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妨害法在环境侵权救济中的运用和发展

美国妨害法在环境侵权救济中的运用和发展

美国妨害法在环境侵权救济中的运用和发展
美国妨害法在环境侵权救济中的运用和发展

美国妨害法在环境侵权救济中的运用和发展

王明远

1.概述

英美法中的“妨害”(Nuisance),乃泛指对他人土地利用或享有等权益的各种间接性、非排他性的干扰现象,包括煤烟、灰尘、臭气、噪声、高热、阻碍阳光、污水、电流以及对土地利用造成不便的其他类似侵扰等,至于其性质,总体上乃属于侵权行为之一种。

由于环境侵权的成立并不以土地及相关权益受害为要件,环境损害也不以干扰性的妨害为限,同时妨害并不限于环境侵权,其他如在道路旁边堆放石头致影响通行、开设赌场或妓院致影响邻居心理安宁等,也属于“妨害”,因此环境侵权和妨害并不能完全等同。但妨害概念所包涵的现象甚为广泛,现代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侵权,往往表现为扩大化、严重化的“妨害”1。这就使得“妨害”成了环境法领域中最为常见的侵权诉讼案型2。可以说,在“妨害”概念下,允许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以寻求救济的公共妨害部分以及私人妨害,与“环境侵权”大体相当。而以保持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冲突性利益之间的平衡为其意旨的妨害法,也被侵权法学家Fleming描述为“普通法对环境保护的贡献”3。

妨害可分为公共妨害(Public Nuisance)和私人妨害(Private Nuisance)两种。根据美国法律协会(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所编的1976年《侵权法(第二版)重述》,所谓公共妨害(第821B条),是指对一般大众公共权利的不合理干扰,所谓私人妨害(第821D 条),是指非以侵犯他人土地的方式而干扰他人私有土地的使用和享有的利益。此外,还有一些就其结果而言既是公共妨害又是私人妨害的侵权行为,称为“混合妨害”(Mixed Nuisance)。说它是公共妨害,是因为其损害多数人或社会的利益;说它是私人妨害,是因为其同时造成对私人权益的特别损害。而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现象往往同时影响所在地区的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而构成公共妨害,也可能会影响某些特定人的特别权益而构成私人妨害4。而公共妨害与私人妨害之间的区别依据,乃在于其所影响的是公共利益还是私人权益。如对一两个人乃至几个特定之人造成损害、干扰或不便的溪水污染被认为是私人妨害;而当因污染使公用水体中的鱼类死亡,使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干扰或不便时,其行为就构成了公共妨害5。

依据传统的侵权行为法理论,私人妨害所侵扰的是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和享用权,性质上属于侵权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受害人或受害人的代表提起损害赔偿或侵害禁止之诉;而公共妨害所侵扰的是公众的共同权益或社会的普遍利益,性质上属于轻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有关消除公共妨害的诉讼须由公共官员或检察官代表政府提起;在且仅在原告能够证明其已经因公共妨害遭受了“特殊的”(Special)或“特定的”(Particlalar)损害,其所遭受的损害与公众所遭受的损害属于不同类型的损害时,公共妨害才可以同时构成侵权行为、私人妨害,即属于混合妨害,受害人才得针对该公共妨害提起损害赔偿或侵害排除之诉,此即所谓的“不同类型损害”原则。该法理和制度显然限制了公民个人在禁止或消除环境污染等公共妨害方面的资格和作用,由于地方公共官员和检察官往往怠于行使禁止或消除环境

1参见邱聪智:《公害法原理》,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5-16页,第150页。

2参见J.Gordon Arbuckle,etc:Environmental Law Handbook,Government Institutes,Inc. Rockville,MD,1985 eighth edition,p.10.

3参见Gerry Bates:Environmental Law in Australia,Butterworths,1992 third edition,p.37.

4参见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页。

5参见J.Gordon Arbuckle,etc:Environmental Law Handbook,Government Institutes,Inc. Rockville,MD,1985 eighth edition,p.11.

污染的起诉权,常会导致作为公共妨害的环境污染继续存在而受害人却因缺乏诉讼资格而无法得到法律救济的不合理现象6。

然而,现代妨害法却向着消除公共妨害与私人妨害之间区别的方向发展,尽量抛弃传统的“不同类型损害”原则,不论公共妨害还是私人妨害,均允许受害的个人提起法律诉讼,从而有利于扩大妨害法在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环境侵害排除方面的运用范围7。

2.私人妨害的成立要件

私人妨害的成立要件,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两个方面。

就主观要件来看,美国早期的私人妨害乃以严格责任(即无过失责任)的形式出现的,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识,只要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间具有因果关系即为已足。及至近代侵权行为法过失责任主义法理兴起的18世纪初,始要求私人妨害的成立须以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过失为其要件,即实行过失责任原则。但随着其后产业活动的发展,又受到英国法中赖兰兹诉弗莱彻法理(The Rule of Rylands v. Fletcher)以及美国法中特别危险活动责任法理(The Rule of Liability for Ultra-hazardous Activity)的影响,以致于现今的美国私人妨害法原则上又改采严格责任原则,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可成立私人妨害8。有的判例甚至主张,只要存在“继续性或反复性的妨害”,就可以认为行为人具有侵害的故意,而这种依据客观的侵害事实而非主观心理状态来认定行为人的故意的做法,其实质也是实行严格责任9。至于“环境妨害”(Environmental Nuisance),法院同样是在向“严格责任”迈进10。

就客观要件来看,要求具有损害的“重大性”(Significant)11、侵害的“不合理性”(Unreasonable)以及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三个方面。而判断损害是否具有“重大性”,其标准包括下列三项:其一,须以有实害存在为其前提。换言之,法律对文明社会生活中的微小妨害或混乱并不干涉,如偶然性的臭气、噪声或排烟并不构成私人妨害;其二,损害为有关土地本身的物理状态者,应依据侵害事实加以评判;损害系由土地上的居住、生活或产业活动等所引起者,则应依据社会上一般人的感受程度即“美国人民在其现代文明状态下所理解的人类的一般性舒适”(The ordinary comfort of human existence as understood by the American people in their present state of enlightenment)加以评判,而不能以受害人个人的特殊感受性作为判断标准;其三,损害具有继续性或反复性的,往往被视为“绝对妨害”(Absolute Nuisance),其状态本身即表明妨害“重大性”的成立。由于环境污染多为具有继续性、反复性的权益侵害现象,因此大都具有妨害的“重大性”。另外,关于侵害的“不合理性”,即《侵权法(第二版)重述》第822条(a)所称“无正当理由”的判断,通常应就个案情形,比较衡量原告所受损害的大小和被告加害行为的效用性而定,其具体标准包括损害的程度和性质、受侵害土地的使用或享有形态及其社会价值、受侵害土地的特定使用或享有方法与其场所的性质及其恰当性、受害人避免损害发生的义务、

6参见Gred Winter,European Environmental Law: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Brookfield,1996,p134;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8-69页,第88页。7参见J.Gordon Arbuckle,etc:Environmental Law Handbook,Government Institutes,Inc. Rockville,MD,1985 eighth edition,pp.11-12;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126页。8参见Frederick R. Anderson,Daniel R. Mandelker,A. dan Tarlock:Environmental Protection:Law and Policy,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4,p.53;〔日〕加藤一郎编:《外国的公害法(上)》(日文版),岩波书店1978年版,第16-18页,第115页。

9参见邱聪智:《公害法原理》,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56页。

10参见J.Gordon Arbuckle,etc:Environmental Law Handbook,Government Institutes,Inc. Rockville,MD,1985 eighth edition,p.17.

