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

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

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
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

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

周晓虹

摘要:认同,涉及到我是谁或我们是谁、我在哪里或我们在哪里的反思性理解。

长期以来,在社会科学中形成了多种有关认同的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导源于符

号互动论的认同理论和由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反叛”形成的社会认同理论。两种认

同理论在理论维度上涉及到相同的研究主题,在经验维度上同样面临诸多需要科际

合作的领域。通过对两种认同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来源和相关经验研究的比较分

析可知,二者存在着整合的基础和可能性。

关键词: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比较与整合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江苏南京 210093)

认同(identity)或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是现代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中最为流行的术语之一,它直接涉及我是谁或我们是谁、我在哪里或我们在哪里的反思性理解。认同,通常又被译成同一性、统一性或身份,它是对“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认可,其中包括其自身统一性中所具有的所有内部变化和多样性。这一事物被视为保持相同或具有同一性”①。

长期以来,认同及其相关的议题一直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中心,在这两个学科相互交叉中形成的社会心理学更是将认同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之一。比如,早在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在《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就将“同一性”和“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列为自己论述的主题,并深入探讨了同一性和早年经验的关系②。在埃里克森看来,同一性或认同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③。

围绕认同或社会认同,在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中形成了多种相应的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美国微观社会学或符号互动论为基础的认同理论(identity theory)和欧洲社会心理学所倡导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尽管这两种理论重点不同,对认同概念的使用也不尽一致,甚至学科取向也大相径庭——认同理论是社会学取向的,而社会认同理论则是心理学取向的——但它们在某些方面是一致或相似的:

收稿日期:2007-00-00

*本项研究获南京大学“985工程”“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助。

① James M. Baldwin,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Volume 1,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98,p.504.

② Erik H. Erikson,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 1950.另外, 有人认为,埃里克森在同一性危机方面的创造性研究源自他早年的家庭生活。从小他就有一种不属于自己家庭的感觉,而这种感觉逐渐为这样一种事实而不断加剧:母亲和继父都是犹太人,而他却由于斯堪狄那维尔血统长的身材高大,碧眼金发。在学校,人们说他是犹太人,而在继父的祖庙里,却叫他为异教徒。

③Identity and life Cycle

“这两种理论都强调作为社会建构的自我的社会属性,并且都回避将自我视为独立于或前在于社会的观点。它们都认为这个自我分化成了属于特定实践活动(如规范或角色)的多重认同,并且它们使用相似的术语和相似的语言,尽管这些术语或语言常常具有不同的含义(如认同,认同突显,承诺等等)”①。或者如伍锡洪(Ng Sik-hung)等人所言,这些理论都意识到,要了解人的社会行为,就必须了解人们是如何建构自己和他人的认同的②。

正因为认同涉及到自我和他人,或内群(in-group)和外群(out-group)的界定和划分,在今天这个因全球化的到来而使民族-国家乃至地方共同体的完整性受到挑战的时代,认同更是成了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③。就中国来说,不仅1997年的香港回归涉及到社会认同的寻觅④, 2008年的奥运会更是涉及民族认同的再现和重构⑤,甚至英语的教学和推广一样受到民族认同的困扰和挑战。这多少也是我们在这篇论文中追溯认同理论的历史,分析其概念内涵,比较其不同学科背景和架构的原因所在。

一、符号互动论与认同理论

认同理论根据自我和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来解释社会行为,它和美国微观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传统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从理论渊源上说,符号互动论源自德国的历史主义,但是如柯林斯所说,“尽管有这些德国传统的影响,美国微观互动主义取得的成就还是远远大于单纯的模仿”⑥。

在符号互动论的形成过程中,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和米德的贡献尤为重要。在库利之前,美国机能派心理学家维廉?詹姆士提出了自我(self)概念,这是人类将自己视为客体来看待的一种能力,它在塑造人对世界的反应方式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沿着詹姆士的思路,库利进一步指出自我是一个过程,并且是在同他人的交往或互动中产生的。正因为个体在互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的看法认识自己,所以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认同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每个他人都是我的一面镜子,而每种社会关系也都反映着自我。进一步,由这种反映构成了我的身份。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库利的“镜中我”(the looking glass self)概念⑦,已经触及到自我认同概念的核心。

在库利之后,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巨擘乔治?米德进一步推动了符号互动论的成型。米德认为,在单个的个人组成社会的过程中,精神和自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精神这个借自杜威的概念,首先是人类运用符号确定环境中包括自我在内的客体的能力,其次是理解常规姿势,并运用这些姿势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taking the role of the other);而自我则由作

① Michael A.Hogg, Deborah J. Terry &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8, No.4, 1995, pp.255-269.

② Ng Sik-hung,Chiu, Cy & Cn Candlin, 2004,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Identity: Overview and Synthesis”, in Ng,Sik-hung, Chiu Cy,Cn Candlin et al. (eds.),Language Matters: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Identity,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4.

③李友梅、肖瑛、黄晓春:《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④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社会学研究》2005第5期。

⑤张世建、刘红霞:《〈中国体育报〉奥运报道中民族认同的再现和建构》,《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⑥ Randall Collins, Four Sociological Tradi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244.

为主体的自我“I”和作为客体的自我“me”构成,它们一样是在和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具体说来,自我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阶段,这个“概化他人”是能够“给予个人以自我的统一性的有组织的社区或社会群体”①。这三个阶段都涉及到角色的扮演,不同的是,在玩耍阶段扮演的仅是他人的单一角色,在游戏阶段能够同时扮演多重角色,而在“概化他人”阶段则能够扮演社会上经过“概化的”不同角色类型。

库利和米德的观点就是这样构成了符号互动论的基础,他们认为社会是通过影响自我来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的,而其中的核心机制就是“扮演他人角色”。以此为基础,我们这里讨论的认同理论进一步从两个方面汲取了符号互动论的思想:其一,它并不认为自我是一种自动的心理单位,而是导源于人们在社会扮演的各种角色的一种多重社会建构;其二,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角色不同决定了人们自我概念的不同。斯特莱克就提出,相对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每一种角色位置,我们都具有迥然不同的自我成分,即所谓角色认同②。比如,一个人的角色认同就可能包括了他是一位父亲、一位丈夫、一位儿子、一位教授,以及一位自由主义者等多种事实。换言之,角色认同的多维性,取决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个角色丛。

