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

知识点归纳

一、词法

(一)通假字

1、君不如肉袒斧质请罪质同“锧”,铁砧。

2、可予不不同“否”,不。

3、臣愿奉璧往使奉同“捧”,捧着。

4、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奉同“捧”,捧着。

5、相如奉璧奏秦王奉同“捧”,捧着。

6、使臣奉璧奉同“捧”,捧着。

7、拜送书于庭庭同“廷”,朝堂。

8、召有司案图案同“按”,察看。

9、设九宾于廷宾同“傧”,迎宾的人。

10、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同“熟”,仔细。

11、请奉盆缻秦王缻同“缶”,盛酒的瓦器。

1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同“穆”。

(二)词性(类)活用

【一】名作动

1、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上前

2、乃使其从者衣.褐穿

3、怀.其璧怀揣

4、赵王鼓.瑟弹奏

5、秦御史前书

..曰上前;写

6、蔺相如前.曰上前

7、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侍奉

9、臣乃敢上.璧献上

10、相如前.进缻上前

【二】名作状

1、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往西

2、间.至赵矣从小路

3、卒廷.见相如在朝堂上

4、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三】形作动

1、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撞碎

2、未尝有坚明

..约束者也坚守

【四】使动

1、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

2、臣请完.璧归赵使……完整无缺

3、大王必欲急.臣使……急

4、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5、舍.相如广成传舍让……住宿

6、毕礼而归.之使……归

7、以绝.秦望使……断绝

【五】意动

1、吾羞.,不忍为之下感到羞耻

2、且庸人尚羞.之以……感到羞耻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六】形作名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急难

【七】动作名

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欺诈的手段(三)一词多义

1、徒徒.见欺白白地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

徒.慕君之高义也只是

徒.以吾两人在也只

2、使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出使

使.臣奉璧派遣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

3、必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

王必.无人如果

4、幸则幸.得脱矣侥幸,幸而

大王亦幸.赦臣表敬副词,无意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5、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

秦贪,负.其强凭借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

肉袒负.荆背

6、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

徒见.欺被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

卒廷见.相如接见

7、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8、拜拜.相如为上大夫授官

拜.送书于庭叩拜

9、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顾.吾念之但

10、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谁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同“熟”,仔细。

11、因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于是

13、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因为介词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来连词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着介词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介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来连词

(四)古今异义(解释古义)

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盟约

2、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3、不过

..三十日不超过

4、于是相如前进

..缻上前进献

5、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言语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父母兄弟及联姻形成的亲属关系

7、臣等不肖

..不才

8、请指示

..王指给……看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与书面意见

9、明年

..复攻赵第二年

10、宣言古义:扬言今义: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二、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蔺相如者,赵人也。

3、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5、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鄙贱之人

10、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二)被动句

1、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

2、徒见欺

3、而君幸于赵王

4、使不辱于诸侯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三)省略句

1、欲(以之)予秦,

2、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

3、今君乃亡(于)赵走燕

4、秦王大喜,传(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5、王授(之以)璧

6、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之)击柱

7、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8、赵王以(之)为贤大夫

9、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10、为(之)一击缻

11、于是舍人相与谏(相如)曰

1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省谓语

13、使(之)归省兼语

(四)介词结构后置

1、以勇气闻于诸侯

2、故燕王欲结于君

3、拜送书于庭

4、设九宾与廷

5、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6、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7、乃设九宾礼于廷

(五)宾语前置

1、何以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

(六)定语后置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

三、典故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布衣之交刎颈之交价值连城攻城野战

四、名言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五、文化文学常识

1、司马迁

公元前145~约前87,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子长夏

阳(今陕西韩城)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早年游踪几遍全

国,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职,得尽

读史馆藏书,后因历法进行改革,又为李陵辩解受宫刑。出

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立说,写成《史记》。

2、《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代史学影响深远。《史记》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共130篇。该书对许多历史人物的记述描写形象逼真,体现了传记文学的特色,所以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列传

史书所用文体的一种,首创于《史记》,为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用以记述天子、诸侯以外的人物事迹。