11按照美国《侵权法(第一版)重述》(1934年)第822条(b)的规定,成立私人妨害的客观要件之一是损害的“实质性”(Substantial),而《侵权法(第二版)重述》(1976年)第822条则将该规定加以删除,而于第821F条规定损害须有“重大性”(原文为Significant Harm)。

加害行为的动机、法律附加于该加害行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价值、加害行为的方法与该场所的恰当性、防止损害结果或避免损害的可能性等12。

惟以社会上一般人的感受程度而非受害人个人的主观感受性作为判断损害“重大性”的依据,实质上是将那些对环境污染异常敏感(Hypersensitive)的人或财产排除在妨害法的保护和救济之外。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律实践已经对该评判依据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修正,其具体表现是:首先,法院在司法实务中注意区别“异常敏感”和“易受损害”两个概念,对“易受损害”的人群(老、弱、病、残等)和财产提供相应的保护和救济。特别是在噪声案件中,法院往往拒绝被告以“异常敏感”为由提出的抗辩,即使不存在对人身或财产的可见伤害,受害人也可因噪声带来的烦恼和不适而获得赔偿;其次,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环境法律法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此保护正常人以及“易受损害”的人群的健康和安全。污染物排放标准也是判断损害“重大性”的衡量因素之一,违反这些排放标准就可能构成妨害13。

另外,在环境侵权救济特别是环境侵害排除之诉中,因诉讼请求往往事关产业活动的存废,其利益衡量的色彩更为浓厚,费用-效益分析(Costs-Benefits Analysis)经常成为判断是否准许排除环境侵害的具体方法。

3.私人妨害的法律救济

3.1概述

在美国,私人妨害的救济方式,可分为普通法(Common Law)上的损害赔偿(Damages)与衡平法(Equity Law)上的侵害排除(Injunction,即禁令)两种。而在以往,受害人乃依据普通法向普通法院请求损害赔偿,依据衡平法向衡平法院请求发布禁令,二者并不相涉,即实行“双轨制”的救济方法。但自从1848年《纽约民事诉讼法》公布以来,联邦法院和各州法院均准许以一诉合并提起普通法上的损害赔偿与衡平法上的禁止命令,即改采“单轨制”的救济方法14。

3.2普通法上的损害赔偿

普通法上损害赔偿的类型,通常包括以下四种:1、仅有一次性的损害,或者损害虽有继续性或反复性,但容易期待被告预防或排除侵害者,仅能就既生的损害请求赔偿;2、损害具有继续性或反复性,且容易期待被告预防或排除损害,又已经提起损害赔偿之诉,但被告并不采取预防或排除损害的措施,致使损害继续或反复发生者,就其后发生的损害,受害人得以新诉请求发布禁令或损害赔偿;3、损害具有继续性、反复性,而又不易期待被告预防或排除侵害者,对于将来的损害,得请求禁止命令,对于过去的损害,得请求损害赔偿;

4、损害虽有继续性、反复性,但依据衡平法上永久的妨害(Permanent Nuisance)法理,得以一诉就过去的损害和将来的损害合并请求损害赔偿。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通说认为原则上包括到诉讼时为止的有关土地使用和享有的一切损害,如原告及其家人生命健康所受损害、财产使用价值或其租金的降低、农作物或营业的减收、使用和享有财产的原告所受的不愉快或不方便的损害以及因妨害而支出的特别费用等。此外,关于将来损害的赔偿问题,《侵权法(第二版)重述》第930条作出了如下规定:“1、维持建造物作为或操作而继续或反复侵害他人土地,且显示将无限期者,该他人得依其选择,在提起过去损害诉讼的同时,就将来的损害请求赔偿。2、如果被告的企业与公共利益有关而不得禁止将来之侵害,法院得依

12参见美国《侵权法(第二版)重述》第821F条、第822条、第827条;曾隆兴:《公害纠纷与民事救济》,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299-301页;〔日〕德本镇:《私人妨害(Private Nuisance)》,载加藤一郎编《外国的公害法(上)》(日文版),岩波书店1978年版,第19-24页。

13参见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127页。

14参见〔日〕德本镇:《私人妨害(Private Nuisance)》,载加藤一郎编《外国的公害法(上)》(日文版),岩波书店1978年版,第30-32页。

自由裁量而命令原告必须就过去与将来的损害,于一诉中合并请求。3、就过去与预期的侵犯的赔偿,包括:a所预期的侵害在侵害情势终止前所致的损害;b以侵害已完成且相当地持久不变时为准而评估的预期的持续损害所致的土地价值的减少,或原告为避免将来损害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15。

3.3衡平法上的侵害排除(禁令)与利益衡量

衡平法上的救济方法,包括永久性的禁令(Permanent Injunction)和中间性的禁令(Interlocutory Injunction)两种。其中永久性禁令包括对现在正在发生的继续性或反复性侵害请求为终局判决的停止或排除,或为了预防将来的侵害而请求为加以禁止的终局判决;而中间性禁令乃是在诉讼终结之前,为了维持现状或变更现状所采取的暂时性救济方式,包括在预备审理之前,为变更利益而发布的危急命令即暂时禁止命令(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和在预备审理之后、判决之前所发布的临时禁止命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两种。

由于对发布禁令特别是永久性禁令之请求的允许往往危及他人活动的存立,特别是在因产业活动造成妨害(企业产生环境污染)的情形,是否允许发布禁令,还涉及经济的总体发展以及公民就业、生命健康、生活环境等公共利益,因此,发布禁令的判断标准远较损害赔偿复杂和严格。一般地,发布禁令的请求须以妨害具有继续性(Continual)、反复性(Recurrent)和不可恢复性(Irretrievable)为其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须由法院基于个案具体情事,通过运用“均衡衡平”法理(The Rule of “Balancing the Equities”),进一步进行利益比较、自由裁量,认为确有排除侵害的必要时始得准许。其所追求的目标,在于维护产业活动、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安宁、生命健康乃至优适环境之间的平衡。尤其是在不涉及受害人生命健康以及重大生态环境利益的情况下,针对产业活动与受害人土地的“无为所有权”之间的冲突,此种利益衡量的方法有其广泛适用的余地,法院一般倾向于通过“部分排除侵害”(Partial Injunction)和“代替性赔偿”即“代替排除侵害的赔偿”(Damages in luie of Injunction)等具有调和性的新法理和新型责任制度而允许产业活动继续营运,从而尽量保护产业的发展,同时不失社会的公平正义16。例如,在著名的“布默诉大西洋水泥公司案”(Boomer v. Atlantic Cement Co.,Inc.)一案中,邻近被告的土地所有者们声称,工厂发出的尘土、烟雾和振动损害了其财产,要求予以禁止和支付损失赔偿费。法院经审理,判决构成妨害,允许支付原告损失赔偿费(18.5万美元),但否决了禁令(从而保住了水泥厂4500多万美元的投资和300多名工人的职位)17。法院正是基于“衡平平衡”的方法,将环境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进行调和、妥协得出了上述兼顾环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判决结果。当然,在环境诉讼案件中,其利益衡量的结果,也有为保护环境利益而牺牲重大经济利益的判决,如1978年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诉希尔”案,最高法院根据《濒危物种法》的规定,为了保护濒危的射水鱼而命令停止建设已经耗费数百万美元巨资的特立科水坝工程18,即其著例。

