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笔记

美学笔记

美学笔记
美学笔记

美学笔记讲义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能够了解美学学科的概况,系统掌握美学学科的性质、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情况,尤其对于美学学科的性质和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应当深刻理解。

(二)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美学

1、识记美学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审美意识的形成

①审美意识是一些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还没有上升为理论的形态。

②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原始人类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的惊奇感、喜悦感便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

③原始的审美意识逐步发展导致了原始艺术的产生。

④从根本上说,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美学思想的产生

①美学思想是能够深刻揭示审美现象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②美学思想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A、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藉文献之中,从而能代代相传。

B、具有理论的形态。

(三)美学学科的建立

①美学学科的建立以美学思想的充分发展为前提

②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使美学理论能在其中得到独立的研究,系统的阐述;

B、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③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以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之父"鲍姆嘉顿的《美学》一书的问世为基本标志

2、了解美学学科的基本性质:

①从美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中把握其性质。美学和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这些人文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学也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

②从美学与人的联系中把握美学学科性质。审美现象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是人的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美学对于审美现象的研究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

③美学对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最终涉及到的是人生价值、人的审美价值,所以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3、理解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哲学与美学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二、美学的研究对象

1、识记中国当代美学家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四种不同观点。

①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

②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其研究对象是艺术。

③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经验。

④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2、领会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①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要研究的是人类独有的审美现象,人类的审美现象涉及的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然而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无比广阔和复杂的,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把握变得困难起来。

②审美现象不仅十分复杂,而且常常会产生矛盾,更增加确定美学研究对象的困难。如红玫瑰与红血的“红”。

③审美对象受到历史条件、民族和阶级状况的制约,从而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这样一些重要特征,也是造成在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意见分歧的重要原因。环肥燕瘦。

④此外,在审美活动中还存在着美丑转化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属于丑的事物经过特殊处理,如艺术加工后就可以转化成美的事物。如老妇与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

3、全面、准确地理解美学研究对象。

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①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着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

②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上的各种审美现象,对以往的美学思想传统有一全面把握。

③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第二、对艺术的欣赏是一种不涉及直接功利性的审美行为,通过研究艺术欣赏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人类美感经验的本质和特点。第三、通过艺术能更好地抓住审美对象的基本特征。第四、通过审美艺术研究审美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美学研究的方法

l、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①特点: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不同时代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完全相同;某一具体研究方法的产生和流行具有历史阶段性。

②原则: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历史与逻辑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③西方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古希腊时代·折中主义美学-古典美学·形而上的哲学思辨:英国经验派、德国理性派-19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美学·形而下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费希纳实验美学、立普斯移情说、丹纳艺术社会学

2、领会唯物辩证法与美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①前者对后者具有总的指导意义,即方法论的意义。审美活动的规律首先从属于一般规律,其次才是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②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是彻底的,不仅适用于自然界,而且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历史领域。这样,用它来研究美学就应当从客观存在的人类审美现象出发,研究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这就是美学研究中的实事求是态度。

③唯物辩证法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任何美学观念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来源,都有历史渊源,它本身也是历史的一环。因此,研究美学问题必须要具有历史的观点。

3、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①多样性;②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都与人生价值相联系③多层次。

四、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立

1、一般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三个部分有机统一而成的。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本体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实践论)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三部分。

2、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

①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劳动创造了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②美的规律的理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

③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异化劳动既制造丑,又创造美)

④艺术本质的理论。强调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依赖;艺术的本质是人通过典型化方法对世界的一种特殊掌握。

3、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

①把美学问题和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劳动创造了美)

②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③唯物、辩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④渗透着巨大的历史感。(把手、脑的形成与世界史相联系)

第二章美论

(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地认识美的本质问题,树立起具有高度合理性的美的观念。在理解美的问题性质的同时,了解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些探讨以及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争论,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对美的本质的逻辑性建构问题。

(二)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

一、美的问题的性质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专著。

1、了解美和美的东西之间的基本差异。

①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美是从各种各样美的东西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为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却不就是美的东西。

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③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④美不是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无法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美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

⑤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有某种联系,但仅仅是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

2、识记美的问题性质的理论内涵。

美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美的问题性质在于:我们要探讨美是什么,是要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而美的本质,是指凡是美的事物都必须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即美的本质是使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根本原因和根据。

3、举例说明对美的问题性质的理解。

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即美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漂亮小姐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却不能说明漂亮母马的美。

二、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些探讨

1、了解西方美学家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思路及其各自的核心内涵。

①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蛇形线。

②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柏拉图。罗马普罗提诺称理型(神学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③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求美。美在愉快(伊壁鸠鲁派,英国经验派休谟,康德等);美在无意识的欲望(弗洛伊德、阿德勒权力欲望,荣格集体无意识)。

④从事物的关系中探讨美。狄德罗《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

⑤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⑥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社会化了的人是自然和人、感性和理性、个性和社会规范的统一,既符合人类本能欲望的需要,又适合社会价值规范的要求,因此,他是全面的、完整的人。

2、理解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3、识记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理论内容。

4、理解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中探求美这一做法的积极意义和可能导致的结果。

5一般了解狄德罗关于“美在关系”的论断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

6了解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的原因。

7了解马克思主义美论的逻辑起点。

8理解“愉快说”、“移情论”和“距离说”的理论有效性问题。

9举例说明对酉方美学史上各种美论的情境把握的必要性。

三、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争论

1、识记争论中的代表性人物。

2、了解争论中形成的代表性学说。

四、对美的本质的逻辑性建构

1、了解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下定义的原因。

①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直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范式危机”,即旧的普遍被接受的信仰体系变得不再适应、而新的信仰体系却还没有真正或清晰建立起来时,人类思想所面临的动荡和危机。

②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对话,也促使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美和艺术下单一性定义的做法。

2、了解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的必要性问题。

①美的问题不仅是学理技术上的分析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问题。不应否定,也无法回避。

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客观需要。不但无法否定,而且也是可以探讨的。

3、了解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内在关系。

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求解有赖于对人的本质的哲学把握。因此,对美的逻辑性建构,自然就应奠基在对人的本质属性的逻辑界定上,也因此,在对美作本质界定之前,对人的本质作出预设性的理解就十分必要了。

①一般了解人的本质属性的主要逻辑层面:自然—精神,个体—社会,历史—文化

②人的本质属性包括:①自然性和动物性:人是自然的产物,本身又是一种自然;②精神性和社会性: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③历史性和历史感:无论自然性还是社会性都具体地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

4、深刻理解立足于人生相和创造相来求解美的本质问题的可行性。

①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人生的创造本质,几乎成了人们的共识。因此,从审美人生观出发,把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之一的”美”奠基在人生相和创造相上加以探寻,是与当代科学精神相吻合的,如此,美的问题将永恒性地关涉人生和创造的本质,美学才能真正成为一门关于人的科学。

②创造作为人生的真理性事件,本身是对传统和现实人生的顺应和否定批判的辩证统一。因此,让美的问题始终穿行在人生相和创造相之间,恰恰是让人生和美的问题的求解走

向未来的一种象征。

③审美人生观包括:人生的意识,人生的反思与反悔,人生的价值。

5、理解在美的可定义性问题上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追求。

①前列的种种说法都是在肯定美是可定义的这一逻辑前提下作出的,但有肯定就有否定,否定一直存在:中外美学史上的相对主义美学,就是否定美的普遍性或绝对价值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古希腊智者派、文艺复兴时期丢勒、18世纪A·阿里生和托马斯·李德等。

②虽然由于给美下定义存在种种困难,但是由于如前所述,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的必要性,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超越传统的简单下定义的方式,扬弃否定思潮,对美作出新的解释,从而得出更为系统化和更具合理性意味的命题。应该说,这在求解策略或思维品格上也将构成一种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追求。

6、理解对美的本质的逻辑性建构不能采取简单化的求解方式的原因。

自古以来的探究论争,的确大大深化了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求解,其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古今中外对美的本质所作的形形色色的阐说和界定,应该说都还只是一些猜想性的理论。

7、了解在美的观念问题上应实现何种变革。

①要打破传统的形而上学的观念,充分考虑到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立足于动态的观点,从变化、运动和多层次的结构中展开阐释,把美看成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②“美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这一观念的核心内涵:美不是客观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也不是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属性,美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美由多方面的原因和契机所形成;美在主客体交相作用的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美的形成和创造,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8、理解在美的本质界定上采取集合化方式的原因。

从现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从那股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思潮的积极面来看,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如果采取简单化的原则,其困难重重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为了在美的可定义性问题上实现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具体化,需要采取集合化的方式,以由几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子命题所组成的命群来对美的本质加以界定。

9、识记“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和“美在创造中”这四个子命题的理论含义。

①“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主要侧重于从主体方面立论:

A、“人是世界的美”,意味着美是对人而言的,美是人在对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B、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意味着美离不开人,是人创造了美,是人的本质决定了美的本质。人总是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在客观现实中表现出来,使现实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②“美是自由的形象”侧重于从审美客体方面立论:

A、“美是自由的形象”,意味着凡是美,都是形象,抽象的人的本质不能成为美;

B、人的本质只有转化为具体的生命力量,在“人化的自然”中实现出来,对象化为自由的形象,这时才美。

③“美在创造中”侧重于从美的创造过程来把握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内在关系:

A、由于宇宙、人生都在创造中,人的本质也处于不断显明、不断开展的历史进程之中,因此,美的创造,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所致,而是由多层次的积累(自然物质层、知觉表象层、社会历史层、心理意识层)所造成的一个开放系统;

