生活压力不断的增加,现在的精神病患病人数也逐渐增多,那么精神病是否可以治好?大家也渐渐地对这个问题引起了重视,它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此病给无数患者的家庭带来了伤害,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那么精神病到底能不能治好呢?其实精神病能不能治好,这主要和精神病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关系: 第一、持续服药 持续服药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专家提示:重点在于不断加强病人对坚持服药重要性的认识。一般来说,病人病情稳定后要坚持服药2—3年。很多病人出院后往往服一段时间的药就自行停药,其原因就是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好了。 第二、遵医嘱用药 精神病治疗药物患者不能擅自服用以免造成伤害,最好事按照医生的嘱咐来用药,如果突然停药可以出现药物戒断反应,而停药后突然服药又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而且容易发生意外。有的病人当病情出现反复时,往往由原来的愿意服药转变为拒服药,说自己病已经好了不用服药,此时家属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送往门诊检查治疗,以预防病情加重。 第三、按时复查 按时复查也是精神病能不能治好的关键因素,患者要经常到医院进行复查这样是可使得使医生全方位的了解患者病情,使得患者的动态完全在医生的掌握之中,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量。通过复查也可使端正人及时得到咨询和心理治疗解除病人在生活、工作和药物治疗中的各种困惑,如此便可更好的预防精神病的复发。 精神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关于这个问题在上文当中已经为大家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了,希望对患者们了解精神病的治疗而有一定帮助。精神病与一般的疾病不同,所以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才能够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中医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随着我们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往往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特别大的压力,往往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精神病的发病率也是逐渐的提高,精神病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会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正常生活,随着医疗事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精神病也不在像以前是一种不治之症,而且有了很多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医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中医药的治疗关键有三:其一是以疏通气机为根本大法。气行则血流通畅,脏腑功能运行正常,病证能得以解除。其二是潜阳、安神法的密切配合运用。亢越清窍内的邪浊得以降逆,清静之气得以上升,阴阳交合则安卧如常。其三是注重脏腑经络的络属、毗邻、传变关系的治疗。例如:脾胃功能失调则会出现痰迷心窍、心血不足、气血失调等证。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人体所需的营养(气、血、津液)是依靠胃受纳腐

熟水谷以及脾的运化功能,来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对气、血、津液的疏布,从而滋养全身。故亦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失健运胃失降和,则气血生化无源,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湿、痰、饮等病理产物,且“脾胃虚寒证”生也。以“脾胃虚寒”为“癫、狂、郁”证的辨证论治之核心,是我院治疗精神疾患,同其它医家以“镇静安神”辨证论治的根本不同之处。具体法则如下: 辛开苦降:辛开苦降法是利用本草的性、味特性来调整病证的气机病变。辛味本草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苦味本草具有降泄、通下的功效。辛浮药多具辛、甘味以及温热之性,沉降药多具苦、酸、涩味以及寒凉之性。辛味属阳,苦味属阴。辛苦药味的组合,共同完成气机疏通、宣发及排泄、降浊的全过程,共同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保证气体在人体内的良性循环。辛开苦降本草的组成临床分为二种情况,其一是某些本草本身就具有辛苦两味,有调理气机的作用;其二是由辛、苦两种不同味的本草组成方剂来调理气机。此法广泛适应于精神疾患中的实证各种类型。 疏肝理气:疏肝理气是横向调理气机的一种方法。本草选择多为人肝、胆、脾、胃经的本草组成。主要用于肝胆脾胃及其 它脏腑的气滞郁结之证。临床适应证为胸胁、乳房、少腹、睾丸胀痛、痛经、月经紊乱等证,亦适应巅顶及两侧头痛。疏肝理气

