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自由概念

浅议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自由概念

浅议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自由概念
浅议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自由概念

浅议黑格尔法哲学理论体系中的自由概念

从“法哲学原理”的第一页就可以感受到黑格尔哲学观点的多义、模糊以及隐晦的观点。第一页的名言警句能够给人无限的暗示和遐想,即使是保守人士和革命人士也一样。革命者大部分都相信现在存在的事物,并不是一定是现实的事物,因为革命者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深刻的理解,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革命上的意义。读完这本书,人们会有一种多义又复杂的感觉,同时也有一种模糊又隐晦的感觉,即使是对立者也可以通过精读这本书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所需的东西。例如:保守人士由衷地欣赏国家学说,保守人士发现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把国家看得比所有的社会力量都重要,黑格尔在书中展现出了更多的自由,把国家当做一个完善的整体,这种说法既合理又现实。加之,因为国家是一个完善的整体,因此国家的目的是自身。个体要想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就必须在国家中生活,只有在国家中生活才能保持理性的主体和独立的人格。因此,个人服从国家是最基本的,国家统治权是一种绝对权力,是毫无约束的,即使是为了利益而发动战争也是国家拥有的权力。

另一方面,在这本书籍中保守人士对于黑格尔把王权等同于国家权力是非常欣喜的,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把君主进行美化,当做一种神人,认为王权是一切的代表,比一切都大,是整体的开端和顶峰。不仅仅保守人士喜欢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革命者也能在其哲学体系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对于德国资产阶级的成熟与成长,君主立宪制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初的德国,经济和政治都被分割,导致在很长时间内德国停滞了发展,而德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并没有坚韧性和积极性,这就使得当时的德国急需一种社会政治气氛和生气。但是德国统一之后,就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和政治权利,从而保证了团结和秩序,成就了统一的市场,给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带来了活力。黑格尔认为,由于德国出现了病态的政治,从而德国在当时并没有实现统一,更不强盛,没有形成确立、坚定的秩序,使得德国当时的经济活动得不到顺利开展;加上资产阶级在产生的时候就比较软弱,没有自信心,因此德国资产阶级无法独立建立有力的政权,无法结束封建割据,更加无法独立统一国家。因此,要想顺利实现强有力的政权,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君主。通过开明的君主,可以顺利实现德国的统一,可以维持德国社会的稳定,保证德国资产阶级的发展与成长,从而真正让德国资本主义制度取得胜利,黑格尔的这些主张其实恰恰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他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也就体现出了其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主张,这本书虽

然主张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要联合起来为政,不过贵族、君王却是这个联合专政的主导。哲学史为普鲁士政府服务是黑格尔哲学的根本,这就导致黑格尔的哲学成为展示他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最为保守的着作。

一直以来,人们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及其法哲学理论的着作中发现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思维,这些观点和思维对于人们的心智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对于人的理性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使人类受益无穷。黑格尔的哲学就像一片智慧的森林,越是深入就越是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发现。自由概念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他认为人们需要重新去发掘和认识自由概念。

一、法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

“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所着,是一本哲学着作,讲述了国家学,对存在的东西再次进行了理解,理性是已经存在的东西。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以前人在国家学方面获得的认识成果为基础,通过研究把现有的理论加以精进。黑格尔表示,由于人们态度都非常简单,加上对事物了解程度不够,因此很多时候会把自己错误的态度当做认真且正确的态度。如果人们只是为了有用的东西、熟悉的东西,而不是为独特的存在,更不是为了空泛性和独特性的意见,那么他们就会坚定伦理与国家的指令,据此来改变他们的生活。但这也伴随着困难,那就是人是有思维的动物。在思维中,人必然会力求寻找伦理和自由的源泉。

法律和自然规律是黑格尔对规律的分类,黑格尔认为人们在看

待法律的时候,通常都是根据他们存在的方式去了解和学习法律的,人们通常是以这种方式获取法律知识。不过,从法律的角度而言,法律之间存在很多分歧,具有不同的考察态度,这些不同和分歧已经被人们注意,这绝非是绝对,也并非偶然,因为法律是人类设定的。

虽然是被设定出来的东西,但法律也并非完全遵从人类的想法意愿。人类的想法意愿与被设定的东西之间或者符合一致,或者产生冲突。人们倡导自身具有衡量法律的尺度,人固然要服从外部的权威的支配以及外部的权威所具有的某些必然的性质,这与自然界的必然性有着巨大的区别。因为,事物的样貌会经常不经意地出现在人们的内心中,人们也寻找痕迹来证实或者否认有效的东西。正如我们所知,最高真理就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但是这种现象并不存在于法律中,在法律中,每个人都要根据特定的标准行事,不可能因为该事物存在就是有效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应然之间会出现相持的状态。暴政与暴力可能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法律的要素之一,但这种情况与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法律的本质无关,它是偶然的。

国家、伦理与法之所以被证实是真理,就是因为人们承认并且制定了相关的公共道德、宗教和法律。但必须清楚的是,人们之所以承认关于上文所提及的这三者的理论是真理,都是因为人们的心灵和态度非常天真且简单。同时,当前人们对这三者的真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而且实际中的法律还存在很多与法律没有关系的暴力或者暴政因素。面对这种情况,人们的精神和思维并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满足。要使得关于三者的真理的那些实质得到正当的形式,使现有的三者的真理表现得有理有据。当“能思维的精神”在“理解”跟三者相关的真理的时候,应当体现自由思维的重要性。理解是自由思维的主体,它坚持从它的自身出发,要求明白在内心深处它和真理是一致的,既不在乎公民意识以及国家是否对这部分真理持支持态度,而且也不在乎他们的内心情感权威和精神赞同是否得到支持。当对自由思维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之后,得出的真理已经超越了国家、伦理和法,实现了特殊性和普遍性,形式与内容以及必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更加把可观和主观结合起来,从而更具有合理性的一条真理。因此可知,法哲学理论体系就是黑格尔的“自由思维”对上文所说三种真理进行了相关的“阐述”,然后得出的结论,随之,这种思维成为其哲学理论体系的主要观点。此外,黑格尔对上文所说三者的真理实行“理解”,这完全适用于他再从事对认识成果的研究,同时也适用于对精神世界的真理的认识,更加适用于对自然世纪真理的认识。这探寻了“自由思维”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更深切的程度上的规律与本质,也加深了人类对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认识和了解。

