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自然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流派

第八章 自然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流派

第八章  自然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流派
第八章  自然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流派

第八章自然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流派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本时期欧美各国产生的“非主潮文学”,掌握无产阶级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前期象征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深入理解左拉、波德莱尔、王尔德的创作及其代表作。

重点及难点:

西欧文学与俄国北欧文学的不同特征;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的差异;象征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的出现与基本特点;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和现实主义创作实践、《萌芽》的思想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自然主义文学

(一)、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这一时期,法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社会动荡不安。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两次科技革命使科学理性精神空前高涨,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始更多地思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并试图将二者加以融合。第二帝国的暴力统治,普法战争的失利,以及巴黎公社对社会的冲击,使法国社会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这些成为自然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哲学只研究事物的表象与事实,并不去探求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孔德强调艺术(包括文学)应该努力去探索人,但在孔德看来,人的生理条件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它决定了人的社会性,因此主张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接受了实证主义哲学观点的泰纳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论点,但在这三要素中,他更强调种族因素,即先天的生理遗传因素及特定的民族因素。遗传学家吕卡斯的《自然遗传论》把人的一切病况都归结到遗传问题,认为一个人的过失通过遗传可以危害整个家庭,并可能波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更是将实验论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强调精确地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认为在研究任何事物时都必须探求其特性和环境。另外,贝尔纳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些理论都深刻地影响了自然主义文学,并成为自然主义文学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

法国是欧洲现代国家中最直接地接受了古希腊罗马文化衣钵的国家,柏拉图提出的摹仿说最深刻、最直接地影响了法国作家。十九世纪上半叶,以摹仿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在法国空前繁荣。而自然主义作家同样认为,真实是文学的生命,这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相同,他们也的确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左拉不仅对司汤达、巴尔扎克这样的现实主义大师推崇备至,甚至把他们看作是自然主义之父。他还提出自然主义小说应该以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为典范,像福楼拜那样坚守客观冷静的创作原则。悠久的摹仿论传统、发达的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的科学理性精神相结合,使自然主义最先在法国产生。

最早具有自然主义特征并取得创作实绩的是龚古尔兄弟。他们注重对社会风俗细致的描绘,而且多写病态人物,开始用生理学,甚至病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人。

埃德蒙?德?龚古尔认为他们兄弟的所有的作品,落点都在神经官能症上。《杰米妮?拉赛朵》是他们的代表作,被看作是自然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写了一个女佣悲惨的一生,她爱上了一个好吃懒做的男人,被逼得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最后贫病而死。龚古尔兄弟把主人公当作一个病例来进行解剖分析,正如他们在这部小说的序言中所说:“在感官享乐的赤裸裸的逼真描绘的后面,隐含的是对性爱心理的临床研究。”龚古尔兄弟的创作为自然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左拉是法国自然主义无可争辩的创建者,他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和理论建树成为法国自然主义作家的核心。围绕他形成了一个自然主义的“梅塘集团”,这个集团除左拉以外还包括莫泊桑、阿莱克西斯、瑟阿尔、于斯曼和厄尼克。这个集团中几位作家的合集《梅塘晚会》于1880年问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法国,除了龚古尔兄弟和左拉外,其他自然主义的重要作家还有莫泊桑,他是“梅塘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的很多作品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如《女雇工的经历》、《泰利埃公馆》、《温泉》等。另外还有阿尔封斯?都德,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一定程度上游离于自然主义。但由于受到左拉、龚古尔兄弟的影响,也明显存在自然主义的倾向。他的剧本《生存竞争》便被认为是“舞台上的达尔文主义”。

随着左拉的《实验小说论》(1880)、《自然主义戏剧》(1881)、《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等自然主义理论著作的问世,自然主义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兴盛期。,在这一时期,自然主义传到了欧洲其它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德国出现了自然主义的杂志《社会》等,并且在自然主义戏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俄国在1873年就翻译了左拉的作品。瑞典、希腊、意大利、波兰、丹麦等国也出现了一些自然主义作家,取得了一定的创作实绩。此后,自然主义又影响到了欧洲以外的国家,日本产生了像岛崎藤村的《破戒》和田山花袋的《棉被》等优秀的自然主义作品。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等作品也明显地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自然主义也进入了拉丁美洲,出现了一些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作品。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

(1)科学理性精神关照下的真实观

自然主义十分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可以说,真实性是自然主义的最高原则。龚古尔兄弟力图描绘“真实的生活”,将目睹过的故事写入文学作品,左拉更强调说“小说家最高的品格就是真实感”,而“真实感就是如实地感受自然,如实地表现自然”。但是,虽然自然主义推崇现实主义大师们,也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但自然主义毕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的文学思潮,所以自然主义所倡导的真实性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有着本质的不同:现实主义执著于典型意义上的真实,执着于社会生活本质意义上的真实;而自然主义的独特诉求在于追求科学意义上的真实,也就是真理性的认识。十九世纪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科学理性精神在整个法国社会得到张扬。现实主义文学已经与科学有了初步的结合,出现了司汤达数学式的精确而清晰的叙述,福楼拜解剖式的人物心理分析。自然主义文学家则将科学更多地引入了文学中,并将其推向极致,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埃德蒙?德?龚古尔说:“今日,小说强制自己去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科学任务”。左拉则认为文学家“应当如象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研究非生物及生理学家研究生物那样,去研究性格、感情、人类和社会现实”。正是在科学精神的关照下,自然主义追求一种科学式的周全而繁细的描写。在自然主义作品中,具体场景精确细致的描写随处可见。为达到这一目的,自然主义作家强调作家的记录员身份,要求作家只陈述事实,把自然整体还原出来,毫无剔除,以期达到“科学精确性”

的目的。这种记录式的创作方法,使自然主义作家很自然地进入了一些以往的文学禁区或文学没有关照过的角落:龚古尔兄弟使“下等阶级”进入了文学的殿堂;在左拉等作家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对丑恶的描写,如《金钱》中贫民窟中男女杂居的情景、《娜娜》中主人公染病身亡后丑陋的尸体,等等。他们在对文学禁区的突破和对文学领域的拓展方面所作的探索,不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自然主义的这一特征是其所有特征的基础,并决定着其它的特征。

(2)以科学实验为指导的创作观

要达到这种自然科学式的真实,需要作家冷静地调查研究,观察、分析事物的特征和本质。不仅如此,在左拉看来,这只是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阶段,还有更为重要的第二个阶段,即实验阶段。左拉在《实验小说论》中对小说家的身份与任务进行了规定:“小说家即是观察者又是实验者。作为观察者,他照观察到的那样提供事件,确定出发点,建立使人物活动和展开现象的坚实场地。然后,他作为实验者出现并进行实验,我的意思是说,使人物在具体的情节中行动,通过情节指出,事件连续的发展过程完全如研究对象的决定因素所要求的那样。”并明确指出:“我将努力证明,既然实验方法引导人们认识了肉体现象,它也可以引导人们认识情感受和精神现象。这不过是同一条道路上的不同阶段,由化学发展为生理学,然后由和理学发展为人类学和社会学,实验小说即为其终点。”由此可见,左拉提出的实验小说理论,只是借鉴了医学实验的方法,并非是将文学中的实验方法与自然科学或医学中的实验方法等同起来。用来研究的对象也只是人的情感与精神现象,而非人的肉体,最终是为了“发展为人类学和社会学”。这种实验手法在自然主义小说中随处可见。如,《戴蕾斯?拉甘》是为了“研究几个人物的气质而不是性格”,用实验的方法剖析人物的内在本质——兽性,并证明其危害;《土地》证明人的私欲可以左右人的行动,使被控制者置亲情于不顾,甚至谋杀亲人等等。

