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

金田起义:洪秀全是广东人。曾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可惜都落第。1844年(道光二十三年),他与表亲冯云山、族弟洪仁玕从梁发《劝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教义,后来自行洗礼并到广西传教。洪不久便返回广东,冯留在广西发展,在当地的信徒日增。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团营令,要求会众到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团营编伍,同年年底,太平军先后在思旺和蔡村江与清军展开战斗,由此开始了与清廷的武装对立,初以“太平”为号,后建国号“太平天国”,并实行公有财产制。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金田村“恭祝万寿”,后世人将这一天定为金田起义纪念日。3月23日,洪秀全在广西武宣登基称太平王,后改称天王。

永安建制:1851年秋,太平军占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12月在永安城分封诸王,封原中军主将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原前军主将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西王,称八千岁,原后军主将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南王,称七千岁,原右军主将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北王,称六千岁,原左军主将石达开为翼王,并诏令诸王皆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在南王冯云山的构想基础上建立了初期的官制、礼制、军制,推行自创的历法——“ 太平天历”。

1852年(咸丰二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北上围攻省城桂林——不克——继续北上——湖南省——克道州、郴州——长沙(清重兵云集)三月不克——北上——克岳州。

定都天京: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克武昌——太平军人数增至五十万——3月——克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陆建瀛阵亡。进城后洪秀全下令,全城捕杀旗人,“有擒得旗人者,赏银五两”。于是城中的汉人都起来搜捕追杀旗人,旗人两万余人无论男女老幼几乎全部被杀。太平军将江宁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

出师北伐: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奉命率师两万余人北伐。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1855年3月,林凤祥在直隶东光县连镇受伤被俘,不久被押到北京处死。李开芳在山东茌平县冯官屯被俘,6月在北京被处死。

西征及天京解围:1853年6月3日,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林启荣等奉命督战船千余,溯江西征。先后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前期,洪秀全退居幕后少理朝政,军政大权落在东王杨秀清手上。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后,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便另有图谋。杨假装“天父下凡”迫天王将自己由“九千岁”封为“万岁”。北王韦昌辉在这时请求天王诛杀东王,天王不肯。后来,陈承瑢向天王告密,谓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

天王密诏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纲铲除东王。一直与杨秀清有矛盾的韦昌辉在9月1日到天京,与秦日纲在夜间入城,2日凌晨偷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东王幕府部属、他们的家人及其他军民共2万多人亦被杀,史称“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抵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二人不欢而散。石达开当夜逃出金陵城外。其后在天王洪秀全的密令下,韦昌辉尽杀翼王府中家属。

石达开在安徽举兵靖难,上书天王,请杀北王以平民愤。天王见全体军民都支持石达开,遂下诏诛韦。11月,石达开奉诏回京,被洪秀全尊为“义王”,合朝同举“提理政务”。他不计私怨,追究屠杀责任时只惩首恶,不咎部属,北王亲族也得到保护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来。尽管武昌在石达开回京后不久即因粮尽援绝而陷落,但在石达开的部署下,太平军稳守要隘,伺机反攻,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石镇吉等后起之秀开始走上一线,独当一面,内讧造成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扭转。1857年春天,李秀成与陈玉成击败清军秦定三部,北上六安、霍丘,与捻军会合,兵锋直指湖北。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合朝推荐石达开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却忌惮石达开的声望才能,不肯授予他“军师”的地位,只封他为“圣神电通军主将义王”,局势稍见好转后,又对他产生谋害之意。且洪秀全又以其兄长洪仁发制肘他。为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被迫率数千人逃出天京,前往安庆。最后在四川紫打地与清兵战斗,战败被清兵诱降,被押返成都凌迟处死。

天京事变使三王被杀,翼王远走,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石达开远征:1857年9月,洪秀全迫于形势的恶化,遣使请石达开回京,石达开上奏表示不会回京,但会调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回援,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太平天国作战。洪秀全诏准了这一方案,天京官方遂承认石达开此后的作战是太平天国的远征活动。

