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胡承-part1 糖尿病个体化治疗-单基因糖尿病

胡承-part1 糖尿病个体化治疗-单基因糖尿病

糖尿病易感基因检测

糖尿病易感基因检测 糖尿病具有明显遗传易感性,研究发现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哪些因素导致糖尿病的遗传性呢,基因组学的发展发现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的累加效应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疾病,这些与糖尿病有关的基因称为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糖尿病易感基因检测是最近几年新出现的技术,它对于糖尿病患病风险评估、饮食指导、运动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很多人对其不甚了解,不清楚到底什么情况下适合做易感基因检测,所以现介绍以下它的主要适用人群: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上一代或上两代都具有糖尿病史的人群,他们的子女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明显增高,易感基因检测可以更早了解到有那些问题基因可以导致日后的糖尿病,从而提前进行预防。 2. 体重超重的人群。超重的原因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有一大部分是遗传因素引起。先天的肥胖基因我们可能没有办法避免,但如果在一个人的体内发现超重易感基因,就可以正确的饮食从而避免肥胖以及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比如糖尿病。 3. 有代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患有其中一种疾病便很容易引起其他代谢病的发生,所以有必要行糖尿病易感基因检测。 4. 高热高脂饮食且少运动的人群。这类人群本身就是糖尿病高发群体,爱吃甜食、不爱运动也是有遗传因素的,易感基因检测可以区分这类爱好为先天还是后天从而给予区别对待。 5. 有胰岛素抵抗、高血糖、葡萄糖不耐受征兆的人群。这些都是糖尿病早期的表现,糖尿病易感基因检测可以分清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并给予对症处理,从而避免这类人群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易感基因的检测的意义 1. 糖尿病患病风险的评估。 通过基因检测手段,了解是否携带糖尿病易感基因,在遗传水平对个体的患病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使人们提早获知抗病能力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就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进行胰岛素治疗.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缺乏,需要每天至少三次胰岛素治疗. 一: 三餐前应用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血糖升高,而胰岛素的分泌不能相应升高,仍处于低水平,不能控制餐后的高血糖,所以要在每次进餐前注射胰岛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 短效胰岛素包括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等,由于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在1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20~30分钟注射.首先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1.: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如果餐后血糖达标(6~8),也要测下一餐前的血糖,如果低于(4.5),是由于短效胰岛素的作用所致,这就需要更换为速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因为速效胰岛素的作用维持时间较短效胰岛素短,很少引起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如果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餐后血糖一直较高,这时需要酌情增加短效胰岛素的剂量,每次在餐前酌情增加.剂量的调整一定要在控制饮食和相对固定每餐进食量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速效胰岛素(诺和锐、优泌乐等)皮下注射后在半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5~15分钟注射,由于速效胰岛素起效快,如果在餐前忘记注射,可以在进餐时注射,也可以在进餐后即刻注射. 首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胰岛素的用量,使餐后血糖达标. 二、控制黎明现象 有些1型患者在三餐前应用胰岛素后,餐后血糖控制较理想,但是在清晨时出现血糖升高,这就是黎明现象.黎明现象主要是升糖激素在清晨时分泌所致的清晨高血糖. 在诊断黎明现象时,要排除夜间低血糖后清晨高血糖(Somogyi现象),监测凌晨2~3点的血糖可以明确清晨高血糖的原因.控制黎明现象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一) 一天四次胰岛素治疗 1: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睡前应用中效胰岛素: 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在晚上10点左右注射中效胰岛素(NPH),因为中效胰岛素的峰值时间为6~8小时,正好能控制清晨出现的高血糖,一般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此时是否有低血糖)和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计算) 2: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每日加用1次甘精胰岛素: 三餐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每日应用一次甘精胰岛素,从小剂量开始(至今尚末得到有关妊娠期间使用的确切资料、儿童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尚待评估,)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与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早餐前应用,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三餐前胰岛素用量,也可以在晚餐前应用,控制空腹高血糖的效果更明显,注意:要保证每天在同一时间注射,以符合长效胰岛素的作用,持续24小时的特点. (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确定) (二):一天3次胰岛素治疗 为了控制黎明现象,同时不增加胰岛素注射次数,可以在早、中餐前应用短效

