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

2013年09月17日14:16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作者:张云昊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摘要:随着知识政治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国际性、前沿性、交叉性的重大课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问题意识,在建构了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十二五规划”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中管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过程、发展趋势和运行机制。本研究表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之间日益呈现出一种主体间性的“双向运动”趋势,这在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重构。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公共政策制定;双向运动

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CGL064)、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资助项目“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3-ZD-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首批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支持项目(项目编号:2012-CXTD-07)。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影响政策以及在哪些阶段、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政策,这一方面决定着以公共问题研究为中心的社会科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决定着以公共问题解决为己任的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程度。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的问题就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在我国当前学术制度与政治体制背景下,社会科学研究是如何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之中,形成了怎样的运行机制,以及在参与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中国特色”。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日益重视向多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团体寻求智识支持。许多学者关注这一现象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库领域[1],对于更大范围的社会科学研究是如何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之中还缺乏应有的关注。当然,要研究这一问题并非易事。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科学研究日益分化和多元化,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研究难度;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参与政策的行为模式比较低调和“隐蔽”,他们很少以公众可见的方式进行参与,因此人们很难知道他们到底是如何影响政策的。国外学者肯特?考尔德曾将政策制定过程背后的研究者群体称之为“权力的伴影”[2],非常形象的道出了研究者群体在当代政治决策中影响巨大却隐藏幕后的特征。[3]为了降低这种复杂程度和行为的隐蔽性,我们选择“十二五规划”为例进行深度剖析,以管中窥豹,从中透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与机制。作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蓝图,“十二五规划”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因此它的制定也要求更高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据统计,在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过程中,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各类社科专家和研究人员将近万人。[4]这一过程,为我们观察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提供了全景式的窗口和绝佳的案例。

本文首先从社会科学研究群体、政策过程以及两者的互动关系上搭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深度分析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整个过程,从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发展趋势,以期捕捉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的“新气象”。

二、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框架

从静态结构上来看,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主要包括两大要素,即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政策制定的过程;从动态运行上来看,主要指两大要素的互动关系。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这一问题的分析框架涉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分类、政策制定过程的不同阶段以及两者的互动关系。

(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分类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包括高等院校、各级社科院、行政学院、党校以及各类思想库等。如果按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组织属性及其与政府隶属关系的远近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党政部门下设的智囊机构,主要指各级党委和政府下设的、隶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官方政策咨询机构,包括中央和各级党政系统下设的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参事室以及各级党政部门下设的专门研究机构,它们对中央及地方公共政策的影响有着“直通车”的优势。(2)党政部门直属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指各级党委政府直接领导的、相对独立于行政系统的官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包括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科学院等。(3)高等院校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包括高校下设的哲学社会科学二级学院以及各类研究机构。(4)民间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指那些独立运行的、不隶属于党政系统的研究机构,也包括国际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中国设置的分支机构。

(二)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分析框架

以上我们从静态的角度归纳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四类机构,分析了它们与政策之间的关联。接下来我们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及其两者的互动关系。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主要包含四个阶段,即“政策问题确认—政策议程设置—政策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社会科学研究作为影响政策制定过程的一个重要变量,它不同程度的参与到政策制定的每一个阶段。对于这一参与过程及其机制,许多国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整体上提出了理性主义和知识运用这两条路径。[5]理性主义路径认为社会科学知识可以线性的进入政府的政策之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模式和客户—承包商模式[6];知识运用路径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能间接的对政策产生影响,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石灰岩模式[7]、知识渐进模式、问题导向模式、启发模式、知识产业模式、传播模式等。[8]实际上,如果从学术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上来看,这两条路径可以更为清晰的区分为政策理性的运用知识和知识理性的影响政策,即政策制定者通过理性的制度设计或方式吸纳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到政策之中,而社会科学研究也积极主动的通过自身创设的各种途径影响政策的形成。

三、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十二五规划的过程分析

就政策形成的一般过程来看,从2008年3月启动到2011年3月编制完成的十二五规划方案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的步骤:(1)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形成;(2)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形成;(3)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形成;(4)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涵盖了一般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环节,第一个步骤属于十二五规划的问题确认和界定阶段,第二个步骤属于十二五规划的议程设置和政策目标的确定阶段,第三个步骤属于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方案设计与制定阶段,第四个步骤属于十二五规划方案的合法化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社会科学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参与其中。

(一)“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形成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

这一阶段始于2008年下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十一五规划”进行的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新增了第三方独立评估程序。在第三方独立评估中,发改委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驻华办事处三家机构对十一五规划进行独立的、客观的、专业的中期评估,要求每个机构提

供一份独立的评估报告,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在对“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的基础上,2008年底到2009年初,国家发改委组织各方面力量,提出了8大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向全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并直接委托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内研究机构以及发改委内部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研究。2009年底,发改委在汇总各研究机构上报的课题后,拿出了一个总的研究框架上报给中央决策层,中央决策层遴选出十二五时期30个重大课题,直接委托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67个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70多家,重大选题41个,各类子课题数百个,研究人员上万人,最终形成70余篇、5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文稿。[9]在这一阶段,社会科学研究的参与范围较广,参与程度较深,形成了整个政策制定的一个参与高潮,因而呈现出一些新特征,也形成了新的参与机制。

