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7首养生音乐

47首养生音乐

47首养生音乐
47首养生音乐

47首养生音乐

1.养心音乐

紫竹调纯音乐 - 素手云筝集

心脏出问题,常出现失眠、心慌、心胸闷等情况,从而导致胸痛、烦躁等表征。

最养心曲目:养心气最需要的是平和,所以推荐的最佳曲目为《紫竹调》。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最佳聆听时间:21:00-23:00。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

2.养肝音乐

大胡笳陈成勃 - 琴怀

肝不好常常出现抑郁、易怒等情绪,而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则是外在表征。

最养肝曲目:肝顺需要木气练达,适合欣赏的曲目为《胡笳十八拍》。这首曲子中属于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

最佳聆听时间:19:00-23:00。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气,以免过多的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的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

3.养脾音乐

十面埋伏传奇乐坊 - 民乐合集2

长期的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脾胃产生不适,腹胀、便稀、肥胖、口唇溃疡、面黄、月经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宫下垂都是常见的症状。

最养脾曲目:《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的脾胃,使之在乐曲的刺激下,有节奏的进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聆听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4.养肺音乐

阳春白雪传奇乐坊 - 传奇乐坊琵琶曲演奏

吸烟、过度疲劳、呼吸道疾病、厨房油烟、汽车尾气、滥服药物、饮食不当都是引发肺部疾病、甚至致癌的诱因。咽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容易感冒、易出汗,都是肺不好的表现。最养肺曲目:《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

最佳聆听时间:15:00-19:00。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6养肾音乐

梅花三弄传奇乐坊 - 传奇乐坊萧演奏曲

肾乃先天之本,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喝酒喝浓茶都会伤肾。面色暗、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都是肾不好的表现。

最养肾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复的、逐一的将产生的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最佳聆听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的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的,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的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的商音和属于水性质的羽音搭配比较融洽的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的隆盛。

7.高血压音乐处方

银色沙滩Bandari、冬表树Bandari 、碧涧流泉Bandari 、梦之地Bandari 、我划的小船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高血压音乐处方

8.糖尿病音乐处方

心灵之音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糖尿病音乐处方、森林幻想曲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糖尿病音乐处方、溪边的铃儿声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糖尿病音乐处方、河上的月亮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糖尿病音乐处方、变幻彩风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糖尿病音乐处方天真浪漫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糖尿病音乐处方、天地美乐诗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糖尿病音乐处方、大海奔腾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糖尿病音乐处方

9.解抑郁音乐

梦江南段银莹 - 国乐醉筝

10.振作精神音乐

金蛇狂舞纯音乐 - 素手云筝集、步步高中央民族乐团 - 百年经典

11.去烦燥音乐

塞上曲吕培原 - 琵琶类-梅花三弄

12. 5首改善睡眠音乐

感觉完美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改善睡眠、流星雨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改善睡眠秋天的落叶Bandari - 我的健康音乐改善睡眠、高山流水曹正 - 南北古筝名家名曲、月儿高林石城 - 养正轩琵琶谱

13. 15首养生音乐

风清云淡纯音乐 - 养生音乐、灌想冥空纯音乐 - 养生音乐、行云流水张维良 - 养生音乐出水莲纯音乐 - 养生音乐、茶悟聚友戴亚 - 养生音乐、平湖秋月纯音乐 - 养生音乐、寒山僧踪纯音乐 - 养生音乐、水碧霞光纯音乐 - 养生音乐、疏梅弄影张维良 - 养生音乐、灵魂纯音乐 - 新世纪东方养生音乐系列阳、光明纯音乐 - 新世纪东方养生音乐系列阳、高山纯音乐 - 新世纪东方养生音乐系列阳、夏纯音乐 - 新世纪东方养生音乐系列阳、火纯音乐 - 新世纪东方养生音乐系列阳、蒸汽纯音乐 - 新世纪东方养生音乐系列阳

14. 促进食欲音乐

花好月圆传奇乐坊 - 民乐合集

15.茶室音乐

琵琶语赵聪 - 琵琶新语、渔舟唱晚付娜 - 佰度烧-古筝、寒鸦戏水传奇乐坊 - 传奇乐坊琵琶曲演奏、渔樵问答传奇乐坊 - 传奇乐坊萧演奏曲

47首养生音乐(简)

