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

发表时间:2018-06-15T10:15:47.5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7期作者:翟希述王伟强[导读] 现今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未来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昌邑潍水学校山东潍坊2613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除了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根本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分析

现今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未来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通过利用先进的网络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来进行物理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鲜明的优势,不仅能够在教学方式上变得更加灵活,同时还能较好地促进中学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而在中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初中物理教学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结合信息技术可以丰富物理教学形式。信息技术是一种能够进行信息存储以及编程和传播的、具有综合功能的一种新型技术,在对信息的实际传播过程中通过将信息和图片以及视频或者是动画等等方式进行良好地结合进而使得信息内容更加的灵活丰富。需要注意的是,将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堂中,并不能取代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而只能作为一种多媒体手段帮助物理教学。因此,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激发学生对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性与积极性,要注重教与学的巧妙融合,不可使学生与教师孤立开来。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课堂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动、指导和阐述下,能更容易地进入学习状态,深入物理课堂,从而对物理科学知识有更进一步地理解,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信息技术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源环境,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并且方便师生之间的教与学。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新生教学模式中的信息技术更有利于创设学生的想象意境,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想象的发散思维。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在信息化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图片与声音的结合,使得教学更为形象、具体;同时也为高中物理老师的教学降低了难度。这使得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教学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由抽象变得简单化。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对知识点的口头讲解,再加上对难点的重点讲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另外,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用多媒体也可以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从而在统一教学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教学。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对课外的拓展延伸也有很大的帮助。随着信息化与物理教学地不断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外的研究性学习已逐渐被高中物理老师所采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将老师的课件带回家;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拷贝教师的课件,从而在课后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并且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入地自主研究,也能就不懂的问题和教师进行视频交流,达到更进一步地互动,这样就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师生之间的课后反馈也得到了交流,这就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物理教学方式

对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来讲,在教学方式上往往比较单一,也就是进行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而这种长久以往的方式学生往往已经比较厌烦,进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而利用信息技术则是对于这种现状的最佳解决方式。鉴于信息技术的内在特点,因而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看展开物理知识竞赛以及物理课本中的知识进而形成一个个有针对性的物理问题,而由于信息技术较大的信息存储量,因而教师想罗列多少知识点都可以。而在课堂上教师将这些问题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然后用较为丰富的教学方式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同时让学生们爱上物理课,进而也就促进了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理应受到高中物理教师的重视。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信息技术充分融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的教学模式中来,形成一种新生的教学模式。此外,我们还要努力将这种新生模式运用到学习中,同时也要不断地探索,让信息技术作为导航在探索中前进。

参考文献

[1]姜华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

[2]龚树芳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新方向[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9)。

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

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 ——《花蝴蝶》教学案例 虎林市实验小学董秀环 《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的阶段目标为“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一、教材简介 《花蝴蝶》选自义务教育五年年级小学教科书,黑龙江版美术第三册第10 课是造型表现课主要目的是能描绘出各种姿态的蝴蝶创作画,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蝴蝶(从生活环境、种 类、外形、纹样、色彩)认识蝴蝶的美。 2、通过〈花蝴蝶〉的创作,使学生了解掌握创作思路的形成 及构图,着色等绘画知识。 3、从本课学习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从而热爱大自然保护 环境。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的美术课,二年级学生对美术课的热爱是让一个美术教师有自豪感的,他们对美术有着期待和向往。同时二年级的学生手、脑协调性较强,想象力丰富,对事物充满好奇。 只是各种知识了解的很少,这束缚对绘画的表现力。 四、对教学理念的思考及教学方式设计 本课是造型表现课,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强化学生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将其内心的认识和情感用美术语言表达出来,体会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表现主题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 不单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五、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及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造型、表现、兴趣) 创设有利与激发和支持学生创作思路,如1下载蝴蝶影象、 图片,有利学生观察,拓展知识面,并激发学生表现蝴蝶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

