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中心议题:正激有源钳位有源钳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和优化设计方法解决方案:储能电容电压及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应力增加励磁电流实现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条件应用磁饱和电感实现软开关工作的条件优化设计方法

1引言单端正激变换器正激变换器拓扑拓扑以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

廉而被广泛应用于独立的离线式中小功率电源设计中。在计算机、通讯、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领域,这类电源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当今,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全球对耗能设备的基本要求。所以,供电单元的效率和电磁兼容性自然成为开关电源的两项重要指标。而传统的单端正激拓扑,由于其磁特性工作在第一象限,并且是硬开关工作模式,决定了该电路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变压器

体积大,损耗大;开关器件电压应力高,开关损耗大;dv/dt和di/dt大,emi

问题难以处理。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提出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端正激变换器的运行特性,并且能够实现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模式,从而

大量地减少了开关器件和变压器的功耗,降低了dv/dt和di/dt,改善了电磁兼

容性。因此,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并非完美无缺,零电压软开关特性也并非总能实现。因而,在工业应用中,对该电路进行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指出了该电路的局限性,并给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方法。

2正激有源钳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与传统的单端正激变换器拓扑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辅助开关sa(带反并二极管)和储能电容cs,以及谐振电容cds1、cds2,且略去了传统正激变换器的磁恢复电路。磁饱和电感ls用来实现零电压软开关,硬开关模式用短路线替代。开关s和sa工作在互补状态。为了防止开关s和sa共态导通,两开关的驱动信号间留有一定的

死区时间。下面就其硬开关工作模式和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模式分别进行讨论。为了方便分析,假设:

1)储能电容cs之容量足够大以至于其上的电压vcs可视为常数;2)输出滤波电感lo足够大以至于其中的电流纹波可忽略不计;3)变压器可等效成一个励磁电感lm和一个匝比为n的理想变压器并联,并且初次级漏感可忽略不计;4)

所有半导体器件为理想器件。

2.1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硬开关工作模式硬开关的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工作状态可分为6个工作区间,关键工作波形。

[t0~t1]期间主开关s导通,辅助开关sa断开。变压器初级线圈受到输入电压vin的作用,励磁电流线性增加,次级整流管导通并向负载输出功率。t1时刻,主开关s断开。[t1~t2]期间负载折算到变压器初级的电流io*和励磁电流im 给电容cds1充电和cds2放电,电压vds1迅速上升。t2时刻,vds1上升到vin,变压器输出电压为零,负载电流从整流管d3转移到续流管d4。[t2~t3]期间只有励磁电流im通过lm、cds1、cds2继续谐振,并在t3时刻vds1达到(vin+vcs)。辅助开关sa的反并二极管d2导通,励磁电流给电容cs充电并线性减小,此时,可驱动辅助开关sa。[t3~t4]期间变压器初级线圈受到反向电压vcs的作用,励磁电流由正变负。t4时刻,sa断开。[t4~t5]期间电容cds1、cds2与lm发生谐振,并在t5时刻电压vds1下降到vin,变压器磁芯完成磁恢复。[t5~t0′]期间次级整流管导通,变压器次级绕组短路,给励磁电流提供了通道。在此期间,vds1维持在vin,励磁电流保持在-im(max)。t0′时刻,主开关s被驱动导通,下一个开关周期开始。很明显,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变压器磁芯工作在一、三象限,变换器工作占空比可超过50%。由于电容cds1、cds2的存在,开关s和sa均能自然零电压关断,而且sa能实现零电压导通。但主开关管s工作在硬开关状态。2.2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零电压软开关模式从上面的分析可明显地看出,当变压器励磁电感lm减小,励磁电流足够大时,[t5~t0′]期间励磁电流除了能提供负载电流外,剩余部

分可用来帮助电容cds2、cds1充放电。电压vds1有可能谐振到零,从而实现主功率开关管s的零电压软开通。二极管d1可为负的励磁电流续流。关键工作

波形,具体的软开关条件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讨论。很显然,软开关的代价是变压器励磁电流和开关管导通电流峰值大幅增加,开关管及变压器电流应力和通态损

耗明显加大。2.3应用磁饱合电感器实现零电压软开关为了克服上述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时电流应力过大的缺点。可以在变压器次级整流二极管上串联一个磁饱和电感ls,。当电压vds1下降到vin时,[t5~t0′]期间磁饱和电感ls瞬时阻断整流二极管,使得变压器励磁电流不必负担负载电流,而可完全用来给电容cds2、cds1充放电。这样,不必大量减小变压器励磁电感,较小的励磁电流就可以保证电压vds1谐振到零,实现主功率开关管的零电压软开通。关键工作波形。3静态分析和优化设计方法3.1储能电容电压及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应力根据磁芯伏-秒平衡原则,可得式(1)式中:vin为输入直流电压;vo为输出电压;d为主开关导通占空比;ts为开关周期;n为变压器匝比。因此,主开关s 和辅助开关sa承受的最大电压应力均为vds:上式说明,当变压器匝比愈小时,对于一定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变换器,开关管电压应力vds愈小。所以,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一个显著优点是可以降低开关管电压应力,从而可选用额定电压较低、通态电阻较小的功率开关管。另外,当变压器变比n确定后,开关管电压应力仅与占空比有关,。显然,当占空比为0.5时,开关管承受最小的电压应力。当输入电压变化时,如果将占空比设计运行在以0.5为中心的对称范围内,则可使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应力基本保持恒定。

3.2增加励磁电流实现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条件从开关sa断开到电压vds1谐振

至零的过程,即工作区间[t4~t5]和[t5~t0′]。要实现主开关s零电压软开通,其导通驱动延迟时间必须大于以上两区间之和。

[t4~t5]期间等效电路。相应的电路微分方程是:微分方程的解为:3.3应用

磁饱和电感实现软开关工作的条件当辅助开关sa断开后,由于磁饱和电感ls瞬间相当于开路,因此变压器励磁电流可完全用来对cds2和cds1充放电。[t4~t5]、[t5~t0′]期间,等效电路同图4。显然,令式(21)和(24)中

io*或io为零,即可得到主开关管零电压导通的能量条件和时间条件,im(max)≥cdsωvin,即:死区延迟时间,意味着pwm变换器有效占空比的损失。为了尽量减小有效占空比的损失,则k必须加大。另一方面,变换器开关频率fs愈高,则为保持相同的有效占空比,k至少应保持不变,即谐振频率ω应与开关频率fs成比例增加。图6给出了软开关所需要的死区时间td和最大励磁电流im(max)与k的关系曲线。从图中明显看出,采用加大励磁电流的方法实现零电压软开关和采用磁饱和电感器比较,要求的k较大,因而有较大的励磁电流损耗;另外,从式(15)看出,开关频率愈高,电流峰值

