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盆骨折的健康教育

骨盆骨折的健康教育

骨盆骨折的健康教育
骨盆骨折的健康教育

骨盆骨折的健康教育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骨盆骨折创伤在半数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

一、病因

1 、多由直接暴力盆腔挤压所致。多见于交通事故和塌方,战时则为火器伤。

2 、应力暴力应力暴力作用于盆腔侧方,先使其签环薄弱处耻骨上下肢发生骨折,应力的继续,使髂骨翼向内(或内翻),在后环骶髂关节或临近发生骨折或脱位。侧方的应力使骨盆向对侧挤压变形。

3 、当暴力作用于骨盆后方,使髂骨翼向外翻,先使前环耻、坐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应力继续,髂骨更向外翻,使骶髂关节或其临近发生损伤,骨盆环的变形是伤侧髂骨翼向外翻或扭转,使与对侧半骨盆分开。

二、临床表现

1 、局部表现受伤部位疼痛,翻身及下肢活动困难。检查可见耻骨联合处肿胀、压痛,耻骨联合增宽,髂前上棘因骨折移位而左右不对称,髋关节活动受限,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即双手置双侧髂前上棘处,用力向两侧分离,或向中间挤压,引起剧痛;亦可于侧卧位或挤压。有腹膜后出血者,腹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膀胱或尿道损伤可出现尿痛、血尿或排尿困难。直肠损伤时,肛门出血,肛门指诊有血迹,神经损伤时,下肢相应部位神经麻痹。

2 、全身情况出血多时即表现神志淡漠、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尿少、脉快、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征象,多为伴有血管损伤内出血所致。

三、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 、心理指导:骨盆骨折一般突然发生且病情较重,突发意外后,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应告知患者惊恐不安和情绪紧张对抢救生命、恢复健康不利,耐心讲解疾病发展过程、预后及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多食滋补肝肾的食品,如动物肝脏、龙眼、大枣、黑米等,多晒太阳,行日光浴,以促进钙、磷的代谢,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促进早期康复。全麻患者术前 12 小时需禁食,术前 4 小时禁饮,以防止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

3 、活动指导:向患者和家属说明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可取仰卧或侧卧交替,侧卧时健侧在下,严禁坐立,伤后 1 周可取半卧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应平卧硬板床,损伤严重者告知患者及家属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增加出血引起休克。指导患者正确放置体位,防止加重损伤,病情稳定者,指导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及趾屈、足趾屈伸等活动,并进行上肢的全关节活动。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并指导家属正确取放便器。

4、术前准备指导:急诊手术的患者告知静脉输液及抽交叉血的目的。择期手术的患者知道其术前一天需清洁皮肤,保持良好的睡眠。

(二)术后宣教

1 、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尽量减少大幅度搬动患者,防止内固定断裂、脱落。术后置于气垫床上,平卧或健侧卧位交替换位,防止压疮。

2 、病情观察指导:告知病人若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可能是血肿刺激引起肠麻痹或神经紊乱所致。若有尿痛、血尿或排尿困难,提示膀胱或尿道损伤,因及时报告医生。

3 、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急性期应禁食 2~3 天,无内脏损伤表现可进流食、软食逐渐过渡到普食。软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宜,多饮水,以增进营养,防止便秘。

4 、并发症的预防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皮肤护理,每 2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角度为难20o~30o。骨盆骨折可由于骨盆刺激后腹膜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便秘,应向患者说明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以利排便。尿道损伤的患者,告知患者需留置尿管 2 周,待损伤逐渐恢复后,夹闭导尿管,每 4 小时开放一次,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告知牵引患者勿自行增减牵引重量,防止无效牵引。

5 、功能锻炼指导:未影响骨盆完整的骨折指导患者术后即可进行上肢伸展运动及下肢肌肉收缩活动; 1 周后即可运行半卧位及坐立练习,同时做髋关节、膝关节屈伸运动; 4~

6 周后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增加活动量,然后再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无合并者卧硬板床,同时进行上肢锻炼; 2 周后开

始练习半卧位,并进行下肢肌肉收缩的锻炼,以保持肌力,预防关节僵硬; 3 周后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锻炼,由被动锻炼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 6~8 周后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 12 周后逐渐弃拐行走。

四、出院健康指导

1 、告知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适当增加粗纤维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防止便秘。

2 、嘱患者戒除烟酒,以免导致骨折不愈合。

3 、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4 、告知出院后进行骨盆悬吊牵引的患者,吊带要保持平坦完整无褶。吊带宽度适宜,不要上下移动位置。下肢牵引时,一般都是双下肢同时牵引,告知如果只牵患侧一方,易使骨盆出现倾斜,容易造成肢体内收畸形,影响以后走路功能,并可发生腰疼和髋部疼痛。嘱患者充分休息,并卧硬板床,避免过早负重。

5 、告知卧床阶段,先进行双下肢被动活动,髋关节周围肌肉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及踝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上肢的全关节活动,逐渐过度到让病人行髋膝关节的主动活动,站立和步行训练阶段,告知在平行杠内用手支撑站立和步行,使用拐杖行走,逐渐过渡到负重行走,下肢肌力减弱者,要进行抗阻力训练。

6 、嘱患者出院 1- 3 个月复查。

中心医院健康教育知识库定稿doc

健康教育知识库目录 台州市中心医院

目录 第1章心血管病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心绞痛 (10) 第二节心肌梗死 (13) 第三节心力衰竭 (15) 第四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19) 第五节扩张型心肌病 (22) 第六节心律失常 (23) 第七节原发性高血压 (30) 第八节病毒性心肌炎 (35) 第2章神经内科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脑梗死 (37) 第二节吉兰一巴雷综合征 (40) 第三节蛛网膜下腔出血 (42) 第四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5) 第五节癫痫 (47) 第六节脑疝 (49) 第七节脑出血 (51) 第八节重症肌无力 (54) 第九节帕金森病 (55) 第十节面神经麻痹 (57)

第十一节病毒性脑炎 (58) 第3章内分泌科病人健康教育目录 第一节糖尿病 (60) 第二节痛风 (65) 第三节甲亢 (68) 第四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70) 第五节类风湿关节炎 (71) 第六节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 (72) 第七节低血糖症 (73) 第4章消化内科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上消化道大出血 (75) 第二节急性胃炎 (77) 第三节肝硬化 (79) 第四节急性胰腺炎 (81) 第五节肠息肉 (84) 第六节溃疡性结肠炎 (85) 第七节胆总管结石 (86) 第八节肠梗阻 (87) 第九节原发性肝癌 (88) 第5章呼吸内科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肺炎球菌肺炎 (90) 第二节支气管哮喘 (92)

