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社会认同

第十四章社会认同

第十四章社会认同
第十四章社会认同

第十四章社会认同

【内容提要】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与某一社会身份建立心理联系的历程和后果。本章系统阐述了社会认同的概念、社会认同过程发生的条件、基本的心理历程和心理效应,简要介绍了社会认同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社会认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理论价值。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认同的基本概念、基本条件、心理历程和心理效应。

2.认识社会认同理论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社会认同自我认同群际关系最简群体范式

社会心理学早期的奠基人之一,奥尔波特(F.Allport)在他本人晚年的一篇论文中这样说:“我们必须尝试去发现更加令人满意的‘群体与个体’的范式。必须发现某种方式以一般性的术语来描述被我们称作‘群体’的那些条件安排,这些条件包围和进入了个体,我们也必须发现某种方式,简要地说,以普遍的科学方式来系统阐述在被我们称作‘集合’行为的情境中实际发生了什么。从这个更广泛的角度看,个体与群体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学中真正的‘总问题’”。〔F.H.Allport(1962)A structuronomic conception of behaviour: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4,7.〕

对于个体与群体(包括社会类别)的关系,自20世纪之初当代社会心理学诞生时就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争论的主要问题(Turner,et al.,1987)〔J.C.Turner,M.A.Hogg,P.J.Oakes,S.D.Reicher & S.M.Wetherell(1987).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self categorization theory.Oxford:Blackwell.〕,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洲社会心理学家以群际关系(intergroup relations)、群体过程(group processes)以及群体成员身份(group membership)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开辟了一个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社会认同,并以此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以这样一个视角,他们重新审视了社会心理学近百年的研究成果,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目前,社会认同理论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的宏大理论之一,相关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欧洲,应用的范围扩大到国家认同、种族认同、族群认同、政治认同、组织认同、职业认同、性别认同、文化认同等诸多领域。

第一节社会认同的概念

一、社会认同的定义

简单地说,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是指人们对社会身份的认同。身份是人们很熟悉的概念。当人们成为群体成员或社会类别中的一员(例如,石油工人、导游、小学生、海外华人、城市居民、青年、基督教徒,等等)时,才可能以某种身份进入社会生活,获得社会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而由获得群体成员身份而来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是每一个人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同(identity)的词义是“相同”(the same),指同一性、整一性、个别性、独立存在或一种确定的特性组合。社会认同,也被称为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意识到了自己是某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类属中的一员。

成为群体的成员或类别中的一分子,不仅会具有来自社会制度的安排或与生俱来的特征(例如,具有某一个国家的国籍,属于某一种族,等等),同时,也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身份获得的心理过程,即社会认同过程(social identification,也被译为“社会身份认同过程”)。这个心理过程即是个体与某一社会身份建立心理联系(psychological link)所经历的历程。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觉到自己的群体身份,即自我理解为群体的成员;(2)伴随有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卷入和增强;(3)理解和共享该身份的社会价值评价意义,其中既有内群体成员与自己形成的共识,也有外群体评价的嵌入。社会心理学家发现,认同社会身份会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那么,归属于某一个群体或社会类别意谓着什么?这种归属会影响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又是怎样影响人们生活的?

二、社会认同与角色和身份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社会身份。这些身份告诉人们,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而是身处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中。随着对社会生活的卷入程度的不断改变(或加深或淡出),社会身份的种类也会逐渐增加或减少。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些身份会因时因地因事件凸显出来,而有些则隐身而去。这些身份,有些并不大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而另一些则由社会的、他人的评价来定位,形成声望和地位系统。

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角色理论(role theory)揭示了人们如何按照社会期望的脚本(script)去行为,并且将社会的脚本与自己的脚本相互协调,适应性和创造性地担当角色。身份是与角色相关联的一个概念,在很多场合和语境下,两个概念常常被混用。二者都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结点。细分的话,“角色”概念更专注于个体如何接受、领会和符合社会的预期,让人们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并且创造性地建构他所扮演的角色,特别具有规范和互动的意义;“身份”概念则专注于在一个社会结构中,在社会形成一定的分层之后,个体被赋予的地位意义,以及社会类别化之后,个体被赋予的尊卑、高低、贵贱、价值大小等认知和评价上的意义。而对身份的认同,则是一个个体的社会心理历程,它更侧重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群际互动产生的动力意义。社会认同理论正是将理论的焦点放在人们如何将自我与某个身份类别联系起来,联系起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或后果等问题上,因而将重点放在“群体成员身份”(group membership)上,而非将重点放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身份上。

三、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自我认同(self identity)与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是两个相互依赖的方面。作为心理过程的自我认同(self identification)是指一个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经过社会化,将自己的生理特性、社会特性和心理特性与自己本身建立同一关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建立深层的心理关系的过程。通过社会生活,才可能形成完整、统一的自我概念,从而获得一个人的自尊。自我认同是对“自我”的发现,这一发现把“自我”与许许多多与自己相似的人区别开来。自我认同在这个层面上看,也被称为个人认同(personal identity)。当一个人发现了“我”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我是谁?”这一问题。

社会认同则被定义为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成员而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对其伴随而来的情感意义及价值意义的了解(Tajfel,1986)〔H.Tajfel & J.C.Turner(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ur.In S.Worchel and W.G.Austin(ed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Hall,7~24.〕。换言之,就是指构成一个人自我概念中源自于一个人社会群体成员(或群体类别成员)身份的那部分。可见,自我认同不可能脱离社会认同,因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概念,与对社会角色、社会类别的知觉与认识相互关联。

在自我研究中普遍使用的TST(Twenty Statement Test)自我量表中,人们对自我的描述,往往是从社会角色中开始的。例如,“我是一个律师”,“我是一个贫穷的人”等。一般人们对自我的描述可以分为以下八类(参见表14-1):

TST研究发现,年龄与性别是人们自我概念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成分。人们的描述八成以上与年龄有关,七成以上与性别有关。这是由于年龄与性别是先赋的和初级的属性,其边界很容易划分,男性一般对应女性,青年对应老年,并且不易因个人的原因产生变化,很多其他特性会直接或间接与之产生联系,类别的特性相当稳定。

表14-1 自我描述的分类及例句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会由于与众不同而形成自我概念;与此同时,一个人也会由于与众相同而形成我们概念。后者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些群体的归属,即社会认同,即回答“我们是谁?”这一问题。而回答我们是谁的时候,也把我们之外的人囊括进“他们”的概念中。

在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人们力求达到平衡:一方面通过区分“我”与“我们”,满足独特性的需要,一方面通过区分“我们”与“他们”满足归属感的需要。

四、社会认同与人类需要的满足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求理论,我们可以了解社会认同对满足人类需求的意义。在人类生活中,面对来自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人们发展出很多应对方式,例如,利用科技手段、信奉宗教等。其中,了解“我们”是谁,可以明确自己归属的社会类别或群体的行为特征和规范,通过保持与本群体的一致性和融入群体,与群体成员同舟共济,共担风险。同时,了解与“我们”相对应的外群体──“他们”是谁以及“他们”的特征,可以较好地预期他人的行为,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威胁和风险。社会身份认同,还可以为个体带来对特定群体形成归属感,从而使组织更具有凝聚力,形成社会合作及与外群体的竞争力。通过归属的群体或类别,人们会形成“群体我”(collective self)和“群体自尊”(collective esteem)。例如,由国家认同而生发出爱国主义的情怀,会让人具有民族国家的自豪、伟大、光荣等感受。这些感受也提高了自我的价值感。更为重要的是,人们以各种具体的社会身份进入社会生活,在承担这些身份责任和满足社会期待的同时,也获得了生活的现实感以及生存的价值。各种群体身份具有相应的来自自我和他人的价值评价,这些评价建构了人们的生活意义。例如,对母亲身份的认同,使女性体验到抚养、慈爱、关照子女的感受、责任和自身的生命价值。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或类别成员归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类别,而经历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感获得的心理历程。理解社会认同概念的关键,在于将社会心理现象放在群际关系的背景下来思考,而不仅仅是放在人际关系的背景下来思考。例如,母亲对子女的慈爱,不仅是她本人对她的这个孩子的慈爱,并且还会包含作为“母亲”(与非母亲相对应)这一身份对“子女”(与非子女相对应)这一身份的类别间形成的关系。

第二节社会认同的条件

如果说人们同时具有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需要,那么什么时候社会身份认同会凸显出来呢?换言之,什么是激活社会身份认同的条件呢?

