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毒气泄漏扩散事故中人员疏散的研究_宋倩文

对毒气泄漏扩散事故中人员疏散的研究_宋倩文

对毒气泄漏扩散事故中人员疏散的研究_宋倩文
对毒气泄漏扩散事故中人员疏散的研究_宋倩文

对毒气泄漏扩散事故中人员疏散的研究*

宋倩文 赵江平 苏富斌

贝 谢红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劳动安全卫生研究所 西安710055)

摘 要 对毒气泄漏扩散及其事故人员应急疏散的研究是事故应急救援的基础。针对近年来日益增多的毒气泄漏事故,系统评述了国内外毒气泄漏扩散及事故人员应急疏散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毒气 泄漏 扩散 紧急疏散

Research o n Personnel Evacuation in Toxic Gases Leakage and Diffusion Accidents

SONG Qianwen ZHAO Jiangping SU Fuyun XIE Hongmei

(T he Ins titute of Safety Engineeri ng ,Xi 'an Uni vers ity of Arc hitec tur e and T echnol ogy Xi 'an 710055)

Abstract The study of the toxic gas es leakage and diffus ion e mergency pers onnel evacuation is the bas e of e mergenc y manage ment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toxic gases leakage incid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s 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y on the toxic gas es leakage and diffus ion accidents and the emergency personnel evacuation ,propos es a practical research method and suggests the di -rec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

Key Words toxic gases leakage diffus ion emergenc y evacuation

 

引言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各种

类型的有毒气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物质一旦由于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生产管理和环境因素等发生泄漏事故,则可能向空气中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并且扩散而与空气混合形成气云,使得泄漏区及其附近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发生中毒事故。

如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联合碳化公司发生的55t 甲基异氰酸酯泄漏,造成2500多人丧身,3000人濒临死亡边缘,10万人终身致残,67万人受残留毒气的影响,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起毒气泄漏扩散事故[1]。此后,毒气泄漏扩散事故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安全和环境问题,然而近年来此类事故还是频频发生。灾害的发生,不但会造成财产破坏和人员伤亡的直接损失,还会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和更大的间接损失。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间接损失实际上比直接损失要大得多,是很难用数字来衡量的,而且往往影响力大、持续时间长,难以恢复和再生。因此,对于毒气泄漏扩散事故人员疏散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毒气泄漏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突发性事故的研究较为重视,提出了不少扩散的计算模型,同时也进行了许多大规模试验,促进了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的研究,具体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3]

图1 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研究

目前关于有毒物质的泄漏扩散模型,比较有名的有美国ENSR 咨询工程公司的ALROX 模型、美国空军的AFTOX 模型、美国Radian 公司的C HARM 模型、美国环境保护局的IN -PUFF 模型、英国剑桥环境研究咨询公司和加拿大环境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发的GASTAR 模型、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SLAB 模型、美国杜邦公司的TRACE 模型、美国

*基金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城市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应急疏散研究”(J C0817)。

·

22· 工业安全与环保 Indus 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1年第37卷第12期December 2011

空军坎布里奇研究实验室的OB/DG模型、美国Envirosoft公司的SPILL模型、我国化工劳动保护研究所的HLY模型等。 国内关于危险气体在大气中的扩散研究报导较少。我国对泄漏扩散及其重大事故后果仿真方面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八五”期间,化工部劳动保护研究所承担了国家攻关课题,进行了泄漏扩散模型研究,开发了泄漏危害分析的仿真软件[4]。另外,北京城市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中心自1997年成立以来,一直将泄漏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作为其主攻方向之一,不断进行泄漏扩散模型和风洞模拟实验研究,先后完成了“重要有毒物质泄漏扩散模型及监控技术研究”、“有毒重气泄漏风洞模拟实验与扩散模型研究”、“毒物泄漏扩散模型研究”等科研课题[5]。

1.2 事故人员应急疏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人员应急疏散模型的研究,在理论上主要包括计算机仿真方法与数学分析方法。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计算机仿真模拟逐渐成为疏散管理研究的主流趋势。例如应用于建筑物的人员疏散模型有EVACNET、BuildingEXODU、EGRESS、SIMULEX、SGE M,主要针对建筑物内人员的徒步疏散。机动车疏散模型有MASS VAC、ME M-Brain、RE MS、CEMPS、DYNE V&I-DYNEV、SIM-Queue等。这些模型都是从微观或宏观的层次对疏散过程中人员流动或交通状况进行模拟,可用于预测疏散时间,评估疏散方案。

近年来,与交通流密切相关的行人流问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目前,用来模拟行人流的模型主要有社会力模型、格子气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等。疏散模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员移动的量化,而任何一个人员移动的量化模型都必须处理人员移动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国际上一些研究者已经研究了人员密度和空间的大小对人员移动速度的影响,国内的研究者也开始对这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6]。

纵观国内外关于一般建筑中及区域人员流动的研究状况,无论是建筑火灾的灾后调查研究,还是计算机模拟研究,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专门针对毒气泄漏扩散事故的应急疏散方面,研究成果比较缺乏。

2 研究思路

毒气泄漏扩散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加上疏散人员具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安全地疏散受灾人员,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特点,建议展开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详细研究思路如图2所示。

2.1 毒气泄漏扩散规律的研究

自1949年10月以来,我国化工系统曾发生过重(特)大典型泄漏事故约近60起,共涉及危险物质24种,从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事故所造成的伤亡人数分析,应优先考虑并进行控制的危险物质依次是: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氯乙烯,苯等[7]。因此,可以以液氯为例分析毒气泄漏区域,从而确定伤害范围。在此,建议采用多种毒气泄漏扩散模型进行泄漏模拟,并与CFD软件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为合适的毒气泄漏扩散模型。

