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金管理六大内控漏洞

资金管理六大内控漏洞

资金管理六大内控漏洞
资金管理六大内控漏洞

资金管理六大内控漏洞之一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持有足够的货币资金是企业运行的基本条件。

对资金营运管控来说,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

营运资金管控整体目标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货币资金的安全性。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资金安全,预防被盗窃、诈骗和挪用。

2、货币资金的完整性。确保企业收到的货币全部入账,预防私设“小金库”等侵占企业收入的违法行为。

3、货币资金的合法性。货币资金取得、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要求,手续齐备。

4、货币资金的效益性。通过合理调度货币资金,在满足企业营运需求基础上,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在建立和实施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中,至少应当强化以下方面的关键控制措施:

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2、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核对、清理应当严格有效,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

3、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有完整的记录,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

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企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遭挪用、贪污和诈骗等案例可以说屡见报端,而这些案例的发生往往与单位货币资金存在内控漏洞直接相关。

典型漏洞一:资金管理职责分配违背不相容职责分离要求

资金管理涉及到资金收入、支出、审批、保管、记录、对账、盘点等诸多职责,稍不注意,可能会导致同一人兼任不相容职责,给资金安全带来隐患。

资金管理职责分配的内控漏洞通常有:出纳领取银行对账单、出纳负责银行对账、同

一人保管所有支付印鉴、印鉴和票据由同一人保管、多个网银U盾由同一人保管、网上银行业务交易的执行与审核授权由同一人操作、负责收款的人兼任会计记录、负责收款的人同时负责核对收款、出纳兼任收付款凭证制单、缺乏独立于保管职责(如现金、票据、印鉴)的人员对资金保管情况进行监督等。

资金管理这方面内控漏洞往往会直接影响到资金安全或资金数据准确性,导致资金挪用、贪污或设立账外“小金库”等行为。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就是出纳人员领取银行对账单这个问题,从媒体曝光的大量出纳人员挪用资金案例中,都可以看到出纳利用领取银行对账单机会,伪造银行对账单,掩盖资金舞弊。

究其原因,企业主要从工作方便角度出发,由于出纳经常跑银行,办理各种收付款,于是便“顺理成章”地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殊不知这种习惯做法存在巨大风险隐患,其实要防范这种风险并不难,只要改由出纳以外的人来负责银行对账单领取和账面银行存款余额核实工作即可,关键是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起来。目前不少银行定期寄送对账单给企业会计主管,并要求企业签字盖章返回对账回执,但如果这项工作仍交给出纳来做,那可能导致风险未得到防范。此外,对于伪造银行对账单舞弊,企业可考虑纸质对账单以外,通过网上银行核实银行存款余额。

【案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计人员卞中,在1995年到2003年的八年期间里,利用掌管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专项资金下拨权,采用谎称支票作废、偷盖印鉴、削减拨款金额、伪造银行进账单和信汇凭证、编造银行对账单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人民币两亿余元。卞中担负着资金收付的出纳职能,同时所有的银行单据和银行对账单也都由他一手经办,使得他得以作案长达八年都没有引起过怀疑。2003年春节刚过,基金委财务局经费管理处刚来的一名大学生上班伊始便到定点银行拿对账单,以往这一工作由会计卞中负责。一笔金额为2090万的支出引起了这名大学生注意,在其印象里他没有听说此项开支。这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找到卞中刨根问底,这桩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的大案也因此浮出水面。

据办案人员介绍:“作为入账凭证,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体现在银行的对账单上,而在基金委,卞某既管记账又管拨款,身份是会计却又掌握出纳的职能,这样就给他实施贪污挪用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比如说他挪出去3000万或者1980万,他把真对账单拿下来自己留下以后,在假对账单里,这笔钱他自己做得根本不体现出来。”“咱们银行对账单,都是从电脑打出来的,既然是电脑做的,卞某也有电脑,他也可以按照那种纸张和程序往下打。”打印出对账单后还必须要加盖银行印章,卞某长期和银行打交道,与银行工作人员之间非常熟悉,有时候银行直接就把印章给他,让他自己盖,这时候卞某就可以一次盖很多。

漏洞识别:梳理资金管理尤其是财务部门职责分配情况,检查职责分配存在不相容职务未分离现象。同时,关注和检查岗位人员休假、出差或离开情况下,职务如何交接,在岗位人员发生临时变动情况下,是否符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典型漏洞二:银行账户管理存在缺失

银行账户管理方面的内控漏洞通常有:银行账户的开立和撤销缺乏必要的授权批准程序;私自设立、变更或撤销银行账户;违反公司规定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公司以个人名义开户,公款私存;银行账户设立及使用不符合法规规定;银行账户开立数量过多;长期不用或失效的银行账户未及时办理销户;未建立银行账户统一台账。

银行账户管理缺失,可能威胁资金安全、降低资金效率或违规遭到外部处罚,企业可从几方面加强控制:

1、严格银行账户开立程序。所有银行账户的开设应符合经营发展需要,不得随意开设,不得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企业应明确规定银行账户开户条件、开户申请审批及办理程序,所有银行账户开立应由财务部门办理,填写银行开户申请,并经过公司高层审批(一般应由董事长或总经理审批),审批程序应留下书面痕迹并存档,对集团公司来说,应当严格限制下属子公司新开银行账户,下属公司开户应报集团审批或报集团公司备案。

2、财务部门应对于已开设未使用或长期不使用的账户及时做出销户处理。银行账户销户按规定操作,经过适当授权并正确反映在会计记录中。销户的银行存款应转入正在使用的银行账户中,并对存、销户凭证及时编制会计记录入账。对已销户的银行账户,应在办理销户后一个月再由经办人员以外的财务人员向银行核实销户情况,确保销户已得到执行。

3、做好银行账户开户/销户情况记录。企业建立银行账户台账,记录银行账户开户/销户情况,并定期与银行核对,确保所记录的银行账户与实际相符。

【案例】私开单位银行账户,财务科长贪挪上千万。2011年10月25日上午,京煤集团地质勘探队计财科原科长刘国斌和副科长周和生,因涉嫌贪污、挪用公款在市一中院出庭受审,涉案金额超过千万。起诉书显示,1998年3、4月,两人擅自将公司账户中的300万公款转出,用于购买国债。随后,又将这笔资金转入两人私设的账户内,并将资金平账后非法占有;1998年11、12月,两人又直接将公司的170万公款和60万公款转入私设账户并平账。此外,两人还于2000年12月,将公司的300万元公款转至某证券营业部,用于购买