B、所以,与传统美学相反,我们应当把美看成是一个在不断的创造过程中的复合体,一个处于恒变恒新的创造之中的开放性系统。

10、从具体的审美体验出发、对“美是多层累的突创”这一理论作出个例分析。

答:“美是多层累的突创”这一理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

②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

③如星空的美,首先要有星球群的存在,才能构成满天星斗;其次要有黑夜的环境,才能使星球的光照射出来;再次,要有文化历史所积累下来的空的种种神话和传说,这些星球的美方才富有更多意蕴。最后,观赏星空的人各自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和文化修养,更会使他们在观赏同一个星空时品味出不同的韵味和美。这种美的形成有赖于诸多因素和条件,当它们具备了,星空便会突破在人们的眼前亮起来,成为美的形象。

11、举例说明美的形成和创造依赖于哪些基本层次。

答:美的形成和创造依赖于四个基本层次:

①自然物质层:审美对象各种物质属性的复合,这是形成和创造美的基础,决定美的客观性质和感性形式;

②知觉表象层:知觉是感觉的复合,表象是感觉形式的复合。知觉表象是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的反映,使客观的、本来只具有自然物质属性的感觉形象转化成人化了的感觉形象。它是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契机,决定美的整体形象和感情色彩;

③社会历史层:人类的审美感觉既离不开历史的文化传统,又离不开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因此,社会历史层也是制约和影响美的形成和创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决定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

④心理意识层:意识指的是人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所展开的主观方面的心理活动。美的形成和创造都离不开意识。心理意识层决定美的主观性质和丰富复杂的心理特征。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1、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2、亚里士多德、古罗马折中主义美学西塞罗、中世纪阿奎那、文艺复兴时期塔塔科维兹: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3、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美感完全建立在“神圣的比例”上;4、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蛇形线最美;5、英国经验派美学代表博克:事物的光滑、变化、娇弱、颜色鲜艳等;6、19世纪实验美学费希纳:黄金分割段是最美的形式。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1、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的本质。(因为事物的客观属性和形象构成美的内容和形式的时候,并不是从物理学或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讲的,而是从对人的生活意义上来讲的。例如原始人并不认为花美或以其为装饰)2、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但不能保证符合形式美规律的事物就是美的。3、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特性的说法也不适合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事物的美。比如,人的美和艺术的美,如徒有外表和形式而缺乏内容就不美。

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1、【理念说】①柏拉图: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人。②罗马普罗提诺:称理念为理性或理型,开启中世纪神学唯心主义美学思想。③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按照逻辑辩证法不断发展创造。

2、【完满说】①17世纪莱布尼兹:预定和谐。②18世纪鲍姆嘉登:美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③康德《判断力批判》:审美规范。把抽象的实体作为美的本源,显然是把世界和美首尾倒置了。

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求美代表理论主要有“愉快说”和“无意识欲望说”等。把美归

结为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使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之间的关联,有其合理性。

1、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

2、容易使美失去衡量的客观标准:由于各人的心意状态、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心理、所处的生存环境和人生经历的不同,所以,各人都会从各自的心意状态出发去衡量美,甚至会出现“趣味无可争辩”的情形。

1、【愉快说】①希腊伊壁鸠鲁派、英国经验派博克等;②康德《判断力批判》:严格区分快感和美感;美不具有功利性,无利害感,“主观的合目的性”,具有普遍性;③美国“快乐派”休谟·马歇尔:美就是相对稳定的或者真正的快乐;④桑塔耶纳《美感》: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1、两者确有一定的联系。人看到美的东西感到愉快,因此把美和愉快联系在一起也是很自然的;

2、补救单纯从外物的某种属性来探讨美的某些局限性,把美学的研究从客体的对象上转移到主体的心理经验上;

3、从审美欣赏来说,审美的快感无处不在。1、愉快的东西并不一定就美;2、主张美是愉快的人常常要花力气说明美感不等同于快感,这也正说明两者有联系,但并不一定等同;3、容易把美学的研究引到庸俗化的道路上去。

2、【无意识欲望说】①弗洛伊德:性的欲望;②阿德勒:权利的欲望;③荣格:集体无意识(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1、一般把康德看成是西方近代美学一个转折点,因其把美学研究从客观世界转移到主观世界。2、弗洛伊德的理论揭开了无意识这个领域。人类的美感不同于动物的快感。

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狄德罗《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1、孤立的每一种事物的美-“真实的美”。2、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的美或丑-“相对的美”。3、事物与人的关系的美-“关系到我的美”,前两种狄德罗称之为“外在于我的美”。1、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者某种孤立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关系中来理解美。2、不仅看到了美在事物本身的关系中,而且看到了作为客体的美的事物与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关系和人的思想的变化,美也在发展变化。1、所说的“关系”还比较抽象、比较笼统,始终没有讲得十分清楚;同时,这些“关系”是怎样建立和产生的,也没有很好说明。因此,狄德罗所说的“关系”,就始终带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始终不符合客观的实际。2、美离不开关系,但关系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美,有的不美。

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求美车尔尼雪夫斯基:1、美是生活;2、强调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和一副美丽的面孔把美学研究从虚幻的理念世界引向了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使美不再神秘,而是成为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成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2、“美是生活”的讲法也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3、特别强调“我们无私地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如同喜欢我们亲爱的人一样”,这是把人主观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与否当成美不美的标准,前者容易滑到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则容易滑到庸俗的生理学观点。

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马克思主义美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逻辑起点: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从人的审美关系和审美实践活动出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2、主要内容: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1、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2、这里的“客观”,指的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移情说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兴起,移情说成为很有势力的一种美论:强调感情的外射。经过这一外射,在物我之间产生强烈共鸣,达到物我的同一。抓住了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1、过分强调感情。人的本质力量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决不限于感情。移情论只看到感情的外射,而没有看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是其根本缺点;2、把人与现实在实践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动态关系简单化为静态的观赏关系;3、只强调主观的移情,而忽视了审美

对象产生美的客观因素;4、感情也是各种各样的。不能说只要是感情都可以移到外物中去,化为美的形象。

距离说1、英国爱德华·布洛《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如马上看志士,月下看美人。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时间距离抓住了美虽然离不开真,但毕竟不是真这一点,因而具有一定合理性1、没有从美本身的形成和性质上来探究美,而只是从审美态度探讨美,这很容易把美看成是人对现实的某种态度。2、美不是一种主观态度,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现象。这一现象的美不美,不在于是否和我们保持一定距离,而在于是不是能和我们发生审美关系。距离说只看到欣赏和创造过程中的某些表面现象,并没有抓住美的本质。

美学研究对象美以及美的规律尤其强调对于现实美的研究。具体理由:1、能够更好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2、有助于扩大美学研究的范围(即不仅仅限于艺术美);3、有助于更好理解艺术美(因为生活美是艺术美的源泉)。

艺术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其研究对象就是艺术。具体理由:1、从美学史看,绝大部分美学基本问题都是联系艺术来谈的;2、理解了高级的艺术美,有助于理解低级的生活美。

美感经验美学既要研究美,也要研究艺术,但都必须从美感经验出发加以研究。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从审美实践出发,把审美活动看成是审美主体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的自由创造。随着人对现实关系的不断丰富和扩大,审美关系也会不断丰富和扩大,因此美学研究的对象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美的本质

【吕荧、高尔泰】美是主观的吕荧认为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高尔泰更是直接宣传美是人的主观感受。

【蔡仪】美是客观的坚持美的客观性,认为美是不依赖于鉴赏者而存在的;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所谓客观,是指美必须以客观的自然事物作为条件;所谓主观,是说单纯的客观事物还不能成为美,要等客观事物加上主观意识形态的作用,然后使“物”成为“物的形象”,这时才有美,而这种“物的形象”就是艺术形象,因此,只有艺术有美,美只是艺术的特性,不是一般自然事物的特性,所以,研究美就不能脱离艺术来研究。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所谓客观性,不是指物的自然性或典型性,而是指物的社会性;所谓社会性,不是指主观的社会意识或社会情趣等,而是指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的属性。因而强调“美是生活”的命题。

第三章美感论

(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从历史的和逻辑的角度了解美感的诞生、美感的生理基础、美感的心理基础,美感的表层心理特征与深层心理特征,并从中了解西方美学史上对美感问题的一些探讨。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美感的产生

1、了解人的美感与动物快感的本质区别。

①动物的快感是在自己生命力发展的过程中,追求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感觉,是本能性的,既无意识,也无自由,是其种族先天规定的、而非个性的属性。

②人的美感是有个性的,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因此,美感具有主观性、社会性特征。

2、了解美感诞生的前提、基础和历程,重点理解社会实践特别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在美感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①美感的产生是以人类的诞生为前提;

②实践特别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3、了解美感诞生的逻辑因素等问题。

①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先天和后天

②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历史文化的和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③美感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④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二、美感的生理基础

1、了解西方一些著名学者对感觉器官的作用的分析。【美感的生理基础就是感觉器官】

①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

②达芬奇: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③夏夫兹别里:视听感官之上还有属于心灵和理性的感受感官,即“内在感官”或叫“第六感官”。

④康德:先天共通感。

⑤黑格尔:视觉和听觉是“无欲念的感觉”,获得了为感觉而存在的定性。

⑥费尔巴哈:强调人的感官和感觉的意义,并把人的感觉和动物的感觉区别开来,认为只有人的感觉才能产生美感。

2、掌握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特征、美感的生理机制与动物性感觉的区别等问题。

①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A、美感是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构成,感觉是美感的生理基础;

