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提升 对应学生用书P115

内化知识、系统归纳、编织成网,方能做到游刃有余!

,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及本单元易错易混知识归纳)

一、同位素示踪的原理及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就是在需要研究的物质体系中,加入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原子(示踪原子),用放射性监测手段来跟踪其行迹,进而研究出该系统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1)方法:用于示踪技术的放射性同位素一般是构成细胞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如3H 、14C 、15N 、

18O 、32P 、35S 等。

(2)历程 明确研究的生命活动―→确定密切相关的化合物―→选择恰当的放射性元素

―→

用含放射性元素的物质处理细胞或生物―→放射性监测―→得出规律 二、实验设计中的应用归类

1.标记某元素,追踪其转移过程

如在光合作用中,分别用18O标记H182O和用14C标记14CO2,以追踪18O和14C的转移途径:

(1)14CO2―→14C3―→(14CH2O)

(2)H182O―→18O2

2.标记特征元素,探究化合物的作用

如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32P—DNA,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35S—蛋白质,证明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体内,推测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标记特征化合物,探究详细生理过程

如:(1)3H标记亮氨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

(2)15N标记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

(3)用放射性的碘元素标记甲状腺激素,追踪甲状腺激素在体内的变化等。

4.身份确认及环境监测

如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探针,根据DNA分子的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应用于产前诊断、犯罪嫌疑人的确认和环境监测,达到检测疾病、确认特殊身份和检测饮用水中病毒含量的目的。

易错易混、点点必纠

易错点1“D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遗传物质”都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实验的最后得出的结论吗?

论证:不是,艾弗里的实验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如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统计归纳的结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易错点2可以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碱基都叫密码子吗?那么密码子共有64个还是61个,终止密码也是密码子吗?

只有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碱基才叫密码子,DNA上和tRNA上的都不是。密码子共有64个,决定20种氨基酸的有61个,3个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但是终止密码也是密码子。

易错点3mRNA翻译完,它去哪了?

mRNA翻译完最终被降解。大多数原核生物的mRNA在几分钟内就受到酶的影响而降解。在真核细胞中不同的mRNA它们的半衰期差异很大,从几分钟到十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不等。

易错点4转运RNA究竟有多少种?

和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数相同,61种。每种转运RNA上的反密码子和密码子是对应的。密码子共64种,有三个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也就没有相应的转运RNA。

易错点5遗传信息由RNA到肽链的过程需要RNA作中介,请问这句话对吗?

对。RNA有三种,其中mRNA作为控制合成蛋白质(肽链)的模板,tRNA一方面特异性地结合并运输氨基酸到核糖体上,另一方面通过“反密码子”识别并结合到“mRNA上的密码子”上才能将氨基酸运送到“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tRNA就是中介。

易错点6核膜的存在使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在不同区域完成。为什么错?

基因的复制在细胞核中进行,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也在细胞核中进行。所以错。

,规范答题——以“中心法则”为中心的错答案例分析)

答卷投影 规范审答

如图为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艾滋病病毒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核酸)。

规范审题|抓关键词

信息1 表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受体的本质是糖蛋白。

信息2 表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信息传递与表达过程:病毒RNA ――→逆转录DNA ――→整合含病毒

遗传信息的宿主DNA(前病毒)――→转录RNA ――→翻译病毒蛋白质。

规范答题|规范书写答其所问 批注1 此空填错原因:不能正确审图、识图。 批注2 此空填错原因:对受体本质认识不清或不了解识别物质。

批注3 此空填错原因不能正确审图,判断失误。

批注4 此处填错主要在于不能正确应用语言文字与箭头概括,语言综合能力差。 满分答案 (1)RNA (2)糖蛋白 (3)细胞质 逆转录 淋巴(宿主)细胞 3 6

(1) 性接触 血液 母婴 (5)病毒RNA ――→逆转录DNA ――→整合含病毒遗传信息的宿主DNA(前病

毒)――→转录RNA ――→翻译

病毒蛋白质

温馨提示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知识是本部分内容的重点。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完整版)单元整体教学学习心得