由确定的毒气泄漏扩散伤害范围,结合人

员中毒阈限值

图2 研究思路

与疏散时间(暴露浓度和时间)等,确定应急疏散区域(紧急疏散区和待疏散区),从而确定疏散人员的范围及疏散策略。

2.2 事故疏散人员心理特征及行为规律的研究

由于紧急事故种类繁多,对于不同的事故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会显示出其特性及共性,所以,有针对性地研究毒气泄漏扩散事故疏散人员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鉴于人们对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规律的研究较为成熟,可借鉴火灾人员疏散的心理行为规律,结合毒气泄漏扩散事故自身的特点进行研究。要了解疏散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问卷调查,问卷所包含内容的主要方面见图3[8]。

对于问卷调查,可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疏散人员在毒气泄漏扩散事故中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规律对疏散产生的影响,找出造成疏散困难的人员心理行为因素,为疏散模型的仿真模拟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为建立及时有效的疏散策略提供依据

图3 人员心理行为特征对疏散的影响

2.3 建立模型仿真模拟

结合应急疏散区域与疏散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规律,建立毒气泄漏扩散事故的人员疏散模型。近些年,元胞自动机

(下转第25页)

本次实验中采集到的广告牌距道沿的距离有2m、4m、4.8m、7m、10m五种,分别将这几种距道沿不同距离的广告牌以E、F、G、H、I记录。在这5种广告牌的高度均为18m、面积均为6m×18m时,比较驾驶员注视不同道沿距离时的平均眼动速度。

驾驶员注视E种广告牌的平均眼动速度为6.29deg/s,注视时间为1023ms,注视F种广告牌的平均眼动速度为13.83 deg/s,注视时间为528ms,驾驶员注视G种广告牌的平均眼动速度为32.59deg/s,注视时间为294ms,驾驶员注视H种广告牌的平均眼动速度为27.82deg/s,注视时间为363ms,驾驶员注视I种广告牌的平均眼动速度为21.34deg/s,注视时间为543ms,即驾驶员注视面积大的广告牌时,眼动速度快,注视时间短。

由此可看出,驾驶员注视距道沿距离不同广告牌时,平均眼球移动速度随着广告牌距离道沿的距离越远而先增大后减小。注视广告牌时眼动仪测量的注视时间是先减小后增大。眼球平均移动范围也是先增大后减小,即道沿距离有一个最佳值,在该值条件下对驾驶员驾驶视觉影响最小,安全隐患最小。

3 广告牌设置参数与驾驶员眼动速度回归分析

由于本次试验研究的广告牌面积仅有6m×18m、8m×24m两种,高度也仅有20m、25m两种,而广告牌距离道沿的距离分别有2m、4m、4.8m、7m、10m五种,因此,在回归分析中只考虑了广告牌距道沿的距离与各驾驶员眼动速度的关系。根据试验数据,画出其散点图如图1所示。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回归方程为:

V=-17.9084+13.54802d-0.9645d2

式中,V代表眼动速度,d代表距道沿的距离

图1 广告牌距道沿的距离与各驾驶员眼动速度关系散点

采用F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检验显著性取α=5%,此时p=1,n=5。F服从自由度为(p,n-p-1)的F分布,计算得出F为38.05747。该模型的相关参数F0.05(1, 5)=6.61

4 结论

(1)面积较大、高度较高的广告牌对驾驶员的影响较小,安全性强。

(2)由于所选试验路段中广告牌距离道沿的距离参差不齐,通过驾驶员对沿线广告牌眼动速度的处理分析,认为高速公路广告牌距道沿的距离以4.8~7m范围最佳。

参考文献

[1]闫国利,田宏杰.眼动记录技术与方法综述[J].应用心理学,2004

(10):57.

[2]韩玉昌.眼动仪和眼动实验法的发展历程[J].心理科学,2000

(4):454-457.

作者简介 李永芳,女,1981年生,四川广元人,硕士,讲师,从事交通安全研究。

(收稿日期:2010-10-23)

(上接第23页)

(Cellular Automata Model,CA)理论被用来研究多样的交通流问题,随后也开始被用来模拟行人运动,并逐步应用于公共建筑人流紧急疏散的研究中[9]。因此,建议采用CA理论,建立毒气泄漏扩散事故的人员疏散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疏散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得出最好的疏散方案。

3 结语

目前,对于事故人员应急疏散方面的研究,人们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火灾事故的人员应急疏散上,对于危险化学品毒气泄漏扩散事故的人员应急疏散研究较少。而元胞自动机理论模型也多应用于交通疏散或火灾人员应急疏散中,对于毒气泄漏扩散事故时的人员应急疏散研究甚少。本文的研究思路为毒气泄漏扩散事故人员疏散的研究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周善.博帕尔悲剧背后的更大悲剧———世界最严重的毒气泄漏事

故[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8,145(2):38-41.

[2]黄磊.氯泄漏及氯化物腐蚀灾害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

学,2005.[3]林远方,程乃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方法研

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6(2):74-76,73.

[4]张江华,赵来军,

吴勤.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研究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8(3):35-37.

[5]张景钢.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模拟的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

学,2006.

[6]郑小平,钟庭宽,刘梦婷.人流紧急疏散模拟方法述评[J].系统管

理学报,2008,17(6):698-702.

[7]张维凡,张希贤,辛宝文,等.重要有毒物质泄漏扩散模型研究

[J].化工劳动保护,1996(3):1-19.