在认同理论看来,角色认同是各种自我知觉、自我参照认知或自我界定,人们能够将其作为他们所占据的结构性角色位置的结果加以运用;作为特定社会范畴的成员,人们的角色认同经历了标定或自我界定的过程。按照林德史密斯和斯特劳斯的观点,角色认同所以能够为自我提供意义,不仅是因为它们提供了具体的角色规定,而且是因为它们将那些相互关联的互补或对立角色有效地区分了开来③。比如,母亲这一角色的意义是和父亲的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而医生是和护士联系在一起的。最后,正是通过社会互动,认同才能够实际地获得自我意义,因此它们是反身性的④。这种反身性的最好例证,可以取自费孝通关于自我意识形成的论述。在他看来,人们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认同,是通过“我看人看我”的方式形成的⑤。确实,他人根据一个人的角色认同来对他做出反应;反过来,这些反应成了一个人发展自我意义感和自我界定感的基础。

在认同理论家们那里,认同是连接社会结构和个人行动的一个关键概念。如此,对行为的预测就需要对自我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⑥。在《符号互动论:一种社会结构观点》一书中,斯特莱克就此写道:一方面社会为各种角色提供了认同和自我的基础,另一方面自我“也是社会行为的积极创造者”⑦。凭借自我界定,角色认同本身就暗含了行动。早在1959年,社会心理学家蒂博特和凯利就论述过角色和行动之间的内在联系:(1)角色是

① George H.Mead,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4, p.154.

② Sheldon Stryker,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A Social Structural Version, Palo Alto: Benjamin/ Cummings, 1980.

③ Alfred R. Lindesmith & Anselm L. Strauss,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56.

④ Peter J. Burke & Donald C. Reitzes, “The Link between Identity and Role Performan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81,44: 83-92.

⑤费孝通:《我看人看我》,《读书》1993年第3期。

⑥ Michael A.Hogg, Deborah J.Terry &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8, No.4,1995,pp.255-269.

⑦ Sheldon Stryker,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A Social Structural Version, Palo Alto:

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2)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3)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①;肖和康斯坦佐更是认为,角色以其舞台原意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其概念本身并无变化,它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②。

角色是一种行动,但这种行动的参照是他人的期望。如此,令人满意的角色表现不仅证实了一个人作为角色成员的地位,而且也是自我评价的积极反映。显然,如果来自他人的反馈和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不一致的话,就会产生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按照伯克的观点,认同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它具有降低不协调的机制,由此人们可以修正自己的行为,达到与其内在的认同标准一致的目的③。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伯克会进一步说,认同和社会结构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④。

进一步,认同理论家们还尝试使用了认同突显(identities Salience)和承诺(commitment)这样两个概念,来探讨认同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前一个概念表明,自我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层级体系,在这一层级中位置较高的那些认同和行为的联系更为紧密,“如此,具有相同的角色认同的人,因为认同突显上的差异,在一个既定的环境中行为方式就可能迥然相异”⑤。比如,一个人到周末还在拼命工作,而另一个人则在与孩子共度时光,尽管他们可能都具有“父亲”的角色认同。后一个概念是对前一个概念的补充说明,在认同理论家们看来,一种特定认同的突显程度是由一个人对某一角色的承诺程度决定的。承诺反映了在何种程度上,一个人的重要的意义他人(significant others)认为他应该占据这个特定的角色位置。为了进一步说明认同与个人的角色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的联系,斯特莱克区分了两类承诺:(1)互动承诺,这是承诺广度的标志,它反映了与特定认同相联系的角色的数量;(2)情感承诺,这是承诺强度的标志,它涉及到与认同相联系的那些关系的重要性⑥。到此,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对一种认同的承诺越强——无论是根据互动承诺还是情感承诺——认同突显的水平也就越高。

总的说来,认同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符号互动论倡导的自我概念,但是,认同理论拒绝将社会视为“相对无分化的、协同的整体”的符号互动论的观点,他们认为社会是“充分分化的但依然有组织的整体”⑦。正是在这种社会观的基础上,认同理论形成了阐释自己观点的中心命题:作为社会的一种反映,自我应该被视为一种多维的和组织化的结构⑧。

① John W. Thibaut & Harold H. Kelley,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59.

② M.E.Shaw & P. R. Costanzo,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2, p.296.

③ Peter J.Burke, “An Identity Approach to Commitment”,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1, 54: 280-286.

④ Peter J.Burke, “Identities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2003 Cooley-Mead Award Addres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67, No.1, 2004, pp.5-15.

⑤ Michael A.Hogg, Deborah J.Terry &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5, Vol.58, No.4, pp.255-269.

⑥ Sheldon Stryker,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A Social Structural Version, Palo Alto: Benjamin/ Cummings, 1980.

⑦ Sheldon Stryker & Richard T. Serpe, “Commitment, Identity Salience, and Role Behavior”, in W.Ickes & E. S. Knowles(eds.), Personality, Roles, and Social Behavior,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2, p.206.

二、社会认同理论,或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反叛

同导源于符号互动论的认同理论相比,社会认同理论的历史要短得多。虽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亨利?泰费尔就知觉的社会因素、种族主义的认知和社会信念、偏见与歧视等方面所做的早期研究,但它的发展和最后成型却晚于1970年代中期——此时泰费尔和特纳等人在英国布利斯托大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①。进入1980年代,随着研究者数量的不断增长,社会认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理论和经验方面的进步。1980年代中期后,约翰?特纳又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我分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②。可以说,自1960年代后当欧洲社会心理学家意识到自己不能跟在北美学者后面亦步亦趋时,他们就开始意识到了心理还原主义在方法论和概念上的局限性,并转而寻求建立一种能够将个人的心理历程和更为广阔的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的理论③。

社会认同理论的建立同泰费尔进行的一系列设计精当的实验室实验有关,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所谓“微群体实验范式“(minimal-group paradigm)。在这一实验范式中,实验者通过微型的群体世界,可以有效地观察到群体内部的运作方式④。在试验中,泰费尔首先请被试对一张卡片进行点估计的实验,并以此为据,将被试随机分为高估组和低估组两组,接着要求被试从事资源分配的工作。结果发现,虽然被试与同组成员互不相识而且从来没有谋面,也没有实际的互动,他们还是分配给自己所在组的成员较多的资源。换言之,那怕没有先期的互动关系,只要被试单纯地知觉到分类时,就会分给自己的群体更多的资源和正向的评价。这种知觉上的分类,会让我们主观上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共属,从而产生一种认同感⑤。由这样的认同所引起的给内群体成员较多的资源及正面评价的倾向,被称之为内群体偏向;相反,由认同缺乏而引起的给外群体成员较少的资源及负面评价的倾向,被称之为外群体歧视⑥。

同先前有关群体间行为的研究相比,泰费尔的研究最为突出的贡献在,它指出了造成不同群体间冲突的因素不仅包括客观的物质资源,也包括主观的认同差异。在此之前,1950年代初,谢里夫的实验就揭示了对客观资源的争夺造成的现实冲突对群体及群体间行为的影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5, Vol.58, No.4, pp.255-269.