二、“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就是相信人类能选择自己行为的信念或哲学理论。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并不完全受大脑控制,人自身受到人的自由意志来控制,自由意志对人的控制超过了大脑。很多宗教组织都非常支持自由意志,因为人的道德判断也受到自由意志的支配。从客观上来说,人们的行为除了受到默认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别的因素的影响;而从主观上来说,人的意志是人行为的起源。黑格尔在对国家真理、伦理以及法进行阐述的时候,正是借助了这种自由思维,是以意志为基础来实现的,而这种意志又是自由的、自为的、自在的。

那么,自由思维与自由意志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在黑格尔看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论态度与实践态度的差别。思维重视的是理论态度。而意志是特别的思维方式。关于法与意志之间的关系,黑格尔指出,法的基础是精神,精神的东西的基础则是意志,加上每个人的意志都是自由的,如此一来法的规定性和实体就是由自由构成的。而法的体系是完成的“自由王国”,是由精神产生的。

黑格尔指出,自由的东西为意志,自由就是意志的根本规定;自由作为意志、作为现实的主体,是一个实体。从“自由意志”到“自由王国”,这当中必

须经历逐步的发展,自由意志没有任何内容,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形式,因此只有通过对立面才能发展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从形式上实现普遍性。

世界上,每个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人都有着“自由意志”,人们会因为“取得占有”,让自己的“自由意志”在表现上与其他人都不相同。这般,“自由意志”可因为转让物体所有权和使用物体而过渡到契约。每个当事人都有其独特的自由意志,但是一定要把这些不同的意志都变为“同一的意志”。但是,这样同一的意志依旧与特殊意志相对立。黑格尔提出了自由的实质是伦理,伦理不仅仅是自由的理念,而自由要想得到表现也离不开伦理,因此伦理通常包含到自由中。《法哲学原理》里提到,“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是“伦理”运行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处于以爱为规定准则的“家庭”里,已经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就不能再拥有

个人的独立性,必须让自己从共同家庭成员的身上取得承认,以相同的家庭权利为自身的权利。但是当父母过世之后,家庭就会面临自然解体的风险,从而就会出现财产继承的相关问题,这种问题不断演变,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会变得非常单薄,更有甚者部分家庭成员在平时生活中都以独立人而存在,成员之间的相处非常尴尬且非常见外,在这种家庭中表现出来一种非正常的伦理,可称为“市民社会”。那么,通过“市民社会”建立的“国家是具体自由的现实”。

因此,黑格尔的作为法哲学理论体系基本点的“自由意志”,最初并没有具体和可观的存在,但是随着其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后来慢慢具备了可观和具体的存在,而且在国家中体现了自由,但是黑格尔的哲学理论体系中所说的“国家”并不是现实世界里的任何一个国家,而是他的法哲学意义上的国家。

三、自由概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哲学家提出的“天赋人权”到后来的“自由思想”,这些理论都为后来黑格尔的法学哲学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黑格尔提出了“自由意志”和“自由思维”的说法,并且对其进行界定。他认为,“自由意志”与“自由思维”是人生来便有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卢梭等人说的“天赋人权”理论里的“自由”,是以政治学的眼光看待和主张人“自由”的权利,黑格尔却认为“自由思维”是人的本质,是人具有创造性的主体。这与卢梭等人的观点并不相同。文中之前提到过,黑格尔认为,“自由思维”必须对认识成果实行“理解”。在“自由思维”实行“理解”时并不会因为个体感情与内心情绪而受到限制,也不并为外在的权威所制约,“自由思维”所追求的是作为哲学方面的真理。

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体系是把主体的“自由思维”通过“自由意志”外化,

在外化的过程中持续除去个体意志的主观性和特殊性以及偶然性,以达到“自由王国”的过程,这个“自由王国”必须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所有权的取得,才让人的理性,也就是单个人的自由,得以存在。很显然,若是一个人只有自己的劳动力,并没有其他任何财产的话,不论在哪种社会中,都要给那些已经占有生产资料的人做奴隶。从理想主义的角度出发来看,每个人都有意志自由,把在任何物体中体现自己的意志,从而让这个物体属于自己,每个人的“自由意志”都是平等的。但是,这种“自由意志”的平等,并不是要求每个人的财产一律平等,但至少人人都应该具有财产。

黑格尔的“自由意志”得到了形式上的存在后,又从别人的“自由意志”里得到对自己“自由意志”的认同,从而以“不法”除去“自由意志”里不良的成分,由此过渡至“道德”。在道德之中,“自由意志”被规定为和现存的世界互相对立的主观单一性质。“现存的世界”里内在的东西是善。因此,“自由意志”从外在上看就是现存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是由国家、市民社会以及家庭这三者集体构成的世界,在内在方面表现为善。在《法哲学原理》这本书中,黑格尔通过阐明市民社会理论,证实了市民社会和国家二者的关系,体现出市民社会所具有的民间性,也表现了国家的自由意识和科学意识。正因为科学与国家皆为“自由思维”“理解”的产物,皆是被思考得出的客观真理与合理认识。因此可知,黑格尔的法哲学理论体系里面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皆为其“自由意志”的两个具体体现,相比于市民社会而言,不管从自由意志还是从范围上来说,国家都展示出了更加强大的力量。后来相关政治家在创造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黑格尔的国家理论和市民社会都为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黑格尔“自由王国”的国家的形成过程,就是其自由意志外化的过程,往大里说便是人类的自由意志外化的过程,所以在世界实现了外在的自由。