第三节阻塞性肺气肿 (94) 第四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96) 第五节慢性呼吸衰竭 (99) 第6章肾内科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慢性肾功能衰竭 (100) 第二节急性肾炎 (103) 第三节系统性红斑狼疮 (106) 第7章血液病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急性白血病 (107) 第二节再生障碍性贫血 (109) 第三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1) 第8章放疗科病人健康教育 第一节大肠癌 (113) 第二节乳腺癌 (117) 第三节胃癌 (121) 第四节原发性肝癌 (124) 第五节子宫内膜癌 (127) 第六节宫颈癌 (130) 第七节肺癌 (132) 第八节食管癌 (135) 第9章儿科健康教育 第一节病毒性脑炎患儿健康教育处 (140)

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

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 骨盆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多伴有合并症和多发伤。常见有交通事故、意外摔倒或高处坠落等。年轻人骨盆骨折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引起。老年人骨盆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摔倒。 二、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瘀斑,肢体不对称,若膀胱和尿道损伤可出现血尿,腹内器官损伤可出现急腹症症状和休克症状,直肠损伤少见。严重的骨盆骨折伴大量出血(骨盆血管及静脉丛丰富)时,常合并休克。 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检查者双手交叉撑开病人的两髂嵴,使两骶髂关节的关节面更紧贴,而骨折的骨盆前环产生分离,如出现疼痛即为

骨盆分离试验阳性。双手挤压病人的两髂嵴,伤处仍出现疼痛为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三、辅助检查 X线和CT检查能直接反映是否存在骨盆骨折及其类型。 四、治疗原则 首先处理休克和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再处理骨折。 1.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骨盆边缘骨折、骶尾骨骨折应根据损伤程度卧硬板床休息3~4周,以保持骨盆的稳定。 (2)复位与固定:不稳定性骨折可用骨盆兜悬吊牵引、髋人字石膏、骨牵引等方法达到复位与固定的目的。 2.手术治疗 (1)骨外固定架固定术:适用于骨盆环两处骨折病人。 (2)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适用

于骨盆环两处以上骨折病人,以保持骨盆的稳定。 五、护理问题 1.组织灌注量不足与骨盆损伤、出血等有关 2.排尿和排便型态异常与膀胱、尿道、腹内脏器或直肠损伤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盆骨折和活动障碍有关 4.躯体活动障碍与骨盆骨折有关 六、护理措施 1.补充血容量和维持正常的组织灌注 (1)观察生命体征:骨盆骨折常合并静脉丛及动脉出血,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应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脉搏、血压和尿量,及时发现和处理血容量不足。 (2)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及时按医嘱输血和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骨盆骨折是骨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多伴有并发症和多发伤。 【护理常规】 1.术前 (1)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2)完善各项检查。 (3)体位改变:指导患者床上翻身、坐起、起床的方法。 (4)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清洁切口处皮肤,备会阴部皮肤,剪指(趾)甲;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 4h。 (5)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女患者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 (1)术后体位:取去枕平卧位4~6h,患者未清醒前,头偏一侧,双下肢保持外展中立,取舒适卧位。 (2)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吸氧,观察双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观察双下肢皮肤温度、颜色、肿胀及患者

的感觉、活动情况。 (3)伤口护理:观察患者切口疼痛及渗血情况,保持敷料干燥,必要时遵医嘱用镇痛药物。 (4)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时挤压,保持引流管通畅,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判断有无术后出血。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②切口感染:观察体温变化,保持敷料干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③肺不张、肺炎: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利于痰液咳出。 ④压疮:按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 ⑤观察有无血尿、无尿、急性腹膜炎症状,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6)心理护理: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心。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保持卧位舒适,协助轴线翻身,指导肢体功能锻炼。 2.饮食指导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纤维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

骨盆骨折的护理措施

骨盆骨折的护理措施 1.休克的护理 1》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意识、尿量、皮肤黏膜情况,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病情平稳时改为每2小时1次。留置导尿管以观察尿量。 2》取仰卧中凹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3》保持呼吸到顺畅,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减轻组织缺氧症状。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输血,必要时行静脉切开,及时补充血容量。 5》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强心剂,以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可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滴注,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6》针对休克病因采取各种紧急措施,如镇痛、止血等。需采取积极手术时,因迅速做好手术前的术前准备。 2.腹膜后血肿及内脏损伤的护理 1》常与休克同时发生,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腹部情况,注意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腹胀、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等症状。 2》在抗休克时应迅速查明出血原因并进行对症处理,做好急诊手术的术前准备。 3》若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多为血肿刺激引起肠麻痹或神经紊乱所致,可给予禁食、肛管排气、胃肠减压等处理来缓解症状。 3.膀胱及尿道损伤的护理 1》观察病人排尿情况,注意有无尿痛、血尿或因排尿困难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2》对尿道不完全断裂的病人,应放置导尿管,有利于损伤的尿道修复。若尿道完全断裂,不能插入导尿管者,可行膀胱造瘘。应注意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脱出、堵塞或扭曲。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预防感染;2.鼓励病人多饮水,使尿量维持在每日2000ml以上,以冲洗尿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每日2次清洗会阴部及尿道口;3.每日进行膀胱冲洗一次,根据病情选择冲洗液,防止血块堵塞导尿管;4.导尿管2周后拔除,拔管后适时行尿道扩张。膀胱造瘘管术后2周拔除,拔管前应夹闭尿管,如果自行排尿顺利,即可拔管。 4.直肠损伤的护理 1》行直肠指诊,已明确直肠有无损伤。 2》明确诊断后应给予禁食,静脉输液,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做好直肠修补、造瘘手术的术前准备。 3》对于造瘘术后病人,应注意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洗后外涂氧化锌软膏,注意及时更换敷料。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组织有无感染的征象,以及体温变化。给予高营养饮食以补充机体需要量。 5.神经损伤的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护理要点

