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背景分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背景分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背景分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背景分析

184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青年时期未完成的政治哲学残篇,写于1843 年,该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的批判性分析,从260--313这一部分开始,带有笔记、评注性质。《批判》一书其中部分遗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个标题是1927 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首次发表的时候加上去的。

一、人物简介

黑格尔(1770-1831)全名: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最完整的的表现。

黑格尔思想前后也不是一致的。

(1)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他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于兴盛,对当时德国的四分五裂表示不满和悲愤。

(2)晚年的黑格尔思想逐渐趋于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士专制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

二、社会历史背景

(1)德国社会状况:

19世纪初期,德国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政治分裂的封建国家。

经济上,长期的战争和封建割据,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政治上,众多的公国,自由城市,独立王国,诸侯国,皇室领地等构成了德意志帝国,但是帝国皇帝并未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封建势力依然庞大。

(2)思想状况:

随着普鲁士王国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实力日趋强大,众多的德国人将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普鲁士王国的强盛方面。黑格尔就是其中一位。

19世纪,英法正在开展工业革命,深受工业革命影响,德国的工业也日益发展,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传统的王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新的政治理论给予说明和协调。

(3)黑格尔《原理》形成背景:

恰好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1517),赋予德国思想界以解放和革命的因素。正是在此背景下黑色格尔在沿袭唯心主义思想的同时,又发展了辨证的思维——即看到事物存在的同时,也看到了它必将消亡的一面。

在此思想指导下,黑格尔对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制度进行了哲学的批判和认识,写作了《法哲学原理》(philosophy of right)(1821年)。一方面,他力图证明普鲁士君主立宪制度

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辨证的思维又赋予他这种哲学论证以某种程度的革命性。

黑格尔的这种思想代表了19世纪德国大多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立场,两重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一方面,他们对封建专制制度表示不满,要求废除封建关系,主张改革,实现国家和民族一。

另一方面,由于对国家的依赖性以及对人民的畏惧,又拜倒在君主权力之下,希望在君主制的范围内实现某种改良。

德国的资产阶级希望社会变革,但是不愿意付出代价,他们对法国大革命向往和热情完全是德国式的,即只向往他的自由平等原则,但不是革命行动,德国仅仅在思想上伴随了法国革命的进程。

那么,德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它是由19世纪德国社会状况决定的,封建势力强大。

三、思想背景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产生了深刻影响。

费尔巴哈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早在1839 年在《哈雷年鉴》上发表的《黑格尔哲学批判》一文, 就标志着他同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公开的、彻底的决裂。随后, 他于1841 年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 特别是1843 年发表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更加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观点。

《纲要》写道:“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只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承受着,被,即客体)。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4] (P115) 因此,“我们只要经常将宾词当作主词,将主体当作客体和原则,也就是说, 只要将思辨哲学颠倒过来,就能得到毫无掩饰的、纯粹的、显明的真理。”费尔巴哈的这一唯物主义方法彻底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方法,把被颠倒的主客体关系再次颠倒过来。对马克思写作《批判》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评价《刚纲要》: “费尔巴哈的警句只有一点不能使我满意, 这就是: 他过多地强调自然而过少地强调政治。”从信的上述内容不难断定: ( 1) 马克思对《纲要》中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 包括费尔巴哈的颠倒方法是肯定的。

此外,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遇到的困惑也促使其研究黑格尔的国家观问题。

因此,结合现实,马克思逐渐以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德国的思想界和自己的思想。在关注普通人命运的同时,他开始运用唯物辨证的思想和方法来观察与评价德国的思想和现实,并思考人类的终极目的。在该部分中,马克思开始反思人类政治活动的目的,触及人的解放议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就产生于这样一种思想和社会背景之中。

四、逻辑结构

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是按照两个逻辑线索展开的。

其一,马克思主要是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政治分析工具,在批判中建构唯物辨证的政治方法论。

其二,马克思结合德国和整个西欧的政治状况,从王权、行政权和立法权,三个部分,对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进行批判分析,其中主要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从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马克思并未像费尔巴哈那样对黑格尔全部思想作批判,甚至也没有对黑格尔的全部法哲学思想作批判,他选择的批判内容具有政治哲学指向,其中主要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关于官僚政治的深切批判以及民主政治的阐述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在该部分中,马克思开始反思人类政治活动的目的,触及人的解放议题。

2、(1)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在市民社会、国家和法的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市民社会决定法的论断。