① Henri Tajfel & John C. Turner, “A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W.G.Austin & S. Worchel(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onterey: Brooks-Cole,1979.

② John C. Turner,“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the Self-Concept: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Group Behavior”, in https://www.doczj.com/doc/758566044.html,wler(ed.), Advance in Group Process: Theory and Research, Vol.2, Greenwich, CT: JAI,1985. 李春、宫秀丽:《自我分类理论概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第3期。

③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方文:《作为‘他者’的欧洲社会心理学:理智复兴及其启迪》,载张一兵、周晓虹、周宪主编《社会理论论丛》2004年第2期,南京大学出版社;Willem Doise, Levels of Explan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④ Henri Tajfel et al,“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1, 1971,pp.149-178.

⑤张莹端、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第3期。

⑥ S.Otten & A. Mummendey, “To Our Benefit or at Your Expense? Justice Considerations in Intergroup Alloca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ources”,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响①;而泰费尔的实验则进一步揭示,对群体成员身份的意识是产生群体行为的最低条件。如此,即使是将人们分配到一个简单的、无意义的类别中去,也足以产生群体取向的知觉和行为。这确实说明主观的认同会产生客观的行为后果。

社会认同理论是在“微群体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它的基本含义是,一个人所落入的或感到其所属的社会类别(如民族,政治团体或运动团队),提供给此人根据这一类别描述的自身特点来界定自己的倾向——这种自我界定是自我概念的组成部份。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社会认同的内涵十分清楚,它是“一个人对其所属的社会类别或群体的意识”②。在这里,所谓社会群体指的是,持有共同的社会认同或将自己视为相同的社会类别成员的一群个体。显然,这种社会认同和通常人们所谈论的个人认同(如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或自我认同)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指一个社会类别的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是社会或群体的认同作用;后者则是指单个个体对自我特点的描述,是个人的自我参照,是个人的认同作用。

在《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学》一文中,泰费尔提出,社会认同的产生经历了这样三个基本的心理过程:(1)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2)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3)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③。其中每一过程对社会认同的产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分类的作用。人们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理解人或物,或者说为了理解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会对其进行分类,或把它们纳入不同的范畴或类别,即社会的范畴化。早在1963年,泰费尔就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类别化的作用。实验发现,当要求被试从不断变化的标为A的四根短线和标为B的四根长线之间判断长度时,他们都具有夸大A和B之间的差异的倾向,这种被称之为“加重效应”(accentuation effect)的现象同样出现在对社会刺激的知觉上。具体说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当某一类别的成员身份变得突显时,人们会主动地在重要维度上夸大不同类别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将同一类别中个体的差异最小化。后来约翰?特纳的“自我分类理论”也进一步说明,人们确实会自动地将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并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和外群。

重要的是,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或分类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即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内群偏向和外群歧视。用泰费尔和特纳的话来说,“所有的实验研究都表明,仅仅是对两个不同群体隶属的感知,或者说仅仅是社会范畴化,就足以激发偏好内群的群际歧视。换言之,仅仅对外群在场的觉知,就足以在内群中激发群际竞争或歧视反应”④。这样一来,群体冲突第一次超越了现实的物质利益,而被置于纯粹的认知基础之上。

社会比较的作用。最早,费斯廷格在社会心理学中提出了个体之间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自身存在一种评价自己观点和能力的驱力,如果不能获得比较“客观”的手段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观点时,就倾向与他人进行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能力与观点⑤。在建构社会认

① M.Sherif, O.J.Harvey, B.J.White, W. R.Hood & C.W.Sherif, Intergroup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The Robbers Cave Experiment, Norman, OK: University of Oklahoma Book Exchange,1961.

② Michael A.Hogg & Dominic Abrams, Social Identification: 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 London: Routledge,1988.

③ Henri Tajfel,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2,33:1-39.

④ Henri Tajfel & John C.Turner,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Worchel et al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Second edition), Chicago: Nelson-Hall Publishers,1986.

⑤ L.Festinger,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 1954,7:117-40.

同理论的过程中,泰费尔将比较过程从个体推向了群体。泰费尔认为,群体间的比较是群体成员获得认同的重要手段之一。十分自然的是,人们倾向于以积极的特征来标定内群体,同时用消极的特征来标定外群体。通过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差别化的比较和评价,一个人的自我评估能够获得提升(enhancement);反之,如果评估下来一个人的社会认同令其不满时,他就可能离开其所属群体,并另外“择木而栖”,或力图使隶属群体变得更好。

积极区分的作用。社会认同理论一直强调这样一种假设,即所有的行为不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和自尊这一基本需要决定的。为此,个体为了满足自尊或自我激励的需要会突出自己某方面的特长,使自己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外群体成员更为出色,这就是所谓积极区分原则。这种积极区分的结果显然并非都是积极的:(1)从积极的角度上说,积极并成功地进行群体间的区分可以提高内群体成员的社会认同,并相应提高内群体成员的自尊;(2)从消极的角度上说,在成功地进行群体间的区分之后,在内群体成员获得高自尊的同时,外群体成员势必面临低自尊或自尊遭受威胁的处境,群体间的偏见、敌意和冲突自然会相伴而生。

社会认同理论提出后,所以能够获得广泛的关注,首先在于这一理论呈现了一种

与个体主义的美国社会心理学①完全不同的理论视角。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包括涉及认

同过程的美国认知社会心理学中,“社会”不过是一种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具体社

会情境;或者如泰费尔所说,“宏大的社会现实,被歪曲为人为的实验室中漠不相关

的个体之间虚假的社会互动”②。而在社会认同理论中,“社会”则是个体置身于其

中的群体关系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个体对群体的认同被放在解释个体行为的核心位

置上。泰费尔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实现欧洲社会心理学家将社会现实带回实验室中

的理想③。从结果来看,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1990年代以后,社会认

同理论也开始影响到美国的主流社会心理学,并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主流理论之一④。