[8]杨铠腾,覃潘丽.安全疏散研究综述[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

版),2008(12):9-13.

[9]孟俊仙,周淑秋,饶敏.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人员疏散仿真研究

[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1):241-246.

作者简介 宋倩文,女,1984年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劳动安全卫生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赵江平,男,副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劳动安全卫生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

(收稿日期:2009-12-07)

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单位名称:聚源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编号:002 预案名称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起止时间2014.5.15 演练类型实际演练演练地点聚源食堂 总指挥郭志勇参加人数 6 参演单位阳泉市驼岭头供电分公司 演练目的、内容: 根据《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为检验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符合性、有效性,切实提高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安全管理人员、后勤管理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置能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和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实施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模拟施工现场食堂就餐时,有俩人相继昏迷倒地,且有几人精神恍惚,启动《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演练实施情况记录(可另附详细记录) 1、简单介绍食物中毒演习的目的及意义; 2、介绍在出现中毒事故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提高后期的抢救成功率。 3、明确食物中毒实际操作演示:正确运用救人的急救方法等演示及工人操作。 4、本此演习内容:模拟施工现场食堂就餐时,有俩人相继昏迷倒地,且有几人精神恍惚,启动《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5、工人王强、康乐乐刚刚进食堂准备就餐时,发现有俩人相继昏迷倒地,且有几人精神恍惚,此人立即大喊高呼并以最快速度与事故应急小组武论联系。 6、现场项目部应急响应指挥部接到报告立即按紧急预案的程序,各应急专业组人员职责明确,按各自的岗位,开展工作。由施工现场项目部应急响应指挥部统一指挥。并立即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接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 7、现场联络组迅速向现场内所有人员发出食物中毒报警信号,禁止继续就餐,停止作业,要求已就餐人员就地休息等待救援,未就餐人员应看护已就餐人员。并确认其是否为食物中毒和中毒程度并查出中毒来源或是否患传染病和其来源.拨打“120”,讲清中毒人员症状、持续时间、人数、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并及时通知当事人的亲人 预案演练效果评价 通过本次演习,使职工现场参与并掌握了食物中毒发生后的处理步骤和救护处理常识;达到了一旦施工工地真正发生食物中毒后,在组织人员停止及时控制险情和减少经济损失等方面能够按应急预案处理的预期目的。通过演练,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可行。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个别成员未能及时到位,迟到1分钟。改进措施:由安全员当场讲评,指出演练中的错误想法,要求责任人所在部门监督学习应急预案和三防方面相关知识。

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XXXX有限公司 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演练二零XX年X月XX日

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演练 一、演练的目的 检验公司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检验事故应急处置的联动指挥工作机制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锻练和提高应急救援组织抢险救灾的实战能力,提高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 二、演练时间、地点及参加单位和演练前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 1、时间地点: 演习时间为XX月XX日,地点设在XXXX。 2、参加人员及组织分工: 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项目部主要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具体分为:总指挥: XXX 副总指挥:XXX兼现场救援指挥长 职责:全面负责指挥本次应急演练。现场指挥长全面负责指挥本次应急演练、现场指挥各项事宜,副指挥长全面负责安全调度和协调。 抢险救援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职责: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警戒保卫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保卫及警戒,维护事故现场秩序。 物资供应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 职责:负责应急救援物资及时有效运送到事故现场或指定地点。 通信联络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

职责:负责应急救援时与外界部门及医疗机构的联络及事件报道; 医疗救护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 职责: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临时处置。 3 、要求9时前,完成以下各项准备工作: 1、项目部准备8套救护服、一部一氧化碳检测仪、1 副担架在规定时间到达演练地点。并安排1名扮演人员(XXX)穿好工作服于9时前进入XXX地待命。 2 、警戒保卫组准备警戒布条卷,并带到演练地点,划定2辆停车地点做出指示标志。医疗救护组派应急救援车辆在制定地点停放。 3 、其他各应急小组人员分别在井口待命,救援组将准备好的救援装备器材穿戴齐全。 三、演练要求 1、演习过程中所有消息或沟通是以“这是一次演练”作为开头和结束,事先开展演习动员会议,讲解有关防炮烟中毒应急救援知识。 2、参与演练的部分人员在模拟救援过程中,正确使用应急器材,确保应急器材不受损坏; 3、演习过程中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拟条件当成已经发生的事件来认真对待,听从指挥; 4、本次应急演练由应急演练指挥部全面负责指挥,演练结束后,将所有应急物资归回原位;对演练的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做出评价和总结,并根据此演练方案完善《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具体现场演练由现场指挥部全面负责,参与演练的各组成员要听从指挥,统一行动,各小组快速反应,分工协作,出色完成本次应急演练工作。 四.应急演练事故情景假设: 20xx年XX月XX日上午9:00分左右,值班长XXX按正常路线巡查到达XXX 时,人工挖孔桩外空压机在运行着,里边没有传出干活的声音,走近一看,扩孔工(XXX)倒在孔桩底,值班长呼叫无答应,情况危急,等待救援。 五、演练过程:

镇中心学校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演练方案

新街镇中心学校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演练方案 一、目的 通过演练提高各部门之间协调作战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二、组织领导 成立食物中毒模拟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何奎校长 副组长:佘方兵副校长 王锋政教主任 徐化林副校长 姜波工会主席 成员:张祖强王雷 薛浩坤肖书海 各班主任 三、现场演练人员分工: 1、演练总指挥:何奎 2、主持人:邓秋萍 3、带班领导:苏明星 4、组织:王锋 5、食堂负责人:肖书海

