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地图

浅谈地图

浅谈地图
浅谈地图

浅谈地图

摘要:地图作为人类的老朋友,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产品。今天的地图产品主要分为三类,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和电子地图信息系统。本文参阅了大量文献,结合了一些具体的实例,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以上三类地图产品,并分析和预测了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纸质地图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1 引言

21世纪“信息化”席卷全球,人类已迈向信息化社会。地图作为信息的载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地图作为我们的老朋友,已“今非昔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简单实用、轻巧便携的纸质地图到信息丰富、形式多样的电子地图,再到智能美观、功能强大的电子地图信息系统。人们对地图的使用和不断发展,已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参阅了大量文献,结合了一些具体的实例,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以上三类地图产品,并分析和预测了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地图与传统地图

2.1地图定义的演变

地图最早用于记载人们的生活环境、行走路线以及一些位置信息。地图作为工具被人们广泛使用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经过漫长的发展,地图已形成一门独立的的学科——地图学,今天已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工艺技术和产品体系,涉及到数学、测绘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简单的理解可以认为地图是“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地图经过人们不断的加工改造,今天地图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美观、越来越方便。地图的载体多种多样,从早期的陶片、竹帛、木牍、铜器、石碑、布匹到传统的纸张和今天的数字载体。今天我们常见地图分为以下几大类,模拟地图、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心象地图、交互地图、动画地图、实地图、虚地图、动态地图、数字地图和电子地图。纸质地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最具有代表性。

2.2 纸质地图及发展趋势

以《美国地图册》为例阐述纸质地图的制作过程:

2、专题地图制作方法

1 专题地图 1.1 专题地图的创建 专题地图是用于分析和表现数据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专题地图将数据图形化,从而使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表现出来。比如通过使用专题渲染可以在地图上显示数据,从而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在数据记录中难以发现的模式和趋势,为用户的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根据提供的数据创建范围值专题图、直方图专题图、饼图专题图、等级符号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独立值专题图、格网专题图。 1.2专题地图的修改 专题地图以图层的方式在地图窗口中显示,用户可以像操作普通图层一样操作专题地图图层,对其进行放大、缩小、显示等操作。 对于已经创建的专题地图,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修改专题地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通过【地图】| 【修改专题地图】菜单选项进行修改。 在【地图图层】对话框中选择要修改的专题地图图层,然后单击【专题】按钮。 在地图图例窗口中双击希望修改的专题地图图例激活地图图例窗口,然后选择【图例】| 【属性】菜单项。 1.3 专题地图制作 Mapinfo为制作专题地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Mapinfo 环境下,即可创建单变量专题地图(如范围、等级符号、点密度和独立值等),也可创建多变量专题地图(如直方图和饼图等)。在图40中左侧7个按钮列出了各种专题图的样式,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专题地图的制作: (1) 范围专题图 范围专题图是一种单变量专题图,应用广泛。它按照设置的范围来显示数据,用颜色、图案来渲染范围,以点、线、区域来说明数据。在反映数值与地理区域的关系(如家庭收入、销售量等),或希望表现诸如人口密度(人口除以面积)的比例信息时,专题地图非常有用。下面以创建1994年世界人口范围专题图为例,介绍范围专题图的创建方法。 首先选择Map->Create Thematic Map 菜单,运行创建专题图向导,出现Create Thematic Map—Step 1 of 3 对话框。

电子地图论文

宿州学院课程论文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电子地图与导航 论文题目:电子地图在旅游中的应用 姓名:朱明洋 学号:2013103137 考试时间: 2016年 11月 所在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王瑞云老师 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制

电子地图在旅游中的应用 摘要:电子地图是传统地图与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产物。近年来,电子地图发展迅猛,产业化趋势不断加强。电子地图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逐步的应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电子地图的各种应用中,旅游业上的应用显得十分突出。目前,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自驾游日益增多,由此导航显得尤为重要,GPS车载导航设备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汽车电子用品,可以在地理信息服务、城市导航、自驾远游等方面为车主提供诸多便利。 关键词:电子地图,旅游,导航 1、电子地图的概况 1.1电子地图的含义 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通常所看到的地图是已纸张、布或其他可见真实大小的物体为载体的,地图内容是绘制或印制在这些载体上。而电子地图是存储在技术及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 1.2电子地图的特点 电子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所生成的地图,是基于数字制图技术的屏幕地图,是可视化的实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可视化”是电子地图的根本特征。电子地图的特点有如下6个: (1)可以快速存取显示。 (2)可以实现动画。 (3)可以将地图要素分层显示。 (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地图立体化、动态化,令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 (5)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将电子地图传输到其他地方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样本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天地图”, 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区域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最全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加快”天地图”的建设, 对于提供公共服务、推动信息化进程、繁荣地理信息产业、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是指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的省级节点( 分节点) 和市级节点( 信息基地) , 是”天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各省、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为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 以”数据最鲜活、使用最便捷、查询最快速、功能最齐全、应用最广泛、百姓最信赖”为目标, 举全行业之力, 加快建设”天地图”省、市级节点, 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建设目标 按照提供权威、鲜活、统一、高效的”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的要求, 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下, 遵照”天地图”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基于本地区最新地理信息资源, 经过一年的努力, 建成”天地图”省、市级节点, 实现与”天地图”主节点的服务聚合与协同服务, 并经过”天地图”门户网站向