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 精神疾病是危害人们健康,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最大的疾病,必须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才有可能防病于未然。我国目前对精神疾病采取三级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旨在消除和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以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 一级预防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对病因已明的精神障碍,可针对病因采取果断预防措施,消除疾病发生。 个体心理反应随诱发因素强度、持续时间和个体功能状态不同而不同。同时,也与病人病前个性特征密切相关,故应大力提倡优生、优育、优教。在注重个体身体健康的同时,重视家庭教育,开设幼儿心理卫生课程,注意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尤其重视对独生子女进行良好、健康的个性培养。培养他们爱劳动、爱集体的品德与作风,养成诚实、坚强、克制和心情开朗的性格。 积极开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咨询及行为指导工作。及时纠正儿童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和青少年违纪行为、老年人心理不适应及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 积极开展精神障碍病因学研究,尽早阐明精神疾病的病因,从根本上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的目标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争取完全缓解与良好的愈后,防止复发。 早期发现病人并早期诊治,对各种精神疾病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起到良好作用,是精神病防治工作中极重要的一环节,尤其是逐渐起病而症状隐匿,不易被人发现的病,如能早诊断、早治疗而不延误病情,对预防复发有很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就是要有计划地向群众宣传精神病防治知识,纠正社会及家庭对精神病患者的不正确看法,及早把疾病控制在萌芽期。对病情已好转的病人,应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自己,锻炼自己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便正确处理和对待重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认真做好出院病人的定期随访工作,建立长期随访制度。做好病人出院后的各种合理安排,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尊重病人人格,适当满足病人合理要求。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安排,最大限度促进病人社会功能恢复,尽可能减少精神残疾发生,把精神残疾的预防和康复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中去。 住院治疗是康复工作的开始,积极开展院内各种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工作能力的康复训练,促使患者在行为技能上争取较顺利地从医院环境过渡到社区环境。让患者保持与家庭接触,保持与社会交往,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尽早转入社区康复。省、市等各级政府成立包括卫生、残联、民政、公安等多部门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协调组,并纳入当地行政领导的工作内容,逐步形成社会化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建立一个能够适合不同病人、不同需求的精神病防治和康复机构,提供因人制宜的有效服务,如工疗站、看护小组、家庭病床等多种形式的康复方式与设施。通过社区管理,使病人参加适当劳动,开展一定的文娱活动,接受一定的医疗措施和再教育。重视和动员家庭成员支持精神障碍病人康复活动。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家庭心理知识教育,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对待病人,减少对病人的精神压力。康复措施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工作得到重新安置,使患者尽可能在工作岗位上或家务劳动中发挥作用。妥善解决精神病患者和精神残疾者的恢复职业或重新就业,对支持该类患者心理处境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精神分裂症 的治疗方法 根据专家的介绍,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的病情比较复杂,其病因目前还不明确。现认为精神分裂症主要与遗传、环境污染等方面有关。下面是我整理的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欢迎阅读。 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 1、遗传因素是精神病病发的重要原因,遗传因素在精神病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事实上,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越高。有关孪生子的研究预告,本病单卵孪生的同病率比双卵孪生一般高4-6倍,寄养子也是如此是精神病病因之一。 2、引发精神病很重要的原因是患者内分泌因素,专家介绍说,精神病很多的是青春期前后性成熟期发病,部分病人在分娩后急性起病。精神病病因本病发病率在绝经阶段也较高。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功能障碍,也曾被不少学者疑为本病的病因。 3、病人自身的一些原因也是发病的因素,例如一些患者的个性特征孤僻或是敏感等等,逻辑性思维差的病前个性特征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人是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0%~60%,国内资料分析发现,病前具有胆小、犹豫、主动性差、依赖性强等性格的占40%。 4、外界的环境因素也会引起精神病,主要包括有,病人在在母孕期间会有因受到病毒感染的情况,其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的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期及围产期的合并症。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在幼年至成年生活中的困难遭遇而造成的,其中与精神分裂症亲属的接触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几点关于精神分裂的病因介绍,目前精神分裂症困扰着很多人,很多该病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苦不堪言,希望了解该病的病因之后能够对您和您的家人有所帮助。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国家卫生部近日发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明确:异种干细胞治疗技术、异种基因治疗技术、人类体细胞克隆技术等暂不得应用于临床。 将于今年5月1日施行的该《办法》还规定,将对中枢神经系统手术戒毒、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病技术、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技术、瘤苗治疗技术以及同种器官移植技术、变性手术等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审核;凡在