4、纪传体

史书体例名。指以各种人物的生平、经历为线索,以人

物的活动反映历史进程者,如《史记》、《汉书》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文: 司马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 l i n )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e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日:‘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日: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f ou)?”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日:“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训练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训练题 1.下列各项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左右皆靡靡:退却 B .且相如素贱人素:本来 C .相如引车避匿匿:逃走 D .顾吾念之顾:不过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于是舍人相与 ..谏曰相与:共同,一齐。 B.徒慕君之高义 ..也高义:高尚的品德。 C.其势不俱生 ..俱生:共同生存。 D.臣等不肖 ..不肖:不像。 3.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王鼓.瑟(敲鼓) B.于是秦王不怿.(愉快) C.相如引.车避匿(调转) D.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愚笨、拙劣) 4.下面句子中加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 B.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 C.相如闻,不肯与.会不欲与.廉颇争列 D.且.相如素贱人且.庸人尚羞之 5.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2分)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游视听之娱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 .徒慕君之高义也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C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臣等不肖,请辞去夫 D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7.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吾所以为此者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8.(2分)下列加点字不属于 ...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且相如素贱人 ..曰 .. B、宣言 C、臣所以去亲戚 ..而事君者 D、且庸人 ..尚羞之 9.(2分)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是() A、且庸人尚羞.之 B、而相如廷.叱之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而耻.学于师 10.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1.下列全是表现蔺相如宽宏大量、重友为国的一组句子是()(3分) ①相如闻,不肯与会②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③相如引车避匿④蔺相如固止之 ⑤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④⑤⑥ 12.关于舍人们与蔺相如的谈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舍人们认为蔺相如胆小怯懦,蔺相如举廷叱秦王的事,证明自己并不缺乏勇气。 B.舍人们觉得蔺相如的避让有辱身份,蔺相如的回答表现了以国事为重的高风亮节。C.舍人们的劝谏是心胸狭隘的表现,蔺相如的话表现出他先处理国事再计较私仇的胸怀。D.舍人们以辞去为由劝谏蔺相如,蔺相如用有理有据的一席话来消除舍人们的误解。 1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者选取“廉蔺交欢”这个典型事件,肯定了蔺相如顾全大局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 B .廉颇听到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话之后,大为感动,也很惭愧,立即负荆请罪,表现了他敬畏赵王、勇于改错的优点。 C . “绳池之会”上,作者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蔺相如反应机敏、蔑视强权、置生死于度外的形象。 D .文中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如蔺相如对敌和对廉颇态度的对比,廉颇对蔺相如前后态度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整理 一、通假字 1.可与○不 不,通“否”,相当于“吗”。 2.拜书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查考。 4.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二、古今异义 1.传以示 释:美人,古义,妃嫔;今义,美貌 的人。左右,古义,侍从;今义,方位名词,左右和右面。 2.请王 释: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上对下的命 令或要求。 3. 释:明年,古义,次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4.于是相如 缶 释: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 动。 释:宣言,古义,扬言,散布言论; 今义,声明,文告。 6.而事君者 释:亲戚,古义,父母和亲属; 今义,亲属(不包括父母)。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②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译:是赵国的宦者令缪贤的门客。 ③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译:和氏璧是天下共传的宝贝。 ④我为.赵将。译:我是赵国的大将。 ⑤★臣所以 ..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译:我离开父母和亲属而侍奉您的原因,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2.被动句: ①拜.为上卿译:被授予上卿的官职。 ②而君幸于.赵王.译:而您被赵王宠幸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 欺骗。 ④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我恐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宾语前置: ①君何以知燕王。译:您根据什么了解燕王? ②何以知之。译:根据什么了解他? 4.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译:寻求可以派遣回复秦国的人 5.状语后置: ①拜送书[于廷] 译:在朝廷上行叩拜之礼送出国书 ②会[于西河外渑池] 译:在西河外的渑池相会。 ③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因此燕王想和您结交。 ④设九宾礼[于廷] 译: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礼。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附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人遗.赵王书遗:送。 B.恐惧殊.甚殊:特殊,特别。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谁,哪一个。 D.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笨,拙劣。 解析B项,殊:很,极。程度副词。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相如引.车避匿 C.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②且.相如素贱人,吾羞 D.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大王亦幸.赦臣 解析C项“且”,连词,况且。A项“因”,①介词,趁机;②介词,通过,经由。B 项“引”,①动词,延请;②动词,掉转。D项“幸”,①宠幸;②副词,幸而。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B.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C.召有司案图 D.拜送书于庭 解析A项,“质”同“锧”;C项,“案”同“按”;D项,“庭”同“廷”。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 ..王 B.臣所以去亲戚 ..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C.明年 ..,复攻赵 D.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 ..殊甚 解析D项“恐惧”,古今义都是“害怕”。A项“指示”,古义,用手指给某人看;今