社会公众提供免费的地理信息浏览查询等综合服务, 向企业提供增值开发标准接口。 二、主要任务 各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 完成本行政区域范围15-17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 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主节点、市级节点的互联; 完成”天地图”省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 开展省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 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对本地区”天地图”市级节点建设与互联互通、协同服务进行指导、协调和检查。为统一品牌, 省级公众版平台更名为”天地图.省份名称”( 如”天地图.浙江”) 。 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任务是: 完成本市范围18-20级在线数据集生产、发布与持续更新; 完成”天地图”市级节点门户网站及服务系统建设、服务管理及与省级节点的互联; 完成市级节点运行支持环境建设; 开展市级节点的日常运行维护; 开展基于”天地图”的应用与推广。为统一品牌, 市级公众版平台更名为”天地图.城市名称”( 如”天地图.抚顺”) 。 三、建设内容及要求

浅谈电子地图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谈电子地图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一些高科技的不断革新为空间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与表达提供了创新动力与技术升级空间, 电子地图作为空间信息可视化产品之一, 以不同层次的多种形式广泛应用于公众及行业领域,从而的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电子地图的出现, 使得传统地图学认为的只是关于地图的科学或者地图只是信 息表示的传统观念正逐渐被淡化, 代之而起的是一种集动态性、交互探究性和超媒体等特征于一体的地图可视化工具。本文分析了电子地图的特点、电子地图的关键技术、电子地图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字:电子地图学特点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电子地图是传统地图与计算机技术、GIS 技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产物, 是地理信息的符号化表现, 是空间信息与专题信息的结合, 是传统测绘产业技术改造的结果, 是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突破了传统纸质地图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 具有更丰富的信息含量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电子地图以可视化的数字地图为背景,用文本、图片、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为表现手段综合展示地区、城市、旅游景点等区域综合面貌的现代信息产品,是数字化技术与古老地图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地图品种,它通过人机交互手段可以实时、动态的提供信息检索、数值分析、过程模拟、未来预测、决策咨询和定位导航等功能,内容是动态、可调整的,能由使用者交互操作。 1 、电子地图的特点 由于介质不同, 以及自身动态性、交互性、多媒体性等特点, 与传统地图相比, 电子地图在内容详略程度确定、表现形式、可视化手段和交互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1.1 内容详尽,信息量大 对于纸质地图, 比例尺和制图综合控制了地图的详略程度。在确定的比例尺地图中, 地图要素的详细程度也是确定的。如果想以某种比例尺地图看到某一较大地区的全貌, 就需要将若干张地图拼接在一起, 不仅难以操作, 也难以阅

高中历史地图类试题【实用】

历史地图类试题 1.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秦始皇在③完成国家统一 B.东周从①迁都到② C.④在元朝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港 D.宋太祖在②“杯酒释兵权” 2.下列言论的出现与左图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C.“天理即是吾心” 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3.右图是某个历史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示意 图节选(深色部分为建交国)。下列各项历史事件中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欧共体成立 C.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 D.北约空袭南联盟 4.图8中阴影部分是某个历史时期德国的疆域图。直接促成该疆域形 成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拿破仑战争结束 B.三次王朝战争完成 C.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D.两德统一完成

5.下图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形势图。下列各项事件发生于这个时期的是 A.美国确立联邦共和制B.科学共产主义诞生 C.英国进行工业革命D.德国完成国家统一 6. 下列历史事件与右图所示地区对应准确的是 A. 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大庆油田 B.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D. 2001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7. 右下图是学生在小组 研究学习中出现的一幅地图。其研究主题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 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 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 D. 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8. 左上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 唐长安 B. 宋开封 C. 元大都 D. 明北京

9.下列四幅图反映了北京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名称的变化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图1 ②图2 ③图3 ④图4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10.右图为我国古代某王朝都城内的主要中央 官署分布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B.元大都 C.明北京 D.清京师 11. 图7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部分地区示意 图。下列各项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A. 普法战争爆发 B. 第二国际建立 C. 两德统一完成 D. 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12.左上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某一时期人民军队作战形势图,这一重大军事行动的意义在于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C.战争形势出现转折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13.下列各项对右图中迁都影响理解准确的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利于削弱世家门阀特权D.促进了民族间的大融合