这种科学实验方法指导下的创作方法,要求作家如同实验者一样在自然界面前不带有任何先入之见,应该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描写生活,注重实验的客观结果,并且要求作家不要过分依赖想象与虚构。

(3)以遗传学关照下的生物人为基础的人物观

勿庸置疑,人有社会性的一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人也有生物性的一面,人既是社会的人又是生物的人。以往的文学,无论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更多地强调了人的社会性一面而忽略了人的生物性一面。19世纪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为人们从生物性的角度去观察人、认识人、描写人奠定了基础。自然主义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用遗传学理论来关照人,强调人的本能、情欲、遗传因素、生理机能在人的生命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左拉认为,自然主义小说应该从“人的真源”去观察人、认识人和描写人。左拉所指的“人的真源”即人的自然属性的一面,具体来说也就是人的动物性一面。确实,我们读自然主义的作品时会发现,其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是具有动物性一面的人。他们的生物本能更多地被凸显出来,并左右着他们的行动,甚至命运。卢贡—马卡尔家族五代人受遗传的毒害,都难逃倾向于疾病、丑恶和犯罪的命运;莫泊桑《莫兰那只公猪》中,莫兰的行为带有动物本能的性质;左拉的《戴蕾斯?拉甘》中罗朗和戴蕾斯的一切行为都是“情欲、本能的冲动、神经性发作给大脑造成的损害等因素”在他们身上发生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自然主义在以往文学发现的人物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之外又发现了人的生理悲剧。

自然主义并没有因为强调人的生物性而将人完全还原为动物,而是以生物的人作为立足点,来刻画人物。自然主义在强调人的生物性的同时也强调人的社会性,特别重视环境对人的生存的影响。自然主义小说家认为制约人的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内部环境指心理和生理等因素,外部环境即是指社会、时代等因素,小说家应该努力去研究这些环境。左拉认为“人不是孤立的,他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同样具有首要的重要性”。《卢贡—马卡尔家族》即在写出了遗传给人物的影响的同时,也写出了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人毕竟是人,是动物,或善或恶由环境而定”:娜娜为生存而受引诱,最终走向堕落和毁灭(《娜娜》);古波夫妇受恶劣的生活境况以及工人普遍酗酒的影响也开始与酒为伴(《小酒店》)。左拉就是要在《卢贡—马卡尔家族》中表现出生理和环境这两个方面对人的影响:“这部作品里就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纯人类的成分,生理学的成分,即对一个家族血缘遗传与命定性的科学研究;另一种是这个时代在这个家族身上所引起的作用,时代的狂热使它毁损,即环境的社会作用与物理作用。”

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梅塘集团”的解散,自然主义作为一个流派在法国消失了。但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一种文学观念却仍以隐密的方式对后世文学发生着影响,并得到了进步的发展:自然主义对丑恶的描写在象征主义那里找到了回声;自然主义向内转,使文学心理化的倾向在意识流、表现主义等流派那里得到了呼应;自然主义对人的本能情欲以及生理遗传等方面的描写为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非理性开辟了道路。所以艾布拉姆斯认为:“自然主义的作家在挑选和组织素材及其表现方式上的严峻或残酷的直率,明显地体现在许多现代小说和剧作中。”在自然主义解体以后,阿莱克西特也曾说过,自然主义并没有死亡,它仍有后继者。它只是演化发展成了其它的面目,以一种隐在的方式存在着。

二、唯美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发展状况

康德哲学是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他提出了“无目的之合目的性”的美感学说。他认为美感“是纯主观的自由的愉快,不夹杂任何利害感,在纯粹的具有普遍性的不借助概念的鉴赏判断中得到”。他强调的是主观性、无功利性和纯粹性,这就为唯美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唯美主义的思想艺术特点是:第一、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是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包括金钱的纯粹自由活动。它主张“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其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因而只注重形式美,着力探索文学形式,文学与音乐、绘画之间的关系,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第二、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在心的领域瞬间存在可以达到永恒,狭小的空间可以有无限的容量。因此,艺术高于生命,高于帝王,高于神癨,高于一切,艺术是至高无上的。第三、主张艺术超然于现世,躲进象牙之塔;现实社会充满市侩气,没有艺术,没有美,艺术的发展非但不依赖生活,相反,生活应该追随和模仿艺术。由于唯美主义否定现实社会,于是它向远古时代、未来、梦幻求美。此外,它认为艺术家对待题材的态度应是客观、冷漠的。

唯美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准备阶段。席勒关于“美的显现”的艺术观念,把美看作一个自足的独立体。英国诗人布莱克和基茨(1795—1821)的创作已有唯美主义的倾向。济慈和柯勒律治也从不同的角度宣扬了唯美思想。法国诗人泰奥菲尔·戈蒂埃(1811—1872)和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1819—1900)为唯美主义奠定理论基础。戈蒂埃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倡

导者,他反对艺术的功利目的。在《〈莫班小姐〉序言》中,他提出:“唯有不为任何事物服务的东西才是美的,凡是有用的东西都是丑的。”他认为艺术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目的,不需要同政治或道德相连,创造美是艺术所追求和关注的任务。为此,戈蒂埃追求形式的纯粹。他认为一部作品的价值基本上在于创作的质量。《诗艺》把美确定为对材料的征服;这场斗争越是艰难,艺术作品越是能留传后世。诗集《珐琅和雕玉》(1852)体现了他这种努力。他赋予诗歌以色、光、线条、浮雕的效果,以画家的眼光去处理诗歌写作。法国60年代形成的巴那斯派向唯美主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的领袖勒贡特·德·利尔(1818—1894)认为艺术的最高任务是实现美,艺术独立于真理、功利和道德。《古代诗集》(1852—1874)从古印度和古希腊去寻找题材,表现了排斥现实的倾向。《蛮族诗集》(1862—1878)也从圣经、古埃及、中世纪去撷取灵感。他的诗具有雕塑美和画面美,观察细致,用词准确。19世纪下半叶,唯美主义在英国得到充分发展。罗斯金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审美观点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美的理想就是道德的目的,对美的感受能力,不是智力和感官,而是“道德知觉”。在《建筑的七盏明灯》(1849)中,他认为哥特式建筑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它体现了基督教的三大美德:“真理、牺牲和顺从”。他把美分为“典型的”和“生命的”两种。“典型的”美指自然界无机物的美,它是上帝创造的完全而永恒的美,是上帝超然美的表征。“生命的”美指生物身上体现的美。他又把人的美分为肉体美和精神美,精神美影响肉体美。他支持过“先拉斐尔兄弟会”。他的作品还有介绍威尼斯建筑艺术的《威尼斯之石》(1881—1883)等。唯美主义在英国文艺理论家瓦尔特·佩特(1839—1894)那里得到系统的发展。他认为艺术美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孤立的、独特的;艺术批评探讨艺术表达的方式;艺术欣赏强调刹那间的美感;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充实刹那间的美感享受;艺术的生命开始于感觉、印象的生动丰富,而归结为无关现实的形式之美或纯美。《文艺复兴:艺术和诗的研究》(1873)的结论部分是唯美主义的宣言。《享乐主义者马里乌斯》(1885)、《家里的孩子》(1894)表达了他的唯美思想。此外,在美国,爱伦·坡(1809—1849)的“纯诗论”主张诗歌与真理、道德无关,只与趣味、美的韵律和形式有关;趣味来自形式、声音、颜色、气味和感情,这些东西才是“愉快的源泉”。

