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十大速算技巧

数学十大速算技巧

数学十大速算技巧
数学十大速算技巧

数学十大速算技巧

一、充分利用五大定律

二、巧妙运用“首同末合十”

利用“首同末合十”的方法来训练。“首同末合十”法是两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相同,而个位数相加的和是10。利用“首同末

合十”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积的右边的两位数正好是个位数的乘积,积的左面的数正好是十位上的数乘以比它大1的积,合并起来就是

它们的乘积。例如,54×56=3024,81×89=7209。

三、留心“左右两数合并法”

任意的两位数乘上99或任意的三位数乘上999的速算法叫做

“左右两数合并法”。

1.任意两位数乘上99的巧算方法是,将这个任意的两位数减去1,作为积的左面的两位数字,再将100减去这个任意两位数的差作

为积的右边两位数,合并起来就是它们的积。例如,62×99=6138,48×99=4752。

2.任意三位数乘上999的巧算方法,就是将这个任意的三位数减去1,作为积的左面的三位数字,再将1000减去这个任意三位数的

差作为积的右边的三位数字,合并起来就是它们的积。例如,

781×999=780219,396×999=395604。

四、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巧算

在一个只有二级运算的题里,按顺序计算需要多步计算,利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计算就会简便。比如,

24÷18×36÷12=(24÷18)×(36÷12)=24/18×36/12=4。

五、利用扩大缩小的规律进行简算

有些除法计算题直接计算比较繁琐,而且容易算错,利用“扩缩规律”进行合理的变形可以找到简便的解决方法。比如,

7÷25=(7×4)÷(25×4)=28÷100=0.28,

24÷125=(24×8)÷(125×8)=192÷1000=0.192。

六、数字颠倒的两、三位数减法巧算

形如73与37、185与581等的数称为“数字颠倒”的两、三位数,巧算方法为:

1.数字颠倒的两位数减法,可用两位数字中的大数减去小数,再乘以9,积就是它们的差。如73-37=(7-3)×9=36,82-28=(8-

2)×9=54。

2.数字颠倒的三位数减法,可用三位数中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再乘以9,乘积分两边,中间填上9,就是它们的差。比如,581-

158=(8-1)×9=63,所以851-158=693。

七、用“添零加半”的方法巧算

一个数乘上15的速算方法叫做“添零加半”。比如,26×15将26后面添0得260,再加上260的一半130,即260+130=390,所以26×15=360。

八、利用拆和法进行巧算

有些计算题,乍看起来都与运算定律没有关系,但经过变形后,直接地应用运算定律来进行计算。

九、用“两边拉中间加”的方法速算

任何数同11相乘,只要把原数的个位移到积的个位的位置,最高位移到积的最高位的位置,中间的数分别是个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的和就是十位,十位上的数加百位上的和就是百位……如果相加的数的和满十要向前一位数进1。比如,124×11=1364,

568×11=6248。

十、用“十加个减法”速算

“十加个减法”就是任何两位数加上9的和,可以把这个两位数变成十位加1个位减1的数,即36+9=45,17+9=26。这种计算技巧

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

加法速算:计算任意位数的加法速算,方法很简单学习者只要熟记一种加法速算通用口诀——“本位相加(针对进位数)减加补,前

位相加多加一”就可以彻底解决任意位数从高位数到低位数的加法

速算问题。

例如:(1),67+48=(6+5)×10+(7-2)=115,

(2)758+496=(7+5)×100+(5-0)×10+8-4=1254即可。

减法速算:计算任意位数的减法速算方法也同样是用一种减法速算通用口诀——“本位相减(针对借位数)加减补,前位相减多减一”就可以彻底解决任意位数从高位数到低位数的减法速算问题。

例如:(1),67-48=(6-5)×10+(7+2)=19,(2),758-496=(7-

5)×100+(5+1)×10+8-6=262即可。

乘法速算:乘法速算通用公式:ab×cd=(a+1)×c×100+b×d+魏氏速算嬗数×10。

速算嬗数|=(a-c)×d+(b+d-10)×c,,

速算嬗数‖=(a+b-10)×c+(d-c)×a,

速算嬗数Ⅲ=a×d-‘b’(补数)×c。更是独秀一枝,无与伦比。

(1),用第一种速算嬗数=(a-c)×d+(b+d-10)×c,适用于首同尾任意的任意二位数乘法速算。

比如:26×28,47×48,87×84-----等等,其嬗数一目了然分别等于“8”,“20”和“8”即可。

(2),用第二种速算嬗数=(a+b-10)×c+(d-c)×a适用于一因数

的二位数之和接近等于“10”,另一因数的二位数之差接近等于“0”的任意二位数乘法速算,

比如:28×67,47×98,73×88----等等,其嬗数也同样可以一目了然分别等于“2”,“5”和“0”即可。(3),用第三种速算嬗数=a×d-‘b’(补数)×c适用于任意二位数的乘法速算。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汇总