6、食物中毒人员:(共5人) 7、摄像或照相:夏洪政 三、演练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7年5 月22 日上午11 点。 地点:新街镇中心学校。 四、演练内容: 1、2017年5月22 日上午8 时起,学校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不适,多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有的发烧,最高温度 达38.2 度,经输液和对症治疗,症状很快缓解;个别人员症状较严重须送卫生院治疗。临床诊断:急性胃肠炎、疑似食物中毒。 2、值班室初步统计得知,我校共有5名学生“食物中毒”,随即向领导报告。 3、学校派人、派车到现场(不能关手机,随时报告情况及需求),做记录(记录发病人员72小时内的食谱,以便与共同饮食而未发病人员的食谱进行对比),封锁食堂(拉警戒绳,两端用一米线)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将病情严重的人员送医(使用担架)。 4、学校领导随即指示,启动“校园突发事件处置预案”。联系各相关部门领导到场。 5、政教处指派值班老师和班主任,彻查其他学生有无疑似发病情况,要求如有类似情况立即就医确诊。 6、总务处领导联系食堂负责人,要求食堂立即封存可疑原料和食品留样,并准备3天内的菜谱和相关材料备查。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演练脚本(卫生系统).(DOC)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演练脚本 (卫生系统)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效应对食品安全事故,2013年我区应急模拟演练是一次以处置食物中毒为主的全要素、全过程综合演练。旨在锻炼和提高我区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快速反应、高效处置能力。本次演练分为疫情报告、应急响应、患者转诊、总结评估四个科目。本次演练得到了区教育局和区职中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次演练单位有: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区中医院、区职中、XX镇卫生院。 此次演练非常有幸请到了XX卫生局肖局长、XX市疾控中心廖主任,XX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王支队等领导到场观摩指导。邀请了XX、XX、XX兄弟县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疾控等单位同仁现场观摩。在此对各位领导、专家及兄弟县市的同仁表示热烈欢迎。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多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 现在我宣布,XX市XX区2013年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现在开始! 科目一:疫情报告 2013年6月24日,10时30分:XX区职业中学4名学生先

后到XX镇卫生院腹泻门诊就诊。 模拟场景:其中一名患病学生在同学的搀扶下来到医院腹泻门诊就诊。 【接诊医生】:怎么了?哪儿不舒服? 【患病学生】:肚皮隐痛隐痛,反胃呕吐,拉肚子、脑壳昏,脚粑手软,老火得很。 【接诊医生】:不用紧张,躺下,给你看看!今天早上你和同学们一起吃了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开始拉肚子的? 【患病学生】:今天早上吃了稀饭、包子和泡菜之后没多久就开始拉肚子了。 【接诊医生】:拉肚子的时候肚子痛的凶不凶?主要哪个地方痛?是哪么样的痛法?拉的大便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有没有异臭味?拉了5.6次,每次大约拉了多少?从开始起病到现在吐没吐?有没有恶心的感觉? 【患病学生】:肚脐周围绞痛,拉的开始有点大便,后来全是水样便。每次拉的比较凶,大约有几斤。吐了3次。把吃的东西都吐了,每次大约有100ml。 接诊医生询问病史和查体发现:4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恶心呕吐,一名患者伴有腹泻及发热症状症状,眼眶轻微下陷,皮肤弹性稍差,脱水症状较重,高度怀疑为食物中毒。 【接诊医生】:请急查三大常规、电解质,请做霍乱快诊检测!每2小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尿量,立即补液! 模拟场景:护士模拟生命体征检测动作;医生口头医嘱下

毒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毒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毒气,是对生物体有害的气体的统称,天然毒气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化学毒气有光气、双光气、氰化氢、芥子气等。 毒气除自然界产生的以外,还有人工制造的,通过化学手段制造的毒气一般被用于军事目的,属于化学武器。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有些毒气被用于化工生产。这些毒气所含的物质能够附着于红细胞,令红细胞的载氧量减低,愈多的毒气吸入,会使得红细胞的载氧量愈低。吸入过量的毒气可以令到人窒息,甚至死亡。毒气泄漏的危害性很大,一旦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 ⑴处置原则 相关部门接到毒气事故报警后,必须携带足够的氧气、空气呼吸器及其他特种防毒器具,并为人员、车辆、个人防护装备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救援的同时应该迅速查明毒源,划定警戒区域,遵循“救人第一”的原则,积极抢救已中毒人员,疏散受毒气威胁的群众。 ⑵处置措施 大多数的毒气事故,都是因为毒气泄漏造成的。消防人员可与事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采用关闭阀门、修补容器、管道等办法,组织毒气从管道、容器、设备的裂缝处继续外泄。同时对已泄漏出来的毒气必须及时进行洗消,常用的洗消防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控制污染源。抢修设备与消除污染相组合。抢修设备旨在控制污染源,抢修愈早受污染面积愈小。在抢修区域,直接对泄漏点或泄漏部位洗消,构成空间除污网,为抢修设备起掩护作用。 2)确定污染范围。做好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及时查明泄漏源的种类、数量和扩散区域。明确污染边界,确定洗消量。