此后,石达开先后转战于天京外围的闽、浙、赣等省,牵制大量清军,支援天京、安徽战场。

1858年,清军乘太平天国内讧之后,重建江北、江南大营。4月,洪仁玕辗转到达天京,被封为干王。

1859年年春,石达开入湖南,发动“宝庆会战”,欲取上游之势,再下趋湖北,配合安徽太平军作战,并伺机分兵入川。彼时湘军正计划分兵三路进攻安庆,闻石达开长驱直入湖南腹地,军心全线动摇,只得将因势利导,全力援湘。面对湘军的重兵驰援,石达开孤军作战,未能攻克宝庆,被迫退入广西休整。太平天国

1861年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转战蜀、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并于1863年4月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但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陷入重围,多次突围不成。

时任四川总督的骆秉章遣使入太平军中谈判。经协议,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剩余两千武士保留武器随行,在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两千太平军被屠戮。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四川成都被凌迟,余部坚持战斗。

太平军东征和清军反击:1860年2-5月,李秀成在第二次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乘胜攻下江苏南部多个地方。同年9月,太平天国部署第二次西征,以陈玉成、李秀成军为江北江南两支主力,目的为进攻清军后方以援救安庆。

1861年上半年,北路的陈玉成因英国官员干预而不敢进攻武汉;南路的李秀成进至湖北东南部,在附近地方招兵30万人,李知道其他太平军吃败仗后,放弃进攻武汉三镇,改向东进军,攻下浙江大部份地区。

1861年9月,安庆失守。

1862年1月,李秀成率军攻上海,清军和洋人联合抵抗,太平军久攻仍未能占领上海。此战引起控制上海的西方列强不满,加上有教徒指称太平天国根本为异端,其说词诡异,不符合罗马公教或新教教义,以及太平天国影响欧美各国在华利益,西方各国对太平天国运动转向反对。5月,陈玉成在寿州被叛徒苗沛霖逮捕,押送清军胜保。同年6月陈玉成被清军处死。

1862年(同治元年)6月,洪秀全命令李秀成回援天京,李集结二十万人兵力,10月起大战湘军四十多天,未能取胜。12月,李秀成奉命北渡长江。同年李鸿章攻江苏南部,左宗棠攻浙江。

1863年12月4日,苏州守将谭绍光被部下杀死,苏州失守。

1.3运动结局

天京陷落与败亡:1863年12月21日,天京外围要塞尽失,并苦缺粮食,忠王李秀成建议“让城别走”,洪秀全不准。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饥后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7月19日天京失守,随后清军屠城,许多平民百姓被杀(相较之下太平天国攻下南京时并未屠城),其惨况无可描述。湘军攻破天京后太平军放火烧城,湘军在大肆抢劫后也到处纵火。李秀成、洪仁玕护送幼天王突围。李秀成让好马给幼主,混乱中与幼主失散,于同月22日在南京城外方山被俘,亲书供状数万字后(《李秀成自述》),于8月7日被曾国藩处死。10月9日,洪仁玕在江西石城(今江西石城县木兰乡新河村古岭组)兵败被俘,11月23日在南昌

被杀。10月25日,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被搜俘,11月18日在南昌被凌迟处死。

余部战斗

长江以南的太平军余部,谭体元部队向广东方向突围,在1866年初于广东梅县被肃清。

江北的太平军赖文光部投入捻军,太平天国于1865年杀清军名将僧格林沁,继续对抗清军直至1868年。东捻军于1868年1月5日在扬州东北瓦窑铺覆灭,西捻军于同年8月16日在山东茌平徒骇河被李鸿章淮军消灭。最后一支留下太平天国年号的残余捻军袁大魁部,于1869年在陕北保安被左宗棠消灭。

1872年4月,石达开余部李文彩部在贵州大塘覆灭,这是最后一支可以查证的使用太平天国旗号的反清武装,理论上是最后一支太平军。不少学者认为,应以李文彩部的覆灭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标志。