单元整体教学学习心得 对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教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其实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词,分别是:小学,英语,整体,单元,教学。 就整体而言,单元教学须关注:1)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2)有较明确的整体教学目标;3)将小学五年教学视为整体。就教学而言:单元教学应关注:1)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的形式;2)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3)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宗旨;4)英语学习的系统化、循环化和递进化;5)语言活动的系统化、循环化和递进化;6)让学生在过程中充分感知,体验英语。就单元而言:单元教学须关注教材的整合,把“教科书”、“英语课文活动资源和小学生的一切英语学习资源”整合在一起。就英语而言:单元教学须关注1)教学中突出英语能力系统;2)适当阶段培养适切的能力;3)小学五年教学是一个整体;4)教学中遵循英语学习规律。就小学而言,单元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特征,认识到培养学横、发展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归宿。 所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不是一条线”,而是在编织“一张网”。这张网不一定“泾渭分明”,但是有这样几条线:教材的文本,主题和话题,教材的结构,英语能力,英语特点,年段特点,教学方式。这些共同编织一张英语学习的网,而师生共同舞在网中央。 在实施“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应该考虑到学习内容(的整合)和学习过程(的建构)。从认知学习理论出发,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认知的“整体”是单元整体教学整合教学内容的心理学基础,把单元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明确了单元内各模块、各项训练的关系。让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各种关系,理解主题意义,在话题的语境中体验、感知和实践有意义的交际活动,重新建构和思考。 可以说单元整体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情况来整合,可以把一个单元设计多篇彼此相关甚至于是彼此衔接的语篇,也可以由某一语篇推广延伸,将相应内容拉进来整合学习,甚至可以是一篇语篇反复呈现,不断提升教学要求,逐步实现教学目标。采用单元教学的方式,首先是可以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为实现我们的英语语言的文化目标奠基。

单元整体设计课题研究报告

单元整体设计英语课堂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英语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在这一学期的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英语课堂,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进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研究,进一步帮助教师全面把握教材,帮助学会主动系统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了教师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学期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以学习为切入点,丰富教师的专业素养。 1.加强理论学习,理清思路。 在时代大转型的今天,英语教学的改革随处而在,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思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拥有教育前沿的理念。我们开展小课题研究,更离不开对所研究主题的学习。因为作为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角色更多的是实践者,实践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结合我们具体工作环境和内容解决我们面对的具体问题。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不定期的结合学习情况研究已制定的课题方案,定期进行交流和调整。 2.汇集群体智慧,相互促进。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结合高级别赛课区内选拔赛、预约视导、区域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活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集体评议。课题组成员相互探讨对教材的理解和体会,定位和把握教学重难点,交流各自的想法。深入不同点校,创设出各种合理的情景,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最后再促成课题成果的形成。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 1.扩大参与度,使预约视导变成人人参与的有效活动 学期初,跟学科教师提出,本学期的预约视导一定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组确定该校近期教学工作研究重点,并确定同一教学内容,先由一名教师独立备课,处理教材;全体教师共同制定一份课堂观察量化表,听课时就她的教学行为进行质性和量性记录和分析,听课后就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进行研讨评议,集中大家的智慧,分析教材处理的优缺点。我们小课题的主题是单元整体设计的课堂教学研究,为研究出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形成更完善的教学方案,教研组还会在此之后再指定一名教师根据大家的新设计,进行“教学再尝试”。一学期下来,我发现有一些平时名不见经传的老师,和一些规模不大的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有板有眼。比如汽轮小学、锅炉小学设计的课堂观察量化表就很实用,与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得也很紧密,虽然借鉴了别人的做法,但因为做了有效修改,所以,教师们用起来很方便,很实用。听课后的研讨也变得不那么空泛了。 2.强化沟通,使校际间教师能就共同感兴趣话题进行深度交流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思想、教学设计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主要阵地。我们定期举行不同区域范围的英语研讨课活动。本学期在省市级公开课区内选拔赛、区域集体备课活动中多名位教师提供了课题研究课例,展示了自己的课题实施进程,其他教师听完