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他的对话录《谎言的衰朽》等鼓吹艺术至上,认为艺术家不应有任何功利目的,“艺术在其自身之外,不存在任何目的,艺术自有独立的生命”;强调感觉,追求形式,“形式是一切,它是生命的奥秘”;认为生活对艺术的模仿远远多于艺术对生活的模仿,生活中美的形式十分贫乏,全靠艺术家为生活提供美的形式,“一切坏的艺术的根源,都在于要回到生活和自然”;现实社会是丑恶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艺术要美而不真,“诗歌应像一只水晶球,它应使生活显得更加美丽而不那么真实”。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1891)描写主人公在享乐主义的引导下,纵情声色,最后走向犯罪的道路。而他的画像在他死时却从衰老变得青春焕发。作者以此体现艺术至高无上的观点。诗剧《莎乐美》(1893)借用《圣经》题材,写主人公为了瞬间的美的享受,不顾一切,牺牲一切。童话集《快乐王子集》(1888)文辞精美,诗意浓郁,是世界童话创作中的上乘之作。

唯美主义在艺术上开拓了美的领域,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对形式美和美感的独特性的强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片面强调美的超功利性,过分注重形式

而忽略内容,将艺术与生活割裂开来,这些观点则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前期象征派的理论主张和发展状况

前期象征派产生于法国。从19世纪中叶开始流行的唯心主义是它的哲学基础。康德认为,人有先验的认识能力,这种能力作为一个主体构架而存在着,客观的认识对象只有置于这一构架中才能被认识和理解,时间与空间是主体先验的能力,而非客观的存在。叔本华是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自由的生存意志”,而不是理性认识。他提出理性是奴仆,意志是主人,理性是意志的工具。运用理性思维的人,就像关在堡垒外面转来转去找不到入口的人一样,仍无法知道堡垒内部的真理,即自由的生存意志。他认为把握自由意志主要靠自我体验和自我反省即“内省”(直觉)。总之,唯心主义哲学认为,可以通过表面达到先验的现实。感觉世界只是精神世界的反映。人要力图通过不同感觉的材料,抓住连接精神与物质的秘密关系,这种关系给人以了解世界的钥匙。

象征主义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象征手法在远古时代最早作为原始人类的一种观念外化而诞生,图腾、纹身、饰物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意味,以后逐渐积淀在一定的形式中(颜色、图形、器物等),成为各民族传统观念的固定象征物。象征一词源于希腊语动词,意为“放到一起”,相应的名词为“标志”。黑格尔指出:“象征首先是一种符号”,“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应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事物”。唯美主义的出现在艺术上直接启迪了象征派,因为它倡导了诗歌对形式的注重和寻求表现能力的扩大。19世纪中叶,波德莱尔提出“通感”论,随后为兰波所继承,他们把诗歌看作思辨认识的工具,力图以语言象征去表达他们的发现,或者像魏尔伦那样,以音乐性去加强表现力。1886年,诗人让·莫雷亚斯(1856—1910)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象征主义宣言》,树起了象征主义的大纛。一批诗人团结在《象征主义者》等报刊周围。1891年新闻记者于勒·于雷发表了关于象征主义的访问记,扩大了象征派的影响。以马拉美为首的象征派终于形成了一股潮流。

象征手法是以外界存在的某种具体事物当作标记或符号,表现隐含哲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表现力。象征符合艺术审美的具象特征,它使抽象意蕴同具体形象相融合,赋予形象以超越自身意义的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它往往具有暗示性,需要通过联想体验形象所传达的含义,调动读者的多种感官从各个角度去捕捉形象的意义。因此,象征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象征与比喻不同,比喻用一物去比有相似点的另一物,而象征是用具体事物来比拟有相似点的思想和情感,前者如用狮子比喻一个英武有力的人,后者用狮子象征力量,或用鸽子象征和平,用青鸟象征幸福,用石榴象征大脑。

前期象征派的思想艺术特点是:第一、大量描写城市中的丑恶现象,在艺术上则是化丑为美,丑中见美。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美丑对照,而象征派则集中描写丑;浪漫派笔下的丑具有美的内涵,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具有心灵美,而象征派笔下的丑是实在的丑,它只作为艺术形象才具有美感。除了外界事物的丑,象征派还把精神状态的忧郁等情感当作另一种丑来表现,因而他们笔下的忧郁也有别于浪漫派描写的忧郁,更具美学价值。第二、注重挖掘人的精神世界,在艺术上则以具体意象去反映抽象事物,并升华为哲理;它注意到语言的某种结合能产生巨大的效果,这就是运用通感和象征手法。象征派对各种各样精神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它的创新之处在于用具体的意象去表现抽象的情感,这就是象征手法。象征派还注意到不同的艺术手段之间存在相通之处以及不同的语言组

合能产生巨大的效果,这就是通感和所谓“语言炼金术”。后者是兰波提出的概念,是对通感的一种延伸,对后世诗歌语言的跳跃性、不连贯性、多义性、模糊性都产生了极大影响。第三、追求诗歌的音乐效果,诗画结合,在语言和韵律上精益求精,在诗歌形式上追求简练精粹、工整优雅。魏伦提出“音乐是诗歌的首要原则”,他的诗歌注重迭韵、音步、诗行字数、音节和谐、韵律多变,尽量发掘诗歌的内在节奏美。他的诗还注意与绘画的结合。象征派反对浪漫派滔滔不绝、不够严整的诗行,寻求短小的诗体,如十四行诗。马拉美以罕见的字和罕见的音去押韵,写出难以模仿的作品。他要寻找诗歌语言的纯粹美。在诗歌艺术上,前期象征派达到了一个高峰。第四、认为诗歌是神秘的,本应晦涩难懂,读者要从表面形式中寻找本质的东西。马拉美认为:“一切神圣的、以及力图成为神圣的东西,都包裹着神秘。……但这种奥秘只有对命运不平凡的人才打开。”他的诗歌具有多种含义,因而晦涩难懂。他指出诗歌就是要暗示,不要明白道出。这就要求读者发挥想象去解读,找出诗歌的真义。