浅谈ARCGIS电子地图制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81369369.html, 浅谈ARCGIS电子地图制作 作者:秦梅霞刘学人 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35期 作者简介:秦梅霞,女,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地理信息数据整理与地图制图方面的工作。 刘学人,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航空摄影测量及相关管理方面的工作。 摘要:以ARCGIS软件为例,简单的介绍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制作的一点体会,着重阐述电子地图制作中的数据提取,数据组织与电子地图数据展示中要注意的一些技巧,实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线地图展示、浏览和标注。 关键词:电子地图数据提取地图配置 中图分类号:P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2(b)-0000-00 引言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地理信息服务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电子政务内外网为依托,分布式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为基础,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一站式”协同服务体系,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电子地图作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共地理框架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服务的基础。 电子地图按照数据类型包括矢量地图与影像地图两类,影像电子地图以其直观性慢慢的为公众所熟悉,影像电子地图的优势在于更新的便捷、快速、实时。矢量电子地图作为传统的地图显示形式仍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现在矢量电子地图不仅仅是作为数据展示的平台,更是公众信息查询、分析的载体。在此笔者主要是探讨一下在ARCGIS软件下矢量电子地图的制作过程,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数据整理 数据提取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电子地图数据以基础地形数据为数据源,从中提取包括POI、水系、道路、居民地、境界,植被等数据,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数据整理。 现以1:500基础地形数据为例,列举电子地图需要提取的数据。1:500基础地形数据按照国家标准分为: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附属设施、道路、管线、境界、地质地貌、植被8大

天地图电子地图数据制作1

“天地图·甘肃”电子地图 数据制作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第二章电子地图和“天地图.甘肃” (4)

2.1电子地图与电子地图数据 (4) 2.2电子地图分类 (4) 2.3“天地图.甘肃” (6) 2.3.1“天地图.甘肃”介绍 (6) 2.3.2电子地图分级与内容 (6) 第三章 ARCGIS与“天地图.甘肃”数据 (8) 3.1A RC GIS概述 (8) 3.2“天地图.甘肃”数据 (8) 第四章“天地图.甘肃”电子地图数据制作 (10) 4.1框架数据生产 (11) 4.1.1基础库中要素的导出 (11) 4.1.2要素的逐层溶解 (12) 4.1.3坐标系转换 (13) 4.1.4基础数据到框架数据转换 (13) 4.1.5地理要素实体化 (14) 4.2地图要素综合 (18) 4.2.1点状要素综合 (18) 4.2.2道路综合 (22) 4.2.3水系综合 (25) 4.2.4居民地综合 (25) 4.3影像数据处理 (28) 4.3.1数据匀光 (29) 4.3.2坐标系转换 (30) 4.3.3数据拼接 (31) 4.3.4投影转换 (31) 4.3.5数据裁切 (31) 4.4电子地图制作 (32) 4.4.1符号库建立 (32) 4.4.2电子地图配图 (32) 4.5地图质量控制与脱密 (34) 4.5.1地图质量控制 (34) 4.5.2地图脱密 (34) 4.6瓦片制作 (37)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38) 5.1结论 (38) 5.2展望 (38)

2012-2017高考历史地图型选择题汇编

历史地图型选择题汇编 2017年题组 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图5为春 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 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 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2.(2017·天津高考·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 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 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 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 位于右图中()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3.(2017·江苏高考·9)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 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 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政治B.文化传统C.人口密度D.地理环境

4.(2017·北京高考·17)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图7),其中五个序号 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宝岛回归”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中共七大召开” A.①②④③⑤B.④③⑤①②C.②③ ④⑤①D.②④③⑤① 5.(2017.4·浙江高考·19)右图所示为欧 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 原因不包括() 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 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 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 D.“商业革命”的兴起 2016年题组1.(2016·北京高考·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 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4.(2016·浙江高考·23)右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下列按侵入时序所作的排列,准确的选项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网络地图浅析

《电子地图设计与应用》课程实习报告 实验名称:网络地图浅析 学员姓名:韩武彬 学号: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成绩:

一、网络地图概念及特点 网络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网络地图储存资讯的方法,一般使用向量式图像储存,地图比例可放大、缩小或旋转而不影响显示效果,早期使用位图式储存,地图比例不能放大或缩小,现代电子地图软件一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储存和传送地图数据,也有其他的信息系统。 特点: 1.可以快速存取显示。 2.可以实现动画。 3.可以将地图要素分层显示。 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地图立体化、动态化,令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 5.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将电子地图传输到其他地方。 6.可以实现图上的长度、角度、面积等的自动化测量。 二、初识各类地图 (一)百度地图

