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ArcGIS实现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的模拟演示_董晓燕

应用ArcGIS实现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的模拟演示_董晓燕

应用ArcGIS实现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的模拟演示_董晓燕
应用ArcGIS实现地震次生毒气泄漏与扩散的模拟演示_董晓燕

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月亮湾明德小学六年级陈燕妮 1.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在楼房,应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的位置,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有支撑力的空间,千万不要跑上阳台,不要跳楼,也不要使用电梯 2.如果住在平房,来不及跑到户外时,可迅速躲在桌子、床等坚固的家具旁边(边缘下方),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如果来不及也可以紧挨墙根,同时注意用随手物件保护住头部。 3.如果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赶往没有电线杆和大树的空旷地区。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要保护好头部,尤其避开建筑外悬挂的空调。一次地震可能只持续数秒,也可能持续几分钟,后面可能跟建筑倒塌、玻璃飞舞、路面扭曲,还有大火、洪水、化学气体泄漏。 4.如在教室、车站、商店等公共场所,你应保持镇静,就地在桌椅、框架等牢固的物体旁躲藏,同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切忌混乱奔逃,以免造成人为的拥挤踏伤 5.摇晃时如果距离不远立即关火关煤气关电,失火时立即灭火。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6.随手开门,以免门窗晃动错位

使人被困室内。 7.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8.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9.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进行一个家庭防震演练,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

地震产生的原因

地震产生的原因: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的张力积聚到大于地球表面的承受力而产生的连续几句震颤。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汶川地震: 地震成因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 编辑本段损失伤亡 各地伤亡汇总(官方)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据卫生部报告,截至9月22日12时,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6544人(不包括灾区病员人数),已出院93518人,仍有352人住院,其中四川转外省市伤员仍住院153人,共救治伤病员4273551人次。据总参谋部报告,截至9月25日12时,抢险救灾人员已累计解救和转移1486407人。 经济损失情况 (截至2008年9月4日)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四川最严重,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国家统计局将损失指标分三类,第一类是人员伤亡问题,第二类是财产损失问题,第三类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在财产损失中,房屋的损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的,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

灾害防范: 应对次生灾害 至少做两件事

应对次生灾害 至少做两件事 防止次生灾害对景点的破坏 记者:九寨沟震后的地灾防治有何特点? 崔鹏:和汶川特大地震相比,此次九寨沟地震也是在地震活跃的高山区,且高山坡度较陡,在地震作用下容易激发次生地质灾害。但和汶川不同的是,九寨沟是一个全球知名的旅游区,在这里我们除了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以外,还要关注对景观的保护,防止次生灾害对景点的破坏。而在九寨沟,次生地质灾害也确实可能对景点产生影响。 记者:应对次生地质灾害,您有何建议? 崔鹏:除了对已经出现的地质灾害加紧整治外,后期应对次生地质灾害至少有两件事要做。第一,地震后有些山坡已经垮了下来,有些山坡结构损坏了但没垮下来。对这些震损的山坡,需要进一步分析以确定震损部位及稳定性。第二,需要对景区内现有泥石流治理工程做系统调查与效益分析。九寨沟里有33条泥石流沟,其中有17条可能对当地居民、景点产生威胁的泥石流沟已经得到治理,从目前结果来看,这些工程运行效果不错。但是地震可能会改变泥石流形成条件,原来的工程是否需要补充或加强,需要开展系统调查与效益分析。 泥石流灾害是可以控制的 记者:除了因地震造成的损伤,目前九寨沟景区内也存在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风险,怎么防范? 陈晓清:过去大家只看到九寨沟的美丽,可能不知道,九寨沟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受到泥石流的威胁。历史上九寨沟内曾多次发生泥石流,树正寨还曾经被冲毁过。1985年,政府针对九寨沟的泥石流灾害做过一次深度治理,采取了很多措施,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镜海,一个标志性的景观就是沟尾的那几棵树,但实际上过去那些树是在海子中间的,每年