加法的神奇速算法 一、加大减差法 1、口诀 前面加数加上后面加数的整数,减去后面加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和。 2、例题 1376+98=1474 计算方法:1376+100-2 3586+898=4484 计算方法:3586+1000-102 5768+9897=15665 计算方法:5768+10000-103 二、求只是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和 1、口诀 一个数的十位数加上它的个位数乘以11等于和 2、例题 47+74=121 计算方法:(4+7)×11=121 68+86=154 计算方法:(6+8)× 11=154 58+85=143 计算方法:(5+8)× 11=143 三、一目三行加法 1、口诀 提前虚进一,中间弃9,末位弃10 2、例题 365427158 644785963 +742334452

——————— 1752547573 方法:从左到右,提前虚进1;第1列:中间弃9(3和6)直接写7;第2列:6+4-9+4=5 以此类推...最后1列:末位弃10(8和2)直接写3。 注意:中间不够9的用分段法,直接相加,并要提前虚进1;中间数字和大于19的,弃19,前边多进1,末位数字和大于19的,弃20,前边多进1。 减法的神奇速算法 一、减大加差法 1、例题 321-98=223 计算方法:321-100+2(减100,加2) 8135-878=7257 计算方法:8135-1000+122(减1000,加122) 91321-8987= 82334 计算方法:91321-10000+1013(减10000,加1013) 2、总结 被减数减去减数的整数,再加上减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差。 二、求只是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差 1、例题 74-47=27

小学数学加减法速算方法

小学数学加减法速算技巧_小学数学加减法速算方 法 (2)买一台电冰箱和一台洗衣机需要多少钱? (3)如果有200元钱买一只书包还剩多少钱? 他们调动了自己的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这个情境中所蕴涵的数学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达到了 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数学本来就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当学生从问题情境中,体会出一些数学思想时, 教师应以引导者、鉴赏者的身份,即教师只是提供一些建议或信息,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判断,同时鼓励学生有创造的想法,使学生在 最大的空间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在教学加法时,可以分成了 两个步骤: 1、独立探索阶段 教师提出问题:“营业员很快地算出买一套运动服(113元)和一 个书包(59元)共需要172元,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想出 了很多计算方法: 113+59=113+60-1=172。 113+59=113+50+9=172。 113+59=112+(1+59)=172。 2、合作探讨阶段 ①每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做?请讲讲你的道理? ②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比较简便?为什么?

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各抒己见,这样既达到了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地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归纳出多加几,减去几;先 凑整,再相加这两种方法。 在教孩子学减法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原型来揭示算理,探究规律。小学数学的内容大都可以直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减数接 近整十、整百、整千数时,把它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数,多减几,加上几这个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原型——收 付钱款时常常发生地“付整找零”的活动,并且在课堂中展示这个 活动:妈妈带了165元,其中有一张百元纸币,到商店买钱包花了 97元,妈妈怎样给钱呢?由老师扮妈妈,一名学生扮售货员,妈妈 拿出一百元钱给售货员,售货员找给妈妈3元。这里的道理明明白白,是学生所熟悉的常识。这个活动是原始的、最低层次的减法速 算法,是学习数学的原型。再引导学生摆这个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165-100+3,从而概括出速算的方法。这样,由常识上升到了数学, 学生的学习由低层次上升到了高层次。 多种速算方法的学习使我们的速算更加完美无瑕。 1、运用数的特征“凑整” 我们认识物体都要抓住物体的特征,特征是它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数字在数学王国中也有自己的一些特征,今天我们说的特征是 指这些数字都接近整十、整百、整千,像98、1002等等,在计算时 只要把这些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数,就能使计算简便。 2、移位“凑整” 3、定律:“凑整” 像乘法口诀一样,定律、规律、法则都是前人给我们创造和积累的财富,我们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这样可以节省我们很多的时间。 定律“凑整”指在计算中运用我们平时学过的一些定律、规律和法 则进行“凑整”。 例:计算364+72+46+128378-57-43482-(39+82)