中学语文单元模块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

《中学语文单元模块教学研究》课题报告 徐红吴雅琴 一、课题的提出 1、关于关键词“模块” “模块”一词原意指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标准砌块,后为计算机行业广为运用,指将一个系统或完整程序按功能分解为若干个彼此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同时又有一定联系的部分。八十年代开始成为英国许多学校采用的一种课程新形态。 木课题将“模块”概念引进了语文教学,就是试图突破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将每一单元中的数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视为一个教与学的“模块”,进行有目标、有系列的教学活动。每一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教学、学习和评价单位,它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意。 2、引进系统论观点 贝塔朗菲提出的系统论观点认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本课题引进当代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将优化理论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变静态的、分割的、单一的语文教学为动态的、整合的、开放性的教学体系,为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探索了一条新路。 3、体现时代特点 关于语文教学,古今文人学者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现代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不可分割。张孝纯教授提出,语文教学“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等四大主张,强调要打破以往封闭的教学格局,要从社会教仃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语文教学。 市教委颁发的《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中指出:“进入21世纪的语文教育改革重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行动纲领》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时代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知识网络,拓宽课程渠道,发挥现代技术功能等等。语文单元模块教学具有整体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主体性等特点,体现了时代要求。 二、课题的进展 1、研究方法 采用也曳验法来策划单元模块内容、教学目标和表达程序,控制教学干预变量(年级、模块结构、教学要素表达内容和程序、学生反应)的发生和组配以及实施。记录各种变量组合间的学生反应

小学高年段单元整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着眼表达,整体优化——小学高年段单元整合教学研究》 结题报告 一、研究现状 1.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单元教学最早出现在19世纪,是欧美?新教育?的产物。其主要主张是,学习内容和活动应该是完整的,反对把教材分割成一课又一课,认为这样不符合学生心理,不易被掌握,更不利于发展学生能力和合作精神。据此,把学习内容划分为较大的单元。 ?五四?运动后,单元教学传入我国,梁启超先生的相关研究可视为我国语文单元教学的开端。他提出了?分组比较?教学法。在1922年发表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曾这样描述:?须选文令学生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讲文时不以钟点为单位,而以星期为单位。两星期教一组,或三星期教一组,要通盘打算。? 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文教材按单元编制,如夏丏尊、叶圣陶合编的《国文八百课》。叶圣陶先生在1932年发表的《小学初级学生用〈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要旨》中谈到:?每本书数课成一单元,数单元又互相照顾,适合儿童学习心理。?此类教科书都是吧每学期的材料分成若干单元。到这时候,按单元编写教科书已经成为了当时编者的共识。 解放以后,中小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单元编写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人教社把课文分成讲读、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单元教学的热潮;1993年,人教社建立?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为中心?的教科书体系,以主题形式编排单元。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出现了教材多样化的趋势,但教材仍是按照单元进行编写,多数以?人文主题?为编写单元。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基本以单元为固定形式。针对教科书的存在形式,不同时期,小学教育领域的不少人,对单元教学进行过很多有意义的尝试。

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新课程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知用中学郑慧 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理念强调学生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此前提下,新教材在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就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举措。另外,新教材主张“用教材教”,这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有鉴于新教材的灵活性、开放性较强,而我们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单元整合教学”,希望在较短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使他们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同时也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以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具体谈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体验真实生活 课本中每组教材都围绕专题精心设计,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训练内容、阅读理解与口语交际、习作彼此关联,紧密结