法院在作出是否准许发布永久性禁令的判断时,通常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应受保护利益的性质;禁令与其他救济方式对于原告的相对适应性;原告的任何不合理的迟延;有关原告的任何不当行为;如果准许发布禁令对于被告,以及如果驳回发布禁令之请求,对于原告可能产生的困苦的比较;第三人及公众的利益;禁令或判决的设计与执行的实际可行性。

15参见曾隆兴:《公害纠纷与民事救济》,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306-307页。

16参见邱聪智:《公害法原理》,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5-16页,第153-155页。17 Roger W. Findley, Daniel A.Farber:Cases and materials on environmental law,west group,1999,5th edition,pp 290-294.

18参见〔美〕R·W·芬德利、D·A·法贝尔著,程正康等译:《美国环境法简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6页;〔美〕乔治·W·普灵:《美国原生态地和自然状态地的保护――联邦有关法律概述》,载《中美环境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页。

而中间禁止命令是否合适,应当就上述的各主要因素,于最后的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请求者,加以决定,而着重应当考虑的是下列特别因素:如果不准许发布中间禁止命令,对原告造成无法恢复的伤害的威胁程度;如果准许发布中间禁止命令,对被告可能产生的后果;原告胜诉的可能性;公共利益。对于继续性、反复性的妨害,经法院依“均衡衡平”法理进行判断,不准许发布禁令的,原告应得到代替禁令的赔偿,此即所谓的“代替性赔偿”,即“代替排除侵害的赔偿”(Damages in luie of Injunction);法院也得就原告请求的一部分,准许发布禁令,而就请求的其余部分,准许代替禁令的赔偿,如禁止工厂在特定时间排放废水,禁止工厂在特定期间内营运,禁止飞机在特定期间内起降,命令工厂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等,此即所谓的“部分排除侵害”(Partial Injunction)19或中间排除侵害。可见,在妨害法中,环境侵权受害人得行使的请求权形式包括完全排除侵害、部分排除侵害、代替性赔偿和损害赔偿。

4.公共妨害的成立要件、法律救济以及原告资格规则的发展

根据美国《侵权法(第二版)重述》第821条B(2),有以下三种情形之一即构成公共妨害:1、对公共健康、公共安全、公共和平、公共舒适或公共便利的重大干预行为;2、成文法、命令或行政法规章所禁止的行为;3、行为人知悉或可得知悉其行为具有继续性、永久性或长久性且其行为对公共利益有重大影响。

而公共妨害的救济,根据《侵权法(第二版)重述》第821条C,针对公共妨害提起请求损害赔偿的个人诉讼,原告所受的损害,必须与一般公众的公共权利受侵扰所致损害的类型不同。如设置路障、妨碍交通,仅属于轻犯罪法处罚的问题,然而如果有人碰触路障而受到损害,则得提起个人诉讼请求损害赔偿。而针对公共妨害提起禁止或消除之诉,原告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具有请求个人损害赔偿的权利;2、具有代表州或有关事项的行政机关或公务员的权限;3、具有作为一般公民的代表或“公民诉讼”(Citizen Suits)中的公民或集团诉讼(Class Action)中的集团的一个成员的诉讼资格。也就是说,在公共妨害所致损害的赔偿诉讼方面,原告资格仍然实行传统的“不同类型损害”原则;而在禁止或消除公共妨害之诉的原告资格方面,已经抛弃了传统的“不同类型损害”原则,仅仅要求达到通常的诉讼资格标准即为已足。

此外,某些州的法律还明确规定个人具有代表公众提起禁止或消除公共妨害的诉讼的权利,如《1970年密执安环境保护法》第2节第1条规定:“为了保护空气、水体和其他自然资源以及公共信托客体,使其免受污染,任何个人、合伙、公司、社团、组织或其他法律实体均得在对据称的违法行为发生地或可能发生地具有管辖权的巡回上诉法院对州、州的分支机关、任何个人、合伙、公司、社团、组织或其他法律实体提起谋求宣告或衡平救济的诉讼”。据此,公民对公共妨害提起衡平法救济之诉不再受传统的“不同类型损害”原则的限制。 由于个人可以针对公共妨害提起禁止或消除之诉,而环境污染多表现为公共妨害,因此公共妨害法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

5.妨害免责事由和加害人抗辩的若干问题

妨害的免责事由之抗辩,除了一般性侵权行为的抗辩事由外,尚有以下几个特殊问题:其一,法律授权与合同授权的行为。在英国法中,对于依据制定法的授权而为合法行为者的原则是,即使因此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也不成立侵权行为。美国法大体上继受了该原则,但在构成妨害的情形,则对其有相当的限制和修正。通说认为,依据法律授权而加损害于财产所有人时,如果损害轻微,固为合法,但对于重大之妨害,却不能免责。因此,基于制定法的授权行为,特别是关于工业或营业的授权行为,原则上须与普通法上权利的行使相调和

19参见美国《侵权法(第二版)重述》第936条第1款、第2款,第951条a.