2020年行测指导: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2020年行测指导: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作为国家公务员,避免不了要面对大量繁杂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就目前公务员行测考试趋势来看,这种针对考生对各种资料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的综合能力的考查也变得尤为突出。公务员行测教研中心对历年考情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考生已经足够重视资料分析的复习,但在行测考试中这部分的得分仍较低。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辅导,针对这种情况教研中心经过大量的沉淀与研究提炼出一种新型速算方法:口算终极六步(最后只需其中一步即可)。希望能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资料分析口算终极六步法则 第一步:定位; 第二步:选取百分数规则; 第三步:五舍六入法则; 第四步:分子分母大小关系,引起的差与和问题; 第五步:倍数关系转化; 第六步:百分数为此类运算的最终结果。 案例分析 (1)349.34/(1+23.06%)、349.34/(1+3.06%) 第一步:任何百位数(十位、千位数)除以1+百分比,所得的结果仍为百位数(十位、千位数);运算前期,可将百分比写成小数,以便后续对位作差或和。案例(1)最终结果为三位数。 第二步:选取百分数的基数为“分母”,分为三个层级,层级越细,精确程度越高; 案例(1)百分数选取如下:层级一,100%对应123.06;层级二,10%对应12.306;层级三,1%对应1.2306。

第三步:四舍五入规则在此类运算中小改动,6则进位、5则舍掉;如,349.34可当做349;123.06可当做123;因为最终的运算 时允许一定范围的误差,而作为公考要求已经远远足够。 第四步:参照分母选取的百分数,目的是使分子、分母之间的差值接近,以便于三个层级的依次运用;而考试未必用到第三层级, 往往第一层级已经足够。 案例(1)分解初期:100%对应123.06,则把300%对应369,与分 母349最为接近(第一层级已经选择完毕,而且与我们的要求相符, 此种选择暗含整十、整百的思想,望谨记);分解中期:369与349 相差20,选取百分数的分母比分子大,因此我们应该在初期百分比 的基础上减去20所对应的百分比,而10%对应12(12.306当做12 处理),则20%对应24(第二层级则在此步分解终结);分解末期:我 们本需减掉20所对应的百分比即可,减掉20%之后,多减了4,所 以应该再加上4所对应的百分比,因1%对应1.2306,所以3.5%约 等于4,(此不需要简单的倍数关系估算,在熟练后即可灵活运用)。 第五步:得到答案。300%-20%+3.5%=283.5%,此时百分号即可省略,283.5即为我们所求的最终结果。 注意事项: (1)此类运算,如此繁琐的文字解释是为了阅读者方便,并且自 己可以分解并不断推演,随着熟练程度的不断提升,中间的若干环 节直接可以省略; (2)第一类允许的误差范围为1-2,此为运算的最大误差;而资 料分析本身所提供的数据,差距在3以上。 (3)分子、分母以前三位直接对应(作差),最终注意结果小数点 即可。如,349.34/(1+23.06%)可写作349.34/123.06; 349.34/(1+3.06%)可写作349.34/103.06。 同理解决349.34/103.06,100%对应103.06,则300%对应的是309,349比309多40,则在300%的基础加上40所对应的百分比,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

小学数学速算技巧教案 第一讲:加减法的速算 一加法的速算 (1)互换位置数:口诀: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排成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 如:63+36=99第一步3+6=9 第二步和是一位排成双99. 57+75=132 第一步5+7=12 第二步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1+2=3,即3排在12的中央是132 原理证明:(10a+b)+(10b+a)=11a+11b=11×(a+b) 互换位置的加法就是根据11的排积规律推到出来的。应充分理解掌握口诀。 (2) 借数凑整加法:口诀:借数凑整,加被借之余。 298+132= 程序:1. 借数凑整,(298+2)+(132-2) 2 加被借之余 300+130=430 原理证明:(a+c)+(b-c)=a+b (3) 补数加法: 定义:两数之和等于10的n次方,这两个数称为互补数。 找补数方法:个位凑10,其他位凑9.如16的补数是84 口诀:加1减补。(分别根据不同情况加减) 6+8=14 1. 一位数(或十位数)加一位数。 第一步十位加1,10+6=16;第二步个位减补。16-2=14.(8的补数 是2.) 2. 两位数加两位数。