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并不是以专题为纽带将各部分内容简单地串联和相加,而是有机地整合。如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每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都围绕着“探险”这个专题展开,同时又都从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诠释、实践这个专题,多角度、多途径展现探险的氛围。因此,在单元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就应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探险”的氛围里,让学生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体味到失败的痛苦,更要体悟出失败后或奋起或与命运抗争的崇高。比如单元导读课上,可以让学生填写表格(见表1),让学生初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阶梯。又如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组建探险队,自己收集资料设计一条探险线路,使学生在学习中,既体会到探险的艰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趣,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表1:单元导读表 课文题 目作者 主要内 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感受最深的一句 话 A适应B挑战C ()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作者:————————————————————————————————日期: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教学指导中心李佩玲 摘要: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是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重构、整合的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的优化教学方法。本文从单元预习、单元学习内容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谈了几点整合教学的策略,阐明了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应建立语文教学的系统观,从宏观的角度关注语文学习的普遍联系和内在规律,帮助学生建构语文知识和方法体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单元整合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整合”是指“融合、合成整体、一体化”。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树立语文教学的系统观,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对选文内容、练习内容、习作内容、活动内容及课外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进行重构、统整、有效的融合,构筑立体交叉的语文学习网络,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从宏观的角度关注语文学习的普遍联系和内在规律,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优化教学方法。2012年开始,我们开展了“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探索出了以下整合教学策略: 一、单元整合预习策略 单元整合教学,教材整合度高,课堂教学容量大,要有效实施,预习是关键。为此,我们的预习打破以往以单篇课文为单位的预习模式,着眼于整组课文预习任务的设计和落实。以下是我们设计的一份单元预习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预习导航 单元导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其中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一篇略读课文《秦兵马俑》,语文园地安排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宽带网等都与“世界遗产”有关。本单元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积累优美的词句,能结合文字描写展开联想,并且搜集相关资料,做好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的指导。 预习内容和达标要求: 搜集和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有关的资料或其他的“世界遗产”的资料。(课前完成) 一、初读课文:放声朗读 1.给本单元三篇文章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找出本单元三篇文章的生字新词,画上“——”,借助拼音读准确,并把下面的词语读一读。 陡峭耸立画舫远眺鸟瞰统率匀称配合雕塑气概嘉峪关颐和园崇山峻岭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身材魁梧神态自若久经沙场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殊死拼搏 读给自己听,自评______(优、良、合格),读给小组听,小组评______(优、良、合格)。 3.朗读三篇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课前完成) 读给自己听,自评______(优、良、合格),组长抽查,小组评______(优、良、合格)。 (1、2、3题课前完成,堂上抽查) 4.我认为本单元难写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容易写错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拿起笔把这些字描一次,并在旁边写一次。(要求:姿势正确,书写正确工整漂亮),并让组员评评分______(优、良、合格)。 5.组员评评分______(优、良、合格)。 二、再读课文:略读

单元整体课题开题报告

“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语文课程读写用一体实施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选题缘由 (1)已有研究的承接与开拓 我校十一五期间《师生构建学科知识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以整体、结构、开放性为特征,构建了教师学科知识树和学生个性智慧树,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在关注知识目标和学习方法中,能力点的确定和培养不够。于是十二五期间以《在真实习作中培养小学生读者意识的研究》为抓手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实施真实习作“四步六真八环节习作教学程序”,并探究出:伴随生活,实现习作内容和行为的“双真实”;开发资源,建设习作课程;限时习作,文意双赢;以“读者反馈单”为载体,多样化多主体互动评价的策略。开放的全局的视野启迪我们:不能单一从习作教学入手而改革习作课程,而要把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与习作整体考虑实施。2014年在中高年级提出了围绕主题立足单元以结构化的方式实施教学,改变了一篇一篇课文独立教学的单一孤立线性方式,以主题统领单元文本,并做了大量研究。在评价、能力点确定和“读写关系”、“学用这一方法”的研究还不够。在传承经验、反思问题的思想统领下,以上三项研究,我们认为语文课程必须坚持整体、联系、结构化的特点,其中以单元为单位整合教学是准确的操作方式;开放式学习活动设计立足学生学习,是高占位的研究方向;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坚持语用为本,将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一体化实施,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切入点和创新点。 (2)现实教学的现状与困惑 在对学生、教师的调研、观察、访谈中发现,部分阅读教学就是读课文、学内容、谈感受,却很少顾及表达方法、构思技巧、叙述手段等,在写的方面,缺乏写的训练和指导,写作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对读、写和读与写关系的认识不到位,加上文选型教材的制约,造成了读写失衡、偏重阅读的现象。读写结合是重要的语文教学经验,教师中相关的案例和深入研究也有,但存在着一味模仿、先分后合等现象。语文综合性学习由于其操作性、实践性较强,部分出现放弃或丢给学生,没有被引起重视的现象。另外总体来说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与教材编写特点存在重要关联:目前我们使用的京版教材,单元主题不清晰,每个单元并没有明示出具体的单元教学内容;教材中“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各自独立。 基于以上现象我们认为建立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简称读写用)一体化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研 究一、研究的原因、背景 <一)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如今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如果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那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零星的,杂乱的,“花时多收效低”,新课程带来的变革也将是浮光掠影。 <二)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空间,“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走出传统备课与教案的局限?怎样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案设计,实现最优化的教案效 果?……”我们尝试通过整体教案,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案紧紧地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 二、课题的界定 单元教案,一般说来就是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案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一篇或两篇带动整个单元教案,把讲读、自读、练习、写作、考查等环节有机地灵活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案整体。

