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楚文化遗风荆州民间刺绣

楚文化遗风荆州民间刺绣

楚文化遗风荆州民间刺绣
楚文化遗风荆州民间刺绣

楚文化遗风荆州民间刺绣

荆州,古称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所在地。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腹地。它南临长江,北接汉水,周边与枝江、当阳、荆门、沙洋、潜江、石首、公安、松滋等县市接壤。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历经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期的文化积淀,使世代传承的楚文化遗产底蕴丰厚,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

在楚纪南故城西约6公里的范围,这里依山傍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年均气温在16.8摄氏度,是种桑养蚕之佳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对这里的民间织绣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所以域内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绣品应用广泛,是楚王宫绣娘的主要散佚地,在民间仍有部分绣娘传承使用这种针法在绣制绣品。

据查,中国刺绣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而荆州民间刺绣,其年代可追溯到周朝楚国的宫廷刺绣。至春秋楚庄王时,荆州民间刺绣的使用非常广泛。据《史记•滑稽列传》

载:“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华屋之下

⋯⋯”大约在两千六百年前,荆州民间刺绣从针法技艺、染色工艺到图案纹样都已十分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刺绣风格―楚绣。1982年荆州马山一号楚墓发掘文物,从出土的一批距今有两千三百年的丝织绣品中,我们看到这些衣物保存完好、色彩华美、纹样丰富、设计巧妙,具有恢弘壮丽、活泼奔放的艺术特点。其品种齐全、制作精美、纹饰多姿、色彩鲜艳,印证了楚国刺绣技艺精湛的水平,因而马山一号墓出土的绣品被称为“丝绸宝库”。

荆州民间刺绣的历史渊源

荆州民间剌绣,源于楚绣。楚绣,也称为“楚地针绣”或“楚国织绣”,是在锦、绢、罗、纱、绨、涤等丝帛面料上,以“单针相骑相锁、双针相辫相织”的独特绣花针法,绣出栩栩如生、花色饱满、嵌线柔和、绣面平实、富于光泽的绣品。

秦亡楚后,楚王宫内一批技艺精湛的绣娘散佚在荆州古纪南城周边,在民间传承着楚绣技艺。楚绣最典型的刺绣针法是锁绣和钉线绣,从西周到唐代历经了一千多年,代代相传,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唐代刺绣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楚王宫的绣娘来到民间后,将锁绣和钉线绣等楚绣代表性的技法,融入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

活之中,顺应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对楚绣的技艺不断地加以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了楚绣以锁绣为主的绣法,并在楚绣技法的基础上,出现了回针绣等平针绣法,形成了荆州民间剌绣的独特风格。

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营造了荆州民间刺绣的生存空间,使得荆州民间刺绣得以长期传承。据文献资料记载,公元前几百年,楚绣也曾传入到了东南亚。当前主要分布在荆州区八岭山、纪南镇为中心的各乡镇,及武汉、荆州、荆门、宜昌等市县(市、区)。2013年10月,“荆州民间刺绣”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

楚绣具有精湛的技艺特征与审美情趣,有它独特的针法与技法,其技艺主要以锁绣和钉线绣为主,还有双套式锁绣(骑针子绣)、开口式锁绣、闭合式锁绣、辫绣(双针子绣)和满绣等针法。楚绣具有色彩艳丽、构图简洁、意蕴空灵、富于装饰性的特点。荆州民间剌绣的主要传承人王孝珍,她在楚绣技艺上突现了楚绣的特色,并传承了楚国刺绣的精、细、满、平、亮等高端针法,绣品呈现了绣面平整、密不成堆、稀不见布的精湛技艺。从绣面构图上蕴涵了更多的荆楚艺术神韵,从绣幅面积上由小件扩展到大幅作品。

王孝珍,女,1947年生于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马店村三组,小学文化程度,务农。劳动之余喜爱刺绣,是“荆州

民间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她祖辈世居古楚故都纪南城内,自童年开始,母亲就向她传授女红针黹技艺;12岁后,基本掌握了荆州民间刺绣的一般针法和纹样绘制;15岁时,能够独立完成一些花草枝蔓等小型物件的绣制。成年后,嫁到同村任家。婆婆任作凤是刺绣世家中的一位刺绣高手,王孝珍在婆婆手把手的指导下,掌握了荆州民间刺绣技艺较高的一些技法,这对王孝珍楚式绣法技艺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以后,王孝珍以绣制古代宫廷图案的绣品为主,并精心复制出了一批历史上曾有的楚绣绣品,使用辫子股(锁绣)针法和钉线绣法,改变了过去只使用平针绣法绣制生活用品的绣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学习、研究、创新,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了王孝珍独特的楚绣风格,以其针法精准、绣工细腻、造型典雅,极具荆州民间刺绣的特色,深受群众的喜爱。王孝珍经过60多年的刺绣活动和长期的收集整理,现有楚绣实物凤龙虎纹绣、三首凤、凤鸟花卉、双凤双龙等实物30余件;民间民俗绣品有旗袍、门帘、盖头、喜寿衣鞋、枕头枕套等实物90余件;宫廷楚绣图案资料一本,民间民俗图案一套。