时,始为合法20。换言之,制定法没有排除普通法的效力,而对于妨害诉讼,污染源经过立法或行政机关的批准以及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的事实并非普通法上可以接受的免责、抗辩事由。如在“威尔逊维尔村诉美国造船商理事会维修公司案”(Village of Wilsonville v. SCA Services ,Inc.)中,虽然被告完全符合政府规章,但法院判定该案既是公共妨害又是私人妨害(即构成混合妨害),发布了一项禁止被告所属的厄斯兰公司(Earthline Corporation)继续在原告村内的营业场地经营的命令,还要求被告把所有的有害废弃物、有毒物质和受污染的土壤都搬走。此外,行为人通过合同取得的污染空气或水体的权利,可以成为对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即许可其财产被行为人污染者的抗辩事由,但某些免除行为人污染责任的合同条款在自动放弃权利方面走得太远,因违反环境权利以及政府的合同政策、环境政策而被法院裁定无效21。其二,与第三人行为的竞合,即复合妨害(Multiple Nuisance)。对私人妨害诉讼而言,被告所提出的与第三人竞合的主张,如环境已经遭受其他污染源的污染或被告并非唯一妨害来源等,并不构成抗辩事由。申言之,在多数私人妨害各自侵扰原告土地及享有的情形,原则上各行为人应各自负责。如果无法对其责任加以分割,各行为人应就全部损害负连带责任;如果可以对其责任加以分割,各行为人应依其对损害发生的作用程度确定责任比例,分别就应分担的部分负责。此外,各个行为人的单独行为虽不构成妨害,但其累积、总合而成为私人妨害的,通说认为各行为人应各自负责。如单个污染源并不能造成污染妨害,而多个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的累积效应导致污染妨害的,尽管原告无法对单个污染源提起诉讼,但法院允许对各相关污染源一并起诉22。其三,原告自身的行为对妨害具有影响。这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形:1、原告的与有过失(Contributory Negligence)。妨害系因被告的过失行为(Negligent Conduct)而生者,得就原告的与有过失提出相应的抗辩;妨害系因被告的故意或鲁莽行为(Intentional or Reckless Conduct)而生者,不得以原告的与有过失作为抗辩;妨害系因非寻常危险的情况或活动(Abnormally Dangerous Condition or Activity)而生者,仅以原告自愿且无正常理由而使自己受该损害之危险者为限,得以原告的与有过失作为抗辩23。2、原告自冒风险(Assumption of Risk),即所谓的“到妨害中来”(Coming to a Nuisance)的情形。对于发生妨害的地区,原告明知有危险且无正当理由而自愿、故意承受危险以致造成损害者,即具有恶意,基于任何人不得因其过错而获益的理论,被告得根据受害人“自我致害”的原则,提出拒绝赔偿或减少损害赔偿额的抗辩24;原告对妨害不知情或虽知情但有正当理由而善意购买或租赁已经存在妨害的地区的土地供居住或使用者,通常仅是法院判断侵害“不合理性”的一个衡量因素,并不影响其要求消除妨害或损害赔偿的权利。其理由是,清洁的空气和对财产的舒适性享受与所有权、占有权一样重要,即使形成妨害时当地尚没有人,其责任人也有停止妨害的义务25。

3、原告怠于减少或避免损害。一旦发生私人妨害,原告应采取避免损害扩大或减轻损害的合理措施,否则被告得提出降低损害赔偿额的抗辩;

4、原告与被告的共同妨害行为。原告与被告共同排放大气污染物以致发生损害者,应由各有关当事人依据其责任比例对损害负

20参见曾隆兴:《公害纠纷与民事救济》,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302-303页。

21参见J.Gordon Arbuckle,etc:Environmental Law Handbook,Government Institutes,Inc. Rockville,MD,1985 eighth edition,p.16,pp.40-41;Gerry Bates:Environmental Law in Australia,Butterworths,1992 third edition,pp.42-43.

22参见曾隆兴:《公害纠纷与民事救济》,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303页;Gerry Bates:Environmental Law in Australia,Butterworths,1992 third edition,p.42.

23参见美国《侵权法(第二次)重述》第821B条(1)-第821B条(3)。

24参见〔美〕R·W·芬德利、D·A·法贝尔著,程正康等译:《美国环境法简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1-52页;J.Gordon Arbuckle,etc:Environmental Law Handbook,Government Institutes,Inc. Rockville,MD,1985 eighth edition,p.25.

25参见J.Gordon Arbuckle,etc:Environmental Law Handbook,Government Institutes,Inc. Rockville,MD,1985 eighth edition,pp.17-18.

责,而不应适用与有过失的有关规则26。

6.结论

为了适应环境污染这一新型侵权现象的救济,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利益,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领域的总体最大化,无论在程序方面还是实体方面,美国妨害法都作出了积极的调整,如环境妨害案件中“不同类型损害原则”的弱化,法院对“利益衡量”与“均衡衡平”法理的采用等。这些做法、制度和理论,对我国环境侵权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完善都具有显著的参考价值。

26参见曾隆兴:《公害纠纷与民事救济》,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304-305页。

环境侵权的特征分析(一)

环境侵权的特征分析(一) 摘要:环境侵权越来越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的特征乃是环境侵权迥异于传统侵权行为的内在根基。本文从环境侵权的主体、对象、原因行为、侵害过程及损害结果等方面对其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侵权行为价值双重对立性潜伏性复合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展开,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将成为今后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新型侵权行为,在我国尚未展开深入、系统研究,有关的立法也不完善。环境侵权的特征乃是环境侵权迥异于传统侵权行为的内在根基。因此,对环境侵权特征的分析,就成为研究环境侵权的首要任务。关于此点,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环境学家金瑞林先生认为环境侵权具有主体不平等、侵害对象广泛、侵害行为具有合法性、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及侵害程度和范围为严重的社会性权益侵害四个方面;陈泉生研究员把“环境侵害”的特征概括为社会性、价值性、间接性、复杂性、多元参与性与缓慢性六个方面;曹明德博士认为环境侵权表现出不平等性、不确定性、潜伏性与复杂性等特征;王明远博士则表述为:主体的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原因行为在价值判断上的社会妥当性、合法性,侵害状态的间接性、连续性、反复性、广阔性和累积性,以及环境侵权兼具私害性和公害性四个方面。 其实,环境侵权作为一个集合性名词,是对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所生权益侵害的总称。而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致人、物损害现象的发生原因、形成机理与结果状态等均有不同。因此,所谓环境侵权的特征,只能是从总体上而言,其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环境侵权形态尚有一定的伸缩性与相对性。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并参酌前人研究之得失,笔者拟从环境侵权的主体、对象、原因行为、侵害过程及损害结果等方面对其一般特征作如下分析: 一、主体: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与不特定性 侵权行为主体分为加害人与受害人,在环境侵权行为中,加害人与受害人大多具有不平等性、不可互换性乃至不特定性。 首先,环境侵权行为两相主体大多具有不平等性和不可互换性。民事主体具有平等性和互换性,是近代民法的两块基石,近代民法的一整套概念、原则、制度、理论与思想,如所有权绝对、私法自治、自己责任与过失责任等,均奠基于这两块基石。在当时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小作坊主,传统侵权行为主体也不例外。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各主体的经济实力相差不大,其作为加害者与受害者的机会也大体相当,因此其地位、位置具有平等性与互换性。而自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与工商业的发达,企业在规模上逐渐大型化甚至巨型化,在工艺技术上逐渐高科技化。为此,企业运作的风险与危险性大大增强,并造成许多事故,如20世纪中叶发生在西方的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在这些事故当中,加害人都为经国家注册许可的具有特殊经济、科技、信息实力和法律地位的公司、企业集团乃至跨国公司,而受害人则多为欠缺规避能力和抵抗能力的普通的农民、渔民与市民。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其主体间显然已丧失了平等性与互换性。 其次,环境侵权主体在特定情况下具有不特定性。现代环境侵权不光是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企业的所谓违法、犯罪行为造成的,有不少是由不特定的多数人的无可非难的日常行为蓄积造成的,如在由汽车排放尾气造成的光化学污染事件及其他复合侵权事件中,要寻找加害人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极为困难的。而就受害者而言,就更加难以确定,如1986年前苏联(现乌克兰)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在事故发生的几周内只有29人死亡,但它却在以后直接或间接造成成百上千的人患上癌症,并使儿童染上甲状腺疾病,并将危及后代人。