百度地图是百度提供的一项网络地图搜索服务。在百度地图里,用户可以查询街道、商场、楼盘的地理位置,也可以找到离您最近的所有餐馆、学校、银行、公园等等。百度地图提供了丰富的公交换乘、驾车导航的查询功能,为您提供最适合的路线规划。不仅知道要找的地点在哪,还可以知道如何前往。同时,百度地图还为您提供了完备的地图功能(如搜索提示、视野内检索、全屏、测距等),便于更好的的使用地图,便捷的找到所求。藏南地区、阿克赛钦因地区所处原因而不能查询。 (二)谷歌地图 谷歌地图是 Google 公司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卫星照片。此款服务可以提供含有政区和交通以及商业信息的矢量地图、不同分辨率的卫星照片和可以用来显示地形和等高线地形视图。在各类平台均有应用,操作简单方便。Google和北京图盟科技有限公司(Mapabc)合作出版中国大陆地区的Google本地。后来,Google 本地重新命名为Google地图。Google Maps的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其它地区的服务已经是完成阶段。在北美的部分地方,开通

浅析电子地图的技术及其意义

浅析电子地图的技术及其意义 [摘要] 电子地图(Electronic map)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电子地图储存资讯的方法,一般使用向量式图像储存,地图比例可放大、缩小或漫游而不影响显示效果,早期使用位图式储存,地图比例不能放大或缩小,现代电子地图软件一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储存和传送地图数据,也有其他信息系统。它具备地理信息系统的许多功能,通过电子地图能够实现空间数据的交互式浏览、查询、检索等操作,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空间信息,是数字时代展示地区状况乃至经济建设成就的重要表现方式。 [关键字] 电子地图技术意义 1 GIS技术 1.1 GIS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1.2 GIS技术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在资源与环境应用领域中,它发挥着技术先导的作用。GIS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政策的标准评价,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多时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也可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 电子地图技术 2.1 电子地图介绍 电子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计算机系统,是数字化了的地图.电子地图可以存放在数字存储介质上,例如磁带,软盘,CD-ROM等。电子地图的好处:⑴交互性:电子地图是使用者在不断与计算机的对话中动态生成出来,使用者可以指定地图显示范围、显示图层、设定地图比例尺等要素。⑵无级缩放:一张纸介地图的比例尺是不变的。而电子地图则可以任意无级缩放和开窗显示,以满足应用的需求。⑶无缝:纸介地图受纸张幅面大小限制,图幅总是有一定范围,一个地区可能需要多张图幅才能容纳。而电子地图却能漫游和平移,因此地图范围没有任何限制。⑷信息丰富:由于受到比例尺等限制,纸介地图能反映的信息量有限,只能采用地图符号的结构、色彩和大小来反映地物的属性。

浅析高考历史地图题

浅析高考历史地图题 有历史地图的试题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率较高,这应引起教学的足够重视。那么,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历史地图题有何特点?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应对往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必要的回顾与分析。 我们对近十年来的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以及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和其他高考历史试卷中的历史地图题进行了整理、归类,并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我们认为,高考历史地图题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高考试卷中出现过的历史地图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1.直接历史地图题。即在试题中出现历史地图,并通过历史地图直接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这种形式较为常见。直接历史地图题中的历史地图主要两方面:一是命题者直接引用历史课本中的相关历史地图,或依据试题内容对课本中的相关历史地图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工,然后为己所用;一是命题者自己编制与试题相关的历史地图,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同时,也考查了对历史地图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历史地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4题,命题者通过自编历史地图中的四个地点,让考生判断四个地点中

哪一个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该题不但要求考生知道元朝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泉州,还要求考生明确知道泉州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虽然课本的历史地图中并未标出泉州的具体位置,但如果考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和地图知识,该题应该不难解答。 2.间接历史地图题。即在试题中不直接出现历史地图,但是试题本身或答案的确定与历史地图有很大关系。这种形式不太容易理解,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8题,要求考生在“广通渠”、“通惠河”、“会通河”、“胶莱河”四条河道中,确定“元朝漕运路线最北的一段河道”。这道题本身并没有出现历史地图,考生只有在对课本中的“元朝的河运和海运航线”一图有了充分掌握之后,才有可能知道正确答案应为“通惠河”。 第二,题型多样。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历史地图题在题型上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凡高考历史试卷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出现过的各种题型,如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问答题、解析题中,均出现过历史地图。在早年的高考试卷中,历史地图题一直以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题型为主,其主要特征是分值较小,考查内容较单一。自1999年高考起,高考试卷中的历史地图题突破了小分值的单选题、多选题及填空题的传统范围,出现了大分值的历史地图问答题及解析题,在整个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1999年