B、美感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声等形式因素,形式因素在美感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如春光明媚.冰天雪地);

C、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②人的美感的生理机制与动物性感觉的区别:

A、人的感觉并不一定超过动物,但人的感觉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社会性特征,它使感觉和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

B、动物的感觉是一次性的,缺乏积累性,不能逐步完善,而人的感觉则有连续性和积累性,因而能逐步完善。

3、能具体阐释人的感觉能够产生美感的主要原因:

①人的感觉特别是视听感觉,能够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感觉的自由性,是产生美感的重要原因。

②人的感觉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所以能既是认识的器官,又是审美的器官。

③人的感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

④人的感觉还具有自由创造的想象力,从而把有限的感觉能力推向无限丰富的体验。

⑤人的感觉器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锻炼,从社会实践中获得了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感觉,并且使得器官变得灵敏,为人具有高度的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三、美感的心理功能

人的心理功能分为理智、情感、意志三部分。美感是以情感为主,包容着理智与意志的心理功能。因此,美感的心理功能就是指在“心物感应”的过程中情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表现:首先通过感受和直觉,使心灵外接于物;然后通过知觉和表象,在内心对对象进行初步的概括和抽象;然后这些对象转化为信息,触类旁通,激发了记忆和联想;随着感性的愈来愈深入,浮想联翩,有了想象和幻想;最后在激情奔放的状态中,产生思维和灵感。最后,

人的生命作为一个整体,全身心的感觉都融汇到美感中,于是各种感觉经由大脑的融汇,产生通感。

1、了解感受和直觉的作用、特征。

①审美感受的特征在于新鲜感。

②直觉有四个特点:感觉的直接性、突然性、专注性、透明性。

③直觉是有规律可寻的,因为:

A、直觉的获得虽然得之在瞬间,但却与平日体验和修养的积累息息相关。

B、直觉本身是在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的。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而深入完善。

C、直觉在不断地转换和流动,这是直觉具有持久魅力的重要原因。

因此,直觉作为美感的心理功能之一,它的活动受着心理活动规律的制约。

2、理解知觉和表象的作用、特征。

①知觉与直觉的区别:

A、直觉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知觉则具有一种整合作用,体现了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直觉虽然经历了心灵的综合作用,但

B、它所感受的主要是一种分散的、个别的印象。知觉则把这些印象加以区分和概括,形成完形的整体。

C、直觉排斥概念,完全专注于对象的外观形象,知觉则开始有了概念的活动,把一定的概念赋予事物的感性形象,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②知觉和表象的作用:

在审美活动中,知觉和表象把对象从客观转向了主观,并且使得人们能动地把自己的情感赋予了客观世界,使得客观世界变成了人化的世界。它们是从现实生活通向审美世界的桥梁。

③在审美活动中,知觉和表象对客观世界的转化主要表现为:

A、完形作用。指人在知觉的瞬间,就把握客观事物完整的形象;

B、选择作用。知觉本身不是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地选择客观世界;

C、意向作用。审美活动中,选择是有一定意向的。这一意向,常常决定于个人的生活经验、爱憎情感乃至特定时刻的心情。

3、理解想象、幻想和联想的性质、作用和类型。

①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审美过程中,想象是按情感的逻辑来进行的。

②联想是想象的基本形式。联想以记忆力为基础。包括接近联想(时间和空间的接近)、相似联想(性质或状貌上的某种相似)、对比联想(截然相反)。

③幻想是想象的特殊形式,有两种:一是设身处地,以假当真;二是情之所至,化无为有。

④想象的作用:

A、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想象一方面联系知觉和表象,另一方面又不受知觉和表象的限制,受情感支配,随意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

B、想象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对其予以重新组合和安排,不仅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而且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和意义。

4、了解情感的特性和关键作用。

①审美中情感的特性和作用:

A、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在感知的触发下,使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情感色彩,对审美心理的总体活动起着推动作用。

B、审美情感虽然以日常情感为基础,在生理快感层面上有相通之处,但更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高级的精神需要,让人惬意。同时,这种情感从直观的、狭隘的个人功利中升华出来,蕴含着更为丰富、深刻的社会性的内容,并推动着想象力在审美活动中进行创造。

②审美中情感和想象力的关系:

在审美过程中,想象力是在情感的推动下,按照情感的逻辑来进行的。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A、情感通过想象移入到对象之中。

B、形象随着情感的变化,而通过想象力来获得改变或夸大。

C、作为想象特殊形式的幻想,体现着情感的逻辑。或设身处地,以假当真;或情之所至,化无为有。于事则无,于情则有。

5、了解通感的性质、作用与形成原因,并能结合具体诗文加以分析。它们以想象力的相互协调和过渡为中介。

①我们感受客观现实的美,不是从某一种器官出发,而是从人的整体出发,差不多所有的感官都调动了起来。

②为了更好、更充分地欣赏美,一种感觉器官不够用,常常需要借助其他感觉器官的帮助和补充。由于长期经验的影响,即使某些感官没有直接被对象作用,也能借助于联想的作用被其他感官对象调动起来。

③美感有时还借助于调动联想或想象的心理活动,由一种感觉器官过渡或扩大到另一种感觉器官。

④各种感觉器官的交互作用,常常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

如:白居易《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由视觉来调动听觉。“红杏枝头春意闹。”-视听触味。

6掌握理解在美感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与其他心理功能的关系。

①美感作为具有社会性意义的精神活动,不仅要有感觉、情感和想象,而且还包含着理解。

②审美活动中的理解,有助于了解和熟悉所感受到的外界的符号和信息,有助于领悟审美对象中的深层文化意蕴。

③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理性逻辑思维,而是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与情感交融在一起,参与对对象的感性体验。

四、美感欣赏活动表层的心理特征(表现形式层次的心理特征)

1、了解审美欣赏与日常品味的联系和区别。

日常品味与审美欣赏都是建立在感觉器官之上,但有本质差别:

①品味主要是一种官能上的享受,只要官能受到刺激,它在感觉上就会引起一定的定向反应。而审美欣赏不仅是官能上的反应,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心理上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受人的主观情绪的影响,是没有定向的。这种情绪反应在审美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品味中却可有可无。

②味是物理上的事实,可以总结出一套经验来遵循和传授,而审美欣赏却很难有一些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物理规律。

③二者都具有主观的差异性。但品味上的差异是物质性的,以感官的刺激为前提,因此,不仅有限而且固定;审美欣赏的差异却是精神性的,是各人本质力量的显现。其差异性与其说是来自于感官刺激的差异性,不如说是来自欣赏过程的再创造。

2、掌握审美欣赏活动的表层心理特征。

①形象的直觉性;

②注意的集中性;(日常的集中,不是要清醒地认识审美对象,而是要把自个儿扑到对象中去;日常的集中是有意识带强制性不愉快的,审美则是忘乎所以的自由的愉快的;日常的要直接和单纯的理解,审美要陶醉。)

③感受的完整性。指形象的有机整一性。

④想象的生动性。

3、能举例说明想象力在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如猴子观海,原不过是自然物体,但一旦加上了主观的想象,它便忽然获得了灵性,从自然物质变成了有情有意的美的形象。

五、识记和理解美感深层心理的五个基本特征(内心结构层次的心理特征)。

1、感深层心理的五个基本特征:

①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生理是物质性的,心理是精神性的。二者的矛盾明显。移情的过程是二者矛盾统一的过程。

②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美感欣赏的个性特征指作为独立人性的自主性和表现形式的自由性。个性要独立要自由,社会却要规范要限制。

③具象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在审美活动中,抽象性不仅不妨碍、反而有助于审美欣赏。其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通过内心的想象实现具象与抽象的结合,从而创造出物我统一的审美境界;-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为强化某种感情,加强抒情性,有时需要某种程度的抽象化;-万物皆有托,孤立独无依。

B、在形式美的表现中,抽象化使得对象获得了无穷的表现力。-中国的书法艺术。

④觉性与非自觉性矛盾的统一。非自觉性指潜意识。

⑤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矛盾的统一。社会实践本身是功利性的。

2、审美欣赏的总体特点:

①是一种精神上的、充满了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

②它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理事实;

③它是精神上的再创造,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因而主观差异性极大;

④它具有规律性和审美性。规律性是以审美的特征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表现出来的。

第四章审美范畴论

(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结合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美学家的基本看法,了解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等五种审美的基本范畴,了解这些范畴的本质、特征、效果及其在艺术中的表现等。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审美范畴:是人们在长期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种类概念。

一、崇高

又称壮美,是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1、了解朗吉诺斯、博克、康德、黑格尔等人对崇高的看法。

①毕达哥拉斯:西方最早讨论崇高的学派。

②朗吉诺斯:《论崇高》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加以较为系统探讨。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贯穿文章的一根红线是“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并把此范畴拓展到对人格的评价。

③英国经验主义者:对于崇高感的重视首先是从对自然的重视开始。

④爱迪生《论想象的快乐》:认为想象有三种,宏伟、新奇和美。宏伟相当于崇高。

⑤博克:《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与优美

并立起来。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有两种情欲:自我保存的情欲和社交的情欲。对庞然大物保持安全距离。