3)严防污染扩散。利用就便器材与消防专业装备器材相结合。对毒气事故的污染清除,专业器材具有效率高、处理快的明显优势,但目前装备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实际应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救援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①堵。用针对性的材料封闭下水道,截断有毒物质外流造成污染。 ②撒。可用具有中和作用的酸性和碱性粉末抛撒在泄漏地点的周围,使之发生中和反应,降低危害程度。 ③喷。用酸碱中和原理,将稀碱(酸)喷洒在泄漏部位,形成隔离区域。 ④稀。利用大量的水对污染进行稀释,以降低污染浓度。 4)污染洗消。利用喷洒洗消液、抛洒粉状消毒剂等方式消除毒气污染。一般在毒气事故救援现场可采用三种洗消方式。 ①源头洗消。在事故发生初期,对事故发生点、设备或厂房洗消,将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②隔离洗消。当污染蔓延时,对下风向暴露的设备、厂房、特别高大建筑物喷洒洗消液,抛撒粉状消毒剂,形成保护层,污染降落物流经时即可产生反应,减低甚至消除危害。 ③延伸洗消。在控制住污染源后,从事故发生地开始向下风方向对污染区逐次推进全面而彻底的洗消。

印度博帕尔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漏事故分析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漏事故分析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84年12月4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Bhopal,Indian)的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CH3NCO,,简称MIC)毒气泄漏事故,造成12.5万人中毒,6495人死亡、20万人受伤,5万多人终身受害的让世界震惊的重大事故。 MIC是生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中间体。甲氨基甲酸萘酯是一种杀虫剂。MIC极不稳定,需要在低温下贮存。博帕尔的MIC贮存在两个地下冷冻贮槽中,第三个贮槽贮存不合格的MIC。博帕尔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建设过程正处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时期,80年代因为对杀虫剂的需求减少,UCIL装置关闭。 三个MIC贮槽的进料是用带氮气夹套的不锈钢管从精制塔送来,并用普通管道将其送到甲氨基甲酸萘酯反应器,在反应器上装有安全阀。不合格的MIC循环至贮槽,含MIC的废物送至放空气体洗涤器(VGS)被中和。每个MIC贮槽都有温度和压力显示仪表,以及液位指示和报警,如图7-1。MIC贮槽上装有固定的水监视器和致冷单元。当VGS中有大量释放时可使用燃烧系统,VGS和燃烧系统的排放高度为15~20m。1984年6月不再使用贮槽的致冷系统,而且把致冷剂放出。1984年12月停止生产MIC,而且裁员50 9/5。 1984年12月2日,第二班负责人命令MIC装置的操作工用水清洗管道。在操作前应该进行隔离,但被忽略了;而且几天前刚进行了检修,加上其他可能性,冲洗水进入了其中一个贮槽。 23时贮槽的压力在正常范围,23时30分操作工发现MIc和污水从MIc贮槽的下游管道流出,O时15分贮槽的压力升至206.84kP孙(30 psi),几分钟后达到379·21kPa(55 psi),即最高极限;当操作工走近贮槽时,他听到了隆隆声并且感受到贮槽的热辐射;在控制室操作工试图启动vGS系统,并通知总指挥;当总指挥到来时命令将装置关闭;水喷淋系统已打开但只能达到15m的高度,MIC

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单位名称:****实业有限公司编号:002 预案名称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起止时间2016.5.15 演练类型实际演练演练地点食堂 总指挥参加人数 6 参演单位 演练目的、内容: 根据《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为检验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符合性、有效性,切实提高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安全管理人员、后勤管理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置能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和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实施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模拟施工现场食堂就餐时,有俩人相继昏迷倒地,且有几人精神恍惚,启动《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演练实施情况记录(可另附详细记录) 1、简单介绍食物中毒演习的目的及意义; 2、介绍在出现中毒事故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提高后期的抢救成功率。 3、明确食物中毒实际操作演示:正确运用救人的急救方法等演示及工人操作。 4、本此演习内容:模拟施工现场食堂就餐时,有俩人相继昏迷倒地,且有几人精神恍惚,启动《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5、工人王强、康乐乐刚刚进食堂准备就餐时,发现有俩人相继昏迷倒地,且有几人精神恍惚,此人立即大喊高呼并以最快速度与事故应急小组武论联系。 6、现场项目部应急响应指挥部接到报告立即按紧急预案的程序,各应急专业组人员职责明确,按各自的岗位,开展工作。由施工现场项目部应急响应指挥部统一指挥。并立即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接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 7、现场联络组迅速向现场内所有人员发出食物中毒报警信号,禁止继续就餐,停止作业,要求已就餐人员就地休息等待救援,未就餐人员应看护已就餐人员。并确认其是否为食物中毒和中毒程度并查出中毒来源或是否患传染病和其来源.拨打“120”,讲清中毒人员症状、持续时间、人数、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并及时通知当事人的亲人 预案演练效果评价 通过本次演习,使职工现场参与并掌握了食物中毒发生后的处理步骤和救护处理常识;达到了一旦施工工地真正发生食物中毒后,在组织人员停止及时控制险情和减少经济损失等方面能够按应急预案处理的预期目的。通过演练,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可行。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个别成员未能及时到位,迟到1分钟。改进措施:由安全员当场讲评,指出演练中的错误想法,要求责任人所在部门监督学习应急预案和三防方面相关知识。 备注: 填写人:填表日期:2016.5.18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方案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为提高公司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处置突发事故,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运转良好的应急救援体系,检验各项目应急救援的实战效果,组织开展好项目部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项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反应及时、科学决策、处置有序的应急系统,全面提升项目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能力。通过对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检验各项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队伍抢险救灾实战能力,切实保障各项目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提高项目应急救援工作总体水平。 二、指导思想 贯彻“保护生命、安全第一,预防在先”的方针和“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故事扩大优先”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建立和完善我公司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反应及时、科学决策、处置有序的应急系统,全面提升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能力。 三、演练时间与地点 根据各项目不同情况自行假定事故发生,进行模拟演练。 四、模拟演练情景 根据各项目不用情况自行假定事故发生,进行模拟演练。 如:2016年8月24日,食堂就餐人员出现群体发病情况。 食堂人员按常规为成员开设中餐;十数人在食堂就餐,几分钟后,就餐人员中体质 较差的1 —2人首先出现呕吐、趴伏状,接着此现象连续发生,进而导致集体中毒……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各项目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生产安全副经理、总工及生产、安