精神病治疗方法

精神病治疗方法 文章目录*一、精神病治疗方法1. 精神病治疗之环境治疗法2. 精神病治疗之睡眠护理3. 精神病治疗之培养兴趣4. 精神病治疗之心理疗法5. 精神病治疗之饮食疗法*二、精神病的原因*三、易发精神病人群是哪些 精神病治疗方法 1、精神病治疗之环境治疗法由于病人对发病当时的处境, 有明显的创伤X体验,为了促使病情早日好转,应尽可能地调整 环境,消除发病的不良刺激。实践证明,将病人转移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新环境中,反应X精神病的症状对,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2、精神病治疗之睡眠护理我们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强烈的光线、噪音等都是会影响到患者睡眠质量的。要帮助患者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不要看一些会引起患者情绪激动的电视、电影、小说等。 3、精神病治疗之培养兴趣性格影响着我们方方面面,甚至还能够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因此,积极乐观的性格是有利于我们生活的。若是现在的你感到很无聊,不妨培养一下自己的兴趣, 去学习做一件事情,如绘画、学习乐器、学习一项运动等。

4、精神病治疗之心理疗法传统观念认为,精神病是不可治愈的,一旦患上精神病,只能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心理疗法可以彻底治疗部分精神病,在北 京等地,部分对精神病有深入研究的心理咨询机构已经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彻底治愈精神病。 5、精神病治疗之饮食疗法食疗,又称食治、饮食疗法,又称食疗、食治,系利用各种食物经过特定工艺加工制成食品,通过食用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西医和中医均有食疗。西药食疗通过膳食补充或控制各种营养素摄入,达到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或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的目的。而中医食疗则是利用食物或药食两用药物按照中医理论严格配伍,并用特定炮制工艺制成食品,通 过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而达治疗疾病之目的。中医的食疗比西医食疗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它不仅包括西医学中的营养疗法,还包括诸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食除积、补精益气等治疗作用在内。 精神病的原因1、感染:感染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其次就是寄生虫的感染,和真菌感染。一部分癫痫的原因是脑膜或大脑皮质感染后形成的病灶。 2、中毒:包括金属中毒,如铅中毒可致外周运动神经麻痹、

精神疾病的康复护理

精神疾病的康复护理 精神疾病的康复包括相互联系的医院康复和社区康复两部分。对精神病人的康复应及早进行,所以不能忽视在精神病医院的抗辜负工作。 (一)医院康复的工作内容 1,训练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的行为技能,是院内康复的主要措施。包括生活、学习、工作及社交能力方面的康复训练。 2,开放管理,改善病人的社会环境,提供适合病室设施以及配备康复活动的场所和设备等。改善各级人员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努力培养病人的自主独立能力。 3,健全医院的康复管理体制和有关的规章制度 4,实行定期的康复评估工作 (二)精神病医院康复训练具体措施 1,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康复对象主要为慢性衰退的精神病人。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训练有关的日常生活技巧。(2)自我照顾技巧训练:包括沐浴、更衣、仪容及个人卫生。 (3)文体娱乐活动训练:按病人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当的文艺活动,如歌咏、体操、球类等等。 (4)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病人的社交障碍常表现为:语音单调、无抑扬顿挫、缺乏面部表情、无或少眼神接触、对别人的提问反应迟缓或作出不适当的解释和反应。所以精神病人社交训练应注意加强病人的社交表达,接受和相互间平衡三方面的训练。步骤和方法如下: 1)评估:评估一些可能激发批判性与敌对性反应的社交行为。 2)商讨训练目标:与病人共同商讨训练目标。 3)应用技术:指导、示范、角色表演、反馈及家庭作业等。 4)在家庭内、外发展社交行为。 5)技能维持演化。 2,学习行为的康复训练:目的是帮助病人学会善于处理应付各种实际问题的行为技能。训练内容如下: (1)一般性教育活动:如时事形势教育、卫生常识教育、历史和科技知识教育。(2)家庭生活技能训练:如家庭清洁工作、家庭的布置、钱帐的管理等适合在病区开展的。 (3)药物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通过向病人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使病人了解药物对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药物治疗。让病人学会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方式,如学习安全用药的技巧,每次用药物前应查对标签、核实剂量等,在用药过程中发现特殊问题应立即报告医生,服从医生处理意见。 3,就业工作行为的技能训练 (1)简单劳动作业:如粘贴信封、折叠纸盒。 (2)兴奋亢进的躁狂者,可给予中等费力的劳动任务及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3)有破坏倾向者则交付需拆散的物品。 (4)精神分裂症病人,可安排从事提高兴趣的活动。 (5)长期住院有衰退倾向的病人,较宜参加室外简单的集体活动,如拔草、清扫场地。