⑥康德:从理性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从主体方面说明崇高。

⑦黑格尔:理念压倒形式,理念是崇高的本质。把崇高看成是绝对精神运动和历史进程的阶段,认为崇高是表现在作为“艺术前的艺术”的古代象征型艺术中。

2、理解崇高的本质及其特征。

①本质: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

②特征:崇高是美的一种基本形态,它的形式和内容常常显得非常大,有感性的形式、具体的形象,它寓教于乐。

3、能结合当前的现实或艺术作品的实际理解提倡崇高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崇高的形式和内容常常显得非常大,如大山和大海,震动或惊骇了我们,压抑阻遏我们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但人不是消极地匍匐在自然面前,他有整个人类文化所蓄积起来的精神教养和人格理想,他以文化人的本质力量和外界粗野的自然力量相博斗,他自己的本质力量有了舒展和用武的场合,感到自己提高了,胜利了,这时,外在世界对他来说,不再是可怕的,而成了一个庄严的崇高世界了。

①崇高的东西往往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通过令人惊心动魄的途径,刺激我们学习和赶上它,体现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信心,使得人们争奇好胜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②当人的精神力量发扬后,能克服巨大的自然给他造成的困难和痛苦,与之抗衡,从而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卓越与高超,人不仅是具有动物的本能的人,而且成为新的领域的开拓者,新的价值的创造者,他的生命力得到提高,他的精神进入新的境界,这时,他才真正体验到崇高给他带来的欢乐。

③今天,在官僚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以权谋私、惟利是图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呼唤崇高精神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优美

1、了解优美的本质及其特征。

①本质: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

②特征:和谐。

A、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中。是人类活动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

B、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C、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柔和等等品格。

2、关于优美的有关论述

①中国古典美学: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司空图《诗品》、姚鼐将文章风格概括为阳刚与阴柔两类。

②西方美学史:柏克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加以系统对照分析,总结出优美的形式特征;黑格尔认为优美是有限的感性形式压倒了无限的理念内容。

3、能结合自然和艺术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优美的表现及其特征。

优美在自然、人生和艺术中的表现有所不同。

①自然境界中的优美表现为自然景物以光、色、形等合规律的组合所呈现的明暗、浓淡等在矛盾中的统一;

②人生的优美以真和善的和谐统一为特征,侧重于社会性的内容;

③艺术中的优美表现为作品中反映的对象以其合规律、合目的性使主体感受到其中的和

谐统一。

三、悲剧性

l、了解西方悲剧形态及其观念的历史变迁。

①希腊悲剧:命运的悲剧。

②文艺复兴以后:性格的悲剧。黑格尔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

③十八九世纪:社会悲剧。

④叔本华:三种悲剧:恶人所为,社会所为,普通人家庭日常生活所为的悲剧。王国维、托尔斯泰也持此观点。

⑤20世纪:心灵枯燥、孤独隔绝、灵魂失落(没有感情的追求和理想)

2、理解悲剧性的本质及其特征。

悲剧本质的有关理论:黑格尔·“永恒公理说”;亚里士多德·“过失说”。

①本质: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提升。

②特征:就是悲。

3、能结合具体的悲剧性作品或现象,说明悲剧性的效果。

①悲剧的问题中的最根本问题:欣赏悲剧何以能产生快感。

②悲剧性的效果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去看,它使人由悲剧本身所引起的悲悯与畏惧心情进而产生快感。把由痛感向快感的转化放到人生境界的成就的大背景上去理解,从身心贯通的角度去看待净化心灵、提升观赏者的作用。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是让人正视世界的现状、生存的意义,让人颖悟历史性的矛盾,在悲壮之中对人生大彻大悟,最终起净化作用。悲剧突出地是在说明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无限的意义,让人在黑暗中见到了光明。

四、喜剧性

1、了解霍布斯、康德、斯宾塞、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对喜剧产生原因的看法。

①苏格拉底:最早谈到喜剧问题。

②柏拉图《斐利布斯篇》:悲喜剧都是痛感和快感的混合。从心理反应角度探讨。

③亚里士多德《诗学》:系统区分悲剧和喜剧并详细探讨其各自特点。喜剧是对于比较坏(错误或丑陋)的人的摹仿。

④黑格尔:滑稽是感性形象压倒了理念,是用一种夸张的形式来表现实在性的内容。

⑤马克思:悲剧的冲突和喜剧的冲突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且相辅相成。

2、理解喜剧性的本质。

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3、举例说明喜剧性的效果——笑的特征。

①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心理现象。

②笑的感情必须与理智作出的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喜剧的对象必须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③笑要在共鸣。笑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面产生的。

五、丑

1、了解丑的美学意义。

①丑是美的对立面,与美是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以丑衬美,可以使美更加突出。

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

③审丑历来是审美活动的重要方面。无论是原始艺术,还是古典主义,或现代主义艺术,

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

④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成为艺术中的美,即"化丑为美"。

2、了解丑的历史发展。

①原始时代:美丑不分。主客体不分,一切模糊混乱,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怖感。

②古典时代:美丑分明。审美理想标志是:崇高与滑稽

A、亚里士多德:联系喜剧来谈丑,认为喜剧所模仿或描写的就是丑,但不给人带来痛苦或伤害。

B、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者:用快乐或痛苦的感情来区分美丑。

C、德国理想主义者鲍姆嘉登:从感性认识的完善或不完善来区分美丑。

③西方现代主义时代:一方面回到原始时代,美丑不分。另一方面以丑为美。审美理想标志是:丑与荒诞。

3、掌握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

①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一方面打破上帝创世的神话,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看法。人开始正视自身反人性的本质力量,正视自己本质的丑的一面;

②19-20世纪世界格局的动荡,强权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纷争,使人类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灾难和苦痛的同时,内心传统的美的殿堂也遭到摧毁,而把丑当作新的桅杆树立起来;

③20世纪后,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畸形和矛盾:一方面生产高度社会化,另一方面生活又高度个人化、孤独化。在冷漠的世界中,人们为了寻求感情和心灵的刺激,证明自己的存在,就宁愿追求丑,因为在这方面,丑更胜于美。因此丑成了近代精神的产物。

4、理解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罗丹雕塑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

①艺术的美不美,不在于生活中是丑或是美。生活的美可以成为艺术的美,生活的丑也可以成为艺术的美。因为艺术美既植根于现实生活,又体现了艺术家独特的创造性。作为生活,对象可能是丑的,作为艺术,却能把对象表现得非常深刻生动。

②把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通过典型化的原则,揭示出丑的本质。这样,艺术便更美了。

③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便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5、能举例说明艺术丑和艺术中对丑的表现。

①艺术丑与生活丑不同,是创造性因素的丑,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否定,指艺术作品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伪劣。

②艺术丑还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美,实际上就是一种不规则的美。

6、艺术家如何表现和描写丑?

①艺术家必须熟悉丑,深刻地了解丑,并且在此基础上与生活保持距离,远远地高于生活。

②熟悉丑、表现丑的艺术家,必须秉性清廉、气质高洁。这样才能以美好的心灵否定丑。

③艺术所表现的丑,既包括其自然性的一面,又包括其社会性的一面。它与道德的恶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着明显的不同:恶显示为形象才丑;丑主要是恶在人物形象上的表现,恶则是直接涉及功利性;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可能对丑有一致的评价,而对恶却可能有截然相反的标准。如资产阶级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第五、六章艺术论

一、艺术与艺术品

1、了解八种流行的艺术定义。

①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艺术:游戏说、集体无意识说

②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艺术:模仿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

③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艺术:载道说(或教化说)、娱乐说

2、领会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联系与特征。

艺术品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现实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①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

A、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B、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C、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②抽象思维和意象思维的四个主要区别:

A、抽象思维是对世界(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现实关系的理性认识与概括,属认识论范畴;而意象思维对世界的掌握则主要是通过想象、幻想、联想等方式,属心理学范畴。

B、抽象思维运用的是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逻辑工具,以导向纯粹的理性,一般、普遍、抽象为其特征,排除了感性、个别、特殊、具体;意象思维则恰恰相反,始终以个别、特殊、具体的感性意象运用为特征,它可以透过这些意象来呈现、暗示某种一般、普遍、抽象的观念,但一般不导向赤裸裸的纯粹的普遍理性概念。

C、抽象思维目的在求"真";意象思维目的则在求"美"。

D、抽象思维的成果是理性认识和理论形态的精神产品;意象思维的成果则是它所创造的凝定了审美经验的意象世界,这就是艺术品。

③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

A、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

B、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

④艺术品作为艺术家和鉴赏者的中介,有三个基本特征:

A、他律性。艺术品为接受主体而存在,又同时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所决定、制约,因此具有“他律性”。

B、形式符号性。艺术品以形式符号的方式负载着艺术意象而成为沟通创作者和欣赏者这两个主体的纽带。

C、开放性。艺术品作为中介,只能是两头开放的,一头向艺术家开放,一头向欣赏者开放,这样才能成为现实艺术品。

二、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1、了解艺术品的四个结构层次。

①物质实在层: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是艺术品的间接性物质存在。

②形式符号层: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也是艺术品动态结构中的一个外在过渡层次。

③意象世界层: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它潜在地存在于形式符号层,而现实地生成于接受者鉴赏时的心理活动中。

④意境超验层: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意境超验层次有广义,狭义之分,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这两种含义又往往混合为一体。

三、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传达人类审美经验

1、意象的结构

①意象是一种非现实的心理存在,是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它的基本结构,包括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包含艺术抽象之表象)。

②"意"与"象"之间是一种辨证关系,"意"无"象",永远无法显现,"象"无"意",就只是客观表象,而不是审美的"象";"意"藉"象"而成形,为感官所把握,"象"以"意"为自己的灵魂,凭借"意"而获得意义,二者唯有结合才有生命力。

2、意象的主要类型

①仿象。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在仿象中,"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如福楼拜、叶圣陶冷静、客观的小说创作。

