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区位置

二、规划类型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年限

五、规划背景

第二章旅游业现状与发展历史回顾

一、“九五”旅游业发展回顾与现状

二、“九五”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第三章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赋存状况

二、旅游资源评价

三、旅游资源开发重点

第四章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二、产业发展原则

三、产业定位

四、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章旅游总体布局和产品开发

一、总体布局构架

二、专项旅游产品开发

三、旅游线路设计与组织

四、旅游区、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时序

第六章旅游市场分析预测和营销策略

一、市场定位与分析

二、国内客源市场预测

三、市场开发对策和措施

第七章旅游设施与旅游商品建设

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三、旅游商品建设

第八章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

一、绿化规划

二、环境保护规划

第九章实现《规划》计划目标的保证条件和政策措施

一、实施政府与大众参与并举的原则

二、理顺旅游景区(点)管理体制

三、拓宽思路、多渠道筹集旅游建设资金

四、加强法制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

五、以人为本,强化人才资源开发,强化旅游教育

六、增强合力,走区域旅游一体化道路

七、利用互联网开发旅游市场

第十章远景目标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区位置

嘉兴市嘉善县,介于北纬,东经之间。处于浙江省东北部,与上海市青浦区、金山区,江苏省吴江市相毗邻。

二、规划类型

本规划为嘉善县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3、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4、《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2000年12月28日)

5、《嘉兴市旅游业管理暂行规定》

6、《嘉兴市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

7、《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3月)

8、《嘉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12)

9、《嘉善县旅游业1998年至2010年发展规划》(1998.7)

10、《嘉善汾湖水上森林度假区总体规划》(1998.12)

11、《浙江银河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8.10)

12、2000年嘉善县统计年鉴

13、国家旅游局令第12号《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10.26)

四、规划年限

近期:2001~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15年及之后

五、规划背景

1. 无论从国际看还是从国内看,发展旅游业都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与工矿业相比较,旅游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在环境与发展两者关系中,旅游业也是众多产业中冲突最少、目标最为接近的产业。从本质上讲,旅游业对环境的要求与依赖性很高,因而旅游业的发展与保护自然并没有根本性的冲突。事实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是城乡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投资环境的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才对这种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和支持。在我国,1998年1999年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旅游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旅游产业地位在国家层次的历史性提升,各级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更加提高。

2. 世界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旅游业成为全球总产出量最大、最富生机的产业,发展空间大。根据WTO预测,2000年到2010年,全球国际旅游收入将保持年均5~8%速率增长。目前,世界旅游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扣除一次出游多个国家和一人多次出国等因素,国际旅游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

3.5%,发展潜力很大。

3. 国家旅游局规划了今后20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和数量指标:即到2020年,把中国发展为世界旅游强国;在数量指标方面,到2020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35~1.45亿人次,为1999年的185%~20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20~750亿美元,为1999年的370%~530%;国内旅游收入1.9~2.7万亿元,为1999年的670%~950%。届时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为1999年的825%。这一规划发展指标体系,提出了一个20年持续倍增计划,在综合性指标——旅游业总收入上明确了20年翻3翻,最终达到8倍的增长。下世纪初将进入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时期。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众多产业中在国际市场上少数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

4. 嘉兴市委、市府领导明确指出: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发展旅游产业装进“脑子”、摆上“桌子”、进入“口子”、压上“担子”、把它作为谋求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发展统计考核体系。并指出:旅游业是嘉兴的希望产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嘉兴、大联合、大旅游、大投入、大发展”的跨世纪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5. 《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在思想观念、运行机制、经济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加快接轨上海发展战略,努力把嘉善建设成为与上海相呼应、与浦东相配套的城郊型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外向型工业生产加工基地和具有水乡特色的田园式休闲度假基地。使嘉善经济更好融入到上海经济区的大环境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局面。”、“加快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6. 出于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强大拉动作用和旅游业发展前景的预测,各地政府都开始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旅游业进行定位,加大了发展旅游业的力度,纷纷投入开发资金,抢占客源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上海周边地区的旅游开发,都瞄准上海客源市场。这种众多“上海后花园”的角逐态势,对嘉善的旅游发展提出了强有力挑战。在一定时期,旅游市场的总量和弹性的变化是不大的,因此,急起直追、参与竞争、抓住市场,刻不容缓。否则会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艰难境地。

第二章旅游业现状与发展历史回顾

一、“九五”旅游业发展回顾与现状

(一) 增强与深化了对旅游业的认识

与全国、全省、全市一样,我县的旅游业也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起步到发展的重要转变。县委、县政府在县党代会、人代会上多次强调发展旅游业。1996年底成立了县旅游局,1997年县府批转了《关于加快发展嘉善旅游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对开发古镇西塘出台了五项优惠政策,这为加快发展我县旅游业奠定了基础。尤其是随着人们对旅游业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旅游业作用的日益明确,全县各级干部与广大群众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 推出与树立了“西塘古镇”的旅游品牌

西塘建镇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历来是一个商业重镇。在1平方公里面积的古镇上,保存有25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水乡风光。镇政府投资1千多万元,进行了市河清淤、古桥修复、长廊修复、老区绿化、老区修复整治五项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1997年3月对外开放、1998年4月成功举办了“98古镇西塘风情游”首届旅游节,接待游客量与日俱增,客源市场迅速外延。据对350名上海市民的随机问卷调查,其中有94人已知道西塘这一旅游点,占调查总人数的27%。说明西塘已打出了品牌,在上海客源市场中已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三) 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随着西塘古镇的对外开放,前来嘉善旅游的游客数迅速增长。1997年接待国内游客仅5652人次,1998年猛增至258377人次,增长45倍。1999年接待国内游客288202人次,比1998年长11%。2000年国内游客预计能突破30万人次。海外游客的接待量增幅也很大,1997年接待海外游客仅16人次,1998年增至598人次,1999年提高到2449人次,2000年预计可达到22000人次。

从四家旅行社的经营情况看,1998年旅行社营业收入482.5万元,1999年营业收入852.1万元,增长56.6%。

据嘉善宾馆与梅园大酒店的统计,1998年两家宾馆的营业收入为2085万元,1999年为2199万元,增长约6%。

西塘镇上原先已濒临倒闭的八珍糕厂,随着旅游业发展已显现生机,去年销售额已达40万元。三年来,古镇上的餐饮店家已从原来的35家增加到80家。

综合景区、宾馆、旅行社的统计表明,1999年嘉善县的旅游业总收入约1.1亿元人民币,占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1.84%。尽管这个比重还很小,但从嘉善县旅游业起步晚的实际情况看,“九五”后期旅游经济的增长是快速的。

预计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年均增长1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比“八五”末提高4个百分点。

(四) 旅游接待能力逐步提高

“九五”期末,全县拥有宾馆、大酒店4家,其中嘉善宾馆拥有标准房、套房、豪华套房计105间;梅园大酒店拥有标准房、套房、豪华套房计101间,并具有可同时接待800人就餐的大型宴会厅。东方大酒店、罗星阁宾馆也是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于一体,档次较高、设施较全、服务项目较高的旅游接待宾馆,共有140多间标准房与套房。此外,具有一定规模与接待能力的各类中小型宾馆、旅馆和招待所有14家。西塘镇的西塘旅社、西塘宾馆、俞园大酒店、鸿泰大酒店均具有一定接待规模。

全县拥有国内旅行社4家(职旅、青旅、银旅、善旅),旅游公司2家,持证导游5名。目前参加运行的小轿车有180辆。

随着沪杭甬高速公路大云收费站的建成,嘉善的可进入性更加提高。东蔡公路桥、陶庄枢纽的建成,又沟通了嘉北地区与上海青浦,江苏吴江的陆路交通。

(五) 旅游资源开发被提上日程

1996年邀请有关专家编制了《西塘镇总体规划》,1997年6月27日嘉善县政府以善政[1997]83号文件批准了该规划,为西塘镇的城镇建设及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

1997年2月,县旅游局制定的工作计划,将西塘古镇开发与拟建丁栅镇沿太浦河银河旅游度假区正式列入工作重点。并于1998年10月编制了《浙江银河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8年12月,对位于原陶庄镇、汾玉乡范围的汾湖进行规划开发,编制了《嘉善汾湖水上森林度假区总体规划》,2000年10月,嘉善县体育运动委员会与陶庄镇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创办“嘉善县水上体育运动中心”。该度假区的这一启动项目,将成为全省最大的水上体育运动中心。

二、“九五”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一) 产业经济总量明显不足

无论是国内外游客的接待量、旅游业收入、游客的逗留天数、旅游的环境容量与社会容量,都明显不足。尽管西塘镇的游客接待量迅速增长,但与周边的古镇相比、差距甚大。例如:1999年苏州周庄镇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22万人次。

1999年,我县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约1.84%,大大低于6.6%的全省平均水平。

(二) 资金投入力度不大

《浙江银河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嘉善汾湖水上森林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完工已超过二年,但启动步履艰难,其中最关键因素还是资金问题。西塘镇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城镇配套设施建设与景点景区建设,但与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相比,差距甚大。由于旅游开发性投入不足,造成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滞后。当然,加大投入力度光依赖财政拨款是困难的,需要多渠道、全方位的筹措资