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表

众兴镇卫生院 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记录表 教育对象姓名:性别:年龄:岁职业:文化程度: 主要健康问题:□□□□□□□□ 1.高血压 2.糖尿病 3.心脏病 4.肢体功能障碍 5.慢性支气管炎 6.肺结核 7.慢阻肺 8.其他 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1.年龄:①<55岁□;②55~65岁□;③66~75岁□;④76~85岁□;⑤86~95岁□;⑥95岁以上□ 2.血压:正常□;高血压Ⅰ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Ⅲ级□ 3.不良生活习惯:①高盐饮食□;②嗜烟酒□;③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④经常熬夜□;⑤其他□ 4.体育锻炼:①每天□;②每周一次以上□;③偶尔□;④从不□ 5.工作压力:①无压力□;②轻度压力□;③中度压力□;④重度压力□ 6.性格:①易激怒□;②情绪变化大□;③其他□ 7.遗传:①父亲糖尿病□;②母亲糖尿病□;③其他□;④家族中无糖尿病患者□ 8.体重:①超重(BMI≥25)□;②肥胖(BMI≥27)□ 9.吸烟:①从不吸烟□;②吸烟支/天,烟龄年□;③已戒烟□ 10.饮酒:①从不□;②偶尔□;③经常□;④每天□③④平均日饮酒量两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 1.定期监测血糖及规律服用降糖药,如同时有高血压者应监测血压及控制血压; 2.限盐:摄盐量控制在6g/天以下(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3.控制体重; 4.合理膳食; 5.戒烟、限酒(高血压联盟建议男性每日饮白酒量不超过30g,女性不超过20g。) 6.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体操、游泳、慢跑或步行等。 效果评估:□□□□□□□□ 1.受教者已了解影响血糖的各种危险因素; 2.受教者了解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和控制血压的必要必; 3.受教者了解规律服用降糖药的重要性; 4.受教者知道改变生活方式能起到防控高血糖。 受教育者签名:医生签名: 联系地址: 电话: 日期:20 年月日

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彭博综述 (哈尔滨医科大学) [摘要] 糖尿病是伴有不同程度胰岛素缺乏或胰岛功能障碍的一类代谢性疾病。由于当今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法在预防长期并发症方面收效甚微,研究者试图找出一种有效的疗法来再生胰岛β细胞,分化多能干细胞,和/或重新编码自体非β体细胞如肝细胞成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达到重建葡萄糖稳态的目的。本篇文章将从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策略、关键基因以及基因治疗的载体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关键词]糖尿病;基因治疗;胰岛素分泌细胞;胰腺转录因子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gene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Peng Bo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Diabetes is a metabolic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insulin deficiency or islet dysfunction. Because current methods for treating type 1 diabetes (T1D) are ineffective in proventing long-term complications, researchers have sought to indentify alternative therapies that regenerate pancreatic beta cells, differentiate pluripotent/progrnitor stem cells, and/or reprogram autologous non-pancreatic somatic cells, such as liver cells, into insulin-producing cells (IPCs) for restoring glucose homeostasis. In this paper, we will elaborate on the key genes, vectors and strategies of gen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Key words] diabetes, gene therapy, insulin-producing cells (IPCs), pancreatic transcription factors (PTFs). 1、糖尿病概况及治疗现状 2013年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了3.82亿人,统计数据显示,预

基因治疗糖尿病所采用的方法

目前基因治疗糖尿病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1)基因矫正,指将致病基因的异常碱基进行纠正,而正常部分予以保留; (2)基因置换,是用正常基因替换病变细胞内的致病基因; (3)基因增补,不去除异常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他细胞,使其表达产物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或使原有的功能得到加强; (4)基因失活,在翻译和转录水平阻断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 研究进展 目前糖尿病的基因治疗策略主要包括: (1)阻止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伤,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从而防止1型糖尿病发生;标签:高血压的治疗方法癌症能治好吗哮喘的最佳治疗方法治疗失眠的最好方法晚上失眠怎么办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2)改善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3)胰岛素的基因治疗。简单讲,胰岛素基因治疗是指将胰岛素基因导入靶细胞,使靶细胞能产生胰岛素。胰岛素基因治疗的首选靶细胞为肝细胞。实验表明,鼠肝细胞经胰岛素基因治疗,可改善转基因糖尿病鼠的空腹高血糖。但由于该疗法存在明显的血糖调节滞后等技术难题,目前尚在试验中。肠道K细胞是另一靶细胞。它位于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可随血糖变化分泌胃抑肽(参与餐后胰岛素分泌调节的肠道肽类激素之一)。细胞表达有血糖感知,并能对外周血糖的变化产生分泌反应。但是,其缺陷在于,肠道细胞寿命短,必须将胰岛素基因转染至K细胞的祖细胞中,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表达,不利于基因转染操作,必须选择肠道特异的基因转染载体,故难度增大。 美丽的传说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被认为同人体内多种基因和许多未知的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所以研究的难度要明显高于以往那些对单基因缺陷疾病的基因疗法的研究。目前尚未发现任何用于人类的糖尿病基因疗法,许多实验仅限于动物实验。科学家无法肯定基因治疗的这种疗法是否会影响目标(致病)基因以外的其他正常基因,引发副作用。“目前基因疗法还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警惕骗局 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的基因比较局限,估计约有13个基因对1型糖尿病的发病较为重要。到目前为止,对1型糖尿病的基因研究相对比较清楚,因此用基因治疗1型糖尿病获得根治的希望比较大。但就算乐观地估计,1型糖尿病的基因治疗也只可能在10年左右才会有所突破,成为成熟的技术可能会更晚。2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比较多,现已发现上百种,哪些基因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较为重要,还不甚清楚。2型糖尿病的基因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糖尿病的基因治疗不是现在的事,而是我们所渴望的将来的事。到目前为止,人