全、设备、保卫等负责人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设在质安部,日常工作由质安部兼管负责。发生事故及举行应急演练时,领导小组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到岗的,由所在单位按指挥机构组名单排序递补。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安全副经理及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各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隶属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 根据救援工作需要,在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下,还应另设控制人员、演习人员、评价人员、模拟人员、观摩人员及模拟伤员等,保障演练顺利进行。 根据演练需要,成立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指挥领导体系: 指挥领导小组组 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参演人员安排,主要有 控制人员: 演习人员: 评价人员: 模拟人员: 模拟伤员: 观摩人员:其人员安排与岗位职责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导方案》。 六、应急准备

气体泄漏及扩散计算

学号: 07412225 常州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2011届) 题目重气泄漏扩散模拟及应急救援 学生薛云龙 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安全072班 校内指导教师王新颖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校外指导老师专业技术职务 二○一一年六月

重气泄漏扩散模拟及应急救援 摘要:重气泄漏扩散事故是经常发生且危害较大的一种事故形式,由于重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重气往往沿地面扩散,泄放物质进入人体将引起中毒事故,若泄放物质被点燃或引爆将引起大规模的燃烧爆炸事故。虽然人们对重气泄漏扩散所造成的危害十分重视,但由于缺乏足够有效的数据来提供人们作风险评估及预防改善措施,因此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是必要的。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强化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教育。分析了泄漏扩散事故的七大影响因素,提取并建立了泄漏事故模式,并对各种事故模式的泄漏机理和发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在实际环境中大气主导风的风速,泄漏方向对气体扩散浓度分布有重大的影响,泄漏气体在下风向扩散的最快。静风时,随着时间的增加,空间各点的浓度有升高的趋势;在稳定风流中,空间各点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可以认为是稳态的。泄漏的气体在下风向扩散的最快,在现场一旦发生天燃气泄漏,应综合考虑泄漏源的方向和该点当时的风向,风速等因素,及时准确预测泄漏气体可能扩散到危险区域,做好应对措施。 关键词:相似理论;泄漏模型;泄漏扩散模式;示踪法;重气;应急救援;

Heavy gas leak dispersion modeling and emergency rescue Abstract : As it is well-known, many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gases are toxic and flammable are stored in highly-pressurized vessels at liquefied state with ambient temperature. If there is by chance a sudden release, it often forms heavy-than-air vapour. The accident release and dispersion of toxic and flammable heavy gas can present a serious ris k to the public’s safety and to the environment. Disease may be caused when the flammable heavy gases are lit. Although grea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hazard of heavy gas dispersion, effective data of filed experiments are still insufficient to make risk assessment and precaution.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hemical system in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process, should first consideration and control of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ak diffusion process performance. Subjective factors, equipment inherent defect caused by leakage on China's chemical system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accid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producer. Analysis of the seven factors affecting diffusion of leakage accident, to extract and established the patterns of the leakage accident, and various and leakage accident modes mechanism and the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actical environment atmosphere that dominated the wind, the wind of gas leakage direction sprea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has enormous influence on the spread of gas leakage next wind fastest. Static, as time flies, the space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the each point of the trend. In the stable romantic, space the concentration of each point does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can be considered a steady. Leak gas diffusion next wind fastest, on the site once produce natural gas leak,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direction and point source leaking the wind direction, wind speed at factors such as timely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leakage, gas may be spread to dangerous area, completes th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heory of similarity; Leakage model;Leakage diffusion mode;Trace method; heavy gas;Emergency rescue

项目部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二〇一八年六月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提高项目部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检验项目部《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符合性、有效性,切实提高项目部应对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安全管理人员、后勤管理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置能力;在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和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实施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及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特举办本次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演练。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机构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统一安排,成立“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此次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演练指挥及协调等工作,一切机构听从其指挥,组织预防措施及遇险实施救援。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演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如下: 总指挥:XXX 副指挥:XXXX 成员:XXX XXX

(二)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作为应急管理领导机构,下设应急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领导小组下设5个应急救援工作组作为执行机构,体系图如下: 1、应急救援办公室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负者此次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演练值班室及后期资料整理工作。 主 任:XXX 副主任:XXX 应急办公室电话:XXX 2、应急救援工作组及职责 (1)现场救援组 组 长:XXX 成 员:XXX XXX 工 具:个人手机、对讲机、警戒带、路锥、手套、袖 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管理办公室 抢险救援组 专家技术组 后勤保障组 善后处理组 事故调查组