金。但目前由于缺乏社会资金向旅游业投入的政策性导向,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旅游业的机制尚未形成。

(三) 管理体制不顺

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职权不明、多头领导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地区矛盾还相当尖锐,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加速发展。

(四) 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旅游业的发展竞争也包含对人才的竞争。

目前我县旅游系统的管理型人才、信息类人才、操作型人才都比较缺乏。西塘古镇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已达30万人次,但该景区还没有一位持证导游。星级宾馆的管理与服务质量,都有待旅游专业人才的充实与提高。

(五) 旅游业结构有待完善

据统计,目前景点门票消费在旅游业平均总消费中所占比重过高,而消费弹性大、边际效益高的如购物、娱乐等要素所占比重都过低,即使景区中的景点,规模小、仅具观光功能,故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单一。说明旅游产业中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的行业配套发展还不够合理,旅游产业结构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第三章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赋存状况

据调查、县域内旅游资源有五类17种基本类型。

(一) 水域风光类

1. 风景河段(以大云镇与平湖县界河为代表)

2. 湖泊(以汾湖为代表)

(二) 生物景观类

3. 古树名木(以天凝蒋村有871年树龄的银杏为代表)

(三) 古迹与建筑类

4. 古人类文化遗址(以姚庄大往圩遗址为代表)

5. 历代社会经济文化遗址(以干窑镇土窑、轮窑、隧道窑为代表)

6. 宗教建筑(以陶庄圆觉寺为代表)

7. 园林景观建筑(以魏塘镇慈山为代表)

8. 桥 (以西塘镇卧龙桥为代表)

9. 陵墓和陵园(以嘉善烈士陵园为代表)

10. 墓地(以魏塘镇吴镇墓为代表)

11. 水工建筑(以陶庄镇汾湖穿堤为代表)

12. 农林渔牧场(以丁栅镇六塔鳖有限公司花鳖养殖为代表)

13. 特色城镇与村落(以西塘古镇为代表)

14. 庭院与民居(以魏塘镇钱士升故居为代表)

(四) 消闲求知健身类

15. 科学教育文化设施(以县博物馆为代表)

16. 普通公园(以魏塘镇泗洲公园为代表)

(五) 购物类

17. 地方产品(以嘉善黄酒酿造陈列馆为代表)

二、旅游资源评价

(一) 旅游资源特点评价

1. 资源特色明显

(1) 湖荡星罗棋布,水域浩瀚宽阔,湖岸多姿多态,生态环境优越。

(2) 建镇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西塘古镇,保存有25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街、河、桥、廊等整体格局完好无损。

(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脉平川的鱼米之乡孕育了崇文重教的风尚。历代人才辈出,涌现了一大批画家、高士、文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及政界人物,文化积淀深厚。

2. 开发功能齐全

(1) 北部湖荡,具有水上游乐、休闲娱乐、观光游览等旅游功能的开发,是长江三角洲众多水域中颇有开发潜力的区域之一。

(2) 西塘古镇,虽不及周庄古镇历史悠久(900多年),但西塘的千米长廊和幽深古弄,独具魅力。在格局上,西塘大气;在风格上,西塘又十分朴实。是观尝、休闲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3) 原县五七农场及农场至大云镇之间与平湖县的界河段,生态环境良好,周边又有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和花卉基地。着手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很有前景。

(4) 嘉善素称文化之邦,拥有一批具观尝、历史、文化、社会等价值的旅游资源。在魏塘镇集中展示“名人文化”,提升文化品位,有利于开发具观光、修学、教育类功能的旅游产品。

3. 资源结构合理

上述生态农业、名人文化、水乡古镇、湖荡水域等旅游资源不仅各具规模,且集中分布在南北主轴线上,区间距离均仅半小时车程,结构合理,布局协调。

(二) 旅游资源开发社会背景评价

1. 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已在全县形成共识

《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利用区位优势,面向上海市场,发展特色旅游,把嘉善建成上海市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西塘镇人民政府提出:“以旅游事业为龙头集聚人气,带动西塘镇的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据调查,对西塘旅游事业发展充满信心的百姓由前年的三成提高到如今的八成,这不仅是一个数量的飞跃,更是一种精神的变化。

2. 嘉善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旅游、商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人民生活提前达到小康水平,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49元。资源开发的旅游经济环境(包括交通、水电、邮电通讯、旅游接待设施等)比较优越。

3. 旅游资源容量、社会环境容量、经济环境容量均能基本满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 区位条件优越

汾湖、马斜湖、长白荡均毗邻318国道,走向与318国道一致。南部生态农业资源区,距沪杭甬高速公路大云站仅10分钟车程。沪杭铁路、320国道直接通过魏塘镇。因此,各类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均十分优越。

2. 客源市场潜力大

客源条件有个时空问题。在时间上,除水上游乐活动外,没有明显的淡旺季;在空间上、邻近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客源范围和数量都极为可观。

3. 基础设施完善

开发区的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均较完善,建筑材料等供应也有保障,故资源开发的前期工程量小。

(四) 旅游资源综合定量评价

参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中景观质量评分细则进行资源综合评价。细则分为资源要素价值与景观市场价值两大评价项目,九项评价因子(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规模与丰度、完整性、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影响力、适游期),总分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65分,景观市场价值为35分。各评价因子分四个评价得分档次。最后进行算术平均求得总分。(详见文本说明附表)

据对33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为一级旅游资源的有3项:西塘古镇、汾湖、吴镇墓;45分以上(含45分)为二级旅游资源的有7项:长白荡、马斜湖、汾湖穿堤、大云界河、六塔鳌、大云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白鱼荡;30分以上(含30分)为三级旅游资源的有6项:县烈士陵墓、县博物馆、大往圩遗址,黄酒陈列馆、窑墩、丰钱桥。其余项目得分均小于30分。

三、旅游资源开发重点

据旅游资源综合定量评价结果、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旅游市场需求等因素,西塘古镇、北部水域、以吴镇墓为代表的魏塘镇名人文化、以大云科技农业为代表的生态农业应列为开发重点。

第四章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大嘉兴、大联合、大旅游、大投入、大发展”五大战略的指示,以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推动嘉善县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总目标。充分利用嘉善现有的区位、资源和市场优势;突出“水乡、古镇、生态”的特色;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接轨上海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树立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观念,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全面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努力实现由新的经济增长点向支柱产业升位。

二、产业发展原则

(一) 市场导向原则

旅游的规划、开发、投资应对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充分关注,不是就资源开发资源,坚持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和人才培训三位一体的规划发展思路。

(二) 深化开发原则

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体现文化性的深化,注重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在文化上作文章,在文化上出新。只有文化性的东西才是无可替代的,才有可能达到绝无仅有。

(三) 突出特色原则

地域特色是一个地区有别于其它地区的本质所在,是树立旅游业鲜明形象的基础,是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所在。嘉善县应着重把握“深化西塘开发,做足河湖文章,弘扬地域文化,发展生态经济”,以提高旅游业的整体吸引力。

第五章旅游总体布局和产品开发

一、总体布局构架

按照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根据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结合旅游资源的赋存现状,以“统一规划、合理开发、资源共享”为原则,建立“三区、一中心”,即:

三区:西塘水乡古镇旅游区

浙东北江南水乡水上游乐旅游区

大云生态度假旅游区

一中心:魏塘镇名人文化旅游集散中心

(一) 西塘水乡古镇旅游区

1. 地域范围:以东岳庙、马鸣庵、雁塔禅院、永寿禅院四座古寺庙(庵)遗址构成的四个方位镇标为界的古镇区。

2. 资源特色:“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古镇风情及文化底蕴。

3. 旅游功能:观光游览、休闲购物

4. 开发方向与目标:以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为契机,加大西塘古镇的开发力度,提高西塘古镇的文化品位,树立西塘古镇的品牌地位。

5. 旅游吸引物的综合开发结构与布局:

(1) 分步实施对古镇传统民居的保护、修缮和改造。逐步进行房屋产权置换,整理开发比较完整的传统院落(如石皮弄东西两侧的王宅、冯宅以及枕河人家等),提高景点品位与环境容量。

(2) 明确街区功能定位,引导商业网点设置,形成特色购物小区,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3) 筹建《儒商展示馆》,提升古镇文化品位。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共同发出倡议:“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混乱,必须从孔子学说中汲取智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儒商精神的研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展示馆可分设《徽商在西塘》、《儒商列传》、《现代海外儒商》等展馆。

(4) 开发与拓展名店名铺。如1921年11月6日柳亚子日以继夜、开怀畅饮的乐国酒家;钟介福药店;朱裕大传统茶食;历代著名文人墨客喜欢的“梅花三白”等(在椿作埭街开发沿河休闲饮酒场所)。

(5) 修复县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修复与开发“桐村书屋”、“永寿晨钟”、“枕河人家”、“古弄残灯”、“鱼鹰戏水”等平川新老景点。

(6) 按照县政府“打出以名镇、名馆、名歌(田歌)、名作为代表的文化品牌”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与西塘名镇相匹配,开辟以演唱为主的“田歌荟萃馆”。