[疑难杂症]纠缠不休的腹痛竟是线粒体基因突变型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

纠缠不休的腹痛竟然是——线粒体异常基因学检查诊断为——线粒体基因突变型糖尿病 小钱是个23岁的小伙子。近2年来他一直很苦恼,因为不知什么原因,每每临睡前便出现腹痛、腹胀,疼痛多位于脐周,有时甚至难以忍受。他辗转于本市各大医院求医问药,先后做了胃镜、肠镜、腹部CT,化验了各种血液指标,结果均未发现异常。为了治愈疾病,他吃药、输液、尝尽了苦头,但症状仍不见明显好转,心情十分低落。一年半前,小钱因为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前往当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并开始了胰岛素降糖治疗,但疗效一直不理想。 听人介绍,小钱及家人来到我院内分泌科就诊。小钱是个瘦小的小伙,身高161厘米,体重52公斤,体质指数20.06,属于偏瘦类型。通过详细询问,我们找到了些蛛丝马迹。小钱除了有腹痛、腹胀外,平日常常会有头晕、乏力等不适,尤其在活动后胸闷心慌、双下肢乏力等症状便会随之而来,而且他的听力不太好,经过电测听检查,小钱患有双侧轻度神经性耳聋,以高频听力受损为主。家族史调查发现,小钱的母亲患有糖尿病,40岁时出现听力下降,其母的2个兄弟和一个姐姐,也都存在血糖异常及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而且小钱自幼学习能力较差,其生长发育在儿时较同龄人高,青春期后生长发育比同龄人矮小。 专家点评小钱的病例可以用以下关键词概括“青年发病”“身材矮小”“学习差”“糖尿病”“听力下降”“乏力头晕等神经肌肉症状”“母亲及其同胞有类似症状”。通过一系列检查及基因检测,最终诊断小钱为“线粒体基因突变型糖尿病”。除了常规胰岛素治疗外,另外给予其辅酶Q10治疗,患者上述症状出现了明显好转。通过饮食、运动控制及自我良好的血糖监测、治疗管理,小钱的血糖也控制得不错。 基因学检查糖尿病的意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血糖稳态失衡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血糖稳态失衡导致机体能量代谢失衡,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等。 葡萄糖是人体供能的主要来源。正常人体有葡萄糖代谢池(如图所示),在动态中保持平衡,其出现率(Ra)等于消失率(Rd),即Ra=Rd。糖尿病患者机体内Ra>Rd,因而检测显示血糖增高。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糖尿病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特异受体结合并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效应,这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常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许多特殊类型糖尿病需要依靠基因学的检测,比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有6种亚型,分别为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包括MODY1/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MODY2/葡萄糖激酶(GCK),MODY3/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MODY4/胰岛素启动子1(IPF1),MODY5/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

《儿童单基因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要点

《儿童单基因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要点 糖尿病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报道,糖尿病患病总数及经济支出逐年上升,有30%~80%的糖尿病患儿没有及时得到确诊和正确的分型,导致并发症及病死率上升。2017年中国儿童糖尿病总患病数已达4.7万人,每年新增患病数0.6万人,均位居全球排名第4,严重影响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占儿童糖尿病的1%~6%,但大多数单基因糖尿病在早期易被误诊。 一、单基因糖尿病的定义 单基因糖尿病是由于β细胞发育、功能发挥或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单个基因中1个或多个变异导致的异质性疾病。 发病机制分为胰岛素合成、剪切、分泌遗传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前者多见后者少见。青少年起病的成人糖尿病(MODY)是最常见的单基因相关糖尿病,其他还有新生儿糖尿病(NDM)、线粒体基因变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等。 二、单基因糖尿病的诊断(诊断流程见图1)