一、激活社会身份认同的条件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群体成员或社会类别身份意识容易因下述三种情况被激活。

(一)群体名称或标志

群体身份常常有一些象征符号,这些符号的出现,可以诱导、明确和强化群体成员的身份意识。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以该大学英文第一个字母“M”作为学校的标志,并以衬在深蓝色底色的黄色为颜色。这一标志出现在学校的各个地方,使学校的老师、学生和职员都能常常意识到自己属于该学校的一员。亚洲人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就会使亚洲人意识到自己的种族身份。常见的标志有:激活国民意识的国家名称、语言、国旗、国徽、国家版图、国歌、民族图腾与象征物(例如,中国的龙)、历史遗迹(例如中国的长城)、自然景观(例如中国的长江、黄河)、重大科技创造(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重大事件(例如中国的抗日战争)等;激活团队意识的校服、工作服、特殊的服饰(例如少先队的红领巾)、各种厂标、徽章、歌曲;激活职业身份及等级的职业制服(例如,军服、警服)等。这些象征物可以起到提示个人归属于群体的作用。

(二)外群体成员的出现

当个人所归属的群体被标识出来之时,也潜在地形成了一个群体的内外边界。个体归属的群体被称为“内群体”(ingroup),而与之对应的群体被称为“外群体”(outgroup)。例如,我们称祖国为“我国”或“本国”,而祖国以外的国家为“外国”或“他国”,称自己供职的单位为“本单位”而其他单位为“外单位”。当外群体的成员出现时,个体内群体身份会被自然激活。例如,教师面对学生群体,就会意识到自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身份。在讨论会上,如果对某一观点,一些人持赞成意见,而另一些人持反对意见,就会形成一个临时的“意见内群体”。

(三)成为少数人,或处于群体冲突当中

麦圭尔(W.McGuire)与他的同事请在校的学生用五分钟时间描述他们自己,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编码后发现,男孩和女孩如果他们的性别在家里属于少数的话,更倾向提到他们的性别(McGuire,McGuire & Winton,1979)〔W.J.McGuire,C.V.McGuire & W.Winton(1979).Effects of household sex composition on the salience of one’s gender in the spontaneous

self-concep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5,77~90.〕。

此外,在群体之间存在歧视的情况下,个体倾向更加意识自己的那些被歧视的特性。例如,女性更倾向于意识到自己是女性,在北美国家里,黑人更倾向意识到自己是黑人。社会地位高的人倾向于认同自己的个别性,与众不同的方面,而社会地位低的人倾向于认同自己所属的群体。也就是说,有关群体成员或社会类别身份的意识可以直接被作为少数族群、社会地位等信息激活。

图14-1 在自我描述中提到性别的反应百分比

二、社会认同的最简群体范式

早在1961年,谢里夫(Sherif,1967)〔M.Sherif(1967)Group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Their Social Psychology.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等人就进行了以夏令营男孩子们行为为例的群体形成与群体冲突的研究。研究发现,两组男孩子与自己的同伴经过一系列共同活动之后,会形成群体的规则、产生领导者,并获得群体的概念(参见本书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这一研究说明,交往、共同活动、目标一致是构成群体的基本条件。

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家固然承认谢立夫这一经典研究的地位,但是,他们没有满足这一研究得出的结论,而是继续推进了关于群体形成机制的研究。比较早的研究是泰菲尔(Tajfel,1982)〔H.Tajfel & J.C.Turner(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ur.In S.Worchel and W.G.Austin(ed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Hall,7~24.〕等人作出的。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了

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可以减少到只对人们进行分类,就足以产生群体的内外区隔和偏私现象。因此,这一研究被称为“最低限度群体情景范式”又译“最简群体范式”(minimal group paradigm)研究。他们让64名14~15岁英国中学男生通过投掷硬币而随机分别进入“X组”或“W组”。这两个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例如,群体标志),这些男孩子相互之间也素不相识,不存在相互冲突的历史,不存在群体之间的刻板印象,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最简组间情境”(minimal intergroup situation)。被分派进入各自的小组之后,男孩子们有机会将一小笔钱(不是真正的钱币,而是15这一数字)分给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被标定为“W组第49号成员”,另一个被标定为“X组第72号成员”。结果发现,仅仅由于一个群体的区分本身就引起了男孩子们对本群体的偏私倾向。他们在分配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公平,给自己所属组的成员平均8.08点,而给另一组的成员平均6.92点(Billig & Tajfel,1973)〔M.Billig & H.Tajfel(1973).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similarity in intergroup behaviour.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3,27~52.〕。这一实验后来被重复做了很多次,结果依旧(Brewer,1979;Brewer & Kramer,1985;Diehl,1990;Mullen,et

al.,1992;Bourhis,et al.1994)〔M.B.Brewer(1979).Ingroup bias in the minimal intergroup situation:A cognitive-motivational 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83,307~324.〕〔M.B.Brewer & R.M.Kramer(1985).The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attitudes and behaviour.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36,219~243.〕〔M.Diehl(1990).The minimal group paradigm: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and empirical findings.In W.Stroebe & M.Hewstone(Eds.),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1,Chichester:Wiley.〕〔B.Mullen,R.Brown &

C.Smith(1992).Ingroup bias as a function of salience,relevance,and status:An integr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2,103~122.〕〔R.Y.Bourhis,A.Gagnon & L.C.Moise(1994).Discrimination et relation inter-group.In R.Y.Bourhis &

J.P.Leyens(Eds.).Stereotypes,Discrimination et Relations Intergroups.Brussels:Mardaga.〕。

由此看出,人际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吸引不是群体形成的必要条件,因为这些实验设计的条件恰恰控制了那些可能作为结果解释的其他因素。看起来,他们喜欢自己群体的人只是因为这些人是内群体成员,而不是因为内群体成员是一些特别的人。因此,“最简群体范式”的研究表明,在特殊个体之间的吸引和相互依赖并不是群体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一个共享的群体成员关系足以使人形成他们之间的吸引。

社会认同出现的条件是内外群体的区别。当区别的标志出现或社会情境中对比的线索比较凸显时,可以激活人们归属内群体的心理需要,诱导个体进行社会认同。

第三节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

为什么简单的分组就会导致人们出现内群体偏私(ingroup favouritism)呢?个体如何与群体建立一种心理的联系呢?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呢?社会认同理论从社会知觉的角度,将社会认同的心理机制分为四个基本过程。

一、社会类别化(social categorization)与自我类别化(self categorization)

类别化是一种便捷的认知策略。人类对于各种信息都要进行类别化处理,为的是对所处的环境进行组织化,以便更迅速和更好地适应环境。当人们认为一些因素之间的相似性较大,而另一些因素之间的相似性也较大的时候,人们就倾向于将这些因素作为两个类别分开。在此基础上,人们会不自觉地夸大已经分开的两组因素。例如,在图14-2中,人们一般会很容易地区分字母和数字,而忽略字母L和数字8在颜色上的相似性。

图14-2

自我类别化是指个体将自己与某一类别建立心理联系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个体成为这一群体或类别的一员,与其他相同类属的成员便形成了心理群体的关系。

类别化的过程受到如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易取性或易得性(accessibility)

易取性是指在一般情境下提取类别的便利性。一些社会身份具有明确的性质,类别边界清晰,因而具有较高的易取性。例如,性别类别、某些职业类别、种族类别等。这样具有知觉易取性的类别,也就是心理现实与社会现实的相互关联紧密的类别,可以用心理群体的实体性(entitativity)程度来表达。高实体性的群体会被感知为真实的社会现实存在,而不是心理现实,高实体性勾画的群体边界会更为牢固,而群体的认同感也会更为强烈,所负荷的认知/情感/价值意涵也会更为显著,而群体成员挣脱这一身份的难度也会更大。

(二)对比的切合度(comparative fit)

在进行类别化时,群体或类别间的对比切合度高,被个体选择使用的机会就会比较大。一个类别可以对应所有这一类别之外的所有事物,也可以对应某一相近但又有差异的事物。例如,白马可以对应所有非白马,也可以对应黑马。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已经建立了大量的适用度较大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类别。例如,穷人与富人,农村人与城市人,儿童与成人,男人与女人,老师与学生,上级与下属等。

(三)规范切合度(normative fit)

一种社会群体或社会类别,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期望和行为规范。如果每一类人的行为非常符合社会的规范和预期,那么这类人被归为一类的可能性也比较高。例如,学生努力学习,遵守学校制度,尊重教师,那么,从他的行为特征上就会被识别为学生。

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类别化上的文化差异。例如,尼斯贝特(R.Nisbett)等人(2003)〔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中信出版社,2003。〕的

研究发现,东亚人与北美人在分类事物上有着不同的倾向。例如,东亚人倾向将熊猫、猴子、香蕉三者中的猴子和香蕉分在一组,而北美人很少这样分类,他们把熊猫和猴子分在一组。东亚人在进行类别化时,会较多考虑分类对象之间的功能关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而北美人则更偏重考虑事物之间的类属和逻辑。这也影响了个体与群体之间建立心理联系的方式和机制。