波德莱尔是象征派的先驱。保尔·魏尔伦(1844—1896)擅长抒情诗,他的《忧郁诗章》(1866)、《佳节集》(1869)、《美好的歌》(1870)、《无言的情歌》(1874)抒写自己的忧思、爱情和失恋,极富音乐性,并注意诗歌与绘画的结合。《泪洒在我的心头》写得真挚深沉,如怨如诉,抒发爱情受到挫折的内心痛苦,采用大量谐韵和迭韵,营造出凄怆的气氛和意境。《智慧集》(1880)达到了他的创作高峰,用词平易,感情真挚,诗句短促,意象明晰。《天空在屋顶上面》表达诗人在狱中的感受,以极为平凡的词句,表达出一颗受伤的心灵的深沉怨恨,格式轻灵隽永,舒展自如。阿瑟·兰波(1854—1891)从16岁就写出好诗。他锐意创新,《元音字母》发现字母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奥菲莉亚》对自尽的悲剧人物一掬同情之泪,《惊惶的孩子们》对围在面包房通风口冻饿而死的穷苦小孩表示无限同情,《山谷的沉睡者》描写了战争的受害者。《醉船》将人的精神状态用一条醉船来加以象征,其实写的是人的异化。这首诗想象诡奇,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语言炼金术”所锻造出来的奇特意象。兰波的散文诗集《地狱的一季》(1873)、《彩图集》(1874以后)继续想象瑰丽、语言奇崛的创作方向,成为过渡到20世纪散文诗的桥梁。斯泰凡·马拉美(1842—1898)是象征派的领袖。从1884年起,每逢星期二,年轻的象征派诗人在他家里聚会,听他议论。《海风》表达诗人想离开书斋,到波浪起伏,海鸟翱翔的大海去,探寻异国风光。《窗户》描写一个垂死的人,厌倦了令人愁惨的医院,他象征人厌倦于日常生活,徒劳地想逃离它。《蓝天》表达诗人受到无法达到的理想的纠缠。这几首诗描绘了心灵状态。长诗《希罗多德之歌》(1869,未完)中的少女象征不可企及的美,它困扰着诗人。《一个农牧神的下午》(1876)描绘诗人起初沉迷在冲动和幻想中,最后复归沉默。他的诗越来越晦涩难懂,《天鹅》、《她纯洁的指甲……》有多种解释,押韵巧妙,产生古怪的气氛和奇异的音乐效果,由于写作难度极大而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现象,显示了高超的技巧。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区别

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的特征有 第一,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例如《高老头》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封 建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子爵夫人告别巴黎)。 第二,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例如《高老头》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贵族。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三,历史性的要求。现实主义的历史性要求,实质上是以社会分析为核心,即以摹写人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本身的结构为艺术原则。而且现实主义竭力通过人的现实矛盾去揭示人与社会的辩证法则。例如《高老头》中小说揭露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极端利己投机取巧完全不同的诚实的个人奋斗之路。 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有有以下点: 1.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偏重于描绘客观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但不同的是,现实主义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例如《高老头》中高老头对女儿的溺爱与泰伊番将女儿赶出家门的一系类的心理,动作,环境描写,都是按事情所应发展的的过程来写的,而不是直接的致命。而自然主义则根本否定文学应当服从于一定的政治的和道德的目的,认为文学应当保持绝对的中立和客观。 2.自然主义不仅要求作家有科学家的态度,而且要求作家使用科学家的方法,即实验的方法。自然主义的小说就是这些实验的记录,故称“实验小说”。而现实主义文学则强调情节的丰富性,让读者自己从中体会。《高老头》结构精致,情节富有戏剧性。小说围绕拉斯底涅向上爬安排情节,有主有次、多情节、多故事。伏脱冷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后被捕;鲍赛昂夫人完成任务后隐退;高老头的悲剧促进了他性格的最后形成。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

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 (2011-12-12 19:30:26)转载▼ 分类:资料 标签:杂 谈 一、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 现实主义又称“批判现实主义”,其文学作品表达出人们对正义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心和斗志,激励人们为改造现实社会、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断斗争。而现代主义文学却反映出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对前途悲观绝望的情绪,体现出虚无主义的思想。 1、从产生到繁盛的时间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20-30年代达到繁盛时期,并取代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坛的主流。 2、从兴盛的社会根源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大量暴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结果。现代主义文学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3、从创作特点看,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相互冲突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描写对象 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 现实主义文学却是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因此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录。 2、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 浪漫主义作家们对现实强烈不满,往往偏重于对理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的、最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 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为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日语论文题目大全

食品问题から両国间のあり方 中国、日本の交流の歴史(ある人物、事件を通して) 20までいきませんが、日本人、日本の文化はいろいろありますので、 ことばの说明に関する考察~国语辞典を资料として~ 强调を表す语についての研究 「喜び」の表现に関する考察 味の表现に関する考察 ものの名前とその名づけに関する考察 现代语における「全然」の用法 女性の文末形式に関する研究 同意を求める「~だろう」の使用~日本语母语话者と日本语学习者の比较~日本语会话教科书におけるあいづちの表现 日本语教科书における终助词の扱い 谢罪の表现とその使用意识に関する考察 若者ことばの特徴 オノマトペと动词の共起性に関する调査 回避ストラテジーに関する考察 现代日本语における自称词、他称词の使用に関する研究 原因、理由を表す「から」「ので」に関する一考察 终助词「ね」の意味机能 「必ず」と「きっと」の意味分析 受动文の使用と意识に関する一考察 前置き表现に関する一考察 日语自动词在表达中的作用 从受授动词看日本人的人际关系 中日委婉表达的差异 从日语中的待遇表现看日本人的语言观念 从年轻人用语看日本青年人的价值观 从近年来流行语的发展看当今日本社会 对日本人姓名的考察 对日本地名的考察 日本的雨和风与日本人的季节感 日本语言中的美意识考察 中日家庭成员之间称呼的比较 中日青年就职观念的差异 日本的少子化问题考察 日本女性就业状况的变化 从日本人的饮食生活看欧美文化的影响 对日本社会中欺凌现象的考察 对日本浴室文化的考察 自杀与日本的岛国文化 从“花”看中日美意识的差异 日本人生活里的“和”意识 成语翻译技巧研究

8-1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一) 第八章 授课题目: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理解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掌握左拉、莫泊桑、波德莱尔创作的社会价值及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社会价值及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教学方法:互动式的讲授;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19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50至70年代,法国处于第二帝国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同时进行殖民扩张。拿破仑第三在政治上实行高压政策,迫害共和派。由于他在军事上的无能,导致1870年以色当战役的惨败。普法战争的爆发表明普鲁士日益强大,欧洲的几个强国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尖锐矛盾。第二帝国的败北加深了民族矛盾,由此产生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巴黎公社也是社会主义思潮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当局为了转移矛盾,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案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实证主义、唯意志论、直觉主义等哲学思潮广泛流行。 这就是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自然主义在思想上受到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深刻影响。它的哲学基础是孔德(1798—1857)的实证主义。实证一词即“实在”、“确定”、“精确”的意思。孔德的实证哲学(《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而不追究事实和现象领域内的本质与规律性。他把一切现象看成不变的自然规律,不去探索原因和目的。孔德力图将哲学融化于自然

外国文学史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现实主义的新特点? 思想特点: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深入再现生活深层的内在方面,表现人的深层意识和微观心理世界;②着重刻画日常生活中真实、具有复杂个性的普通人。借鉴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③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 艺术特点:①频频出现“长河小说”。②适应时代发展与人们的欣赏要求,吸收新的艺术表现手段,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③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 代表作品:英国作家劳伦斯的《虹》,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美国女作家米切尔的《飘》等。 英国文学 代表作家:劳伦斯,擅长社会批判和心理(主题:性爱和工业文明)成名作:《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妇女》(姐妹篇)。 约翰·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揭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财产意识”)、《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 毛姆《人性的枷锁》;戈尔丁《蝇王》;莱辛《金色笔记》 萧伯纳《鳏夫的财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上校》; 法国文学 马丁·杜伽尔《帝国一家》(《巨仆》《穷人》《首脑》);莫里亚克(心理分析)《腹蛇结》 罗曼·罗兰成就最高,《约翰·克里斯多夫》开创长河小说先河。 德国文学 曼氏家族:亨利希·曼《帝国三部曲》;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