王孝珍积极开展荆州民间刺绣的传承活动。2012年7月,荆州市腾凤楚绣公司与荆州市荆州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联

合在八岭山镇举办为期十天的培训班,王孝珍培训了绣娘80余人;2013年,荆州市荆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荆

州市腾凤楚绣公司联合举办培训班,王孝珍培训绣娘30余人,其中包括荆州市创业学校的师生6人;2014年3月,区、镇两级政府举办第三期荆州民间刺绣绣娘提高班,王孝珍培训有一定基础的绣娘23人,为荆州民间刺绣的传承、发展和利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012年5月,王孝珍的作品《龙凤虎纹绣》被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定为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奖,珍品三级;2012年6月,王孝珍被评为荆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楚绣”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2月,王孝珍在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等9个部门联合组织的湖北省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六个一百”项目评审中,入选湖北省百名大师级民间工艺“楚绣”传承人;2010年7月,王孝珍被授予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师(楚绣二级)称号。

繁复细巧的刺绣针法

荆州民间刺绣在针法、色彩、构图上有它的独到之处。据调查了解,荆州民间刺绣的主要针法是锁绣。绣制时,第一针在纹样的根端起针,落针于起针的近旁,落针时将线绕成圈。第二针,在线圈中起针,两针距离靠近,将第一个圈拉紧,依次类推;另一种钉线绣法就是用细丝线,把较粗的单线按预先的布置(即绣图纹样的边沿)钉固在绣地(布面)上的一种刺绣方法。从针法结构来看,用的是条状线,按纹

样的设计,在每一分段的区间上,以(同色的)细丝线钉在条线的两边,固定于绣地的表面,形成钉线花纹,这种绣法叫钉线绣法。

用锁绣技艺刺绣时,以并列的等长线针针扣套而成,多个圈套结合在一起,一个紧靠一个组合成锁链式绣成线条,或并列排列组成一个个绣面,要求用针起落的方向、松紧、大小一致,绣面平服、美观,线条挺拔流畅。绣针起落距离很小的称为闭口绣,起落距离稍大一点的称为开口绣。楚绣是用多种彩色丝线,在丝织品上用锁绣(俗称辫绣)针法绣制成饰品的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锁扣针脚整齐、匀净,线条流转生动。绣线一般由双股合成,投影宽度为0.1―0.5毫米之间,其间有钉线绣法和回针绣法。

锁绣针法的特点是:工艺性强,淳朴、结实、牢固、有浮雕感。由于刺绣纹饰有如发辫花纹,所以也称辫绣,或合称为辫子股锁绣。楚绣的这种辫子股针绣,纹样造型类蚕,空心钩边,被称为“窍曲纹”。辫子股针技法,不加画缋填彩,一律用色线表现颜色,证明绣缋相依的从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实物来看,楚绣的针法大部分是锁绣,锁扣均匀而整齐,是楚绣的重要特征。绣制的花纹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方式,花纹的主体部位,一般是以多行锁绣绣出轮廓,绣地(布面)完全被绣线覆盖,其辅助部位和连接部位,是以单行和数行锁线排成稀疏的线条。这种满绣技法,使中国刺绣的手法和

技艺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锁绣针法在装饰图案上的娴熟运用,有难以想象的艺术效果。无论是优美的线条,还是流动的平面,锁绣针法都表现得恰到好处,异常精美,被沈从文先生称之为“超级刺绣”、“冰上芭蕾”。荆州民间刺绣的主要传承人王孝珍绣制的“双凤双龙纹绣”取样于1982年邻镇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服饰纹样。作品中的凤,俨然一个高傲的公主,又似风姿绰约、风情万种、仪态万千的柔媚女子。凤、龙若离若合,以邀以嬉,美丽动人,看似自由大胆,却又情韵绵绵。格律严谨,充满了幻想,把楚文化的诡谲和出其不意的艺术魅力,完整地表现在锁绣针法的技艺之中。

钉线绣就是用细丝线,把较粗的单线(多股捻成)按预先的布置(绣图纹样的边沿)钉固在绣地(布面)上的一种刺绣方法。从针法结构来看,用的是条状线,按纹样的设计,在每一分段的区间上,以(同色的)细丝线钉在条线的两边,固定于绣地的表面,形成钉线花纹。这种绣法被称为钉线绣法。

