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质养生五行人的音乐疗法

体质养生五行人的音乐疗法

体质养生五行人的音乐疗法
体质养生五行人的音乐疗法

体质养生——五行人的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

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

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中医五行分类表

阴阳五行体系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窍:鼻、目、耳、舌、口

为了适应读者的五行排序,本文以“金”打头

中国音乐追求的清、静、淡、远的意境,与中医学提倡顺应自然“恬惔虚无”的法则出一辙。

心——五脏中的君主

心脏通常不会偷懒,它一刻不停的搏动完全符合属于火的特性。心脏掌控着精神和血液的循环,然而,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在减少的睡眠、很少运动的身体……无一不在伤害我们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脏系统的不适。

心常见不适:失眠、心慌、心胸憋闷、胸痛、烦躁、舌尖部溃疡。

属心的音阶: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调》。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最佳欣赏时间:21:00-23:00。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过早过晚听都不太合适。

伴茶:准备一杯红茶,略加少量绿茶,可以补益心脏。

肝——五脏中的将军

肝比较喜欢爽朗、豁达。我们如果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肝就会使我们体内的本该流动的气处于停滞状态,时间稍久,就会逐渐消耗肝的能量,产生种种不适。

肝常见不适: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

属肝的音阶: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肝顺需要木气练达,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

最佳欣赏时间:19:00-23:00。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的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的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伴茶:准备一杯绿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梳顺肝气的作用。

脾——五脏中的后勤部长

脾是我们身体里的重要能量来源,身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脾胃,经过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能量供应给各个脏器。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我们的脾胃承担过重的负担,而停产。

脾常见不适:腹胀、便稀、肥胖、口唇溃疡、面黄、月经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宫下垂。属脾的音阶: 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最佳曲目:《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欣赏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伴茶:准备一杯黄茶,略加少量红茶,可以温和的调节脾胃功能。

肺——五脏中的宰相

肺在身体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携带的氧气都要通过肺对外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处。也正因为肺和外界接触频繁,所以污染的空气、各种灰尘、致病细菌,会在你身体抵抗力稍低的一刹那,占领你的肺。

肺常见不适:咽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容易感冒、易出汗。

属肺的音阶: 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最佳曲目:《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

最佳欣赏时间:15:00-19:00。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伴茶:准备一杯白茶,里面少放一些红茶和黄茶,以起到生补肺气,同时清除肺中杂质的效果。

肾——五脏中的作强之官

肾在身体的五脏之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储蓄机构,我们身体里所有其他脏器产生的能量,在满足日常消耗后,都会把多余的能量转存到肾中,将来身体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够的能量时,通常会从肾中抽调。长此以往,肾中的能量总的来讲还是处于一种匮乏状态。

肾常见不适:面色暗、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

属肺的音阶:羽音,相当于简谱中的“6”。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最佳欣赏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

伴茶:准备一杯黑茶,里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五行相生的效果。

茶叶五行

绿茶:五行属木,代表茶有碧螺春、毛尖、毛峰、猴魁、龙井。

红茶:五行属火,代表茶有川红功夫、滇红功夫、祁门功夫。

黄茶:五行属土,代表茶有霍山雪芽、温州黄汤、君山银针。

白茶:五行属金,代表茶有银针白毫、贡眉、白牡丹。

黑茶:五行属水,代表茶有普洱茶、湖南黑茶。

附加:音乐处方

若想催眠:请听《平湖秋月》、舒曼的《梦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欲解抑郁:请听《喜洋洋》、《江南好》;

想除悲怆:请听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d小调——悲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c 小调——命运》;

振作精神:请听《金蛇狂舞》、《步步高》;

若去烦燥:请听《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鸟语》;

促进食欲:请听《花好月圆》、《青春舞曲》;

为降血压:请听《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

纷繁喧闹的都市,生活着我们这样一群为俗缠身的人。每天随日出睁眼,每夜伴月色入眠,身心疲惫,迷惑重重。

我们能在心中为自己留下一片空明地带吗我们,能在寂静无人时心无牵挂地面对自己吗?音乐,可以让我们做到。

一曲洞箫声起,鸣咽缠绵;几处古筝弦响,芳华绝世。万籁俱寂,只余乐音,让我们为之沉醉,为之起舞,为之焕然一新。音乐仿佛迎合了我们身体内某种磁场的共振,直接进入我们的内心,触碰着我们喜怒哀乐的细小纤维。

音乐和人体的神秘响应,来自于两者之间节奏的共鸣。音乐的基础之一便是节律,如果音乐节奏和人体的某些生理节奏和揩,生理共振就产生了。紧接着,我们的皮肤温度、心跳速度、呼吸频率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最终产生快乐、兴奋和幸福感。在《同一首歌》的演唱会上,听众们狂热地挥舞荧光棒,便是音乐带来的兴奋迷醉的效应;我们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听着母亲嘴里哼着摇篮曲安然入睡,便是音乐的安神静心的作用。