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其具体类型

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其具体类型 苗延波 【内容提要】严格责任原则应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之基本归责原则。严格责任与公平责任应共同构成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之二元归责体系,即以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为主,以公平责任为辅,同时,辅之以一系列的创新机制,从而构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有害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噪音污染、能量污染、破坏自然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转基因产品污染等侵权行为,均应列入我国民法典之侵权法编中。 【关键词】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类型 [Abstract]Principle of strict liability should b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iability fixation of tort li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trict liability and fair liability should together constitute tort liability fixation system,namely regarding strict duty(have no the fault duty) as core principle,regarding fair duty as an assist principle,at the same time,assist them with the creative mechanism. Water pollution,air pollution,solid waste,the sea pollution,the harmful and poisonous materi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noise pollution,energy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which result in and turn the gene product contaminative etc should all be included in the tort types of our civil code.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ort liability principle of liability fixation type 一、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严格责任原则应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之基本归责原则 所谓严格责任原则,是指不以行为人的过错,而是以已发生的损害后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判断依据的归责原则。该原则兴起于19世纪末,其价值取向是保障受害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和补偿,以实现社会公平。这一归责原则在工业事故、环境污染、产品责任等方面被广泛采用,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严格责任也并非一诞生就适用于环境污染侵权之中,而是被适用于工业事故中。后来,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害事件频繁发生,使得严格责任很快被引入到环境损害赔偿领域之中。早在1919年,日本大阪碱业株式会社烟囱排放二氧化硫,对附近两名地主及36户佃户的耕地及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受害人在大阪地区裁判所向加害人提出损害赔偿的要求,经过反复审理,大阪地方裁判所于1919年12月27日作出判决:既然造成了损害,无论能否防范也不论加害人是否有主观上的过失,加害人均应对受害人的损失给予赔偿。这个案例是环境损害诉讼中最早适用严格责任的实例。 但是半个多世纪过后,人们重新审视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时,不少人对严格责任原则提出了很多质疑,大有否定其存在价值的趋向。理由主要有:(1)严格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是截然对立的,两者不可能结合适用,不应同时在一个归责原则体系中出现;(2)严格责任原则不具有法律责任所应有的教育和预防作用。严格责任原则在确定加害人责任时,不需要揭示其过错,给社会造成加害人是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负责任的看法。严格责任

谈完善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范文

一、行政救济概述 我们认为,解释行政救济的含义或概念,应包含下面几点 1.行政救济应以行政主体作为或不作为。这里的行政主体包括之职权行政主体,正如有些概念提到的“行政机关”,也包括授权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当作为而不为之,或不当作为而为之或者作为但不合或者作为并且合法。总之,行政作为或不作为已经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带来影响。这些都可以启动行政救济程序。 2.以行政主体进行为辅。对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信访等救济程序,应有行政相对人,主动启动程序,对行政进行补偿。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该因自己的行为而给行政相对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一并处理,否则这个行政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至少说是不完善不健全的。 3.行政救济应是由法律法规规定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信访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赔偿制度、行政补偿制度等;申请、受理、处理、执行各个环节都应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如不符合这一点,某活动即使有救济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作用,也只能是一种活动,尚不能称其是行政救济体系中的一项制度,如行政相对人在权益受损后的揭发、检举和控告行为。 4.行政救济不应是事前救济。救济应是一种补救机制,应有一个需补救的前行为,这个行为是作为或不作为的行政行为。 当前,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总的来说包括六种,即监察救济、立法救济、复议救济、诉讼救济、行政赔偿和补偿救济以及信访救济。监察救济的特征体现在内部性上,只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可以向监察机关申诉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人事处分等内部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监察机关申诉。立法救济则是立法机关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监督,但与公民并无直接的关系。复议救济是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和自我纠错机制,是主要的救济途径之一。诉讼救济是我国最主要的救济手段。信访救济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制度,虽然带有人治的色彩,但是在发挥救济作用方面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认为,所谓行政救济,应是指因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给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带来不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此不利后果进行一系列补救制度的总称。 随着行政权力的日益膨胀,救济制度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具体表现在救济手段的增加、救济范围的扩大、权利人享有的权利要不断增多等方面。当前我国行政救济的现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但最终犹豫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今后发展趋势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我国公民享有的每一项权利将都会取得相应的救济。 二、目前我国的行政救济现状与不足 (一)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行政救济法律体系。我国颁布了《行政诉讼法》,

论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一)

论公民环境权的实现(一) 摘要:厦门PX项目是一个有巨大经济利益预期的项目,但在当地大多数公民保护环境的呼声中最终败下阵来。由此事件引发的有关公民环境权相关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公民环境权是一种特殊的新型人权,我国原有的权利救济方式对其并不适用,因而这种权利一直未得到足够的保护。着重讨论在行政规划中如何实现公民环境权,并提出观点:政府公共治理理念的更新、规划过程的透明化和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是公民环境权实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厦门PX项目;公民环境权;实现 1厦门PX项目事件 2007年3月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等105名政协委员联名签署提案,建议厦门PX项目迁址,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此“厦门PX”引起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PX(Paraxylene,对二甲苯)是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广泛用于纺织)的上游原料。由台资翔鹭集团旗下腾龙芳烃企业投资的厦门海沧区PX项目,是厦门目前最大的化工项目。2004年2月,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在2005年11月正式开工,原计划于2008年投入生产,每年工业产值有望达人民币800亿元。 随着PX项目建设的加快,厦门市民反对的呼声越来越烈,大量有关该项目靠近人口稠密区,存在爆炸或泄漏等安全隐患(这种危险性并未得到明确证实)的信息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媒体等形式被广泛传播。2007年6月1日和2日,超过5000名厦门市民在厦门市政府门前表达反对诉求,厦门市政府被迫宣布该项目缓建,并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环境影响评估。2007年12月5日,厦门市政府公开的环评结论认为海沧南部空间狭小,区域空间布局存在冲突,在海沧南部的规划应在“石化工业区”和“城市次中心”之间确定一个首要的发展方向。同年12月底厦门举行的市民代表座谈会上,大多数市民代表再度表达了反对意见。 此后,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停止建设PX工厂,将该项目迁往漳州古雷半岛兴建;厦门市将赔偿翔鹭集团损失,并在发改委批准后进行迁址工程。 2公民环境权的相关理论 环境权是指人类或其他有关主体对于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物质因素所享有的各种权利以及由此所承担的在他们之间产生的各种义务。公民环境权既不是财产权也不是人格权,而是由生存权发展而来的、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尊重基础上的新型人权。它具有自然性、不可缺乏性、不可替代性、不可转让性、稳定性、母体性等。本文所指的公民环境权是从国内实现机制讨论的,其主体只限于“公民”,不包括“国家环境权”与“法人环境权”。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包括实体权和程序权两方面。实体权是指与公民自身利益相关的权利,具体有: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采光权、通风权、眺望权、优美环境享受权等。程序权主要 是指公民有环境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环境监督权等。 公民环境权理论提出后,其内容在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实践中已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美国和日本的立法中是最先确认该权利的,另外如南斯拉夫、葡萄牙、波兰和俄罗斯等,已经将其上升为宪法中的一项基本人权,瑞典、希腊等国则在宪法中体现了保护公民权的内容。我国在《宪法》第26条中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以国家义务的形式总体确认了公民的环境权,但我国宪法的规定是不可以作为裁 判依据用于具体的案件的。 公民环境权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是因为该权利与其他公民基本权利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公民环境权不是一项纯粹的民事权利,而是一项公法意义上的权利,环境权保护对象如空气和水等是无主物,是人类共有财产,没有人对其享有所有权,公民对于环境要