后来将钉线绣法使用在戏剧服装上,为了强调灯光效果,多钉较粗的金线或银线,也有称之为盘金或盘银。盘就是弯曲,随纹样而弯曲,称盘亦可,而荆州本地民间把它称为钉线,亦更合俗。

钉线绣在出土的楚绣实物中很少见。望山一号楚墓出土

的十字菱纹锦绣,就是在十字纹锦的表面上,用双股深棕色丝线,顺菱形的布边置成波浪形,然后再用深棕色的细丝线,钉在绣地上。此件实物的出土,改写了钉线绣的历史,也说明当时楚绣的针法已经比较成熟了。

生动多变的刺绣色彩

楚绣的色染工艺的颜色,主要来自于自然矿石和花草植物。荆州民间剌绣的色彩既艳丽缤纷,又和谐统一。楚先民生活在荆山的丛林之间,有其独特的审美理念,抽象而浪漫。他们主要信仰的是,崇尚自然,所以色染的材料来源随手即拾,将自然矿石粉碎浸泡,将花草植物锤打捣烂浸泡发酵后用于对丝线或绣地染色。虽然颜色有棕、红棕、深棕、深红、朱红、橘红、浅黄、金黄、土黄、黄绿、绿黄、钴蓝等12

种之多,但是,每件绣品一般只配三至五种颜色。多以暖色为基调,以缓和的对比度或相邻的色彩,在明度上拉开层次,配色协调,华丽典雅。较好地运用改变线条的方向、排列方式、稀疏密度的方法,来表现各种色调的细微部位。突破了单调、呆板的色彩,给人以生动多变的感觉。

在绣制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绣品随着构图布局的不同,在色彩的运用上也有相应的变化。绣娘们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的手法,在小面积的深色满绣中,使各种形状跳跃出来,突出的深色块,画面醒目,增强了热烈欢快的气氛。有

时根据需要,也有用小面积浓艳的色彩来点缀画面。如在“凤龙虎纹绣”作品中,凤、龙纹及花卉、卷草纹,使用红棕、棕、黄绿、土黄等缓和对比或相邻调和色彩进行绣制,唯独在绣制矫健的斑斓猛虎时,配以强烈对比的红黑相间条纹,使画面犹如一把嘹亮的小号演奏出来的音符,强调了戏剧性气氛。这些富于想象力的色彩调配,充分表现出了楚人艺术追求的浪漫主义气息。

和谐流畅的刺绣构图

楚人以曲线为美,所以几何纹图案就成了楚人表达喜悦之情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经过了抽象和变形处理的自然物纹。楚人发迹于荆山一带的山林草莽之中,对植物的花草等情有独钟,这些,在楚墓出土的刺绣品实物中得到了证实。在荆州民间剌绣纹样的构图中,把植物和动物、现实与幻想联系在一起并能完美地融为一体。图案讲究对称平衡、动静结合、搭配得当。根据绣品构图布局的需要,使图案产生相应的变化,加强了画面热烈欢快的气氛,突出了荆州民间剌绣技艺的特质,同时也反映出了荆州民间刺绣和楚绣紧密相连的关系。

在动物纹中,以凤纹最多,龙纹次之,虎纹较少,还有鹿纹、马纹、麒麟纹、怪兽纹等。人物纹主要是舞人和狩猎纹。凤鸟的形象虽然多姿多彩,但是在出土的绣品中,我们

没有发现有重复的绣品。在马山一号墓出土的十几种绣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以龙凤纹为主,而龙凤纹又多与花卉枝蔓相连,成为一体,大多遵循对称的原则。动物、植物等处于共同的画面,看起来温馨而自然,表现出了自然界中的生机与和谐的场面。楚人的生命活力,在这些线条中也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这些内容新奇的楚绣图案,对后世楚地和其他地方的刺绣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据记载,楚绣上的凤纹、龙纹和花卉、卷草纹几乎全由生动流畅的点线构成。这些富于动态和韵律感的曲线缭绕盘旋,奇迹般地使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各种曲线构成的花纹被巧妙地结构在方形或菱形的布局里。这些几何骨格布局极富于变化,运用对位布局、同位对称与移位对称等多种图案构成手法,将各种灵巧穿插、变幻莫测的纹样,统一在严格的规律之中。

由荆州民间刺绣的主要传承人王孝珍绣制的“凤龙虎纹绣”,取样于出土的一件绣罗图案1/4的局部。四只有花冠的凤鸟,双翅展开,各踏一条小龙。运用对称的布局形式,使凤鸟的翅膀和长尾巴构成一个菱形,将四个局部纹样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并利用凤的长冠与虎的长尾巴交错,使纵向排列的单元纹样联系起来。位于菱形骨格之中的两只红黑条纹的猛虎,分别面向盘绕于菱形边框上的两条大龙。画面布满S形的动荡曲线,形成完美的和谐统一。一凤斗二龙一虎