债券。后二人将该笔资金转至私设账户内,并平账后非法占有。

此外,检察机关还单独指控刘国斌于1998年5月,将300万元公款转至朋友股票账户内,供其个人使用。后刘国斌将该笔资金平账,非法占有。指控刘国斌、周和生涉嫌挪用公款200万元。两人于1998年3月至9月,将200万元公款转至私设的十个账户内,存入三个月定期,并获取利息1.4万余元,随后两人将钱款归还。

在法庭上,刘国斌认可了全部指控,但他表示,这样做是为单位更好地发展。“1998年国家开始缩减事业单位的拨款”,刘国斌说,为了给单位存一笔钱,以备日后不时之需,才与周和生瞒着单位,私下在银行开设“小金库”。他说,公款并没有落到自己腰包,只是以单位的名义开设了账户,在平账之后将公款隐藏了起来。

刘国斌的律师说,刘国斌以单位名义开设账户,需要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证、财务章、单位开户证明等7项手续,刘国斌除了掌握其中的财务章外,其他都需要经过单位相关部门及领导,所以他不可能在单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开设账户,转移大量资金并自行掌控资金出入。周和生对账户的开立、转账等问题的回答,与刘国斌描述相差无几,唯独一点与刘国斌不同的是,他一直称:“公司的钱太多了,有人让我们把钱藏起来。

检方告诉记者,证据显示单位不知道刘国斌和周和生私设账户,两人将钱款拆借给其他公司并从中获利,至于获利多少,由于时间过于久远,目前已经难以调查,但是这些都不影响对两人贪污罪的定性。此案之所以多年没有案发,是因为刘、周一直掌控着账户,年底单位查账时,账目是平的,所以一直没有被发现。此后,两人已经不在计财科任职。在年底对账时,由于单位无人知道这些账户,所以没有相关人员到银行对账,银行打来询问电话,此事才暴露。

漏洞识别:检查公司银行开户和销户资料,是否齐全和经过适当授权批准;检查公司银行账户台账建立情况,台账信息是否完整,并核对公司银行账户台账与公司账务记录的银行存款明细科目进行核对,检查银行账户使用情况是否符合规定等。

货币资金六大内控漏洞之二

引言: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企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遭挪用、贪污和诈骗等案例可以说屡见报端,而这些案例的发生往往与单位货币资金存在内控漏洞直接相关。

典型漏洞三:货币资金相关票据、印鉴保管不善,使用情况缺乏必要记录和检查。

企业对于有价票据及空白单证如果疏于管理,就会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票据印鉴保管常见漏洞:票据/印鉴使用未经恰当授权;使用情况缺乏登记留底;在空白纸张或单证上加盖印鉴;作废票据/印鉴未妥善处理;网银U盾及密码支付器保管不当。

针对上述漏洞,企业应严格票据日常保管,票据的使用和流转应留下书面记录,譬如建立支票使用登记簿,登记支票号码、开具时间、收款人、金额、领用人等信息。收到外单位交付的票据应留下交接记录,对作废票据应予以妥善处置,加盖作废印章。禁止在空白纸张或单证上加盖印鉴。票据/印鉴的交接要留下书面交接记录。

【案例】上市公司出纳挪用公款炒股案。湖南九芝堂公司出纳梁某,采取偷盖公司银行印鉴和法人章,使用作废的、没有登记的现金支票等方法,在近五年期间先后挪用3000多万元用于炒股。给单位造成损失1137.8万余元。长沙市中级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判处梁某17年徒刑。

漏洞识别:检查企业票据、印鉴是否存放保险柜,是否建立票据登记簿,检查票据登记簿登记内容是否齐全,检查作废票据保管情况,是否存在随意丢弃作废票据现象等。

典型漏洞四:货币资金支付审批程序不够合理。

企业货币资金支付的授权审批权限不合理或程序不清,也是很多企业常犯的毛病,资金支付审批漏洞有:未清晰设置支付权限;缺乏临时授权,导致岗位人员离岗时无法正常办理支付;资金支付相关审核/审批环节欠缺;资金支付审核审批先后顺序不合理;未建立签字人员样本表用于核对签字。

企业资金支付通常要包括以下环节:

1、支付申请。公司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

2、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

3、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

4、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货币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5、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但有些企业在办理资金支付前缺乏出纳以外的会计人员复核或记账,或是先办理支付然后会计进行复核或记账,这会导致对付款无法有效监督,因为此时出纳虽然不记账,但原始单据先到出纳手里付款,再由出纳传递给制单会计,出纳可能会通过压单、变造单据等手段来挪用或侵占货币资金,不能对出纳进行有效的监督;账务处理不及时,现金账实差异巨大;另外会计制单时款项已付出,经办人也已离开财务部,制单时发现问题难以更正或与经办人及时沟通,因此,在设计付款流程时应尽量避免这种先付款后复核或制单的现象企业应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审批人应当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案例】某企业规定:为对货币资金开支实行严格的控制,在年度预算内的资金预算,5万元以下的开支由财务处长审批;5万元至20万元的开支由总会计师审批;20万元至50万元的开支由总会计师签署意见,总经理审批;50万元以上开支由董事会商讨决定。

某日,公司采购部门送来付款申请及相关凭证,要求按照采购合同约定用转账支票支付上月采购某种货物的货款6万元。

碰巧当日总会计师在外出差,负责预算内资金支付的出纳小李也因病请假,小李的个人名章和票据经财务处长同意由小王保管,但小王平时只负责日常零星开支和与银行对账,不经手支票开具事务。

因此财务处长答复采购处,暂时无法支付货款。但是采购部说按照采购合同,当日若无法付款,将支付供货方一定的违约金,而且会影响到正常供货,对生产和销售也将带来不利影响,要求财务务必解决付款问题,财务对此一筹莫展。

该案例是企业经常碰到的一个情形,出现该问题的症结是公司制度对临时授权和离岗人员工作交接缺乏明确规定,如果公司都对有明确规定,可由总会计师临时授权,同意先由财务处长代签,出差回来后再办理补签手续,小李职权暂由小王行使权,则可保证资金正常支