音乐是生活赐予人类的特种维生素,一张完美的解压处方上一定会有它。这张处方的第一行应该写下它的原则:选择一种与你当时心境比较契合的音乐,然后慢慢改变音乐风格,使之与你想要达到的心境相吻合。比如,如果你是一个遭到打击的中年男子,不妨听一听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在刘德华抑郁的呐喊中,你能找到类似的心境,从歌声中得到共鸣,让自己彻底放松。然后你可以选择一些稍微平静的曲子,可以是罗大佑的《恋曲1990》,可以是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也可以是各轻音乐。最后再慢慢过渡到你喜欢的轻松欢快的曲子上去,这样你的心情会慢慢地由压抑沉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这张处方的病症一栏,得由你自己填。是睡眠有问题,还是精神不振作症状很多,但都有对应的音乐疗法。如果你恰好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这里有一份简单的对你胃口音乐处方:若想催眠,请听《平湖秋月》、舒曼的《梦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欲解抑郁,请听《喜洋洋》、《江南好》;想除悲怆,请听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d小调——悲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c 小调——命运》、振作精神,请听《金蛇狂舞》、《步步高》、若去烦燥,请听《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鸟语》;促进食欲,请听《花好月圆》、《青春舞曲》;为降血压,请听《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

其实,大自然是一个更大的音乐宝库,人类创作的音乐正是对自然各种音响的复制。金秋时节,漫步在林荫道上,且听风吟,细品鸟语,静谧的自然空间里,连树叶在空中的舞蹈都伴随着音乐的妙响。耳朵带领着心灵,自由地旋转,畅快地呼吸。山间林畔,溪流潺潺,泉水叮咚,静谧祥和的快乐是那样的随处可得。海边沙滩,波涛翻涌,拍击岸石,又带给人一份开阔浪漫的心堵。在自然的音乐之美遍布各处,就是早晨初醒打开窗户听到的第一声鸟鸣,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宁静和清新。

47首养生音乐

首养生音乐 .养心音乐 紫竹调纯音乐素手云筝集 心脏出问题,常出现失眠、心慌、心胸闷等情况,从而导致胸痛、烦躁等表征. 最养心曲目:养心气最需要地是平和,所以推荐地最佳曲目为《紫竹调》.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地徵音和属于水地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地功能运转. 最佳聆听时间::-:.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 .养肝音乐 大胡笳陈成勃琴怀 肝不好常常出现抑郁、易怒等情绪,而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则是外在表征. 最养肝曲目:肝顺需要木气练达,适合欣赏地曲目为《胡笳十八拍》.这首曲子中属于金地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地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地属于水地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 最佳聆听时间::-:.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地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地肝气,以免过多地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地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 .养脾音乐 十面埋伏传奇乐坊民乐合集 长期地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脾胃产生不适,腹胀、便稀、肥胖、口唇溃疡、面黄、月经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宫下垂都是常见地症状. 最养脾曲目:《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地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地脾胃,使之在乐曲地刺激下,有节奏地进行对食物地消化、吸收. 最佳聆听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养肺音乐 阳春白雪传奇乐坊传奇乐坊琵琶曲演奏 吸烟、过度疲劳、呼吸道疾病、厨房油烟、汽车尾气、滥服药物、饮食不当都是引发肺部疾病、甚至致癌地诱因.咽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容易感冒、易出汗,都是肺不好地表现.最养肺曲目:《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地宫音和属于火地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地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地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 最佳聆听时间::-:.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地地方,体内地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地,随着曲子地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养肾音乐 梅花三弄传奇乐坊传奇乐坊萧演奏曲 肾乃先天之本,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喝酒喝浓茶都会伤肾.面色暗、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都是肾不好地表现. 最养肾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地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地原理,反复地、逐一地将产生地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最佳聆听时间::-:.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地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地,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地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地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地商音和属于水性质地羽音搭配比较融洽地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地隆盛.