二、社会身份定位或认同(social identification)

对群体类别进行划分的同时,个体也把自己的信息与这一划分相联系,因此形成自己社会类别的所属定位。这一过程就是将自我与社会类别建立归属联系的过程,也就是社会身份定位或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个体的个别性、特殊性的隐退,而群体的身份凸显。然而,这种去个性化(depersonality)与在临时性群体中的非理性状态不同,它不是去责任意识的,而是以群体或类别的责任意识取代了个人的责任意识。个体获得了“群体我”和“群体自尊”。

三、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

此处的社会比较是将各种群体或类别信息进行比较。因而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讨论的重点有所不同。后者是比较个人与他人,即人际比较,比较的是“我”与“他”,因此,实质是比较“我”与“我们”;而前者是比较社会群体,特别是我群体和他群体,也就是“我们”与“他们”之间的比较。通过社会比较,群体成员形成了本群体或本类别的心理独特性(psychological distinctiveness)。

自我类别化、认同定位和比较的结果是个人获得“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概念。由内群体概念,个体形成群体自尊、归属感和内群体偏私,即为自己所属的群体特征感到自豪,在行为和态度上偏向自己所属的内群体。由外群体概念,个体形成对外群体成员的排斥和负面的刻板印象。例如,自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对所谓“乡下人”看不起,认为乡下人愚昧、懒惰、肮脏、保守,反过来认为自己开放、聪明、勤劳、整洁等。因而为自己是属于城里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加认同城里人,对城里人这一概念更具有归属感。

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是探讨社会类化的心理机制,也就是探讨个人如何与一个或多个社会类别、社会群体建立心理联系的过程。社会认同的心理过程会发生在一切社会类别当中,例如语言、宗教、年龄、性别、地域、国家、党派、职业、阶级阶层等。

社会类化是社会认同的核心心理机制,因此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展成为社会认同理论中的自我类化理论,它是由特纳等人提出的(Turner et al.,1987)〔J.C.Turner,M.A.Hogg,P.J.Oakes,S.D.Reicher &

S.M.Wetherell(1987).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self categorization theor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这一理论上的发展,将社会认同理论更加系统化,突出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联系这一社会认

同理第四节社会认同的效应

当人们寻求积极的身份认同时,社会身份认同的心理过程就会带来一些特有的后果或效应。

一、内外区隔与内群体偏私效应

正如泰菲尔和特纳发现的,当人们将自己界定为某些群体成员时,他们也会对该群体做出积极的评价。进而,在与外群体的比较中,积极的社会认同使得本群体成员更加偏好自己所属的群体,更加积极地看待自己所属的群体。研究表明,在大学运动队赢得一场比赛的胜利后,学生们更有可能穿上带有学校标志的服装和用“我们”这个词语去描述比赛的结果

(Cialdini,Borden,Thorne,Walker,Freeman & Sloan,et al.,1976)〔R.B.Cialdini,R.J.Borden,A.Thorne,M.R.Walker,S.Freeman & L.R.Sloan(1976).Basking in reflected glory;three(football)field studi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4,366~375.〕。

二、内群体成员典型性效应

当个体经过自我类别化,建立了与群体的心理联系之后,往往以为自己具备内群体成员的典型特征,也认为其他内群体成员也与自己一样,具有典型的内群

体成员特征。在很多场合,人们倾向认为自己是内群体的代表。这被称做“自我刻板印象化”(self-stereotyping)。例如,赵志裕等人在一项研究中使用时装和化妆品广告中的男女模特照片启动香港中学生的性别身份认同。在随后请这些中学生作自我介绍时,男生特别强调自己具有刻板的男性特征,而女生则特别强调自己拥有刻板的女性特征(Chiu,et.al,1998)

〔C-y.Chiu,Y.Hong,I.C.M.Lam,H.Y.Fu,Y.Y.Tong & S.L.Lee,(1998).Gender stereotyping and self-presentation:effects of gender stereotype activation.Group Proces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1,25~40.〕。这种自我刻板印象一方面会约束个体做出更加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与群体特征保持一致,减少个人特征的显露,强化社会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也会使原本只有比较薄弱的社会真实性基础的刻板印象,逐渐演化为社会实际状况。换言之,这种效应有可能导致“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的出现。

内群体成员典型性效应也会使一些人对群体内的某些代表寄予特殊的希望,认为大家荣辱与共。例如,对参加各种赛事的代表格外关注,倾尽心力地支持,从而忽略了这些代表的真正代表性。而代表们也会感到心理压力很大,感到自己的参赛成绩关乎众人的脸面,稍有闪失,就会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

三、外群体同质性效应

几年前,在南京街头曾经发生过一个外国人因身穿印有“给中国人十条告诫”内容的T恤衫而引起了周围中国人的极大不满。T恤衫上面印着“不要盯看外国人”、“不要老跟外国人说HELLO、OK”、“不许外国人住便宜旅馆不合理”、“对外国人收费应与中国人同等”、“不要说移民留学或换钱的事”等十句中文。在众人的抗议下,这名外籍男子被送到当地派出所,脱下这件T恤衫,在承认了自己错误后才被群众放走。这件事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关注。有人觉得这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侮辱,为了维护中国人尊严,一定要提出抗议。这件事情就是典型的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这一效应即是由于社会认同的缘故,使外群体成员“看起来都一样”,一个外国人的行为被看作是所有外国人的行为。例如,中国人动辄提到美国人如何如何,而对中国人自己来说,要想一言以蔽之“中国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中国的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无法用很简单的词句概括。实际上,美国的情况何尝不是同样复杂吗?反过来也是一样,美国人也是这样,甚至感觉中国人的长相好像都差不多。这就是说,人们对内群体成员的特性更清楚,而相对较少了解外群体成员。当判断态度、价值、人格特质和其他个性特征时,人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成员比内群体成员之间彼此更相似。因此,看到上述外国人的行为,就会感到受到了外国人的侮辱,而义愤填膺。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让在四个不同“饮食俱乐部”的学生给自己的组员和其他三个组的成员做人格评估,例如“内向—外向”。结果表明,学生们倾向于评价自己的组员比其他组员的人格更加多样化(Jones,Wood,& Quattrone,1981)〔E.E.Jones,G.Wood & G.Quattrone(1981).Perceived variability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n in-group and out-groups:The role of knowledge and evaluat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7,523~528.〕。当内部群体和外群体是持久真实的群体(而不是实验室中的),并且当内群体规模较大时,这种效应最强烈(Mullen & Hu,1989)〔B.Mullen & L.Hu(1989).Perceptions of ingroup and outgroup variablility:A meta-analytic integration.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0,233~252.〕。

对内群体的认同,除了会增强内聚力之外,也会产生自我刻板印象和对他人的刻板印象以及一些偏私。这些认知和情感上的倾向,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可能会在污名化(stigmatizaion)的作用下引发歧视与偏见行为,造成不同群体或类别成员的消极对立,从而影响社会群体间和谐的关系。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引导人们“去类别化”(放弃类别化,de-categorization)、“再类别化”(重新进行类别化,re-categorization)、“类别细化”(找到类别中的亚类别,sub-categorization)以及“跨类别化”(寻找内外群体的联系和共同特征,cross-categorization),是减少群体间冲突的一些办法。

第五节社会认同研究的应用领域与理论意义

经过30年的理论积累,社会认同理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且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研究的增多,该理论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也渐渐彰显出来。

一、社会认同研究的应用领域

社会认同研究可以应用在组织凝聚力、国际关系、族群或族裔冲突、职业流动(如跳槽)、社会影响(如从众)、社会运动、宗教行为和社会变迁等许多方面。在此介绍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国家认同

现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地域或民族概念,指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民族为基础的政治共同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国际关系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也越来越影响到个人的生活状况。一个人不仅要与自己周围的人打交道,而且要以某一国家国民的身份与其他国家的国民打交道,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比如,中国制造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一国发生的事件可能很快在万里之外的国家引起震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人们为本国的体育健儿在国际赛事上获奖夺冠而欢呼雀跃,可以看到为做出移民他国的决定而奔波,可以看到本国派出技术人员或医务人员参加外国的救灾行动,等等。这些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现象都与国家认同有关。

香港回归中国前后,国家认同也成为香港居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临近回归时,有些人选择继续留在香港,有些人则选择离开香港,加入其他国籍。有些人认定自己是“英国人”、“香港人”,而有些人认定自己是“中国人”。香港的心理学家(林瑞芳等人,1998)〔林瑞芳、刘绮文、赵志裕、康萤仪:《香港青少年的身份认同及其现代化概念》,《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8(11),83~99页。〕对这一时期的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进行了研究。他们将广州的青少年与香港的青少年对国家的认同进行了对比后发现,广州青少年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较香港青少年强烈,香港青少年则对香港人的身份认同较强烈(参见表14-2)。