发生的泥石流都将其往前推进,1985年治理后,到现在那几棵树基本还在原来的位置,说明我们的控制是有效的。地震之后,泥石流的物源肯定有所增加,所以现在先要检查一下此前我们修筑的防控设施的受损情况,再考虑是否要增加新的措施。

仿真地震模拟

Part 01公司简介

北京盛世民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盛世民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于2009年,总部位北京经济技术发区(国 家级),是一家集的设计、研发、制造 的集成产业公司。公司主要技术人员主 要来自各大公司、各大院校,在研制、 生产、销售上有多年的综合管理经验, 多年的产品销售和优质售后服务,让很 多的行业对我公司产品有了更好的认识 和认可,在我公司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和 客户们的拥戴下,在上海、南京、西安、成都等地区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为全国 24小时提供优质服务机制。公司涉及软 件、动漫、自动化、机械、液压、电子 等多个行业。↘公司主要产品有:模拟灭火、模拟报警、烟雾逃生、地震体验平台、地震体验小 屋、地震科普展品、仿真动感平台、三 自由度平 ↘台、六自由度平台等。客户已经遍布各大科技馆、展览馆、房地产、政府、企 业、文化影视等诸多领域和各行各业。

part02建设背景

↘地震模拟的宗旨就是真实的再现地震过程并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地震,其关键就是“真实”。基于地震模拟的宗旨,该产品通过模拟普通小屋模拟地震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和震后的整个过程,并提示观众在地震中如何躲避、如何逃生。 ↘地震体验模拟器包括整体建筑及屋内陈设、由虚拟显示技术和装饰模拟出的房屋窗体、房屋地板下面的六自由度液压运动平台及控制台。整体建筑基于戈壁滩小屋的构造。 展品通过小屋实体、液压运动平台、控制台并辅以视频及音响系统组成一个立体的地震环境,使观众与整个环境融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展示地震的全过程,使观众真实感受地震。其中液压运动平台按控制台的操作能提供相当于3-8级地震效果,包括横波与纵波,可以体验地震发生前、地震中及余震。

成都一化工厂毒气泄漏人紧急撤离

成都一化工厂毒气泄漏 人紧急撤离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成都一化工厂毒气泄漏3000人紧急撤离两名工人呕吐送医,事故责任人已被控制 ●事发时,这个化工厂内既没有爆炸的声音传出,也没有火光,却突然就冲起滚滚黄烟 ●事发地,一两公里外弥漫着浓重的臭味,气味闻起来有厌恶感,久闻感觉头晕犯恶心 ●是毒气,防化处置人员采取喷水稀释降温、“柔性覆盖”等措施,并疏散三千余居民 昨日11点30分左右,成都温江区永盛镇金马河畔的一个废机油回收厂内突然冒出冲天黄烟。附近居住的居民开始闻到扑鼻臭味,直感头晕发吐。 成都消防迅速调集防化处置人员赶赴现场,采取喷水稀释、罐体降温、“柔性覆盖”等措施处置险情。3100人紧急疏散。温江应急办表示,泄漏的是含苯和氯等成分的有毒气体。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

仍有轻烟冒出的容器罐 环境监测仪在现场采样监测 进现场 一两公里外警戒怪味熏人头晕想吐 昨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到了位于永盛镇团结村的事发地。 在滨河路口停了十多辆消防车,包括119化学事故抢险车、危化品侦检车等特种装备,并不时有身着防护服的消防战士背上空气呼吸器,进入警戒范围。除了消防车外,环保车、安监车、救护车都已赶到,各系统工作人员一直在不停地打电话,抢险气氛紧张。 路口已被设置了警戒,竖立了“有毒”、“泄漏”等警告牌,无关人员严禁进入。