②兴象。兴象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使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主要特点是“天然”、“隐蔽”。我国古典诗歌中赋、比、兴中的“兴”,便是典型的创造兴象的方式。

③喻象。喻象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极明显的人工痕迹。如以梅、兰、竹、菊象征士大夫所标榜的洁身自好、清高自许、孤芳自赏的人格。

④抽象。抽象指创造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如中国的书法艺术。

3、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审美特征)

①虚拟性。虚拟性是一种非现实性。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便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的层次。意象可以根据主题需要编造和虚构,有时甚至可以违背现实的常情常理。它甚至可以表现现实中不可能有的东西;即使表现现实世界中已有的或可能的东西,也采取一种非现实的形态。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②感性。感性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题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

③想象性。审美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象将“意”与“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它本身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最重要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如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情感性。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情感与“意”有密切的联系,是艺术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它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意味的形式”说;刘勰的“隐秀”说。)

4、意象的生成

①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意向和想象。

②意向是构建意象的“先入之见”或“基本取向”,是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一种曲曲折折的融合,是人类的一种潜在审美需求的表现,与人们内在情感形式相联系,是审美心理的基础动力。

③想象则是一种运用表象自由把握世界和创造形式的心理能力和机制。在审美活动中,想象具有突破现实的种种限制,将记忆表象自由地加以综合、重组、并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意象的特性。它以原有的表象为基点,融和思想、情感及其他“意”的因素,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性的重组,从而使“意”与“象”达成和谐的结合。

④想象与意向结合,在超越一切的无限的自由中,创造性地缔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绚丽

多姿的意象世界。

5、意象的生成过程

①处于艺术核心的意象的生成过程可分为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两个阶段。

②意象的孕育是以主体与客体感性的相遇为开端的。艺术家在与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相互作用,主体心理进入了审美自由状态时,意象才能得到最好的孕育。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的关系。除了感动之外,艺术家还应具备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以虚空的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

③意象的生产是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在这个阶段,艺术意象进一步完善并获得形式符号和物质实体,使艺术品最终得以产生。这里的生产具有双重涵义:它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的从无到有,存在的由隐到显,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之义。这里有四个步骤:

首先,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题的意义明朗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整体。

其次,意象的从无到有,需要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

再次,意象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

第四,艺术意象的创作和形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

6、艺术意象的重建过程

①艺术作品的接受过程,本质上仍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欣赏者在艺术重建的过程中,有以下三个要素:艺术家心目中的意象,作品的符号形式,欣赏者重建的意象。

②这种重建是以艺术家心目中的意象为基础的,但实际上是以艺术品作为中介来接受的。通过外在符号进入到内在意象,再在自己的心目中重新创构。

③作品的符号形式向接受者提供了藉以获得意象的潜在可能性或暗示的轨迹。

C、艺术符号是间接的,其意义的表达只能通过象征与暗示。这样,欣赏者所感受的意象,与艺术家所创造的意象之间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决定了意象不能照搬接受,但也给再创造留下空间。

④欣赏者欲获得对意象的重建,必须从作品中获得共鸣,成为作者的知音。

⑤欣赏所创构的新意象在本质上只是艺术家创构的意象的重建,受艺术家所提供的意象限制。

7、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特征

在接受艺术作品中,欣赏者体现了主观能动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欣赏者在接受作品时乃是在调动主体性因素,根据艺术家所提供的文本和形式符号对意象进行了再创造。每个欣赏者对文本的理解,都有一定的主观性。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品,乃是在艺术的形式符号的暗示下,在接受者主体性的参与下,在接受者的心理活动中,通过重建而生成新的艺术意象。

②艺术接受的主观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西方学者认为,欣赏者的主客观因素,如生理素质、文化素养、社会历史环境等,决定其接受的眼光和审美的文化心理结构,即"期待视界"。艺术的接受,既受文本制约,也受"期待视界"的制约和引导。

③艺术品本身只是一个"图式化"的结构框架,其中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读者只有在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和意蕴才逐渐显示出来。欣赏者在接受时,乃是对作品所提供的框架进行填补空白、揭示意义,参与广义的创作的动态过程。

8、鉴赏者对艺术品的接受过程

①观: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的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即使是对一件艺术品的背景等方面的内容暂时不熟悉,但凭着主体的艺术敏感,也能感受其美。这当

然是表层的。

②品:主要指接受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品的过程,就是意象重建的过程。所谓曲高和寡、知音难求,都只有通过“品”才能跨越这条鸿沟。此外,中国古代的理论家强调欣赏时要“知人论世”,有助于对作品的解读体味。

③悟: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的品鉴渐入佳境以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悟是意象重建过程中,欣赏者灵感的逐步活跃,最终使主体的意识在瞬间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

这三个逐步深入的阶段有着时间顺序。先有观,后有品,品到一定的程度,才有了主体的悟,最终完完成对艺术品的鉴赏。

四、意境

1、意境与意象的联系与区别

①联系:意境与意象是相通的,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二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这是意象与意境的一致性。

②区别:二者不属同一层次的概念,其主要区别在于:

首先,二者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如用空间尺度来比喻的话,意象偏向于横向的,意境则偏向于纵向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便是以意境为主,意象辅之,主要体现一种跨越时空的景致,以引起读者审美情感的共鸣。

其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从意象走向意境,是从有限走向无限,从形而下的外观走向形而上的感悟;意境不能离开意象而独立存在,但又必须超越意象方能达到;意象以个别、特殊为特征形态,意境则通向一般,有普遍性。

再次,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范围较确定,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所以,境界有审美的,亦有非审美的,如道德、宗教、学术等境界。这是意象所不及的。

2、意境的类型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②西方艺术:有我之境-移情说;无我之境-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如梅里美、福楼拜等;

③西方艺术中的有我、无我,一般是将物与我对立起来,中国艺术则强调物我一体,即“天人合一”。

五、艺术的功能

1、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

①艺术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

艺术品以意象世界作为核心。艺术家创造艺术品,首先是创造意象,意象的生成,伴随着艺术创造的全过程。艺术意象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它来自实在的世界却追求虚拟的审美效应。接受主体在对待艺术品这一精神产品时,在作品中意象的导引、暗示下,主体不断重构意象、趋向虚拟境界。这是一个超功利的、审美的过程,艺术在其中实现的也主要是其审美功能。同时,艺术意象的营构主要也是为了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②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因为艺术的核心是意象世界,艺术的种种非审美因素在作品中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体现在意象体系中。艺术的多元功能正是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间接实现的。在鉴赏艺术意象过程中,审美经验的传达始终是最主要的,但也不排斥消遣娱乐、认识效应、道德教育、思想启迪等功能同时发生。贺拉斯所说的"寓教于乐",是指寓教育功能于审美功能中,通过审美功能的

实现间接地实现教育功能。

2、应当恢复审美在艺术诸功能中的首要地位。

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审美功能却往往被人们忽略、遗忘、甚至有意贬低。如"文革"与"文革"前十七年,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艺术的审美功能遭到了曲解。虽然人们一般把艺术功能归结为认知、教育、审美三个方面,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重视教育、认识功能,而忽略审美功能;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艺术的政治宣传、教化功能提高到无以复加的高度,而审美的功能却被打入冷宫,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我们反对艺术的"唯美主义"或"艺术至上主义"。但在我国的艺术和审美实践中,忽视审美这种不良倾向根深蒂固,影响更大。因此我们应重视审美在艺术诸功能中的首要作用。

六、艺术的存在方式-即本体论(存在论)

1、艺术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中。

艺术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但意象世界层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意象是艺术品所提供给我们的最基本的东西,艺术的本质体现在意象世界中。从存在方式上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中。

2、艺术只能存在于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它是主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成的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在意象世界中的艺术只能存在于人的审美经验中,这是因为:

①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艺术创造者无论是描摹物象还是抒发情感都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调动自己所积累的审美经验重组和创造一个能被感官直接感受、把握、体验的意象体系,然后通过特定的形式符号表达出来,形成特殊的物质存在--艺术品。在此,意象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存在于意象中的艺术必然存在于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②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因为接受者在欣赏艺术品时,是以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他在观照艺术品中所凝定的意象世界时,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这才是接受主体所欣赏的真正的审美对象。存在于意象中的艺术必然存在于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创作主体意识中的审美意象,经艺术品的中介,传递到接受主体的意识中,经其再创造而获得生命。由此可见,艺术意象始终只能存在于艺术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主体意识和审美心理活动中,存在于这两个主体的审美经验中。

3、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①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但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则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现实中自我封闭的艺术品是不存在的,就其本质而言,艺术品只有在向艺术家与接受者两头开放时才能成为现实的艺术品。

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之中,对一件真正的艺术品而言,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②其中,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过程是艺术存在的三环节中第一个也是首要的一环。而只有接受者的欣赏活动才能赋予艺术的生命,艺术才能获得现实存在的意义。

③这三个环节的流程构成了艺术的现实存在,也促成了艺术的社会交流。艺术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人类心灵之中,但更重要的是它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它代表着人类心灵对自身与世界的感悟和人类相互交流中对人类文明的创造,在这个时空中,艺术作为一种存在现象,通过三个环节交互活动,不但获得了自身的存在意义,也为人类文化与文明创造了不断更新的因素。

七、艺术的天才与创造力

1、艺术的天才

设计美学(问答题)