表14-2 广州和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

可以肯定地说,在香港回归祖国十余年后的今天再进行同类研究,香港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必然大大提高。

调查还显示,越是对中国人及中国文化有正面评价,就越觉得自己对中国的前途负有责任。反之,越是瞧不起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对中国的前途就越不感到负有责任。由此可见,香港和广州的青少年对中国的责任感是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为基础的。研究者发现,心系祖国并非天经地义。由于国家认同过程包含有提高认同者自尊与自豪的动机,因而与对国家的正面评价非常有关。

(二)文化认同

一般而言,人们对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的祖国形成的认同,也伴随着对本国语言(包括方言)、习俗、民间信仰、历史等文化方面的认同。然而,在国际移民和迁徙发生之后,一些人或被迫或自主来到另一个国家、民族和文化中生活,他们中的一些人加入了移入国的国籍,一些人接受了移入国流行的饮食、服装和生活方式,还有一些人使用移入国的语言进行人际交流,甚至一些人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宗教信仰,选择皈依了其他信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这些移民还是原来意义上的国民吗?

以马来西亚的华人为例,生活在那里的华人,祖上大多来自中国的福建、广东和海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异国他乡生存发展,后来加入马来西亚国籍,成为马来西亚公民。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然执着地学习和使用华文,保持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华人”身份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研究者在东南亚对海外华人的实地研究发现,大部分马来西亚华人保持着很强的中华文化认同。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对现实处境的适应,原本与祖籍地认同、原国籍认同、方言认同、习俗认同等密切关联的文化认同,在异国他乡逐渐分化和独立出来,成为海外华人的重要身份认同的内涵。文化认同主要由四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要素组成:(1)文化范畴认知;(2)文化自我确认;(3)文化价值承诺;(4)文化的卷入。文化认同这种与国家认同、方言认同、习俗认同等相独立的性质,表现出文化认同强大的动力性,为移民在适应当地环境的同时,保持自身特征提供了心理资源。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马来西亚华人乐意公开承认自己的华人身份;关注祖籍渊源和祖籍地的发展,特别为现代中国的发展强盛而感到自豪;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积极参与华人社会的公共事务;并坚守中华文化价值为基础的为人处世之道;强调通过保持中华语言应用及教育,传递和强化文化的认同(杨宜音,2002;陈午晴,2002)〔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载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

究论集》第三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华侨协会总会出版,2002,407~420页。〕〔陈午晴:《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建构:一个社会心理学分析框架》,《社会心理研究》,2002(4),1~13页。〕。

(三)性别认同

性别差异(gender differences),即男女差异或男女差别,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群体差异。性别身份认同从人的婴儿期就开始了。婴儿在生活中慢慢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个性别群体,不仅具有身体上的性别特征,而且接受了社会对性别有关行为的规范,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赞许的性别特质。在青春期,个体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别社会化过程获得了性别同一性(gender identity),获得性别“内群体”的概念。

性别认同有本身的特殊性。(l)比较的单一性。当性别身份认同发生时,即在一定情境中完成性别的自我类别化的同时,女性总是(或者只有、不得不)将男性作为外群体进行比较,男性也是如此(Skevington & Backer,1989;Williams & Giles,1978)〔S.Skevington & D.Backer(Eds.)(1989).The Social identity of Women.London:Sage.〕〔J.Williams & H.Giles(1978).The changing status of women in society:An intergroup perspective.In H.Tajfel(Ed.).Differenc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London:Academic Press.〕。性别比较中比较对象是单一的,比较的后果则增强了两性差异的二元对立。男女两大阵营这一组间(intergroup)差异往往掩盖了对女性内部、男性内部的组内(intragroup)差异的知觉。这种认知图式,很容易导致刻板印象和对性别差异的生物学角度以及社会教化的归因,而使社会类别的先赋性、固定性被特别凸显出来。于是身份认同本身具有的社会心理联系被生物联系和心理联系替换了,能动的选择性也被顺应和服从社会安排和角色要求取代了。(2)社会性别的影响。性别是被社会赋予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是一个社会化了(socialized)的概念。社会对性别社会意义的规定,使社会生活被这样的性别社会意义性别化(gendered)了。这样,性别的社会化,以及社会的性别化,使性别成为定义社会成员社会关系、社会权利和权力、社会地位、社会行为的指标之一,它不仅根据社会期望规范了个体的性别角色行为,也确定了个体的性别群体归属后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因此,内群体认同的普遍效应──自尊的提高和对外群体的排斥和贬低──在女性性别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并不典型(杨宜音等,2004)〔杨宜音、王甘、陈午晴、王俊秀:《性别认同与建构的心理空间:性别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互联网》,载《转型时期中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49~181页。〕。有研究发现,在某一个情境中,例如男女数量相等,在对待一个事

物的看法上,如果男女态度明显不同,性别就会凸显出来;如果有些男性的观点与有些女性相同,而另一些男性的观点与另一些女性相同,那么性别就不会凸显出来(Hogg,1987)〔M.Hogg(1987).Social identity and group cohesiveness.In J.C.Turner al et.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NY:Basil Blackwell.〕。女性在女性群体中,就会表现出较高的领导才能、成就动机和自信。不与异性进行社会比较可能是其原因。在女性内部,性别因素不再凸显,个人的成就要依赖个人的努力和优秀的个人特质。有一项研究表明了男孩在场对女孩行为的影响。女孩们在一起玩球时表现得很有竞争性,在男孩加入后,女孩的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们显得比较害羞和被动(朱莉琪、方富熹,1998)〔朱莉琪、方富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研究》,《心理学动态》,1988(4),31~35页。〕。对于非传统的女性,性别处于更中心的位置,与其他女性感到更多的共同命运,性别更带有积极的意义,而对传统女性来说,性别更带有负面的意义(Gurin & Markus,1989)。〔P.Gurin & H.Markus(1989).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gender identity.In S Skevington & D.Baker(Eds.),The Social Identity of Women.London:Sage.152~172.〕

二、社会认同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经过很长时间的孕育,成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欧洲,在90年代开始在北美及其他国家的社会心理学界形成一定的影响。介绍这一思想的第一篇文献发表于1972年(Tajfel,1972a)〔H.Tajfel(1972a).La categorization sociale.In S.Moscovici.(Ed.).Introduction a la Psychologie

Sociale.Paris:Larousse.Vol.1,272~302.〕。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有浓厚的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学术传统,也是欧洲社会心理学家对欧洲社会现实所做出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贡献(Abrams & Hogg,1990)〔Abrams,D.&

Hogg,M.A.(Eds.)(1990).Social Identity Theory:Constructive and Critical Advances.Hemel Hempstead:Harvester Wheatsheaf.〕。了解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形成的背景,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心理的理论,也有助于我们对以北美社会心理学为主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重新思考。

北美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基本上基于人类对于唯一性、个别性和独特性的需要。它强调个体的视角。例如,社会认知着力解释的是如何知觉和解释他人,社会态度着力解释的是如何评价和对待他人,社会关系着力解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的建立与保持,社会影响着力解释的是如何受到他人的影响,社会行为着力解释的是如何与他人形成竞争与合作的规律,亲社会行为着力解释的是如何帮助他人,社会沟通着力解释的是如何接受他人的信息和如何控制自己发送的信息,

等等。可以说,北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是从个体及个体间的,因而看不到个体如何与群体及社会形成心理联系的。

而在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脉络与北美有所不同。一方面,欧洲社会心理学家在战后面临在欧洲学术传统的基础上重建社会心理学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大战的影响,欧洲人,包括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家经历了一些刻骨铭心的遭遇。从欧洲的社会现实来看,欧洲不仅国家的数量比较多,民族、语言、宗教的类别也非常复杂,同时,欧洲致力于共同体的建设又需要人们重新形成自己的类别意识。

由这些问题,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者以群际关系为思考背景,开始质疑主流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形成的理论、社会影响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人际吸引理论等。在此介绍两方面的研究。