综上所述,我认为,对于人类的创造性认识和实践性活动而言,黑格尔的自由概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启迪意义。黑格尔的理论也恰恰是现代人自由的真正扞卫者。

市民社会理论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 邓正来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一、市民社会理念(idea of civil society)于近一、二十年间的复兴与拓深,几近形成一股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市民社会思潮”。当然,所要复兴者并不是同一的市民社会概念:他们或援用洛克的社会先于国家因而国家受制于其对社会的承诺的观点,或诉诸孟德斯鸠以及承继了孟氏的托克维尔的分立自治及相互制衡的观点(即指社会由其政治社会予以界定,但作为政治社会的强大的君主制须受制于法治,而法治则需按分权原则独立的“中间机构”来加以捍卫的观点),或采用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观点融入其思想的黑格尔的观点(即认为体现个殊性的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但在伦理上并不自足,从而需要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对其加以救济的观点),或引证马克思将黑格尔观点头足倒置而形成的基础(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含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以及主要接受黑格尔观点并对马克思“市民社会-国家”框架进行修正并在“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命题之外的上层建筑内部提出一个关键的次位命题即“市民社会-国家”关系的观点,或依据哈贝马斯那种凭藉非马克思思想资源但却对市民社会做出民主阐释的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等等不一而论。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因为市民社会思想发展之脉络在历史上太过庞杂且缺乏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1〕以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市民社会理论所标示的侧重点的差异,二是因为当下的论者或行动者往往都是根据一己的目的而择取其所需要的理论资源的〔2〕。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当下所要复兴的市民社会理念,套用查尔斯?泰勒的话说,“并不是那个使用了数个世纪的、与…政治社会?具有相同含义的古老概念,而是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的一个比较性概念。此一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并部分独立于国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3〕。 驱动市民社会理念于当下复兴的一个较为深久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初显并于二十世纪中叶炽盛的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这在现实世界中表证为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市民社会的渗透或侵吞〔4〕。为对此种猖獗的“国家主义”做出回应,人们开始诉诸市民社会理念,试图对国家与社会间极度的紧张做出检讨、批判和调整,以求透过对市民社会的重塑和捍卫来重构国家与社会间应有的良性关系。例如,约翰?基恩力图通过捍卫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界分来推进欧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Michael Walzer 建议用市民社会的理念来统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民族主义的理想;Daniel Bell 甚至呼吁在美国复兴市民社会,以此作为抵御日益扩张的国家科层制〔5〕。 然而,促使市民社会理念复兴运动的更为直接的导因,乃是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为摆脱集权式统治而进行社会转型的过程;雅克?拉尼克(Jacqaes Rupnik) 就曾将1968年至1978年间波兰的政治发展概括为“修正主义的终结与市民社会的再生,”或者说,乃是依凭市民社会理念展开自下而上的努力斗争的结果〔6〕;爱德华?希尔斯则认为,这是市民社会观念浮现的结果,因为集权式国家在消解市民社会的同时却无力根除市民社会的观念,“正如魔鬼的观念在企图限制并剥夺魔鬼一切权力的神学中得以保存一样。”〔7〕此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实际上所有西方的思潮流派都视东欧诸国及前苏联的“社会转型”为西方价值、理念和制度的胜利〔8〕;这一判断的深层预设,就市民社会而言,乃是指立基于西方经验或观念的市民社会而型构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那种可以跨越空间、超越文化或传统的具有普世效度(universal validity) 的结构性框架。正是基于这一预设,市民社会就被认为不仅仅是一种可以用来对抗或抵御暴政、集权式统治的必要的手段,而且还是一种应被视为当然的目的〔9〕。这种将市民社会不仅视为手段而且还设定为目的的观点,其要害在于市民社会理念的运用不会因“后共产主义”的到来而终止,相反将在由此向真正民主自由的市民社会的迈进过程中持续得到使用。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黑格尔的哲学是关于客观精神的哲学,客观精神实际上主要指社会意识,其包含抽象法、道德和伦理三个环节。抽象法是人所享有的一般权利,道德是人内心主观意志的体现,伦理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道德与伦理既相区分又相统一的关系尤其体现在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之中。 首先,市民社会是由每个各自独立而又彼此相互依赖的特殊个人所构成的共同体或联合体。市民社会具有两个主要原则:其一,作为特殊的个体,市民社会的成员本身都是相互独立的,每个人都是以自身为目的:“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以及自然必然性与任性的混合体来说,它是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其二,由于市民社会的成员在本质上的相关性,个体以自身为目的,其它人作为“中介”,达到自身目的和满足需要。为了欲求的实现,个体必须与他人合作、同舟共济、彼此互利,“我既从别人那里取得满足的手段,我就得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同时我也不得不生产满足别人的手段。” 其次,市民社会是“需要的体系”,是物质生活的领域。黑格尔所说的“需要”,即指人们的物质生活、物质利益的“需要”,它是市民社会众多个体彼此联系的纽带。“需要体系”中的人是通过相互依赖的生产劳动取得财富,来满足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各种需要的,而这种需要又是“人”的目的和活动,它和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们通过劳动,把自然界所给予的原料改造成适合于满足他们多样化需要的形式,并且人还能对自己需要的情欲加以抑制。第三,市民社会必须通过“警察和同业公会”组织,用“司法”维护市民所有权,以预防社会危险和保护个人的生命财产。黑格尔宣称,对市民财产和人格的侵犯是有社会危险性的犯罪行动,应当通过警察和同业公会来预防这种社会危险和保障市民生命财产。警察和同业公会是增进个人特殊福利的组织,“如果说警察主要地以外部的方式保护和保全特殊利益的话,那么,同业公会主要是以社会成员的内部方式实现和促进特殊利益。”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结33 杨培元2013010227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反映马克思思想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读了这篇文章,我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了更深的体会,也通过结合马克思的其他著作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认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指出德国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哲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革命消灭德国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文章的结构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宗教批判(1—7)、德国现状分析(8—21)、德国的理论(22—27)以及德国应该怎么办(28—48)。行文思路是先以历史上对宗教的批判为引子,通过对比提出对政治和法的批判,引出全文中心。接着通过对德国现状的描述和分析证明德国制度的落后以及哲学理论水平的先进性(通过与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从而得出应该消灭旧制度并批判德国哲学来实现变革。最后马克思提出了自己对德国未来变革的解决方法。 马克思出身于法学世家,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法学熏陶。在大学学习法律期间,马克思的法学思想深受康德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尤其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后期,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曾经遇到了一系需要说明的法律问题: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贫困,等等。当时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受到黑格尔法哲学的支配,认为法是“理性”或“理念”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在这种法观念的影响下,尽管马克思想努力用他自己的知识来说明这一系列问题,但又总是回答的不满意。马克思遇到的这一障碍使他逐渐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看到黑格尔国家和法的观点同社会现实的矛盾。推动马克思去注意被以往法律思想家所轻视的经济问题,并且以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而要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必须同黑格尔法哲学彻底决裂,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问世的。1843年夏天,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手稿当时没有正式发表,直到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才第一次用原文(德文)并冠以现在的书名正式发表。不久以后.即1843年至1844年初,马克思又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在《德法年鉴》。 那么,《黑格尔法哲学》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中“法哲学”指的是什么?从我对全书的理解,法哲学应为一种国家哲学,即一种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一种意识形态。而黑格尔的法哲学就是普鲁士的国家哲学,是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工具,是为其存在的合理性做辩护的工具。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应该存在。”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黑格尔思想的对现存统治秩序的维护,因此也就顺里成章的成为普鲁士的统治思想。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用其激昂、锋芒毕露的笔锋,对现存的统治思想进行针峰相对的斗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背景分析