1.养心音乐

紫竹调--纯音乐-云筝集

最佳聆听时间:21:00-23:00。

2.养肝音乐

大胡笳陈成勃 - 琴怀

最佳聆听时间:19:00-23:00。

3.养脾音乐

十面埋伏 - 民乐合集2

最佳聆听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4.养肺音乐

阳春白雪--琵琶曲演奏

最佳聆听时间:15:00-19:00。

6养肾音乐

梅花三弄--萧演奏曲

最佳聆听时间:7:00-11:00。

7. 高血压音乐处方

银色沙滩Bandari

冬表树Bandari

碧涧流泉Bandari

梦之地Bandari

我划的小船Bandari

8. 糖尿病音乐处方

心灵之音-Bandari

森林幻想曲Bandari

溪边的铃儿声Bandari

河上的月亮Bandar

变幻彩风Bandari

天真浪漫Bandar

天地美乐诗Bandari

大海奔腾Bandari

9.解抑郁音乐

梦江南段银莹 -醉筝

10.振作精神音乐

金蛇狂舞-纯音乐 - 云筝

步步高-中央民族乐团

11.去烦燥音乐

塞上曲吕培原 - 琵琶类-梅花三弄12. 5首改善睡眠音乐

感觉完美Bandari

流星雨Bandar

秋天的落叶Bandari

高山流水曹正 -古筝

月儿高林石城 -琵琶谱

13. 15首养生音乐

风清云淡-纯音乐

灌想冥空-纯音乐

行云流水张维良

出水莲-纯音乐

茶悟聚友-戴亚

平湖秋月-纯音乐

寒山僧踪-纯音乐

水碧霞光-纯音乐

疏梅弄影-张维良

灵魂-纯音乐

光明-纯音乐

高山-纯音乐

夏-纯音乐

火-纯音乐

蒸汽-纯音乐

14. 促进食欲音乐

花好月圆 - 民乐合集15.茶室音乐

琵琶语赵聪 - 琵琶新语渔舟唱晚付娜–古筝

寒鸦戏水–琵琶曲

渔樵问答 - 萧演奏曲

五音治疗音乐之 徵调音乐(心)五音养生篇

五音治疗音乐之徵调音乐(心)五音养生篇.txt41滴水能穿石,只因为它永远打击同一点。42火柴如果躲避燃烧的痛苦,它的一生都将黯淡无光。五音治疗音乐之徵调音乐(心)五音养生篇 【徵乐特性】 徵调式音乐,可达到振作精神的良好作用;并能调节心脏功能,有助脾胃、利肺气的作用。热情高亢的唢呐与管弦乐的完美演出,充份传递激昂、欢乐的气氛。 【徵乐(正调)】的功能和适应范围 徵为夏音,属火主长。徵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升提,调节心脏功能,有助脾胃、利肺气的作用。 用于养生保健心力不足者,夏季宜多听。 用于练功可促进气血通行,动功宜配用。 用于调神可振奋精神、提高效率,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宜听用。 用于体育育运动可激发斗志、提高兴奋性,准备活动后期至出场参赛前宜听用。 用于治疗可防治心脾两虚、内脏下垂、头晕目暗、神疲力竭、神思恍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情绪低落、畏寒、四肢寒冷等病症。 【乐曲介绍】 徵属火,唢呐活跃高亢的声音与管弦乐气势磅礴的描述“火”的属性;接著由轻快流畅的乐曲逐渐提升,乐曲的气氛欢快活泼而不过分激昂,充分的表现了徵乐的属性。 徵调式音乐:它的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如火焰跃动、热力四散。五行属火,通心,五志属喜。 火:在五行中,是有炎上、温热、升腾的特性。 徵调式音,火为古琴、小提琴等丝弦音乐,入心经,小肠经,主理心脏和小肠的健康。古琴、古筝弹奏出远古的回音,有轰然绵延的背景音乐,突出古琴的清朗悠扬舒缓的旋律,逐步加快节奏,清脆悦耳的打击乐的叮咚声出现,展现出长河落日的远景。雁过翎翅声、鸣叫声声由远及近,由近而远去,风声水起,云蒸霞蔚,表现出中国远古文化长河优美的回音和片段,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听徵乐,使人乐于行善,并且爱好施舍。 火是万物的动力,代表心脏,有热量,丝弦的声音可以拨动人的心弦。《黄帝内经》指出:火通心经,疏导小肠经,丝弦音调理神志,疏导血脉,平稳血压,疏通小肠,祛毒疗伤。聆听火音乐可以使心、小肠处在沉稳和谐的生理状态之中。