浅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思想原因

社会发展学院 学年论文题目: 浅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思想原因班 级 103学 号9姓 名张琪指导教师应俊论文摘要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影响深远的起义运动。自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建号天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斗争开始了,它的兴起给清朝的封建统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是它却在前期达 到运动的高潮之后发生了天京变乱,从此太平天国运动迅速走向衰落。究其原因而言,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的失败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政策的偏离,有战略的错误与思想的原因,下面针对其思想原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关键词:太平天国 失败 思想、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一)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秩序。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消灭了百万清军,促使了清王朝中央集权向汉族地方势力分化,对地方控制的能力削弱。战争也促使土地回归农民,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反抗并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捍卫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和禁止鸦片走私,并与之勇敢作战,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势力和坚决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的决心和勇气,表现出农民不仅是反封建的主力军,也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瓦解了封建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二)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历时14年,转战18省。 1.《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渴望。 2.《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试图向西方学习、寻求出路的努力。 (三)对日后的反帝反封建的启迪和鼓舞。 1.在19世纪中叶的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道,有力地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产生了作用。 2.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启示和激励。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赞扬和宣传太平天国的斗争精神,决心武力反清。 失败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导致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杀。 2.指导思想的局限性。 一是没有科学彻底的革命理论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希望在落后的小生产的基础上,以平均分配的关系,达到大同世界的幻想,把整个社会改造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是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空想。《资政新篇》提出的按资本主义模式发展国家,但是脱离了领袖们的阶级实际,也缺乏实现的土壤和环境,不可能由农民阶级变成现实。 二是没有正确的革命政策方针。农民阶级无法抵御封建思想的侵蚀,革命政权日益封建化,等级、特权观念日益膨胀,内部的宗派争端造成了太平天国的严重内耗,导致了严重的军事政治和思想危机;未能联合其他农民起义力量;在夺取天京后,忙于建设政权和贪图享受,未能抓住时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三是太平天国后期拜上帝会等宗教迷信的危害。拜上帝会虽然在初期起到了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作用,但是它从根本上说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和风俗习惯相抵触,随着形势的发展,不再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并且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袖的实践活动与他们的理论相悖而行,导致革命队伍的思想混乱和人心涣散。 3.未能明确地反对封建主义:一是经济上,早期坚决镇压、打击地主官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而后期则“照旧交粮纳税”,变相承认了地主的合法地位。二是政治上任人唯

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综述风云变幻的80年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B商业经济C工业经济D个体经济 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A封建宗法制度B族权和政权相结合C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封建等级制度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虎门条约》 4、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30年代B19世纪四五十年代C19世纪六七十年代D19世纪80年代 5、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的目的是() A帮助落后国家发展经济B保证东方国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 C让东方国家成为自己经济上、政治上的附庸D进行探险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A争取民族独立B争取人民解放C实现工业化D实现人民富裕E实现国家富强 2、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 A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B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D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B龚自珍C林则徐D黄爵滋 2、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是() A地主经济B皇权经济C自然经济D手工业经济 3、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清政府的屈服求和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的不充分D腐朽的封建主义同新兴的资本主义相对抗 5、《马关条约》的签订对欧美列强最直接的影响是() A改变了列强的侵华方式B改变了列强在华力量的对比 C加强了列强联合对日的决心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6、由私人投资创办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清末“新政”期间 7、清政府在19世纪设立的办理外交、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外务部B洋务局C总理衙门D同文馆 8、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根本的变化是()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下面是分享的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那么太平天国运动过程是怎样的呢?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出师北伐、领军西征、天京事变和防御战。 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结了2万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与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组成了领导运动的核心人物。永安建制说的是1851年9月,洪秀全突围北上并成功占领永安,随后洪秀全开始封赏将士。突围北上说的是1852年4月5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没有攻占下桂林,转而去攻占全州,冯云山被炮弹击中死亡。到1853年1月,太平军已经攻占下武昌,2月又攻下九江、安庆等地。定都天京发生在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下南京,并在此定都,改称天京。出师北伐是1853年5月13日,林凤祥和地方官李开芳等人带领2万军队从浦口出发,经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长驱北上,10月29日到达西南的静海和独流镇,并驻扎军队待援。领军西征是发生在北伐的同时,西征的军