的一个局部的刺绣纹样,是一幅绝妙的凤龙虎会战图。图中降龙伏虎的凤鸟,反映了楚人尊凤、贬龙、贱虎的心理意识,同时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楚人对宇宙客观的看法。

楚绣绣品绚丽多彩,代表了楚国丝绸及楚绣技艺的最高水平。楚绣多以绢为地,也偶见以罗为地者。1982年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凤龙虎纹绣罗单衣,是一个惊人的发现。楚绣绣纹人物较少,以凤、龙、虎纹居多,且逐龙踏虎、花草蔓藤杂其间,既起装饰作用,又起骨格作用。《中国刺绣史》称:“楚绣图案变幻多姿、形态活泼、色彩富丽缤纷,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点,这些无不体现了楚文化的审美特征与艺术风格。春秋战国时期以楚绣为代表的绣品,凝聚了两千多年前刺绣艺人的智慧与才能,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楚绣是楚地先民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结晶,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和财富。它既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1982年马山一号楚墓发掘出土楚绣实物,不仅数量多,而且保存完好,令世人惊叹,是战国中晚期最有代表性也最为重要的刺绣。楚绣是传承楚文化的重要载体,春秋战国时期以楚绣为代表的绣品,凝聚了两千多年前楚绣艺人的智慧与才能,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荆州民间刺绣作品紧随时代的需求,实用于老百姓的婚、丧、嫁、娶和室内装

饰等,具有实用性,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利用价值。

荆州民间剌绣的色彩浓艳、装饰性强、构图抽象、绣工细腻匀称,多随自然物纹变化。是由一针一针锁扣而成的一种民间剌绣技艺。画面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极富立体感,视觉冲击力强。以深红、红、黑、绿、黄为主色,作品不褪色,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荆州民间剌绣技艺承载了楚文化遗风,是遗存在荆州的民间刺绣技艺,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两千多年来,荆州民间剌绣艺人以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将大自然中各种美的物象与人的审美意念融为一体,传承着荆州民间剌绣技艺,使荆州民间剌绣技艺成为中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传递的是楚文化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楚人以曲线为美的唯美主义思想。同时,它凝聚了两千多年前楚地刺绣艺人的智慧与才能,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传承、保护、利用,丰富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湖北荆楚文化总览

湖北荆楚文化总览 一、湖北文化总结: 二、湖北文化以荆楚文化为核心,在各个地区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按照文化的起源和形式的不同,将湖北的文化总结为以下三大类24种文化流派: ㈠、历史宗教文化 1、炎帝神农文化 炎帝神农文化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的过渡,以神农架林区最具代表。炎帝神农文化是世界旅游文化宝贵资源,代表了人类不懈追求文明与进步的探索精神。 2、春秋楚国文化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在其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辉煌文明成果。楚文化是湖北文化之根,包含了“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 3、秦汉三国智慧文化 湖北是秦汉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一部《三国演义》也几乎大半部写的是智慧谋略,蜀汉丞相诸葛亮后来还被誉为中国民族智慧的化身,都说明智慧文化在三国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4、武当山道教文化 武当山的道教文化起源于玄武神话之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道教仙境福地。 5、黄梅五祖禅宗文化 五祖禅宗文化起源于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境内禅林祖庭众多,禅风兴盛,高僧云集,先后诞生和孕育了中国禅宗的四祖、五祖、六祖三代祖师,是中国禅宗文化的发源地。 6、关公忠义文化 三国名将关羽以“忠义、仁勇、诚信”著称于世,中华关公文化,已经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 7、辛亥首义文化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年多年的帝制时代,开启了中华名族复兴之路。辛亥首义文化蕴涵着振兴中华,敢闯敢拼的民族精神。 8、救国自强文化 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八路军办事处以及将军县红安、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都体现了湖北人民为了自由和解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是湖北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 ㈡、区域人文文化 1、长江三峡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史简谈