设计美学(问答题) 第一章何谓现代设计(P1-20,重点) 1、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答:在经历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欧洲大陆和美国的“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后,20世纪上半叶,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主义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的诞生有其深层次的背景: 1)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科学观取代了自人类诞生以来的各类神学观,成为人类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先进的生产力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新的现代社会景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总景观; 3)新的世界观、价值观、新的现代社会总景观孕育了新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式,为现代设计直接提供了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 2、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论述) 答:1)设计就是处理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预先规划好其材料、功能和形态的创造性活动,是为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提供的服务工作。而艺术都非常强调个性化,艺术品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现。一个是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一个是为自己服务,设计与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2)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3、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论述) 答:1)设计表现形态的异同:设计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没有从生产中脱离出来,产品原型保留在生产者头脑中,生产者就是设计者;另一种,设计是独立的活动,生产者根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在工业社会以前,设计的形态主要是第一种。工业时代的到来,使设计独立于生产,不是设计为生产服务,而是生产为设计服务。 2)现代设计的复杂性与易变性。现代设计是艺术、技术和科学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特征。现代设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化,产生出形形色色的新风格、新流派。 3)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稳定性和地域性。传统社会以统一稳定的世界观为基础,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及理念与传统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紧密相连,具有其特有的稳定性。又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传统工艺美术又相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4)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异同:工业革命以来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工业革命之前所有时代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但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传统器物通常都是通过手工形式、借助手工工具制作完成,这种人与自然同构的造物思想和方法,使人们在审视营造建筑、制造器物的实践中,会考虑与自然环境的效应关系。 4、设计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设计美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设计美学的本体(设计美学发展史,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本质特征、基本范畴); 2)设计者(研究设计者的价值和职责); 3)设计的道德(研究设计的社会作用的道德价值)。 5、设计美的特征(你如何理解“设计美”?) 答:1)功能性。设计本质上就是设计人类特定的生活方式,功能性是设计之美的基础。 2)艺术性。设计活动是一种基于具体物质功能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活动。必然带有一些纯艺术创作的方式和审美特性。 3)技术性。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是产品物质功能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是设计的基础和依托。 4)商业性。市场经济的商品化原则正在把设计演变成为一种商业性的活动。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一、引言 美是什么?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下,现代的设计美学也要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人也对现代设计美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认识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在我们的现代设计美学中对传统造型艺术何去何从的问题。完全背离传统显然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搬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而对传统继承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二、现代设计美学的第一要义就是新 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但无论如何,只有新颖的设计才会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设计美学的第二要义是合理。设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没计存在的直接原因。如果设计师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相信世界上便不会有设计这个行业了。 三、传统美学观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一)传统美学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美学,而现代设计美学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这些可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广告设计中体现得越来越成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概括: 1、一目了然,简洁明确。广告设计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使人在一瞬之间、一定距离外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广告设计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越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例如,构思上的一以当十、以少用多的精炼,构图上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简洁,疏可走马,密切不透风的对比关系,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夸张,都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已经在我国广告艺术的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 2、概括与变形。中国传统美学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变形,齐白石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个不断概括、不断深入的过程,最终敢于舍弃虾的次要部分而突出主要特征,使母虾的形象更为完美、更为生动。 3、装饰与色彩。传统美术的色彩处理,主要是装饰色彩。由于招贴艺术的特征,决定了装饰色彩在画画上所起的作用。装饰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正是广告画面所刻意追求的。在招贴画上,常常有这样的例证,一张蓝色的画面,上角画几束灿烂的焰火,这块蓝色自然会被人接受为深邃的蓝天。同样是蓝色的底色,画上几块白色的三角帆影,这块蓝色又会被人们视为无边的海洋。一张绿色的画纸上画一对嬉戏的小羊,这绿色就成了如茵的草坪。正因为只是单纯的底色,空间更大了,给人的联想更多了。

设计美学笔记

18世纪西方的美学运动后,从工匠中分离出了艺术家,艺术成了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设计是从人的本质的角度,讲技术纳入了美的视野,从而使设计美学领域拓展到了技术层面。 技术作为科学的物化,体现了和自然规律性的特点,同时技术具有工具属性,又是人的目的有效手段,从而具有达到合社会目的性的可能。 农业经济时代,设计物是以手工艺作为代名词。手工业时代特点:人力,风力,水力,畜力。 设计美学的出现: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为设计创造了新的技术环境: 1、工业促使设计和制造的分工。 2、标准化,批量化和机械化的大生产方式成为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的主导方式。 3、举世瞩目的科技文明。 4、人们有可能利用比手工艺时代更强有里的能源和动力来到达自己的设计目的,因为为设计产品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同时,也因工业产品的艺术品格问题时刻充满矛盾。 设计民主化与产品艺术品格之间的矛盾的时代背景: 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锁倡导的民主和自由观念决定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设计是民主化,大众化的设计,设计生产的目的是为看多数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少数权贵服务的精英和经典设计。 另一方面,机器代替了手工进行大批量的日常生活用品,既反映了大众的市场需求,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带来许多人们始料未及的问题。 设计民主化与产品艺术品格之间的矛盾: 首先,手工艺时代工匠们所创造的精美手工制品和所承载的华美样式,使批量生产的产品无法与之媲美,特别是那些机器模仿手工制品的产品更无法与真正的手工艺制品匹敌。 其次,19世纪产品设计风格和设计标准上的混乱成为更为严峻的问题。直接后果是:不加区别的滥用装饰,导致外在装饰设计与产品功能之间的矛盾与勃离。 再次,机器作为一种全新的加工模式引入到设计中,带来了设计审美观念上的革命。 设计审美:既是物质活动也是精神活动。 核心:“迪扎因”是融合了科学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技术美与艺术美的创造性设计活动。设计:是对未来的计划与创造。 “迪扎因”的4层涵义: 1、是一种造物手段,是利用现有科技文明成果,促使人类改变自身环境的必要手段。 2、是人类审美文化的新领域和新的审美形式。 3、是一种新的创造性审美活动,从理念到物质的物化过程。 4、最终结果必然呈现为物化的形态。 Design与传统工匠工作法相比的3个鲜明特点: 1、设计与生产制作的分工,以及设计师作为一项职业的诞生。 2、强调没有既定模式的开发性设计。 3、功能与造型的一致性。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作业(复习题) 1、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50、51页,两点。 2、自由创造这种特性为什么是最珍贵的?53页,三点。 3、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 4、65页 4、怎样理解美和丑的辩证关系?70---72页 5、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1)从78页开始。(2) 78页中间一段中。 6、社会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容?(1)100页,104页,两点。(2)104-----106页。 7、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1)自然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 (2)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是自在之物,无所谓美丑,因为自然的美丑对人才有意义。一方面一切自然不能自觉为美,另一方面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那时自然美是不存在的。人类社会出现之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把人类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自然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扩大。 8、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是多重的。社会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美的审美需求越强烈,越从功利的人向审美的人转化。例如现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加强了,各国都纷纷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将许多著名的自然美景点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如我国的黄山、张家界等。对自然美的欣赏有着独特的情趣。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 (4)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9、什么是形式美?怎样理解形式美的根源及其相对独立性? (1)136页 (2)形式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因为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事物的形式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形式美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是人们对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自觉运用的结果。所以说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 形势美有相对独立性。它不是具体的美的客观事物的形式,他不直接具体的美的内容。它是依靠形式本身引起人的美感的,实在任命长期的审美实践和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形式特征。他远离了美的具体内容,形成了形式本身的特定抽象意义。 10、从艺术美的内容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的? 因为客观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自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土壤,现实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而且现实生活推动艺术家技巧的发展。离开了现实生活,艺术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创造,不可能有艺术美。所以,我们说艺术美作为审美对象,它是客观的。 11、什么是意境?怎样理解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情是主观范畴,景是客观范畴,景是产生情的基础,情是由特定生活条件下的景物所引起的;情在意境中是主导,意境中的景是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经过艺术家提炼取舍所创造的。见景生情,再缘情取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最终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12、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的辨证关系?在传神中怎样体现主

美学原理笔记 (2)

绪论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 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 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 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 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 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 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 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 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 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 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 2.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看法: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 叶朗观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以上五种看法都有缺陷。 国内很多人认为美学研究对象为审美活动,只要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审美活动;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美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从内容上来讲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黑格尔 精神科学也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美学的特点: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第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与真、善是哲学的永恒课题 对美学的误解: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美学等同于美术