黑格尔认为,国家是宇宙精神的表现,是决定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创造性因素。由此出发,他把家庭和市民社会归属于国家的概念领域。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看来,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是伦理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和狭窄的普遍性的领域”,市民社会是“特殊的领域”,国家是“普通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国家是“客观精神”发展的顶点和最高体现,因而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东西”。[7]所以,国家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决定力量,家庭和市民社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它们是从属于国家的,它们的存在是以国家的存在为转移的。

马克思针对黑格尔上述有关国家、市民社会和家庭关系的分析指出,黑格尔的这些观点是“集法哲学和黑格尔全部哲学的神主义之大成。”[8]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马克思整个批判过程的核心所在。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观点完全颠倒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把国家这种上层建筑当作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而把社会的经济关系当作派生的东西。用马克思的原话讲是“条件变成了被制约的东西,规定其他东西的东西变成了它的产品的产品”。

[9]在黑格尔那里,不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而是国家和法决定市民社会。

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学观,明确作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结论。他指出,在黑格尔那里“国家是从家庭和市民社会中无意识地偶然地产生出来的。家庭和市民社会仿佛是黑暗的天然基础,从这一基础燃起国家的火炬。”

[10]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夏正的活动者。黑格尔的思辩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了。马克思把这种头足倒置的观点称之为“逻辑的泛神论的神秘主义”。马克思还指出,国家不可能超越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领域。“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真正构成部分,是意志所具有的现实的精神实在性,它们是国家存在的方式。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11]国家和法如果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要获得国家和法历史发展的钥匙,不应当到被黑格

尔描绘成“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是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最光辉的成就之一。

(2)马克思通过剖析“长子继承制”这一法律问题,揭示了财产关系对法的决定作用。

黑格尔认为,在市民社会的各个等级中有这样一个等级,它所包含的原则本身就能够构成某种政治关系,这就是自然伦理等级(农民等级,确切地说是拥有权势的农民等级,即贵族领主),它以家庭生活为基础,而在生活资料方面则以地产为基础。由于这个等级具有不可转让的长子继承的世袭领地,它的财产既不依赖于国家财产,又与职业没有保障无关,与利润的追逐及财产的任何可塑性无关,他们既不仰仗于行政权的恩宠,也不抑仗于群众的青睐。这样,他们就能够毫无阻碍地出来为国家做事。因为,政治情绪是与财产无关的,长子继承权只有和政治结合起来才有意义。可见,在黑格尔那里,长子继承权这一法律现象不是根源于现实的财产关系,而是依附于政治国家,把长子继承制当作国家对私有财产的支配权的证明。

马克思认为“法和国家的全部内容”乃是财产,法和财产关系的联系可以表述为法是财产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财产关系则是法的内容。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和被黑格尔描绘成国家对私有财产的支配权的长子继承制,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的法律规定才具有私有财产性质的一个“已经得到实现”的事实,而不是真正的权利。不是政治国家和长子继承制决定着私有财产,而是私有财产决定着国家和长子继承制。“实际上长子继承制是土地占有制本身的结果,是已经硬化了的私有财产,是最独立和最发达的私有财产”。[12]黑格尔倒因为果,倒果为因,把被决定性因素变成了决定性因素。

(3)马克思批驳了黑格尔关于国家与个人关系的原则,科学地解决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统一性问题

在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黑格尔认为个人的“具体自由”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实现,个人的特殊利益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得到完全的发展,而且个人的特殊利益还要以政治国家为代表的普遍利益为目的。在此前提下,普遍利益不能离开个人的特殊利益而完成;同时,个人利益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生活,也是为普遍利益而生活。只有这样,国家与个人才算真正的结合。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解决国家与个人关系的原则实际上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即个人对国家的无条件服从。这不仅否定了启蒙思想家们的“人民主权”论,把人们排除在社会管理之外,而且所谓的国家与个人的结合也只能是表象的。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提出重视个人权利,突出个人对国家的能动作用的思想。

(4)马克思反对黑格尔对君主权力的崇拜,指出只有在真正的民主制国家才能实现“人民主权”