义,是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或: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B项“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C项“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②舍.相如广成传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左右欲刃.相如 ⑤相如廷.叱之⑥秦王恐其破.璧 ⑦庸人尚羞.之⑧宁许以负.秦曲 A.①⑤/②④/③/⑥⑧/⑦B.①②④/⑤/③⑦/⑥⑧ 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解析①⑤名词作状语/②④名词作动词/③形容词作动词/⑥⑧使动用法/⑦意动用法。 答案 A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廉君宣.恶言 肃宣.权旨 B.臣等不肖,请辞.去 近者奉辞.伐罪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也 D.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相如顾.召赵御史 解析C项,驽,愚笨,拙劣。A项,扬言;传达。B项,辞别;言辞,这里指皇帝的旨意。D项,只是,只不过;回头。 答案 C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相如每朝.时B.大王必欲急.臣 C.而相如廷.叱之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名词作动词;B项形容词作动词;C 项名词作状语。 答案 D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 B.顾.吾念之顾:回头看。

浅析《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性格

浅析《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性格 《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它最大的特点是以记叙人物为主,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社会上各色人等,分别把他们放在“本记”、“世家”、“列传”、“书”、“表”等部分来表述,给人们展示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使《史记》成为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有很多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征,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现就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进行赏析。 文章以写蔺相如为主,廉颇为辅。但文章在开头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时,廉颇较详,蔺相如较略。一个是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闻名的良将,一个是地位卑微、不为人知的门客,可谓对比强烈。但作者把它们放在典型的事件中去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片断。人物没有出场,从缪贤的推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二件事足可以说明相如的智勇。蔺相如身为门客,却对当时的战国之间的强弱形势有独到的分析和见解,并且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可谓位卑而忧国在心,“完璧归赵’,表现出他的有勇有谋,“渑池之会”表现他的英勇果敢,蔺相如大智大勇的形象跃然纸上。“负荆请罪”中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厚待人。同时也写出廉颇直率坦白、勇于改错。 司马迁写人物,将其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整个文章显示了两大矛盾,一是秦、赵之间的矛盾,一是廉、蔺之间的矛盾。前一个矛盾发展的结果,导致了后一个矛盾的爆发。“完璧归赵”写了两个回合的矛盾斗争。相如入秦前的情况,作为这个故事的引起,写了“二难”、秦王求璧,给赵王设一难题:无人可使,相如如何完成使命,为第二难题。这使赵国君臣都感到“予”或“勿予”,都不妥,处于“两难”之地。虎狼之秦势大力强,今以十五城请易赵王璧,诚意少,诈骗多。而在矛盾重重、尖锐激化之中,更能显出蔺相如化“两难”为“两全”的智与勇。写蔺相如入秦的斗争,从两个回合中显示其英雄本色。 第一回合,蔺相如献璧后又索回了璧,胁迫秦王作了让步。秦王得璧之后,“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而不提城池之事,“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便提出“璧有瑕,请指示王”的要求,机智地将璧取回,抓住了斗争的主动权,同时抓住了秦王“恐其破璧”的心理,提出“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等条件,延缓时机“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从此可以看出,蔺相如对敌我形势的了解之透,对问题的考虑之周,对事理处理办法之巧。 第二回合,在璧己归赵的情况卜,相如还能小辱使命。蔺相如据理力辩提出“秦先割十五都于赵”的条件,并开诚布公地告诉秦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接着从历史和国势两方而说明赵不敢留璧而得罪秦王。至使秦王与群臣都无可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字词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成语(了解大意) 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布衣之交刎颈之交 二、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否”) 2、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3、缪:秦自缪公以来(通“穆”) 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5、拜送书于庭(通“廷”,朝廷) 三、一词多义 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在) ④归璧于赵(介词,到) 2、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3、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介词,因为)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介,凭借) 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⑥宁许以负秦曲/以绝秦望/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目的连词,来) ⑦特以诈佯为予赵城(介,用) ⑧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连词,因为) 4、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③我见相如(动词,看见) 5、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6、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③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7、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不过)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8.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②大王亦幸赦臣(幸好)③则幸得脱(侥幸)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检测(附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总结 一、文化常识 (1)《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_____到_____时共约3000年的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体例包括、、、、书等五部分,共130篇。作者,字,是伟大的家、家、家。 (2)请从本文中找出五个至今仍常用的成语或熟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音: 1. 臣等不肖.() 2. 刎.()颈 3. 广成传.() 4. 缪.()贤 5. 相如虽驽.() 6. 使人遗.()赵王书 7. 睨.()柱 8. 秦王不怿.()9. 就汤镬.()10.渑.()池 三、文言知识整理: 1.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加点并解释词义。 (1)可与不()(2)拜书送于庭() (3)如有司案图() (4)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 2.找出词类活用的字词,并注明活用类型及词义。 (1)舍相如广成传() (2)左右欲刃相如() (3)乃使从者衣褐() (4)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5)怒发上冲冠( ) (6)而相如廷斥之( ) (7)间至赵矣( ) (8)卒廷见相如( ) (9)完璧归赵( ) (10)秦王恐其破璧( ) (11)宁许以负秦曲( ) (12)毕礼而归之( ) (13)大王必欲急臣() (14)且庸人尚羞之() (15)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一词多义 (1)负①秦贪,负其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2)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3)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何以知之() ③以空言求璧() ④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⑤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⑥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4)徒①徒见欺() ②徒以口舌为劳() ③徒慕君之高义也() (5)因①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6)见①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1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及答案

