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与教学论5-8章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5-8章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5-8章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5-8章教案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内容

目标:

了解有关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

些理论知识深入理解现有的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问

题,以便更加有效的进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了解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不同意义,掌握课程与教学内容关

系。

本章学习重点在于掌握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原则,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选择不同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建议教学中结合具体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分析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原则。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如何选择需要教的内容。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可以说,全部课程问题就是内容问题,课程的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都可以理解为围绕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及其结果展开的:课程设计是关于内容的组织安排,课程目标是选择和决定内容的依据,课程实施是内容的逐步实现,课程评价是判断内容产生的结果。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理解

第一种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即教材,这是一种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即将课程与教学内容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采取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这种观点有利于考虑到各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使教师与学生明确教与学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工作有据可依,但是,也就会顺理成章地把课程与教学内容看作是事先规定好了的东西,对师生学生来说,学习内容是由外部力量规定他们必须接受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第二种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经验,因为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学生之所以参与,是因为环境中某些特征吸引他,学生是对这些特征做出反应。所以,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把课程与教学内容视为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经验,但增加了课程编制者研究的难度。

第三种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这是一种更新的观点,它

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 ,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当今,“学习活动”这个术语在课程领域里使用得相当广泛。总之,在现代课程意义的背景下,认为课程仅仅是教材已经远远不够了。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

课程与教学内容必然要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必然要考虑学生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其他学科领域的影响。所以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必须遵照以下几点:

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

2.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

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

4.应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新课程对课程内容选择的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

三、教师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调适

1.课程标准的处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最基本的依据。一般来说,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国家对学生学习本学科必须达到的标准的统一要求。在我国,课程标准不仅是编写教材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可以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确所教课程的目标、要求,掌握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确定教学的大致进度。在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规定更加富有弹性,我们按照学段要求,规定了每一个学段的课程内容。这对教师所应有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调适能力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2.教材的选择与研析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必局限于给定的内容和结构。尽管成套教材有个

好处,就是教师不必承担开发课程的工作,但正因为如此,它可能不适合特定学生的特定的学习情况,如资料中的语言也许不是当地的语言,或内容与学习者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情景关系不紧密,或编排结构不适于某一地区的某一学校的某一群体学生学习。因此,对统一的教材要有一种批判选择的态度,对教材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心中有数。即使是面对国家审定通过的权威的教材,教师也要考虑自己学生的特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有责任重新考虑选择和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情况更动、修改或加以补充,以便最好地适合于自己的情景。

3.其他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应用

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它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却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如人力物、财时间场地媒介设备环境两种。)两种。课程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优劣,都有赖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仅存在于学校,同时也存在于家庭和社会,不仅存在于现实的物质世界,还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因此,在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应用方面,教师首先要充分的开发和运用文本资源。其次,要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和开发信息化的课程资源,再次,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第六章课程组织

课程组织是指将课程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以实现学习经验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学习目标:

了解课程组织的要素与原则

掌握各种课程类型特点

理解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能够进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组织是指将课程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以实现学习经验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常用的组织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

一、课程的类型

1.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

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分科课程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其弊端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固守分科课程的原有体系,容易导致学科数量的无限膨胀;过于重视各门学科各自完整的内容体系,使得各学科之间界限分明,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以知识的逻辑体系安排课程,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课程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分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综合课程是以分科课程改革者的面孔出现的。它针对分科课程分科过度精细的学科化倾向,力主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需要。)

综合课程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综合课综合相关学科,重建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能力;按学生的心理顺序设计课程,便于教学中联系学习者的生活实际,容易唤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参与意识;压缩了课时,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综合课涉及知识面广,要求课程设计者与课程实施者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另外综合课逻辑结构不严密,与分科课程相比降低学习者知识掌握的系统性。3.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相对于学科课程来说,活动课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活动的自主性、内

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几个特点。更重视了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兴趣、需要与创造,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这些都是学科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但活动课程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弊端。首先,活动课程容易导致对系统知识的忽略,在实践中走向“儿童中心主义”。其次,活动课程容易导致对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发展的忽略,走向“活动主义”。