付。

漏洞识别:了解企业资金支付流程和审批权限,查看流程设计是否有效,权限设置是否清晰合理;抽查若干资金支付凭证,是否按照要求执行,支付涉及的各项表单要素填写是否齐全和合规;了解企业在人员离岗时如何处理支付要求。

货币资金六大内控漏洞之二

典型漏洞五:货币资金及票据核对、盘点机制缺失。

账账核对、账实核对是防范及发现货币资金舞弊的重要控制手段,企业应由负责账物保管和记录以外的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核对。对有形实物资产(例如现金、票据等)要定期和不定期盘点程序来核实资产的存在性和完整性;对不具实物形态的资产(如活期银行存款、定期存单等)和负债(如贷款)则定期通过询问、函证和对账等方式验证查实。以银行函证为例,只要发生过业务的银行,都应进行函证,即使账面存款余额已为零,函证时不仅要询问存款余额,还要核实有无未入账贷款、有无为他人提供担保等现象。

资金核对及盘点方面漏洞有:未定期和银行对账或对账程序不完善;未对票据及库存现金进行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突击盘点;对账或盘点未留下书面记录;银行余额调节表存在超过一个月未达账项而不及时处理;执行银行对账或盘点职责与资金保管职责未有效分离等。

为此,企业应完善各类涉及资金的银行存款、现金、票据、有价单证、空白单证的对账或盘点,防范潜在风险,例如下面介绍的应收票据挪用案例就是因为企业一直未真正去进行应收票据账实核对,导致票据挪用长达六年之久而未被发现。

【案例】某大型企业每年资金往来达数十亿元,客户付款有不少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公司销售会计收取货款和审核销货提单,如客户支付承兑汇票,销售会计负责收取票据并在ERP系统里登记,更新客户往来账。同时,为票据安全考虑,公司承兑票据实物存放于主办银行的保管箱,会计每天将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放入信封,并在信封上写明票据详细情况,将信封加盖印鉴封装起来。银行工作人员每天上门收取封存的信封并登记签收。公司在使用收到的承兑汇票对外付款时,则从银行保管箱取回承兑汇票,加盖印鉴背书转让给其他单位或委托银行收款。

公司销售会计,在这一岗位工作时间久了,他从中窥探到了一些漏洞,便挪用承兑汇票,挪用手法具体可分两种:

第一种手法是滚动挪用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通过皮包公司办理质押贷款,汇票快到期时则挪用新的汇票将其替换出来。由于开户银行是提供保管箱业务,每次将银行承兑汇票放在信封交给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并不核对信封里的汇票数量和金额,而是只以会计在密封后的信封上填写数字为准,钟某利用这一漏洞,将有的承兑汇票暗地里截留下来,但在交给银行的信封上却记录了该笔汇票,银行毫不知情,以为汇票如数装在信封里。截留下来的汇票钟某拿出来通过皮包公司办理质押贷款,由于公司资金周转量很大,账上始终有一大笔存量的银行承兑汇票,销售会计得以持续地占用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而不被发现。而公司无论是对账还是审计,都只是将公司账面数与银行提供的代保管汇票数核对,挪用公司汇票的行为就一直没有被发现。

第二种手法是将直接盗用银行承兑汇票,将被背书人空白的银行承兑汇票据占为己有。由于很多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客户背书转让给XY化纤公司,但客户在背书时经常都并不填写被背书人名称,销售会计便将这类汇票拿到自己在外与人合伙开设的皮包公司入账,与此同

时,他在公司财务账上则做退票处理,在ERP系统入账后进行冲销。会计主管领导曾经发现ERP系统有大量汇票退回现象,并向销售会计询问原因,销售会计解释说是客户汇票不符合要求,所以退回去了。遗憾的是,领导轻信了他的解释,对这种异常退票现象没有深究下去,未能及早发现其舞弊行为。

按理说,如果公司能严格对账的话,销售会计冲减客户往来账的行为应该是能被发现的,但公司与客户对账时,对期末账面余额为借方的应收账款会主动核对,而对期末余额为贷方的预收账款,认为反正客户不欠自己的钱,并不去与客户核对往来账。公司账面一直有大量的预收账款,销售会计便利用公司制度的不完善,从中混水摸鱼,并得以长期掩盖自己舞弊行为而不被发现。

该销售会计在六年多时间,挪用票据5000多万元都未被发现,直到公司要将其调离该岗位,要求其进行工作交接,挪用票据行为才得以暴露,但已给企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了。

漏洞识别:检查企业银行余额调节表编制情况,是否所有银行账户都编制调节表,查看编制人、复核人是否签名,查看编制日期判断编制是否及时。查看库存现金、票据及空白单证等盘点记录,了解盘点周期和盘点方式,判断是否存在内控漏洞。

典型漏洞六:集团母公司未实现资金集中管控或下属分子公司资金管理失控。

对集团公司来说,资金管理除了本部公司资金管理,还涉及到如何对分子机构资金管控,对下属分子机构资金管理漏洞主要有:未能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未制定统一的资金政策;未编制集团资金计划或资金计划不合理;对分子机构资金情况缺乏有效监督。

无论是资金安全还是提高资金效益角度出发,集团应制定统一的资金管理政策,有条件的情形采用现金池、内部银行或其他方式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并加强分支机构资金计划管理,加强针对分支机构资金活动的事中监督及事后评价,加强针对分支机构资金管理的内部审计。关于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目前已有大量成功案例,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漏洞识别:了解集团下属分支机构情况,对下属分支机构资金管理采取何种管理模式,集团是否制定了统一资金管理政策,对下属分支机构银行账户的开立及日常资金活动是否监控,是否编制资金计划和相关资金报表,检查资金计划执行情况。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企业内部控制的经典案例 --巨人集团的兴衰 一、公司背景 巨人集团曾经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一度在市场上叱咤风云,该企业以闪电般的速度崛起后,又以流星般的速度迅速在市场上沉落了。1989年8月,史玉柱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将其研制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推向市场,赚进了经商生涯中的第一桶金,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成立;1993年7月,巨人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38个,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年初,号称中国第一高楼的巨人大厦一期工程动土,同年史玉柱当选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但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在只完成了相当于三层楼高的首层大堂后停工,各方债主纷纷上门,老“巨人”的资金链断裂,负债2.5亿元的史玉柱黯然离开,巨人集团破产。 二、老“巨人”的衰弱----内部控制的紊乱 (一)内部环境 巨人集团有董事会,但形同虚设。史玉柱手下的几位副总都没有股份,在集团讨论重决策时,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也无权干预史玉柱的错误决策。因此,在巨人集团的高层没有一种权力制约,巨人集团实行的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机制。另一方面,权利都集中在史玉柱一人手中,因此,监事会实质上也无法起到任何监督和制衡的作用。集团的快速扩张,资产规模的快速膨胀,也是的内部的管理变