单元整体教案”是指在小学语文教案中实施的一种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案。 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⑴教师实施单元整体教案的操作流程及策略。 ⑵学生单元整体自主学习教案模式的探究。 ⑶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目的和要求 总目标: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单元整体教案”,进一步开展方式、策略、基本模式的实践研究,构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的体系,整体推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细化为: ⑴通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的方式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⑵提高课堂教案效果,发展学生潜能,实现单元整体教案的最优化。 ⑶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案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小学数学单元整合实施方案

三十三团中学小学数学单元整合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将六年的教材整合,将各个年级教学班的数学教学分为两个数学教学组,教学组根据数学表现分为A、B、两个层次,A层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思维开拓,基础较扎实,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积极进取;B层次基础相对薄弱,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需要老师加强引导。 二、教材整合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材具有连续性、延展性和螺旋上升性的特点,针对教材和学科特点,我们在整合、拓展教材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基础性原则 无论哪个层次的教材都必须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等作为学习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B层注重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基础的同时,通过交流、探索进行有效地提高;A层是在B层的基础上增加拓展知识,在注重注重基础,进行有效地提高的同时更注重对数学本质的探索、研究。 2、整体性原则 在整合编排教材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整个教材形成一个体系,有序地螺旋上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材能够形成网络图。 3、创新性性原则

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有效地处理,结合实际生活增加数学实践活动和思维训练,使教材更具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教材整合具体安排 在基本思路的前提下,教材整合坚持以上基本原则,具体安排如下: 每周四下午午练和第一节召开一次研讨会,明确分工,在规定时间完成自己负责的内容,下一次研讨会交上次的电子稿,确保计划有序推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四、预期效果 整合后的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数学与生活更好的融合,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删减、调整、增加等,这样教材更具生活性、趣味性、延伸性、创新性,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基础。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采用不同的教学流程,使得实际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强,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更加能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学习乐趣,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的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紧迫感,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单元整体教学》学习体会

学习体会 2013年12.13 十二月十二、十三日(周四、周五),我到德州跃华参加了学习语言文字 运用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论坛。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学习的 内容有:德州跃华小学、莱芜市凤城中心小学以及浙江富阳永兴小学教师团队 带来的单元整体教学展示课,吴中豪教授的报告《课改,路在何方?——语 文课程改革的讨论》,崔峦老师的报告《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学生实践活动展示,微论坛等。 莱芜市凤城中心小学的教师团队为我们展示了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成 长故事”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为整体,教师引领学生自主预习,把 握单元学习目标,领悟文本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 延伸。在这一单元,教师主要引领学生理解并尝试运用借景抒情和叙事抒情,其间还向大家推荐了课外读物《成长不烦恼》。 跃华小学部的教师团队为我们呈现的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他们先后为我们呈现了预习〃理解、领悟〃表达以 及语文实践活动等三种课型。老师们,首先检查和交流学生预习情况,然后 组织学生自主交流和感悟艺术的魅力,接着进行语言文字的应用练习,也就 是本单元的主要写作手法——联想想象。 浙江富阳永兴小学的教师团队为我们展示的同样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老师们分别为我们展示了导学、聚点探 究和回顾拓展的课型。其间,为学生推荐了课外读物《大名人小故事》、《名 人成才故事》、《100个裙子》《烟囱着火了》。 这些教师展示的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无疑为我们推进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 一定指导和借鉴的价值。首先,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单元整体教 学对实现语文课堂高效的重要意义;其次,我们应学会尊重学生的见解并引 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再次,我们应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表达 能力;最后,我们应当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吴中豪教授在《课改,路在何方——语文课改讨论》的报告中,指出我 们教师应转变三个观念:1,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2,从非本体性课程