三、两种分析路径的异同及其整合的可能性

虽然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学科背景不同,理论诉求不一,但因为这两种理论涉及的主题或领域是相同的,加之社会认同理论本身就是欧洲社会心理学家对个体主义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忽视“社会”因素的不满分庭抗礼的产儿,他们将社会的重要性置于个人之上,这使得社会认同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与微观社会学理论存在天然的亲缘性,也使得这两种理论存在多方面的相似性。

这两种理论的相似性首先表现在,它们都非常强调结构以及由社会建构的自我(所谓认同或社会认同)的功能,自我这种动力结构能够作为连接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换言之,无论是认同理论还是社会认同理论都强调了社会和自我之间的交互联系。它们都认为行为是被组织到有意义的、经过特定的自我界定分类的单位中去的:认同理论讨论的是行为是如何根据角色来组织的,而社会认同理论则关注规范、刻板印象、原型对行为的影响。此外,这两种理论的相似性还表现在,他们都讨论了认同内在化并用来界定自我的方式:社会认同理论侧重社会自居作用(social identification)和自我分类的过程;而认同理

①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批判》,《社会学研究》1993第3 期。

② Henri Tajfel,“Experiments in Vacuum”, in J.E. Israel & H. Tajfel (Eds.), Context of Social Psychology: A Critical Assessment, Londres: Academic Press, 1972.

③方文:《作为‘他者’的欧洲社会心理学:理智复兴及其启迪》,载张一兵、周晓虹、周宪主编《社会理论论丛》2004第2期,南京大学出版社。

论则着眼于标定(labeling)或命名(naming)一个人为某种社会类别以及承诺的过程①。

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相似性,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体来说,这种差异起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这两种理论的着眼点不同。认同理论关注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角色,及这些角色所赋予的各种认同相互间的关系。在这里,重点是由角色认同或社会期望所影响的个体行为。与此相反,社会认同理论关注的则是群体间的关系和群体过程,其重点是群体中认同的创造性作用以及行为的群际因素(比如,遵从、集体行动、群体团结等等)。虽然上述侧重点的优劣是无法比较的,但有意思的是,一些社会认同理论家们却认为自己的观点,更好地处理了个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动力特征之间的关系②。

其次,这两种理论对认同所涉及的认知过程的强调程度不同。同发源于微观社会学的认同理论相比,有着心理学背景的社会认同理论,尤其是后来的社会分类理论,对认同背后的社会认知过程更为关注。这一差别造成了两种理论各自的优势:社会认同理论对认同是如何内化的,背景因素是如何造成不同的认同突显的,以及认同是怎样产生与认同相符的行为的,有比较细致的了解;而认同理论虽然不太重视认知过程在认同过程中的作用,但却较好地解释了个体间的社会互动是如何作为一种有效的影响对认同发生作用的。

再次,这两种理论所强调的认同对象不同。认同理论强调的是行为角色和角色的认同,而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的则是更为广阔的社会类别身份。所以会存在这样的差异,一方面是由欧洲社会心理学对忽视“社会”因素或强调实验室中的“亚社会”因素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反叛造成的——在这一点上,本质上是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常常比社会学还社会学;另一方面其实和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两种不同学科向对方领域的渗透有关。早在19世纪末期,这种渗透就促成了现代社会心理学诞生③。具体说,当心理学家或者干脆说精神病学家通过暗示注意到个人行为受他人存在影响时,心理学就触及了社会学;而当社会学家开始研究“个体和群体间的互动时……,则使得社会学家涉入了心理学领域”④。回到两种认同理论上来,这一次还是社会学家回到了互动,建立了认同理论;而心理学家则回到远远超过“他人影响”的社会,建立了社会认同理论。其实,社会认同理论对宏观“社会”的关注,认同理论对微观“角色”的关注,已经为我们后面将要讨论的理论整合提供了基础。

最后,这两种理论对认同的动力特征看法不同。社会认同理论将认同视为一种动力结构——它既能够适应长时期的群际关系的变化,也能够对应即刻间的互动背景——在此基础上,它论述了认同过程中的基本社会认知机制;而认同理论则更加倾向于将认同视为一种相对静态的角色特征,同时强调影响到角色的建构和再建构的人际间的社会互动背景的动力特征。

因为上述两种认同理论在理论维度上涉及到相同的研究主题,在经验维度上同样面临许多需要科际合作的领域——比如,在群体行为、集体抗议、政治修辞、青春期、文化多样化、民族认同等领域,心理学背景的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借助社会学的话语体系和研究方法——这使得无论在社会学界还是在心理学界,或是在这两者交叉形成的社会心理学界,都有人开始寻求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整合的可能性。比如,在200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学刊》第2期上,就有五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整合两种认同理论的可能性;

① Michael A.Hogg, Deborah J.Terry &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8, No.4, 1995, pp.255-269.

②Ibid.

③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章。

④ M. W. Vine,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以致这一专题的主持人霍格和雷杰威都认为,通过认同研究不但能够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甚至能够加强两种社会心理学本身的整合①。

其实,要想进行任何一种理论整合,都必须从这些理论本身寻求整合的资源,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整合也不例外。具体说来,能够成为不同理论相互整合的资源包括:(1)共同使用的概念体系;(2)能够打通不同概念间壁垒的中介概念;(3)那些虽然不同但获得了相同或相似的理论诉求结果的概念。以这样的标准来分析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起码有三个领域能够为这两种理论的整合提供有效的路径。

第一,两种理论共同使用的概念。无论是认同理论还是社会认同理论,都十分关注认同的激活,并且双方都使用了突显(salience)的概念。为了解决在一种具体的情境中,认同何时以及怎样被激活的问题,社会认同理论使用了“突显”概念,用以表明某种认同在某一情境中的激活状态,此时此人在该群体中的成员身份能够影响到他的知觉或行动;而认同理论则将突显理解为一种认同在一种情境下被激活的概率。尽管两种理论对突显的理解方式不同,但这些方式本身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认同理论的重点在社会的结构性安排以及个人之间的联系上——角色事实上反映的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社会认同理论的重点则在认同被激活的群体情境特征。既然两种理论都承认一种认同不被激活就不会起作用,我们自然就可以由“突显”入手,同时关注一种认同被激活或“突显”时的长时段的结构因素和短时段的情境因素,并因此获得对认同在何种情境下或何种结构中方能“突显”的说明。