期末文言文复习检测卷(五)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课内重难点字词句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拜.为上卿(授予官职)(2)窃.计欲亡走燕(偷盗) (3)均.之二策(比较,权衡)(4)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5)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歪曲)(6)王必.无人(一定,实在) (7)相如奉璧奏.秦王(奏请)(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9)相如因持璧却.立(连词,表转折)(10)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感谢) (11)臣请就.汤镬(就是)(12)不如因而厚遇 ..之(优厚款待) (13)卒廷.见相如(朝廷)(1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诚实)(辜负)(15)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计)(1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回去)(17)位在廉颇之右.(右边)(18)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占) (19)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别)(20)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希望) A. ⑴⑵⑷⑸⑹⒀⒄⒆ B. ⑴⑶⑷⑹⑻⑿⒂⒅ C. ⑴⑷⑸⑺⑾⒂⒃⒇ D. ⑹⑻⑼⑽⑾⑿⒁⒃ 1、B (窃—私下;曲—理亏;奏—呈现;却—后退;谢—道歉;就—接受;廷—在朝廷上,名作状;诚—的确,确实;去—离开;右—上;特—只,不过) 2、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王 ..②璧有瑕,请指示 ③廉颇宣言 ..偿赵王城邑 ..曰④臣观大王无意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 .. ..者⑥相如素贱人 ⑦臣所以去亲戚 ..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 ⑨于是相如前进 ..至蔺相如门谢罪 ..缶⑩因宾客 A.①③④B.④⑧⑩C.⑤⑥⑧D.③⑥⑨ B (左右——侍从;指示——指给······看;宣言——扬言;约束——遵守约定;贱人——卑贱之人;亲戚——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前进——走上前敬献。) 3、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1)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拜官做上卿。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于诸侯各国闻名。 3、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译文: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4、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译文: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5、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译文: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6、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译文: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被欺骗;想不给,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7、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文: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8、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译文: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9、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译文: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 10、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译文: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了解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11、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译文: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1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及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 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1.不肖() 2.刎颈之交() 3.广成传舍() 4.缪贤() 5. 列观() 6.相如虽驽() 7.臣语曰()8.使人遗赵王书()9.睨柱() 10. 不怿()11汤镬( ) 12衣( ) 褐 13盆缻( ) 14甚倨( ) 5.佯.为() 二、在下列句中通假字下画一横线,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思。 1、可予不 2、详为予赵城 3、设九宾于廷 4、拜送书于庭 5、召有司案图 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8、请奏盆缻 三、指出古今异义词并释义 1.明年复攻赵古义:今义: 2.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今义: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今义: 4.请指示王古义:今义: 5.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今义: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释义 1、舍相如广成传 2、左右欲刃相如 3、乃使其从者衣褐 4、怀其壁 5、御史前书曰 6、臣乃敢上壁 7、而相如廷叱之 8、间至赵矣 9、奉璧西入秦 10、怒发上冲冠 1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2、且庸人尚羞之 13、毕礼而归之 1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5、大王必欲急臣 16、完璧归赵 17、宁许以负秦曲 五、解释下面一词多义。 书: 1.使人遗赵王书() 2.秦御史前书曰() 顾: 1.顾吾念之() 2.相如顾召赵御史曰()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况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请: 1.璧有瑕,请指示王() 2.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奏: 1.请奏瑟() 2.相如奉璧奏秦王() 计:

1.计未定() 2.廉颇蔺相如计曰() 3.可计日以待也() 于: 1.闻于诸侯() 2.故燕王欲结于君() 3.归璧于赵() 4.使不辱于诸侯()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之: 1.得璧,传之美人() 2.即患秦兵之来() 3.均之二策() 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填然鼓之() 6.何陋之有() 许: 1.宁许以负秦曲()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时人莫之许也() 4.曳屋许许声() 引: 1.引赵使者蔺相如() 2.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3.相如引车避匿() 以: 1.以勇气闻于诸侯()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徒以吾两人在也() 4.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因 1.相如因持璧却立() 2.因人之力而敝之()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不如因而厚遇之() 六、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何种句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大王见臣列观() 5.徒见欺() 6.以勇气闻于诸侯() 7.何以知之()8.而君幸于赵王() 9.且相如素贱人()10.相如闻不忍与会 七、重点句子翻译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翻译对照

廉颇蔺相如列传 【西汉】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去攻打齐国,把 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齐国打得大败,夺取阳晋,被任命做上卿,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名。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到了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赵王跟大将军廉颇一班大臣商议:想把这块宝玉让给秦国吧,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想不让给秦国吧,又担心秦国的大军马上打过来。 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因此)商量不出结果来,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下客蔺相如可以担任这个差使。?赵王问:?怎么知道他可以呢?? 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了罪, 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私下打算逃跑到燕国去。我的门下客蔺相如拦阻我说:‘您怎么了解燕王?’我告诉他说,我曾跟着大王到边境上 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因此我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去。‘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相如对我说:‘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现在您却是从赵国逃跑去投靠燕国,燕国害怕赵国, 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他们势必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解衣露体伏在刑具上请求大王处罚,或许侥幸能得到赦免。’我按照他的办法去做, 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大王恩赦了我的罪。我看他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担当这个差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蔺相如说:?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换我的和氏璧,可以给他吗??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赵王说:?拿了我的璧,(却)不给我城池,怎么办??相如说:?秦王用城池来换宝玉而赵国不答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宝玉而秦国不给赵国城池,理屈的是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集和知识梳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5题。 其后伐,拔石城。明年复攻趑,杀二万人。王使使者告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王畏,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弱且怯也。”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日:“王行,度道里会遏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曰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望。”王许之。遂与王会渑池。 王饮酒酣,日:“寡人窃闻王好音,请奏瑟。”王鼓瑟。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王与王会饮,令王鼓瑟。”蔺相如前日:“王窃闻王善为声,请奉盆缶王,以相娱乐。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王。王不肯击缶。相如日:“五步之,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王为王击缶。”之群臣曰:。请以十五城为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之成阳为王寿。” 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亦盛设兵以待,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其后伐,拔石城拔:攻下 B.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度:估计 C.相如顾召御史书日顾:回头 D.亦盛设兵以待兵:兵器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会于西河外渑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B.遂与王会渑池欲呼良与俱去 C.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请以十五城为王寿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复攻,杀二万人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王 C.请奉盆缶王,以相娱乐D.相如目叱之,左右皆靡 4.下列对文章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渑池会前,廉颇力劝王赴会,又约定庇变对策,表现了他的忠心和深谋远虑。 B.渑池会上,蔺相如与君臣针锋相对,才步不让,表现了他的忠勇和足智多谋。 C.渑池会上,国没有占到上风,可见廉颇的军事威慑力是国得胜的根本原因。 D.选段通过之间的斗争,显示了廉、蔺二人相互踟作、共同对敌的重要作用。 5.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王不行,示弱且怯也。(2分) 译文: (2)于是王不怿,为一击缶。(2分) 译 文: 二、《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 1—10题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1.例句:“相如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A.春风不度玉门关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试使之国与涉度长絜大 2.例句:“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A.乃置酒请之B.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C.请以十五城为大王寿D.请奉盆缶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描写