阴阳五行与音乐养生

阴阳五行与音乐养生 音乐是一种旋律,一种语言,一种心境,是欢乐、悲哀、忧郁、幽默、愤怒等情绪以声音形式的体现,音乐的魅力可以抵达人的心灵、拨动人的神经,让人在流动的、玄想的体验中浇注心灵的药方,音乐以独特的形式反映了宇宙的本质,也反映了人类的心灵状态,它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的身心,具有独特的养生功能,故产生了以音乐保健医疗为内容的“音乐疗法”,亦称为“音乐养生”或“音乐医疗”。音乐疗法是一门涉及音乐学、心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而从源远流长的祖国文化中溯源音乐养生之旨,更能体验“乐者,心之动”,“乐者,德之华”之妙。阴阳与音乐养生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用来说明万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一切事物变化现象的属性,正所谓“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与阳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根互用、相互消长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关系,以成“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之格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作为贯穿整个中医体系的一个基本脉络,阴阳平衡是身心健康的基础。东汉《太平经》运用阴阳学说解释音乐的起源和养生意义,认为音乐的发展是顺应宇宙万物阴阳相生、动静相应的规律的。对音乐的阴阳之理,我们可诠释为: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音乐养生,恰是针对机体阴阳偏胜偏衰的属性,用音乐的阴阳属性来补偏救弊,从而协调阴阳平衡。如对阳虚寒证患者,可温阳散寒,选用活跃、欢快、兴奋、激情的音乐进行欣赏。由于阴阳的相对性,也必须根据人们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艺术修养等诸多因素因人因地制宜。 五行与音乐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五音与天、地、身、心相联系,将角、徵、宫、商、羽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有了“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人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在《左传》、《国语》、《管子》等史籍中也可看到五音与阴阳五行的关系。与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似,五音也是对立统一的,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羽属水,角属木,它们之间于调式上为主属关系,此为相生;而商、角属金、木;徵、羽属水、火,均为大二度,系不协和音程,在传统音乐中属相克。音乐的内蕴是以人的情感为轴心的,古人就将五音各调所发出的精神效应进行归类:“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由五音的精神效应所决定,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五脏相音”学说在音乐养生中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内经》中所指出,宫为脾之音,大而和也,叹者也,过思伤脾,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轻而劲也,哀者也,过忧伤肺,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这也就是说,属本脏之音均可用于治疗本脏病,当然我们还可根据五行生克的规律,用于治疗他脏之病。一般说来,宫调式和徵调式色彩明亮,具有健脾、养心的作用,羽调式和角调式色彩上较暗淡,具有补肾、舒肝的作用,商调式介乎两者间,可使人感欣慰而有清肺之功效,因此根据不同的症情,依据五行学说选用适当的音乐可获得较好养生效果。 七情与音乐养生

中医五行体质及养生

中医五行体质养生 中医如何看体质? 中医体质,是指个体生命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 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这种特质可以用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特质来描述。我们每个生命体中都包含有这五种特质,只是每种特质的数量不同而已。由于不同数量的五种特质排列组合是无限多的,因而形成了我们千差万别的体质类型。 目前所广泛运用的九种体质: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 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等,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一些病理证候,而不是体质;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还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而不是疾病。这九种体质实质上是我们个体在五行体质的基础上,由于后天环境、饮食、起居、七情、劳逸等因素与之发生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的九种不同病理状态。 中医眼中的两种人 一种是解剖人,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经络,皮毛肌肉,五官九 窍,精血筋骨,和现代医学的人无二般。 一种是时空人,或称天文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使得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阳光形成了一日一循环、一年一循环。空间上,太阳东升西落,南北分移,阳气升于东降于西,盛于南而衰于北。这样,阳气便在时空上形成了运动之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认为,天地之气,阳性上升,阴性下降,升降不已,阴阳交合,发生爱力,遂成一个圆运动,形成了一个升一一浮一一降一一沉的圆运动运动模式,如下图:(引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天人合一,

时空决定我们的体质 在这个运动圆里,任何空间和时间里气的升降性质都是不一样的,也即不同空间和时间里气的偏性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天地之间, 一花、一木、一虫、一兽、一沙、一石皆有其偏性所在,包括人,正常的人。 同样的病因,既病之后,有人患实证,有人则呈虚证,有人患寒证, 有人患热证,就是因为体质之不同,体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患病与否和疾病的性质⑸。 那天地之气究竟是如何影响人体各异的偏性,其又是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简而言之,就是阴阳,具体的讲就是五行六气。五行六气是天地之间存在的一种综合能量,受它的影响,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体都随之呈现出节律性的变化。这种能量之大、作用之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五行化六气,便繁衍着宇宙万物。既然,天地万物皆由五行六气化生,那么探索人的体质便要在这五行六气上着手。 体质有先天和后天之分

中医五行养生 五行音乐 音乐与五行用药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

中医五行养生五行音乐音乐与五行用药中医五行音乐疗 法 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而是用(音樂)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

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 在繁体字中,樂、藥、療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

五行与音乐

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来讲,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对应五音就是角、征、宫、商、羽;对应五脏就是肝、心、脾、肺、肾。而音乐本身就可调理心灵,借着听觉、感觉对人体细胞有按摩的作用。五行音乐借助中医的养生理论带动身体能量,从而帮助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 木(对应五脏:肝):针对肝经、胆经; 平衡、舒缓、松弛的感觉。 火(对应五脏:心):甜美而活力上扬的旋律,制造出太阳、温暖、喜悦的感觉。 土(对应五脏:脾):针对脾、胃经; 沉稳、凝聚的氛围,植於大地的旋律。 金(对应五脏:肺):旋律简洁悠远、清静、辽阔。针对肺经、大肠经。 水(对应五脏:肾):针对肾、膀胱经; 宁静、凝聚、休养生息的感觉。 五行就就是术、火、士、金、水。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