警戒线外站满了人,大多是附近的村民,不少人戴着口罩,关注着里面事故抢险的进展。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设警戒的路口离事发地起码还有一两公里。但华西都市报记者到现场后,就闻到空气中浓重的臭味,气味闻起来有厌恶感,久闻感觉头晕,有想呕吐的感觉。 按附近居民的普遍描述,开始时黄烟直冲天空,浓烟翻滚。后来开始处置时,浓烟转向地面弥漫,刺激性气体味开始侵袭。 事发点附近家具厂的工人肖师傅说:“有点类似液化气的味道,也有点像农药的气味,闻着很难受。” 在附近工厂上班的张女士说,当时闻到刺激气味后,她本能地用衣服捂住了鼻子。“烟子很大,就像下了很大的雾一样。”她说同事中多人被熏得流泪,有几人出现呕吐症状。 目击者 突然黄烟冲天事发地逃出两工人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么办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么办 发生地震的原因: 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发生地震的前兆: 1.最好在家里醒目一点的位置上放一个指南针,一般地震前半分钟内,指南针会出现指针乱动的现象,而且家里的其他电器也会出现用电不稳定,比如电灯一闪一闪,音响一颤一颤的。 2.看周边的动物是不是有异常,一般地震之前附近的猫狗猪

之类的动物都会到处乱跑,水池或者河里的鱼会不断的跳出水面,翻白肚,地里会有很多老鼠跑出来。 3.家里的井水会不断地冒泡,往上涌,水位变化明显,还会变得更加浑浊,甚至可能会出现井水变浅见底的现象。 4.一般三级以上的地震开始之前都会有一些震动的声音从地底传上来,如果地震越大声音就越沉厚,地震越小的话声音就越尖锐,有点像是那种大石头滚动的声音。 5.地震之前地表还有可能会冒出一些雾气来,一般是没有颜色或者浅白色的,和平常的雾差不多,有时可能会带一点奇怪的味道,有些地方地震前几十秒内可能还会出现地表发光的现象,不过这个相对少见一些。 发生地震怎么办? 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

地震次生灾害防治

个人总结,仅供交流学习,精品资料

地震次生灾害防治 实用技术手册 国家减灾委员会 抗震救灾专家组编科学技术部 年月

目录 第一章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与处置............................................... 第二章地质灾害防治 ..................................................................... 第三章生产安全 ........................................................................... 第四章灾害损失评估 ................................................................... 第五章灾后重建选址防御地震次生灾害技术指南...................

第一章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与处置 一、震损水库大坝隐患探测与安全评价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受强烈地震影响,大坝内部及附属建筑物的结构可能受到严重损害,例如出现裂缝、松动、严重渗漏,垮塌等重大隐患,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技术方法进行大坝内部隐患检测,为大坝的安全评估提供直接有效的检测数据,并为除险加固工程提供依据。 (二)技术简介 利用以上专用探测设备对水库大坝坝体和坝基进行隐患探测,对开裂和渗漏进行分析评价。 (三)适用范围 混凝土大坝、土石坝及堤防的安全检测与评价。 (四)典型工程 三峡大坝、丰满电厂大坝、二滩电厂大坝、云南普洱地震震损水库东洱河水库和大河边水库、福建山美水库、湖南岳阳麻塘垸大堤、大毛家湖大堤、中洲垸大堤等。 (五)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毒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毒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毒气,是对生物体有害的气体的统称,天然毒气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化学毒气有光气、双光气、氰化氢、芥子气等。 毒气除自然界产生的以外,还有人工制造的,通过化学手段制造的毒气一般被用于军事目的,属于化学武器。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有些毒气被用于化工生产。这些毒气所含的物质能够附着于红细胞,令红细胞的载氧量减低,愈多的毒气吸入,会使得红细胞的载氧量愈低。吸入过量的毒气可以令到人窒息,甚至死亡。毒气泄漏的危害性很大,一旦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 ⑴处置原则 相关部门接到毒气事故报警后,必须携带足够的氧气、空气呼吸器及其他特种防毒器具,并为人员、车辆、个人防护装备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救援的同时应该迅速查明毒源,划定警戒区域,遵循“救人第一”的原则,积极抢救已中毒人员,疏散受毒气威胁的群众。 ⑵处置措施 大多数的毒气事故,都是因为毒气泄漏造成的。消防人员可与事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采用关闭阀门、修补容器、管道等办法,组织毒气从管道、容器、设备的裂缝处继续外泄。同时对已泄漏出来的毒气必须及时进行洗消,常用的洗消防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控制污染源。抢修设备与消除污染相组合。抢修设备旨在控制污染源,抢修愈早受污染面积愈小。在抢修区域,直接对泄漏点或泄漏部位洗消,构成空间除污网,为抢修设备起掩护作用。 2)确定污染范围。做好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及时查明泄漏源的种类、数量和扩散区域。明确污染边界,确定洗消量。