浅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增速过快,教材更新过于缓慢,学习者不能及时接受新知识,以至于不能与时代接轨,因此信息化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继而推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优化教学,从而使现代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21世纪的人才。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基本特征,利与弊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因此加快,而教材的更新缓慢,人们满足不了教材上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上必须引进信息技术,人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他们所要的大量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免自己与时代脱轨。 面对发展如此快的时代,传统教育已经逐渐地显露出本身的不足和局限。如果把21世纪比作山中的老虎,那么这个黔驴——传统教育已经技穷了,在传统教育中学科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学科之间的弹性,与21世纪的全面发展相违背;21世纪需要自主探究的人才,而在传统教育下教学安排孤零,学习者无法深入地探究,更无法培养一个具有自主探究能力的人才;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远离日常生活经验,教育者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迫使学习者对教学内容只死记硬背,应于考试,而不是加以理解,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因此传统的人才缺乏动手能力和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一个拥有“屠龙本领”——在传统教育下所学的知识,在这个21世纪根本无法施展,也没有

施展的空间,因为这个本领与这个时代不搭配,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也注定拥有“屠龙本领”的人才抑郁而终。从上所述,课程整合是必须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在21世纪这个战场上驰骋万里。 为了迎合21世纪的到来,这个“国家之本”——教育需要进行改革,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是符合人们对于知识的要求,更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意思,自主探究,动手能力强,全面发展的21世纪人才。 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也可以用于教育之中,这样称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gration)的含义是指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要素做系统的考虑与操作,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研究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业1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电流连续变化的简要途径。 ppt课件:展示 主讲教师:这实际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变阻器的原理。 ppt课件:展示课题现场学生:思考并回答。 改变接入电路导体的长度是使电路中电流连续变化的简要途径 二、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持续变化主讲教师:如果我们现在有2节电池、开关一个、电 灯一个、电流表一个、铅笔一支,同学们能用铅笔芯 使电路中的电流持续地变化吗?动手做一做。 ppt课件:展示仪器、问题 现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感知通过改变 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可以简便地改变电路中的电 流。 现场学生思 考,并动手实 验,并回答问 题 ppt课件:展 示仪器、问题 三、变阻器的使用主讲教师:通过改变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可以改 变电路中的电阻,但笔芯容易折断,所以科技人员发 明了各种各样的变阻器。我们收音机上的音量旋钮实 际就是一种变阻器叫做电位器,实验室还经常用滑动 变阻器、电阻箱等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ppt课件:展示各种变阻器。 主讲教师:我们今天这节课重点学习滑动变阻器的结 构和使用方法。请同学们自学课本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图,观察滑动变阻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滑动变阻器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是由什么材 料做的? ②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③有几个接线柱? ④铭牌上标志有什么? ppt课件:展示问题 现场教师:让学生表述,相互补充,明确滑动变阻器 构造及各部分名称,以及表示符号。 主讲教师:同学们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已清楚了。滑 动变阻器共有四个接线柱,如果我们只选其中的两个 接入电路,可能有几种接法呢? 现场学生:观 察、讨论,回 答。 现场学生:观 察、讨论、回 答。 ppt课件:展 示各种变阻 器。 主讲教师:对,共有六种接法,AC、AD、BC、BD、AB 和CD。如果分别按照同学们所讨论的连接方法,将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例如AC),电流将流过滑动变阻器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71673087.html,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 作者:林晓群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8期 摘要: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已然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目标。对其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激发,抑或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提升,乃至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对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导入;情境;探究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僵化,即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课本内容,这便在极大程度上僵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深化学生的理解认识。鉴于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当勇于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并积极探索和寻求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与方法,以优化物理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获取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一、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它虽然所占时间很短,但却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关乎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基于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借助丰富多彩的图片或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导入新课,以便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顺理成章地引出新课内容,从而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变阻器》这节之初,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了一小段杨丽萍的舞蹈视频——《月光》。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待其播放完毕,我适时向学生问道:“同学们,舞蹈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思考一下,除了舞蹈家精湛的舞蹈功底,还有什么是完成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所必须具备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待学生简要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先是对学生的回答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继续说道:“刚刚我听到有的同学说灯光效果。没错,一个好的灯光效果确实可以极大程度地渲染舞台氛围,那么这些变幻莫测的灯光是靠什么来调节的呢?”如此,通过以一段舞蹈视频引入新课教学,不仅激活了课堂教學活力,而且还聚焦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便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学是一个十分广博和复杂的知识体系,正是由于物理学科极具时空性、微观性、运动性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决定了许多物理学的真实情景无法进行直观展示,这便为学