中国饮食文化史 (2009-12-19 14:19:10) 转载▼ 标签: 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饮食文化大国,饮食一直是其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很早就牢固地树立了“ 礼乐文化始于食”、“民以食为天”等观念,食是人之大欲。鉴于此,中国自古就十分注重饮食文化的研究。 一、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不少诗句反映当时黄河中下游的人们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周公旦所著的早期礼制全书《周礼》,对周代初期的官制进行全面描述。据该书记载,为王室服务的天官大冢宰中,与制作和供奉饮食有关的人员就达2332人,分为22种官职,并且书中还出现了“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等饮食的名称。稍后的《礼记》在其《月令篇》、《礼运篇》、《内则篇》等中又有许多有关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的记叙,其中提到周代“八珍”及周代的风味小吃饵(点心),成为中国有关方面的最早记录。 与黄河中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相对应,人们也开始研究和记录长江中下游的饮食文化,如屈原及其弟子的作品总集——《楚辞》中,就有许多作品是歌颂当时楚国的酒与食品,特别是宋玉的《招魂》中提到许多食品和饮料名称,被誉为中国最古的菜谱。在战国末期又出现了专门的烹饪著作——《吕氏春秋·本味篇》,篇中记叙了商汤以厨技擢用伊尹的故事及伊尹说汤的烹饪要诀:“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机,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该烹调理论成为中国以后几千年饮食烹调的理论依据。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便促进国内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的交流,相应地饮食文化研究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追求长寿等道术的流行更进一步促进食疗理论的发展。 在秦汉时期的许多词赋中都大量记叙当时的饮食物品,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枚乘的《七发》、杨雄的《蜀都赋》等。在王褒的《憧约》、史游的《急就篇》及一些字典(杨雄的《方言》、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熙的《释名》)中也提及了当时的饮食文化内容。其中王褒的《憧约》中有“烹荼”、“买茶”的文字,是“荼”发展为“茶”字的最早由来。并且出现了研究食疗的专著,主要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山海经》等,为以后食疗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为世人假托“黄帝”所作。全书24卷,共81篇,是中国较早的医学典籍。该书在《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医学的目的是“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生气通天论》中提出要维持健康,保持长寿就必须调和五味;《汤液醪体论》中提到酒在治疗疾病中的效用;《藏气法事论》中论述了饮食和养生的关系,提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配,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的养生理论,成为后来的中医“三分治疗七分养”的理论依据。此外,《内经》还提供了治疗颜面神经障碍、孕妇胃膈闷胀、消渴病人的口感不适、妇女血枯等病若干具体方剂。

非遗数据库

非遗数据库 29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览 中国篆刻日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10月9日,中国前副总理李岚清篆刻艺术作品展在位于巴黎塞纳河畔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在未来的4周展期内,巴黎观众可通过“中国印·李岚清篆刻艺术展”,观赏中国篆刻艺术,了解中国文化以及这位前国家领导人的艺术情怀。图为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讲解作品。(资料图片) 人民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文松辉)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妈祖信俗、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呼麦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加上此前已入选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木卡姆、蒙古长调4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已有29个项目列入该名录,位居世界第一。 2009年通过的3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009年通过的22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1、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篆刻艺术作品既可以独立欣赏,又在书画作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世界第一中国已有29个项目列入世界"非遗名录" ·中国书法等29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览 ·2、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3、中国书法 ·4、中国剪纸 ·5、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6、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7、端午节 ·8、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9、《格萨(斯)尔》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丰富多彩,各地的特色小吃多种多样,还有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饮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最美好,最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喝足之后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先秦哲学家中最富于悲观色彩的庄子尚且如此。那么积极入世的孔子、孟子、墨子、商鞅、韩非等人就更不待言了。 中国人对付鬼神也像处理人际关系一样,总是通过食物来疏通关系。西洋人悼念亡者一束鲜花就可以了,中国人不成,事死如生,活人吃什么,祭祀死人至少是同待待遇(一般还要高一档)。古代祭祀鬼神都有食物,而且根据鬼神的贵贱亲疏和他企盼的大小决定祭祀食品的丰俭。这完全与老百姓对付骑在他们头上的官吏一样,因此有人说祭祀不过是人对鬼神的贿赂。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满天下.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初时,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孙中山先生的这一论述十分正确,而事实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有识之士莫不诊脉问疾。然而中国餐馆则大异其趣,居然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至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中餐馆。这种强烈的反差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并没有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探讨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又说,“人生在世,吃穿二事”,说的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中国人的饮食历来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 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11月28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表示: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在未来的10年里,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孙家正指出,尽管中国和蒙古国根据本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调民歌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对长调民歌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

冲击。中国方面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国政府积极回 应了中国方面的建议。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工作。孙家正表示,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族民歌分 为长调和短调。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显现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 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 历史渊源 蒙古长调属于蒙古族的音乐,而蒙古族音乐大至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定义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民族民间口述身授、世代相传的无形文化遗产。这种无形文化遗产蕴藏着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历史文化,因此它代表着民族普遍的文化认同和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由于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交通愈加便捷、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等多种因素,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遗产面临更严峻的破坏。为了保存这些文化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合作,在2001年开始了“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申请。当年,包括中国昆曲艺术在内的19个代表作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定。这种申报工作其后每两年进行一次。截至2018年,中国入选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40项,其中最早入选的几批包括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族乌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木卡姆”是伊斯兰音乐中的一个特有名称,含有“曲”、“调”、“古典音乐”之意。木卡姆的分布地区很广,种类繁多。在中亚、西亚、南亚、北非等地区都有木卡姆。相传维吾尔族祖先从渔猎、畜牧时期就创作了在旷野、山涧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这种歌曲后来不断融合、演变发展,形成了组曲──木卡姆。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能完整演唱新疆十二木卡姆的艺人已经屈指可数。1950年代和1970年代之后,新疆自治区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几次大规模收集、整理木卡姆。现在,对新疆十二木卡姆的保护更加强了。 蒙古族长调同样承载着蒙古族的历史。在花香风甜的季节里,蒙古牧民骑上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举目遥望,碧草连天,闲云自飘、牛羊盖野。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充分享受心灵的自由,牧民们的歌声悠长舒缓。有人说蒙古族长调的最大魅力在于它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到2013年为止,中国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如《格萨尔》史诗;表演艺术,如昆曲、古琴;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如端午节;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如中医针灸;传统手工艺,如剪纸;举行文化活动的场所或时间等。 中国政府于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518项保护对象。政府也在逐步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保护”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它包括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考察和清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评定、通过建立数据库等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和保存、对传承人的扶植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弘扬,以及做好传承工作等。