队领导者是胡以晃、赖汉英等人,他们带领战船千余,军队两三万从天京逆流而上,开始西征。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杨秀清因为居功自傲,9月初被部下韦昌辉杀死。防御战过后,天京失守,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 对于“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帝”指的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掠夺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眼中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所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给了帝国主义承重的打击。 “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封建”指的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它指的是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夺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中国的清政府十分腐败,而且极其地懦弱,不断地被外国列强瓜分,所以一些农民阶级决定进行反抗。 所以在太平天国的性质里,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农民战斗,但是也这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因为农民阶级存在着局限性。 其实对于太平天国的运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它是一场旧式农民起义,二是它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这些都是史学家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些人认为,当时的农民已经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了,所以他们具有资产阶级主派的特点,所以不同的人对太平天国的运动有着不同的见解,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0级英教3班杨俊丽2010932107 最近恰处于五一放假期间,闲来没事儿,就把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前前后后研究了一番。以下是我对这次运动的一些看法。 太平天国自1851成立起至1864年天京陷落,前后历时有14年之久。它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农民起义运动。此次农民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人民英雄,也体现出了中国农民阶级在历史进程中,为探索怎样使人民更好的生存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我本人十分欣赏太平天国反封建的运动,它体现出了农民阶级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敢于同清朝封建统治阶级叫板,重重的打击了那些自以为是,因循守旧,不断的压榨贫苦劳动人民的统治者们。最重要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提倡人人平等,男人和女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即使是女人也可以行军打仗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去,当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战功显著的女将军。同时,太天国时期,十分注重商业经济的发展,确实的为广大贫苦百姓做出了很多好事儿,因此,该运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

照这种形式发展下去,可以说太平天国会发展的更加壮大,人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该运动发展到后来却逐渐走向衰败,重要的领导人物相继遇害,直至天京的陷落,最后太平天国运动还是以失败告终。 可以说究其原因,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但可归纳为两个要点: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在我看来,太平天国之所以未能推翻清王朝而造成最后失败,其原因无论是客观的、主观的,主要的、次要的,都曾在斗争进程中不断地具体的表现出来。以下是我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分析。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农民最关心的是什么,一直以来农民最关心的就是土地问题。我们都知道,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高中时历史老师就强调过,这个制度有两重性的特点,一方面作为反封建斗争的一面旗帜、一个纲领,它通过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要实行农民土地的制度,所以,这是它革命斗争性最突出的表现,以及它把历代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要求最具体形象化、直观的展现在额、人们面前,所以它是一个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天朝农亩制

太平天国历史概述

太平天国历史概述 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与历次农民战争不同的施政纲领,初步担负起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主张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些历史功绩是无法否定的,具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意义。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次农民战争,也带有农民阶级本身的弱点,最后失败也是正常的。史学工作者的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其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我们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探讨与争鸣,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要把它骂倒骂臭,太平天国是骂不倒的。太平天国史的厄运,在一个学术讨论会上,一位朋友听到社会上有些人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议论后对我说:“看来太平天国不行了。”我说:“太平天国作为一次运动,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不行了。但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个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它却是永远存在的,至于学界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褒贬,那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当然,我明白这里说的“太平天国不行了”是指对这场运动的评价。确实,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对太平天国运动大有骂倒之势。理由概括起来大约有这么几条:一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曰太平天国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任意烧毁经书;三曰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邪教。我把这些贬评说成是太平天国的厄运,是因为这些贬评来势很猛,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有学者、教授,也有从事文化事业的工作者,也有党政机关干部,文章发表不少,但很少有过争论。讲的是否事实,是否客观,也很少有人去问个究竟。有些历史研究者虽然有不同意见,但以为对方不是搞专业历史研究

的,因而又常常不屑一顾。其实,对一个历史问题,突然多头并发来阐述一种观点,就不是一个简单认识问题,而是一种思潮了,它的出现必有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思想界和学术界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一些探讨,必要时澄清一些问题,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听之任之的态度总是不可取的。其实,在对太平天国的贬评中,有许多观点还是可以作具体分析的。如关于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的说法就有欠客观。清中叶以后,生产力已十分落后。由于土地高度集中,农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社会日趋萧条和贫困。而鸦片战争的爆发,门户失禁,鸦片可以任意输入,严重摧残人民的健康。加上白银外流,国家财政也十分困难。就生产力而言,此时的中国比欧洲整整落后一个社会形态,欧洲处在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而中国则仍然停滞在自然经济阶段。太平天国运动触动了这种停滞不前的生产力。他们曾经想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来改造旧的生产力,不论效果如何,其动机还是应该肯定的。至于说它破坏传统文化,烧毁经书也应作具体分析。在近代中国曾经出现过两次反传统运动,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一次是五四运动。它们所反对象都是孔教和儒学学说。只不过五四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武器,而太平天国则因没有掌握科学的武器而使这次反传统的斗争减少了应有的效果。但它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反传统斗争,其历史意义也是不容否定的。长期以来,孔教和儒学就像一座大山把中国人民压得透不过气来,太平天国敢于举起义旗,确实是要有巨大勇气的。这是进入近代后中国出现的由农民战争领袖发起的一次反传统斗争,尽管出现了不加分析地“敢将孔孟横称