园林美学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是写中国园林美学的历史行程。作者将其分为了三个阶段:一、秦、汉以前; 二、魏、晋至唐;三、宋、元、明、清。作者分别就这三大历史阶段做了一些概括性的美学描述 作者将园林美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秦汉以前,在这个阶段里,园林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台榭和苑囿。作者从台榭的历史存在,功能和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期间提及了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讨论,并指出最早提出美的定义的是楚灵王的臣子伍举:夫美者也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伍举对于美的理解,强调了美的功利性,但忽略了美的感性美。本章中,作者提出了清理、总结古代园林文化遗产的宗旨:“举凡历史地存在的一切园林建筑,不管其所有者的初衷情欲如何(当然也要加以深入的研究),只要有真善美的价值,就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给予肯定的品评和理性的总结。” 而后作者重点论述了苑囿的形成、孕育母体、具体秉性及其发展。本节最后,作者指出,作为一门美的艺术,园林虽然是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孕育和诞生于经济母胎之中,但是,它的逐步发展乃至成熟,却应该以主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作为标尺。以此标尺衡量,作者总结出了一下结论:从严格意义上说,先秦阶段的“圃”、“园”还不能算是属于艺术范畴的园林,因为它只有使用的物质功利价值,而“囿”“苑”才可以说是古典园林艺术的滥觞,因为它至少同时具有供人游乐的初步的审美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摆脱了物质需要而体现了某种精神生活的自由性。 读完一部分,中国园林也从先秦的台发展到了汉代的宫苑。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流派繁杂。直至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一统天下,园林的审美观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这个时期总的审美趋势是反对隐逸,园林初期突出经济价值,后来主要用来狩猎等。这个时期帝王园林主要由宫馆、禽兽、林木、山水四个要素组成,基本体现了天然和人工的统一。此时,山水、林木不是主要的审美对象,然而作为主要审美对象的建筑物却在园林广大的面积中占不到应有的造园比例,这是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审美意识中存在落后层面的矛盾所造成的。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文化心理追求自由解放,富于艺术精神和哲学意味的年代里,不但其他的艺术成就和美学思想值得重视,而且有关园林的审美意识的飞跃也不容忽视,它和某些社会原因一起,不但促进了苑囿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使得不同于苑囿的“适我无非新”的园林类型得以孕育和诞生。古典园林美学的历史形成,有如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层面: 一、“隐逸”、“归复”的精神气候 二、自然审美意思的觉醒 三、禽兽在园林中价值的嬗变 四、山水园林、私家园林的诞生 先说第一个层面。汉代社会比较安定,思想领域里则是独尊儒术的一统天下,而老庄哲学、隐逸思想并不行时。西汉淮南小山所写的《招隐士》就历数隐居山泽的可怕、悲苦。作品结尾处这样写道:“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就留。”这代表了汉代的一种文化思潮。到了魏晋时代,就不同了,一统天下分崩了,权威信仰离析了,儒家经学解体了,被以玄学为代表的思潮取代了。玄学的主要自相来源,就是老庄;而老庄所倡导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隐逸哲学。晋代高蹈遁世的隐逸意识,从本质上来看,是企图体内各国归复自然以求得洁身自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思想有着否定黑暗势力,不与之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当然,它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某种消极的副作用,然而这只能说是次要的。在晋代的审美思潮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陶渊明。他在《归园田居》

美学原理 叶朗 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绪论 1 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Aestheica。美学史上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2 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 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缺陷(消极作用) 1)对朱光潜的批判,有很大的片面性:否定了朱光潜对中西美学融合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全盘否定了西方近现代美学。 2)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作用。 3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4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哲学 1)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活的世界,包括人的意义世界和人的价值世界,这里表现了美学两个特点:美学与人生联系紧密;美学与民族文化传统联系紧密。)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鲍桑葵《美学史》 美学是哲学,是理论,哲学思维。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3)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 美学与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纵观东西方的美学发展,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真正称得 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美学体现还需要建设、创造,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章 柏拉图对美的定义 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绝对的美,“这种美是永恒,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个“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客观的,而且先于现实世界中的美的东西而存在。美是理念是指: 1)美的本质不在自然事物,而在理念,理念是自存自在的,因此是永远没有变异和发展的。事物的美是由于理念的参与所形成的。 2)理念因为其所包含的内容外延不同,分成许多层次,美也有很多等级。

(完整版)《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可编辑修改word版)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上篇 一、街道与建筑的关系 作者认为一种文化的街道和城市建设,是和这种文化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 对于街道的热衷,作者认为是意大利人—英国人,最后才是日本人。因为意大利人是真的就把街道当作自己的起居室了。有事没事都来溜达溜达,“这时要是不遇上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意大利人建设了大量广场。 而英国人显然更喜欢田园生活。所以他们建造了大量的公园。 而这两种人不论怎么样,都是有着公众生活空间的习惯的,就是说都把公众生活作为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而日本人则基本上没有这种习惯。所以基本上没有公共空间可言。 而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就是:这 3 个国家的性格的分别,也是意大利人最外向,而日本人最内向。这个看来和建筑空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 而作者谈论街道,便首先谈论了城市建筑的不同。 作者谈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郊区住宅的前院,“其前院与其说是为了住宅的主人,不如说是为了路上的行人更为合适。” 而这种院落空间的开放性反而是基于了住宅本身的封闭性看来,相对而言东亚住宅(作者谈论的是日本住宅,而我在所有的和中国住宅有着共同性质的地方,干脆不如替换为东亚住宅好一些)本身比较开放,所以必须首先用院落空间将其围合起来。 也就是说,同样是院落,东亚的院落是住宅内部秩序的一部分,而美洲的院落则往往是外部城市秩序的一部分,这里面可以说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说反而是因为东亚住宅本身私密性不强,所以必须通过院落来完成其私密性。而美洲则正因为住宅本身私密性好,所以才能够以此为前提将院落贡献给城市。是良好的私密性成就了良好的公共性。有好的私密性才能够有好的公共性,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对矛盾。 作者提了一点希望日本人能够从观念上革命的一点很重要:“没有建住宅的地面,纵使归个人所有,也应作为公共性外部秩序的一部分来考虑,这种观念性革命是很必要的。” 而欧洲的住宅,希腊和意大利,则没有前院,“石结构建筑之外的剩余地面全部铺装作为街道使用”,但是因为是住宅外墙直接形成街道,所以却和东亚由院墙形成的街道不同,有着生活性的门窗开口,住宅内外沟通,街道具有非常强烈的生活气息。 另外还有伊斯兰文化(包括西班牙)的内院式街道,这种街道的外墙仍然形成了街道,不过因为有了内部的室外生活 空间因此没有了意大利街道的那么多的生活气息。 所以,芦原信义在这里其实将街道和住宅的关系分作了 3 种基本类型: ⒈ 开放前院式: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广人稀的殖民地式样,田园风格,是“外部秩序渗透到内部秩序之中”,前院向城市公共空间做出了贡献。但是这种空间是一种“田园城市风格”的街道空间,即使殖民地也仅仅是郊区住宅,因此我想不能够算作城市空间做法。这时候建筑不能够直接形成街道。 ⒉ 欧洲式:无前院,建筑外墙直接形成街道,同时通过外墙上面的门窗开口,城市生活和私密生活互相渗透,并且能够对街道空间形成最好的监视。这时候的居住生活往往渗透入街道生活,比如交谈、缝纫等等(这在中国乡村也很常见)。这个是“内部秩序渗透入外部秩序之中”。伊斯兰和西班牙式样,也基本可以归结到这个里。 ⒊ 东亚式:和建筑脱离的院墙形成街道。这个也是城市建筑,建筑仍然在形成城市空间,形成街道,但是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则脱节,被围墙隔断。这个是缺乏公共生活的城市建筑,是一种非城市生活的城市居住形式。缺乏了监视作用,在中国,这种居住的形成期是集权制的封建王朝,这个时候的城市秩序依靠强大和严格的中央管理(比如宵禁)来形成,而不是

设计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现代科学观的缔造者之一(伽利略)在天文学、运动的原理和定律、数学与经验的关联、实验科学或科学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2 (培根)被同时代人赞誉为“自然大臣”,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 3 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是(马克思主义) 4 现代之父(塞尚)向世人揭示了新的“看”的方法。 5 在现代设计史上,(毕加索)是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现代艺术家。 6 热的抽象代表为(康定斯基) 7 冷的抽象代表为(蒙得里安) 8 英国“水晶宫”的设计者是约瑟夫.帕克斯顿 9 纳粹时期素有“电动汽车之父”斐迪南.保时捷 10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简称为“DIA” 11 英国工业艺术院,简称“BIIA” 12英国美术与工业委员会“CAI” 13英国国家工业艺术注册设计师“NRD” 14吉奥.庞蒂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设计界最有代表性且最富才华的人物。 15美国通用公司的简称为GM 16“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34年出版的菲德里柯.德.奥尼斯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 17在建筑上最早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是美国建筑家罗伯特.文丘里。 18解构主义的始作俑者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 19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是世界公认的杰出的解构主义大师。 20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摇蓝-----上海土山湾工艺院 21《癸卯学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 22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成立学部。 23中国近代于1918年成立第一所国立美术院校—北京美术学校创立,设立图案系。 24--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一书作者是培根。 二、多项选择题 1 为努力探索而牺牲的科学家有(布鲁诺)(伽利略) 2 莫奈的作品有(卢昂.大教堂)(阿尔让特依大桥)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一位叫丽水千里的朋友贴出的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1、艺术的本质特征等一般规律性问题 2、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3、艺术与其它相关领域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它的地位与作用。 4、围绕艺术活动四要素讨论艺术的核心问题 创作者(艺术家)、鉴赏者、作品、世界 5、艺术门类 用材质和技法来划分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 艺术本质论 科学和美学划分在19世纪末。艺术和美学既有交叉有不一样。1750年,美学。 美学研究艺术美+自然美 1、艺术产生的理论 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生产-消费) 艺术传播在教材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艺术传播是艺术产业化最重要的环节,(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广告学,传播学)(广告及市场)(展览馆,出版社)===>现代传媒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生产分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艺术被看作一种精神生产形态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特点。艺术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结合与统一。马克思:“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揭示了物质、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为什么说精神生产具有不平衡关系? 精神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受物质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从人的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多层次说”)和生产的目的来说第一,精神生产满足精神审美认知需求。第二,物质生产——使用、交换、价值属性、商品属性;精神生产——审美属性。第三,从生产过程和结果来看独立于物质生产的特征,艺术精神,构思,技巧投入和一般工艺品不一样。 揭示艺术系统的奥秘 创造性被扭曲,淹没与根本原理违背片面追求票房收视率 艺术把握世界方式 形象性特征:不单是具象,可视可听都包括。借助艺术通感。音到形,诗到画。和科学性概念理性把握世界不同 特征的美——运用形象进行创造性的想象的重要。“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悟,又表现思想” 艺术形象性: 1、主观客观的统一,有意味的形式 主观因素消失在客观的因素中——建筑 客观因素消失在主观因素中——音乐