4.选修课程

从目前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看,充实或完善选修制度是各国课程政策的主要方向。发展选修制度必须在观念上有以下的认识:首先,选修课程是致力于“个性发展”的课程,所以选修课程的设立应突出基础性、新颖性、实用性和独创性的结合。其次,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二者拥有同等的价值,不存在主次的关系,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的附庸或陪衬。再次,选修课程也有标准的要求。选修课程不是随意的、散漫的、浅尝辄止的学习,而是由共同标准的评估保证的有效的学习。

5.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隐含性。)

隐性课程具有如下特点:涉及范围的广域性、实施过程的潜在性、影响的持久性、结果的难量化性。一般来讲学校里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 主要指学校的组织制度、知识的选择、管理评价、利益分配制度等。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等。6.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活动课程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型课程类型。它融合了以前分开开设的科技、文体、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课程,借鉴了综合课程的思路,挖掘、利用和重组了学校、社区和全社会的资

源。它的设置更加规范、目的更加全面、功能更加完善,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它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的出现不仅给了学生参与、探究、理解社会问题的机会,符合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特长,也促进了学生综合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促进了课程结构的综合化。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内容领域,作为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而在 2003 年新出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普通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则缩减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内容,而专门设置了技术领域,整合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

二、课程的结构

选定的课程内容需要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横向或是纵向组织。横向组织指的是课程计划中不同课程类型之间的平衡,处理好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关注课程整合。而纵向组织指的是课程内容呈现的连贯与衔接。在进行课程的纵向结构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学科体系的衔接、教育阶段的衔接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三个因素。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基本有这样相互对立的几种: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

所谓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一些教育家开始强调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的原则,即要求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所谓逻辑顺序,就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所谓心理顺序,就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一般而言,越低年级越适合心理组织,越高年级越适合学科的逻辑组织。

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所谓 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所谓螺旋式(或称圆周式),是指根据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一般说,直线式与螺旋式各有利弊。直线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螺旋式则容易照顾到学生认识的特点,加深对学科的

理解。

四、我国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第七章 课程实施

目标:

理解课程实施及其研究取向,掌握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了解课程实施的不同层面和水平,课程实施的不同策略,以

及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初步成效和问题

掌握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能够在实践上运用理论分析当前

的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是如何在实际中运用的。它是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按哪一种课程设计模式理解和规划课程,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实施的问题。实施并不是简单地执行课程计划,实施本身是对课程的一个再创造,没有创造性的实施,课程设计可能只会停留在书面上。

一、课程实施的提出

课程实施的研究是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提出来的。20 世纪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人们在深入研究课程问题时发现,许多课程改革方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对课程改革深入研究后,人们发现课程改革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往往不是由于改革方案本身的问题,而是改革的理念与措施没有得到落实,或者在实施过程中走了样。课程专家富兰 (M. Fullan) 指出在研究课程实施问题时,不应将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不应当用固定的方法来看待课程的实施,而要用动态

的、变化的方法看待课程的实施。他提出了研究课程实施问题时的一些基本原则。

二、课程实施的研究取向

课程实施的不同研究取向,反映了研究者对课程实施的不同认识和价值观。它涉及到从什么角度来认识课程的实施,从什么地方入手来研究课程实施,以什么样的观点来分析和解释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现的事实。一般来讲课程实施取向有三种:

第一种是课程实施的忠实观。(课程实施的忠实观。这种研究取向假定,所期望的课程改革结果应当是忠实于原计划的。课程的评价就是确定课程设计预期的结果是否真正达到。)

第二种是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这种取向是将课程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互动调适是一个由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课程的人共同对课程进行调适的过程。)

第三种是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这种研究取向认为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的结果。)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一)改革本身的因素

1.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地方、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需要程度,会影响人们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实施者对改革认识的清晰程度。课程实施的主体,即学校和教师关于改革的目的、方法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清晰程度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3.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的内容越复杂,实施起来就会越困难。复杂性可能是由于要改变的东西太多,也可能是由于改革的内容跳跃性太大。

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改革方案中采取的措施,方案中规划的实用性对实施会产生很大影响。

(二)学校内部的因素

同一个改革方案可能在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成功,而在另一个地区或另一所学校不成功,这与学校内诸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学校教育改革的

基础,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文化等都会影响课程的实施。在各种因素中,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是重要的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三)学校外部的因素。