得浮躁而混乱。同时,巨人集团从几个人发展到上千人,人员素质、组织结构以及企业文化都在不断磨合;由于缺乏规范的基础性内部控制,各类违规、违纪、违法案件,诸如截留、坐支、挪用公款、搞虚假广告等问题屡见不鲜;最终酿成了资金断流、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甚至在危急时刻,“巨不肥”带来的利润还被一些人私分,如此可见,巨人集团的内部环境存在着多大的漏洞。 (二)风险评估 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老“巨人”的债务结构始终处在一种不合理的状态。。在巨人营销最辉煌的时期,每月市场回款可达3 000万~5 000万元。以如此高额的营业额和流动额,完全可以陆续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并逐渐转化为在建项目的分段抵押贷款。但史玉柱一向以零负债为荣,以不求银行为傲。一味指望用保健品的利润积累来盖大厦,这成了巨人突发财务危机的致命伤。到1996年下半年,资金紧张时,由于缺乏与银行的信贷联系,加上正赶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巨人陷入了全面的金融危机。 企业积极管理和应对风险的关键,在于评估风险、量化风险,针对风险根源和计量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巨人集团每一次遇到危机时,都没有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风险进行评估,没有看清楚纯粹风险损失有多大,如何把握机会风险,而仅仅是跟进社会上的热点行业,盲目涉足多元化经营,而导致现金流缺乏,同时缺乏危机意识,最终未能控制好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巨人集团向保健品和房地产行业多元化发展的目标,与巨人集团的管理能力、资金能力和技术能力产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集团公司*0**年职代会精神,确保集团公司各项目标的实现,为“十二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流程化,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集团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集团公司结合实际,对集团公司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专项资金包括: (一)安全费、维简费、折旧费、大修费、科技开发费、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等; (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资源勘探、节能减排等国债

补贴或贷款等资金; (三)纳入集团公司专项资金管理程序的自筹资金。 基本建设及改扩建项目等资金按照《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专项资金计划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足额提取,全额上交;分类管理,统一安排;量入为出,专款专用;厉行节约,提高质量;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积极可靠,留有余地;保障安全,完善系统;兼顾非煤,促进发展;正确处理安全、生产、效益及发展的关系,集中有限的资金,实现重点突破,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发挥整体效益。 第四条规划发展部是集团公司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各单位要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机构,明确一名单位负责人主管,制定本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二章专项资金来源 第五条各单位提取的各类专项资金,实行集中分类管理。 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提取的专项资金交集团公司财务,在内部结算中心设立账户,专款专用; *公司下属单位提取的专项资金交*财务,在内部结算中心设立账户,专款专用; 集团公司其它各直管控股子公司,提取的专项资金统一交集团公司财务,在内部结算中心设立账户,专款专用,资金使用由集团公司财务代付; 资源整合矿井在完成基建、技改工作后,自批复生产之日起,按成本产量在成本中提取维简费用与安全费用,同时按照规定提取折旧费用。财务报表已与集团公司合并的整合矿井将

(完整word版)内控十大漏洞口诀

内控十大漏洞口诀 1、出纳领取对账单,调节余额她来编; 2、领导同志一支笔,事无巨细啥都批; 3、销售业务控制好,没他企业很苦恼; 4、文本制度不可少,流程图表更重要; 5、救火制度频颁布,各自为政把令出; 6、临时休假或出差,无规无律乱安排; 7、笔试面试乃基础,背景调查易疏忽; 8、关键岗位强轮换,带薪休假执行难; 9、成本压缩太过分,内部控制无人问; 10 说一套来做一套,制度如同放空炮。 “出纳管钱又对账,资金挪用不设防 休假出差人手忙,临时安排祸要闯 流水不腐是古训,轮换交接为良方 招人考试加面相,背景不查要遭殃 企业资源个人化,明星法师来当家 控制全靠一支笔,“两院院士”不稀奇 救火制度频频出,东一榔头西一棒 文本制度不可少,流程图表更重要 效率成本挂嘴上,风险存亡放两旁 说一套来做一套,制度如同放空炮”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达到其目标,同时将风险降低至合理范围内,保证企业资产安全,有效防范各种舞弊活动。内部控制的权威人士Adrian Cadbury爵士曾经说过“公司的败绩都是由内部控制失败引起的”,这一点从众多的企业失败案例都得到了验证。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内部控制普遍比较薄弱,有关挪用、侵占或诈骗企业财产的新闻亦屡见不鲜,企业资产和股东权利得不到应有保护,甚至给企业造成灾难性损失导致经营陷入困境。2004年,中航油巨亏、四川长虹对APEX公司超过38亿元的坏账、创维黄宏生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等诸多案例,给我国很多企业敲响了内部控制的警钟。 笔者结合众多内控失败案例和内控咨询工作的经验,归纳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常见的十大问题,希望管理人员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出纳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之所以把这个问题列在十大问题之首,是因为它非常普遍且后果严重,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单位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或虽然意识到了却不以为然,低估了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原理,通常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核、执行与记录、保管与记录,所谓“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就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原理的一个典型运用。货币资金是最容易出现舞弊的一项资产,如果由出纳来负责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出纳就有可能挪用或侵占公司货币资金,并通过伪造对账单或在余额调节表上做手脚来掩盖自己的舞弊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计卞中从1995年到2003年的八年期间里,利用掌管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专项资金下