太平天国有几级爵位

太平天国有几级爵位 太平天国通常被称为“滥封官爵”,但“滥封官”在中国许多朝代都有,如南北朝战乱时期,一个小小的戍长(哨所所长)也带将军封号,而宋代的官职更多到铺天盖地的地步,相对而言,爵位因为要世袭、要分封,历代君王都显得比较“小气”,很少滥封。 太平天国是出了名的官多爵多,前期就已经把清方情报人员弄得晕头转向,和太平军打了几年仗、从广西一直追到南京的钦差大臣向荣,1853年在镇江江面的一次水战中捞起一面“太平水营前二前四北上上黄旗两司马”的三角旗,以为是击毙了太平军重要人物,喜滋滋地专门写奏报,报告给心急如焚的咸丰皇帝,而实际上,两司马只管25个人,是太平军级别最低的官员。后期就更不用说了,叠床架屋的官员多到数不胜数。 其实“官”和“爵”是不一样的,官是职务,通常有一定执掌,一般而言不能世袭;爵是表示身份地位的头衔,有些还含有赐予领地的意味,通常可以世袭。太平天国通常被称为“滥封官爵”,但“滥封官”在中国许多朝代都有,如南北朝战乱时期,一个小小的戍长(哨所所长)也带将军封号,而宋代的官职更多到铺天盖地的地步,相对而言,爵位因为要世袭、要分封,历代君王都显得比较“小气”,很少滥封。 太平天国刚刚起义时并没有爵位,除了洪秀全父子,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等人都是以军师这个官职总理政务,他们四位外加石达开,又以主将这个军职统帅全军。从目前保存的《天兄圣旨》看,早期洪秀全的确没打算封爵。 但这种局面很快被渴望“大功有大赏”的领袖们打破。太平天国还没占领第一个城市永安,四军师已经被称为“王爷”,“姑从人间歪例”,但这还算不上正式爵位;1851年12月17日,迫于众大员的压力,洪秀全不得不分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和石达开为东、西、南、北王和翼王,成为太平天国封爵的开始。 到了1853年秋天,已经定都天京的太平天国又在王爵之下增设了侯爵;1854年底或1855年初,由侯爵晋封燕王、豫王的秦日纲、胡以因为作战失利,被革去王爵,后来被改封为顶天燕、护天豫。这样一来,到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前,太平天国的爵位有王、燕、豫、侯四级。 在这一阶段,太平天国的爵位并没有滥封:王爵最多时只有7位;侯爵在1854年前只有11人(包括一个追封的黄益芸,和一个误以为已故而追封的朱锡锟),1856年前,目前已知的有14人;燕爵、豫爵前期都仅有1人。 天京事变发生后,太平天国的爵位体制开始逐渐变化。 首先是获得爵位的人数增加。原先有爵位的人极少,但自1856

概括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概括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尖锐——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 2、外国的入侵战争赔款、经济入侵(引申出太平天国反帝性质) 3、自然灾害两广地区严重(太平天国爆发于广西的直接原因) 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社会矛盾发展了,危机加深了,从而导致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以反封建为主的全国人民大起义。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二、酝酿 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 (1)思想来源: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引出思想特点)(2)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 (3)教义: ①“皇上帝”唯一真神论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打倒“阎罗妖” 注意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 2、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准备) 三、兴起 1、金田起义1851年 2、永安建制(点出太平天国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3、攻占武昌 4、定都天京(正式与清朝对峙) 四、高潮 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 ①土地: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②产品:圣库 ③评价: A、积极: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局限:太平天国追求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平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革命初期,农民无田无粮,平均主义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在革命初步成功后,农民分得部分田地,它又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军事全盛 (1)北伐: (2)西征:鄱阳湖口大捷 (3)东征:攻破江北、江南大营 小结: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1)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帝国主义的任务,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具备的。由于其反帝又反封,所以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2)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把西方基督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用宗教形式宣扬反封建思想。 (3)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 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尽管它有诸多新特点,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因此它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它最终也不可能给中国指出光明前途.大事年表