吴慎教授与养生医疗音乐_

出生于河南商丘的吴慎,在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终于承袭了爷爷—古城名医吴华仙悬壶济世的大愿。 好学的吴慎,自幼除系统学习中医学、哲学和相关学科知识外,还苦心钻研历代贤士的养生之法,将“亦乐亦药”、“乐先药后”理念提炼给世人。吴慎研究养生医疗音乐,是倾半生精力从《易经》(五声八音)、《黄帝内经》(五音对五脏、十二律对十二经脉)的医理秘籍中,破译解读研发而来的。吴慎所研究的五音(律)学是通过对古代医学及音乐旋律的研究,数 十年苦心解读,系统整理出独树一帜的专门学科—音乐医疗医学,并将其带入西方主流医学。这一领域哲理性较深,非西方院校研究的七音节音乐可以相提并论。 一向对古乐和正统音乐有极大兴趣的吴慎,不但精于音韵,更旁通各种乐器,包括古埙、古箫、古琴、古筝、钢琴、小提琴、二胡、竹笛、唢呐、葫芦笙、口琴、手风琴、打击乐器以及可以制作任何音效音乐的电子琴、高科技合成器等。吴慎用东西方20多种乐器演奏出具有民族风格及医疗价值的旋律。 吴慎作曲始终遵循着先人的返 璞归真、贵乎自然,心灵互动,一气 呵成,富有创意的音乐特质,并非反 复修改的机械性、商业性音乐;也不 同于学院派音乐。吴慎灵感创作的乐 曲、独奏合奏的音乐似乎是对人们心 灵健康的召唤。他跨越四大乐器区域 ,用键盘乐、弦乐、管乐、打击乐,及 利用八声等创作出吻合的生命节律, 创造出可和谐共振身心的声波能音乐 ,可谓乐先药后,亦乐亦药。这一古典 哲学、医学理念与现代医疗临床实验 证明,这种音乐能使患者减轻病痛, 恢复健康,祛除体内病魔,达到养生 延年效果,更能启发体内潜能和大脑 智能,起到调节生命体阴阳平衡的作 用。 吴慎于1994年到美国,在10多个 洲巡回教学。1995年底从西岸加洲移 居美国至东岸奥兰多留学深造,同时 向全世界推广养生医疗音乐疗法,并 逐渐参与国际会议而崭露锋芒。由他 亲自编曲、演奏、录制的中国音疗《理 疗养生音乐》,旋律及声波、音频的 震动能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功 能。让人在聆听音乐时,仿佛感受到 吴慎在亲自理疗一般,达到调气养神 的最佳养生效果。 听着吴慎教授的理疗养生音乐,我感到宛如身在诊所被理疗一样。当我闭上眼睛专心听着音乐时,我能感觉到好像吴教授就在身边,为我进行理疗。音乐使我放松,使人有飘起来的感觉。 —心理健康顾问师、婚姻家庭指导师基妮·幸吴慎教授与养生医疗音乐 5 2007/6A THE WORLD OF HEALTHY LIVING