论环境侵权的救济途径

从民事角度论环境侵权的救济途径 摘要:随着时代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增多,环境问题带来的各种危害严重影响了公民的生活乃至生存。公民更应学会保护自身的环境权益,本文将从民事角度来讨论环境侵权的救济途径,细论从民事角度公民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环境侵权救济。 Abstract: with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ring the dangers of the serious influence the citizens' life and even survival. The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more should learn to protect themselve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from the Angle of civil to environmental tort relief way, fine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vil citizens should be how to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ir own, get the environmental tort relief.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侵权、民事侵权、救济途径 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在这美好前景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环境问题。当代经济的发展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得来的。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屡屡发生巨大环境公害,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等。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生态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其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重点之一。 一、环境问题的危害 环境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前途,更危害我们未来子孙的传承。环境污染对人的最大影响就是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直接从各方各面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如水污染导致人类饮用水质变差,土地污染致使种植的蔬菜含有毒素,大气污染导致人们呼吸杂志废气损害身体等;生态破坏则直接危害人类的生存家园,越来越多的土地荒漠化、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减少了人类的生存空间,缩小了人类活动的地盘;资源枯竭是人类生存面临的又一大挑战,没有资源、何谈生存;全球变暖使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各个地区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多,海平面的上升

浅论环境侵权救济方式的法律制度(1).doc

浅论环境侵权救济方式的法律制度(1) -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环境与资源单行法规中规定了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几种方式。这些救济方式不仅规定了事后补救性质的损害赔偿(包括恢复原状),也规定了事前预防性质的侵害排除(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与消除危险),防止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害或除去正在发生的侵害,且两者可以合并适用,很好地体现了预防和补偿并重的原则。而我国法律关于环境侵权救济方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关键词:环境侵权;救济方式;法律制度一、排除侵害(一)我国排除侵害法律规定的不足目前我国的法律尚缺乏对排除侵害这一要件的进一步界定,而且没有规定“部分排除侵害”(包括限制作业时间)和“代替性赔偿”等救济方式。在我国的现实案例中,作为加害人的企业一旦被判决排除侵害,企业往往会面临减产、停业治理,甚至关闭,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社会问题。基于这种考虑,法院不得不回避了受害人的排除侵害请求,其结果是令受害人完全承受污染危害,显失公平。(二)排除侵害与利益衡量原则在环境侵害的排除方面,利益衡量原则是其最基本的思考方法。所谓利益衡量原则,是指在环境侵害的排除上,综合考虑权利不可侵原则和原因行为的社会妥当性、合法性、有用性、价值性等。其所追求的目标在于维护产业活动、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安宁、生命健康乃至优适环境之间的平衡。利益衡量原则是否可以适用以及适用的程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权利类型分别加以考察。(三)环境侵害排除方式的完善在环境侵害的排除方式上,“中间排除侵害”、“部分排除侵害”、“代替性赔偿”即“代替性排除侵害的损害赔偿”等具灵活性的理论和制度应运而生,在环境侵害排除中

更好地兼顾产业利益和保护社会公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两个方面的需要。中间排除侵害和部分排除侵害的方式在实践中应用较广,中间排除侵害的制度是指国家采取立法或司法判例的方式,通过限制责任人的生产或营业时间或排污时间,或采取限制污染产生的措施,甚至禁止部分侵害行为。部分排除侵害是指法律规定环境行为责任人对其产生环境侵害的行为加以一定的限制(而不是全部排除),同时加大受害者的忍受义务。这项制度在美国、德国比较发达。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0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进行扰民的夜间建筑施工之前,必须要经过审批手续,如获批准,方可施工。二、赔偿损失(一)损害赔偿范围的拓宽1.非财产上损害之赔偿环境侵权非财产上的损害主要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环境权益的损害以及危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破坏。环境权益的损害是指环境因素被污染、破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了人们拥有健康、安全、舒适、宁静、优美的环境的权利。生态破坏是指环境要素被污染、破坏,使生态环境遭受到的难以恢复或不可逆转的损害。对这两种损害的救济方式目前仅限于排除侵害和恢复原状,只有在无法恢复的情况下才考虑金钱赔偿的问题。环境侵权的精神损害应包括因严重污染造成受害者死亡而给其亲属造成的精神上的巨大痛苦,也包括环境危害给受害人造成身体伤害甚至残疾,或是公民因环境权益受到损害引起的精神痛苦等。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立法上对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未作规定,实践中对因环境污染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法院一般也不认定。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是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司法实践中许多环境侵权案件

行政救济的概念

1.行政救济的概念:是指为受到国家公共行政(国家公行政和社会公行政)侵害的个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的行政法上的补救制度。 2.行政复议的概念: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 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3.行政概念的特征(5):行政复议所处理的争议时行政争议;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为 审查对象,并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行政复议主要采取书面审查的方式,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听证的方式审理;一种依法申请而产生的行为;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又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4.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5)合法原则(主体合法、依据合法、程序合法);公正原则(1 行政机关应当从合法性和合理性两个、层面来审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2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查明所有与案件有关的实施,审查被申请人用于作出被申请的具体行为的证据是否合法取得,对事实的认定和案件的定性是否符合规则……3行政机关应当正当、合理地行使行政复议自由量裁);公开原则(行政复议过程公开、行政信息公开);及时原则(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的期限;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敦促行政复议当事人遵守法定的期限);便民原则(为申请人提供便利条件,为当事人进行复议活动的便利条件) 5.一级复议制度:是指行政争议经过行政复议机关一次审理并作出裁决之后,申请人即使 不服,也不得向有关行政机关再次申请的复议,而只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一种法律制度。2内容:1,行政相对人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的,只能行使一次行政复议的申请权。 2,行政复议机关对一个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只能作出一个行政复议决定3只有法律规定可以进行多级行政复议的,才能构成一级行政复议制度的例外) 6.书面复议制度: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提交的答辩,以及有关被 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和证据进行非公开性的审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制度。内容:行政复议机关主要是通过书面材料

审计决定行政救济方式研究

审计决定行政救济方式研究 摘要:修订后的审计法对审计决定行政救济进行了原则规定,但适用中一些具体问题有待明确。本文拟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对审计决定行政救济方式进行探析,研究解决对策。 关键词:审计行政救济方式 审计法第四十八条对被审计单位不服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规定了两种救济途径,即不服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不服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的,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因此,划分政府裁决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界限实质上就落脚为划分审计的性质是财务收支还是财政收支。 上述两种救济途径涉及三种救济方式,分别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政府裁决。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

益,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行政诉讼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限于“具体行政行为”; 政府裁决是政府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对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依申请性和准司法性。 从法理含义解析,财政收支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是政府以税收、国有资产收益等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一般适用于国家机关、军队和与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缴款、拨款关系的社会团体、政党组织和作为一级预算单位的事业单位、企业。财务收支是部门、企业、单位中有关财产管理或经营以及现金的出纳、保管、计算等事务,一般适用于与财政部门无直接缴款、拨款关系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企业等单位。根据审计法第二条,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对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审计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对财政收支审计进行了呼应性的细化,“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审计机关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从上述规定可形成这样的认识:财政收支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以及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企业。除此之外的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一般为财务收支。 但实际工作中,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不是截然分开、泾渭分明的,两者有可能会出现交叉、重叠,如有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也有专项的财政收支:财政拨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资金;