2021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1部分 第3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一、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 1.政治制度 (1)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政局。 (3)唐代道制改革是一种以中央集权、分级管理为制度取向的综合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唐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在改革过程中发生变化,逐渐由州、府—县两级制向道—州、府—县三级制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转变。 2.经济制度 (1)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2)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3)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3.军事制度 (1)府兵制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2)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针对训练] 1.(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下表为唐代过所与公验制度的比较。据此可知,唐代() 凭证文书格式勘发机构行用范围发展趋势 过所民众出行的凭证,内 含申请人及随从的姓 名、身份、年龄、籍 在中央和地方 分别隶属刑部 与各州府的户 按规定路线 前往目的地 公验与过所在 唐代并行使用, 到五代时期过

——据《唐代过所研究》等A.工商业的兴旺繁荣B.路证勘查权责不明 C.人身控制较为严格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C[材料中过所与公验制度是民众出行的凭证,与工商业是否兴旺繁荣无关,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勘发机构信息来看,过所由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隶属刑部与各州府的户曹勘发,公验勘发权只属于地方各级官府,说明路证勘察权责明确,故B项错误;材料中过所与公验制度是民众出行的凭证,说明政府对人身控制较为严格,故C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发放过所与公验与藩镇割据无关,故D项错误。] 二、隋唐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变革 1.隋唐时期经济的发展 (1)唐代农业的发展: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发明了筒车。 (2)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唐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城市中市坊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2.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 (1)农业: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自耕小农进一步衰退。 (2)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宋代五大瓷窑和景德镇;唐宋出现青花瓷器,元代走向成熟。 (3)商业: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夜市、晓市、街市活跃,坊市制的时间、空间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控制;元朝时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 (4)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浙地区成为我国的经

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单元整合,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备课、整合教学。一年前的我认为自己对这个理念有所了解,并在复习课上有意识地进行着尝试,感觉到这样的教学不仅效率高,而且重点突出,学生掌握效果好。有幸,在假期里,我能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到肇东市参加培训,让我对单元整合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培训伊始,就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前面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所以需要要顺序进行教学。而语文教学,一个单元内容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虽说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不需要一定放在最后,可以结合某几篇课文教学后进行。 作为一线教师,这样的培训内容立刻深深地吸引了我。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并把刘丽老师的经验汇报《单元整合教学的前世今生》用录音笔录了下来,以便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及时地进行对照思考与揣摩。 培训最终,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语文学科单元整合教学,就是以单元话题为依托,整合单元教材中的选文,从整体到部分最后在回归整体的综合性教学活动。 有了认识,就要有实践。无独有偶,我刚准备实践,我市教研院就要求全市教师要对“无声”课堂进行教学尝试。经过思考我发现,它们真的有许多共同点,单元整合有利于达到课堂的“无声”。经过几个月的实践与学习,我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认可,不仅尝到了高效教学的甜头,更让我在备课与上课间感受到了自己与学生共成长的喜悦。现将,自己的认识进行整理,希望对其他教师能有所帮助。 一、单元整合教学,目标更明确 语文教学,教学目标,我们仍然可以从三维目标入手,进行单元整合。知识目标包括:字词目标、文体特点目标;能力目标包括:书写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说写)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情感,经过理性思考进行辨析。整合的标准,以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为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辅,这样就更加突出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为达成以上目标的落实,结合本班学生特点,我把每单元大致可分为三大模块,每一模块有包括若干课时。 如:第一模块——预习模块,其中包括第一课时读文欣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圈点批画,识字、写字,理解词语意思,对意义段的梳理与概括段意;第三