(一)群体形成的心理机制

群体是如何形成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际吸引理论认为是由于人际吸引的机制,导致群体中成员的凝聚。例如,领袖的克里斯玛(Charisma,个人魅力)作用、相互的喜欢等;社会关系理论认为是不同的人际关系联结了人们;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是由于社会资源的互惠联结了人们。社会认同理论不满足于这样的群体理论,特别是对“群体凝聚模型”(social cohesion model)提出了质疑。他们提出了“社会身份认同模型”(social identification model)。他们认为,所谓社会群体,是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对于群体的社会身份认定。也许这两个个体之间并不存在相互的吸引,或者利益的交换。也就是说,这两个个体意识到他们是相同的一个社会类别中的成员,对他们的社会类别有一个“群体意识”或“群体知觉”(collective consciousness,collective perception),这才是群体行为的心理基础。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心理群体(psychological group),在社会群体中的成员拥有一种“我们感”(weness)、“归属感”(belongingness)。群体中的成员由于对群体的认同会重新来理解自己周围的成员。

社会身份认同模型与社会凝聚力模型的主要差别在于:(1)在小群体的形成问题上,社会凝聚力模型可能更加有效,而对于大的社会类别或大群体形成的问题上,社会身份认同模型对群体凝聚的解释可能更有效。例如,社会身份认定模型对群际关系的解释更加有效。(2)社会身份认同模型更加强调认知因素,而社会凝聚力模型更强调情感的因素。社会身份认同模式更加关注个体与群体的心理联系,而不是将他人作为一个外在的因素和对象。

(二)从众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归属于某一群体之后会出现去个性化的现象,而去个性化的心理机制正是由于社会类别化造成的。当一个个体将自己与某一个群体类别建立了心理联系,那么,它的独特性将不复存在,而是成为这一类别中典型的一个分子,对于群体成员的角色来看,某一个成员与另一个或另一些成员没有差别。这就是所谓“群体心”、“群体思维”的来源。因此,从众行为不一定是来源于为了避免群体的压力而做出的与群体的相符行为。个体在认同群体的情况下,会自愿与群体保持一致。

社会认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社会认同理论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理论,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有待我们进行研究。从社会认同研究的发展脉络中,不难看出社会心理学正在从关注个体逐渐扩展到注重群体,从关注人际关系扩展到关注群己关系和群际关系这样一个趋势。群体关系方面的探讨,丰富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从个体内部(intrapersonal)、个体性(personal)、个体间(interpersonal)、群体(collective)到群体间(intergroup)以及整个社会心性(social mentality)的框架。

【要点小结】

社会认同是个体与某一社会身份建立心理联系所经历的历程。一方面,在群际关系的背景下,社会认同过程很容易被激活;另一方面,社会认同也使现实存在的群际关系被知觉到,从而形成一系列心理效应。社会认同是一个重要的社会

心理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族群和民族认同、性别认同、职业认同等很多方面。从研究社会认同过程发展起来的社会认同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解释力,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心理学中的宏大理论之一。

【思考与练习】

1.社会认同理论对我们观察和理解社会行为有哪些启发?它是否适合用来解释中国社会“关系网”的形成?

2.社会认同理论对社会心理学有哪些贡献?

3.内外群体的区分会带来什么心理效应?

【拓展性阅读导航】

1.J.C.Turner,M.A.Hogg,P.J.Oakes,S.D.Reicher & S.M.Wetherell(1987).Rediscoveringthesocial group:A self categorization theor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这部专著集中介绍了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重要成果和对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价值。

2.M.B.Brewer & M.Hewstone(Eds.)(2004).Self and Social Identity.Oxford:Blackwell.

这部论文集反映了社会认同领域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自我与认同”和“群体身份认同”两个部分。

社会认同和组织中文翻译版说课讲解

社会认同理论和组织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Blake E. Ashforth(康戈迪亚大学)and Fred Mael(韦恩州立大学)关于社会认同理论,人们有以下几种观点:一、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认知;二,认为社会认同来源于个体的分类、群体的独特性和威望、外群体的显著性以及传统上与群体形成相关的因素;三、社会认同指导与其相一致的活动、支持使认同具体化的机构、固有化自我和他人的看法,并导致传统意义上与群体形成相关的结果,同时加强对前因的认同。这种观点被运用于组织社会化、角色冲突和群际关系。 长期以来,组织认同被认为是组织行为的重要构念并影响着个体的满意度和组织的效率。((Brown,1969;Hall,Schneider & Nygren,1970;Lee,1971;O'Reilly &Chatman,1986;Patchen,1970;Rotondi,1975)然而,正如下面所讨论的,理论和经验工作通常会将组织认同和相关的构念(比如说组织承诺和组织影响以及行为的内化)混淆,这通常会更恰当地被认作为是认同的前因和后果。社会认同理论(SIT)可以修复一些连贯性的组织认同,并且它能够将多元化的运用建议到组织行为中去。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个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这个观点主要是由Henri Tajfel(1978,1981;Tajfel &Turner,1985)和John Turner (1975,1982,1984,1985)发展起来的。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后续文献评述中,组织中社会认同的前因和影响因素得到探讨。这个观点后来被运用于组织行为的三个方面:社会化、角色冲突和群际关系。 社会认同理论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倾向于将自己和他人划分到不同的社会分类中,比如组织成员、宗教信仰、性别和年龄层。(Tajfel&Turner,1985)正如这些案例说明的,人们会被划分到不同的分类中,不同的个体可以利用不同的分类模式。分类被定义为从成员中抽象出来的典型特征。(Turner,1985)社会分类有两个作用:一,它认知地分割和调整社会环境,为个体提供定义他人的系统方法。一个人被赋予他或她被分类的分类的典型特征。然而,如刻板印象的文献反映的一样,这种分类并不是必然可靠的。(e.g.,Hamilton,1981)

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渊源,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中国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基本条件,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思想源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建设今天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充分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卓越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卓越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说到底,只有继承和弘扬卓越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十足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卓越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梦想相关联。一部陈旧老书,一部古代文学经典,披散着历史的灰尘,脱落于现代社会,特别是易中天、于丹等当代大家以古人圣贤道理为原料,深人浅出地将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及其生活紧密结合,使老百姓入心人胃,并给大众生活

影响力读后感

影响力读后感 《影响力》这本书作为斯坦福大学的权威教材、有史以来发行量最高的书。美国相关评论曾说到:这是一本同领域无争的、最好的书,是营销心理学的奠基之作。究竟是怎么样的一本书竟然获得了如此之多的荣誉和称赞呢?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有点怀疑的态度开始了阅读之旅。没有接触之前我想《影响力》这本书应该是生涩难懂、纯学术性的,然而事实确让我很惊讶。不得不说,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以至于我都想去购买一本以便以后细细琢磨,有内涵的书总是能够经得起推敲、值得深入思考的,我花了大概一周的课余时间终于将书通读了一遍,内容肯定是会遗忘一些,但是那些生动形象的案例和现实实验让我获益匪浅。下面我来谈谈我阅读的一些内容和感受: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仅从营销心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它更是以点带面的用大量生动活泼的事例简单明了的揭示了日常生活在许多被人忽略的现象的本质,教会了读者去思考、解决问题。毫无疑问,这本书是迷人、永恒、切入要害的。整本书一共分为八个大的章节来叙述,分别是:一、影响的武器二、互惠三、承诺和一致四、社会认同五、喜好六、权威七、短缺八、立即生效的影响力。书的作者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与上至高级政客,下至骗子打交道,总结得出:尽管使人服从的策略五花八门,但都可以归结到六条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中去:互惠、投入和一致、社会认可、喜好、权威、匮乏。营销人员往往就是有意识的利用了这些原理中的一条或几条使你心甘情愿的与其达成交易,而对于一般人而言,若是能够火眼金睛清楚地识破营销者的花言巧语、阴谋诡计,大概很多时候就不会后悔不已的为自己稀里糊涂莫名其妙所做的决定懊恼了。 这本书所讲的内容与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具体细微理论性比较强的营销心理学教材不同,它摒弃了各种纯理论行的知识点的讲解,站在一个更高更广阔的视角来阐明人们之所以会采取某种行为的原因。这种讲解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大道理的讲解,而是在大量实验资料数据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鲜活的事例的背景下,积极地来引导我们读者去思索其本质的原因及内涵。与其说是作者在给我们讲解他个人通过长时期的观察实验的结论,不如说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指南针,给我们自己亲身体验探究奥秘指明了方向。 书中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每一点都可以延伸出一系列的内容,我粗略的讲讲前面两章的心得体会:影响的武器讲述了存在在各种生物体内的“咔哒、哗”反应的巨大威力,这种下意识的自觉反应和人们习惯性的根据原来的经验走捷径的思维方式解释了在很多场合的不可思议的举措。而营销人员都很善于启动人体内的“咔哒、哗”反应按钮,诱导消费者走所谓的捷径,加之巧妙的运用对比原理等方法,给消费者造成表面上的巨大落差,一步步的带领消费者调入他们提前设计好的圈套。互惠原理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则:给予、索取、……再索取。我们可以看到互惠原理以及与之形影相随的负债感在人类文明中几乎无处不在,感恩图报的意识使互惠原理的影响力有了压倒性的力量,因此它也被营销人员运用成为非常有效的说服他人的工具,在它的影响下人们很轻易的就会答应一个在没有负债心理时一定会拒绝的请求。互惠原理也广泛的活跃在政治舞台和商业层面上,在最上层的