表1 我国四类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参与“十二五规划”课题的分布情况

首先,就参与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来说,这一阶段呈现出了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参与格局。根据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一书[10],这一阶段研究课题共有80个,除去隶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6个机构承担的6项课题以外,其余的74个课题都由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承担,它们的分布情况如下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主要以高等院校下设的研究机构为主,占51%,而在这些高校中,又以知名高校下设的研究机构为主;党政部门下设的智囊机构与党政部门直属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旗鼓相当,分别占26%和23%,在这些类型的机构中,又以发改委下设的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这四家研究机构为主。这样,就形成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十二五规划的“一体两翼”格局,即以高等院校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为主体,辅之以党政部门下设的智囊机构和直属的研究机构。这一格局呈现出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的趋势:首先,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高地”的高等院校,尤其是985、211建设高校,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其次,参与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层次日益多元化和国际化,既有国际型的研究机构参与,例如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也有国内省级研究机构,例如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信息中心等,还有一般的高校参与,例如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宁波大学商学院等;最后,作为相对独立的民间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很难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其次,就参与机制来说,这一阶段主要运用了公开招标和直接委托相结合的机制。公开招标与直接委托机制可以统称为工程模式,它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较为广泛的市场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形成了“一对多”和“多对一”的研究方式。“一对多”的研究方式即是指针对重大的研究课题委托给多家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进行多方研究,形成“多家机构对同一课题”的格局。例如,针对《“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研究》这一重要课题,发改委共委托了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四家机构进行独立研究。“多对一”的研究方式即是指针对一些实力雄厚的知名研究机构或者专家学者,委托给他们多项课题开展研究,形成“一家机构对多项课题”的格局。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等机构就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11]

(二)“十二五规划”建议形成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2010年2月到2010年10月)

在前期调研和基本思路形成以后,2010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十二五规划建议”作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并于2010年4月2日正式成立文件起草组,成员来自相关部门和地方的78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这标志着十二五规划这一公共政策议程的开启。4月6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二五规划建议”问题的意见。随后,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各地进行深入调研,共召开31个座谈会,同423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进行交流,形成了8份有分量的调研报告。8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通知,就《建议》在120多个单位、党内老同志和党的十七大代表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共吸纳建议780多条。8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建议》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十二五”规划献计献策。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科学研究在这一阶段不再是以研究机构为单位的大规模参与,而是呈现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重大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些特点。首先,就社会科学研究参与者的身份来看,这一阶段的参与主要是一些体制内的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和学者。无论是起草组中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中的专家学者,还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中的专家学者、民主党派中的专家学者,他们大多都身处于体制内部。其次,从参与机制上来看,形成了具有我国政治体制特色的两大机制,即政治吸纳学术机制和协商机制。政治吸纳学术机制主要指政治系统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一些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者直接吸纳入政治体制中,从而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例如起草组中的专家学者、党的十七大代表中的专家学者以及民主党派中的专家学者等。协商机制主要指政策制定者与政策研究者之间针对某些公共政策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和真诚、平等的沟通,互相学习、吸纳对方意见和建议的过程,这一机制的主要方式是座谈会。以座谈会为主要形式的政治协商机制是一种基于双方平等协商关系的小规模、封闭性的精英型参与模式,组织形式较为灵活,没有严格的程序。政治协商模式的优势在于它通过“圆桌会议”创设了一种平等氛围,专家学者可以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政治官员进行直接对话;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参与的人员较少,商讨较为封闭。

(三)“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过程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2010年10月到2011年2月)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后,“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正式进入编制阶段,这一阶段经历了三个重要的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对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的多次论证。2005年10月,国务院正式成立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由50多位经济界、科技界、企业界、政府部门和其他知名专家组成。十二五规划草案的编制过程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多次组织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进行详细讨论、专业咨询和专题论证,并正式向国务院提交论证报告,并随同《纲要》一起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审议《纲要》的重要参考。从这一环节可以看出,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参与主要是通过加入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

来实现的,由于委员会人数较少,因此这是一种小规模、精英式的参与。这种参与是典型的专家咨询机制,即政策制定者自上而下的通过制度化的程序设置向研究机构或者专家委员会征询意见或建议的过程。近年来,我国的专家咨询制度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从纵向的中央到地方和横向的政府部门之间都相继建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形成了政策咨询的专家网络,这进一步的增强了社会科学研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

第二个环节是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1月,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建言献策活动。在这次建言献策活动中,国家发改委建立了专门的“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网站,设置社区建言、邮件建言、微博建言、话题建言、短信建言等多种形式,专门成立了建言献策办公室,每一条意见和建议都进行登记、编号、分类等。与此同时,建言献策办公室把收集到的各方建议每周汇总上报有关领导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起草小组。在两个月的建言活动中,共收到64709份建议。许多社会科学研究者借助这一平台,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在这一环节的参与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言模式。在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下,这一模式主要通过三个制度化和组织化的途径来实现,即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全国和地方的人民政协会议以及各级政府决策中的听证会、论证会、建言会等。通过这些途径,社会科学的专家代表能够依据法律赋予的相应权利向决策机构提出政策方案或者建议,从而参与到政策之中。建言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建言和间接建言,直接建言者的身份往往是体制内的专家学者,例如学术界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他们往往通过党代会、人大会议、政协会议、公开听证或论证等途径进行建言;间接建言者的身份往往以体制外的研究者居多,主要通过信件、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建言。从这次建言活动来看,主要采用的是间接建言方式。