黑格尔根据理念是普遍性、特殊性和单一性三环节的有机统一和国家是理念的体现的思想,反对把国家的各种权利看作是彼此独立或彼此限制的,认为立法权相当于概念的普遍性

环节、行政权(包括司法权)相当于特殊性环节,王权相当于立法与行政权的统一。

马克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关于国家权力统一性的观点,认为这与启蒙学者把行政权和审判权看作是对立物相比,是黑格尔的独到之处。看到了黑格尔所推崇的君主不同于专制君主,而是立宪君主。但是,马克思同时也看到了黑格尔崇拜君主制的一面,深刻地批判了黑格尔抬高君主主权,贬低人民主权的观点。马克思指出:一切国家形式只要“它们有几分不同于民主制,就有几分不是真理”。[13]主权这个概念本身就表示唯一的最高权力,不可能由双重主权的存在,更不可能有与自己对立的存在。要么君主主权,要么人民主权,二者必居其一。

(5)马克思运用辩正唯物主义的法学方法论,深刻批判了黑格尔把法哲学变成了应用逻辑学的唯心主义法学方法论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把“法哲学”变成了“逻辑学”的补充和应用,表面上看他虽然研究的是法,实际上在他那里整个法哲学只不过是对逻辑学的补充,一切都变成了范畴,变成范畴的自我运动和相互过渡,这是黑格尔《逻辑学》的根本内容,也是他在《法哲学原理》中运用的方法。由此,黑格尔才颠倒了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主张国家和法决定市民社会。

马克思正好与黑格尔相反,认为第一性的东西是“事物的逻辑”,即现实事物发展的规律,而黑格尔却认为第一性的东西是“逻辑本身”,即理念、概念之类。马克思明确指出,“法哲学”不应是“逻辑学”的补充,反之,逻辑、概念应该是反映、说明、论证法律、政治、社会和国家的现实发展的东西。尽管黑格尔竭力以一元论的方式,通过“绝对理念”来统摄万象,但他却不可避免要陷入二元论。当然,马克思不仅看到了黑格尔思维进程的根本缺陷,还看到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马克思扬弃了他的辩证法,认真区别了他的糟粕和精华,提出要用对立面的有机统一来代替黑格尔那种二元论表现出来的神秘主义,认为只有在矛盾分析的基础上“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才能克服黑格尔的缺陷。

总之,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在法学本体论和法学方法论两个方面都突破和超越了黑格尔,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结论和启示

(1)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建立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正确逻辑。(此时的市民社会带有局限性)

(2)财产关系决定政治关系,而不是政治关系决定财产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发现:整治关系随着财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在马克思看来,国家不过是由市民社会自身的矛盾产生的虚幻共同体(国家表面上代表大众共同利益,实际上仅代表有产者的利益)。

(4)马克思在批判中指出消灭旧的政权,建立新的政权需要通过革命(暴力)的手段。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笔记专题一: 教师专业化的源与流一、教师专业化动因(一)教师专业化的背景 1、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一次性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教师培养体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教育能力,成为教育改革不得不首要解决的问题。 2、终身教育思潮的提出 3、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期望转嫁于教师(二)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1、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1966 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在会上提出并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2、教师专业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二、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变化的历程可分为非专门化-专门化-专业化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一)教师非专门化阶段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教师职业所以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其社会基础是: ① 教育是少数统治阶级的特权,学生数量少。 ② 社会还没有普及教育,教师需求量小,没有大量培养的社会需求。 (二)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 1681 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 1 / 22