社会认同理论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出这么一种趋势:即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该领域也取得丰富的成果。 一、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关注始于2001年,然后逐渐得到学者关注,尤其是郑航生教授2009年发表《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认同的挑战》一书后,社会认同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到现在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一)社会认同的界定 近十年来,社会学者、心理学者、政治学者、教育学者均对社会认同提出理论性界定与操作性定义,心理学者多数遵循塔弗尔的原初定义,社会学者则往往结合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中国文化与国情对社会认同作出界定。 李友梅教授给出了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或核心领域:社会组织、意义系统和福利渗透。从以阶级认同为轴心的社会认同体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认同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1]。

郑杭生教授[2]则是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构论视角界定社会认同,即个人和群体对其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也就是以利益为基点,以文化为纽带,以组织为归属,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和群体对其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 方文教授凸显群体资格在社会认同中的核心地位:社会认同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3]。 此外,在社会学的有关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对社会认同作出一些操作性界定。 比如,按照王春光[4]的定义,社会认同是“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 总之,虽然各个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解的出发点不同,但在本质上社会认同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是增强社会内聚力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二)社会认同的结构 国内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认同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维度组成,即认知、情感、动机、行为。 1.认知维度 指相比其他群体,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

医院学科影响力评估实施方案

医院学科影响力评估实施方案 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元,学科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整体办院水平和学术地位。因此,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学科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医院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平谷区中医医院创建二十多年以来,秉承中医学的精髓,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病人”的办院宗旨,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已形成了骨伤科、正骨按摩等一批国家和市级重点专病专科,以及糖尿病专科、五官科、肛肠科、针灸科等一批京东地区较高知名度的中医特色学科。为了全方位分析中医院各学科的竞争能力,为科学规划医院学科建设提供依据,特制定此评估实施方案。 一.医院学科影响力评估的作用 学科影响力评估是指按照一定评估标准,借助评价工具综合分析学科专业技术人才、医疗技术、科研水平、医疗设备及学科基础设施、病源、业务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对医院各个学科的影响力进行评价,为医院进行有层次、分步骤的学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来说,医院学科影响力评估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 1.综合分析作用。根据评价标准逐项对学科影响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学科发展现状,明确学科优势、劣势,以及发展机遇及面临的威胁,确定学科影响力,为细化学科发展目标及学科建设考核目标提供依据。 2.准确定位作用。依据矩阵中两个维度的评估得分,明确学科在全院中的位置,即:品牌学科、发展学科、推广学科、创业学科,并确定学科未来发展方向。 3.全面规划作用。通过对学科影响力的综合评估,根据全院学科实际情况及医院发展战略,制定有重点、分层次的医院学科发展规划。 二.医院学科影响力评估的原则 医院学科影响力评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原则性强的工作,为了保证评估活动顺利开展,确保评估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及科学有效,特制定以下评估原则: 1.群策群力原则。学科影响力的评估必须成立评估委员会,集合委员会群体的意见对学科影响力进行评价。 2.依据事实原则。评估工作必须基于学科的实际情况,不得弄虚作假,确保评估的真实性。 3.规范标准原则。为了确保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及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临床学科和医技学科分别制定相应评估标准,委员会成员必须严格按照评估标准开展评估工作。 4.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评估委员会成员必须站在医院发展的大局上公平、公正的对医院各个学科进行评估,同时评估结果进行公示,征询全院职工意见,确定无异议后,方可确定各个学科的影响力。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f7835803.html,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作者:马珂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在不同的职业类别或工作场所,人们所拥有的工作身份并不相同。然而,人们可 以在不同的工作身份之间进行转变。本文就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转变 身份转变指脱离原来核心的、行为锚定的认同,转向探索新的可能自我,并最终形成新认同的过程。身份转变经常伴随着职业变化的产生,因此工作身份转变逐渐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与工作身份转变相关概念的定义,然后对工作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转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有关问题做出了展望。 一、概念的界定 1.身份认同。首先理清“身份”、“认同”及“身份认同”间的关系。三个概念源自同一个英文“identity”。对identity概念的早期研究以哲学范式为主,并翻译为“认同”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同性恋者、少数族群等群体运动风靡欧洲,关于identity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仍将其译为“认同”。八十年代,Ashforth 和 Meal(1989)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中,并将组织认同界定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此对identity的研究分化为两个词汇:“identity” 与“identification”,其对应的中文分别为“身份”与“认同”。“身份”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张淑华等(2012)把身份总结性的看成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对认同的定义,Weeks (1998)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 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个人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异、相似的比较构成了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认同也就融合了身份认同的意思。身份认同的含义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群体所指的身份认同是不同的。Deaux(1993)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何洪涛(2010)认为,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2.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我们)是谁?针 对工作身份概念的问题,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Dutton等(2010)认为工作身份指在 群体、团队、组织或职业活动中与成员关系相关联的员工身份与自我定义。Buche(2008)认为,工作身份是对个体对自己与雇佣环境相互交往的自我感知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性的表示。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董磷茜(2012)将工作身份认同界定为人们对于工作角色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以及人们愿意在工作角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并通过其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

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

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 2016年12月23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的人民网2016大学校长论坛上,人民网推出首个教育类榜单《2015-2016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北大清华双峰并峙,遥遥领先于其它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分别位于排行榜前十。其中,北京大学以94.55分摘得桂冠,清华大学以94.33分的总成绩屈居第二。从各子项来看,北京大学在媒体影响力、网络舆论影响力等方面实力占优;清华大学在媒体影响力、网络舆论影响力和科研影响力方面表现突出。此外在世界高校排名中清华也较为居前,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ews)发布的2017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中,清华大学超越麻省理工学院跃居全球第一,这更加凸显了清华大学在科研方面无法撼动的实力。从总体情况来看,全国高校舆论综合影响力级差较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遥遥领先于其它高校,第十名四川大学总分不及北京大学的一半。 人民网呼和浩特电(邹菁)今天,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的人民网2016大学校长论坛上,人民网推出《2015-2016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在高校媒体影响力方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位居榜单前十。 排行榜由人民网教育频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推出,结合教育部权威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围绕高校媒体影响力、新媒体影响力、网络舆论影响力、科研影响力、校友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对高校社会影响力进行评估。 其中,高校媒体影响力分别从中央级媒体关注度、地方及行业媒体关注度、网络媒体关注度等三个维度加以分析,体现媒体对高校的关注热度。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社会认同和组织中文翻译版