在专家委员会论证和建言活动结束以后,进入了第三个环节。2011年1月20日至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5次座谈会,主要由相关政府部门、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等参与,共提出意见1175条,直接采纳了366条。这一环节社会科学研究的参与方式主要是直接的协商模式。

从以上分析来看,这一阶段社会科学研究的参与路径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参与的主体呈现出“大众化”的建言参与和“精英化”的协商、咨询参与交相辉映的特征。

(四)“十二五规划纲要”合法化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2011年3月)

由国务院制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必须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以后,才具有政策的合法性,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合法化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科学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其中,而且也在一定范围内参与了政策的决策。首先,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之前,经过了两个重要的“提前”程序,第一是由全国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前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审议并提出报告;第二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人民代表提前进行审议。在这两个“提前”程序中,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常设的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最大特点是专业化和常规化,它主要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组成。在十一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32名人员中,有经济类专家共12名,占38%。全国人大代表中也有部分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他们与财政经济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一起构成了这一环节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十二五规划的主体。其次,在召开第十一次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时,由国务院总理向大会做《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进行分组讨论、提出重要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提交全国人大会议进行表决。在这一环节,全国人大代表中的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一方面参加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制定,一方面还负有决策的职责;全国政协委员中的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对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建言献策。2011年3月14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批准颁布实施,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合法化。至此,这一重大公共政策的制定顺利完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社会科学研究的参与主体是人大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中的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从参与的模式上来看,他们都是被吸纳入政治体制内部的学术精英,因此可以归为政治吸纳学术的机制。

四、结论

以“十二五规划”为例,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与机制正在发生着深刻而重要的改变。这些改变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气象”。

第一,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特点来看,它呈现出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变化。首先,从参与主体上,今天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更加注重体制外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尤其注重问计于知名高校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参与格局。其次,从参与的程度来看,在公共政策形成的不同阶段社会科学研究参与的形式、范围和积极程度都有所不同。在公共政策方案制定的阶段,由于需要前期的调研和方案的设计,这需要更多的调研资料和专业知识。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形成了一个参与高潮。在公共政策方案的评估和决策阶段,由于主要是在相对封闭的政治决策体系内进行,因此这一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规模较小,主要是一些体制内的学术精英,形成了精英化参与。在选定的政策方案征求意见阶段,由于它是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因此社会科学研究也能够广泛地参与进去,形成大众化的参与。最后,从参与主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来看,无论从参与的广度还是深度上,知名高校下设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加,而民间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依然处于边缘化的地步。党政部门下设的智囊机构正在悄然的进行着职能转变,由过去的政策“制定者”开始向“把关人”转变,即由过去对政策方案的规划与制定的垄断性职能向更加注重对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主体提出的政策方案进行收集、评估和筛选等职能的转变。

第二,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的发展来看,呈现出了主体间性的“双向运动”趋势。一方面,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和政治决策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央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越来越重视社会科学研究的智识支持,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日渐开放决策结构,创新各种路径、广开渠道吸纳社会科学研究者个人或者组织参与其中,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局限于与少数官方智囊进行互动。例如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中所设置的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前期研究课题公开招标制度、专家委员会论证制度等。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也日益重视以公共问题为中心、以政策为导向的应用型研究,以充分发挥其参政、议政、咨政等功能。近年来,除了原有的党政部门下设或者直属的智囊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不断发展以外,更专业化、更大规模、更综合系统的以知识交叉互补为特征的各类政策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已经异军突起,尤其以知名高等院校下设的研究机构为代表。这些研究机构以更为主动、积极的姿态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各类公共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深入全面的影响政策制定的过程和走向,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政策制定结构的逐步开放,为更广泛的社会科学研究参与拓宽道路。这样,在公共政策制定与社会科学研究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的双向运动关系,它们彼此相互作用,推动着我国政策制定体系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不断变革与发展。

第三,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机制上来看,从十二五规划这一案例中可以归纳出五种基本模式,即工程模式、专家咨询模式、学者建言模式、政治协商模式、政治吸纳模式,这些模式与国外的模式既有共相,也有中国特色的殊相;它们既具有各自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朱旭峰.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9-103.

Zhu Xufeng. China's Think Tanks Research on Their Influence in Policy-making Process. 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pp69-103.

[2]Kent E. Calder and Mariko de Freytas. Global Political Cities as Actors in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 SAI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 29,No.1,2009,pp.80-97.

[3]王绍光.政策研究群体与政策制定[J].政治学研究,2011(2).

Wang Shaoguang.Policy Research Groups and policy making. 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11(2).

[4]胡鞍钢.中国特色的公共决策民主化——以制定十二五规划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

Hu Angang. The Democratization of Public Policy Mak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aking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12th Five-Year Plan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1(2).

[5]李捷理.社会学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58-377.

Li Jieli.Series on Western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7.pp358-377.

[6]Landry, Rejean, N.Amara, https://www.doczj.com/doc/b913433938.html,mari. Util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Knowledge in Canada. Research Policy, 2001(30).

[7]Martin Bulme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Government Comparative Essays on British and the United States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8]Weiss, C.H.(ed).Using Social Research in Public Policy Making.Lexington Mass, D.C. Heath, 1977.pp67-83.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诞生记

[EBOL]https://www.doczj.com/doc/b913433938.html,GB102613084837.html.