3)严防污染扩散。利用就便器材与消防专业装备器材相结合。对毒气事故的污染清除,专业器材具有效率高、处理快的明显优势,但目前装备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实际应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救援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①堵。用针对性的材料封闭下水道,截断有毒物质外流造成污染。 ②撒。可用具有中和作用的酸性和碱性粉末抛撒在泄漏地点的周围,使之发生中和反应,降低危害程度。 ③喷。用酸碱中和原理,将稀碱(酸)喷洒在泄漏部位,形成隔离区域。 ④稀。利用大量的水对污染进行稀释,以降低污染浓度。 4)污染洗消。利用喷洒洗消液、抛洒粉状消毒剂等方式消除毒气污染。一般在毒气事故救援现场可采用三种洗消方式。 ①源头洗消。在事故发生初期,对事故发生点、设备或厂房洗消,将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②隔离洗消。当污染蔓延时,对下风向暴露的设备、厂房、特别高大建筑物喷洒洗消液,抛撒粉状消毒剂,形成保护层,污染降落物流经时即可产生反应,减低甚至消除危害。 ③延伸洗消。在控制住污染源后,从事故发生地开始向下风方向对污染区逐次推进全面而彻底的洗消。

2018年地震安全知识测试题(答案)

3、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应(AB) A、待在原地不要动。 B、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4、地震滑坡的工程治理:分为(AB)两类。 A、减滑工程、 B、抗滑工程, C、减震工程 5、当滑坡、泥石流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紧急发出危险性警报,并因时、因地进行躲避。主要有( ABC ) A、滑坡的躲避。 B、崩塌和滚石的躲避。 C、泥石流的躲避 6、灾后搜救搜索手段主要有(ABC) A、搜救犬搜索, B、技术搜索, C、人工搜索, D、电动搜索 7、震后应迅速派人调查,根据情况,救治同发型滑坡、泥石流带来的灾害;采取措施,防治后发型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主要是(ABCD) A、人员救护, B、清除堆积, C、防治后发型滑坡和泥石, D、重建家园的选址。 8、随着灾难的发生,当事人的情绪会经历(ABCD)截然不同的阶段。 A 、受冲击阶段, B 、整理阶,C、营救阶段,D、恢复阶段, F痊愈阶段 9、在开展搜救工作之前,必须立即将受灾区域设为禁区。建立营救工作点时,必须优先完成以下规划:(ABCDEF) A、出入道路、 B、紧急集合区域、 C、医疗援助区、 D、人员集散区、 E、装备集散区、 F、建构仓库 10、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大灾难袭击的日本人,用自己的智慧开发出很多用于防灾的商品,值得我们借鉴。主要有(ABCDEFGHIJK) A、高频哨子、 B、手摇电灯、 C、保质水罐、 D、方便米饭、 E、冷冻蔬菜、 F、长明蜡烛、 G、防灾兜帽、 H、炉具套件、 I、干洗发剂、 J、全能电器、 K、压缩内衣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共20分) 1、地震发生时如果室内应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 2、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待在原地不要动。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3.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开动的汽车上,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靠边停车,留在车内。(√) 4、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开动的汽车上,(不要)把车停在建筑物下、大树 旁、立交桥或者电线电缆下。(√)

地震产生的原因

地震产生的原因 板块边界的运动形态使得板块边界地区的地壳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应力,由于变形的持续增加,应力继续累积,一旦超过抵抗它的摩擦阻力时,地壳即会错动反弹至没有应变的位置,同时发生固体的振动而产生地震。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经我国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达新西兰。 (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世界上主要的大地震: 19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八大最强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八次大地震的基本情况(按震级排列):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