社会认同理论和组织 1989 E. (康戈迪亚大学)(韦恩州立大学) 关于社会认同理论,人们有以下几种观点:一、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认知;二,认为社会认同来源于个体的分类、群体的独特性和威望、外群体的显著性以及传统上与群体形成相关的因素;三、社会认同指导与其相一致的活动、支持使认同具体化的机构、固有化自我和他人的看法,并导致传统意义上与群体形成相关的结果,同时加强对前因的认同。这种观点被运用于组织社会化、角色冲突和群际关系。 长期以来,组织认同被认为是组织行为的重要构念并影响着个体的满意度和组织的效率。((,1969;,& ,1970;,1971;O' ,1986;,1970;,1975)然而,正如下面所讨论的,理论和经验工作通常会将组织认同和相关的构念(比如说组织承诺和组织影响以及行为的内化)混淆,这通常会更恰当地被认作为是认同的前因和后果。社会认同理论()可以修复一些连贯性的组织认同,并且它能够将多元化的运用建议到组织行为中去。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个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这个观点主要是由(1978,1981;,1985)和(1975,1982,1984,1985)发展起来的。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后续文献评述中,组织中社会认同的前因和影响因素得到探讨。这个观点后来被运用于组织行为的三个方面:社会化、角色冲突和群际关系。 社会认同理论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倾向于将自己和他人划分到不同的社会分类中,比如组织成员、宗教信仰、性别和年龄层。(,1985)正如这些案例说明的,人们会被划分到不同的分类中,不同的个体可以利用不同的分类模式。分类被定义为从成员中抽象出来的典型特征。(,1985)社会分类有两个作用:一,它认知地分割和调整社会环境,为个体提供定义他人的系统方法。一个人被赋予他或她被分类的分类的典型特征。然而,如刻板印象的文献反映的一样,这种分类并不是必然可靠的。(.,,1981) 第二,社会分层促进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定位和定义他自己。根据社会认同1 / 18 理论,自我概念包括私人认同并囊括一些特质特征(比如身体特征、能力、心理,并且社会认同也包括一些显著的群分类。因此,社会认同是一套特征和利益)在这例如,一个妇女可能会以群体的角度定义自己,个人或归属社会的总看法。。她将自己视为个群体中她会将自己分类(我是一个加拿大人,我是一个女人)如上所本群体实际的或者象征性的成员,并且她将群体的命运视为自己的命运。),1982,1982;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述,社会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为“我是谁”(,(注意别人和自我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关系和比较”)他们定义自己只是相对与其他类别中的个人。只有相对与年16,,1985p. & 老的分类,年轻的分类才是有意义的。然而,应该被指出的是,社会认同不是一个“全部或无”的现象。但是许多社会分类确实是绝对的(比如,加拿大人,女这种分类中个体认同与每一类别都有明确在某种程度上,的成员),性,或者是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1.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互动的观点出发,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2.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Kurt Lewin (1936):(勒温)Behavior = f (social situatio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r B = f (PE)行为=f (社会情境×个体特征) 3.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指的是我们理解社会事件的一般过程,当我们出现在一个特定情境中,我们怎么反应有赖于我们对情境的解释。 4.社会心理学是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简史 1.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哲学思辨阶段、社会经验主义阶段和实验分析阶段。 2.社会心理学的许多问题源于先哲们对人性的争论。亚里士多德强调本性和本能难以改变。 3.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1875年德国的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科学社会心理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奥尔波特(F·Allport)于1924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一书,被人们公认是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4.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Ross)同时出版了专著:《社会心理学引论》和《社会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实验分析阶段主要特点: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 第三章自我 1.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到自己作为一种对象的状态。婴儿在12-18个月才具有自我意识。 2.自我概念(Self-concept):指的是人们关于他们是什么和像什么的特征性观念。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3.主我指自我中积极的知觉思考的部分。功能:(1)自我概念能把我们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2)具有动机和意志功能;(3)是个体具备连续感和统一感。 4.宾我又称经验自我,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宾我的功能:(1)自我参照效应;(2)人们关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指引着他们的行为。(3)自我概念具有动机作用。 5.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人们关于自己的想法在认知功能中占重要地位,他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他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6.自我认识的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准确动机、一致性动机。 7.自我评价维护理论:即个人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威胁的程度则取决于对方与我们的亲密程度,以及该行为与我们的相关程度。如果亲密的朋友超过我们的领域是不相关的,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8.自我验证理论:主张一旦人们有了关于他们自身的想法,他们就会努力证明这些自我观念。并且,人们在验证他们消极的自我观念上有着与验证积极自我观念同样的兴趣。 9.自我认知的途径:镜像自我、内省、社会比较理论、自我观察。 10.自尊(Self-Esteem):自尊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积极和消极的评价。 11.低自尊者表现:(1)害怕失败;(2)自我概念混淆;(3)关注自我保护;(4)情绪极端。 12.自我概念混淆: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观念发生了冲突或不能确定。 13.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社会认同的基本过程:社会分类、社会比较、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当今世界,媒介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美国媒介素养学者W·James 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打了个比方:媒介传播效果对人 类的影响就像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气候的影响无时不在,且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产生的影响有时使人颤抖,有时使人浑身湿褥,有时还会使人灼热无比。 媒介的影响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媒介影响力主要是指媒介影响目标市场消费导向或目标人群消费行为的能力。广义的媒介影响力则是指媒介对一定范围内主流社会(影响面)的人群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或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媒介的影响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影响面的基础上的。 如果说影响力指的是媒介产生影响的深度或力度,那么,媒介的影响面就是指媒介发生影响的广度或范围。不同的媒介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大小和力度是大不相同的。对于媒介来说,其成功的标志就是对社会环境具有有效的影响力。影响面越广,影响力越大,就意味着其越成功。 就我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而言,目前我们主要受着大众媒介中报纸、电视、因特网和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手机的影响。其中电视和因特网等电子媒介中又包含了其他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如影视剧、戏曲和其他传播形式。正是由于这些媒介和传播形式自身所具有的特质和文化,它们才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拥有广大的影响面,从而形成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巨大影响力。

媒介影响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影响,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的因素;它也能让人们形成一定的舆论,从而影响事态的发展;它还能指导人们的行动,引领时尚。 拿新闻媒介来说,它们每天传播着国际或者国内的时事、各种会议通过的各种政策措施、各地发生的重要事件。表面上它们只是担任着一个信息中介的功能,实际上在它们传播的过程中,它们在不停地将自己所在的立场、所持的态度灌输给它们的受众,从而形成它们稳定的受众群。这是一种表现在意识形态的文化影响。 在行动方面的影响譬如衣着和语言,这是两个最易受媒介影响的方面。电视上明星或主持人穿了个新款服装,生活中马上就会有人效仿。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哪个电视剧中出现了几句经典对白,很多人就会跟风般地去引用。还记得周星驰的“无厘头语言”曾风行一时,现在也被大学生们广泛应用。 说到对语言的影响,最有力的应该是现在人们见得最多、也听得最多的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是移动与互联网联姻诞生的高科技产品,它承载了时尚文化的流行元素。它集中了多种媒体的优势,表达自由随意、传播信息迅捷、互动性更强、信息必读率高。流行文化是短信的本质,短信往往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插上高科技的翅膀的“民间语文”,谐音、夸张、比喻、拟人、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的使用,既准确生动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睿智与幽默。同时,短信在注重“眼球文化”的时代,以敏锐的时代触觉和新潮前卫的表现方式,借鉴吸收了流行文化的精

职业认同开题报告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 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历史重任。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1]。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认高低与其是否适合和喜欢从事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关系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而师范生作为我国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职业认同感的高低则关系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成败兴衰。从知网数据库搜索1979-2011关于师范生的研究大约有3896篇,涉及到师范生各个方面,对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有24篇,可见已经有人认识到研究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并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对于职业技术师范师范生的研究仅6篇,也仅是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涉及面非常狭隘。而对于职业认同的研究,则空空如也。 面对这一空白研究,作为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使我感到进行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职教教师将决定职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但是,新时期的职教师资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强调教师职业人对该职业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而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作为职业教育建设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是否认同直接关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兴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虽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但同时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职业院校的教师职业是否得到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现阶段职教师资建设的效果。因此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力图以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探寻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特点,反思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 [1]程巍,王在勇,王瑶.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8,20(5):45—48. 1 培养模式,从而在完善教师教育理论的同时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实践的指导。

认同理论

《社会心理研究》 2006年第2期认同理论:其结构、动力及应用* (美)威廉·布鲁姆(William Bloom) 王兵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本文主旨是阐释认同理论,指出认同是所有人固有的、无意识的行为驱动力。 为了获得心理安全感,人们主动寻求认同;为了增进心理安全感(人格稳定 和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人们主动保持、维护和提高认同。认同的这种驱动力 从婴儿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期和老年期。此外,认同可以为人们共享,其 结果是具有同样认同的人往往会采取一致行动以维护和提高他们共同的认 同。 关键词:认同行为驱动力心理安全感一致行动 一、引言 本文的目的是阐释认同理论。通过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帕森斯(Talcott Parson) 及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的诠释,认同理论得以提出。本文的讨论首先集中于有关个体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the individual),然后向外延伸到有关社会群体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small social groupings),直至有关国民社会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mass national society)。 弗洛伊德和米德对认同采取了同样的理论观点,这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基础。弗洛伊德和米德分别是两个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即内省的(introspective)或者说是分析的(analytical)心理学,以及行为主义的(behaviourist)心理学。这是当代两个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但它们同时又互相对立。在大多数其他理论领域中,这两个人以及这两个学派的观点都相当不同;但在对认同的理解上,两者却找到了共同点。 在对认同的研究中,埃里克森是最重要的学者。他的著作表明,令人满意的认同对于人格整合和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他清楚地说明了认同对于个人健康的重要性,而且表明了认同在人们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过程中具有动力的适应性特征。可以说,正是埃里克森使认同(identity) 和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 这类概念成为当代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 由于每一种认同都是由外部社会行动者(external social actor) 创造的;同个人的心理活动一样,认同也是一种社会行动。因而,如同对心理学家一样,对社会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来说,认同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至少从涂尔干(Durkheim)以来,社会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译自William Bloom. (1990). “Identification theory:its structure, dynamics and application”. In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5-53. 此文发表于《社会心理研究》2006年第2期。

微信经济社会影响力研究报告(2015版)

微信经济社会影响力研究 (2015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产业与规划研究所 二〇一六年三月