百位加一,十位减补。如:46+79= 第一步百位加一,即100+46=146 十位减补146-21=125 (79的补数是21) 3. 三位数加三位数。 千位加一,百位减补。 236+788= 第一步千位加1,1000+236=1236 第二步百位减补,1236-212=1024 (788的补数是212)二减法的速算 (1)调换位置的减法: 口诀:十位减个位,其差乘9. 63-36=27 第一步十位减个位 6-3=3 第二步其差乘9 3×9=27 原理: 可以引申应用到三位有序数的减法中去。 (2)分解减数凑同求差法 口诀:凑同、求差。 如:13-5=13 -(3+2)=10-2=8 (3)补数减法。口诀:减1加补。 1.两位数减一位数:十位减1,个位加补。 2.三位数减两位数:百位减1,十位加补

小学数学速算巧算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 速算与巧算 在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有关运算公式,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速算和巧算不仅能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算得又快又准确。 一、“凑整”先算 1.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 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 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 计算:(1)45-18+19 (2)45+18-19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一、“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真题链接1】比较32.3/101和32.6/103的大小 【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 小分数大分数 32.3/101 32.6/103 32.6-32.3/103-101=0.3/2(差分数)

根据:差分数=0.3/2=30/200<32.3/101=小分数(此处运用了“化同法”) 因此:大分数=32.6/103<32.3/101=小分数 二、“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1.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2.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1)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2)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3)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真题链接2】6874.32/760.31、3052.18/341.02、4013.98/447.13、2304.83/259.74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 只有6874.32/760.31比9大,所以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是6874.32/760.31。 三、“综合速算法”包含了我们资料分析试题当中众多体系性不如前面九大速算技巧的速算方式,但这些速算方式仍然是提高计算速度的有效手段。 平方数速算: 牢记常用平方数,特别是11~30以内数的平方,可以很好地提高计算速度: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 四、尾数法速算 资料分析试题当中牵涉到的数据几乎都是通过近似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一般我们计算的时候多强调首位估算,而尾数往往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地方考题的资料分析当中,尾数法仍然可以有效地简化计算。 1.错位相加/减: A×9型速算技巧:A×9=A×10-A;如:743×9=7430-743=6687 A×9.9型速算技巧:A×9.9=A×10+A÷10;如:743×9.9=7430-74.3=7355.7 A×11型速算技巧:A×11=A×10+A;如:743×11=7430+743=8173 A×101型速算技巧:A×101=A×100+A;如:743×101=74300+743=75043 2.乘/除以5、25、125的速算技巧: A×5型速算技巧:A×5=10A÷2;A÷5型速算技巧:A÷5=0.1A×2 ;如:8739.45×5=87394.5÷2=43697.2536.843÷5=3.6843×2=7.3686 A×25型速算技巧:A×25=100A÷4;A÷25型速算技巧:A÷25=0.01A×4 如:7234×25=723400÷4=1808503714÷25=37.14×4=148.56 A×125型速算技巧:A×125=1000A÷8;A÷125型速算技巧:A÷125=0.001A×8 如:8736×125=8736000÷8=10920004115÷125=4.115×8=32.92 A×1.5型速算技巧:A×1.5=A+A÷2;如:3406×1.5=3406+3406÷2=3406+1703=5109 3.“首数相同尾数互补”型两数乘积速算技巧:

几种简单的数学速算技巧

几种简单的数学速算技巧 一、一种做多位乘法不用竖式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口算1X1 10X1,但是,11X12 12X13 12X14呢 这时候,大家一般都会用竖式,通过竖式计算,得数是132、156、168。其中有趣的规律:积个位上的 数字正好是两个因数个位数字的积。十位上的数字是两个数字个位上的和。百位上的数字是两个因数十 位数字的积。例如: 12X14=168 1=1X1 6=2+4 8=2X4 如果有进位怎么办呢这个定律对有进位的情况同样适用,在竖式时只要~满几时,就向下一位进几。 ~例如: 14X16=224 4=4X6的个位 2=2+4+6 2=1+1X1 试着做做看下面的题: 12X15= 11X13= 15X18= 17X19= 二、几十一乘以几十一的速算方法 例如:21×61=41×91=41×91= 51×61= 81×91= 41×51= 41×81= 71×81= 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呢是“几十一乘以几十一”的乘法算式,我们可以用:先写十位积,再写十位