许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说明,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外部机构、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课程实施产生影响。学校的教育活动不只是学校内部问题,政府等权力机构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与支持,对课程实施会产生很大影响。

四、课程实施的不同层面与水平

真正的课程实施不只 是在学校使用一套新教材,课程实施工作,至少应包含五个层面的改变,即:

1.教材的改变(教材的改变包括与新课程方案相适应的内容、编排顺序、呈现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变。)

2.组织的改变(组织方式包括学生的分班与分组的安排,空间与时间的安排,人员的分配等方面的内容。)

3.角色的改变(角色的改变:与课程实施有关人员的角色或行为的转变才能使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真正落实。)

4.知识与理解的变化(知识与理解的变化:从理论上认识课程的各要素的意义及其关系,了解一个新课程方法提出的基本理念。)

5.价值的内化(价值的内化:指课程实施者在将新课程提倡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完全变成自觉的行为去执行课程的各组成要素。)

这五个方面都产生了与课程方案一致的变化,才能算有效的课程实施。此外,西方有学者提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以及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变化的八个水平可以作为我们了解课程实施状况的参考指标。

五、课程实施的策略

课程实施策略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

1.从上至下的策略:是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采取这种策略来实施课程变革,要求学校中的其它因素要与改革相一致。否则,改革将会受到阻碍或只是暂时得到实施。

2.从下至上的策略:是相对于从上至下策略提出来的。这种策略的典型模式是综合发展模式策略。该策略是以当地存在的问题或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进行变革的。

3.从中间向上的策略:学校是改革的最适当的单位,以学校作为改革的起始单位,推动改革的进程。课程改革发生的水平不同(国家的、地区的、学校的、课堂的),决定了课程实施的策略不同。

六、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分析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多年来取得大量成果,新课程进入实施阶段后,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创造条件(创造成功的课程实施条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认真分析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2.认识课程实施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课程实施的复杂性 4.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5.为课程实施安排足够的时间 6.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适时和恰当的评价)使新课程的实施走向成功。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工作组织的有序与科学的管理,带来了改革的初步成效(初步成效表现在:1.使用者对新课程的接受与认可 2.教师观念的转变 3.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但是也存在着突出的难点与问题(突出的难点与问题表现在: 1. 课程资源严重缺乏 2. 培训的内容与形式缺乏实践性 3. 评价制度与方法滞后 4. 实施水平存在地区间、年段之间的差异),因此,在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调动多方力量参与课程实施;开发与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指导,及时评估,稳步推进实验研究。

第八章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

目标:

了解有关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知识、课程管

理的特点及趋势,理解新课程的课程管理特点

掌握课程管理的三种模式及优缺点,能够将 三种目标模式

应用于课程与教学实践

理解我国新课程中课程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开发策略,并能运用有

关原理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

课程管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为什么需要课程管理呢?课程在设计上,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代表共同决定课程所采用的组织方式,共同进行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在课程实施上,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要分别制定课程实施计划,组织相关人员、

配备相关设施设备落实课程计划。在课程评价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分别采用一定的方法途径对相应层次的课程计划、活动及结果等有关问题进行判断,反馈信息以不断改善整体的课程运行过程。

一、课程管理的特征:

1.课程是分级管理的,既有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管理,也有学校层面进行的课程管理;

2.课程管理有多个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课程进行管理,一些专门性的课程机构、社会团体及人员(如家长)也要参与课程管理;3.课程管理手段是多样化的,包含如行政命令、部门规章等管理手段,也要包括技术咨询与服务、经济和市场、法规手段等;

4.课程管理是全面的,其范围和内容国家与地区的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也包括学校内的课程组织、实施。

二、课程管理模式

1.中央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中央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指由中央统一规定课程标准,制定统一的教学计谋和教学大纲,确定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等,强调课程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强调所有地区、所有学校都设置相同的学科,运用相同的评价标准,甚至有的国家要求使用相同的教材,使用相同的课程表。代表国家是法国、前苏联以及改革前的中国。)

2.地方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地方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是与中央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相对的一种管理模式。地方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地区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可以有上百种备选教材、上百种选修课。地方分权型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地区及学校的差异性。代表国家是美国。)