术火士金水就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础仿质。宇宙间的一切事都按五行所展现的规律进行各种运动变化。 我们知道音乐源于自然之声清展的鸟语夏夜的虫鸣泉水叮咚山崩海啸都构成各自独特的音响、音乐之声自然之声都与人的心灵感受相融合、五音分别与五脏相通五音:宫、商、角、徽、羽五脏心肝、脾、肺、肾:千变万化的声音竟能各入门径、这实在就是一件玄妙的事情、 所谓的五音入五脏也不就是一个直接的过程就是通过惫识来完成的。音乐的内蕴就是以人的情感为轴心的对人的感染力极大:即使就是原始 时期的音乐信号、也带粉激情的因素、音乐讯息给予我们欢乐、悲哀、宁静急蹂、爱恋、高尚、愤怒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感觉心灵随粉音乐一起接受自然与人间的真善美、音乐通过惫识情感的作用对五脏的生理产生影响、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如属’土“的宫调音乐中与温厚,可助脾健运、安神宁心,对食欲不振、情志异常有纠正的作用、‘金‘乐鲜明肃劲能振奋人心所以善治急躁发泄悲观情绪、‘木”乐生发舒展、既能发散抑郁又能平抑怒狂由此对情志所致的各种脏腑失调作用明显、‘火’乐欢快活泼畅快情怀能通调血脉,抖擞精神、’水“乐悠扬开朗发人遐想启迪心灵,能促进生长发育、宇宙中充满了音乐、生命伴随猫与谐的声音而存在、中

五行体质

五行体质 一、木行人: ·基本特征: 肤色偏青白色,长脸型,头型较小,身材四肢长,身材挺拔,肩背宽大,手足灵巧细长多青筋。好学勤快。心高气傲,善隐忍。 ·病理状态: 1、强木: 这类人群性格好动,善变,脾气比较大,如果受教育程度高,追求涵养和过于收敛压抑自己,会由于长期肝气被郁而病肝胆、脾胃。发生情志方面的疾病,肝胆的炎症,脾胃不适,眼疾、筋拘挛等,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肝胆肿瘤大多出现在40~50岁左右。 火。 养生食疗方: (1)酸枣仁粥; 酸枣仁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酸枣仁炒熟,加水适量,煎熬20分钟,取出酸枣仁,留汁,将粳米与药汁一同放入锅内,用武火煮20分钟后,转用文火煮至米开粥稠;加入红糖后调匀,盖紧焖5分钟即可服食。该粥宜每明临睡前1小时温热服之。 (2)二子茶: 决明子50克,枸杞子15克,冰糖50克。将决明子略炒香后捣碎,与枸杞子、冰糖共放茶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焖15分钟代茶频频饮用。 2、弱木: 木运不及之人体质较差。肝胆为五脏六腑中最弱。表现为筋络拘挛,运动障碍,或易于惊骇。这类人内心感到压抑、郁闷,患病多是从肝郁开始的.是各种肝病的好发人群。 养生食疗方: (1)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15克,生姜30克,羊肉250克。将生姜、羊肉切片或切丝。共煮汤食。 麦枣补脑汤: 小麦30克,红枣10枚,核桃肉15克,猪脑1个。小麦、红枣、核桃肉洗净,加入猪脑,添水适量,置锅内,隔水炖1小时即可。

·基本特征: 肤色偏红色,易发痤疹,头型较小,尖脸型,浓眉,手足小,脊背宽广而肌肉丰满,行动快,性急,有气魄,讲义气,处事明快。 ·病理状态: 1、强火:常见心血管疾病:如阵发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发病年龄可以比较早),心脏病,易猝死於心脏病;支气管哮喘,鼻炎,慢性咽喉炎,干咳,慢性支气管炎等。顽固的皮肤病,季节性皮肤干燥瘙痒。疮疡。便秘、痔疮出血,大肠息肉、肿瘤。反复发作泌尿系统感染,血尿、尿路结石等;肾虚腰痛,足跟痛;头发早白,谢顶(从前额开始脱发),阳痿也发生得早等。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等。 养生食疗方: (1)玫瑰枣仁心: 猪心1个,枣仁20克,玫瑰花10克。洗净猪心去脂膜,将枣仁略炒与玫瑰花儿研末,灌入猪心,装碗,隔水蒸或上笼屉蒸至熟透,食用时将猪心内的枣仁与玫瑰花心去掉,把猪心切片,拌调料服用。 (2)苁蓉安神粥 肉苁蓉30克,茯神10克。粳米100克。先将茯神研为粗粉;再将苁蓉、淘洗干净的粳米、茯神粉一同放入沙锅,加清水1000毫升,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2、弱火: 心血管疾病:心阳不振,气血鼓动无力,易于发生气滞血淤,血脉不通,则发生各种痛症、面瘫、脑梗塞、心肌梗死,极少出血性的疾病发生。有发生脑出血的机会,先天脑血管畸形是其原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梗阻性疾病。还有“昏惑悲忘”神志方面的疾病。 养生食疗方: (1)乌桃汤: 乌骨鸡1只,洗净,黄酒500克,胡桃肉100克。加水煮熟乘热食肉饮汤。 (2)羊肉煲: 鲜羊肉100克。熟附子、山药、当归各10克。姜、葱、盐适量。 羊肉洗净,切成块,与熟附子、山药、当归一同煲到肉熟后,加姜、葱、盐调味。