(La Salle)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成为世界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 1695 年德国法兰克在哈雷创办了一所师资养成所,施以师范教育,成为德国师范教育的先驱。 1795 年法国在巴黎设公立师范学校, 1810 年设立高等师范学校。 1832 年法国颁布统一的师范学校系统,统一隶属中央。 1833 年的《基佐法案》明确规定各省均设师范学校一所。 从 1870 年到 1890 年,世界许多国家颁布法规设立师范学校,中国也是在这个时代,即 1897 年创立了以专门培养教师为主的师范学校。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的诞生与变革,标志着教师职业经验化、随意化的解冻以及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开始。 通过设立独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定向专业化培养的社会基础是: ① 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对劳动力教育程度的新需要。 ② 广泛实施的普及教育基础教育师资的大量需求。 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了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普及中等教育促进了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三)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 20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结33 杨培元2013010227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反映马克思思想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读了这篇文章,我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了更深的体会,也通过结合马克思的其他著作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认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指出德国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哲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革命消灭德国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文章的结构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宗教批判(1—7)、德国现状分析(8—21)、德国的理论(22—27)以及德国应该怎么办(28—48)。行文思路是先以历史上对宗教的批判为引子,通过对比提出对政治和法的批判,引出全文中心。接着通过对德国现状的描述和分析证明德国制度的落后以及哲学理论水平的先进性(通过与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从而得出应该消灭旧制度并批判德国哲学来实现变革。最后马克思提出了自己对德国未来变革的解决方法。 马克思出身于法学世家,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法学熏陶。在大学学习法律期间,马克思的法学思想深受康德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尤其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后期,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曾经遇到了一系需要说明的法律问题: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贫困,等等。当时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受到黑格尔法哲学的支配,认为法是“理性”或“理念”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在这种法观念的影响下,尽管马克思想努力用他自己的知识来说明这一系列问题,但又总是回答的不满意。马克思遇到的这一障碍使他逐渐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看到黑格尔国家和法的观点同社会现实的矛盾。推动马克思去注意被以往法律思想家所轻视的经济问题,并且以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而要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必须同黑格尔法哲学彻底决裂,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问世的。1843年夏天,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手稿当时没有正式发表,直到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才第一次用原文(德文)并冠以现在的书名正式发表。不久以后.即1843年至1844年初,马克思又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在《德法年鉴》。 那么,《黑格尔法哲学》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中“法哲学”指的是什么?从我对全书的理解,法哲学应为一种国家哲学,即一种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一种意识形态。而黑格尔的法哲学就是普鲁士的国家哲学,是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工具,是为其存在的合理性做辩护的工具。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应该存在。”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黑格尔思想的对现存统治秩序的维护,因此也就顺里成章的成为普鲁士的统治思想。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用其激昂、锋芒毕露的笔锋,对现存的统治思想进行针峰相对的斗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三篇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 篇一 就德国而言,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对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从对德国宗教的批判角度着笔,以开篇显志的议论笔法,直接指出,已对完成对宗教问题的批判的德国正面临着来自社会各个领域与方向的新的批判,德国正处于遽速变革的时期。而批判将带来学习和思考,带来新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一一思维着的精神。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第二段马克思即表明了自身立场,即人与宗教间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作为唯物主义的伟大先驱,马克思坚定地持反宗教的批判观点,认定是人出于自身的意愿与欲望而创造了地位凌驾于自身之上的人,而非由以神祇为核心灵魂的宗教创造了比自己更为低等的人。而关于人为何要创造宗教这一问题,马克思则指明,宗教作为信仰的皈依,是人在现实的苦难的重压下,希望求得拯救获得幸福的欲望的反映。而关于宗教,还有一种颇为有趣的比拟,是将宗教比作精神鸦片”。鸦片作为一种麻痹神经具有致幻力的老式毒品,除了许诺给人一个美好的梦境外,也具有调剂无聊生活,权作消遣的效用。但无论怎样说,马克思都指出了,宗教是用以麻痹人类的毒药,而麻痹人类势必会导致生产力低下,社会停滞不前,因此,宗教对德国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不容小觑,而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成为了反对以宗教作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宗教批判成为其他一切批判的起点

当宗教的伪善外衣被撕碎时,人所幻想出的美好桃花源也被撕碎了。失去精神支柱的人类迫切需要新的真理来支撑自我价值观使其不至于崩塌,使自我不至于重新陷入信仰无序的状态之中。于是哲学家 以马克思为首的这批人,他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失之后,历史的 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他开始把批判的视野从宗教本身转移到之前被宗教圣光所遮掩的其他社会领域——从对神性的批判,到对人性的批判,到对由人汇集而成的群体,即社会的批判,最后,至y人所创设并最终用以治人的,政治与法的批判。 关于对德国社会其他领域的延伸批判,马克思作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所谓德意志的自由历史”同野猪的自由历史”作比,振聋发聩,他的这一观点,恰恰是唯物史观的一个表现,主张历史的变化发展上升性,想要寻求变革,重蹈历史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立足眼下,以炮火轰开新变革的大门!因此,对于德国制度,马克思痛呼:这种制度 本身不值得同情,它本身不值得重视,且已处于应当受到鄙视,也已受到鄙视的状态”,大力批判德国既定制度,指出德国国人在此种政治经济制度下,社会成员麻木不仁,俯首听命,在身价高而人数少的统治者手下,日益呈现出行尸走肉之态。马克思自认这样的社会状态是耻辱的,但他同时表示,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马克思以一种民族羞辱的姿态,企图以此唤醒国家人民的羞耻感,从而鼓动他们逃离僵 化的社会制度关系,这便是一种十分大胆且付诸实际行动的批判了。 马克思认为,当批判的矛头指向哲学的时刻,批判本身便接触到了当代问题之所在的问题核心。德国的法哲学与国家哲学具有先进性,因而德国人民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背景分析