浅谈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59077851.html, 浅谈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 作者:张怡 来源:《商情》2016年第22期 【摘要】地震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惨痛的教训,在地震预报不准确的情况下,震灾预防是减少灾难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的重要途径。文章浅谈了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特征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破裂所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它像海啸、龙卷风和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1 震后灾害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频度较高等特点,并产生严重的次生危害,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1.1 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地震对自然界的破坏是多方面的,直接灾害主要有:①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②地面破坏;③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④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1.2 地震引发的间接灾害(次生灾害)。地震间接会引发火灾、水灾、毒气泄漏和疫病蔓延等,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要大。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①火灾;②水灾;③毒气泄漏;④瘟疫。 1.3 地震引起的人为危害。由于破坏性地震的突发性和巨大的摧毁力,造成人们对地震产生恐惧。有些地震本身并没有造成直接破坏,但由于人们的恐慌,再加上各种“地震消息”广为流传,导致社会动荡,从而造成损失。 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预防措施 2.1调查监测泥石流和滑坡。调查监测泥石流和滑坡,对危险区进行圈定,制定相关的防治规划。在灾区对次生地质灾害进行普遍调查,进一步确认可能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区,预测灾害规模和类型,动态监测重点的泥石流和滑坡,规划和制定具体的应急救灾和防治措施。 2.2规避居民点和工程建设。次生地质灾害地区应当规避居民点和工程建设,对震区开展工程建设,如城镇、桥梁、铁路和工厂等的修建,应尽量避免在滑坡体上进行施工和建造,选

地震发生的原因为何.

地震發生的原因為何 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 * 構造性地震 * 火山地震 * 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 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 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elastic waves),我們稱之為地震波(seismic waves),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 何謂有感地震、無感地震、前震、餘

震 凡地震所造成之地表震動,為人體所能感覺到的稱為有感地震;反之,則為無感地震。 在主要地震發生之前,有時先發生若干次小地震,謂之前震(fore shock)。在主要地震之後,常有若干次小地震相繼發生,謂之餘震(aftershock)。 前震有時不易察覺,而餘震則較前震明顯。 何謂局發、小區域、稍顯著地震及顯著地震 為區分有感地震之大小,我國依最大有感距離分為: * 局發地震(local earthquake):最大有感半徑小於一00公里。 * 小區域地震(small-felt-area earthquake):最大有感半徑從一00 公里

到一九九公里。 * 稍顯著地震(moderate earthquake):最大有感半徑從二00公里到二九九公里。 * 顯著地震(remarkable earthquake):最大有感半徑三00公里及以上。何謂地震序列 相同地震發生特性(如時、空)之地震,依其發生時間先後排列,即為地震序列。而所謂同一系列之地震,係指發生位置鄰近,時間上連續之所有地震,包括前震、主震及餘震;其定義又分別如下: * 前震(Fore-Shock):同一系列之地震中,於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稱之。唯有時前震為時甚短,且不顯著。 * 主震(Main-Shock):同一系列之地震中規模最大者稱為主震;若最大者有兩個,則先發生者稱為主震。

减轻城市地震次生灾害的对策与解析

减轻城市地震次生灾害的对策与解析摘要:地震发生时会产生许多的地震次生灾害,如楼房倒塌、火灾、水灾、危险物品及有害气体的泄漏等,尤其是在城市,学校、医院、机关、商场、企业等重要场所人口密集,如不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引起的次生灾害会更多,危险性会更强。本文就如何加强地震次生灾害预防和策略做了探讨和研究,努力推进减轻城市地震次生灾害事业。 关键词:地震灾害;次生灾害;预防措施;对策 abstract: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will produce a lot of seismic secondary disasters, such as flood, fire, building collapses, hazardous and harmful gas leakage, especially in the city, the school, hospital, office, shopping malls, business and other important places with dense population, if not timely preventive measures, induced secondary disasters will be more, danger will be stronger. this article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and researched, and strive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reducing city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key words: earthquake disaster;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u457+.5文献标识码:a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阅读答案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阅读答案 地震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小编在这整理了《地震是怎样发生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球体,它的半径长约6370公里,从赤道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738.14公里,两极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356.76公里。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中间一层叫地幔(或叫中间层),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假如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的话,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 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成,平均厚度约33公里。地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层,下层主要为玄武岩,一般厚约10公里,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上层主要为花岗岩,这是构成大陆的主体。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厚度约为2900公里。它的上部也是一些岩石,主要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榴辉岩。岩层之下的地幔物质,温度很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以一种半粘性流动的形式,缓慢的改变形状。