和(和满10 进1),后写个位积。“先写十位积,再写十位和(和满10 进1),后写个位积”就是一见到 几十一乘以几十一的乘法算式,如果十位数的和是一位数,我们先直接写十位数的积,再接着写十位数的 和,最后写上1 就一定正确;如果十位数的和是两位数,我们先直接写十位数的积加1 的和,再接着写十 位数的和的个位数,最后写一个1 就一定正确。 我们来看两个算式: 21×61= 41×91= 用“先写十位积,再写十位和(和满10 进1),后写个位积”这种速算方法直接写得数时的思维过程。 第一个算式,21×61=思维过程是:2×6=12,2+6=8,21×61 就等于1281。 第二个算式,41×91=思维过程是:4×9=36,4+9=13,36+1=37,41×91 就等于3731。 试试上面题目吧!然后再看看下面几题 61×91=81×81=31×71=51×41= 一、10-20的两位数乘法及乘方速算 方法:尾数相乘,被乘数加上乘数的尾数(满十进位)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速算方法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数学中关于两位数乘法的“首同末和十”和“末同首和十”速算法。所谓“首同末和十”,就是指两个数字相乘,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之和为10,举个例子,67×63,十位数都是6,个位7+3之和刚好等于10,我告诉他,象这样的数字相乘,其实是有规律的。就是两数的个位数之积为得数的后两位数,不足10的,十位数上补0;两数相同的十位取其中一个加1后相乘,结果就是得数的千位和百位。具体到上面的例子67×63,7×3=21,这21就是得数的后两位;6×(6+1)=6×7=42,这42就是得数的

初中常见数学计算方法

1、C列分数化小数的记法:分子乘5,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D、E两列分数化小数的记法:分子乘4,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常见分数、小数互化表

常见的分数、小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常见立方数

错位相加/减 A×9型速算技巧:A×9= A×10-A; 例:743×9=743×10-743=7430-743=6687 A×型速算技巧:A×= A×10+A÷10; 例:743×=743×10-743÷10== A×11型速算技巧:A×11= A×10+A; 例:743×11=743×10+743=7430+743=8173 A×101型速算技巧:A×101= A×100+A; 例:743×101=743×100+743=75043 乘/除以5、25、125的速算技巧: A×5型速算技巧:A×5=10A÷2; 例:×5=×10÷2=÷2= A÷5型速算技巧:A÷5=×2; 例:÷5=××2=×2= A×25型速算技巧:A×25=100A÷4; 例:7234×25=7234×100÷4=723400÷4=180850 A÷25型速算技巧:A÷25=×4; 例:3714÷25=3714××4=×4= A×125型速算技巧:A×5=1000A÷8; 例:8736×125=8736×1000÷8=8736000÷8=1092000

A÷125型速算技巧:A÷1255=×8; 例:4115÷125=4115××8=×8= 减半相加: A×型速算技巧:A×=A+A÷2; 例:3406×=3406+3406÷2=3406+1703=5109 “首数相同尾数互补”型两数乘积速算技巧: 积的头=头×(头+1);积的尾=尾×尾 例:23×27=首数均为2,尾数3与7的和是10,互补 所以乘积的首数为2×(2+1)=6,尾数为3×7=21,即23×27=621 本方法适合 11~99 所有平方的计算。 11X11=121 21X21=4141 31X31=961 41X41=1681 12X12=148 22X22=484 32X32=1024 42X42=1764 52X52=2704 从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公式: 个位=个位×个位所得数的个位,如果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十位=个位×(十位上的数字×2)+进位所得数的末位,如果满几十就向前进几,百位=两个十位上的数字相乘+进位。 例:26×26= 个位=6×6=36,满 30 向前进 3; 十位=6×(2×2)+3=27,满 20 向前=进 2; 百位=2×2+2=6 由此可见 26×26=676 23×23 个位=3×3=9 十位=3×(2×2)=12,写 2 进 1 百位=2×2+进 1=5 所以 23×23=529 46×46 个位=6×6= 36,写6进3 十位=6×(4×2)+进 3= 5 1,写 1 进 5 百位=4×4+进 5= 21,写 1 进 2