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案例 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小学美术三年下册: 《家乡的桥和塔》教学案例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公园一校周辉 背景分析: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的划分,本课当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通过“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应分别在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基本概括了造型艺术语言的要素和原理,即知识与技能;能力目标则要求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即过程与方法;情感目标突出艺术教育的特征,强调了体验、产生,让学生感受美的同时热爱家乡,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并形成一定的价值态度,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美术教学中,以上的三个目标决不能孤立对待,他们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其中,过程与方法是关键,只有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才能带动知识与技能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和情感态度的培养都是在学习活动的参与和探究中实现的。 设计理念: “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的。”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俗话说:“我听了,我就忘记了;我看了,我就记住了;我做了,我就会了。”因此,在有条件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直接感受;毫不吝惜的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引导他们有目的的去体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在交流中丰富间接体验,在创作中发挥出创造热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难点: 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彩笔和油画棒、美术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容整理

1、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整合? 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的需求(不要固步自封,用心倾听技术时代变革的声音)(信息化+知识经济国民素质决定国力强弱) 2、中国的情况(各国了解) 亚洲:后来居上美国:一马当先中国:奋起直追英国:稳步跟进 美国的举措 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 2000年底,提出了新的国家教育技术目标:数字化学习——让所有的孩子随时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美国)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简称ISTE)制定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简称NETS) .面向学生(NETS·S) .教师(NETS·T) .管理员(NETS·A) 英国的举措第一个提出整合的国家 亚洲各国的情况 新加坡2000年实现全国联网,学生二人一机,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 日本1999年为全部中小学配多媒体电脑(小学24台;中学42台,特教8台) 马来西亚建多媒体学院 印度CLASS2000计划: 万所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千所学校建校园网,百所智能化学校(Smart School) 韩国万所学校建成校园网,教师一人一机 中国的努力 1996年推出了1000所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 2000年前后,大多数高校接入中国教科网CERNET 已建成一大批教育网站,包括上百个网校;多所高校开办网上学位教育。 2004年据部分教育信息化专家估计,中小学已经建立的校园网数量应在40000至45000之间 2000年信息技术课程开设 2000年“校校通”工程 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3年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004年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颁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各种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 .师生、家长对信息化应用的满意度。 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取得突破。根据各学校不同情况从以下主要维度确定发展基线和年度规划: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 .知识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组织差异化教学等方面的变化; .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改变。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主要维度包括: .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 .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压强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压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3.了解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4.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媒体工具.进行协作式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渗透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习科学家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对自然学科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 难点: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 三、教学对象分析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多媒体电脑的基本操作,如word文档、powerpoint的制作、输入、编辑,以及网络的初步知识,会收发邮件,会上网搜寻相关的信息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多媒体模拟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协作学习,反馈交流,应该能够很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本节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选择足够的信息资源完成教学。内容包含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意义建构、应用创新等多种学习情景.可方便地为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同时创设了多个多媒体动画模拟学习情景和相关的信息链接.如动画展示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积雪,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仅不会陷进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飞速滑行进行设疑。同时利用人机交互性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兴趣。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学生探究性实验,我给每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海棉、压力小桌、砝码、木板、装有沙的容器,同时电脑模拟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放映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等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学媒体 教师:大屏幕投影、网络教室、多媒体计算机 学生:网络教室、多媒体计算机、海棉、压力小桌、砝码、木板、装沙的容器等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规律。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实验:手指压住铅笔两端,感觉有什么不同?(图实验一) 问:为什么笔尖的一端手指感到痛?是压力大吗? (二)压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整合教学的实践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整合教学的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我们的教学 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形成很大的冲击,它将彻底地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了适应这个发 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我国前任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已明确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 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将成 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使两者整合和谐、各展所长呢?在此,谈谈本人在“信息技术与小学 美术学科整合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以此供大家来探讨。 一、多媒体, 使抽象、复杂的美术概念变得直观、形象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由于教育观念、教学手段的陈旧落后,致使授课形式呆板、单一,有 些比较抽象、复杂的美术概念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但自从将信息技术引进美术课堂后,极 大地开拓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使一些难以解释清楚的概念,可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使抽象、复杂的美术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如在《三原色》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欣赏大自然里的美丽景色,提问:“这些 图片中有哪些主要色彩?”然后启发学生:“刚才发现的这些色彩是由三个魔术师变化而来的。看,它们来了。”接着用多媒体显示三原色。教师提示:“这三个魔术师都有自己的名称,下 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及魔术表演。”通过多媒体展示颜色鲜明的红、黄、蓝三个卡通形象,使学生了解到自然界的色彩,掌握了三原色的知识。 二、导入网络美术资源,使美术教学内容更广泛、直观 比如美术第十一册《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关于故宫的欣赏。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展示 一些故宫的图片或者幻灯片,像导游一样介绍有关故宫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知识,回 答学生的一些问题,或者干脆组织学生观看《紫禁城》的录像资料,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进 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 接收的信息量很有限。而我开展的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提供一些有关故 宫博物院的网址,如https://www.doczj.com/doc/b71673087.html,/beijing/gugong.htm、https://www.doczj.com/doc/b71673087.html,/china/default.asp 等。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制作一份介绍故宫的幻灯片,并进 行交流。教学中,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上网搜集资料,下载图片,制作幻灯片。在有意识地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 立体的故宫艺术知识体系,而且为我国古代建筑大师的杰作惊叹不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产生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热情。 三、利用电脑,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将信息技术中的画图工具引入到美术课堂后,学生摆脱了纸张、铅笔、颜料、调色盒等繁琐 的绘画工具的限制,为学生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学生采用电脑进行美术绘画,他们 一有构思,就可以在电脑里尝试表现,随意挥洒,修改也极为方便,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学 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结合实际,有选择地传授相应的美术设计 软件。如位图软件:我形我速(Photo Express)、Photoshop;矢量图软件:CorelDraw、FreeHand、Illustrator;多媒体网页软件:Director、Author ware、Flash、Dream weaver、FrontPage等。这些软件使学生能自由驾驭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电脑绘画,进行图像处理,设计贺卡、装帧、招贴、标志,制作电脑动画和网页作品等,使学生的作业变得快捷而更有创意。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国培中学(3)班梁兴旺 设计思想: 一、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 将美术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相整合,就是以美术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美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计算机的运用能力。 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美术教学,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加深理解记忆、增强自主学习的作用,因而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得心应手,课堂的压力相对减轻,教学的质量就容易控制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学习能力 1、把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出现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把读的过程还给学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课文,才能加深理解,教师不能以讲代读,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 3、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讲解主要过程出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把绘画时间留给学生 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为知识目标,课上必须留给学生大量的绘画时间,努力克服烦琐的讲解。 课程脉络 让学生欣赏邮票→介绍邮票种类及涉及项目→产生设计冲动→利用计算机设计→讲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①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对美的体验和欣赏,让学生学会创作美;