184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青年时期未完成的政治哲学残篇,写于1843,该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的批判性分析。《批判》一书其中部分遗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个标题是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首次发表的时候加上去的。 、人物简介黑格尔(1770-1831)全名: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国家哲 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最完整的的表现。 黑格尔思想前后也不是一致的。 (1)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 他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于兴盛,对当时德国的四分五裂表示不满和悲愤。 (2)晚年的黑格尔思想逐渐趋于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 士专制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 二、社会历史背景 (1 )德国社会状况: 19世纪初期,德国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政治分裂的封建国家。 经济上,长期的战争和封建割据,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政治上,众多的公国,自由城市,独立王国,诸侯

国,皇室领地等构成了德意志帝国,但是帝国皇帝并未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封建势力依然庞大。 (2)思想状况: 随着普鲁士王国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实力日趋强大,众多的德国人将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普 鲁士王国的强盛方面。黑格尔就是其中一位。 19世纪,英法正在开展工业革命,深受工业革命影响,德国的工业也日益发展,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传统的王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新的政治理论 给予说明和协调。 (3)黑格尔《原理》形成背景: 恰好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则赋予德国思想界以解放和革命的因素。 正是在此背景下,黑格尔在沿袭唯心主义思想的同时,又发展了辨证的思维一一即看到 事物存在的同时,也看到了它必将消亡的一面。 在此思想指导下,黑格尔对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制度进行了哲学的批判和认识,写作了《法哲学原理》(philosophy of right)(1821年)。一方面,他力图证明普鲁士君主立宪制度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辨证的思维又赋予他这种哲学论证以某种程度的革命性。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读后感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读后感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界定的批判以及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本质的揭露,初步创立了唯物史观理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读后感篇一 唯物史观的确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人类做出的一大贡献,这个理论的创立不仅与两人的精神特质相关,也是理论历史发展的必然。一般来说,一种新思想、新观点的萌生总是在旧体系的“母体”中孕育和发展的,孕育唯物史观的“母体”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马克思是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逐步创立唯物史观的。 1846年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目前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最终确立的标志,但唯物史观理论经历了一个初步创立、逐步形成与最终确立的过程,笔者认为1843年马克思的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唯物史观思想的初步创立。 一、求学与思考――理论学习和继承 在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前夕,马克思还没有确立起自己的哲学观念体系。马克思中学毕业后,在柏林大学接触到了当时德国占统治地位的黑格尔学说,并成为一名青年黑格尔派者,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出一个人人都重视的、准确的、不依赖于具体经验的(先验的)法学概念,然后在实际的法中研究它的发展。