内部控制制度的十大漏洞

内部控制的十大漏洞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达到其目标,同时将风险降低至合理范围内,保证企业资产安全,有效防范各种舞弊活动。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内部控制普遍比较薄弱,有关挪用、侵占或诈骗企业财产的新闻亦屡见不鲜,企业资产和股东权利得不到应有保护,甚至给企业造成灾难性损失导致经营陷入困境。 企业内部控制常见的十大问题。 1、出纳领取银行对账单并编制余额调节表: 之所以把这个问题列在十大问题之首,是因为它非常普遍且后果严重,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单位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或虽然意识到了却不以为然,低估了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原理,通常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核、执行与记录、保管与记录,所谓“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就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原理的一个典型运用。货币资金是最容易出现舞弊的一项资产,如果由出纳来负责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出纳就有可能挪用或侵占公司货币资金,并通过伪造对账单或在余额调节表上做手脚来掩盖自己的舞弊行为。 80%以上的企业存在出纳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余额调节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从工作方便角度出发,由于出纳经常跑银行,办理各种收付款,于是便“顺理成章”地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余额调节表。殊不知这种习惯做法存在巨大

风险隐患,其实要防范这种风险并不难,只要改由出纳以外的人来负责银行对账单领取和账面银行存款余额核实工作即可,关键是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起来。 2、领导“一只笔” 表明看起来似乎控制很严格,不容易出问题,但事实上这种“一只笔”控制反映了单位内部控制方式的落后。 首先,事无巨细都由领导来审批,囿于时间和精力,领导最后可能疲于应付,分不清主次,审批“一只笔”变成签字“一只笔”而已,控制流于形式。 其次,如果缺乏相关支撑信息,领导无法对收支合理性进行判断,“一只笔”就会失去控制作用,例如经办人员申请购买某种设备,而领导没有该设备经济可行性、价格合理性的相关数据,审批就会演变成一种过场。 第三,领导“一只笔”会造成高度集权,不利于对领导的制约和监督,可能导致fu败。因此,合理的内部控制应当按照重要性程度大小,适当分层授权,逐级审批。 3、过于依赖业务人员企业资源掌握在个人手中,对业务开展失去控制: 企业业务资源完全掌握在业务员个人手中,对企业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企业的业务员一旦跳槽或离职,原有的客户和业务关系也被随之带走,形成企业对业务人员过于依赖的局面。更有甚者,有的企业业务员明地里使用单位各项资源,暗地里为自己或亲友开拓业务、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 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应通过完善制度设计,例如采取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同一笔业务有两人以上共同参与、适当进行工作轮换和加强财务对业务过程的控制等措施,将业务员手中的客户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源,让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附件: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规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服务环境等方面。 第三条专项资金按照因素法分配,地方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预算指标,按照有关要求安排使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中型、小型、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加强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扩大政策受惠面,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效。 第六条专项资金由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管

理。 财政部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和资金拨付,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确定专项资金年度支持重点,印发年度工作通知,建立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系统,审定实施方案,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 第二章支持内容及方式 第七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创建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及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专精特新”发展能力,加强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稳定和扩大就业,开展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挖掘和保护特色传统工艺和产品,发展国家重点培育的产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等。 (二)改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环境。重点支持高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等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质量、管理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服务。 第八条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方式进行支

(完整版)内控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双汇) 1.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曝光,尽管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尿检等检测程序也形同虚设。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产品质量投诉及媒体宣传的工作人员则向记者回应说,原料在入厂前都会经过官方检验,央视所曝的“瘦肉精”事件,公司正在进行调查核实。 与此同时,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严格整改,切实加强监管,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农业部还表示,将在彻查的基础上,责成有关地方和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随后向社会公布结果。 受此影响,15日下午,双汇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跌停,并宣布停牌。17日晚间,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公开声明:要求涉事子公司召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处理。据了解,截至3月17日,已经控制涉案人员14人,其中养猪场负责人7人、生猪经纪人6人、济源双汇采购员1人。对于双汇发展的投资者来说,不幸只是刚刚开始,复盘后的双汇发展更是连续两天跌停。 瞬时间,双汇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肉制品企业,“瘦肉精”事件令双汇声誉大受影响。继三鹿之后,又一国内重量级公司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要求:请结合该案例,试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并阐释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案例分析题1答案(双汇) 1.分析提示: (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可见,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多方实施,为了多方利益的一个过程。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存在重大盲点或漏洞,才造成了目前这种境况。形同虚设的检测程序只会成为不法分子的通道,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可缺少,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牺牲企业长久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真正为企业、为更多利益相关者带来真实的益处。 (2)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双汇拥有18道安检程序,却没有对瘦肉精的检验,让其内部控制程序形同虚设。这说明从企业管理层内部就有漏洞和弊端,管理水平需要提高。严格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促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防范企业经营活动偏离企业目标的一切可能性。正是在安检这个最重要的风险防范点上出现了问题,才造成双汇成为了众矢之的。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任何的差错都会得到很好的监控,更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和损失。 (4)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在整个瘦肉精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

资金安全管理及内控制度建设和

资金安全管理及内控制度建设和 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为规范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确保公司的资金安全,促进公司健康稳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江西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辖区内金融机构资金安全隐患排查及内控建设的紧急通知》等法律、法规、制度的要求,结合《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且对照标准条件,进行自我审查。 资金管理 (一)、公司全部资金的管理 公司全部资金的管理分为营运资金管理和货币资金管理两个方面。公司全部资金的管理由财务部负责。 (二)、营运资金管理主要是计划管理和安全管理,财务部负责核算并每月向总经理提供公司资金来源、资金运用、业务可用资金数额等情况,总经理据以安排公司业务的开展。 当业务已运用资金占公司全部营运资金达到80%时,即业务可运用资金低于公司全部营运资金20%时,财务部应专题向总经理报告,总经理须安排业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渠道去融入资金,同时应密切监控业务部门拟办理贷款发放的笔数和金额,防止超可用资金数额发放贷款。 当业务已运用资金已占满公司全部营运资金时,信贷业务部应停止发放贷款,但对客户的借款申请可以照常受理,选择好的优质客户向合作的银行推荐,为银行营销贷款。对满足不了需求的客户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每月初五日内,信贷业务部应编制“本月贷款到期收回情况表”报送总经理及财务部,并做好贷款收回和发放的衔接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货币资金管理以安全性、合规性为主要内容,坚持“保障经营,厉行节约”的原则,做到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 1.货币资金必须集中由财务会计部统一管理,所有货币资金收支都必须纳入财会部门 统一核算。其他任何部门未经财会部门授权或委托,不得擅自办理收付业务和开具各种收款凭据和发票,不得设立“小金库”。 2.银行帐户的开立,必须符合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帐户管理办法》关于银行帐户管理 的规定。未经财会部门批准,不得开设银行帐户,不得公款私存,不得出租借银行帐户。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文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文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的以工代赈资金依照发展改革委制定的有关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全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 到大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有关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国有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场(以下简称各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 本办法所指扶贫对象是指根据中央扶贫标准、地方扶贫标准识别认定的农村贫困家庭、贫困 人口。 第三条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使用方向分为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扶贫贷款贴息资金。 第四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的以工代赈资金依照发展改革委制定的有关以工代赈管理办法 进行管理。 “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依照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的有关“三西”农业建设专项 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和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的管理,由财政部分别 会同国家民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根据资金用途的特点,依据本办法另行规定。