荆州地域文化特色简介

荆州地域文化特色简介 荆州,从五万年前走来;由旧石器时代的一个原始聚落,演进成了今天的现代城市,构建了城市完整的、举世少有的历史发展序列,并孕育出震古烁今的楚文化、色彩斑烂的三国文化、丰富多彩的水文化。 通过文物考古发掘,相继在荆州城周围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2处、新石器时代遗址21处。从遗址中呈现出完整的生活居住面,是我国首次在平原地区发掘的原始居住遗址,填補了我国考古史上一大空白,并具备了从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到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这样完整的发展阶段。 荆州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及夏商文化,为此后的楚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而雄厚的基础。 公元前689年,楚国都城徙郢,称纪郢、南郢、纪南城。楚人都郢而强。经过20代楚王、历时412年的连续不断地开拓、经营,创造了超越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形成了以铜铁治铸、丝织刺绣、漆器制作、玉石琢磨、道家哲学、庄骚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为八大要素的完备体系,堪与雅典媲美。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豪杰争战。荆州由于“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战略地位,成为魏、蜀、吴争夺的焦点。在荆州留下了数以百计的三国遗迹和流传至今的三国故事,形成了荆州独有的三国文化。在荆州多姿多彩的三国文化中,关羽文化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并当之无愧地成为荆州三国文化的核心,是荆州独有的城市名片。 地处在江汉平原腹地的荆州,湖泊星罗棋布,河渠交错纵横。 现存水域面积353.55公顷,占全市总面积25.35%.其中长江在境内流经483公里,并拥有沮漳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东荆河等支流。现存天然湖泊270多个,包括洪湖、长湖、江津湖、北湖、白鹭湖等,水库10余座,水域面积达到了3135平方千米。几千年来,荆州人在与水的相处中,绘成了一幅治水、用水、赏水的历史画卷,构成了荆州水文化的独特内涵。 荆州市荆州城文物管理处

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_3000字

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_3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批准中国珠算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成为中国第30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此前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教科文组织在其网站上介绍说,中国的珠算是一套历史悠久的、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方法。珠算通过传统的口述和自学等方式世代传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并且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而珠算申遗成功之后,相关专家表示说,此举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在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加深对珠算的了解,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 下面,小编将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盘点如下:

2001年 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003年 中国古琴艺术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2005年 1、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我国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调研_邓爱东

我国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 遗产数据库建设调研* 邓爱东 【摘 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够重视、数字化程度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源数据库 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trend,the culture ecology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heritage is impacted more and more.Many traditional crafts are on the edge of disappearance.At present,many public libraries have carried out the protection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more or less,thereexisted some problems,including insufficient emphasis on it,low level of digitalization and lack ofspecialists. Key words:public library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database 1 我国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现状 《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对公共图书馆有明确的表述: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是,加强文化遗产意识,提高对艺术科技成就与创新的鉴赏力;提供接触各种表演艺术文化展示的机会;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支持文化多样性;支持口述传统文化。而且2009年7月文化部社会司在关于开展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中,把公共图书馆是否开展文化共享工程式建设(包括:主办、协办、参与举办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活动)已作为其中之一的评估标准。所以,作为具备公共服务知识机构、制度性质的公共图书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文化共享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的时候,决定了公共图书馆必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保存,为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弘扬、展示和传播提供广阔平台。 笔者于2009年8月通过互联网,以国家图书馆主页上“专题导航”栏目“公共图书馆”链接中的46个公共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或自建馆藏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为对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各级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统计表 类型数量建立非物质文化 遗产资源数据库 地方文献 资源数据库 链接地方文化信息资源 共享工程网站 省图书馆20 11 20 20直辖市馆4 2 4 4单列市馆22 13 22 20合计46 26 46 44所占比例57%100%96% *本文为广东省文化厅基金研究项目“图书馆服务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号GDTK0933)成果之一。