也愈高,变压器的铜耗和开关管的导通损耗也愈大。因此,软开关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工作频率不宜太高。

3.4优化设计方法对一给定技术指标的dc/dc变换器,其具体参数为:输入电压范围vin(min)~vin(max),输出电压vo,输出功率po,开关频率fs。设计步骤如下:1)根据输出功率po、开关频率fs选定变压器磁芯材料,得到相应的磁芯截面积ae,饱和磁密bs,窗口面积aw等。设定最大交变磁密δb。2)确定最大电压应力vds及降额系数k1。3)据式(27)、(28)求出变压器匝比n和最大、最小占空比dmax、dmin,及正常占空比dnorm。5)求出开关管电压应力vds,选定主开关s和辅助开关sa的额定电压及确定谐振电容cds1和cds2。6)设定死区延迟时间td,针对不同的软开关实现方法,分别从式(21)、(24)或(25)、(26)求出所需的系数k。7)根据式(14)和(12)

求出谐振频率ω及变压器初级励磁电感量lm。4设计实例和实验结果应用上述设计方法,设计1台用于通讯设备的ac/dc变换器电源。具体技术指标为:输入电压viac140v~280v输出电压vodc12v输出功率po150w功率因数λ>0.95效率η>0.80采用常规的boost变换器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满足功率因数大于0.95的指标要求,且得到dc440v的直流电压。考虑到电源保持时间要求,设定有源钳位dc/dc变换器输入电压工作范围为dc330~450v,开关频率为100khz,即ts=10μs,vinmax=450v,vinmin=330v,vinnorm=440v。为提高效率,有源钳位dc/dc变换器采用了同步整流技术,设计结果如下:1)选择磁芯材料为tdk,pc40,eer40,ae=1.49cm2,bs=450mt,取δb=300mt。2)设定开关管最大电压应力为900v,降额系数k1为0.9。3)求出变压器匝比n,最大、最小占空比dmax、dmin,及正常占空比dnorm考虑整流管压降和输出电感损耗,取vo为13v,据式(27)、(28)求出:n≤15,取n=13.3。则:dmax=0.524,dmin=0.384,dnorm=0.393。4)据式(29)、(30)求出变压器初次级匝数n1,n2分别为40匝和3匝。5)据式(3),求出当占空比为0.384时,开关管承受最大的电压应力731v。s和sa可选900v之功率场效应管。等效漏源并联电容cds1为330pf,cds2为200pf,所以cds为530pf。6)设定死区时间td为350ns,采用磁饱和电感方法实现软开关。则据式(26)求出k为15.4。7)据式(14)和(12)求出谐振频率ω为1.54mhz,变压器励磁电感lm为800μh。图7(a)、7(b)、7(c)给出了实测的主开关管工作电压、电流波形。图7(a)显示主开关管工作在硬开关状态。图7(b)和图7(c)分别是采用增加励磁电流方法和应用磁饱和电感器方法实现零电压软开关的电压电流波形,后者明显地降低了励磁电流和开关管电流的峰值。实测波形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图8、9

显示出了实测的效率曲线。从图9中看出,当变换器开关频率增加时,变压器

励磁电流损耗和开关管通态损耗所占比重增加,变换器效率降低了。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5结语有源钳位正激拓扑非常适合中小功率的dc/dc变换器电

源设计。零电压软开关条件是变压器励磁电感和谐振电容的谐振频率必须足够大,并且有足够的励磁电流储能。其代价是变压器励磁电流损耗和功率开关管通态损耗加大,并随工作频率提高而加剧。因此该变换器拓扑工作频率受到限制。采用磁饱和电感可以改善电流应力过大的缺点。本文给出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

论分析和设计方法。一台应用于通讯设备,宽范围输入电压的150w电源被设计出来,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

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分析与设计

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分析与设计 时间:2012-01-10 18:30:38 来源:作者: 1. 引言 反激(Flyback)变换器由于具有电路拓扑简洁、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电压升/降范围宽、易于多路输出等优点,因而广泛用于中小功率变换场合。但是,反激变换器功率开关电压、电流应力大,漏感引起的功率开关电压尖峰必须用箝位电路来限制。作者在文献[1]中对RCD箝位、LCD箝位、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有源箝位技术使反激变换器获得最优综合性能的结论。 图1 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电路拓扑 图2 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原理波形 2. 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稳态原理分析 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电路拓扑及原理波形,分别如图1、图2所示[2]。变压器用磁化电感Lm、谐振电感Lr(包括变压器漏感和外加小电感)和只有变比关系的理想变压器T表示,Cr为等效电容,包括两个开关S和SC的输出电容。稳态工作时,每个开关周期分为七个开关状态阶段,各开关状态等值电路如图3所示。七个开关状态为: ①t=t0~t1:t0时刻,功率开关S开通,箝位开关SC及其寄生二极管Dc与整流二极管D均截止,Lm与Lr线性充电; ②t=t1~t2:t1时刻,S关断,磁化电感电流即谐振电感电流以谐振方式对Cr充电,开关管S漏源电压uDS近似线性上升; ③t=t2~t3:t2时刻,uDS上升到Ui+uC,DC开通,将Lr和Lm串联支路端电压箝位在 uC≈Uo(N1/N2),磁化电流通过箝位支路对CC充电(CC>Cr),u1下降规律为u1=-uCLm/(Lr+Lm); ④t=t3~t4:t3时刻,u1已经下降到使D正偏导通,随后u1箝位在-Uo(N1/N2),Lr和CC开始谐振,Lr上的电压为uC-Uo(N1/N2),iC下降速率为[uC-Uo(N1/N2)]/Lr,在iC开始反向之前开通SC,SC 便获得了零电压开通(ZVS);

有源钳位正激电路的分析设计

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电路分析设计 1.引言 有隔离变换器的DC/DC变换器按照铁芯磁化方式,可分为双端变换器和单端变换器。和双端变换器比较,单端变换器线路简单、无功率管共导通问题、也不存在高频变换器单向偏磁和瞬间饱和问题,但由于高频变换器工作在磁滞回线一侧,利用率低。因此,它只适用于中小功率输出场合。单端正激变换器是一个隔离开关变换器,隔离型变换器的一个根本特点是有一个用于隔离的高频变压器,所以可以用于高电压的场合。由于引入了高频变压器极大的增加了变换器的种类,丰富了变换器的功能,也有效的扩大了变换器的使用围。 单端正激变换器拓扑以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应 用于独立的离线式中小功率电源设计中。在计算机、通讯、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领域,这类电源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当今,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全球对耗能设备的基本要求。所以,供电单元的效率和电磁兼容性自然成为开关电源的两项重要指标。而传统的单端正激拓扑,由于其磁特性工作在第一象限,并且是硬开关工作模式,决定了该电路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变压器体积大,损耗大;开关器件电压应力高,开关损耗大;dv/dt和di/dt 大等。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提出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从根本上变 了单端正激变换器的运行特性,并且能够实现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模式,从而S. . . . . ..