184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青年时期未完成的政治哲学残篇,写于1843,该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的批判性分析。《批判》一书其中部分遗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个标题是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首次发表的时候加上去的。 、人物简介黑格尔(1770-1831)全名: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国家哲 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最完整的的表现。 黑格尔思想前后也不是一致的。 (1)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 他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于兴盛,对当时德国的四分五裂表示不满和悲愤。 (2)晚年的黑格尔思想逐渐趋于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 士专制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 二、社会历史背景 (1 )德国社会状况: 19世纪初期,德国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政治分裂的封建国家。 经济上,长期的战争和封建割据,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政治上,众多的公国,自由城市,独立王国,诸侯

国,皇室领地等构成了德意志帝国,但是帝国皇帝并未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封建势力依然庞大。 (2)思想状况: 随着普鲁士王国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实力日趋强大,众多的德国人将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普 鲁士王国的强盛方面。黑格尔就是其中一位。 19世纪,英法正在开展工业革命,深受工业革命影响,德国的工业也日益发展,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传统的王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新的政治理论 给予说明和协调。 (3)黑格尔《原理》形成背景: 恰好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则赋予德国思想界以解放和革命的因素。 正是在此背景下,黑格尔在沿袭唯心主义思想的同时,又发展了辨证的思维一一即看到 事物存在的同时,也看到了它必将消亡的一面。 在此思想指导下,黑格尔对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制度进行了哲学的批判和认识,写作了《法哲学原理》(philosophy of right)(1821年)。一方面,他力图证明普鲁士君主立宪制度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辨证的思维又赋予他这种哲学论证以某种程度的革命性。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7月26日上午,国家督学、国培专家、河南师范大学李帅军教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使我受益匪浅。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含义 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内容为九大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世界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基础教育的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依然严重,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效益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此所谓“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二、核心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1.专业理念与师德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1)职业理解与认识方面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2)在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关爱学生; (3)在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4)在个人修养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1)在教育知识方面: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简介开始: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备受注重。教师要适合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进一步提升素质,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三个方面给予增强:本学科专业方面、教育理论方面、教学经验方面。在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努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理解自我,确立发展。。此内容文章属于《教育论文→课改论文》栏目,以上内容为《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2011-6-13 4:34:15》简单介绍,正文正式开始》》》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备受注重。教师要适合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进一步提升素质,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三个方面给予增强:本学科专业方面、教育理论方面、教学经验方面。在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努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理解自我,确立发展目标,首先,教师自身要有专业发展的观点和意识,其次,教师应规划自我专业化发展的内容。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专业化发展。 的素质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的素质是其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困难和艰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持续更新知识结构、增长专业水平的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地背景下,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或者说如何重构教师角色和形象,也许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没有整齐划一的演进历程,但其中至少存有着一些共同性的特征。当今为师之道,知晓教师何以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 专业, 是指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所从事的职业, 是所从事职业中某一门类的特殊工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读书报告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读书报告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写作背景 马克思出身于法学世家,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法学熏陶。在大学学习法律期间,马克思的法学思想深受康德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尤其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后期,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曾经遇到了一系列需要说明的法律问题: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贫困等等。当时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受到黑格尔法哲学的支配,认为法是“理性”或“理念”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在这种法观念的影响下,尽管马克思努力用他自己的知识来说明这一系列问题,但又总是回答得不满意。马克思遇到的这一障碍使他逐渐认识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看到黑格尔国家和法的观点同社会现实的矛盾,推动马克思去主要被以往法律思想家所轻视的经济问题,并且以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而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就那些批判,必须同时黑格尔法哲学彻底决裂,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问世的。1843年夏天,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手稿当时没有正式发布,直到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才第一次用德文并冠以现在的书面正式发表。不久以后,即1843年至1844年初,马克思又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疑问,这篇文章发

表在德法年鉴。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内容 1.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的批判 在黑格尔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含义相同,直到黑格尔才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概念进行区分。由于黑格尔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观念,他认为市民社会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是一种理念,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产物,现实中没有市民社会。而且理念中的市民社会也不是以文明、道德、伦理为出发点,而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自己的需要为出发点,借助他人运用手段,各取所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他还颠倒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他认为,社会的各种关系都源于国家,国家是最高权利的体现,是社会各方面的决定性力量,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离不开国家。 马克思由于当时经济学知识的欠缺,所以大多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进行批判。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市民社会就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既肯定市民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又批判资本主义的市民社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与此同时,为了弥补自己的知识欠缺,马克思又从对哲学的研究转向政治经济学,企图从政治经济学中找到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从而摆脱黑格尔的理论,实现超越黑格尔。马克思破除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颠倒,摆脱理性现实主义,从现实社会出发,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离不开市民社会。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资料