五行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五行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导读:中医讲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 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 中医讲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而五行虚弱在中医里并不一定指五脏有重疾,还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亚健康状态。 *金肺 金对应肺,与呼吸道疾病相关,如有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语音低微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肺了。 肺最强时间:7:00~9:00 肺最弱时间:21:00~23:00 强肺关键词:润 ●白色食物可让肺强健起来。如百合,可润肺止咳,对呼吸道的调养效果最好。此外,白萝卜、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润肺的功效。 中医养生法

呼吸吐纳:柏树可清肺安神,每天上午8~10时或下午3~5时,在柏树下用鼻子吸气、嘴呼气,共做12次,长期坚持具有补充肺气不足的作用。 两款食疗法 罗汉果茶 罗汉果1个,将其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频饮。 秋梨膏 秋鸭梨500克,红枣200克,生姜50克,蜂蜜250克。 将鸭梨去皮,切成小丁,加适量水烧开,用小火煮30分钟;生姜切成片与红枣用同样的方法煮成汤,过滤去渣。 然后把鸭梨汤,枣、姜汤,蜂蜜一起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 因为罗汉果、秋梨的金气最重,且有极强的药性,可使肺功能迅速强壮。 *木肝 木对应肝,肝开窍于目,木资充盈才能眼睛明亮,如有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宁、胸胁隐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肝了。 肝最强时间:1:00~3:00 肝最弱时间:13:00~17:00 强肝关键词:舒 ●肝怕劳累,肝气最弱的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必须工作,则至少每隔1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

中医五行对应表

中医五行对应表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平衡养生《中医五行对应表》z 黍shu:禾属而黏者也,今北方谓之黄米。 哕yue:打呃 稷ji:今人谓之高粱。(同“秫”shu) 稻dao: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五菜:葵、韭、薤、藿、葱五果:枣、李、杏、粟、桃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递相资生,循环不休。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递相制约,循环不休。 子午流注(十二正经流注次序),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为: ⑴、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属鼠)胆经当令。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胆是五脏之中枢,百病好转它作主。《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 ⑵、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至3点属牛)肝经当令。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⑶、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属虎)肺经当令。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⑷、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属兔)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⑸、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属龙)胃经当令。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⑹、足太阴脾经巳时(9点至11点属蛇)脾经当令。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⑺、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属马)心经当令。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⑻、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属羊)小肠经当令。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毒降火。 ⑼、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属猴)膀胱经当令。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⑽、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属鸡)肾经当令。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⑾、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属狗)心包经当令。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⑿、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属猪)三焦经当令。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五行学说及中医养生

浅谈五行学说对中医养生的指导作用 傅遂山 摘要: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就是用五行归类推演法则和生克乘侮原理,具体阐释自然界的方位地域,季节气候及其影响,指导人们顺应四季自然法时,结合自身体质进行食疗养生保健,达到防病治病,增强体质,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1五行学说的概念及含义 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变化。《说文解字》解释:五作“五行也,从二,从于阴阳”。意思是阴阳在天地间交舞也。 天地既生,遂有日月星辰运行,四季交替,五化更移。天气下流、地气上腾,高下相召,升降相因,变化乃作。于是地上始有万物及人类的生成。此段话运用古代天文气象理论,说明五行是由天地阴阳的矛盾运动而产生。阴阳的运动变化可以通过在天的风、暑、湿、燥、寒五气与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反应出来。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 1五行的特性五行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对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朴素认识的基础上,用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系统法则。中医学引用的五行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界的常见物质,但实际意义决非如此简单,而是古人借助取类比象的方法,阐述人体脏腑组织之间、脏腑组织与自身体质之间的生理病理复杂关系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密切联系。 2. 2事物的五行属性五行归类推演法则是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事物的五行属性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等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包括人体生理病理现象,饮食物的颜色性味等,均按属性进行五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时令气候、起居饮食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生相克、统一协调的关系。 2. 3五行生克乘侮五行学说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生克乘侮的关系来说明和探索事物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复杂关系的理论。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资生的作用。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的生克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正常规律。在自然界是正常气候,在人体属生理现象。 3指导四季养生 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就是用五行归类推演法则和生克乘侮原理,具体阐释自然界的方位地域,季节气候及其影响,指导人们顺应四季自然法时,结合自身体质进行食疗养生保健,达到防病治病,增强体质,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3. 1春季养生春季属木应肝,主气为风,具有升发疏散的功能。《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其意是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养生保健应晚睡早起,散步缓行,使精神愉快有利健康。时令为惊蛰、春分前后,天气渐暖,春雷始现,雨水渐多,万物萌发一派生机勃勃之象。应于人体,脏腑经络从冬藏状态开始舒缓扩张,在生理上易出现疲乏无力,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病理上春季乍寒乍暖风气当令,人体