S. 大量地减少了开关器件和变压器的功耗,降低了dv/dt和di/dt,改善了电磁兼容性。因此,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Flyback 型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原理与电路设计。 2. 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电路的介绍 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由有源箝位支路和功率输出电路组成。有源箝位支路由箝位开关和箝位电容串联组成,并联在主开关或变压器原边绕组两端。利用箝位电容及开关管的输出电容与变压器绕组的激磁电感谐振创造主开关和箝位开关的Z VS工作条件,并在主开关关断期间,利用箝位电容的电压限制主开关两端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从而避免了主开关过大的电压应力;另一方面,在正激变换器中采用有源箝位技术还可实现变压器铁芯的自动磁复位,并可以使激磁电流沿正负两个方向流动,使其工作在双向对称磁化状态,提高了铁芯的利用率。 有源钳位正激电路的原理图如下所示:

有源钳位正激变化器的工作原理

第2章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2.1 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拓扑的选择 单端正激变换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输入输出电气隔离、易于多路输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中小功率变换场合。但是它有一个固有缺点:在主开关管关断期间,必须附加一个复位电路,以实现高频变压器的磁复位,防止变压器磁芯饱和[36]。传统的磁复位技术包括采用第三个复位绕组技术、无损的LCD箝位技术以及RCD箝位技术。这三种复位技术虽然都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37-39]。 (1)第三复位绕组技术采用第三个复位绕组技术正激变换器的优点是技术比较成熟,变压器能量能够回馈给电网。 它存在的缺点是:第三复位绕组使得变压器的设计和制作比较复杂;变压器磁芯不是双向对称磁化,因而利用率较低;原边主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应力很大。 (2)RCD箝位技术采用RCD箝位技术正激变换器的优点是电路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廉。 它存在的缺点是:在磁复位过程中,磁化能量大部分都消耗在箝位网络中,因而效率较低;磁芯不是双向对称磁化,磁芯利用率较低。 (3) LCD箝位技术采用无损的LCD箝位技术正激变换器的优点是磁场能量能够全部回馈给电网,效率较高。 它存在的缺点是:在磁复位过程中,箝位网络的谐振电流峰值较大,增加了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通态损耗,因而效率较低;磁芯不是双向对称磁化,磁芯利用率较低。 而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是在传统的正激式变换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由箝位电容和箝位开关管串联构成的有源箝位支路,虽然与传统的磁复位技术相比,有源箝位磁复位技术增加了一个箝位开关管,提高了变换器的成本,但是有源箝位磁复位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 (1)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的占空比可以大于0.5,使得变压器的原副边匝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零电压软开关 1引言单端正激变换器拓扑以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独立的离线式中小功率电源设计中。在计算机、通讯、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领域,这类电源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当今,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全球对耗能设备的基本要求。所以,供电单元的效率和电磁兼容性自然成为开关电源的两项重要指标。而传统的单端正激拓扑,由于其磁特性工作在第一象限,并且是硬开关工作模式,决定了该电路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变 1引言 单端正激变换器拓扑以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独立的离线式中小功率电源设计中。在计算机、通讯、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领域,这类电源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当今,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全球对耗能设备的基本要求。所以,供电单元的效率和电磁兼容性自然成为开关电源的两项重要指标。而传统的单端正激拓扑,由于其磁特性工作在第一象限,并且是硬开关工作模式,决定了该电路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变压器体积大,损耗大;开关器件电压应力高,开关损耗大;dv/dt和di/dt大,EMI问题难以处理。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文献[1][2][3]提出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端正激变换器的运行特性,并且能够实现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模式,从而大量地减少了开关器件和变压器的功耗,降低了dv/dt和di/dt,改善了电磁兼容性。因此,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并非完美无缺,零电压软开关特性也并非总能实现。因而,在工业应用中,对该电路进行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指出了该电路的局限性,并给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方法。 2正激有源钳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与传统的单端正激变换器拓扑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辅助开关Sa(带反并二极管)和储能电容Cs,以及谐振电容Cds1、Cds2,且略去了传统正激变换器的磁恢复电路。磁饱和电感Ls用来实现零电压软开关,硬开关模式用短路线替代。开关S和Sa工作在互补状态。为了防止开关S和Sa共态导通,两开关的驱动信号间留有一定的死区时间。下面就其硬开关工作模式和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模式分别进行讨论。为了方便分析,假设:

RCD钳位电路设计

0 引言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具有结构简单、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电压升/降范围宽、易于多路输出、可靠性高、造价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小功率场合。然而,由于漏感影响,反激变换器功率开关管关断时将引起电压尖峰,必须用钳位电路加以抑制。由于 RCD钳位电路比有源钳位电路更简洁且易实现,因而在小功率变换场合RCD钳位更有实用价值。 1 漏感抑制 变压器的漏感是不可消除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绕制使之减小。设计和绕制是否合理,对漏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采用合理的方法,可将漏感控制在初级电感的2%左右。 设计时应综合变压器磁芯的选择和初级匝数的确定,尽量使初级绕组可紧密绕满磁芯骨架一层或多层。绕制时绕线要尽量分布得紧凑、均匀,这样线圈和磁路空间上更接近垂直关系,耦合效果更好。初级和次级绕线也要尽量靠得紧密。 2 RCD钳位电路参数设计 2.1 变压器等效模型 图1为实际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励磁电感同理想变压器并联,漏感同励磁电感串联。励磁电感能量可通过理想变压器耦合到副边,而漏感因为不耦合,能量不能传递到副边,如果不采取措施,漏感将通过寄生电容释放能量,引起电路电压过冲和振荡,影响电路工作性能,还会引起EMI问题,严重时会烧毁器件,为抑制其影响,可在变压器初级并联无源RCD钳位电路,其拓扑如图2所示。