从马克思的思想历程来看,他并不是直接从黑格尔哲学进入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而是经过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中介。1841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 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虽然马克思在处理自我意识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既不同于黑格尔也不同于青年黑格尔派,但基本上还是信奉黑格尔哲学,是一名黑格尔主义者。 黑格尔的体系虽然是唯心的,但他的内容中却贯穿着历史方法,这使马克思受益很多,他完全继承了黑格尔的历史方法,借助黑格尔的方法,马克思最终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唯心主义而确立了唯物史观。 二、接触现实与批判――实践经验的积累 从1841年大学毕业直至1843年,马克思一直在为筹办和主编《莱茵报》而忙碌, 这是马克思实际参加政治斗争的时期,他遇到了以前从未遇到的对现实问题进行评价的问题,这也是马克思思想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对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政治斗争使他开始同黑格尔学说决裂,最终走向唯物史观。 1.《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的第一篇社会论文,在这里他对出版自由 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普鲁士颁布的新书报检查令,表面上是不同意对作家的写作加以限制,实际上只是在旧的限制上加上新的限制,马克思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这一检查令的虚伪性和反动性,指出反对出版自由,不仅是反人民的,而且是违反国家和法的本性的,是和理性国家的本质相违背的。 这里我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马克思的革命性,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他的世界观仍然是唯心的,把国家、法看作是人的理性、绝对精神、自由的反映,这是马克思投入到现实生活的第一步,是他逐步看清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的第一步。 2.1842年完成的《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论辩》中,马克思分析了莱 茵省议会辩论中各个等级的代表对待出版自由的不同态度,对妨碍人民言论和出版自由的专制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进行了又一次无情的批判,“在这里论战的不是个别的人,即是 等级”[1],这说明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人们在思想观点、政治态度上的对立是同等级地位的 对立分不开的。 同年,马克思以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为个案,用长达近46页的篇幅, 对在省议会辩论中的诸侯等级代表、贵族代表、城市代表、乡代表、报告人就一些法律条文的争论作了详细的解剖。在这些人的表现中,马克思看到了与黑格尔的理论完全不同的另一面,他进一步把等级地位的对立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在物质利益上的对立联系起来。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浅析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摘要: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他关于对立面的统一或否定之否定的更为广泛的哲学原理一个特殊的应用。“伦理实体冲突论”和“永恒正义”是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本文以英国著名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1]为例,浅析黑格尔悲剧理论在小说主人翁身上的应用与表现。 关键词:黑格尔悲剧理论《呼啸山庄》悲剧人物 引言 在西方美学史上,亚理士多德奠定了经典的悲剧理论,对悲剧的情节,人物,效果等方面作出了相对准确和完整的解释。在他之后,虽然有很多学者也对悲剧理论作出过某一方面的阐述,但大多没有突破亚理士多德的理论框架。直到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出现,他对悲剧理论运用辨证的方面加以阐述,强调了“冲突论”和“永恒正义”的观点,对悲剧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突破。 1、黑格尔悲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主要体现在:他提出悲剧本质的“冲突说”,黑格尔第一个将辨证法应用于悲剧批评,把悲剧看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过程。他认为矛盾冲突是悲剧的基础,是悲剧的推动力量[2]。他接着提出了悲剧冲突的类型,一种是由于客观条件产生的冲突,如自然原因,亲属关系,阶级地位等外在因素的冲突;另一种是心灵的冲突,黑格尔认为是理想的冲突[3]。 黑格尔在他的悲剧理论中还提出,悲剧的结局是“永恒的正义”或“永恒的公理”取得的胜利。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理士多德所说的“怜悯和恐惧”,而是愉快和振奋[4]。 2、《呼啸山庄》主要人物情节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著名的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偏僻荒原上的一座终日狂风呼啸的山庄。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从利物浦领回一个无家可归的弃儿,给他取名希斯克利夫,并待他如同亲生,却引起了儿子辛德雷的强烈不满和嫉妒,而女儿凯瑟琳与这个皮肤黝黑一身野气的孩子很快成了形影相随的伙伴。恩肖先生死后,希斯克利夫失去了保护,辛德雷少爷待他如同奴仆,并禁止妹妹与其玩耍。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孩提时的友谊不知不觉中已发展成真挚的爱情。相似的个性,相同的生活趣味和反抗目标,使他们互以对方的生存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但是在等级分明的社会里,凯瑟琳却难以嫁给希斯克利夫。当她做出天真的决定,答应嫁给画眉山庄的阔少,温文尔雅的林顿时,希斯克利夫突然失踪了。当晚,凯瑟琳站在狂风暴雨中大哭了一夜,重病一场,为日后的精神崩溃留下了隐患。三年后,希斯克利夫重新出现,已变成一个富人,他对凯瑟琳的爱情由于压抑和扭曲,其中夹杂着苦涩的恨与仇。这时已经是林顿