骨盆骨折患者护理要点 一、骨盆骨折并发症的护理 (一)出血性休克 一、临床表现 骨盆腔内血管丰富,骨盆骨折易引起严重出血,短时间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休克是最常见、最紧急、最严重的并发症。 二、护理方法: 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唯一桥梁。快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以迅速扩充血容量。建议选择上肢或颈外静脉,不宜在下肢。 2、早、足、快地补充血容量及氧气吸入。 根据补液原则有计划按时按量补充晶体液、胶体液、全血或代血浆。必要时进行加压输液或输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3、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根据病情每5—30分钟测量一次P、R、BP或应用多功能监护仪持续心电监护,动态观察并记录心率、P、R、BP、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4、监测尿量 严重骨盆骨折常规留置导尿管,既可以了解有无泌尿系损伤,又可以准确记录尿量以指导抗休克治疗。一般每小时测量一次尿量和尿比重。严密观察有无血尿,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 5、精神状态,皮肤温度、色泽的观察 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而皮肤温度色泽是体表灌流情况的标志。应严密观察,随时评估,如病人表情淡漠、烦燥、谵妄或嗜睡、昏迷,反映脑部血液循环不良;皮肤苍白、干燥,四肢冰凉说明休克情况仍存在,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二)后腹膜血肿 一、临床表现 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腰背部可见大片淤斑,叩诊浊实音,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继续发展会导致肠梗阻。 二、护理要点 1.禁食,胃肠减压 2.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有无腹痛、腹胀、呕吐、肠鸣音变化及腹膜刺激征,必要时腹腔穿刺以辨别有无腹腔脏器损伤。 3.腹胀的患者,遵医嘱给予肛管排气。

肾损伤的健康教育

肾损伤的健康教育 一、疾病有关知识 肾的位置较深,受到腰肌、椎体、肋骨和前面的脏器保护,不易受到损伤,但肾实质脆弱,包膜薄,受暴力打击时,会发生破裂,肾在脂肪囊内有一定活动度,被暴力推移时会牵拉肾蒂,造成损伤。肾损伤多见于男性。 肾损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前者因子弹、刺刀等贯穿而伤,伤口与表皮相通,后者多见于直接,间接暴力造成,主要表现为血尿、疼痛、发热、腰部肿块,损伤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根据肾损伤的程度,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提高治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指导。 二、心理指导 肾损伤多因突然受伤所致,病人一时难以在心理上接受,且担心血尿会影响肾功能,危及生命。应安慰、开导病人,解释绝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卧床休息和药物治疗,能够愈合;损伤严重时,即使将患肾切除,对侧肾脏也能代偿。从而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 三、保守治疗指导: 轻微肾损伤,多数肾挫裂伤,采取保守治疗和休息可以自愈,在行保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 1.卧位和休息

(1)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4周,待病情稳定后,尿检查正常,才能离床活动,由于肾组织较脆弱,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过早活动可能再度出血,加重肾脏的损害。 (2)合并骨盆骨折的病人,应卧硬板床,防止骨折移位而刺伤附近的组织,加重损伤。 (3)休克时取平卧位,以保证脑组织血液供给,防止脑缺氧。 2.多饮水,饮水量在3000ml/日以上,以补充血容量,保证足够的尿量,达到冲洗尿路,促进肾脏功能恢复的目的。 3.检查指导 (1)留尿进行比色,其目的是为了观察排出血尿的浓度变化,了解肾脏出血情况,尿液颜色变浅,说明肾出血已逐渐减少,颜色变深表示仍有肾出血或肾出血加重,其方法是:将每次排出的尿液,按时间、序留入试管架上已准备好的清洁玻璃试管内进行比例。 (2)行CT检查可清晰显示肾皮质裂伤、尿外渗和血肿范围,显示无活力的肾组织,并可了解肝、脾、胰腺及大血管的情况。 (3)行B超检查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肾脏损伤的程度、类型及对侧肾脏功能。 四、术前指导

骨盆骨折的护理常规

骨盆骨折的护理 骨盆为一完整的闭合骨环,由两侧髋骨及骶骨组成,前方由耻骨联合相连接,后方由髂骨与骶骨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骨盆结构坚固,损伤多因高能量外力所致。挤压、撞辗或高处坠落等损伤是骨盆骨折的主要原因。 一.保守治疗 1牵引外固定骨盆托带悬吊牵引者,吊带要保持平衡,以防压疮。吊带要离床面约5cm,并要保证吊带宽度、长度适宜。使用便器时,不要解掉吊带,可用便器放于托带与臀部中间,大小便污染时要及时换。下肢牵引者,一般是双下肢同时牵引,要置双下肢外展位,不能仅牵患者一侧,使骨盆倾斜,容易造成下肢内收畸形,影响走路的功能 二.术前护理 1.同骨科术前护理 2. 术前加强饮食营养,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铁、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以补充失血过多导致的营养失调。 3. 卧位: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可取仰卧与侧卧交替,侧卧时健侧在下,严禁坐立,伤后一周可取半卧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应平卧硬板床,且应减少搬动。必须搬动时则由多人平托,以免引起疼痛,以不影响骨折稳定为原则 三.术后护理 1.按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予心电监护,每15分钟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注意病人神志及皮肤粘膜出血征象,并做详细记录。 3.活动与休息:尽量减少大幅度搬动病人,平卧和健侧卧交替换位,预防压疮。 4.饮食与营养:术后继续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多吃含粗纤维果胶成分较多的蔬菜、水果。 5.切口护理: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若有渗血、渗液情况,应及时更换,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四.功能锻炼 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第2周开始锻炼 (1)踝泵练习:用力、缓慢、全范围反复屈伸踝关节 (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可尽量避免肌肉萎缩,同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3)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可尽避免量肌肉萎缩,同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4)床外股四头肌肌力练习:将原坐位改为仰卧位。于双膝下垫枕以使髋微屈,双小腿悬于床外,踝部以沙袋、皮筋等作为负荷,踢腿至膝伸直位,缓慢落下. (5)同时强化上肢肌力,以维持基本身体素质,为体位转移和下地扶拐行走等做准备。但必须在床上进行,必须确保练习时骨盆无受力和移动。 五 .主要护理问题 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骨盆骨折和活动障碍有 2.躯体活动障碍:与骨盆骨折有关 3.组织灌注量不足有关与骨盆损伤、出血 4.焦虑:与骨折部位疼痛,担心治疗效果 六.出院指导