(一)符合糖尿病诊断 (二)分子遗传学确定 进一步确诊单基因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为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早期明确单基因糖尿病的类型,有助于制定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及个体化的血糖管理,并可预测疾病的临床过程和进行遗传咨询。对于无法归类到T1DM 和T2DM,或者临床已经有提示高度怀疑单基因糖尿病者,均应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二代测序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同时分析多个基因,对于临床信息不够明确的患儿,二代测序优于单基因检测。对于临床特征典型的综合征患儿,无需二代测序。 临床信息提示需要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的人群: (1)6月龄前发病;(2)6~12月龄起病,自身抗体阴性;(3)合并有胰腺外病变(先天性心脏病、胃肠道缺陷、脑畸形、视力听力异常、严重腹泻、肾发育异常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4)家族多代(三代以上)高血糖或糖尿病史;(5)诊断T1DM5年后,仍有部分胰岛β细胞功能保留,胰岛素需要量低,血清及尿C肽在正常范围或稍偏低;(6)轻度、非进展的空腹高血糖;(7)新生儿期有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8)与肥胖程度不符合的显著黑棘皮病表现,可伴有高甘油三酯等脂代谢异常表现;(9)

2型糖尿病的中医个体化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中医个体化治疗 李留霞 关键词:消渴;2型糖尿病;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3.01.086 文章编号:1003- 8914(2013)-01-0162-02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综合内科(商丘476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现在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两个关键因素。我们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医特色的2型糖尿病的中医药个体化治疗和辨证论治思路,现总结如下。1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一般临床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口干、乏力等,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委,北大医学院高妍教授说:“糖尿病一旦发生,病情不可逆,任何治疗只能延缓进程, 但IGT 阶段(糖尿病前期)不一样,尽管这时也表现为糖耐量受损,但它是不稳定的,可以进退 [1] 。”说明对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会使糖尿病发展 的必然进程发生逆转, 甚至能治愈。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率及使其康复的关键,对于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素体肥胖(尤其腹部肥胖)者、中老年人出现阴虚征象的易感人群,应接受中西医监测,对于防止本病的发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 1.1 生活方式干预 至于早期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三 点:一是体育运动, 二是控制饮食,三是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是调整饮食, 少食肥甘厚味、煎炸烧烤、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食用粗粮, 多食绿色蔬菜;适当运动以减轻体重5% 10%,可每周至少150min 中等强度(如步行)体力活动。1.2 辨证论治《临证指南医案·三消》 “如病在中上者,膈膜之地,而成燎原之场,即用景岳之玉女煎,六味之加二冬、 龟甲、旱莲,一以清阳明之热,以滋少阴;—以救心肺之阴,而下顾真液。如元阳变动而为消烁者,即用河间之甘露饮,生津清热,润燥养阴,甘缓和阳是也。至于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则有六味之补三阴,而加车前、牛膝,导引肝肾。斟酌变通,斯诚善 矣”[3] 。 胸膈热郁证:症见胸膈烦热、胸闷,兼见汗出,失眠纳差乏力,大便干结等,治则:清泄郁热,方选栀子豉汤合玉女煎加减。 热盛津伤证:症见出汗,心烦口渴等。治则:清热生津,方用白虎汤加减。 阴虚内热证:症见烘热汗出、心烦,兼见眠差纳呆等,治则滋阴清热,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2糖尿病期 糖尿病属于中医“脾瘅”、“消瘅”、“消渴”等范 畴 [4] ,早期病情较轻,大多无明显症状,发展至中晚期 可能出现 “三多一少”,此时属“消渴”范畴,病久则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出现相应的症状。确诊糖尿病的患者, 治疗时首先根据其体质分为肥胖型或者消瘦型,再根据糖尿病发展的郁、 热、虚、损4个主要阶段,以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辨证分型治疗。2.1 注重个体化诊疗 个体化诊疗是基于以人为本, 因人制宜的思想,充分注重人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个体医疗设计, 采取优化的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使之更具有效性与安全性,这也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在临床实践过程中, 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辨证论治, 将药物的特异性用于改变病症的偏性,则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个体化医学思想强调的是中医在治疗疾病上辨证施治的个性化。糖尿病患者之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要考虑诸多问题:肥胖型还是消瘦型;糖尿病期还是并发症期;病情在何阶段;郁、 热、虚、损辨证分型如何?在治疗上,不同的患者对药物反应也是不同的。根据患者不同辨证,应选用不同的方药、不同的剂量进行治疗。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治疗是提高中医疗效,保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2.2 辨证诊治 首分胖瘦,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核 心病机为中满内热, 治疗应清热泄火、苦寒直折,并注重消膏降脂化浊以治肥。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转为消渴阶段,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治疗应注重虚实并治。