侵权责任法中的环境污染责任与环境权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环境污染损害责任 与环境权 班级法硕一班 姓名张小玲 学号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第八章专门用了四项条文对环境污染责任的界定,归责原则、举证责任与共同侵权的归责方式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这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令人不容忽视的棘手难题,通过环境这一载体产生的侵权行为已经普遍发生,并引起了立法者的重视。同时在制定本法时,立法者充分考虑到环境污染责任的特殊性,对传统的侵权责任做出了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要件 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同于一般的民事侵权责任,不必完全具备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而是基于环境污染的特殊性有其独特的构成要件。 (一)环境侵权的特点 环境作为人类活动的介质,在侵权行为中构成中间媒介。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不是作用于受害者,而是作用于环境,而环境作为一个传导的媒介,将权利侵害的结果施于受害者。这一特殊的过程就导致环境污染侵权中侵权行为与出现损害结果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这也是为什么环境污染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的原因,同时两者间的因果关系较为隐蔽。因此在诉讼时要具体判定某一侵害结果是否是由侵权人导致的环境污染引起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在对环境污染进行评估时常常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与设备,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比较难取证的。如果环境污染侵权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无疑给受害者增加了过重的举证责任,不利于对民事权利的保护。另外环境污染的防治不仅需要其他民事主体的监督,更需要污染者本身提高环保意识与防患于未然的觉悟,毕竟合法合理排污以保证环境是排污者的责任,法律在制定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此立法目的。 (二)环境污染侵权须有环境污染的行为 就这一点上,环境污染侵权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即是否构成侵权不以违法性为要件。环境污染责任是危险责任,行为人的行为只要导致了环境污染这一危险状态的出现,即使其没有违法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也可以构成侵权。同时对环境侵权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也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美国的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体制是建立在判例法和制定法的严格的民事责任基础上的1。关于严格责任原则在美国的《清洁水法》、《清洁空气法》中都有体现。日本将环境污染称之为“公害”,由于日本遭遇过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日本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形成了一套由行政到刑事,再到民事的完整的救济预防法律体系,对水污染、大气污染与放射性污染等严重的公害法律规定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德国 1《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的必要性》戴茂华P160 载《河北法学》2011年1月

法国环境侵权救济法研究

法国环境侵权救济法研究 王明远 (清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 100084) 摘 要:本文对法国环境民事侵权损失赔偿的法律依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环境民事侵权的侵害排除以及环境行政侵权的损害赔偿、侵害排除等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环境侵权;环境民事侵权;环境行政侵权;救济法 中图分类号:DF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062(2000)01—0015-06 一、引 言 在法国法制上,通常以“生态损害”(Dom 2 mage Ecologique )或“近邻妨害”(Troubles de Voisinage )来表述因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害即“环境侵权”。 此处所谓的“生态损害”,是“环境破坏”的代名词,意指污染所引起的特定或可认定之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财产的损害以及自然资源、环境要素的不良影响、生态失衡。而民法上的“近邻妨害”,则是指相邻土地的所有人或利用人之间发生的一种特殊意义的侵害状态,包括烟雾、音响、噪声、振动、声、光、电、热、辐射、粉尘等不可量物侵入邻地所造成的干扰性侵害,对邻地日照、通风、电波的干扰以及因挖掘、排水等导致的邻人侵害等,与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侵权现象颇为相似。至于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近邻妨害”属于相邻关系范畴,系基于土地在空间的相毗邻,且当事人以物权受害为基础请求救济;而“环境侵权”则不以加害人与受害人的毗邻为必要,且受害对象和当事人请求救济的基础,除了物权外还有人格权以及环 境权益等。 以下就法国环境民事侵权的环境行政侵权的法律救济问题进行探讨。 二、环境民事侵权的损害赔偿 (一)环境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其 运用状况 在法国,环境民事侵权救济的重心乃是损害赔偿,而不是像环境行政法规那样侧重于预防损害的发生。虽然环境民事侵权救济中经常存在着诸如责任主体不明、因果关系判断困难等问题,但法国环境法并未发展一套专门的环境民事侵权损害赔偿法制,而是以《法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某些特别法以及近邻妨害法理等作为环境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任由受害人根据环境损害的性质、形态等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法律依据,请求赔偿,而法院也对这些法律依据加以混合、交错运用。 民法典第1382条和1383条关于侵权行为的规定,即“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 收稿日期:1999-12-15 作者简介:王明远(1969-  ),男,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1  2000年第1期第15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SIN GHUA UN IV ERSIT Y (Philos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 No.1 2000Vol.15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反思与完善》文献综述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文献综述 姓名: 学号: 班级: 年级: 专业: 学院: 时间:年月日

摘要 近些年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我国,环境污染事故也是频频发生,因环境污染等问题引起的环境侵权而带来的司法救济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结合我国的人口基数大,环境和资源压力大的国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规范环境污染与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责任的立法完善势在必行。现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现状,并对比国内和国外一些国家的相似经验,以发现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不足之处,然后对症下药,进行完善。从立法和司法救济的角度分析研究我国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最后提出完善建议和对策。以期能从立法到司法实践,有自身再到整个法律环境等各个方面去完善,去协调。结合我国的国情,最终形成一个与时俱进,真正全面有效维护公民利益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制度。 关键词: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损害赔偿;反思与完善

近些年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我国,环境污染事故也是频频发生,因环境污染等问题引起的环境侵权现象而带来的司法救济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因为人口密度大的原因环境的压力也很大,而且环境压力还在与日俱增,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200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中被通过,(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中对于环境侵权的一些问题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这也说明想要仅仅通过一部《侵权责任法》来解决环境侵权问题是远远不够的。环境侵权的问题不是一部《侵权责任法》就可以解决的,还是会频频发生环境污染的事故,环境侵权问题也是愈演愈烈,现行的法律法规无法对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的保护,在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上,无法进行有效的规范和规制,在民众合法权益上也无法有效的进行保护和救济,由此可知对于环境侵权问题,我们仍需进行科学的辩证和论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分析,我国的环境侵权呢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主要如下: 我国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法律规定,它的一些规定目前还是散见于众多法律之中,像《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或者其他的一些单行法里面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找到一些关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甚至在民事程序中也能找到相关规定。 《民法通则》中的第124条1、第107条2、第134条3对各种侵权民事责任作了一些基础性的、规范指导性的规定。另外,《民法通则》中对共同侵权民事责任和相邻关系等问题也有相关规定。 在环境法保护中,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相关问题也有不少法律规范,如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4、第42条5就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做出了相关 1《民法通则》第124条:“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107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民法通则》第134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⑴停止侵害;⑵排除妨碍;⑶消除危险;⑷返还财产;⑸恢复原状;⑹修理、重作、更换;⑺赔偿损失;⑻支付违约金;⑼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⑽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4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 5《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时效的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该知