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资料商丘市锦绣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习资料专题 一:教师专业化的源与流 一、教师专业化动因 (一)教师专业化的背景 1、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一次性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教师培养体制,提高教师的专业 素养和专业教育能力,成为教育改革不得不首要解决的问题。 2、终身教育思潮的提出 3、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期望转嫁于教师 (二)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1、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1966 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在 会上提出并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2、教师专业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二、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变化的历程可分为非专门化-专门化-专业化三个大的 发展阶段。 (一)教师非专门化阶段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教师职业所以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其社会基础是: ①教育是少数统治阶级的特权,学生数量少。② 社会还没有普及教育,教师需求量小,没有大量培养的社会需求。 (二)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 1681 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La Salle )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成为世界独立师范教 育的开始。1695 年德国法兰克在哈雷创办了一所师资养成所,施以师范教育,成为德国师范教育的先驱。1795 年法国在巴黎设公立师范学校,1810 年设立高等师范学校。1832 年法国颁布统一的师范学校系统,统一隶属中央。1833 年的《基佐法案》明确规定各省均设师范学校一所。从1870 年到1890 年,世界许多国家颁布法规设立师范学校,中国也是在这个时代,即1897 年创立了以专门培养教师为主的师范学校。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的诞生与变革,标志着教师职业经验 化、随意化的“解冻”以及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开始。 通过设立独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定向专业化培养的社会基础是: ①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对劳动力教育程度的新需要。 ②广泛实施的普及教育基础教育师资的大量需求。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了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 普及中等教育促进了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世界各国均面临着教师极为短缺的情况,因而都采取了各种应急措施以应付对教师“量”的急需。但由于忙于应付教师“量” 的急需,对于教师“质” 的问题则有所忽视。 60 年代中期以后,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师范教育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巨大压力,迫使提高教师的质量。首先是世界各国均出现出生率下降的情况,对教师的需求量相对降低;其次是经济上的困 难,政府需要大幅度消减公共支出,并往往把教师培养机构作为减少开支的对象;第三是从总体上来说学校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资料

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资料 商丘市锦绣路小学 教师专业发展学习资料 专题一:教师专业化的源与流 一、教师专业化动因 (一)教师专业化的背景 1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一次性教育” 培养人才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教师培养体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教育能力,成为教育改革不得不首要解决的问题。

2、终身教育思潮的提出 3、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期望转嫁于教师 (二)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1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 在会上提出并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2、教师专业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二、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 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变化的历程可分为非专门化-专门化-专业化三个 大的发展阶段。 (一)教师非专门化阶段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教师职业所以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其社会基础是: ①教育是少数统治阶级的特权,学生数量少。② 社会还没有普及教育,教师需求量小, 没有大量培养的社会需求。 (二)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 1681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La Salle)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成为世界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1695年德国法兰克在哈雷创办了一所师资养成所,施以师范教育,成为德国师范教育的先驱。1795年法国在巴黎设公立师范学校,1810年设立高等师范学校。1832 年法国颁布统一的师范学校系统,统一隶属中央。1833年的《基佐法案》明确规定各省均 设师范学校一所。从1870年到1890年,世界许多国家颁布法规设立师范学校,中国也是在 这个时代,即1897年创立了以专门培养教师为主的师范学校。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的诞生与变革,标志着教师职业 经验化、随意化的“解冻”以及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开始。 通过设立独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定向专业化培养的社会基础是: ①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对劳动力教育程度的新需要。 ②广泛实施的普及教育基础教育师资的大量需求。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了中等师范学校的发 展,普及中等教育促进了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均面临着教师极为短缺的情况,因而都采取了各种应急措施 以应付对教师“量”的急需。但由于忙于应付教师“量”的急需,对于教师“质”的问题则 有所忽视。60年代中期以后,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师范教育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巨大压力, 迫使提高教师的质量。首先是世界各国均出现出生率下降的情况,对教师的需求量相对降低; 其次是经济上的困难,政府需要大幅度消减公共支出,并往往把教师培养机构作为减少开支 的对象;第三是从总体上来说学校教育没有达到公众所期望的质量,从而导致公众对教育的 信心下降。对教育质量的不满和对教师素质低下的讨论很自然又引发了对教师教育的批评。于是,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人们也日益认识到,教学也是一门专业化的工作。对教师资 格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于是,中小学师资训练逐步归于高师统一体中。在这种情况下,中等师范学校或者被撤销、兼并,或者升格为高等师范学校,高师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之一。就美国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 马克思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为神祗所作的雄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2—这是为这项工作尽的一份力—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国进行的。 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1843年的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