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因禀赋不足,体质薄弱,加之因 · 261·光明中医2013年1月第28卷第1期CJGMCM January 2013.Vol 28.1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相关性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11-07-11T09:49:44.8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4期供稿作者:吴莉 [导读] 本病的发病机制为胰岛B细胞内含高比例突变基因致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ATP生成不足所致。 吴莉(宁夏医科大学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 750004)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4-0386-02 【摘要】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发现是近年来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也是近年来糖尿病研究的一大热点。线粒体基因突变中唯线粒体tRNALeu(uuR)A3243G突变被国内外学者公认,目前WHO己将其归类为特殊类型糖尿病,属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糖尿病。它是目前已知的单基因突变糖尿病中患病率最高,且能以简易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检出,首先进入日常临床基因诊断的一种糖尿病亚型。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线粒体是细胞质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它是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以氧化磷酸化方式将食物内蕴藏的能量转变为可被机体直接利用的ATP高能磷酸键。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来源于线粒体,因此线粒体在细胞的生长代谢和人类的遗传中都有重要的作用。1981年,Anderson等完成了人类线粒体DNA(mtDNA)全长核苷酸序列的测定,由此mtDNA作为一种结构相对简单而精致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引起了学者们浓厚的兴趣。 1 mtDNA的结构与遗传特点 1.1 结构特点人类mtDNA是细胞核外唯一存在的DNA,与线状的DNA绝然不同,mtDNA是双链闭环DNA分子,由16569bp组成,外环为重(H)链,内环为轻(L)链,两条链均有编码功能,共编码37个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13个编码蛋白质基因。 1.2 遗传特点 mtDNA位于细胞质中,所以其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为母系遗传。人类精子细胞mtDNA拷贝数非常低,而卵细胞内的拷贝数极高(>105),所以子代细胞内线粒体基因主要来源于母亲;每个细胞还有成百个线粒体和数以千计的mtDNA,细胞可以是正常线粒体和异常线粒体的混合体(异质性)。异质细胞分裂所形成的子细胞中,所含正常线粒体和异常线粒体的比例不同,因而表型也不一样;与核DNA不同,mtDNA无组蛋白与之结合,并且经常受活性氧的侵袭,因此氧化损伤的mtDNA的累积量可以比核DNA的量高16倍;mtDNA中,除与复制和转录有关的小片段外,其他顺序不含内分子,部分基因之间甚至有重叠,因此mtDNA上任何区域的突变,几乎都能影响其功能;突变的mtDNA是否导致疾病与性质严重程度、突变mtDNA所占比例、核基因产物的调节,以及与不同组织细胞对线粒体产生的ATP的依赖性均有一定的关系。突变的mtDNA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足以引起组织及器官功能改变而致病;尽管mtDNA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其复制、转录、翻译过程所需的多肽链均由核DNA编码,mtDNA基因的表达受核DNA的制约,两者协同作用于机体的代谢、调节和发育。 2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1988年确认出第一种线粒体基因突变病即线粒体脑肌病后,陆续确认出多种线粒体基因突变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如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MELAS综合征、MERRF综合征等,其中大多由于ATP阈值高的组织不同组合而成的临床综合征,亦提及可伴糖尿病。 1992年Van den Ouweland等及Ballinger等分别报道由mttRNALeu(uuR)A3243G突变及mtRNA 10.4bp缺失所致仅呈糖尿病和耳聋家系,此后,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于1995年首次报道本病家系。目前已知多种可致糖尿病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其中最多见且在世界各人种中较普遍存在的是线粒体tRNA Leu(uuR) 基因突变糖尿病。 3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为胰岛B细胞内含高比例突变基因致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ATP生成不足所致。线粒体tRNA Leu(uuR) nt3243,此处DNA顺序高度保守,tRNA Leu(uuR)基因除转录形成tRNALeu(uuR)外,nt3243位于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结合位点上,此点突变导致与转录终止因子结合障碍,相邻rRNA生成减少,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导致ATP生成不足。胰岛B细胞感知血糖水平变化分泌胰岛素过程中ATP起着重要作用,当ATP不足,则不能通过ATP依赖型K+通道机制兴奋胰岛B细胞而致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B细胞又是能量需求高的细胞,当ATP生成低于胰岛B细胞所需能量阈值时,胰岛B细胞受损致功能减退,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糖尿病。 我国拥有大量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隐匿着众多本病患者,因其较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差,可早逝,且呈母系遗传而危害极大。应用较简易的基因诊断技术不仅可在疑似者中检出本病,而且结合家系调查又可了解其突变传递情况。 参考文献 [1]凌诒萍.细胞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9-141. [2]李冬玲.线粒体DNA突变与母系遗传维坊学院学报,2001,1(2):62. [3]张德华.线粒体与人类疾病.皖南学院学报,2004,20(5):43. [4]Howell.N L HON and other optic nerve atrophies t he mitochondrialconnection Dev.Ophthalmot,2003,94-108. [5]Biousse V.Newman NJ Neuro-opht halmology of mitochondrialdisedse.Curr Opm Neurol,2003,16:35.