美学复习笔记

《美学》复习笔记 一、判断 1、“什么是美学”——18世纪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他被称为“美学之父”,“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2、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苏格拉底强调美与善;孔子提出“里仁为美”的主张。 3、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二个条件:有专门的著作;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5、表达美学思想的作品:中国我的《诗经》《国语》,伍举提出的以善为美,否定以感官享乐为美的观点。 6、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了数的本体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影响了西方二千年。 7、“由下而上”的重视科学实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是由法国丹纳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都提出的用以取代传统的“由上而下”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方法。 8、美学对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美及美的规律、艺术哲学、美感、审美有关系。 9、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艺术,并通过艺术来研究审美关系、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等。0 10、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 (1)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劳动创造了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2)美的规律的理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因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3)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中。”(4)艺术本质的理论。 1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1)美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3)唯物的辩证地看待主客体关系。4)历史感,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结合。 12、西方对美学本质问题的探讨: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3)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美既与事物的客观属性有关,也与人的心意状态乃至于客观的精神世界有关,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美是生活’,力图纠正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偏颇)。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7)关于美论的情境把握和有效性分析。 13、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 14、: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把“关系”当成美的本质,当成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本原因。他关于“美在关系”的说法,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者某种孤立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把美归结为对关系的感觉,你就会获得自古以来美的发展史。”缺点:“关系”比较抽象、笼统,始终处于摸索阶段,始终没有讲得十分清楚。即: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 15、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马史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有一个新的逻辑起点,那就是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 16、、英国“爱德化·布洛”在1912年出版《心理距离》,用心理的距离来解释审美现象。“心理距离”说:人与现实之间产生心理距离而产生美感。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04026)

艺术设计与美学复习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2——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2——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2——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2——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3——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4——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7——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7——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7——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毕加索7——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M. 金兹堡9——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艾尔·利兹斯基30——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9、43——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28——“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9、29——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29——“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鲍姆伽通16——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16——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15——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16——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16——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16——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约瑟夫·帕克斯顿21——“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23——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23——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27——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31、54、134——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保时捷32——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4——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世界现代设计史梁梅自学考试笔记

世界现代设计史梁梅笔记 现代设计的概念: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它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计划容,受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约束,具有高度应用性的设计活动。容包括: 1、现代建筑设计 2、现代产品设计 3、现代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5、服装设计 6、纺织品设计 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现代设计不仅仅提供人类以良好的人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以方便的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方便自然交流的重要活动。现代设计是一个不太准确的称谓,与其说是一个设计风格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时间概念来得准确。应该说是它是现代建筑、现代工业产品、现代平面设计的总称。 工业设计史(没有现代工业设计史,因为工业设计本身就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新事物,本身就是现代的) 大多数设计史都是以建筑为主线,兼顾一些家具而成书的。 现代主义的定义: 时间上定义:20世纪初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运动。 意识形态上:革命性,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都非常典型和鲜明。 现代主义是一个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几乎意识形态的所有畴,从哲学、心理学、美学、艺术、文学、音乐、舞蹈、诗歌等等都被涉及。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

在20世纪形成,它的组成非常庞杂,既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的容,也有乌托邦主义的成分,重要人物:勒·科布西耶、沃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弗兰克·赖特、阿尔瓦·阿图。奠定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影响到全世界设计的发展。 勒·科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1917年定居巴黎,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大师中著书立说最丰富的一个。他的现代主义思想理论集中反映在它的重要论文集《走向新建筑》中代表了他的总体设计思想。这本著作的文章,前后跨越几十年,因此难免有些前后矛盾之处,容也比较庞杂,但是在否定设计上的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在强调设计的功能至上方面,他的观点与格罗佩斯基本是一致的。 柯布西耶强调机械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和轮船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它们只受到经济因素的约束,因而,更加具有合理性。通过强调机械的重要,柯布西耶成为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它们的美学原则是独特的,并不跟随古典艺术的美学原则,只有面对这种新的社会状况,我们才能把握新的美学立场和美学原则,那就是代表二十世纪新时代的机械美学,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 1、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瓦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 2、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 柯布西耶本人是非常矛盾的,他的观念和它的实践中存在大量的知识分子理性主义的成分,甚至是空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但他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刚刚萌芽时提出的这些重要见解,对于推动运动的整体发展,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密斯(1886-1969)

《影视美学》—彭吉象(吐血整理笔记完全版)

影视美学彭吉象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一)电影心理学的出现 雨果·闵斯特堡(1863-191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1916年,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闵斯特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并且提出机械的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闵斯特堡指出:“我们的美学兴趣集中到这样一点,就是电影通过什么手段来影响观众的心灵。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待电影,起初就凭着这样一种纯粹心理学的兴趣,研究在我们的电影经验中,究竟是哪些本质的东西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现在完全把戏剧理论搁置一边,因为假如从戏剧出发,去寻找电影除了作为逼真的代用品外对戏剧有些什么补充的话,我们就会走进死胡同。我们应当把电影艺术看'做是完全立足于它自身基础之上的,从而排除所有戏剧的干扰,来分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对我们产生效力的心理进程。”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思考,闵斯特堡着重研究了观众对电影影像感知的各个方面,包括深度感、运动感、注意力、记忆和想象、情感等等。特别是深度感和运动感,可以说是电影影像感知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电影(包括后来的电视)所特有的一种全新的艺术知觉形式。 闵斯特堡指出,电影银幕是二维的平面,但观众却在看电影时感受到三维的空间。"因而,如果把这种图像的平面性当作电影的基本特性,那就没有掌握住它的特性。这种平面性确实是电影技术构成的一个客观部分,但并不是我们真正看到的电影演出的特征。在看电影时,我们处在三维空间之中,影片上人物或动物的运动,都立即给予我们以强烈的深度感。"闵斯特堡强调指出,观众之所以能在二维平面的电影银幕上感受到三维立体的电影空间,除了生理上、视觉上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影的运动,造成了观众一种独特内心体验,使得观众明明知道图像是平面的,但却不能排除对于深度的实际感受,就是因为电影画面上的各种运动使观众得到了银幕具有纵深感的印象。显然,银幕上的这种深度感并不是真实的深度,而是由电影观众独特心理体验造成的深度。闵·斯特堡进一步指出:“电影中关于深度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但运动的问题却迫使每一个观众都加以注意。看起来似乎电影的真正特性就在这里,而关于画面运动的解释也正是心理学家们必须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其实只是一幅幅逐格显现的静止的照片,但在电影观众的头脑中却出现了运动的感觉和印象,除了生理上的“视觉滞留”现象所造成的运动幻觉外,更是由于人的心理中有一种天生的组织原则在起作用。于是,当电影观众面对银幕时,他所看到的运动好像是真实的运动,但这种运动却是由观众自己的心理所臆造的,是由于观众心理复杂的思维活动,终于把单幅静止,的画面组织成连续运动的画面,使观众感受到了银幕上的运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闵斯特堡指出:“在电影世界中,深度和运动对于我们来说,都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一种事实和象征的混合

中国设计简史笔记(完整版)

一.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区别 1.设计服务与他人,工艺美术展示个性。 2.设计规模大,工艺美术规模小。 3.设计比较宏观,工艺美术比较微观。 4.设计是集体劳作实现,工艺美术是个体劳作。 5.设计讲究批量生产,工艺美术讲究少量生产。 二.工艺,设计,艺术,各自的范畴。 1.工艺注重材料,肌理,技巧的展示,有实用美的功能,是手工文化的典型形式。 2.设计注重实用功能的合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借助工业设计的手段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3.艺术有强大的主观性,注重艺术家的个性,人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展现。 三.设计,工程设计的区别 1.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汽车的安全性,美感与舒适性 2工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汽缸与活塞的关系 四.原始社会的设计 1.50万年以前在北京房山居住的北京人掌握了两样征服自然的武器;火,石器 新石器时代:把经过选择的石头打成石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工具,加以磨光钻孔用来装柄或穿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 2.30万年以前山西襄汾的丁村人,20万年前河套人的石器有了固定的类型。 3.彩陶 五.彩陶起源。 ?起源于瓜果,如把西瓜,葫芦掏空 ?对女性乳房的模仿 ?源于编织 六.彩陶的制作方法类型。 1.削挖模制 2.盘筑捏塑 3.轮制拉坯 七.彩陶技术革新 1,快轮制造:一块泥巴不能太干或太稀,借助下面的快轮,快速转动,使其变薄 2,封窑技术:温度高陶的质量好,越高陶质越密,1200℃是陶和瓷的分水岭。 仰韶文化:彩陶发达 河姆渡文化:雕塑发达 龙山文化:黑陶发达 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距今八千年的陶器是我国最高的陶器。 *八.彩陶的类型 1.半坡型早期红陶为主,晚期黑陶为主:a.彩绘b.捺印c.划纹d.堆纹 2.堆纹:半坡彩陶的鱼形花纹最具装饰性的代表纹样分为单体和复体 3.庙底沟型:在半堆型基础上发展来的,庙底沟型是直线与曲线相结合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4.马家窑型:舞蹈纹的彩陶盆 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 5.半山型(1)旋涡纹装饰(2)用葫芦纹做面的分割 6.马场形:“成器之道:” *什么是彩陶 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在河南仰韶发现,所以称为仰韶文化。 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距今80000年的陶器是我国的最早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