《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描写 导读: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是写人记事类文学的关键。《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司马迁以巧妙的构思、具体而生动的情节,把人物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的精妙描写,将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第一段(“廉颇者”至“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简述廉、蔺二人的身世。 用笔相当简洁,而对比鲜明,以廉颇的贵,突出蔺相如的贱,为二人以后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赵惠文王时”至“赵亦终不予秦璧”)写“完璧归赵”。 故事的缘起是:秦强赵弱,秦恃强首挑事端,欲以十五城换赵国的楚和氏璧。赵国君臣震恐,明知秦是以欺骗的手法欲夺此宝,想不给,但又怕秦国攻打,“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在这事关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缪贤推荐了蔺相如,说他“勇士,有智谋,宜可使”。通过缪贤的口,从侧面表现了蔺相如的勇敢、智慧。蔺相如审时度势,在赵王面前分析了理亏的责任,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建议,主动请缨出使秦国。这些语言描写,从正面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智慧的性格特征和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国解忧的高贵品质。 奉璧入秦,蔺相如在秦廷看到秦王根本“无意偿赵城”,就托言“璧有瑕,请指示王”,把本已出手的和氏璧又要回来,宝玉一拿回手,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斥责秦贪,不讲信义,以空言求璧,声言“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并执

其璧睨柱,欲以击柱。语言、行动、神态毕现,连贯如一气呵成,将一个在大敌面前无所畏惧、机智而勇敢的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秦王恐其破璧”,佯许以赵城。而蔺相如心如明镜,不为所惑,要求秦王斋戒五日,赢得时间和机会,派随从乔装将和氏璧送回赵国。这些,再次表现了蔺相如的智慧。 第三段(“其后秦伐赵”至“秦不敢动”)写“渑池会”。 在秦国攻取了赵国的石城,第二年又杀赵国两万人的严峻形势下,秦国设渑池会显然不怀好意。“赵王畏秦,欲毋行”,在蔺相如的劝说下,赵王才去赴会。廉颇在边境与赵王的告别话,表现了廉颇对赵国的忠心。 渑池会上剑拔弩张,杀气腾腾。秦王恃强凌弱的气焰十分嚣张,竟然要身为一国之君的赵王当众鼓瑟。秦御史则当廷以史作记,极尽侮辱戏弄之能事。在事关赵国尊严的时刻,蔺相如无所畏惧,针锋相对,要求秦王击缶,在秦王不肯击缶的情况下,以与之拼命威逼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以颈血溅大王”。秦王的侍从要用刀杀死蔺相如,他怒目叱责。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生动逼真,只有忠心爱国,不怕牺牲的人才有如此的胆气。这胆气,吓退了张牙舞爪的秦王侍从,秦王只得击缶。蔺相如召赵国史官当廷记载。蔺相如为赵国挽回了尊严,取得了第一回合斗争的胜利。 第二回合,秦王的群臣提出以赵十五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则提出以秦国的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气势盖过秦王,取得了第二回合斗争的胜利。

廉颇蔺相如列传字词全文版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司马迁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huàn)者令缪贤舍人。 “……者,……也”:文言里判断旬的典型格式,“者”用在主语后边表提顿,“也”用在谓语后边表判断。即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战国后期赵国的国君。为:做,担任。伐:攻打。破:打败。拜:古时授予官职叫“拜”。这里用于被动意义,是“被任命”的意思。上卿:战国时代最高的官阶。以:介词,凭,靠。闻:闻名,出名。宦者令:官名,宦官的头领。令,长官。舍人: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a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日:“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yǔ)曰:臣尝从大(dài)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日:‘夫(fú)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tǎn)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和氏璧:楚国人卞(biàn)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而成璧。壁,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遗:送给。书:国书。以:介词,用。诸:各位,众。徒:副词,白白地。见:被。即:就。患:担忧。秦兵之来:主谓短语作“患”的宾语,“之”用在短语的主谓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求:寻找。可使报秦者: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定后句。使。派遣。报,答复。何以:凭什么。宾语前