基因检测相关问题及答案

十个问题及答案 问题1:基因检测有什么用途? 回答: 1. 辅助临床诊断:很多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类似,临床上很难进行鉴别诊断,容易混淆。若是通过基因检测,在基因层面找到致病原因,可以辅助临床医生鉴别诊断甚至纠正临床上的诊断。 举例:某基因检测机构通过对一个临床疑似“先天性白内障-小角膜综合症”的家系进行了基因检测,最后在基因层面发现他们家系患的其实是“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病”而非“先天性白内障-小角膜综合症”,帮其纠正了临床诊断。 又如:糖尿病中有一型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为“单基因糖尿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为孟德尔遗传病)由于其基因存在缺陷,使得患者在代谢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方面,都与1型或者2型糖尿病患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单基因糖尿病常常被误认为1型或2型糖尿病。英国一项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有80%的青春晚期糖尿病(MODY)患者未被正确诊断。在欧美国家的单基因糖尿病的研究中,发现有10%的1型糖尿病和2-5%的2型糖尿病其实是单基因糖尿病。所以,通过对正常人群体,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进行单基因糖尿病致病基因的筛查,可以尽早发现基因缺陷,从而把单基因糖尿病患者从1型或者2型糖尿病患者中区分出来。 2.携带者筛查:最常见的是唐氏综合征的筛查。传统的唐氏综合征筛查是利用血清学筛查进行的,检出率为65%-75%,容易漏检。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则可以准确地筛查出唐氏综合征患儿,还包括对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的筛查。此外,针对具有某些单基因遗传病(尤其是隐性遗传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进行相关致病基因的筛查,可以及时发现该家族中致病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而分析后代患病的风险,为家属成员提供有效的遗传信息,防止缺陷基因向下一代遗传。 3指导治疗:现在医生开药的遵循的是经过广泛测试后提供的剂量信息。但所有的药物在测试过程中都是以群体作为样本的,因此药物剂量在对于大多数人是合适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基因不同,会导致正常剂量下的药物对一些人产生致命的作用。导致原本挽救健康的药可能反而对健康造成伤害。这样的现象就称为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如药物warfarin是一种抗凝剂,是防止血液凝固的一种药物,病人服用这种药物可以大大减轻血栓形成的危险。但是抗凝剂服用过多,血液便不容易凝固,会造成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险。在我们身体中有一种酶叫CYP2C9,它可以代谢这种抗凝剂,把它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之失去抗凝血作用。正常情况下warfarin发挥作用后被代谢,完成它的药物治疗作用,也并不对人身体造成危害。但是,如果一个人CYP2C9发生突变,代谢功能降低,是弱代谢

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 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糖尿病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变化以及对糖尿病知识水平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脂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糖尿病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onclusion Stepped-nursing model is useful in overal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t improves the condition of BMI , SBP levels , HbAlc, FBS ,TG, HDC-C and increases the command of diabetic knowledge. Key word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isease management model of stepped- nursing intervention;Metabolic indexes; Self- management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占全国总人口的9.7%[1],且其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我国人群的健康。目前国内外临床上普遍采用强降糖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但显著增加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饮食习惯进而改善体质量、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代谢指标控制,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首要方案。研究表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严格的行为方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体质量、血糖。因此合理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措施[2]。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兴的疾病管理模式,通过为患者制定灵活的、个体化的、阶梯式行为干预方案,有效改善行为干预的耐受状态,提高患者疾病控制能力。本研究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并进行1年的随访,探讨该疾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