47首养生音乐

首养生音乐 .养心音乐 紫竹调纯音乐素手云筝集 心脏出问题,常出现失眠、心慌、心胸闷等情况,从而导致胸痛、烦躁等表征. 最养心曲目:养心气最需要地是平和,所以推荐地最佳曲目为《紫竹调》.这首曲子中运用属于火地徵音和属于水地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地功能运转. 最佳聆听时间::-:.中医最讲究睡子午觉,所以一定要在子时之前就要让心气平和下来. .养肝音乐 大胡笳陈成勃琴怀 肝不好常常出现抑郁、易怒等情绪,而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干涩、胆小、容易受惊吓则是外在表征. 最养肝曲目:肝顺需要木气练达,适合欣赏地曲目为《胡笳十八拍》.这首曲子中属于金地商音元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地木气,同时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地属于水地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 最佳聆听时间::-:.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地时间,一来可以克制旺盛地肝气,以免过多地肝气演变成火,另外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旺盛地阴气来滋养肝,使之平衡正常. .养脾音乐 十面埋伏传奇乐坊民乐合集 长期地暴饮暴食、五味过重、思虑过度等都会让脾胃产生不适,腹胀、便稀、肥胖、口唇溃疡、面黄、月经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宫下垂都是常见地症状. 最养脾曲目:《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地徵音和宫音,能够很好地刺激我们地脾胃,使之在乐曲地刺激下,有节奏地进行对食物地消化、吸收. 最佳聆听时间:在进餐时,以及餐后一小时内欣赏,效果比较好. .养肺音乐 阳春白雪传奇乐坊传奇乐坊琵琶曲演奏 吸烟、过度疲劳、呼吸道疾病、厨房油烟、汽车尾气、滥服药物、饮食不当都是引发肺部疾病、甚至致癌地诱因.咽部溃疡疼痛、咳嗽、鼻塞、气喘、容易感冒、易出汗,都是肺不好地表现.最养肺曲目:《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地宫音和属于火地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地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地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 最佳聆听时间::-:.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地地方,体内地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地,随着曲子地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 养肾音乐 梅花三弄传奇乐坊传奇乐坊萧演奏曲 肾乃先天之本,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喝酒喝浓茶都会伤肾.面色暗、尿频、腰酸、性欲低、黎明时分腹泻,都是肾不好地表现. 最养肾曲目:《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舒缓合宜地五音搭配,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地原理,反复地、逐一地将产生地能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肾中.一曲听罢,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最佳聆听时间::-:.这段时间在一天里是气温持续走高地一个过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响地,在这个时间段,太阳在逐渐高升,体内地肾气也蠢蠢欲动地受着外界地感召,如果此时能够用属于金性质地商音和属于水性质地羽音搭配比较融洽地曲子来促使肾中精气地隆盛.

五音养生治疗音乐(资料参考)

五音养生治疗音乐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音即商(2)、角(3)、羽(6)、徵(zhi,5)、宮(1)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窍:鼻、目、耳、舌、口 五音治疗音乐之商调音乐(肺)五音养生篇 商乐介绍: 特殊设计的商调式音乐,能达到调神、宁心净脑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肺气的宣发、肃降。锣、钟琴明朗的演出配合坚实的曲风,传达出初秋清凉的感受。 功能与适应症: 商为秋音,属金主收。能促进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兼有保肾抑肝的作用。 用于养生、保健肺较虚弱者,秋季宜多听。 用于练功可促进聚气藏能,静功宜配用。 用于调神可宁心静脑,对于用脑过度,兴奋不已不能自控者宜听用。 用于听育运动可降低兴奋性,在运动后需放松、消除疲

劳时易听用。 用于治疗适用于肺气虚衰、气血耗散、自汗盗汗、咳嗽气喘、心烦易怒、头昏目眩、悲伤不能自控等病证。 乐曲介绍: 商属金,先强后渐弱的金锣声为商调式音乐揭开了序幕;之后由钟琴明朗而坚实的声音,娓娓的表现「金」的特性。商调式乐曲,略带一丝悲伤的气息但却不凝重,描绘出「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的秋之景象。 商调式音乐:音乐高亢、悲壮、铿锵、雄伟。五行属金,通肺,五志属悲。 金:在五行中的属性,具有清洁、降、收敛的作用。 商调式音,是金石类材料制造的乐器:如编钟、磬、锣鼓、铃钹、长号、三角铁等演奏的商调式音乐,浑厚、清脆的金石之声,声声连绵不断地回荡在天地间,气势磅礴、高昂,起伏委婉,震荡心肺,帮助人们扩充肺腑,加大肺活量,吸纳大量氧气,入肺经,大肠经,主理肺、肠的健康。听商乐,使人品端庄,正直且好义。 金石音乐旋律选择了编钟、磬等乐音,能够演奏出中华民族文化气势磅礴的尊贵与威严,宏大嘹亮的编钟音乐显示出了历史鼎盛时期的辉煌,赞颂太平盛世的繁荣昌盛!古典音乐表达了先辈们创造文字、音乐、数学、哲学、医学、历法等