3.混合型课程管理模式( 例如日本,将课程设置标准、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三者分开制定。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是板块式的,分别设置许多不同的可以组合的课程群,有基本课程计划、不同职业课程、不同特色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理科、文科等)。教科书采用审查制和选择制等。)

中央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优点与弊端分析:

优点。首先,它通过实行统一的教育标准,保证基础教育质量。其次,中央集权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一种相对的教育平等。第三,中央集权的统

一课程管理模式有益于保证文化的统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第四,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便于国家对各地区的教育进行管理控制。弊端。首先,它不能适应地区间的、经济上的、文化上的等悬殊的差异性。其次,过分的集中性不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第三,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不利于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第四,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要求的过度统一性削弱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地方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优点与弊端分析:

优点。首先,它充分地考虑了地区、经济、文化差异,使课程能与地方的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实现教育的服务功能。其次,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挥地方与学校的创造性。第三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第四,地方分权的管理模式能保证教育实际上的平等。

弊端。首先,全国范围内的最基本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各地各校培养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教育质量受到影响。其次,不利于国家对教育的宏观上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不利于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混合型课程管理模式试图避开集权与分权管理模式的缺点,而集两种模式之长,对课程系统进行调控以达到最优化运行。其特点是力图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多样化、灵活化和弹性化,通过统一性保证国家的教育基本质量水平,而通过灵活性和弹性化满足地方和学校的实际需要。

三、我国目前的课程管理体制

新课程中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权责分配

国家:

1.宏观指导课程改革。

2.制订各项课程政策和法律。

3.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与课时,颁布各学科的《课程标准》。

地方:

1.制定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并监督实施过程。

2.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发地方课程。

学校:

1.执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并反映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2.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与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1.由学校成员参与、合作

2.以行动研究为基础

行动研究是一种问题解决导向,由教师设计执行的研究途径。这种研究途径需要教师与专家的协同合作,以提升教学的反省,批判的探究,具有系统性、反省性、问题导向等特色。能提供教师获得研究方法的知能,批判反省理论与实际,营造学校的专业文化。

3.重视课程发展的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完善课程体系

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需要评估。也可以叫情境分析阶段。这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

2.确定目标。这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3.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教师培训,教师自主申报课程,进行课程审议,学生根据自觉的志愿选课,之后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的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等。

4.评价。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建议等。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 复习资料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题 1、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2、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分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5、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隐性线索(纵向)。 7、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8、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册、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9、语文教材的四个功能: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 10、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11、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做到:既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展示,又是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 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3、版面设计的能力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语文试卷的评析方法:基本方法:借题发挥; 具体的方法:1、抓住一点,讲清一类14、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3、改变题型,触类旁通。 15、解行识字法的要点:1、解行为本2、偏旁带字3、形音义结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思考题及答案

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章节思考题 绪论 简答:1.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如何理解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3.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有哪些? 判断: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是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第一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本体 判断:1.课程定义的分歧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正确 2.课程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 简答:1.西方和我国课程与教学发展经历的主要历史阶段。 2.常见的主要课程观有哪些? 3.古德莱德提出的五种层次的课程。 4.教学概念的主要归属类型有哪些? 论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 第二章小学课程规划与教学设计 名词解释:学校课程规划 判断:进行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主要是基于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学校实际。 简答:1.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路径。 2.学校课程研制的保障条件。 3.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4.小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5.小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第三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判断:在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上要坚持系统化、具体化、层次化的特点。 简答: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 2.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有哪些? 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 4.小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有哪些? 5.设计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论述: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2.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3.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 第四章小学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 名词解释:1.课程资源 2.校本课程开发