②培养集邮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套有创意的邮票。 教学用具: 范画、PPT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揭示课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片,请你们说一说片中的同学在做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请你说一说片中的同学应该怎样做? (学生观看课件,并思考问题) 生:片中的同学在邮信,他这样做不对,因为他没贴邮票。 应该在信封上贴邮票,再投入邮筒,邮票是邮资的凭证。 师:写一封信,或抵万金的家书,或淡如水的闲谈,都会买上一枚邮票,贴于信封,投入信箱,从那一瞬间起,信中的文字便被无限地拉长,真温暖亲人,友人的心扉(师出示范画、学生欣赏范画)。 师:邮票即能用于邮政,又能留于家中玩味,既具备千里飞鸿,一寄思绪的浪漫,又具有收藏价值。我们有谁轻易地离开过邮票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邮票,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更多的事情?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邮票。(板书:邮票设计) 二、介绍邮票种类及涉及项目 师:现在我们手中有一些邮票,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邮票,谈谈你想知道什么?小组讨论: 1、邮票上都有什么?(有图案,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等。) 2、邮票上有哪些标记吗?(邮票的外形边缘有整齐的齿孔,票面必须注明邮资的价格,发行的时间和地区。)。 3、邮票有哪些种类?(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讲解航空邮 票和欠资邮分票。并且每种邮票上都有一些标记。) 普通邮票用“P”表示。 纪念邮票国际上有“C”表示,我国用“J”表示。 特种邮票国际上用“S”表示,我国用“T”表示 航空邮票用“A”表示 欠资邮票用“D”表示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和深入,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方式为: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网浏览、搜寻素材进行绘画创作,或者采取另一种绘画形式——电脑绘画等。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 了一幅诱人的前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一、运用信息技术使美术课堂趣味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课的教材中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图片资料来进行,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以其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悦耳动听的声音来强烈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开始是由教师谱写的优美乐章的前奏。因此,美术课的教学可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新课内容,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其学习画画的兴趣。 例如在上想象课中我总是先播放些轻音乐,让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到大森林去、到大海去、到遥远的太空去。在上《美丽的天空》这一课中,我便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一种奇妙的创作意境,播放动听的音乐,其中有风声、雨声,用来渲染气氛;再播放有太空世界的录像,接着加上老师的描述,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天空之中。这时,一幅幅太空世界想象画应运而生,有的画了自己乘坐在月亮婆婆的背上,欣赏着太空中稀奇古怪的东西;有的画了太空里美丽的学校、宫殿;有的画世界各国的宇宙飞船、火箭等漂浮在浩瀚的太空中;还有的画我们的宇航员正在探索这个无比神奇的太空世界。 信息技术媒体可真实地再现和模拟事物的情景,有声有色,画面、色彩、线条、声音从不同程度上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不同的兴奋点激发想象力,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学习。 二、运用信息技术使美术欣赏直观化 俗话说:生活是绘画创作无穷无尽的源泉,而现在却能“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欣赏,不仅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而且学生能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欣赏,电化教学为此创设了契机。 在没有使用电教媒体的情况下,上美术课的操作惯例是:展示若干张图图,便于学生观察和了解作画的步骤方法:老师分析并指导学生观察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给学生示范各步骤组合在一起的全过程;学生作画,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实际上用于辅导学生的时间很少。而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后,老师能出示更多好看、又实用的图片,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我在实践中不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在绘画长廊漫步、在工艺博物馆徜徉、到世界名胜古迹遨游,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如《乘上火车去画画》,