四季五行养生知识

四季五行养生知识 正确认识健康是什么?身体强壮无疾病、心情舒畅不抑郁,能与家庭、社会融洽相处。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十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应付日常生活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可以从事你渴望的一切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严于利己、宽以待人。 3、反应能力强,能够较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4、对于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能力。 5、体重标准,身体匀称,站立时身体各部分协调。 6、眼睛明亮、反应敏捷无炎症。 7、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或较少。 8、牙齿清洁、无龃齿、无疼痛,牙龈正常无出血现象。 9、肌肉清洁、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10、善于休息、睡眠好。 一、认识什么是亚健康 人的身体状态一般分别处于三种状态当中,即: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现在大多数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各种疾病没有明显的症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疾病潜伏期,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如果这时注重养生保健就可以向健康转化,反之,就容易导致疾病,就会失去最佳预防调理时期。 二、树立健康新概念 健康是个“1”,房子、车子、孩子、老婆、幸福、快乐都是“0”。

这个“1”在,“0”越多,人生活的越有价值,但“1”不在了,后面一切都与你无关了,健康是幸福的前提,早在2300年前古人就提到了:“治已病、不治未病”,“三分治疗七分养”,防胜于治,建立健全自己的健康储蓄观念。 新观念下我们要做到正确的健康理念+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锻炼+良好的心理状态+功能性食品+康复理疗+储蓄自己的健康=健康人生。不生病、少生病、健健康康每一天!幸幸福福过一生!关注健康从现在开始、关爱生命从现在做起,为自己的健康、快乐生命加油,为我们能真正领会到健康就是财富而骄傲,携起手来,共同步入健康大家园。 三、中医养生文化在亚健康调治中的作用 1、中医认为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胀腑,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协调是最佳状态,一言以蔽之:“阴平阳秘”,即完全健康。一旦阴阳之间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可以概括为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等诸症,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亚健康状态。 2、中医治病利用药物“温、热、寒、凉”之气,“升、降、沉、浮”之性,可单未,也可复方,逆其病势,“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调平衡。如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精神萎靡之气虚证,可补气以调虚。对于声高气急,烦躁易怒,舌红苔黄燥的郁热证,可泻实以调情志。 3、中医养生文化可指导保健品及饮食调节,市售保健品标注功能繁多,都声明无毒副作用,但其性能多有寒热之异,偏补者居多,偏

五行养生灸好处

五行养生灸好处 1、艾灸技法源远流长 上古之人便知以火之温热煨患处可令痛减,这便是灸法的早期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艾灸技法已非常盛行。《孟子·离娄篇》中记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黄帝内经·灵枢》则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艾灸技法很早就受到我国人民的重视。明代李时珍在其所著《本草纲目》中对艾灸作用更是予以了高度肯定,称其“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寿。其功亦大矣”。 2、艾灸可祛邪 艾灸调理时,其产生的热量可使体表局部温度达到130℃,而皮内温度也可达56℃左右。这种温热刺激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经穴,可以达到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升阳举陷、回阳固脱之效;还可以热引热,从而起到拔毒泄热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各种虚寒证、气滞血瘀、气虚下陷、元阳虚衰、热毒壅盛证候。 3、艾灸可强身 艾灸能够令气血和顺,令人体机能得以恢复,在

日常防病保养方面有显著效果。如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五脏六腑之气血得以充养,使人形体康健;灸关元、气海可助藏精蓄血,使人阳气足,精血充,邪气难犯,达到养生保健之功。此外,艾草燃烧时散发出的淡淡香气具有良好的缓急止痛作用。可快速缓解胃肠痉挛疼痛、女性痛经等症状。 4、艾灸美容 艾灸的美容与一般的化妆品美容,手术美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本质上的,另一个是表面上的。化妆品可以掩饰你的不足,手术可以改造你的结构,可以满足你暂时的虚荣心,但这些都无法给你真正的健康。因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驻,容光焕发,思维敏捷,反应灵敏,那又是另一种不同层次上的美。通过吃药,打针或者锻炼,你或许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达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没有灸疗好,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有很多女人脸上不光滑洁净,这往往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实际上还是阳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说的上火。 5、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