中国内地精神病防治康复服务现状

中国内地精神病防治康复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办公室文章来源: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发布时间:2013-3-29 9:33:45 自1991年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社会化、综合性、 开放式”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践。经过努力, 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已从一个摸索、总结经验的阶段逐步发展到形成一套较 为完整工作模式、有较为完善工作方法的稳步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表明,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模式,符合中国内地实际,行之有效。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精神卫生面临严峻形势,由于社会变革、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 加快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病患病率由五十年代的2.7‰上升到七 十年代的5.4‰、八十年代的11.1‰、九十年代的13.47‰,精神病患者已达 1600多万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占半数左右。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中国疾 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年指标(DALY)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 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WHO,1998年)。各类 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 失的1/5。世界前十种致残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与精神疾病有关。 目前中国有精神病院600多所,床位11万张,精神科医生近1.3万人, 每年仅能收治住院精神病患者30万人次。大量精神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 的治疗康复,精神卫生问题成为与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 题。 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精神卫生工作力量不足,医务人员缺 乏,社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二是,传 统的治疗方法比较单一、方式比较封闭,主要靠专业机构和药物,缺少综合 防治康复措施;三是,由于歧视、偏见依然存在,缺乏对精神疾患的科学认识, 精神病患者难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甚至被关锁和禁锢。 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探索新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法。 二、现状

重性精神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

附件2: 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 一、建档立卡 根据《全国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疾病信息和随访动态信息,填写“病例登记表”(附表1:电子表卡A“精神疾病患者基本信息”、电子表卡B“精神疾病患者疾病信息”)和“病例随访表”(附表2:电子表卡C“精神疾病患者随访信息”)。 计算机系统专人负责,授权分级管理,应注意患者信息保密。 二、诊断复核与对肇事肇祸危险性的评估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给社会、他人和自身造成严重损害,但由于患者丧失或部分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力和控制力,不能对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因而无法借助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控制,使得医疗干预显得更为重要。 由精神专科医师对登记的患者进行复核诊断和危险性评估,填写“病例诊断复核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表”(附表3)。具体要求如下: 1、诊断复核由从事精神科专业5年以上的精神科医师做出; 2、肇事肇祸行为与患者的精神症状密切相关; 3、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必须符合ICD-10或CCMD-3对下列疾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和躁郁症。 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产生的机制目前知之甚少,预测有较大的困难。根据目前的研究,以下情况与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男性,青壮年 ●既往有攻击、冲动行为或犯罪史 ●既往有严重自伤、自杀行为史 ●既往有药物、酒精滥用史 ●目前有明显的与被害有关的幻觉、妄想、猜疑、激越、兴奋等精神病性症状 ●目前有攻击性、威胁性语言或行为 ●目前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刺激 ●目前有药物、酒精滥用史 ●目前缺乏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具有冲动、判断力差、不成熟、情绪不稳、自控力差等性格特征或反社会型、冲动型人格障碍 ●早年不良家庭环境,遭受父母虐待 在以上因素中,男性患者,既往攻击冲动行为、严重自伤、自杀史,目前的精神症状和攻击性、威胁性语言或行为对于评估、预测肇事肇祸行为较为重要。考虑到本项目的可操作性,将暴力行为从轻到重定为以下5级: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无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不分场合。 三、应急处置原则 (一)应急处置包括下列3种情况。应急处置完毕后填写“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