浅谈电子地图制作

电子地图 一、电子地图 1.1电子地图说明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服务数据。 由于天地图、数字城市的制作完成,广东省1-17级电子地图服务已经初步建设完,下一步主要生产目标为数字县区大比例尺电子地图(18-20级)以及数字城市中未完全覆盖县区的专题数据 1.2主要分类 发布内容的安全级别及发布网络区分:涉密、政务、公众 地图表达的内容:影像地图、矢量地图 1.3主要作业内容 1、矢量数据更新 2、地理数据实体化 3、矢量电子地图制作 4、影像电子地图制作 1.4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图:

1.3.1实体库整理 1.3.3.1基础数据抽取与重组 核实原始数据,获取数据源分类代码是否采用《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进行分类分层,如否,则需要进行数据重组 1、制作代码对应关系表——

分类代码对照示例 2、进行代码的转换与整合——可编写程序,读取对照表进行重组 1.3.3.2核心要素更新 DLG数据由于编制工作量大,更新周期慢,大部分城市的DLG数据现势性都在3年以上,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来说滞后性严重,需要对主要道路、主要水系网络、大片居民地进行更新,满足服务的现势性要求: 核心要素更新对象: 主要道路、水系,居民片区、植被面 基于影像对已有数据进行核心要素更新: 更新内容: 1)删除已消失地物 2)采集新增地物 3)修改变化地物 4)变化地物与周边各图层地物相互关系进行接边处理

更新标准 水系 实地变化超过10(2)米的河流、运河、沟渠,变化面积超过200(36)平方米的湖泊、水库、池塘应予更新; 水系要素参考影像地图直接更新采集,河流、湖泊、水库水涯线一般按摄影时期的水位采集。池塘的水涯线按影像沿池塘的边缘绘出; 水系要素应构成网状,河流遇桥、水闸、道路等不断开,直接采集; 消失河段、地下河段、地下沟渠等不可视水系不采集; 不同名称的河流段从分界处断开,并分别录入名称; 其他水系附属设施根据水系主体要素的相应关系进行同步更新,如拦水坝、闸等。 居民地 实地变化面积超过200(36)平方米的居民地中已建成的普通房屋和高层房屋应予更新; 居民地参考影像采集,采集时要注意消除房屋投影差; 房屋附属建筑如阳台、飘楼等不做区分,视为房屋整体更新; 密集居民片区可做适当综合更新; 地下不可见建筑不予更新。 交通 实地变化长度超过10米的城际公路,除内部道路、阶梯路以外的城市道路,及铁路予以更新,长度虽小于10米,但起贯通作用的城市道路 也应更新。 正确采集变化的道路,并录入道路属性,重点更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城市主次干道以及新建的铁路。其他在影像上能清晰 判断的公路也要更新。 所有依比例道路更新需要采集中心线,并按实地采集道路面与道路边线。 道路附属设施如桥梁、隧道、收费站、匝道,服务区、加油站等根据道路主体要素的相应关系进行同步更新。

天地图省市数据融合要求

天地图省市数据融合要求 一、总则 经与局成果处陶燕处长沟通,由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承建的数字城市涉及到2014年考核的有永康市、新昌县、玉环县和嵊泗县,其中永康市、新昌县和玉环县纳入国家局的技术评估(开展矢量数据融合得7分,影像数据融合得8分);嵊泗县是纳入省局考核舟山市的目标,这个不要求在10月31前完成,但必须在省局考核舟山市之前完成。 二、融合技术要求 2014年天地图省市数据融合主要包括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和影像数据融合三类。数据融合范围是接入国家天地图的范围。1影像数据融合 根据规定,天地图影像数据的地面分辨率不能优于0.5米,因此影像数据的融合数据源主要包括市县现有的0.5米(由0.2米重采样为0.5米)的航空影像,以及省局现有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两者数据根据覆盖范围、时相、影像质量等指标进行匀色、镶嵌融合。