标、担架、急救箱、口罩等 职责: 接到食物中毒事故报警后,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制定现场救援方案;负责演练中现场抢救救援工作,中毒人员的紧急救护、保护、转移;负责人员隔离,划定隔离区;协助外部医疗队伍以及救援队伍开展工作。演练过程中做好接收救援信息及赶赴救援地点时间、救援情况等内容的书面记录。 (2)后勤保障组 组长:XXX 成员:XXX XXX 工具:个人手机、袖标、项目值班车 职责:负责人员隔离、救治所需物资、设备、设施、场所以及车辆的供应;保证应急救援资金;现场救援物资不足时及时补充。演练过程中做好相关信息书面记录。 (3)事故调查组 组长:XXX 成员:XXX XXX 工具:相机、塑料袋、袖标 职责:负责保护事故现场,搜集事故资料;负责事故调查,确定事故损失、性质、原因、主要责任人,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意见等;配合外部事故调查组。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演练方案 一、演练现场:急诊科 二、演习内容:本次演练模拟发生在XX学校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得中毒事故,事故导致1人中毒昏迷、3人严重呕吐、腹泻。8人轻伤。从事故得呼救到启动应急预案;从指挥调度到现场检伤分类、抢救、转运、途中监护等紧急处置;从各科室得联合指挥到现场各司其责得紧密配合;应急救援专家全面评估我院应急医疗救援能力水平。 三、主要演习科目包括: 1、急诊科人员赶赴现场; 2、保卫科维护现场秩序; 3、急诊科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程序流程; 4、现场通讯指挥、现场抢救区位划分(红、黄、绿、黑区); 5、相关科室急会诊制度。 四、演习时间:待定 五、考评机构: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门诊办、三甲办、 六、参加人员:急诊科,消化内科,ICU,检验科,麻醉科、心电图室、院 办、党办、质控科、客户服务部、保卫科等。 七、道具:四个“应急演练"警示牌,一个关于“2016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型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横幅、 八、演练目得: 通过对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救援联合演习,检验我院紧急医疗救

援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得应急快速反应能力,现场协调作战能力,紧急医疗救援能力与快速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水平。 九、演习组织机构及分工 1.组织机构:医务科 总指挥:王智杰副院长 2、演习部门分工 (1)事故救援现场指挥演习由医务科牵头组织。 (2)医务科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开展现场中毒人员医疗急救、 (3)客服部负责联系媒体,保卫科负责布置警戒区,保证现场施救安全;负责开辟救护车绿色通道。 (4)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门诊办做好此次演练得评审工作、 (5)党办做好采集现场演习得影像、照片资料、 (6)相关医疗科室做好相关救治准备、 (7)院办负责车辆得调配及后勤保障工作。 十、场景:演练一共分二个现场: 第一现场:中毒事故学校 第二现场:急诊科 十一、考察重点: 1、接线员接电话就是否及时、信息传递就是否准确? 2、逐级汇报流程就是否正确、救护车反应时间就是否达标? 3、“三甲评审”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毒气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原则和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58541 毒气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原 则和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毒气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原 则和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⑴基本处置原则 相关部门接到毒气事故报警后,必须携带足够的氧气、空气呼吸器及其他特种防毒器具,并为人员、车辆、个人防护装备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救援的同时应该迅速查明毒源,划定警戒区域,遵循“救人第一”的原则,积极抢救已中毒人员,疏散受毒气威胁的群众。 ⑵处置措施 大多数的毒气事故,都是因为毒气泄漏造成的。消防人员可与事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采

建筑工地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方案

食物中毒现场应急演练方案 一、目的通过演练提高建筑工地食堂负责人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同时使监管人员掌握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及应急救援运行程序和方法, 提高各部门协调作战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二、组织领导县新区食药局成立食物中毒模拟演练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疾控监督室负责演练的组织和效果 评估。 组长: 副组长: 现场指挥: 成员: 三、演练时间、地点 演练时间:2014 年9 月26 日; 演练地点:xxxx 项目工地。 四、演练前准备工作 1、演练前1-2天由主管部门向有关部门通报,以免引起不 必要的恐慌 2、演练前物资准备 2.1.1 、疾控监督室要准备的有关行政执法文书:《监督意见书》、《样品

采集记录表》、《行政控制决定书》、《证据保存通知书》、《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封条》以及记录本等。 2.1.2 、疾控监督室负责准备各类重大食物中毒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和试剂、卫生防护的用品、采样器材和《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等。 2.1.3 、医疗救治机构配备必要的抗菌、解毒药品、抢救设备和应急救援车; 3、参加演练人员在演练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各类事故。 4、住建局负责提前参加演练建筑工地沟通,准备好人员与设备布置。 5 、资料组拍摄图片、进行摄像,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照相机、摄像机) 五、演练内容: 1 、住建局获悉水岸华府项目工地内发现疑似食物中毒病人,中毒病人被送往医院救治,立即与卫生局取得联系。同时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单位和救治医院在 2 小时内向新区食安办和卫生局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发生食物中毒单位、地点、时间、中毒人 数、主要临床症状、可疑中毒食物、危害范围、中毒原因的判定、危害范围及采取的主要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求等。 报告方式:电话报告。 2 、新区食药局接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详细记录和核实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和临床表现等有关内容。同时告知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保护好现场,保留可疑中毒食品和患者吐泻物。核实后,迅速组织医疗、疾病控制和监督机构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及时报告食品安全委员会。

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处置方案

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本预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突发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1.3 应急预案应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2 概况 2.1 有毒有害气体扩散事件 是指有毒有害气体发生不可处理的泄漏,处于失控状态,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2 有毒有害气体种类 发电企业主要是氯气等。 3 应急预案内容 3.1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3.1.1 组织机构 化学危险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XX 副组长: XX XX XX XX 常务副组长: XX 成员: XX XX 设备部、发电部、安全监察部、公司医务室、计划供应部、车队、消防队、项目部第一负责人或副职 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设备部除灰专业高级主管 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发电部化学专业高级主管 日常管理机构成员:设备部、发电部化学专业各岗位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设备部化学专业