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

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处理措施。结果骨盆骨折的护理以急救护理、合并伤护理、骨盆骨折护理为重点。结论积极纠正休克、复合伤诊治和骨盆稳定性护理是骨盆骨折的护理重点。 【关键词】骨盆;骨折;急救;护理 骨盆骨折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创伤,占所有骨折的0.3%—6%。目前,未合并软组织或内脏器官损伤的骨折死亡率为10.8%,复杂的骨盆骨折死亡率为31.1%。损伤早期,死亡主要是由于大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与感染等[1]。所以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很重要,笔者将个人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般情况本组患者共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21岁-65岁,平均年龄38岁。车祸伤5例,重物砸伤4例,高处坠落或跌伤3例。 1.2合并伤情况单纯骨盆骨折无其他脏器合并伤者3例,有合并伤者9例。其中,合并尿道损伤4例,腹盆腔脏器破裂3例,血气胸2例,失血性休克4例。 1.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合并损伤:严重骨盆骨折其合并损伤往往非常严重,常威胁患者的生命,故对合并损伤的观察与护理,较对骨折本身的护理显得更为重要[2]。 1.3.1全身情况骨盆骨折应判断下腹部有无膨隆、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症状警惕腹腔脏器的损伤。注意观察意识、面色、血压、脉膊,有无失血性或创伤性休克的征象。1.3.2局部伤口检查是否有开放性伤口的存在。注意伤口的大小、出血的量,判断是否有血管损伤征象:(1)活动性外出血;(2)血肿快速、进行性增大;(3)异常脉搏。1.4治疗原则救治危及生命的出血性休克及内脏损伤,同时固定骨盆骨折本身。首先应检查腹腔脏器损伤,无论是实质性脏器出血或空腔脏器破裂,均应在抗休克的基础上早期探查治疗[3]。我们护理人员应掌握骨盆骨折的治疗原则,才能对其进行急救护理。 2护理 2.1急救的护理 2.1.1气道护理严重创伤患者若无自主呼吸或因其他原因存在气道阻寒情况时,应及时清除异物和呕吐物等,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呼吸通道。①置管成功后,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观察患者胸部随呼吸的起伏运动有

骨盆骨折的护理,功能锻炼

骨盆骨折的护理 一:概念: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多伴有合并症和多发伤。 二:病因: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意外摔倒或高处坠落等。 三:发病机理:骨盆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盆或从高处坠落冲撞所致鵻运动时突然用力过猛,起于骨盆的肌肉突然猛烈收缩,亦可造成其起点处的骨盆撕脱骨折。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大多不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治疗上相对容易。骨盆骨折是机动车事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仅次于颅脑伤和。损伤后的早期死亡主要是由于大量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感染等所致在严重的骨盆创伤的救治中防止危及生命的出血和及时诊断治疗合并伤,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四:分类: 按骨折位置、数量 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 骶尾骨骨折: 骨盆环单处骨折 骨盆环双环处骨折伴骨盆变形 五:临床表现: 1、血压下降过休克:严重的骨盆骨折伴大量出血时,常合并休 克。

2、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瘀斑。 3、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4、可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若膀胱和尿道损伤可出 现尿血;腹内器官损伤可出现急腹症症状和休克症状。直肠损伤少见。 六:并发症1.肤膜后血肿。2.尿道或膀胱损伤。 3.直肠损伤。 4.神经损伤。 七:辅助检查:(1)骨盆后前位X线片: (2)骨盆入口位片: (3)骨盆出口位片:CT检查 八:处理原则: 1.对骨盆边缘性骨折。只需卧床休息。髂前上棘骨折病人置于屈髋位;坐骨结节骨折置于伸髋位。卧床休息3-4周即可。 2.对骨盆单环骨折有分离时,可用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固定。骨盆兜带用厚制成,其宽度上抵髂骨翼,下达股骨,悬吊重量以将臀部抬离床面为宜。5-6周后换用短裤固定。 3.对骨盆双环骨折有纵向错位时,可在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方法是病人仰卧时,两下肢分别由助手把持作牵引,用宽布带衬厚棉垫绕过会阴部向头侧作对抗牵引,术者先将患侧髂骨向外轻轻推开,以松介嵌插,然后助手在牵引下将患侧下肢外展,术者用双手将髂骨嵴向远侧推压,矫正向上移位,此时可听到骨折复位的“喀嚓”声,病人改变健侧卧位,术者用手掌挤压髂骨翼,使骨折面互相嵌插。最后病人骶部和髂嵴部垫薄棉垫,用宽15~20

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健康教育

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健康教育 第一节肾损伤 肾损伤常合并有胸腹多脏器的复合伤。 一、病因和分类 1、开放性损伤因弹片、枪弹、刀刃等锐器所致损伤,常伴有胸部、腹部等其他脏器的复合性损伤,病情复杂而严重。 2、闭合性损伤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致肌肉强力收所致损伤。直接暴力时,由于上腹部或腰背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是肾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二、临床表现 因损伤程度不同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在合并其他器官务时,轻度的肾损伤症状常被忽视。主要症状中有休克、血尿、疼痛、腰腹部肿块、发热等。 三、住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肾损伤多因突然受伤所致,患者一时难以在心理上接受,且担心血尿会影响肾功能,危及生命。应主要关心患者,解释绝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卧床休息和药物治疗,能够愈合;损伤严重时,即使将患侧肾切除,健侧肾脏也会代偿,不会影响肾脏的功能,从而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2、休息指导轻微肾损伤、多数肾挫伤,采取保守治疗和休息可以自愈,非手术治疗者绝对卧床2-4周,病情稳定,血尿消失后方可离床活动。由于肾组织较脆弱,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肾损伤后4-6周才趋于愈合,过早、过多下床活动,有可能再度出血,加重肾脏的损害。 3、饮食指导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在3000ml/d以上,以补充血容量,保证足够的尿量,达到冲洗尿路、促进肾脏功能恢复的目的。告知情况较差的患者需从静脏补充必需氨基酸和蛋白,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4、留置尿管护理指导对于复合伤特别是合并肾脏膀胱损伤者需置尿管,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引流通畅,防污染、脱落、反折。每日清洗外阴,不要将尿袋高于膀胱,或使用以流尿袋,以免引起尿液反流造成感梁,每天碘伏擦洗尿道外口主悄管周围2次,每日更换引流袋。 4、手术适应训练指导练习床上排便、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讲解术后应采取的卧位并演示更换体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术后宣教 1、体位与活动指导说明行部分发除或肾修补述后,需绝对卧床休息2周以上,大小便绝不得下床,即使水液颜色转清澈仍需绝对卧床2周以上,以免活动引起继发性出血。肾切除术后患者应卧床3-5天,避免过早下床引起手术部位出血,术后宜采取患侧卧位,利于伤口引流。 2、饮食指导告知术后需禁食,等排气后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食,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普食。强调宜摄及高维生素的食物,不宜进食辛辣食物,以减轻刺激,预防便秘。 3、疼痛护理、伤口护理指导见“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健康教育”。 4、引流管护理指导肾盂引流如需冲洗时,每次冲洗量不超过5ml。一般留置导管约10天以上,在拔管前需夹管观察正常水路通畅情况,证实通畅,做肾盂造影响后可拔管。拔管后告知患者取健侧卧位,使和术侧向上防止造瘘口漏尿,通常1周左右,瘘口即可愈合。引流管一般护理指导见“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健康教育”。