2地名地址数据融合 采用以市、县级节点外业采集的兴趣点为主,省级节点数据为辅的原则:当市、县节点数据和省级节点数据存在不一致或相矛盾时,以现势性强的数据为准,删除相应现势性差的数据;并确保融合后的兴趣点数据不能落水或位于道路中间(收费站、互通除外)。所有兴趣点要素都必须赋开始显示级别字段(FSCALE),其值不能为空:当兴趣点在16级开始显示,其值为16;在17级开始显示,其值为17,依次类推;如果兴趣点不在地图上显示,其值为21。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兴趣点在前面级别开始显示,后续级别都必须显示。 3电子地图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是以省级节点1:10000电子地图数据为基础,将市、县级节点的1:500、1:1000和1:2000电子地图数据融合到1:10000数据中去。 1)融合后电子地图数据的分类代码字段继续采用DB33/T 517-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规定 的图形表达代码值; 2)融合后的数据须赋开始显示级别字段(FSCALE,为必填属性 项),其值不能为空; 3)所有属性值中,除汉字外全部用半角输入;

电子地图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电子地图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进入到新时期以来,科技发展较快,传统的二维地图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要求,因此电子地图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论述了电子地图的具体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地图;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地图是空间认知结果的再现,它记载了客观环境的相关信息,而人们也就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知,才得以认识客观环境,所以说地图与客观环境具有相当程度的关联性。但是,由于人类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是局部的,因此两者之间信息的转换免不了会产生扭曲、差别或不完整性。研究地图空间认知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要减少两者信息转换的差异,以更好地指导人类认识周围的环境。 1、电子地图的特点 由于介质不同,以及自身动态性、交互性、多媒体性等特点,与传统地图相比,电子地图在内容详略程度确定、表现形式、可视化手段和交互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1.1、内容详尽,信息量大 对于纸质地图,比例尺和制图综合控制了地图的详略程度。在确定的比例尺地图中,地图要素的详细程度也是确定的。如果想以某种比例尺地图看到某一较大地区的全貌,就需要将若干张地图拼接在一起,不仅难以操作,也难以阅读。在电子地图中,显示范围的变化主要是由用户的缩放操作引起的,电子地图在一定限度内可以任意无级缩放,并且电子地图很容易实现“漫游”和“平移”,能一次性容纳一个地区的所有地图内容,不需要地图分幅,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地图分幅和接边引起的误差。电子地图建立的这种多尺度表达机制,科学地处理了显示比例尺和数据比例尺的关系,从而能够为用户表现更加详尽的地图信息。 电子地图上可以表示的信息量远远大于纸质地图,如公路在普通地图上用线划来表示位置,线的形状、宽度、颜色等不同符号表示公路的等级及其他属性信息。而在电子地图上的线划属性可以有很多,比如公路等级、名称、路面材料、起止点名称、路宽、长度、交通流量等信息都可以作为一条道路的属性记录下来,通过用户属性查询形式提供信息,并以各种信息窗口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比较全面地描述道路的情况,这些是纸质地图的简单符号不可能全部表示出来的。 1.2、可视化手段丰富 在限定的幅面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为用户提供地理信息是地图设计者的主要任务。传统地图制作过程中,设计者合理运用位置、形状、方向、色彩、纹理、