一家》。 雷马克反战小说《西线无战事》;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美国文学 德莱塞《美国的悲剧》;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菲次吉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什么叫“迷惘的一代”? 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文学流派,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中引用斯泰因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该流派因此而得名。特点是痛恨帝国主义战争,关心战后青年一代的命运,反映当时美国青年普遍的迷惘情绪,以此为出发点,表现帝国主义精神危机。代表作家海明威和菲次吉拉德。 什么叫“冰山原则”? 1932年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丰富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且隐而不晦,让读者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构成冰山原则的四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海明威相关知识: 《太阳照样升起》开创“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 1940年《丧钟为谁而鸣》标志着海明威战争观的转变,支持正义战争,摆脱迷惘。 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把“迷惘的一代”文学推向了高峰。主人公:亨利·腓特力、英国护士凯瑟琳。 《乞力马扎罗的雪》:最成功的一个短篇。 代表作《老人与海》,思想意义?点警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它。”如何理解这句话? 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很深的作品。故事表现了“英雄与环境这个传统的主题。 象征意义:“老人与海”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与寓意性。小说中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是我们理解其思想意义的钥匙。老渔夫桑提亚哥实际上是抽象化的人类,作为人的对立面的大海、鲨鱼象征神秘的命运和不可知的自然力。老人在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他坚忍不拔、不断抗争、奋力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 (美国文学经历了从浪漫情绪到现实情绪再到绝望情绪的历史变迁。) 社会背景 (1)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原先平静和谐的农业文明被打破,由开始那种“远方小山村”的回忆转化为后来对农村生活的无奈和悲叹;田园化和理想化的“农村镀金主义”价值观念逐渐被冷漠与恐惧的“自然邪恶论”所代替,并逐渐引发了后来自然主义文学的决定论和悲观主义情绪。 (2)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农业文明语境下的大众理想和偶像受到普遍怀疑,那种坚定的宗教信仰与怀旧的国民心态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走向死亡。然而,旧的理想与偶像的消失需要新的理想和偶像的补充和替代。新的工业资本家取代了上帝或精神寄托者的位置,成为美国新文化中大众理想与偶像的代表。(3)从社会层面上讲,传统小说中的和谐社会转化为残酷竞争社会,传统小说中的“父亲”与“家庭”则转化为竞争社会中的“老板”与“工厂”。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所形成的社会分工代替了原来农业文明中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不再是依据明显的家族或政治遗传权力形成的等级制度,而是一种按照

经济生产和劳动分配形成的等级制度。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原来依靠国家机器维持的统治体制逐渐转变成依靠经济机器维持的社会统治。 (4)随着经济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统治自己的东西变成一种“无形的铁手”,人们在生存的斗争中会觉得有一种难以理解的力量总是在控制着他们,但又不知道这种力量到底是什么。自然主义所叙述的就是社会主体在生存中抗争、在注定的失败中堕落以及在悲剧性的结局中灭亡的故事。但是,这种悲剧化的叙述并不是自然主义作家故意追求艺术效果的产物,而是对当时美国现实的一种心理反映,暗含了作家意识形态和对社会的价值观念判断的转变。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 (1)自然主义文学作家注重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表现主体对自然和社会的生理和心理反映,标志着社会文化意识从理想化到工具化的价值观转变。 (2)作为社会成员行为和动机的内驱力,大众深层意识的转变是社会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内容。自然主义文学作家聚焦人类的深层意识和欲望冲动以及未曾探测的阴暗角落,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怎样使人

日本文学对郁达夫的影响

日本文学对郁达夫创作的影响摘要: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魅力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他的早期创作比较明显地受到了日本自然主义的影响,这充分体现在其作品中的自叙传色彩自我告白的行文方式以及富有日本传统物之哀韵味的感伤情绪上。同时郁达夫又超越了日本自然主义非社会的狭隘的自我世界发出了对社会、时代的呐喊。关键词:郁达夫在日本多年受日本文尤其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大致兴起于明治末期,其作品主要取材于家个人的私生活注重表现日常活的消极、阴暗面反对概括集中和典型化强调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平板地摹写抛弃一切人工的修饰,赤裸裸地展露人的野性和丑恶。郁达夫对日本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田山花袋、葛西善藏等屡有论及,对他们那种描写上事无巨细、坦露自我的文风可谓深得要领无论在他的小说取材和具体的描写方法上我们都能够很容易地看出受其影响的痕迹。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生前命途多外身后毁誉不一,至今在文学史上似乎仍未能给他一个恰当的地位。但郁达夫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谓独具风格,独树一帜,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最近几年,不断有研究和评介郁达夫作品的论文问世,使人耳目一新。郁达夫那种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很多论文都探讨了这一重要问题,有人将之归为作家的个人气质;有人说他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郁达夫受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特别是“自我小说”这一日本所特有的文学形式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浅见,以供研究时参考.达夫正在日本留学。关于《沉沦》的写作过程,郁达夫曾说: 写《沉沦》各篇的时候,我已在东京的帝大经济学部里了。那时候生活程度很低,学校的功课很宽,每天读小说之暇,大半就在咖啡馆找女孩喝酒,谁也不愿意用功,谁也想不到将来会以小说吃饭.所以《沉沦》里的三篇小说,完全是笔墨游戏,既无真生命在内,也不曾加以推敲,经过琢磨的.记得《沉沦》那一篇东西写好之后,曾给几位当时...... 文学的交流总是双向的。中日双方的学者都承认,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很大,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否认这一事实,即日本文学也对中国文学产生过影响,尤其是在“五四”时期,这种影响更为明显。郭沫若就指出过:“中国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创造社的主要作家都是日本留学生,语丝派的也是一样……就因为这样,中国的新文艺是接受了日本的洗礼的。”①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正是在中外文学猛烈撞击的情况下建立起它的大厦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家都曾留学国外,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各国文学的影响,郁达夫也不例外。综观他的小说创作,不难发现,他所受的外国文学的影响是广而杂的,俄、德、英、法等国的文学都曾对他的创作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还有来自日本文学的影响。日本作家葛西善藏、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等人都曾是郁达夫喜爱的作家,备受其推崇。从1911年到1922年,郁达夫在日本度过了十余年的青春岁月。在日本的这段生活和体验,给他的小说创作带来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时值日本大正时代(1912—1926),从时间上来说,日本大正时代大致相当于中国“五四”前后;从思想方面来看,这也正是要求“两性解放”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世纪末的各种文艺思潮此消彼长、竞相争妍之际。耳濡目染,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明显地受到日本大正文艺思潮的影响,从而带有日本大正都市文化的品格。他的小说不是从中国农村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而是从大学生课堂的周围生出来的。这一事实规定了他小说创作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郁达夫的文学创作实践是日本东京帝大出身者的文学,是日本大正时期都市文化的产物。日本大正时期,自然主义文学思潮风行。但是,日本自然主义不同于欧美的自然主义。在输入的过程中,日本学者与作家误解了自然主义一词的本来含义,发展成了貌似写实主义实质却是浪漫主义的一种文学思潮。“私小说”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出现的最典型的日本式的文学样式。“私”是日语中“我”的中文字,由此引出了“自我小说”的概念。简单的说,所谓“自我小说”就是作者把自己......(郁达夫自小孤独,十八岁独身一人在日本求学,过着一种思乡受歧视的生活。郁达夫曾说:“因别离而生的那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因贫困而来的那一种优郁哀伤之感,更因孤独而起的那一种离合幻妙之思,竟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1.历程: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文学的诞生。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并创作了《卢贡-马卡尔家族》,成为自然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一群年轻作家,莫泊桑、于斯曼等,他 ,被视为自然主义的盛举。80年代中,“梅塘集团”解体,法国自然主义开始衰落,而影响却逐渐蔓延至全欧洲,尤其在德国声势浩大。 2.理论: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启发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科学”、“真实”是自然主义追求的目标。 3.风格:平和、冷静、无动于衷的叙述文体。作家在作品中竭力隐去,少有议论。为20世纪许多流派所吸取。 4.评价:自然主义把人类社会等同于自然界,把人等同于任何一种生物,因而常以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忽视甚至无视人的社会属性,引发出许多错误的结论,也描写了大量酗酒、淫荡、神经质等畸形变态的现象。但总体来说,以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审视人的行为和心理,体现了自然主义要科学、准确地剖析人的努力,是有益于丰富人对自身复杂性的认识的。 5.代表作家: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 (二)唯美主义文学 1.发展历程: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诗人、小说家戈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他精心构思的小说《莫班小姐》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60年代,巴那斯派在诗歌创作中精雕细刻、追求格律的工整和形式的完美,形成了又一次唯美主义的高潮。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是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影响也更广泛。40、50年代出现的先拉斐尔兄弟会是唯美主义的先声。80、90年代,英国唯美主义达到高潮,涌现了王尔德、佩特等一批作家、批评家。王尔德被公认为是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90年代末,他退出文坛,英国的唯美主义思潮随之进入尾声。 2.理论:反对艺术服务于政治、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既反对文学的政治功能,也反对文学的道德教化。于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美,便成了艺术追求的唯一目标。 将“美”与“善”和“真”剥离。认为艺术的任务不应是反映现实,而应是以艺术的“美”去遮蔽现实的“丑”,使人们在美的艺术中获得愉悦的享受,从而摆脱现实带来的痛苦。他们甚至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不是艺术应当人生化,而是人生应该艺术化。 3.风格:作品大多精巧考究、空灵飘逸、华而不实。新颖雕琢有余、思想深度不足 4.评价:唯美主义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艺术的独立价值,提高了艺术的地位,但对功利性和现实性的彻底否定,又在实际上贬低了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代表作家:泰奥菲尔·戈蒂耶、奥斯卡·王尔德