现场总指挥:XX 现场副总指挥:XX 3.1.2 组织机构职责 3.1.2.1 指挥部职责 提出修订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每年组织全公司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应急演练。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调配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现场的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1.2.2 发电部化学专业职责 负责有毒有害气体存放、使用中的管理。成立有毒有害气体存放、使用过程中突发事件抢险队,参加其它化学危险品事件的抢险工作。 3.1.2.3 事件抢险队职责 负责隔离带内所有非值班人员从上风口处撤离,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用最快速度将伤员从事故现场搬运到安全地带。 3.1.2.4 值长职责 负责事件时的生产指挥,指挥调度发生扩散事件时及时隔离运行设备系统;当事故危及人身安全时,应立即通知值班人员从上风口离开工作地点或通知值班人员佩用必要安全防护器具;在处理扩散事件的同时汇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公司本部。 3.1.2.5 消防队职责 事故现场存在火险或火灾时,对事故现场进行灭火和防火。进入事故现场人员应着消防服或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呼吸器。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用最快速度将伤员从事故现场搬运到安全地带。 3.1.2.6 保卫部门职责 做好事故地点的人员警戒、疏散工作。隔离带处设置明显警戒标志。保证除应急抢险人员及指挥部同意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隔离区内。同时监督进入隔离区内抢险人员必须配备防毒面具或其它防护用品,否则不得入内。 3.1.2.7 消防队职责 经有关部门同意或请求,使用高压水枪对扩散毒气进行洗消、降毒。配合抢险人员将中毒人员运到安全地带。队员进入事故现场应着消防服,必要时使用防化服,使用正压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 3.1.2.8 公司医务室职责 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救治。 3.1.2.9 车队职责 根据命令,随时派出足够车辆参加抢险工作。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脚本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脚本 根据《南岗区卫生局食中毒应急预案》,特编制本脚本。 一、演练设定 以设定2012年6月15日下午14时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63中学电话报告学校内有30人出现腹痛、腹泻症状背景,开展食物中毒应急演练。 整个演练过程包括序幕、场景演练(共四个场景,第一场景,接到电话报告;第二场景,指挥部采取应急措施;第三场景,赶赴现场对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医疗救助应急处置处置;第四场景,专家点评,领导讲话。 演练时间:从下午14:00分开始,至16:00分结束。 序幕:由社区中心主任宣布演练开始 场景一:接到电话报告; 预防保健科接到第63中学校电话报告: 自午餐后陆续开始有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现已有30几人发病,病人数还在增加。患病学生多数一般情况良好,有4人发热、腹泻较严重。

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接到电话后立即向主管主任、中心主任报告。 场景二: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并组织赶赴现场实施救治。 社区中心救治组医生对患者进行简单询问,并提出处置意见。 场景三:预防保健科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进行初步核查,基本属实后,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用电话向区疾控中心,区卫生局、当地政府进行报告,并作好相关记录。 (1)及时收集疫情信息、完整; (2)接到报告后能以最短时间完成初步核查; (3)上报疫情信息及时、内容完整,各种信息要有电话记录; (4)临时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 (5)医疗救治组进入现场穿戴个人防护演示,机动队员进行转运病人演示。 (6)消杀组进行终末消毒。院内消毒,拉警戒线,竖牌子。 场景四:专家点评

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目的和适用范围 高炉煤气为无色、无味、CO含量高、极易致人中毒的有毒气体,为确保在发生人员煤气中毒事故时,组织有序,救护有效,特别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炼铁厂发生人员煤气中毒事故的应急响应处理。 2、应急响应: 2.1应急报告程序 2.1.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迅速报告给区域值班室(当班工长或区域值班人员),区域值班室人员应立即安排附近抢救小组成员快速到达事故地点实施有效的抢救,争取抢救时间。 2.1.2区域值班室人员如果最先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要确认事故地点、中毒人数,确认后迅速组织最近抢救小组成员,对现场应立即封锁戒严并严格按照应急抢救措施组织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区域值班室人员在组织抢救的同时,应立即报告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厂调度室)并通知检修赶赴现场进行处理煤气泄漏点。 2.1.3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如果最先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要确认事故地点、中毒人数,确认后迅速组织最近抢救小组成员、区域值班室和检修人员,严格按照应急抢救措施组织有效抢救并对煤气泄漏点进行处理,避免事故扩大;并安排专人到现场了解情况,接替现场指挥 第 2 页共 2 页

权,根据现场发展动态组织救援。 2.1.4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现场救援的同时根据事故发生、进展情况,依次通知煤气防护站、医院、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公司安全环保部、公司生产部、公司后勤部、保卫部(申请保卫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戒严)等有关部门和厂内有关值班人员及安环科人员和厂长。 2.1.5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安排熟悉炼铁厂区域分布情况的有关人员到厂比较醒目的路口接迎救护车和事故救援队伍。 2.2应急抢救、控制措施 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与一般其它事故的现场不同,爆炸、坍塌、机械事故等发生后现场不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而中毒事故发生后现场一般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因此进行中毒事故抢救时,施救人员必须首先做好个人自身的防护(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佩戴煤气报警器和空气呼吸器)。 2.2.1总指挥未赶到事故现场前,以最先到达事故现场的最高行政领导行使抢救指挥权。最初指挥人员应将现场救援情况与现场状况分析汇报给总指挥。 2.2.2 指挥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迅速了解事故发生、进展情况,实施全盘指挥救援。 2.2.3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保卫部门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当组织人员做好事故现场警戒和有关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 第 2 页共 2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