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2)具体原因●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在对外问题上,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3)经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第五,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属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评价(1)《天朝田亩制度》比以往历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纲领和要求相比水平更高,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2)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深重的情况下,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 ●西方列强通过扶植洋务派,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也是原因之一。 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1)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这是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2)具体原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群众。(3)经验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意义:第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思想启蒙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及其失败的经验教训。 总: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分:辛亥革命局限性的具体表表现: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 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 ● 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最终把政权交给了同是封建势力代表袁世凯。(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同盟会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辛亥革命后,有的主张解散同盟会,有的另建党派、自立山头。“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失败的原因和经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2)激烈批判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3)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 (4)提倡文学革命。意义是什么?总体上讲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它是

太平天国的负面影响

尽管太平天国后期尽毁古书之事有所收敛,但洪秀全唯洪氏教义独尊、大搞蒙昧主义的政策并无改变,删书衙的成立便是明证。 然而,不少论者不同程度地承认太平天国此种违反人性、摧残文化的专制蒙昧政策,但又常常从这里引申出所谓太平天国政权的反封建性、革命性。由太平天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政策,我们看到太平天国政治上并非人人平等,实行的是等级森严的制度;经济上亦无平均主义,实行的是官僚特权和农民“照旧缴租纳粮”;文化上是消灭传统文化,唯洪氏教义独尊。“酝酿大起义的时候,洪秀全可以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平等思想作为发动群众的武器;可是,做了天王以后,他又要用…三纲?思想作为维护自己政权的武器。”(注:茅家琦、方之光、童光华:《太平天国兴亡史》,第15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盛名之下的太平天国,不少民众和下层将士们由原先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转变成了对腐朽、骄奢的天国新贵们的怨尤。 第三,太平天国的负面影响不容否认 谈到太平天国的历史影响或历史意义,人们总是习惯于使用诸如“太平天国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大大削弱了清朝统治势力”,“它揭开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革命运动的高涨”,“促进了人民大众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等等评语。作为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造反运动,太平天国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清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影响了晚清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格局。但是无视太平天国运动实质上仍是一场旧式的以改朝换代为指归的农民战争的历史事实,坚持认为太平天国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人民大众的觉醒,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这是很难令人信服的。马克思在1862年深入了解了太平天国的真相后,曾深刻地指出:“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注:马克思:《中国事件》,《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第1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马克思在这里给太平天国一个准确的定位,那就是毫无建设性的破坏。如果硬要说洪秀全们具有建设性的话,那么这种建设性仅仅表现为对偶像的置换——由敬中国的孔子变为拜西方的上帝,由拜多神变为只拜一神。太平天国运动有着冲击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但是,它使整个社会付出的历史代价却又是惊人的。它的破坏性表现在许多方面。文化的摧残无须赘述,单是人口的罹难、土地的荒芜就让人触目惊心。在太平军与清军的旷日持久的争战中,无数生灵惨遭涂炭。由于太平天国战争的主要战场正是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五省,导致五省直接死于这场战争的人口竟达5400多万,另外因饥荒或瘟疫而间接死于这场战争的人口数也达数千万之巨。(注: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第109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东南富庶之地一时哀鸿遍野,道馑相望,这种惨绝人寰的劫难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即使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是空前的。不妨让我们看看相对中立的外国观察者对战后浙江和皖南的考察见闻:“尽管土壤肥沃,河谷地带已完全荒芜”,“不时可见到临时搭凑的小屋,暂为一些可怜的穷人的栖身之处”,“无论是河谷中的田地,还是山坡上的梯田,都已为荒草覆盖,显然没有什么作物能在这枯竭的土地上繁衍”,“很难想象对生命财产的破坏有比这个地方更可怕的,可是这些地方只不过是遭遇同样命运的广大地区中很小的一部分。看过像这样的地方,人们才能了解东亚的种族在感情极度冲动的时候,是能够摧残破坏到什么地步”,“在太平天国叛乱中幸存的人口的百分比,一般说每百人中仅有三人幸存。西天目山庙中以前有四百和尚,乱后仅三十名幸存,但乡村和城市中幸存的比例更低。大多数人是在逃往深山后死于饥饿的,但死于太平军之手的男女及儿童数量也极大。”(注: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第97-98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对于这场战争的浩劫,自然争战的双方都有责任,我们更不能将战争的灾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关于1851年到1864年的那场历时14载,转战18省,先后攻 占600多座城市的太平天国运动众说纷纭,然而关于这场战争,孰对 孰错,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一方面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另一方面,太平军也对江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能否认太平天 国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但也无法过分歌颂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 无论如何,洪秀全也算得上晚清衰世中为数不多的大人物,只不 过因为是个令人怀疑的造反者,所以倍受争议。一个取得半壁江山的 人物、一个导致数千万生灵涂炭的人物,其行为的根源当然不能简单 地归结为一种有意无意的大病之后的幻觉,或者某个《劝世良言》中 的“神启”。社会根源和个人的成熟愿望,都是导致起义的重大理由。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洪秀全颁布革 命纲领。前期,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会的措施。其内容表现了 农民反封建的要求和 解决土地问题的强烈 愿望。纲领内容的完 备性和深刻性,使太 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 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 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 拥有土地的渴望在 《天朝田亩制度》中 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 来,《资政新篇》则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 主义的方案。 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洪秀全两次建立领导核心,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前期,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使太平天囯初具规模,加强了领导力量,提高了太平军战斗力,为太平天国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期,在“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上,洪秀全选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主持军事,任命族弟洪仁玕提理天朝政务,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带领起义军英勇地和英、法军队等进行抗争。与此同时,起义冲击了孔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他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这场战争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然而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克止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生(太平天国诸王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专务于声色货利),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诸王彼此暌隔,猜忌日生)太平天国以宗教发动、组织群众,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对动员群众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起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为太平天囯起义作好了思想舆论准备。