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他在经过了对黑格尔的崇拜到怀疑到批判的一个结晶,也是他从仰望巨人到超越巨人的一个里程碑。 随着普鲁士政府作出压制新闻自由的决定,青年黑格尔派在《莱茵报》上本已明显表现出的分歧进一步发展到彻底的分裂的程度。那些在柏林受布鲁诺·鲍威尔领导的青年黑格尔派分子,越来越倾向于与政治运动相脱离。马克思“从社会舞台退回到书房”,开始为《德法年鉴》撰稿。有两个因素促成了马克思对黑格尔政治学的看法:其一,他新近担任《莱茵报》编辑的经历,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制度的缺陷与黑格尔关于国家的论述的巨大分歧,他因此认为“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锁链,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的‘整个大厦的栋梁’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轻蔑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其二,阅读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对他产生的影响。费尔巴哈认为神学还没有被彻底摧毁,黑格尔哲学是它的最后一道理性壁垒,黑格尔哲学是神学的最后避难所,因此必须被摧毁。马克思的每一页都显示出了受费尔巴哈方法的影响。马克思赋予他的批判以一种费尔巴哈所缺少的社会历史的维度,但是他们两人的方法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点:他们都宣称黑格尔颠倒了主词和宾词的正当关系。马克思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实际的政治制度,以此揭示出黑格尔对观念与现实之间关系理解是错误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是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第261节到331节中关于国家的观点进行的批判。黑格尔的国家观主要有三点:(一)“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也就是说,国家是伦理精神的体现,这抹杀了剥削阶级的国家是残酷地剥削本国人民、侵略压迫他国和其他民族的机器的大量事实;(二)“国家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东西”即国家是独立自存、永恒的、绝对合理的国家;(三)由于国家是客观精神,所以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马克思在这篇导言里告诉我们在德国要实现真正的解放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是哲学和无产阶级,“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 一、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原因 马克思并没一开始就向黑格尔法哲学开火,而是一步步地向它迈进。 (一)德国的宗教批判为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希腊和中世纪,政治生活因素与社会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现在,政治国家才从社会生活中抽象出来。“政治制度到现在为止一直是宗教的领域,是人民生活的宗教,是同人民生活现实性的人间存在相对立的人民生活普遍性的上天。”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因此,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这种对于宗教的批判结束之后,人们便要“伸手去摘取真实的花朵”。于是,人们便能从虚幻的世界醒来面对现世的困境,开始关注自己的解放和现实的幸福,因此宗教的批判是一切批判的前提,是转而对掌握着群众的德国法哲学批判的基础。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刘文洲 认识论要解决的是我们对事物认识何以发生,由此而来的是我们的知识普遍性和真理性从何而来,适用于那些范围等等问题。这一问题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之后,成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黑格尔作为一个近代集大成的哲学家是不可能回避认识论问题的。本文就以《小逻辑》为核心就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进行浅析。 一、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黑格尔认识论的基础 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是在批判继承了休谟、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人认识论思想下形成的,他在坚持意识在先,物质在后的本体论基础上,在对理性的坚信下,认为外在的“客观思想”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当然他的同一性与唯物主义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大不相同,黑格尔所指的思维,不仅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且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过是绝对理念发展的最高产物。在黑格尔看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指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与自己相符合。黑格尔说,“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考察。”①一切存在都不过是思维的异化物,是绝对理念的外壳,而绝对理念则是万物的内在根据和核心。 为了论证思维的客观性,黑格尔指出,“个体生灭无常,而类则是其中持续存在的东西,而且重现在每一个体中,类的存在只有反思才能认识。”②也是说类作为类是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觉的到的,只能被我们的理性所把握。外界一切事物的真相,必然是思维所思的那样,思维就是对对象真理的揭示。所以,黑格尔说:“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是: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③而“当我们把思维认为是一切自然和精神事物的真实共性时,思维便统摄这一切而成为这一切的基础了。”④黑格尔要告诉我们的是,既然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只能为思维去把握,那么它就是思维所思的样子,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思维了。这一思维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只能是绝对理念。在这里黑格尔固然将客观事物的‘一般’与人们反映的‘一般’概念相混同,从而把人脑中的概念客观化,但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这个客观化的绝对理念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黑格尔在《自然哲学》说明他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如果说真理在主观意义是观念和对象的一致,那么在客观意义上真实的东西则意味着客体、事物同其 ①黑格尔《小逻辑》3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 ②同上书,75页。 ③同上书,120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 马克思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为神祗所作的雄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2—这是为这项工作尽的一份力—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国进行的。 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1843年的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 不错,德国历史自夸有过一个运动,在历史的长空中,没有一个国家曾经是