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护理查房

【关键词】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多由于强大的暴力造成,可以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常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骨盆骨折较常见的并发症有休克,若处理得当,休克可很快得到纠正,否则将发展并进入抑制期,病人表现为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发绀,四肢厥冷,脉搏细数或摸不清,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尿量减少甚至无尿,若皮肤粘膜出现紫斑或消化道出血,则表示病情发展致DIC阶段。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虽给予吸氧仍不能改善者,应警惕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此期病人常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27岁。入院时间:2005年10月12日。入院诊断:高坠伤:1)失血性休克;2)双肺挫伤;3)骨盆骨折(TILE分类C型);4)左髋臼粉碎性骨折并股骨头中心性脱位,坐骨神经损伤;5)双跟骨骨折;6)右足第2、3、5跖骨头骨折;7)左腰3、4、5横突骨折;8)右胫腓骨下段骨折;9)全身多处软组织皮肤搓擦伤。 2 健康状况 2.1 发病情况 患者因“高坠伤后骨盆部,左髋,双足肿痛活动受限9小时”,于2005年10月12日18:40由急诊科平车收入骨科病区,患者当日上午9:00在家中(三楼高处)擦窗户时不慎坠落至户外,地面为水泥地,双足先着地,当时无昏迷、呕吐、大小便失禁,感骨盆部、左髋、双足部剧烈疼痛,无法站立行走,由家人急送都江堰红十字医院抢救行X片及B超检查,诊断为“骨盆多发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给予“吸氧、补液、止血、输血、防治感染”,具体用药不详,输血800ml,但患者仍感伤部疼痛、心悸,由当地医院用救护车转送至我院急诊科,当时16:00,测:HR150次/分,Bp108/85mmHg,R36次/分,SpO297%,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病危通知,立即静脉双通道,给予平衡液1000ml,液1000ml ivgttst,合血6U,杜冷丁50mg imst,急查X片,胸、腹、骨盆CT检查,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出不凝血,为进一步诊治由急诊科(16:30,HR151次/分,R21次/分,Bp98/66mmHg,SpO290%)转入骨科(18:40,HR136次/分,Bp87/53 mmHg)。 2.2 护理体检 身高:159cm,体重:60kg。T37.0℃,P150次/分,R24次/分,Bp94/70mmHg,神智清醒,表情淡漠,口唇,眼结膜苍白,呼吸急促,颤抖,四肢厥冷,双肺底可闻及湿音,腹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及移动性浊音,直肠指检未见异常。专科情况:视诊左髋、双足跟部,右足背肿胀,右坐骨区皮下瘀血,左手腕掌侧,双大腿下段前外侧皮肤划破,左足跟部有皮肤擦伤2×3cm。触诊:四肢厥冷,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左侧骶尾部、腹股沟区,双足跟部触痛,直肠指检未见异常。动量诊: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左下肢纵向叩击痛,双足跟部挤压痛,左髋、双踝活动受限,左脚姆指背伸肌力III级,右侧脚拇指背伸肌力V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精选】泌尿外科健康教育

泌尿外科的健康教育 膀胱结石手术的健康教育 1.术后卧床休息3天,适当变换体位活动,增加排石,观察尿中排出结石的量; 2.注意观察出血的量,尿的颜色、性状等; 3.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内冲洗作用; 4.适当应用止痛剂; 5.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然。 膀胱损伤的健康教育 1.告诉病人膀胱损伤的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宣传病人带有留置导尿管防脱落、保持通畅的意义; 3.宣传多饮水的意义; 4.宣传留置导尿管的训练排尿的意义; 5.伴有骨盆骨折、尿道断裂的病人向其宣传卧硬板床、长期卧床的注意事项和意义。 尿道损伤的健康教育 1.讲述术后病人卧床、进食、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2.宣传留置尿管及膀胱造瘘管的意义; 3.宣传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的意义;

4.宣传骨盆骨折病人卧硬板床的意义; 5.讲述后期扩张尿道的意义。 前列腺增生的健康教育 1.讲解手术、术式及术前、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2.说明导尿管的意义,以及持续冲洗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3.施行手术切除前列腺病人取半卧位,禁食产气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术后1周禁止灌肠; 4.向手术病人宣传减少活动、忌烟酒、避免感冒、忌刺激,避免术后再出血; 5.教病人学会提肛肌锻炼,以尽快恢复尿道括约肌的功能。 肾癌的健康教育 1.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根据病人讲解手术前后注意事项; 3.讲解应用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的意义; 4.讲解如若出现血尿、乏力、消瘦、疼痛、腰腹部肿块应迅速到医院就诊,定期拍胸片X线片,以及早发现转移灶。 肾及肾盂造瘘的健康教育 1.造瘘术后,应取仰卧位,卧位2周,限制活动,减轻肾损伤,防止继发出血; 2.保持引流通畅,勿使导管扭转、折曲、受压或阻塞;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

第一章骨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骨盆骨折疾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 骨盆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多半有合并症和多发伤。 二、病因 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意外摔倒或高处坠落等。年轻人骨盆骨折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引起。老年人骨盆骨折最常见原因是摔倒。 三、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一)临床表现 1、血压下降或休克 2、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活动、会阴部瘀斑,肢体不对称 3、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4、可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 (二)并发症 1、腹膜后血肿 2、腹腔内脏损伤 3、膀胱或后尿道损伤 4、直肠损伤 5、神经损伤 四、主要辅助检查 X线和CT检查能直接反映是否存在骨盆骨折及其类型。 五、诊断步骤 (1)监测血压 (2)建立输血补液途径 (3)及早完成X线及CT检查, (4)检查有无其他合并损伤 (5)有腹痛腹胀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者可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 六、治疗原则 首先处理休克和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再处理骨折。