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径约为3470公里,其外部表现出液体的性质,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科学分析表明,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公里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 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 我们可用两手弯曲一根木棒,当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木棒的弯曲处便会破裂,在其断裂的一刹那,两只手会感到振动。木棒的破裂处就是震源,感觉到的振动便是地震。 钢硬的岩石为什么会像受力的木棒一样破裂呢?首先,因为它是钢硬的,所以才会破裂,其次是有力作用在它身上才能使它破裂。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会在某些地方积累增强,当增大到岩石承受不了时,就会发生破裂。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壳运动。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是地震发生的主因。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变动造成的。此外,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是前者。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阅读题目: 1、依据本文的介绍,请说说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

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处置方案

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本预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突发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1.3 应急预案应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2 概况 2.1 有毒有害气体扩散事件 是指有毒有害气体发生不可处理的泄漏,处于失控状态,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2 有毒有害气体种类 发电企业主要是氯气等。 3 应急预案内容 3.1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3.1.1 组织机构 化学危险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XX 副组长: XX XX XX XX 常务副组长: XX 成员: XX XX 设备部、发电部、安全监察部、公司医务室、计划供应部、车队、消防队、项目部第一负责人或副职 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设备部除灰专业高级主管 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发电部化学专业高级主管 日常管理机构成员:设备部、发电部化学专业各岗位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设备部化学专业

现场总指挥:XX 现场副总指挥:XX 3.1.2 组织机构职责 3.1.2.1 指挥部职责 提出修订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每年组织全公司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应急演练。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调配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现场的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1.2.2 发电部化学专业职责 负责有毒有害气体存放、使用中的管理。成立有毒有害气体存放、使用过程中突发事件抢险队,参加其它化学危险品事件的抢险工作。 3.1.2.3 事件抢险队职责 负责隔离带内所有非值班人员从上风口处撤离,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用最快速度将伤员从事故现场搬运到安全地带。 3.1.2.4 值长职责 负责事件时的生产指挥,指挥调度发生扩散事件时及时隔离运行设备系统;当事故危及人身安全时,应立即通知值班人员从上风口离开工作地点或通知值班人员佩用必要安全防护器具;在处理扩散事件的同时汇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公司本部。 3.1.2.5 消防队职责 事故现场存在火险或火灾时,对事故现场进行灭火和防火。进入事故现场人员应着消防服或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呼吸器。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用最快速度将伤员从事故现场搬运到安全地带。 3.1.2.6 保卫部门职责 做好事故地点的人员警戒、疏散工作。隔离带处设置明显警戒标志。保证除应急抢险人员及指挥部同意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隔离区内。同时监督进入隔离区内抢险人员必须配备防毒面具或其它防护用品,否则不得入内。 3.1.2.7 消防队职责 经有关部门同意或请求,使用高压水枪对扩散毒气进行洗消、降毒。配合抢险人员将中毒人员运到安全地带。队员进入事故现场应着消防服,必要时使用防化服,使用正压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 3.1.2.8 公司医务室职责 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救治。 3.1.2.9 车队职责 根据命令,随时派出足够车辆参加抢险工作。

新昌制药厂毒气泄漏 数十人疑似中毒住院

新昌制药厂毒气泄漏数十人疑似中毒住院 昨天上午7点40分左右,新昌制药厂职工小陈在车间上班,忽然闻到一股刺激性气体。 药厂毒气泄漏,几十个工人中毒 “新昌制药厂发生毒气泄漏,几十个人住院了。”昨天上午,有市民向记者报料。 昨天早上7点40分左右,该药厂一个车间里发生工业气体泄漏。上班的几十个员工