但它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梦想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 一、兴起原因 (一)封建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激化的具体原因为: 1、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 2、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趁机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 义(有新有旧,外来侵略加重剥削,民族矛盾激化了原有的阶级矛盾) (二)外来侵略带来新灾难的表现: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侵略带来战争赔款,加剧了清政府和人民的负担 2、鸦片输入增大,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的问题日益严重。使人民赋役负担增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3、在经济方面:①自然经济解体,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破产。②掠夺中国劳动力。③使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生产日益殖民地化、商品化 (三)自然灾害严重: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四)天主教在中国传播,西方宗教思想对中国产生一定影响 认识:1、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2、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为什么没有更多地将斗争矛头指向列强侵略: ①外国给中国人民灾难是通过清政府的剥削加深而体现出来的②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外国侵略势力局限在东南沿海地区,没有进入内地,尚不深入,农民感受到的是清政府的压迫③太平天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表现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注:近代史主要矛盾泛泛地说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但是在不同时期主要矛盾的表现不同(看斗谁)。如土地革命时期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1937—1945日本侵略者与中国人民的矛盾 3、为什么在两广地区首先爆发: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一)运动酝酿阶段(准备阶段)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时间:1843 (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 2、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1)特点: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注:大同:天下一家。平均主义:中国农民最主要的是这个思想。平均主义是落后的,患贫富不均而不患贫。贫富差距是资本积累过程,是社会发展趋势。 (2)文章:《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一歌二训) (3)内容:①他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的“真神”(注:皇上帝体现了中西结合);人们都是上帝的“赤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注:赤子:赤条条的孩子。辈分是儒家的贵贱等级制度产生的) 认识:宣扬“一神论”的作用:①否定清朝皇帝的统治的权威②有利于把分散的农民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利于革命 ②社会现状与洪秀全的号召:现状:他提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注:反映了压迫沉重,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原因是矛盾激化)号召:他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全盛、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原因的史实。 2.简述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3.通过对太平天国坚持14年的斗争史实的探索过程,深刻感受农民阶级强烈的反封建意识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立志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意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分析)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全部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使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教师: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教师:(分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是“反封建”。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所以,太平天国还具有反侵略性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是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洪秀全以及“拜上帝会”) ①思想上——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②组织上——形成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 (2)发展经过: 教师: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观察示意图,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进行板书) ①金田起义——运动爆发 ②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③定都天京——同清对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现“天国”梦 ④北伐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⑤天京事变——由盛转衰;提拔新人,颁布《资政新篇》——改变不利局面 ⑥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3)颁布制度: ①《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 教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展示材料及问题)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因此它有着当时时代的显著特征。通过近代史的学习,对太平天国起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再此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在此我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谈我对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意义的看法。 从正面来看,政治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土地改革,实施天朝田亩制度,同时涉及经济制度。军事方面,主张为理想而奋战,太平天国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负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同时使清政府在利用欧美外国人镇压太平军的同时见识到西方的军事力量,促使后来的洋务运动文化思想方面,太平天国革命的直接导因是吸收西方文化的结果,主要是吸收西方基督教的教义。经济方面,太平天国开始重视发展商业,主张对外开放政策,。《资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对外贸易方针是积极开发,平等互利,独立自主,与清政府闭关自守,投降媚外,丧权辱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世界方面,太平天国运动使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又推动力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从负面来看,太平天国运动直接或间接导致4000-5000万人口死亡,是中国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变乱。破坏了民间信仰与儒家文化,破坏了中华民族继承了几千年的思想体系。 无论怎样,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不可忽略的。 经验教训: 我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将一个国家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太平天国没有也不可能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虽然提出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社会改革方案,但前者陷于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后者又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都无法实现。将改革中融入宗教迷信思想,但宗教毕竟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不可能正确地指导革命实践。其次,在战略上的错误领导也导致了太平天国的灭亡。“生不逢时”也是网络上一种客观看法,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不仅有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还有入侵中国的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力量超过了革命力量。纠结的是,这也正是太平天国起义的根本爆发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告诉我们,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告诉今后的领导者们,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对资本主义列强,只有既反封建,又反对资本主义列强,才能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领导者必须有科学的方法总结革命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指导革命实践的能力。科学的领导宗旨对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的开辟正是吸取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教训而取得的胜利。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生平简介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生平简介 杨秀清,原名杨嗣龙。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早年的时候家境贫寒,因此不曾读过多少书,也不怎么识字,但是他交游广阔倒是有着不错的人缘,如果没有“拜上帝会”的出现,杨秀清可能也就这样在各种压迫下这么艰苦的度过他这一生了,然而“拜上帝会”彻底改变了杨秀清的一生。 在1843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建立了拜上帝会,后来拜上帝会发展到了杨秀清所在的地方,杨秀清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起初杨秀清只是一个小喽喽。直到1847年的时候,冯云山因为广州地主阶级的迫害,被捕入狱,洪秀全也回了广州救冯云山,这时候,当地的地主阶级开始打压“拜上帝会”,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拜上帝会”人心浮动,陷入到危机之中,这时,杨秀清机智的站了出来,宣称自己可以招来天父下凡,从而稳定了“拜上帝会”的军心,还使得入会人数大增。等到后来洪秀全等人回来之后,虽然知道杨秀清是假装的,但是奈何杨秀清大势已成,而且这对于整个组织也有着好处就承认了他的地位,自此杨秀清一跃成为“拜上帝会”的一大首脑。