音乐治疗与养生

摘要 音乐治疗,又称音乐疗法,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音乐治疗的目的不在于被治疗者在音乐能力方面的增长,而在于音乐心理体验使被治疗者情绪、行为及思想观念发生改变,通过这些改变,能使病人对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是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始于109世纪510年代,集音乐、医学、美学、心理学和特殊教育为一体,是音乐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从兴起以来,这门学科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发展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科学,现已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应用于医疗卫生、心理调节等临床治疗领域,为人类身心健康作出贡献。 关键词:音乐治疗养生音乐治疗师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与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有着“亲缘”的关系。美国音乐治疗协会(AMTA)在创建时曾对音乐治疗做出了这样的定义:音乐治疗的目标就是将音乐运用于恢复和改善人的身心健康。我国学者对音乐治疗提出了这样的定义:音乐治疗是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效应,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和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上述定义的理念焦点都集中体现在运用音乐使人类身心的失调损害状态得以恢复,帮助患者回归社会。下面笔者拟从音乐治疗的起源、音乐治疗在我国的发展、我国中医音乐治疗的特色、制约我国音乐治疗发展的因素等几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 1音乐治疗溯源 1.1 我国是音乐治疗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 3 000年以前,我国的医师和精通乐理的文人已经知道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并有明确的记载。古代的音乐理论是我国音乐治疗工作者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在《乐记》、《汉书·艺文志》和《琴赋》、《养生论》等著述中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 砭术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维波,谷世喆,耿引循,田宇瑛,谢衡辉,买文军,付小苏,李小军,侯中伟,衣华强,陆宙雄,黄涛。 引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砭术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砭术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2010年5月~8月,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编写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编写内容和体例,之后将有关内容再次送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审订。2010年9月,初稿修订完成并在北京召开了审订工作会议。根据审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修订的参考样本,参编专家对《规范》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形成送审稿。之后,编写委员会在综合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砭术是指使用石制或以石制为主的器械进行按摩、温熨等操作的养生保健技术,其中的石制或以石制为主的器械称为砭具,适合制作砭具的特定石头称为砭石,砭石在古代的文献中同时具有砭具和砭术的含义,砭术用于医疗机构,以治疗为目的,则称为砭石疗法。砭石(具)曾是古代的一种针灸器具,砭术是一种古针灸术,在《黄帝内经》中被列为古代五大医术(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之首,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制作砭具佳石的匮乏等原因,砭术自东汉以后逐渐失传。20世纪九十年代,在山东古泗水流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石头,称为泗滨浮石,原用于制磬,后发现制成砭具进行医疗保健具有良好的效果,砭术被重新挖掘出来,并诞生了新砭具和新砭石疗法。新砭具和砭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了制作砭具石材(砭石)的物理特性和医学安全性,按照生物物理和生物力学等原理,使用具有优良物理特性、安全、易加工和保存的石材,按照适合在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操作的原则,制作成一定形状或与其它材料组合形成的器械,针对健康人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施行器械按摩、刮痧和理疗,通过穴位刺激、理筋通脉和温养筋脉等原理,达到调节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的治疗保健作用。砭术具有五大特点:1)无损伤、无传染、安全的中医外治法;2)不刺入皮肤、痛苦小;3)作用范围广,可对经筋、皮部甚至多条经脉同时作用;4)作用方式多,有机械按摩、超声波和远红外等多种作用;5)简便易学,无需专业解剖知识,老百姓可在家中自行操作。主要适应症包括腰腿痛、颈肩背痛、四肢关节风湿痛等骨关节类疾病、中风

中医五行养生 五行音乐 音乐与五行用药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

中医五行养生五行音乐音乐与五行用药中医五行音乐疗 法 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而是用(音樂)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

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 在繁体字中,樂、藥、療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

失传已久的56首养生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失传已久的56首养生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书画半亩今天 一叶知心巫娜 - 茶界 II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音乐是最好的疗养师,翩翩而来的乐符,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中国医学巨作《黄帝内经》中记载: 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角、徴、宫、商、羽五音,称之为“天五行”。 在聆听养生音乐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养心音乐 紫竹调纯音乐 - 素手云筝集 心脏出问题,常出现失眠、心慌、心胸闷等情况,从而导致胸痛、烦躁等表征。 最养心曲目:《紫竹调》 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五行养生音乐

五行养生音乐 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 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 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就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治未病就是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病,而是在未病时就预防疾病。“未病预防,既病防变”。 ※中医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 1、养神: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修养。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3、气养:主要是医用健身气功法“内养功”。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 5、食养:主要是对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等。食养为中医养生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6、药养:主要是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中药饮片)。 7、术养:是以上养生方法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的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 总之,中医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因人而异,即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