论环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构成要件

遇到污染防治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doczj.com/doc/b616425826.html, 论环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构成要件 论环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构成要件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带来严重的恶果即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在民法上构成环境侵权。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在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与一般的侵权行为不同,具有特殊性。在当前的侵权责任法的制定过程中,对于如何构建环境侵权责任制度,理论上存在着极大争议,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认真研究。 一环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侵权法的归责原则,是行为人的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情况下,根据何种标准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侵权法的归则原则在整个侵权法中居于核心地位,一定的归责原则决定着侵权行为的分类,也决定着一定的责任构成、举证责任的承担、免责条件、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减轻责任的根据等等。27侵权法的归责原则,主要有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两种。过错责任原则,也称过失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最终要件的原则,受害人承担证明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者过失的举证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也称无过失责任原则,在英美法中则被称为严格责任,是指不问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受害人只要

证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适用无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并不是行为人主观上不存在过错,而是其主观上的过错对于侵权行为的认定不产生影响。对于环境侵权行为到底应当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还是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并不是十分明确,因此理论上对此产生了争议。有的学者认为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为过错推定责任,36而过错推定责任的实质为过错责任;有的学者认为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关于侵权归责原则的一般规定,即一般的侵权行为应当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同时,《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还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关于侵权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即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范围,由法律具体规定。对于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问题,《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为: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赔偿损失。根据有关学者考证,我国最早对环境侵权归责原则明确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法律是1982年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第42条规定,因海洋环境污染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造成污染损害的一方赔偿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环境诉讼的举证责任采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题库

中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 我国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推行十多年来,对稳定公务员队伍,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一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保障制度缺乏法制化,管理体制不规范、社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高、社会化效益低等。本文通过对现有关于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了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对后人了解和完善我国的公务员保障机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保障机制;研究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1) 1 公务员保障制度概述 (2) 1.1 公务员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2) 1.1.1 公务员的概念 (2) 1.1.2 公务员的主要内容 (2) 1.2 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3) 1.3 公务员的保障制度 (3) 1.3.1 公务员保障制度的内涵 (3) 1.3.2 公务员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3) 2 我国公务员保障机制分析 (5) 2.1 我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的历史演变 (5) 2.2 我国现行公务员保障机制 (5) 2.3 我国现行公务员保障机制的缺陷及成因分析 (6) 3 国外公务员保障机制及启示 (8) 3.1 国外公务员保障机制概述 (8) 3.2 国外公务员保障机制的启示 (9) 4 完善我国公务员保障机制的措施—结合案例 (11) 4.1 案例分析 (11) 4.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 结论与展望 (14) 参考文献 (15)

应把环境权写入环境保护法

经济参考报/2014年/4月/2日/第006版 思想·法眼 应把环境权写入《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 环境权未必能写入宪法,但在环境权须入《环境保护法》的问题上,专业领域和社会公众的呼声却很一致。应该把环境权以适当方式写入《环境保护法》。 现行法律无法解决区域大气污染、流域水体污染问题,也无法解决区域生态建设、区域生态补偿和区域环境损害救济问题,《环境保护法》修订应直面区域环境问题。 现行《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底通过实施,现在正在修订。总的来看,该法侧重于企业的个体管制,而目前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等区域性污染严重;该法针对企业的个体侵权行为,做出了环境民事责任的举证等机制规定,无法解决现在日益突出的区域污染和生态建设责任分配和侵权救济问题;该法属于管制式立法模式,公民环境权、社会环境权没有得到彰显。 目前,该法的修订已经进入尾声,但是,权利承认、权利结构、权利维护等重要的现实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应按国家治理和权利实在化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 把环境权写入《环境保护法》承认并宣告环境权 世界上约有60多个国家将环境权写入宪法,并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一些国家已把环境权写入宪法,但对环境权没有制定可操作性的具体制度,是因为这些国家缺乏经济条件。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环境权利时代。在我国,一些地方雾霾横行,人们呼吸不清洁的空气;在地下水被污染的地方,人们喝着有毒的水。这不仅对现在的人有危害,对子孙后代也有危害。 回顾美国公民环境运动,其首个大高潮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1970年4月22日是第一个“世界地球日”。在我国,人们在网上、微博、微信上广泛谈及环境问题,表达不满,表达希望,这实际是新时期一种虽不出门但思想和意愿已经相互交融和影响的新型环保运动。不仅普通老百姓参与其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甚至政府官员都有参与。 虽然环境权未必能写入宪法,各方面就环境权入宪的方式和形式难以达成一致,但在环境权须入《环境保护法》的问题上,专业领域和社会公众的呼声却很一致。需要国家拿出魄力,把环境权以适当方式写入《环境保护法》。修改《环境保护法》时,还应当注重环境权的赋权、运行及责任体制制度和机制建设。 应将环境权规定为一项独立的权利 在环境保护优先的时代,环境权因为主体的广泛性、活动领域的广泛性,从而体现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即专业性。譬如,与环境有关的基本权利都可认为是环境权,企业作为环境法调整的基本主体,也享有一些基本权利,如排污权、排污交易权,属于环境权。 虽然环境权未能写入我国宪法,但是人权保护已入宪多年,因此,可通过逻辑推理的手段,把一些重要环境权利的保护以人权保护的方式予以推进,如把环境权的部分领域权利和部分权能纳入人权的范畴。这个思路虽然管用,但是不能根本上解决环境权全面赋权和全面维护的问题。 目前,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正在修订,机会难得,应以权利在民的思想为指导,争取环境权入法,并明确其范围、领域和权能,使公民环境权实在化和制度化,结束环境基本权利维护的曲折历史。 明晰个体义务和区域责任解决责任分配和侵权救济难题 现行《环境保护法》针对企业的个体侵权行为,做出了环境民事责任的举证等机制创新,在当时属于立法创新,但是,其实施20多年来,既无法解决日益突出的区域大气污染、流域水体污染问题,也无法解决区域生态建设、区域生态补偿和区域环境损害救济问题,因此需要解决法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反思与完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日期: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环境法学者对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在立法统一协调、举证责任转移、因果关系推定、损害赔偿范围与责任承担的方式、救济的途径和保障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影响着实际中环境侵权案件的处理,使得环境侵权案件中受害人的民事权益难以真正得到维护。通过对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探讨,以促进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为研究目的。 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指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对推动立法的健全与完善,更好的维护环境侵权案件中受害人的民事权益,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我国,有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主要分散于《民法通则》、环境基本法与单行法之中,此外,民事程序法中亦有规定。 1986年的《民法通则》对各种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作了原则规定,其中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10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34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⑴停止侵害;⑵排除妨碍;⑶消除危险;⑷返还财产;⑸恢复原状;⑹修理、重作、更换;⑺赔偿损失;⑻支付违约金;⑼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⑽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此外,第123条关于高度危险作业的民事责任规定、第130条关于共同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第83条关于不动产相邻关系的规定等等都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有关。 在环境法中,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法律规范相当丰富,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时效的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该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1982年通过,1999年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并赔偿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担赔偿责任。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第92条规定:“完全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造成污染损害的有关责任者免予承担责任:⑴战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