Suggest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https://www.doczj.com/doc/b913433938.html,GB102613084837.html.

[10]张平主编.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Zhang Ping.The Strategic Studies for China’s 12th Five-Year Plan. BeijingThe People's Press,2010.

[11]中国智库揭秘:十二五规划形成全过程[EBOL].

https://www.doczj.com/doc/b913433938.html,economictxt2010-1028content_21223907.htm. The Secret of Chinese Think Tank the Whole Process of Mak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https://www.doczj.com/doc/b913433938.html,economictxt2010-1028content_21223907.htm.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1)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最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利,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施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物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事务:指设计全体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的一切事务的总和。 3.公共管理人格;指公共管理者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公共管理者的伦理尊严伦理品质伦理境界以及所理解与现实的社会伦理价值的总和。 4.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保持行政计划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目标的进程可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使计划的执行过程具有应变力。因此,在行政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 5.公共管理监督: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新公共管理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出现了( C )。

A.政府集权的特征 B.政治行政二分法c“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 D.官僚制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C.亚当?斯密 D.洛克 6.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C ),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 A.《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B.《公共行政原理》 C.《行政之研究》 D.《行政行为》 7. 孙中山先生在借鉴国外的“三权分立”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B)思想。 A.四权分立 B.五权分立 C.六权分立 D.议行合一 8.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有三种研究途径或三种研究范式,即公共行政途径、公共政策途径和(A )途径。 A.公共管理 B.公共组织 C.公共问题 D.公共事务 9.在7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明显不通的公共管理途径,其中的一种是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被成为(B ) A. B途径 B. P途径 C. S途径 D.T途径 10.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放任时期认为国家充当的是一个(B )角色。 A.全知全能政府 B.“守夜人”和“警察” C.服务型政府 D.懒汉 11.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尔·哈默博士在工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D )。 A.政府失灵 B.市场转变 C.政府改革 D.政府再造 12.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的国家是( B )。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1)

公共政策制定意义 摘要: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 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中的意义是极其重大 而长远的。公民参与也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真正的民主,需要 通过‘公民持续的参与’,方能领略什么是民主,在心理上融会和建 立民主作风,在行为上获取民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 社会运作是真正由人民主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 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实行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不过,因 为政府自身的缺陷和公共事务的复杂等因素,公共政策往往并不像人 们所想象和期望的那样有效。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人们持续地从多方视角、通过多种途径实行探讨及实践。本文从“公民参与”视角出发,从原因和背景、功能、争议及存有问题和对 策几个方面论述了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以期为公民参与乃至政策 科学的发展“添一把薪”。 一、公民参与的原因及背景解析 1.公共政策的整个运行过程都以社会民众为基础 首先,政策的需求信息来自社会民众或团体(利益集团)。任何一项 政策的实际需求总是来自社会的实际需要,代表公众实际利益和要求 的政策总是从民间社会首先萌发。且任何公共政策总是涉及广大民众的,公共政策应是以保护他们的起码利益为目的的。其次,民众也是 公共政策运行的主体,公共政策的执行常常需要施政者与影响对象之 间的密切合作。如果后者是被动的、消极的,那么政策的效果会大打 折扣或成本大增。政策制定者也只有在充分考虑到政策相对人的态度、利益得失,才能够制定出最符合社会需要、最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的 公共政策。

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

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40V 1. 以一系列假设为依据,对作为分析对象的政策在设想中将要实现的环境和各种条件进行描述和预测的政策分析方法称为()A. 头脑风暴法 B. 德尔菲法 C. 脚本写作 D. 个人判断法 满分:4 分得分:4 2.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A. 替代 B. 分解 C. 合并 D. 缩减 满分:4 分得分:4 3.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A. 政策科学 B. 公共政策学 C. 政策学 D. 政策分析 满分:4 分得分:4 4. 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是()A. 咨询子系统 B. 信息子系统 C. 监控子系统 D. 反馈子系统 满分:4 分得分:4 5. 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A. 政策问题的认定 B. 政策目标的认定 C. 政策方案的认定 D. 社会问题的认定 满分:4 分得分:4 6. 现代意义上的政策评估最早兴起于()A. 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满分:4 分得分:4 7. “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的观点。A. 理性模型 B. 渐进模型 C. 精英模型 D. 小组意识模型

满分:4 分得分:4 8. 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某项公共政策做出价值判断就是()A. 政策评估 B. 政策变通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执行 满分:4 分得分:4 9. 公共政策目标具有三个特点,即目标的进取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 A. 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B. 主体权威性 C. 信息的反馈性 D. 空间广泛性 满分:4 分得分:4 10. “如果反复观察到某种事实,则某个确定的结局将以一个确定的概率发生。”这一论断,属于()。A. 事实分析 B. 价值分析 C. 规范分析 D. 可行性分析 满分:4 分得分:4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40V 1.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方法中的类比分析法包括()。A. 人的类比 B. 直接类比 C. 符号类比 D. 幻想类比 满分:4 分得分:4 2. 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A. 是解决政策问题的重要途径 B. 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C. 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其后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 满分:4 分得分:4 3. 必要的公共政策资源包括()。A. 财力资源 B. 人力资源 C. 权威资源 D. 信息资源 满分:4 分得分:4 4. 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A. 决策方案的提出 B. 法制部门的审查 C. 领导会议讨论决定 D.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满分:4 分得分:4 5. 一般把公共政策议程建立分成()。A. 外在创始型 B. 参与型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得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她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得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得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与财产得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与作用就是什么? 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就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得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得作用。 二、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得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得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得效率达到最佳得情景。这一理论对人得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就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得一切行为都可以瞧成就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得目得肯定就是