根据以上中医养生方法着重讲两方面中医养生技术,适合大多数人群: 气养的一种方法:八段锦养生功 术养的一种方法:人体十大重要穴位的日常按摩 一、八段锦养生功 1、八段锦养生功法: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有800多年的有历史。古人把这套功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优美,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八段锦”。练习时无需器械,不受场地限制,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显著,适合男女老少,可使胖者变瘦、瘦者变强。 八段锦功分南北流派,各流派做法有差异。现代对过去的八段锦功在内容和名称上均有所改变,今天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邓铁涛对八段锦改编后的要领进行学习。 2、邓铁涛八段锦口诀: (1)双手托天理三焦 (2)左右开弓似射雕 (3)调理脾胃需单举 (4)五劳七伤往后瞧 (5)攒拳怒目增力气 (6)两手攀足固肾腰

中医养生技术操作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解读及推广 规范名称如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术》、《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等;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主要起草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主要起草人:忻玮,徐陆周,常海沧。本规范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引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的膏方养生的处方配伍、制作加工和服用等各环节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开展膏方服务的机构、从业中医师、生产加工人员,以及服用膏方的人群提供指导,使膏方养生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使之能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2010年5月~8月,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编写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编写内容和体例,之后将有关内容再次送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审订。2010年9月,初稿修订完成并在北京召开了审订工作会议。根据审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修订的参考样本,参编专家对《规范》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形成送审稿。之后,编写委员会在综合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五音疗法养生及其i代表乐曲

暴躁在五行中属“火”,这类人做事爽快,爱夸夸其谈,争强好胜,办事稍有挫折易灰心丧气。平时未发作时,应引导积极的一面,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旋律激昂欢快,符合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奋进向上。在情绪急躁发火时,应听些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能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 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这些曲目风格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当遇到挫折,情绪极度恶劣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使其从忧虑痛苦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应给予引导排遣。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 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在愤怒万分,压抑心头时,,应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克莱德曼的现代钢琴曲等。在愤怒已极,大动肝火时,应以角调式乐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艾尔加《威风堂堂》等。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能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具体应用时应该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针对病症发生的脏腑、经络结合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的音乐对病人进行治疗。一般用来治疗由于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 对于失眠、神经衰弱可选择一些亲切、温存,曲调低吟、节奏徐缓慢而平稳的音乐,于睡前收听,以起到安神宁心、镇静的作用如《平沙落雁》、烛影摇红》......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心悸、头晕、,可选择情调悠然、节奏徐缓的古典音乐与轻音乐。如《春江花夜月》、《平湖秋月》......

古琴与养生

古琴与养生 内容摘要:古琴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从先秦时代起,他便在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谓“八音之中,琴德最优”,古琴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世代相传的结果,使得其具有了超越纯粹乐器的地位而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琴者,情也。琴能养疾首先表现在琴能调畅人的情志,古琴对人的心态也有很大的影响,与人的手上的经络及大脑的激素也有关,平”“清微淡远”的审美趣味,也是养生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古琴;养生;养疾;情志;心态;经络 (一)弹琴与心态 学琴的人都知道,弹琴之时身心皆要正。身正则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阴阳平衡。而心态对弹琴者来说,也同样是非常的讲究。弹琴之时,要安闲宁静,心平气和,自然而不躁作,这样才有清雅之韵。久而久之,弹琴者也很自然的养成了清静平和之心、高洁洒脱的气质。所以,弹琴者长寿,这是很正常的事。 相反,追求暴躁的人,其心理也自然刚暴浮躁,那么得病或短命也是正常的事。 “琴之为器…..其声正, 其气和, 其形小,其义大, 如得其旨趣, 则能感物。志躁者, 感之以静, 志静者, 感之以和。和平其心, 忧乐不能入, 任之以天真, 明其真, 而返照动寂, 则生死不能累”。 琴书中类此典型的综合陈述屡见, 大致强调心志对身体的主导作用, 养心守神可保元气以调控身体、维持平衡, 重视身心整体的有机变化, 少就局部问题作技术性的验证, 甚至对经验现象的表述方式, 长期以来似无重大进展。 (二)弹琴与激素 研究证实,音乐可调节大脑皮层,使体内的激素增多。在这种良好的“刺激”中,人的神经、内分泌、消化系统顺畅“运动”.脏腑等生理机能得到调节,阴阳趋向平衡,进而缓解疾患,祛病延寿。音乐,有歌唱,称声乐;有乐器演奏,称器乐。古人音乐养生中,特别注重以乐器演奏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并首推古琴。 古琴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其外观古朴,音色幽雅苍劲。抚琴者多逍遥自在,令人羡慕,而琴声洒脱悠扬,确实让人愉悦,所以,古琴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的青睐。古琴音乐沉静、精致,好听不闹,除了能陶冶人的情操、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之外,经常抚琴还能祛除病痛。 据史料记载,舜帝善弹五弦琴,歌南风之诗,寿享11O岁;唐代琴家赵耶利享年76岁;明代虞山派琴家严天池享年78岁……长寿者不胜枚举。传统中医的养生之道强圈…世界舢.2调调节人体平衡,阴阳平衡才能保持真正的健康,而古琴的弹奏要求完全符合平衡原则。 (三)弹琴与经络 弹奏古琴,双手手指直接抚琴,手指要有力度,接触琴弦的范围广,左右手交替做轻、重、缓、急的动作,达到人体力量的最佳平衡点。 经络学是中医的主要理论。虽然某些人只相信西医的理论而并不承认中医,可中医的治疗效果与保健功能是人所共见的,也是使世界为之惊叹的。 人体上有十二条主要经络,而手上集中有六条。其分别是:手太阴肺经(起自胸前的中府,达于母指尖的少商)、手阳明大肠经(起自食指尖的商阳,达于鼻边的迎香)、手厥阴心包经(起自腋下的天池,达于中指尖的中冲)、手少阳三焦经(起自无名指尖的关冲,达于