浅析黑格尔对哲学的定义

浅析黑格尔对哲学的定义 黑格尔认为哲学所要把握的最高统一是主观的“思”与客观的“是”的统一,主张用绝对者去把握主客观统一,认为一切都是包含对立统一的,不能局限于对立,要上升到统一。 标签:黑格尔;哲学观;辩证统一 黑格尔哲学与近代西欧哲学一样,认为哲学所要把握的最高统一是主观的“思”与客观的“是”的统一。主张用绝对者去把握主客观统一。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从动态出发,发展变化,与形式逻辑不一样,形式逻辑认识是就是,非就是非,而在黑格尔看来,是也可以是非,非也可以是是,是与非不是绝对对立的。他将绝对精神当作世界最高者,认为世界上一切都只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当思维去“思”世界本质,并把它“思”出来,这个思维就把握世界的本质,这就是精神。精神是客观精神,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客观的,而精神把握世界的本质,所以也就是客观的。绝对精神不依赖于任何东西产生,而万物却依赖它产生,只有是绝对的,才能成为本体、本源,万物从它产生,最后又回归于它。哲学是为解释世界,就要找到世界存在的理由,而理由即是共相,就是最普遍的东西。黑格尔将哲学定义为:思维是对自身思维的反思。绝对精神首先要进行自我反思,在自身中演绎、审视自己,在思维中如何进行合乎逻辑的演化,进行思维。他的哲学首先对两种哲学作风进行了批评:任性的作风→不注重逻辑,怀疑主义→浅薄的作风。黑格尔认为,每个内容都需要遵循正反合的方法展开。 黑格尔哲学对时代文化不是以外在态度而是以内在态度来探索时代文化本质(真理),以与内容相一致的方法研究真理。黑格尔在《小逻辑·导言》第一节提出“哲学的对象和宗教的对象诚然大体上是相同的。两者皆以真理为对象,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即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是真理。此外,两者皆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上帝(即二者的真理)的关系。” 哲学同经验、文化等并不是并列外在关系,而是对其它文化、知识等的概括,使其上升到理念(本质)。过去那些平和,都只是表面的,矛盾是存在的。黑格尔哲学认为存在矛盾是极其正常的,并且非常喜欢。否认矛盾是很坏的成见,因为这些成见是用有限思维(范畴)去把握无限丰富的内容,并没有上升到理念。黑格尔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只有哲学能把握真理(无限)。而把握真理就是要靠思维的反思,黑格尔的反思与一般反思不同。一般反思是指反射、反思,用抽象、片面进行思维。而黑格尔的反思是在思维之后反思,深思熟虑,从事实上升到理念。这里事实一般认为是由知性所把握的东西,通常我们认为这是具体的,但是在黑格尔看来,靠感性、知性、经验所把握的个别东西,这是抽象的,而只有靠理性把握普遍本质的东西才是具体的。知性思维虽然也谋求统一,这是无差别同一,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而理性思维是辩证统一思维,黑格尔并不否认知性思维,但知性思维是不足的、不全面的。所以,黑格尔又给哲学下了一个定义:用具体的概念、理念来研究真理(绝对)。他说:“真理的王国是哲学最熟悉的领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关于市民社会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论断,是对市民社会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全部物质交往关系的总体把握。在马克思那里,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交往关系只是全部社会物质关系的本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却遭到不同立场研究者们的误解。只有消除这些误解,才能发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蕴含的巨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物质交往关系/市场经济 【正文】 近20年来,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纷纷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达着不尽相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有西方学者认为,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已经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形成了一个所谓“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鉴于这场讨论的复杂性,这个话语体系是声音混杂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混杂的“话语体系”中,所谓“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格外响亮。一些自称为马克思继承者的思想家,例如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等人,着眼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将市民社会视为存在于政治国家之外的文化批判领域,认为只有通过对这一“公共领域”的建设,才能抵抗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对人和社会所实施的新异化。他们的观点在西方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 “市民社会”是一个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概念。那么,这一概念与当今人们所使用的同一概念是一致的吗?哈贝马斯等人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性拓展吗?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实的社会实践所迫切需要的。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和深化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市民社会是指由相互需要的契约关系而将人们联系起来的市场交往体系及其保障机制。黑格尔认为,这是一个区别于家庭和国家的社会领域。它虽然独立但是却不自足、不完善,需要通过国家的强制统合才能达到人与人真正的联合。因此,黑格尔认为,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上,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为市民社会提供最终的伦理根据。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考察,在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早期的马克思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过程,就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完成的。马克思主要是在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因此,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它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基本规定;另一方面,他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颠倒了过来。 首先,马克思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之前的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人已经看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必然趋势,但是,他们却主要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论证这一趋势的。他们认为,社会之所以独立于国家,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决定的。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这种自由的权利是“天赋的”,国家只是人们对自己天赋的自然权利让渡的结果,是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根据这种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阐述的社会政治理论,社会是人类联合的本然状态,政治国家只是为它服务的工具。与传统的君权神授论相比,这种社会政治理论的结论是革命性的,直至今天它仍然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但是,这种社会政治哲学的论证方法却是非历史的、抽象的,近代以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 马克思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为神祗所作的雄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2—这是为这项工作尽的一份力—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国进行的。 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1843年的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

黑格尔哲学思想诠释

黑格尔 哲学思想诠释吴琼刘学义/著 1.黑格尔哲学概况 欧洲哲学史上的四位大师级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得、黑格尔 ○1黑格尔哲学产生的条件 黑格尔的时代是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时代,亦即法国革命的时代。早在17世纪中叶,荷兰就取得先进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地位。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早在1688年完成,建立与贵族妥协的资产阶级政权。美国于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法国革命时期达到高潮。 黑格尔是当时德国封建实力强大而资产阶级却比较软弱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哲学家。 德国资产阶级软弱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1当时德国在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 ○2农民没有得到解放,技术和工商业不发达。 ○3经济上的落后性决定了政治上的不统一。 ○2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来源 ○1古希腊唯心论与黑格尔哲学 爱利亚学派------否认生成或变化和多样性的真实性 他们说:唯一的真实是“有”。唯“有”在,而“生成”是虚无,是一种幻觉。“有”是“一”,而唯“一”在;“多”是虚无。 爱利亚派的哲学并不否认外部世界的存在,而否认它是真实存在,否认它的真实性。不管什么存在、生成、多样性、运动等等,都只是显现。综上课得出:第一、在者不实:第二、实者不在 ○2柏拉图- 柏拉图认为,共相、理念是普遍性的东西是世界的绝对基础。世界中的事物是共相或理念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是根据上帝铭刻与质料之上的理念的印象制造出来的。柏拉图所谓的“质料”是无形式、无特点、无规定;它是虚空,是事物的无形式的基质。这种思想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客观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3亚里士多德 压力是多德提出质料和形式相结合的理论。他得形式相当柏拉图的理念,都是共相。但是他否认形式、理念、共相在一个与现世分离的世界中友其独自的实存。例如:金子是黄色的,这里的“黄”是没有离开金子的独立实存的。因此,共相不像柏拉图所色相的那样有其与事物分离的实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质料与形式相结合时,形式在逻辑上是在先德,质料在逻辑上是其次。 亚里士多德关于“潜能”和“现实”的区别学说;黑格尔的“内”与“外”或“在”与“自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 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在其自身中是无,但却可以成为任何事物。它成为何物取决于加于其上的是什么样的共相或形式。例如:把质料加上白、蛋形、硬、可食等共相,我们看见的就是一个蛋。这样,质料自身确实是无,但它却潜在的是一切事物。因此,存在有一个从无形式的质料底层直到无质料的形式的顶层的连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探析