(7) 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净空架”工程,改善与提高整体环境质量。

(二) 浙东北水上休闲旅游区

1. 地域范围:陶庄镇、西塘镇、丁栅镇三镇北部水域(包括:汾湖、马斜湖、长白荡、白鱼荡以及连接上述湖荡的河道)

2. 资源特色: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荷花、菱、水上森林、芦苇等),水产养殖(鱼、蟹、鳖、珍珠等),水上游乐,及优良生态环境。

3. 旅游功能:观赏、游乐(含参与采摘等活动)、休闲健身。

4. 开发方向与目标:建成具观赏性、娱乐性的江南水乡野趣浓郁的水上休闲旅游区。

5. 旅游吸引物的综合开发结构与布局:

本旅游区可划分成汾湖、马斜湖、长白荡三个小区。汾湖及附近水域以观光与水上运动为开发重点;马斜湖及附近水域以开发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长白荡及附近水域以观尝与水上游乐为开发重点。根据目前社会经济、行政体制的实际,可按陶庄、西塘、丁栅三镇各自地域,分别对整体布局进行开发与管理,一旦条件成熟,实行强强联合,组建成浙东北水上休闲旅游区推向市场。

(1) 汾湖小区

a. 建设全省最大的水上体育运动中心。

b. 按照《汾湖水上森林度假区总体规划》,在汾湖南岸建设“水上森林”景观。使该区域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中有林、林中有水”,树木浓荫的特色景区。

c. 利用汾湖穿堤营造绿树成荫、繁花如锦的穿堤锦带,成为游客散步、慢跑步、晨练的理想场所。

d. 柳亚子有诗云“安得南征驰捷报,汾湖便是子陵滩”,修复汾湖南侧原有的亚子钓台。

e. 建设“汾湖生态村”和“陶庄民俗文化村”。

f. 开发以品尝“汾湖蟹系列食品”为特色菜肴的品牌产品。

(2) 马斜湖小区

a. 利用大舜北面现有林场(苗圃),改善林相结构,拓展观尝功能。

b. 在马斜湖南侧建设“千亩草坪”,营造“绿草、碧水、蓝天”的大型休闲场所。

c. 开辟“鲁宾逊漂流”岛。

d. 在黄荡或上项荡择地大量种植各类酱果树,引鸟筑巢,构筑纯自然的“百鸟园”。

e. 在马斜湖南部择地构筑“杜鹃花园”、“香樟银杏园”。一是突出县树、县花,体现嘉善县的象征,二是展现西塘人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开始种植杜鹃花的传统。

(3) 长白荡小区

a. 按照《银河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在长白荡、白鱼荡营造“千亩荷塘”、“千亩红菱”、“千亩珍珠”、“千亩芦苇”等水生植物、水产养殖景观。

b. 在渔民村建立“六塔鳖养殖观光”、“打鳖游乐”景区。

c. 开展划船、竞舟、水上自行车、采菱、采珍珠、芦荡迷宫等水上游乐活动。

d. 在白鱼荡建立垂钓俱乐部。

e. 在银水庙附近,养殖既有观尝功能,又有经济效益的驼鸟、孔雀、长毛兔、白鹅等家禽与观尝动物。

f. 品尝“六塔鳖”特色菜肴,购买鳖、蝦、桂鱼等特色水产品。

(三) 大云生态度假旅游区

1. 地域范围:以大云镇原五七农场为中心,包括农场至镇区的与平湖县之间的大云河段,并逐步向大云镇公路两侧的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扩展。

2. 资源特色:野趣浓、生态环境好。

3. 旅游功能:观赏、休闲度假。

4. 开发方向与目标:营造“春色满园、鸟语花香”的优质生态环境,建成以城市白领阶层为主体的假日度假目的地。

5. 旅游吸引物的综合开发结构与布局:

(1) 调整现有农作物结构、培育“桑园”、“瓜果园”、“葡萄园”、“甘蔗园”、“花卉园”、“观赏植物园”等具有吸引力的观光农业。

(2) 开发“大云河”。在现有基础上,加强两岸绿化,营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自然、幽静的十里长廊。

(3) 构建适合度假需求的生活小区和室内外娱乐、休闲场所。

(四) 魏塘名人文化旅游集散中心

1. 地域范围:魏塘镇镇区

2. 资源特色:名人文化、游憩商业、旅游集散地

3. 旅游功能:观光、修学、购物、旅游服务

4. 开发方向与目标:展现“文化之邦”光辉,形成四通八达、优质服务的全县旅游集散地。

5. 旅游吸引物的综合开发结构与布局:

重点建设“一园、一带、一区、二中心”

(1) 一园:利用元代四大画家吴镇的崇高声誉,建设东起花园弄路,西至浦弄,北起陵园路,南止吴镇路的吴镇文化公园,内设佛教文化区:恢复修建嘉善历史名寺——慈云寺、阿育王双塔等寺塔;古迹文化区:恢复嘉善已湮没的部分古迹,即钱士升故居、宾晹门、罗星台、瓶山、柳洲亭、义园等;民俗文化区:建造嘉善民俗民风民情陈列馆,设立民俗景观娱乐项目以及梅花园、竹园等;书画文化区:建造吴镇书画院,形成书画培训基地;休闲购物区:建造文化购物休闲一条街,即艺术工作室,各类文化沙龙、字画店、古玩店、花鸟店、音乐茶吧等。

(2) 一带:建设东起熙春桥、西至卖鱼桥、全长1500余米,绿地面积4万平方米的中山路滨河绿带。成为既有江南水乡风韵、又有时代气息的城市景观带。

(3) 一区:营造以嘉善宾馆、东方大厦为中心的游憩商务区。游憩商务区(RBD)的建设,已日益被城市规划者所重视。形成一个旅游娱乐设施、零售商店、文化性景点、文化性经营点相互揉合的区域。区域内除宾馆、商场、娱乐设施之外,其他还包括如精品店、艺术工作室、文艺沙龙、艺术画廊、夜总会、风味酒吧、演艺场馆、公共休憩广场等单体吸引特点。

通过对这些吸引物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商业、休闲、文化娱乐吸引物点间的互动和共轭效应。

(4) 二中心:

A、嘉善文化艺术中心:

a. 内容与项目:

《美术馆》:以吴镇、姚缓等著名画家为代表。全县历代共有162名书画家为《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书画家大辞典》所收录。

《民间艺术馆》:包括民间美术、微楷、烙画、根雕等艺术精品。如现代工艺美术大师朱念慈首创的“真金微楷万字扇”,在世界博览会上引起轰动;孙波等人的根雕艺术创作,上海和省内电视台先后作过报导。

《孙道临电影艺术馆》:集中展示孙道临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艺术精品。

b. 场所选择:

以花园路为中心,与梅花庵相匹配,是最理想选择。

B、嘉善旅游集散中心:

a. 内容与项目:

旅游交通、票务、出境旅游、嘉兴各市县及其他地区旅游点的代办业务、旅游咨询等一条龙优质服务项目。

b. 场所选择:

拟建中的高速客运汽车站附近、暂先可在邻近火车站地区筹设。

二、专项旅游产品开发

“十五”期间,重点开发下列产品:

(一) 古镇风情游(既可单独搞,也可跟周庄、乌镇联姻)

(二) 湖荡生态观光游

(三) 湖荡水域游乐、竞技游

(四) 特色佳肴品尝游(以汾湖蟹、六塔鳖系列菜肴为主体)

(五) 美术鉴尝修学游

(六) 孙道临电影艺术鉴尝游

(七) “大云河”鸳鸯游

(八) 生态农业观光游

(九) 假日休闲度假游

(十) 古镇、水乡摄影绘画艺术创作游

(十一) 减肥健身游(注:已风靡欧美各国的水上自行车运动,连续骑半小时,可减掉273卡路里热量。消耗的脂肪与滑水、溜冰等运动同样多。)

三、旅游线路设计与组织

(一) 一日游

1. 魏塘——西塘

2. 西塘——水上游乐区

3. 青浦大观园——水上游乐区

4. 青浦大观园——西塘

5. 魏塘——大云“界河”

6. 大云“界河”——科技农业示范基地

7. 西塘——乌镇

8. 嘉兴南湖——西塘

(二) 二日或多日游

1. 一日游旅游路线旅游产品组合

2. 大云生态旅游度假区度假

3. 与嘉兴各市县旅游区旅游产品相组合

嘉善——嘉兴、平湖、海盐、海宁、桐乡

四、旅游区、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时序

(一) “十五”前三年(2001~2003年)

1. 编制西塘古镇旅游规划并实施,深度开发现有景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2. 编制大云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并实施,先构筑生态环境、争取到2002年国庆节初步建成试开放。

3. 在《汾湖水上森林度假区总体规划》、《银河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北部三镇的主体水域进行结构性整体布局调整。当今可把“嘉善县水上体育运动中心”、“渔民村江南花鳖”作为启动项目,争取2003年建成开放

4. 建成魏塘镇旅游集散中心。

(二) “十五”后二年(2004~2005年)