1.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骨盆边缘骨折、骶尾骨骨折应根据损伤程度卧硬板床休息3-4周,以保持骨盆的稳定。 (2)复位与固定:不稳定性骨折可用骨盆兜悬吊牵引、髋人字石膏、骨牵引 等方法达到复位和固定的目的。 2.手术治疗 (1)骨外固定架固定术:适用于骨盆环双处骨折病人。 (2)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适用于骨盆环两处以上骨折病人,以保持骨盆稳定。 七常用护理诊断 1.组织灌溉不足与骨盆损伤、出血等有关。 2.排尿和排便形态异常与膀胱、尿道、腹内脏器或直肠损伤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盆骨折和活动障碍有关。 4.躯体活动障碍与骨盆骨折有关。 八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使病人以平稳的心态接受手术。 2骨盆兜悬吊牵引适用于骨盆环一处骨折者。 3严重骨盆骨折时,应协助医师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建立静脉通路,抗休克,治疗内脏出血等,其次才是骨折本身。 4平卧硬板床休息, 不稳定型骨折尽量避免搬运, 搬运患者时臀部应充分支托,为防止压疮可使病人平卧,将手伸至病人骶尾部给予按摩。 5术前1天备皮,备皮时防止损伤皮肤。 6遵医嘱做药敏试验 7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 (二)术后护理 1手术当日需绝对卧床休息, 严禁半坐卧位, 密切观察肢体血运及感觉情况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半小时记录一次。

骨盆骨折护理查房

骨盆骨折护理查房 患者一般资料: 患者:53床,刘XX,男性,54岁,住院号:00000,小学文化程度,职业农民,家庭住址:XXXXXXXX. 病史回顾: 主诉:高空坠落伤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小时。 现病史:入院前1小时,患者在堆木料时不幸从高约3米木料堆上掉落,当时即刻感到全身多处疼痛不适,以头部、左侧髋部及双侧下肢疼痛不适为主,伴有全身多处皮肤擦伤,受伤后立即来我院就诊,经我院门诊医生以“骨盆骨折”于8月21日16:50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既往史:既往健康,约20多岁时因阑尾炎行手术治疗。 个人史:患者出生于XX,长居XX。 婚育史:已婚,育有2子,配偶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各家庭成员均体健。 入院诊断: 1.左侧髂骨粉碎性 2.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 3.右足背皮肤裂伤。 护理查体: 患者左侧髂部可见约7cmX15cm大小的血肿,右足背可见约1cmX1cm大小裂口,左髋部活动受限,能扪及双足背动脉,双下肢肢端温暖血供好。 护理评估: 患者平车推入我科,神志清楚,入院前大小便均正常,睡眠良好,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测生命体征:T36.5℃,P73次/分,R20次/分,BP139/87mmHg,随机指血糖7.4mmol/L。跌倒风险评估为35分,属中度危险;压疮风险评估为16分,轻度风险,自理能力评估为 17

分,部分自理。 社会心理状况: 精神状态: 性格开朗,情绪平稳,表情自然,视、听觉正常,语言流畅,对答切题。 心理状态:担心预后情况,能积极配合治疗。 社会状态:家庭关系和睦,本次住院费用第三方支付。 阳性检查检验: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8.33 10^9/L,(4-10 10X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5 % (45-77%) 乙肝两对半提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73.46 IU/ml.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98g/L.(正常110-160) 阳性检查: CT提示:左侧髂骨粉碎性骨折。 CT提示:左侧髂骨可见骨质碎裂,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 术前护理诊断及措施: 1.护理诊断: 潜在并发症出血—与左侧髂骨骨折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不发生出血 护理措施:1.将患者置于抢救室,尽量减少患者的搬动。 2.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3.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皮肤黏膜、弹性、温度、色泽。护理目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出血。 2.护理诊断:疼痛-- 与全身多处擦伤何左髂骨骨折疼痛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疼痛缓解,不影响休息 护理措施:1.鼓励病人家属陪护多与病人聊天以分散病人注意力。 2.加强观察,评估疼痛的性质,确定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 3.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准确,以防引起或加重

ICU病人健康教育

腹腔镜术后护理 术后即时护理:全麻清醒后患者返病室,连接引流管并固定好,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顺畅,调节好滴速。向医生了解术中情况、术后诊断及注意事项等。 生命体征观察:术后24h内应密切监测,每30min测血压、脉搏1次,平稳后可1~2h监测1次。如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应加快输液速度,纠正血容量不足。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有无渗血,考虑有无内出血的可能,并及时通知医生。 尿管护理:注意观察并记录尿量及尿液的性质,当出现问题而原因不明时,应及时通知医生。一般术后1日晨拔除尿管,有镇痛泵者术后2日拔除。 引流管护理: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随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术后1日患者为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如引流液<20ml/24h,体温正常可拔除引流管。 术后不适症观察及护理:术后疼痛,术后疼痛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伤口疼痛可在术后24h内给予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24h后可口服止痛药;腹胀引起的疼痛,嘱患者多活动,或用手在下腹部行顺时针按摩,以尽早排气。术后呕吐:一旦发生呕吐应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误使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给予胃复安,必要时禁食给予补液。 预防感染:术后每日测体温3次,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若48h内体温<38.5℃,则无需处理。 饮食护理:手术当日禁食,术后1日患者可进半流食,术后2日改为普

食,若患者未排气或排气不畅时,应嘱患者禁食产气食物。应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保证大便通畅。 8、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前除常规宣教外,还应给予个体化指导,特别是对于盆腹腔粘连严重或手术有难度的患者。告知患者当出现异常症状时,如: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腰痛、恶心呕吐、尿量减少以及发热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肠梗阻的健康教育 定义: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临床表现:腹痛、呕吐、腹胀、排便排气停止,严重时休克。 二、治疗原则: 纠正脱水、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失调。 胃肠减压。 控制感染和毒血症。 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 健康教育: 急性期和需手术者要禁食。保守治疗者待肠梗阻症状解除后可进食少量温开水或流质,忌进食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随病情好转逐渐进食半流质、普食。 病人血压平稳时,取半卧位,有利于胃肠内积液引流,使腹腔内炎性渗出液流至盆腔,预防膈下脓肿;并能使腹肌放松,横膈下降,有利于呼吸。 胃肠减压注意事项: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脱出,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