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根据资金用途的特点,依据本办法另行规定。 第二章资金预算与分配 第五条中央财政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精神,依据减贫工作需要和财力情况,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地方各级财政根据各地减贫工作需要和财力情况,每年预算安排一定规模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规模。省级财政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应达到中央补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的一定比例,有关资金投入情况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因素。 第六条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投向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村,其中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坚持向西部地区(包括比照适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贫困地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边境地区和贫困革命老区倾斜。 第七条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按照因素法进行分配。资金分配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地扶贫对象规模及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人均财力、贫困深度等客观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客观因素指标取值主要采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政策性因素主要参考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中央对地方扶贫工作考核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评价情况等。 地方各级财政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应主要采取因素法分配,资金分配的因素及指标取值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三章资金使用与拨付 第八条各地应按照国家扶贫开发政策要求,结合当地扶贫开发工作实际情况,紧密围绕促进减贫的目标,因地制宜确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各地确定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必须遵循如下基本方向:

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

内部控制的10种方法 《会计法》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要求,并提出会计工作中职务分离、重大事项决策与执行程序、财产清查和定期内部审计等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从其实质内容来讲,就是要加强各单位的内部控制。其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要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只有在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内 部控制方法才能真正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 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研究和运用内部控制的各种方法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一、组织规划控制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企业组织机构有两个层面:一是法人的治理结构问题,涉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的设置及相关关系,二是管理部门设置及其关系,对财务管理来说,就是如何确定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由此产生集权管理和分级管理的组织模式。职务分工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分离。所谓不相容职务分离是指那些由一个人担任,即可能发生错误和弊端又可掩盖其错误和弊端的职务。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财产保管职务、会计记录职务和审核监督职务。这五种职务之间应实行如下分离:(1)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2)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分离。(3)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4)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5)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 要建立健全组织规划控制,目前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设立管理控制机构。例如,目前有些上市公司中依据自身经营特点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价格委员会、报酬委员会等就是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有益尝试。机构设置因单位的经营特点和经营规模而异,很难找到一个通用模式。比如设立价格委员会的企业大都是规模很大、采用集中采购方式且采购价格变动较大的企业,这些企业设立价格委员会能够有效加强采购环节的价格监督与控制。再比如,对于规模大、技术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企〔2012〕96号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企[2012]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为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现将修改后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规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服务环境等方面。 第三条专项资金按照因素法分配,地方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预算指标,按照有关要求安排使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中型、小型、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加强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扩大政策受惠面,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效。 第六条专项资金由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管理。 财政部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和资金拨付,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确定专项资金年度支持重点,印发年度工作通知,建立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系统,审定实施方案,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 第二章支持内容及方式 第七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创建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及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专精特新”发展能力,加强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稳定和扩大就业,开展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挖掘和保护特色传统工艺和产品,发展国家重点培育的产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等。 (二)改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环境。重点支持高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等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质量、管理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服务。 第八条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方式进行支持,每个企业或单位(以下简称项目单位)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支持方式。 第九条专项资金无偿资助的额度,每个项目一般不超过200万元。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的额度,按照项目贷款额度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确定,每个项目一般不超过200万元。 对改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环境项目的支持额度最多不超过400万元。 第十条同一年度,每个项目单位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专项资金不再重复支持。 第三章申请条件及申报材料

资金管理六大内控漏洞

资金管理六大内控漏洞之一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持有足够的货币资金是企业运行的基本条件。 对资金营运管控来说,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 营运资金管控整体目标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货币资金的安全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资金安全,预防被盗 骗和挪用。 2、货币资金的完整确保企业收到的货币全部入账,预防私设“小金库”等 企业收入的违法行为。 3、货币资金的合法性。 货币资金取得、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要求,手续齐备。 4、货币资金的效益性。 通过合理调度货币资金,在满足企业营运需求基础上,发挥 资金的最大效益。 在建立和实施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中,至少应当强化以下方面的关键控制措施: 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2、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核对、清理 应当严格有效,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 3、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有完整的记录,银行预 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 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企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遭挪用、贪污 和诈骗等案例可以说屡见报端,而这些案例的发生往往与单位货币资金存在内控漏洞直接相关。

典型漏洞一:资金管理职责分配违背不相容职责分离要求 资金管理涉及到资金收入、支出、审批、保管、记录、对账、盘点等诸多职责,稍不注意,可能会导致同一人兼任不相容职责,给资金安全带来隐患。 资金管理职责分配的内控漏洞通常有:出纳领取银行对账单、出纳负责银行对账、同一人保管所有支付印鉴、印鉴和票据由同一人保管、多个网银U 盾由同一人保管、网上银行业务交易的执行与审核授权由同一人操作、负责收款的人兼任会计记录、负责收款的人同时负责核对收款、出纳兼任收付款凭证制单、缺乏独立于保管职责(如现金、票据、印鉴)的人员对资金保管情况进行监督等。 资金管理这方面内控漏洞往往会直接影响到资金安全或资金数据准确性,导致资金挪用、贪污或设立账外“小金库”等行为。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就是出纳人员领取银行对账单这个问题,从媒体曝光的大量出纳人员挪用资金案例中,都可以看到出纳利用领取银行对账单机会,伪造银行对账单,掩盖资金舞弊。 究其原因,企业主要从工作方便角度出发,由于出纳经常跑银行,办理各种收付款,于是便“顺理成章”地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殊不知这种习惯做法存在巨大风险隐患,其实要防范这种风险并不难,只要改由出纳以外的人来负责银行对账单领取和账面银行存款余额核实工作即可,关键是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起来。目前不少银行定期寄送对账单给企业会计主管,并要求企业签字盖章返回对账回执,但如果这项工作仍交给出纳来做,那可能导致风险未得到防范。此外,对于伪造银行对账单舞弊,企业可考虑纸质对账单以外,通过网上银行核实银行存款余额。 【案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计人员卞中,在1995 年到2003 年的八年期间里,利用掌管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专项资金下拨权,采用谎称支票作废、偷盖印鉴、削减拨款金额、伪造银行进账单和信汇凭证、编造银行对账单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人民币两亿余元。卞中担