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一点心得

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一点心得 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我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下面我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甚至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教学领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单纯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要为教学服务,而没有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所以造成只强调教育技术有形的媒体技术,而不重视教育技术无形的系统技术,忽视了数据处理及媒体资料利用等功能,违背了教学规律。因此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这也就是课程整合的问题,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给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多种手段,为我们美术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都提供了更深更广的可挖掘潜力。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又为我们提出了崭新而丰富的总目标。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的实践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不断地完善人格。 一、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而且能有效地唤醒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教学课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课件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象,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美术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美术教师应多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考虑,根据需要把一部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也可以利用身边的所有美术资料,如录像、图片等进行整理传输到计算机上转化为数字信息。 二、利用网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对九年级的学生,突出引导他们学会在网上浏览欣赏适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学会在网上收藏自己喜欢的优秀作品,反复感受、认识和理解,具体内容如《民间艺术作品》、《中国建筑介绍》、《中国优秀雕塑作品》、《精美的邮票》等和通过一系列的浏览、收藏,再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正达到培养欣赏与评述能力的目的。 学生通过网上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可以彼此交流观点、共享信息,相互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评价等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应用,又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品格,心得体会《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应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使美术课堂知识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为什么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整合的意义何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或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属于教育教学范畴之中的行为,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因此,信息技术整合追求的目的应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目的,信息技术应该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确实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使得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二.可以帮助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这似乎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践中却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们的瓶颈。信息技术到底能够帮助教师干什么?教师自己应该负有什么教学责任?到底如何整合?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关于作为教学工具的作用,一般的观点是学科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备课,可提高备课质量和节约备课的时间。其次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授课,延长了师生交流的时间,也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而且,通过计算机联网,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备课和讲课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能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使教学活动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从而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 任何一种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有它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替代关系。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那些传统教学不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压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合,知道压强单位的由来。 3.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和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使学生初步掌握“提出问题一猜想与假设一设计方案一实施方案一分析论证一评估矫正”等基本环节。 3.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媒体工具.进行协作式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渗透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习科学家丰