骨盆骨折病人健康教育

骨盆骨折病人健康教育 1.手术前健康教育 (1)心理调适指导:由于突发意外、疼痛和伤口出血,病人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告知惊恐不安和情绪紧张对抢救生命、恢复健康不利。耐心讲解疾病的发展过程、预后情况和手术的必要性、使之建立治疗信心,减轻紧张、不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适应性为指导:损伤严重者告知病人及家属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增加出血,引起休克。指导正确放置体位,防止加重损伤。病情稳定者,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并指导家属正确取放便器。 (3)术前准备指导:急诊手术病人告知术前给与静脉输液、抽交叉血的目的。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一天需清洁皮肤,保持良好睡眠,术前晚12h时禁食,术前4h禁饮,以防止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 2.手术后健康教育 (1)体位与活动指导:说明早期下床活动的危害以及卧床休息的必要性。告知骨盆骨折无论一处或多处,都需要卧床休息,否则易致疼痛家中或骨折再移位。早期应平卧于硬床板,告知家属搬运病人时臀部应充分托起,取放大便器时尤应注意。不稳定型骨折应尽量避免搬运。稳定型骨折病人卧床休息2~3周,待骨折完全愈合,即可下地扶拐行走。不稳定型骨折,应绝对卧床休息8周以上,再慢慢坐起扶拐下地。 (2)病情观察指导:提示病人术后若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也肯呢更是血肿刺激引起肠麻痹或神经紊乱所致。若有尿痛、血尿或排尿困难,提示有膀胱及尿道损伤,应及时报告医生。 (3)饮食指导:急性期应禁食2~3d,3d后无内脏损伤表现时,可进流食、软食,过渡到普食。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等食物,多饮水,以增进营养,减少便秘,促进骨折愈合。 (4)并发症预防指导告知为预防压疮,需铺防压疮气垫,骶尾部挖空,臀部铺翻身布,保持干燥平整无渣屑,每2h翻身一次,翻身角度10度~30度。说明骨盆骨折可由于骨折刺激腹膜而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便秘,故应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利通便。尿道损伤的病人告知需放留置尿管2周,待损伤逐渐恢复后,夹闭导尿管,4h开放一次,指导病人每次开放导尿管前训练自行排尿。告知病人及家属不能自行增减牵引重量,防治无效牵引。 (5)功能锻炼指导:功能锻炼方式依骨折而异。 ①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单纯一处骨折,无合并伤,又不需复位者,告知以卧床休息为主,仰卧与侧卧交替(健侧在下)。早期可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以及足踝活动。1~2周后可进行半卧位及坐位练习,并做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运动。伤后2~3周,如全身情况尚好,可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加大活动量。伤后3~4周,不限制活动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 ②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无合并症的病人,告知需卧硬床板休息,并进行上肢活动。伤后第2周开始半坐位,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伸屈等活动。伤后第3周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伤后第6~8周(即骨折临床愈合),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伤后第12周逐渐锻炼,并弃拐负重步行。 3.出院健康教育 (1)骨盆保护指导:出院后继续进行骨盆悬吊牵引的病人,告知吊带要保证平坦完整无摺,吊带宽度适宜,不要上下移动位置。下肢牵引时,一般都是双下膝同时牵引,告知如果只牵

股骨头坏死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股骨头坏死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表

实施指导 一、为什么病人需要告知医护人员用药史及隐匿性感染灶? 1、指导病人将目前正在服用的特殊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告知主治医生,并遵医嘱停药,避免引起手术出血。 2、如病人患有龋齿、中耳炎、脚癣等隐匿性疾病,应在术前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人:L关节感染。 二、如何进行床上适应性锻炼? 指导病人手术后必须卧床一段时间,学会在床上正确放置使用便器的方法。随意地翻身井放人便器可能会引起髋关节脱位, 1、健侧下肢屈曲,足底踩床,患肢自然放置。 2、利用健足与双肘的力量支撑床铺(或双手抓住牵引床的吊环),腰部用力将整个臀部抬起,忌患肢内收外旋。 3、从健侧放人坐便器,尽量使崩搪瓷便盆。 4、避免拖、拉、拽,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软布,不要妊时间使用,避免引起骶尾部皮肤破损。 三、如何使用助行器? 1、行走方法 双手扶助行器向前推一步,同时必须保持身体挺直,将秀心放庄健肢上,迈出患肢人助行器中,走路的时候要保持助行器不动,再移动健肢跟进。 2、术后离床方法 将助行器放在健侧肢体的床旁,向床旁移动身体,将健侧腿移到床下,患胺保持外展中立位跟随移动,患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助行器站立。 3首次离床活动,可能会出现头捕、恶心、无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与长期卧床有关,应站立2分钟,适应后再行走,行走距离逐渐增多,随着下床次数的增多,这些症状将逐渐消失。 四、股骨头坏死病人术后卧床期间应采取什么体位?

为防止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术后卧床期间病人必须采取特殊体位,具体方法:保持患肢伸直平故向外展30°,穿矫形鞋保持患肢中立拉,足尖朝上,患肢不内旋、外旋。穿矫形鞋期间,注意用毛巾保护鞋边缘,即足跟、内外踝处的皮肤,防止皮肤破损; 五、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有哪些? 1、术后至第2日,以肌肉的静力收缩和远端关节的运动为主,如足趾屈伸活动、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臀肌收缩等,循序渐进。遵医嘱加嘿屈髋屈膝运动。同时,指导做职上肢、健侧肢体的肌群肌力练习,防止失用性萎缩 (1)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指导病人取平卧位,双腿自然伸直。将大腿肌肉绷紧,做时可将手放置在大腿上,感到大腿肌肉绷紧鼓起就达到目的。绷紧肌肉5秒,再放松2秒。每次5~l5分钟,每日3次。以不感觉疲劳为宜。 (2)踝关节屈伸恬动(踝泵):平卧,伸直下肢自然放松,然后做背伸动作,背伸时一定要达到最大限度,然后做跖屈,跖屈也要达到最大限度。如此反复进行,背伸5秒,跖屈5秒,每次5~l5分钟,每日3次。 (3)床上髋、膝关节屈伸活动:平卧,患肢自然乎放在床面上。足跟不离床面,屈髋屈膝收缩下肢,再伸直膝关节。缓慢、匀速反复进行,逐渐增加屈髋屈膝角度。 (4)臀肌收缩运动:平卧,伸直腿,上肢自然放置身体两侧,收缩臀部肌肉,保持l0秒后放松。 2、骨水泥型假体置换者,拔除引流管后,即可遵医嘱进行床旁坐、站,扶拐杖或助行器行走练习。 (1)卧位到坐化训练:双手撑起,患肢外展,屈曲健肢,利用双手和健胜支撑力将患肢移至床旁,使小腿能自然垂于床旁。移动健肢,坐于床旁(厢髋< 90°),尽量保持患肢伸直。 (2)坐位到站位1川练:患者坐在床旁(屈髋<90°),健肢着地,