3.教学内容 简答:1.课程资源的分类有哪些? 2.课程资源观的基本理念。 3.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有哪些? 4.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方法有哪些? 5.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有哪些? 6.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论述:1.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2.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3.小学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 第五章小学课程与教学组织 名词解释:1.课程组织 2.课程类型 3.显性课程 4.班级授课制 简答:课程组织的基本要素。 简答:课程组织的准则。 简答: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 简答:小学教育实践中常见的课程类型有哪些? 简答:当前小学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基本趋势 判断:教学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第六章小学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名词解释:1.课程实施 2.教学模式 简答:1.课程实施的主要取向,你赞同哪一种课程实施取向,为什么? 2.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3.结合实际,论述影响小学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4.教学活动的特征 5.小学教学模式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论述:1.小学教学模式选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判断:1.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正确 2.过程属性是教学过程的根本属性。教学的过程即生成属性和发展属性。 第七章小学课程与教学评价 名词解释:课程与教学评价 简答:1.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2.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3.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4.小学生学习成就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下 期末试卷 b讲课教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试试卷( B卷) (2010--2011学年一学期2011年1月)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班级2008级小学教育(本科)1-4班考试时量120分钟总分100 分 注意:1.本试卷共 4 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监考员更换。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分) 1.小学阶段应认识()个常用汉字,其中()个左右会写。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3.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评委,系统地述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4.新课标倡导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5.()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会()个声母,()个韵母,并熟练认记16个整体认读音节。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和()的重要方式。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的能力。 二、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秧苗”的“秧”字第五画笔画名称是() A、捺 B、点 C、撇 D、竖

2.《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二学段学生会写()个左右汉字。 A、2000字 B、2500字 C、3000字 D、3500字 3.《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A、5万字 B、40万字 C、80万字 D、100万字 4.()是我国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一种最主要的识字形式。 A、看图识字 B、归类识字 C、随课文分类识字 D、韵语识字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B、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指学生的听说能力。 C、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 D、汉字的构字规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 6.词语教学的重点是() A、读准词音 B、理解词义 C、正确书写 D、正确运用 7.综合性学习的首要特征是()。 A、实践性 B、自主性 C、合作性 D、综合性 8.从第()学段开始,学生就应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A、一 B、二 C、三 D、四 9.“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是第()学段的“写作”阶段目标。 A、一 B、二 C、三 D、四 10.毛笔字的教学要按照()的顺序,加强写字指导。 A、描红——仿影——临帖 B、仿影——描红——临帖 C、描红——临帖——仿影 D、仿影——临帖——描红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语文只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它本身并不是一种文化。() 2.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 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低年级要多认少写。 ( ) 4.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是教案的主体部分。() 5.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和教学论考研专用

语文学科发展 1.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 2.“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语文语文课本之时。 3.1956年,语文学科改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4.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 语文学科性质 学科名称的含义:“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是以汉民族言语为核心,以文学教育为重点,包含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学科。 语文学科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定义:P84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P8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请按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价值理念: 1、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定义:P138-139);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课程教学论读书笔记 拉尔夫·泰勒是美国着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原理》一书,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他认为,我们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泰勒在书中未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作很细致的区分。在他那里,这些术语基本上是同义词。根据泰勒的论述,他讲的教育目标大部分是指的本文所论及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学段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包括课程总体方案(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以及分科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的内容。 1教育认识 泰勒在它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木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行为目标的理念,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目标既要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泰勒认为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大多数课程理论认为,“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的时候,教师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而且,“行为目标”还有利于教育者就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更重要的是它便于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当中,课程目标取向应该反映职业教育的基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这种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工作岗位,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首先要掌握的是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应体现相关职业或职业群的专业知识要求和操作技术要求,这种要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明确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所组成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为宗旨。 在泰勒看来,对学习者本身信息的研究是获得行为目标的重要来源和有利途径,其方法主要是依靠对学习者的“需要”做调查研究。在此他提到“需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别’或‘差距’,即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另一种则是心理学的概念,即把“需要”视作“有机体内部的张力,为了保持有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的状况,必须使这些张力恢复平衡,泰勒把课程的行为目标建立在第一种意义上的“需要”,