电子地图的制作流程

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作为一个图形-文字信息完善结合的软件工具,能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形象、直观地与地理图形紧密地联结起来,能提供大量常用的分析、查询功能,能将 结果以图形或表格的方式显示出来。 MapInfo软件提供与一些常用数据库的接口,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些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MapInfo软件提供的开发工具MapBasic, 可完成用户在图形、界面、查询、分析等方面的 各种要求,以形成全用户化的应用集成。配接多媒体系统可使用户对地图进行多媒体查询。MapInfo软件适用于军队管理与指挥、市场营销、城市规划、市政管理、公安交通、邮电通讯、石油地质、土地资源、人口管理、金融保险等各个应用领域,能对用户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一、强大的图形表达、处理功能 MapInfo做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图形软件,利用点、线、区域等多种图形元素,及丰富的地图符号、文本类型、线型、填充模式和颜色等表现类型,可详尽、直观、形象地完成电子地图数据的显示。同时MapInfo对于位图文件(如GIF、TIF、PCX、BMP、TGA等多种格式的 位图文件)和卫片(SPOT)、航片、照片等栅格图象,也可以进行屏幕显示,根据实际需要还 可以对其进行矢量化。此外,DXF格式(AutoCAD和其它CAD软件包的图形/数据交换格式)的数据文件,也可以直接运用于MapInfo当中。在图形处理方面,它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编图工具箱,用户可以对各种图形元素任意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基本编辑操作。 MapInfo所处理的电子地图与一般地图不同。一般的地图,各类要素、信息集中在一起,不利于不同用户对不同的地理信息的查询使用。MapInfo对地图是分层处理,用户可以通过图形分层技术,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或一定的标准对各种图形元素进行分层组合,将一张地图 分成不同图层。例如对于某个城市图,可分为区划、道路、河流、建筑物、标注等若干层。对于每一个图层又可以针对其信息数据的不同内容要求,运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不同的数据库类型如(dBase、FoxBase、Lotus1-2-3、Oracle、Sybase等)。而在用户对图形或数据库进行显示、编辑、查询等操作时,又可以对任意图层实现自动标注。对标注的大小、字体、位置、内容、颜色还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为提高做图效率,MapInfo设有装饰层, 用户可将所画的图形在装饰层里编辑,认可后再存入相应层。利用MapInfo提供的视图工具(Zoom tool), 用户可对矢量图形和光栅图象进行任意比例的无级缩放,可纵览全局,亦可细 观局部。为了满足某些用户对于地理坐标系统的特殊需求,MapInfo不仅提供有几百种地理投影模式可供选择,用户还可以通过编辑投影参数,定义自己的地图投影模式。 二、实用的关系型数据库功能 MapInfo具有动态联接的关系型数据库的功能。MapInfo可以直接读取dBase、FoxBase、Clipper、Lotus1-2-3、Microsoft Excel及ASCII文件。在客户\服务器(Client\ server)的网格环境中,通过SQL DATALINK数据联接软件包提供的QELIB、ODBC接口,可以同远程服 务器联接,直接读取Sybase、Oracle、INGRES、DB/2 DataBase Manager 、SQLBase 、Netware SQL 、XDB等十几种大型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MapInfo还可以将数据文件及图形目标的图形属性转换成mif、mid格式的AsCII文件,供其它用户使用。 MapInfo可以运用地理编码(GeoCode)的功能,根据各数据点的地理坐标或空间地址(如省市、街区、楼层、房间等),将数据库的数据与其在地图上相对应的图形元素一一对应。通过完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专题地图: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尔完善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和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2、范围法:使用轮廓线、底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间断成片分布范围的表示方法。 3、绝对比率符号:是指符号面积、符号准线、等和表示要素四数量指标具有绝对的正比关系。 4、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储于计算机外存储器上,并能以电子屏幕实时现显示的可视地图,又称为屏幕地图或瞬时地图。 5、普通地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制图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一般概貌的地图。 6、质底法:按区域界线或类型范围普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以显示布满制图区域专题要素质量差别的表示方法。 7、分级统计图法:是在整个制图区域的若干个小的区划单位内(行政区划或其他区划单位),根据各分区资料的数量(相对)指标进行分级,并用相应色级或不同疏密的晕线,反映各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分布差异。8、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大小与专题要素的数量之间存在比率关系,但是两者纸币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而是在绝对比率上加上某种函数关系条件。 9、视觉重力:地图上的图形,由于所处的位置,图形本身的大小、颜色、结构以及其背景的影响,有些给人轻的感觉,有些给人重的感觉。 10、定位图表法:是一种定位于现象分布范围某些地点或均匀配置于区域内的一些相同类型的统计图表,表示全制图区域或沿某些线状分布范围内的呈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的表示方法。 11、连续比率符号:只要有一个数量指标,就必然有一个一定大小的符号代表,符号大小与所代表的数量指标都是连续的。 12、互补色: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得到的间色,与另外一原色为互补色,混合可得黑色。 二、填空 1.专题地图按照内容的概括程度可以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综合型图。 2.专题地图的数据源有地图数据、遥感数据、统计数据和数字资料、文字报告和图片四种。 3、点值法的两种布点方法是均匀布点和地理布点。 4.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包括地图投影选择与设计、制图网格密度设计、地图比例尺设计。 5.按比例尺分符号可以分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 6.范围法按照表示的精度可分为精确范围法和概略范围法。 7.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浅谈地图的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地图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图作为重要的信息也在逐步的分化为纸质地图、电子地图以及电子地图信息系统。本文简述了纸质地图的发展,并着重对电子地图进行了分析,其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罗列电子地图站点(天地图、四维图新等),未来电子地图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四个方面:实景地图发展,智能交通发展深度POI 信息和增值服务。 关键词: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发展趋势 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而地图作为信息的载体,在军事乃至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地图的发展发生了丰富多样的变化,从简单、轻巧的纸质地图到形式多样、信息丰富的电子地图,然后发展为系统化、智能化的电子地图信息系统。在对地图的使用和发展中,其已经成为生活中无可取代的一部分。 一、地图定义的演变 地图最早是用以对人们生活环境、行走路线以及一些位置信息的记载。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地图作为工具被人们广泛的使用。随着漫长的发展,地图已经形成一套系统化的知识。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图,囊括了数学、测绘学以及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简而言之,地图即是传递空间信息的通道。经过不断的改造,地图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而载体的形式也在不断的进步。 二、未来地图的趋势 (一)、数字化趋势 地图数字化功能是自动化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信息量大,精度高,具备查询、检索、分析和决策功能。 当时,美军一支特混舰队准备攻占日军盘踞的太平洋不岛——瓜达尔卡纳尔岛。不过,由于这个岛屿太不,美军手头根本找不到该岛地图,令指挥官大伤脑筋。 就在这时,一位随军记者到舰队采访,随身带着几张与妻子游览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风景照。美军指挥官如获至宝,情报部门立刻就几张照片进行分析,并结合其他情报,终于弄清了岛屿地形和日军兵力部署情况,由此确定了岛屿登陆点和轰炸地区。 正是靠着照片拼凑的地图,美军一举夺取了岛屿,仅以微不代价就歼灭了驻岛的数万日军。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捷泰政府事业部 产品支持部 2013年9月 标题