后来随着势力的扩张,杨秀清的权力也在不断的增大,在太平天国成立之后,杨秀清被封为军师,又在封王的时候,杨被封为东王,并且总领太平天国大军。后来太平天国攻下南京,定都在此之后,杨秀清依旧手握重兵,他先是指挥大军兵分两路,一支部队北上讨伐京师,但是因为孤立无援,全军覆没了。另一支部队向西征讨湘潭一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后来到了1856年的时候,杨秀清孤注一掷,指挥大军连下江北、江南两座清军大营,一时之间风头大劲,声势已经不在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之下。这时的杨秀清已经不满足于位居人下了,假借天父之名想要篡位,结果洪秀全下令让韦昌辉、石达开进京诛杀杨秀清。没多久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连夜进天京诛杀了杨秀清以及一应家属、部下,太平天国自此没落。 杨秀清怎么死的清末太平天国领袖之一的东王杨秀清怎么死的呢?私以为,与其说是被洪秀全设计杀害,不如说是死于他自己的骄横无度,杨秀清之死,也给现代职场人士敲响了一记警钟;;职业场是一群人的江湖,既然是江湖,必然有其既定的潜规则,因而在工作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可太过得意忘形。尊重自己的领导,时刻牢记成功得益于领导给予自己的机会,不与领导争风头,职业生涯方才得以长久。 起初杨秀清不过是萧朝贵府上的一名“食客”,靠着风流倜傥的外表搭上了洪秀全的胞妹洪宣娇才被引荐入拜上帝会。然而不可否认杨秀清是有本事的,不仅善于带兵打仗,还靠着“天父下凡”的精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