10.第十章 课程与教学美学

桂林师专教育与管理系课程教案首页

艺术而审美地理解和把握课程与教学活动,努力把课程与教学活动提升到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层次。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美学概述 一、研究对象 课程与教学美学主要探讨课程与教学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形态,特殊的审美意象,特殊的审美感兴,特殊的审美发生,特殊的审美文化,特殊的审美体验和特殊的审美设计等问题。 二、客观基础 1、从内容看,课程与教学应当力图确立传授科学知识和正确的道德思想,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与审美的统一。一方面,掌握知识和形成道德思想要不断地得到审美的润色;另一方面审美也必须包括科学真理和世界观以及伦理道德的内容。 2、从过程看,课程与教学活动,应当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由创造过程。 3、从主体的感受来看,教学应该使人的理智感、道德感与美感取得相互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一致性。 三、审美性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课程与教学中坚持审美实践,需要明确和遵循以美启真的原则和以美扬善的原则。 (一)以美启真的原则 以美启真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教育者要采取各种可行的手段去丰富课程与教学活动中的审美因素,使广泛的审美性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先导,使学生在审美感兴中求取真知,让审美成为学生获取真知的一种有效方式。 贯彻以美启真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调动各种审美因素,去诱发学生认识的强烈内部动因。在教育领域,学生对课程与教学中的美的因素的体验,无疑会成为他从事学习活动的良好的内部动因,激发充实其精神力量,催生出广泛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接受知识,探索真理提供良好的动机背景。这不仅体现于对课程内容的美的感受中,而且也体现于感受教学过程的美、教学环境的美等其它方面。学生对不同的美的因素的感受、体验都将成为他产生学习的内部动因的“刺激剂”。因此,依靠审美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纲要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纲要 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和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的分析探讨。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 本课程纲要适合教育系普通本科和学院教师教育类普通本科专业。教学时数42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学知识谱系里专门对课程与教学问题作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与教育学通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期末闭卷考试。期末成绩构成为:平时出勤答问等占35%,期末闭卷笔试占65%。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课程理论》,施良方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原理》,[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及作业设计。 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学知识谱系中的地位、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对象、任务及课题、课程与教学论在当代的发展。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发展、课程与教学论的课题及当代意义;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 【学时数】4学时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1.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对研究对象的分类:现象、问题、规律;事实、价值、技术。典籍里记载的古代东西方课程与教学的思想,重点是孔子、中国的蒙学、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 2.近代课程与教学的进步,近代课程与教学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原因;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人对课程与教学论的贡献。近代课程与教学的特征和教学论的发展。20世纪杜威以后课程与教学论的变化;泰勒的贡献。 3.课程与教学论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4.分科教学的由来及其贡献和局限。 5.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现象、问题、规律 大学里任何一门严谨的学问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蕴涵其中的方法。课程与教学论概莫能例外。 从一般的角度看,这些要观察、分析和研究的对象/问题/和方法就是某一领域的现象、问题和规律。以此类推,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就是研究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现象、问题和规律。 我们把现象定义为主体意识到的存在;问题定义为现象背后存在或隐含的矛盾冲突(即不是所有的现象都是问题,只有主体迫切要解决的现象才是问题,如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在牛顿之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不被意识为一个物理学问题,只有牛顿才是一个问题;依次类推,各个学科对同一问题有自己的思维,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植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看到的问题的意义不一样);规律一般解释为普遍的内在联系,我们定义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现象、问题、规律都有特定的历史性(具体性)。就课程与教学论来说,当年孔子/亚里斯多德以及夸美纽斯等遇到的现象、问题和解决方法显然和今天人遇到的不一样。这就有了科学的生长。 现象、问题和规律三者最核心的是问题。 2.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7(科) 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 2、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分别为、、。 3、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4、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核心是。 5、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 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 7、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对“语文”一词的解释是:语文是以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 8、新中国第一部语文教学法著作是。 9、“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是、。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钦定学堂章程》 D、《中国亟宜遍设小学堂议》 2、下列不是“三百千”的是()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3、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是() A、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B、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C、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 D、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充分应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率 4、以下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三个维度”的是() A、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B、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知识与能力、阅读、综合性学习 D、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

