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书为史怀哲医生所写的文明的哲学的第一卷文明

本书为史怀哲医生所写的文明的哲学的第一卷文明

本书为史怀哲医生所写的文明的哲学的第一卷文明
本书为史怀哲医生所写的文明的哲学的第一卷文明

本書為史懷哲醫生所寫的「文明的哲學」的第一卷「文明的衰敗與重建」全卷,以及第二卷「文明的倫理」的後半卷。內容從哲學如何對文明的潰敗負責開始,講述我們對於今日文明真相的自欺,提出了近代哲學所無法做出貢獻的幾個因素。隨後舉出了文明在現在物質與精神生活中所遇到的阻礙,提到現代人的種種問題。在論述文明的衰敗與重建之前,勢必要對文明下一番定義,從對文明定義的釐清起頭,才能進入該如何重建文明的主題。從歷史中觀察,提出如何在制度及信念上作出革新並點出文明與世界觀的關係。

史懷哲醫生認為我們正生活在文明潰敗的病徵之下,由於無法對真正文明的真諦加以反省與回顧,使得我們雖然對文化有許多廣泛的研究與剖析,但似乎並無法顯露出人們在知識生活的真實情況。我們研究了人類的起源與歷史,我們知道了文明的模式,關於人類文明的種種制度與演進。但是在心滿意足的了解這些所謂的體制、藝術、發展以後,我們是否真的了解到文化在精神方面的真正意涵??在啟蒙時代與理性時代曾把倫理的典範向前推動,但在此時倫理典範與現實生活的連結開始消逝,而造成這種世界觀的崩潰其主因是:哲學拋棄了應有的責任。

哲學本應在思想上促使人們積極的去反樣各種問題。但是在科學出現後許多存在種種觀念中的關係被更新,使得人們存在的世界變

成只是個充滿物質成果的世界。由於思想避免不了偏見,於是倫理與典範不再結合,失去了推動文明前進的力量。也由於哲學失去了創造的能力,變成在研究自己的過去而脫離了一般的精神生活。哲學擔負著引導人類思考方向的重擔,但如果哲學變成只是一門研究自己的學科,又怎能提供人們思索懷疑的需求呢?

通常,只有自由的人才會思索其個人與外在環境的關係,並提出其理想以期推動文明的進展。如果一個人不自由、沒有時間思考,如何能將自己的理想付諸實現呢?現代人由於經濟制度的關係,不得不花大部分的時間在改善自己的經濟。在過度枯燥的工作後人們需要的是外在的消遣,而不是心靈的探索,於是大眾娛樂越來越盛行,而屬於內在深層的問題則乏人問津。於是乎,思想能力的缺乏成為現代人的問題。工業化下的制度與流程要求專業分工以及迅速確實,個人的對工作的學習與了解只侷限在他負責的一小部分中。漸漸的人們失去了創造力於學習的慾望,這種對於個人能力的壓榨與限制造成了精神的危機。在喪失了自由發展的機會後,人被侷限在自己的空間裡,活在焦慮之中。在過度擁擠的狀況下工作生活,人們習慣的用一種陌生冷淡的方式對待彼此,變的越來越不覺得需要去考慮所謂的同情。在當初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許多制度、部門被建立後,人們的思考方式似乎也走向組織化,沒辦法獨立的思考己身的索求,而只是徘徊在

眾人的觀念裡,無法對人人視之裡所當然的流行提出質疑。一個文明的正常論點,只有在它能辨認什麼是文明的根本要素時才是有價值的。我們必需面對的難題是包含物質和經濟兩方面的,只能靠內在性質的改變去解決;透過理性的倫理規範才能建立與現實的關係。

在邁向重建文明的路上,困難的是要改變舊的觀念,以健全的精神對抗衰老的制度。這種困難是內在的過程而不是外在的,所以無法在物質和精神上合作。要革新制度與信念,只有當許多人的心中都有了新的信念才能開始。一個社會的最終面貌,取決於各個組成份子的價值程度而非制度面的完善與否,重要的是產生在眾多人心中的心理變化。我們只有在體驗到文明是建立在某種價值觀上,並只能透過精神的覺醒與人群需求倫理的意志去重建它時才會了解其困難點。對於這時代的重建只能從其世界觀開始,不論代價如何我們都必須去尋找一個真正清晰的理性概念,透過對生命意義的反省才能更新我們的觀念並從存在在自己身上的生存意志中找到生命的意義。