MafA基因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MafA基因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MafA基因是特异性胰腺β细胞胰岛素转录因子,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糖尿病时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对胰岛细胞MafA基因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但是这种抑制作用可被某些促进MafA表达的基因所改善。使用MafA基因和其它转录因子联合基因治疗对胰岛素分泌替代细胞的寻找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基因,MafA,胰腺β细胞,氧化性应激,糖尿病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过程中都要涉及到胰腺β细胞受损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的问题。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包括MafA基因在内的多个转录因子是胰腺β细胞分化、成熟,以及胰岛素的分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MafA基因表达抑制将导致胰腺β细胞功能受损。上调其表达可以作为预期的糖尿病治疗的机制之一,且该基因可调节非胰岛素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本文就MafA基因在上述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1 MafA基因简介 MafA基因全称为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A基因(v-maf 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ue A),MafA是一种具有亮氨酸拉链结构的转录因子。它属于巨噬细胞激活因子(macrophage activating factor,Maf)家族。该家族分子包括含有4个N末端的酸性转录激活区域(acidic transcription activating domain,TAD)的大Maf蛋白和3个包含bZIP的小Maf蛋白构成。MafA蛋白就属于大Maf蛋白的一种。作为一种转录因子,MafA蛋白的分布和其它转录因子有所不同,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β细胞胰岛素基因活化转录因子【1】。作为除胸腺外在成年哺乳动物中唯一表达胰岛素的细胞,胰腺β细胞的成熟和功能的维持都有赖于MafA蛋白的正常表达【2】。MafA蛋白是一种特异的胰岛β细胞核因子,可结合至胰岛素基因启动子区域保守顺式调控元件RIPE3b,作为一种强烈的反式作用因子调控胰岛素的表达【3】。在胰腺发育期间,其它胰腺细胞转录因子如胰腺十二指肠同源异型框因子-1(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 factor-1,PDX-1)和NeuroD都表达于胰腺发育早期,而MafA蛋白则在胰岛素生成细胞成批发育时才有所表达【4, 5】。而且PDX-1和NeuroD在各种胰岛细胞中都有所表达,而MafA蛋白是唯一一种具有强烈胰岛素表达激活特性的胰腺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2】。 2 氧化性应激是影响胰腺β细胞MafA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 目前已经证实氧化性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二型糖尿病时胰岛素生物合成受抑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6】。 2.1 c-Jun和MafA基因 胰岛β细胞本身对氧化性应激就很脆弱,因为和其它组织相比β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抗氧化酶如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都比较低【7】。事实上,已经有报道证实,一些氧化性应激的标志物如8-羟基-2’-脱氧尿苷和4-羟基-2丙烯醛修饰的蛋白以及血红素加氧酶-1在胰岛素试验模型的胰岛中均表达增高【8】。有报道证实,慢性高血糖可显著抑制翻译后MafA 的水平,且抗氧化治疗能恢复被高血糖抑制的MafA表达【9】。 氧化性应激时,活性氧能激活胰岛中的几种激酶,这其中包括:p38促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

人类DNA组中与糖尿病相关的基因

人类DNA组中与糖尿病相关的基因 上海舒泽生物科技研究所楼秀余 中国华夏人类基因组研究院 摘要:糖尿病分为Ⅰ型、Ⅱ型、特异型和妊娠糖尿病四大类糖尿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高发病,目前我国Ⅱ型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9400万,发病率居世界首位。为什么现代社会糖尿病患者人数会如此之多呢?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了与糖尿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已达60余个。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其遗传表型对不同的个体具有很大的易感性差异,糖尿病基因表型的多态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基因组多基因遗传性遗传表型基因多态性 目前糖尿病的广泛流行是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留下来的“近乎完美”的人类基因组与迅速改变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之间冲突的结果。糖尿病是现代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与多基因遗传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的代谢疾病。 Ⅰ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通常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失调,造成胰腺β细胞受损,不能正常分泌甚至停止分泌胰岛素而导致的:①身免疫系统缺陷,在Ⅰ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往往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损伤了人体β胰岛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②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多基因遗传缺陷是Ⅰ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6号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Ⅰ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③病毒感染也是诱因:科学家怀疑许多病毒可以引起Ⅰ糖尿病,这是因为Ⅰ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往往得过病毒感染,而且Ⅰ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如,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发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都有可能引起Ⅰ糖尿病。

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文版)

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定了2016年糖尿病诊疗标准,诊疗标准更加强调个性化治疗,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王新军、王转锁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翻译,详情如下: 改进治疗的策略 ●应该运用结合病人意愿、评估文化和计算力、处理文化障碍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方式。B ●治疗决策应及时并且应以循证指南为基础,并根据患者意愿、预后和伴发病调整。B ●治疗应与慢病管理模式的内容一致,以确保有准备的积极的医疗小组和受教育的主动的患者之间的有效互动。A ●如果可能,治疗体系应支持团队管理、社区参与、患者登记和决策支持工具,以满足患者需求。B 食品不安全 供应商应评估食品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A 供应商应该认识到无家可归、识字能力差和计算能力低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不安全问题,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合适的资源。A 认知功能障碍 ●不建议对认知功能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血糖控制。B ●认知能力较差或有严重低血糖的患者,血糖治疗应该个体化,避免严重低血糖。C