不同程度感到身体不适,有的胸闷,有的咳嗽,有的呼吸困难。症状显示,这些员工是中毒了。 厂方控制了气体扩散,而这些员工被送往医院体检。 但是一问到关于泄漏事件,医护人员都不愿多谈。 “中毒的职工有不少,住在很多病区,你要找哪个?”急诊室里,一位医生谨慎地打量了记者说。其他信息则不再透露。

昨晚,记者再次来到该医院。一个女护工悄悄告诉记者,这次来医院的有数十人,现在22病区还住着不少。 而守在门外的都是药厂的人。 记者随后向一个在医院的药厂领导询问有关情况,他则以“不知道”来回答所有问题。

家属透露,有毒气体为氯化氢 截至昨晚记者发稿,有四人伤势较重,一个是年轻女孩,刚刚结婚;而一个尚未结婚的小伙子因病情严重,昨晚十点多,被送往杭州治疗。 链接 新昌制药厂创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3569人,是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核心企业。系中国维生素类、抗生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重要生产基地。企业主导产品主要有合成维生素E、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A、生物素、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辅酶Q10、盐酸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氯化氢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会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等。

地震发生后.

地震发生后,我们普通人应做的十件事 ]地震已经发生,灾难已经降临,我们普通人可以做什么呢? 1、尽量少的往灾区打电话、发短信,给灾区留出救命线。即使要打,也尽量减短时间。我们担心灾区的亲人朋友,人同此心,比如我曾经在成都生活过10年,有很多朋友在那里,但是救援行动更需要通讯的畅通。 2、尽量取消与灾区附近有关的旅程,把交通资源节省出来,给灾民和救灾工作以实际支持。 3、积极做志愿者。这个不太清楚,我想应该是需要的吧,不过不知道远离灾区的普通人可以怎么做。 4、尽自己能力捐款、捐物。最方便的通道是通过手机短信捐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手机用户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小灵通用户均可编辑短信1或2,发送至1069999301,即向“红十字救援行动”捐款1元钱或2元钱。每个人捐出的虽然很少,但是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 5、不传播、轻信谣言,不给社会添乱。灾难并不可怕,可怕是人为的把灾难上升到超出灾难的程度。 6、我们没有选择是否接受灾害的权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灾难的态度。灾难发生了,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相信人民群众、相信中华民族。我们也只能相信,别无他途。目前来说,尽量少的做好善后使最重要的。 7、细微处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无语的拥抱,哪怕是一个关切的眼神,哪怕是一句真诚的问候! 8、我们一起祝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无法到达现场,我们无法亲自救援,我们无法立即到前线去参与这一场老天给我们的战争,但我们可以在我们心底默默的祝福。 9、学会求生,提高警惕。每个人都做好自救,尽量少的为自己和国家减轻灾难破坏程度。不仅是地震自救常识,包括火灾等其他灾害自救都要平时熟记。不仅自己要学,还要多教教周围的人,尤其是妇孺老幼。 10、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站好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就是最大的支持。 佛家讲功德,道家讲济世,不管别人做的怎么样,重要的是我们人人都在做。这样,任何灾难就都不是灾难了。