增进公共利益得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就是现在公共政策得失效;公共物品供给得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性; “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得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依靠市场与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就是行不通得,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得健康发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得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就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3) 在进行经济改革得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体制改革得顺利进行。 4) 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得建设,使政府得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得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2、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得职能应如何转变。 答:所谓政府职能转换并不就是简单得加强或削减政府得干预范围或力度,而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得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要有重要得改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得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管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得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得转移,我们可以用简单得四句话概括政府职能转化得特点,即:政府工作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例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得影响下,无论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就是平民百姓都以文件为依据,即所谓得红头文件。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条件下,就显现出不稳定、随意性等一系列得问题与局限性。我们过去曾经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严重对立起来,否定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所起得重要作用,阻碍了社会经济得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尤其在竞争充分得领域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积极利用这支“瞧不见得手”,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保证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简答题:

公共管理学答案

公共管理学 交卷时间:2018-04-25 08:56:40 一、单选题 1. (3分)要素性资源一般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等。 A. 企业能力 B. 土地资产 C. 货币资产 D. 公共资产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A (3分)战略管理包括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和()。 A. 监督 B. 评价 C. 审查 D. 推广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B 3. (3分)PEST分析法是从技术、政治、经济和()四个角度入手的宏观分析模型。 A. 环境 B. 创新 C. 发展 D. 社会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5. (3分)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和法律制度两大方面。 A. 文化制度 B. 技术水平 C. 物质技术 D. 政治制度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3分)下列哪类产品属于具有非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 A. 公园 B. 高速公路 C. 有线电视 D. 海洋资源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6. (3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战略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环境因素、程序因素和()三方面。 A. 交易因素 B. 文化因素 C. 竞争因素 D. 道德因素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A 7. (3分)根据政策监督的层次性可以将政策监督分为逐级监督、越级监督和()。 A. 公众监督 B. 自我监督

C. 目标监督 D. 事后监督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B 8. (3分)公共池塘资源是指具有竞争性和()特点的资源。 A. 非排他性 B. 非竞争性 C. 排他性 D. 公共性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A 9. (3分)精神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状况和()状况。 A. 精神文明 B. 宗教信仰 C. 精神品质 D. 思想道德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10. (3分)公共预备编制的基本过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三个步骤。 A. 预算计划 B. 目标制定 C. 预算分配 D. 决算 得分:0 知识点:公共管理学作业题 收起解析 答案D

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1、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信息化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 则。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包括系统科学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预测方法等几种基本形式。 2、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1)内容—过程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学者麦考尔与韦伯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公共政策分析应集中在内容与过程的分析上,主 张使用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两种方法。 (2)系统分析模式 这是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夫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强调政策分析既要重视对政策制定的分析,也应加强对 政策执行的分析。 (3)信息转换分析模式 这一模式是由美国学者邓恩提出的。该模式认为,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事实、价值、规范三大问题,由此产生了经验方法、评价方法、规范方法三种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来划分,公共政策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1)纵向结构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2)横向结构包括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社会政策和对外政策。 4、公共政策决策思维模式 (1)经验决策模式:最传统的决策思维模式。指决策者依据个人决策实际经验进行公共政策抉择的思 维方式。 (2)理性决策模式:二战后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家特别倡导的公共政策决策模式,又叫科学决策模式。指决策者采用科学实证的量化分析技术和严格的逻辑程序,对确定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最优的公共政策方 案设计和政策决定的思维模式。 (3)非理性决策模式:指决策者依靠直觉、信仰、意志、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对公共政策作出选择和决 定的思维方式。 (4)渐进决策模式:该模式认为政策决定是人们根据政策经验,经过政治互动和渐进调试的过程,而 获得共同一致看法的政策活动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策评估的( B )反映的是政策的效率和效能标准。 A.稳定标准 B.事实标准 C.价值标准 D.成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 D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思想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 A.广泛性 B.双重性 C.针对性 D.中介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CD )。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志愿性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ABCD )方面的能力。 A.管理认知能力 B.管理诊断能力 C.管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 A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胡德C. D.史蒂文·科恩 )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3 A.财政赤字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B. 市场失灵 C. D.政府干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C )的学科 A.公共决策 B.公共组织维护 C.公共管理活动规律