以单元整合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

以单元整合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 发表时间:2014-11-26T11:16:04.15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10月总第134期供稿作者:谢玉梅[导读] 预习,是单元整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谢玉梅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七小学830019 摘要:单元整合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强调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可以使师生在单元整合教学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单元整合语文高效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是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组教材为基本教学单位,在整合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课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合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围绕小学语文五年级单元整合教学,米东区小学语文谢玉梅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一年的实践研究,师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有效乃至高效。 一、设计单元预习单——有效落实前置性学习 预习,是单元整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的单元学习单,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对文本的自我解读和基础性学习,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学习单可以将预习分为阅读前、阅读时、阅读后三个板块,预习任务包括阅读前的相关知识链接、学习期待与资料搜索,阅读时的自学生字词、读课文、概括大意、简单的阅读批注,阅读后的小结与质疑。 二、找准单元整合点——实现牵“一发”动全身 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在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尤其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我们无需“顾全大局”,而应抓住重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通过半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单元整合教学的关键是找准单元整合点,以一条主线贯穿单元学习,以点带面,统领单元教学。 1.以情感为线索,贯穿教学。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的编排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在单元导读里往往会有所提示。对于一些抒情性文章,抓住情感这条主线,寻找共同点进行整合,效果显著。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排了《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虽然讲述的故事内容不同、人物不同、角度不同,但文中的每个人物都令我们感动,因此我们将“感动无处不在”作为单元主题,通过“(1)在这四篇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物是谁?为什么?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段加以体会交流。(2)比较四篇课文在表达感情及写作方法方面的不同之处”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横向学习中品词析句、体会情感。同时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听过的、见过的、亲身经历过的感动的人和事,将“感动”贯穿本单元学习的全过程。 2.以人物为核心,统领单元。有些单元中的课文虽然体裁不同、写作背景不同,却围绕同一个或同一类人物编排,教学中就可以人物为核心,统领整个学习单元,然后结合内容加以延伸,这样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3.以写作方法为抓手,读写结合。语文教学是一个学习运用的过程,语文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些单元的编排将写作手法运用在每篇课文之中,比如说明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描写动物的方法、叙事的方法等,这样的单元我们就要扣住写作方法引领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学习、体会写法,同时在习作或练笔中学以致用。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采用选取几个片段组成课文的编排形式,教材选取三个人物描写的片段作为本组的精读课文,在每个片段前都有一段关于该人物形象选自何书及该书大致内容的介绍,有的还交代了片段的大致背景。从人物描写的方法来看,有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这样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示了人物的多种形象,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这是在一个完整的篇章中难以做到的。单元教学时,我们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更重视引导学生在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时揣摩、学习作家的写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表现出父母对子女的无限深情的?一次次发现和验证的快乐,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丰富了本单元主题,深化和拓展了几篇课文,又为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写作知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整合课外阅读资源——凸显教学的开放性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发展,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为此,在主题单元整合学习中,我们都会为学生推荐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章或书籍阅读。推荐书目分必读书目和推荐阅读书目,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角、QQ群、图书漂流、网上阅读等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并指导学生利用掌握的阅读方法和了解的作者背景,对本单元课文的补充阅读材料进行充分的阅读,引导学生做摘抄、背诵、写读后感、读书笔记。 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整合单元资源确实可以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使语文学习的外延更宽、更广,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然而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们可以从加强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阅读与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结合、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与单元整合教学目标的关系,在比较阅读中指导学生学会甄别、判断和思考等方面去实践探索,开创出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邵苏琴根据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特点进行整合教学[J].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01期。 [2]胡胜莲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年,10期。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结题报告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结题报告

浏阳市荷花街道金沙路小学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在新课程实施的十年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二是学生阅读材料比较缺乏;三是课堂内外阅读脱节;四是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 就我校而言,我校地处浏阳城区南大门,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现有学生1285人,学生大多数来源于街道普通居民家庭或农民工家庭,其中历年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比例都在40%左右。在我们对三年级和五年级部分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有20%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持中性态度;只有40%的学生每天安排了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在读书内容方面,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有10%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从来不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的环境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作为学校,就会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人教版实验教材很大的一个特点是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这一编排方式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于是,“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这一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所谓“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就一篇篇课文进行孤立的教学,把它们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同一个主题进行整合,在整合教学

的基础上,将一些与教材有密切联系的课外文本引入到课内阅读。 它的意义在于依托教材的单元主题,将大量的主题性阅读资料整合起来放在了课内完成,改变了大量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的传统格局;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改变了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格局,出现了以单元为板块,“单篇精读,定期拓展”的递进式语文教学局面。 目前致力于此项研究的,有四川、江苏、浙江等省市的一些老师和教研人员。其中起步较早且坚持较好的是四川德阳市。与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在其网站开设了“‘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网络实践共同体”的尝试,这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但整个“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实施的具体方法还不够具体和科学,鉴于此,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街道中学、市教科所有关领导的具体指导下,于2010年确立了《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并申报、立项为长沙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我们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我们的每一位语文老师树立阅读新理念,形成科学的阅读教学观;探索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有效方法,寻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创建小学生群文阅读资源库,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近四年的研究中,我们比较系统地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这些探索和尝试,使我们越发认识到改革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使我们在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方面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实践证明,这些探索和尝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前景非常广阔。 二、理论假设 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阅读新理念,形成科学的阅读教学观;探