第二,是否能够获得打通两种理论的中介性概念。在本文中我们已经交代,在社会认同理论中,群体是认同的基础,它注重的是一个人是什么(who one is);而在认同理论中,角色是认同的基础,它注重的是一个人做什么(what one does)②。显然,一种完整的认同理论既应该包括是什么(being),也应该包括做什么(doing),因为无论是什么还是做什么都是一个人认同的核心成分。其实,除了群体(社会)认同和角色认同以外,还存在一个能够打通这两个概念的中介性概念——个人认同(person identity)。按照斯特兹和伯克的说法,“要建立一种有关自我的综合性理论,我们就必须理解群体、角色和个人认同是怎样发生相互联系的”③。在这三种认同中,个人认同所以能够打通群体和角色认同,是因为个体一方面要受到结构型的期望限制(这是由他的群体或角色认同决定的),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个人认同做出某种自由选择。在个人-角色-群体(社会)之间,本来就存在一种微观(macro-)、中观(meso-)和宏观(micro-)关系,角色既受制于群体或社会客观期望,也依赖于个人的主观表演。如果我们能够从讨论中找到“个人”(person)的位置,就能够在两种认同理论中找到整合的基础。

第三,是否存在虽然形式不同但获得了相同的理论诉求结果的概念。在这方面,值得探讨的是与认同有关的认知过程,尽管两种理论在涉及认知过程时使用的概念不一,但最后的理论诉求结果却殊途同归。在社会认同理论中,认同涉及的核心认知过程是“去人格化”(depersonality),即将自我视为内群体原型的一种体现,而不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而在认同理论中,其所涉及的核心认知过程是“自我-证实”(self-verification),即根据认同

① Michael A.Hogg & Cecilia L. Ridgeway, “Social Identity: Sociological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3, Vol.66, No.2, pp. 97-100.

② Peggy A.Thoits & Lauren K. Virshup, “Me’s and We’s: Forms and Functions of Social Identities”, in Richard D. Ashmore & Lee Jussim(eds.), Self and Identity: Fundamental Issu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③ Jan E.Stets & Peter J. Burke,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标准中所体现的角色来看待自我,并通过个人行为以维护与认同标准的一致性。无论是“去人格化”还是“自我-证实”,都说明在任何社会群体或社会角色中,成员身份都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1)认同某一社会类别或以某一社会类别自居;(2)以符合该类别的方式举手投足。当然,这两个方面背后的力量都不过是来自社会的结构性安排。如果采用一种综合的视角,我们就能够意识到,自我既存在于社会之中,也受到社会的影响,因为由社会界定的分享意义被融入了一个人的内群体原型或认同标准之中。这说明两种理论的差异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在具体的经验研究中也完全存在借用不同的理论视角的可能。借用斯特兹和伯克的话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差异并不是种类的差异,不过是强调的重点不同罢了”①。

(责任编辑:薛立勇)

Abstract: Identity is one reflective understanding on who am I or who are we, where am I or where are we. A lot of identity theories formed in social sciences since long time, which of most famous are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The former derived from symbol interaction theory in American sociology

and the later formed by rebellion of European social psychology. In theory dimension, two identity theories refer to same research subjects; and in empirical dimension, they also face many problems needed cooperation between inter disciplines.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basic concepts, theory resources, related empirical research of two identity theories, we could know there are some bases and possibiliti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two theories.

Key Words: identity theory; social identity theory; comparison and integration

①Jan E.Stets & Peter J. Burke,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作者:————————————————————————————————日期:

0297《心理学研究方法》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题,共20分) 题型二:简答题(每题10分,4题,共40分) 题型三:分析设计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 题型四:综合设计题(每题20分,1题,共20分)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 1、知识的来源:权威人士、个人经验、注意凝聚、科学方法。 2、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目的 (1)科学研究的特点: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目的;具有一定的控制机制;有严密的分析。 (2)科学研究的目的:描述对象的状况;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控制对象发展的方向 (二)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 2、采用实验内省法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1、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 2、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收集数据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 (2)分析数据的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逻辑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研究背景的现场化 2、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3、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1)出现大量新的研究技术与手段 2)建立了现代化实验室 3)计算机网络在心理学研究中大量应用 (二)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1、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如呈现刺激、控制其他仪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自动记录 2、处理、分析数据 3、模拟心理过程 4、进行心理测验