外国文学-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一、历史文化背景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联的出现; ★20、3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的经济危机;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促成了20世纪文化观念的急速变化。 ★哲学流派非常活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另外,文艺批评新流派如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等所尊奉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广泛影响。 二、基本特征 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 三、发展概况 1、英国: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高尔斯华绥:(1867—1933)代表作长河小说《福尔赛世家》(1932) 萧伯纳:(1856—1950)英国最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代表作《巴巴拉少校》(1925) 戈尔丁:(1911—1993)“寓言编撰家”,代表作《蝇王》(1983) 20世纪上半叶最有创作个性也最有争议的作家:劳伦斯(1885—1930) 跨越两个世纪:康德拉(1857—1924):“航海小说” 毛姆(1878—1965):《人生的枷锁》“英国的漠泊桑” 福斯特(1879—1970):《小说面面观》 讽刺小说:乔治·奥维尔《一九八四》 赫胥黎《奇妙的新世界》 20世纪下半叶新一代作家:格林、艾米斯、戈尔丁 2、法国: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1915 法郎士:《诸神渴了》1921 马丁·杜伽尔:长河小说《蒂博一家》1937 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1947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心理现实主义大师《蝮蛇结》1952 20世纪下半叶:玛格丽特·杜拉斯:《琴声如诉》、《情人》

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文学概述 一、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这一时期,法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社会动荡不安。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两次科技革命使科学理性精神空前高涨,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始更多地思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并试图将二者加以融合。第二帝国的暴力统治,普法战争的失利,以及巴黎公社对社会的冲击,使法国社会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这些成为自然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哲学只研究事物的表象与事实,并不去探求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孔德强调艺术(包括文学)应该努力去探索人,但在孔德看来,人的生理条件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它决定了人的社会性,因此主张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接受了实证主义哲学观点的泰纳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论点,但在这三要素中,他更强调种族因素,即先天的生理遗传因素及特定的民族因素。遗传学家吕卡斯的《自然遗传论》把人的一切病况都归结到遗传问题,认为一个人的过失通过遗传可以危害整个家庭,并可能波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贝尔纳的《实验医学研究导论》更是将实验论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强调精确地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认为在研究任何事物时都必须探求其特性和环境。另外,贝尔纳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些理论都深刻地影响了自然主义文学,并成为自然主义文学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 法国是欧洲现代国家中最直接地接受了古希腊罗马文化衣钵的国家,柏拉图提出的摹仿说最深刻、最直接地影响了法国作家。十九世纪上半叶,以摹仿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在法国空前繁荣。而自然主义作家同样认为,真实是文学的生命,这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相同,他们也的确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左拉不仅对司汤达、巴尔扎克这样的现实主义大师推崇备至,甚至把他们看作是自然主义之父。他还提出自然主义小说应该以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为典范,像福楼拜那样坚守客观冷静的创作原则。悠久的摹仿论传统、发达的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的科学理性精神相结合,使自然主义最先在法国产生。 最早具有自然主义特征并取得创作实绩的是龚古尔兄弟。他们注重对社会风俗细致的描绘,而且多写病态人物,开始用生理学,甚至病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人。埃德蒙·德·龚古尔认为他们兄弟的所有的作品,落点都在神经官能症上。《杰米妮·拉赛朵》是他们的代表作,被看作是自然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写了一个女佣悲惨的一生,她爱上了一个好吃懒做的男人,被逼得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最后贫病而死。龚古尔兄弟把主人公当作一个病例来进行解剖分析,正如他们在这部小说的序言中所说:“在感官享乐的赤裸裸的逼真描绘的后面,隐含的是对性爱心理的临床研究。”龚古尔兄弟的创作为自然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左拉是法国自然主义无可争辩的创建者,他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和理论建树成为法国自然主义作家的核心。围绕他形成了一个自然主义的“梅塘集团”,这个集团除左拉以外还包括莫泊桑、阿莱克西斯、瑟阿尔、于斯曼和厄尼克。这个集团中几位作家的合集《梅塘晚会》于1880年问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法国,除了龚古尔兄弟和左拉外,其他自然主义的重要作家还有莫泊桑,他是“梅塘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的很多作品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如《女雇工的经历》、《泰利埃公馆》、《温泉》等。另外还有阿尔封斯·都德,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一定程度上游离于自然主义。但由于受到左拉、龚古尔兄弟的影响,也明显存在自然主义的倾向。他的剧本《生存竞争》便被认为是“舞台上的达尔文主义”。 随着左拉的《实验小说论》(1880)、《自然主义戏剧》(1881)、《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等自然主义理论著作的问世,自然主义在19世纪80年代进入兴盛期。,在这一时期,自然主义传到了欧洲其它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德国出现了自然主义的杂志《社会》等,并且在自然主义戏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俄国在1873年就翻译了左拉的作品。瑞典、希腊、意大利、波兰、丹麦等国也出现了一些自然主义作家,取得了一定的创作实绩。此后,自然主义又影响到了欧洲以外的国家,日本产生了像岛崎藤村的《破戒》和田山花袋的《棉被》等优秀的自然主义作品。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等作品也明显地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自然主义也进入了拉丁美洲,出现了一些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作品。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 (一)科学理性精神关照下的真实观 自然主义十分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可以说,真实性是自然主义的最高原则。龚古尔兄弟力图描绘“真实的生活”,将目睹过的故事写入文学作品,左拉更强调说“小说家最高的品格就是真实感”,而“真实感就是如实地感受自然,如实地表现自然”。但是,虽然自然主义推崇现实主义大师们,也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但自然主义毕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的文学思潮,所以自然主义所倡导的真实性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有着本质的不同:现实主义执著于典