吴慎中《五行理疗养生音乐》全集

吴慎中《五行理疗养生音乐》全集 理疗养生音乐吴慎中国音疗《理疗养生音乐》,由美国政府特别认可的保健养生音乐专家──夏威夷大学医学院教授吴慎,根据「乐先药后」,发现源于易经「五音八声」,以及黄帝内经「五音对五脏」等历代圣贤运用音乐与养生医疗结合的预防医学哲理,历经三十年时间研发制作而成。 金音(商声)专辑介绍 金音-调理肺、大肠经脉金音为编钟声锣等乐,入肺经与大肠经,主理肺肠的健康.金音的旋律和曲调,是根据易经五行八音的方位性和乐器对应人体五脏所演示而成.金属古制品的古乐器如:编钟磬锣鼓铃声长号三角铁等,发出的混厚清脆之声为金音. 金音旋律和曲调中选择了编钟磬声奏出中华炎黄文化气势磅礴的尊贵和威严,编钟声奏响了历史顶盛时期的辉煌时代! 木音(角声)专辑介绍

木音为古箫、竹笛、木鱼等乐,入肝胆之经,疏肝利胆,保肝养目。古箫、竹笛的原始之声,舒展、深远、悠扬,飘逸若仙,高而不亢、低而不臃,连绵不断,显示古木焕发生机,带来春意。 木音代表东方苍龙的音意,被认为是祛灾避凶的吉祥物,它象征着强大、健康、向上。在古箫的原始旋律阴阳起伏之中,似乎在召唤东方巨龙从大地上缓缓地腾空而起,它应着角声,朝着太阳,奔向空……木音可以梳理肝火胆热的淤疾,平和血压、清血质,夜间休息时有助于安魂入神,对于容易疑神疑鬼、精神不安的人,也有很好的理疗效果;其他,如夜晚受到惊吓、盗汗、心中忧郁等,也相当有益。多听木音,可以移转性情,增强精神,安定魂魄,消除失眠,让身心合一,重新找到原始平和的人性。 水音(羽声)专辑介绍 水音-调理肾、膀胱经脉水音为鼓水声等乐,入肾经与