富的想象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对自然学科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内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推理得出压强的概念。 重点: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 难点: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 三、教学对象分析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多媒体电脑的基本操作,如word文档、powerpoint的制作、输入、编辑,以及网络的初步知识,会收发邮件,会上网搜寻相关的信息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多媒体模拟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协作学习,反馈交流,应该能够很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依据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起来的初中物理网络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结合“压强”知识,贯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思想,设计本节网络化课堂教学方案.以此推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教学,达到新课标要求。使学校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美术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美术课程整合 隨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教育行业,本文以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为例,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和当前小学美术课程整合的现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的思路,对信息技术和小学美术课程整合的策略作具体阐述。 标签:信息技术;小学美术课程;有效整合;策略 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也逐渐向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小学教育行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1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结合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新颖的教学环境,通过该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发挥出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引导作用,而且还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方式的综合应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的有效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就是老师把信息技术当成小学美术教学的工具,这是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老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辅助老师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尤其是一些应用软件,不仅能够带动起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重点以及难点。其次,许多老师还把信息技术当成改善学习环境的要素来支持学习,这也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应用的一种形式。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多媒体元素,活跃课堂气氛,灵活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2 当前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较低 小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和小学美术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老师是最主要的操作者和执行者,所以老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然而,由于许多小学美术老师都非信息技术专业出身,所以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普遍低下,有的老师仅仅能够制作一些简单的演示文稿,甚至不会使用动画等,这种简单的操作不仅难以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效果,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再者,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许多老师都纷纷在课堂上引进多媒体信息技术,然而由于缺乏使用经验,导致应用模式都不够完善;而且为了省事儿,许多老师所应用的课件都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有的甚至不加以更改,从而导致所应用的课件与教学目的不相符合,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最后,有的学校尽管认识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应用重要性,然而在课堂上,往往是老师操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但解决了学习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现代 信息技术解决了美术教学中各种演示难、过程长、操作复杂的问题,省时高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为学生创设了美的情景,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欣赏的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只要掌握了 IE 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方法就能够自主学习。所以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是促进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优化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主要通过挂图、书本和录象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通过计算机的图、文、声、象并茂的特点,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制作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涉及面更广,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备课和教具的准备上颇费心思,尤其是实践设计课,如六年级美术课本的《设计贺卡》、《邮票设计》和《京剧脸谱》等,教师既要准备大量的图例,又要考虑在有限的课时内解决难点问题,学生练习、反馈的时间明显不足,在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则明显降低,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我紧抓重点、难点,将原来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主动探讨为主,学生间协作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与学的形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如:在制作《设计贺卡》课件时,我将很多精美的卡片图案制作成一张张幻灯片,首先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从卡片的形状上进行分析演示,并在设计步骤上设置相应的从简单到复杂的制作卡片的全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又如在:《邮票设计》一课的教学中, 要收集很多精美的邮票非常困难,所以课前我上网查阅了很多关于邮 票的资料,并将一张张漂亮的邮票和有一定纪念意义的邮票制作成课件,课上让学生进行欣赏,这样不仅让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让学生了解了很多有关邮票的知识。 二、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提高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作为基地,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从兴趣入手,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感情沟通,制定行为策略,指导学法,选择创作途径,寓教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 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如美术第十一册《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关于故宫的欣赏。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展示一些故宫的图片或者幻灯片,像导游一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为全面推进我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目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创建以评价学生信息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是单纯地学会知识,而是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在教学评价体系中,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等因素的全方位评价,不能离开信息技术而单纯对学科知识本身学习进行评价。 3.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的工具。随着学习资源的迅速膨胀,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以整合思想为指导的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在各学科教与学的环节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处理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环境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思维的契机,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影响,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 5.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既是知识的构建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习者建构恰当的学习情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信息,他是课程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设计者。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 6.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要立足于相互融合。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都接受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之上的。这里有个层次问题,也就是说,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层次制约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水平。利用信息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