英美文学流派整理笔记

MTI(翻译硕士)百科·英美文学流派整理笔记 玄学派:是指17世纪英国文坛出现的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因在诗歌中精妙地运用“奇喻”的比喻手法而蜚声文坛。它们往往以精致典雅的形式表现情感与观念的矛盾,把古典主义的性情与浪漫主义的风骨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 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 三联剧:在古希腊悲剧创作中,有一类悲剧均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即能独立存在,各部之间又有紧密联系。这种剧合则为一,分则为三,代表作家为埃斯库罗斯。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七星诗社:是16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是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他们中以龙沙和杜贝莱最著名。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他们的诗声望很高,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却是对于法语改革的主张。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 伤感主义: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也称为“主情主义”。该派的得名,源与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该派作家崇尚感情,把感情看的高于“理性”,因而强调文学的主要任务是细致刻画任务的心理动态和描写人物的不幸遭遇,以便唤起读者在感情上的同情和共鸣,表达出对当时贵族阶级的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抗。伤感主义把个人主义和主观幻想的因素带进文艺,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斯特恩,理查逊,法国的卢梭(如《忏悔录》《遐想录》),伏尔泰,德国的歌德,里希特,海涅等等。 “梅塘集团”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由以左拉为核心的六位作家组成的文学创作团体。因在巴黎郊外左拉的梅塘别墅为主要活动场所而得名。一八七O年开始的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亚尔萨斯、洛林两省,并赔款五亿法郎。成为法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使得法国的一些爱国主义作家大为震惊和愤慨。 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其间产生战斗性的诗歌,作者有工人活动家,也有普通群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反映工人的苦难生活,表达争取自由的愿望,抨击资本家的罪恶。大多采用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人。宪章派文学在历史上却是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是以后巴黎公社文学和一切社会主义文学的先驱,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1、《拉辛与莎士比亚》 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是一八二三年与一八二五年出版的反对学院古典主义论战的两本小册子的合集,是司汤达的重要理论著作,也是法国现实主义文献之一。司汤达认为古典主义因循守旧,认为现实主义适合现在的时代。他提出“文艺像一面镜子”的著名主张,成为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2、人物再现法 又称人物复现法。是巴尔扎克艺术上的独创。他认为, 一个人物的一生在一部小说中往往难以表现完整, 仅仅是某个生活阶段或一个侧面的显示。因此他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 3、私人生活场景 《人间喜剧》里风俗研究的一部分,私人生活场景是巴尔扎克描写风俗 研究的一个内容,它描写一些人的生活状况,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来展现《人间喜剧》一些人的生活。 4、风俗研究: 是巴尔扎克在他的《人间喜剧》中把90多部作品构成一个宏伟的文学大厦,利用分类整理法将其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风俗研究是这三大类中最重要的部分,作品最多并又分为六大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农村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 5、小人物 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者的典型形象。他们地位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6、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形象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出身贵族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厌倦了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想要有所作为,但又缺乏奋斗的目标和实现理想的意志。最后既不能投身革命接近人民,又不肯与反动势力同流合污,只能成为多余的人,例如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 7、宪章派诗歌 宪章派文学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最初成就之一。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主要成就就是诗歌。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战斗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和林顿。 8、威塞克斯小说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的小说都是以他的故乡即小说中的威塞克斯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这些小说又统称为“威塞克斯小说”。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侵入农村后小农经济破产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使人窒息的资产阶级道德和法律

卢梭的自然主义

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意义 一、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思想的基本含义 自然教育主义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其核心是“归于自然”。他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在教育中更侧重只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性的能力,他与人类的“自然状态”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只因为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是人性扭曲、罪恶丛生,因此,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天性。所以他从儿童所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卢梭表示,必须使人的教育与物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自然教育为主轴,使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围绕它而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可见,卢梭的自然教育集中表现在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肯定和培养自然人性、理想人格方面,主张以自然为教育的理想准则,接近自然,取法自然,返回自然,归顺自然。同时,自然的教育又是主要针对富人的。卢梭认为,针对富人子弟的自然教育至少可以挽救和培养一些人成为人。 综上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残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 (一)、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卢梭在《爱弥儿》中表示,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他认为,由于自然状态与专制制度的对立,所以培“养自然人”与培养公民是两个对立的目的,因此不能同时教育这两种人。具体的公民和自然人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1)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仰赖与专制社会,失去自身独特价值。 (2)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社会中,公民是有等级的。 (3)自然人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的、无所不能的,而公民在社会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他被困于他的职业而失去自由。 (4)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 简而言之,自然人相对与专制国家的公民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所以自然教育要培养的是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仁能爱的人,并且“只要他处在社会的旋流中,不至于被种种欲念或是人的偏见拖进漩涡里面去就行了;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他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权威所控制就行了”。这也是社会中自然人的含义。要培养一个自然人,并不等于把它变成一个野蛮人,一定要把他赶到森林中去,他还提出,一个生活在自然的人和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两者完全不同。后者要头脑清醒知道怎样在社会中某得生存,与他人共处而不为偏见、欲念、权威所控制,也不参与狂妄的事情等。 卢梭所憧憬的身心协调发展的、广泛社会情况的社会“自然人”,也就是摆脱封建羁绊的资产阶级新人,卢梭在这些问题中论述了重视普通教育、反对等级教育、强调手脑并用、身心两健,培养独立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教育思想。至今在教育思想中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1)正确对待儿童 卢梭对于当时的父母和教师们向儿童强迫灌输旧的道德和知识、摧残儿童天性的做法进行了们行列抨击,他说,野蛮的教育为了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以至于孩子失去了本应该的快乐和童真。他指出,这样的人缺乏分辨善恶的能力,缺乏实用的知识。