2.2 钳位电路工作原理 引入RCD钳位电路,目的是消耗漏感能量,但不能消耗主励磁电感能量,否则会降低电路效率。要做到这点必须对RC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下面分析其工作原理: 当S1关断时,漏感Lk释能,D导通,C上电压瞬间充上去,然后D截止,C通过R放电。

1)若C值较大,C上电压缓慢上升,副边反激过冲小,变压器能量不能迅速传递到副边,见图3(a); 2)若C值特别大,电压峰值小于副边反射电压,则钳位电容上电压将一直保持在副边反射电压附近,即钳位电阻变为死负载,一直在消耗磁芯能量,见图 3(h); 3)若RC值太小,C上电压很快会降到副边反射电压,故在St开通前,钳位电阻只将成为反激变换器的死负载,消耗变压器的能量,降低效率,见图3(c): 4)如果RC值取得比较合适,使到S1开通时,C上电压放到接近副边反射电压,到下次导通时,C上能量恰好可以释放完,见图3(d),这种情况钳位效果较好,但电容峰值电压大,器件应力高。 第 2)和第3)种方式是不允许的,而第1)种方式电压变化缓慢,能量不能被迅速传递,第4)种方式电压峰值大,器件应力大。可折衷处理,在第4)种方式基础上增大电容,降低电压峰值,同时调节R,,使到S1开通时,C上电压放到接近副边反射电压,之后RC继续放电至S1下次开通,如图3(e)所示。 2.3 参数设计 S1 关断时,Lk释能给C充电,R阻值较大,可近似认为Lk与C发生串联谐振,谐振周期为TLC=2π、LkC,经过1/4谐振周期,电感电流反向,D截止, 这段时间很短。由于D存在反向恢复,电路还会有一个衰减振荡过程,而且是低损的,时间极为短暂,因此叮以忽略其影响。总之,C充电时间是很短的,相对于整个开关周期,可以不考虑。 对于理想的钳位电路工作方式,见图3(e)。S1关断时,漏感释能,电容快速充电至峰值Vcmax,之后RC放电。由于充电过程非常短,可假设RC放电过程持续整个开关周期。 RC值的确定需按最小输入电压,最大负载,即最大占空比条件工作选取,否则,随着D的增大,副边导通时间也会增加,钳位电容电压波形会出现平台,钳位电路将消耗主励磁电感能量。 对图3(c)工作方式,峰值电压太大,现考虑降低Vcmax。Vcmax只有最小值限 制,必须大于副边反射电压 可做线性化处理来设定Vcmax,如图4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RCD钳位电路分析及参数设计[001]

4 RCD钳位电路 4.1基本原理分析 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反激变换器在开关管关断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尖峰电压,使得开关管承受较高的电压应力,甚至可能导致开关管损坏。因此,为确保反激变换器安全可靠工作,必须引入钳位电路吸收漏感能量。钳位电路可分为有源和无源钳位电路两类,其中无源钳位电路因不需控制和驱动电路而被广泛应用。在无源钳位电路中,RCD 钳位电路因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而倍受青睐。 RCD钳位电路在吸收漏感能量的时候,同时也会吸收变压器中的一部分储能,所以RCD钳位电路参数的选择,以及能耗到底为多少,想要确定这些情况会变得比较复杂。对其做详细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开关管上的尖峰电压,从而影响到开关管的选择,进而会影响到EMI,并且,RCD电路设计不当,会对效率造成影响,而过多的能量损耗又会带来温升问题,所以说RCD钳位电路可以说是很重要的部分。 图9

图10 图11

反激变换器RCD 钳位电路的能量转移过程可分成5 阶段,详细分析如下:1)t0-t1阶段。开关管T1导通,二极管D1、D2因反偏而截止,钳位电容C1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电容两端电压UC下降;同时,输入电压Ui加在变压器原边电感LP两端,原边电感电流ip线性上升,其储能随着增加,直到t1时刻,开关管T1关断,ip增加到最大值。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a)所示。 2)t1-t2阶段。从t1时刻开始,开关管进入关断过程,流过开关管的电流id 开始减小并快速下降到零;同时,此阶段二极管D2仍未导通,而流过变压器原边的电流IP首先给漏源寄生电容Cds恒流充电(因LP很大),UDS快速上升(寄生电容Cds较小),变压器原边电感储存能量的很小一部份转移到Cds;直到t2时刻,UDS 上升到Ui+Uf(Uf为变压器副边向原边的反馈电压)。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b)所示,钳位电容C1继续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 3)t2-t3阶段。t2时刻,UDS上升到Ui+Uf后,D2开始导通,变压器原边的能量耦合到副边,并开始向负载传输能量。由于变换器为稳压输出,则由变压器副边反馈到原边的电压Uf=n(Uo+UD)(Uo为输出电压,UD为二极管D2导通压降,n为变压器的变比)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但由于变压器不可避免存在漏感,因此,变压器原边可等效为一电压源Uf和漏感Llk串联,继续向Cds充电。直到t3时刻,UDS上升到Ui+UCV(UCV的意义如图1(b)所示),此阶段结束。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c)所示,钳位电容C1依然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由于t1-t3阶段持续时间很短,可以认为该阶段变压器原边峰值电流IP对电容Cds恒流充电。 4)t3-t4阶段。t3时刻,UDS 上升到Ui+UCV,D1开始导通,等效的反馈电压源Uf与变压器漏感串联开始向钳位电容C1充电,因此漏源电压继续缓慢上升(由于C1的容量通常比Cds大很多),流过回路的电流开始下降,一直到t4时刻,变压器原边漏感电流ip下降到0,二极管D1关断,开关管漏源电压上升到最大值Ui+UCP(UCP的意义如图1(b)所示)。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d)所示。 5)t4-t5阶段。t4时刻,二极管D1已关断,但由于开关管漏源寄生电容Cds 的电压UDS=Ui+UCP>Ui,将有一反向电压加在变压器原边两端,因此,Cds与变压器原边励磁电感Ls及其漏感Llk开始谐振,其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e)所示。谐振期间,开关管的漏源电压UDS逐渐下降,储存于Cds中的能量的一部份将转移到副边,另一部分能量返回输入电源,直到t5时刻谐振结束时,漏源电压UDS稳定在Ui+Uf。由于此阶段二极管D1关断,钳位电容C1通过电阻R1放电,其电压UC 将下降。结合图1和图2进行分析可知:如果反馈电压大于钳位电容电压,则在整个开关关断期间,回馈电压一直在向RCD钳位电路提供能量,而该能量最终将被