D.公共环境 ( C )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A.目标指向性 B.权威约束性 C.功能多极性 D.利益选择性 公共政策具有( ABCD )等特征。 A.公共性 B.利益的选择性 C.权威的约束性 D.功能的多极性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 ACD )。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有(ABCD )。 A.公共政策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寻租及腐败D. 现代公共管理是以( B )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A.企业 B.政府 C.文化团体 D.研究机构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教材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政府部门:以财政拨款作为经费来源,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和服务的单位 的总称。 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 (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过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试图为公共管理学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增进公共利益的学问。 二、复习思考题 1、试比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主体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的公共部 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部 门和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的主体是行政部门,特别是政府的行政机关。 (2)追求目标不同。公共行政更关注组织 内部的执行过程,而公共管理则 将视野大大拓展到组织的外部,以追求最终的好的结果为己任,并时时强调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3)公共管理的逐渐兴起并对公共行政有取而代之之势。政府部门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它的期望和定位,公共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公共管理学有哪些学科特征? (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科技整合的学科。 它需要综合地吸收当代各门社会 科学的合理内核,来搭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范式和分析框架。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也呈现 多样化特点。 (3)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实践发展是相 吻合的。 (4)公共管理学从“内部取向”转向“外 部取向”。它重视战略管理、绩效 管理、责任机制和外部整合,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竞争性。 (5)公共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开放性 学科。 (6)公共管理学提倡案例分析法。 (7)公共管理学(作为指导政府部门活动 的理论规范前所未有地)强调管 理者个人责任和对结果负责。 3、如何理解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1)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从其 管理对象来看,有相当多的事务 属于经济事务(如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食品和药品安全的管理、对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制定和管理等)。一方面,对管理这些事务的政府部门官员来说,具备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经济知识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还要承担管理国有企业的任务。(管理竞争性领域的公公企业是我国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特色之一。) (2)政府管理的即使是非经济事务,仍需要采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法。(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问题,当政府部门的官员都时刻提醒自己资源是有限的、并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收益-成本分析法来权衡他所要处理的众多事情时,管理的成效将要提高的多。) (3)经济学可以首先明确事务性质而后选择恰当的制度工具,从而节省管理的成本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协调矛盾、均衡利益的基础上处理好公共事务并花费尽可能少的成本。)(4)公共管理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管理过程和方式呈现市场化取向,如何把握合适的度仍需要运用经济学知识来加以回答。 4、你是怎样理解工商管理理论和政治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基础性影响的。 (1)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科,工商管理理论和实 践必然会对公共管理学产生影响。当公共管理学在经济学途径上诞生并强调“企业型政府”理念时,工商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当然构成公共管

第五章公共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第五章政策制定及合法化 主要内容 政策问题的产生与确认 政策议程的建立 政策规划 政策合法化 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与经验 政策制定(policy-making):是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 广义的政策制定,(德罗尔)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把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称为后政策制定阶段。——部分 狭义的政策制定,理解为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指从问题界定到方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普遍、本课件 政策制定过程包括三阶段: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方案合法化 第一节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产生 1、社会问题的涵义 社会问题就是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距离。 2、社会问题基本特征

客观性、主观性、价值相关性、社会性、过程性、系统相关性 3、社会问题的分类 1)过失性社会问题:这类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2)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4、社会问题产生 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其中权力因素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另外,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信仰、生活态度等价值因素在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二、政策问题的确认 1、政策问题的确认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 问题察觉是指某一问题被人们发现并引起政府关注的过程; 问题界定是指对问题进行特定解释的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类,目的是把问题情境转变为实质问题; 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2、政策问题确认与政策决策者的分离是现代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特征。 政策问题确认的原则: 第一,问题描述应做到真实详尽,切忌人为夸大或缩小;第二,尽量缩短报告链条,减少报告层次。总之,以客观代替主观,以直接代替间接。

公共管理学作业homework1答案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纳什均衡——从博弈论视角看政府治理的合理性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纳什均衡——从博弈论视角看政府治理的合理性 [ 关键词 ] 公共政策/博弈论/纳什均衡/政府治理/合理性 [ 内容摘要 ] 政府治理的合理性问题日益为人关注。本文从博弈论的立场探讨 作为政府治理基础的公共政策制定,结合奥斯本与鲁宾斯坦的博弈论思想提供了几 种政策博弈纳什均衡的解释。文章列举热点政策问题的纳什均衡,论述如何在公共 政策制定中更好地运用博弈论思想,试图说明公共政策制定的博弈论分析是实现合 理化政府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的一个基本条件,它作为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管理组织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的相对法律而言更为具体、明确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必然地应当注重合理化问题,惟其如此,政府治理的合理性才有根本保证。这里,作者试图运用博弈模式描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分析过程,讨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纳什均衡,旨在从博弈论的立场对政府治理的合理性作出一些探讨。 一、公共政策制定博弈的实质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治理的基础,公共政策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政府治理效果。坦率地说,我们一直重视政府实施治理后的反馈分析,以此修正我们所实施的公共政策,但在制定公共政策、进行方案选择之时,就缺乏合理有效的前瞻性分析,造成政府治理成本过大的现实。 考虑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方案选择对合理化政府治理的关键性、现实性作用,本文讨论博弈论立场上的合理化政府治理,主要将就政策博弈的分析展开。 所谓博弈(Game),按照莱不尼兹的观点,是指人们在策略相互依存情况下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个人所取得的成绩取决于与别人策略的对比。博弈具备了局中人(players)、战略(strategies)、信息(information)、支付(pay off)、均衡(equilibrium)、行动(actions or moves)和结果(outcome)等要素,博弈论分析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博弈的参与者进行的是理性行为选择(行为主体均是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也即意味着存在多人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将依据对手的策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由此,我们可以将政策博弈界定为:参与政策博弈的局中人在宪法、法律、行政机关决定、习惯与传统等框架或规则范围内,利用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在充分比较各种可能情况下自身支付大小后,采取相对应对的行动以获得满足效用最大化结果的行为选择过程。政策博弈用于指导作为政府治理基础的公共政策制定,主要探讨政府作为局中人的行为选择,政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陈庆主编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也被部分人成为科学决策模型。他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们在决策是遵循最大化原则,抉择最优方案,谋求最大效益。作为决策的主体,始终坚持理性化活动,不存在任何非理性成分。 (一)这种模式通常包含了下列基本内容: 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该问题同其他问题的区别非常明显,或者至少同其他问题相比,它是最重要的。 2、决策者选择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或是希望利益最大,或是希望损失最小,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3、决策者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假如方案基本是相同的,通常会作相同的决定。 4、决策者对同一个问题会面临着一种或多种自然状态。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 5、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受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 (二)理性决策在实际中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决策过程中必须获得全部有效的信息。