失传已久的56首养生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失传已久的56首养生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书画半亩今天 一叶知心巫娜 - 茶界 II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音乐是最好的疗养师,翩翩而来的乐符,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中国医学巨作《黄帝内经》中记载: 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 在聆听养生音乐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养心音乐 紫竹调纯音乐 - 素手云筝集 心脏出问题,常出现失眠、心慌、心胸闷等情况,从而导致胸痛、烦躁等表征。 最养心曲目:《紫竹调》 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五行养生音乐

五行养生音乐 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 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 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

九种体质的养生知识

+九种不同体质及相应的养生方法 中医体质分类主要是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理论来歁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质差异性。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尽相同,但是总体上可以区分为九种不同体质,并提供相应的养生配方,同时人又是非常复杂的生物体,单纯体质远不如复合体质见,也就是一个人可能同具有两种右两种以上的体质特点,这种复合体质同样也需要复合的养生配方 1.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是最稳定的、最健康的体质!一般产生的原因是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平和体质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中医体质养生状态。平和质所占人群比例,约为32.75%,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口良好,两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 养生调理 1、合理膳食:日常饮食主要包括粮食类、肉蛋类、奶制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类。注意荤菜与素菜相搭配,避免同一类食品的重复搭配。“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是古人的养生格言。现代营养学家提倡“早饭占全天总量的25%,中餐占40%,晚餐占35%”是对现代人养生的具体化。 2、睡眠充足: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渡过的。医学研究表明,在深度睡眠中,人体细胞可以自我修复,尤其在夜间十点到凌晨三点间的睡眠称为美容觉,可以排除体内毒素,恢复人体功能。 心态平衡:疾病不但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而且对我们的心理也造成了威胁。面对疾病,我们应该用健康的心理去对待,对科学的治疗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毅力充满信心。任何的沮丧、焦虑都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影响我们的作息、饮食,因此用健康的心理面对疾病是相当重要的。 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对于身体各个器官的代谢、运作、营养吸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天需要半小时的运动量,而以有氧运动为好。可以多练太极拳。还有一个运动就是散步,一天走半个小时,既不累人,又能锻炼身体。所以现在很多上班族都会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到单位,这是非常有益的。 饮食调理 对于平和质的人,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胜衰,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对于饮食调理,首先要“谨和五味”。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如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 【养生指导】: 益元八珍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中医体质养生的现实意义

中医体质养生的现实意义 今日世界热点繁多,养生乃其中之一。面对现代医学揭示的众多疾病,今日的医疗手段虽然解决了不少问题,但仍有更多的迷团,更多的“不治之症”,于是人们的目光投向日常养生以防病于未然。历史在其螺旋式发展的进程中又回到了《内经》时代“治未病”的起点! 在新的背景下,中西医学均提出了众多的养生方法,如营养补剂、微量元素等的药食养生;气功、导引、瑜珈、健身的锻炼养生等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众说纷纭的方法更使人彷徨,加之极其夸张的广告宣传作用于现代人急功近利的心理,所有的一切都愈加使得本不平静的内心更为沸扬。这样的心境与《内经》“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宗旨不知相差几远了。这种追求养生又不懂养生的现象,亟待从根本上澄清养生的真正含义。 时间过去了几千年,沧海桑田环境变迁,但庄子的养生思想仍然可以作为今天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指导。养生不仅需要药食、仪器、功法,更要着重于精神、心理的自我调节。养生的关键在于明白地做自己生命的主宰,在生命的自在中达至生命的永恒。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养生呢?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如运动,环境等等使得养生的意义更显的重要....... 一、运动养生的意义: 1、体育锻炼能使人头脑发达,思维敏捷 人的重要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反射的方式进行的。反射可分为条件与非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遗传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下部。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建立起的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其中枢主要在大脑皮层。 而体育活动中的各种技术动作和变化莫测的战术配合,是通过感受器不断地对大脑皮层进行复合性的强化刺激,产生刺激效应,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更加加深、更加集中。例如打乒乓球时,在接发球的一瞬间,大脑皮层所进行的分析与综合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如对方发球的姿势、击球部位、声音、球的方向、弧度、旋转和落台地点相继出现,所有的刺激,由相应的感受器接受后并传入大脑皮层,引起皮层不同的细胞活动,依靠暂时的神经联系,把所有的这些活动联成一个整体,接球者对发过来的球得到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好球还是坏球,是怎样旋转的球,用什么方法把球击过去等。再如竞技体操运动时的肌肉收缩性质,有动力性成分,也有静力性成分。既要建立各对抗肌中枢之间兴奋和抑制交替活动的动力定型;又要建立它们之间处于同一神经过程的动力定型,且按动作技能组合安排的需要,神经过程的高低强弱与接替,均需按规定节奏进行。因此大脑皮层与大脑皮层下运动中枢可因训练而形成的全新的协调关系,有时需加强或保持低级中枢的交互抑制,有时又需要改造它们。由此可知,体育锻炼是机体的每一种非条件反射都可能与各种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结合起来而建立起相应的条件反射,从而使人的头脑发达、思维敏捷,达到提神健脑之功能。 2、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在体育活动时,由于体内能量物质消耗的增强和代谢物的增多,因此就必须加快血液的流通量,及时满足机体各部能源的供应和代谢物的排泄。如在激烈运动时,运动员每搏输出量要从安静时的100ml激增到180ml,每分钟向全身输送血液可高达35000ml。这就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同时