膀胱经,主理肾脏与膀胱的健康.水音的旋律结合了地下泉水溶洞水小溪河水百川汇合及海洋之声. 水声的声波能强壮肾脏功能,会刺激肾上腺分泌,有机物帮助泌尿系统代谢功能,可以疏导外排下腑疾患与泄毒,从而平衡免疫系统,提高生命品质,这样可以开发智力与志向,发展更高的生活理想,人在和谐的自然之中,像仙人一样享受每一秒美妙的时空. 火音(徵声)专辑介绍 火音-调理心、小肠经脉火音为古琴小提琴等丝弦乐,入心经与小肠经,主理小肠和心脏的健康. 丝弦类的古琴之声属于火音. 古琴奏鸣了远古的回音,有轰然绵延的背景.音乐突出古琴的清朗感,悠扬舒缓,并逐步加快节奏,接著,出现打击乐清脆的叮咚声,展现出长河落日的远景.一阵雁过的翎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风生水起,去蒸霞蔚,表现出中国远古文化长河中优美的回音和片断,令人发幽古之情! 火音为古琴小提琴等丝弦乐,入心经与小肠经,主理小肠和心脏的健康. 丝弦类的古琴之声属于火音. 古琴奏鸣了远古的回音,有轰然绵延的背景.音乐突出古琴的清朗感,悠扬舒缓,并逐步加快节奏,接著,出现打击乐清脆的叮咚声,展现出长河落日的远景.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 艾灸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oxibustion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作用和适应范围 (2) 作用 (2) 适应范围 (2) 4 注意事项 (2) 5 操作方法 (2) 基本操作顺序 (2) 常见操作方法 (3) 6 禁忌症 (5) 禁灸部位 (5)

禁忌病证 (5) 禁忌体质 (5) 7 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6) 不良反应 (6) 处理措施 (6) 前言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本《规范》依据GB/T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中医音乐养生 经典

音乐是一种旋律,一种语言,一种心境,是“欢乐、悲哀、忧郁、幽默、愤怒……等情绪以声音形式的体现”,音乐的魅力可以抵达人的心灵、拨动人的神经,让人在流动的、玄想的体验中浇注心灵的药方,音乐以独特的形式反映了宇宙的本质,也反映了人类的心灵状态,它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的身心,具有独特的养生功能。故产生了以音乐保健医疗为内容的“音乐疗法”,亦称为“音乐养生”或“音乐医疗”。音乐疗法是一门涉及音乐学、心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而从源远流长的祖国文化中溯源音乐养生之旨,更能体验“乐者,心之动”,“乐者,德之华”之妙。 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音乐养生源远流长 作为现代医学一个分支的音乐治疗学,它的一些原理,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我国的音乐家和医学家所了解。用《易经》上的这句名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正为说明我国音乐养生的历史悠久,它比Altshuler在五十多年前才提出,而后被各国音乐治疗家所认同的“同质原理”早了好几千年,而且含义更加深刻。医和大概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音乐治疗专家,春秋时代,秦医和为晋平公诊病,就对音乐与健康的关系作过深刻论述,医和说:“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固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繁手淫声,堙心耳,乃忘平和,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己,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徴为五声,淫生六疾。”对于音乐治疗中如何选用音乐的问题医和已说得较为清楚。孔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作为一代思想家,也都对音乐养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孔子提倡音乐应“中声以节”,庄子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的精辟论述其实已涉猎了音乐欣赏心理,荀子提倡礼乐治人、治国[2]。 自唐宋以来,音乐空前繁荣,音乐的养生和治疗作用,被人所知晓,利用音乐治疗疾病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深谙音乐之理的伟大诗人白居易在诗篇中有很多关于音乐养生的诗句,曾有诗《好听琴》曰:“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诗句强调了音乐对人的心理调节功能。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集》中记载:他曾因忧伤政事,形体消瘦,屡进药物无效。后来,孙道滋以“宫声数引”治愈了“幽优之疾”,欧阳修深有感触地说:“用药不如用乐矣。”这可以算是我国历史上以音乐治病的典范事例之一。 金元时期,四大家之一张子和善用音乐治病,如在《儒门事亲》中载“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等。他还提出“好药者,与之笙笛”,提倡学习乐器,以提高音乐素养来冲淡疾病的痛苦。 至明清时期,音乐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音乐治病的机理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代的张景岳对音乐疗法推崇备至,并对其治病机制研究颇深,他在《类经附翼》中对音乐疗法有专篇《律原》进行论述,提出音乐“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明代龚居中提出“歌咏可以养性情。”清代名家吴师机,尤其重视音乐疗法的作用。他在《理论骈文》中赞曰:“七情之为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医家徐迪、万全、张潮均有关于音乐疗疾病例的记载。清代医书《医宗金鉴》更进一步深入地将如何发五音,五音的特点与治病的机理作了详细的描述。综观以上,音乐养生,在中医历史上可谓成就灿烂[3]。 二、阴阳五行,尽悉音乐——中医基础理论与音乐养生

体质养生五行人的音乐疗法

体质养生五行人的音乐 疗法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体质养生——五行人的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 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 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中医五行分类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