1. 建成西塘古镇的“儒商展示馆”、购物特色街市,修复与开发“东岳庙”、“桐村书屋”等新老景点。

2. 建成“浙东北江南水乡水上游乐旅游区”。

3. 大云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生活设施、娱乐设施全部建成。

4. 建成嘉善文化中心。

(三) 2006~2010年

1. 建成魏塘镇中山路滨河绿带及游憩商业区。

2. 水上游乐旅游区开辟“水底探游”、“潜水”等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3. 不论申报成功与否,均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标准的高度制定与落实保护古镇的措施。

4. 全面提高大云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充实、更新生活设施与娱乐设施。

第六章旅游市场分析、预测和营销策略

随着各地区经济的增长、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对旅游业认识的提高,客源的时间、空间变化将更显著。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的分析与预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滞后性。

一、市场定位与分析

(一) 国内目标市场

本县旅游业发展的国内游客目标市场定位于上海市、杭州市、嘉兴市、苏锡常地区。十五期间把宁波市定为潜在目标市场。

1. 上海市

(1) 上海市是我国最主要客源输出地之一。据调查统计,1997年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为63.7%,旅游频度为1.3次/人。

(2) 据上海市统计局最新统计,2000年全市人均GDP达到3456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已达到4180美元,成为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第一个跃上人均4000美元新台阶的省级地区。上海人均GDP已超过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平均水平,跨入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的行列。随着市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市民的旅游强度与旅游频度还在不断增长。

(3) 嘉善距上海不到一小时车程,是上海市民进入浙江省的第一站。根据上海市将努力构筑特大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城镇体系的规划,在“十五”期间,重点发展“一城九镇”,这一城就是毗邻嘉善的松江城。到2005年,“一城九镇”开发建设将初具雏形。随着“松江城”的壮大与发展,实际上更缩短了嘉善与上海的距离,会给嘉善提供更多的客源。

(4) 去年国庆节西塘镇游客抽样调查,上海游客占了33.89%。表明嘉善县旅游业客源市场已在上海占有一定份额。

2. 杭州市

(1) 杭州是个省会大城市,总人口已超过600万。沪杭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嘉善至杭州的车程也仅一个小时。

(2) 据《新生代市场监测》调查统计,2000年第四季度城市居民外出旅游的比例,杭州市仅次于昆明,居第二位,远高于上海。从旅游动机分析,近40%的城市居民外出旅游是为了度假,说明休闲度假已成为杭州市民的一个消费热点。

部分城市(2000年第四季度)外出旅行比例%

(3) 据浙江省城调队2000年11月初公布的调查报告,“九五”时期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3%,扣除物价因素,平均每年实际增长5.4%,而杭州市居民平均每年实际增长达到6.8%左右,衡量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也已下降到40.3%。经济实力显著增长。

(4) 99省旅游工作会议指出:“要从单纯重视吸引外省客源的思路、转移到既要重视吸引外省客源,又要重视吸引本省客源的观念上来,要大力开展浙江人游浙江的活动。各市(地)之间要做到优势互补、客源互送、利益共享。”随着浙江人游浙江活动的深入开展,杭州市民来嘉善的态势会不断增长。

3. 苏锡常地区

(1) 江苏省以全国1/100的土地,养活了全国1/2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10的产值,使全省7200多万人率先进入小康。2000年全省GDP首先突破1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1400多美元,经济增幅居全国之最。其中苏、锡、常地区经济增幅最大。1999年苏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592元/人,无锡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294元/人(杭州市为19961元/人;嘉兴市为14297元/人)。

(2) 据国内外专家预测:到21世纪初期,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将成为继伦敦、巴黎、芝加哥、纽约、东京之后的第6个世界级城市群。在这个城市群中,苏锡常将占有其特有的区位优势而加速发展,并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客源输出地。

(3) 随着“乍嘉苏”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苏锡常地区与嘉善更为贴近。

4. 嘉兴市

(1) 任何旅游景区(点),本地区游客始终是总量大、回头率高的一支主体力量。去年国庆节西塘镇接待游客中,本地客源占了34.84%。

(2) 2000年嘉兴市人均GDP达1900美元以上,提前实现了小康目标。计划到2005年,全市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以上,有一半的县(市、区)基本实现现代化。居民已有足够的出游经济条件。

5. 宁波市

(1) 1999年宁波市国内生产总值1042亿元,居全国所有城市的第13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6位,经济总量占浙江省的五分之一。

(2) 据《1995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全国36个主要城市居民国内旅游的出游频度,宁波位居前列。说明宁波市民不仅经济实力强,而且旅游意识也很强。

(3) 筹建中的杭州湾交通通道,选址在海盐海塘乡与慈溪庵东镇之间,它从海上拉出一条直线,使沪甬之间的高速公路距离从现在的300多公里缩短到170公里左右,形成沪、杭、甬之间的两小时交通“金三角”区。这是浙江省实施“发展大交通、建设大浙江”的新世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使嘉善的区位,优势更上一个台阶,届时宁波必将成为嘉善旅游客源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

(二) 海外市场

由于嘉善旅游业刚起步、海外市场份额还很小。但从西塘镇历年游客数统计数据表明,海外游客的增幅很大。从地区分布看,港、澳、台居多,欧美国家次之。从旅游方式看,除少数在上海工作的人员由亲友或翻译等陪同自助旅游外,绝大多数是纳入由上海、苏州等地旅行社组团游览日程与计划。因此,嘉善旅游业海外市场的拓展,在“十五”时期,主要还得依附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涉外旅行社。

二、国内客源市场预测

由于旅游业起步晚,又缺乏基础资料积累,无法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预测,只能参照周边旅游区、点情况作概要预测。

(一) 上海市

按上海市区居民出游强度、频度统一计算,上海市区居民出游的数量每年可达761万人次。据历年统计,上海市民出游浙江省与出游江苏省之间的比例为6:1。说明浙江山水是上海市民出游的首选目的地。

2000年,到浙江湖州市的上海游客超过90万人次,占上海年出游总人次的11.83%。安吉县共接待国内游客102万人次,其中上海游客占62%,为63万人次。这两组数据表明,随着嘉善县四个旅游区的建成,每年吸引上海市民出游总人次中的8~10%,即61万人次至76万人次是有可能的。

(二) 杭州市

对杭州市以全国平均出游率52.4%(市区居民)和14.2%(农村居民)估算,杭州市每年出游人数达170万人。若争取其中6~8%的出游者来嘉善,则每年可达10.23万~13.6万人次。(二) 苏锡常地区

苏锡常地区有1321.49万人,几乎与上海相当。其中市、镇人口为370.57万人,占三市总人口的28.04%;乡村人口950.72万,占三市总人口的71.96%。

据1997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全国城镇居民出游率为23.1%。鉴于苏锡常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故其出游率按30%计,即高出全国约7个百分点,这样,本地区城镇居民中有111万潜在客源。

据北京市、上海市郊区农民的抽样调查,农村人口出游率分别达到11.7%和14.2%。如按低数即北京市的11.7%计算,苏锡常地区农村人口中,也有着111万潜在客源。

两者合计,苏锡常地区的客源输出量为222万人。若争取其中5%的出游者来嘉善,则每年可达11.1万人次。

(四) 嘉兴市

1999年年末总人口330.1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76.18万。若同样按上述30%和11.7%的出游率计算,则本市每年出游总数达55.1人次。其中绝大多数出游者会参与本地区的旅游景点。

除上述目标市场游客外,每年还均有一定比例的机会市场客源。如每年入住嘉善的进行各种劳务、商务、公务活动的流动人口就达35万人。

三、市场开发对策和措施

(一) 旅游形象策划

整体形象是旅游业的生命,也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力量所在。一个良好的、个性鲜明的整体形象,可以形成较为持久的吸引力。

1. 旅游形象

(1) 区域整体形象——“野趣浓郁的水乡风情”、“都市里的大自然”

(2) 旅游区主体形象——“历史古镇,好水好景”

“江南古镇西塘,尽收水乡风光”

“拱桥长廊、浣女古坊,驻足西塘、神怡心旷”

(3) 类别形象——“文化之邦—嘉善”

“历史文化名镇—西塘”

“江南水乡中的百湖群”

“原汁原味生态度假地”

2. 形象策划

(1) 行为识别系统策划:

A. 每年举办一次“西塘艺术节”(艺术主题可每年变换,包括美术、电影、民歌、花卉、摄影、民间艺术、古建筑鉴尝等)

B. 充分展现淳朴民风的情感服务

(2) 视觉识别系统策划:

其核心是标志、标志色、标识字、标识物等内容的策划与设计。造成统一的视觉效果,强化形象的识别。

A、标志

a. 修复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泗洲塔;

b. 沪杭高速公路大云站附近塑造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大型雕塑,以示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B、标志色:蓝色和绿色

(蓝色体现水乡、绿色体现回归自然)