《廉颇蔺相如列传》随堂检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加点的字在该句中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舍(shě安置住宿)相如广成传舍(shè馆舍) ②臣愿奉(fénɡ带着)璧往使③秦王竟(jìnɡ完毕)酒 ④可予不(fǒu同“否”)⑤吾羞,不忍为(wéi在,介词)之下⑥瑕疵(xiácī)⑦佯(yánɡ假装)为 ⑧汤镬(huò大锅)⑨琴瑟(sè)⑩刎颈(wěnjìnɡ) A.①②④⑦⑧ B.③⑤⑧⑨⑩ C.④⑥⑦⑧⑨ D.②③⑤⑥⑩ 2.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 A.大王亦幸赦臣君幸于赵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秦贪负其强宁许以负秦曲决负约不偿城肉袒负荆 C.赵立奉璧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大石侧立千尺 D.私握臣手从道旁私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3.下列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宁许以负秦曲②大王必欲急臣③舍相如广成传舍④乃使其从者衣褐⑤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⑥卒廷见相如⑦毕礼而归之⑧于是相如前进缶⑨且庸人尚羞之⑩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⑾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A.①②⑦/③⑤⑩/④⑥⑧/⑨⑾ B.①②⑦⑾/③④/⑤⑥⑧⑩/⑨ C.①②⑨⑾/④⑧⑩/③⑤⑥/⑦ D.①/②⑦⑨⑾/③④⑥/⑤⑧⑩ 4.下面句子中的“者”字前后的内容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5.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6.归纳释义本文出现的成语。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部分的写作做到了详略分明,具体地说就是渑池会的背景、结果写得简略,能够表现廉、蔺二人特别是蔺相如的思想性格的部分详写。 B. 赵王深知前往与秦王会面,凶多吉少,所以有畏惧思想,不想前往,但廉、蔺二人都从维护国家尊严的角度力劝他前往,赵王怕在群臣中丢面子,也就答应了。

廉颇蔺相如列传随堂练习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随堂练 习答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廉颇蔺相如列传》随堂同步练习 姓名:班级:得分: 一、基础知识过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前居后恭 B. 完壁归赵亡赵走燕艰明约束 C.相视而嬉不肖之人刎颈之交 D.萎靡不振势不俱生怒发冲冠 3、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拜.为上卿(授予官职)(2)窃.计欲亡走燕(偷盗) (3)均.之二策(比较,权衡)(4)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5)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歪曲)(6)王必.无人(一定,实在) (7)相如奉璧奏.秦王(奏请)(8)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9)相如因持璧却.立(连词,表转折)(10)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感谢) (11)臣请就.汤镬(就是)(12)不如因而厚遇 ..之(优厚款待) (13)卒廷.见相如(朝廷)(1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诚实)(辜负)(15)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计)(1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回去)(17)位在廉颇之右.(右边)(18)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占)(19)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别)(20)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希望)A.⑴⑵⑷⑸⑹⒀⒄⒆? B.⑴⑶⑷⑹⑻⑿⒂⒅ C.⑴⑷⑸⑺⑾⒂⒃⒇? D.⑹⑻⑼⑽⑾⑿⒁⒃ 4、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臣愿奉璧往使 B. 拜送书于庭 C. 璧有瑕,请指示王 D.召有司案图

E.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F.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5、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璧有瑕,请指示 ..王 ③廉颇宣言 ..偿赵王城邑 ..曰④臣观大王无意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 .. ..者⑥相如素贱人 ⑦臣所以去亲戚 .. ..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⑨于是相如前进 ..至蔺相如门谢罪 ..缶⑩因宾客 A.①③④?B.④⑧⑩?C.⑤⑥⑧?D.③⑥⑨ 6、指出下列各题中与其他三句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句(1)——————————————————————()A.大王必欲急臣 B.宁许以负秦曲 C.臣请完璧归赵 D.左右欲刃相如(2)——————————————————————()A.舍相如广成传 B.卒廷见相如 C.间至赵矣 D.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3)——————————————————————()A.且庸人尚羞之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毕礼而归之 7、下列“于”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乃设九宾礼于.廷 B.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C. 臣头今于璧俱碎于.柱矣 D.拜送书于.庭 8、熟悉课文句子,认真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选项() A.求人可是报秦者,未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