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2-直除法

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二) 作者: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员 李委明 李委明提示: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例1】 56 .10134 .489294.13343.559310.7454.813222.0349.738、 、、中最大的数是( )。 【解析】直接相除:30.2294.837=30+ ,10.7454.8132=30-,9 4.13343.5593=30-,56.10134.4892=30-, 明显 3 0.229 4.837为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 【例2】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 )。 【解析】 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 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李委明提示: 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 【例3】6874.32/760.31、3052.18/341.02、4013.98/447.13、2304.83/259.74中最大的数是( )。

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 10-01-03 11:52 发表于:分类:未分类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 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 行之前必须考虑 能否先行估算。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 值的速算 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 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 的大小决 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提示: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直 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 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 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 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例1】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直接相除:=30+,=30-,=30-,=30-, 明显为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 【例2】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 是()。 【解析】 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李委明提示:

数学速算技巧数学解题技巧

数学速算技巧数学解题技巧 开普勒说:“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下面是数学速算技巧,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数学速算技巧 估算法 “估算法”无疑是数据分析中的第一种方法,在进行任何计算之前都必须加以考虑。所谓估计,就是在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粗略估计快速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选项非常不同的情况,或者比较的数据非常不同的情况。评估的方式多种多样,更需要每个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和掌握。只有当选项或要比较的数字之间的差异很大时,才会进行评估,而差异的大小决定了“评估”所需的精度。 化同法 所谓“同化法”,是指“在比较两个分数时,在较大的小时内,将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似,从而简化计算”的快速方法。 1.或分母变成完全一样的,所以只需要看一下分母或分子就可以了。 2. 当分子或分母降为相似时,可以直接判断某一分数的分母大,分子小,或某一分数的分母小,分子大。 直除法 一分钟快速计算提示:

“直除法”是在比较或计算复数时,用“直除法”求商的第一名,从而得到正确答案的一种快速方法。 “直接除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由于其“简单的方法”而“易于操作”。 “直接划分”一般包括两种问题类型: 1. 当比较多个分数时,第一个最大/最小的数是等值数量级下的最大/小数。 2. 在计算分数时,可以通过计算不同选项的第一个位置来选择正确的答案。 “直接除法”一般按难度分为三个梯度: 1.直接能看到第一笔生意。 2.动手计算可以看到第一笔生意。 3.对于一些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第一位来确定答案。初一数学解题技巧 一、开考前浏览。 考试开始前5分钟发卷,大家用发卷开始答题这个有限的时间,通过之前的答题浏览对整个卷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估计试卷难度和时间分配,据此将答题顺序统筹,做到知悉。 现在考生应该实现“宠辱不惊”,也就是说,当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问题,心里不希望偷偷高兴,而且应该提醒自己,“这道题做时不可轻敌,小心什么陷阱,可能这个称号,只是类似,有点听不清的变化会导致一个不同的答案”。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打印精编版)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汇总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3、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6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7利用公式法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小学常用的速算方法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37×44=? 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 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6.十几乘任意数: 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 例:13×326=? 解:13个位是3 3×3+2=11 3×2+6=12 3×6=18 13×326=4238 注:和满十要进一。 实例: 两位数相乘,在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等于10的情况下,如62×68=4216 计算方法:6×(6+1)=42(前积),2×8=16(后积)。 一分钟速算口诀中对特殊题的定理是: 任意两位数乘以任意两位数,只要魏式系数为“0”所得的积,一定是两项数中的尾乘尾所得的积为后积,头乘头(其中一项头加1的和)的积为前积,两积相邻所得的积。 如(1)33×46=1518(个位数相加小于10,所以十位数小的数字3不变,十位大的数4必须加1) 计算方法:3×(4+1)=15(前积),3×6=18(后积) 两积组成1518 如(2)84×43=3612(个位数相加小于10,十位数小的数4不变十位大的数8加1) 计算方法:4×(8+1)=36(前积),3×4=12(后积) 两积相邻组成:3612 如(3)48×26=1248 计算方法:4×(2+1)=12(前积),6×8=48(后积) 两积组成:1248 如(4)245平方=60025 计算方法24×(24+1)=600(前积),5×5=25 两积组成:60025 ab×cd 魏式系数=(a-c)×d+(b+d-10)×c “头乘头,尾乘尾,合零为整,补余数。” 1.先求出魏式系数 2.头乘头(其中一项加一)为前积(适应尾相加为10的数) 3.尾乘尾为后积。 4.两积相连,在十位数上加上魏式系数即可。 如:76×75,87×84吧,凡是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为11的数,它的魏式系数一定是它的十位数的数。 如:76×75魏式系数就是7,87×84魏式系数就是8。 如:78×63,59×42,它们的系数一定是十位数大的数减去它的个位数。