有源钳位正激变化器的工作原理

第2章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的 工作原理 令狐采学 2.1 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拓扑的选择 单端正激变换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输入输出电气隔离、易于多路输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中小功率变换场合。但是它有一个固有缺点:在主开关管关断期间,必须附加一个复位电路,以实现高频变压器的磁复位,防止变压器磁芯饱和[36]。传统的磁复位技术包括采用第三个复位绕组技术、无损的LCD箝位技术以及RCD 箝位技术。这三种复位技术虽然都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37-39]。

(1)第三复位绕组技术采用第三个复位绕组技术正激变换器的优点是技术比较成熟,变压器能量能够回馈给电网。 它存在的缺点是:第三复位绕组使得变压器的设计和制作比较复杂;变压器磁芯不是双向对称磁化,因而利用率较低;原边主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应力很大。 (2)RCD箝位技术采用RCD箝位技术正激变换器的优点是电路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廉。 它存在的缺点是:在磁复位过程中,磁化能量大部分都消耗在箝位网络中,因而效率较低;磁芯不是双向对称磁化,磁芯利用率较低。 (3)LCD箝位技术采用无损的LCD箝位技术正激变换器的优点是磁场能量能够全部回馈给电网,效率较高。

它存在的缺点是:在磁复位过程中,箝位网络的谐振电流峰值较大,增加了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通态损耗,因而效率较低;磁芯不是双向对称磁化,磁芯利用率较低。 而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是在传统的正激式变换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由箝位电容和箝位开关管串联构成的有源箝位支路,虽然与传统的磁复位技术相比,有源箝位磁复位技术增加了一个箝位开关管,提高了变换器的成本,但是有源箝位磁复位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 (1)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的占空比可以大于0.5,使得变压器的原副边匝比变大,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原边的导通损耗; (2)在变压器磁复位过程中,寄生元件中存储的

正激有源钳位分析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2009年07月14日 17:48 深圳华德电子有限公司作者:刘耀平用户评论(0)关键字: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摘要:零电压软开关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非常适合中小功率开关电源的设计。增加变压器励磁电流或应用磁饱和电感均能实现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模式。基于对零电压软开关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套实用的优化设计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零电压软开关 1 引言 单端正激变换器拓扑以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独立的离线式中小功率电源设计中。在计算机、通讯、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领域,这类电源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当今,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全球对耗能设备的基本要求。所以,供电单元的效率和电磁兼容性自然成为开关电源的两项重要指标。而传统的单端正激拓扑,由于其磁特性工作在第一象限,并且是硬开关工作模式,决定了该电路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变压器体积大,损耗大;开关器件电压应力高,开关损耗大; d v/d t和d i/d t大,EMI问题难以处理。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文献[1][2][3]提出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端正激变换器的运行特性,并且能够实现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模式,从而大量地减少了开关器件和变压器的功耗,降低了d v/d t和d i/d t,改善了电磁兼容性。因此,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 然而,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并非完美无缺,零电压软开关特性也并非总能实现。因而,在工业应用中,对该电路进行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指出了该电路的局限性,并给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方法。 2 正激有源钳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与传统的单端正激变换器拓扑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辅助开关S a(带反并二极管)和储能电容C s,以及谐振电容C ds1、C ds2,且略去了传统正激变换器的磁恢复电路。磁饱和电感L s 用来实现零电压软开关,硬开关模式用短路线替代。开关S和S a工作在互

反激式变换器中RCD箝位电路的设计分析

反激式变换器中RCD箝位电路的设计 在反激式变换器中,箝位 电路采用RCD 形式具有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 点,本文详细论述了该种 电路的设计方法。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RCD circuit in converter can realize low cost and low parts cout .How to design that circuit is introduced. Keyword: RCD clamp, Flyback converter 一、引言 反激式变换器具有低成本,体积小,易于实现 多路输出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功率 (≤100w)的电源中。 但是,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及其它分布参数的影响,反激式变换器在开关管关断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尖峰电压,这个尖峰电压严重危胁着开关管的正常工作,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抑制,目前,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其中的RCD箝位法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而得以广泛应用,但是,由于RCD箝位电路的箝位电压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参数设计不合理,该电路或者会降低系统的效率,或者会达不到箝位要求而使开关管损坏,本文介绍了反激式变换器中的RCD箝位电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设计方法。 二、反激式变换器中RCD箝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为RCD 箝位电路在反激式变换器中的应用。 图中:V clamp:箝位电容两端间的电压 V in:输入电压 V D:开关管漏极电压 L p:初级绕组的电感量 L lk:初级绕组的漏感量 该图中RCD箝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开关管导通时,能量存储在Lp和Llk中,当开关管关闭时,Lp中的能量将转移到副边输出,但漏感Llk中的能量将不会传递到副边。如果没

反激式电源中MOSFET的钳位电路

反激式电源中MOSFET 的钳位电路 首页 | 登录 | 现在注册 [2010年10月08 日] 技术文库|业界新闻|产品新知|应用实例|论坛 |在线研讨会|深度报道|基础知识库 整流/滤波|线性转换与控制|开关转换与控制|驱动/输出|数字电源设计|电源系统测试 分类: 关键字: 高级搜索|帮助 技术白皮书 尝试E源搜索,享受专业体验数字电源设计 电源系统首页 / 数字电源设计 上网日期: 2010年09月17日 有[ 2 ]名读者发表评论 申请免费杂志 订阅 收藏 打印版 关键字: 反激式电源 钳位电路 AC/DC 输出功率100W 以下的AC/DC 电源通常都采用反激式拓扑结构。这种电源成本较低,使用一个控制器就能提供多路输出跟踪,因此受到设计师们的青睐,且已成为元件数少的AC/DC 转换器的标准设计结构。不过,反激式电源的一个缺点是会对初级开关元件产生高应力。 反激式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在电源导通期间将能量储存在变压器中,在关断期间再将这些能量传递到输出。反激式变压器由一个磁芯上的两个或多个耦合绕组构成,激磁能量在被传递到次级之前,一直储存在磁芯 的串联气隙间。实际上,绕组之间的耦合从不会达到完美匹配,并且不是所有的能量都通过该气隙进行传 精品文章 工程师,别让自己成了导体 飞思卡尔于欧洲计量大会演示家庭能源网关参考平台 电子产品热设计要注意的N 个问题 更多精品文章