C、标识物:

a. 各旅游区都要大力培育县树(香樟、银杏)、县花(杜鹃)

b. 公交车、出租车、游船、旅游宣传品、旅游商店包装、工作人员名片等都使用统一标识物。

(二) 客源市场细分

旅游市场的发育逐步走向细分化,主要体现为需求的个性化和旅游产品的定制化。

1. 大云生态旅游度假区

以目标市场中的白领阶层、中高级知识分子、公务员为主体,实施个人休闲、家庭度假、会议旅游、奖励旅游并举的宗旨。

2. 浙东北江南水乡水上游乐旅游区

以中青年群体为主体。策略大中小学生的夏令营、城市女青年的减肥健身、各行业中青年的水上竞技、情侣芦荡悄悄游、穿堤漫游等各具特色的能细分中青年市场的活动项目。并兼顾各年龄段游客佳肴品尝、生态观赏的旅游需求。

3. 西塘古镇旅游区

以观光、休闲、购物为特色,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吸引各类游客。吸引相关专业的大中学校师生,开发“素描写生”、“摄影”等休学旅游项目。纳入上海、苏州等地国际旅行社的组团游览路线计划,有针对性地向海外驻沪商务人员宣传促销,争取海外客源。

4. 魏塘名人文化旅游集散中心

利用旅游服务设施(宾馆、娱乐场所等)、游憩商业中心的优势,开发会议旅游、奖励旅游、家庭旅游为主体的项目。

(三) 营销策略

1. 实行市、区、县区域联手,旅游部门与经贸、文化、宣传、外事、公安等部门合作,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政企配合。

2. 细水长流的日常促销与高潮迭起、重点突破相结合;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与信息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相结合。

3. 制定和实施“以优质取胜”、“以服务取胜”的战略方针。

4. 研究市场发展趋势、超前更新旅游产品,以“新、特”制胜。

5. 实施专业化经营。每个饭店要针对某一个或两个细分市场来从设施、服务与管理上建立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与营销网络。

6. 以节庆活动延长与调节旅游淡旺季。

7. 加大宣传促销投资力度。

8. 关注上海240万人的“银发市场”,以减免门票等促销手段扩展老年市场,从而也提高与扩展嘉善知名度。

第七章旅游设施与旅游商品建设

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一) 电力、电信设施规划

目前,嘉善县以至嘉兴全市电力供应紧缺。但根据嘉兴市电力部门规划,“十五”时期,将新建500千伏王店变电所1座;新建220千伏变电所4座,改造扩建4座;新建110千伏变电所27座、改扩建17座。届时,嘉兴电网将从根本上改变嘉兴既无大电源,又处浙江电网末端的现状,一跃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电力基地。形成一个以嘉兴发电厂、秦山核电基地为支撑,以500千伏王店变电所为依托,以220千伏为骨干网架及各县(市)以110千伏为主网格的现代化电网。全县实现供电N-1准则,用电水平力争接近目前发展国家的水平。

近期建成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使电信业的建设规模、技术和服务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进一步扩建局房,扩大交换机容量,近期全县总容量达到31万门,主线普及率达到30%。

(二) 道路与交通规划

建设中的平湖——里黎一级公路,横穿县域南北。建成后构成以320国道,沪杭铁路线、沪杭高速公路为横线,平黎一级公路为纵轴的“丰”字型交通框架,这不仅构成了县域四个旅游区的交通网络,而且与318国道一起,连通了上海、杭州等客源目标市场。

除建设好平黎公路(嘉善段)外,近期还需拓宽改造杨庙—俞汇公路,加快云通公路、姚俞公路和善大公路等县乡公路的建设,基本构成完整的县域公路网络,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此外还应:

1. 规划建设大舜经鸦鹊、四吕、至陶庄湖滨的公路;

2. 扩建陶庄至湖滨、陶庄至芦墟的公路,并提高路面等级;

3. 扩建和提高丁栅至太浦河桥公路的路面等级,开通丁栅至青浦莲盛的公路交通;

4. 钱家甸与青浦金泽镇之间构建水上交通,成为《浙东北江南水乡水上游乐旅游区》与318国道最佳连结点。

5. 建设好西塘镇汽车站与停车场。

(三) 给、排水规划

1. 本县的水资源量在水质能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都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但目前地面水体污染严重,生活用水以深井水为主。随着水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地面水质日益得到改善,生活用水将直接选用地面水,供水不存在困难。

2. 合理规划与保护陆斜塘水源区,把魏塘镇自来水厂供水规模扩大到10万m3/d。西塘镇自来水厂扩大到日取水能力2.5万顿规模。另两个旅游区的供水规模,由详规制定。

3. 严格控制生活污水直排自然河道的状况,分别在魏塘镇建日处理能力3万吨/日、西塘镇建日处理能力1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

4. 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应统一纳入嘉兴市污水排海处理工程,污水干管布置与嘉兴市污水排海工程相衔接。

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一)宾馆与餐饮业

1. “十五”时期,魏塘镇配套审批建设三星级和四星级酒店各一家,形成“够规模、上档次”的住房条件。提升嘉善宾馆、梅园大酒店、东方大酒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真正建成二星级或三星级的星级宾馆。把罗星阁宾馆建成“设施一般,操作规范、服务上线”的一星级或二星级宾馆。并营造1家大型娱乐总汇,提高旅游者娱乐消费比重。

魏塘镇十五期间星级宾馆规划规模

2. 西塘镇建设一家三星级宾馆,床位数120~140个。并改善西塘旅社的硬件,提升西塘旅社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 丁栅镇渔民村、陶庄镇湖滨、大云镇均宜建设星级宾馆。陶庄镇湖滨可建二星级宾馆、床位数120~140个;丁栅、大云均可建一星或二星级宾馆,床位数各控制在60~80个左右。

4. 争取尽快形成适应不同消费层次,有广泛选择性、价廉物美又富有特色的旅游餐饮体系。

(二) 旅行社

现有六家旅行社,规模小、人员少、竞争力弱,难以适应“大市场、强竞争、高风险”的势态。应引导旅行社向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经营转变。

三、旅游商品建设

(一) 旅游商品开发原则

1. 顺应欣尝与实用并重为主的原则,走系列化、特色化、综合化道路。

2. 在小、巧、特、廉上下功夫,注意体量、价格等综合因素。

3. 对现有土特产品进行提炼与深加工,既保留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要求。

(二) 嘉善旅游商品开发重点

1. 水产品系列:汾湖蟹、六塔鳖、鳜鱼。

2. 酒类系列:嘉善黄酒、保健型黄酒、八年陈嘉善、三年(五年)陈花雕、汾湖元红、善酿礼酒等。

3. 旅游食品系列:八珍糕、粉蒸肉、云片糕、雪菜、大头菜、腌菜心、豆腐干。

4. 土特产品系列:蘑菇、菱、珍珠。

5. 旅游工艺品系列:蓝印花布、草编扇子、绣花鞋、剪纸、农民画、盒装砖雕、特色钮扣。

6. 旅游纪念品系列:小甲鱼(4~5克,回家饲养)、甲鱼蛋(回家孵化),烘制土、瓷纪念品。第八章绿化与环境保护规划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课件(doc 72页)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行唐县牛王寨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该景区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范围 本次牛王寨景区的规划范围为:东至寺庄村,西连牛下口、程家庄村,北至王下口村,南与邢家庄村相连。总规划面积为6.20平方公里。 三、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二)部门规章、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报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第12号令发

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F D5-200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机动车辆允许噪音标准GB1495-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UDC613.3GB 5749-85》 ?《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91》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三)相关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河北省旅游条例》(2004)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 ?《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 ?《行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 ?《行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 ?《行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行唐县志》 ?行唐县旅游与文史资料 ?牛王寨旅游开发相关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 四、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为本,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依托本规划区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独特性为卖点,“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本规划区旅游

江西省崇义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江西省崇义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 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的赣、粤、湘三省交界处,这里山清水秀,林竹茂密,民风民俗奇特纯朴,是一片绿色的净土。进入新世纪,崇义县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和旅游兴县的战略。应崇义县委、县政府之邀,中国旅游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与崇义县旅游局共同编制《崇义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组包括旅游发展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所和北京三维诚信策划公司三家设计单位。崇义县旅游局提供全方位的配合,并且参与规划方案的编制研究,崇义县有关部门对规划编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2004年1月规划组首次到崇义县进行实地考查,搜集资料,根据实地情况编制旅游规划。此后又多次征求当地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并于当年8月进行补充考察,完成评审稿。2005年4月30日,在崇义县阳岭通过专家评审(评审意见附后)。根据专家意见作相应修改后,现将规划文本提交崇义县政府。 一.规划原则 1.旅游规划与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相协调,同步发展,充分发挥其拉动其他行业发展的作用。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期发展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3.加强政府引导,强调旅游业综合性、关联性的特点,以政府的力量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开发旅游业; 4.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发旅游产品,形成本地区的特色。 5.综合部署、有序开发,兼顾近、中、远期各阶段的发展,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二.规划目标 为崇义县人民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指导未来15年旅游业发展提供一套切实

可行的方案。在保护当地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扩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就业人数,保证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近一步带动全县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本规划直接目标是制定系统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和近期行动计划。规划编制指导思想是以竹文化为主题,以山水生态环境为依托,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竹乡·绿谷品牌,建成江西省生态养生第一县。 三.规划期限 为保证与崇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以及《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将规划期限定为2005年—2020年。 近期:2005年—2010年为重点建设期 中期:2011年—2015年为快速发展期 远期:2016年—2020年为全面提升期 四.规划范围 崇义县域所辖18个乡镇,154个行政村,人口19.6万,总面积2206.27平方公里。 五.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5年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5年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