5、把传统的听说能力改为口语交际的两个突出特点是() A、综合性、实践性 B、实践性、情感性 C、综合性、情感性 D、情感性、应用性 6、下列属于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是()、 A、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发现与创新 B、阅读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于拓展 C、表达与交流、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D、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发现与创新 7、下面不是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的是() A、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B、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C、重视规律法则的把握 D、适应社会需要 8、第一次把“语文”和“语文学科”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的是() A、《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C、《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与教学论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教学组织形式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最早是在()年的京师同文馆,并在()年的癸卯学制中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A.1865;1908 B.1898;1922 C.1862;1903 D.1895;1911 答案:C 2.关于教学组织形式,有如下说法:①教学组织形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无关;③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④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人是赫尔巴特;⑤道尔顿制的提出者是道尔顿;⑥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的是京师同文馆;⑦文纳特卡制对程序教学影响很大;⑧开放课堂起源于美国。其中,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 ①②⑤⑧ B. ①③⑥⑦ C.②③⑦⑧ D.②④⑤⑥ 答案:B 3.关于班级授课制,下列哪种缺点最易遭受批评 A.不易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B.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C.人为割裂教学内容适应“课”的需要 D.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答案:D 4.下列不属于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文纳特卡制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个别教学 答案:B 5.又称“导生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贝尔—兰喀斯特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分组教学 答案:A 6.下列不属于集体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 B.班级上课 C.分组教学 D.导生制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主要有和。 答案:个别辅导现场教学 2.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最早是在年的京师同文馆,并在年的癸卯学制中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答案:1862 1903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和学业考评。 答案:备课上课 4.当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其特殊形式是。 答案:班级授课制复式教学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 1.特朗普制 答案要点: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由教育学家特朗普创立。它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统一的上课时间。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兼顾了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 2.复式教学 答案要点: 复式教学就是把两个以上的年级编在同一个教室里,由同一个教师在一节课中分别交替进行的组织----------------------------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序号 名称 1 叶澜《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徐继存《课程论问题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9 钱理群《语文教学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2 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14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7 曹明海《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8 威廉·F·派纳《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 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2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

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22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 钟启泉《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 王炳照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5 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6 伊塞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7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8 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课程改革基础 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日)佐滕学,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班主任工作基础 0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完整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

第六章语文课程的教学艺术 一.语文教学的艺术特征? 1.形象性 教学艺术的形象性表现在:(1)语言描述的形象化。教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给学生生动的直观形象。(2)体态语言的形象化。教师运用手势、姿势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变为形象的活动。(3)电化教学的形象化。可以将时空艺术、视听艺术融为一体。 2.情感性 情感性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显著特征。 语文教学艺术的情感性表现:(1)语文教师良好的情感修养。教师要把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中,沉入课文,情动于中,才能形于外。(2)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富有情感的语言更容易使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产生和谐共振,引起情感共鸣。 3.创造性 教学需要新颖、突破,与众不同,常教常新,常教常异。面对教过几遍甚至几十遍的课文仍要有新的设计,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才能保持活力。 4.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语文教学艺术的内在美是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审美性的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审美修养,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应变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过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变化着的情景,及时迅速的做出反应。应变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高低优劣的显著标志,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 二.语文课堂的教学的组织艺术? (一)导入艺术 1.导入艺术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1)释题入课法。有些文章透过题目就可以窥见全文的奥妙,对于这类文章,教师可以直接板书课题,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围绕课题提示一些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比如《将相和》,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课前谈话,十分自然的引出课题,接着问: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始终都是和吗?为什么不和?后来怎么又和了?运用释题入课,可以引发学生注意和发人深省。 (2)设置悬念法。在新课开始时,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比如《警察与赞美诗》可以这样导入:我们每个人都不想进监狱,为什么美国人苏比非常想呆在监狱里呢?简介利索,迅速把学生带到课堂的中心问题上来。 (3)直观导入法。借助图画、照片、影像等直观手段,结合语言,在趣味中导入新课。比如《长江三峡》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出示有关三峡风光的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 第一部分:三本教材的比较 三本教材: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2000年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 2004年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2008年

小结: 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包含了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所有知识点,并在他的基础上新增了课程与教学政策,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取向、模式和影响因素,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这一块钟启泉在书中对当代中外的改革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两个作者还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书每章的开头该章内容的结构图,便于读者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书中每一小结后都有一个相关的案例,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结构清晰,第一章是概论,第二、三、四章是课程论的内容,第五至十三章都是教学论的内容。与张华和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相比较,他的书新增内容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管理。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最大的特点是每一章都是由一个问题情境来引出该章的主题,每一章的开头也都会列出本章学习目标,每一章的结尾都有小结、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三个部分,其书后还附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条目式教案示例、卡片式教案示例、表格式教案示例。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 (选用教材: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2000年版)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 截至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 (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 1. 教育的本质: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 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三)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极其相似,他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这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是,“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范围更宽泛,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四)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局限:对儿童价值的忽视、背离教育本质而盲目运用“泰罗主义”管理模式。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一) “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