中医 五行与动态平衡

中医学理论中的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系统 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人体看成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来研究。这是中医和其他医学,特别是西医最大的不同。 什么是动态平衡系统呢? 就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维护自身稳定的系统。凡是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一段时间的事物,都必须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维持自身的稳定,否则它不能在这个世界存在一段时间,很快就消失了。能够自我维持稳定,说明系统内部有自我调节的机制。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外界针对它的所有行为,都会得到一个相反的结果。比如,你想让它向下,给它一个向下的力量,系统为了维护自身的平衡,就会自动产生一个向上的力量来对抗这个向下的力量,结果等外力撤掉以后,它不仅不向下,反倒向上了。这是动态平衡系统的最根本的特性。 人体就是这样一个动态平衡系统,要调节人体,必须按照动态平衡系统的规律来进行,而不能用简单的直线思维来处理。西医的很多疗法之所以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甚至给身体带来伤害,就是因为西医没有按照动态平衡系统的特性来对待人体,只是把人体当做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来对待。 比如,人体的血压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说明人体自身有血压调节机制,在血压低的时候能够自我升高血压,血压高了又能够自我降低血压。高血压病人想降血压,直接用降压药,就会激发机体的升压机制,拼命升压,最后导致血压越来越高,降压药必须不断加量才能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到最后,有些体质弱的病人,由于长期大量服用外来的降压药,有可能超出血压自我调节的范围,导致人体自身血压调节机制崩溃,反倒成了低血压。 血糖也是这么回事。直接去降血糖,就会导致病人体的升血糖机制更加努力工作,血糖会越来越高,降糖药必须不断加量才能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动态平衡系统的名称来自西方科学,但是西方科学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用“动态平衡系统”这个名词,但是很多领域都是按照动态平衡系统的特性来处理问题的,如中医、太极拳、孙子兵法等等。中医有非常完善的动态平衡系统理论指导医疗实践,这个理论就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质,就是描述动态平衡系统如何运作的学说。 无论中国古代的先人有多少医学实践,在没有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以前,就没有形成真正的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

五音五行养生篇

五音五行养生篇 五声来源于五度相生,古人认为五音是正音,因为它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人有五宫,五脏,五指,这与五音组成的五声音阶,也是非常和谐的。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河海,岁有万物成熟。凡自然界中事物的一切差异与和谐,皆可称“乐”。在音之前必有声,一切物体,如山间潺潺流水,产生声,声与声相感应,产生了有规律的变化时,就会出“音”。音与音的和谐相配,发出乐耳的声音既音乐。音乐可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正心。 古书《黄帝内经》记载,宫、商、角、征、羽五音,与人五脏相连,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不谋而合之处。如宫音雄伟,具“土”之特性,可入五脏中的脾;商音清净,具“金”之特性,可入肺;角音属“木”,可入肝;征音属“火”,可入心;羽音属水,可入肾。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音--商角羽徵宫 五窍--鼻目耳舌口 《礼记.乐记.乐本》中说到:音乐与健康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声相应,

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旌,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性。 大意为:所有的声音都是从人的心中产生出来。人心的活动,是由外界事物引起。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波动,便表现为“声”(乐音);各种“声”互相应和,就发生变化,变化而形成一定的组织,称之为“音”(曲调);用乐器把音演奏出来,配合上舞蹈,就成为“乐”。乐是由音发展而来的,他的根源是在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所以悲哀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的声音就忧戚而急促;快乐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声就宽舒而和缓;喜悦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的声就开朗而自由;愤怒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的声就粗暴而严厉;崇敬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的声就正直而庄重;爱慕的感情由于感应外物而激动起来,发出的声就温和而柔美。这六种声不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而是人心感应外物,使内在感情激动的结果。 因此,古人吟诗,都喜用唱的形式表达。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做到正直、平和、慈悲、有体谅之心,那么它内心的愉快就会产生,而愉快又会促进内心的安和,内心平静,平和就能使生命长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