2、寻找出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所有决策方案。 3、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所能产生的结果。 4、非常清楚那些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人们的社会价值偏向与其所占的相对比重。 5、可以选择出最优化的决策方案。 (三)评价 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达到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它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强烈批评。其中最突出的是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与赫伯特·西蒙。 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问题,而只是首先必须找出和说明问题。问题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比如物价迅速上涨,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做出反应。 首先,明确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往往十分困难。因为不同的利益代表者,会从各自的利益看待这些问题,围绕着通货膨胀存在不存在,若存在,其程度和影响怎样,以与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人们都会有不同的回答。 其次,决策者受到价值观的影响,选择方案往往会发生价值冲突。比较、衡量、判断价值冲突中的是与非是极其困难的。靠分析是无法解决价值观矛盾的,因为分析不能证明人的价值观,也不可能用行政命令统一人们的价值观。 再次,有人认为"公共利益"可以作为决策标准,林德布洛姆批评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一)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得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得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得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得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得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得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与私人利益 B、效率性与私人利益 C、公共性与公共利益D、效率性与公共利益 4、有效得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得起点就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得标志为(A ) A、《行政学之研究》得发表B、《经济与社会》得发表 C、《行政学导论》得发表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得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得直接动因为(C) A、经济得发展 B、政治得推动 C、公共部门得改革 D、私人部门得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得就是(A )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得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得提出者就是(D ) 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得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得就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得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得那些人发布命令得权力”为基础得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得传统、神圣不可侵犯得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得人得地位得合法性为基础得权力属于(B)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公共管理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治理: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准公共物品和纯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3.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所制定的计划、规划或所采取的行动;公共政策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决定,而且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并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有价值之物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即涉及人们的利益关系。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充分、科学、合理和有效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发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量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5.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它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 6.组织: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7.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8.第三部门:指介于政府部门和营利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 二、填空题 1.(雪城会议)(政策)(商业) 2.(有差异或不同) 3.(公共组织) 4.(结果或产出)(外部取向) 5.(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组织)。 6.(共同目标)(协作愿望)(沟通)。 7.(政府失败或政府失灵)(市场失灵) 8.(等级控制)(网络) 9.(公正)(他律)(自律) 三、简答题 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综观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的实践,可以将政府的行为模式概括为以下五种角色: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2.试述网络治理的特征:(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

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

第三节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 一、忠实执行与灵活运用相结合 公共政策是具有合法性与权威性的行为规范,因此,政策在贯彻时,必须保持必要的严肃。政策实施的组织和人员必须认真、全面地理解政策的内容,坚决瞄准政策所确定的目标,分阶段地组织实施。即使发现实际情况原定的政策措施、手段有一定的差距,也必须经过适当调整,让政策最终得到落实。能否忠实执行已经制定的政策,关系到社会能否有序的发展、关系到社会资源能否得到合理配置、关系到执政党和政府能否取信于民的大问题。 因此,在政策执行中,必须坚决反对那些对政策采取不严肃、不负责任的态度。有的部门,有的地方,有些人,往往从个人私利出发,从地方本位出发,从小团体利益出发,对上级政策各取所需,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或拖着不执行;对上级政策任意曲解,借口特殊性,搞对策,搞土政策。凡此种种,都是违背执行原则的。但是,忠实执行决不是不动脑筋的死搬硬套。因此,要忠实地执行政策,就必须采取灵活运用的原则。对政策的灵活运用,突出地表现在贯彻政策时,能善于变通。这种变通是指不偏离政策的精神实质,只是对实现目标的方式、时间、阶段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二、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在实施政策时,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政策执行上讲实事求是,就是要从政策过程中的规律出发,处理好政策实施中宣传、计划、调整、评估、终止等各个环节、步骤的关系。在贯彻政策时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还要求实施政策的组织和人员,能时刻从政策执行时的具体环境、可能的条件、可以获得的资源以及各种现实的技术、手段出发,量力而行。决不可贪大求全,弄虚作假,搞一些不切实际的“摆架子”和人为地制造各种“泡沫”效应。 但是,实事求是的执行政策不等于无所作为。在执行政策中提倡创新,就是要将旧状态、旧政策与新政策、新局面加以对照,以新的精神面貌去思考问题,以新的思路、新的措施去理解政策,并以创造性的方法去争取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以保证政策落实到实处。 三、迅速果断与注重效益相结合 任何公共政策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形势制定的,时间是政策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一旦超过了一定的时间、空间,即使是科学、合理的政策也会变得无效。因此,抓住时机,迅速果断地贯彻政策是一条重要原则。 要做到不失时机地实施正确的政策,就必须快速地理解政策,快速地组织机构和人员落实政策;一旦执行中发现问题,果断地调整政策。要迅速果断地实现政策,关键在于事先周密地准备、事中合理地调配、事后及时地总结。严格按科学程序办事、坚决实行制度化管理,从而保证政策实施的高效率。 但是,政府之所以要花费各种力量制定、实施政策,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即解决社会问题,使公众利益得到平衡、协调,整个社会公正、稳定。因此,实施政策还必须遵循注重效益的原则。有时,为了争取效益,就需要抓住机会,快速实施政策。有时,也同样为了力争更多的效益,就需要冷静思考、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如果在执行政策上,一