课程与教学论部分简答题教案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 1、“活动分析”“工作分析”方法的分别提出者是谁?并分别叙述其基本内涵。(课本P6) 博比特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查特斯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完全相同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 2、试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课本P14) 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又称为结构课程。 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3、简述“课程审议”的基本内涵。(课本P18) 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事件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取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4、简述卢梭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课本P30) ①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②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③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 学的基本形式④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5、“教育性教学”的提出者是谁?其基本内涵是什么?(课本P40) 德国—赫尔巴特。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 6、简述“三大新教学论流派”。(课本P49) 赞科夫发展性教学论;布鲁纳发现教学论;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范例教学论。 7、20世纪70世纪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课本P54)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8、简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课本P70) ①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②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③课程作为教学事件。 9、简述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课本P77)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10、简述泰勒原理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课本P80) 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学习经验所期待的反映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复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考研复习 一、填空题 (1)、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2)、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分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5)、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隐性线索(纵向)。 (7)、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8)、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册、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9)、语文教材的四个功能: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

(10)、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11)、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做到:既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展示,又是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 (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 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3、版面设计的能力 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语文试卷的评析方法: ㈠基本方法:借题发挥; ㈡具体的方法:1、抓住一点,讲清一类 2、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 3、改变题型,触类旁通。 (14)、解行识字法的要点:1、解行为本 2、偏旁带字 3、形音义结合 (15)、常见的对外汉字教学法:1、翻译法 2、古文字介入法 3、画图法 4、体态语教学法 5、偏旁部首带子法6、语音摹拟法 7、部件分合法 8、笔顺展示法 9、韵语教学法 10、信息化教学法 (16)、设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1、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17)、安排语文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全面的发展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 (18)、现代语文教学情境主要有: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多媒体教学、自主性教学、课外活动教学。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种工具。因为它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因为它是人群之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工具,还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单就学校教育而言,它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语文是一种工具,是要把语文看作一种符号系统。肯定语文课程是工具性课程,还可以从它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而且还要学习他的形式这一角度来理解。 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 2:人文性 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实际上,语文课程是充满了人文性的课程。所谓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既有思想感情色彩,它包括伦理道德内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还关系到民族的延续和国家的生存,这也是证明语文课程也是人文课程的根本理由。 3:语文素养 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4:新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是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索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5:语文综合性学习 为了实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 它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它是为了适应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而产生的。其次也是语文课程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再次,是研究性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

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斯坦豪斯不否认行为目标的价值,但却认为生成性目标更为根本。 答:错。斯坦豪斯认为课程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一手段人们将教育计划付诸实施,它既包括内容也包括方法。过程模式课程是根据过程原则详细说明教师将做什么,学生将做什么,但不预先规定教学目标,因为许多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预先能够详细规定的。课程的影响力和可能性并不包括在目标中,而是建立在必须探究的知识基础上,教师不是扮演专家的角色,扮演的是一种高级学习者的角色,他要向共同学习的低级学习者提供有用的东西。在过程模式中,评价不是以目标的实现为依据的,而是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过程原则为依据的。因此不仅要重视课程教学的累积性结果,而且更应重视课程教学过程的形成性结果。过程模式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理解力,这一目的有两层含义:其一,发展学生和教师的理解力,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其二,把理解力作为目的是因为它是不能获得的,只能不断深入下去。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情意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三者同时构成了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教育如果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成为失去“家园”的弃儿,“走出城墙但不应放弃城里的家”,教师教育全面拓展必须是建立在自己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师范教育”的“城墙”曾经割断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但也起到了遮风蔽雨的“保护伞”作用,今天可以走出城墙的代价是失去保护伞,“师范”的城墙不应成为今天教师教育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教师教育院校的核心战略应当是巩固传统优势,积极拓展生存空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进行教学。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答: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定向功能(2)激励功能(3)评价功能(4)聚合功能。 2、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1)以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在不同的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