内控漏洞案例

不相容职务不分离案例 案例一 2004年10月19号,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金管理处会计卞中涉嫌贪污挪用公款2.2亿元的巨额资金一案,卞中被判死缓。这也是北京市建国以来涉案金额最高的一起职务侵占案件。 卞中在1995年到2003年长达8年的时间里,贪污挪用公款2.2亿元。其中的一个手段就是做假的银行对账单。 作为入账凭证,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体现在银行的对账单上,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金管理处,卞中既管记账又管拨款,既是会计又是出纳,这样就给他实施贪污挪用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而除了做假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卞中能够控制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了。这个基金委它负责全国所有科研项目资金的资助,所以它的金额非常大。自然科学基金每年拨款规模高达20多亿元,但实际控制这笔巨额基金流向的却只有财务局下属资金管理处的三名财务人员。卞中实际上不仅仅只负责登记账目,他还包揽了整个自然科学基金的拨款工作,就连财务局局长的人名章和支票他也可以很轻易地拿到,这样的职权早就超越了一名会计应有的权限。

案例二 “全国电子工业系统劳模”、“桂林市劳模”、“桂林市优秀厂长(经理)”、“杰出青年企业家”,这许多的光环一度使曾庆坚成了广西桂林市企业界风光一时的人物,也使他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稳坐在桂林市无线电二厂厂长和党委书记的位置上。 然而,2005年8月12日,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宣判会,宣判曾庆坚利用职务之便,采取重复报账、虚假报账的方式,贪污所在企业公款共计人民币76万元,贪污数额大,并且拒不退赃,犯罪情节严重,应酌情从重处罚,判处曾庆坚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赃款人民币76万元,上缴国库。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纸因贪污罪而判无期徒刑的判决书,让曾庆坚曾经拥有的光环支离破碎,从一名“优秀厂长”沦为阶下囚。 分析曾庆坚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在原材料采购管理上,大宗材料采购权全由曾庆坚一人包办,购销合同签订权、付款权以及原材料价格制订权也全由他一人掌管;曾庆坚一人独揽了所有原材料价格确定权、采购和付款等业务,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企业的账户就相当于曾庆坚的“私人金库”,他可以随意调动任何数额资金。

内控经典案例系列

内控案例专栏系列一:促销活动中的舞弊防范与内部控制 一、案例简介:促销存漏洞,一人独得200个特等奖 据媒体报道,重庆某知名电器连锁公司广告宣传部主管王某,在一年多时间里创下了一个“中大奖”的纪录:从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他一人先后狂中200个特等奖,独得奖金79万多元。 然而,王某之所以能疯狂中奖,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在自家公司开展的有奖促销活动中欺上瞒下,假冒顾客名义领奖。该公司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刮刮卡刮奖促销”活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直返现金4999元的特等奖。奇怪的是,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公司30多家门店接待了成千上万名顾客,也有人中过奖金额度比较低的奖,却没有一名顾客刮中过特等奖,200个特等奖就此“不翼而飞”。一方面,顾客对特等奖迟迟难现充满疑惑,另一方面,该公司却一直在为并不存在的特等奖“埋单”──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几名顾客中了特等奖的资料传来,相关材料也很完备,公司便一直按规定给予了报销。 直到2008年12月,公司在一次审核过程中,发现一些特等奖领奖人购物发票上的姓名和领奖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不一致,奖金有被侵占的嫌疑。公司广告宣传部主管王某因有重大嫌疑,经公司监察部询问,他向公司总经理承认了自己冒领奖金的事实。 按照常理,要独揽这些特等奖,王某起码要通过三道关卡:一是要在众多奖券中,准确摸清楚哪些能中奖;二是要设法防止这些“特殊奖券”被投放到各个分店,以免流入顾客手中;三是向财务部门冒领奖金时,必须提供中奖人的购物凭证和身份证明,并成功通过上级的审核。 巧合的是,这些关卡看似难以逾越,实际上的“把关权”却都掌握在王某手中。这才导致他私吞大奖如探囊取物。记者采访获悉,这批“刮刮卡”的奖券是由河北省一家印刷厂统一印制的,王某恰恰负责联系印刷厂。他以“方便分配奖券”的名义,要求印刷厂把特等奖券和其他奖券分开,就此成功地把特殊奖券“挑”了出来。他再利用自己投放奖券的权力,把特等奖券全部扣留,一个也没有投放到分店。 按照规定,分店的中奖顾客信息和报销费用也必须经过王某审核。政法机关办案人员介绍,王某收集了一大批顾客的购物发票复印件,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弄来了一些身份证复印件,以“他人代领”的名义,炮制了一批“中奖材料”,分批向公司财务部冒领奖金,连连得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王某作为企业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之所以能轻易地侵吞奖金,关键在于他一手握着奖券的发放权,另一手握着领奖的审核权,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监督自己”。重庆国美电器公司下属30多家分店尽管有众多员工,对于特等奖“难产”也未必没有疑问,但由于难以监督上级,只能任由王某“疯狂领奖”,直至东窗事发。

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审计方案

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审计方案 为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按照公司****年审计工作计划,对****开展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审计。为确保审计有效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审计目的 通过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查找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促进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加强内部会计监督,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经营目标的全面完成。 二、审计范围 本次审计范围为20**~20**年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可延伸审计其他年度。 三、审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2.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3.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四、审计内容及重点 在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预算管理、