非遗博览园规划思路

国家非遗博览园概念性规划 思路 引言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弥足珍贵。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日益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不断拓展,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 截至2011年11月,我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共有29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在此之前,全世界共有213项代表作名录,其中中国的“非遗”数量占到了13%,位居世界第一。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有7万项。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2012年国家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历史文化发展的“根”,强化保护文化发展“根系”意识,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保护好文化的“根系”,壮大“根系”,带来文化产业的“枝叶”繁茂。而“国家非遗博览园”就好似粗壮的树干。建成后的“国家非遗博览园”将是全国规模最大、涵盖整个非遗文化产业全域性的国际性文化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项目拟选址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九龙山,项目定位为国家非遗保护重点工程、国家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打造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聚集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集散地和国家5A级旅游产业基地。据初步测算,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旅游人次可达1000万,年销售收入过1000亿人民币(含贸易额),安排就业人口约2万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计划于2013年底建成一期,2014年全部完成施工。项目将密切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文化大国,也是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北京作为中国首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非遗重地和经济文化发达的超大都市,在中国、亚太和全世界极具影响力,可以满足建设国家非遗博览园的需要,易于形成文化产业,得到更大的效益。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建设国家非遗博览园,是国家意志的高度体

楚文化研究论集

楚文化研究论集 本帖最后由春秋大义于 2009-8-12 00:42 编辑 《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一集目录 序(顾铁符) 楚文化的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分析(俞伟超) 长沙楚帛书通论(李学勤) 再论湖南楚墓的分期与年代(高至喜) 江淮地区楚文化初论(杨立新) 荆州地区楚文化调查与探索(陈耀钧) 淮阳楚墓论述(曹桂岑) 试论湘西战国时期楚文化的特征(吴铭生、贺刚) 楚文化在湖南的发展过程(黄纲正) 澧水下游楚文化的分期及其相关的两个问题(曹传松) 益阳楚墓辨析(盛定国) 郢爰与战国黄金通货(刘和惠) 楚金币研究(吴兴汉) 楚系铜器略论(刘彬徽) 谈楚车(裴明相) 湖南的战国漆器(周世荣) 试论楚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后德俊) 江汉地区楚式鬲的初步分析(杨权喜) “大子”鼎辨伪(李国梁) 楚国的“士”墓辨析(郭德维) 盛君萦及擂鼓墩二号墓墓主的国别(何浩、宾晖) 马鞍冢楚墓墓主考(马全) 朱家集楚王墓的形制及棺椁制度(李德文) 楚城试探(马世之) 楚郢都寿春考(涂书田) 东陵考释(陈怀荃) 从江苏东周时期遗存看楚文化的东渐(刘兴) 从曲阜两周墓看鲁文化面貌及楚文化对鲁国的影响(王恩田)精美的吴越青铜剑和矛——兼析楚与吴越的关系(陈振裕)试论楚国器铭中所见的府和铸造组织(郝本性) 寿县楚器铭文考释拾零(陈秉新)

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二集【目录】 序——对楚文化总体研究的一点期望.........................................................俞伟超(1)太保玉戈与江汉的开发...........................................................................李学勤(5)试论“滞缓期”的楚国经济..................................................................马世之(11)考古所见楚国铁农具初论.....................................................................郭胜斌(17)楚郢都的制陶手工业...........................................................................杨权喜(30)诗论楚墓出土漆器的产地问题...............................................................陈振裕(44)东周时期楚国的玉器及有关问题............................................................杨立新(57)从安徽繁昌县出土蚁鼻钱铜范来探讨楚“囗”字贝的铸造工艺.....................汪本初(74)楚囗略考..........................................................................................刘彬徽(81)包山2号楚墓用鼎制度的推定......................................................胡雅丽王贱苏(93)安徽楚墓研究....................................................................................吴兴汉(101)湖南晚期楚墓及其历史背景..................................................................何介钧(112)包山2号墓的年代与墓主.....................................................................王红星(125)再谈淅川下寺2号墓的墓主与年代.............................................赵世纲罗桃香(105)舒城九里敦墓主考..............................................................................杨德标(143)楚俑略说..........................................................................................王从礼(151)果品与祭祀——从信阳楚墓出土植物种子遗骸谈起....................................裴明相(164)战国长沙楚城初论..................................................................黄纲正吴铭生(167)湘西北楚城调查与探讨——兼谈有关楚史几个问题....................................曹传松(177)寿春城遗址遥感调查的............................................................丁邦钧李德文(191)楚音乐略说.......................................................................................舒之梅(199)楚国乐器初论....................................................................................谭维四(210)楚国青铜砝码中的数学问题..................................................................后德俊(223)蔡侯墓文化属性试析——兼论楚式青铜器的形成及其外因...........................刘建国(229)略论秦镜及其与楚镜的关系..................................................................高至喜(243)论黄国与黄国青铜器...........................................................................何光岳(260)古文字资料所见楚国官制研究...............................................................罗运环(270)“楚亡中山”辨正..............................................................................何浩(290)“囗郢”辨析....................................................................................黄锡全(311)包山二号墓《卜祀祭祷》竹简的初步研究...................................................彭浩(325)寿县蔡侯墓出土铜器铭文通释...............................................................陈秉新(348)后记 (365)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茶文化 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茶文化 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酒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1]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点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特点:系统性活态性(它包括文物、遗址、建筑群) 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遗址,墓葬,建筑、石刻、石窟、壁画及近现代的不可移动性文物如石窟、可移动性文物如各个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 文化遗产:祖辈创造出来的保留至今的历史遗存。 文化遗产学是一门新兴的职业性学科,涵盖十分广阔,内涵丰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有利于文化传承的的多样性,丰富性。 概念: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传的文化传统表现形式如口头传说叙述,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知识的探索,婚俗节庆礼仪风俗、传统手工技能还包括与上述形式相适应的文化空间。 特性:时间性,空间性,文化性。 文化线路:代表了人类的迁徙与流动:代表了一定地区内国家和地区贱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 意义:促进了文化的思想之间的交流,但是他必须集中在一个与其有历史联系与文化遗产相关联的动态系统性。 产业遗址:农业遗址、工业遗址,商业遗址 文献遗产:世界记忆工程 产生条件:可能性,具有丰富的资源、必要性保护和传承 独特的视野和视角 第一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的探索,告诉我们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深杜挖掘,告诉我们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规律的探索,告诉我们该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组织的形成 第一阶段:20C三十年代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提出并倡导通过国际合作来保护人类的遗产。