递。少量的能源储存在绕组内和绕组之间,这部分能量被称为变压器漏感。开关断开后,漏感能量不会传递到次级,而是在变压器初级绕组和开关之间产生高压尖峰。此外,还会在断开的开关和初级绕组的等效电容与变压器的漏感之间,产生高频振铃(图1)。 图1:漏感产生的漏极节点开关瞬态 如果该尖峰的峰值电压超过开关元件(通常为功率MOSFET)的击穿电压,就会导致破坏性故障。此外,漏极节点的高幅振铃还会产生大量EMI 。对于输出功率在约2W 以上的电源来说,可以使用钳位电路来安全耗散漏感能量,达到控制MOSFET 电压尖峰的目的。 电源技术基础知识专区 移动设备中的功率管理 - 节能理论 - 第一部分 移动设备中的功率管理 - 节能理论 - 第二部分 区分数字电位器的性能 简化电源测试的SPST 双极性功率开关 保护测试测量设备的隔离技巧

高效反激吸收电路具体设计方法

一种有效的反激钳位电路设计方法 [日期:2006-6-27] 来源:电源技术应用作者:姜德来,张晓峰,吕征宇[字体:大中小] 0 引言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具有结构简单、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电压升/降范围宽、易于多路输出、可靠性高、造价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小功率场合。然而,由于漏感影响,反激变换器功率开关管关断时将引起电压尖峰,必须用钳位电路加以抑制。由于RCD钳位电路比有源钳位电路更简洁且易实现,因而在小功率变换场合RCD钳位更有实用价值。 1 漏感抑制 变压器的漏感是不可消除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绕制使之减小。设计和绕制是否合理,对漏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采用合理的方法,可将漏感控制在初级电感的2%左右。 设计时应综合变压器磁芯的选择和初级匝数的确定,尽量使初级绕组可紧密绕满磁芯骨架一层或多层。绕制时绕线要尽量分布得紧凑、均匀,这样线圈和磁路空间上更接近垂直关系,耦合效果更好。初级和次级绕线也要尽量靠得紧密。 2 RCD钳位电路参数设计 2.1 变压器等效模型 图1为实际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励磁电感同理想变压器并联,漏感同励磁电感串联。励磁电感能量可通过理想变压器耦合到副边,而漏感因为不耦合,能量不能传递到副边,如果不采取措施,漏感将通过寄生电容释放能量,引起电路电压过冲和振荡,影响电路工作性能,还会引起EMI问题,严重时会烧毁器件,为抑制其影响,可在变压器初级并联无源RCD钳位电路,其拓扑如图2所示。

2.2 钳位电路工作原理 引入RCD钳位电路,目的是消耗漏感能量,但不能消耗主励磁电感能量,否则会降低电路效率。要做到这点必须对RC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下面分析其工作原理:当S1关断时,漏感Lk释能,D导通,C上电压瞬间充上去,然后D截止,C通过R放 电。

有源钳位正激变化器的工作原理

第2章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得工作原理 2、1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拓扑得选择 单端正激变换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输入输出电气隔离、易于多路输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中小功率变换场合。但就是它有一个固有缺点:在主开关管关断期间,必须附加一个复位电路,以实现高频变压器得磁复位,防止变压器磁芯饱与[36].传统得磁复位技术包括采用第三个复位绕组技术、无损得LCD箝位技术以及RCD箝位技术.这三种复位技术虽然都有一定得优点,但就是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37-39]。 (1)第三复位绕组技术采用第三个复位绕组技术正激变换器得优点就是技术比较成熟,变压器能量能够回馈给电网. 它存在得缺点就是:第三复位绕组使得变压器得设计与制作比较复杂;变压器磁芯不就是双向对称磁化,因而利用率较低;原边主开关管承受得电压应力很大。 (2)RCD箝位技术采用RCD箝位技术正激变换器得优点就是电路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廉. 它存在得缺点就是:在磁复位过程中,磁化能量大部分都消耗在箝位网络中,因而效率较低;磁芯不就是双向对称磁化,磁芯利用率较低。 (3) LCD箝位技术采用无损得LCD箝位技术正激变换器得优点就是磁场能量能够全部回馈给电网,效率较高。 它存在得缺点就是:在磁复位过程中,箝位网络得谐振电流峰值较大,增加了开关管得电流应力与通态损耗,因而效率较低;磁芯不就是双向对称磁化,磁芯利用率较低。 而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就是在传统得正激式变换器得基础上,增加了由箝位电容与箝位开关管串联构成得有源箝位支路,虽然与传统得磁复位技术相比,有源箝位磁复位技术增加了一个箝位开关管,提高了变换器得成本,但就是有源箝位磁复位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 (1)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得占空比可以大于0、5,使得变压器得原副边

有源钳位正激

有源钳位正激的复位:高侧与低侧 简介 关于有源钳位技术的所有论文均显示钳位电路应用于直接跨过变压器初级侧的高端,或直接跨过主MOSFET开关的漏极至源极的低端。更有趣的是,作者似乎在哪方面最好,哪一方面最好,而为什么却很少或根本没有解释的问题上各占一半。 将有源钳位变压器复位技术应用于高端与将其应用于高端之间存在细微但值得注意的区别。每种应用都会产生不同的传递函数,进而导致在复位期间向钳位电路施加不同的电压。钳位电容器的值和电压额定值以及每种情况下栅极驱动电路之间的不同考虑因素都将受到直接影响。 Low-Side Clamp(低端钳位) 图1显示了应用于基本单端正激转换器的低端钳位电路,该转换器具有标准的全波整流输出和LC滤波器 只要主MOSFET Q1导通,就会在变压器的励磁电感上施加全部输入