第二部分一開始點出思想必須幫我們做兩件事情。第一是必須引導我們遠離無知,走向對世界與生命的深刻肯定;第二,它必須引導我們從單純的倫理衝動走向思想不可或缺的倫理。是什麼樣的信念維繫著我們與世界的關係而讓我們對身邊的一切保持興趣呢?這就是

生存意志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圓滿實踐自己的決心」乃是生存意志的本質。但是生存意志在一開始思考的時候,所接觸到的許多看法都是悲觀的,但當我們的心靈還處在正確的一方的時候,促使我們抵抗這些打算消滅我們生存意志的有是什麼呢?沒有別的,就是一種本能,一種基於對生命尊重的本能讓我們有抗拒這些悲觀思想的力量。所以即是在婆羅門教的悲觀思想中也對生存意志有所讓步,承認「有意的死」只有個人遺棄了自己大半的生命時才會發生。佛教更拒絕任何暴虐形式的死,而只要求我們克制內在的生存意志。在西方的思想中這種讓步尤其明顯。一般思考模式中的「樂觀的世界觀」把這生存意志與悲觀思想的衝突掩飾起來。它嘗試去追求更多的幸福,卻在還搞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之前,就積極地去做一些事。事實上,只要對於生命的尊重與深刻肯定無法建立,所有在這世上的生存意志都是遭扭曲的,沒有辦法和生命的職責相提並論。只有真誠的對待自己與反省自己,我才能以內在的力量與無限的最高生存意志相結合,完成其神秘的使命。我的存在藉生存意志來追求神秘的普遍意志之目標,我的存在不過是普遍意志的一種表現形式罷了。對於走向「反省性」和「深刻的肯定人世與生命的信念」的生存意志來說,他也嘗試獲得幸福與成功,但不論獲得與否,它都是決心採取行動去付出的。從我們的生命了解我們的生存意志與世間的關係後,我們才能繼續保護我

們的生存意志。

第三部份從倫理史討論倫理的問題。史懷哲醫師在這部分自我完成的倫理及自我奉獻的倫理做了深入的探討。從其發展的過程與方法來一一說明各種假設與說法的可行性與不可行性。用提示的方法告訴我們思考有否結合這兩種主張的可能性。所以思想想要了解研究利他主義與自我完成的本質之前,必須先了解西方尋求倫理的過程中的各個見解。現在的人們相信任何倫理的解析不能引導出倫理,倫理和認識倫理的理性主義互相聯繫對於倫理是無助益的。在放棄對所有認識論的理性主義的幫助後,倫理不再對推理的哲學有所企求。思想究竟在倫理的起源上扮演什麼角色就繫於對肯定生命這個信念的付諸實現。

作者也提到了個人倫理與社會倫理間的關係和原則。兩者對於人道精神的評價往往不同;個人在「犧牲自己」和「犧牲另一個人的幸福」做選擇時,通常會選擇後者。但社會倫理卻認為為了群體的幸福著想,犧牲少部份人的幸福是可以接受的,這種衝突不斷上演在個人與社會的共存的環境裡。故思想必須以尋找一個能夠做為倫理的絕對基本原則為目標,才能尋找到倫理。在這部分的最後,作者論述的倫理的範疇。不論古今中外的宗教思想或是哲學思想都是片段的,都只

包含了部分的倫理。史懷哲醫師提出:真正的倫理是存在消極的自我完成的倫理與積極的自我完成的倫理的結合。

第四部份是有關自我奉獻的倫理與自我完成的倫理。首先提到的是如何擴展自我奉獻的倫理使之成為普遍的倫理。真正的倫理總是主觀的,具有一種賴以生存的非理性熱誠,而必定與自然哲學相衝突。倫理必須接受「自我奉獻不但要施行在人身上,也要施行於一切生物之上」的思想,人和人的關係只是人類面對「最高存在」與整個世界所建立的關係的其中一種形式。如此自我奉獻的倫理才有可能面對根本上為普遍性的自我完成的倫理。而自我完成的倫理與神秘主義具有最內在的聯繫。倫理必須根源於神秘主義,神秘主義不可以只為著自己而存在。

第五部份從尊重生命的最高信念出發,講述倫理應奠基於尊重生命這個信念的觀點。一旦由於不自私的考慮而把違反對於生命的尊重看成是倫理的,就會易於犯錯。文明的潰敗已經因為社會對倫理的支配而發生了。只有每個人都盡力想表現出倫理的人格的時候,文明才有可能復興。我們對社會所應盡的義務就是以批評的態度來審判它,督促它使它更加倫理化。擁有了道德的絕對標準後,我們不再有任何的權宜原則,或是機會主義的倫理原則。當心裡面充滿的是尊重生命