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006年,巅峰智业受三亚旅游产业发展局委托对三亚市进行旅游发展规划。 项目涵盖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丰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度假天堂”,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中国度假旅游的金字塔尖”。重点规划三亚市1919平方公里行政区域范围,统筹规划“大三亚旅游圈”的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概要规划“琼南国际旅游度假协作区”的万宁市、五指山市。项目核心资源包含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被誉为三亚五大要素资源。

着重盘点三亚旅游资源,盘活存量资产,聚合内聚能量,努力迎合——激发——引导市场需求,构建三亚旅游吸引物体系,以及相关的产业配套支撑,总体营建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目的地。根据三亚的品牌诉求,针对不同市场层面,设计三亚的旅游形象体系,多维度地营销三亚。高标准地设计三亚的旅游管治和服务体系,使高质度假休闲旅游和品质服务达到最佳的结合。 总体将三亚打造成为一个国际一流水准的,集度假、观光、节会、康体等于一体的,融“山、海、城、田、岛、泉、林、园”于一身的具有鲜明热带海洋文化特色的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益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度假天堂。

发展定位于“美丽三亚·度假天堂”。核心创意包括动态资源观:在“新资源观”指导下,对关系到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各类显性资源、隐性资源进行盘存梳理,同时对资源在未来的演变及其现实价值、市场吸引力、开发难易度、投资开发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与评估;核心竞争力模型:深度导入国家竞争力模型分析理论,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和IMD模型分析,创造性提出“旅游地核心竞争力模型分析”理论研究影响三亚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成长的因素。 在充分研究我国旅游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三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海南对三亚旅游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本次规划将采用“三维规划”的概念模式。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南通市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尽快把南通建成旅游整体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旅游强市,依照《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旅游规划通则》,编制《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南通市旅游发展宏观指导性文件,辖区内各区、县(市)和旅游区在编制旅游发展或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时,原则上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 第二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南通市行政区域所辖范围,包括南通市区(港闸区、崇川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县,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6~2020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发展阶段。近期:2006~2010年,为重点突破期;中期:2011~2015年,为全面提升期;远期:2016~2020年,为持续(成熟)发展期。 —1 —

第四条规划依据 1.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5;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003;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4.《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 5.《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5; 6.《江苏省沿江旅游发展规划》2005; 7.《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修订)2005; 8.《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 9.《南通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2002; 10.《南通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5。 第五条规划原则 注重效益,重点推进原则;市场导向,持续发展原则;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原则;系统整合,创新经营原则;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原则;适度超前,运作可行原则。 —2 —

紫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紫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从2009年2月开始策划,2010年7月18日由市旅游局组织进行了终期评审,《紫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汉江洞河水上风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紫阳城及真人宫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中国富硒茶观光园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三个重要节点开发规划通过审定,2010年8月19日正式批复,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9月13日正式行文报告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定。调研组经过调研以及对《规划》编制过程和内容进行座谈了解后,认为: (一)项目概况。积石峡片区工程是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子项目之一,位于民和县境内,工程涉及官亭镇和中川乡(官亭镇11村、中川乡12村)。项目区土地面积10.66万亩,其中不动工面积4.18万亩,项目建设规模6.48万亩,新增水浇地1.01万亩,新增耕地8912亩,整理后的耕地皆为高标准农田。工程总投资21163.89万元。新建支渠12条(自流支渠9条,提灌支渠3条),总长30.3km,提灌站3座。斗渠595条,长419.6km,斗门445座。建设田间道路125.9km,生产道路186.4km。省水利厅承担积石峡北干渠工程,干渠长16.8km,设计引水流量为4.19m3/s。

(二)项目进展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旅游产业近年来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但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效益还不好,尚未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成为支柱产业还有待时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旅游意识较为淡薄,对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发展旅游业与全县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旅游业促进投资环境改善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发富硒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意义认识不是很到位。旅游业发展在机构设置、政策投入、规划实施上存在差距和不足。 二是工作机制不健全。旅游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县上虽已成立了强大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在操作层面还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和推进机制,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组织工作机构,由于观念不一、认识不一、重视程度不一等因素,没有形成推进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服务体系不完善。由于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未能及时出台,严重影响了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通往景区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旅游

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

阳山文化地质生态休闲景区总体规划批 本次规划范围西起大阳山,东至狮子山,北起锡陆公路-阳中路,南至桃源路,总面积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为以阳山水蜜桃产业为依托,以大阳山为空间载体,以阳山桃文化生态观光园为核心,以生态山水、田园风光、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都市农业中心核。 规划以中国园林拓扑向心的传统布局结构,依山抱湖安排各功能区块;功能分区主要为自然山体景区、宾馆区、商业街区、企业家会所、农家乐、旅游度假区、生态社区、桃园社区、生态桃林观赏区等;主要用地为旅游设施用地、生态观光园用地、居住用地、公建配套用地等。

宗教遗产文化的开发——以空相寺禅宗文化开发为例 文化往往是一个景区的灵魂所在,因此也就成为了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

中要塑造的一个核心所在。我们在对于这些拥有这核心文化的进去在开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于这一核心文化的打造,在这一过程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就成为一种可行的开发思路。 本文将以空相寺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对于禅宗文化的塑造为例,对“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这样一种开发思路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背景介绍 空相寺古称定林寺,俗称西山寺。因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李村乡境内熊耳山下,故又称熊耳寺,空相寺建于东汉永平年间,是我国建筑时间较早的寺院之一,素有“陕郡之圣地,天下之名蓝”的美誉。公元526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被后人尊为“禅宗初祖”。公元535年,初祖又来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次年在此圆寂,终年150岁。公元538年,众僧徒为纪念达摩初祖,又建造了达摩造像碑。寺院历代都有维护和扩修,但是,寺内大部分建筑,自抗日战争以来,或毁于战火,或人为破坏,寺院原貌已荡然无存。 目前空相寺的建造主要是在1994年由释永信大和尚力促恢复空相寺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之后逐渐恢复建设的,目前已经完成山门殿、接迎殿、达摩殿、达摩墓的修建。 二、文脉研究 笔者认为对于景区核心文化的一个文脉分析正是文化开发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的一个必由之路。依靠对于这种文化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景区开发中始终把握住景区核心文化的真实性,同时在这样一个文脉追寻、梳理、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将文化进行有效扩展、剔除糟粕。 一种核心文化往往涵盖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如果对其全部进行开发设计,反而适得其反不能够把握住文化的精髓,通过文脉研究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把握住景区核心文化的关键所在,在这些关键点上“顺藤摸瓜”最终挖掘出最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文化特征。 在对空相寺禅宗文化文脉研究中,我们梳理出以下几个关键点所在:

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策划方案 第一章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 一、白云区概况 白云区是广州市10个城区之一,因其境内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而得名。位于广州市城区的北部,东邻增城区市,西界南海市,南连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等4个城区,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市。全区面积1042.7平方公里,200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4万,流动人口约90万,行政区辖12个镇,15条行政街。 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8度,年均降雨量为1655毫米,境内兼具有多种地貌,东部和东北是丘陵地区,有广州市(原八区)最高峰帽峰山(海拔534.7米)和著名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山丘坡度平缓,林木茂盛,果树如海,大小水库山塘遍布,湖光山色。风景宜人。中部为广花平原,西部是珠江水系,河网交织,珠江西航道,巴江河及流溪河流经境内,既得灌溉之便,更得航运之利,其中流溪河更是广州市民主要的饮水源。 改革开放以来,白云区凭借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0年,全区GDP127.53亿元人民币,比1995年翻了一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营从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向龙头带动的集约经营转变,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新一代企业群体逐步成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各类商贸专业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行业兴旺发达,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目前,全区三大产业比例为16:38:46。 二、旅游发展评价 (一)现状评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全国和广州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白云区立足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宽广的地域空间和组合良好的旅游资源等优势,积极开拓旅游业务,建设酒店宾馆,开发景区,拓展旅游市场,走上了旅游发展之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九五"时期的大发展,白云区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旅游产业体系,进入初步发展到加速发展的转变时期。 1、旅游接待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20多年的奋斗,白云区旅游业已经初步形成产业体系。标志是旅游接待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要素逐步发育。到2000年底,全区共有住宿设施195家,客房11000间,床位22000张,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酒店80座,其中星级酒店15家。旅游餐饮方面,随着经济及广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内餐饮资源得到利用,现有各类酒家、餐馆网点2000家,较具规模和档次的60家,其中定点餐馆4家,近年形成的新广从公路饮食长廊最具特色,该区域聚集了20多家上规模上档次的特色餐馆,成为"食在广州"的旅游强势产品的组成部分。旅游购物方面,随着广清路综合批发市场、黄石路汽车汽配市场、梓元岗皮具市场、机场路化妆品市场等商业街和专业批发市场的建成,日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消费市场。以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方乐园和广州新体育馆、白云山风景区为代表的众多游乐场所,可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娱乐要求.目前,全区"行、游、住、吃、购、娱"旅游六要素基本配套,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2、各类旅游资源得到初步利用和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正在从观光产品为主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生态相结合过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白云区逐步开发了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方乐园、萝岗香雪公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和游乐场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观光、游乐和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系列。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也得到-定发展,并成为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特色旅游产品,亲亲农庄,广州绿田野生态教育中心、明兴农业基地、广州水果世界等,经过包装和推介,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具有白云区特色的山野蔬菜和田园风味等也逐渐发展成为吸引广州市民及四方游客的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模板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 体规划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 未知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056 更新时间: 07 规划总论 一、规划功能与性质 为促进山东省广饶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广饶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带动全县第三产业及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创立节约型和谐社会, 促使广饶县成为中国文化旅游先进地区, 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为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发展规划, 作为广饶县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山东省内旅游市场及各类专营市场为依托, 以打造孙武文化体验旅游品牌为核心, 以开发孙武湖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为关键, 以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 以营造全县旅游综合环境为支撑, 大力挖掘文化及产业旅游资源。 ”面向大市场、开发大旅游、发展大产业”, 将广饶旅游业发展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引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主导地方形象塑造的绿色节约型产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