社会学4大研究理论

第一组:心理动力学理论又称心理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他认为人格的重要层面是来自于深深埋没的潜意识与欲望。精神分析理论诞生之后,弗洛伊德的学生和弟子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 Sigmund Freud ( 1856-1939) 24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今属捷克。 出生日期:1856 5 6 逝世日期:1939 9 23 1895年,与布洛伊尔合作发表《癔症研究》同年,开始使用精神分析这个术语;1900年,出版代表作《释梦》1909年,受邀赴美,获世界性影响。 1923年,理论完善后期,攻击趋力;人格水压模型。 理论要素:决定论思想、潜意识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趋力理论 弗洛伊德著作《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把梦的实质理解为梦?是一种愿望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 心理动力理论: 概览一套对人性的哲学性描述。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集中于引发行为的潜意识因素,鼓励移情的使用以期获得潜意识信息,创造治疗师与来访者的链接。一套人格发展理论。一门关注潜意识、从深层动力了解人性的心理科学和理论。一个心理学派或心理治疗理论取向。一套系统的心理治疗的方法。通俗地讲,心理动力分析是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工具之一。(社会工作者利用来访者存储于潜意识的童年早期性的影响,能够找得到成年后的情感问题的成因。) 心理动力理论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1.精神结构的地形学说——潜意识理论 2.内驱力理论和本能 3.客体关系理论 4.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理论 5.人格结构理论 1.潜意识理论——心理分层论 弗洛依德把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份,则是潜意识。他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少部分是意识在控制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由潜意识所主宰,而且是主动地运作,人却没有觉察到,这便是著名的“冰山理论”。 心理分层论1)意识:表层,清醒状态下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2)前意识:浅层,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3)无(潜)意识:深层,被压抑着,很难觉察到。2.内驱力理论和本能1)生本能(Eros) a自我保存驱力:呼吸、吃喝、排泄 b种族保存驱力:性—利比多(LIBIDO) 2)死本能(Thanotos)攻击驱力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他根据生物的观点,即认为生物有自我保护和种族延续两种目的,将本能划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种,后者是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核心。到后期,他认为这两种本能其实可归结为一种,就是生本能,或成为性本能。而与之对立的,是一种破坏本能,或称为死的本能。因此人最基本的本能只有两种:生本能死本能3.客体关系理论客体(object)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客体指的是对我们心理发展影响最为重要的人,通常首先是父母或祖父、祖母辈的养育者,其次是兄弟姐妹。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在他成年后是否具有与他人建立信任和友好关系的能力,取决于他早年生活经历中的客体关系。一个始终能够得到充分并且恰当的关爱的孩子,就能够建立对生活和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能够拥有基本的自信。反之,则容易陷入焦虑和自卑之中。弗洛伊德最初使用客体这一概念时是与内驱力联系在一起的,他把内驱力比作人类心理活动的能量,且这一能量是有指向性的,既指向某一个客体。如,通常一个婴儿的内驱力指向首先是对母亲的,其次是父亲。弗洛伊德将内驱力指向特定客体这一现象叫做心理能量的"投注(Cathexis)",但心理能量不能像物理能量那样直接通过空间投入或传递给外部客体,他所能传递的只是各种各样的想法、记忆、幻想以及感情等心理活动的产物。因此,对某一客体投注越大,这个客体就越重要。4.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理论通过对儿童成长发育过程的观察和回朔成年神经症患者的童年经历,弗洛伊德将个体心理发展与生理功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发现了无论在任何文化背景或任何种族中都共有的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心理结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1)口欲期( 0一1岁):弗洛伊德将婴儿期称为口欲期。(2)肛欲期(约2—4岁):弗洛伊德把精神结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称作“肛欲期”。 (3)俄底浦斯情结期(4-6岁),又称性蕾期或性器期(phallic stage)。 5.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晚年又进一步修正了他的潜意识学说,提出了人格结构的理论。他用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结构来阐述人的精神世界。 本我/新生儿出生时自我/出生后发展超我/4岁后逐步形成 原始本能协调本我与超我社会道德、法律以及良心 快乐原则现实原则理想原则 自我的防御机制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带来真正的成功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心理动力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发现、解释潜意识;提供了一套心理治疗方法;对人类行为增强了解释力。局限:泛性论;过度强调生物学因素,忽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决定论思想不符合现代科学。 1

精选-《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3、古典社会学理论有哪三大传统?

社会学基本理论

社会学基本理论 一、社会概述 1、含义---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其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实名而非实体。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的实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2、特征---社会是有组织、有文化的系统;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任何社会发展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社会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社会具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的机制”。 3、类型---根据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分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人类学划分为原始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社会存在方式划分为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从社会整体结构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 4、德国经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会。公社社会指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上的社会。社会是指绝大多数社会关系是建立在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基础之上的。 5、孔德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与实证主义阶段。

二、文化 1、含义--指某一民族或群体代代相传的、共享的整体生活方式,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特色的长期凝结和传承下来的思考行为方式及结果。 2、基本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规范 3、特性--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与创造出来的;文化石后天习得的;文化石共有的;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具有普遍性;文化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文化有多样性。 4、文化特质--一组文化的组成要素。 5、文化从--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性。 6、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7、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共同文化与差异文化。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站主导地位的、由大多数人共享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仅作为社会上一部分群体所接受或特有的文化。 8、文化共同性来源有四个要素:物质上的相似性、生活上的相似性、人类环境资源的限制与影响、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9、功能--文化石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促进社会行为有了系统的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10、文化分析中的种族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与标准来衡量别的文化,认为自己的文化石最优的。利:增进群体内的团结,减少团体内冲突,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位以及 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学研究 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 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活的观 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文献就 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工检索 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来选 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 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 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学 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遇到的 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社会学基本原理

社会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是对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 二、发展过程:创造人:孔德(法国)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提出的。 实证主义者:孔德、斯宾塞(英国)、马克思、迪尔凯姆 人文主义者:韦伯(德国) 三、分类: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进步、发展。 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秩序、稳定。 迪尔凯姆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四、社会学研究的方式: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 五、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1、功能论视角:部分对整体的作用,以此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主要用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 2、冲突论视角: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斗争的生活现象。社会各部分是冲突的, 秩序是冲突的结果: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处在极其破坏之中,社会秩序源于社会一部分统治另一部分,是力量与强制产物。 3、互动论视角:如何行为感兴趣,而对人们的思想和感觉感兴趣,探索人们的动机、目标 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六、社会学的应用价值: 社会学与社会:评估研究、社会实验、政策取向的社会调查、社会预测、社会检测与描述五种类型。 参与社会化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能为社会工作、行政、企业管理提供所需的知识,能为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预测。 第二章、社会结构 一、含义: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模式。 在社会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而在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二、组成部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区、社会分层和社会制度。 三、社会地位:先赋地位:通过血缘和世袭的方式获得的地位。 自致地位:后天努力而获得的。 四、社会角色:对某种社会身份的期待。 占有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 第三章、社会角色 一、内涵: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 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是一套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行为模式。 3、是人们对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4、是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 二、角色集:一个人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类型:

北师大普通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普通心理学(辅)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 一、心理学的定义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2.什么是科学 (1)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辞典) (2)科学是由系统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 (3)实证性研究方法的特点:数据驱动;客观性;验证性和系统性 3.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是一门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的目的 (一)科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二)心理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或心理现象 三、心理学的分支 (一)基础心理学 探索人类行为与心理历程变化的原理原则 (二)应用心理学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节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一)哲学 1.理性主义(柏拉图) (1)一切知识由天赋而来 (2)真理来自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2.经验主义(亚里斯多德) (1)没有天生的观念 (2)通过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可以获得知识并通向真理 (二)生理学 缪勒: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说 赫尔姆赫兹: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费希纳:刺激强度与心理感受的关系 布洛卡:大脑的语言中枢 (三)生物学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 二、科学心理学的产生标志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科学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七大流派 (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确定构成心理活动(意识)的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合成为复杂心理活动的基本法则 3.基本方法:内省 (二)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卡特尔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人的心理如何帮助人们适应生存环境(心理的功能) 3.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对于应用的关注;对于个体差异研究的关注(三)格式塔学派