第四章 自然主义文艺思潮

第四章自然主义文艺思潮 与其说中国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存在着一种自然主义文艺思潮,毋宁说中国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中曾出现过一种自然主义的倾向,这样说也许更为客观。作为文艺思潮的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它从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母体中萌发衍变,既继承了母体中的种种基因,又在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的历史条件下把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推到极端,从而产生了质的变异,成为一种既与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独立于母体之外的新的文艺思潮的历史形态。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仅在与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关系方面,而且在其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表现出纠缠不清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至于这一思潮流出法国而成为国际性的文艺思潮之后,更由于时代、地域和国情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变异。无疑,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体现的自然主义既具有来自欧洲的思想渊源,又有着自己的独特面貌和时代与国情所赋予的种种复杂性。因此,首先了解法国自然主义的面貌与特质,可以为认识中国的自然主义思潮提供必不可少的参照系统。 第一节自然主义文艺思潮的思想渊源 一、自然主义的社会土壤与思想特征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是现实主义传统和自然科学革新组合的产物。”的确,19世纪中后期法国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表现为科学精神的大举渗入,与社会历史、文学传统诸因素形成一股巨大合力,引发出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出现在拿破仑三世统治的第二帝国时期。这一时期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自然主义文艺思潮的萌生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和气候。1789年法国人革命以来,资产阶级大力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理念,显示出近代化的进步性与巨大力量。但是,1848年一月革命以后,作为统治者的资产阶级放弃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理念,从此,法国的资产阶级丧失了进步性。拿破仑三世统治的第二帝国存在的20年是法国历史上最反动的时期之一。这个帝国的出现和存在意味着战争,它梦想恢复拿破仑一世的霸业与疆界,所以不断地进行战争冒险。在如此反动的时代中,资产阶级文化的没落不可避免,自然主义的出现当然与此密切相关。这一时期,从拿破仑三世的宫廷到整个法国上流社会,到处都在寻欢作乐,骄奢淫逸的风气比过去任何王朝更为炽烈,更为露骨。如此恶浊堕落的社会现实,必然引起广大民众和生活在相对清贫状况中冷眼旁观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感和不满,激起他们的揭露与批判意识。《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非常憎恨第二帝国的资产阶级法国,甚至认为法国当代整个资产阶级制度是人类的愚蠢与庸俗的体现。由此可知,这个时代具有产生某种继承19世纪前期的现实主义批判精

美国文学作家作品

美国文学部分(American Literature) 一.独立革命前后的文学(The Literature Around the Revolution of Independence)1.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殖民地时期的文学的特点 2).主要的作家、其概况及其代表作品 2.独立革命前后时期的主要作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散文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曾参与起草“独立宣言”。 《穷查理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k 《致富之道》The Way to Wealth 《自传》The Autobiography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 托马斯·潘恩,散文家、政治家、报刊撰稿人。 《税务员问题》The Case of the Officers of Excise 《常识》Common Sense 《美国危机》American Crisis 《人的权利》Rights of Man 《专制体制的崩溃》Downfall of Despotism 《理性时代》The Age of Reason 菲利普·弗伦诺Philip Freneau 菲利普·弗伦诺,著名的“革命诗人”。 《蒸蒸日上的美洲》“The Rising Glory of America” 《英国囚船》“The British Prison Ship” 《纪念美国勇士》同类诗中最佳“To the Memory of the Brave Americans” 《野生的金银花》“The Wild Honeysuckle” 《印第安人殡葬地》“The Indian Burying Ground” 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American Romanticism) 1.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 2).主要作家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 3).清教主义、超验主义、象征主义、自由诗等名词的解释 2.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 华盛顿·欧文,美国著名小说家,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 《瑞普·凡·温可尔》Rip Van Winkle 《纽约外史》A History of New York 《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 《睡谷的传说》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James Fenimore Cooper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开创了以《皮裹腿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是《最后的莫西干人》。

外国文学史第三章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 一、单项选择题 1.《卢贡――玛卡尔家庭》是左拉的自然主义大型系列小说,其中描写劳资矛盾的作品是()。 A.《小酒店》B.《娜娜》C.《萌芽》D.《金钱》 2.巴黎公社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A.《牺牲者和刽子手》B.《和平示威》C.《红色圣女》D.《国际歌》 3.“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出自()。 A.戈蒂耶的《序言》B.佩特的《文艺复兴研究》C.王尔德的《莎乐美》D.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4.莫泊桑第一篇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短篇小说,也是它的成名作是()。 A.《项链》B.《米龙老爹》C.《菲菲小姐》D.《羊脂球》 5.萧伯纳多方面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虚伪进行揭露和批判的作品时()。A.《鳏夫的房产》B.《华伦夫人的职业》C.《伤心之家》D.《巴巴拉上校》 6.契诃夫服猛烈抨击沙皇俄国,被称为沙皇俄国缩影的中篇小说是()。 A.《乞丐》B.《渴睡》C。《草原》D.《第六病房》 7.被称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的作家是()。 A.威廉?豪威尔斯B.亨利?詹姆斯C.布勒特?哈特D.弗兰克?诺里斯 8.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是() A.显克维支B.伊凡?伐佐夫C.斯特林堡D.安徒生 9.《无名的裘德》中裘德“未能如愿以偿的悲剧”实际上是()。 A.英国整个一代劳动人民的社会悲剧B.性格悲剧C.家庭悲剧D.爱情悲剧 10.《战争与和平》的中心思想是() A.“人民的思想”B.歌颂自由C.革命的思想D.提倡民主 11.《人民公敌》中的“人民公敌”指的是()。 A.正直、勇敢、热爱真理的医生斯多克芒B.市长C.“小业主们”D.市政当局 12.以马克?吐温式的幽默著称的短篇名作是()。 A.《加利维拉县驰名的跳蛙》B.《傻子出国旅行记》C.《竞选州长》D.《汤姆?索亚历险记》 13.马克?吐温后期的创作由幽默乐观转向悲愤嘲讽,代表作是()。 A.《汤姆?索亚历险记》B.《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C.《镀金时代》D.《哈里贝利?费恩历险记》14.《哈里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是() A.追求民主、自由B.歌颂敢于冒险的精神C.歌颂美国的文明社会D.颂扬人道主义 答案1.C 2.D 3.A 4.D 5.D6.D 7.A 8.D 9.A 10.A11.A 12.C 13.B 14.A 二、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主要文学思潮有()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自然主义文学C.巴黎公社文学D.唯美主义文学E.象征主义文学 2、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A.爱伦?坡B.波德莱尔C.兰波D.魏尔伦E.马拉美 3、《羊脂球》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有() A.精巧的艺术构思 B.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 C.鲜明的对比手法 D.极度地夸张 E.细腻的肖像描写 4、契诃夫早期嘲笑讽刺奴性心理和庸俗作风的短篇小说有()。 A.《小公务员之死》B.《胖子和瘦子》C.《变色龙》D.《哀伤》E.《苦恼》 5、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表现了()。 A.俄国贵族阶级的没落B.俄国资产阶级的兴起 C.社会的动荡D.作家对新生活的向往E.奴性心理 6、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主要有() A.《绿茵下》B.《卡斯特桥市长》C.《怀乡》D.《德伯家的苔丝》E.《无名的裘德》 7、哈代笔下的苔丝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制和暴力的牺牲品B.一个纯洁的女人 C.一个放荡的女人D.一个自暴自弃的女人E.一个杀人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