以单元整合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 八下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整合

以单元整合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八下语文第四单元单 元整合 摘要:单元整合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强调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可以使师生在单元整合教学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单元整合语文高效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是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组教材为基本教学单位,在整合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课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合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围绕小学语文五年级单元整合教学,米东区小学语文谢玉梅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一年的实践研究,师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有效乃至高效。 一、设计单元预习单――有效落实前置性学习 预习,是单元整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的单元学习单,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对文本的自我解读和基础性学习,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学习单可以将预习分为阅读前、阅读时、阅读后三个板块,预习任务包括阅读

前的相关知识链接、学习期待与搜索,阅读时的自学生字词、读课文、概括大意、简单的阅读批注,阅读后的小结与质疑。 二、找准单元整合点――实现牵“一发”动全身 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在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尤其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我们无需“顾全大局”,而应抓住重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通过半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单元整合教学的关键是找准单元整合点,以一条主线贯穿单元学习,以点带面,统领单元教学。 1.以情感为线索,贯穿教学。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的编排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在单元导读里往往会有所提示。对于一些抒情性文章,抓住情感这条主线,寻找共同点进行整合,效果显著。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排了《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虽然讲述的故事内容不同、人物不同、角度不同,但文中的每个人物都令我们感动,因此我们将“感动无处不在”作为单元主题,通过“(1)在这四篇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物是谁?为什么?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段加以体会交流。(2)比较四篇课文在表达感情及方法方面的不同之处”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横向学习中品词析句、体会情感。同时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可

新目标英语单元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开题报告

新目标英语单元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 开题报告 一、前言 申报的《新目标英语单元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课题,2011年课题(课题批准号2011143),今天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专家学者和课题组成员予以指正、审议。 二、本课题提出背景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尽管教学可能有千万种方法,但要上好课,如果没有深入地钻研教材,那几乎是没办法的事。同时,我们也深深体会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果我们把教材当成学生的整个世界,把教材当“圣经”,不根据学习者的实际灵活运用教材,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难以得到有效激发,其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研究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的能力,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进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良好个性的发展。因而,我们选定“新目标英语单元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作为研究课题向上申报立项。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内容的取向已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这是课程研究领域的深化与升华。虽说课程不等于教材,而是教材、学生、教师、环境四方面相互作用的“完整文化”,但从中可以知道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应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过程,因此教师对国家开发的教材应有“发言权”,教师要结合学区、学校、外部环境等实际特征将这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有机整合,使教材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教育功能,使我国的课程改革能得到成功的实施。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如何“吃透”教材? (2)、如何合理开发使用教材?

语文单元整合高效课堂浅析

语文单元整合高效课堂浅析 我们背负着“大语文”的理想,共同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孜孜以求,通过大家不断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仍然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我们一直坚持“大语文”观,但我们成绩取得还不够绿色;我们知道语文学习读书的重要性,但我们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了;我们知道“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重要,但我们的课堂体现的还远远不够,老师的主宰还是远远多于了学生的自主;我们知道能力的重要,但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却更多地注重了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我们知道语文的“人文性”比“工具性”更重要,但我们还是渗透的人文教育太少,过于功利;我们习惯了“一课一讲”的教学,却忽视了教材的整合、课程的整体等…… 换个思路想问题,也许更贴近教学的本质,也许教学会更有效。换个思路不是对以前教学的全部否定,而是向着教学的本质规律靠近,让教学更合理更科学有效。我觉得我们最缺乏的是从整体上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整体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关键环节有突破才更有效。 从总体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课标的要求,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问题。课标是教学的方向,我们必须了如指掌,深入理解课标要求我们什么时候也不能忽视。在对课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利用教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关键地方,一是学习语文习惯培养的问题;一是如何有效、高效利用教材的问题。 一、学习语文习惯培养的问题 “素养”教育,即养成教育,也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许多事情他都应该信托他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你给他的良好原则与牢固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注重的。”而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习惯使我们能控制环境,并且能为人类的利益利用环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叶圣陶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一个学生如果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能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新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习惯”一词的出现频率很高,有22次之多,比旧版课标多了8次。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