社会学原理复习完整

社会学原理(2018上)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简述题(每小题6分,30分) 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社会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含义: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等基本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是社会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社会运行论) 首次提出:1838年,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社会学之父”) 糅合(社会哲学)——独立(研究社会现象) 哲学思辨——实证研究(实证知识) 一般社会哲学——专门具体科学 2.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提出和界定问题 (2)回顾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3)进行研究设计:研究路径、方法与具体计划 (4)收集数据、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阐明研究发现:新发现及其解释 (7)得出研究结论:概括性、完备性与有效性 (8)发表研究成果 3.社会互动概念的基本内涵 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特定情境与背景下通过信息传递而

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 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4.社会网络概念的基本内涵 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乃至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是社会关系的交织 在社会网络中人们共享某些社会资源或观念,但关系一般不如有组织群体那么严格、规范社会网络具有多重性与交迭性 5.社会分化概念的基本内涵 特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角色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角色的过程;是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 6.社会保障概念的基本内涵 含义:就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 有的国家在上述基础上,另外提供一些面向全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意义:有助于平等、公正、稳定、社会发展 7.社会角色概念的基本内涵 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特定身份人士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8.科层制概念的基本内涵 (1)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遵章办事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2)是韦伯提出的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结构模式,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的典型设计方式 (3)主要特征:明确的分工;明确的职权等级、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公私关系分离;为事

期末复习心理学研究方法

1.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 1)掌握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开阔心理学研究思路 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 4)初步学会做研究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把心理现象放在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中去考察,并且要用系统方法去考察。系统性的研究有助于把支离破碎的研究结果统一起来,形成对心理现象全面系统的理解。 3.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对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心理学中贯彻客观性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一定外部条件(2)选择合适的行为指标(3)确定心理现象的生理指标 4.科学研究的特点 1)目的性:科学研究是以研究课题为中心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2)创新性: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和他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3)系统性:科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组织管理都是一个系统。 4)控制性:科学研究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活动。 5.科学研究的目的 1)描述对象的状况 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 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4)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 6.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是: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使科学研究进入高一级水平。可见,科学研究是归纳和演绎的整体循环。 7.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 任何学科都有其方法论体系,此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1)研究的总体指导思想:一般为一种哲学思想或哲学方法论。主要有现象学、实证主义、释义学(西方);辩证唯物主义。 2)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文献综述法、实验法、模拟法。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通用方法。 8.实验研究是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9.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思路:归纳和演绎。 10.心理学理论有大型、中型、小型之分。目前心理学没有公认的大型理论体系,但出现过多种中型理论体系,如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当代心理学理论以在某些领域提出的小型理论为主,对这些小型理论的整合显得尤为迫切。 1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大样本范式和小样本范式(概念、优缺点) 1)大样本范式: ①定义: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被试,对他们进行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检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 ②优点:被试代表性好,有比较好的外部效度,能够克服系统误差。 ③缺点:研究不够深入,无法研究特殊被试。 2)小样本范式: ①定义:对少量被试进行大量的心理测定,能够对其心理活动开展有效的研究。 ②优点:研究比较系统、深入。

社会学理论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40分) 1.文化物质2。群体内聚力 3、角色冲突4。人格 5、性存在6、有机团结(杜尔克姆) 7.镜中我(库利) 8。情境定义(托马斯) 9、扩散性-----专一性(帕森斯) 10、权威结构(达伦多夫) 二、简答题(第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我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特点 2.简述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及其形式的基本条件 3.简析马克思“阶级论”与帕雷托“精英论”之间的关系 4.简述布劳“社会交换”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同“经济交换”的差异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列举当前我国“社会越轨”现象的主要表现。并选用适当理论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2、试用社会学有关理论分析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理性化”增长的主要表现及其蕴含的问题 05年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40分) 1、EAP方案 2、东亚福利模式(Asian Welfare Model) 3、社会工作督导 4、选择性福利供给 5、社会排斥 6、第三条道路 7、反移情

8、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 9、小组工作 10、社会救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析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联系与区别。 2、简述社会工作者在助人关系中需要扮演的主要角色。 3、简述福利国家的基本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社会学专业试题 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功能主义 2、性别角色 3、文化堕距 4、集合行为 5、标签理 论6、泰罗制 7、迟发展效果8、社会解组(杜尔克姆) 9、实证(孔德)10、价值合理性行动 二、简述题 1、科层制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2、简述中国社会失范的表现及其成因 3、社会学对“权力”的性质及其作用的主要观点。 4、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各自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三、 1、用相关理论结合中国转型社会分析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2、用相关理论并结合实例分析中国现代风险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3、阐述结构功能论和符号互动论对“结构”和“行动”之间的关系的解释模式的不同,并谈谈你的看法

企业社会责任-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理论解析

企业社会责任: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理论解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民众社会化意识的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以社会效益的实现为基础,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文章从社会学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深层次理论思考。从社会交换论、社会冲突论、新发展观理论层面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动机、人本原则与文化内力进行深入解析,阐明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根本途径是构建企业责任文化。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交换论;社会冲突论;企业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即sa8000的制定,全球企业责任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高潮。企业责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界认为企业最主要的责任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经营中追求利润最大化[1],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企业社会责任概念逐渐凸显,之后经历了逐渐充实、完善的过程。 国内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尤其90年代中期以后关注越来越多。国内学者从诸多角度(包括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对我国各类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发展状况、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企业社会责任建构的对策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拟从社会学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深层次的理论解读,追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阐明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 一、社会交换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必然 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的中国,次级群体的社会功能日益凸显。企业作为社会中重要的次级群体,承载的社会功能日益增多。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成员,已经深深地嵌入于特定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环境、资源关系之中[2]。社会性也是企业的重要属性。从这一层面来讲,企业的发展是经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也就是说,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以社会效益的实现为基础,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社会交换理论将人际及群体关系视作为理性的交换关系,用来交换之物不仅仅包括有形的实物,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的资源,如情感、服务等。乔治·霍曼斯主要从个人层面来建构交换理论,他强调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人的行动或是为了获得报酬,或是为了逃避惩罚;人在进行行动选择时,“行动结果对他越有价值,就越有可能执行这个行动”[3]。企业作为社会主体,其行为也同样遵循着这一价值原则。 企业作为社会成员,与社会及其他成员进行着社会互动,从一定程度来讲,这种互动就是一种交换行为。如企业把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以赢取消费者的认可,使之成为企业固定的消费群;再如企业为员工提供及时、公平、合理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为了安抚和吸引员工,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业绩。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卡罗尔(1991)曾将企业社会责任用金字塔形式来表示,自塔基