《公共管理学》习题参考答案66745

精心整理《公共管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A. C. 2 A. 3 A. C. 4 A. 5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 8 A. 9 A. 10 A. 11 A.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A??) A.管理????????? B.法律??????? C.经济???????? 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 A. 17 A. 18 A. 19、A?) A.知识性原则???? B.职业化原则???? C.非人格化原则??? 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 20、对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资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是(B??) A.知识性原则???? B.职业化原则???? C.非人格化原则??? 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陈庆主编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也被部分人成为科学决策模型。她得基本出发点就是,人们在决策就是遵循最大化原则,抉择最优方案,谋求最大效益。作为决策得主体,始终坚持理性化活动,不存在任何非理性成分。 (一)这种模式通常包含了下列基本内容: 1、决策者面临得就是一个既定得问题,该问题同其她问题得区别非常明显,或者至少同其她问题相比,它就是最重要得。 2、决策者选择决定得各种目得、价值或目标就是明确得,或就是希望利益最大,或就是希望损失最小,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得重要性进行排序。 3、决策者有可供选择得两个以上得方案,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得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假如方案基本就是相同得,通常会作相同得决定、 4、决策者对同一个问题会面临着一种或多种自然状态。它们就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得不可控因素。 5、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得自然状态下得受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得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 (二)理性决策在实际中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决策过程中必须获得全部有效得信息。 2、寻找出与实现目标相关得所有决策方案。 3、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每一个方案在不同得客观条件下所能产生得结果。 4、非常清楚那些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得人们得社会价值偏向及其所占得相对比重。 5、可以选择出最优化得决策方案。 (三)评价 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达到得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就是无法实现得。因此它遭到了许多学者得强烈批评。其中最突出得就是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与赫伯特·西蒙。 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者并不就是面对一个既定问题,而只就是首先必须找出与说明问题。问题就是什么?不同得人会有不同得认识与瞧法、比如物价迅速上涨,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做出反应。 首先,明确这一问题得症结所在,往往十分困难、因为不同得利益代表者,会从各自得利益瞧待这些问题,围绕着通货膨胀存在不存在,若存在,其程度与影响怎样,以及产生通货膨胀得原因就是什么等问题,人们都会有不同得回答。 其次,决策者受到价值观得影响,选择方案往往会发生价值冲突、比较、衡量、判断价值冲突中得就是与非就是极其困难得。靠分析就是无法解决价值观矛盾得,因为分析不能证明人得价值观,也不可能用行政命令统一人们得价值观。 再次,有人认为"公共利益”可以作为决策标准,林德布洛姆批评了这种认识,认为在构成公共利益要素这个问题上,人们并没有普遍一致得意见,公共利益不表示一致同意得利益。 第四,决策中得相关分析不就是万能得。决策受时间与资源得限制,对复杂决策讲,不会做出无穷尽得,甚至长时间得分析,也不会花费太昂贵代价用于分析,或者等待一切分析妥当再作决定,否则会贻误时机。

公共管理学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实施(),以纠正市场失灵。 A: 公共政策 B: 法律 C: 法规 D: 计划 答案: A 【2】个人伦理主要是通过良知和舆论来约束;而公共管理伦理除了舆论和内心信念约束外,还受()的约束。A: 良知 B: 法律 C: 制度 D: 强制 答案: C 【3】依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将组织结构分为尖形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 A: 直线型 B: 扁平型 C: 职能型 D: 矩阵型 答案: B 【4】()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建立。 A: 1988 B: 1993 C: 1998 D: 2000 答案: B 【5】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作为规范或准则,它()。 A: 具有强制性 B: 不具强制性 C: 有时具有强制性 D: 有弱强制性 答案: A 【6】在西方,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政务官通过()产生,有任期。 A: 选举 B: 考试 C: 任命 D: 推荐 答案: A 【7】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它包括()及第三部门。A: 企业 B: 政府 C: 单位 D: 营利组织 答案: B 【8】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组织尤其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等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 A: 个人 B: 企业 C: 政府组织 D: 营利组织 答案: C 【9】虽然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存在过庞大的文官队伍与相应的管理制度,但西方各国的职业文官队伍则是出现于()世纪民族国家形成与中央权扩张的时期。 A: 13 B: 14 C: 15 D: 16 答案: B 【10】税收是当今各国最主要的公共收入形式,公共收入中()以上来自税收收入。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 D 【11】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等级控制模式,这种政府间关系模式称为()。 A: 市场模式 B: 传统模式 C: 集权模式 D: 分权模式 答案: B 【12】西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年代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A: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 D 【13】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以及从行为科学中产生的观点和见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A: 人际关系运动 B: 新管理思潮 C: 人力资源管理思潮 D: 新公共管理运动 答案: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