绿色节约型产业。把广饶县建设成为拥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全国著名的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基本任务 广饶具有旅游区位、地脉和文脉优势, 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良好的生态背景, 拥有”孙武故里”这一独特突出资源和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民俗风情。本规划的基本任务, 就是要回答这样的命题: 如何发挥广饶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特别是挖掘与发挥”孙武故里”的资源优势, 在旅游业刚刚起步的广饶县, 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 促进广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广饶资源本底条件较薄弱, 自然类旅游资源稀少, 人文类旅游资源较丰富, 非物质旅游资源较丰富。 一、旅游资源构成分析 五级旅游资源1个( 孙武) , 四级旅游资源2处( 刘集支部旧址、吕剧) , 三级旅游资源6处, 二级旅游资源15处, 一级旅游资源10处。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拥有高品位旅游资源, 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文脉深厚, 唯一性强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yumia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011 更新时间:2008 年05月22日 以浪漫和时尚打造都市旅游创新驱动力 一、多维视角剖析大连 从区位角度看:大连是辽东半岛的龙头、东北的窗口、京津的门户、东北亚的重要节点,将在打造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加速环渤海区域联合、促进东北亚国际旅游圈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市场角度看:大连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毗邻的韩、日、俄是目前中国前三位入境旅游客源国,潜在入境客源市场规模巨大。 从资源角度看:大连荟萃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 从文化角度看:悠久的历史赋予大连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赋予大连民风淳朴、大气豪爽的个性特征;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大连城市的发展更赋予大连“创新进取、引领潮流”的时代精神。大连将成为一座开放名城。 从国际视野看:国际化都市往往都是旅游名城。积极建设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将成为新时代大连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发展成就看: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 从问题困难看: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旅游供给体系有待优化和升级;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旅游企业体量不大,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培育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旅游科教和智业有待加强;旅游淡旺季明显;陆路交通的制约问题依然存在。 总之,大连旅游已经走过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初级阶段,处于全国前列,正步入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关键转型和战略提升阶段。面临四大转型:由以城市及周边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向全面拉开骨架的大区域旅游转型;由粗放型开发向精品化、集约化开发的转型;由观光产品体系为主导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主题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转型;由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向东北亚滨海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转型。 区位分析图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集锦15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集锦15

以经营城市的手法,打造“旅游名城”许昌市城 市旅游发展的创新策划 2012-03-24绿维创景李明伟林峰标签: 独辟蹊径,打造旅游目的地引言:“旅游名城”城市经营与旅游产业新整合 优秀旅游城市”的崛起,是我国旅游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成就。但是,城市旅游的深度化要求,城市经营与旅游产业化之间互动的结合,对“旅游与城市发展”这一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局限于国家旅游局现有的“优秀旅游城市”的评级,已经不足以达到城市经营者(市委书记和市长们)的实际运营需要。 为此,绿维创景提出了打造“旅游名城”的全新目标,这与许昌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与经营城市结合的要求一拍即合,形成了《许昌市建设旅游名城与旅游目的地总体策划》的委托项目。经过半年的努力,策划成果于2006年11月8日通过评审,专家组和许昌市给予成果高度评价,使我们对“旅游与城市发展”这一课题的探索,落地开花。 对于任何一任政府而言,如何加速城市化进程,

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城市形象名片,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始终都是第一位的工作;旅游要为此做出贡献,并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产业,才可能成为一把手真正重视的事情。林峰博士今年提出了旅游产业与城市经营整合的新理念(7月24日中国旅游报《城市经营中的旅游方略》),必须把旅游产业的发展,纳入城市经济工作的主渠道中,成为党政工作的主流方向,旅游产业发展才能有突破。 “旅游名城”,正是这一整合的成果。 对于大多数已经成为“优秀旅游城市”的地区来说,“旅游名城”可能正是你可以选择的新目标和新模式! 一、独辟蹊径,打造旅游目的地 1、许昌现状旅游欠发达、缺少周边支持、资源不足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中的重要工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环境良好,文化积淀深厚,曾为汉魏时期故都,是中原五大古都之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远景近年来也不断丰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经验,对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也认真学习,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乡村特色休闲及景观建筑设计、乡村游乐项目策划、农家乐升级、民俗村度假开发、古村落文化休闲开发、农业生态园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拓展休闲农业园区策划、特色农业观光主题园区、休闲农业博览园、特色采摘度假区、新农村整体规划设计、新农村风貌设计、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乡村主题度假区规划、乡村会所、温室建筑设计等等。 国外案例: 一、法国普罗旺斯,拥有最丰富的乡村度假地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普罗旺斯的特色植物——薰衣草机会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其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成长,因此,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花海,还带动了一系列格式薰衣草产品的销售。除了游览,其特色美食——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是享誉世界。还有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氛围,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度假游客。 二、澳洲葡萄酒庄园,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

澳洲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洲本地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最具特色的当然还属其葡萄酒酿造业,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甜味始终,价格实惠著称。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的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 远景案例: 一、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

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位于彭镇沿河坝村,紧邻成新蒲快速通道。占地约929亩,地势平坦,土壤质量较好。气候温和,发展条件较好。远景将康绿鲜以打造集示范、教育、生产、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园区为设计理念。立足生态原则,结合国内庄园的发展形势与优秀范例来进行布图与设计。此次设计灵感主要来自“田园地方”这一传统文化。设计以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向为两条主要景观轴线,外轮廓形似卵圆形的多功能体验区是农庄的核心,象征“天圆”,内部道路系统围绕两条轴线分布,象征“地方”,以此实现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分布方式。农庄的种植区栽植模式围绕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两条轴线来分布,道路系统围绕整个园区穿插分布,使整个园区感官上更具规模,操作上更科学合理,同时有利于作物接受充足光照,良好的生长。 二、仁寿清见开发示范园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56 更新时间:2008年07月28日规划总论 一、规划功能与性质 为促进山东省广饶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广饶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县第三产业及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建节约型和谐社会,促使广饶县成为我国文化旅游先进地区,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为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发展规划,作为广饶县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山东省内旅游市场及各类专营市场为依托,以打造孙武文化体验旅游品牌为核心,以开发孙武湖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为关键,以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以营造全县旅游综合环境为支撑,大力挖掘文化及产业旅游资源。 “面向大市场、开发大旅游、发展大产业”,将广饶旅游业发展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引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主导地方形象塑造的绿色节约型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绿色节约型产业。把广饶县建设成为拥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全国著名的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基本任务 广饶具有旅游区位、地脉和文脉优势,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良好的生态背景,拥有“孙武故里”这一独特突出资源和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民俗风情。本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回答这样的命题:如何发挥广饶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特别是挖掘与发挥“孙武故里”的资源优势,在旅游业刚刚起步的广饶县,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促进广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广饶资源本底条件较薄弱,自然类旅游资源稀少,人文类旅游资源较丰富,非物质旅游资源较丰富。 一、旅游资源构成分析 五级旅游资源1个(孙武),四级旅游资源2处(刘集支部旧址、吕剧),三级旅游资源6处,二级旅游资源15处,一级旅游资源10处。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拥有高品位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文脉深厚,唯一性强 3、人文遗迹资源丰富,但挖掘开发不够 4、哑铃式分布格局总体分布不均、南北部相对集中 5、局部资源独特性强 6、孙武湖条件极好,易于打造精品景区 三、周边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一)周边旅游区 1、齐文化旅游区 2、黄河口旅游区 3. 民俗文化旅游区 (二)关联性特征分析 1. 总体特征:交汇性多于边缘化、合作性多于竞争性 2. 优势分析 广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各种文化的交汇使广饶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能与周边旅游文化区左右逢源。对境内黄河口文化、齐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即可以走联合发展之路,也可以走依附式发展的路子。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文|王晓华(北京晓月旅游咨询有限公司010-640132087) 一、项目资源背景 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的漫川镇接壤,南临汉江,北枕秦岭,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古城南北跨306米,东西宽约261.15米,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上津古城,东距十堰120公里,西北距西安250公里,是湖北西进的桥头堡、陕西东出的东大门。境内交通、通讯便利,省道郧漫路、上湖路、建设中的银武高速、西汉光缆及汉江最大的支流金钱河穿境而过。经济繁荣,政治发达,历史上曾2次置州,6次设郡,14次建县。独有的区位优势和政治文化背景,决定了上津千百年来一直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北文化的交汇融合地,兵家必争的战略“制高点”,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 “上津”地名历史悠久,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中“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民间传为“圣上渡口”和“最上的渡口”之意。水路运输十分便利,南通楚,北通秦,是武汉至西安的交通要道,南方商队至此要弃舟登陆,北方马队到这儿要乘船东进,因此古时此处舟楫云集,商队如潮,十分繁荣。南北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长达1700余年的悠久历史,数十次频繁的政权更替和繁多而残酷的战争,为上津留下了大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上津历史文物极其众多,但受战乱和水患影响,保存下来的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庙宇类,有杨泗庙,元贞观、城隍庙等;二是馆舍类,有山陕馆(南会馆)、北会馆、天主教堂、武昌会馆、河南会馆等10余个会馆遗址;三是公益建筑类,主要是明清四合院(现存完好)。其中,尤以古城、南北会馆、古戏楼、明清古建筑群(明清古街和四合院)等最有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 1.古城内民居建筑的残破:古城虽有着千年的历史,但随岁月的推移,古城的空间结构遭到人为破坏严重。古城的城楼、雉堞、护城河等急待保护性恢复。城内沿街多处具有民居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由于保护不到位,已经残破。2.与古城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建筑随处可见: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城内与古城文化和历史信息极不协调的所谓现代建筑随处可见,如:卫生院、小学、中学等。3.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由于旅游开发的滞后,目前古城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和管理体系,古城内、金钱河畔都未形成针对游客的旅游产品。另外,旅游六要素所涉及的服务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 三、创意思路过程