骨盆骨折的急诊救治

骨盆骨折的急诊救治 发表时间:2010-11-01T09:07:47.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8期供稿作者:孟凡义[导读] 重度骨盆骨折往往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塌方事故引起。 孟凡义(苍山县人民医院骨三科山东苍山 277700)【中图分类号】R6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164-02【摘要】目的研究重度骨盆骨折院前与院内急救相结合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001.01—2009.06在骨科抢救的32例重度骨盆骨折患者抢救经过,总结抢救经验。结果经早期快速处置,32例患者中26例恢复生命体征,6例死亡。结论对重度骨盆骨折患者应重视院前与院内急救相结合,多学科合作,充分应用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急诊手术室。【关键词】骨盆骨折急救院前院内重度骨盆骨折往往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塌方事故引起。常丧失骨盆环完整性,极易引起伤后致命性大出血,死亡率较高。且因休克时间长而丧失良好内固定术机会,致残率较高。本院骨科自2001年来极重视该方面的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入院时均处于休克状态,其中男24例,女8例。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14例,坍塌伤2例,并发泌尿系损伤16例,直肠、会阴损伤4例,合并其他骨折24例,肺挫裂伤6例,肝脾破裂2例。行抢救性手术16例。 1.2抢救方法 1. 2.1院前急救 本县急救中心设于我院内,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在接求助电话5分钟内就能迅速出车,尽量缩短院前时间。抵现场后快速初步评估,对疑有重度骨盆骨折的患者就地应用骨盆兜外固定,轻柔搬动,迅速开放静脉通道,开始补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吸氧;对伴有四肢长骨骨折的予以夹板制动;对有明显外出血的予加压包扎止血或止血带法止血,尽可能减少骨盆以外部位的可控制性出血;快速转至院内。 1.2.2院内急救 1.2.2.1抢救室及急诊手术室急救患者转运抵达医院急诊科后,由院前医护人员向院内急救医师交接,快速再次评估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快速得出诊断。所有重度骨盆骨折患者均行深静脉置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并使患者同时有2-3条非下肢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输液纠正休克,并迅速联系血库申请血液,力争在入院后半小时内输入足量血液,必要时加压输血。重度休克,输血可增加机体携氧功能,提供凝血因子,输血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应以全血为主,效果优于成分血。输液不能代替输血[1]。加强体格检查,除外致命性的颅脑、颈髓及胸腹部损伤,并评估有无骨盆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如泌尿生殖系、直肠损伤等,骨盆骨折的致命性大出血常见于:髂叶的松质骨面出血、骶前静脉丛撕裂出血、髂内动脉或其较大分支出血、部分盆腔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盆壁软组织出血。而重度骨盆骨折患者骨盆环常极不稳定,虽然予骨盆兜外固定保护,仍应严格限制搬动和辅助检查,因为过多搬动会引起不稳定的骨盆环继续变位,导致骨折的反复错位,并引起难以逆转的大出血。必要的检查必要时可在床边完成,如胸片、B超。建议多应用物理检查,如导尿、胸腹穿刺、直肠指检等。本院曾有患者死于检查途中的惨痛教训。 院内评估完成后,生命体征渐趋稳定且无明显其他合并伤的收入EICU。对有泌尿系统损伤、直肠损伤的及时联系相应科室的医师来急诊手术室内会诊,并行膀胱造瘘术、尿道会师术、结肠造瘘术、直肠修补术等后再收入EICU。对已经输入大量液体、大量全血或血球仍不能恢复有效循环的,需急救行抢救性手术。因患者本身处于休克状态且手术创伤会加重应激,因此抢救性手术方法应就简从速,以控制出血为目的。笔者认为填塞法更有可行性。因为骨盆骨折所导致的非脏器破裂大出血,出血主要在后腹膜,且85%后腹膜的出血来源于静脉[2]。且重度骨盆骨折后局部解剖结构紊乱,出血凶猛,手术野不能良好显露,术中探查到髂内动脉破裂口可能不大,强行结扎费时费力,有得不偿失之嫌。除非术中探查到明显的大动脉破裂,能结扎的立即结扎,若结扎后会引起特大并发症的,可结合患者情况,行血管修补或人造血管替代手术。而填塞物可于术后24-48小时后渐次取出。 1.2.2.2 EICU急救所有手术及非手术病人均收入EICU继续治疗。所有病人均行生命体征持续监测,特别是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有血压进行性下降患者应怀疑其有其他脏器损伤或骨盆骨折出血持续加重,应及时行抢救性手术。对无止痛剂禁忌的应用止痛剂。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吸氧,有呼吸功能不全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动态反复评估病人是否有病情恶化,除外隐匿性损伤,并警惕是否有恶性全身并发症如AROS/MODS/DIC等,若有,往往提示预后不良。患者骨盆兜保护下平卧于气垫床,必要时予休克体位,尽量减少翻身,同时应用止血剂控制出血。待病人全身情况稳定后,约伤后1周,可行确定性检查,并行内固定手术。 2 结果 32例患者26例恢复生命体征,行确定性治疗,6例死亡。 3 讨论 以往重度骨盆骨折的抢救工作往往限于院内,在院前的急救工作不够到位,而在院前最起码的搬动:(1)从事故现场搬到担架车上;(2)把担架车搬上救护车;(3)抵院后担架车从救护车上搬下到达抢救床上。该类患者极其有可能在院前进入休克失代偿期,增加抢救难度,甚至死亡。本院对该类患者的处理从第一现场开始予骨盆兜外固定,尽可能地减少二次损伤,减少二次出血,及时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输液,为院内急救争取时间。这也意味着部分院内急救工作已经延伸至院前。而在院内急救方面,以往是经由急诊抢救室处理后,送入骨科病房或ICU或大手术室进一步抢救治疗,往往增加不必要的搬动,且耗时。因而本院充分应用EICU及急诊手术室的优势,把抢救工作限于急诊科内,优化抢救流程,直至生命体征稳定后才行确定性处理,充分遵守了生命第一的急救理念,极大的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但骨盆骨折合并有骨盆外重大伤情时死亡率仍较高,本组6例死亡患者均系伴有重度骨盆骨折的多发伤病人,早期死于失血性休克。如何准确进行院前、院内急救工作,如何控制出血、减少出血时间、及时行抢救性手术为抢救该类患者之关键。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