目录 主要观点 (1) 一、微信发展概况 (3) 二、微信创新驱动发展 (5) 2.1微信的发展阶段 (5) 2.2“五位一体”创新体系 (6) 三、微信的“互联网+”生态 (11) 3.1微信的生态系统视图 (11) 3.2微信的价值定位:智能连接器 (13) 3.3微信生态系统进化论 (14) 3.4“微信+”行动 (16) 3.5经济社会影响机理 (22) 四、经济影响分析 (24) 4.1促进新消费引领 (24) 4.1.1 拉动信息消费 (25) 4.1.2 提质传统消费 (27) 4.1.3 优化消费环境 (29) 4.2助力供给侧改革 (30) 4.2.1 助力营销服务改革 (31) 4.2.2 助力运营管理改革 (33) 4.2.3 助力生产模式改革 (38) 五、社会影响分析 (40) 5.1和谐人际环境 (40) 5.2转变生活方式 (42) 5.3促进社会就业 (43) 5.4培育社会公益 (44) 5.5创新公共管理 (46) 5.6推动城市发展 (48) 5.7增进国际交流 (49)

主要观点 微信坚持创新驱动,保持全球领先的用户规模和发展速度,截至 2015年底,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6.97亿;公众平台汇聚超1000万公众账号、20万第三方开发者。 企业号助力企业互联化建设,重构工作场景中的人际互动,连接 企业内外的实体和虚拟关系。截至2015年11月底,企业号用户总量超1000万,日活跃用户超200万,日发消息超1200万条。 微信近一年来直接带动信息消费1381亿元,同比增长45%,相当 于2015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4.31%。 微信带动流量消费1254亿元,同比增长44.7%,贡献行业流量收 入约三分之一;46%用户更换智能手机与微信有直接或间接关联。 微信在生活、交通、购物等方面,直接带动传统消费2752亿元。 微信拓展就业机会与工作岗位,带动社会就业达1747万人,同比 增长73.5%,其中直接就业439万人,间接就业1308万人。 微信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在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 业、商业服务、普惠金融、益民服务、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诸多重点领域实施“微信+”行动。 微信五年历程,从原生阶段、开放阶段,进入当前的生态阶段,践行“五位一体”创新体系:思维创新为本,技术创新为基,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为翼,集成推进业态创新。 微信致力于做好“连接一切”的智能连接器,连接人、设备、生

社会评价

一、社会评价概念 社会评价是分析拟建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和当地社会条件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评价项目的社会可行性。社会评价是把社会分析和公众参与融入发展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中的一种行动工具和行为手段。 二、社会评价主要规范 ?《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发改投资〔2017〕684号)第八部分“社会影响分析”提出了明确要求 ?《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编写大纲》2008年6月 ?《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若干要求》2008年6月?《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社会评价导则》2011年10月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2012年8月 ?《标准化社会效益评价》2017年 三、社会评价主要内容 (1)社会影响分析: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旨在分析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通常称为社会效益)和负面影响。 (2)互适性分析:主要是分析预测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以及当地政府、居民支持项目存在于发展的程度,考察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合关系。 (3)社会风险分析: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识别和排序,选择影响面大、持续时间长,并容易导致较大矛盾的社会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可能出现这种风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四、河北宣化钢厂年产100万吨钢投资案例分析 (一)项目简介 河北宣化钢铁公司是国家大型钢铁企业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铁生产基地。从建国到1996年底累计生产生铁2 229.4万吨,铁矿石4 953.2万吨,为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宣钢却因钢材生产得晚、规模小、不配套,使企业铁、钢、材的生产能力极度不平衡,产品单一,经济效益差。又由于是有80年历史的老厂,历史包袱重,社会负担大,企业极为困难。为了尽快调整宣钢不合理的产品结构,增钢上材,提高效益,迫切需要对宣钢的炼铁、炼钢、轧钢和公用设施进行统筹考虑,1993 年河北省计委向冶金部、国家计委上报《宣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的社会影响及评估内容研究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的社会影响及评估内容研究 Large Sports Games After the Social Influence and Evaluation Content Research 储龙霞 CHU Longxia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重大体育赛事社会影响评估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 分析提出,重大体育赛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分为: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体育等文 化事业影响几方面。重大体育赛事对社会影响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的就业、城市或地区 发展、居民生活务件和生活质量、文化教育、城市交通、城市景观和形象等。 重大体育赛事;社会影响;评估内容 G80- 05A1004-4590(2011)05-0082-04 2011-06-02 1.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合肥 230036

?83?

?84?

?85?

@@[1]王守恒,叶庆辉.育赛事的界定及分类.首都体育学院学 报[J].2005(2):1-3. @@[2] 叶庆辉.体育赛事运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3]北京奥运会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N].中国劳动保障报. 2007年4月4日. @@[4]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 (2009年6月23日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公 告[R]. http://www. gov. cn/zwgk/2009-06/19/content _1344706.htm. @@[5]付磊.奥运会影响研究:经济和旅游[D].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2002 @@[6]傅广海.会展与节事旅游管理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6:40-51. @@[7]胡宝哲;沈振江.第12届亚运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广岛市 城市发展.建筑学报,1997(3):17-20. @@[8]章希.悉尼2000年奥运会的交通战略.城市公共事业, 1994(2):1-2. @@[9]徐诚.悉尼奥运会与交通纪实.城市公共交通.2001(1): 19. @@[10]贾巍.“鸟巢”对城市的影响及社会效应.中央美术学院: 2009届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5. @@[11]山东大学课题组.“十一运会”综合经济效应分析概要.第 11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http://www. 11 th- games. org. cn/xwfbh/200911/t20091123_5144107. htm. hazardous?. Evidence and hypotheses. ,2003 61 5/6. @@[12]季丽萍,等.冬泳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J].体育学 刊,2002,9(4):55-56. @@[13]张美桃.冷水游泳对小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5):633-635. @@[14]周锦华,郭志荣,等.冬泳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 国运动医学杂志,1993,12(2):115. @@[15]贾劲,江虹,等.冬泳爱好者冬季血液流变特征与普通正 常人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5,22(5 ):686-687. @@[16]王续武等.冬泳运动员入水前后静脉血气变化[J].中国 运动医学杂志,1993,12(2):115. @@[17]邹裕佳等.冬泳对心血管系统部分参数的影响.中国民 康医学(下半月)[J].2006,07. @@[18] Arctic Med Res. 1995 Jan;54(1):45-51. @@[19]周宇廷,李雪丽.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对冬泳运动员脑血 流状态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13(1),51. @@[20] Boksha V G, Kubyshkin A V, Sharapova T A, et al. The effect of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with Winter seawater swimming on the functional status of the body. Vopr Ku rortol Fizioter Kult. 1989,4,11. @@[21]季丽萍等.冬泳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J].体育学刊, 2002,9(4):55-56. @@[22]李雪丽,孙志广等.冬泳对健康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 [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16(4),246. @@[23]任淑兰.冬泳者心肺功能10年监测[J].中国运动医学杂 志.1996,15(2),154. @@[24] Respir Physiol. 1975Apr;23(3):301-10. @@[25] QJ Med. 1999 Feb; 92(4):193-98. @@[26] [EB/OL]http://www. pponline. co. uk/encyc/0905htm.@@[27] Can J Physiol PharmcoL 1998 Sep,76(9):828-36.@@[28] Int J Hypothermia. 2002 Nov-Dec; 18(6) : 576-85. @@[29] Exerc Sports Sci Rev. 2000 Jul;28(3):12832. @@[30]姚鑫,仆一夫等中年人参加冬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1):70- 71. @@[31] Dugue B, Leppanen E. Adaptation related to cytokines in man:effects of regular swimming in ice- cold water[J] . C lin Phus io,12000, 20(2) : 114- 21. @@[32]黄春芳,朱群.等.海水冬泳对中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1):85-87. @@[33]孙庆华.冬泳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 1999,8(6):37. @@[34]王晓稼.等.冬泳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 学杂志,1995,1:46-47. @@[35] J Appl Physiol; 1986 Nov; 61(5):1656-60. @@[36] [EB/OL]http://www. dy666. com. on. @@[37]潘志军.冬泳健身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2):290-291. @@[38]季丽萍等.冬泳对老年人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 浙江体育科学.2003,01. @@[39] Chen JD. Aerobic exercise, gene express ion and chronic diseace[J]. Zhonguo Yundong Y ixue Zazhi. 2002, 21( 1 ):61-5. @@[40]赵纲等.长期冬泳锻炼对中年人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中 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4). @@[41]李云清等.血压——科学安全冬泳的首选检测指标[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8. @@[42]王杰等.冬泳对高血压防治作用的探讨[EB/OL].[2007 -12-29]. http://www. cqvip. com. @@[43]刘桂芳.冬泳不当易引发的病症机制与对策[EB/OL]. [2009-12-12]. http://www. cqvip. co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