社会学试题整理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 名词解释: 1. 初级群体(库利) 初级群体的属于引自斯莫尔和温森特1894年所著的《社会研究导论》一书。库利将个人每天臵身其中的初级群体,如家庭、儿童游戏群伙、邻里和其他类似的社会群体成为“人性的摇篮”和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他认为,“我所说的初级群体,其特征是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它们在许多意义上都是初级的,但主要在与他们是形成个人社会性与社会理想的基础。”在他看来,正式在初级群体中,个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属于社会,并且了解到人们具有的共同思想,从而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会理想。他同时指出,在初级群体中不仅有和谐,也有竞争、倾轧和仇视。初级群体不依赖于大社会,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社会的精神。 2. 镜中我(库利)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有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 ①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②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③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这是自我反映的阶段。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定的联系。他认为问题不在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与他的群体论相一致,他假定:“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真实的是,人的生活可以从个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从社会的,即总的方面去考察。”他的这种认识与极端原子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而以相互作用或相互渗透作为社会学研究的特征。 3. 价值中立性与价值相关性(韦伯) 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出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后,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在通常情况下,研究者根据其所在社会中人们所持有的一般文化价值,选择经验中的某一部分题材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特定时代的价值目标对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探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十分以上喔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 (1)孔德(社会学之父)将社会学居于科学最高层次;“秩序”和“进步”是他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代表 (1)涂尔干: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②社会团结理论;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 (2)韦伯: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②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3.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 4.结构功能论 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其AGIL功能分析图式是理解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出显功能与潜功能。 5.冲突理论 (1)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最早、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2)辩证冲突论:德国达伦多夫--《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6.交换理论:霍曼斯提出,布劳修正--《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7.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默和戈夫曼。 8.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 9.艾尔弗雷德·舒茨--奥地利--创立现象学社会学。 11.“五脏六腑”--费孝通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 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以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为代表。 2.人文主义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基本观点: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2)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立足于微观层面,研究社会现象。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基本观点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4.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1)后实证主义--20世纪后期,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占主导地位。 (2)新人文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欧洲兴起的新人文主义,又称新韦伯主义。 (3)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4)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对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心理学研究方法试题

1. 在进行两个平均数差异的检验时,需要考察哪些因素?答: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就是对两个样本平均数之 间差异的检验。进行两个平均数差异检验时,需要考虑的条件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考虑总体分布和总体方差,需要注意两个总体方差是否一致;(2)两个样本是否相关以及两个样本容量是否相同等一系列条件; ⑶不同条件下选用不同的公式,不能用错,这是在实际应用中特别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2. 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有哪些潜在的自变量,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答:自变量是指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作、 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所引起的被测者某些心理现象或行 为的变化。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的其余变量称为额外变量,在额外变量中可能会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因素被 称为潜在的自变量。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词频为自变量,反应时间为因变量。而被试间的差异、词频的定性、材料的选择、实验任务、研究设计、实验环境和数据处理方法等都会是潜在的自变量。对于这些潜在的自变量,应以以下方法加以控制:(1)控制被试间差异,应用随机的方式抽取大量水平相近的被试。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可以随机抽取一百二十名大学生作为被试。(2)用一个确定的标准来定性词频,如以字或词在报纸、书刊、教材等语言 材料中使用次数统计而得出。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引起的词频不确定性,可以用大被试量来加以控制。 (3) 材料的选择方面,若以拼音文字为实验材料,拼读规则的运用会使词频效应被低估。所以应选择非拼音类文字,如汉字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由于汉字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实验可将此作为一个自变量加以操纵。(4)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因变量为反应时间,有很多不同的任务类型如命名、判断、再认、补笔等可以用来进行实验。在此实验中, 由于不能确定词频效应究竟发生在字词识别的哪个或哪些阶段,其作用各有多大,所以选择三种不同的任务类型:词汇判断、命名和词汇命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更准确的结论。(5)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为了达到上述(1)、(2)和(3)的控制效果,应把词频和字类型作为组内设计。但为控制不同类型任务间的相互干扰,任务类型应作为组间设计。(6)实验环境应尽量保持恒定。(7)运用计算机呈现刺激并记时。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计算后,再得出结论。以上是对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潜在自变量的控制方法。 名词解释 1. 个案研究:是对单个被试或单一组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个案研究的材料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包括自然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和档案记录等。个案研究是心理学历史最长的研究形式之一,学派时期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就是对一些临床个案观察和分析的成果。一般来说,个案研究是对于单一案例或有限数目的事例所进行的全面、深入和详尽的考察和研究。个案研究还比较重视研究结果对于样本所属总体的普遍意义。个案研究是一种自然观察,它既可以作定性的考察,又可以进行定量的分析。个案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运用观察法,目前最多采用的是参与观察法,即由观察者或研究者直接参与所观察和研究的活动或事件。 2?间接观察:指借助于各种仪器或装置(如录音机、录象机、摄象机、照相设备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3. 实验者效应:我们通常把主试的期望等因素造成的实验偏差称为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本身的个 性特、动机、情绪、或其它细微而无意的行为影响被试,使得把实验目的、结果的期望等也在无意中传递给被试,因而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人们早就注意了这种效应,建议运用标准化的指导语和实验程序,并采用“双盲” 实验以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 4?横断研究:是研究某一个特定点上的几个不同的组(通常是具有不同的年龄)之间的比较。 5.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6. 随机组设计:最常用和简单的消除组间设计各组被试差异的办法是随机分配被试。假设每个被试被分配到某一组的概率是相同的。 7. 纵向研究:是对一组(“群组”,如果这个组比较大的话)被试进行一个较长时期的跟踪研究,如果对这个群体设计一些“特殊的条件”,那么就可以同一个控制组来进行比较。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采用量表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也可以运用提问方式让受试者自由地作出书面回答。 9. 准实验设计:是一种未能完全符合控制额外因素作用的实验设计。 10. 低限效应(地板效应、门槛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出现了低限效应。 11. 访谈法:使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 方法。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它是心理学研 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心理学应用研究中,我们常常用访谈法了解人们的态度、看法、感受和 形,考察被试对这两个或多个物体的不同注视时间(次数、每次时间长短),以判断被试对某一物体的偏好,一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