第二阶段四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并设立国际资金来保护国际遗产。 第三阶段持续20多年的抢救努比亚遗址的救援和活动是催生世界遗产公约诞生的直接诱因。 2世界遗产公约的诞生 在国际社会拯救阿布辛贝勒神庙活动的影响下对文化遗产的法定保护进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议程上来,世界文化遗产概念也已成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个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国际遗迹和遗产委员会)就保护文化遗产起草了一个公约,同时美国和世界自然遗产联盟合作,对自然遗产保护进行归纳,并提议将自然遗产保护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同一个法律中。 世界遗产的内容: ①却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条件。 ②指出缔约国在确定了潜在遗产方面的责任,以及他们在保护这些遗产时所起的作用。

楚文化浅析

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国先民最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河南新郑),南迁后给楚地带来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向前发展楚文化。 从文化性质来看,楚文明更多地保留了中原姬周文明的特色,同时也吸收了少量蛮夷文化的特点,时间愈晚,自身的风格突现则相对较多,沿着整个楚文明始则模仿,继则变异,终则别创的发展路径前进。 文化起源 编辑 楚文化继承了许多商周文化特点,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举世瞩目,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楚艺术品更是独步海内外,其设计形式和风格充分体现了想象力和审美意识。楚国艺术设计乃至整个楚文化的成熟是在当时特有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追根溯源不能不与先秦时期的历史文明有关。 主要两点 编辑 楚国铜鼎 所谓“文明”,包含多种含义,主要的有两点: 一是指文化的总和,即某一时代或某一地区具有特定性的文化,有时也指某一延续时间长、传播地域广且又有若干分支的总体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明等同于文化。 二是指一个氏族制度已然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一般来说,当一个先进文化达到了:文字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运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有某些进步,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已经发展到足以解决一个复杂社会的秩序,安全和效能等方面的某些问题时,才表明它已进入了文明时期。楚文化最重要的便是编钟。 信仰状况 编辑 楚俗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 楚人认为自己是日神远裔,火神嫡嗣,日火皆为赤色,故而尚赤。楚地广阔,楚人的族源非常复杂,但楚王族是祝融(中国神话中的火神)后裔于史有载,尚赤之俗源远流长。 火神祝融 编辑 祝融,本名重黎,中国上古神话人物,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广东一带亦有尊为南海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尽头,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篇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不但世代相传,还在人和历史、自然的影响互动下,被不断地再创造。目前总共有7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占了22项,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已拥有2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能够反映某地区、某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程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能被世界瞩目,还能被更好地保护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 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名录,从今年开始申报每年举行一次,数量也不再受限制。 一.2001年申报成功 1、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二.2003年申报成功 1、古琴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可以得知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演奏是一种高雅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它成了一种贵族和文人的精英艺术,而不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表演艺术。实际上,古琴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因为它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且位居其首。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 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古琴的演奏有三种基本技巧:散、按、泛。“散”是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泛音),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散、按、泛等不同方法奏出,音色富于变化。 三.2005年申报成功 1、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11月2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我国政府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全票通过,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