常见地震次生灾害及其防治

常见地震次生灾害及其防治 摘要:地震后常见此生灾害及其防止。 关键词: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火灾,疫病防治,社会动荡。 正文: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海啸、水库垮坝等)、传染性疾病(如瘟疫)、毒气泄漏与扩散(含放射性物质)、其他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停产(含文化、教育事业)、生命线工程被破坏(通讯、交通、供水、供电等)、社会动乱(大规模逃亡、抢劫等)。 地震灾害突如其来,往往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截至六月二号上午九点,5.12汶川大地震已经导致69016人遇难,18830人失踪,另有368545人受伤,受灾群众累计达455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 在我们关注地震导致的重大损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地震次生灾害提高警惕。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里氏7.9级强烈地震,引发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巨大海啸,造成印尼12万人死亡,20万人流离失所。杀人无数的海啸就是次生灾害的一种。 地震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往往防不胜防。但是地震所引起的次生灾害却是可预见,可防治的。 最常见的地震次生灾害是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现在上百度搜索“汶川泥石流”,一张张图片触目惊心,不忍久视。巨大的山体像切豆腐一样被从中剖开,从山上滚落的巨石随处可见。一幢幢楼房被砸坏,一个个村庄被掩埋。泥石流还会堵塞河道造成河流上游水位上涨,形成“围堰湖”,进而引发水灾等其他次生灾害。泥石流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提前预见,先期准备。城镇村庄房屋的选址应该避开山谷及泄洪水道,已经建在上述危险位置的房屋应及时迁出。在建房、修路、整地、挖沙采石、取土等各类工程活动中,不可随意开挖山坡坡脚,特别是不能在房前屋后随意开挖坡脚。在不得不开挖时,应事先向专业技术人员咨询,确认不会诱发滑坡后方能进行施工。在地震发生后,应及时迁出山区民众,同时加强危险山体的监控,并及时检查农田灌溉渠道、乡镇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引水渠道,防止水流渗漏,尤其要避免经过土质山坡地段的渠道漏水,因为水流渗透往往是引发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毒气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原则和措施

编号:SM-ZD-28720 毒气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原则和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毒气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原 则和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⑴基本处置原则 相关部门接到毒气事故报警后,必须携带足够的氧气、空气呼吸器及其他特种防毒器具,并为人员、车辆、个人防护装备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救援的同时应该迅速查明毒源,划定警戒区域,遵循“救人第一”的原则,积极抢救已中毒人员,疏散受毒气威胁的群众。 ⑵处置措施 大多数的毒气事故,都是因为毒气泄漏造成的。消防人员可与事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采用关闭阀门、修补容器、管道等办法,组织毒气从管道、容器、设备的裂缝处继续外泄。同时对已泄漏出来的毒气必须及时进行洗消,常用的洗消防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控制污染源。抢修设备与消除污染相组合。抢修设备

地震发生之后作文

地震发生之后作文 地震发生之后 5月19日下午,在课堂上老师叫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三分钟。 5月12日,四川发生了8级地震,当时我一点也不知情,直到晚上爸爸沉重地告诉我这件不幸的事情。随后,每天下课后我总是第一时间看电视新闻,每当看到很多同我一样年纪的小朋友因为灾难而失去亲人,甚至有些需要截肢才能解救出来的被压灾民,我的心真是好似被刀割似的揪心的疼! 看到很多解放军叔叔为了救人不顾安危冲到废墟瓦砾,我也很想为灾区的人们做点什么,除了拿自己积攒的微不足道200元零花钱捐款之外,我想最能表达我心意的就是为所有死难者默哀和祈祷!因为救援界认为,灾难发生之后存在一个“救难黄金72小时”,在此时间段内,灾民的存活率极高。72小时后,救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是奇迹。但在这次灾情最严重的汶川县,因道路塌方,救援队伍要全部深入当地十分困难。 黄金的72小时早已经过去了,但我坚信,这个世界是有奇迹的!让我们为地震死难者默哀祈祷,让我们用真心感动苍天!小小的哀悼和祈祷仪式,不仅是我们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

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我昨天在新民晚报上看见,汶川地震中被困125个小时被上海消防救援队救出、创造生命奇迹的贵州小伙子蒋雨航12日抵达上海,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成为一名上海消防兵! 12日一早,蒋雨航与来自贵州的首批100余名消防新兵乘火车抵达上海南站。这位特殊的新兵站在新兵队列的第一位,胸牌上写着001号,英姿飒爽,格外引人注目。 报到后,蒋雨航将与其他新兵一同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入伍教育、条令教育等新兵集训。完成集训后,他还将被分配到基层消防中队,进行为期3个月的消防业务基础训练。 从地震废墟中被救出后,蒋雨航一直念念不忘对上海消防救援队的感激之情,并立志成为一名消防战士。当他得知上海消防在贵州征兵后,就立刻报名应征,今年11月,他完成了全部前期考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