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山西省“十一五” 旅游产业进展总体规划 (审定稿) 山西省人民政府 托付单位:山西省旅游局

编制单位: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经济所旅游规划中心 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请山西省旅游局填写) 编制组专家成员名单: 总顾问:魏小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旅游局原司长组长:石培华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助理:江五七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访问学者、硕士、讲师 杨宏伟山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系主任助理、讲师、硕士 毛成刚山西财经大学讲师、硕士 魏诗华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专家:李南中国旅游协会常务理事、报刊协会秘书长全华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系主任、博士后、教授 董恒年北京联合大学都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副教授 丁刚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博士,研究员 郭亚军西北大学旅游系,讲师,主任助理

张豪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付磊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进展研究院,院长,博士 宋建军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员,博士 陈龙桂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员,博士 朱世铭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室副主任 鲜宏利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访问学者,高工 专项规划组 组长:石培华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常洪林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成员:邱于皙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常华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王振清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贺素雯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方磊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

试谈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8页)

试谈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8页)

广饶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056 更新时间:2008年07月28日规划总论 一、规划功能与性质 为促进山东省广饶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广饶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县第三产业及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建节约型和谐社会,促使广饶县成为我国文化旅游先进地区,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为县级旅游业宏观战略性发展规划,作为广饶县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山东省内旅游市场

业健康、快速、跨越式发展,促进广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广饶资源本底条件较薄弱,自然类旅游资源稀少,人文类旅游资源较丰富,非物质旅游资源较丰富。 一、旅游资源构成分析 五级旅游资源1个(孙武),四级旅游资源2处(刘集支部旧址、吕剧),三级旅游资源6处,二级旅游资源15处,一级旅游资源10处。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拥有高品位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文脉深厚,唯一性强 3、人文遗迹资源丰富,但挖掘开发不够 4、哑铃式分布格局总体分布不均、南北部相对集中

5、局部资源独特性强 6、孙武湖条件极好,易于打造精品景区 三、周边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一)周边旅游区 1、齐文化旅游区 2、黄河口旅游区 3. 民俗文化旅游区 (二)关联性特征分析 1. 总体特征:交汇性多于边缘化、合作性多于竞争性 2. 优势分析 广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各种文化的交汇使广饶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能与周边旅游文化区左右逢源。对境内黄河口文化、齐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即可以走联合发展之路,也可以走依附式发展的路子。 除此之外,广饶的红色革命遗址、吕剧、齐笔等特色旅游资源也将为广饶迎来很大一部分专项旅游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2—2020 省旅游局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5) 一、规划背景 (5) 二、规划围 (5) 三、规划期限 (5) 四、规划依据 (5) 五、规划原则 (6) (一)全局化视野 (6) (二)差异化定位 (6) (三)市场化导向 (6) (四)可持续发展 (7) (五)协调化发展 (7) 第二章基础分析 (8) 一、资源分析 (8) (一)资源丰富,组合度好 (8) (二)生态良好,尺度丰富 (8) (三)文化突出,主题鲜明 (8) (四)利用不够,转化不足 (9) 二、市场分析 (9) (一)总量快速增长 (9) (二)结构稳中有变 (9) (三)消费形式多元 (9)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10) 三、产业分析 (10) (一)统筹力度持续加大 (10) (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0) (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0) (四)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 (11) 四、机遇与挑战 (11) (一)发展机遇 (11) (二)面临挑战 (11) 五、分析结论 (12) 第三章战略与目标 (13) 一、总体思路 (13) (一)发展思路 (13) (二)发展任务 (13) 二、发展战略 (14) (一)加快产业资本聚集 (14) (二)实施目的地升级 (15)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16) (四)强化旅游形象推广 (17) (五)遗产保护与创造 (17) (六)区域旅游一体化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分期指标 (19) (三)产品建设 (19) 四、分区目标 (20) (一)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区 (20) (二)皖江城市带旅游区 (20) (三)经济圈旅游区 (21) (四)皖北旅游区 (21) 第四章布局与产品 (23) 一、空间布局 (23) (一)三心引领 (23) (二)四片联动 (24) (三)十区聚集 (25) (四)六环联通 (30) 二、旅游产品 (31) (一)旅游精品体系 (31) (二)重点旅游线路 (36) (三)产品支撑体系 (39) (四)产业融合发展 (49) 三、各市发展指引 (50) (一)市 (50) (二)市 (51) (三)市 (52) (四)市 (54) (五)市 (55) (六)市 (56) (七)亳州市 (57) (八)市 (59) (九)市 (60) (十)市 (61) (十一)市 (62) (十二)市 (64) (十三)池州市 (65) (十四)市 (66) (十五)市 (67) (十六)马市 (68) 第五章服务要素 (70) 一、旅行社业 (70) 二、旅游交通 (70) 三、旅游住宿 (71) 四、旅游餐饮 (72) 五、旅游娱乐 (73) 六、旅游购物 (74)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yumiao :本站原创点击数: 1011 更新时间:2008年05月 22日 以浪漫和时尚打造都市旅游创新驱动力 一、多维视角剖析 从区位角度看:是辽东半岛的龙头、东北的窗口、京津的门户、东北亚的重要节点,将在打造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加速环渤海区域联合、促进东北亚国际旅游圈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市场角度看: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毗邻的、日、俄是目前中国前三位入境旅游客源国,潜在入境客源市场规模巨大。 从资源角度看:荟萃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 从文化角度看:悠久的历史赋予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赋予民风淳朴、大气豪爽的个性特征;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更赋予“创新进取、引领潮流”的时代精神。将成为一座开放名城。 从国际视野看:国际化都市往往都是旅游名城。积极建设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将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发展成就看: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例。其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 从问题困难看: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旅游供给体系有待优化和升级;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旅游企业体量不大,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培育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旅游科教和智业有待加强;旅游淡旺季明显;陆路交通的制约问题依然存在。 总之,旅游已经走过了以数量扩为主的初级阶段,处于全国前列,正步入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关键转型和战略提升阶段。面临四大转型:由以城市及周边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向全面拉开骨架的大区域旅游转型;由粗放型开发向精品化、集约化开发的转型;由观光产品体系为主导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主题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转型;由国著名旅游城市向东北亚滨海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转型。 区位分析图

慈东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慈东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目录 导言……………………………………………………………………………………. 第一章背景分析…………………………………………………………………….. 一、宏观背景……………………………………………………………………….. 二、慈东片区旅游发展态势…………………………………………………………… 三、慈东片区旅游发展SWOT分析………………………………………………… 第二章旅游地概况及资源评价…………………………………………………….. 一、慈东片区概况…………………………………………………………………….. 二、慈东片区旅游概况………………………………………………………………. 三、旅游资源分布……………………………………………………………………..

四、旅游资源的总体特色…………………………………………………………….. 五、资源整合方案………………………………………………………………….….. 第三章客源分析及预测…………………………………………………………….. 一、市场形象定位……………………………………..……………………………….. 二、主要客源市场…………………………………………….……………………….. 三、客源市场预测…………………………………………………….……………….. 四、市场推广口号…………………………………………………………..……….. 第四章目标与战略…………………………………………………………………… 一、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分析………………………………………………… 二、总体定位……………………………………………………………….……….. 三、总体战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