黑格尔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明确地区分开来,开启了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转向,他是思想史上全面阐释现代意义市民社会理论,并系统研究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开创者。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奠基性著作。黑格尔究竟怎样理解市民社会,黑格尔开启的现代市民社会理论与表征政治意义的传统市民社会理论有何异同,它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又有着哪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澄清这些问题,对于理解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脉络,对于把握中西市民社会的理论和现实差异,对于推进在我国学界已经形成热潮的市民社会问题的探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伦理的环节 市民社会理论是黑格尔法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法哲学是关于客观精神的哲学。客观精神实际上主要指社会意识,它分为法、道德和伦理三个环节,法哲学也相应地包含抽象法、道德和伦理三个环节。三个环节都是在不同形式和阶段上自由的体现,较高阶段比前一阶段更真实、更具体、更丰富,这是理念由“他在”而回复到自身的过程,是意志自由实现的过程。在抽象法的阶段只有抽象的和形式的自由,在道德阶段就有了主观的自由,伦理阶段是前两个环节的真理和统一,意志自由得到充分具体的实现。意志自由借助外物(特别是财产)以实现自身就是抽象法,在内心中实现就是道德,既通过外物又通过内心得到充分的现实性,就是伦理。[1]3、7、12市民社会是伦理自我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一种体现了特定意志自由的伦理实体。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伦理的发展即自由理念的实现又依次经历三个环节:家庭、市民社会、国家。这是一个由个别、特殊到普遍所构成的正、反、合的过程。要理解作为伦理实体的市民社会,就必须首先理解作为伦理实体起始阶段的家庭。黑格尔认为,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维系其存在的基本原则是“爱”。“作为精神的直接实体性的家庭,以爱为其规定,而爱是精神对自身统一的感觉。因此,在家庭中,人们的情绪就是意识到自己是在这种统一中、即在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实质中的个体性,从而使自己在其中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成为一个成员。”[2]175换言之,家庭因“爱”而获得其规定性,它是一种因爱的情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探析* 伍俊斌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广东行政学院政治学系,广东广州510053) 摘要:黑格尔明确区分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开启了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转向。自由理念的实现依次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三个环节。市民社会的成员既相互独立,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又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以他人为手段。国家超越并提升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内含需要的体系、司法、警察和同业公会三个环节。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颠倒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对两者的区分存在不彻底性,忽视了文化批判领域,存在着国家至上主义倾向。 关键词:黑格尔;市民社会;国家 中图分类号:B516.35文献标志码:A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方政治合法性思想分析研究”(06F02)

浅析黑格尔的政治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政治思想 一、黑格尔的生平简介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著名哲学家,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重要的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大学(符腾堡州的一所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他的一生没有多少重大事件。黑格尔青年时代非常热中于神秘主义,他后日的见解多少可以看成是最初他以为是神秘洞察的东西的理智化。1801年,在谢林的帮助下,他起先在耶拿大学当无俸讲师,他曾提到他在耶拿战役开始的前一天在耶拿写成了《精神现象学》,然后在纽伦堡大学当讲师,后来又在海德堡大学作教授(1816—1818),最后从1818年至逝世在柏林大学作教授,在以上各大学都讲授哲学。他晚年是一个普鲁士爱国者,是国家的忠仆,安享公认的哲学声望;但是在青年时代他却藐视普鲁士而景仰拿破仑,甚至为法军在耶拿的胜利而欢欣。柏林时期是黑格尔创作的高峰期。特别是1821年出版的《法哲学原理》。集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政治哲学。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二、黑格尔的主要政治思想 黑格尔的思想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在那个时期德国政治上的长期分裂,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市民等级中产生的资产阶级,依附于封建的政治势力,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曾激发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热情,但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害怕革命威胁自身的利益和安全,表现出既对封建制度不满,要求政治上统一的愿望,又害怕人民群众革命行动的两重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黑格尔针对这些弊病发表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再进一步应该说,黑格尔庞大的哲学体系是为他的政治思想服务的,他的哲学思辨也大量运用于其的政治著作中。黑格尔在年轻时代曾经是法国大革命的热情赞颂者,但此后他的观点渐趋保守,但一直支持君主宪政制度。 黑格尔的主要政治学著作是《法哲学原理》,该书论述了“自然法和政治科学的一般法则”。黑格尔开宗明义的宣布:他的目标不是向世人推荐一种政治思想,而是阐述和澄清现代国家的概念——也正是这个原则划清了现代政治学和以往政治学的界限。在黑格尔看来,政治理论不能规定只能描述,只有当“生活形式变得不合时宜时”,哲学才出场,即哲学是迟到的,它来不及教导人们生活是什么样子。“理解事物是什么,这是哲学的任务”,因为要对事物是什么做出回答,这需要理性。这种立场用黑格尔的名言来表述就是“密涅瓦的猫头鹰总在黄昏时候起飞”。黑格尔认为,古代国家和现代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整体上都是服务于表面上自给自足的私人追求。这个整体部分即现代国家的市民社会,涉及一定的社会结构如财产法、警察制度、行业同盟等等相伴随的经济生活领域。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权利就是法,即原来是自在的法,现在被制定为法律。”因此,这里的法所指的是法律基础,黑格尔主要是从意志自由的角度来谈。意志自由是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意识从最初的感觉阶段发展到自由阶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充满着对立和统一,意志的自由就是通过每个环节的自我扬弃逐步实现的。因而黑格尔强调,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其结果,而要注重其结果及其产生过程。他对权利的论述就包括了一系列的辩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权利由潜在状态进一步步发展到自在自为状态,最后达到自己的高级阶段即自由形态。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象征着了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一)关于政治学的观点黑格尔的主要政治学著作是《法哲学原理》,该书论述了“自然法和政治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