北京捷泰天域科技有限公司|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 1 -概述 1概述 “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成果,是由国家测绘局主导建设的为公众、企业提供权威、可信、统一地理信息服务的大型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网站,旨在使测绘成果更好地服务大众。运行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网络,以门户网站和服务接口两种形式向公众、企业、专业部门、政府部门提供24小时不间断“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务。 各类用户可以通过“天地图”的门户网站进行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浏览、查询、搜索、量算,以及路线规划等各类应用;也可以利用服务接口调用“天地图”的地理信息服务,并利用编程接口将“天地图”的服务资源嵌入到已有的各类应用系统(网站)中,并以“天地图”的服务为支撑开展各类增值服务与应用,从而有效缓解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动态更新难等突出问题。“天地图”的目的在于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改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公众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在各省市“天地图”的构建过程中,Esri中国(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整个平台服务的搭建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不仅形成了一套完全符合电子地图规范的地图制图模板,也提供了一套符合规范的服务接口以便于对接到天地图主节点,因此本文就整个天地图数据服务的构建提供说明。

北京捷泰天域科技有限公司 |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 - 2 -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流程 2 天地图数据解决方案流程 3 电子地图制作 3.1 天地图数据规范 地理实体数据及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详见: 《CH/Z 9010-2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CH/Z 9011—2011》 《1:400万- 1:5万地理实体数据整合技术要求》(20100201:试行稿) 3.2 电子地图配图及缓存 进行电子地图制作与服务发布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前期数据处理、电子地图配图和地图服务发布。 天地图数据解 决方案 电子地图制作 数据预处理 电子地图配图 制作缓存 服务接口 WMTS WFS-G CSW

高三历史复习如何把握历史地图

高三历史复习如何把握历史地图 近年来,历史高考从知识型考查向能力型考查转化的趋势在日益发展,对知识掌握、运用的考查方法及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掘。历史地图知识以其直观性、客观性、灵活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在高考命题创制新情境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高考命题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繁出现,并且题型多样,分值也日益增加。在2004年高考中,历史单科江苏卷、广东卷、上海卷等都出现了历史地图题。但是由于在历史学习复习中对历史地图的忽视,历史地图分析能力薄弱,许多考生在历史地图题方面失分率较高。因此,在历史复习中如何把握历史地图应引起足够重视。笔者就结合近年来高考历史地图题的一些特点和高三历史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一谈如何复习把握历史地图。 一、图文结合,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历史地图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象,与文字材料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为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比起文字的表现形式,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空间状态方面具有更简明、直观的特征,因而学者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也发出了“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的感叹。所以,在历史复习中,我们必须图文结合,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这是提高历史地图分析能力的第一步。比如复习太平天国我们就可以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根据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的进军路线,清楚太平军进军南京时主要经过了哪些地区,对太平军北上经过的千难万险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另外通过找出图上出现的几条不同的路线,会清晰地看到定都南京后,太平军又开展了北伐、西征等重大军事行动,从而对太平天国形成军事上的全盛局面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图上显示的两种不同的活动地区,你就会直接感受到农民起义者从拜上帝教直接活动的狭小范围,发展到鼎盛时期控制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这样,我们不仅了解地图的基本内容,对太平天国这段历史知识的认识也更加清晰直观。但是,历史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许多内容有文没图。因此,我们还要充分运用历史地图册,它是历史教材的有益补充。在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26题唐长安、北宋东京布局图,教材中没有出现,在历史地图册中就非常详细。 二、史地结合,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历史地图不同于地理地图,后者反映的是立体的地理环境,而历史地图则主要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反映的地理知识相对贫乏。这往往造成学生分析历史地图的困难,不利于提高历史地图分析能力。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我们必须史地结合,适当运用地理知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示意图中,有一些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造船业中心洪洲(今南昌)会孤悬内地?”这里我们只要结合地理知识了解洪洲处于长江的支流赣江沿岸,并且在地图上标出赣江的大体位置,就会很容易理解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