●在心血管高危的糖尿病患者,他汀治疗的心血管获益超过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A ●如果处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应该严密监测体重、血糖控制和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并应重新评估治疗方案。C HIV糖尿病患者的诊治 HIV患者在开始抗病毒治疗之前和治疗开始后3个月或治疗方案变化时应该用空腹血糖水平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如果初始筛查结果正常,建议每年复查空腹血糖。如果筛查结果是糖尿病前期,每3~6个月复查血糖水平,监测是否进展为糖尿病。E 糖尿病风险增加(糖尿病前期)的分类 ●超重或肥胖(BMI≥25kg/m2或亚裔美国人≥23kg/m2)且有一个或以上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无症状的成人,不论年龄,进行检查以评估未来糖尿病的风险。B ●对所有病人,应从45岁开始应进行检查。B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至少每3年复查是合理的。C ●使用空腹血糖、75g OGTT 2h血糖或A1C筛查糖尿病前期都是合适的。B ●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评估并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B ●超重或肥胖且伴有2项或2项以上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检查以筛查糖尿病前期。E 1型糖尿病 ●在有高血糖症状的个体应该用血糖而不是A1C诊断急性起病的1型糖尿病。E

糖尿病病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策略

ó述 评ó 作者单位:20023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研究室、医学遗传研究室 糖尿病病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策略 项坤三 糖尿病在病因上呈明显异质性。1997年7月,美国糖尿病学会主持的糖尿病诊断及分型国际专家委员会公布了新的糖尿病病因学分类。糖尿病患者中,单由遗传因素或由环境因素引起者仅占少数,大部分患者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及/或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病或称复杂病(complex disease),例如新分类中的1型及2型糖尿病。阐明各种类型糖尿病病因机制是进行病因诊断及充分防治的前提。 糖尿病致病易感DNA 位点的定位及致病基因的确认近年进展较快。近20年的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研究的成就是在不断探索其研究策略的过程中取得的,而此探索仍在进行中,目前有下述趋势: 一、单基因突变糖尿病与多因子(复杂)糖尿病 前一类糖尿病研究已取得较多成果,明确了至少六种单基因突变糖尿病。此六种基因是:胰岛素基因(第一次确认时间为1979年)、胰岛素受体基因(1988年)、葡萄糖激酶基因(即MODY2基因)(1992年)、线粒体基因(数种,最多见的是亮氨酸(UUR)转运核糖核酸基因)(1992年)、肝细胞核因子21A 基因(即MODY3基因)(1996年)及肝细胞核因子24A 基因(即MODY1基因)(1996年)。各基因的致糖尿病突变性质自几种至数十种,且新的突变性质尚不断有所发现。对这些基因突变的致糖尿病机制亦作了研究。但是,学者们更关切的是属于复杂病范畴的1型及2型糖尿病。1 型糖尿病与H LA 基因及胰岛素基因的关系已 有较深入研究,目前较注目的是研究新分类中的2型糖尿病。研究复杂病时须认识的是:每一个参与复杂病发病的遗传及环境因素只是赋予个体某种程度的易感性,其在个体中单独存在并不至发病。群体中的糖尿病患者是各种遗传及环境致病易感因素综合作用的后杲,但是每个患者的致病易感因素种类可不相同;群体中的非糖尿病者亦可不同程度地集结着各种遗传及环境致病易感因素。就单个糖尿病遗传或环境因素而言,糖尿病患者群及非患者群之间的差别仅是频率上的差异。 二、定性临床状态(qualitative clinical state)与定量中间性状(quantitative intermediate trait) 长期以来,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着眼于糖尿病这个定性临床状态与DNA 位点或基因的相关情况。但是,血糖增高是多种遗传及环境因素正性或负性综合作用的后果。这些因素可能是通过共同或不同生物学途径影响中间性状如胰岛B 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及/或周围组织胰岛素作用程度。例如,遗传基因缺陷可能通过对胰岛B 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生物学过程、机体免疫防御机制及胰岛细胞再生能力等的影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遗传基因缺陷亦可通过对周围组织胰岛素作用信号传递过程或间接通过对体脂含量及分布的影响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作用不足。因此,要解析糖尿病因似以研究参与中间性状的遗传因素更为直接。近年就基因与定量中间性状,尤其是胰岛B 细胞分泌功能、周围组织胰素敏感性,体脂含量及分布等相关研究日渐增多。 # 131#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年8月第13卷第3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