电压,这称为功率传输模式。 相反,每当辅助(AUX)MOSFET Q2导通时,钳位电压和输入电压之间的差就会施加到变压器的励磁电感上,这称为变压器复位周期。低端钳位的一个特定事实是,由于体二极管的方向,辅助MOSFET Q2必须是P沟道器件。还值得注意的是,Q2仅载有变压器励磁电流,与反射的负载电流相比,平均值很小。因此,选择低栅极电荷MOSFET应该是主要考虑因素,而低RDS(on)只是次要考虑因素。 在Q1关闭和Q2打开之间还引入了一个附加的死区时间。在死区时间期间,初级电流保持连续流过P沟道AUX MOSFET Q2或主MOSFET Q1的体二极管。这通常被称为谐振周期,其中为零电压开关(ZVS)设置条件。这是有源钳位拓扑结构的重要且独特的特性,但是对于此比较而言,它几乎没有什么意义,除了简要提到有源钳位应用于低端还是高端始终存在。 忽略漏感的影响,可以通过在变压器励磁电感两端应用伏秒平衡原理来推导低端钳位的传递函数 (1)给出钳位电压VC(LS)的简化式(1) (2)有趣的是,对于非隔离式升压转换器,(2)中给出的传递函数也是相同的传递函数,这就是为什么低侧钳位通常被称为升压型钳位的原因。

钳位电路介绍

反激式电源中MOSFET的钳位电路 输出功率100W以下的AC/DC电源通常都采用反激式拓扑结构。这种电源成本较低,使用一个控制器就能提供多路输出跟踪,因此受到设计师们的青睐,且已成为元件数少的AC/DC转换器的标准设计结构。不过,反激式电源的一个缺点是会对初级开关元件产生高应力。 反激式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在电源导通期间将能量储存在变压器中,在关断期间再将这些能量传递到输出。反激式变压器由一个磁芯上的两个或多个耦合绕组构成,激磁能量在被传递到次级之前,一直储存在磁芯的串联气隙间。实际上,绕组之间的耦合从不会达到完美匹配,并且不是所有的能量都通过该气隙进行传递。少量的能源储存在绕组内和绕组之间,这部分能量被称为变压器漏感。开关断开后,漏感能量不会传递到次级,而是在变压器初级绕组和开关之间产生高压尖峰。此外,还会在断开的开关和初级绕组的等效电容与变压器的漏感之间,产生高频振铃(图1)。 图1:漏感产生的漏极节点开关瞬态 如果该尖峰的峰值电压超过开关元件(通常为功率MOSFET)的击穿电压,就会导致破坏性故障。此外,漏极节点的高幅振铃还会产生大量EMI。对于输出功率在约2W以上的电源来说,可以使用钳位电路来安全耗散漏感能量,达到控制MOSFET电压尖峰的目的。 钳位的工作原理

钳位电路用于将MOSFET上的最大电压控制到特定值,一旦MOSFET电压达到阈值,所有额外的漏感能量都会转移到钳位电路,或者先储存起来慢慢耗散,或者重新送回主电路。钳位的一个缺点是它会耗散功率并降低效率,因此,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钳位电路可供选择(图2)。有多种钳位使用齐纳二极管来降低功耗,但它们会在齐纳二极管快速导通时增加EMI的产生量。RCD钳位能够很好地平衡效率、EMI产生量和成本,因此最为常用。 图2:不同类型的钳位电路 钳位 RCD钳位的工作原理为:MOSFET关断后,次级二极管立即保持反向偏置,励磁电流对漏极电容充电(图3a)。当初级绕组电压达到由变压器匝数所定义的反射输出电压(VOR)时,次级二极管关断,励磁能量传递到次级。漏感能量继续对变压器和漏极电容充电,直到初级绕组电压等于箝位电容电压(图3b)。 图3:RCD钳位电路的初级侧钳位 Vc=钳位电压 此时,阻断二极管导通,漏感能量被转移到钳位电容(图4a)。经由电容吸收的充电电流将漏极节点峰值电压钳位到VIN(MAX)+VC(MAX)。漏感能量完全转移后,阻断二极管关断,钳位电容放电到钳位电阻,直到下一个周期开始(图4b)。通常会添加一个小电阻与阻断二极管串联,以衰减在充电周期结束时变压器电感和钳位电容之间产生的任何振荡。这一完整周期会在钳位电路中造成电压纹波(称为VDELTA),纹波幅度通过调节并联电容和电阻的大小来控制(图5)。

反激钳位电路设计方法

一种有效的反激钳位电路设计方法 0 引言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具有结构简单、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电压升/降范围宽、易于多路输出、可靠性高、造价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小功率场合。然而,由于漏感影响,反激变换器功率开关管关断时将引起电压尖峰,必须用钳位电路加以抑制。由于RCD钳位电路比有源钳位电路更简洁且易实现,因而在小功率变换场合RCD钳位更有实用价值。 1 漏感抑制 变压器的漏感是不可消除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绕制使之减小。设计和绕制是否合理,对漏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采用合理的方法,可将漏感控制在初级电感的2%左右。 设计时应综合变压器磁芯的选择和初级匝数的确定,尽量使初级绕组可紧密绕满磁芯骨架一层或多层。绕制时绕线要尽量分布得紧凑、均匀,这样线圈和磁路空间上更接近垂直关系,耦合效果更好。初级和次级绕线也要尽量靠得紧密。 2 RCD钳位电路参数设计 2.1 变压器等效模型 图1为实际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励磁电感同理想变压器并联,漏感同励磁电感串联。励磁电感能量可通过理想变压器耦合到副边,而漏感因为不耦合,能量不能传递到副边,如果不采取措施,漏感将通过寄生电容释放能量,引起电路电压过冲和振荡,影响电路工作性能,还会引起EMI问题,严重时会烧毁器件,为抑制其影响,可在变压器初级并联无源RCD钳位电路,其拓扑如图2所示。

2.2 钳位电路工作原理 引入RCD钳位电路,目的是消耗漏感能量,但不能消耗主励磁电感能量,否则会降低电路效率。要做到这点必须对RC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下面分析其工作原理:当S1关断时,漏感Lk释能,D导通,C上电压瞬间充上去,然后D截止,C通过R放电。

正激有源钳位的详细分析An Overview of Forward Converter with Various Reset Schemes

An Overview of Forward Converter with Various Reset Schemes By Gary Hua 9/20/07

Features of Forward Converter z One of fundamental topologies z Most commonly used topology z Applicable power level from a few Watts to a couple of Kilo-Watts z Appears simple but difficult to optimize design z Where are you on skill 1-10?

Test 1.How does the B-H curve in the 3rd winding reset forward converter look? 2.Which secondary diode is subject to higher switching loss? 3.Can the resonant reset forward converter operate with ZVS? 4.Can two-switch forward converter operate at greater than 50% duty cycle? 5.Does the clamp diode in active- clamp forward converter suffer from reverse-recovery problem?