與倫理信念,我們才能採取真正有意義的行動。

最後一部分則是有關在尊重生命下產生的文明以及教會與國家在現世還有在未來所該扮演的角色,以該如何改造「組織結構」並使之「道德化」作為結束。

在讀完這本書後,覺得似乎這是自己第一次被一個人如此紮實而又廣博的學問所驚訝,究竟一個人的思考能走到怎樣的地步,過去的我並沒有認真想過。正因如此,我才警覺到我就像是書中所說的那種人:對於文明的了解,我只侷限在對人類的演進、制度的形成、以及歷史的開展,至多再加上一些對於藝術或是音樂的淺薄認知,並沒有想過什麼才是真正文明的內涵,這個推動人類進步的力量。從書中一些較為陌生的術語中,嘗試著去了解作者想要闡述的許許多多觀念。從對自己的處境認識開始,了解為何文明沉淪的原因,在從作者的分析探討中了解到現今提出的哲學或是理性主義的思想或是宗教的思想為何不能圓滿的提供人們一個向前邁進的力量。在一步一步辨明各種思想的過程中,反而激發自己想認識更多思想的信念,也許算是另一種收穫吧!由於作者提到的東西不是我一下子能了解的,所以只就在書上所看到的一部分可以和與老師在課堂上所說的一些東西討論的作為心得的出發點。史懷哲醫師在書中提到說,自我完成的倫理無

法跳脫消極的的範圍是由於把它精神上的奉獻指向抽象的最高存在而非真正的最高存在。就像老莊思想教導我們要與世同化,從大自然萬物的變化中,尋找一個可以順應萬變的法則出來。但問題是,世事變化的法則事實上是我們不可求的。想要從支配外在事件來尋的內在心靈的解脫,似乎就落入了消極的自我完成。但老師不是在課堂上提過,對於倫理或者說道德,我們可以把它當成是一種情感狀態,我們要懂得設計生活來引導自己的情感,我們有責任對情感做選擇是自己達到一種美好的情感狀態。而這責任是來自哪裡呢?應該是史懷哲醫師提出的最高的生命存在。我們的存在不過是生命對於這無限的最高存在的其中一種形式,只有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時候,才有辦法發現生命中其他的可能性。只有從神秘主義出發,我們才能不懷疑的信服來自於最高存在的信念,而這信念必是來自於對生命的尊重。只有來自於對生命的尊重才能是自我完成和自我奉獻達到完美的結合,而不致在倫理的基礎上找不到依靠。因為我們相信選擇了尊重生命這份情感狀態是會帶領我們走向更為提升的文明,而不是在邏輯或是推理的哲學思考路上一再尋找自己走過來的足跡卻又迷失在尋找的過程裡。

我必須真誠的面對自己,跟自己對話,體驗我的存在和其他生命的存在是如何能透過對尊重生命這個信念來互動。對於接受了太多基於實用而產生的哲學或是觀念的我們來說,我們失去了深刻而沉穩的

思考能力,在找不到出口的同時,卻又大費力氣的去做些努力以期能在回報中的到滿足及歇息的機會。要常提醒自己是否活的值得不也是在相信這種帶有神秘色彩的倫理下,對自己產生深刻的反省與堅定的信念?

對於人生的意義來說,活的值得就夠了,活的不夠精采,沒有關係,並不代表生命中沒有其他的可能性,不要苛求在此刻的自己過跟別人一樣的生活。而對於最高意志的存在給我們的信念來說,我們必須不斷的保持這個信念,積極的對其他生命意志的存在付出與互動,不能退縮。成功了,我的存在與最高的存在產生了交流,而我對於最高存在的奉獻就是我對需我的奉獻的所有最高存在的奉獻,我們有能力且必須做出這種努力。失敗了,至少證明我們不喪失於悲觀或消極的思想中而退縮在自己之中,我們必須不斷地繼續嘗試。在活的值不值得中看的是我們如何引導自己的情感,這應該就是我們要保有的積極的自我完成的倫理。人活著,有高低起伏,我們必須去體會那細膩的情感、尋求感動的時刻與場景,也許方法就是在以積極的自我完成和普遍的自我奉獻為基礎的倫理中,對於生命可能性的追求。

科技與人文期中報告Ⅱ文明的哲學讀後感

姓名:林思賢

系級:材料系02

學號:870543

日期:民國90年5月23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