人类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分析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借鉴人类学中的“整体性视角”和多方面的“背景分析”等研究方法,可以透析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此丰富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范式,对推动中国教师教育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人类学;整体性视角;背景分析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源起与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提出,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化发展逐渐成为世界性潮流,它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要具有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等素质。社会对高素质教师的期望使得教育系统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门的教育内容来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学历和资格采用了更加严格的认定制度。教师职业逐渐由不完善的、半专业性组织向具有专业权威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性组织过渡。我国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教育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了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1]。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对教师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有一种很鲜明的观点,“教师不单是一种职业,且是一种专业……性质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相类似”[1]。但至今,对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仍未达成共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认为,原因可能有四方面:一是我国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偏远地区支教人数极少;二是我国部分在岗教师没有达到教育部要求的教师资格;三是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学术水平不高,不能承担完成科研任务;四是这一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教师的教学成果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课业成绩来体现,很难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直接量化呈现出来。因此,当前还有不少人认为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或者只能处于一个准专业的水平,误认为只要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就能当教师。 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起点较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教育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棘手问题。随着世界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日趋明显,教师专业化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改革教师教育,有效实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中的重点。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 马克思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为神祗所作的雄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2—这是为这项工作尽的一份力—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国进行的。 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1843年的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 不错,德国历史自夸有过一个运动,在历史的长空中,没有一个国家曾经是

高中化学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众所周知,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重要因素,而教师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素质的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同年6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的通知。纲要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性文件,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第八次大规模基础教育改革拉开了序幕,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次课程改革意义深远、任务复杂艰巨,整个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制的建立等一系列内容,课改的目的是构建符合我国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再次把教师推到了改革的核心舞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教师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制约课改的关键因素之一。无疑,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支持是推进新课改的前提,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课改实施的走向与效果。 这场改革同样给广大化学教师,特别是一线的中学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2001年到2003年,随着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相继出台,我国基础化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课程改革时代。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广大中学化学工作者以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个纬度强化了对学生在学习技能和方法、科学探究、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下,教师的工作职能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深刻变化,教师们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调适与转变,不少教师正由教学的控制者、教授者逐渐转变为参与者、引导者,而学生也开始从单一被动接受学习逐渐发展为伴有师生设计共享的共同学习。 一、目前在化学教师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几年来化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但是,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素养和专业化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这里本人想从我们学校曾经做过的一次调查说起——2008年8月为完成省教育学院“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课题,我们学校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在我校服务区所属的三县10多所初中的学校进行了调研。问卷涉及到“学校师资配备情况的调查”和“关于新课改下教师素质及专业化发展”两项,化学学科的问卷由所在学校领导和化学学科任课教师共同完成。调查结果及我们能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我们感觉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特别是造成教师专业化水平现状的原因和由此带来长久隐患特别令人揪心,现将其中一些代表性的问题提出来做个分析,并和大家一起进行研讨对策。 1.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年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基层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的背后难掩水平学力低下的尴尬。 从本次调查统计来看,被调查的初中化学教师的年龄结构,50以上约占20%(其中有多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说到教师专业化,我不禁想起某一天的遭遇: 假日里,我到理发铺理发。理发铺生意好,人便多,且多是左邻右舍,因为相熟,言语调侃之间便不甚顾忌。侃着侃着,便侃到了我们教师。老张说:“如今,就恁教师好,工作铁饭碗,工资又忒高,寒暑两个大假,真是羡慕设人!老王说:就是就是,恁一年才上几天班,俺都算来,也就是不到200天,不信?不信我给你算算……” 不待我有所反应,老王就开始了一番精打细算,具体怎么算的,我实在是没听进去,只是觉得无语,但没料到还有更无语的。老刘说话了:“这些都好说,关键是恁老师太轻松了,就是哄孩子,当初那个谁谁谁什么水平,高小(小学水平)!大字识不了几个……” 那谁谁谁我是认识的,某位民办老师,现今也已转正退休,工资的确远不是老农可比的,而且闲下来养鸟种花,悠然自得。我忽然有些恍然,因为时代的原因,我学生时代的教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水平确实有限,基本上可以说只要识几个字,什么人都可以当老师。但那毕竟是时代的产物,如果群众总是以这种水准来看待眼下的教师队伍,却不得不让我“震撼”! 在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在教育思想观