一种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ZVS的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

一种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ZVS的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 一种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ZVS的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 0引言 传统的反激变换器反激变换器,因其相对简单的电路结构以及能实现升降压功能而在DC/DC场合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同时还兼作为电路中的电感使用,所以气隙较大,不可避免的漏感也较大。在电路原边开关管关断时,该漏感会和原边开关管上的 结电容产生寄生振荡,从而在原边丌关管上产生电压尖剌,使之承受高的电压应力,同时,该振 荡还是一个EMD源,给电路带来EMI方面的问题。传统的RCD箝位电路将存储在变压器漏感 中的能量,全都消耗在箝位电阻上,在一定程度卜缓解了这个压力,但是,降低了电路的效率。 如果采用一个有源箝位有源箝位的电路来取代传统的RCD箝位电路的话,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 问题。 1有源箝位电路 典型的有源箝位电路。 有源箝位的反激变换器除了能将漏感上的能量反馈到输出,提高电路效率外,还具有以下几 个优点:首先,电压箝位效果良好,能减少开关管上的电压应力;其次,电路原边的主管和辅管 都可实现ZVS,从而减少电路的开关损耗。这个特性对于高压输入的场合特别重要。由于开关 管上的电压是谐振到零的,这样既限制了电压关断时的dv/dt,同时箝位电容和变压器原边谐 振电感的谐振还限制了副边整流管关断时的di/dt;通过恰当地设计箝位电容的值,还可以实 现副边整流二极管的ZCS,从而减少或消除了整流管的开关损耗和由于二极管反向恢复引起的 开关噪声,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电路的EMI。 正是由于这些优点,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受到厂业界的重视。该电路不但可以作为普通的DC/DC变换器使用,而且还可以用作一个性能优良的PFC电路。 传统的反激变换器中存在着“电感电流连续(CCM)”和“电感电流断续(DCM)”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这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在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当小也分别体现不同的工作特点。CCM的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和传统的反激变换器一样,在一个开关周期 内,变压器原边的激磁电流始终大于零;而DCM的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中变压器原边的激磁电 流却会出现断续的状态,当激磁电 流到零的时候,在箝位电容的作用下,变压器原边的激磁电流将反向流动,从而在一个开关 周期内体现为一个正负交变的量。文献[4]详细地分析了CCM状态下的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的工 作过程以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从中可知,CCM状态下的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同传统的反激变 换器一样,具有电流纹波小,电路导通损耗小,适合于功率大的输出场合等优点。但该工作状态 需要一个外加谐振电感来实现原边开关管的ZVS(如图1中的Lr),而且软开关软开关的实现和负 载有关.只能在一定的负载范围内实现。 但是,保证电路在全范围内实现软开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全范围软开关能保证整 个电路的工作状态一致,特别是保证电路的EMl的性能一致,从而减小了整个电路的EMI滤波 器。为此,本文对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进行了优化设计,以保证整个电路从空载到满载范围内都 能实现软开关。 文章首先对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后给出了电路当中关键元器件的设汁依据, 最后,用一个100W/100kHz的样机验证了该电路的高效率和优良的全负载范围内的软开关 特性。 2电路的工作原理

有源钳位正激电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优势

有源箝位正激电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优势 — Bob Bell,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电源应用工程师 对设计人员来说,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有很多优点,现在正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正激结构的电源变换器是高效率、大功率应用(50W 至 500 W范围)的出色选择。虽然正激结构的普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设计者主要青睐的是它的简捷、性能和效率。 正激变换器来源于降压结构。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正激结构变压器的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是绝缘的,另外它还有降压或升压功能。正激结构中的变压器不会象在对称结构(如推挽、半桥和全桥)中那样,在每个开关周期内进行自复位。正激功率变换器中使用了一些不同的复位机制,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点和挑战。对设计者而言,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具有诸多的优点,因此现在这个拓扑被广泛应用。 图1: 降压和前向拓扑结构 图 1 显示了 降压 和正激转换器之间的相似之处。注意两种变换功能的唯一区别是在正激变换功能中,匝数比(Ns/Np)这一名词所包含的内容。Ns 和 Np 分别为次级匝数和初级匝数,均绕在变压器磁芯上。图 2 显示了一个变压器模型,其中包括与初级绕组并联的“励磁电感”(Lm)。这个励磁电感可以在次级绕组开路状态下在初级端子处测量。励磁电感中的电流与磁芯中的磁通密度成正比。确定尺寸的某种磁芯只能支持到某个磁通密度,然后磁芯就会进入饱和。当磁芯饱和时,电感量会急剧下降。变压器模型中另外一个部分是与初级绕组串联的“漏感”(LL)。漏感

可以在次级绕组短路情况下在初级端子处测量。这一名称表示杂散的初级电感,它不会耦合到次级。 图2 转换模式 有源箝位电路的工作 图3a 图3b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刘耀平 (深圳华德电子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66) 摘要:零电压软开关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非常适合中小功率开关电源的设计。增加变压器励磁电流或应用磁饱和电感均能实现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模式。基于对零电压软开关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套实用的优化设计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零电压软开关 1 引言 单端正激变换器拓扑以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独立的离线式中小功率电源设计中。在计算机、通讯、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领域,这类电源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当今,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全球对耗能设备的基本要求。所以,供电单元的效率和电磁兼容性自然成为开关电源的两项重要指标。而传统的单端正激拓扑,由于其磁特性工作在第一象限,并且是硬开关工作模式,决定了该电路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变压器体积大,损耗大;开关器件电压应力高,开关损耗大;d v/d t和d i/d t 大,EMI问题难以处理。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文献[1][2][3]提出了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端正激变换器的运行特性,并且能够实现零电压软开关工作模式,从而大量地减少了开关器件和变压器的功耗,降低了d v/d t和d i/d t,改善了电磁兼容性。因此,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并非完美无缺,零电压软开关特性也并非总能实现。因而,在工业应用中,对该电路进行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指出了该电路的局限性,并给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方法。 2 正激有源钳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拓扑与传统的单端正激变换器拓扑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辅助开关(带反并二极管)和储能电容C s,以及谐振电容C ds1、C ds2,且略去了传统正激变换器的磁恢复电路。磁饱S a 和电感L s用来实现零电压软开关,硬开关模式用短路线替代。开关S和S a工作在互补状态。为了防止开关共态导通,两开关的驱动信号间留有一定的死区时间。下面就其硬开关工作模式和零电压软开关工S和S a 作模式分别进行讨论。为了方便分析,假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