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对外投资、融资等方面的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一)预算管理 1. 预算管理制度建设:企业是否制定预算管理的相关制度,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可行,是否与上级管理部门的预算管理方面的要求一致; 2. 预算编制和审核:预算编制是否遵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审批”的程序;预算是否涵盖被审计单位的所有经营业务活动,重点关注除电费收入外的其他收入是否纳入预算管理;预算审核是否有专业人员的参加;预算项目是否细化,是否存在预算项目过粗,不利于执行和考核的情况(如其他费用支出过大);是否根据年度预算编制月份预算或季度预算;预算审核时是否考虑公司发展目标和资产经营目标。 3. 预算执行和调整:经审核批准的预算是否进一步分解细化到各部门(单位),并形成预算责任体系;是否按照预算目标,并结合实际业务活动逐月编制月度资金预算;是否建立预算管理台账;是否按资金预算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预算外支出是否按照制度规定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预算调整是否经过上级预算管理部门审批。 4. 预算分析和考核:是否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对月度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附件 成都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委发〔2013〕11号)、成都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13〕18号)、成都市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成府发〔2014〕7号)和成都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成办发〔2014〕55号)等有关规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成都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资金。 第三条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划分标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执行。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省、市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遵循公开透明、突出重点、统筹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效。

第五条凡注册且税收解缴关系在我市的中小企业及单位所实施的项目,符合国家和我市产业政策、产业规划要求,符合我市当年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方向和重点,同时,项目的主体企业及单位及时向当地财政部门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报送财务信息和生产运行信息的,可申请专项资金支持。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六条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项目资金审核拨付,会同市经信委组织项目申报、审核,组织绩效考评和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市经信委负责确定专项资金年度支持方向和重点,会同市财政局组织项目申报、审核,组织项目资金专项审计,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和监督检查,会同做好项目资金绩效考评工作。 第七条项目所在地区(市)县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申报。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负责指导项目实施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审核拨付。 项目单位对项目申报资料的真实性、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达产达效等负责。 第三章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式 第八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资金管理循环内部控制程序及底稿

资金管理循环内部控制测试程序表 被审计单位:编制人:日期:索引号: 会计期间或截至日:复核人:日期:页次: 审计目标: 在评价了资金管理循环的内部控制设计有效并被执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下列因素:1.审计成本效益的控制要求 2.注册会计师在判断了仅实施实质性审计程序不足以将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3.通过检查该控制是否在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过程中,能够在不同业务单元及不同时间按照既定设计被一贯执行,从而评价资金管理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4.实现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之目标。 审计程序: 1.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资金管理的主要控制制度是否被执行; 2.观察资金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及特定控制点的控制实践; 3.检查关键控制点生成的有关文件和记录 4.必要时通过重新执行来证实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5.通过追踪资金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以提取对关键控制点控制有效支持的审计证据; 6.根据上述程序的实施,评估控制是否可信赖。

(一)资金管理循环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汇总评价表被审计单位:编制人:日期:索引号:会计期间或截至日:复核人:日期:页次: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重要提示: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 (1)既定内控制度在不同的时间点或不同的业务单元和公司层面未被一贯执行;(2)例外事项的控制点未被一贯执行; (3)有证据表明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 对内控制度执行有效性的评价 评价对象:检查表();询问记录();观察记录() 评价: [简要描述评价过程,发现问题] 评价结论类型: 内控可信赖() 内控不可信赖() [确定实质性测试方案或确定报告意见类型] 部分内控可以信赖() [需要详细描述并确定实质性测试方案]

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十大漏洞

内部控制十大漏洞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达到其目标,同时将风险降低至合理范围内,保证企业资产安全,有效防范各种舞弊活动。内部控制的权威人士Adrian Cadbury爵士曾经说过“公司的败绩都是由内部控制失败引起的”,这一点从众多的企业失败案例都得到了验证。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内部控制普遍比较薄弱,有关挪用、侵占或诈骗企业财产的新闻亦屡见不鲜,企业资产和股东权利得不到应有保护,甚至给企业造成灾难性损失导致经营陷入困境。2004年,中航油巨亏、四川长虹对APEX公司超过38亿元的坏账、创维黄宏生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等诸多案例,给我国很多企业敲响了内部控制的警钟。笔者结合众多内控失败案例和内控咨询工作的经验,归纳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常见的十大问题,希望管理人员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出纳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之所以把这个问题列在十大问题之首,是因为它非常普遍且后果严重,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单位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或虽然意识到了却不以为然,低估了其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原理,通常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核、执行与记录、保管与记录,所谓“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就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原理的一个典型运用。货币资金是最容易出现舞弊的一项资产,如果由出纳来负责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出纳就有可能挪用或侵占公司货币资金,并通过伪造对账单或在余额调节表上做手脚来掩盖自己的舞弊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计卞中从1995年到2003年的八年期间里,利用掌管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专项资金下拨权,采用谎称支票作废、偷盖印鉴、削减拨款金额、伪造银行进账单和信汇凭证、编造银行对账单等手段贪污、挪用公款人民币两亿余元。卞中担负着资金收付的出纳职能,同时所有的银行单据和银行对账单也都由他一手经办,使得他得以作案长达八年都没有引起过怀疑。2003年春节刚过,基金委财务局经费管理处刚来的一名大学生上班伊始便到定点银行拿对账单,以往这一工作由会计卞中负责。一笔金额为2090万的支出引起了这名大学生注意,在其印象里他没有听说此项开支。这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找到卞中刨根问底,这桩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的大案也因此浮出水面。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80%以上的企业存在出纳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余额调节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从工作方便角度出发,由于出纳经常跑银行,办理各种收付款,于是便“顺理成章”地领取银行对账单、编制余额调节表。殊不知这种习惯做法存在巨大风险隐患,其实要防范这种风险并不难,只要改由出纳以外的人来负责银行对账单领取和账面银行存款余额核实工作即可,关键是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起来。 二、领导“一只笔”审批,缺乏完善内控制度和流程保障。 领导“一只笔”,表明看起来似乎控制很严格,不容易出问题,但事实上这种“一只笔”控制反映了单位内部控制方式的落后。首先,事无巨细都由领导来审批,囿于时间和精力,领导最后可能疲于应付,分不清主次,审批“一只笔”变成签字“一只笔”而已,控制流于形式。其次,如果缺乏相关支撑信息,领导无法对收支合理性进行判断,“一只笔”就会失去控制作用,例如经办人员申请购买某种设备,而领导没有该设备经济可行性、价格合理性的相关数据,审批就会演变成一种过场。第三,领导“一只笔”会造成高度集权,不利于对领导的制约和监督,可能导致腐败。因此,合理的内部控制应当按照重要性程度大小,适当分层授权,逐级审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