念更趋向科学和理性的今天,如果还会让人觉得教师谁都可以当,那就真是教师的悲哀了! 何谓“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也进步的过程。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做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其一,要有高度的职业道德观和责任感 不得不说,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教师的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制约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这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因素,我与一位80后教师有过几次交谈: 我:多干点就多干点,有点奉献精神好不好?(半开玩笑的) 80后教师:凭什么多干点,看看我们一届的同学,人家挣多少钱,咱臭教师挣几个钱?还要多干活,谁给加班费?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书报告

马克思的“批判”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书报告 一、作品信息 篇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者:卡尔·马克思 写于1843年底-1844年1月,载于1844年《德法年鉴》,原文是德文,中译文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52-467页。 二、写作背景 1841年春,马克思大学毕业后曾想进入大学谋一哲学教师职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奈何当时普鲁士政府对待不同观点的知识分子禁止在大学内有讲学的自由。而马克思在这样的形式下毅然放弃大学谋职的愿望,转而决定通过从事学术研究和报刊工作,投入到社会斗争之中。之后马克思就职《莱茵报》主编。在任职期间,青年马克思在巴黎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以及德国的正义者同盟盟员建立了联系,观察了那里的工人运动,研究了当时先进的政治思想,他逐渐认识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从中发现了矛盾。而这一发现又推动了马克思去注意被以往法律思想家所轻视的经济问题,并依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要达到这一目的,马克思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以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经过大量阅读等一系列准备工作,1843年末到1844年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由此应运而生。 三、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大概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阐述对宗教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的批判的萌芽;二是阐述对宗教的批判必须转向对现实的批判;三是指出对德国现实合理的批判主要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来实现的;四是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人的解放”。 全文一共48个自然段:1-7自然段着笔于对德国宗教的批判,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独具一格,一针见血地指出宗教的性质与弊端;8-21自然段则转回到对德国现状的描述,并且犀利地指出德国落后制度与英法等国家的差距;22-27自然段马克思阐述了德国的法哲学理论;28-48自然段则表示了德国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法哲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而是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哲学信仰、哲学思维方式内在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批判是基本上是按照“宗教批判-哲学批判-实践批判”的思路进行的。马克思首先对德国宗教进行了批判,然后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批判,最后对德国革命实践进行批判。宗教批判是哲学批判和实践批判的前提,哲学批判又进一步为实践批判扫清了道路。马克思从对宗教的批判得出人的本质,又从对德国现状及德国法哲学和国家哲学的批判得出实现人类解放需要彻底的理论的来指导,最后又从对德国与当代其他国家的区别中得出在德国必须进行彻底的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只有这样,德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讲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 一、教学要求 这部著作是对G.W.F.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在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通过参加现实斗争,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退出《莱茵报》后,他系统地研究了欧美一些国家的历史,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阅读了L.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得到很大启发,于是开始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但是,和费尔巴哈只注重自然和宗教批判不同,马克思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神秘主义,把被他颠倒了的逻辑观念和现实事物的关系颠倒过来,指出具有哲学意义的"不是事物本身的逻辑,而是逻辑本身的事物";批判黑格尔把市民社会从属于政治国家的观点,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著名结论;批判了黑格尔主张君主、官僚决定国家制度的英雄史观,阐明了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批判了黑格尔在国家发展问题上否认有质变的缓慢进化论,提出必须经过真正的革命来建立新国家的观点。 二、主要内容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在的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中译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费尔巴哈》中,我们不难看到,马克思着重强调的有以下几点:人的本质归根结底并不仅仅是宗教的本质这种抽象物,更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主观的实践是必要的,而且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的能动性思维能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要用哲学改变世界,必须把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放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考量------“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总之,马克思之所以批判得不留情面,是因为他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在内的大多数哲学家们不停的编造新词汇解释世界,与其妥协,只是在意识形态上打转,也就是说,只是要改变关于世界的观念,而无法改变世界本身。在从思想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生活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