资料分析之速算技巧教师用

资料分析估算法 【例1】271.6 1.402?=( ) A.346.1 B.380.8 C.412.3 D.501.0 【思路剖析】首先观察选项,选项相差较大,可以用估算法。估算时可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2位有效数字;原式约为3784.1270=?,选择最接近的选项,答案选B 。 【例2】 %30.339.85%4.967.845÷=( ) A.1.5 B.2.5 C.3.5 D.4.5 【思路剖析】在较复杂的运算时,首先考虑能否估算。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2位有效数字,原式约为5.3853.34.9850≈?。答案选C 。 【例3】706.38÷24.75=( ) A.20.5 B.24.5 C.28.5 D.32.5 【思路剖析】本题可估算为284725 100725700=?=?=。 【提示】在运用估算方法时,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灵活处理,运算速度更快。 【例4】=+% 4.201%1.62114480 ( ) A.184348 B. 153113 C.91219 D. 125317 【思路剖析】本题是较复杂的叠除算式,首先考虑使用估算法。可估算为1500002 .162.0110000≈?,与选项B 最接近,答案选B 。 【例5】2008年我国水泥消费量13.7亿吨,增长3.5%。与2007年相比,2008年我国的水泥消费增加量和以下哪项最接近?( ) A.8000万吨 B.5000万吨 C.800万吨 D.500万吨 【思路剖析】本题考查增长量的计算。已知条件是现期量和增长率,

0.49%5.314%5.3%5.317.131=?≈?+=?+=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增长量 答案选B 。 【提示】本题要注意单位的表述变化,题干中是“亿吨”而选项是“万吨”。选项之间差距较大,还可以进行更为大胆的估算。 【例6. 】2008年,山东省城乡市场全面繁荣.其中,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67.7亿元,增长18.9%.请问2007年,山东省城市与农村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相差多少亿元? A.4285.9 B.5445.8 C.5839.4 D.6248.3 ★(一)【 十字交叉法】 【举例】2009年第四季度,某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28亿元,同比增加12.5%。在第四季度的带动下,全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达到3107亿元,增长8.7%。请问该地区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 ) A.7.4% B.8.8% C.9.6% D.10.7% 【解析】(整体平均量必须介于部分平均量之间。)一般情况下,全年的增长率离前三季度的增长率更近。因为前三个季度的贡献率更高。 这道题可以用溶液的思维来理解。现在我们把增长率比作浓度。假如有一杯溶液(前三季度),其浓度不知道,现在,又往里加了一杯浓度为12.5%的溶液(第四季度),然后,就变成了一杯浓度为8.7%的溶液(全年),则原来的溶液浓度,一定是低于8.7%的。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主要解决比值混合问题,是一种数学模型。在我们行测数量关系中常常会使用,是一种非常快的解题方法,在近年来十字交叉在我们行测资料分析的考题中也经常出现。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与中公教育一起来学习十字交叉法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想要了解十字交叉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思想,叫做盈亏。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 推导:某个班级共有5人,有三个男生,两个女生,全班平均分为82分,男生平均分为76,问女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解析 全班平均分 82 82 82 82 82 男女生平均分 76 76 76 ? ? 可知,男生没人少了6分。共18分。为保证平均分为82,女生必须每人多9分,即82+9=91分,这就是盈亏问题的关键,即:多的量要和少的量保持平衡。 (82-76)×3=(X-82)×2

资料分析快速阅读技巧

资料分析快速阅读技巧 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必考题型。由于资料分析内容涵盖量大,且有时图文交杂,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其信息让很多考生头疼。因此,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资料分析解题效率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做资料分析题目时,考生需要把握以下两个环节:一是阅读速度。材料阅读作为资料分析解题的重要环节,考生在平时做题训练中应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以达到节省有效时间的目的。二是速算能力。鉴于资料分析计算量大、时间短的特点,考生应加强速算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解题。下面,中公中教育专家针对不同的题型为广大考生总结四种阅读技巧,供考生参考: (1)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型材料阅读技巧 文字快速定位法:快速浏览整篇材料,提取片段信息、关键词汇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片段信息分析各段大意,再观察题目,由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对应查找上步提取的关键字,可快速定位到文章的相关段落,可起到提高做题速度的效果。 特点: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文字资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含量大,数据关系复杂。文字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可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理清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 或总分关系。 (2)表格交叉项法——表格型材料阅读技巧 表格交叉项法:快速浏览表格后,弄懂其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和注释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标目,即可在其交叉处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表格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分类清晰。表格由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的数据和注释等组成的。表格的数据在横标目和纵标目的交叉处获得,它是对横、纵标目两方面的结合的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速算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速算方法 2016-11-28? 家长都在关注的小学啦,专注学龄儿童家庭教育,我们一起,让孩子爱上小学! 低年级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属教学中难点,教起来比较困难,以下两点速算方法与各位家长分享: 方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 ,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 (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二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这两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进4加2就等于6写在十位上。 再如42+29=71。就用加9要减1这句口决,2-1=1,把1写在个位上,是2我进3, 4+3=7,把7写在十位上即得7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就直接写得数就行,如25+34=59,个位加个位写在等号后的个位上5+4=9,十位加十位写在十位上即可2+3=5,即59。不必列竖式计算。 本办法学会了百试百灵,比计算器还快。 方法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口决:减9要加1,减8要加2,减7要加3,减6要加4,减5要加5,减4要加6,减3要加7 ,减2要加8,减1要加9。(注:口决中的减几都是说减个位上的数)。 例: 73-46=27,解:减6要加4,谁加4?3加4等于7写在个位上,减数的十位是4我退5,谁退5 ?7退5,即27。 (注:如何退位?减数的十位是1你退2,是2你退3,是3你退4,依次类推,但必须是个位减个位不够减的情况才能这样退,够减就直接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直接定出得数即可。) 以上两种方法是利用了一年级教材中的凑十法演变而来的。它们的口决大体一致,只需记住了其中的一种,另一种方法即可融会贯通。

2020江西省考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2020江西省考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经常听到考生吐槽:“资料分析我会很多计算方法,但是一到考试就什么也不会了,真奇怪”、“哎呀,我资料分析就是计算速度慢,要不肯定得高分”、“一看到计算就头疼,有没有简便算法?”……诸如此类的声音。其实,资料分析大家只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就可以保证在考试时快速求解答案。今天中公教育就带大家来学习一下。 技巧一:结合选项得答案 A.1735.9 B.2810.8 C.3489.4 D.4004.4 【答案】C。中公解析:算式为A/B型,这类算式在计算时只需分子不变,分母取前三位有效数字(第四位四舍五入,且小数点、零、百分号等对计算结果无影响的均忽略)。即为:4284.3÷123。再结合选项可知:选项首位不同,计算时估出首位3即可,故选C。 【中公点拨】此类题型主要训练分母快速取三位有效数字的能力,可通过大量练习提升一步除法运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A.753.2 B.781.4 C.816.3 D.913.7 【答案】B。中公解析:算式为A/B型,这类算式在计算时只需分子不变,分母取前三位有效数字(第四位四舍五入,且小数点、零、百分号等对计算结果无影响的均忽略)。即为:689.2÷882。再结合选项可知:选项首位“7”居多,故计算时猜测首位为“7”,然后估算第二位5太小,故选B。 【中公点拨】计算过程中要巧妙利用选项,减少自己的思考量,快速得出答案。 技巧二:巧妙作乘提速度 例1.24×11=( ) A.244 B.254 C.264 D.274

【答案】C。中公解析:24×11=24 ×(10+1)=240+24=264,故选C。 【中公点拨】乘法计算中,当其中一个乘数为11时,列竖式可以看成错开一位相加。 例2.18×25=( ) A.290 B.360 C.410 D.450 【答案】D。中公解析:18×25=9×2×25=9×50=450,故选D。 【中公点拨】乘法计算中,当其中一个乘数尾数为5且另一个数为偶数时,可以用尾数为5的数先乘2,从而快速计算。 中公教育提醒大家,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时刻关注所要计算的算式及选项,很多时候是并不需要我们浪费脑细胞去思考的。只要学会观察,相信能够做得又对又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